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视野大学英语课文翻译(双面,一页一面)
Unit 1 Text A 一堂难忘的英语课 如果我是唯一一个还在纠正小孩英语的家长,那么我儿子也许是对的。对他而言,我是一个乏味的怪物:一个他不得不听其教诲的父亲,一个还沉湎于语法规则的人,对此我儿子似乎颇为反感。我觉得我是在最近偶遇我以前的一位学生时,才开始对这个问题认真起来的。这个学生刚从欧洲旅游回来。我满怀着诚挚期待问她:‚欧洲之行如何?‛ 她点了三四下头,绞尽脑汁,苦苦寻找恰当的词语,然后惊呼:‚真是,哇!‛ 没了。所有希腊文明和罗马建筑的辉煌居然囊括于一个浓缩的、不完整的语句之中!我的学生以‚哇!‛来表示她的惊叹,我只能以摇头表达比之更强烈的忧虑。关于正确使用英语能力下降的问题,有许多不同的故事。学生的确本应该能够区分诸如their/there/they're之间的不同,或区别complimentary 跟complementary之间显而易见的差异。由于这些知识缺陷,他们承受着大部分不该承受的批评和指责,因为舆论认为他们应该学得更好。6 学生并不笨,他们只是被周围所看到和听到的语言误导了。举例来说,杂货店的指示牌会把他们引向stationary(静止处),虽然便笺本、相册、和笔记本等真正的stationery(文具用品)并没有被钉在那儿。朋友和亲人常宣称 They've just ate。实际上,他们应该说 They've just eaten。因此,批评学生不合乎情理。对这种缺乏语言功底而引起的负面指责应归咎于我们的学校。学校应对英语熟练程度制定出更高的标准。可相反,学校只教零星的语法,高级词汇更是少之又少。还有就是,学校的年轻教师显然缺乏这些重要的语言结构方面的知识,因为他们过去也没接触过。学校有责任教会年轻人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可他们并没把语言的基本框架——准确的语法和恰当的词汇——充分地传授给学生。因为语法对大多数年轻学生而言枯燥且乏味,所以我觉得讲授语法得一步一步、注重技巧地进行。有一天机会来了。我跟儿子开车外出。我们出发时,他看到一只小鸟飞得很不稳,就说:‚它飞的不稳。‛(It's flying so unsteady.)我小心翼翼地问:‚儿子,鸟怎么飞?‛ ‚有问题吗?我说得不对吗?(Did I say anything incorrectly?)‛ 他一头雾水。‚太好了,你说的是incorrectly而不是incorrect。我们用副词来描述动词。所以,要用unsteadily来描述鸟飞,而不是unsteady。‛ 他对我的纠正很好奇,就问我什么是副词。我慢慢解释道:‚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的词。‛ 这又导致了他询问我什么是动词。我解释说:‚动词是表示行为的词,例如:爸爸开卡车。‘开’是动词,因为它是爸爸在做的事。‛ 他开始对表示行为的词产生兴趣,所以我们又罗列了几个动词:‚飞行‛、‚游泳‛、‚跳水‛、‚跑步‛。然后,他又好奇地问我,其他的词有没有说明它们的用法和功能的名称。这就引发了我们对名词、形容词和冠词的讨论。在短短十分钟的驾驶时间内,他从对语法一无所知到学会了句子中主要词语的词性。这是一次毫无痛苦而又非常有趣的学习经历。11 也许,语言应该被看成是一张路线图和一件珍品:我们要常常查看路线图(核对语法)和调整汽车的引擎(调节词汇)。学好语法和掌握大量的词汇就好比拿着路线图在车况良好的车里驾驶。路线图为你的旅行提供所需的基本路线和路途指南,可是它不会告诉你一路上你究竟会看见什么树或什么花,你会遇见什么样的人,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这里,词汇会使你的旅途变得五彩缤纷、栩栩如生。大量的词汇让你享受到开车途中所见的点点滴滴。借助语法和丰富的词汇,你就有了灵活性,掌控自如。路线图会把你带到目的地,而一台好车却能让你完全陶醉于旅途的所有景色、声音及经历之中。对学生来说,有效、准确且富有成效的沟通技能取决于语法和词汇这两大有利条件,可是学校并没有教他们这些。就在今天早上,我跟儿子吃早饭时,我想把牛奶加入我的茶里。‚爸爸,‛ 他说,‚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不会这样做。牛奶会变酸。(If I were you, I wouldn't do that.It's sour.)‛ ‚哦,上帝!‛ 我满怀着无比的骄傲说道,‚这是一句语法完全正确的句子。你用了were而不是was。‛ ‚我知道,我知道,‛他愉悦地舒了口气,‚这是虚拟语气!‛ 17 这下轮到我‚哇!‛了。
Unit 2 Text A 人文学科:过时了吗? 当形势变得困难时,强者会去选学会计。当就业市场恶化时,许多学生估算着他们不能再主修英语或历史。他们得学一些能改善他们就业前景的东西。数据显示,随着学生肩负的学费不断增加,他们已从学习人文学科转向他们相信有益于将来就业的应用科学和‚硬‛技能。换言之,大学教育越来越被看成是改善经济而不是提升人类自身的手段。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甚至有加快之势。在未来几年内,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景气,人文学科可能会继续其长期低迷的态势。在上一代大学生中,主修文科的学生数跌幅已近50%。这种趋势会持续、甚至加速的想法是合情合理的。人文学科曾是大学生活的重要支柱,而今在学生们的大学游中却只是一个小点缀。现在,实验室要比图书馆更栩栩如生、受人青睐。在这儿,请允许我为人文学科给人们的生活所增添的真实价值进行支持和宣传。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思索人类自身具有什么神奇的内力使一些人变得崇高伟大,而使另一些人走向自我毁灭。几个世纪以来,这股内力被称作很多东西。著名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或更为人熟知的‚本能‛。从一开始,人类这股可以是建设性也可以是毁灭性的内在驱动力,就令我们心驰神往。这些惊人的、充满内心挣扎的故事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基础。历史学家、建筑师、作家、哲学家和艺术家们以故事、音乐、神话、绘画、建筑、雕刻、风景画和传统的形式,捕捉到了这些撞击心灵的文字、形象及内涵。这些男男女女创造出了具有艺术性的‚语言‛,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这些强烈愿望,并用以教育一代又一代人。从古时起开始的这些充满想象的大量作品,正是文明的底蕴,它奠定了人文研究的基础。学习人文学科会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无论我们这一生中从事什么职业,如果我们能读懂复杂的思想并理解它们的内涵,我们都会受益匪浅。如果我们是在办公室里能对这些思想写出既明确又简洁的分析的人,我们会有光明的职业前景。学习人文学科会让我们熟悉表达情感的语言及进行创造的过程。在信息经济中,很多人都有能力创造出一个如新的MP3播放器那样的有用产品。然而,仅有很少的人具有能力创造出一个如iPod那样的精彩品牌。最重要的是,学习人文学科使我们具有伟大的洞察力和自我意识,从而以积极和建设性的方式来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和才艺。也许,支持人文学科的最好论点是,人文学科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你知道世界闻名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拿的是人文学科的学位吗? 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女宇航员萨利·赖德拿的也是人文学科的学位。还有电影演员李小龙、格温妮丝·帕特洛、蕾妮·齐薇格及马特·达蒙,也都如此。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哈罗德·瓦慕斯博士也学过人文学科。甚至迪士尼公司的总裁迈克尔·艾斯纳也主修人文学科。学习人文学科的有名人士确实可以列出一长串。显而易见,人文学能为我们从事许多不同的职业做准备,不管是医学、商务、科学或娱乐。如果我们仅学习数学,我们很可能只能申请数学家之类的工作。如果我们还学了人文学科,那我们就能突破许多障碍,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敢于想象。当然,在当下,如果我们单学人文学科,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尽可能变得技能化、职业化,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事实上,技术知识和内在洞察力的结合越来越被看成是建立职业生涯的理想搭配。如果我是某个医学院的招生部主任,有两个人同时申请我们学校,这两个人都学过基础的科学课程,一个主修哲学,另一个仅是医学院的预科生,我会选择那位哲学专业的申请者。总之,人文学科帮助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些人具有洞察力,并理解全人类共有的激情、希望和理想。人文学科,这个古老、永恒的知识储蓄库,教我们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同时也拓宽我们的视野。在现代社会中,人文学科一如既往地同生活息息相关,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学习中花一些时间与人文学科——我们杰出、非凡的知识宝藏——相伴,这难道不是明智的吗? 谁知道你将来会变得多有名气呢!
Unit 3 Text A 奥德赛岁月之旅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根据不同的年龄和生活阶段,人生可与此平行划分为童年、青春期、成年和老年这四个阶段。我们把这些阶段想象为婴儿在童年之前,中年在老年之前,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一系列特有的挑战,如孩子对学习的需要,成人对找到合适的职业生涯和建立一个家庭的需要,以及年长者对得到帮助和良好医疗保健的需要。通过对它们的充分了解,我们就可以战胜这些挑战。有趣的是,关于人生阶段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在先前的年代,人们并没有一种固有的把童年和成年分开的想法。一百年前,谁也没有想到过青春期。直到最近,人们还很自然地认为:只要他们一从大学毕业,他们的成人入门阶段就结束了。他们就会找到一份把他们引入职业生涯的合适的工作。然后在此职业生涯期间,他们会成家,三十岁之前成家更为理想。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认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从高中毕业到上大学,然后到成家立业,即所谓的奥德赛岁月。由于年轻人正按照一种不同的模式生活,最近的趋势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从学校休学,与朋友同住,也常回去与父母同住。同样,他们恋爱又失恋,辞掉一份工作又去寻找新的,甚至改行。因此,我们需要认识这个新阶段——奥德赛岁月。现在许多人认为这是步入成年之前的一个难以回避的阶段。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之前的人们往往会将成年的概念基于是否取得了某些成就:从父母家搬走,经济上独立,找到合适的配偶并组织家庭。但是,对稳定的强调并没能保持不变。今天,年轻人不太可能仿效他们的父母。在奥德赛岁月中,相当比例的年轻人都推迟结婚、生子,甚至推迟就业。奥德赛岁月使年轻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快速往前冲。作为他们父母唯一的继承人和所有期望、希望和梦想的聚焦,有些年轻人以叛逆和桀骜不驯的行为和态度对待父母。他们往往憎恨他们所感到的压力,并同他们的父母保持距离,甚至离家出走。他们的困惑源于很难让家长了解他们,也源于这段需要进行自我探索的、不确定的人生之旅。为了逃避困惑和不安,许多年轻人诉诸电脑游戏,iPod,iPhone或iPad,以帮助分散他们的痛苦和压力。同样,他们的父母更是着急。虽然他们理解从学生到成年需要一个过渡阶段,但看到他们已成年子女的过渡阶段的生活与他们的期望渐行渐远,过渡阶段延至五年,七年,甚至更长时,他们感到生气。父母甚至不能清楚地觉察到他们孩子未来生活的方向,只能看着他们,看着要做的事被拖延着。接下来会如何发展很难预测。新的准则还没有建立,一切似乎都被一个不确定的版本所取代。两性之间地位和权力的平衡也有了转变。取得学位的女性比男性更多。男性的工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停滞不前,而女性的工资却出现激增。别的不说,这对择偶产生了不言而喻的影响。即使未婚,受过教育的妇女仍可以得到很多她们想要的东西,如安全感,成就感,和认同感。不过,不论男女都更难找到合适的伴侣来一同建立他们的生活。在讨论这一切时,有助于让大家知道,即使毕业生离开大学后推迟了做很多事,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仍持有很传统的愿望。例如,当今的一代比以前的几代对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一新阶段在未来几年可能更明显。世界各国都目睹了相似的趋势,人们推迟结婚,花更多年的时间徘徊在接受高等教育和建立职业生涯及家庭之间。然而,毕业生不应误认为因情况已变得更困难,他们就可以放弃。大批的人努力角逐相对较少的机会,这会导致强大的竞争压力。所以,从一开始你就要将个人简历写得很专业,并做到随时更新。要强化这一重要信息:顺利度过奥德赛岁月的将是那些不急于即刻实现目标的人——但这些人知道他们必须保持实力、能力、信心去度过这段较长的岁月。如果你的目标起步稍晚了点,不要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意志坚定,态度积极,并集中精力!有一天,你会回头审视,并对奥德赛岁月给你带来的巨大改变感到惊叹。
