第一篇:群体性事件频发对党群干群关系的影响
群体性事件频发对党群干群关系的影响
2013-11-22 17:31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何红娟 刘 衡
【摘要】近年来,随着群体性事件频发,党群干群关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思考,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寻找到群众与党员干部紧密联系的关系所在,以期为实现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发展,全面彰显党内执政能力的独特性和权力性提供理论帮助。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党群干群关系 影响 当前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群体性事件是指多人参与,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的,使用扩大事态、加剧冲突、滥施暴力等手段,扰乱、破坏或者直接威胁到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多发性事件。由于在实际发生过程中,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和有些可能受不可告人的目的操纵,因此,目前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市场经济发展错综复杂,导致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各地区内部多发,在此情形下,可以看出事件的发生与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情况有着直接关系,也直接或者间接反映出党群干群关系的矛盾所在。随着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在群体性事件多发的背景下,党群干群关系总体上趋于改善,但仍然存在较多的突出问题,需要多方位、多角度给予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群干群关系已成为当前最为基础重要的问题,走群众路线,积极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当前群体性事件多发背景下的首要问题。①
民主化程度始终未能建设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意义上思想落后的农民群众自身对于民主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在知识层次和政治地位逐渐提升的情况下,也逐渐产生了对于民主权力落实的迫切需要,尤其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五权”的落实中,已经逐渐成为民主权力要求的重要群体。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启动,“民主法治村”建设工作逐渐成为这一进程中的核心内容,农村村容建设、经济发展、政治民情、思想领域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与时代接轨,并且随着新农村建设经验推广进行,逐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普及。
时至今日,村务公开、村内民主决策以及民情民意沟通机制等制度都已经建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个别基层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素质低下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泛滥,工作作风霸道、不近人情,甚至存在独断专行、肆意妄为的行为,对于集体重大事项的决策,往往是“群体决策走形式,真正决策一人定”的形式主义作风,在日常村务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中存在监管不力、监督缺失等问题,村干部以权谋私、侵占集体资产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犹如散沙、名存实亡,根本不能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服务职能,更有甚者,一些地方的家族化管理代替党组织管理等现象已不再是简单的个别现象。这样一种纯粹个人意识享受为主导的工作状态,必然会严重激发党群干群关系,根据国内不同地区的区域性信访统计显示,最近几年,由于村内民主管理产生的信访案件呈现逐渐增加的情况,每年类似的事件增加比例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
群众个人利益与政策利益不到位息息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保护群众个人利益的政策时有出台,而在实际对待群众利益过程中,个别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领域内的领导干部对于群众切身利益完全不顾及,在制定政策的操作过程中缺乏科学考量,执行政策缺乏平衡性,工作措施不够全面得当,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群众的自身利益,伤害了群众的感情,逐渐引起群众的不满情绪,类似上访案件持续不断,在个人利益盛行的今天,一些党政机关逐渐将群众的基本利益抛在脑后,而更多的是一味追求如何保护自己参与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这样的工作思路和态度已经深深影响到地方群众与党政机关的和谐所在,在个别地方已经激化成矛盾和冲突,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贫富差距过大引发群众对官员腐败行为的深恶痛绝。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衡产生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中非常不稳定的“显性”因素,而这些因素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直接表现在党群干群关系之中,利益成为了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词,更多的群众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深恶痛绝,其中低收入群体更加关注党员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这源于低收入群体对贫富差距过大的强烈不满,他们自身无法享受到基本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一些领导干部却在这一领域中大开方便之门,方便自己的利益,置群众利益于度外。
