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时间:2019-05-13 17:2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第一篇: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收稿日期:2010-06-25 修回日期:2010-07-29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编号:08BZZ030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 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与网上应急处理”(编号:08W L11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曾润喜(1984-,男,博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网络舆情、电子政务;徐晓林(1956-,男,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网络舆情。

情报研究

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 A Study on t he I m pact on the Collective Incident by I nternet Public O pi n ion 曾润喜 徐晓林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4 摘 要 网络舆情具有内容多元、主体主导、群体极化和虚实互动等特征,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依照加值理论,网络舆情从四个方面对群体性事件产生影响,同时对网络舆情的汇集、研判、引导和反思可以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干预。

关键词 互联网 舆情 群体性事件 突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 D 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012-0001-04 0 引 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 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网民规模增大的同时,其活跃度也正在提高,并由自在群体向自为群体转变。在此背景下,由网络舆

情所产生的一系列网络突发事件频发,不仅影响着网络社会,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给政府的网络治理带来了挑战。如 邓玉娇事件#、石首事件#、7 5乌鲁木齐事件#等,尽管其引发原因不尽相同,但与网络舆情有着密切关系,都是在事件发生后,产生网络舆情,引起网民关注,进而又由于这种关注推动或恶化了事件的进展,给党和政府对该事件的妥善处置造成了干扰和压力。这一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 注重分析网络舆情#。

作为回应,学界对此保持了极大研究兴趣,并从各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如从网民角度出发,认为网民是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持有者,他们借助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和强大服务功能来表达舆情,成为引导和影响舆论的重要力量

[1]。在这一力量的推动下,网络舆

情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间接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具有流言广泛传播、信息传播影响大、信息交流呈现非理性化和情绪化倾向等特征

[2] ,对政府和社

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冲击现有的社会组织管理体

系,弱化政府对社会信息的控制力以及成为政治动员的新手段和街头政治的导火索等

[3]。但网络舆情所具

有的什么特征会诱发群体性事件?又是如何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本文试图回答这一问题。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征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4] ,其实质是反映在互联网媒介中的

一种情报信息。由于载体的特殊性,网络舆情较其他舆情形态而言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和传播模式。1 1 内容多元性 网络舆情的特征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介已被公认为 第四媒体#,成为舆情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的内容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话题多元性。涉及到境内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二是内容载体丰富。新闻跟帖、论坛帖子、即时通讯、博客、维基以及逐渐兴起的3G 传媒等都是网络舆情信息的载体。三是表现形式多样。网络舆情不仅表现为图文信息,还可以是影像视听资料或其他网络传播方式。内容的多元性导致无序的噪音增多,往往容易对决策者产生干扰,更为严重的是,网络舆情中常含有虚假信息、不良信息以及情绪化信息等,而民众又缺少一定的机制和手段对其进行过滤,很可能产生 三人成虎#、坑蒙拐骗#、蛊惑人心#等不良结果, 第29卷 第12期2010年12月 情 报 杂 志

J OUR NAL OF I NTELL I GENCE V o.l 29 N o.12D ec.2010 最终对社会造成危害。2 主体主导性 网络舆情的生产主体是网民,网民在网络舆情产生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网络舆情的数量、质量和向量。我国的网络舆情主体越来越接近现实

社会的行为主体。一方面,网民的规模逐步增大,已超过4亿用户;另一方面,无论是网民的性别、年龄结构还是学历、职业结构,都越来越接近现实人群结构。而由于网络舆情主体与现实行为主体的相似性,因而网络舆情可以近似地看作是社会民意。与此相伴的是网络参与和公民意识的崛起,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频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拓展,现实社会中的 消极公民#开始在网络社会转变为 积极公民#。不过,尽管如此,网民的表现依然存在众多不足。一是主观性较强。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5]出现网络舆情诱发事件时,网民的第一反应言论首先是凭借直觉,即不深入思考事件的真相和原因,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缘故,表达观点时只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容易形成偏见。二是容易集体无意识,出现从众心理。网络共同体的存在和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某种情绪极易得到快速传染。3 群体极化性 群体极化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6]。即网络群体对于某一观点的多次讨论会形成若干自有观点并在群体讨论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导致这一群体对该观点深信不疑,从而影响其认知、态度或行为倾向等。由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群体极化的现象不止存在现实社会中,同时也存在于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大约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7]。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6] 1 4 虚实互动性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舆情积极反映现实。网络舆情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8]。二是网络舆情反作用于现实。网络舆情既可以加速现实事件的爆发或恶化,也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有效预防和治理现实事件。三是网络舆情与现实同步互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2.0、3G技术的出现使得网络与现实社会融为一体,一方面网民可以随时将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件通过博客、播客等微内容传播形式实时上传到网络并进行实时互动;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也在进行互动。传统新闻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等陆续将内容搬到了互联网并开设讨论版块,各大新闻门户网站由于不具备新闻采访资

格因而倚重于传统媒体内容。网络舆情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使得私人领域的事务上升到公共层面,丰富了公共领域的内容;公共领域的事务被私人领域所关注和讨论,扩大了私人领域的事务范围。网络舆情在群体性事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为了解释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但这些理论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这些事件是由多项因素共同决定的,而且这些因素间存在着较为固定的逻辑联系[9]。其中典型代表理论是斯梅尔塞提出的加值理论。斯梅尔塞加值理论认为,群体性事件的产生都是由六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即有利于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结构性诱因,由社会结构所引发的怨恨、剥夺感或压迫感,一般化信念的产生,出发社会运动的因素或事件,有效的社会动员,社会控制力的下降[10]。这六个因素可以依照一定的顺序予以排列,如图1

