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业

时间:2019-05-13 05:3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国文学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国文学作业》。

第一篇:外国文学作业

透视灰色人生的三棱镜

——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为例

文学院1104班,黄惠燕,20110100048

摘要: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是深层意识的展示与作者的基督仁爱理想合二为一,寄希望于的内心剖析拓展为多声部的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圣手;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创作,构成了“小人物”灰色人生的三棱镜。俄罗斯文学是沉重的,俄罗斯精神是宗教性的。果戈理在继承普希金开创的基础上,将上帝的拯救;陀思妥耶夫斯基把对“小人物”自我贬抑的宗教意识和宗教人格,寻求在虔诚的宗教信仰下的自我救赎;契诃夫在对传统的宗教信仰和人性“小人物”“小人物”“复调”,突出了“小人物”灵魂中谦恭、发出质疑和反思后,将20 世纪的现代意识注入到“小人物”内心精神的创作中。关键词: 基督仁爱;谦恭和自我贬抑;现代意识世纪的俄罗斯文坛,成果丰硕、群星闪烁,生动而鲜活的“小人物”形象构成了俄罗斯文学殿堂熠熠生辉的一道风景。作家以饱含情感的笔墨和精湛的心理描写技法,揭开“小人物”懦弱的外表下,炽热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作家将“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与俄罗斯的宗教精神联系起来,“小人物”也因此被注入了人性反思和人生感悟的宗教内涵。

普希金作为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以《驿站长》首开了俄国文学史上“小人物”之先河。“小人物”形象是指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驿站长》、《外套》、《穷人》中塑造的维林、巴施马奇金、杰符什金等艺术形象,他们属于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俄国社会小官吏和小职员阶层。他们有微薄的收入,能维持简单的生活, 并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由于自卑自贱的懦弱性格,保守不变的传统观念,习惯忍耐的奴性心理,不思抗争的逃避行为,天真幼稚的善良幻想,使其人格魅力黯然失色,遭受欺凌和轻贱。“小人物”形象寄寓了作者的同情,但更多地倾注了作者对其劣根性含蓄而深沉地抨击,基本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者把“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凄婉动人。

弗兰克说,“俄罗斯精神是彻底宗教性的”,它以基督为其核心标志。东正教作为一种信仰、一种文化积淀、一种民族心理,在俄罗斯民族中已经历了千年,它的博大精深,它可知的有限与体味的无穷,都在俄罗斯文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作为“俄国东正教文化的先行者”的果戈理,为什么写了《死魂灵》却还要去耶路撒冷朝圣,并出版了被认为是“精神遗嘱”的《与友人书简》呢?用果戈理自 己的话解释,我是主创造的,主没有向我隐瞒我的使命。“ 我降生人世,完全不是为了开辟文学领域的一个时代。” 尽管如此,果戈理在俄罗斯文学中的巨大作用是无法忽视的。作为俄国“文坛的盟主,诗人的魁首”,果戈理对俄罗斯文学的突出贡献最早表现在对“小人物”的塑造中。虽然普希金笔下的维林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小人物”的鼻祖,但真正让“小人物”打动人心和深入人心的却是果戈理的传世名篇《外套》中的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从果戈理的“ 《外套》里钻出来的”。果戈理在与友人的书信中明确表示“我的: 事情———是心灵和人生的永久事业。”对“小人物”内心灵魂的展示,挖掘出埋藏于心底、隐隐呼唤的对人格尊严的要求与向往,探究出“小人物”的人格力量,构成了果戈理对“小人物”心理描写的独特方式。

《外套》中阿卡基的姓氏巴施马奇金,俄语中有“鞋子”之意,它隐喻了主人像鞋子一样被践踏的一生。这个秃顶、矮胖的九品文官,走在街上碰到人们扔东西,“帽子上老是挂着西瓜皮、香瓜皮以及诸如此类的垃圾”;他从门房走过就像一只悄然无息飞过的苍蝇,门警看都不看他一眼。上司对他专横,同事把他当作奚落、取笑的对象。只有同事的玩笑开得让他无法工作时,他才会乞求地说一句:“让我安静一下吧,为什么你们要欺侮我呢?难道阿卡基失去了正常人的情感和尊严了吗?作品中有这样的描写很耐人寻味:在现实中感受迟钝、得不到温暖亲情的阿卡基,却在枯燥乏味、机械单调的抄写中得到了密的岩浆层,这里汩汩流淌着“小人物”对争取人的平等和尊严的炽烈的憧憬和热切的呼唤,这也是果戈理超越了普希金之处。从此,俄罗斯文学中的“小人物”不仅有 了令人可叹的命运,更有了令人尊敬的灵魂。

果戈理对俄罗斯文学更大的贡献是他将宗教信仰与文学创作合二为一,将“小人物”深层意识的展示与作者的基督仁爱理想相结合,把对“小人物”命运的人文关怀提升到了更具宗教拯救意义的人生探索上。这是一条由赏罚分明的上帝来裁决的宗教拯救之路。对于从小笃信宗教、用文学来实现他宗教救世理想的果戈理来说,即信奉宗教救世,又绝不逃避现实世界。他试图通过对现实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来寻找和探索出一条通往宗教救世的道路。果戈理将俄国社会的改造寄希望于俄罗斯人的宗教信仰,寄希望于基督的仁爱精神。他的作品是他崇尚基督救世理想与追求精湛艺术的结晶。

“爱便是一切”。哈德薇希的这句名言,揭示了爱在基督者心目中的位置。果戈理认为,基督精神的核心: “上帝即是爱”。上帝“用两种方式显示他的爱:一是创造我们,二是救赎我们。”“他的爱遍及众生,无一挂漏,而他尤爱被弃者:穷人和罪人”。这种基督式的仁爱构成了果戈理的宗教道德观,成为他基督救世思想的基础。“罪孽惩罚”“、地狱天堂说”和“末日审判”的基督说教在果戈理 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人都逃不脱末日审判、都躲不开因果报应;行善者的灵魂升入天堂获得永生,作恶者的灵魂降入地狱接受永久的刑罚;对罪恶的惩罚并不拘泥于形式,也不一定来自地狱。这样,的悲剧故事便有《外套》了一个颇具匠心的、浪漫抒情式的喜剧结局。首先,死后的阿卡基到处寻找被劫的外套。他指责岗警“连拦路抢劫也视而不见”;又找到那位将军大人,抓住他的衣领子跟他算账。浪漫抒情的结局里,萦绕的是幽灵那“谁能帮帮我”、“还我外套”的声音。其次,浪漫喜剧的气氛中,“笑”也是一种惩罚。它执行着爱的意愿,是果戈理信奉基督仁爱在笔下的变形,是作家同恶抗争的武器,欢乐的“笑”如利剑般刺入了恶的灵魂。岗警、将军受到了惩罚,因为他们不仅没帮助阿卡基,反而间接造成了他的死。阿卡基曾说过:“让我安静一下吧,为什么你们要欺侮我 呢?”我是你们的兄弟。对基督徒来说,世上的人都来自“上帝,是兄弟,连接他们的是胜过尘世血缘的上天之爱。”将军、岗警违背了爱兄弟的基督仁爱精神,自然无法得到宽恕。他们受到的幽灵惊扰可看作是来自地狱的酷刑。幽灵正是地狱惩罚的象征。俄罗斯文学是沉重的,俄罗斯作家具有强烈的使命 感。果戈理的使命感十分独特,更十分执着,他充当了上 帝意志的代言人和解释者。他将自己生命的际遇和对社

心精神中宗教人格的探究和褒扬,陀思妥耶夫斯基为我们展示了“小人物”自我救赎的苦难历程,揭示了人类自我救赎的真谛。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认识人的关键“人是个秘密”是“双重人格”。《穷人》中的杰符什金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笔下具有谦恭和自我贬抑宗教品格的“小人物”。在多声部“复调”所形成的对话与争辩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示了“小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既突出了鲜明的自我意识、人格尊严,又张扬了谦恭、自我贬抑的宗教人格。两者的强烈对比在虔诚的宗教信仰下达到了和谐统一,这正是“小人物”的自我救赎之路。像果戈理笔下的小公务员一样,杰符什金也过着“小人物”的灰色生活。当他把一个

会人生的感悟与上帝的旨意联系在一起,为的是完成拯 用的”,“

孤苦伶仃的女孩从恶毒的女地主家拯救出来后 也有一颗与别人一样的心”,一种庄

救俄罗斯的宏伟大志。在果戈理看来,社会弊病的根源严而神圣的人格尊严渐渐在心中复苏。他觉得“我是有

在于人的道德不完善,在基督仁爱中人的灵魂和道德将 的初衷。应该注意的是。费尔巴哈说过:

“自

得到提升,这是他创作“小人物”

我意识只有在别的自我意识中才获得它的满足。”“自我” 在果戈理的宗教信仰中,既有基督仁爱精神,又有着俄罗 斯现实主义作家的鲜明个性。基督仁爱精神激发了果戈 理的救世热情和理想,让他走上了一条文学与宗教相融 合的不归路。尽管这条路有些蹩脚,但我们仍然认为,作 为文学家的果戈理和作为宗教思想家的果戈理都是伟大 的。这不仅体现在他对“小人物”的塑造中,而且更体现 在他开创的这一传统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 夫等俄罗斯文学大师所继承和发展。

崇拜金钱、被金钱异化,这是人类的一个泥潭,也是 人类的悲剧。尽管19 世纪俄罗斯社会的资本主义还没得 到充分发展,但最敏感的作家已经意识到:逐渐弥漫开来 的金钱浊雾正在毒化人们的灵魂。俄国有才华的作家大 多出身于贵族,他们是坐在舒适而高雅的客厅里观察俄 罗斯的苦难和“小人物”的不幸的。惟有陀思妥耶夫斯 基,本人就是在贫困苦海里起落沉浮的受难者,他对苦海 深层的咸涩感受是那些客厅里悲天悯人的作家们永远无 法洞察到的。穷人不幸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金钱,对“小 人物”意味着什么? 只有生活在贫困苦海中的陀思妥耶 夫斯基懂得。被判死刑、流放、苦役和兵役,生活的坎坷 艰难,既加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底层“小人物”生活的 体验和感受,也严重摧残了他的健康,加剧了他的癫痫 病。长期的贫穷困顿和定期发作的疾病,让陀思妥耶夫 斯基更需要一种精神的慰藉和追求。他创立了“土壤派 理论”:认为俄国的贵族和平民无法沟通,平民缺乏、也不 具备接受革命的“土壤”,解决俄国问题的出路只有笃信 宗教。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便是人人 在基督的受难中复活。这是一条在虔诚的宗教信仰下的 自我救赎之路。基督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陀思妥耶夫 斯基的创作中以其独有的方式和形态被彰显出来,这就 是“小人物”谦恭、自我贬抑的宗教人格。对“小人物”内

只有在“他我”那里才能得到证实和获得承认。现实社会 中,人的价值和尊严在于他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而不在 于他的精神世界如何高尚,而杰符什金恰恰是寒酸透顶、一无所有。于是,渴望获得别人承认的强烈自尊,化成了 战战兢兢、惟恐别人蔑视自己的病态敏感;苏醒的自尊意 识,化为了强烈自卑的创伤。为了医治创伤,他只有用谦 恭和自我贬抑的方式来换取内心的平衡。但自卑与自尊 所构成的多声部“复调”一直在杰符什金的心底里争辩:

一方面,他在任何人面前都自认为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他又是那样强烈地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好吧,如果他 们认为我像耗子,就算我是耗子吧!可是这只耗子是有 用的,这只耗子是有益处的,这只耗子是可靠的,这只耗 子是获得奖赏的”。随着自尊得不到他人的认同,他自我 贬抑的程度也在不断加重,“觉得我自己也许比我的靴底