党群干群关系矛盾趋于复杂化、多元化。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进度和深度加大,党群干部内部矛盾从单一性逐渐转向全面性,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一是矛盾参与主体发生的领域呈现扩大化的趋势,从以前的离退休、农民群体,逐渐扩展到在职职工、自由经营者内,例如,在赣州信访群体中就曾经出现矿业工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退伍战士、“4050”在岗离职的企业内部员工,以及1982年离职的乡村教师等一些特殊身份的群体。二是涉及的领域更加多样化,以往曾经高度集中的经济领域内的矛盾,现在逐渐演化成在政治、文化大领域内,村镇、社区等小区域内的矛盾也在逐年增加,增长的比例呈现较大趋势的上升,让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张,更多的群众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在逐年降低,甚至是愿意采取极端行为而引起政府的关注。三是矛盾的群体性、有预谋性逐渐增加,最近几年,有一部分群众确实有内在的需求,在对自身利益保护申请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愿意集中更多的人参与,并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有针对性地组织,这也成为目前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显著特征。党群干群关系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
当前,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情形不断出现,暴露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出现偏差,更不是因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出现了偏移。②党群干群关系矛盾,主要还是由于个别的党员干部不注意对待群众的工作方法,没有与群众进行及时沟通,没有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党群干群的思想认识不统一,情感疏远。需要看到的是,这是引发党群干群关系存在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党员干部与群众在思想认识上分歧较大,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群众的意愿,个别干部处理问题的思考点和出发点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群众路线而进行。另一方面,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也逐渐疏远,原来的鱼水情深变成了现在的形同陌路。由于个别党员干部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超过了普通群众,自然就疏远了二者之间的情感距离,这也成为群体事件产生的重要因素。党的基层组织涣散无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沟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引领群众的重要堡垒。现在,很多由于党群干群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大多发生在基层,这也反映出我们的基层党组织涣散无力,群众工作开展不力的情况,很多基层党员干部工作方式不当,积累了一定的矛盾。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深入,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和目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基层党员干部不光是父母官,更是群众的服务员,基层党组织的角色转换过程中,很多干部存在消极懈怠的情绪。更有一些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对群众的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更是造成了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意见不断累积、矛盾不断激化。
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党群关系存在的种种问题,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宗旨意识不强,存在与民争利的现象。应该说,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还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市场经济发展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分配方式、政策指引方面还存在真空期。由于区域等原因造成的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很难让群众满意,很多群众不理解我们发展经济的种种作为,甚至有些群众认为现在的党员干部干部是在“为老板服务”。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之间还存在不和谐的因素,政府部门的审批权限仍然过度集中,个别部门利益不断膨胀,个别部门将本部门的审批权和资金分配权当作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由此引发的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都在群众中引起了不良影响。
群众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个别基层干部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形式主义大行其道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个别基层的党员干部没有对当前党群关系出现的新形势、新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甚至异想天开,开展群众工作的领导体制不健全,民主机制不完善,工作方法和考评机制不适应实际情况。尤其,个别的领导干部为了突出政绩,应付上级部门的考核,千方百计地做样子、撑门面,将精力都放在了政绩工程上,对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却漠不关心,而且个别急功近利、热衷作秀的干部却因此提拔重用,更让群众产生不满。③