所示。

图1 斯梅尔塞的加值理论模型

这六个因素都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必要条件,随着上述因素依次形成,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加。一旦六个因素全部具备,群体性事件必然会发生[9]。仔细考察这一模型,我们不难发现,首先,由于特定的社会结构条件,可能会引发特定的群体性事件;其次,在有了结构性诱导因素和结构性怨恨、剥夺感之后,需要形成一般化信念,即对某一问题产生共同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触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或事件一旦存在,在有效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控制力下降的情况下,群体性事件就产生了。通观整个过程,网络舆情及其传播能够在此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1 网络舆情传播容易导致人们的怨恨、剥夺感或压迫感增加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贫富差距、就业形势、分配不均等都是激发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的可能结构性诱导因素。由于网络舆情的内容多元性特征,这些事件在网络空间以网络舆情的形式被人们所看到并讨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由政府所强力管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对信息的垄断。主流媒体不予报道这些新闻,并不意味着民众无法知晓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网络舆情向世界报道往常被 情 报 杂 志 第29卷

忽略的事件和人群。如果对正处于矛盾凸显期的中国进行全方位扫描,必然会引起人们对于全社会的公平问题的关注。怀默霆认为, 中国人对于社会不公平的认知是参照那些处于他们周边环境中的人[11],#而与那些自己接触不到的人和事的关系不大。但打破时空限制的互联网却让人们相信这些事情就发生在身边,而且与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势必将加重人们的怨恨、剥夺感或压迫感,地方矛盾容易上升为全国性矛盾。2 网络群体极化性特征导致一般化信念的产生更为便捷 网络舆情中所涉及的事件多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各个地方的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都有所感受,但在现实中却无法表达意愿和表明态度,因此,当网络上出现了能够 触动#网民 神经#的事件时,网民就会持续关注并参与这一事件。网民在现实中是分散的原子个体,但在网络

上,他们则分属于不同的讨论圈。这些讨论圈是网民们按照某种规则自发地组织起来的虚拟共同体。前文提到,在这一共同体中,假设讨论初存在三种意见,赞成、反对以及中立,随着讨论的进行,中立群体开始部分极化,从最初的无所谓态度逐渐向两端的态度靠拢,最终使中立群体缩小成为很小一部分,三种意见变成两种意见;如果两种意见中某种意见占有上风,这种意见会经过群体极化后变得越来越主流。因此,经过群体极化之后的思想会越来越统一,最后导致一般化念的产生。3 不良因素或事件经过网络舆情传播变得普及化和扩大化 在纸媒时代,某一报纸的发行量是有限的,普及的人群也因此受限,带有较强的区域性色彩;在电媒时代,同样受到传播信号的限制;更为关键的是,由于国家权力控制了传统媒体,人们想要了解外面世界的信息,只能通过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传播什么、何时传播、如何传播等都可以很容易受到控制,甚至不少事实通过 把关人#这一 信息过滤器#得以筛选或扭曲,结构性诱因被掩盖,传统媒体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随着网络的出现,网络舆情所反映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官方的意志为转移。由于网络舆情载体的开放性和低门槛,以及网络舆情的内容多元性,这些不良因素或事件并无障碍地出现在网络空间。4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政治动员的新的有效工具之一 传统的权威性政治动员主体是国家或政党,而在网络时代的诱发性政治动员时出现了多头政治动员。一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网络舆情的隐蔽性给新兴动员主体提供了行动的机会和场域, 借助网络舆情,人们完全可以绕过政府的控制,从而获得全新的政治动员条件和机会[12]。#二是网络舆情的信息分发、流动、讨论和串联较其他舆情信息形式更为便捷和廉价,且由于网络群体的特征趋同性较现实社会明显,因而信息分发的目标性更强,有利于根据人群特征的不同实行个性化的社会动员。三是网络舆情催生了政治动员主体多元化时代的来临。动员者往互联网输入一些数据和别有用心的信息,不仅影响了国家动员的自主实施,而且日趋分享着过去由国家所独享的动员权力,占据着新的权力空间[3]。网络舆情在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中的作用 1 对网络舆情的及时汇集可以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 网络舆情因网民持续不断的关注和表达意见而形成,其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群体性突发事件在爆发之前有可能经历一个时间长短不一的积累过程,常常表现为人们对某一刺激事项的关注或思考仅在头脑里,随着事项刺激的加强和受刺激人们数量的增加,就会渐渐地形成一种 小气候#,并或快或慢地形成 大气候#,最终导致参与者们活动频繁构成事件[13]。这对于我们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舆情信息的汇集,我们能总结出当前时期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检阅各地各级政府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与人民的期望相契合,发现即将引燃显群体性事件导火索,从而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如满足相关者正当的利益诉求,对有关部门领导进行处理,即时公开相关信息等等,以将还处在酝酿期的群体性事件扼杀在襁褓之中。2 对网络舆情的准确研判可以辅助处理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变化的情况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才能达到一种突变的状态,形成突变的后果:一是情绪必须处于临界状态,二是情绪必须经历一个裂变过程,舆情存在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形成过程中,表达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爆发之时[14]。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时,事件的不同阶段舆情的状态是不同的[15]。所以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准确研判,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所需要的信息,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诱因;二是群体性事件主要参与者的利益诉求及其所追求的结果;三是暴露政府行为的不当之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对症下药,可以改进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方法,提高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效率。3 对网络舆情的合理引导可以逐步消解群体性事件 作为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的平台,互联网无疑为社情民意的传达和反馈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渠道,但同时不良的网络舆情极易激发网民的非理性情绪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和走向现实推波助澜。如河南开封杞县钴60事件导致当地群众集体 大逃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地政府封锁相关信息长达一月之久, 3 第12期 曾润喜,等: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并且不及时引导网络舆情致使谣言 跑过了#政府的结果。常言道,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大家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的同时,更应看到网络舆情也可以为我所用。因此,通过网络舆情的合理引导,如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网络回应机制,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形成网络干预和网络问政新机制,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等措施,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不但不会激发群体性事件,反而让群众知晓真相,采取更为理性的行为,因而是可以逐步消解群体性事件的。4 对网络舆情的积极反思可以不断减少群体性事件 网络舆情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愿望和诉求在互联网上的集中反映,可以说,这是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决策依据。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以社情民意作为基础,公共政策的有效性也必须以社情民意作为检验。同样,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也应注重对网络舆情的积极反思,不断积累防范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经验,同时,通过这一渠道了解和实现公众的需求和诉求。但当前,各方面对网络舆情的反思尚有待加强:在实践界,每次类似事件发生后,对经验教训的总结还不够,各地各部门之间的经验交流也不够;在理论界,目前主要集中在对网络舆情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层面针对具体案例进行的经验总结和反思还有待增加。具体而言,对网络舆情的反思,可以从网络舆情汇集的广度和深度,网络舆情研判的准度与精度,网络舆情回应的速度与力度等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 毕宏音.网民的网络舆情主体特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 2008(7:166-169[2] 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 校学报,2008(1:46-50 [3] 唐克超.网络舆论对国家安全影响问题探析[J].中国软科 学,2008(6:56-62 [4] 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8:187-191

