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比较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对比
曹铮 136370015 法学(英语特色)班
苏轼与辛弃疾,同为宋代的词人,且都以豪放词著称于世。苏轼一改前朝写词的委婉之风,大刀阔斧地将所见所思所想写入自己的作品,前期的作品奔放而雄浑,意境开阔,满腔的报国热忱跃然于字里行间;后期被贬黜时的作品多为自我安慰和宽解,豪放中带着许多看破世间仇怨和苦难的委婉,显现出其旷达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顺应着之前豪放词的发展,将自己戎马一生的经历和报国之心难以遂愿的压抑写入作品,将豪放词推入一个新的高峰。在豪放词发展史上,人们把苏轼和辛弃疾看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家,以“苏辛”并称。然而,虽是并为豪放词的代表,但是具体来说,其词风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
一. “大江东去”与“千古江山”——苏轼与辛弃疾词风的相同点
总的来看,苏轼与辛弃疾在词风上的的改革主要是改变了之前绮丽婉约的风格,将豪放词创立并且发展起来。主要通过两首词进行分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写下的千古绝唱,词的上阕就地写景,为下阕人物的出场做好准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开篇就从滚滚东流的长江入手,创造了一个壮阔雄浑的空间,豪气冲天,让人为之一振。紧接着“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点出地点的位置,随后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来描写赤壁之战的惨烈场面,使人在感叹苏轼豪迈而精湛的文笔时被这样的一个激烈、热血、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震惊到。在激烈之后,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做上阕的总结,平复语调,引起下阕。正是这如画的锦绣江山才造就了一代一代的英雄豪杰,在千千万万的英雄豪杰中,苏轼最看重而且最欣赏三国中谈笑间就能使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于是在下阕开头就集中刻画这一英雄形象。“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滚滚江流之上,一位挥动着羽扇、身着儒衣、衣带飘飘的青年将军,谈笑着指挥着万人军马,抵挡着敌人来势汹汹的攻击,瞬间将敌人击破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但是,接下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将作者从想象中拉回到现实中,不免发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感叹世事变迁,感慨人生无常。最后一句的感叹,调子虽然低沉但是终究无法盖过上文的蓬勃而发的气势,反而由于最后一句的突然低沉让之前的气势显得更加磅礴大气。在苏轼之前,词风大都是缠绵悱恻之调,苏轼不然,打破了婉约与豪放的界限,在宋代文坛独树一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
辛弃疾同样面对着滚滚东流的长江,追怀往事。他借赞扬历史上的英雄任务,讽刺苟且偷安、委屈求和的人,表达了坚决抗金,收复中原故土的决心。词中豪迈激越、气度不凡的风格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异曲同工之妙。二. “一蓑烟雨任平生”与“无人会登临意”——苏轼与辛弃疾词风的不同
“一蓑烟雨任平生”出自苏轼的《定**》,表现的是一种面对人生挫折时流露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这首词便面上是写作者归途中遇雨时所持的态度和所得的感受,实际上是借此表达作者对在政坛遇到的打压和挫折的乐观的态度。由于“雨具先去”,同行者皆狼狈,唯有苏轼一人“吟啸徐行”,另得一番乐趣。骤雨泼身,一样可以如此淡然,雨过天晴,回首往事,这点坎坷又算得了什么。这是苏轼经历过政治风雨后的体验,只要能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忍住风雨的吹打,终有风和日丽的一天。
“无人会登临意”出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主要表现的是他对抗金复国的执着和报国无门的感伤。作者登临高亭,遥看祖国大好河山,百感交集,痛恨自己报国无门。抒发了英雄无路,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朝廷投降派苟且偷安的不满。
从二人的作品来看,苏轼将自己的个人遭遇同自然环境的描写结合在一起,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现人生哲理;而辛弃疾则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满腔的爱国热情。在我看来,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首先是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苏轼处于北宋,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没有太多的动荡;而辛弃疾则处于一个国家备受欺凌,时局动荡的环境。另外一点,与个人的文化背景相关,苏轼一人融汇了儒释道三种哲学的精华,因此它的作品中带着很强的哲学道理的韵味,而辛弃疾接受了完全的儒家教育,秉持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因此它的作品带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二人一个旷达,一个悲怆,成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后人无从超越。
第二篇: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提到中国文学史豪放派的代表,我们都会想到这样两个人:苏轼和辛弃疾。他们的词都有着豪迈慷慨的意境,都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被后人并称为“苏辛”。但由于两位词人的时代和社会地位不同,个人生活?历不同,而且由于艺术追求的差别,两人表现出的豪放之气也就风格迥异。
一、苏辛豪放词风的相似之处
(一)苏辛都开拓了词的内容。晚唐五代词风婉约柔媚,词多写男女之间的离合悲欢。而自苏轼开始,豪放的感情,豁达的胸怀,广阔的社会生活,都在词中有所呈现,写报国、写仕途、写悼亡、伤春等,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得以开阔,开创了豪放的词风。使传统意义上的恋情之词柔情之词扩展为豪情之词,成为可以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而辛弃疾也突破了传统词调,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辛弃疾不但扩充了词的内容,还将词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大量吸收各种表现手法,无论是散文,骈文,还是民间口语,他都信手拈来,表达了他的各种情感体验。
(二)苏、辛词中都有着豪迈的风格。苏辛词中都流露出积极的人生态度,透露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作者以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去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达了决不投降、坚决抗金的决心。
(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是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抒发的共同情感。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都是才华横溢,并且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苏轼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庭,他的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家庭的熏陶使苏轼从小就树立大志,他读书很刻苦。1056 年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离开四川到京城应考,一举成名。其文章得到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称赞,称赞苏轼是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苏轼自此一举成 名,开始了仕途生涯。然而苏轼在仕途上并不如意,由于卷入党派纷争,受到排挤,他一生当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被贬和流放当中度过的。从英州到惠州到儋州,因此在被贬和流放的时间中,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成为苏轼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情感基调。在他的豪放词中这样的情感随处可见。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而是具有雄才伟略,可以出将入相的人物。23 岁时,即“壮岁锦旗拥万夫,锦谵突骑渡江初”,仅带数十骑,突入五万人的金军大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率军南归而被委任为江阴签判。但此后,天生英才却无处可用,或赋闲散居,或沦为下僚,一腔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只能寄托于诗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二、苏辛词的不同之处