Unit 4 Text A 大学情侣 我微笑着看着我那两个可爱的女儿,她们似乎比她们的父母还是大学情侣那会儿更为成熟。琳达,21岁,在大学一年级交过一个男友,她曾以为会跟那个男孩结婚,但他们已不再来往了。梅丽莎,19岁,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男友。我的女儿不知何时才能遇到她们的那个‚唯一‛,她们伟大的爱。她们认为她们的父亲和我有着一段经典的、童话般的浪漫史,从一开始就直奔婚姻的殿堂。也许,她们是正确的,但在那时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在某种程度上,爱神恰恰在你最没准备时来临。谁曾想到,布奇和我最终会结婚呢? 他之所以成为我男友,只是因为当时我那肤浅的打算:我要找一个可爱的男友!我们通过我的大学室友介绍在大学食堂相识。在那个命中注定的夜晚,我只是好奇,但对他而言,我认为是一见钟情。他凝视着我的脸,说:‚你有一双美丽的眼睛。‛ 他整个晚上一直盯着我。我真的对他没那么感兴趣,其原因有二。首先,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野小子,甚至还有些危险。其次,虽然他很可爱,却似乎有点怪异。他骑着自行车经过我的宿舍,装作与我‚偶遇‛,看到我时还假装惊讶。我喜欢被重视的感觉,但对他的野性和充满活力的个性却小心谨慎。他很会说话,这会迷倒任何女孩。当我开始爱上他时,恐惧向我袭来。他那令人激动的‚坏小子形象‛简直太诱人了。究竟是什么吸引了我? 我,一直口碑极好。为了获得优异的成绩,我的注意力只专注在自己的学习上。但又怎么样呢? 大学应该是学习的好时间,可也应该有一些乐趣。我已几乎达成了伟大的教育目标,离毕业只有一学期之遥了。但我却还没有享受过任何乐趣,我的生活乏味,没有一点新鲜感!我需要一个男朋友,当然不是任何男朋友。他必须很可爱。于是我那个学期的目标就成为:雄心勃勃,抓住一个我能找到的最可爱的男友。我担心他会怎么看我。不错,我们生活在一个性观念正在发生戏剧性转变的时代,但我是一个传统的女孩,对在校园里似乎常见的新方式还没有心理准备。布奇看上去很出色!我对他的个性毫无免疫力,但我对此很害怕。那天晚上当他向大家宣布我是他女友时,我是同意的。但我随后突然清醒:‚噢,我的天哪!我是他女友吗?这是怎么回事?‛ 紧接着,他在我耳边低声地甜言蜜语:‚有一天我要娶你,我会成为一名律师。你会看到这一天的。‛ 我笑着对自己说:‚我绝不会嫁给这个家伙。他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叛逆者。他是我男朋友,只因为我恨枯燥的学生生活。我只想得到乐趣而已。‛ 6 果然,一个月后,我发现他所有的课程都不及格。因而,他将被大学除名。令我厌恶的是,他似乎屈从了自己的命运。我知道还有希望,所以我让他去学院的秘书那儿进行复议。我告诉他:‚你要先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拿到政治学学士学位,然后进入法律学院。‛我以他的名义递交了呈请书,结果被批准了。校方同意复议布奇的情况。我们的男女朋友关系一经确定,他就协调了他的学习和社交生活,结果各门课都通过了。他最终学了法律。尽管布奇的性格有点野,但他在骨子里却是一个完美的绅士,这值得高度赞扬。的确,他有时会在我朋友面前亲吻我的嘴,擅自表达他的爱。我的朋友看到了很惊讶,也很不以为然。但事实上,我们在整整七年的恋爱关系中一直是纯洁和负责的。我们坐在棕榈树下,手牵着手,听着浪漫的歌曲,观赏着日落,编织着和我们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的美梦,一直到永远。9 两年糊里糊涂地过去了。一天,布奇出其不意地手捧着一打红玫瑰跪下向我求婚。我心中充满了深情,也坦诚了对他的爱:‚太太太太太浪漫了!‛ 可我随即从幻想中惊醒。我大喊出来:‚天哪。不!我们现在结婚还太早了。我们甚至还没有大学毕业呢!‛ 我真的很喜欢他,但我对我们感情修成正果的机率却持悲观态度。10 五年后,我们结了婚。我们忠实的爱和学习之旅带我们走过艰难崎岖的岩石路,走上平坦易行的公路。它是一个永久、浪漫,有时又疯狂的爱情故事。它诠释了一对仍在疯狂地爱着对方的夫妇如何一起度过了29年之久的蜜月。我们的爱从漫不经心的互相吸引开始,但最终却发展出成熟的爱情和富足的生活。
Unit 5 Text A 花钱还是存钱,学生进退维谷 你是不是跟我一样对‚我应该花钱还是存钱‛这个问题感到困惑,且有被操纵的感觉? 我觉得我们从生活的环境里所获得的信息似乎是有违常识、互相矛盾的。政府告诉我们要花钱,否则我们将永远走不出衰退;与此同时,他们又告诉我们,除非我们节省更多的钱,否则我们的国家会处于严重危险之中。银行提供较高的利率以增加储蓄。然后,同样是这些银行又提供信用卡让我们可以花更多的钱。这里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如果我们不按时支付信用卡账单,我们会收到从信用卡公司发来的类似这样的令人讨厌的催缴账单的电子邮件:不还款是不可接受的。请立即缴付,否则后果自负!之后,一旦还款,我们就会收到一封跟进的电子邮件,语气和蔼可亲,说我们是多么宝贵的客户,并鼓励我们继续花钱。到底哪一个描述是正确的?有麻烦的失败消费者还是宝贵的客户? 这两者之间可是天壤之别!自相矛盾的情况还有,我们每天都收到彼此相左的两种信息。一种从‚纵容‛的角度,让我们‚买东西,花钱,现在就得到它。你需要这个!‛ 另外一种,我们可称之为‚正直‛的信息,它力劝我们:‚努力工作,把钱存起来。控制你的欲望,不要买奢侈品,不要垂涎那些你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 这类信息来源甚多,有学校方面的,有家长方面的,甚至还来自提及传统价值观的政治人物。艰苦创业,忠于家庭、能推迟欲望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它使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但相反的信息,即那些纵容人们不断花钱的广告,无所不在。虽然此类信息有时经过了乔装打扮,但仍随处可见,电视、电影、印刷媒介和路牌、商店,及公共汽车、火车和地铁上,比比皆是。广告侵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时时被包围在花钱,花钱,花钱的信息中。最近有人说:‚唯一可以逃脱广告的时候是当在床上睡着时!‛ 据计算,普通的美国人到18岁时,会看过60万则广告;到40岁时,看过的广告总数近百万。每个广告都在尽最大努力影响我们形形色色的购买决定——从我们吃的早餐麦片到我们的假期将使用哪条邮轮线路。决不会缺少怎么花钱和买什么东西的广告!现在,我们当然不能确切地记得广告上的产品,但重要的信息已凝聚在我们的意识里:‚要满足你的愿望。你应该拥有你想要的。你应该得到最好的。所以,你应该买下它——现在!‛ 一个著名的广告诠释得很完美:‚我爱自己。我是自己的好朋友。我做让我感觉舒服的事。我从精美的东西里 得到乐趣,并感觉到它们给我的滋养。我过去常想着等一下再买,现在再也不会了。今天,我会购买全新的滑雪装备,看看新型的小巧灵便的轿车,买下那台我一直 想要的相机。我今天就要实现我的梦想,不会等到明天。‛ 当我们接受这些相互矛盾但很明确的信息时,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这种控制我们花钱习惯的宣传活动会造成什么心理和社会上的影响呢? 一方面,我们希望买更多的东西,来满足我们的物质欲望。我们中的大多数通过善待自己来得到乐趣。与此同时,我们身体里面有一个微弱的声音与那些正直的信息在共鸣:‚当心,要掂量掂量自己的生活,不要让注意力分散。推迟欲望。不要陷入债务。要等待!保留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这会让你更坚强。‛ 总之,一个成功的学生所需要的很多技能可以应用到你的财务中去。把良好的财务状况看成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对金钱的担忧会让人倍感压力,并让人分心。它们会让你感觉很糟糕,并阻止你专注首要目标,即成功完成学业。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聪明、有相关知识的消费者呢? 许多学校、社区组织,甚至一些银行都提供金融扫盲班。可以考虑向学校的财务援助办公室咨询,或向父母或其他值得尊敬的成年人请教如何建立一个预算方案。另外一个选择是找一个合作伙伴来帮你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并在管理自己的金融事务中找到乐趣。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发现自己正陷入财务困境,不要让你的自大妨碍你,在情况变得失控并惹上法律麻烦前,赶紧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这一切都将帮助你成为一个拥有相关知识的消费者和储蓄者。学会了如何平衡支出和储蓄,你就会成为你自己的船长,驾驶着你的生活之船,乘风破浪,驶向成功和富有。
Unit 6 Text A ‚关门者‛,你是吗? 下次你要在两个难于取舍的、主要的和次要的选择之间做决定时,不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项羽会怎么做? 项羽是公元前三世纪中国古代王朝的一位将军。他带领他的部队横渡漳河,突袭进入了敌方的领地。他下令砸锅烧船,令他的部队大为震惊。3 他解释道,他强加给他们的是战胜对手的必要举措。他所说的无疑十分鼓舞士气,但当他那许多忠诚的士兵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船只在火焰中被焚毁时,他们并不赞成他的做法。不过项羽将军的这种砸锅焚船的做法所显示出的天赋,在战场上和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都将得到肯定。项羽将军是一个罕见的不墨守成规的人,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领袖,由于他征战无数并达到了成功的顶峰,他深受尊敬。丹· 阿雷利极富启迪性的新书 《可预见的非理性》对项羽作了专题介绍。这本书对看似非理性的人类行为,譬如人类总想留住多项选择机会的倾向,进行了引人入胜的调查。大多数人都不能整理自己的思路来做痛苦的选择,麻省理工学院上阿雷利博士行为经济学这门课的学生也不例外。在调查作决策的一项实验中,几百名学生都不能忍受眼睁睁看着他们的选择机会消失,即使他们很清楚这样做对他们有利。实验是围绕着一个游戏展开的,这个游戏排除了我们通常不肯放手的借口。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总会说:‚保留我们的选择机会是对的。‛ 想要一个好的例子吗? 一个十多岁的女孩被足球、芭蕾舞、钢琴、中文课给累得筋疲力尽,但她的父母不会让她停止任何一项活动,理由是它们有一天可能会派上用场!在这个实验里,学生要玩一个电脑游戏: 在电脑屏幕上会显示三扇门,每扇门后都会提供一些现金。该游戏的规则是每个人都只能点击100次,你点击获取的钱越多,你就玩得越好。学生每点击一次打开一扇门,他们会用掉一个点击数,但却不会得到任何钱。然而,随后接着在那扇门上的每次点击都会挣得数额不等的钱,三扇门显示的钱总有一扇比另外两扇多。这个游戏规则的重点是虽然每次换门没有金钱回报,可还是会用掉一次点击数。所以,制胜战略是要迅速查看所有的门,然后只点击那扇似乎是钱最多的门。在玩游戏时,学生们注意到了一个视觉上的变化:如果有片刻没点击某扇门,那扇门就会慢慢缩小并消失。由于他们已了解了游戏规则,他们本应对要消失的门不予理睬。然而,在它们消失以前,他们却迫不及待地去点击那些变小的门,试图让它们开启着。结果是,他们在匆忙回去点击那些快消失的门时浪费了很多点击数以至于最后输了钱。为什么学生对那些变小的门如此依恋呢? 他们可能会争辩说,他们紧抓住这些门是为将来多留一些机会。但是,据阿雷利博士说,这不是真正的原因。在他们为将来多留一些机会的借口背后反映出的是所有的学生都不堪目睹眼前的选择机会被剥夺,尽管这种痛苦是临时的。阿雷利博士说:‚每闭上一扇选择之门就如同经受了一次损失,人们宁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要避免情感的失落。‛ 在实验中,损失很容易用丢失的现金来衡量。在生活中,相应的损失就往往没那么明显,如浪费时间,错过机会。‚有时候,这些门是慢慢关闭的,我们没有看到它们在悄然消失,‛阿雷利博士写道:‚我们可能花很多时间在工作上,却没有意识到我们子女的童年正在悄悄溜走。‛ 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恢复平衡呢? 阿雷利博士说,一个办法是制止更多的超额预约。我们可以自己减少选择,将任务委派给其他人,甚至放弃一些点子,让其他人去做。他用婚姻作为例子:‚在婚姻中,我们承诺不保留选择机会,我们就创造了获得最佳选择的有利局面。我们关上可选择的门,并告诉别人我们已作出选择。‛ 阿雷利博士说,自从进行了这个点击门的实验,他已经有意识地努力减轻自己的负担。他敦促我们辞去委员会的工作,删减送节日贺卡的名单,重新思考兴趣爱好,并记住像项羽那样的关门者给我们的启示。换言之,他是鼓励我们放弃那些似乎只有表面价值的东西,而去追求那些能真正丰富我们生活的东西。我们很自然、很偏执地相信选择越多越好,但阿雷利博士的研究却强有力地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想在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多选择的代价是什么? 我们能从更集中的精力和注意力中获得什么样的喜悦和满足?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试想一下这些重要的问题:怎么做会使我们获得更多,是不断增加选择,还是只保持少数精心挑选的选择? 我们应关闭什么门,以便让机会和幸福之窗打开?
