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生活点滴
[校园生活点滴]
校园生活点滴
“生活就像音乐,校园生活就好比音乐中的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因为有了这种生活的累积,才谱写出了一首动听的乐曲,校园生活点滴。”
学校美景
一走进学校,一尊孔子像耸立在勤政楼前,校园里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树木傲然挺立,好像是时刻保护我们的士兵。九曲桥的造型奇特,衬托着薄雾,更仿佛在仙境。绿油油的湖水有如一块明镜,映出你的倒影,有如一块翡翠,剔透无暇。寒风吹过湖面,露出一道道波纹,而那几只小鹅却丝毫不觉寒冷,在湖中央嬉戏玩耍。
学会学习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不光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学习的方法。就好像钓鱼,以前老师把钓上来烧好的鱼给我们吃,但是我们毕业了,谁来钓给我们吃?谁来烧给我们吃?所以我们要学习“钓鱼的方式”以及“烧鱼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许,在这点上我的感悟比较深刻一点,在此总结出三大特点:语文,多阅读;数学,做习题;英语,多背诵。
除了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要学会把握时间,中学生作文《校园生活点滴》。上帝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但是每个人使用的效果却都不相同。如果你没有崇高的理想,就不能战胜自己的惰性,“有能力把握每一天时间”的人,才能站在巅峰。
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就如深山中的野兰,开在百布蛇环视的山谷。但是,从来不会有采兰人因为百步蛇,就是去寻找兰花地坚持与勇气。勇气和坚持都是不随波浪流的,勇气与坚持都需要在最纷乱的时候,保持静心。
有了这点,我相信一定能学好,不信,你试试?
学会做人
我,一个天性活泼,开朗的“假小子”,也许是因为太霸道了,一直会和同学发生争执。记得,七年级第一学期,我时常和生活老师发生争执,把关系弄得很僵,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都是我的愚蠢表现。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以后的日子里,我努力改变自己,同学和老师也渐渐改变了对我的看法。三年的初中生涯,我结识了许多肝胆相照的朋友,更感受到了友谊的温馨和可贵。
这些就是我在这短暂的三年中在康桥学校的所思,所做,所想吧!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人生可以说很漫长,但也是很短暂的,就是那么几步,也许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命运。
第二篇:侨中校园生活点滴
侨中校园生活点滴
钟倬良
我是1962年9月入读华侨中学,1968年离开学校。岁月如梭,离别母校已有29个年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少年时发生的许多事情已经在头脑中逐渐淡忘消失了。唯有发生在侨中身边的事,却终生难忘,每当回想起来,仿佛就回到了昨天。
我喜欢上刘老师的几何课
60年代初期,学校从外面调入一大批年青教师,他们教学认真,上课时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吸引大家的学习兴趣,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刘达中教师就是其中一个。刘老师来侨中后教授我们初二级的平面几何,他知识积累深厚,备课认真,上课时从不带备课本,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对同学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刘老师在上几何课,因我的手指甲长,无意中指甲划了一下,低头处理,不知刘老师眼睛那么厉害,发现我不注意听课,当即点名批评,罚站了一阵才让坐下。
那时,学校规定:学生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一个学期内每科少交或缺交六次作业(特殊情况除外),就要取消该科的考试资格。因此,同学们认真对待,大多数同学都能按时完成。我是当时初二
(一)班的数学科代表,其职责就是,登记同学们每一次交来的作业,收齐后交给刘老师批改。在一次收作业中,竟闹出一个大笑话,一个曾姓的女同学,交了数学作业后,她怕我不给她登记,当着全班同学的脸,大声地嚷着:“钟倬良,快和我登记”。我幽默地说:“是
不是去李文林那里登记?”(李文林同志当时是凤岗公社民政员,登记就是办理结婚手续的意思)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
