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群体性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控制
论群体性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控制
摘要:网络时代环境下。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联系紧密。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并加速其恶性发展,使其处理复杂化。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强化网络媒介管理。联合大众传媒、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控制相关概念
群体性事件,是指受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突然爆发,以寻求共同利益的人为主,采取自发或有组织的聚众方式,与公共秩序和安全发生矛盾或对抗的行为和活动。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工作措施,以及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中,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群体性事件和网络舆情的关系
(1)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网络具有互联互通、快速即时、匿名隐身、跨地跨国界等特点,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地发表意见和观点,这就给民众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网民活跃的论坛、社区以及博客等,一些帖子通过反复转载,或者通过即时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传播。就会形成网络舆情。受某些普遍关注的社会政治事项的刺激,网民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传播某一方面信息,发泄不满,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互相沟通、串联,进行策划、组织和联络,极易演变为带有特定诉求的群体性事件。
(2)网络舆情会加速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首先,由于网络媒体不真实、不适当的信息传播,往往会误导民众,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当民众受到网络虚假信息的鼓动,一些群体性事件可能造成甲地骚乱、乙地声援、丙地联动的情况,朝着规模更大、危害更加严重的方向发生变异。第三,群体性事件往往暴露了社会的丑陋面和诸多的负面信息,而网络媒体不加过滤,有意或无意地放大渲染,过度宣传社会阴暗面,会对民众的思想形成强烈冲击。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埋怨、激愤的反社会心理。
(3)网络舆情会加大群体性事件的处理难度。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上。首先,网络的即时性和跨地跨国界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其次,互联网打破了时阀、地域的限制,各类型的信息几乎能实时发送并接收,也可以传递到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角落,网络舆情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给适时采取措施,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第三,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各类虚假消息、过激言论充斥着互联网,现有的技术手段只能够将内容进行部分过滤,这就使得网络舆情内容难以进行有效控制。网络舆情的难以控制,导致群体性事件网络信息混乱、错误,容易在民众中引发各种猜疑、谣传甚至恐慌,给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带来不利的影响。3 政府网络舆情控制
(1)党政机关领导各级应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加强网络舆情理论学习。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基层政权习惯于向公众封锁消息,然而在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信息不可能被完全封锁,政府部门一味的回避,只会让小道消息、社会谣言占据了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因而,党政机关各级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强大威力,转换思路,从新的方向找寻危机处理方式,加强网络舆情的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深入开展网络舆情
理论的学习,才能为网络舆情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有效保证网络舆情的监控,才能促进网络文化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发展。
(2)完善网络立法,规范网络空间。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使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度偏低,流言蜚语、过激言行横生,更需政府的大力管理。要对网络加以适当的控制,立法是政府控制的重要手段。我国相继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党政机关应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保障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准入许可、监督管理和违规处罚,规范网络空间。
(3)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及时掌握舆情动态。网络的快速广泛传播,会使群体性事件影响扩大化,造成难以预料的社会动荡。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工作,及时掌握舆情动态。首先,在科研上,积极开发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其次,在具体操作上,要对网络信息实施全时监控,指派专门人员负责掌控网络舆情动向,及时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通过对零散、初级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归纳,形成有情况、有思想、有深度的舆情信息;认真研究以网络为依托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趋势,为党政部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对策或建议。