Unit 7 Text A 女性管理者 当莫妮卡1971年申请一个行政助理的工作时,有人问她想与男律师共事还是与女律师共事。‚我马上说想与男律师共事,‛她说。‚我认为男老板和女雇员的关系更自然,丝毫不需互相调整。‛ 但20年后,有人问她同样的问题时,她说:‚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对员工来说,女上司更容易接近,她们更能理解人,与员工更亲密。‛ 2 今天的女上司仍然发现,她们面临着不易察觉的阻力。还是有一部分人——有男性,令人惊讶的是还有女性——说很难忍受为女性工作。女上司的不断涌现,也引出了与工作方式有关的两个主要问题:男人和女人管理风格不同吗?如果有不同,是一件好事吗? 莫妮卡对这两个问题都持肯定的意见。莫妮卡现在40岁,有四个孩子,并且是一位拥有45,000名成员的公共部门工会的主席。‚我与员工的关系可能跟在我之前的前任男性主管不同,‛她说。‚我知道当有人不得不打电话来说孩子得了腮腺炎而不能来上班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我的风格更灵活,这不是软弱,只是多了一点理解。‛ 莫妮卡的男助理表示赞成:‚她往往放权更多,并总是寻求共识。大家都很开心,也有成就感,因为他们参与了决策,而不是单纯的旁观者。他们的能量得到了利用。当然从另一方面看,通过协商而达成一致意见需要的时间要长一些。‛ 那么,这种差异是象征性的还是实质性的呢? 可靠的研究指出,男人通常有等级观念,以目标为导向,喜欢有权力的感觉。相反,女人则是灵活变通的,愿意分享权力。这一观点往往受到质疑和争论。有人宣称,有类似的背景、经验和抱负的男女,基本上管理方式相同。那些年轻女性,特别是很少遭受性别歧视的女性,也是这样认为的。妮可尔无疑从中得到了教训。当她的父亲因心脏病去世时,她是一家石油产品出口公司的雇员。她辞了职,接管了她家在圣大卫县160英亩的果园。她第一天出现在果园时,一名工人称她为‚亲爱的‛。‚他是想试探我。我气得发抖,‛现年34岁的妮可尔说。‚我挺直腰板站在那里跟他说:‘你不会称我父亲亲爱的,所以你也没有权利这样称呼我。如果你再这样做,我会解雇你。’‛ 当女性为女上司工作时,往往会用一种不同的工作和交流方式。苏珊是多伦多一家拍卖行的收银员,她说,她与一些女上司建立起了友谊,她感到她们更能够依靠。虽然女性可能会觉得与女上司相处时更自然,男性却往往不得不作出改变以适应女上司新的工作方式。海洋生物学家布赖恩说:‚我花了几年时间才能在与女经理共事时感到轻松自如。事实上,之前我与她的关系更多只是一种务实的工作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说,男女之间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工作方式的冲突。一位女副总裁谈到她在一次会议上忍不住落泪的经历时说:‚男人认为女人的眼泪就是常规战争中的核武器。他们对女人的哭泣很不满,认为她们是感觉不愉快或受到了侵犯。‛ 男人不明白,促使她掉泪的不是因为受到伤害,而是真正的愤怒。‚我们哭泣是因为我们所有这一切合理的愤怒没有适当的地方释放,‛她说。‚女人通过哭来释放情绪,男人通过继续冒犯或掩盖自己的情绪以显示镇定自若来释放情绪。‛ 德博拉是一家总部在多伦多的公司的总裁,她表示,即使男人明白是怎么回事,有时他们对同样的信息、对她的合作型管理风格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德博拉说,她的权威有时因性别观念作祟而受到损害。‚这源于整个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传统角色的界定,‛她说。‚妈妈会让你做事情,但也许你不会像爸爸让你做事情那样在意。男人也有更强的控制欲。‛她说。9 对女上司来说,一些女员工过高的期望是另一个障碍。职位较低的女员工认为女上司会比男上司更迅速地提拔她们。但是,她们也希望女上司能揽下更多的事。一位资深的女主管说:‚她们会问,‘为什么你不能自己扫描文件?’或‘为什么你不能自己整理文件?’‛ 另一方面,几十年前人们工作的地方几乎不可能有女上司,这一点毫无争议。管理顾问尼娜说自己审慎乐观。‚我期待某一天,在我临死之前,我们会意识到最好的管理风格是由男女双方带来的最佳组合……‛ 嗯,她停顿了一下,可能不是在她去世之前,也许在她女儿的有生之年会实现吧。
第二篇:新视野大学英语课文翻译
班级:09
级金融二班
学号:0965147227
姓名:梁丽丽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这次的选修课我选了公司法要以这门课,上课时老师为我们放了公司力量10集纪录片,看完以后我的心情很复杂,是激动、是迷茫、是迷惑、总之自己也说不太清楚,我不明白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公司和公司之间会有这么大的不同,是什么阻止了我们中国公司的发展,是创新、是权力、是欲望、还是文化?从整个公司发转的历史长河里,中国公司能站在世界舞台的屈指可数,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公司的发展?我百思不得其所。《公司的力量》是一部很好的纪录片,集集精彩,发人深省,充分论证了公司作为社会的组织,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力量。说到心得体会,实际上在观看的过程中,时时有感想,处处觉震撼,常常受启发,可谓百感交集、受益匪浅。既然要写成文章,还是拿出影响较深的两点,片面的说说自己的感受吧:一个是文化,一个是创新。
先说文化:片中开幕就说,“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第七集《各领风骚》中,开幕又说,“人们发现,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也是效益和利润的新来源,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在第七集中还说道,“员工喜欢以公司的名字为自己命名,称自己为松下人,丰田人等等,他们将这种强烈的归属称为„忠‟,公司对日本人来说就象是一个更大的家。员工需要这个家,社会文化需要这个家,这是对人类千年传承的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延续。经营者则扮演着家长的角色,努力让家庭保持和睦、团结和秩序,让家庭成员分享幸福,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松下公司始创的终身雇佣制的年功序列制被广为使用,几乎成为日本企业的象征。”最后还引用专家的观点说,“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家逐渐建立了这样的观念,公司不是股东的,也不是经营者的,而是公司职员的,这是日本企业文化最大的特点。”
感受与联想:文化,实际上包罗万象,作为一个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也就是要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国自古就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那么为什我们就不会把自己的文化和公司的文化相融合呢。良好的企业文化,其目的和作用,简单一点说就是两点,即对内提高凝聚力、对外扩大影响力。在对内提高凝聚力方面,如果一针见血的指明,就是要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围绕这个目标,就要全方位的培养、建立并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的出发点,首先应该是“以人为本”。从人力资源的视角来看,就是,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引进认同公司价值观,能够和公司同舟共济、共同发展的人;引进之后,要注重培养,每个人的兴趣不一致、特长各不同,要将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和成长,最后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培养和发展;这就涉及到怎样使用人,使用好人的同时,还要给予好的待遇,用优厚的待遇来留住人、鼓舞人、激励人。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好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在对外扩大影响力方面,如果直截了当一点,就是要塑造企业文化,加强宣传工作,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从实践到理论的总结,形成有自主企业特设的企业文化理念,不仅用这套理念来武装内部员工的头脑,而且要让外界知晓,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当然,公司终究是公司,他要以营利为目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一个公司专门做慈善,不考虑成本,那绝对是假话,或者说那不是公司行为,而是其他方面的行为。因此,作为一个公司,在加强宣传工作的同时,要有一个目的,就是要通过宣传,促进品牌建设,扩大影响力,进而促进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销售做上去了,再反辅过来,支持企业文化建设、支持宣传工作,形成良性循环。说到底,作为一个公司,应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就是对内提高凝聚力、对外扩大影响力;而公司终究是要营利的,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以市场宣传为目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再说创新:片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说,“如果个人没有自由,法律、文化不鼓励人们冒险,不鼓励人们创新,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出现真正的企业家。”第八集《创新先锋》开幕说,“据统计,从17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被经济学家认为改变了人类生活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都是由公司完成的。今天,全世界70%的专利和三分之二的研究开发经费出自跨国公司。”“当科技创新日益显示出创造利润的能力后,公司对财富的追逐就直接变成了对技术发明的热爱。19世纪中后期,德国大公司们率先设立工业实验室,并在化学和电气工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生产链:贝尔实验室负责研发,交由西方电气生产,产品由贝尔系统运营商销售,并按一定比例付给贝尔实验室专利使用费,以保证研发经费。如此循环下,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业务迅猛扩张,„公司以创新为荣,我们有创新的优良传统。不仅追求创新的数量,还追求颠覆性创新。‟”
第十集《地球无疆》说到,“这个世界不再需要通过模仿碰巧成为全球企业的公司,世界需要的是创新!需要那些可以为其他地区带来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公司,无论这样的公司来自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因此,不要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公司走向国际化要带着他人不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东西。”
还说到,“这是一个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要在竞技场上长久保持领先者的席位,惟有创新。创新管理、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技术,公司已经开始上演全球化时代的变形记。”
感受与联想:创新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面装。虽然是句调侃话,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立志永葆青春、实现基业长青的企业,创新是必须的,拿国家领导人的话来说,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创新中,首先应该是观念创新,只有从思想上追求革新,才可能在行动上表现进步、敢为人先。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一个企业,机制和制度创新是保障,且非常重要,在现实中,有很多国有企业长期停滞不前,搞不好,就是因为机制和制度墨守成规、不能突破。因为有国家养着,所以从思想上总是等、靠、要。有些经过改制,进行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后,经过“鹰之锐变”的改革,就有了生机和活力,形成了较好的发展。
科技创新是关键,片中提到,“当科技创新日益显示出创造利润的能力后,公司对财富的追逐就直接变成了对技术发明的热爱。19世纪中后期,德国大公司们率先设立工业实验室,并在化学和电气工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我们熟知的领域里,还包括ABB、西门子、施耐德等电气企业,他们往往在科技领域有很大的投入,也因此给企业带来突飞猛进的收益。为什么在我们投标的过程中,知名品牌有时候最高价也可以中标,而不知名品牌即使是最低价也不一定中标,这就是科技创新的直接功效。正如片中所说,“这个世界不再需要通过模仿碰巧成为全球企业的公司,世界需要的是创新”!作为一个普通的公司员工,我的感觉就是,“不要通过廉价的重复劳动和廉价的普通产品去乞求用户的同情,赚取微薄的收入;而要创新工作,通过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品质、精湛的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赢得高额的回报”。
市场创新是灵魂,企业不同于研究机构,他必须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将产品和服务卖出去转化为现金收入。这就需要做好市场和销售工作,有的时候甚至需要先做市场,在市场调研中取得数据和分析结果,反过来指导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因此说,市场创新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管理创新是基础,在一个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人在变、事在变、环境在变;内部员工在变、外部竞争对手在变;客户在变、供应商在变;社会在变,政府在变,有时候甚至国家和政权都在变。难怪片中说,“这是一个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要在竞技场上长久保持领先者的席位,惟有创新。创新管理、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技术,公司已经开始上演全球化时代的变形记”。而在所有创新中,管理创新是基础,应贯穿始末、包罗万象。
说到底,作为一个公司,应该重视创新,其中,观念创新是前提,机制和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关键,市场创新是灵魂,管理创新是基础。
通过上面的分析联想到我们中国企业目前的现状,中国企业发展现状
据我国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值达1.1亿万元,比2007年增长6.9%,低于当年我国总体对外贸易增速10.9个百分点,占当年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1%。其中,出口6751.86亿美元,增长9.3%,增速回落11.7个百分点;进口3784亿美元,增长2.7%,增速回落11.9个百分点。所以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制造业的现状,造成这些状况出现的原因如下:
1、产品附加值低,核心技术缺乏
在世界制造业的产业链上,中国大多数企业只处在下游。中国制造业的加工组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附加值较低。目前可利用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接受的是技术或产品的转移,这决定了我们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即组装和制造。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停留在加工制造的初级阶段的情形下,中国制造业将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困境中,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核心技术则仍然被发达国家所掌控。
2、品牌观念淡薄
纵观中国整个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较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国际品牌相比,自主品牌无论是在市场知名度还是品牌价值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际品牌的缺乏不仅会带来表面的国际地位以及直接的经济利润的下降,更会进一步使得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国外企业赚取了丰厚的品牌溢价,而中国制造业仅仅赚到很小部分的加工费。然而缺少自主品牌,主要是由于我国制造企业缺乏树立品牌的观念意识。
3、人才瓶颈问题突出
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以上,中级工占50%以上,初级工占15%,而我国高级工仅占4%,中级工占36%,初级工占60%。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调查发现,某些技能人才、高级技工在一些地区供不应求,缺乏高级技师这样的骨干技术技能人才已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共同问题。进一步说,我们更加缺少创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这样我们就很难将现有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难以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难以推进技术革新,从而削弱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忧虑,然而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没有中国经济的今天。眼下“中国制造”面临如此大的困境,除了低廉的成本和充沛的劳动力,制造业的出路究竟在哪?
四、中国企业发展出路
中国企业发展的重点是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解决战略转型问题、持续增长问题,就应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
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什么是“中国创造”呢?“创造是人无我有,制造是我有人也有”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曾表示。作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海尔集团在2002年就已经成功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打进日本市场,在日本本土和日本制造“短兵相接”,并提出“中国创造”才是取胜之道。国家前商务部部长***也曾打过这样的比喻:“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A380。”这一鲜明的比喻,指出了中国制造业的核心问题,没有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没有中国企业发展。“中国制造”已不新鲜,也不能给中国经济带来更长远、更强劲的动力支持,中国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企业。只有技术才能转变成金钱,在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美国的微软,20世纪70年代,比尔·盖茨仅以区区几千美元创业,但到1998年他创下了1000亿美元资产的纪录,也就是说20年他的资产增加了上千万倍。这一切都是技术创新带来的。
那如何走向中国创造?如果简单了解一下近几十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轨迹不难发现,这几个地区存在着相似之处——以前都曾作为全世界成本最低的制造中心,经济活跃、中国企业发展飞速,缺乏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其制造业主要以OEM为主,依靠大量的出口拉动经济发展,企业的生命线被拥有世界品牌的跨国公司牢牢掌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进行了经济的转型。拿日本来说,60年代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收取低廉的加工费。70年代进入自主开发阶段,实现在主导产业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成功转换。80年代,日本又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新战略。再大力开发尖端科技,从而推动了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完成了“日本制造”向“日本创造”的成功转型。看到日本等外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我们应该从中归纳学习,也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找到自己的道路:从单一生产到品牌塑造。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企业应该从简单的制造转型到品牌塑造,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成功转换。
首先是依靠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附加值。