(一)二人对词境的开拓程度不同。苏轼“以诗为词”。词在苏轼之前,多写男女之间的离合悲欢。而苏轼使词诗化,怀古、咏史、说理、谈传,甚至还可以抒发思乡爱国之情。扩大了词的意境。而辛弃疾“以文为词”,他在继承苏轼豪放词风的同时,使词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他的词把豪放与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深沉的感情相结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经传等各种文体的表现手法,使词在苏轼之后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作词观不同。苏轼“以文章余事做事,溢而作词曲”,苏轼作词,散文,诗歌,每种文体都有可称道之处,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而辛弃疾不同,他全力作词,一生作词六百余首,是唐宋词人中词作数量最多的一个,词作基本包括了他一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他个人情怀的同时,又客观地反映了历史。
(三)不同时代、经历、思想和性格的影响。苏轼生活在北宋中叶,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他也经受了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是个非常达观的文人,几度位重,又几度遭贬,但是洒脱乐观的个性依然一样,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笔力千钧,奔放旷达,雄奇开阔。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破家亡,内忧外患。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最大的愿望是为朝廷收复失地,因而词中包含他恢复中原的壮志。但他生不逢时,南宋王朝偏安东南,懦弱求和,并未对他委以重任,这就使他的词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沉郁,有壮志难酬之感。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一生矢志不渝反抗侵略,谋求祖国统一。曾有许多英雄壮举,震惊南宋朝野。尽管抗敌之心屡遭打击,但他仍壮心不已。这首词就表现了他的报国之心和欲死疆场的决心。
(四)豪放风格的表现不同。苏词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流露出来的豁达。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做的一首词《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蒙冤入狱,一贬再贬,却能把委屈与遭遇置之度外。而“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成为苏轼一生的写照。辛弃疾的词中流露着鲜明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其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辛弃疾率军南归后,向朝廷提出了许多关于抗金收复中原的建议,但都不被采纳。于是在健康任江东安抚使参议时做了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诗人登高北望,感慨万千,表现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和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感叹。
(五)表现内心痛苦的方式不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在他们的词中都有所流露。但苏词对内心痛苦的书写是含蓄的,而辛词书写痛苦和愤慨是显而易见的。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来体验人生,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忧郁和烦恼总会被词人化解和排除,最终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怀。“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中可以看出词人的乐观和开朗。而辛弃疾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辛词中流露出的悲愤和哀痛总是那么悲壮、激越、苍凉!“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魂没,弦解语恨难说”辛弃疾一生以报国为志,时时关注着民族的灾难。社会的复杂使辛词有了更深刻的社会现实性,内容更深刻现实。
(六)语言风格不同。苏词自然流畅清新;而辛词喜欢大量用典故,稍显晦涩。清人沈德潜说苏轼“其笔之超逸,等于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换”。辛词大量用典。辛弃疾是具有高度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的英雄词人,越是关系到朝廷威信的问题,越有难言之隐,不能白描直说,只好通过许多典故来曲折的表达。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连用了五个典故,寄托了作者对南归四十三年的沉痛?理的总结,也是他用词精炼含蓄的表现。
(七)对词的影响有所不同。苏轼对词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简言之,提高了词的社会作用。自古以来,人们对诗的社会作用十分重视,而苏轼以诗为词,从某些方面打破了这一格局,将词的社会作用提高到与诗同样的位置,将词从男女艳情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广阔的社会内涵。增强了词的表现力。词自与诗分道之后,在风格表现方面,越来越单一。在这时,苏轼能打破诗词界限,在词坛树起豪放一帜,又将词从音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将散文手法引入词中,极大地增强了词的表现了。从观念上改变了人们对词体的认识。在辛弃疾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如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被称为辛派词人。金末的元好问,以及近代的梁启超,都特别喜爱或推重他的词,这 3 不仅出于个人的爱好,同时是当时的民族危机促使他们要从这些作品里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辛弃疾词作中的民族精神鼓舞着中华民族许多的有志之士。
苏轼打破了词男女柔情、绮丽婉约的传统写作模式,“以诗为词”,写男儿性情,状雄阔之景,开拓了词境,提高了词品和词的抒情功能,创立了词的豪放一派;随后辛弃疾把豪放派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以文为词”,把词作为“陶写工具”,写英雄豪情。所以在词的发展史上,人们把苏轼、辛弃疾看作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以“苏辛”并称。然而,同是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词风具体来说,又不尽相同。苏轼词的豪放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来的达观情怀;而辛弃疾词的豪放风则主要表现为对抗金复国的强烈执着与英雄失路的苦闷悲愤的情怀。故而苏轼的词风给人的感觉是“旷达”,而辛弃疾的词却给人以“沉郁悲壮”之感。
一、苏轼、辛弃疾的相同点
苏轼、辛弃疾的词都打破了晚唐五代和宋初文人惯用的用词委婉,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来遣兴娱乐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特别在表现豪放风格方面,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因而词人的思想情怀在词里得到了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更鲜明的呈现了出来。试看二人的代表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这两首词都是二人豪放词的代表作,词中尽显词人的豪放之气。苏轼的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破竹,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出猎,而词人却把它写的如此豪气冲天,情景之雄豪,意境之壮阔,男儿情怀之雄壮,这些都改变了以往的词写男女柔情,离愁别绪的旧模式,前无古人,所以说它是第一首豪放词一点都不为过。而辛弃疾的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写给陈同甫的一首词,从词中看不到沙场征战之苦,只有沙场征战的淋漓痛快。上片诗词人对过去战斗生活的回忆。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消愁愁更愁。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了当年的抗金战斗中。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此时战鼓擂动,嘹亮的军号响彻塞外,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在词人的笔下,流露出一种练兵杀敌的火热激情。下片以两个特写的镜头开始:骏马飞快,箭如霹雳,让人感到惊心动魄。这是为了“了却”君王的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能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读到此,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一位沙场点兵的将军的一片赤胆忠心,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现实的深渊。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这只是词人众多沙场点兵中的一场,辛弃疾以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雄健气势将这点兵场面描写的淋漓尽致,从词中尽显男儿的英雄本色。