缺乏畅通有效的民主机制和诉求渠道。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决策、管理的监督制度缺乏民主性和制约性,这就影响了群众对个别基层组织和干部的信任度,缺乏有效的民主机制。同时,基层也缺乏有效的诉求渠道。人民群众的很多正当需求无法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诉说,或者即便将问题反映上去,可是落实解决的力度不强、速度不快,甚至久拖不决。加之,个别党员干部解决群众问题的时候随意性较强,使群众失去信任和耐心。反倒是一些通过不正当的上访渠道反映的问题,解决起来还比较快,使群众产生了错误的理解,这充分反映出我们的基层群众诉求渠道存在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群众的思想认识没滞后于社会发展。大部分党群干群矛盾的责任方在干部,根源在干部,但是作为普通群众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当前,广大农村在经济文化各个领域还比较落后,很多群众的思想认识、道德素质、文化程度、法制意识等还存在很多问题,加之这方面宣传教育的缺失和不到位,更使一些群众存在极强的个人主义。这也为党群干群关系矛盾进一步激化埋下了不稳定因素。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从国家和谐的大层面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方面就是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如何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始终坚守执政为民的理念。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一般都是最为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一哄而上的行为并不是头脑发热的行为,而是由于对政府的不信任、不理解导致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发生,要从根本上让广大的领导干部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在脑海深处树立这样的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政府的一切服务都皆为人民,领导干部的所做一切也都是为了人民而服务,这样的观念不能缺失。任何时候都要与人民同命运,时刻考虑人民的疾苦,把人民的问题始终摆在首位,这是永远不能更改的。我们广大干部做到这样,就必须走到群众中去,跟人民接触,实地考察人民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把第一手的情况掌握。④ 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民群众生活是基本的保障,生活的不稳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群体事件参与者的积极性。当今我国强调的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也会让人民看到生活改善的希望。但是市场经济给一部分人增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贫富差距,如何解决人民的生活质量问题,是领导干部所要思考的。群众之所以集会闹事,主要一方面还是由于他们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稳固,生活质量的的因素影响到了他们最基本的心理承受底线。因为如何改善人民的生活,是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摆在首位的问题。我们在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下,政府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加强物质文化的建设。群众的利益要重视。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始终要贯穿领导干部的工作行为中。人民的利益是大,个人的利益是小,国家爱之所以稳定、富强,是因为广大人民不断努力的结果,所以领导干部不能忘记这点。国家稳定富强了,也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关系人民的衣食住行都要考虑周全。目前,上学、医保、住房、环境、就业等问题都是最热门的话题,如何改善是需要领导干部长期思索的。群众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因为要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形成一个平衡机制,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稳定。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发展落后的地区,政府一定要加大力度进行投入,保证偏远贫穷地区人民的利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要得到体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内在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把这些人文精神深深的根植于人们的内心,形成恒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有就是提炼各地区特有的人文特色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尊重当地民俗,让各地区的人文精神都得到统一,使之凝聚在一起。当然这中间要靠媒体的大力宣传,做到正确的向导和指引,发挥好舆论的导向作用,创造好和谐的言论环境。
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制度。制度是执行的标准和框架,没有合理严格的制度,所有的一切都可能成为空谈,执行起来也会变样走形。制度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不能凭空捏造想象。制度要反映民情和民意。对于制度的制定过程要有一个严格的程序,制定人员要公平,对于制定人员的选定也要公平并且得到人民的认可。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制定过程的监督,没有监督一切都可能变得走样,所以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合理的制度是完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保障。因此要保持党群干部关系的长期和谐,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制度来保障。首先,健全充分反映民意的严格执行程序及决策机制;其次,健全规范监督制度,对党领导干部权力的运行予以有效的监管约束,确保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再次,为民办事要注意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把好事办实;最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规范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首位。(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注释】