(4)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党政机关已不再拥有信息的优先发布权和控制权。据以往的经验。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二般2至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便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以达到高潮。在此过程中,如果政府不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各种谣言就会乘虚而入。可见,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政府若封锁信息或者反应滞后,往往会失去制造舆论的先机,导致舆论引导中的被动。只有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才能真正遏制谣言。争取工作的主动。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才能让民众全面了解事实真相,减少民众的猜疑和恐慌,有利于事态的稳定;信息发布的及时有效,才能在第一时间阻止网络谣言的散布、恐慌情绪的蔓延,控制和引导舆论走向。
(5)强化网络媒介管理,联合大众传媒。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理过程中,网络和大众传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针对两种媒介的不同特性分而治之。首先,针对网络媒介的特点,政府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把关,明确网络经营者的职责。网络经营者应按照“谁经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有关群体性事件报道和评论的虚假信息、负面信息进行过滤,保证其管理范围内的信息传播的真实性;论坛管理员或版主推出发帖规则,对发布不严肃言论的网民利用技术手段提出警告或者限制其发帖;对于某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不良帖子,应及时删除,维护论坛秩序。其次,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具有社会覆盖面广、社会公信力强等特点,当群体性事件发生时,为消除网络上的不实报道、蓄意炒作和刻意渲染的影响,政府部门应当与大众传媒建立互动机制,及时将真实的情况反馈给相关新闻单位,充分利用这一容易控制的传统媒体,消除谣言,澄清事实,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
(6)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实现网民自律。网络只是信息交流的平台,网络舆情的发起、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网民,网民是网络世界的主体,要想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虚假信息、过激言辞的行为,必须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大力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宣传互联网络荣辱观,人人从我做起,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实现网民自律。
第二篇: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浅析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李秀娟
(山东英才学院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网络舆情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虽然政府机关对网络舆情日益重视,但大多仅是阶段性数据统计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而网络舆情的自由发展极易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本文通过挖掘网络舆情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联系,得出信息公开程度是影响网络舆情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网络舆情;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
8月下旬以来,随着“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名人被抓,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动拉开序幕,从行动上开了一个清理网络丑陋的好头,进一步加大了对网络造谣、传谣的打击力度并促使相关司法解释尽快出台。“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伙同“意见领袖”,制造一个以某人或某事为中心的事件,组织人手在网络上发帖、评论,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和不良情绪大肆炒作,短时间内营造出一个网络热点,吸引广大网民的关注。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在如此庞大的网民基础上制造网络热点极易由网络舆情转化为网络舆论,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甚至把政府机关推到被动的局面。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科学管控研究也就尤为重要。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推行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工作措施,以及影响民众利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1。网络舆情主要指使用网络者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当互联网迅速发展并成为人们比较开放的政治意愿的表达方式时,舆情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力变得非常大。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舆情借助互联网实现了向舆论的更快、更多和更复杂转变,进而扩大了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它的影响力。
当某一突发事件发生并引起网络舆论时,社会各级组织和人群都很关心,主动参与到信息和意见的交流中。特别是当事件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时人们的参与意识更强,公众会非常积极的表明自己的意见、态度和立场。由此,可以看出通过网络舆情的搜集、整理可实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和互动。网民在通过网络途径参与社会热点的沟通过程中,会不自觉的采取某一价值观并通过网络言论表达出来,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晴雨表,网络舆情的变化反应了公众对党和政府进行各项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态度和意见。因为网络具有实时性、互动性、隐匿性、自主性,因此网络成为对社会热点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反应最敏感迅速的传播媒介,通过网络舆情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影响也更广泛。一旦现实社会中有突发性事件发生,就马上会在网络上迅速得以反映,政府机关的网络舆情检测部门对这一问题抢先整理预测,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就能解决问题化解危机。因此,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党政机关和各级社会组织的关注,但网络的隐匿性和宽泛性也使得网络舆情的监测难度越来越大。