再看二人的另两首代表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词,是苏轼被贬黄州三年后,一次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是而写的。词的上阙,作者先就地写景,为英雄人物的登场做好铺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端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让人感到豪气冲天。接着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点出这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随后描写了赤壁战场雄奇壮阔的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惊叹苏轼豪迈的、精彩绝伦的文笔时,感受到这样一个让人热血澎湃、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放,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结上文,引起下阙。这不禁让人想到毛泽东笔下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不正是这锦绣河山才造就了无数的英雄吗?但在这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苏轼尤其向往那谈笑破敌的周瑜,所以下阙一开端就集中刻画了这位杰出人物的英雄形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试想一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雄姿英发的青年将军,一身儒衣,手持羽扇,谈笑自若地指挥军队,抵抗来势汹汹的强敌,转眼间便使对方的万艘舰船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豪迈的气势啊!然而,词人一旦从“故国神游”跌入现实,就不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词人最后发出的感叹之词,调子虽然低沉,但终究不能盖过上文给人带来的磅礴气势。苏轼之前,词绝大部分都是缠绵悱恻之调,苏轼的这首《念奴娇》以豪迈气概异军突起,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然,有人也说它“并非本色”,但如果按照这种传统的偏见,词人就不能越出婉约派的雷池一步而有所创新了。这首《念奴娇》正是打破以往柔和委婉的词风,以豪气冲天的气概在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面对滚滚不尽的长江,追怀往事,遥想将来,心潮澎湃。他借赞扬杰出的历史人物,讽刺苟安求和者,表示了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坚强信念,表现老当益壮的豪情壮志。词中豪迈激越的艺术风格,与苏轼词“大江东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两个人的代表作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豪迈的气势,一改之前绮丽婉约的词风,在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苏轼创立了豪放词,而辛弃疾将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二、苏轼、辛弃疾的不同点
虽然苏轼、辛弃疾都属于“豪放”一派,但是,如果对他们的词作一些具体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豪放只是他们词风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在感情色彩、审美格调等许多方面,二者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别:苏轼词的旋律更为旷达潇洒,而辛弃疾词的基调却颇多深沉悲壮。这应当说是苏、辛豪放词风最重要的差异之一。下面我们试看二人的代表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这是苏轼任密州知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能够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后,转眼之间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虽然作者当时因政治上受到排挤,心情苦闷,可是在这首词中,我们却看不到消沉的情绪。作者泛观浩瀚的天宇,寄意高远的月宫,幻想出一个清凉澄清、玉洁冰清的美妙世界。“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一种多么奇异的想象、多么高洁的向往!它意在冲破现实的黑暗,超越现实的痛苦,表现出人类对于理想境界的永恒的追求。词的下片,通过对人生痛苦的冷静的、哲理的思考,得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结论,以理遣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
而在辛弃疾的词中,我们就很少看到这种精神上的超越感和旷达态度,而更多的感受到他对现实的苦恨执著,那种特有的郁结悲愤之气。例如他的《太常阴·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蛾: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此词同样是写于中秋之夜,同样是把酒对月,驰骋神奇的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但辛弃疾却始终不能摆脱现实的痛苦,他因岁月蹉跎,壮志难酬而发出“白发欺人”的深沉悲叹,他渴望着“斫去桂婆娑”——铲除现实生活中的黑暗势力,实现光明的政治理想,使人间“清光更多”。热烈执着的追求、慷慨激愤的情怀,流溢于字里行间。
苏轼、辛弃疾词的这种超脱与执着、旷达与悲愤的区别,从他们的作品中大量的表现了出来。苏轼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流露出来的达观情怀。如苏轼在游赤壁前一年写的一首词《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前有一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从序中的介绍来看,表面上是写词人途中遇雨时所持的态度和所得的感受。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由于“雨具先去”,同行者皆狼狈不堪。而苏轼却是另一番气度:他在风雨之中“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另得一番乐趣。骤雨泼身,可以置之度外;“穿林打叶”之声,可以充耳不闻。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遇上了只需坦然面对。实际上作者借此反映自己在政治风雨中的坦然与旷达,潇洒超俗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在遭遇挫折时依然情怀不改。雨过天晴,回首往事,这些挫折坎坷又算的了什么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经历政治风雨的一种心理体验,只要能经得住狂风暴雨的吹打,必然会有风和日丽的到来。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的胸襟和气度,他能够在逆境之中保持乐观情绪,解脱自己的苦闷,充分表现出他那种旷达开朗的性格。而辛弃疾词的豪放风则主要表现为对抗金复国的强烈执着与英雄失路的苦闷悲愤的情怀。如辛弃疾的那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该词是借登临怀古,抒发爱国感情。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词人已经三十五岁了。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抒写他的爱国热情不被理解、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同时辛弃疾借登临之际,抒发自己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抑郁之情。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起句破空而来,写出了天高水长、浩淼寥廓的无边秋色。接着用移情之法,明写山势连绵、山形各异,实写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与“恨”。“落日楼头”以静态的景物写出了词人的悲凉和“愁”,“把吴钩看了”等句则是以动态的人物动作写出了词人的激愤和“恨”。落日残照是危机重重的南宋王朝的反映,那失群的孤雁也正好是词人自身的写照。下片连续运用三个典故,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面对南宋苟且偷安、投降卖国的黑暗现实,辛弃疾悲愤填膺。登高北望,望着沦陷的江北大好河山,感慨万千。词人通过塑造一个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表现出对中原故土的怀念,对朝廷投降派排挤打击自己的不满,发出了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哀叹。
从二人的代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词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现人生哲理,客观的面对现实,顺应自然规律,超越人生苦难,在豪放中注入超脱;而辛弃疾豪放词中则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连结在一起,表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忧愤,在豪情中蕴含悲壮。
第三篇:论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差异性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诚 信 承 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论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的差异性》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二○一七年五月九日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中文摘要(含关键词)…………………………………………………………1 英文摘要(含关键词)…………………………………………………………1 正文 ………………………………………………………………………………2 引言 …………………………………………………………………………2