①张友南,肖居孝:“弘扬井冈山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求实》,2007年第7期。②张健,张新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语义分析和御用阐释”,《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7期。③杨翰美:“如何正确认识和改善新形势下党群干群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1期。④中共永定县委办课题组:“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研究”,《闽西调研》,2007年。
第二篇: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李秀娟
(山东英才学院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网络舆情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虽然政府机关对网络舆情日益重视,但大多仅是阶段性数据统计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而网络舆情的自由发展极易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本文通过挖掘网络舆情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联系,得出信息公开程度是影响网络舆情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网络舆情;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
8月下旬以来,随着“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名人被抓,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拉开序幕,从行动上开了一个清理网络丑陋的好头,进一步加大了对网络造谣、传谣的打击力度并促使相关司法解释尽快出台。“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伙同“意见领袖”,制造一个以某人或某事为中心的事件,组织人手在网络上发帖、评论,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和不良情绪大肆炒作,短时间内营造出一个网络热点,吸引广大网民的关注。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在如此庞大的网民基础上制造网络热点极易由网络舆情转化为网络舆论,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把政府机关推到被动的局面。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科学管控研究也就尤为重要。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推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措施,以及影响民众利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1。网络舆情主要指使用网络者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当互联网迅速发展并成为人们比较开放的政治意愿的表达方式时,舆情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力变得非常大。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舆情借助互联网实现了向舆论的更快、更多和更复杂转变,进而扩大了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它的影响力。
当某一突发事件发生并引起网络舆论时,社会各级组织和人群都很关心,主动参与到信息和意见的交流中。特别是当事件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时人们的参与意识更强,公众会非常积极的表明自己的意见、态度和立场。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网络舆情的搜集、整理可实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和互动。网民在通过网络途径参与社会热点的沟通过程中,会不自觉的采取某一价值观并通过网络言论表达出来,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晴雨表,网络舆情的变化反应了公众对党和政府进行各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态度和意见。因为网络具有实时性、互动性、隐匿性、自主性,因此网络成为对社会热点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反应最敏感迅速的传播媒介,通过网络舆情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影响也更广泛。一旦现实社会中有突发性事件发生,就马上会在网络上迅速得以反映,政府机关的网络舆情检测部门对这一问题抢先整理预测,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就能解决问题化解危机。因此,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党政机关和各级社会组织的关注,但网络的隐匿性和宽泛性也使得网络舆情的监测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很多,归纳来说基本都包含某一群体利益或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该群体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群体聚集方式来表达诉求。笔者仅从舆情角度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一定数量的人们在一定的舆情空间内,受某些中介性社会事项影响或刺激,为实现其利益诉求,采取集会、游行等方式,与党政权力机关形成对立或对抗关系,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和社会公私财物遭破坏以及人身伤害的事件”2。常规舆情状态表现为主客体在利益方面的“和谐”,主客体之间的矛盾由相关的制度、法规等公共行政部门予以协调解决。但在特定的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作为一种非常态社会现象并不是随意发生的,它植根于现实社会背景中,反映某一特定群体的民众受到具体的社会事项刺激而对国家管理者表示其不满甚至反对,是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在利益诉求方面显现的 “非和谐”,是舆情状况的非常态势。