[5]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6:10 [6] [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7 [7] [美]帕特华莱士.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1:88 [8] 张勇锋.对!旅游新报∀事件的网络舆情解析[J].今传媒, 2008(9:44-46 [9]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6:21 [10]Sm els erN J.Theory of Collective B ehav i or[M].Ne w York:Free Press,1962 [11]怀默霆.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J].社会学研 究,2009(1:96-120 [12]吕坤良.网络言论传播引论[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2 [13]王来华.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处理[J].决策,2007(2: 54-55 [14]林 竹.群体性突发事件显示的舆情问题探析[J].前沿,2007(6:164-168 [15]王来华,温淑春.论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问题研究[J].天 津社会科学,2006(5:63-66 [16]曾润喜,陈 强,赵 峰 网络舆情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影 响与作用[J] 图书情报工作,2010(13:115-119(责编:刘影梅(上接第9页

[15]周春雷.基于h指数的核心作者遴选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 国科技资源导刊,2009,41(1:46-51 [16]E ssenti al S cience Ind i cators[DB/OL].[2009-08].http://es.i i s i kno w l edge.co m/ho m e.cgi [17]J E H irsch.An Index to Qu antif y an Ind i v i du al's Sci en ti fi c Re search Ou t pu t[J].Proceed i ngs of the Nati onal Acade m y of Sci ences,2005,102(46:16569-16572 [18]IS IW eb of Kno w l edge[DB/OL].[2009-08].http://apps.isi kn o w ledge.com/ [19]IS IH i ghlyC it ed[DB/OL].[2009-08].h ttp://hcr3.isi know l edge.com/hom e.cg i [20]Scopu s[DB/OL].[2009-08].h tt p://www.xiexiebang.com/n35081/n10371505/10374035.ht m l(责编:王平军 4 情 报 杂 志 第29卷

第二篇: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李秀娟

(山东英才学院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网络舆情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虽然政府机关对网络舆情日益重视,但大多仅是阶段性数据统计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而网络舆情的自由发展极易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本文通过挖掘网络舆情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联系,得出信息公开程度是影响网络舆情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网络舆情;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

8月下旬以来,随着“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名人被抓,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拉开序幕,从行动上开了一个清理网络丑陋的好头,进一步加大了对网络造谣、传谣的打击力度并促使相关司法解释尽快出台。“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伙同“意见领袖”,制造一个以某人或某事为中心的事件,组织人手在网络上发帖、评论,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和不良情绪大肆炒作,短时间内营造出一个网络热点,吸引广大网民的关注。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在如此庞大的网民基础上制造网络热点极易由网络舆情转化为网络舆论,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把政府机关推到被动的局面。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科学管控研究也就尤为重要。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推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措施,以及影响民众利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1。网络舆情主要指使用网络者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当互联网迅速发展并成为人们比较开放的政治意愿的表达方式时,舆情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力变得非常大。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舆情借助互联网实现了向舆论的更快、更多和更复杂转变,进而扩大了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它的影响力。