好不了多少”,他甚至强调自己没有学问:“我是个老人,又没有学问。”“我没有文才,瓦连卡,任什么文才也没 有。”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在理性主义支配下对知识 的追求助长了人类远离神圣的意念;盲目地认为凭借着 知识便可以为所欲为,从而导致罪孽丛生;不追求知识不 等于没有知识,这种放弃实际上是对拯救的选择。杰符 什金没有学问,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精神高尚的人。杰符什金曾表明“但愿我有文才就好了”,而他真正要表 达的却是:就算我是一个没知识的人,愚蠢的人,也许是

这样吧,可是我也有一颗跟别人一样的心啊!”而这颗“跟 别人一样的心”,就是最初上帝在人身上种下的神性的种 子,杰符什金以谦恭和自我贬抑的态度面对人生,保持了 神性的质朴。对此,科捷尔尼科夫在谈到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创作时说过,的奢

“在顺从的意志中,在对所有‘我’

求的弃绝中,在深深的自谦中,隐藏着影响个性及环境的 巨大的改造力量。”这里隐藏着一种基于神正论的拯救逻 辑: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辩证行为,苦难是创世一揽子计 划的必要部分,对苦难表示愤怒不仅不能解除苦难,还会

113

汤文菲等: 透视灰色人生的三棱镜

增加罪孽,因此,悲悯与谦恭既是对上帝信仰的表征,也 是获得拯救的前提。这正是福音书所预定的,耶稣告戒 他的门徒说:“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侍 人的。是谁为大? 是坐席的呢? 是服侍人的呢? 不是坐 席的大吗? 然而,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侍人的。我在磨 炼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们。”耶稣面对磨难,自我贬 抑,服侍众人,隐含着未来的救赎。

谦恭和自我贬抑作为救赎的原则,不是对自尊的放 弃。在杰符什金谦恭和自我贬抑的背后,有一种人格尊 严和美德在支撑着。虽然他衣食无着,却尽一切去接济 一个孤女,在帮助他人中实现自己的人格价值。他不要 别人的怜悯,“穷非罪”,他应当得到尊重。当他冒着严寒 走在彼得堡的街道,心中宽慰地想,“古希腊的哲人就是 不穿靴子走路的”。他不穿靴子不是因为贫穷,而是要效 仿古希腊哲人;于是,他和古希腊哲人具有了同等的人 格,他有资格傲视那些穿着漂亮靴子的富人们。这种医 治创伤的办法,很像“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事实上,杰符什金从未放弃过对尊严的需求,也从未失掉过做人 的尊严。对做人尊严的自觉追求和对谦恭、自我贬抑意 识的张扬,构成杰符什金内心世界多声部的“复调”。而 导致他灵魂破碎的根源,就是金钱!是金钱戕害了人健 康的心灵!我们还看到,杰符什金对人格自尊的守望,是 他谦恭和自我贬抑的前提条件。只有建立了强烈的自我 意识的人,才可能做到谦恭与自我贬抑。尊严是人的神 性的根本体现,而自我贬抑是将杰符什金的尊严从遮蔽 状态解救出来的最佳途径。“小人物”在维护人的尊严和 崇尚谦恭、自我贬抑的和谐中,以期达到个人的救赎和灵 魂的永生。三

宗教作为一种世俗生活中的神性追问,体现出深层 的永恒性和确定性。对契诃夫来说,以往的评价说他对 宗教不感兴趣,但当我们认真审视他的一些小说如《神经 错乱》、《老园丁的故事》、《在峡谷里》、《草原》等后发现,作家让人物经历了信仰和善恶的考验。在《人与狗的谈 话》中,喝醉酒的十品文官向狗忏悔: 他骗过人、坑害过 人,得过不义之财,是个“坏蛋”、“下流坯”,应该受到处 罚。狗听不懂他的话,把他咬得遍体鳞伤。狗象征上帝 的审判,它没有宽恕有罪之人,而是惩罚了他。契诃夫小 说的宗教色彩可窥豹一斑。布尔加科夫曾说过,在宗教 探索的力度上,“契诃夫甚至把列夫·托尔斯泰抛在后面,而接近无人与之匹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 契诃夫的创作都具有基督主义、现实主义的共性,但差别 也显而易见。托尔斯泰的作品突显的是激越而冷峻的特 色,流露的是大胆揭露、无情批判的愤怒情感和不厌其烦 的宗教道德说教。而契诃夫的小说则带有一种低沉徐缓 而忧伤的情调,虽然也有愤愤不平,但这种情感是沉郁而 含蓄的,即使宗教的说教也具有隐喻性。在契诃夫作品 沉郁哀伤的背后,分明站着一个冷眼观察世界、揭露社会 病象的智者,一个对宗教、对人性充满深沉追问的哲人。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明显地分为了两类:一类是 小官吏,一类是底层劳动者。与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 基不同,契诃夫更注重对“小人物”的内心灵魂及人性的 审视与考问。在《一个文官之死》中,蛆虫一般的庶务官 切尔维亚科夫(俄语中有“蛆虫”之意)因打喷嚏的唾沫星 子喷在前排将军的头上,一连5 次当面道歉,最后因恐惧 而死。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在善 良、仁爱的内心深处,有着对人格尊严的追求和守望,他 们虽令人可怜、可叹,但也可敬。但契诃夫却清醒地看到 了贫穷给“小人物”带来的另一后果,它吞噬了“小人物” 的善良、仁爱和自尊,让“小人物”充满了“奴性”和“庸 俗”。在《胜利者的胜利》中,曾经是“脚上没有靴子,身上 只穿一条破衬裤”的柯祖林,一旦当上了十四等文官,就 趾高气扬,肆意践踏他人的尊严,他吆喝以前的“上司”后 来成了部下的库里岑给大家唱歌,“戳着我爸爸的腰”,让 他“绕着桌子跑,学小公鸡叫”。人性中的恶随着柯祖林 的“飞黄腾达”而无限膨胀。而“我爸爸”为了讨好柯祖 林,“一个劲儿地戳我的腰”让我笑,以至于“我”不得不发 出尖声大笑。如果说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更多地是 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张扬宗教信仰和基督精神,那么契 诃夫更多地接受了基督的现世批判精神,表现为对人性 的质疑问难。在《旧约·传道书·7》中,基督教对人世的险 诈冷酷和人性的邪恶早有淋漓尽致地披露:“有义人行 义,反至灭亡,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地上虔诚的人 灭尽,世间没有正直人,各人埋伏要杀人流血,都用网罗 猎取兄弟,他们双手作恶”。在契诃夫看来,“奴性”和“庸 俗”正是人性中的劣根性,在小市民、小官吏、农民、知识 分子身上都能找到。在沉郁的嘲讽中流露出对人性的失 望情绪和反思,也表明了契诃夫对理想主义基督的深层 质疑。

亨利·特罗亚评价说,契诃夫是“第一个低声向读者 倾诉的作家”。《苦恼》是契诃夫展示“小人物”孤独心理 的名篇。老马车夫姚纳一天中3 次向人诉说丧子之痛,却 一再遭到冷漠,不得不把这“苦恼”说给小马听。契诃夫 对人类的“苦恼”作了深层次开掘,把“我拿我的烦恼向谁 去诉说?”作为小说副标题,有意借助这句出自《旧约全书 ·诗篇》的语录,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对于人生困顿的更为 概括的思考。在《新约·罗马人书·3》中基督教宣称,自从 人类始祖堕落以来,“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行 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 舌头弄诡诈”。“不要依赖邻居,不要信靠密友,要守住你 的口,不要向你怀中的妻提说。因为儿子藐视父亲,女儿 抗拒母亲,媳妇抗拒婆婆,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 人。”契诃夫汲取了基督现世批判的精神,写出了茫茫人 海中人与人关系的险恶和“小人物”内心的孤独与飘摇。114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3 期

“姚纳的眼睛焦灼而痛苦地打量大街两边川流不息的人 群:难道在那成千上万的人当中,连一个愿意听他讲话的 人都找不到吗? 人群匆匆地来去,没人理会他和他的苦 恼”。人的孤独与隔阂,是“小人物”对宗教救赎和在邪恶 的现世面前走投无路的绝望情绪的真实写照。契诃夫对 人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既形成了他创作“小人物”的独 特视角,也延伸到了20 世纪的世界文学大潮中。在《变形 记》中,卡夫卡以格里高尔的绝望之死证明了人类的隔阂 和救赎的虚妄,这也正是契诃夫式的“小人物”的继续和 发展。

有人说,卡夫卡是个预言家、一个现代的先知,他写 出了20 世纪现代人的敏感体验:恐惧感、孤独感和荒诞

对恐惧感和孤独感的揭示,使契诃夫的小说蒙上了现代 主义色彩。切尔维亚科夫的胆小恐惧和神经不安,在卡 夫卡《地洞》里的小动物身上复活了;姚纳的孤独无助、找 不到关爱的心理状态,在变成大甲虫的格里高尔的内心 引起了最强烈的共鸣。人与他人格格不入,人对他人充 满了恐惧、敌意和戒心。非理性的荒诞意识一旦上升为 理性的批判意识,便赋予的文本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层内 涵。契诃夫借“小人物”内心精神的展示,天才地预见了 20 世纪的人生困惑。在这个意义上说,契诃夫的小说是 20 世纪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灵感受的寓言。契诃夫对人的 心灵世界的把握,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索,使他成为一位 特别令现代人感到亲切的19 世纪作家。拉克申在评价契 诃夫时说过:生活在19 世纪的契诃夫,就其对人和世界

“ 的认识而言,变成了一位20 世纪的作家。”契诃夫将“小人 物”的孤独、荒诞的命运在哲学与文学的融合中得到了理 性的思考。

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的创作,构成了 “小人物”“没有任何一

灰色人生的三棱镜。艾略特认为,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不伴随着某种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缺少了宗教,现代文化便没有了灵魂。俄罗斯文学是沉 重的,俄罗斯精神是宗教性的,展示苦难生活的重压下 “小人物”的内心精神,叙述和思考基督教启示录的意义,成为三位作家塑造“小人物”的共同特点。果戈理在继承

感。阅读契诃夫的小说,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切尔维亚科 夫因打喷嚏而被吓死,老马车夫姚纳只有把“苦恼”说给 小马听,十品文官向狗忏悔自己的过错,荒诞的框架中突 出的却是最真实的感受。对荒诞世界、荒诞意识的展现,普希金开创的“小人物”基础上,以单声部的方式探究到 “小人物”灵魂深处的最隐密层,将对“小人物”深层意识 的展示与作者的基督仁爱理想合二为一,寄希望于上帝 的拯救;陀思妥耶夫斯基把对“小人物”的内心剖析进一 步拓展为多声部的“复调”形式,在内心的对话与争辩中,突出了“小人物”灵魂中谦恭、自我贬抑的宗教意识和品 格,寻求在虔诚的宗教信仰下的自我救赎;契诃夫更多地 接受了基督的现世批判精神,在对人性的质疑问难和冷 静的反思后,将20 世纪的现代意识注入到“小人物”内心 精神的创作中。不论是果戈理的基督仁爱,还是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谦恭和自我贬抑的宗教人格,表现的都是由 苦难而达到拯救,透露着作家对宗教拯救的信心和对理 想主义基督的向往。而契诃夫表现的却是由苦难而绝 望,是人性的质疑和反思,是对基督现世批判精神的继承 和张扬。尽管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对宗教 的理解不同,但教义在小说中具有不可更改的经典性、本 体性价值。在比照中,果戈理对宗教救世的热诚、陀思妥 耶夫斯基对宗教信仰的执迷、契诃夫对传统宗教信仰清 醒的反思,便显得不辩自明了。