一、总体风格的差异 ………………………………………………………2
二、情感态度的不同 ………………………………………………………4
三、表现手法的区别 ………………………………………………………6 结语 …………………………………………………………………………8 注释 ……………………………………………………………………………10 参考文献目录 …………………………………………………………………10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摘要
在宋代豪放词的发展中,苏轼和辛弃疾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苏轼作为北宋文学家,开创了豪放词风,改变了词坛风貌,成为北宋豪放词发展和创新的开拓者。而南宋词人辛弃疾则集南北两宋词之大成,在苏轼的基础上,延展和壮大了豪放词的题材,使宋代豪放词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一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主要通过总体风格的差异、情感态度的不同、表现手法的区别这三个方面来比较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差异,表现两者豪放词的独特魅力,在对比中更好的领悟豪放词的壮美。
关键词:苏轼 辛弃疾 豪放词 差异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ld word, Su Shi and Xin Qiji are two representative figures,Su Shi as a song writer,created a bold word wind,change the style of ci.And Xin Qiji set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two Song Dynasty Dacheng,on the basis of the Su Shi,extended and expanded the theme of bold words.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overall style of the difference and attitude differences and writing skills,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u Shi and Xin Qiji the bold word differences,understand better in comparison to the bold word of the sublime.Key words:Su Shi Xin Qiji bold word
differences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论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的差异性
引言
宋朝词坛早期因受到晚唐、五代以来的柔弱绮靡的传统影响,不少人将儿女私情、羁旅愁思、春花秋月这样的题材创作视为词的正宗。文人大多奉承柳永词风而深受影响,导致词的创作题材单一而失去活力。在诗文方面有所成就而倡导诗文革新的苏轼,在熟悉了词的文体创作后,试图革新词体,改变词坛风貌。[1]
苏轼以诗为词,打破了传统的诗庄词媚壁垒,把诗歌题材引入词中,开拓了词的新境界,以其奔放的才情,洒脱飘逸的文笔,开辟了一代豪放派的新词风。在词中尽显放旷胸怀。南宋词人辛弃疾则在苏轼基础上发展创新,将广阔的诗歌题材与主题引入词中,擅长使用夸张、比兴等手法进行创作,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壮美豪情。他与苏轼一样勇于突破传统的约束,进行大胆创新,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度。在宋词的文学发展史里面,苏轼和辛弃疾作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常表现出自然奔放、雄浑有力的特点。他们的作品不仅饱含报国的理想壮志,也充满面对困难时的乐观豁达精神,可贵之处更在于他们敢突破传统,用词人独特的眼光,从新的层面去面对人生起伏。如果说苏轼是豪放词发展的奠基者,那么辛弃疾则是把豪放词发展到顶峰的大成者。苏、辛二人的词风体现都视为“豪放”,但其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云“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2]古人评苏词用放而不用豪,评辛词用豪而不用放。仔细探究,二者在风格、情感、创作手法等方面,还是具有明显的区别。
一、总体风格的差异
苏轼和辛弃疾在宋词发展中的地位,就好比唐诗中常被人提及的李白和杜甫。他们的词都展现出雄壮豪迈的气魄,对宋代豪放词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共同创造出一个璀璨辉煌的豪放词派,被后人并称为“苏辛”。但由于两位词人的生平经历不同、仕途遭遇不同、个人内在思想不同等等,二者所写的词表现出的豪放之气也就显得风格迥异。
苏轼,年幼时便展现了惊人的文学素养,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科举就一举成名,之后仕途一帆风顺,直到在新法实施问题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产生分歧,被迫离京。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任职三年后,被调往密州,才有了苏轼第一首豪放词的诞生。
初次创作豪放词,便成为豪放词典范,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可谓是豪情万丈,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就奠定了一个慷慨激昂、气概豪迈的豪放基调,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紧跟着“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短短的四句就表现出猎者神气威武的姿态,随猎者声势浩大的场面,营造出众人出猎的壮大场景。“亲射虎,看孙郎。”中苏轼更以少年时期的孙权自比,显出一种狂放与豪迈的气势。
接着便是借景抒情,从出猎的景象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借打猎一事激发出起内心深处那股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豪情便迸发洋溢了出来,酒酣后更具胆气,兴致越发浓厚。发出“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感慨。苏轼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虽年事已高,两鬓斑白,却满怀希望,盼着朝廷有朝一日能像汉文帝那样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重新对自己委以重任,得以奔赴边疆,抗敌报国。那时,他将把弓箭拉满,狠狠抗击侵入国土的西夏。
这首豪放词也成为被广为传诵、千古流传的苏轼词作代表之一。苏轼借出猎之行来抒发兴国安邦之志,将词的意境升华,把词的题材范围扩大,提供了全新的豪放词演绎。词中结合了叙事、言志、用典,利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形成苏轼独特的豪放风格。词中用不同的角度,层层递进的方式展现苏轼出猎行动的浩大场面,发出渴望报国抗敌的呐喊,表现出苏轼老当益壮、壮心不已的雄风和胆气,苏轼放旷的词风风格在此也可见一斑。
之后苏轼又在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后因“乌台诗案”,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时间段,便是苏轼豪放词喷涌而出的时期。在仕途上的屡经磨难,壮志难酬,或许是不得不自我排遣,苏轼此时的词具有诗化的倾向,抑或是将自然景色描写生成雄宏壮阔的画面,抑或是感慨古今往事,充满哲理的思考,这些词中更多的有一种旷达、超然物外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则既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样的气势磅礴景物描写,也不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超然态度,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中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洒脱旷达情怀,“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永遇乐》)中悟得人生如梦,学会摆脱个人失意和愁绪达到心灵的解脱。苏轼更多作为一个文人,思考人生目的和价值,思考文人的进退出处问题,在进退中面对荣辱,达到泰然处之的态度。[3]这也是他词风总体风格的一个体现。
而辛弃疾就无法做到苏轼那种洒脱和旷达,稼轩诞生于金人统治区,自幼丧父,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宋朝南渡,辛赞因族众拖累,无奈入仕金朝。但辛赞念念不忘大宋政权。他常带领子孙们登高望远,放眼山河,希望有朝一日能恢复中原。他对辛弃疾寄予的期望尤其殷切,在祖父的培养教育下,辛弃疾文武双全,充满爱国之心。年幼时就发誓用剑杀尽天下贼,用笔骂尽天下贼。二十二岁的辛弃疾就参加了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并掌书记。耿京被叛徒杀害后,辛弃疾率领五十余骑直闯金营,生擒叛徒,带领义军投奔南宋国后,得到朝廷赏识,并留在了南方担任江东安抚司仪官,辛弃疾任职期间屡次主张、建议收复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中原,抗击金人,却没引起朝廷的重视,他在极大的悲愤和苦闷中写了不少词,用大胆的想象,超越现实的角度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满腔热血却壮志难酬的不平和悲愤。