当某一突发事件发生并引起网络舆论时,社会各级组织和人群都很关心,主动参与到信息和意见的交流中。特别是当事件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时人们的参与意识更强,公众会非常积极的表明自己的意见、态度和立场。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网络舆情的搜集、整理可实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和互动。网民在通过网络途径参与社会热点的沟通过程中,会不自觉的采取某一价值观并通过网络言论表达出来,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晴雨表,网络舆情的变化反应了公众对党和政府进行各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态度和意见。因为网络具有实时性、互动性、隐匿性、自主性,因此网络成为对社会热点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反应最敏感迅速的传播媒介,通过网络舆情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影响也更广泛。一旦现实社会中有突发性事件发生,就马上会在网络上迅速得以反映,政府机关的网络舆情检测部门对这一问题抢先整理预测,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就能解决问题化解危机。因此,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党政机关和各级社会组织的关注,但网络的隐匿性和宽泛性也使得网络舆情的监测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很多,归纳来说基本都包含某一群体利益或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该群体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群体聚集方式来表达诉求。笔者仅从舆情角度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一定数量的人们在一定的舆情空间内,受某些中介性社会事项影响或刺激,为实现其利益诉求,采取集会、游行等方式,与党政权力机关形成对立或对抗关系,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和社会公私财物遭破坏以及人身伤害的事件”2。常规舆情状态表现为主客体在利益方面的“和谐”,主客体之间的矛盾由相关的制度、法规等公共行政部门予以协调解决。但在特定的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作为一种非常态社会现象并不是随意发生的,它植根于现实社会背景中,反映某一特定群体的民众受到具体的社会事项刺激而对国家管理者表示其不满甚至反对,是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在利益诉求方面显现的 “非和谐”,是舆情状况的非常态势。

在网络社会中群体性突发事件借助网络的推动,既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性又有网络群体的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网民群众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实现某一目的,利用互联网大规模地传播某一方面的信息,制造舆论发泄不满,甚至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人员组织,并在现实社会中非正常聚2 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J].理论与现代化,2006,5集,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利用舆论和群体优势给党和政府机关施加压力,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初期,广大网民并不知道事件背后真实的情况,事件发生后被上传至网络,在网络环境中曝光并被网民到处转发传播,借助网络平台与公众的情绪和价值观相互碰撞,形成作为主体的公众的意见取向和政治态度,从而使局部事件酝酿成全社会关注的舆情热点,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使事件真相和社会根源暴露在公众面前。因此,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网络舆情的产生大都基于现实社会的热点刺激。纵观近几年在网络上引发大讨论的热点事件,大多数都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话题,例如社会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现象、贫富差距拉大、城管等政府不作为等民生问题。当某一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知情人将其吸引人眼球的信息发布于网络空间,使其在巨大的网民规模中迅速传播。由于网络传播的隐匿性,网民们往往不加甄别甚至添加上自己的不良情绪大肆转发。网民的参与热情加上猎奇心理,使其在关注热点事件的同时,常扮演义愤填膺的评论者参与网络事件的讨论,并不断地转发到其他的网络平台,促使影响范围不断地扩大。流言的迅速传播就会使官方言论发声无力,民众就会变得越来越激愤,陷入到群体极化情绪中。

随着知情范围的扩大,网民对事件的关注持续不断,小范围的讨论变成了大范围的评价和争辩,事件的真相逐渐清晰,意见领袖们开始活跃并自主的发挥“把关人”的作用,他们按照某种利益导向,为网络追随者设定议程,引导网民的意见和态度,使网民的观点相对集中,最后成为一种主导意见,形成网络舆情。舆情一旦形成,传统媒体也会关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使得舆情热点事件由虚拟世界走向现实社会。传统媒体的权威报道加上网络媒体最新信息的实时更新,将热点话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偶然的突发事件升级为公共事件。数量众多的网民与现实社会的公众交叉聚合,在意见领袖的召唤下,形成了具有一定共同价值观的组织,参与到突发事件发展中来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

在当前社会时期,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用,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愈发的强大,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首先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控。“秦火火”曾经叫嚣过“谣言止于下一个谣言”,所以信息公开的程度是网络舆情发展演变的关键性因素,在网络社会中谣言不是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信息公开。

参考文献

【1】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1): 46-50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3】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J].理论与现代化,2006,5 基金项目:2013年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应对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DXQ19)” 作者简介:李秀娟(1981.9-?),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英才学院,硕士,讲师。快递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龙奥大厦宣传部联系人:王崇超电话:***

第三篇: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作用

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特点及作用

——以“李刚门”为例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政治生活方式。网络舆情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时代特征,在突发事件中发挥着网络监督的作用。本文以“李刚门”为例分析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现状,探讨网络舆情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李刚门

网络群体

网络监督

民主政治

社会和谐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登陆河北大学BBS获悉,10月16晚21时40分许,在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被撞一陈姓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女生重伤,经紧急治疗后,方脱离生命危险,现已转院治疗。据目击者陈述:肇事司机撞人后,依然若无其事开车至教学楼接女友,后被保安和追赶而来的众多学生拦下,并被警方控制。当保安和学生勒令肇事司机下车时,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紧接着几天,围绕着“我爸是李刚”、网友展开了人肉搜索,有网帖表示,李刚为保定市某区公安局副局长。在保定市,李刚名下有2套房产,李启铭名下有3套房产。网帖明确指出了5套房产所在位置:第一套是南市区地中海别墅3栋D 01,系一套4室2厅豪宅;第二套位于南市区“钻石嘉园”;第三套位于阳光北大街“格林漫都”;第四套为商铺,位于保定市高新区银杏路357号,面积为80平方米;第五套为保定市朝阳路59号中银大厦8层,为一套三房两厅的商住楼。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

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复数个人的集合体”。网络群体是指通过论坛、社区以及博客临时组成的、松散的、事先未通谋的群体,他们往往是针对当下社会热点或自己兴趣爱好所组成的一群网络人。网络舆情是指网络群体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包括政治发展、经济建设、文化事业、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内容在内的国家和社会事务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的一种社会活动。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舆情群体的年轻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7月15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我国4.2亿网民队伍中,10岁以下的网民占1.1%;10~19岁的网民占29.9%;20~29岁的网民占28.1%。也就是说,近60%的网民年龄在29岁以下,网络群体日益年轻化。他们特立独行、对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也有着独特的爱国方式、对待权威不会盲目的认同,却更容易相信所属群体中意见领袖的意见。在李刚门事件当中,年轻的大学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对死者的同情,对“官二代”的痛恨,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为死者讨回公道。自然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他们得以将自己的观点展现,同时对待不同的意见加以强烈的排斥与批判。