参考文献:

[1] 于明清.果戈理的宗教世界[J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2.11.[2] 果戈理.与友人书信简选[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年.[3] 任光宣.果戈理的精神遗嘱[J ].国外文学,2001.4.[4] 王志耕.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基督[J ].俄语语言文学研 究,2002.11.[5] 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中短篇小 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 徐葆耕.西方文学: 心灵的历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1998.10.[7] 吕俊华.自尊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8] 冯加译.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M].北京: 译林出版社,2004.5.[9] 任光宣.高校俄苏文学史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文学史重 构与名著重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10] 喻天舒.从宗教影响看《变形记》与《荒原》的不同立意 [M].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

第二篇:外国文学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外国文学(2)》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号: 学习中心:

—————————————————————————————

说明:

“外国文学(2)课程作业”包含从第一章至第八章的“简述题”和“论述题”。请对照作家作品、教材以及其它参考书,对这些答题进行更完整清晰的解释。

第一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一)简述题:

1、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意义

答:多卷集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是罗曼·罗兰早期代表作。小说以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为原型,描述了一个艺术家为人道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一生。

约翰·克利斯朵夫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为实现理想不懈追求的英雄气概。在逆境中成长起来。个性倔强坦率,又有点鲁莽,但心灵世界极其丰富。为了保持人格独立与尊严,不断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在德国,反抗爱情上的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在法国,又反抗将艺术市场化、商品化的现实。最后在宗教音乐中找到心灵的和谐和宁静。

小说反对帝国主义的军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主张人类和谐一致的人道主义理想。作者通过克利斯朵夫和法国青年奥里维的友谊,和意大利妇女葛拉齐娅的富于诗意的爱情,形象地表达了他的民族和睦的思想。

2、“迷惘的一代”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代美国青年抱着把民主的旗帜插遍全球的理想去参战,结果“神圣”的战争最终不过是列强间肮脏的交易。他们觉得被国家欺骗了,信仰崩溃,自我失去了生存基础,只能靠刺激和幻想来维护。他们沉浸在艺术领域,修补、慰藉受损的自我,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有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等。

3、“冰山原则” 答: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论述题:

1、论述《老人与海》的寓意及艺术手法。

答:《老人与海》(1952)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说描写古巴渔民桑提亚哥与马林鱼和鲨鱼搏斗的故事。

寓意:这个故事在实际生活中发生过。经过海明威的创作,故事增添了象征意味,或者说是一种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人在同外界势力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这是海明威的创作中反复表现的主题,不管这种外界势力是战争、自然灾害、战场上的敌人还是运动场上的对手,他的主人公,孤独的主人公,总免不了失败。不同的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强调了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这一主题。“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桑提亚哥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但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体现了“硬汉子”性格和精神。他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是海明威二三十年代所塑造的一系列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战士等“硬汉”形象的发展与升华。

艺术手法:写实与象征相结合。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的过程,其中蕴含着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这一主题。

第二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二)简述题: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答: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有时也称“先锋派”文学,它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现代西方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反传统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现代非理性主义的种种哲学、心理学和美学思潮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基础。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心内容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或者说表现现代社会的全面“异化”主题。在艺术上,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

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流派的探索成败得失不一,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论,是扩大了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观念,拓展了文学把握世界和表现世界的能力。

2、“解冻文学”

答:爱伦堡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描写一个官僚主义的厂长由于不关心工人生活而酿成事故因而被解职的故事,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生活开始出现的宽松气氛。小说从此引发了“解冻文学”思潮,出版了一批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实的作品。西方评论界把这股文**流称之为“解冻文学”,认为小说的结尾的“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解冻文学”开启了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另一途径。

“解冻文学”思潮大约流行了十年,即因几部有争议的作品出现,导致否定,而逐步终止,其中主要争议之一是围绕着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的。索尔仁尼琴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和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焦尔金游地府》(1963)也是“解冻文学”的代表作品。

论述题:

1、分析《静静的顿河》中的葛利高里形象。

第三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三)简述题:

1、现代主义文学

答: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有时也称“先锋派”文学,它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现代西方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反传统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现代非理性主义的种种哲学、心理学和美学思潮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基础。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心内容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或者说表现现代社会的全面“异化”主题。在艺术上,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

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流派的探索成败得失不一,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论,是扩大了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观念,拓展了文学把握世界和表现世界的能力。

2、后期象征主义

答:后期象征主义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代表作家是瓦莱里、里尔克、宠德、叶芝和艾略特等。

3、表现主义

答: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表现主义一词最早于当时巴黎举办的一个画展上的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以表明同自然派、印象派作品的区别。表现主义的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表现主义的先驱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其《鬼魂奏鸣曲》等剧作把鬼魂搬上舞台,让死尸、幻影、亡魂、活人同时登场。其他主要作家及其作品: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奥地利的卡夫卡。戏剧的代表:美国的奥尼尔。奥尼尔的主要作品是《琼斯皇》和《毛猿》。作者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融于自己的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奥尼尔派”表现主义剧作的典范作品。

4、意识流小说 答: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在本世纪20—30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各有侧重,但艺术特征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代表作家是英国的乔伊斯和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纳。

论述题:

1、论述卡夫卡的创作成就。

答:卡夫卡是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现代派小说的鼻祖。卡夫卡的作品展现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合乎理性却又反常的世界。卡夫卡作品的人物都是些奇形怪状的人物,他们的精神十分孤独,又十分渴望加入公众生活,消除孤独感。他的叙事手法的基本特点是细节的真实性和总体的荒诞性。解读卡夫卡的作品犹如穿越迷宫。

《审判》写无辜的银行职员约瑟夫·K的命运。如果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解读,这个小说是对奥匈帝国官僚制度的腐败本质和草菅人命的暴行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如果从神学角度出发,认为小说中的审判是上帝对人的审判,而不是人的审判。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这里的审判指的是主人公精神的内心历程。

《城堡》是一部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城堡是一个象征。那么它究竟象征什么呢?从社会学角度解释,城堡象征庞大的官僚机器。从哲学角度解释,我们把城堡看作一个异化的世界,K则是现代人的代表。从文化学角度进行解读,将《城堡》看作一个寻求家园而不得的“边缘人”或“局外人”的寓言式表达。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这个小说,将城堡看作是父亲形象的投射,权威、力量和传统的象征。而K则是卡夫卡本人的心理投射。

《变形记》是又一个现代寓言或现代神话。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甲虫。卡夫卡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由人变形为虫的三个阶段。通过格里高尔由人变虫的遭遇及悲惨结局,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表现了人的“异化”主题。这三部小说集中体现了卡夫卡的创作成就以及创作特色。

第四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四)简述题:

1、存在主义文学

答: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流。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艺术上,第一: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第二: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瓦、梅勒。

2、荒诞派戏剧 答: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 统戏剧流派。荒诞派于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荒诞派戏剧有以下特征:1,荒诞、抽象的主题。2,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3,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品特、阿尔比、贝克特等。

3、黑色幽默

答:“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具有寓意性。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其它作家则有冯尼格特:代表作《第五号屠场》,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4、魔幻现实主义

答: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本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论述题:

1、论述萨特的境遇剧《禁闭》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答:萨特存在主义戏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境遇”二字。它们不是按照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让环境支配人物,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因此,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为“境遇剧”,也有人称之为“自由剧”。

《禁闭》通过地狱中三个鬼魂的明争暗斗,揭示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个鬼魂相互追逐,彼此妨碍,谁也没有达到目的。地狱里没有刑具,但在精神上他们都受着酷刑,遭到折磨,他们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来说都是地狱。

剧中台词“他人即地狱”是对西方社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的概括。另外,剧本生动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自由选择”的观点。萨特认为,环境是一种与人对抗的力量,它按自己的模式把人异化为物,而人若要保住自己的存在就得自由选择,确定自己的本质,并改变环境。然而,他们三个人都没有正确利用自由选择的权利,去选择“善”的本质,改变环境,所以受到惩罚;他们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第五章 亚非文学

(一)简述题:

1、《亡灵书》

答:《亡灵书》是一部宗教诗歌总集。是古埃及人卸载纸草上而置于死者陵墓中的诗作,供亡灵阅读,意为“死者之书”。这是人类现存最古老的书面文学。古埃及人相信死后的世界,因而建筑金字塔,制作木乃伊。他们相信人死后进入的世界,对亡灵来说是陌生而艰险的,必须用搏斗或使用咒语才能度过难关。他们在死者的墓穴中放置这些诗歌,作为死者度过地下王国艰难险阻的指南,让他们借此摆脱厄运,得以平安地生活。《亡灵书》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是对神的颂歌(颂神诗)和对魔鬼的咒语(咒语诗),或为奴隶主歌功颂德,同时也保留了古代神话和民谣。现存的《亡灵书》多是从埃及金字塔和古墓中发掘出来的。从总体来讲,《亡灵书》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冥国观念及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意识。对死亡的否定和反抗是《亡灵书》反复出现的主题。古埃及人相信永生是存在的。

2、《旧约》的文学成就

答:《旧约》是犹太教最主要的经书,又是古代希伯莱文学总集。全书共39卷,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

诗歌在希伯来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分为抒情诗和哲理诗两大类。抒情诗代表作:《耶利米哀歌》是一部悼念耶鲁撒冷被毁的诗篇。《雅歌》(又称“所罗门之歌”)以对话体形式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淳朴动人的婚恋故事。

哲理诗:《约伯记》采用诗体的对话形式。通过约伯的故事,讨论信仰问题。《旧约》是古代希伯莱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总集。它以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反映了古代希伯莱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

3、诗剧《沙恭达罗》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

答: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最杰出的宫廷诗人和剧作家,有“印度的莎士比亚”之称。《沙恭达罗》是其戏剧代表作。这是一部七幕剧,描写国王豆扇陀和沙恭达罗恋爱的故事。

思想内容:这部剧作不平凡之处首先在于对理想爱情的歌颂。他们采用干闼婆即自由的方式结合,表达了剧作的民主倾向。其次,剧本对国王豆扇陀的喜新厌旧作了讽刺和嘲弄。

沙恭达罗形象:是印度和世界文学中一个最富于人性和柔情的艺术形象。她在净修林时天真无邪、纯朴自然。作为一个净修女,放弃了苦行而选择爱情,是人们追求现实生活乐趣的自然流露。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她用干闼婆的方式结合,表明她对传统的蔑视。她追求青春欢乐和甜蜜爱情,她也尊重义父母,热爱自己的女友,热爱净修林中的一山一水。沙恭达罗的美还表现在她对背信弃义的行为的愤怒和谴责。她失望、悲伤,但不乞求、不哀告。席勒、歌德都曾高度评价这一女性形象。

艺术成就:在情节结构上,它采取现实与神话相结合而以现实情节为主的表现方法,独具特色。善于以不同的环境来烘托或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净修林、宫廷、仙界)此外,《沙恭达罗》作为诗剧,自始至终带有浓郁的抒情性,语言优美动人。

论述题:

1、试论《旧约》的意义及其影响。

答:

一、《旧约》的产生

《旧约》是犹太教最主要的经书,又是古代希伯莱文学总集。全书共39卷,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

《旧约》以多种多样文学形式反映了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情感,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

二、《旧约》的内容

《旧约》的文学样式主要有神话传说、史诗性作品、史传文学、先知文学、诗歌、诗剧、小说等。

神话传说:《创世纪》中耶和华神创世造人、伊甸乐园和诺亚方舟等神话。史诗性作品:如“律法书”中有关约瑟、摩西,《约书亚记》中有关约书亚,《士师记》中有关参孙的故事等,其中尤以摩西、参孙的故事为著名。