在《太常引》中他借助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表达出自己主战抗敌的思想和对现实朝廷不作为,妥协偏安的不满。在词中巧妙地运用嫦娥奔月、月宫桂树这两则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借助月亮的神话传说,述说自己虽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未成却年事已高,只能无奈地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更幻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他要直入月宫,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还给人间一片光明。表达自己势必要扫除南宋投降势力,击破金人统治的黑暗笼罩,还人间一个太平的决心。词中运用奇特的想象,透露出远离尘世的意味,用慷慨激昂的方式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4] 稼轩的词中,人们称之为别调的豪气词占了主导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样评价道:“稼轩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5]辛弃疾的豪迈纵横,慷慨激昂的词风,突出表现在他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决心中,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说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便是这种决心的真实诠释。与苏轼不同的是,辛弃疾的豪放词中,有不少写忧愁的作品,但这样的愁绪,不像是婉约词人所歌咏的那种春花雪月、离愁别绪的闲愁,更多的是对国家民族的担忧、报国无门的愤慨,如“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水调歌头》)中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为时光的流逝而痛苦万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渴望被重新任用的慷慨悲歌。
辛弃疾词中,偶尔也有些“意倦须还,身闲贵早”的思想流露,但与苏轼的放旷不同,他无法忘怀自己的理想,那个从小牢记在心中的恢复中原、抗击金人的夙愿。在《沁园春》里提到的“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带湖新居将成》中的“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便有所表露。他更多像是一个英雄将领,理想是专一而执着的,不管是出仕,还是居家,时刻不忘抗金报国、恢复中原。这种理想不能实现的悲愤,被写进词中,构成了稼轩词豪迈而沉郁的风格。
二、情感态度的不同
“苏辛”词中都有着豪迈的风格,但在苏词中更多地表现出的是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透露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笑看人生起落。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中稍有年长却保持着少年的狂放姿态的苏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轼,依然充满活力去狩猎。“亲射虎,看孙郎”以孙权自比,展现着东坡一股子“狂”劲和豪兴,这里苏轼更像是一个充满斗志的战士。“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虽有三十八岁,但是依然充满激情,对年龄丝毫不在乎,对以后的日子保有信心和斗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苏轼对报效祖国依然有着期望和强烈的追求。由此可见,该词并没有体现出苏轼被贬后的悲伤和郁闷,更不要说对生活的绝望或者对朝廷不公的批判。苏轼确信只要一身豪情壮志在,个人受到的不公待遇就算不了什么了。
苏轼性格受到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是个非常乐观阔达的文人,几度位高权重,又几度屡遭贬谪,仕途坎坷,一生可谓是多灾多难。但是洒脱乐观的个性依然一样没被磨灭,即使在困境、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去游览自然风景,感受古今豪情。保持着高度旺盛的创作活力,每首词都有所突破,即使贬于黄州处于年老阶段依然屡创经典。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把气势磅礴、雄浑壮阔的景物和英雄豪杰的逝去联系在一起,暗自嘲笑自己壮志未酬,却又自我感慨抒怀,让人体会到那种豪放的洒脱气质。同时又感悟出时光易逝,令人陷入到历史沉思当中。苏轼面对人生起落的积极态度的可贵性,正是在一个封建时代中面对人生困境的思考,而且敢于付诸实践,顺境则奋发有为,逆境则超然物外,不卑不亢,在任何地方都能体验到人生乐趣,活得潇洒自如。统而言之,苏东坡这样的广阔胸襟和乐观态度,造就了他在豪放词创作的不凡。
辛弃疾词中的情感似乎给人的印象更多是悲情苍凉,他生活在南宋时期,面对国破家亡,内忧外患的情形。陷入金人统治区的辛弃疾既有词人的豪放气质,更多是有军人的豪情壮志。辛弃疾面对的是一个国难深重、民族面临危殆的时代,带兵起义投奔南宋国后被朝廷任命为江阴签判,从此,辛弃疾便以恢复中原为报国理想。
但偏安的南宋小朝廷长期都是主和派把持朝政,他们不思进取,苟且偷安,对主战派更是多般排挤打击,辛弃疾作为一个刚毅果断、充满豪情壮志的战士,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总逆流挺进,矢志不渝坚持自己的反对投降,坚持抗金的政治思想。辛弃疾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不料屡次上表进谏提出抗金主张都不被认可,因而在其词中,围绕当时的现实,为民族国家发出慷慨激昂的正义呼号。斥责南宋当局是“剩水残山无态度”(《贺新郎·答陈同甫》)、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他抒发报国之志,充满以身殉国的慷慨激情,道出一句“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被开裂。”(《贺新郎》),其词奔放驰骤,生气勃勃,凌厉向前,充满乱世创业的英雄气概。[6] 辛弃疾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可惜一腔报国的热血、一片赤子的忠心,足以纵横天下的才能都无处可用,豪放桀骜的性格也使得他不愿与官场世俗之辈同流合污,因此仕途艰难,命运多舛。词中常常表现出一股自命不凡的气概和压抑已久的悲愤,如《水龙吟》中感慨到“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虽然如此,他仍能坚持自己的伟大抱负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毫不动摇。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真挚而且深沉。但是在南渡之后,空有忠肝义胆并不能挽救灭亡,辛弃疾感到无能为力又怨恨自己无所作为,这个时期的词作与前期的英姿勃发、豪迈、激昂略有不同,反而流露出一种难言的感伤,词中那苍凉的格调,读来使人压抑和沉痛。如《破阵子》中“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渴望一生报国立业,却未能出师人先老,表现得那样凄婉苍凉。朝廷的不作为,使得很多像辛弃疾这样具有军事、政治谋略的爱国志士得不到重用,空有理想而报国无门。辛弃疾将满腔的豪情壮志和悲愤转化为词,表现报国无门,不被重用的无奈和不满,这就使他的豪放词的情感中难免多了一些沉郁和悲伤。
他充满热情和斗志,从小立志抗金报国,矢志不渝的坚持到人生最后一刻,无时不刻希望着上场杀敌,甚至于在梦境中幻想“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词中他豪壮雄伟,大显身手,与将士们纵横驰骋,极力渲染威武雄壮的军营和激烈的战斗场面,显得风驰电掣,令人惊心动魄。相比于现实统治者偏安的不作为,他感到愤怒,无可奈何,又悲伤时光流逝,人已年老。表达的情感是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他像是在诉说自己未能完成心愿前,已经年老发白的无奈,更有一种落魄,愁苦。
辛弃疾面对破裂的河山和处于水深火热的人民,时刻渴望冲锋陷阵,欲将一腔热血洒于抗敌战场。他的词让人感受到的是那种英雄气魄,如同一个热血男儿、一个渴望恢复祖国河山的爱国将领。辛弃疾自己也以英雄自许,又以英雄许人,他内心还是认同自己的爱国英雄情怀的。这种专一执着的理想,使得辛词就有了比苏词更庄严、更凝重的情感色彩,形成辛词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悲苦的情感表达。
三、表现手法的区别
苏轼革新词体,改变词坛风貌的做法,大致就是陈师道所说的“以诗为词”。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后人广泛的认可。这种做法的创新在于苏轼打破了传统诗庄词媚的森严壁垒,将诗歌的题材与主题引入词中,扭转了词的日渐贫弱的趋势,开拓了词的词境。例如《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则是苏轼通过对韩愈作品《听颖师弹琴诗》的改编,改编之后使得整个作品更为集中、凝练、主次分明,同时又保留了韩诗的妙趣和神韵。如刘熙载言:“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8]诗歌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改变下,变得更为深刻和传神,使词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苏轼一样写过传统的婉约词,但可贵在于不为传统所束缚,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虑一一笔于词中,涉及的题材范围广,内涵深,也得到后人很多的赞美。苏轼“以诗为词”还表现在他突破词乐的束缚,使词和诗歌一样,不再依附在音乐上面,而是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又可以称之为曲子词,一开始是合乐而歌的。由于苏轼的词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好多不具备这个功能,人们认为他不懂音律。其实不然,陆游曾提到“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9]他在《江城子》中悼念亡妻,让人感到他的一往情深;在《水龙吟》咏唱杨花,透露出一种幽怨缠绵;在《蝶恋花》里面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显得风情妩媚动人。这都表示苏轼不是不懂歌乐,他只是希望词能像诗歌一样,更加自由的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不愿意去迁就乐律,希望词能摆脱音乐的附庸地位,独立存在成为一种文学形式。词人可以表达情意,读者视为案头读物从中得到情感体会。对于这样的词的创作,苏轼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比于苏轼,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创新,则面临着另外一种挑战,前有苏轼打破诗词界限,将广阔的诗歌题材和主题引入词中,后有赵鼎、岳飞、张孝祥这样的前辈词人写出的大量爱国主义的英雄词,辛弃疾在这个基础上,必须有拓展和深化。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扩大了对农村题材的涉猎,如《西江月》、《清平乐》这样的题材词作。通过对自然幽静的农村景物和劳动人民温馨的农家生活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现实的残酷,辛弃疾在屡次遭受排挤、贬斥后的开始学会自我排遣,因报国无门产生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这种题材的创作达到的成就则在苏轼之上。