2、网络舆情的快捷性和高效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情的监督平台已经得到广泛的提升,从新闻媒体、博客、论坛、电子邮件到各大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再到个人维权网站甚至是专门舆情监督网站,为广大网民提供了广泛的交流舆论空间。事件发生几天之内,诸网民对此事进行一系列的追踪,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各种形式将信息公布于互联网上,及时、便利、充分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一时间各种与此相关的事件被牵扯出来,李刚门的详细过程,李刚的真实身份,李刚的家产,同时被卷入的还有事故地点河北大学校长王洪瑞,方舟子微博曝新语丝连续发文揭露王校长的两著作和博士论文均为抄袭之作,当然还有河北大学的“封口门”,“保研门”。这些信息在网上公布之后,以最快的速度随时岁地传递,从而使相关事件暴露在广大的公众的视野之下,广大网民能够随时了解事件的发展动态,并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从而使得网络监督不仅低成本、便捷、而且快速、有效。

3、网络舆论的匿名性。

开放的网络平台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发表看法,每个人都着自己的ID却不足以使其他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网络舆情是在网络特有的自由性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所有网民都能在网络虚拟化的环境中自由地参与到整个过程当中,网友可以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任何意见基本上均可随时公开,那些过激的、甚至带有人身攻击色彩的言论也很少受到众人指责,即使受到指责也不能造成对现实生活的直接影响。强大的网络舆情最终在群体的作用下得以形成,最终事件和相关的人物被推倒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4、网络舆情的平等性与广泛性。

网络是一个无视社会等级、每一个网民都是平等的主体,他们不受宗教信仰、年龄性别、文化水平、财产地位的限制,也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允许质疑、批评公众事物的公共空间,普通民众能直接参与到公共事物的管理中来,网络舆情主体的充分参与及舆情的交互让网络民意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7月15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队伍已发展到4.2亿人次,这一数字表明一个强大的网络参与群体;同时网络舆情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5、网络舆情的其他特点。

网络舆情还具有情绪性、非理性、群体极化性、意见领袖性等多种特点。网络舆情是网民对客体的的一种情绪表达,他们是网络群体因为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或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以强烈或者有攻击性的言论或行为方式来介入政府管理或着对于政府管理、决策发泄不满的情绪。当然这也带有很强的非理性,在李刚门事件中,愤怒的网民对于李刚父子群起而诛之,当有人提出李刚的口碑还不错,李启铭为人低调不张狂时又引起网友的抵制。

二、网络舆情在我国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已成为重要的民意表达方式,成为影响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媒介,因此构建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监督已成为推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

1、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意,对于政府机构大政方针的取向有重大的影响,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平台。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就预言:“信息的急速即得创造更深层次的民主”。民主的真谛在于让有利益相关的人能够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让没有利益相关的人能够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真知灼见。随着网络群体的广泛参与,以及它的隐匿性、自由性、宽容性与及时性等特性,推动了公民与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及时表达对公共事务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分量。网络缩短了实现民主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代议制民主的不足,使民主向更深层次发展,更能向社会基层开放,从而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由于互联网的成本较低、开放性和交互性,为公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舆论空间和平台,网络舆情使公民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发言权,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2、网络舆情有力的推动和促进司法公正,和政府的反腐倡廉建设,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李刚门事件本质上是弱势群体农民、大学生与官员的抗衡,中国流传一句古话,官官相护,民斗不过官。随着网络的出现,网民凭借网络的特点,基于基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蛮横势力的仇恨,对一系列的事件进行深入的探讨,疯狂的传播与此事件相关的信息,坚定每一个网民的信念和决心,对政府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公平的处理此事。李刚门事发后不久,河北省高层领导在唐山召开紧急会议,要求相关部门彻查此事,从事故的整个过程,河北大学校长的抄袭门事件到李刚的不明财产来源,使得此事得以迅速的解决。

网络舆论监督拓宽了信息化时代反腐倡廉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的形式和空间,增强了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的效果。丰富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多姿多彩的信息形式,有利于增强舆论引导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极大地拓宽了反腐倡廉舆论引导工作的空间,扩大了舆论宣传的覆盖面。同时通过网络公开腐败案例,起到了强烈的警示和震慑作用,有助于减少腐败行为。从而推动政府的廉政建设,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三、网络舆论的完善和管理

1、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正确引导网络监督的行为。随着李刚门事件的兴起,一时间“我爸是李刚”成为最热的网络流行语。“不是每个爸爸都是李刚。”撞人恒久远,李刚永流传。“此情可待成追忆,只因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网友造出的句子,从古诗词到现代诗、打油诗,从名言警句到绕口令、广告词,从古龙武侠小说版到小月月版,应有尽有“李刚事件”已经演变为娱乐和恶搞事件。

网络监督在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弥补了我国体制和法律制度的不足,因此应该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广大网民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从而形成一种有序的、融洽的网络环境。选择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和方式,奖罚分明,是网民坚持正确的态度,宣传自由平等、客观公正的监督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德,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的稳定。

2、制定和完善涉及网络言论自由的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网民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受到个人认识水平的局限。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在网络曝光后,网民往往群情激愤、反应强烈,在短时间内掀起舆论讨伐的高潮,当然会夹杂一些偏激的言论、极端的观点甚至是恶意的诽谤。因此,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网民的言行,促进网络的民主、规范和安全。