史传文学:《撒母耳记》中有关扫罗和大卫的故事、《列王记》中有关所罗门的故事。

诗歌:在希伯来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分为抒情诗和哲理诗两大类。抒情诗代表作:《耶利米哀歌》是一部悼念耶鲁撒冷被毁的诗篇。《雅歌》(又称“所罗门之歌”)以对话体形式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淳朴动人的婚恋故事。

哲理诗:《约伯记》采用诗体的对话形式。通过约伯的故事,讨论信仰问题。小说(故事):《路德记》写了一个异族通婚和寡妇再嫁的故事,突出和平主题。

三、《旧约》的意义和影响

意义:真实反映了古希伯来民族的发展和王国兴亡的全部历史。在艺术上,《旧约》中许多作品保留着民间创作的清新、质朴、健康的艺术风格。

影响:以《旧约》为代表的古希伯来文学,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对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社会和文学艺术都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西方近代文学发展的两大书面源流之一。

第六章 亚非文学

(二)简述题:

1、物语文学

答:“物语”有语说事物之意。物语文学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产生在10世纪初,是在日本民间评书的基础上,接受了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的影响形成的,它的出现是日本民族文学走向真正独立的标志。物语文学作品又分为一散文为主的虚构物语和以和歌为主的和歌物语。物语文学的杰出代表作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它是两者的结合。

2、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源氏物语》是日本及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作品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以主人公光源氏的情场和官场的的生活经历为中心;后一部分着重写其子薰君对女性的追求和失意。

思想内容:通过对光源氏的一生以及周围女性生活的描写,反映了日本平安朝时期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围绕源氏政治上的沉浮和感情上的悲欢离合反映贵族社会的权力之争。其次,同情妇女,描写她们的不幸和痛苦,反映她们的哀怨之情,表现对佛界净土的向往,也是这部作品的一个主要内容。

艺术特色:着重写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现人物的爱和恨,欢乐与悲哀。特别是“幽情”的强调。心理描写。作者特别善于描绘人物内心深处情感的复杂而曲折的变化过程,给人以委婉、细腻、缜密而纤巧的美感。结构上,全篇完整的布局同各帖的独立场景有机的结合。小说的语言特色,则是通俗优美,温柔典雅。

3、萨迪的《蔷薇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萨迪是13世纪波斯的著名诗人。他与菲尔多西、哈菲兹并称为中古波斯的三大诗人。最著名的是两部教诲性的故事诗集《果园》和《蔷薇园》。

《蔷薇园》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声誉的作品。这是一部用散文和韵文写成的教诲性故事集。全书180个故事,102条格言。内容叙述是散文,结论式的教训大都是诗歌。例如第二卷二十四则全文如下:

有一次,我向我的教师诉苦:“有人诬蔑我,硬说我的行为不正。”他回答说:“你应当用你的正直使他惭愧。”他们虽想对你诬蔑,/你若正直,他们也就无隙可乘;/琴弦的声音如果已经准确,自然用不到乐师再来调正。/ 这部著作的内容,有对暴君的谴责、对教会的揭露和对为富不仁的殷实富户的批判;也表现了对贫苦人民的深厚同情、对正直品质的歌颂和对知识的赞美。《蔷薇园》既是萨迪一生思想、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也是一幅中世界波斯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艺术特色:故事中穿插诗歌,韵散结合,诗文并茂。运用大量格言、警句,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论述题:

1、试述《一千零一夜》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答:

一、名称由来

名称出自这部故事集的第一个故事《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一千零一夜》并没有一千零一个故事,只有134个大故事。

二、成书过程

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它大体上是阿拉伯及其附近地区的各国人民在8-16世纪集体创作而成。研究者认为有三种来源。

三、思想内容

多方面反映了中古阿拉伯及其周围地区国家的社会状况、风物人情、宗教信仰等,被认为是中古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1、反映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批判最高统治者哈里发。(作品的第一个故事《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等)

2、歌颂和赞美劳动者和普通群众的优秀品德、智慧和斗争精神。(《渔夫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等。)

3、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自由爱情和自主婚姻。(《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是同类故事中最出色的一篇。)

4、表现新兴商人冒险远航、追求财富和顽强进取的精神。(《辛伯达航海记》最具有代表性。)

四、艺术成就

1、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和大胆的艺术夸张是其最显著的艺术特征。

2、故事套故事的框架式结构是其另一艺术特色。

3、善于使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4、语言通俗优美,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人民口头创作的特点。此外,它还采用了诗文并茂的表现手法。

五、《一千零一夜》的影响

通过十字军战争流传到欧洲,对西方的戏剧、音乐、绘画都产生了影响。许多西方作家在取材、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吸取了其中精华。如框架式结构、许多题材方面的影响。

第七章 亚非文学

(三)简述题:

1、日本自然主义文学

答: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在法国作家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影响下产生的文学流派。在艺术上主张按事物的原样进行写作,同时反对旧道德、旧观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倾向:即专门描写人的生物本能倾向和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倾向。田山花袋(1871-1930)的小说《棉被》是前一种倾向。岛崎藤村的《破戒》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另一种类型。

2、泰戈尔的“泛神论”

答:泰戈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泛神论。泰戈尔所信仰的神存在于万物之中,人与万物都是神的表现。其渊源是印度古代吠陀文献,特别是来自“奥义书”。奥义书在回答万物起源的这个哲学上的根本问题时,论证了“梵”“我”的关系。奥义书认为,宇宙万物始于梵,也终于梵。而梵我之间是二而一的关系,梵即我,我即梵。泰戈尔所追求的理想,就是从梵我合一的泛神论出发的。这在作品中表现为和谐和协调,特别是人和自然、人与自我的一致。

3、夏目漱石《我的猫》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人物形象

答:《我是猫》(1905)是成名作。思想内容:小说以中学教员苦沙弥家的一只猫的眼光来观察人生与社会,充满离奇的想象,幽默的调侃和愤懑的批判。小说通过苦弥沙的日常生活描写了明治维新以后处于中间状态的日本知识分子阶层的普遍心态。揭示了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懦弱无能,既时时与现实社会相抵触,又缺乏积极抗争行动的这种可怜可悲的处境和精神面貌,尖锐嘲讽批判了明治资产阶级社会的丑恶与黑暗。

苦沙弥形象:其貌不扬,平庸无奇,但为人正直、善良,蔑视权贵、甘居清贫。但由于没有地位,无力捍卫自我尊严。缺点在于为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消极混世,得过且过,精神空虚,夸夸其谈,不学无术,庸俗无聊。作者对以苦沙弥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有同情,又饱含讽刺与批判。

艺术特色:小说借鉴了日本古典文学中的讽刺传统和英国18世纪文学中的幽默讽刺手法,运用风趣幽默、具有辛辣讽刺的漫画式手法来批判社会现实,揭露人性的弱点。猫的形象是整个小说的灵魂。这只没有名字的猫不仅有动物的习性,也有人的思想意识;它既是叙述者,也是评判者。

论述题:

1、试析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吉檀伽利》(1912)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共收诗103首,采用的形式是散文诗。诗题“吉檀迦利”,原意为“奉献”,即献给神的诗。

思想内容:全诗是泰戈尔泛神论哲学思想的体现。泰戈尔在诗中歌颂的“神”,并不是任何宗教信仰中的神,而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活动于一切自然之中的“神”。(第10、11首等)泰戈尔笔下的神,正是诗人的理想和光明的化身。这种理想就是理智的自由、心灵的和谐、真理的完美和国家的觉醒。(第35首等)

诗人在宣扬“泛神”的同时,又宣扬“泛爱”的思想,通过爱求得人与神的结合,用“泛爱”去求得理想的实现。(第36首等)

艺术特征:诗集充满哲理,但抒情味很浓。/朴实清新。通过诗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相结合表现出来。/散文诗的优美韵律。

第八章 亚非文学

(四)简述题:

1、新感觉派

答:以追求艺术美为主旨的新感觉派:标志着日本现代派的诞生,也标志着西方现代派文学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

主要特点是:对传统文学表怀疑甚至否定,力图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他们依靠直观、直觉去把握客观事物,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新奇的文体和辞藻,来刺激人们的感觉。

代表作家:横光利一:《头与腹》被认为是新感觉派诞生的象征。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千只鹤》更是将日本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融为一体,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2、旅美派

答:20世纪20-30年代出现的“叙美派”又称“旅美派”,这是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作家所组成的文学流派。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是此派重要作家,其代表作是散文《先知》。

论述题:

1、试析川端康成的《雪国》的艺术特色以及驹子形象。

答:

1、试析川端康成的《雪国》的艺术特色以及驹子形象。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主要内容是写岛村三次从东京到雪国和驹子交往的故事。

驹子形象:驹子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艺伎形象,在川端康成的笔下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艺术形象。其最主要特点可以用“洁净”二字来概括。她的外表是洁净的,她的内心也是洁净的,这种洁净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对待爱情的态度方面。

在日常生活方面表现方面,通过驹子坚持记日记,喜欢读小说和刻苦练三弦等几个细节表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说明她不同于一般艺妓那样随波逐流,而是有求知的欲望和顽强的毅力。在对待爱情方面:既有纯真的一面,只顾自己爱对方,不求对方爱自己,表现出女性美的最高表现,即“无偿的爱”;也有病态、畸形的一面,主动委身于已有妻室的岛村。

岛村感到诱惑的便是驹子这种“无偿的爱”,便是驹子以这种纯粹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美。所以,川端后来在《独影自命》中说,他是怀着对于爱情的感激之情写《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的。

艺术特色:东西结合,自成一格。即在创作方法上,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结合起来。在人物描写上,重视感觉,刻画细腻。在结构安排上,自由灵活,活而不乱。整部长篇由一个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短篇构成。在文章风格上,既美且悲,抒情味浓。

第三篇:外国文学专题作业2

《外国文学专题》作业评讲(2)

一、填空题。

1.《鬼魂奏鸣曲》是表现主义戏剧的经典作品,它的作者是斯特林保。

2.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作品主要有格奥尔格•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弗朗克•魏德金德是《春情萌动》;恩斯特•托勒的《转变》。

3.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变形记》、《审判》、《城堡》。

4.《天边外》是奠定奥尼尔(填作家名)美国重要戏剧家地位的作品。戏剧写两个乡下青年的故事。

5.“意识流”最初是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84年发表在《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先使用。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从哲学的角度提出来意识的“绵延说”、“直觉主义”和“时间心理观”。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和支柱是无意识和性本能的理论。

6.乔伊斯的主要小说作品有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青年艺术家的肖像》(1933)、写作时间持续16年之久的《为菲尼根守灵》。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

7.《到灯塔去》的作者是吴尔夫。

8.“约克纳帕塔法”是美国作家福克纳虚构的一个小说世界。其中最著名的长篇是《喧哗与骚动》。这部小说也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

二、简答题。

1.表现主义文学有哪些特征?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表现主义的特征。

常见错误:教材

(5)使用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段。

2.《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城堡》的多解性。

常见错误:教材101页的相关内容,此题比较简单,错误较少。解题思路:

《城堡》的各种解读融为一体,并无主次之分。城堡是神的恩典的象征,是神驾驭人的命运的象征。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城堡是犹太人无家可归的写照。城堡是荒诞世界的象征。城堡是卡夫卡父亲的象征。

3.《荒原》的现代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荒原》的理解。

常见错误:《荒原》的现代性,主要是从其思想与艺术特征两方面来考虑。大家可以细读《荒原》

4.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内心独白”?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内心独白的概念。