我国企业要从单纯追求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效益,促使我国制造业转向中高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如此既有利于减少贸易抑制,也有利于改变我们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中靠后的位置,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争夺在世界产业发展中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在这一方面,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比如“日本制造”同样遇到过类似问题,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产品不断取得在美国的优势,因此遭遇了美国制造的种种贸易摩擦,日本被逼上另外一条道路,以更高档的技术含量产品进军市场,从而更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当前中国也要转变思路,寻求和打造“中国制造”的技术优势,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在市场上占据主动性。
中国企业发展在依靠技术时,企业该如何获取技术呢?一是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部门,专门针对自己的产品改进技术。二是通过与研究所,高校合作委托技术研发、改进。三是企业可以在社会上广泛获取技术。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可以多关注一些有关于专利技术的网站,比如“中国应用技术网”它所提供的是全国各地的专利应用技术。还有一些期刊杂志之类比如《中国发明与专利》。企业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所需求的技术,把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从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给公司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其次是依靠技术保证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
只有从根源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中国制造”的正面国际形象,促使“中国创造”的出现。所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率,特别是加强出口产品的质量监控与管理,改进制约产品质量的薄弱环节与因素,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采用以品质、品牌为主导的贸易营销策略取代目前某些企业以“拼价格、拼数量”作为代价来占领市场的方法,这才是恢复“中国制造”形象的重要出路。这与关键的技术紧密相连。依靠先进的科技技术生产出来的高品位、精品化、品牌化商品才能开拓更广的国际市场。
再次还要依靠技术培养高技术人才,提高员工素质。
随着中国企业发展,大量初级工的使用使得劳动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不仅出现了劳动力“双低”(低成本与低效率)的现象,而且还表现出成本不低但效果不高的趋势。因此,如果不迅速提高我国劳动力技术素质,势必削弱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劳动力技术素质对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竞争力也很重要。高技术人才是企业的核心,也就是一批有技术、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依靠先进的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劳动力,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带动中国企业发展。
公司,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被看作是“人类的成就”。公司如何诞生?如何发展演进?公司的力量源自哪里,公司的力量又如何改变了世界?所有疑问凝聚成了一个关于“公司”的故事。金蝶与央视联合摄制大型电视记录片《公司的力量》一一为我们解答“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 这是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说的,也是我看完《公司的力量》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今天,“公司”一词的出现是如此频繁以至于我们有些熟视无睹。公司已经无处不在。我们的财富来源、创业理想、衣食住行、情感寄托、人际交往,都与公司这个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令世人震惊。在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公司左右着世界经济运行的今天,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公司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公司推动创造发明、产生新的社会文化;公司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建设。但同时,公司也放大了人类的贪欲,带来权力失衡和贫富悬殊。公司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将自己发展成一个超越社会控制的权力组织。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各国都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劳资矛盾、贪欲膨胀、欺诈横行等等。这是农业社会向工业时代转型所必须经历的痛苦,它们并非公司之恶、却因公司而被加剧和放大。
公司让人爱恨交织。公司一方面将一切明码标价,是千夫所指的商业化祸首,另一方面又是大量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是科技创新和文化再造的助推器。公司似乎身不由己。自利的本能和道德的底线,让公司自身矛盾纠结。作为有机体的公司,既有长大成人的冲动,也有成长的烦恼。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公司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当人们用贪婪和欺诈来解释灾难的根源时,当人们呼吁政府救市加强监管时,当人们担忧下一次危机是否还会降临时,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一个对象就是这个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组织,这个已经显示了足以撼动世界的能量的组织:公司。
从中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公司一路走来的脚步,从官督商办到全民下海,从国家垄断到自由竞争,从中央计划到市场主导,和所有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一样,中国公司历经了发展模式的一次次试验和修正。改革开放后,随着个人的创造力得以解放,法治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公司开始了真正的成长。公司能扩展一个经济单位所能掌握和支配的资源、分散商业活动的高风险。公司凝聚了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公司使得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公司实现了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新篇章。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公司已不仅仅一个经济性组织,而已经成为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在各个领域都极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社会性组织:促进自由公平的竞争、建立和完善法治社会、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彼此间关系、改变国与国之间合作与竞争的方式„„公司的力量日益壮大??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各领域正向推进的力量之外,也不乏因公司自身弊病或制度环境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全球化的加速在一定意义上是由公司在大力推进的,因为全球化就是由公司组成的一个网络。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全球规则,这是公司梦中的美景。公司就从没有停止过自我更新,那些并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一直并将继续吸引着我们。
看完本片,让我看到的除了是公司对个体公司的影响外,还看到了公司、或者说是市场经济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从第一节罗马的兴盛与意大利的繁华离不开公司的贡献,凝结个人力量而成就的公司展示了1+1>2的现实能力,各阶级力量水平发生变化矛盾激化,产生了世界史的开端:资产阶级革命。再到第二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开始全球积累血腥资本。英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全球市场打开。第三节,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在自由市场中蕴含有巨大的生机。许多平民企业家通过技术和管理发家致富,从普通的工人一跃成为资产大亨,聚集了大量资本,公司开始蓬勃发展向上。而拥有这些成就的美国一跃成为强国。第七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打开了市场在东方的大门,日本一度崛起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而今,在第九节讲到中国的体制也开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而改变,从官督商办到全民下海,从国家垄断到自由竞争,从中央计划到市场主导,和所有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一样,中国公司历经了发展模式的一次次试验和修正。改革开放后,随着公司的不断产生和壮大,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发展。
那么公司在哪里?首先,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离不开公司,其次我们未来将要做的人生规划也要在各种公司中做出选择。我记得在第七集对日本的介绍中京瓷公司的董事长说他劝说了那十一个要辞职的人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原来公司所完成的梦想已经不单单是创业者、管理者的梦想,而是所有员工的价值实现,他们在进入公司前,也是怀揣着梦想的。公司成就了许多人,也正在激励着许多人为之奋斗。我们这些年轻的学子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斗志昂扬的去公司为的也是实现自己理想追求。
我们如何进入公司?公司是一种管理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每个不同的公司都有不同的历史和其价值观念。首先,根据本片我认为要提升自我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能力以及做事效率,这样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公司中,才能站得住脚。尤其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对公司各项了然于心。其次,在公司中要有准确的定位和努力方向,逐步实现计划,为公司创造最大利益,不仅是股东利益最大化,更是公司价值最大化。第三,要融入进公司文化中,以最佳合作制造最大效益。
公司的未来在哪里?我们的未来在哪里?一边面对全球化的趋势,一边面对经济危机的威胁,选择投入公司在吸引中将更加谨慎。中国的经济体制日益成熟,在《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中,让我们冷静的看着西方经济的成长和发展,不断为中国未来经济壮大注入着力量。汲取营养,取精华去糟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中国的未来在我们手里
第三篇: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Unit 1 注重时间的美国人
美国人认为没有人能停止不前。如果你不求进取,你就会落伍。这种态度造就了一个投身于研究、实验和探索的民族。时间是美国人注意节约的两个要素之一,另一要素是劳力。人们一直说:“只有时间才能支配我们。”人们似乎把时间当作一个差不多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对待。我们安排时间、节约时间、浪费时间、挤抢时间、消磨时间、缩减时间、对时间的利用作出解释;我们还要因付出时间而收取费用。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许多人都深感人生的短暂。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应当让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
外国人对美国的第一印象很可能是: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常常处于压力之下。城里人看上去总是在匆匆地赶往他们要去的地方,在商店里他们焦躁不安地指望店员能马上来为他们服务,或者为了赶快买完东西,用肘来推搡他人。白天吃饭时人们也都匆匆忙忙,这部分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生活节奏。人们认为工作时间是宝贵的。在公共用餐场所,人们都等着别人尽快吃完,以便他们也能及时用餐,你还会发现司机开车很鲁莽,人们推搡着在你身边过去。你会怀念微笑、简短的交谈以及与陌生人的随意闲聊。不要觉得这是针对你个人的,这是因为人们都非常珍惜时间,而且也不喜欢他人“浪费”时间到不恰当的地步。
许多刚到美国的人会怀念诸如商务拜访等场合开始时的寒暄。他们也会怀念那种一边喝茶或喝咖啡一边进行的礼节性交流,这也许是他们自己国家的一种习俗。他们也许还会怀念在饭店或咖啡馆里谈生意时的那种轻松悠闲的交谈。一般说来,美国人是不会在如此轻松的环境里通过长时间的闲聊来评价他们的客人的,更不用说会在增进相互间信任的过程中带他们出去吃饭,或带他们去打高尔夫球。既然我们通常是通过工作而不是社交来评估和了解他人,我们就开门见山地谈正事。因此,时间老是在我们心中滴滴答答地响着。
因此,我们千方百计地节约时间。我们发明了一系列节省劳力的装置;我们通过发传真、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与他人迅速地进行交流,而不是通过直接接触。虽然面对面接触令人愉快,但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尤其是在马路上交通拥挤的时候。因此,我们把大多数个人拜访安排在下班以后的时间里或周末的社交聚会上。
就我们而言,电子交流的缺乏人情味与我们手头上事情的重要性之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关系。在有些国家,如果没有目光接触,就做不成大生意,这需要面对面的交谈。在美国,最后协议通常也需要本人签字。然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电视屏幕上见面,开远程会议不仅能解决本国的问题,而且还能通过卫星解决国际问题。
美国无疑是一个电话王国。几乎每个人都在用电话做生意、与朋友聊天、安排或取消社交约会、表达谢意、购物和获得各种信息。电话不但能免去走路之劳,而且还能节约大量时间。其部分原因在于这样一个事实:美国的电话服务是一流的,而邮政服务的效率则差一些。
有些初来美国的人来自文化背景不同的其他国家,在他们的国家,人们认为工作太快是一种失礼。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花一定时间来处理某件事的话,那么这件事就好像是无足轻重的,不值得给予适当的重视。因此,人们觉得用的时间长会增加所做事情的重要性。但在美国,能迅速而又成功地解决问题或完成工作则被视为是有水平、有能力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工作越重要,投入的资金、精力和注意力就越多,其目的是“使工作开展起来”。
Unit 4 真爱的考验
大中央车站问询处桌子上方的数字钟显示:差六分六点。约翰·布兰福德,一个年轻的高个子军官,眼睛盯着大钟,看确切的时间。六分钟后,他将见到一位在过去13个月里在他生命中占有特殊位置的女人,一位他素未谋面、却通过书信始终给予他力量的女人。
在他自愿参军后不久,他收到了一本这位女子寄来的书。随书而来的还有一封信,祝他勇敢和平安。他发现自己很多参军的朋友也收到了这位名叫霍利斯·梅内尔的女子寄来的同样的书。他们所有的人都从中获得了勇气,也感激她对他们为之战斗的事业的支持,但只有他给梅内尔女士回了信。在他启程前往海外战场战斗的那天,他收到了她的回信。站在即将带他进入敌人领地的货船甲板上,他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她的来信。
13个月来,她忠实地给他写信。即使没有他的回信,她仍然一如既往地写信给他,从未减少过。在那段艰苦战斗的日子里,她的信鼓励着他,给予他力量。收到她的信,他就仿佛感到自己能存活下去。一段时间后,他相信他们彼此相爱,就像是命运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当他向她索要照片时,她却婉然拒绝。她解释道:“如果你对我的感情是真实和真诚的,那么我长什么样又有什么关系呢。假如我很漂亮,我会因为觉得你爱的只是我的美貌而时时困扰,那样的爱会让我厌恶。假如我相貌平平,那我又会常常害怕你只是出于寂寞和别无他选才给我写信的。不管是哪种情况,我都会阻止自己去爱你。当你来纽约见我时,你可以做出自己的决定。记住,那时候我们两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停止或继续下去──如果那是我们的选择……”
差一分六点……布兰福德的心怦怦乱跳。一名年轻女子向他走来,他立刻感到自己与她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她身材修长而苗条,漂亮的金色长发卷曲在小巧的耳后。她的眼睛如蓝色的花朵,双唇间有着一种温柔的坚毅。她身穿别致的绿色套装,犹如春天般生气盎然。
他向她迎去,完全忘记了她并没有佩戴玫瑰。看他走来,她的嘴角露出一丝热情的微笑。“当兵的,跟我同路?”她问道。
他不由自主地向她靠近了一步。然后,他看见了霍利斯·梅内尔。
她就站在那少女的身后,一位四十好几的女人,头发斑斑灰白。在年轻的他的眼里,梅内尔简直就是一块活脱脱的化石。她不是一般的胖,粗笨的双腿移动时摇摇晃晃。但她棕色的外衣上戴着一朵红色的玫瑰。
绿衣少女快速地走过,很快消失在了雾中。布兰福德觉得自己的心好像被压缩成一个小水泥球,他多想跟着那女孩,但又深深地向往那位以心灵真诚地陪伴他、带给他温暖的女人;而她正站在那里。现在他可以看见,她苍白而肥胖的脸上透着和善与智慧。她灰色的眼中闪烁着温暖和善良。
布兰福德克制住跟随年轻女子而去的冲动,尽管这样做并不容易。他的手抓着那本在他去战场前她寄给他的书,为的是让霍利斯·梅内尔认出他。这不会成为爱情,但将成为一样珍贵的东西,一样可能比爱情更不寻常的东西──一份他一直感激、也将继续感激的友情。
他向那个女人举起书。“我是约翰·布兰福德,你──你就是霍利斯·梅内尔吧。我非常高兴你能来见我。我能请你吃晚餐么?”那女人微笑着。“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子,”她答道:“那位穿绿色套装的年轻女士──刚走过去的那位──请求我把这朵玫瑰别在衣服上。她说如果你邀请我和你一起出去,我就告诉你她在公路附近的那家大餐厅等你。她说这是一种考验。”
Unit
5为女儿抽烟而哭泣
我女儿抽烟。她做作业时,脚搁在前面的长凳上,计算器嗒嗒地跳出几何题的答案。我看着那包已抽了一半、她随意扔在手边的“骆驼”牌香烟。我拿起香烟,走到厨房里去仔细察看,那里的光线好一点──谢天谢地,香烟是有过滤嘴的。我心里十分难过。我想哭。事实上,我确实哭过。我站在炉子旁边,手里捏着一支雪白的香烟,制作得非常精致,但那可是会致我女儿于死地的东西啊。当她抽“万宝路”及“普雷厄尔”牌香烟时,我硬起心肠,不让自己感到难过。我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人抽这两种牌子的香烟。
她不知道我父亲、也就是她外公生前抽的就是“骆驼”牌香烟。但是在他开始抽机制卷烟之前──那时他很年轻、也很穷,眼睛炯炯有神──他抽的是用“阿尔伯特亲王牌”烟丝自己手工卷的香烟。我还记得那鲜红的烟丝盒,上面有一张维多利亚女王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照片,他身穿黑色燕尾服,手里拿着一支手杖。
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我的家乡佐治亚州的伊腾顿已没有人再自己手工卷烟了(而且几乎没有女人抽烟)。烟草业,再加上好莱坞电影──影片中的男女主角都是烟鬼──把像我父亲这样的人完完全全争取了过去,他们无可救药地抽烟抽上了瘾。然而我父亲从来就没有像阿尔伯特亲王那样时髦过。他还是一个贫穷、过于肥胖、为养活一大家人而拼命干活的男人。他是黑人,嘴里却总叼着一支雪白的香烟。
我记不清父亲是什么时候开始咳嗽的。也许开始时并不明显,只是早晨一下床点燃第一支香烟时才有点微咳。到我16岁,也就是我女儿现在这般年纪时,他一呼吸就呼哧呼哧的,让人感到不安;他上楼时每走三、四级楼梯就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而且,他常常一连咳上一个小时。
肺部的病痛把我父亲折磨得虚弱不堪,一个严冬,他死于被称为“穷人之友” 的疾病──肺炎。他咳嗽了这么多年,我想他的肺部已没有什么完好的地方了。去世前几年,他的呼吸已经很虚弱了,他总得倚靠着某个东西。我记得有一次全家聚会,当时我女儿才两岁,他抱了她一会儿,好让我有时间给他俩拍张照片。但是很明显,他是费了好大劲儿的。生命行将结束前,他才戒了烟,主要是因为他的肺功能已极度受损。戒烟后他的体重增加了几磅,但当时他太瘦了,所以没人注意到这一点。
我到第三世界国家去旅行时,看到了许多像我父亲和女儿那样的人。到处都有针对他们这两类人的巨大广告牌:强壮、自信或时髦的成熟男人,以及漂亮、“世故”的年青女子,都在吞云吐雾。就像在美国的旧城区和印第安人的居留地上一样,在这些贫困的国家里,那些本应该花在食物上的钱却流进了烟草公司。久而久之,人们不但缺少食物,而且还缺少空气,这样不但大大地损害了孩子们的体质,还使他们染上了烟瘾,最终还会致他们于死地。我在报纸还有我订阅的园艺杂志上看到,烟蒂的毒性很强:一个婴儿如果吞下了一个烟蒂,就很有可能会死去,而沸水加一把烟蒂就成了很有效的杀虫剂。
作为母亲,我深深地感到痛苦。有时我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我记得自己怀孕时,吃东西的时候是多么小心啊!之后在教她如何安全穿过马路时,又是多么耐心啊!有时我纳闷:自己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她今后大半辈子有气无力地挣扎着呼吸,然后再像她外公那样自己把自己毒死吗?