参考文献:赵银月 :《试论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双层作用》

庞超、王岩:《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网络监督》

李梦莹:《试论民间网络反腐》

王丽丽:《网络群体传播特点分析—以“家乐福事件”为例

詹姆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

吴天昊:《由网络谈民主》

第四篇: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处理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处理

群体性突发事件包含着有关的舆情信息,包括潜伏期、突发期、持续期和消失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舆情信息有着不同的特点,处理方式也不同。

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冲突程度也趋增强,正在引起各级党政决策者和普通群众的高度重视。如何从舆情角度,预防和正确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的必修课。

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挑战,健全相关的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是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项基础性很强的工作。群体性突发事件包含着有关的舆情信息,包括潜伏期、突发期、持续期和消失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舆情信息有着不同的特点,处理方式也不同。

舆情潜伏期的预防预警

群体性突发事件在爆发之前有可能经历一个时间长短不一的积累过程。这个时期的舆情信息更多地表现为,人们对某些事情的不满等社会政治态度方面的积累。常常表现为人们对某一刺激事项的关注或思考仅在头脑里,随着事项刺激的加强和受刺激人们数量的增加,就会渐渐地形成一种“小气候”,并或快或慢地形成“大气候”,最终导致参与者们活动频繁,构成事件。

近年来某些地方因为就业收入、房屋拆迁、安全生产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引发的数量不断增加的群体“事件”或“冲突”,从处理过程看,大都存在对舆情内在规律不甚了解,对问题处于什么位置不够清楚的情况,以致出现错过控制和引导舆情最佳时期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善于从一般情况中发现舆情信息,及时捕捉到其中的信息“敏感点”,加强预防预警,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有效地抑制事件的发生。

在做好预防预警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先进技术对于涉及预防预警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网络。利用多媒体、网络通信新技术,及时、准确、全面地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二是建立为应急处理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软件技术,完成覆盖各级业务部门的信息规范化处理、存储和报送功能,建立面向未来的各类信息服务;三是建立“标准化”的信息处理模型。由一个或多个管理中心和所有应急指挥的功能单位构成。各功能单位能跨越行政关系和职能差异,采用统一的系统建设方法和技术,促进快速高效地处理信息。

舆情突发期的应急反应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第二个阶段是舆情信息突发期,是突发公共事件从隐性变为显性并且快速扩散的时期。这个时候的舆情信息内容丰富,真假共存,传播迅速。

群体性事件爆发时,单位时间爆发出来的信息量很大,有关信息在短时间内通过多种传播渠道迅速传播。事件爆发时,事情真相不明,极容易出现谣言、小道消息漫天飞的现象,事件内外的群众有的会陷入惶惶不安之中。更有人利用这个时机造谣蛊惑,甚至激发公众的过激行为,导致矛盾复杂化和进一步激化。

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势快,影响广。在应对中必须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增强应急反应的时效和速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针对把握其中的舆情而言,要做到:

其一,快速反应。“快捷”,就是讲时效。在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后,要求“第一时间”了解相关舆情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信息不快,应急反应措施就会延误,造成损失、危害,甚至丧失生命。

其二,归口管理。通过各种信息工作渠道,上报有关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舆情信息,对于有全国性影响的重大突发事件,应在统一领导下,由舆情信息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对于一般事件,在事发地有关党政决策者领导下,由舆情信息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努力做到采访、信息报送、审核和新闻发布及时、准确、有序。

其三,引导舆论。有关主管部门要适时组织新闻发布活动,对外反映实际情况,及时引导社会舆论、以平定事态,稳定民心。主流媒体具有很高的社会公信力,要主动介入,确保先声夺人。防止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防止一哄而起的炒作性报道,避免制造紧张情形,引发社会动荡。高度重视做好相关外宣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外发布新闻,避免外电的失实报道。特别注意做好网上宣传报道,利用网络迅速快捷、跨越国界的优势,努力抢占网络的制高点,以正视听。

适应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十分重要而且紧迫性。西方发达国家历来重视科技手段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例如,欧盟积极开展监控和信息中心(MIC)建设。欧盟成员国及参加该系统的共30个国家可在任何时间通过该平台了解全球情况。而信息中心在收到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后,可迅速组建专家评估小组,对相关信息进行初步评估,并及时反馈给成员国。

舆情持续期的分析甄别

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持续期,事件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没有彻底解决,此时的舆情信息,数量依然不小,假信息传播的情况依然存在。而且,相关舆情在其发生之后,就一直处于发展和变化中。新产生的民众对于这些事件的社会政治态度,不仅会因为事件本身的变化,而且会随着有关管理者制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等的改变而改变。

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结束情况都十分复杂,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甄别,以制定相关对策和措施。但是,目前,社会、文化、价值的多元发展,造成了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审视角度不一样,价值判断不一样,增加了舆情信息分析工作的难度。所以,对搜集到的零碎、分散、不系统的相关信息,要进行筛选分类、整合关联、分析预测,提升舆情信息的内在价值。

在这其中,应妥善处理一般舆情和个别舆情的辩证关系。一般舆情反映的是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中大多数人的声音,而个别舆情反映的是少数甚至是个别人的声音。舆情分析,既要充分了解大多数人的意见,尊重舆情的“一般”,又要高度重视个别人的意见和主张,反映“个别”情况。这才能使领导全面了解情况和做出科学决策。同时,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舆情“定性”和“定量”的辩证关系。既要善于对相关舆情“定性”分析,又要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等专门知识,采用问卷调查、人员访谈等方法,对舆情进行“量化”的收集和整理,用科学的数据反映各个群体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意见。