常见错误:此题是一道名词解释,经注意从直接内心独白与直接内心独白两方面来进行解释。

解题思路:

内心独白是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的常用手法,它是“默默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或者说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内心独白又可分间接内心独白与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是在小说叙述者的叙述中插入人物的内心活动,通常有“他想”、“他感到”等类似的揭示语作引导。直接内心独白是没有任何揭示语的小说人物意识的直接呈现,是叙述语言和人物意识的直接转换。直接内心独白在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造成人物内心无保留地直接初露给读者的真切效果,又由于没有作者的介入而最接近人物意识的原生状态。

三、论述题。

《尤利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包括:《尤利西斯》主题分析。

常见错误:本题要从作品的人物特点、结构特点上去考虑,比较复杂。布卢姆苦闷彷徨,充满矛盾。他对现实迷茫但又充满希望,无奈但又期待奇迹。布卢姆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和进取的目的,生活和事业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布卢姆的颓废,正反映了二十世纪初爱尔兰市民的孤独,迷茫和绝望。乔伊斯将他十六年对于生活和社会的理解,都全部浓缩到了《尤利西斯》中,同时它又是一部价值超越了社会现实的著作,并且上升到了哲学的深度。

解题思路:

作者以“尤利西斯”(希腊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的罗马化名)作为书名,而且把这一天内自己小说人物的活动和希腊史诗《奥德修纪》中的人物加以对应,还完全搬用了《奥德修纪》各章的名字,作者的目的似乎就是通过古往今来的对照看一看今日的世界和今天的人,从而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

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缺点,却也不乏好的品质。但时代和社会,总之,是现代的西方文化(物质的和精神的),把他们造就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布卢姆意志薄弱、苟且偷安、庸俗猥琐;斯蒂芬精神空虚[自甘堕落,生命力的下降,上进心的缺失;他俩的这肯性格特征不是偶然显现的一种特殊品质,而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朝气

蓬勃、精神高昂、奋勇向上的时代精神日已成为过去。

第四篇:外国文学欣赏作业

《威尼斯商人》读后感 从九十年代的后几年开始,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逐渐尖锐化起来。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更加强大。莎士比亚开始感到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现实间的矛盾。于是莎士比亚完成了一部了富有社会讽刺色彩喜剧著作——《威尼斯商人》,这部作品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莎士比亚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威尼斯商人》的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第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第二条是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娅结成眷属;最后即最为重要一条的是主线,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好友巴萨尼奥向鲍西亚求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契约纠纷。

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因为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是个宽厚为怀的富商,借钱给人不要利息,影响自己的事业,加之又侮辱过自己,所以仇恨安东尼奥。恰巧此时安东尼奥的好朋友巴萨尼奥因要向贝尔蒙一位继承了万贯家财的美丽女郎鲍西娅求婚,而向他告贷三千块金币,安东尼奥身边已无余钱,只有向夏洛克以他那尚未回港的商船为抵押品,借三千块金币。于是夏洛克借签订借款契约之事设下圈套,想要报复安东尼奥,要求他身上的一

磅肉代替商船。在一番口舌之后,安东尼奥答应了。巴萨尼奥欢天喜地的到贝尔蒙脱去求亲了,在贝尔蒙脱,他不但自己成功获得了鲍西亚的青睐,而且他的侍从葛来西安诺喜欢上了鲍西娅的侍女尼莉莎,然而两对新人因为安东尼奥的来信只好匆匆结了婚。安东尼奥信中说:他的商船还没有回来,他立刻就要遭到夏洛克索取一磅肉的噩运,因这一磅肉可能会导致他性命不保,所以,他希望见到巴萨尼奥的最后一面……听到这个消息,巴萨尼奥与葛来西安诺赶紧奔回威尼斯,鲍西娅与尼莉莎也偷偷地化装成律师及书记,跟着去救安东尼奥。在法庭上,鲍西娅显示了她的聪明和机智聪,她答应夏洛克可以剥取安东尼奥身上的任何一磅肉,但是既不能使安东尼奥流一滴血也不能使安东尼奥的生命受到威胁。夏洛克无法做到,最后法庭宣布夏洛克意图谋害威尼斯市民,没收了他财产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则给安东尼奥,但是安东尼奥把这笔财产让给了夏洛克的女婿——罗伦佐。

就这样,鲍西娅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生命。同时,鲍西娅及尼丽莎也巧妙地捉弄了他们的丈夫。她们要求巴萨尼奥和葛莱西安诺用结婚戒指作为替安东尼奥辩护的报酬,其它一概不要。为了报答对朋友的救命之恩,他们无奈同意了。然后回到了家中,鲍西亚和尼丽莎假装不知情,责备丈夫忽视了结婚戒指的意义,并一口咬定是他们把戒指送给了别的女人。一连发窘的解释后,终于真相大白。不久安东尼奥的船只也顺利地到达港口里了!

全剧的高潮出现在鲍西娅以律师身份出场的一幕她的出场对矛盾冲突的剧烈变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她登场后一再宣布坚持依法审理,这无疑于鼓励夏洛克坚持处罚。从表面上看,鲍西娅似乎是处处为夏洛克打算,而实际上把夏洛克一步步地逼向绝路。最后,鲍西娅又劝他从起码的人道出发,在割肉时请一位外科医生,以免安东尼奥丧命。但夏洛克的目的就是要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当然不会同意。鲍西娅接过夏洛克坚持的“照约处罚”判决只许割肉,不准流血,只准割一磅肉,不准多一点也不准少一点,即使是一丝一毫,也要诉讼者抵命。夏洛克惊愕之余要求撤回原诉,但鲍西娅依据法律,剥夺夏洛克全部财产,将其一半充公,将另一半判归受害一方。鲍西娅执法如山,夏洛克只好节节败退,彻底败诉。鲍西娅以请君入瓮的方法让夏洛克自己钻进死胡同。剧中情节线索到这里会合,矛盾冲突双方正面交锋。全剧的两个主要人物——夏洛克和鲍西娅的形象以及全剧的主题思想在这一场都得到充分的表现。莎士比亚精心设计的这场戏,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合情合理地展示了人物形象及矛盾冲突。从“法庭”一场来看,它写法庭审判,并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但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却把这场戏写的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莎士比亚运用层层铺垫的手法,推波助澜,将矛盾的双方推向白热化,然后奇峰突起,使剧情急转直下。这种大开大合、曲折有致的情节安排,显示了莎士比亚杰出的戏剧才能。

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善于通过行动和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夏洛克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却一反常态,非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窄,冷酷无情,复仇心极重。败诉以后他又想要三倍的还款,贪吝的本相暴露无遗。同时,他也是一个饱受欺侮的犹太人,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夏洛克可以说是这部喜剧中的悲剧人物,女儿抱着自己的财产和情人私奔了,最后甚至是输掉了自己的剩余的一部分财产。鲍西娅同样主要人物,她是莎士比亚极力歌颂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她谈吐文雅,机智勇敢,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在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她为了援助丈夫的朋友,女扮男装,有胆有识,在面对咄咄逼人的夏洛克的时候,从容不迫,一步步让对手落入自己的圈套中。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置恶人于死地,大快人心。

安东尼奥:他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商人。他珍重友情,为了朋友而向高利贷者借钱并为此死而无怨;他宽宏大量,面对夏洛克的无耻阴谋,竟逆来顺受。总之,他身上有正派,重情,温文尔雅等人文主义者为之讴歌的品质。

这本书的道理很通俗但却又发人深省,它告诉我们如何看世界,如何做事情,求真务实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它通过剧中人物对金钱的看法,揭示了世人对一切事物的看法。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事物、评价人物不能只凭外表。所谓真人不露相,要相信只要是金子终究是会

发光的。这就要我们擦亮双眼,分清是内在金还是外在金了。张帆

第五篇:外国文学作业内容答案

外国文学作业内容

(一)填空题

1、古希腊流传至今最早形成文字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 》和 《 》,相传是 所作。

2、希腊最著名的诗人 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3、古希腊“悲剧之父”是 ;“舞台上的哲学家”是 ;“喜剧之父”是。

4、的代表作史诗《 》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文学作品。

5、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被称为。6、15世纪末,法国“七星诗社”以 为首。

7、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 ”是西班牙对欧洲文学的一大贡献,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

8、古典主义在戏剧方面提倡“ ”即、地点、动作的三个整一。

9、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的理论代表是布瓦洛,著有《 》书。提出一整套古典主义的理论主张。

10、继文艺复兴之后第二次全欧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

11、丹尼尔·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作是《 》。12、18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了德国文学史上一次反封建斗争的高潮——“ ”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德国文学的发展,和 是这次运动中的杰出代表。

13、《神曲》分为、、三部,诗中的 象征着理性,贝阿德丽采象征着。

14、的代表作是《堂吉诃德》,书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堂吉诃德和。

15、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麦克白》。

16、的代表作是《达尔杜弗》,在欧洲,达尔杜弗已成了“ ”的

同义语。

17、《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主人公是维特和他心爱的姑娘。

18、诗剧《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诗中魔鬼 是恶的象征,体现了否

定的精神。

19、浮士德追求真理的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追求古典美和改造大自然。20、十九世纪英国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是、和骚塞。

21、雪莱的抒情诗名著是,以“如果冬天来临,春天岂会遥远”两句为结。

22、19世纪20年代法国浪漫主义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克伦威尔〉序》是浪漫主义的宣言。

23、十九世纪中期欧洲文学的主要特点是 的兴起,并逐渐代替 而占据文坛的主导地位。

24、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是诗人,代表作是诗集《 》。

25、19世纪七十年代,欧洲文学各种流派纷呈,较有影响的有自然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等。

26、《哀希腊》是拜伦长篇叙事诗《 》中的一个抒情片段,全诗洋溢着 的精神。

27、《 》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诗中主人公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 ”的形象。

28、普希金的《致大海》中,“大海”是 的象征。诗人借大海的形象表现了 的情怀。

29、《 》是普希金抒情诗的代表作,有“爱情诗卓绝的典范”之称。30、和 是于连·索雷尔一生中起重要作用的两位女性。

31、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风俗研究》。

32、《高老头》中的 和 是拉斯蒂涅人生道路上的两位指路人。

33、在俄国文学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流派自然派。

34、《死魂灵》中刻画了五个地主形象,他们分别是、、、、泼·留希金。

35、的两大杰作是《 》和《双城记》。

36、长篇历史小说 中的主人公是爱斯美拉尔达和喀西莫多。

37、是《悲惨世界》中塑造的统治阶级的铁石心肠的鹰犬。

38、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主要人物身上都 突出地表现一种气质即贪财、好色和恣意放纵的“卡拉马佐夫气质”。

39、《罪与罚》中男女主人公分别是 和。40、《玩偶之家》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 和。

41、法国作家 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是《 》。

42、“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 对托尔斯泰的评价。

43、《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是。

44、和 是托尔斯泰名著《复活》中的男女主人公。

45、《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作者是。

46、中篇小说《 》是马克·吐温晚期的著名作品。

47、高尔基的长篇小说《 》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48、的主要作品的《儿子与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恋爱中的女人》等。

49、罗曼罗兰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是《 》。50、现代主义文学包括诸多流派,主要有后期、、、、、超现实主义,新小说、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

51、艾略特的《 》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也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奠基之作。

52、詹姆斯·乔伊斯的《 》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

53、在20世纪拉丁美洲各种文学流派中,成就最突出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流派是。

54、高尔基的《母亲》中成功地塑造了母亲 和她的儿子 的形象。

55、《童年》中的外祖母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概括了俄罗斯普通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和弱点,因而被称作是“ ”。