听刘老师上课,除了学到数学知识外,还是一种享受,他常常用浅显的道理或日常生活中的事去叙述和概括数学的原理。同学们越听越爱听,大多数的同学都喜欢他上课,如讲《三角形》,就会讲到三角形的稳定性,讲《六边形》就会讲到它的应用,广州中山经念堂就是根据六边形设计的。每一节课都形象生动,有时还结合课文内容讲了许多数学家的故事,以这样来提高我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印象最深的就是讲数学家欧几里德的故事。意思大致是这样:从前,埃及国王出了一道数学题,公布全国,要求全国民众来解。如果能解出来,国王会大大有赏。那条题就是不能爬上塔尖,不能用其它仪器就能量出埃及金字塔的高度。欧几里德冥思苦想,忽然,在洗澡的时候想了出来,高兴得连衣服都未穿,就狂奔到大街上,“我想出来啦!”你知道他是怎样想出来的?原来,欧几里德就利用正午的太阳,太阳光照下的物体阴影部分刚好和物体(金字塔)高度一致的原理去解决了这个看似剌手的数学问题。还有滴滴定律(十字相乘法),各种数字平方的简便运算等数学知识,都是刘老师那时教会我们的。
师生情深,亲如手足
文化大革命前,侨中师生关系是很融洽的,老师们像兄长、亲人,他们同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物质虽然很匮乏,但大家过得非常愉快。
记得我破天荒第一次喝上牛奶是在刘达中老师宿舍里。一天早
上,我收齐几何作业交到刘老师住房里,刘老师关切地问我吃过早餐没有?(那时我从来未吃过早餐),就如实地说没有,刘老师听后,马上倒上一杯热腾腾的牛奶递给我,让我喝。老实说,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喝牛奶。原来,牛奶是这么好喝。
初三那年,吴镜华老师任我们的班主任,他对待我们相当好。有时星期天,我也不回家,索性和吴老师一起过周末。那时每餐才食五分钱菜,没有一点肉腥。吴老师出钱叫我和留下来的几位同学去买牛肉、买鸭开小灶,改善生活。我们常常在一起食饭。有时家里一时拿不出钱给我买饭票,吴老师就拿钱给我。我学会理发技术也是吴老师教给我的,有段时间,我利用星期天随吴老师下乡到天堂围给群众理发呢!难怪文革中,同学们给我开玩笑,说我是保护吴镜华老师的“马前卒”。
在读书期间,黄秀萍老师除上我们化学课外,还经常用她家的衣车给我们缝补衣服。陈颖辉老师教我们的代数,我们的师生关系也处得不错,那时,我们已自觉进校住宿,每天晚自修后,我还要和陈老师杀上几招,在互相切磋中,陈老师指出我防守不足,教了几招给我。虽然自己棋艺没有什么长进,但在日后的对弈中,受益匪浅,至今我还得感谢他。
校园生活多姿多彩
为了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引导同学们关心国家大事,每天午读的时间,学校广播站就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让我们全校学生一边听新闻,一边做记录,以培养我们的听和速记能力。
学校的体育活动搞得比较出色,学校的教工篮球队经常组织比赛,有时还到周边的观兰、龙岗、清溪、塘厦等地进行比赛,体育老师袁定乐的球艺非常高超,组织得力,经常获胜而归。学生运动队也组织得好,每天清晨,长跑队员卢丙尧同学就开始练习跑步了,跳高运动员骆牛奶在校运动会上取得不错的成绩。
尤其是学校开展的文娱活动,各班都能拿出最好的节目参加比赛,赖东发老师指导的初二
(一)班的大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还取得全校大合唱第一名。校文艺队排演的《刘三姐》,高中班同学演出的《十送红军》,这些节目都非常好看,每当谈及此事,大家还沉浸在幸福自豪中。
学校的墙报办得好,它能结合当时的形势出版。记得1964年,当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全国人民一派欢欣鼓舞,教物理的张力行老师,第一时间就在墙上介绍了原子弹的知识,爆炸的原理,普及了科普知识。后来,在上体育课时,我们还进行了一次模拟原子弹爆炸后的防护演习。
那时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已经搞起来了,学校根据同学们的爱好兴趣,组织了各种兴趣班,让同学们自由参加,同学们报名非常踊跃,如会计班、电工班、诗歌创作班等,让我们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学会了许多课外知识。
......难忘的母校,您给我知识,教会了我做人,值此五十周年校庆之际,我写了点滴回忆以作纪念。
(作者系东莞市华侨中学1965届初中毕业生)
第三篇:校园生活
朦胧间睁开眼,刺眼的白光灼痛了我的眼睛,习惯性的拿起床边的表一看,不惊吓一大跳,7:08,马上洗漱完毕,背上超负荷而又及具装饰性的书包,踩着单车朝学校奔去,一路上,风儿在耳边呼啸而过,路上人烟稀少,店铺都没开门,就这学校整人,偏偏说什么星期一升旗,所有同学必须在7:25之前到,害得我觉都没睡好,就是因为担心今天会迟到,想到这,我的思想有点松懈了,放慢了速度,但我隐约看见前面有个人,疯狂的踩着单车,看了一下表后,埋头更是狂踩,看他的校服,好象是我们学校的,没想到这时候,我也有同胞啊,心理得到巨大的安慰后,我便加快速度,单车痛苦的呻吟声加剧了,怎么说它也是“三朝元老”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它既有功劳又有苦劳,但没办法,为了我你就再积点苦劳吧!