在分析和甄别中,要特别做好预测舆情走向的信息分析工作。好的舆情信息分析工作要在某些舆情初露端倪的时候,就察觉其变动倾向和未来发展趋势而作出判断和建议。这就要我们善于掌握舆情的“关节点”。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它今后的走向如何?与之相关的社会舆情走向又将如何?这都是在进行科学决策时必须回答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应提倡根据不同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进行深入的舆情分析,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消失期的舆情跟踪反馈

群体性突发事件有的经历很短,而有的则持续一段时间,其间,还会发生一些波动。群体性突发事件得到基本解决后,社会系统开始恢复原有或正常状态。此时,有关舆情信息的数量一般会明显减少。但是,舆情作为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它并不会完全或绝对地消失掉。这些“残留”的社会政治态度,也会发生不同程度地“转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会变成针对另一种社会事项的社会政治态度的新的构成部分。

因此,从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的角度看,对事件的即时处理,不意味着处置工作的全部完成,伴随事后的追踪、回访、救助和落实,了解有关信息,对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进行常备不懈的全程监控,防止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再度发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并关系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长期处置效果,这对于处理好有关事件和应对复杂局面具有重要作用。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包括了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内部反馈主要是指在舆情信息系统内部以简报、通报、评比、表彰、培训、考核等手段为主,对相关的信息汇集和分析工作进行必要的总结,提出进一步的工作要求;外部反馈为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党政部门根据舆情信息,有计划地组织新闻发布等活动,及时引导社会舆论、以平定事态、稳定民心。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首席专家)

第五篇:网络舆情对教育的影响

加强网络舆情研判,维护教育稳定发展

新的网络发展,特别是博客和微博的井喷发展给新媒体时代特征带来异军突起之效,并让信息在网络传播出现两个效应:光速化效益和蝴蝶效益。光速化效应就是由一个新闻源发出,到全网(100个主流新闻网站为标准)发布时间最快只要28分种;蝴蝶效应就是在一个小地方一个小小的投诉或一个正常执法事件失妥,可能会因网络传播及舆情压力在北京或省会城市领导这里引发风暴。

2011年的各类事件中,网络事件成为影响维稳的重要因素。网络把事件或舆情无限放大,事件传播可能没有道义,也容易出现被个别人恶意利用和制造恶化舆情。结果直接影响正常的执政或教育教学的管理,为了处理问题,很多单位、学校不能安心放在更重要工作上。

尤其是当前,章丘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涉及广大教师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相对比较集中,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通过网络踊跃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建言献策,对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和改善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从当前阶段发展策略而言,管理好舆情,维护教育系统的稳定,促进教育的大发展,也具有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

2011年以来章丘人论坛涉及教育的主题帖共216条。可分为以下几类:

1、有偿家教、辅导班等约 条,占 %。教师自己切身利益问题(职称评聘、评先树优、入党提干、调动等)约 条,占 %

2、教育主管部门工作效率工作方式对社会、对学校的影响(招生、转学、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教师招考等约 条,占 %

3、学校管理(安全、餐厅管理约 条,占 %

4、、学生校服收费等约 条,占 % 大部分帖子有其时效性。其他 条,占 % 面对纷杂的舆情形势做到

1.态度真诚,可以使得激烈矛盾得以有效缓冲

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了媒体的关注点,把握了宏观的舆情热点,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话语麦克风”,从积极应对、信息公开的角度看,舆情应对态度是积极的,发布会现场能够鞠躬致歉、现场流泪都体现了态度的真诚。

2.动态真实,防止了网络谣言的产生

舆情应对中不应急于否定媒体,而坚持“先调查再发言”追求动态真实的态度促进了事件过程中话语权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了网络谣言的产生。

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不断提高舆情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广大师生的需求,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特点和接受信息的规律,把坚持正确导向与讲究宣传艺术统一起来,着力增强正面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要充分发挥媒体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要加强对教育体育有关舆情的分析研究,把握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思想情绪的现状和走势,把握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思想舆情变化发展的规律,及时发现和处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舆情。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依托主流媒体,做大做强章丘教育体育信息网站及各学校校园网站,将其打造成我是教育体育系统主流网络媒体。要加大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充分发挥各媒体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促进网络舆论健康发展。

面对纷杂的舆情形势我们也看到了,该事件在处理中由于地方政府在新媒体中使用方式不对、态度认识不到位引发的‚徐州警方官方微博卖‘萌’被网民狠批‛的现象,此类细节问题亦应该引起注意。总体上分析,当地政府在面对舆情时的处理仅仅及格,但是事件仍旧在发展过程中,在充满变量的舆情环境中,政府部门的任何‚失足‛均会酿成前功尽弃、成绩归零的结局,依旧应该坚持信息公开、坦诚布公地接坦诚布公地接受媒体监督、回应社会关切。