56、西方评论家把 与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共同誉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人。

57、卡夫卡的三部长篇是《美国》、《 》、《 》、(《 》)。

58、卡夫卡的《 》中的主义公是格里高尔·萨姆沙。

59、《 》被认为是加缪最有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60、“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是海明威的《 》中的名言。61、《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是 他是海明威崇尚的“硬汉子”精神的最充分体现。

62、索科洛夫是 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主人公。63、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标志着作家的创作达到辉煌时期。1982年,马尔克斯获当年的 文学奖金。64、《 》代表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水准,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编定的史诗。65、印度古代两大史诗是《 》和《 》。

66、在中古时代,亚非地区逐渐形成三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文化体系、文化体系。

67、成书于七世纪的伊斯兰教经典《 》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68、亚非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有日本的 和印度的、尼日利亚的、南非的、埃及的 等。

69、希伯来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汇集在《 》里,基督教以之为经典,并把它和《新约全书》合称为《 》。

70、在《旧约》上帝创造人类的神活中,和 是人类的祖先。

71、近现代西方文学继承了两个传统,一是 和罗马的古代传统,二是 和基督教的中世纪传统,即所谓“二希”。

72、的《沙恭达罗》中的男主人公是。73、紫式部的创作有三部,即《紫式部集》、《紫式部日记》、和《 》。74、《源氏物语》前半部的男主人公是,后半部的男主人公中薰君。75、《 》(又译《天方夜谭》)是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享有“世界最大奇书”之称。76、“吉檀迦利”是孟加拉文的音译,意思是。77、《雪国》的作者是,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78、《雪国》的男女主人公是 和。

(二)选择题:

1、欧洲文学史上最古老的文学是:。a、古代希腊文学 b、古代罗马文学 c、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d、希伯来文学

2、希腊神话的特点是:。

a、人神同形同性 b、人神同形异性 c、人神异性异性 d、人神异形同性

3、史诗《埃涅阿斯记》是罗马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作者是:。a、奥维德 b、荷马 c、维吉尔 d、贺拉斯

4、《罗兰之歌》是哪国的史诗? a、法兰西 b、古俄罗斯 c、德国 d、西班牙

5、《十日谈》的作者是:。a、彼特拉克 b、薄伽丘 c、龙沙 d、拉伯雷

6、《小癞子》是哪国作品?。a、法国 b、德国 c、西班牙 d、英国

7、“三一律”是指:。

a、时间、地点、动作的整一 b、时间、人物、空间的整一 c、时间、人物、情节的整一 d、时间、空间、地点的整一

8、《鲁滨逊飘流记》的作者是:。a、英国的菲尔丁 b、英国的笛福 c、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d、法国的狄德罗

9、《坎特雷伯故事集》的作者是:。a、乔叟 b、弥尔顿 c、斯宾赛 d、伊索

10、《伪君子》达尔杜夫的首次登场是在。a、第三幕 b、第二幕 c、第一幕 d、第四幕

11、《浮士德》中靡非斯特体现了。a、恶的否定精神 b、善的肯定精神 c、善、否定精神 d、恶、肯定精神

12、《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维特爱上了。a、杜子西尼娅 b、马蒂尔德 c、夏绿蒂·布芙 d、奥菲利亚 13、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是、作品是。a、波特拉克、《歌集》 b、拜伦、《堂璜》 c、但丁、《新生》 d、惠特曼、《草叶集》

14、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是:。a、堂璜 b、奥涅金 c、乞乞科夫 d、罗亭

15、《红与黑》中主要女性形象有。a、德瑞那夫人、德伐石太太 b、娜塔莎、鲍赛昂夫人 c、达吉亚娜、马蒂尔德 d、马蒂尔德、德瑞那夫人

16、《人间喜剧》由三大门类组成,最重要的是:。a、《风俗研究》 b、《哲理研究》 c、《分析研究》 d、《政治研究》

17、《高老头》中高老头和、是拉斯蒂涅的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导师。a、伏脱冷、伏益太太 b、伏脱冷、鲍赛昂夫人 c、鲍赛昂夫人 d、伏脱冷、吕西安

18、果戈理在俄国文学史上有着巨大的意义,他开创了一个新流派,即。a、批评现实主义 b、自然派

c、浪漫主义 d、自然主义

19、狄更斯的主要作品有:。a、《远大前程》《双城记》 b、《复活》《双城记》 c、《草叶集》《双城记》 d、《远大前程》《罪与罚》 20、《悲惨世界》的主人公是。

a、芳汀 b、珂赛特 c、冉阿让 d、马吕斯

21、《罪与罚》的作者是:。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托尔斯泰 c、陀思妥耶夫斯基 d、马雅可夫斯基

22、《玩偶之家》最大的艺术特点是。a、回顾式 b、倒叙法 c、发现与突变 d、追溯法

23、莫泊桑长篇杰作有。a、《一生》《漂亮朋友》 b、《一生》《项链》 c、《我的叔叔于勒》《老人》 d、《遗产》《珠宝》

24、“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 的评语。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恩格斯

25、《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作者是。a、马克·吐温 b、惠特曼 c、高尔基 d、狄更斯

26、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a、《童年》 b、《母亲》 c、《 我的大学》 d、《鹰之歌》

27、《儿子与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作者是。a、罗曼·罗兰 b、莫里亚克 c、劳伦斯 d、纪德

28、《荒原》的作者是。a、贝克特 b、庞德 c、艾略特 d、凯泽

29、现代主义包括诸多流派,其中有:。a、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等 b、现实主义、新小说等

c、象征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等 d、新小说、表现主义、浪漫主义 30、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a、萨特、贝克特 b、加缪、艾略特 c、萨特、加缪 d、柏格森、尤里西斯

31、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作家作品有:。

a、鲁尔福的《百年孤独》 b、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c、冯尼格特的《猫的摇篮》 d、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32、《童年》中的叙述者是。a、外祖父 b、作者 c、外祖母 d、阿辽沙

33、卡夫卡的长篇小说有:。

a、《变形记》《美国》《审判》 b、《审判》《美国》《地洞》 c、《城堡》《变形记》《美国》 d、《城堡》《美国》《审判》

34、《鼠疫》的主要人物形象是。a、里厄医生 b、朗贝尔 c、莫尔索 d、西绪弗斯

35、《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战地钟声》的作者是。a、加缪 b、海明威 c、萨特 d、桑提亚哥

36、葛利高里是 作品中的主人公。a、《顿河的故事》 b、《静静的顿河》 c、《一个人的遭遇》 d、《被开垦的处女地》

37、《百年孤独》反映了 以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与社会现实。a、墨西哥 b、玻利维亚 c、哥伦比亚 d、巴西

38、《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 史诗。a、日本 b、印度 c、波斯 d、朝鲜

39、人类最早编定的史诗是。a、荷马史诗 b、印度两大史诗 c、《吉尔迦美什》 d、《亡灵书》 40、伊斯兰教经典是。a、《圣经》 b、《古兰经》 c、《吠陀》 d、《奥义书》

41、近现代西方文学的两个传统即“二希”是。a、希腊、罗马古代传统,欧洲文学传统

b、希腊、罗马的古代传统,希伯来和基督教的中世纪传统 c、希腊古代传统、希伯来文化传统 d、希腊文化传统和希伯来古代文化传统

42、《沙恭达罗》的作者是。

a、印度的首陀罗伽 b、印度的伽梨陀娑 c、日本的井上靖 d、越南的阮攸

43、紫式部的主要作品有:。a、《源氏物语》《紫式部日记》 b、《源氏物语》《紫式部集》《紫式部日记》 c、《源氏物语》《紫式部集》 d、《紫式部日记》《源氏物语》

44、《一千零一夜》是 著名的民间故事集。a、日本 b、越南 c、阿拉伯 d、印度

45、《吉檀迦利》中作者追求的是 的理想境界。a、神我共存 b、梵神一体 c、神人合二 d、梵我同一

46、川端康成《雪国》的创作特点是 的创作方法。a、西方 b、东方

c、日本传统 d、东西结合

47、至1994年止,亚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有 位。a、7 b、4 c、3 d、5

48、日本获诺贝尔奖的作者是:。

a、川端康成 b、大江健三郎

c、井上靖、川端康成 d、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

(三)简答题

1、简述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

2、简述人文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家。

3、简述古典主义文学及其代表作家。

4、简述启蒙主义文学及其主要特征。

5、简析《俄狄浦斯王》悲剧观的思想根源。

6、简析《堂吉诃德》的思想。

7、简析达尔杜夫的形象特征。

8、简述《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9、简析《浮士德》中靡非斯特的关系。

10、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11、简述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12、简析于连爱情及其悲剧的实质。

1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概说。

14、分析拉斯蒂涅堕落的原因。

15、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16、简析《悲惨世界》的主题思想。

17、《羊脂球》的艺术特色简说。

18、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19、《童年》中老祖母形象简析。

20、卡夫卡《变形记》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概说。

21、简析《源氏物语》的主要思想内容。

22、《雪国》中驹子形象简说。

(四)分析题

试分析但丁的《神曲》的主题思想和主要艺术特征。

试分析《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和桑丘·潘沙的形象特征。怎样认识哈姆莱特这个人物。试分析《达尔杜弗》的艺术特色。

于连为什么“不是一只狼,只不过是狼的影子”? 试分析拉斯蒂涅堕落的原因。

分析《双城记》中作者人道主义的双重性。

试分析《玩偶之家》对资产阶级的揭露及该剧的艺术特点。分析《羊脂球》的艺术特色和羊脂球的形象。

10、分析《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形象。

11、分析卡夫卡《变形记》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12、概述《圣经·旧约》的文学内容和文学的特性及《圣经·旧约》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13、为什么说《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哲学观的艺术体现?

外国文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

1、《伊利昂记》 《奥德修记》 荷马

2、萨福

3、埃斯库罗斯 欧里庇得斯 阿里斯托芬。

4、维吉尔 《埃涅阿斯记》

5、人文主义

6、龙沙

7、流浪汉小说 《小癞子》

8、“三一律” 时间

9、《诗艺》

10、启蒙运动

11、《鲁滨逊飘流记》

12、狂飚突进 歌德 席勒

13、地狱(净界)炼狱 天堂 维吉尔 信仰

14、塞万提斯 桑丘·潘沙

15、《哈姆莱特》 《奥瑟罗》 《李尔王》

16、莫里哀 “伪善者”

17、歌德 绿蒂

18、《浮士德》 靡非斯特

19、学者生活 爱情生活 政治生活 20、华兹华斯、柯勒律治

21、《西风颂》

22、维克多·雨果

23、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24、惠特曼 《草叶集》

25、唯美主义 象征主义 现实主义

26、堂璜 爱国主义英雄主义

27、《叶甫盖尼·奥涅金》 “多余人”

28、自由 渴望自由、忠于理想

29、《致凯恩》

30、德·瑞那夫人 马蒂尔德

31、哲理研究、分析研究

32、鲍赛昂夫人 伏脱冷

33、果戈理

34、玛尼洛夫、科罗包奇伽、诺兹德辽夫、梭巴开维支

35、狄更斯 《远大前程》

36、《巴黎圣母院》

37、沙威

38、陀思妥耶夫斯基

39、拉斯柯尔尼科夫 索尼亚 40、娜拉 海尔茂

41、莫泊桑 《羊脂球》

42、列宁

43、列夫·托尔斯泰

44、聂赫留朵夫 玛丝洛娃

45、马克·吐温

46、《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47、《母亲》

48、劳伦斯

49、《约翰·克利斯朵夫》

50、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

51、《荒原》

52、《尤利西斯》

53、魔幻现实主义

54、尼洛夫娜 巴威尔

55、“俄罗斯老祖母”