目前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很多,归纳来说基本都包含某一群体利益或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该群体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群体聚集方式来表达诉求。笔者仅从舆情角度谈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一定数量的人们在一定的舆情空间内,受某些中介性社会事项影响或刺激,为实现其利益诉求,采取集会、游行等方式,与党政权力机关形成对立或对抗关系,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和社会公私财物遭破坏以及人身伤害的事件”2。常规舆情状态表现为主客体在利益方面的“和谐”,主客体之间的矛盾由相关的制度、法规等公共行政部门予以协调解决。但在特定的背景下,群体性突发事件作为一种非常态社会现象并不是随意发生的,它植根于现实社会背景中,反映某一特定群体的民众受到具体的社会事项刺激而对国家管理者表示其不满甚至反对,是民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在利益诉求方面显现的 “非和谐”,是舆情状况的非常态势。
在网络社会中群体性突发事件借助网络的推动,既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性又有网络群体的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网民群众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实现某一目的,利用互联网大规模地传播某一方面的信息,制造舆论发泄不满,甚至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人员组织,并在现实社会中非正常聚2 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J].理论与现代化,2006,5集,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利用舆论和群体优势给党和政府机关施加压力,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初期,广大网民并不知道事件背后真实的情况,事件发生后被上传至网络,在网络环境中曝光并被网民到处转发传播,借助网络平台与公众的情绪和价值观相互碰撞,形成作为主体的公众的意见取向和政治态度,从而使局部事件酝酿成全社会关注的舆情热点,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使事件真相和社会根源暴露在公众面前。因此,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网络舆情的产生大都基于现实社会的热点刺激。纵观近几年在网络上引发大讨论的热点事件,大多数都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话题,例如社会分配不公、贪污腐败现象、贫富差距拉大、城管等政府不作为等民生问题。当某一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知情人将其吸引人眼球的信息发布于网络空间,使其在巨大的网民规模中迅速传播。由于网络传播的隐匿性,网民们往往不加甄别甚至添加上自己的不良情绪大肆转发。网民的参与热情加上猎奇心理,使其在关注热点事件的同时,常扮演义愤填膺的评论者参与网络事件的讨论,并不断地转发到其他的网络平台,促使影响范围不断地扩大。流言的迅速传播就会使官方言论发声无力,民众就会变得越来越激愤,陷入到群体极化情绪中。
随着知情范围的扩大,网民对事件的关注持续不断,小范围的讨论变成了大范围的评价和争辩,事件的真相逐渐清晰,意见领袖们开始活跃并自主的发挥“把关人”的作用,他们按照某种利益导向,为网络追随者设定议程,引导网民的意见和态度,使网民的观点相对集中,最后成为一种主导意见,形成网络舆情。舆情一旦形成,传统媒体也会关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使得舆情热点事件由虚拟世界走向现实社会。传统媒体的权威报道加上网络媒体最新信息的实时更新,将热点话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偶然的突发事件升级为公共事件。数量众多的网民与现实社会的公众交叉聚合,在意见领袖的召唤下,形成了具有一定共同价值观的组织,参与到突发事件发展中来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
在当前社会时期,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用,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愈发的强大,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首先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控。“秦火火”曾经叫嚣过“谣言止于下一个谣言”,所以信息公开的程度是网络舆情发展演变的关键性因素,在网络社会中谣言不是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信息公开。
参考文献
【1】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1): 46-50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32【3】王来华、陈月生.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类型[J].理论与现代化,2006,5 基金项目:2013年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舆情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与应对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DXQ19)” 作者简介:李秀娟(1981.9-?),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英才学院,硕士,讲师。快递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龙奥大厦宣传部联系人:王崇超电话:***
第三篇:政府网络舆情
一、背景资料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于2010年4月12日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因为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值得反思。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教授在点评山西疫苗事件时就指出“问题一个系统又一个系统的出,再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去治理,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所以,现在是各个领域都需要很好重视的时候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互联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很多地方党政机关逐步重视探索网络问政,并积累了一些有益和值得推广的经验。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些经验,让更多的地方党政机构用好网络问政这一新的治国理政平台,从今年开始,每期排行榜推出“网络问政实践”的典型经验,供地方当政者参考。本次推出的常州环保局长“批评有奖”就是一个很好的尊重网络民意的案例,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点评时认为“对于网络批评和网络监督,领导干部应有的心态是欢迎和提倡,以广阔的胸怀听取民意,从善如流”。