宋代潘紫岩和明代毛晋都认为“东坡以词诗,稼轩为词论,善评也。”以文为词,在词中借鉴散文的艺术优势,正是辛弃疾拓展词体的重要手段。辛弃疾在词中化用散文的句子,运用散文的句式和艺术手法,像散文一样铺陈事实,像散文一样议论、夹叙夹议。如在《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写到这样的句子“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将杯子拟人化,通过自己与杯的问答,表面写自己要戒酒而怪罪杯子,实际风趣而又委婉地表达了对南宋政权的失望与自己心中的苦闷。这样议论式的写法虽在苏轼词中也有,然不常见,直到辛弃疾才将其发扬光大。
除此以外,辛弃疾驾御语言的能力也可称一绝,他不仅能够运用各种诗体的句法,还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不论经、史、诸子、楚辞以至李杜诗歌、韩柳散文,往往拈来便是,真正达到了“以文为词”的境界。[10]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则是以《三国志》中曹操的慨叹作结句。在《卜算子》“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中化用《史记》、《孟子》,达到了信手拈来、就地掷去的境界,让词的表达变得多样化。后人赞叹到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
苏轼与辛弃疾善用意象也存在不同,苏轼善用自然景物作意象,如明月、风雨、江水、高楼等。这些意象在苏轼经历乌台诗案之后,开始把表达的思想转向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好比明月这一意象,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明月”寄予了苏轼怀古念远,醉后怀念弟弟,思亲盼归的情感;同时也传递出一个人生的哲理,人生本来就有悲欢离合,就好比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自古就难得圆满。应使人心境转为阔达洒脱,学会超然物外。[11]又如风雨类的词语,在苏轼的《定**》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含有双关之意,把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和自己仕途场上的坎坷艰辛浓缩在一起,表面上看苏轼好像过着洒脱、悠闲的日子,遇到自然风雨也泰然自若。而深层意象上已由自然界的风雨扩展到多年来的苏轼的现实遭遇,涵盖了官场中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用“烟雨”一词则更加淡化了自己对于仕途起落的看法,展示出苏轼在风雨人生中特立独行、安之若素的精神风貌。
辛弃疾也多用自然景物作为意象,但因为其存在的时代动荡不安,时有战乱,所以意象更多为战争时期的兵甲、刀剑、箭矢,甚至破碎的山河。稼轩词多通过具体意象的选用将抽象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因所作多为豪放语,故所选用的意象多为苍凉沉郁抑或壮大之物,以此托旷达豪迈情思。如《菩萨蛮》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此为辛弃疾中年驻节赣州书于造口壁的词。全词引入“江水”、“鹧鸪”、等意象,抒发怅然执着的爱国情怀。词中用江水代行人眼泪,表达对家破人亡不得归北的悲伤,用鹧鸪一词影射南宋君臣偏安南方,不思进取,不愿北伐来收复失去的土地之意 [12]。稼轩豪放词在意象选用上有着以柔化刚特色,将自然的柔和万物,化作一颗坚定,矢志不渝的爱国之心。
相比于苏轼,辛词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用典。苏轼豪放词用典多在壮阔磅礴的景物描写中夹杂古代英雄豪杰的往事,用来自比以抒发壮志。辛弃疾则不止于此,不难看出,辛词用典无不与词人内心的情感有关,情感所至,则古今往事具现,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一连用了五个典故,正是通过对典故的大量而准确的运用,含蓄、深刻地揭示主题,曲折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词中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等典故,紧扣怀古,抒写个人情怀,非常新鲜生动。这不仅增强了表现力,也扩大了词的内容,以有限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容。这是对自己南归四十三年沉痛经历的总结,也是辛弃疾才兼文武,富于韬略的突出表现,也是他壮志难酬,渴望被重用的内心反映。[13]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语言以少胜多的作用和词的精炼性、含蓄性。
辛弃疾以一生心血之力创作的豪放词笔下,没有不可描绘的事物,没有不可表达的意境,没有不可运用的手法,他以大胆创新的精神赋予了词抒情,状物,记事,议论的多种功能,使词这种文学样式获得了空前的艺术力量,辛词也成为雄视豪放词坛的典范。
结语
苏轼作词挥洒自如,自然天成,不炼字琢句,充满浓厚的艺术家气质。他反对绮艳,既不雕镌句调,更无拙劣之笔。因此,苏轼豪放词读来明丽清朗,词中的浓厚情感会直达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读者内心。而辛弃疾词读来则似乎有些生涩,然细细体会,实是他注重意境的设计,感情的变换和色彩的渲染,使词俊健而不只是粗犷,率真而又不流于浅露。[14] 苏轼作词凭借得天独厚的文学才华,配合其内心的丰富情感,使词的创作显得极具张力和阔达。辛弃疾则是以才学为词,他炽热的爱国情,经过精致的锤炼,成为了色彩斑斓的情感表达,结合跌宕的心境,使他的豪放词风显得既雄浑壮阔,又婉转含蓄,既郁愤凶猛,又温柔沉稳,表现手法也腾挪多姿,比苏轼词更精致。
苏轼的豪放即是把深广的内涵以漫不经心、自然流露的手法表现出来,苏轼以旷达的胸襟、乐观的情怀,超乎时空的束缚来体验人生,并带有参透人生的哲理性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于豪放中蕴藏着达观与洒脱。辛弃疾词中则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于豪放中迸发出沉郁与悲壮。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正是因为他们豪放词风的差异性,能在相同特征的基础上体现各自的特点和魅力,共同形成了繁盛而辉煌的宋代豪放词。
嘉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注释:
[1][2][3][5][7][8][9]费振刚.苏辛词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5,15,18,17,21,7,8.[4][11][13]任耕耘.图解豪放词[M].合肥:黄山书社,2015:152,155,179.[6][14]杨小青.深广的内涵与炽烈的情感—论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区别[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1):99,100.[10]陈景云.论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异同[J].安徽文学,2017,(1):5.[12]宋瑞丹.南北宋豪放词的发展与流变—以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作为研究案例[J].赤子(中旬),2016,(20):31.参考文献目录:
[1]费振刚.苏辛词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2]邓乔彬.豪放词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刘熙载著、袁津琥注.艺概注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9.[4]任耕耘.图解豪放词[M].合肥:黄山书社,2015.[5]杨小青.深广的内涵与炽烈的情感—论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区别[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1).[6]何欣.苏轼辛弃疾豪放词中的旷达与悲壮[J].商业文化,2007,(5).[7]秦晓梅.简论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风之异[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8]王艳芳.试比较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词[J].兰州学刊,2008,(7).[9]黄为.试论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词风的差异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8).[10]张海华.稼轩词沉郁顿挫风格研究[J].青年科学,2009,(8).[11]吴琼.浅析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不同特色[J].才智,2011,(2).[12]王芳.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1).[13]刘淑娟.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之比较[J].作家,2013,(4).[14]宋瑞丹.南北宋豪放词的发展与流变—以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作为研究案例[J].赤子(中旬),2016,(20).[15]陈景云.论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异同[J].安徽文学,2017,(1).