56、卡夫卡

57、《诉讼》(《审判》)《城堡》

58、《变形记》

59、《鼠疫》 60、《老人与海》 61、桑提亚哥 62、肖洛霍夫 63、《百年孤独》 诺贝尔 64、《吉尔伽美什》 65、《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 66、印度 伊斯兰 67、古兰经(《可兰经》)

68、川端康成 泰戈尔 索因卡 戈迪默 马哈福兹 69、旧约 圣经 70、亚当 夏娃 71、希腊 希伯来 72、迦梨陀娑 豆扇陀 73、源氏物语

74、源氏(光源君)75、一千零一夜 76、奉献 77、川端康成 78、驹子 岛村

(二)选择题答案:

1.c 2.a 3.c 4.a 5.b 6.c 7.a 8.b 9.a 10.a 11.a 12.c 13.d 14.b 15.d 16.a 17.b 18.b 19.a 9 20.c 21.c 22.d 23.a 24.b 25.a 26.b 27.c 28.c 29.c 30.c 31.b 32.d 33.a 34.a 35.b 36.b 37.c 38.b 39.c 40.b 41.b 42.b 43.b 44.c 45.d 46.d 47.d 48.d

(三)简答题提示

1、提示:

指古希腊文学四个阶段的主要成就。(1)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荷马史诗。

(2)萨福的爱情诗,阿那克瑞翁、品达罗斯的诗。(3)古典时期的戏剧、三大悲剧诗人、“喜剧之父”。(4)希腊化时期的新喜剧,代表作家是米南德。

2、提示:

人文主义文学鲜明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愿望。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内容是:反对神权和神性,宣扬人权人性,提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问题;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世享受,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科学知识;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国家统一。代表作家有意大利的彼特拉克、薄伽丘、法国的龙沙和拉伯雷、西班牙的维加、英国的乔叟、托马斯·莫尔、斯宾塞等。

3、提示:

古典主义是17世纪兴盛于法国,流行于西欧达二百年之久的文学思潮。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主要特征是:(1)鲜明的政治倾向,拥护歌颂王权、维护国家利益等。(2)在理想上崇尚理性。

(3)在创作和理论上强调摹仿古代,崇尚希腊、罗马文学。

(4)艺术形式上对各种文学作品的体裁都有严格的界线与文学法规。如戏剧方面提倡 “三一律”。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布瓦洛等。

4、提示:

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启蒙主义的文艺思想和美学原则。主要特征有:(1)崇尚理性。

(2)鲜明的反封建倾向。

(3)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主人公,扩大作品的反映和描写范围。

(4)多样化的文学形式。主要作者有菲尔丁、笛福、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

5、提示:

简述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分析俄狄浦斯王的命运反映的个人的自由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作者的思想矛盾源自对雅典现实的感受、作者的幻灭感和命运观,正是悲剧中人与命运苦斗而不可战胜的思想根源。

6、提示:

思想内容从三方面分析:

(1)深刻揭露骑士制度的危害、尽情嘲讽骑士传奇的荒唐。

(2)广泛反映社会现实,无情鞭挞嘲骂专制君主、封建贵族和官僚衙门,对劳动人民的 苦难寄予深切同情。

(3)热情宣扬人文主义思想与社会主张。结合分析堂吉可德的形象特征及理想愿望。

7、提示:

结合情节分析达尔杜夫伪善、凶狠、残忍、贪财好色、善于诡辩的本性。说明这一形象表现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宗教伪善的危害性。

8、提示 思想内容:

首先指出维特的悲剧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18世纪后期德国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和鄙陋的恶习,反映了德国一代青年的觉醒,他们的抱负、不幸和苦恼。其次分析维特的性格特征及其悲剧的根源在于他痛恨鄙陋的现实,希望有所作为,但又无力改变现实,只好转向内心世界追求慰藉和自由。所以,维特是个有叛逆精神,但是一个孤独而脆弱的叛逆者。艺术特色:

(1)抒情性。(2)心理描写。

(3)书信体小说的形式。

9、提示:

概述浮士德一生五个阶段的追求所反映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精神的历史概括。浮士德体现了对善的追求,体现了肯定的精神,靡非斯特体现了恶,体现了否定的精神。二者的关系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靡非斯特的做恶,促成了浮士德的向善,是浮士德向善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动力。二者是辩证的关系。

10、提示:

(1)着重表现主观理想、抒发个人感情;(2)追求奇异事物、歌颂大自然;

(3)主张创作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4)重视民间文学和民间传统;

(5)追求离奇的情节、喜欢对比、夸张和华丽的词藻、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11、提示:

(1)反映现实的客观性、具体性和真实性。(2)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使人物与环境达到高度统一。

12、提示:

(1)分析于连的性格特征。

(2)对德瑞那夫人的追求始有报复心理的满足,后二者建立真挚感情,说明出身低微的平民青年,凭着旺盛的精力、惊人的聪明才智可以战胜庸俗卑鄙、毫无生气活力的贵族市长。于连对马蒂尔德的追求是为了跻身上流社会,爬上高位,为此他不惜弄虚作假、去骗取爱情。(3)于连的悲剧反映了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命运。在不合理的社会里,统治者是决不容许一个正直而有才华的青年实现他的宏愿和野心的。

13、提示:(1)《人间喜剧》的三部分:即《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最重要,又包括六个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2)《人间喜剧》主要内容:

① 描绘了封建贵族在资本主义金钱势力的逼攻下一步步衰亡的过程; ② 描绘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③ 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④ 用同情的态度描写劳动人民贫困的生活。

14、提示

主要分析鲍赛昂夫人、伏脱冷和高老头三人为他上的“人生三课”对他的重大影响。他们使这个曾经比较清白的青年,最后堕落成狂热地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

15、提示

(1)作品中心主题概说:作者通过对马奈特医生和德伐石太太一家的悲惨遭遇,以及法 国大革命的描写,揭露了封建贵族血腥统治的罪恶,对生活在下层的小市民和农民的苦难寄予深厚的同情,肯定了人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

(2)几个人物描写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马奈特是人道主义的楷模,卡尔登是人 道主义理想的化身,达尔奈是作者人道主义理想的体现者,是作者理想的青年。

(3)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局限性表现在反对一切敌对和暴力,以及一切形式的压迫,作 者对革命不理解,感到恐惧、害怕。如对贵族复仇最坚决的德伐石太太被描写成嗜血狂等。(4)作者希望以博爱取代互相残杀,用人道主义缓和阶级矛盾,希望人人和睦相处。作 者的人道主义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16、提示

(1)对“遭受苦难的人们”的真诚同情;

(2)控诉现代“文明”的罪恶。指出所谓资产阶级的文明,尤其是法律的偏见,是造成 犯罪的真正原因。

(3)歌颂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4)仁慈、博爱才能拯救社会的思想。

17、提示

(1)个性化的人物语言。(2)细致的肖像描写。

(3)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的对比手法。(4)亦庄亦谐或明庄暗讽的叙述风格。

18、提示

(1)内容上。现代主义文学着力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对立关系 和现代人对自我的探索与思考。

(2)表现方法上,以表现法代替再现法,较多使用象征、隐喻和颠倒时空顺序的自由联 想;注重表现瞬间的、复杂多变的情绪和印象,挖掘深层的、潜在的意识世界;善于采用怪诞、荒唐、反理性、反逻辑的描写方法。

(3)现代主义的诸多流派: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 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

19、提示

(1)老祖母勤劳、乐观、善良、智慧的性格体现着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2)思想中的封建意识、迷信观念和逆来顺受的思想;

(3)老祖母的形象概括了俄罗斯普通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和她们的弱点,所以她被誉为 “俄罗斯老祖母”。20、提示 思想内涵:

(1)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2)表现了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惧。(3)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艺术特色;

(1)运用“变形”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怪诞化,而且具有象征意义。

12(2)融滑稽性于悲剧性之中,以讥讽的笔调达到黑色幽默的效果。(3)冷漠、客观、简洁的叙事风格。

21、提示

(1)《源氏物语》是紫式部的代表作,也是中古日本物语文学的典范。全书54卷,分前

后两部分。前41卷以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为中心,着重叙述他在情场和官场上的浮沉;自42卷起至结尾,写源氏之子薰君的放荡生活及其所造成的悲剧。整部作品虽花很多篇幅写男女之间的性爱,但同时又贯穿着大贵族与皇室之间的尖锐斗争,二者互相交织,构成当时贵族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

(2)作品通过源氏的用情不专、喜新厌旧、始乱终弃和轻薄放荡的生活描写,有力地揭 示贵族阶级的道德堕落、精神腐朽及其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薰君以源氏的继承人身份出现,他的内心矛盾更加激烈,痛苦更加深重,力量更加薄弱。

(3)对宫庭内外争权夺利的斗争、皇室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地方贵族追名逐利的生活 的描写,客观地揭示了贵族阶级腐朽和衰亡的历史。(4)作品偶尔也涉及到下层社会人民的生活状态。

22、提示

(1)身为烟花场上的驹子并没有沉论,在心中始终隐藏着做人的尊严和自尊。(2)对未来的憧憬,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

(3)认真的生活态度,较顽强的意志力和进取心。

(4)她对岛村“无偿的爱”中,既有纯真的一面,又有畸形、病态的一面。

(四)分析题提示 提示:

(1)主题思想:

①、但丁创作《神曲》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宗教,而是为了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 民族的出路。②、《神曲》中但丁通过自己神游“三界”的故事,寓意深刻地表达了这样的主题:人类应该在理性的指引下,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在道德上得以净化,再经过信仰的引导,走出迷惘,到达理想的境界。③、分析《地狱》《炼狱》《天堂》的内容,说明地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炼狱象征着从丑恶现实到达理想境界必须经过的苦难历程,天堂则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结合具体实例展开分析。

④、评价:围绕这一主题,作品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深刻地抨击了邪恶势力,生动地描写了新旧交替时期先进人物的精神探索。《神曲》在思想内容上虽有矛盾之处,但其中已显示出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芒,它是但丁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的寓言性的总结。艺术特征:

①、严密完整的结构形式。

②、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手法。注意:此节的题目还有:

①、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②、分析《神曲》的双重性? 提示:

(1)堂吉诃德:

①、堂吉诃德性格的最显著特征: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办事不讲实际。结合

具体情节展开。

②、堂吉诃德的骑士精神包含着人文主义理想的内容。

③、堂吉诃德自信乐观、热情豪爽、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对自由与和平、社会平等和婚 姻自主的正确看法等构成他性格的另一面:清醒、明智、充满美好的进步理想和信心,对生活和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评价。

(2)桑丘·潘沙是堂吉诃德的对照和补充,可从三方面把握: ①、他是西班牙当时千千万万农民的不幸生活的写照。②、反映了当时西班牙农民的两面性:劳动者勤劳、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弱点。

③、作者借桑丘·潘沙的形象表现自己的理想。堂吉诃德以骑士打抱不平的方法不能实现的公道与正义,在桑丘的实践中得以实现,以桑丘当总督为例展开。作者借桑丘当总督时表现的才能从反面批判了当时身居要职的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注意:这题可以从另一角度出题:分析堂吉诃德性格的两重性。提示

(1)哈姆莱特作为人文主义者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特点。

(2)哈姆莱特忧郁的根源,哈姆莱特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把个人复仇和“重整 乾坤”改造整个客观现实的任务联系起来,是他行动延宕的原因;

(3)哈姆莱特悲剧的根源。主观上是他相信个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不相信群众,孤军奋战,善于思考而不善于行动,这是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的局限性;客观上是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社会恶势力过于强大。