我特别喜欢一条写在受虐妇女收容所里的语录:“人间和平,始于家庭。”我认为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如此。我还想起了另一条写给那些想戒烟的人们的语录:“每个家庭都应该是禁烟区。”抽烟是一种自我毁灭,而且也毁灭着那些不得不坐在你身边的人。那些人偶尔也会取笑或抱怨你抽烟,可常常只能无可奈何地坐在一边看。我现在意识到,从我还是个孩子起,这些年来我实际上是一直坐在旁边,看着我父亲自杀。对那些生意兴隆的烟草公司的巨头们来说,能在我家取得这样一种胜利,肯定是够满意了。
第四篇: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A
美国人认为没有人能停止不前。如果你不求进取,你就会落伍。
这种态度造就了一个投身于研究、实验和探索的民族。时间是美国人注意节约的两个要素之一,另一要素是劳力。人们一直说:“只有时间才能支配我们。”
人们似乎把时间当作一个差不多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对待。
我们安排时间、节约时间、浪费时间、挤抢时间、消磨时间、缩减时间、对时间的利用作出解释;我们还要因付出时间而收取费用。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许多人都深感人生的短暂。时光一去不复返。
我们应当让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
外国人对美国的第一印象很可能是: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常常处于压力之下。城里人看上去总是在匆匆地赶往他们要去的地方,在商店里他们焦躁不安地指望店员能马上来为他们服务,或者为了赶快买完东西,用肘来推搡他人。白天吃饭时人们也都匆匆忙忙,这部分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生活节奏。人们认为工作时间是宝贵的。
在公共用餐场所,人们都等着别人尽快吃完,以便他们也能及时用餐,你还会发现司机开车很鲁莽,人们推搡着在你身边过去。你会怀念微笑、简短的交谈以及与陌生人的随意闲聊。不要觉得这是针对你个人的,这是因为人们都非常珍惜时间,而且也不喜欢他人“浪费”时间到不恰当的地步。许多刚到美国的人会怀念诸如商务拜访等场合开始时的寒暄。他们也会怀念那种一边喝茶或喝咖啡一边进行的礼节性交流,这也许是他们自己国家的一种习俗。
他们也许还会怀念在饭店或咖啡馆里谈生意时的那种轻松悠闲的交谈。一般说来,美国人是不会在如此轻松的环境里通过长时间的闲聊来评价他们的客人的,更不用说会在增进相互间信任的过程中带他们出去吃饭,或带他们去打高尔夫球。
既然我们通常是通过工作而不是社交来评估和了解他人,我们就开门见山地谈正事。因此,时间老是在我们心中滴滴答答地响着。因此,我们千方百计地节约时间。我们发明了一系列节省劳力的装置;
我们通过发传真、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与他人迅速地进行交流,而不是通过直接接触。虽然面对面接触令人愉快,但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尤其是在马路上交通拥挤的时候。因此,我们把大多数个人拜访安排在下班以后的时间里或周末的社交聚会上。就我们而言,电子交流的缺乏人情味与我们手头上事情的重要性之间很少有或完全没有关系。在有些国家,如果没有目光接触,就做不成大生意,这需要面对面的交谈。在美国,最后协议通常也需要本人签字。然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电视屏幕上见面,开远程会议不仅能解决本国的问题,而且还能通过卫星解决国际问题。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美国无疑是一个电话王国。
几乎每个人都在用电话做生意、与朋友聊天、安排或取消社交约会、表达谢意、购物和获得各种信息。
电话不但能免去走路之劳,而且还能节约大量时间。
其部分原因在于这样一个事实:美国的电话服务是一流的,而邮政服务的效率则差一些。有些初来美国的人来自文化背景不同的其他国家,在他们的国家,人们认为工作太快是一种失礼。
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花一定时间来处理某件事的话,那么这件事就好像是无足轻重的,不值得给予适当的重视。
因此,人们觉得用的时间长会增加所做事情的重要性。
但在美国,能迅速而又成功地解决问题或完成工作则被视为是有水平、有能力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工作越重要,投入的资金、精力和注意力就越多,其目的是“使工作开展起来”。
第一单元B
你认为在异国留学是一件听上去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吗?
你会像许多离家去另一个国家学习的年轻人一样感觉很有趣吗? 这当然是一种崭新的经历,它会给你带来机会,让你发现许多迷人的东西,获得一种自由感。然而,尽管有这些好处,你也会遇到挑战。
因为你的观点可能会与存在于不同国家的不同信念、准则、价值观念和传统发生冲突。你也许会感到很难去适应一种新的文化以及该文化中你不熟悉的那些部分。这就是“文化冲击”。
人们经历文化冲击的过程至少包括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叫做“蜜月期”。
在这一阶段,你会感到生活在一个不同国度里很兴奋,而且每一样东西看上去都妙不可言。你什么都喜欢,而且好像每个人都对你很好。另外,新的文化中的生活乐趣好像是无穷无尽的。然而,文化冲击的第二阶段终究会出现,这就是“敌对期”。
你开始注意到并不是每样东西都像你原先认为的那样好。你会对新的文化里的许多东西感到厌倦。
此外,人们也不再把你当作一个客人来对待了。
所有最初看上去非常美好的东西现在变得让人讨厌了,而且每一样东西都使你感到苦恼和厌倦。
通常,在你适应一种新文化的这一阶段中,你会想出一些防卫性的办法来帮助你应付难关,保护自己免受文化冲击的影响。其中一种办法叫做“压抑法”。当你假装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接受,没有什么东西令你感到烦恼的时候,你就是在运用压抑法。另一种防卫性办法称做“倒退法”。
当你的行为举止开始显得比你实际年龄要小的时候,你就是在运用这种办法。这时,你的行为举止像一个小孩。
你把什么都忘掉了,而且有时你会变得粗心大意,不负责任。第三种防卫性办法叫做“孤立法”。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你宁可一个人呆在家里,不想和任何人交流。
你想把自己封闭起来以避免文化冲击的影响,至少你是这样认为的。孤立法也许是人们用来对付文化冲击的最糟糕的办法之一,因为你把那些能真正帮助你的东西和你隔离开来了。
最后一种防卫性办法叫做“排斥法”。
这一办法让你觉得自己不需要任何人帮助。
你觉得你可以独自把事情处理好,所以你就不想求助于人。你在敌意阶段使用的这些办法并不能解决问题。
如果你仅仅是偶尔运用一下其中一个应付办法来帮助你生存下去,这也无妨。但是你必须谨慎。
这些办法可能会真的使你受到伤害,因为它们会阻碍你对新的文化作出必要的调整。在克服了自己的敌对情绪后,你就会开始认识到文化冲击的短暂性。然后你就会步入被称为“恢复期”的第三阶段。
在这个阶段,你开始变得积极起来,而且你会努力去理解所有你不理解的东西。整个形势开始变得对你有利了,你会从前面两个阶段出现的症状中恢复过来。而且你开始使自己适应新的准则、新的价值观念,乃至这个新的国家的各种信念和传统。你开始明白,虽然这种新的文化的特点和你自己国家的文化特点有所不同,但其中也必定有值得你学习和欣赏的东西。
文化冲击的最后一个阶段被称为“适应期”。
在这个阶段,你真正达到了感觉良好的境界,因为你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已经能理解这种新的文化了。
最初使你感到不舒服或陌生的东西,现在已成了你能理解的东西。这种理解会减轻你的许多压力。
现在你感到自在了,你已经适应了新的文化。文化冲击是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人无法避免的东西。
当你在经历文化冲击的这四个阶段时,它似乎并不是一件有益的事。
然而,当你完全适应了某一种新的文化时,你会更加充分地喜爱这种文化的。你学会了如何和他人交流,而且还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大量生活情况。
此外,了解其他各种文化,以及懂得当你身处其中时如何去适应所受到的冲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
第二单元A
尼克莱·彼得罗维奇·安尼金一点都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吓人。不,他不可能是我父亲特地送我来见的那位前苏联教练。可他的确是尼克莱·彼得罗维奇·安尼金本人。
他请我进门,在沙发上坐下,又拍了拍身边的垫子,让我坐在他旁边。在他面前,我真的很紧张。
“你还年轻,”他的英语带着俄语口音:
“如果你愿意试着向奥林匹克运动会进军,我想你能行。
长野奥运会来不及参加了,但你可以准备参加2002年盐湖城奥运会。” “完全可以,不是吗?”看到我脸上惊愕的表情,他又说道。
我那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业余滑雪运动员,但在国内决不是顶尖选手。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当然,你需要进行很多艰苦的训练,你会哭鼻子,但你一定会进步的。” 的确,后来我经历了无数痛苦的训练,还为此流了不少眼泪。但在后来的五年里,我总能从尼克莱讲的有趣故事和他的幽默感中得到鼓励。
他开始总是说:“我的朋友们常去看电影,去跳舞,去和女孩子约会,”然后他会压低嗓门接着说:“我就在运动场上训练、训练、再训练。
第二年,我的15公里滑雪比赛成绩缩短了1.5分钟。”
“朋友们问我:‘尼克莱,你怎么做到的呢?’我回答:‘你们去看电影、跳舞、和女孩子约会,而我一直在训练、训练、再训练。’” 故事通常到这儿就结束了。但有一次──后来我们知道那天是他结婚25周年纪念日──他穿着一件旧的毛衣,很自豪地站着,微笑着轻声说道:“告诉你们,我可是在26岁那年才第一次亲吻女孩子。她后来就和我结了婚。”
不管他是不是懂得浪漫,尼克莱知道什么是爱。
他以一贯的幽默、默默的感恩、敏锐的感觉和真诚的态度为爱设立了奥林匹克般的标准。即使在我结束了滑雪生涯之后,我仍一直努力去达到那个标准。但他又从不娇惯我。
二月里的一天,我头很疼,感到十分疲倦。
我在一片空地上遇见了他,在寒风中的雪地里滑了大概十五分钟后,我赶上了他,有点小题大做地说:“嘿,尼克莱,我感觉我要死了。”
“如果活到一百岁,人人都会死的,”他对我的痛苦无动于衷,态度坚决地接着说:“但你现在必须滑、滑、再滑。”
在滑雪板上,我照他说的去做。但在其他事情上我会反抗他。
在一次经费并不宽裕的滑雪露营活动中,他让我们十个人挤在一个单身汉住的芬兰式屋子里。第一天我们醒来时发现尼克莱正在做早餐。然后我们坐在临时拼凑起来的椅子上,围着张小小的牌桌,用勺子很快地吃完早饭。吃完后,尼克莱把摞起来的油腻腻的碗向我和我唯一的另一个女队友前一推,武断地说:“女孩子们,现在去洗碗吧!”
我把餐巾往地上一扔,向他骂道:“让该死的男孩子们去洗吧!这不公平!”他没再让我去洗碗,也没对我的大发脾气显得太在意。他只在滑雪时才显露出强烈的情感。
训练的时候,他会岁着我们迈步的节奏大声发出指令:“对,就这样,一二三,一二三。” 我祖父的一个好朋友──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看了尼克莱带我训练的录像带后问道:“他也教舞蹈吗?”