二、名词解释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机构都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业已成为了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之一,网络舆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典型案例的启示
【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
2010年3月,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公示今年1月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打造透明政府从此有法可依。在信息交流与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尤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攻坚阶段的今天,地方基层政权的建设显得更加凸出。而政务信息公开和透明,正是地方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裸”乡政府给我们的启示:
1.信息公开有利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增加百姓对干部乃至政权的信任感。
2.透明政府有利于预防干部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的腐气败习出现。
3.信息公开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进步。
4.信息公开有利于防止怨气积累、矛盾积累和问题积累,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可能。
5.信息公开有助于推动整个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四、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一)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二)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信息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要改变封闭的观念,树立开放的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做到政务公开,真正落实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随着网络、手机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成为社会意见的重要汇聚之地,很多舆情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平台得以表现。因此,要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
(四)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可选择综合素质高、组织工作业务全面的领导干部担任,主要职责是在一些重要工作中代表组织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疑问解答。其次要有高素质的媒体评论员。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日常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在舆情发生时的引导、应对等,如在主流媒体撰写评论员文章,在权威网络上做好发帖和跟帖工作等。此外,有条件的可建立一支顾问队伍。顾问可邀请一些公共危机处理专家担任,主要是在舆情发生后能够为做好危机处理提供指导和咨询。
(五)对公务员加强应对舆情的训练。
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如邀请舆情分析、公共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采取报告会、专题讲座、现场模拟等多种方式,定期开展舆情培训。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
(六)健全应对舆情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订相关应对预案,预案应包括舆情事件表现形式、原因、先期措施、善后处理等内容。
五、反思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只能代表以下群体的声音:生活在城市地区、有经济能力使用网络并有足够闲暇在网络中逗留并乐于发表意见的青年人。”而网络舆论的现实表明,这些青年人的声音所代表的显然不仅仅是这些青年人本身。这些表达背后的民意支撑显然不能视而不见。更何况网络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具有延续性和扩展性,把“特定社会群体”的声音与“普遍的民意”割裂开来,只能是与现实愈发背道而驰。
网络舆论的热热闹闹,除去网络本身的技术优势外,更有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不够自由的原因。
表达自由是民主的前提,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的互动推波,形成强大的压力,不仅对腐败不公的个案解决有所裨益,也是制度改进的推动力量。而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发现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困难,往往由于决策者的利益取向,迟迟不能推动制度改进或者推出的却是南辕北辙违背常识的制度。就当前的实际而言,网络舆论力量的助推显然大有可为。
第四篇:“网络群体性事件”考验中国
“网络群体性事件”考验中国
“石首事件”是中国网络力量从虚拟走向现实的一次典型,“从说到做”的转变令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方辉发自北京一个青年的非正常死亡,让今年6月的湖北省石首市如同去年同期的贵州小城瓮安县一样,突兀地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中国群体性事件的中心。
但不同的是,当年瓮安县政府于谣言中迅速澄清事件真相,有效阻止了事态发展;而石首市政府超过20个小时的话语“缺失”,让流言通过网络加速了事态的恶化。新加坡《联合早报》为此评价道:在总人数估计已突破3亿网民的中国,网民们交换信息、发表意见,已成为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公共舆论。而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力量的现实化正让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虚拟力量的现实化
“石首事件”事发于半个月前。除了事件本身的发展引人注目外,网民的卷入也成了耐人寻味的看点。在事态向“群体性事件”演变的同时,汇集了千万民众的网络也开始对此事件跟进报道。
有网友在论坛中贴出现场图片,还有网友通过QQ群广为转载,让“石首事件”的发展变化犹如现场直播。同日,与涂远高之死相关的种种传闻也开始在网络流传,如官员参股、贩毒、残害员工等各种说法不断出现,令事件真相扑朔迷离。
《联合早报》记者称,这是中国的网络力量从虚拟走向现实的一次典型,“从说到做”的转变令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