在网络社会中群体性突发事件借助网络的推动,既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性又有网络群体的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网民群众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实现某一目的,利用互联网大规模地传播某一方面的信息,制造舆论发泄不满,甚至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人员组织,并在现实社会中非正常聚2 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J].理论与现代化,2006,5集,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利用舆论和群体优势给党和政府机关施加压力,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初期,广大网民并不知道事件背后真实的情况,事件发生后被上传至网络,在网络环境中曝光并被网民到处转发传播,借助网络平台与公众的情绪和价值观相互碰撞,形成作为主体的公众的意见取向和政治态度,从而使局部事件酝酿成全社会关注的舆情热点,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使事件真相和社会根源暴露在公众面前。因此,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网络舆情的产生大都基于现实社会的热点刺激。纵观近几年在网络上引发大讨论的热点事件,大多数都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话题,例如社会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现象、贫富差距拉大、城管等政府不作为等民生问题。当某一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知情人将其吸引人眼球的信息发布于网络空间,使其在巨大的网民规模中迅速传播。由于网络传播的隐匿性,网民们往往不加甄别甚至添加上自己的不良情绪大肆转发。网民的参与热情加上猎奇心理,使其在关注热点事件的同时,常扮演义愤填膺的评论者参与网络事件的讨论,并不断地转发到其他的网络平台,促使影响范围不断地扩大。流言的迅速传播就会使官方言论发声无力,民众就会变得越来越激愤,陷入到群体极化情绪中。
随着知情范围的扩大,网民对事件的关注持续不断,小范围的讨论变成了大范围的评价和争辩,事件的真相逐渐清晰,意见领袖们开始活跃并自主的发挥“把关人”的作用,他们按照某种利益导向,为网络追随者设定议程,引导网民的意见和态度,使网民的观点相对集中,最后成为一种主导意见,形成网络舆情。舆情一旦形成,传统媒体也会关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使得舆情热点事件由虚拟世界走向现实社会。传统媒体的权威报道加上网络媒体最新信息的实时更新,将热点话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偶然的突发事件升级为公共事件。数量众多的网民与现实社会的公众交叉聚合,在意见领袖的召唤下,形成了具有一定共同价值观的组织,参与到突发事件发展中来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
在当前社会时期,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用,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愈发的强大,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首先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控。“秦火火”曾经叫嚣过“谣言止于下一个谣言”,所以信息公开的程度是网络舆情发展演变的关键性因素,在网络社会中谣言不是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信息公开。
参考文献
【1】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1): 46-50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3】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J].理论与现代化,2006,5 基金项目:2013年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应对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DXQ19)” 作者简介:李秀娟(1981.9-?),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英才学院,硕士,讲师。快递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龙奥大厦宣传部联系人:王崇超电话:***
第三篇:对于校园安全事件频发的反思
对于校园安全事件频发的反思
初二(1)班 廖淳 41号
如今,“校园安全”成为了人们聊天的新名词。可见,校园安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如果不好好保护这些“花儿”,不仅对青少年的心理有危害,也会造成社会的一种恐慌。我们上学校学习应该是愉快的,但如果我们每天都带着惊恐去上学,学习的效果也就没有以前好了,所以,我认为做好校园安全的措施很有必要,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因为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但是,现在校园安全事故频率出现,那些凶恶无理的滋事者,拿着无情的刀闯进校园,杀了许多无辜的学生,他们的生命就在这样血腥的场面中完结了。那些滋事者固然可恶,这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来。如果不及时制止这样的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
比如,近期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5月12日上午8时左右,48岁陕西省南郑县圣木镇林场村村民吴焕明,持菜刀闯入该村幼儿园,致使7名儿童和2名成年人死亡,另有11名学生受伤,其中2名儿童伤势严重。死亡的7名儿童为5男2女,2名成人为幼儿园教师吴红英及其毋亲。犯罪嫌疑人吴焕明行凶后返回家中自杀身亡。