快到学校了,路上竟然还能看见我的三个同学在那里漫悠漫悠的走着,就好象散步一样,真佩服他们的大义凛然,终于到了校门口,N个老师站在那里,本以为都是来迎接我们这些迟到的人,但我一到校门口后竟没人来留我,趁次良机那肯定就是溜之大吉咯!
一阵疯跑便到了教室,一个人都没有,看来都已经去操场上站队了,我是去还是不去呢?突然广播响起了老师说话的声音,这一下就打消了我去的念头——三个年级的人都已经站好了队伍,就看见一个人从远方不远处的教学楼跑来,大家齐齐的把目光投向他,这一时刻他就是全校的焦点,大家看着他奔跑时飒爽的英姿,突然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便是一阵阵烘笑,那丢脸的场面——痛苦啊!想到这我更是摇了摇头。一个劲的不愿意。
来到位置上坐下来,长吁一口气,还好,总算没在读书的第一天就迟到,窗外的空气格外新鲜,我深深的呼一口,然后舒缓的吐出来,又深深的呼一口,然后又舒缓的吐出来,就这样重复了N次,知道的以为我是在感受大自然,不知道还以为我有哮喘,良久后,升旗完毕了,大家陆续来到教室,熙熙攘攘的,大家都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看了一眼旁边的仁兄,依然恒古不变的埋头苦干——拿着别人的作业对照自己的课本龙飞凤舞的抄着。过一会儿,语文老师来了,他站在讲台上发出“上课”的指令,收到指令的班长马上启动语音系统“起立”,在大家说了老师好后,又启动另一语音系统“坐下”。然后就开始讲课了,我这个人不太爱上课,只喜欢做作业,但也不是那种作业狂类型的—一一天到晚的做。偶尔看看窗外的风景,又回过头听听老师讲课,但大多时候我都是睡觉,太不喜欢这里的阳光,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这里的阳光太强烈,也许是这里的阳光没有家乡的温和,阳光洒了我满脸,刺得我把眼眯成了一条缝,但却带来了我久未重逢的睡意,我的头随着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一摇一晃,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多么陶醉,就这样睡意一直延续到中午才离开——是饥饿把它赶走的。
饱餐一顿之后,差不多也快下午了,我满意的回到教室等待上课,不一会儿就铃响了,下午的精神稍微比上午好一点,上课还能听进去几句,总算还有点收获。
终于熬到了第八节课,那是最活跃的课——体育课。据我多年的观察,男生跟男生一起就是拳来脚往,你追我赶,女生跟女生在一起就是吐沫横飞,面红耳赤,但男生跟女生在一起的时候,便是和平共处,互相促进。这大概就印证证了物理的一条:“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吧。
放学了,我哪也没去,开了单车锁便在人群里劈波斩浪,N次急刹车后,安全到了家。
这便是我的一天,平凡的一天,但只要仔细看,生活的每个细节都已经在我这一天里加了“油盐”只要再细心的加一点“糖”一天的生活便多姿多彩了。这正是我平凡的中学生看似平凡的一天
微风轻柔地托起一丝丝柳絮的时候;当太阳把它金色的光辉悄然披在一棵棵俊俏的樱花树上的时候;当美丽的花瓣在空中悠悠地达几个卷儿,再轻轻落地的时候,我们正幸福地享受着烂漫的校园生活.清晨,快乐的鸟儿唱着歌,伴随着我们一路走过洒满花香的小路,目送着我们走进校园,眼里全是笑意.阳光铺在写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一中”的铜牌上,又把柔和的晨光反射到我们身上,我们笑吟吟地接受了这份光芒,朝气蓬勃地迈进校园.在去教室的路上,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漂亮的喷泉与水池,挺拔的槐书与婀娜的垂柳;我们时常碰见自己的同学或是外班的好伙伴,友好地招一招手,亲热地拍一拍背,亲切地问候两句,也许再聊一聊最近做了些什么.走进洒满晨光的教室,安置好书包与作业,长长地吁一口气,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课堂上,我们尽情地展开我们的才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认真地记好我们要领悟的知识与要点.为了让鸟儿也为我们喝彩,为了让大树也赞许地点头,为了让花儿也为之倾心,让那片片在空中飞舞的花瓣上满载着赞赏与希望的寄语…….我们努力着!