第四篇:苏轼词与辛弃疾词比较
在我国诗歌史上,堪与唐诗宋词争雄斗胜的宋词,就其内容和风格,题材和形式而言,传统上分为婉约词和豪放派。苏轼、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的两大词家。苏、辛的词,豪迈雄放,气象宏大,意境开阔,代表了宋词的杰出成就。他们都是词体的革新者,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把词从“偎红倚翠”、离愁别恨和诗酒优游、消遣娱乐的狭窄圈子里解放出来,为词的健康发展作出很大贡献。苏拭和辛弃疾在词的创作上这种开风气之先的创新精神,也反映在他们写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词作(我们称为农村词)上。这类作品,清新明朗,质朴无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引人喜爱,不仅是《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中别具一格的珍品,而且在整个宋词中占有突出地位,值得我们总结和研究。
很多人都研究认为苏轼和辛弃疾的农村词是中国农村词中一起盛放的两朵奇葩。有很多文献为证,这里不一一赘述。我虽然只是选读了宋词选修课,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但是我其实很喜欢宋词,平时也读到很多他们的农村词,我这里想发表一些拙见。
我觉得辛弃疾的农村词是对苏轼农村词的继承和创新。事实上辛弃疾在农村词上的造诣已经高过苏轼了。我罗列了一下几点。
第一,辛弃疾创作的农村词的数量远远超过苏轼。在辛弃疾六百余首词中,据顾京之先生统计和认证,有二十五首可以确定为农村词。这是辛弃疾的词作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是于苏轼的五首《浣溪沙》相比,已是苏词的五倍。同时和前辈作词家相比,有二十年农村生活经历的辛弃疾,对农村生活显然也更为熟悉。苏轼的农村词均为一地之作,而辛弃疾的农村词却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对农村生活的反映不仅更加广泛,而且更深入。
第二,辛弃疾农村词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对农村词传统的突破和丰富上。传统的农村词,包括田园诗,都以恬淡闲适为主要特征。苏轼的农村词也描写田园生活,但那是在自己祈雨后对农村生活的一种近乎与理想的描写,其中充满了对自己政绩的肯定和欣赏。而辛弃疾的农村词,不仅拓宽了农村词的内容,而且突破了自我写照的传统。辛弃疾创作的一些优秀的农村词,不仅表现了农家的劳动生活,真切地表达他们的悲欢离合,而且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一些颇具哲理的情思,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一种热气之情。我们先来看两首辛弃疾的农村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西江月》
两福图画均为令人神驰的农村生活,写于退隐带湖闲居之时。辛弃疾热衷于仕途经济,三上三下,为国尽心,又于挫折失败之后以陶渊明为祖,行退隐之乐。辛弃疾在他的《新居上梁文》写道:“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人生孰若安居之乐?一年种谷,十年种木,君子常有静退之心。”结尾写道:“伏愿上梁之后,早收尘迹,自乐余年。……”
另外,辛弃疾还创作了一些描写乡间景物,寄寓人生哲思的词,对农村词也形成一种突破和超越。如: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破”写出桑叶逐渐萌发,膨胀,不仅有动态,而且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速度和力量;“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高兴得意的神态。结尾两句,寄寓人生哲理于写景之中,自然贴切。
第三,辛弃疾的农村词还丰富了农村词的表现手法,扩大了田园词的表现能力。这是苏轼不能企及的。辛弃疾对田园词表现技巧最大贡献是将叙事手法运用到小令之中,在生动曲折的情节中描写田园风光。现在来看一下《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这首《西江月》写的是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经历的一个片段。在一个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洁,照耀如同白昼,栖息在绿树枝杈上的乌鹊,以为曙光照临了,“呀呀”地惊飞而起,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树枝还籁籁作响呢!当它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时,才在另一根树枝上停息下来。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叫起来。就在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们的词人踽踽独行于黄沙道中,耳听着蝉鸣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水国的骄子们似乎很理解我们词人欢悦的心情,于是为他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就从这青蛙的一片合唱声中,我们的词人已听到了丰收的消息。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他全部身心都沉浸在江南夏夜的舒适之中,于是情不自禁地翘首遥望天际,那里只有稀疏的几颗星星挂在蔚蓝的天幕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是江南的盛夏天气呢!不知什么时候,忽然飘来几片浮云,恶作剧似地洒下几点雨来。这突来的阵雨打破了词人的雅兴,使他不得不匆匆急步,躲避这夜来的飞雨。急于赶路,不暇四顾,路到溪桥一转弯,猛然抬头,嘿!一爿熟识的茅店就出现在土地庙的树林边。这简直是一幅优美动人、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其次,是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明月、清风、稻花、星雨、茅店、溪桥,原都是无情物,而惊鹊、鸣蝉、青蛙,自然也不会有人的感情。但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心情。再次,全词用语明白如话,而又灵活多变,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轻快活泼的情调。辛词好用典,好发议论,但这首小词,作者一不用典,二不发议论,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描写出来,清新活泼,摇曳多姿,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使人读来感到异常亲切自然。
我们研究辛弃疾的生平就可以发现,终其一生,他也没有像陶渊明那样较多地投身于生产劳动之中,他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么多沁人心脾的农村词,主要是因为他生活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的动荡变化,更激起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激起他对生长在这片泥土地上的黎民百姓的同情和理解,离开了这一切,他的农村词也就无法成为上乘之作。可能这也是他能对苏轼农村词开拓创新的圆心吧。
第五篇:试论苏轼、辛弃疾豪放词的异同
唐诗宋词鉴赏课程论文
苏轼、辛弃疾词风异同之比较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文学院2011级六班 欧秋菊 1140016017
【摘要】苏轼、辛弃疾一向是词史上并称的大家。两人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形成了词史上的“豪放”一派,并有着豪迈旷达的相同艺术风格。然而由于时代、社会地位不同,心灵世界及个人生活经历有别,使得他们的词作在意境开拓的程度、豪放风格以及内心世界等表现方面,又有着不容忽视的鲜明差别。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简单探讨。【关键词】苏轼;辛弃疾;豪放词;异同
前言
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同被称为豪放派词人。都有着豪迈慷慨的意境,都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称为“苏辛”。同时,苏轼神手初试著豪词,开启了南宋辛派词的先河;辛弃疾继承并将豪放词推至宋词顶峰。但因为人生际遇、社会地位等总多因素,两人在感情色彩、思想格调等许多方面又有着许多不同,加之艺术风格的差异,苏辛二人的豪放风格自然迥异。
一、苏、辛的豪放词的相似之处
苏轼和辛弃疾以积极博大的胸襟、热烈奔放的情感、真挚浓厚的情怀,开创了豪放一派,奠定了他们在词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苏辛二人同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在豪放词的创作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相似点。
1.苏、辛词风都有着气势清雄、纵横挥洒的豪迈风格。
苏轼和辛弃疾的词都饱含着热烈奔放的豪情。不仅为人间生活而高歌,也为建功立业而呐喊;为庙堂宫殿感叹,也为传奇河山吟诵。是在用生命来谱写豪迈。