2.4月30日,山东潍坊男子王永未骑摩托车携带铁锤、汽油,强行闯入尙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点燃汽油自焚。王永未被当场烧死,5名受伤学生目前无生命危险。
3.4月29日上午,江苏省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持刀行凶事件。据进一步核实,该事件中受伤的人员一共为32名,其中学生29名,教师2名,保安1名。到目前为止无人员死亡,有5名儿童伤势较重,其中危重伤员2名。
4、4月28日15时,陈康炳混入广东省湛江雷州雷城第一小学,持刀砍伤15名学生和一名为保护学生而与歹徒搏斗的老师。
5.2010年4月12日16时30分左右,广西合浦县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约400米处,杨家钦用菜刀连砍7人,造成一名8岁男童和一名80岁老妇死亡,另有两名小学生,一名学龄前女童及两名村民受伤。
6.2010年8月23日早上7点24分,南平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重大凶杀案,当场死亡3人,送医院救治10人,抢救无效后又死亡5人,郑民生被当场抓捕。
从这6个事件来看,嫌犯都是怀着极端的心理行凶,据新闻报导,这些嫌犯都是在行凶之前,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他们认为我想死,就必须要有人陪我一起死,他们就跑到附近的学校行凶,于是一幕幕悲剧就这样上演了。比如说,第三个事例中的嫌犯,他行凶前工作不顺利,心理不平衡,于是就到他所工作的幼儿园行凶。这些事件仅仅是校园安全事件的冰山一角,校园安全事故的频发使我们忧虑、担心,下一次受害者会不会是自已?我认为,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在于多方面。首先,学校是有很大责任的,因为学校的责任不仅在于教书育人,还在于要保护学生的安全。要保护学生的安全,就要做好措施,无论是在安保方面,还是在食品安全方面,都要下足功夫。在安保方面,学校是做得不够的。从上面的事例看,歹徒都是混入学校进行行凶。所以,学校要做好登记,不要随随便便给外人进入,对于可疑人,要警踢,要多盘问,这样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学生的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社会和学生也有责任。因为社会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以至于心理不平衡的人就去持刀行凶,社会应提前做好安全措施,对有精神问题的人,多一些关心,多疏导。对于学生来说,要增强自我防犯意识,把伤害降到最低。还要及时逃离现场,并尽快报警,这样才能避免悲剧进一步的发生。
最后,我认为重视校园安全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篇: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要有创新
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要有创新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转型社会下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加剧,社会结构深刻变迁。社会利益分化组合,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利益群体逐渐显性化,社会利益的冲突和矛盾空前尖锐和激烈,群体性事件将处于高发期。
笔者对近年爆发的有代表性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归纳、分类和比较,力求找到不同类别的群体性事件不同的表现形式、发生的不同原因、参与主体身份的差异、事件导致的不同后果以及事件对制度变革的互动程度。第一类以瓮安事件(女学生死亡事件——信息的恶意传播——影响恶劣、破坏严重事件)、陇南事件(市行政中心搬迁——拆迁户上访——缺乏有效沟通——爆发恶性的打砸抢事件)、孟连事件(胶农和橡胶企业的劳资矛盾——政府偏向企业——胶农利益得不到合理表达——与警方发生恶性对抗)等群体性事件为代表,这些事件我们称为甲类。第二类以厦门“PX”事件(政府要在厦门建立PX重大化工项目——市民担忧环境生态——环保专家与部分市民诉求政府——未果——散步——较理性解决)、上海沪杭磁悬浮工程事件(政府准备建设沪杭磁悬浮项目——市民担心环境质量——散步——较理性解决)、重庆出租车“罢工”事件(长期不合理的出租车管理体制——在黑车、油价上升等因素影响下——出租车司机集体休息——政府及时、主动沟通——理性解决)等为代表,称之为乙类。
对两类群体性事件做一个比较,会发现以下问题。其一,群体性事件发生区域不同。甲类多发生在县城、郊区、农村,乙类发生在中心城市、特大型城市。其二,群体性事件诉求的主体不同。甲类多以农民、工人、拆迁户为主,乙类是市民、中产阶层等。其三,甲类表现形式是一种暴力、非理性的诉求,乙类是一种和平、理性的诉求方式。其四,后果影响不同。甲类造成较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社会后果,对党和政府的形象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乙类没有导致太严重的政治、社会后果,以较和平的方式解决。其五,甲类的非理性处理和严重的社会后果没有导致制度层面、法律层面的改进,没有形成制度创新的契机,制度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乙类群体性事件个案的理性解决,但也没有上升到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的层面,促成新的制度产生。
基于两类不同群体性事件的方式和导致的后果、影响,充分说明公民的政治权利的觉醒和公民意识的成长,以及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阶层差距、职业差距、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的极化程度。群体性事件爆发也折射了当前社会利益的复杂和利益矛盾的尖锐,也凸显了我国公民利益协调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这是公民政治权利成长,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利益诉求方式不理性和简单,政府管理模式滞后,政府和民间缺少沟通,以及制度供给不均衡导致的后果,促使公民使用“弱者的武器”。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我国将会面临一个更加复杂、困难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一系列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叠加共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为防控群体性事件的爆发,笔者以为各级党政组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要理性看待群体性事件,给公民更多的诉求渠道、方式和空间。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正常现象,是公民利益诉求不畅的结果,党和政府要以平常的心态处理,不能采取简单化方式,上纲上线,应该理性对待群体性事件。其实,群体性事件不是个新问题,只是现在受媒介发达的影响和社会开明的推动,报道较多,给我们的印象好像是群体性事件是近期的产物。党和政府只有以理性的心态对待群体性事件,才能更好地处理相关矛盾,并找到事件背后的制度原因。