(4)哈姆莱特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的原因。哈姆莱特是封建内部出现的少数先进人物 的代表,他的思想是进步的,他与克劳狄斯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与社会恶势力所进行的斗争。这是萌芽的先进力量与强大恶势力之间的矛盾。提示:

(1)符合古典主义的“三一律”;①②③④⑤⑥⑦

(2)别出心裁的开场严整紧凑、层次分明的结构。展开分析。(3)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成功地塑造了达尔杜弗的伪善性格;

(4)强烈的对比手法,以达尔杜弗为例,他的甜言蜜语与丑恶行径的对比,最初的 谦卑与后来的凶恶的对比等;

(5)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古典主义喜剧的严格界限,带有许多悲剧性的因素。提示:

(1)于连的复杂性格总说。他的身上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动摇性。

(2)性格发展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三个过程,结合实例,展开分析。

从小的反抗心理,对启蒙思想的接受、崇拜拿破仑,敢于顶撞德瑞那市长,他对德瑞那夫人的感情最初出于满足虚荣心和对上流社会的报复。神学院的生活是他在个人野心和伪善的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反抗性逐渐消失;在“阴谋和伪善的中心”侯爵府里,于连的个人野心膨胀,巧妙伪装自己,得以实现个人野心,此时他的平民反抗性消失;枪伤德瑞那夫人使他被判死刑,这时他的反抗性又觉醒,意识到“整个社会,都充满虚伪”而拒绝上诉,最后以死来抗议伪善的社会。

(3)于连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的,他所追求的是个人的发迹和飞升,而非以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的目标,他也没有明确的政治思想。作为个人主义的反抗者,于连的追求一旦满足,就容易同现实妥协。

(4)于连“不是一只狼,只不过是狼的影子”。他虽有对统治阶级的反抗意识与行动,但终不过是大革命时代的英雄。他的悲剧是王朝复辟时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命运的概括,14 具有典型意义。作者通过他的悲剧,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反映了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提示:

(1)拉斯蒂涅是被资本主义社会所腐蚀的贵族青年的典型。(2)概括拉斯蒂涅初来巴黎时的理想。

(3)鲍赛昂夫人、伏脱冷和高老头对拉斯蒂涅的重大影响。鲍赛昂夫人给他上了人 生哲学的第一课——极端利己主义哲学课。伏脱冷给他上的人生哲学的第二课——金钱法则课。鲍赛昂夫人的退隐,伏脱冷的被捕和高老头被女儿抛弃的悲剧促使他下了不择手段向上爬的决心。曾经比较清白的拉斯蒂涅终于堕落成为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

(4)拉斯蒂涅的堕落的原因中有环境影响的因素。穷酸破落的伏盖公寓和富丽奢华的上流社会的强烈对照,更刺激了拉斯蒂涅的野心。(5)拉斯蒂涅的堕落揭示了金钱的腐蚀作用和贵族阶级衰亡的历史趋势,具有典型意义。提示:(1)《双城记》中作者怀着深深的人道主义同情,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真正原因及其必然性。(2)作者一方面真实地暴露了法国革命前贵族统治阶级的凶残、暴虐和腐朽,另一方面又满怀同情地描述了小市民和农民被压迫和穷苦状况。以德伐石太太一家的遭遇和马奈特医生的不幸为例展开。

(3)作品中查理、马奈特和卡尔登等人物的人道主义美好品质的描写体现了作者仁慈、宽恕和博爱的道德理想。

(4)作者对法国大革命的描写中,渲染了它的恐怖性和残酷性。以德伐石太太的塑造,卡尔登为友捐躯等情节展开分析。

(5)狄更斯的人道主义药方在社会实践上是软弱的,实际上不过是一种美丽的幻想。提示:

(1)此剧批判了以男权为中心的虚伪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例如娜拉被海尔茂称为 “小鸟儿”、“小松鼠”等象征娜拉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结合情节展开分析;

(2)通过对不平等家庭关系的揭露,剧本深刻地揭露了维系这种关系的资产阶级社 会道德、法律、宗教等的不合理,并且尖锐地提出了把妇女从男权中心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的问题;

(3)海尔茂形象的塑造,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的本性。分析海尔茂的形象特征。艺术特征:(1)“追溯法”,即不完全倒叙法。戏在接近高潮时拉开大幕,而在此之前的重要情节都通过回溯加以交待,戏剧矛盾因此集中突出。(2)“讨论法”。即在剧中提出一系列重大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甚至激烈的辩论。剧本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1)运用旁白、独白、细节和主人公的动作刻划娜拉的心理。

9、提示:《羊脂球》是篇篇幅较少的中篇,分析作品人物形象时应结合重点情节展开分析。(1)人物形象概说:羊脂球虽然是一个社会地位卑下的妓女,然而却是一个善良、具有民族自尊感和爱国热情的高尚人物。

(2)羊脂球形象的刻划主要通过三个场面:

①车厢里。九位“上等”旅客对羊脂球的态度转变。羊脂球的善良与上流人物的狠毒形成 鲜明对比。

②多特镇旅馆里。满怀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义愤的羊脂球对普鲁士军官无礼要求坚决拒绝。上流人物为了个人利益抛弃民族尊严,对羊脂球软硬兼施,逼她就范。羊脂球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上层人物的寡廉鲜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③回到车厢。羊脂球为上流人们做了牺牲,而这些人却只顾尽情吃喝,没有一个想到她。

羊脂球内心十分痛苦,一路哭泣,上流人物不予同情,反而幸灾乐祸,认为“她哭自己的耻辱”。他们以一副正人君子的面孔来对待这些善良的牺牲品。

(3)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谴责上流社会的人物,赞扬羊脂球为代表的法国下层人物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艺术特色:

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表现鲜明的个性;

②、运用细致的肖像描写达到人物形象的个性化; ③、运用多层次、多侧面、多角色的对比手法; ④、采用亦庄亦谐或明庄暗讽的叙述风格。提示:

聂赫留朵夫性格发展的三个阶级:

(1)进入沙皇军队之前的那段时期。他思想单纯,接受资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影响,是英 国哲学家斯宾塞的信徒,从道德的角度否定土地私有、把继承来的土地送给农民。此时他作风正派,是个思想进步的“真正的贵族青年”。

(2)到彼得堡进入军队到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止。他腐化堕落时期,受到环境影响,一 味追求享乐,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诱奸了纯洁的少女卡秋莎并残忍地抛弃了她。心灵深处虽感负疚,但仍沉溺在花天酒地中。此时他丧失了青年时期道德上的纯洁和雄心壮志,是一个饱食终日的腐朽的贵族。

(3)在法庭上同玛丝洛娃见面后他的性格发展进入第三阶段。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震憾 了他的灵魂。他决心以行动赎罪。在为玛丝洛娃伸冤的过程中,他接触了腐朽的贵族官僚,也了解了广大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他站在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对自己出身的阶级产生了憎恶情绪。但他的认识只局限于通过宗教和人类之爱来解决社会矛盾。在作品的结尾,聂赫留朵夫实际成了托尔斯泰宣扬道德自我完善和不以暴力抗恶性的传声筒。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形象,是托尔斯泰自传性人物中的一个特殊典型。聂赫留朵夫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本阶级罪恶的忏悔,对专制制度的谴责,反映了在专制制度的危机时代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他在忏悔过程中的矛盾、彷徨,以及最后走向宗教,既概括了当时一部分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矛盾。

11、提示:(1)《变形记》的情节概括。(2)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

①、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异化。②、表现了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的一种生存恐惧。③、表现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艺术特色:

①、运用“变形”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怪诞化,而且具有象征意义; ②、融滑稽性于悲剧性之中,以讥讽的笔调达到黑色幽默的效果; ③、冷漠、客观、简洁的叙事风格。

12、提示:

《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也是希伯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希伯来文学的汇集,它集中体现了古代希伯来文学的精华和主要成就。《旧约》共39卷,可分为经律记、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集。《旧约》中文学作品广泛地、生动地表现了希伯来人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和思想感情。《旧约》的文学作品可以从神话、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预言和箴言等体裁加以区别。

(1)神话,简说上帝创造宇宙、上帝创造人类和挪亚方舟等;

16(2)故事,简说大卫、所罗门的故事;(3)诗歌,简评《诗篇》、《耶利兴哀歌》和《雅歌》;(4)小说,简说《路得记》;(5)戏剧,简说《约伯记》;

(6)预言,即先知所传达的上帝的信息或代表上帝所作的发言,例《阿摩司书》;(7)箴言,简说箴言的内容和特色等。《旧约》文学的特性:

民族性、宗教性、悲剧性、民间性和浪漫性,试举例说明。《旧约》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①对东方文学的影响,举例说明; ②对西方文学的影响,举例说明; ③“二希”涵义。

13、提示:(1)《吉檀迦利》的意思是“奉献”。这部诗集是奉献给诗人心目中的神的。(2)简述泰戈尔追求的与梵即神完全合一的境界。(3)《吉檀迦利》中表现了作者对于与梵即神合一境界的追求与感受:

①作品表现了作者日夜盼望与神相会、与神结合,达到合二为一理想境界的急迫心情。简评《第103首诗歌》;

②作品中表现了作者达不到合二为一的理想境界时的无限痛苦,简评第43、50首诗; ③作品表现 了作者达到合二为一理想境界后的无限欢乐。简评第67首;(4)《吉檀迦利》的主题:在有限的范围内获得无限的喜悦,泰戈尔哲学观即追求“梵我同一”境界中积极入世的精神,爱世的内涵中表现了泰戈尔对人间理想社会的追求,在作品中表现为:

①当他讴歌令人不免有些虚无飘渺之感的理想境界时,他表现出对自己祖国未来的热切期望。如35首;

②他心目中的神存在于现实世界和尘世生活中,离不开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如第10首; ③他主张执著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与神站在一起,反对脱离现实寻求超脱。如第11首。结语:《吉檀迦利》堪称泰戈尔哲学观的艺术体现。

下载外国文学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国文学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外国文学第2次作业[推荐]

    外国文学(1)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1、“古典时期”——古希腊文学的一个阶段,是指公元前8—5世纪,也就是欧洲奴隶制全盛时期,其间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希腊戏剧和文......

    外国文学基础作业4

    外国文学基础第4次平时作业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诗剧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其中魔鬼的名字叫 靡菲斯特 ,在歌德的创作中地位仅次于这部诗剧的长篇小说是《威廉·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外国文学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外国文学(2)》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钱慧超 2016春 学号: 学习中心: 716088092001 永嘉学习中心 ——————————————————————————......

    外国文学基础作业二答案

    外国文学基础作业二答案 一、 填空题 ● 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1、《上尉的女儿》——普希金 2、《红字》——霍桑 3、《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4、《国际歌》——欧仁.鲍狄......

    外国文学第1次作业答案

    外国文学(1)作业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简述题: 1、简述希腊神话的内容和特征答:希腊神话的起源:希腊神话是古代希腊人民留给后世的一份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遗产。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征......

    电大外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

    外国文学基础 第一次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每题2分,共20分,答错不得分) 1.堂吉诃德主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b A. 地主B. 游侠 C. 农民D. 士兵 2. A. 亨利•费......

    2014夏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作业答案

    一,写出外国文学名著二十部。(20%) 《伊利亚特》、《奥德赛》、《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十日谈》、《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堂·吉诃德》、《鲁滨逊飘流......

    外国文学作业 读李尔王后有感

    读《李尔王》后有感 《李尔王》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书以两个家庭的悲剧展开,时代动荡,社会秩序被破坏,父子相逼,手足相残,人性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