在训练时,我一刻不停地纠正着尼克莱指出的错误。每完成一个动作,我都会问他自己是否有了进步。
“是的,还行。但如果膝盖能屈得更快些就更好了。” “可我滑得够快了吗?”我坚持问他。
最后他会皱起眉头说:“你得无数次地重复,动作才能达到完美。”他提醒我“必须有耐心”,言语之间流露出“我已经告诉过你无数次了”的意思。
尼克莱的耐心和我的勤奋使我赢得了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并开始为奥运会季前赛做准备。但后来我没能被选拔去参加2002年奥运会。去年夏天,我回去拜访尼克莱。
他给我沏了茶......还自己洗了碗!我们坐在沙发上聊天。怀念起前一年的奥林匹克队,我一时沉默,回想起自己曾经获得的一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我和这个穿着颇具热带风情衬衫、个子不高的男人之间形成了并不张扬但又牢不可摧的纽带。尼克莱教会我即使需要无数次的努力,也要凭借勇气、热情和严格的纪律来坚持下去。他还教会我为了能在这世界上生活一辈子而预先心存感激,并每天提醒自己:即便面临许多挑战,“现在心里有的必须是爱、爱、爱。”
第二单元B
奥林匹克运动会依然是一个为竞争而竞争的最纯粹的例子。
运动员们在事业和身体上作出牺牲,他们冒着受伤、受挫和彻底失败的危险,仅仅为了国家和自身的荣誉而竞争。为了获得这样的荣誉,运动员必须发挥在自己的项目上的最佳水平,在世界最大的竞技舞台上发挥模范作用。
虽然必须承认,有的运动员利用兴奋剂来提升自己的表现,从而取得优势,但他们从未获得过奥运会所能给予的唯一真正的奖赏,那就是荣誉。
而且他们也从未体验过通过刻苦训练与决心这些美德而获胜所带来的光荣感。迄今为止,卡尔·刘易斯是奥运会田径项目最伟大的选手,也是奥运精神的典范。这不仅是因为他屡屡获得金牌──刘易斯在四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得过九枚金牌,在100米短跑和跳远比赛中保持世界记录──而且是因为他天性中所富有的竞争力和从1984年到1996年间在每一届奥运会上所表现出的竞争和获胜的能力。
如果不是美国拒绝出席1980年奥运会,他也会参加那一年的奥运竞赛。
凭着速度、稳定的发挥、诚实,尤其是获胜的渴望,刘易斯的表现非秒表所能计量,甚至使时间也停滞不前。
他要求自己发挥出最佳水平,而且他取得最好成绩靠的不是服用药物,而是无与伦比的自制力和训练时的完全投入。令人惊讶的是,卡尔·刘易斯的父母在他年幼时鼓励他去上音乐课,而不是去参加田径训练。但是他不愿去,而是把一条胶带粘在地上,以此标出跳远世界记录的距离,然后以非凡的决心开始向着目标练习跳远。
他的父亲评价道:“有些孩子今天想着以后当消防员,明天又梦想成为电影明星。卡尔决心练习田径,后来始终没有改变。他说他想成为最好的,就这些。”
他多年的训练和从容的自信为他以后卓越的田径生涯打好了基础。然而在1985年,卡尔·刘易斯的运动生涯蒙上了一片阴影:加拿大短跑运动员本·约翰逊在100米短跑中频频击败刘易斯。
虽然1988年刘易斯参加汉城(现称首尔)奥运会时满怀信心,但就算对径赛知之甚少的旁观者们也都认为约翰逊会获胜。
全世界都急切地观望着,等待着,想知道谁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当选手们在最后一轮比赛中站在起跑线上时,所有照相机的镜头都对准了刘易斯和约翰逊。发令枪“啪”地一声响过之后,运动员从起跑线上冲了出去。人们习惯于看到刘易斯在赛程的前一半落在后面──他就是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最后来个大跨步的奋力冲刺。因此,当他们看到约翰逊凭着起跑时的爆发力领先时都屏住了呼吸,不知道刘易斯最后的冲刺是否能够击败对手。
当他们逼近终点线的时候,刘易斯奋力加速,但是,可惜的是,刘易斯9.92秒的个人最好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成绩不敌约翰逊9.79秒的世界记录。
约翰逊被称为“历史上跑得最快的人”,而刘易斯看来在以后的比赛中只能争夺第二名了。但两天以后,约翰逊因赛后的药检结果显示其服用了类固醇而被取消了金牌,并被国际奥委会遣送回国。
金牌被转而授予刘易斯,可很多人并不认为他获得了真正的胜利,而他也被席卷进对田径赛的一片指责声中。
更糟糕的是,刘易斯以前的一个对手指控他也服用了类固醇。刘易斯对此坚决予以否认,并在法官面前证明杂志刊登这样的消息是毫无根据的行为,以此作为反击。
他一次次地参加药检以证明自身的清白。
刘易斯反对在比赛中服用类固醇。除了在谣言中,他从未和使用药物的丑闻联系在一起过。凭着对运动的持续奉献和对竞技的热爱,刘易斯消除了人们对径赛项目的一些疑虑,阻止了汉城奥运会后民众对奥运会支持下降的颓势。
他以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对短跑与跳远的诚实参与向世界证明,奥林匹克精神并未消亡。1992年,刘易斯第三次参加奥运会,并在跳远和4×100米接力赛中获得两枚金牌。他在公众中所受到的欢迎不亚于一位国王受到的礼遇。令人惊叹的卡尔·刘易斯已经证明自己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位运动员。这并不是因为他能获胜,而是因为他能诚实地获胜,他热爱竞争,他能在最长的时间里做出最大的努力。他对体育竞技的热爱真正为奥林匹克的卓越设立了新的标准。
第三单元A
我和盖尔计划举行一个不事张扬的婚礼。
在两年的相处中,我们的关系经历了起伏,这是一对情侣在学着相互了解、理解和尊重时常常出现的。
但在这整整两年间,我们坦诚地面对彼此性格中的弱点和优点。我们之间的种族及文化差异不但增强了我们的关系,还教会了我们要彼此宽容、谅解和开诚布公。
盖尔有时不明白为何我和其他黑人如此关注种族问题,而我感到吃惊的是,她好像忘记了美国社会中种族仇恨种种微妙的表现形式。
对于成为居住在美国、异族通婚的夫妻,我和盖尔对未来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相互信任和尊重才是我们俩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许多夫妻因为错误的理由结了婚,结果在10年、20年或30年后才发觉他们原来是合不来的。他们在婚前几乎没有花时间去互相了解,他们忽视了严重的性格差异,指望婚姻会自然而然地解决各种问题。我们希望避免重蹈覆辙。
事实更说明了这一点:已经结婚35年的盖尔的父母正经历着一场充满怨恨、令人痛苦的婚变,这件事给盖尔带来了很大打击,并一度给我们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当盖尔把我们计划举办婚礼的消息告诉家人时,她遇到了一些阻力。
她的母亲德博拉过去一直赞成我们的关系,甚至还开过玩笑,问我们打算何时结婚,这样她就可以抱外孙了。
但这次听到我们要结婚的消息时,她没有向我们表示祝贺,反而劝盖尔想清楚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这么说我跟他约会没错,但是如果我跟他结婚,就错了。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妈妈,是不是因为他的肤色?”盖尔后来告诉我她曾这样问她母亲。“首先我必须承认,刚开始时我对异族通婚是有保留意见的,也许你甚至可以把这称为偏见。但是当我见到马克时,我发现他是一个既讨人喜欢又聪明的年轻人。任何一个母亲都会因为有这样一个女婿而感到脸上有光的。所以,这事跟肤色没有关系。是的,我的朋友们会说闲话。
有些朋友甚至对你所做的事表示震惊。但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的不同。
因此你要明白,马克的肤色不是问题。
我最大的担心是你也许跟我当初嫁给你爸爸一样,为了错误的原因而嫁给马克。当年我和你爸爸相遇时,在我眼中,他可爱、聪明、富有魅力又善解人意。
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令人兴奋。而且我们两人都认为,我们的婚姻是理想婚姻,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而且一切迹象都表明我们的婚姻会天长地久。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在我们结婚时,我并不十分理解我所爱的人——你的爸爸。” “但是我和马克呆在一起已有两年多了,”盖尔抱怨道。“我们俩一起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彼此多次看到对方最糟糕的一面。
我可以肯定时间只能证明我们是彼此深情相爱的。”
“你也许是对的。但我还是认为再等一等没坏处。你才25岁。”
盖尔的父亲戴维——我还未见过他的面——以知事莫若父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决定。
他问的问题基本上和盖尔母亲的问题相同:“干吗这么匆忙?这个马克是什么人?他是什么公民身份?”
当他得知我办公民身份遇到了问题时,就怀疑我是因为想留在美国而娶他女儿的。“不过爸爸,你这话讲得太难听了,”盖尔说。“那么干吗要这样着急?”他重复地问。
“马克是有公民身份方面的问题,但他总是在自己处理这些问题,”盖尔辩解道。
“事实上,当我们在讨论结婚的时候,他清楚地表明了一点:如果我对任何事情有怀疑,我完全可以取消我们的计划。”
她父亲开始引用统计数据说明异族通婚的离婚率比同族结婚的要高,而且还列举了接受过他咨询的、在婚姻上有麻烦的异族通婚夫妇的例子。
他问道:“你考虑过你将来的孩子可能会遭受的苦难吗?” “爸爸,你是种族主义者吗?” “不,当然不是。
但你必须得现实一点。”
“也许我们的孩子会遇到一些问题。但谁的孩子不会呢? 可是有一样东西他们将会永远拥有,那就是我们的爱。” “那是理想主义的想法。
人们对异族通婚生下的孩子是会很残酷的。” “爸爸,到时候我们自己会操心的。但是假如我们在做什么事之前,就必须把所有的疑难问题全部解决的话,那么我们几乎什么都干不成了。”
“记住,你什么时候改变主意都不晚。”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第三单元B
经过反复思考,我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让里奇与我妈妈见面,并把她争取过来。事实上,让我妈妈特地为他掌勺烧饭是我做的安排。一天,妈妈打电话给我,要我参加爸爸的生日宴。我弟弟文森特将带上他的女友莉萨·卢姆。我也可以带一个朋友去。
我知道妈妈会亲自下厨的,因为烧菜做饭是表达她的爱、她的自豪和她在家中权力的方式,也可用以证明她比其他任何人都懂得多。“千万记住在饭后告诉我妈妈,说她做的饭菜是你吃过的饭菜中最可口的,”我对里奇说。“相信我的话。”
爸爸生日宴的前夜,我坐在厨房里看着妈妈忙乎,等待合适的时机来告诉她我们的结婚计划。我们已决定在7月结婚,大约还有7个月的时间。
她正在把大蒜切成小方块,把卷心菜切成小片,同时闲聊着有关素媛姨妈的事:“她只会看着烹饪指南烧菜,而我对烹饪了如指掌。
我只要用鼻子闻闻就知道该放什么佐料了!”她切得很快,好像一点也不注意她手中那把锋利的切菜刀,我真害怕她的手指尖也会成为紫色蔬菜烧猪肉的佐料。我希望她会先提起里奇。
我注意到了她开门时的面部表情,她当时勉强地笑了笑,从头到脚地打量着里奇,以验证素媛阿姨对里奇的评价。
我尽力设想她会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里奇不仅不是华人,而且他还比我小几岁。
更糟的是,由于他那头红色的卷发、光洁白晰的皮肤以及鼻子两边一片桔黄色的雀斑,他看上去比我年轻了很多。
他稍微矮了一点,长得很结实。
他身穿深色套装,看上去讨人喜欢,但让人过眼就忘,就像追悼会上遇见的某个人的侄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公司里一起工作的第一年里我没有注意到他的原因。但是我妈妈却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你认为里奇怎么样?”终于,我屏住呼吸问道。
她把大蒜扔进了烧热的油锅里,发出了刺耳的响声。“他脸上那么多斑点,”她说。
我听后感到背上起了鸡皮疙瘩。“那是雀斑,你知道雀斑象征着好运。”
我感到我得为他辩解。我提高嗓门压倒厨房里的噪声,我自己也感到我太激动了点。“哦,是吗?” 她不经意地说。
“是的,雀斑越多越好。人人都知道这一点。”
她想了一会儿,然后笑了,接着用汉语方言说:“也许是这样。你小时候得过水痘。长了许多小痘痘,你只好在家里呆了10天。可真走运啊,你想想!” 我在厨房里救不了里奇,后来在餐桌上我也救不了他。他买了瓶法国葡萄酒,并不知道我父母不喜欢这玩意儿,我父母甚至连像样的红酒杯也没有。
接着他又犯了个错误:他喝了不是一杯,而是满满两大毛玻璃杯的葡萄酒,而其他人的杯子里都只有半英寸高的酒,大家只是“尝尝而已”。
最糟糕的是他批评了我妈妈的烹饪手艺,而他竟然没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我妈妈总是要对她自己的烹饪发表一些评论,说一些自己的菜烧得不好之类的话,这是中国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厨师的习惯。
那晚她原打算说说自己的拿手菜——梅干菜蒸肉,上这个菜时她总是特别得意。“唉,这个菜不够咸,没味道,”尝了一小口后,她抱怨道。“太难吃了。”
这句话在我们家意味着让大家来尝一点,并且还要说这道菜是妈妈做得最好的一次。
但是我们还没能来得及说一些这样圆滑得体的话,里奇就说:“嗯,这菜只需要加一点点酱油。”
接着他无视我母亲惊诧的眼光,把许多咸乎乎、黑溜溜的东西倒进了瓷盘里。
虽然吃饭时,我一直希望我妈妈能从某种角度看到里奇的善良、幽默感和魅力,但是我清楚里奇在她的眼里已经是一败涂地了。很显然,里奇对那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那晚我们回到家里,安置肖莎娜上床睡觉后,他谦虚地说:“嗯,我觉得我们相处得很不错。”
第四单元A
大中央车站问询处桌子上方的数字钟显示:差六分六点。约翰·布兰福德,一个年轻的高个子军官,眼睛盯着大钟,看确切的时间。
六分钟后,他将见到一位在过去13个月里在他生命中占有特殊位置的女人,一位他素未谋面、却通过书信始终给予他力量的女人。
在他自愿参军后不久,他收到了一本这位女子寄来的书。随书而来的还有一封信,祝他勇敢和平安。
他发现自己很多参军的朋友也收到了这位名叫霍利斯·梅内尔的女子寄来的同样的书。他们所有的人都从中获得了勇气,也感激她对他们为之战斗的事业的支持,但只有他给梅内尔女士回了信。
在他启程前往海外战场战斗的那天,他收到了她的回信。
站在即将带他进入敌人领地的货船甲板上,他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她的来信。13个月来,她忠实地给他写信。
即使没有他的回信,她仍然一如既往地写信给他,从未减少过。在那段艰苦战斗的日子里,她的信鼓励着他,给予他力量。收到她的信,他就仿佛感到自己能存活下去。
一段时间后,他相信他们彼此相爱,就像是命运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当他向她索要照片时,她却婉然拒绝。
她解释道:“如果你对我的感情是真实和真诚的,那么我长什么样又有什么关系呢。假如我很漂亮,我会因为觉得你爱的只是我的美貌而时时困扰,那样的爱会让我厌恶。假如我相貌平平,那我又会常常害怕你只是出于寂寞和别无他选才给我写信的。不管是哪种情况,我都会阻止自己去爱你。当你来纽约见我时,你可以做出自己的决定。
记住,那时候我们两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停止或继续下去──如果那是我们的选择……” 差一分六点……布兰福德的心怦怦乱跳。
一名年轻女子向他走来,他立刻感到自己与她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她身材修长而苗条,漂亮的金色长发卷曲在小巧的耳后。她的眼睛如蓝色的花朵,双唇间有着一种温柔的坚毅。她身穿别致的绿色套装,犹如春天般生气盎然。
他向她迎去,完全忘记了她并没有佩戴玫瑰。看他走来,她的嘴角露出一丝热情的微笑。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当兵的,跟我同路?”她问道。
他不由自主地向她靠近了一步。然后,他看见了霍利斯·梅内尔。
她就站在那少女的身后,一位四十好几的女人,头发斑斑灰白。在年轻的他的眼里,梅内尔简直就是一块活脱脱的化石。
她不是一般的胖,粗笨的双腿移动时摇摇晃晃。但她棕色的外衣上戴着一朵红色的玫瑰。绿衣少女快速地走过,很快消失在了雾中。
布兰福德觉得自己的心好像被压缩成一个小水泥球,他多想跟着那女孩,但又深深地向往那位以心灵真诚地陪伴他、带给他温暖的女人;而她正站在那里。现在他可以看见,她苍白而肥胖的脸上透着和善与智慧。她灰色的眼中闪烁着温暖和善良。
布兰福德克制住跟随年轻女子而去的冲动,尽管这样做并不容易。他的手抓着那本在他去战场前她寄给他的书,为的是让霍利斯·梅内尔认出他。这不会成为爱情,但将成为一样珍贵的东西,一样可能比爱情更不寻常的东西──一份他一直感激、也将继续感激的友情。他向那个女人举起书。“我是约翰·布兰福德,你──你就是霍利斯·梅内尔吧。我非常高兴你能来见我。我能请你吃晚餐么?” 那女人微笑着。
“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子,”她答道:“那位穿绿色套装的年轻女士──刚走过去的那位──请求我把这朵玫瑰别在衣服上。
她说如果你邀请我和你一起出去,我就告诉你她在公路附近的那家大餐厅等你。她说这是一种考验。”
第四单元B
1942年冬季的一天,寒冷刺骨。
但在纳粹集中营中,这与别的日子没有什么差别。
自我从家中被人带走并随着数万犹太人被带到这儿以来,我已濒临死亡,只能活一天算一天,活一小时算一小时。
我们在纳粹可怕的皮鞭下受尽煎熬。明天我还会活着吗?
今晚我会不会被带到毒气室去?