当前网络舆情现况缺乏公信力的原因比较多,主要原因有三个:一,社会处于结构调整阶段,各种矛盾都存在或被集中,而且网络媒体成为最好发泄地方或平台,并且网络上有近4万人又是这方面信息的专业爱好者可以帮助煽风点火;二,学校或相关事件主要负责人在近些年出现的网络事件中处理过程或应对过程中基本不专业,没有高度或处理方式直接简单。播络客研究数据显示至少85%的网络事件处理被动、缺乏策略,有69%的事件都基本不理或简单应对。很多事件发生舆情后,网民在事件出现前,就可以给最后的结果提出提前预示,都等同于看相关事件和相关单位或个人的笑话。这些处理方式当然缺乏可信度或信服的依据;三,舆情管理或网上事件处理太单向。舆情管理可以互动的,只要真诚,把敢于面对或承担责任的态度拿出来,找到时间本身的意见领袖,并通过科学、准确和及时传播到网民之中,采用尊重事实、传播真诚的态度,用网民的大众价值观去沟通,我们也接受不足或失误的批评,并表示承担责任的舆情管理方式,舆情可以引导的。而过去的网络事件都采用政府新闻发言人发言的模式,千篇一律,根本无法取信于网民和公众。

五、促进教育体育事业和谐稳定是办好网络舆情的根本目的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教育体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广大网民处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对教体事业的发展体验最深刻,意见最直接、最坦率,通过网络征求意见,能更直接、更广泛地了解社会各个层面议论的重点问题,了解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在想什么、盼什么,对关系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些列问题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2009年章丘教育体育信息网开通‚网络互动‛栏目。下设‚问题解答、领导信箱、建言献策‛等子栏目。通过该栏目共处理各类问题 多少条,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应。该栏目已成为网民留言办理的‚直通车‛、‚快车道‛。实践证明,网络舆情办理工作运行得好,就能够及时了解教育动态,解决广大师生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促进教育体育事业的和谐稳定;办理得不扎实、经不起群众检验,则会引起群众不满、损害教育体育事业的形象。关注网络、重视网络、充分利用好网络,是各级各类学校和局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基于体育事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熟悉网络,善于运用网络,学会用网民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开展网络交流,是我们必备的素质之一,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把办好网络舆情作为关注师生和社会各界诉求一种重要手段,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使网络舆情成为构建和谐教育体育事业的重要力量。

道歉就那么难呢,担心负责,先推卸责任

把一批责任心强、热爱网络工作、文字功底扎实的同志充实到国家和省、市的网络宣传员队伍中,进行更高层次的锻炼交流。

坚持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氛围。该县将新闻、评论、舆情“组装”,整体推出,形成网络宣传链条,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联动,形成全方位舆论,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初步将舆情监测收集、研判处置、督查反馈形成有机整体,加大舆情引导和网络问政力度。

1.态度真诚,可以使得激烈矛盾得以有效缓冲

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了媒体的关注点,把握了宏观的舆情热点,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话语麦克风”,从积极应对、信息公开的角度看,舆情应对态度是积极的,发布会现场能够鞠躬致歉、现场流泪都体现了态度的真诚。

2.动态真实,防止了网络谣言的产生

舆情应对中不应急于否定媒体,而坚持“先调查再发言”追求动态真实的态度促进了事件过程中话语权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了网络谣言的产生。

六、舆情点评

从信息公开角度看,应及时进行的媒体通报,在第一时间把握了媒体的正规发布渠道,减少了“杂音”,能够把握真诚处理的态度,但是在危机管理应对的手法、舆情处理的手段上观念依旧落后,不善于网络舆论的引导。

该县还针对网民关注的热门话题,采取跟帖、发帖和政务信息发布等形式,积极回应、引导和疏导了“商城蜱虫”、“爆炸案件”、“县高中学生猝死案”等事件引发的舆情震荡,有效控制网上舆论全局、平息谣言、建立正确的主流声音,引导广大网民关心、理解和支持反腐倡廉建设,坚定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还通过网络收集社情民意,发现金融和保险部门乱收费、党员干部实施家庭暴力等2起案件线索,并及时予以调查处理。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正面效用,为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凭借。(同样,面对纷杂的舆情形势我们也看到了,该事件在处理中由于地方政府在新媒体中使用方式不对、态度认识不到位引发的“徐州警方官方微博卖‘萌’被网民狠批”的现象,此类细节问题亦应该引起注意。总体上分析,当地政府在面对舆情时的处理仅仅及格,但是事件仍旧在发展过程中,在充满变量的舆情环境中,政府部门的任何“失足”均会酿成前功尽弃、成绩归零的结局,依旧应该坚持信息公开、坦诚布公地接坦诚布公地接受媒体监督、回应社会关切。

下载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群体性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控制

    论群体性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控制摘要:网络时代环境下。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联系紧密。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并加速其恶性发展,使其处理复杂化。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群体性......

    从网络舆情的影响看群体性事件的疏导与化解(写写帮整理)

    从网络舆情的影响看群体性事件的疏导与化解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舆情空前高涨,群体性事件的网络特征日渐凸显。网络舆情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群体性......

    浅谈网络舆情对青年官兵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网络舆情对青年官兵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军地交流的日益扩大,军营不可能与社会隔绝,有条件上互联网的官兵逐年增加,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网......

    新媒体与群体性突发事件(推荐)

    浅析新媒体与群体性突发事件 刘辉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摘要: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媒体逐渐成了人们了解信息、交流信......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以及应对措施

    写作思路: 论文共分五章,以“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为目的,沿着“提出问题(存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失当问题)→分析问题(制约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失当的因素)→解决问题(完......

    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的正确控制与引导

    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的正确控制与引导 车辆102班孙亚星100301 王 晶 100302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课题是《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的正确控制与引导》,主讲的内容有三部......

    关于网络舆情与问政

    网络舆情与问政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引用: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 随着......

    网络舆情与反腐

    近年来,互联网正以超乎想像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日渐成为当前思想文化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同时,网络舆情也已随着微时代的迅速兴起,在群众中的影响日益增强。因此,当前形势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