自“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之说一出,世人多以“豪放”品评东坡词。可见苏词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也常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清人陈延绰《白雨斋词话》谓“东坡《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云‘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此处就可看出苏轼将自身的精神品格和性情襟怀与词作结合做一块,透过词来体会背后的怀抱。
炽烈深厚的爱国激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以及激烈奋发、渴望将个人的生命追求融合于抗金复土的时代需要,使辛词多了很多“霸气”和“狂气”。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他的“金戈铁马”,他的“气吞万里”,都以恢宏磅礴之势作铺垫,道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爱人生,爱祖国,将满腔的豪情壮志表露无遗。这正是苏、辛豪放词共有的豪情激越的艺术风格。
2.苏、辛词都对词体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开拓词境。
苏轼神手初试著豪词,开启了南宋辛派词的先河;辛弃疾继承并将豪放词推至宋词顶峰。
唐诗宋词鉴赏课程论文
苏轼致力于开拓词境,扩大词的表现功能,打破了“诗言志,词言情”的传统藩篱,以及“词为艳科”的题材局限和音韵的束缚。也就是说,词到苏轼手里,一洗沾满绮丽香泽的脂粉气,也可以言志了。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另辟蹊径,竟没想到如此创立了词风迥然不同的豪放词。胡寅在《题酒边词》中就夸赞“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苏轼将雄伟壮志、理想抱负写入词,直率流露内心感受,走入词的国度,开启了南宋辛派词的先河。
在此基础上,辛弃疾将散文化的手法引入词中,不但扩充了词的表现内容,还把词的内容和形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且还能增加词作的强盛气势。而“这种以散文化的手法成功的关键是辛弃疾具有充沛、激烈的感情,使得抒情文学的品性没有本质的改变,但比因循守旧的作品更富生气”。①另外,辛词的意境,可谓包罗万象,具有深邃而辽阔的时空架构,把笔触探入遥远的历史年代。而他带有戏谑色彩的主客问答体等创作的更是体现出他空前绝后的创作能力。
苏轼为豪放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辛弃疾把豪放词推向高峰。两人均打破“词为艳科”的局限,扩大了词的意境;丰富了词的语言和表现力。为豪放词的诞生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3.苏、辛词都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共同情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似乎是古代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的共同标签。他们大多命途多舛,时而感伤时事,时而担忧边疆连年战事。抬头望远,磨砚执笔便是他们表达心底厚重如山的情感的最好方式。
当东坡经历“乌台诗案”文字狱遭贬黄州时期,仕途的羁绊与“野性”的自由,发生了更加猛烈的冲撞,“名义上是反省悔过,实际上却是痛定思痛,追求个性自由的理念正在越加执着坚定:‘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形容可似丧家狗,未肯弭耳争投骨。’(《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一)。”②
辛弃疾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共北,正分裂”的时代。“靖康之难”后的连年内外战争更是为其“试手补天”提供了难得地历史机遇。促使他在政治和精神上对现实都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然而,时局的安危仍然牵系着他的心,抗金复土的爱国热情也时常在他心头荡漾。一身才能的辛弃疾未能被任用还屡遭诬陷,三次免职,先后赋闲达20年之久。满腔热血无法宣泄,只能悲歌慷慨。一旦下笔成词,这位英雄豪杰又怎能不倾泻而出呢?
二、苏、辛的豪放词的不同之处
俗话说“一种米养百样人”,何况是两个不同时代、有不同人生经历的人呢?
1.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则“以文为词”。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语言议论化;辛弃疾“以文为词”,使宋词散文化。
苏诗现存二千七百余首,苏词有三百四十余首。就诗词题材看,有社会政事诗、山水景物诗、哲理诗、赠答抒怀诗等。“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题材、形象、意境、创作方法尽情入词。在生活内容、思想感悟、形式韵律等方面大大解放了词体,打破了诗词的一些界限。使之发展成为独立抒情词的新范式。《与蔡景繁》书信中,他说到“颁示新词,此古人长短句也,得之惊喜。试勉继之”,他是将诗词看作同源,认为蔡词合乎古人之诗,不是形体上求相似,而是从其精神感发中得到与古人相通之处。由此可看出东坡的一种关于词学本身的追求,他是力图把词当作一种新体诗来对待的。苏东坡认为词“为诗之苗裔”,以诗为词,实现了词与诗的相互通渗透,开创性地扩大了词的题材。凡人之言志、阐理、讽喻、诙谐乃至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尽可入词。
而辛弃疾将这散文化的手法引入词中并多用民间俗语,不仅不破了词与诗歌乃至散文的分界,扩大了词的固有表现领域,而且还能增加词作的强盛气势。尤其是哲理内容与多种手
唐诗宋词鉴赏课程论文
段交织入词,造成了以趣理代替情感的效果,这集中地体现在其理趣词、归隐词和部分写景抒怀词中。这些思考内容却本应都是散文的效果。除此之外,词在抒情议论方面也创造性地融合了诗经、辞赋等各种文体的写作手法。实现了“以文为词”。
2.苏轼和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程度不同。
神手著豪词的苏轼不仅提高词的文学地位,对词体进行全面的改革,而词也是在苏轼之时才打破了“艳科”的藩篱,词作内容甚广。苏东坡认为词“为诗之苗裔”,以诗为词,实现了词与诗的相互通渗透,开创性地扩大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境。通过创作实践,东坡使其词的题材、内容、风格大放异彩。其词作至少有咏古、怀旧、田园、忠君、爱国、忧民、爱情、咏史、咏物、抒怀、送别、悼亡等约二十余种类型的作品。凡人之言志、阐理、讽喻、诙谐乃至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尽可入词。
辛弃疾的豪放词也反映了十分广阔的社会内容,并“以词为文”,具有空前绝后的创体能力。散文化的同时创造了主客问答体等典型化结构,在章法上显得活泼变化,不受词的惯用章法限制。特别是他好用经史子集中的语气助词和“之乎者也”等虚词,造成语言的松散。
3.词风上,东坡旷达,稼轩悲愤。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词的重要作家,但他们的词风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别。苏词善于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 倾向于从痛苦中求超拔、求解脱,将深广的内涵与漫不经心、自然流露恰当结合,从而得出属于他的豪放超脱人生。如遭排挤时,东坡泰然自若地饮酒高唱“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他不苦闷?不悲伤吗?答案是肯定的。但生性豁达的他更愿意选择放下,笑看人生,任岁月把悲凉的种种以超脱和达观的心态来排除和化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在祖辈引领“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美芹十论》)”的耳濡目染下,深藏强烈的民族忧患意思的辛弃疾自然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连结在一起, 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恢复中原的决心和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豪放中蕴含悲壮。他挑灯看剑,无奈酒入肝肠现实不由他,国运飘摇,郁郁不得志的稼轩只能在沉重的使命感和无法释怀的郁闷心情中徘徊。于是他只好轻轻吐出浓郁的豪情。
简而言之,东坡旷达,稼轩悲愤。
4.苏词语言自然流畅清新;辛词大量用典,略显晦涩。
语言风格上,苏轼本就豪放不羁、积极乐观。因此苏词语言上便显得自然流畅而清新。连遭贬谪的苏轼参透生死,寓生活于娱乐,不论何事都能幻化成欢愉勉励,精神上超逸的他词作上更是清新俊逸,自然流畅了。
辛词在某些作品过度依赖典故的传情达意的作用,全篇叠用典故而主旨不明,用语过于俚俗,稍显晦涩。甚至有些“掉书袋”的意味。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当然,这些典故都是这位关东大汉在许多细腻的情感上不便感叹,或是寓情于典故。通过简短的典故来抒发无尽之情,从而达到短小而精悍,言简而意赅。
结语
作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为词学的发展改良的努力可谓呕心沥血。不论是
唐诗宋词鉴赏课程论文
相同点还是不同点,都在共同见证着他们不一样的人生,寻找着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一份豪迈与激情。也许就是这样一份豪爽,早就了他们词学上的伟大贡献。
参考文献:
①叶嘉莹主编:《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下)》,上册,第13页。②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上中下)》,上册,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