而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则向《国际先驱导报》,“从说到做”并非“石首事件”首现,去年护卫奥运火炬、赴灾区当志愿者、调查“躲猫猫”等事件都属于网络力量的现实化。“它本身没有偏向性,不能在维护国家利益时称赞网民爱国,出现“群体性事件”时就批评指责他们。”
症结仍在信息不对称
石首市政府在事发的第三天、即6月19日才发布公告对有关问题做出解释。
然而,“地方政府超过20个小时没有发言,且数百字内容也没有解释清楚真相,已经错过了澄清谣言的最佳时机。”全国公共行政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齐明山认为。
一面是地方政府失语,另一面则是网络上各种传言巨浪滔天。一位的网民向《国际先驱导报》坦言,随着网络力量的越来越大,会有许多人发布不实信息,“通过夸张、编造等手段吊足大家的胃口,引发无数网友的关注。”“石首事件”刚出来时,很多网民连死者的性别都没弄清楚就起哄。
齐明山也强调指出,在发生“群体性事件”时,各种流言难以避免,网络也可能进一步加剧流言的传播,而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及时公开真相,其公信力就将大为降低。
6月24日,《人民日报》就“石首事件”发表文章,批评了地方政府在处理对突发“群体性事件”时的“缺席、失语、妄语”,“甚至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则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
应急解决模式面临考验
事实上,自去年“瓮安事件”后,我国各地对基层干部在处理“干群关系”方面的培训一直都未曾中断。但仍有群体性事件爆发,且未吸取以往教训,在喻国明看来,“一些地方政府慢慢学会了怎么应对突发事件,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与民众的关系,所以即便能应急处理,仍保证不了类似事件不再发生。”齐明山也认为,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信,“网络力量的崛起正说明公众的监督意识在增强,这种舆论压力是没有办法硬顶的。”与此同时,他也坦言,“在一些偏远地区,可能执行的难度比较大”,“因为地方官员的还没有形成服务意识,对民众的监督有抵触”。
而喻国明认为,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只有长期地注重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才能从长远上改善地方政府与民众的关系。”
第五篇:从网络论坛论视角谈网络舆情与政府形象
从网络论坛论视角谈网络舆情与政府形象
【摘要】互联网及其衍生出的新事物从出现至今一直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互联网作为人们交流信息、抒发意见的平台,但有时也成了把对现实的不满转化成仇视政府社会的舆论导向的工具。本文调查了我国网络论坛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了网路舆情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网络论坛; 网络舆情; 政府形象; 应对策略
前言
互联网从9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至今,一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对我们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更是成为了社会公众了解信息,表达诉求的主渠道。许多网民更是把互联网作为讨论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平台,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国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和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另一方面也成为政府部门发现、解决自身问题的工具。但一些消极的社会现象容易引发仇视社会和政府的舆论导向,如果处理不当或听之任之将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克服网络舆情的不良影响,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效应,事关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舆情及网络论坛现状
(一)网络舆情 1.网络舆情及网络舆论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1 一方面,舆情的客体是公众议论的对象,它既可以是某种事物,也可以是某个人物;另一方面,舆情所隐含的不仅是人们的情绪、态度等,其中的不少言论具有较高的鼓动性,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倾向。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直接性,通过网络媒介,网民可以即时地发表自身的观点看法,下情直接上达,使得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突发性,网络舆论的从形成、发展到为人们所熟知往往非常迅速,其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是惊人的;偏差性:由于发言者往往以虚拟身份发言,并且网络上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
“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可以是一种零散的、非体系化的东西,也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3舆论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聚表现,是多数人形成的一致的共同意见,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这也是最容易将二者混淆的地方。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 12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66 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69 3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67
可以向舆论转化。
2.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具有下列特点:
(1)现实性与虚假性并存。众所周知,网络空间虚无缥缈,网络论坛是一个虚拟的聊天平台,网民在网络论坛上往往也都采取网名发表意见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舆论是虚无缥缈的。相反的,网络舆论是真实的存在,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观点等等。所反映的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个人,而非网络上虚拟的个体。而且网民在论坛上所讨论的问题、热点也是来源于真实的客观社会,网民是针对客观社会所发生的事宜而展开讨论。因而网络舆论存在真实性。然而网络舆论也存在虚假,网络的匿名信为网民制造、传播虚假信息提供了可能。所以网络舆论的现实性与虚假性是并存的。(2)理性的观点与非理性的感情宣泄并存。当网民披露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或现象时,网络论坛的网民往往会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在这些意见中,有的是网民们经过深思熟虑、理性思考的结果,这些意见是有现实意义有创造性的。然而也存在着这样一些网民,他们针对问题缺乏理性,发布的观点缺乏理智,主要以个人情感宣泄为主。因而网络舆论同时存在着网民的理性观点和他们非理性的情感宣泄。