我们喜欢课间,喜欢那可以让我们自由发挥的十分钟.我们一起谈心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增添那宝贵的心灵财富;我们一起讨论问题来提高彼此的成绩,让自己更加的充实与睿智.有的依傍在栏杆上,凭栏远眺;有的聚集在长廊上,谈笑风生;有的坐在“s”形的雕塑下,沐浴阳光,享受这最美好的金色年华.我们融入在集体之中,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家,我们在一起朝夕相处,无不希望自己的“家”能够出类拔萃.因此,我们在运动会上看见了每个运动员那如离弦之箭一般的冲劲,整装待发的气势,战无不胜的决心.我们还看见了一个个拉拉队加油助威的庞大的阵势——有挥舞着双臂的,有跳起来大声喊的,个个神气活现.我们在学习中成长着.我们在成长中学习着.现在,我们微笑着在校园的林荫小路上散步,撒下最快乐的时光.当我们离开校园的那一刻,再让我们回首看我们走过的路,我相信,我们有的是恋恋不舍的感情;有的是没有虚度年华的自豪;有的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相信,那难忘的校园生活一定会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第四篇: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
时间一晃,四年的初中生活已经告一段落,我来到了我选择的新的学校——江南职业技术学校。
在这里,我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学校,新的教室,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教学模式。
回顾四年的初中生活,我有许多说不出的怀念;再看看眼前的校园生活,我又有许多说不出的期待。
没有了初中时五门功课脑力的战争,需要的是对专业技术的认知;没有了初中时繁重的家庭作业,需要的是回家的再次巩固;没有了初中的许多试卷,需要的是下场实习。
我们的学校是在江南造船厂里面的,刚开始我还是非常疑惑,为什么学校会在工人们工作的地方?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是方便同学们可以看看专业技术人员是如何工作的,还有可以方便同学们去实践。
我们的课程是轮着上的,两周理论,两周实习,虽然刚开始上着还是有着许多的不适应,老师讲的多数是我们所不了解的,初中里根本就没接触过的,会有些抵触这门技术,但是日子久了,我发觉电工这门技术还是有许多感兴趣的地方的,我慢慢喜欢上了这门技术。老师讲的我也有些听懂了。
学校的老师没有像初中里的老师那么的严格,都和同学们的关系好像是朋友一样,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有的老师已跟同学们打成一片了。
虽然在这个校园仅仅只有待了了一个月,我发觉我已慢慢的爱上了这里的校园生活。
第五篇:校园生活(定稿)
校园生活
迎着东升的朝阳,迈着轻快的脚步,我们背着书包,走进了可爱的校园。听着风儿的歌唱,沁人心脾的花香扑面而来,那是学校美丽的花园,为干净整洁的校园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伴着朗朗的读书声,我们走进了多彩的世界,在老师的引领中,我们探索着知识的奥秘。
啊,课间三十分又到了,告别了(离开了)课堂,我们来到了宽阔的操场,把欢乐撒向了校园四周。
瞧,美术组的同学握着彩笔,专注地构画着美丽的图画,听,英语班里不时传来,流畅,悦耳的对话声。
看,舞蹈队的同学们,正用肢体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电脑课上,熟练的键盘声时时传来。
随着清脆的铃声,我们排着整齐的路队,安全穿过了斑马线,朝家的方向走去。
一天的时光,既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又带给我们无限的乐趣,啊,校园生活,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