或是被警卫简简单单地用来复枪射杀? 我在铁丝网边踱来踱去。我并没有留意自己的脚步,只是机械地在这块地上移动,在发现可以用来生火的一小块木头或其他东西时,我偶尔跪下来查看一下。突然,我看到一个小女孩从铁丝网那边走来。她的步履轻盈,仿佛不受重力的影响,宛如仙子。她停下来,用忧伤的眼睛看着我。集中营里的生活已经损害了我的健康。
我想把目光挪开,因为我一副病容、枯瘦如柴,又穿着破烂肮脏的衣服,被一个陌生人这样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打量,我感到特别害臊,但我的目光却无法从她的眼睛移开。这时她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一个红苹果。噢,我有多久没有看到这样的苹果了!
它又是多么地闪闪发亮——比任何水晶都耀眼!
她非常谨慎地左右看看,然后一下子把它抛过铁栅栏。我把它捡起来,用我冻僵的手捧着它。
在这充满死亡的世界中,这苹果无疑代表了生命,而她的举动就是爱的果实。我抬头瞥见那女孩在远处渐渐消失。
第二天,就像被磁力吸引一样,我又来到了铁丝网边的那块地方。我希望她再次出现。我是不是疯了?当然是。但在这里,我不放弃任何一丝微小的希望。她又来了。
她又一次给我带来了苹果,比上次更精确地将它抛过了铁丝网。苹果飞过铁丝网,正好从我的头顶上方落下来。我在空中接住了苹果,高举着让她看。她的眼中闪着光芒。
接下来的七个月我们就这样相会,而我也习惯了这样的苹果餐,但不久一切都结束了。一天,我听到一个骇人的消息:我将被押往另一个集中营。
第二天,当我再见到她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我几乎无法说话,但我必须说明白:“明天别再给我带苹果了,”
我告诉她说:“我将被押往另一个集中营。我们再也不能见面了。”
在我完全失去控制前我转身从铁丝网边跑开了。我实在不忍心再回头看。
如果我转身,我知道,她会看见我的脸颊上滑落的眼泪。岁月流逝。转眼到了1957年。
我住在纽约,生活状况与纳粹德国期间的情景相差何止天地。我做铝栅栏安装和回收的生意,并且发了点小财。我一个做保险的朋友劝说我与他的一位女性朋友相亲。我勉强同意了。她人还不错,叫罗玛,像我一样,她也是移民,因此至少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共同之处。
“你是在战争期间流亡来到这里的吗?”罗玛用移民相互之间问及那段岁月时所特有的体贴方式柔声细语地问道。
“不是。那时我在德国的集中营里,”我答道。
我没有说明哪个集中营,也没有说其他任何细节。这个故事太乏味了,因为我已经重复过许多次了。
罗玛的双眼透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好像回忆起了某件痛苦而又甜蜜的事情。“你怎么了?”我问她。
“是这样,我小时候住在集中营附近。
那儿有一个男孩,一个小囚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都去看他。我记得我常常带苹果去扔给他。
我把苹果从铁丝网上扔过去,那时他会非常开心。”
我的心猛地一下子剧烈地跳动起来。我凝视着她问:“是不是那个男孩有一天对你说‘明天别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给我带苹果了。我将被押往另外一个集中营’?” “没错,是啊,”罗玛用颤抖的声音应道。“但你怎么会知道的?”
我从桌边站起身来,拥抱着她说:“因为我就是那个小男孩,罗玛。”
第五单元A
我女儿抽烟。
她做作业时,脚搁在前面的长凳上,计算器嗒嗒地跳出几何题的答案。我看着那包已抽了一半、她随意扔在手边的“骆驼”牌香烟。
我拿起香烟,走到厨房里去仔细察看,那里的光线好一点──谢天谢地,香烟是有过滤嘴的。我心里十分难过。我想哭。
事实上,我确实哭过。我站在炉子旁边,手里捏着一支雪白的香烟,制作得非常精致,但那可是会致我女儿于死地的东西啊。
当她抽“万宝路”及“普雷厄尔”牌香烟时,我硬起心肠,不让自己感到难过。我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人抽这两种牌子的香烟。
她不知道我父亲、也就是她外公生前抽的就是“骆驼”牌香烟。但是在他开始抽机制卷烟之前──那时他很年轻、也很穷,眼睛炯炯有神──他抽的是用“阿尔伯特亲王牌”烟丝自己手工卷的香烟。我还记得那鲜红的烟丝盒,上面有一张维多利亚女王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照片,他身穿黑色燕尾服,手里拿着一支手杖。
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我的家乡佐治亚州的伊腾顿已没有人再自己手工卷烟了(而且几乎没有女人抽烟)。烟草业,再加上好莱坞电影──影片中的男女主角都是烟鬼──把像我父亲这样的人完完全全争取了过去,他们无可救药地抽烟抽上了瘾。
然而我父亲从来就没有像阿尔伯特亲王那样时髦过。他还是一个贫穷、过于肥胖、为养活一大家人而拼命干活的男人。他是黑人,嘴里却总叼着一支雪白的香烟。我记不清父亲是什么时候开始咳嗽的。
也许开始时并不明显,只是早晨一下床点燃第一支香烟时才有点微咳。
到我16岁,也就是我女儿现在这般年纪时,他一呼吸就呼哧呼哧的,让人感到不安;他上楼时每走三、四级楼梯就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而且,他常常一连咳上一个小时。肺部的病痛把我父亲折磨得虚弱不堪,一个严冬,他死于被称为“穷人之友” 的疾病──肺炎。他咳嗽了这么多年,我想他的肺部已没有什么完好的地方了。去世前几年,他的呼吸已经很虚弱了,他总得倚靠着某个东西。
我记得有一次全家聚会,当时我女儿才两岁,他抱了她一会儿,好让我有时间给他俩拍张照片。但是很明显,他是费了好大劲儿的。
生命行将结束前,他才戒了烟,主要是因为他的肺功能已极度受损。戒烟后他的体重增加了几磅,但当时他太瘦了,所以没人注意到这一点。我到第三世界国家去旅行时,看到了许多像我父亲和女儿那样的人。
到处都有针对他们这两类人的巨大广告牌:强壮、自信或时髦的成熟男人,以及漂亮、“世故”的年青女子,都在吞云吐雾。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就像在美国的旧城区和印第安人的居留地上一样,在这些贫困的国家里,那些本应该花在食物上的钱却流进了烟草公司。久而久之,人们不但缺少食物,而且还缺少空气,这样不但大大地损害了孩子们的体质,还使他们染上了烟瘾,最终还会致他们于死地。
我在报纸还有我订阅的园艺杂志上看到,烟蒂的毒性很强:一个婴儿如果吞下了一个烟蒂,就很有可能会死去,而沸水加一把烟蒂就成了很有效的杀虫剂。作为母亲,我深深地感到痛苦。有时我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我记得自己怀孕时,吃东西的时候是多么小心啊!之后在教她如何安全穿过马路时,又是多么耐心啊!有时我纳闷:自己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她今后大半辈子有气无力地挣扎着呼吸,然后再像她外公那样自己把自己毒死吗?
我特别喜欢一条写在受虐妇女收容所里的语录:“人间和平,始于家庭。” 我认为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如此。
我还想起了另一条写给那些想戒烟的人们的语录:“每个家庭都应该是禁烟区。” 抽烟是一种自我毁灭,而且也毁灭着那些不得不坐在你身边的人。那些人偶尔也会取笑或抱怨你抽烟,可常常只能无可奈何地坐在一边看。
我现在意识到,从我还是个孩子起,这些年来我实际上是一直坐在旁边,看着我父亲自杀。对那些生意兴隆的烟草公司的巨头们来说,能在我家取得这样一种胜利,肯定是够满意了。
第五单元B
我四处奔波,应约作各种演讲,常在别人家里过夜,也常被安排在孩子的卧室里。我发现孩子房间里的玩具实在太多,甚至连我小小的梳妆盒也无处可放。壁橱通常也是塞满了衣服,我几乎无法把夹克衫塞进去。我不是在抱怨,只是在表明一种观点。
我发现父母给孩子们买的玩具和衣服越来越多,这种倾向在美国家庭已是司空见惯。我认为在很多家庭中,孩子们都把家长的慷慨大方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这种做法的后果实际上对孩子们来说也是有害的。
家长为什么要给孩子们那么多的东西,或者要给孩子们他们买不起的东西呢? 我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个颇为常见的原因就是父母亲们出于内疚而溺爱孩子。
两人都是全职工作者的父母也许会因为不能常常和孩子在一起而感到内疚。他们可能想通过给孩子们大量物质的东西作为对他们的补偿。还有一些父母给孩子买这买那,是因为他们想让孩子拥有他们自己童年时所拥有的每一样东西,以及那些他们过去想得到而未能得到的东西。
还有一些家长不愿拒绝孩子们永无休止的买玩具的要求,是因为他们害怕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爱他们,或者害怕如果他们得不到和小伙伴们相同的玩具会被人取笑。当家长无法应付孩子的无理要求时,也会发生溺爱孩子的现象。这样的父母会在拒绝和让步之间动摇不定──但是好像哪种办法都不能使他们满意。如果他们拒绝孩子的请求,他们会因为对孩子太严格或太不慷慨而立即感到后悔。如果他们让步了,也会因为太容易让步而感到懊悔和自责。这样的摇摆不定不但削弱了父母管教孩子的能力,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变味,从而使家长和子女间失去了存在于健康家庭中的某些幸福和相互尊重。
新视野大学英语2课文翻译
但是,用物质的东西来溺爱孩子并不能减轻父母的内疚感(因为父母从不会感到他们已经付出了足够多),也不会使孩子们觉得自己得到了更多的爱(因为孩子真正想要的是父母的时间和对他们的注意)。
相反,给孩子们太多的东西可能是有害的。
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们可能会变得贪婪、自私、忘恩负义,对他人的需要和感情变得麻木不仁,而且首先从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开始。
给孩子们的东西太多会逐渐削弱他们对父母的尊敬。
事实上,孩子们已经开始感到父母的无限制的慷慨大方是不对的。这种矛盾的结果可能是这些孩子会反过来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下意识地希望,如果他们逼得更紧一些,他们就能迫使父母对自己设立些限制。
另外,被宠坏的孩子也并不比那些没什么玩具的孩子在做游戏时被激发出更大的创造性。由于有求必应,他们了解金钱价值的机会就比别人少,而且当他们的要求无法即刻得到满足时,他们也不知如何去应付。
我讨论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告诉家长们应该给孩子们多少物质的东西才适当。确切地讲,我的目的是帮助那些已经意识到自己也许是在宠坏孩子、但又不知道如何纠正这一做法的家长们。
有时你也许会对自己是否要对孩子提出的许多要求作出让步感到没有把握。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改变。
首先,你应该设法弄清楚是什么东西使你让步,或者让你感到内疚。
然后,即使没能找出原因,你也应该开始作出果断的决定,试着对孩子的要求作出迅速明确的反应。
一旦你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你也不能指望马上有效果。有时你肯定会摇摆不定。
关键是你要对逐渐的进步感到满足,要预见到并接受可能伴随这种改变而来的偶尔失误。还有,即使你以更坚定、更自信的方式实施着你的决定,也不能指望你的孩子会马上作出反应。
在一段时间内,他们会继续对你施加曾经很有效的、老一套的压力。
但一旦他们知道不停的抱怨和争论再也不起作用时,他们最终会尊重你的决定。这样做的结果是:你和你的孩子都会感到比以前更加开心。
第五篇: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课文翻译
Unit 1 我哥哥吉米出生时遇上难产,因为缺氧导致大脑受损。两年后,我出生了。从此以后,我的生活便围绕我哥哥转。伴随我成长的,是“到外面去玩,把你哥哥也带上。”不带上他,我是哪里也去不了的。因此,我怂恿邻居的孩子到我家来,尽情地玩孩子们玩的游戏。我母亲教吉米学习日常自理,比如刷牙或系皮带什么的。我父亲宅心仁厚,他的耐心和理解使一家人心贴着心。我则负责外面的事,找到那些欺负我哥哥的孩子们的父母,告他们的状,为我哥哥讨回公道。父亲和吉米形影不离。他们一道吃早饭,平时每天早上一道开车去海军航运中心,他们都在那里工作,吉米在那搬卸标有彩色代号的箱子。晚饭后,他们一道交谈,玩游戏,直到深夜。他们甚至用口哨吹相同的曲调。所以,父亲1991年因心脏病去世时,吉米几乎崩溃了,尽管他尽量不表现出来。他就是不能相信父亲去世这一事实。通常,他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人,现在却一言不发,无论说多少话都不能透过他木然的脸部表情了解他的心事。我雇了一个人和他住在一起,开车送他去上班。然而,不管我怎么努力地维持原状,吉米还是认为他熟悉的世界已经消失了。有一天,我问他:“你是不是想念爸爸?”他的嘴唇颤抖了几下,然后问我:“你怎么看,玛格丽特?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接着,我俩都流下了眼泪。六个月后,母亲因肺癌去世,剩下我一人来照顾吉米。吉米不能马上适应去上班时没有父亲陪着,因此搬来纽约和我一起住了一段时间。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他好像适应得很好。但吉米依然想住在我父母的房子里,继续干他原来的工作。我答应把他送回去。
此事最后做成了。如今,他在那里生活了11年,在许多人的照料下,同时依靠自己生活得有声有色。他已成了邻里间不可或缺的人物。如果你有邮件要收,或有狗要遛,他就是你所要的人。当然,母亲的话没错:可以有一个家,既能容纳他的缺陷又能装下我的雄心。事实上,关照像吉米这样一个深爱又感激我的人,更加丰富了我的生活,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与之相比。这一点,在9·11灾难后几天更显真切。那天是吉米57岁生日。我在纽约自己的家里为他举办生日宴会,但是我们家的人都没能来参加,因为交通困难,而且灾难带来的恐惧使他们依然心有余悸。我邀请了我的好友,请他们来帮忙把宴会弄得热闹些,增加点欢快气氛,没去理会他们多数人在情感上都有些疲惫这一事实。于是我一反常态,没说“请不要带礼物”,而是向他们喊“请带礼物来”。我的朋友──吉米认识他们多年了──带来了中意的礼物:乡村音乐CD、一件长袖运动衫、一条有“吉米”字样的皮带、一顶编织的羊毛帽,还有一套牛仔服。那天晚上,我们先是送礼物,然后是切从他喜欢的面包店里买来的巧克力蛋糕,当然还唱了“生日歌”,否则宴会就不算完整了。吉米一次次地问:“该切蛋糕了吧?”
等用完餐和送完礼物后,吉米再也控制不住了。他焦急地等着点上蜡烛,然后在我们“生日快乐”的歌声中,一口长气吹灭了蜡烛。户然而吉米对我们的努力还是感到不满足。他纵身跳到椅子上,直挺着身子,双手食指朝天,一边喊一边指挥我们唱歌:“再──来──次!”