(3)网络舆论主体呈低龄化趋势。据CNNIC报统计告表明:在中国,30岁以上的网民到2010年达75%以上,其中20岁以上的网民在同时期已经达到了50%以上,年轻网民占绝对多数。而网民的职业构成中,学生是网民的主体。可见作为网络舆论的主体,网民的主力军已然成低龄化趋势。
(二)网络论坛
网络论坛是在网络BB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互联网上的一种公共话语空间,是网民阐述思想观点、表达利益诉求、抒发个人情感、交流心得体会等等的一个多维的互动的交流平台。
近年来,随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网络论坛的功能不断拓展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网络论坛,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论坛。网络论坛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论坛是了解信息汲取知识的平台,网民可以通过游览网络论坛来知晓天下大事,也可以了解社情民意,并可以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论坛是自由表达、沟通交流的空间,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网络论坛是目前话语权最为平等最为自由的公共话语空间。网络论坛还是网民直接沟通交流的一种纽带;网络论坛是舆论监督的阵地,一方面,网络论坛汇聚了方方面面的网民,而每个网民都是舆论监督的主体,这无形中把那些掌握了公共权力和公共自由的部门和人置于千百万双眼睛是注视下。另一方面,网络论坛的表达较为随意,任何一种反应社会阴暗面的东西一旦捅出,就会引起网民的热议,是她无处躲藏;网络论坛还是献策建言的舞台,网民上了论坛不仅仅是天南地北的闲聊,不少网民对时事政策和公共事务非常关注,并积极参与献策建言。
二、政府形象
(一)政府形象的概述
1.政府形象的含义
在唐钧先生出版的《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政府直面群众与群众博弈政府(2008-2009)》一书中对政府形象做了这样定义,“政府形象是指政府与群众在互动过程中,群众对于政府的综合印象,简而言之,政府形象就是政府的行为在对象公众中的反映。”4 4唐钧.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政府直面群众与群众博弈政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8:15 2
2.政府形象的构成要素
(1)政府 政府是政府形象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对决定政府形象好坏的主导作用。(2)公民 在民主社会中,作为政府形象的认识主体,公民不再是纯粹被动的行动客体,而对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有着巨大的反作用。我们所说的政府形象正是政府在绝大多数公民整体意识的反映,在这一过程中,公民作为认识的主体,所反映出来的情绪和态度等对政府形象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3)认识过程 政府形象的形成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公民认识政府,形成意识,进而在意识中反映形成政府形象,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分为偶尔映像阶段;暂时映像阶段;定型阶段和最后的形成政府形象阶段,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政府形象的特征
(1)形象性
首先,政府形象具有形象性,表现为政府形象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政府形象的存在形式是主观的,它产生、发展并定型于公民的意识之中,但政府形象的内容是客观的,它独立于公民的意识之外。政府形象正是这种主观作用于客观的产物,是主客观的有机结合而形成发展的。其次,政府形象是个体意识与整体意识的有机统一,是绝大多数公民整体认识的结果。最后,政府形象是现象与本质的有机统一。政府形象的本质是由成千上万的现象总和构成,公民就是通过对现象的直接观察、了解、形成政府形象。
(2)社会性
由于公民是由不同社会阶层构成,政府本身更是特定社会阶层的利益代表者,所以作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政府形象必然要打上阶级的烙印。另一方面,政府形象的阶级性并不影响政府形象的客观性,因为政府形象是绝大多数公民对政府现存现在的有机反映,而非个人的主观臆断。
(3)动态性
首先,政府形象的形象是以政府行为为基础,公民主要是从具体的政府行为来认识政府,正因为政府行为并非一成不变的,进而影响人们的认识过程,因而我们看政府形象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其次,政府形象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变的,政府在特定时期政策制度等的发展变化,也使政府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网络时代政府应有的政府形象
在网络时代,网络具有信息传播的平等化、多元化、快捷化等特点对当代政府形象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网络时代,对话与互动成为新的主流趋势,政府不再是信息权与话语权的垄断者,政府必须与公众就公共是事务进行平等的协商与对话,并努力寻求共识,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公众的接受与支持,才可能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1.网络时代要求强化法治的政府形象
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与和谐的重要保障。只有法治才可以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权利。同时网络论坛具有自由性与分散性,因而给予了政府更多的关注和舆论评价,也使网络论坛成为了工作监督评判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这就使得政府形象在网络时代尤其重要。如果政府不能依法行政,尤其是执法部门不按程序执法甚至是知法犯法,必然会给公众带来诸多满,激起民愤,而且要知道在网络空间上,信息传播的速度与广大的难以想象的,当网民的不满通过网络传播开来,势必使政府陷入舆论危机的困境中,严重损害政府形象。
2.网络时代要求高效的政府形象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当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政府合法性构建的重要保障。同时,低效率、低质量的政府工作行为势
必严重影响政府形象的塑造。同时网络时代政府的信息公开已然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只有克己奉公、廉洁高效的政府方能为公众所接纳,也只有这样政府才能顺便变化莫测的网络环境,才能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同时,网络时代要求公平的政府形象,在当今社会公平与正义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体,政府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得如何,更是公众心目中形成府形象的重要参考条件。
三、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原因
(一)当前我国网络论坛中存在问题