第二,要创新公民利益诉求的方式。乙类事件中,公民以“散步”、“购物”、“喝茶”和“集体休息”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我们应该让农民、工人等弱势群体也可以通过“散步”、“喝茶”、“集体购物”等理性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利益。在上面两类群体性事件比较中,笔者发现在大中城市,公民素质较高,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较强,参与和表达利益的方式也较理性,党和政府要主动创新公民利益诉求的方式,让公民在体制、法律的框架内表达诉求,尽可能减少公民利益诉求的“非理性”和暴力。
第三,要大力培育公民组织,培养公民精神。公民组织是培育弱势群体的公民意识、民主精神、政治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舞台,公民以组织化的方式参与可以促进利益的选择、整合、处理,提高利益诉求的质量和理性程度。同时,公民可以通过公民组织协调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冲突。比如在云南孟连事件中,如果冲突双方都有自己的自治组织——假设是胶农协会和橡胶企业协会——那么在胶农与胶农企业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双方可以通过各自的组织进行沟通协调,作为组织化的主体,双方的行为将较理性,矛盾的关键点也很好疏通,同时也降低双方的契约成本和信息成本,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第四,要主动加强与民间的互动,努力形成政府与公民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公民通过公民组织与政府对话、谈判和沟通,努力形成制度化参与公共政策的机制,构建一种“回应型”的制度产生机制。这既是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尊重,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须。如在甘肃陇南事件中,政府做出市行政中心搬迁的决定后,可以先和相关的自治组织、利益群体进行沟通,把市政中心搬迁的原因、要求及相关善后政策进行通报,倾听它们的意见,听取它们的心声,争取它们的支持和理解。这样政府可以通过民间组织进行社会动员,降低成本和风险,也提高政策的可接受性。
第五,要以处理群体性事件为契机,推动制度领域的变革和创新。群体性事件的爆发,表面上看是环保、失地农民、大拆迁补偿、侵犯公民权益等个案原因,其根源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各方面长期存在的制度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的结果。而两类群体性事件处理,不管是较理性的处理还是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都没有导致制度层面、法律层面的改进,没有推动制度创新,制度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对群体性事件的理性处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个案的层面上,要借助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来反思我们的法律、法规、制度、体制和机制,争取主动了解民意,以此为契机,促进制度均衡和制度创新。
第五篇:2015年贵州公务员面试热点:造假事件频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年贵州公务员面试热点:造假事件频发
【热点概述】
4月3日,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万福生科严重违反法律法规,涉嫌欺诈发行股票。该公司动用300余个个人账户,涉及数十个县乡镇,最终获取多达667卷证据材料,内容涉及供应商、客户等一系列财务数据的造假。有报道称,万福生科的造假上市以及上市后的继续造假,涉及虚增原材料、虚增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整个生产经营销售环节,堪称深刻、全面、彻底。
4月24日,江苏媒体曝出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张家村社区在“改厕工程”中弄虚作假,社区在一些村民家的地上用水泥“画”一个化粪池的样子了事,并借此骗取了上级政府部门的财政补贴。
4月27日,央视焦点访谈以“雾里看花洋奶粉”为题披露:近年来国产奶粉屡失诚信,洋奶粉受到热捧,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如今约八成洋奶粉是国内企业贴牌生产的,其中有些企业用国内奶源在国内加工,包装上却写着“原装进口”、“100%国外奶源”。
【模拟题】
针对近期频发的造假事件,谈谈你具体的解决对策。【参考解析】
众所周知,诚信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纽带,是社会的基石。无论是家人、朋友之间,还是个体、群体之间,倘若缺少了诚信,其关系一定是扭曲的、畸形的。与此同时,造假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造假行为遍及社会各个领域,人们深受各种假的东西的侵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造假都形成了产业链。造假由个人、小团体发展到利益集团,而且由隐蔽到公开化,其严重性、危害性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前的打假缺乏力度。尽管一直以来,社会上关于打假的声音从未停止过,但是违法追究的责任却远远不够。大多数的作假者,并未有受到法律的严惩,而且也没有为此付出足够的代价。同时,在当前的社会中,一些执法人员的失职行为,方便了作假者。就是因为对作假行为一直以来的放纵与宽容,使得作假的土壤愈来愈肥沃,甚至一些所谓的名人和专家都成为了作假的帮凶。这种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一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方面要加强对个人、行业、企业及商家的宣传和教育,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这样既使得执法人员有法可依,又能对造假者的行为实行法律的约束,从而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