网络论坛的出现与发展丰富和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伴随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论坛交流、论坛批评网络争论和网络搞笑等,这些无不对网络论坛的日常管理和网络舆论的引导形成了挑战。这些问题主要有:
1.虚假信息的传播
网络论坛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时也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主要表现有:网络论坛存在道听途说、或虚假信息,造成他人的误解甚至是损失,由于短时间内难以查证,极易出现以讹传讹人、“三人成虎”的局面。还有,在网络论坛中信息传播中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2.存在违法言论与侵权事件
在网络论坛人们随意的发布或转载信息,以至于侵犯到他人的隐私,比如论坛中常见的人肉搜索。还有的网友甚至置国家和社会的平和安定于不顾,擅自发布危害国家统一和公共安全的言论等等现象屡见不鲜。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还会危害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3.网络牢骚泛滥
网络牢骚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网民抑郁不平的情感在网络空间的表达,是不满情绪在网络中的宣泄。甚至形成这样的气氛:凡是为党和政府说话,维护正确的价值观者往往受到那些牢骚者的指责,而且这些牢骚者往往自称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人”,从而去抨击党和政府的决策,久而久之,有网民或是被他们的言论所误导或是迫于他们的威势不敢或不愿意作出适当的辩解。这将导致牢骚者的不满情绪的进一步加深并朝着非理性的宣泄方向发展,长久下去是将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网络文明的缺失和庸俗文化的传播
有些论坛存在污言秽语、淫秽图片视频、人身攻击等等现象。还有网络搞笑的无序也是网络论坛存在的问题之一。无聊、故作惊人的言论在网络论坛得到追捧。
(二)网络舆情应对不当的影响
1.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超越了传统的媒体。倘若政府发布不完整、片面的信息、或是刻意隐瞒、或是未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对信息进行刻意的“封、堵、瞒”,势必激起民愤,降低政府公信力。2003的非典的发生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时卫生部门、地方政府刻意隐瞒信息,导致事件未能及时得到解决。而由于政府对信息的封杀,网民难以对信息作全面的了解,只能在论坛上作猜测
性的讨论。在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息事宁人,竟然封杀相关讨论,在当时的强国论坛甚至出现了有网民由于讨论非典而被封号的现象。这类行为严重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破坏了政府形象。
2.影响社会的稳定
在论坛中的网民的个人不满情绪往往极易导致网络牢骚和网络批评,而这些牢骚也批评又使个人的不满进一步加深为社会的不满情绪,而这种不满情绪随着批评的深入进一步扩散和加重,进而甚至对现实社会的稳定造成冲击。网民的道听途说而对政府机关或个人进行无中生有的攻击,而其他网民往往是采取围观或者是起哄的态度,这些都偏离了正常的监督批评轨道,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推波助澜,在现实社会引发事端,进而增加公共管理的难度。
3.网络舆论有时可能会成为极少数利益集团的宣言书,进而导致网络话语权的失衡。
从整体上讲,网络是一种民意的反映,值得各级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但必须指出的是有些网络舆论的形成只是少数利益集团的造势,并不可能真正代表民意。
(三)政府对网络舆情应对不当的原因
1.观念陈旧
①.官、民的等级观念尚存。官本位思想在中国大地上根深蒂固(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其管理行政体系的合法性,历代统治阶级都建立了相应的体制)。目前官本位仍旧横亘在现代公共管理面前的一道鸿沟,他颠覆了社会公共管理双方的主从地位。割裂了社会放了双方的地位,弱化了政府职能。
②.对网络的社会影响力预判不足。有些地方政府工作提留在老套路、老办法上,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具体实际操作上都没有达到与时俱进融入信息时代,他们还尚未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对现实社会深远的影响力。
2.应对机制不够健全
①.各职能部门间缺乏信息交流机制。现在有很多政府部门负有网络管理职能,但这些部门之间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而且加之问责制的出台,在涉及到责任承担时,各监管部门往往相互推诿,长久下去难以对网络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②.缺乏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现在仍有部门的地方政府尚未形成和建立一套高效的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利用系统,尽管有些部门已经开展此项工作,但对于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体系还有不小的差距。
③.缺乏舆情的管理机制。具体表现为现在危机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危机决策流程也没有有效的规范性预案。在应对应对舆情危机时,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等各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任务、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方面的事情准备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四)网民的素质不够成熟
年轻网民有求新、求异、甚至是心理叛逆的特点,而且由于年龄和阅历上的不足,他们在网络论坛发表舆论时往往缺乏耐心或缺少理性,进而导致他们或是发表不恰当的言论,或是盲目跟风,被一些错误的舆论所误导。网络论坛上也存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利用网络的便利故意散播危害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的言论,也是致使政府形象损害的因素之一。
四、应对策略
(一)构建和谐网络论坛
1、高度重视网络论坛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
我们的一些官员对网络舆论的认识比较片面,仅将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杂音看待并滋生了对网络舆论产生了厌烦情绪,少数地方政府更是要求网络管理员打压这些“杂音”。这种做法显然无法彻底的解决网络舆情带来的问题。当前网络时代,网络已然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的一个重要阵地,网络已然是工作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一种重要载体,网络舆论监督更是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因而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打压网络舆情,而应保持宽容的态度,正视网络舆情的正面作用,“积极沟通而而不堵塞,注重引导而不强迫,有所敢于而不压制”5,方是解决之道。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道德自律尚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在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由于网络自身的隐匿性的特点,人们在交流和表达中披上一层隐去了真实身份的面纱后,道德自律变得越来越困难。鉴于此我们需要对网络舆论加以有效的监督与引导,应当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基础,结合互联网实际特征,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到网络中去,树立反映时代要求的道德标准,坚持网络舆论引导的正确方向。
3、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强化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由于我国的网络法治建设落后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一些网络犯罪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宪法和法律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面对花样百出的网络违法犯罪现象,我们必须推动立法和司法实践与时俱进,这既是保护公民的正当利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需要,也是有效规范网民言论和行为的重要保障。
(二)建立完善应对机制
1.建立透明的政府发布制度
在事件发生时,政府应该针对网络规律采取相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有效的发布相关信息。在信息发布上,政府应该注重信息发布的全面性,不予网友质疑的空间,还应把握信息的发布次数,以免由于过多的信息发布次数而成为网友炒作的新话题。
2.建立网络舆情的预判预警机制。
政府可以委派专业从业人员,采取科学的分析方法,客观真的的把握网络舆情的走向,实时掌控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为决策层提供现实依据。防止由于个别领导的主观臆断而造成网络舆情的失控,进而导致政府形象受损。
3.加强政府各部门间合作。
在之前我们有提到,在我国有存在多个部门有监管网络的职能,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该职能在各部门间分工不是很清楚,导致了网络舆论发生时出现各部门相互推诿的事情发生。因而规范好各部门的网络监管职能是对网络有效监督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各部门还应加强协作,分享相关信息和解决的方法。
(三)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
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185
据最新数据表明,青少年是当今网民的生力军,占网民总数的绝大多数,学生更是这一生力军的主体。网络具有隐匿性的特点,这就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状况:网民在互联网上的活动多靠自律。且青少年作为网民的生力军具有求新、求异、甚至是心理叛逆的特点,加之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他们看问题缺乏理性思考,易受他人影响,误入歧途。因而加强网络道德,强化网民的自律机制。让网民以自身行动积极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让网民能够更理性的思考问题、辨别真伪。
结束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这句千古名言也向我们昭示了政府解决网络舆情所带来的政府形象受损的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因而政府要端正态度,重视网络舆情的正面作用,强化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强化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同事建立完善相关应对机制,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只有这样政府方能有效的解决突发事件,改善同网民的关系,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65-219.[2] 唐钧.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政府直面群众与群众博弈政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8:1-98.[3] 陈俊.网络时代政府形象的维护和修复[J].学理论.2009.9:110-119.[4] 杨发坤,邱荣利.谈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J].行政与法 2010.(7):98-106 [5] 潘彩霞.公众参与视野下对网络新媒介的舆论监督范式的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3):50-66.[6] 陈少卫.徐殿.试论网络舆情分析在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9(19)
[7] 刘涛.政府形象塑造——概念解读和理性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2009.8(4):46-57.[8] 袁曙宏;政府形象论纲——政府与公民双向回应的视角.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2000(3):18-33 [9] 秦微琼.政府舆情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论文.2008.6:10-41.Public Sentiment of Internet and Government Image in Perspectives of BBS
【Abstract】The appearance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new things it derived has profoundly affect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As a platform where people can communicate information and express their opinions sometimes it become the direction tool that switches the the discontent of reality into hostile to government and public opinions.This thesis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online forum in our country、analyzes the existent problems and it's reasons.Then make suggestions on how governments reply online public opinion。
【Key words】 online forum;online public;sentiment,govenment image;coping strategyn of govenment image from online forum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