我们全力以赴地唱。待我们唱完时,他翘起两个拇指喊道:“好极了!”本来我们想让他知道,无论世上有多难的事情,总是有人来关心他。现在反倒是提醒了我们自己。对于吉米来说,我们唱歌时的爱心,是他心中额外的礼物,但是他原先更想看到的,是别人再次感到快乐。
有如父亲的去世一夜之间改变了吉米的世界,9·11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熟悉的世界不复存在了。但是,当我们为吉米唱歌,相互紧拥,祈祷全球和平时,我们也意识到,朋友、家人间永恒的爱和支持可以让我们克服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吉米以朴素的方式为我们协调了眼前的一切,他做到这一点并不令人吃惊。吉米的爱可以征服一切,这是任何东西都限制不了的。
Unit 2 运动医学专家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耐力运动员,特别是女性,经常会缺铁。普渡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即使是适度的锻炼,也可能会降低女性血液中的铁含量。“我们发现,那些通常不运动的女性一旦开始适度的锻炼,就会出现铁含量下降的迹象,”普渡大学罗斯安妮·M.莱尔副教授说。她对62名妇女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体育运动医学与科学》杂志上。这些妇女原先不怎么运动,后来开始了为期6个月、每周3次的锻炼。莱尔指出:“那些增食肉类食品或服用铁质补剂的女性能够恢复到健康状态。
但突然参加锻炼却仍沿用旧食谱的人则显示出铁含量降低。”缺铁在女性中是很常见的,每四个十几岁的少女中有一人缺铁,每五个18至45岁的女性中有一人缺铁。而在积极锻炼的妇女中这一比例更高,女耐力运动员中,缺铁者比例则高达80%。莱尔说,这意味着 “太多女性忽视了自己摄入的铁含量”。育龄女性危险最大,因为月经是铁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许多保健意识太强的女性也很危险,因为她们拒绝食用牛肉或羊肉,而这些肉中含有的铁最易被吸收。而且,由于女性常常为了控制体重而节食,从而未能摄取足够的含铁丰富的食物,结果可能导致缺铁。另一名专家指出,“普通女性每天摄入的铁只是应摄入量的三分之二。” 他指出,“对于那些已经缺铁的女性,任何因锻炼而产生的更多铁质流失都足以导致体内缺铁状况的恶化。”运动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导致铁流失。有些铁随汗液流失。另外,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高强度的耐力运动有时会引起消化系统内出血。运动员从事跑步之类高强度剧烈运动,也可能会因为足部血管失血的现象而使铁质流失。缺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也即最常见的阶段,是铁质储量不足。这一阶段一般没有症状。到了缺铁的第二阶段,就会出现疲倦和力不从心,此时体内已没有足够的铁来形成血蛋白分子,将氧输至运动肌肉。
在第三即最后阶段,人常常感到虚弱、疲乏无力、喘不过气,运动成绩大打折扣。“人们认为,只要不到第三阶段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帮助设计普渡大学研究的约翰·L.比尔德说。“只有当你的铁储量为零时,你才会进入第三阶段。而你若坐等到这个时候,你的麻烦就大了。”然而,比尔德指出,大多数铁质储量低的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缺铁,因为传统的检测血液中铁含量的方法──检验血液中输送氧气的血蛋白的含量──是不够的。其实,有必要检查血液中另一种混合成分的含量,它可以显示血液中的铁含量。
他还指出,虽然积极锻炼的育龄妇女最有可能铁含量低,“但男性也并非不缺铁,尤其是在他们不吃肉类而又从事高强度的体力活动的情况下。”(估计有15%的男性长跑运动员铁含量低。)比尔德和其他专家都说,对这些人而言,最好每年验一次血,以测定血液中的铁含量。如果铁含量低,就要去看医生,以确定是否该通过调整饮食或服用铁质补剂来校正不足。一般说来,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在食谱中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铁质补剂可能存在严重缺陷。“服用铁质补剂可能使人想呕吐,有时甚至还会引起中毒。最好的铁来源,以及唯一最易为身体所吸收的铁来源,是肉、鸡和鱼。其他较好的铁质来源包括枣、豆类和一些多叶绿色蔬菜。”“选择那些标有‘加铁’字样的面包和麦片,” 运动营养专家南希·克拉克写道,“这些增加的铁质补充了谷物中自然含铁量的不足。将这些食物与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比如吃麦片时喝橘子汁,或在三明治内夹上番茄──可以促进铁质吸收。” 克拉克还建议用铁锅烹食,因为烹调过程中食物能从铁锅中吸收铁质。她写道,“在铁锅内烹煮了3个小时的番茄汁,其铁含量大大提高,增加到原来的30倍左右。” 她说,铁含量可能低的人,吃饭时应避免喝咖啡或饮茶,因为这些饮料中所含的物质会妨碍身体对铁质的吸收。“运动女性应特别注意选择饮食。”普渡大学的莱尔总结说:“如果你在铁含量流失之前就注意到了警告信号,你就可以在它真正成为问题之前弥补铁质的不足。”
Unit 3 海德中学的办学宗旨是:如果你向学生传授诸如求真、勇敢、正直、领导能力、好奇心和关心他人等美德的话,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该校的创始人约瑟夫·高尔德声称学校的教学很成功。海德中学位于缅因州巴思市,每年的学费高达1.8万美元,因其教导问题少年有方而闻名遐迩。“我们并不把自己看作一所专为某一类孩子而开设的学校,”马尔科姆·高尔德说。他是约瑟夫的儿子,毕业于海德中学,现任海德中学校长。“我们把帮助孩子培养一种生活方式看作自己的职责,办法是倡导一整套能影响所有孩子的价值观念。”现在,乔·高尔德(约瑟夫·高尔德)正试图将他尚有争议的“品德第一”的理念向旧城区的公立学校推广。这些学校愿意将用于传统教学计划的税金用于实施这一新的教学方法。海德公立学校第一个教学计划始于1992年9月。但几个月后,该计划即告暂停。教师们对教学计划的高要求以及高强度工作所带来的压力表示抗议。今年秋天,海德基金会计划在巴尔的摩启动初步的公立学校教学计划。教师要接受培训,以便今后能在整个巴尔的摩体系内胜任工作。
美国其他学校的领导们也在关注这个教学计划。去年秋天,在家长的一片抗议声中,海德基金会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郊区的一所中学内启动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教学计划。
当地居民担心该校可能招进来旧城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和问题学生。就像在缅因州那样,求真也在康涅狄格州的这所中学得到广泛推崇。在一堂英语课上,11名学生用最后的5分钟展开激烈的讨论,依照1-10的评分标准相互评价他们当天的课堂表现。“我得10分。”“我有意见。你既没做语法作业,也没做拼写练习。”“那好,就7分吧。” “你只能得6分。”“等等,我可是全力以赴的。”“是的,可你今天没提问。” 在解释自己的教育方法时,乔·高尔德指出,对传统的教育体制不能只是改革。他说“无论怎样改革”,用马和马车“是改革不出汽车的”。海德中学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潜能”,这种潜能的基础是品格而不是智力或财富。良知和苦干受到推崇。成功由不断进步来衡量,而不是由学习成绩来评定。学生必须相互负责。为了避免美国中学使用的其他品格培养方案所引发的争议,高尔德解释说,“全力以赴”这一概念并不是要强迫学生接受某一套道德原则或宗教观念。海德中学的课程与那些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传统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相似,包括英语、历史、数学和自然科学。但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选修表演艺术和体育,还要提供社区服务。在每门课程中,学生都会得到一个综合了学习成绩和“努力程度”的分数。在巴思市,97%的海德中学毕业生都升入了大学本科。在海德中学的综合教育中,父母的参与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为了使孩子被该校录取,家长也必须同意接受并实践学校的思想和观点。家长们签约同意每月出席一次区域小组会议(共20个区域小组),每年去区域休养所三天,每年至少参加三次巴思市的研修班、讨论组和研讨会。在很多活动中,缅因州学生家长的出席率高达95%。乔和马尔科姆·高尔德都说,当孩子们见到自己的父母都在全力以赴时,他们也会竭尽全力。他们说,对许多家长而言,最困难的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公立学校学生家长的活动计划仍在制定之中。这项工作的困难要大得多,因为很难使家长相信他们的参与很有价值。在纽黑文市录取的100名学生中,有30%左右的家长出席了各类特别会议。这一低出席率违背了他们在教学计划开始实施时所做的承诺,当时海德中学的官员曾与300个家庭进行了面谈。巴思市一名在公立学校教书达14年之久的教师说,一旦问题得到解决,海德教学计划就会在公立学校中获得成功。他乐观地认为,一旦家长们投入到计划当中,他们就会成为孩子们日常行为的榜样,这与寄宿学校的学生家长完全不同。
一名曾任教于旧城区学校的教师如今在从事纽黑文教学计划。他说,教师也能从中受益。“在这里,我们真正开始集中精力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卓有成效的关系。我们的重点真的是先考虑师生关系,然后是师生共同探讨学业。而在传统的中学里,是先考虑教师和教材的关系,然后再考虑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在海德中学被进一步深化了。对教职员工的评估由学生来进行。19岁的吉米·迪巴蒂斯塔今年5月将从巴思校区毕业,并准备升入大学。对此他感到惊奇。
几年前,他还觉得自己的前途“是在监狱,而不是在大学”。
迪巴蒂斯塔还记得他刚到海德中学时的情景。
“我来这儿时,见人就侮辱,就咒骂。其他每所学校都会说:‘滚出去!我们这儿不要你。’
我来到这儿,他们却说:‘我们有几分喜欢这种活力,但并不喜欢它消极的一面,我们要将它转化成积极的东西。’”
Unit 4 自由女神像
19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艺术家弗里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正在设计一个大项目,名为“自由照耀世界”。这是一座庆祝美国独立和美法联盟的纪念碑。与此同时,他爱上了一位他在加拿大认识的女子。他母亲不赞成自己的儿子和一个她没有见过的女子恋爱,然而巴托尔迪不为所动,和心中所爱于1876年结为伉俪。同年,巴托尔迪组装完雕像的右臂和火炬,并将它们陈列在费城。据说,他用了妻子的手臂为模本,但觉得她的脸太漂亮,不适合做雕像模本。他需要这样一个女人:面容沧桑却不失坚定,庄重多于美丽。他选择了自己的母亲。1886年,自由女神像在纽约湾北部落成。雕像综合了他母亲的脸和他妻子的身材,不过巴托尔迪称之为“我的女儿,自由之神”。芭比娃娃
在现今销售的各式各样的芭比娃娃之前,原本部门只有一种芭比娃娃。实际上,她的名字叫芭芭拉。芭芭拉·汉德勒是马特尔玩具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艾略特和鲁思·汉德勒夫妇的女儿。鲁思是在见到女儿玩纸娃娃之后才想到做芭比娃娃的。芭比娃娃的三维模特是一个德国洋娃娃,一个哄成年人开心的礼物,被描绘成具有“风尘女子”的模样。马特尔公司将这个娃娃做了一番改造,变成了体面而地道的美国版本,尽管胸围有些夸张。它以当时10多岁的少女芭芭拉的名字命名。自从1959年面世,芭比娃娃就成了全球公认的“娃娃女王”。马特尔公司说,一般的美国女孩拥有10个芭比娃娃,全球每秒钟就有两个芭比娃娃售出。如今芭芭拉已有60多岁了,她拒绝接受采访,但据说她非常喜欢芭比娃娃。她可能是当今世上最著名的不为人知的人物了。1961年,芭比娃娃的男朋友面世,按芭芭拉的弟弟肯的名字命名。真正的肯于1994年去世。他对令自己全家名扬天下的娃娃极为厌恶。他在1993年说:“我可不想让我的孩子玩这洋娃娃。” 《美国哥特人》
1930年,格兰特·伍德因其画作《美国哥特人》一举成名。此画体现了美国农民庄严的自豪,常常被人复制。画面展示了一位神色严肃的男子和一位女子站立在农舍之前。伍德深受中世纪艺术家的影响,他的灵感来自于一所古老农舍的哥特式窗户,但最令世界注目的是画中人物的脸。伍德喜欢画他熟悉的脸。为画神色严肃的农夫,他选择了他那表情木讷的牙医,至于站在他身边的农妇,他选择了自己的姐姐南。他把模特的脖子稍稍画长了一些,但无疑能看出谁是画像的原型。南后来说道,《美国哥特人》带给她的名誉使她摆脱了一种非常乏味的生活。野牛镍币
今天,美国的硬币都用来纪念美国政府的杰出人物,其中大部分是著名的前总统。但1913至1938年间发行的野牛镍币,却是为了纪念由美国拓居引起的两起相互关联的悲剧──野牛群的灭绝和美洲印第安人的毁灭。此前一直是白人被用作美国镍币上的模特,而著名的艺术家詹姆斯·厄尔·弗雷泽却反传统而行之,起用了三名真正的美洲印第安人作为自己创作的原型。由于大草原上不再有野牛漫步,弗雷泽为了镍币另一面上的野牛,只好到纽约中央公园的动物园里素描一只老野牛。两年后,即1915年,此牛以100美元的价格售出,然后被宰杀取肉、剥皮,牛角制成了墙上的装饰品。山姆大叔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14岁的山姆·威尔逊离家出走,加入父亲和哥哥们的行列,为美国殖民地独立于英国而战。23岁时,他开始从事肉类加工业,并因为人诚实、工作勤奋而赢得声誉。此后在1812年的战争中,威尔逊获得了一个职位,为美国军队检验肉食。他的合伙人和美国政府签订了一份合同,给军队提供肉食。送到军队的肉桶上面都印有EA-US标志,EA代表公司名,US代表原产国。传说有一回,有个政府官员来参观加工厂,问及这些字母的含义,一个想象力丰富的雇员告诉他,“US”是“山姆大叔”威尔逊的缩写。很快,士兵们都说所有的军需品都来自“山姆大叔”。战后,政治漫画里开始出现一个名叫“山姆大叔”的人物。他的原型是一个早期漫画人物名叫乔纳森大哥,此人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非常出名。很快,山姆大叔就取代了乔纳森大哥,成了最受美国人欢迎的象征。
最令人难忘的山姆大叔的画像是由画家詹姆斯·蒙哥马利·弗拉格创作的,用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画的很多著名的征兵招贴画上。山姆大叔的形象是:高个子,白头发,下巴上有一小撮白胡子,身着深蓝色外套,头戴一顶高帽,上有星星点缀。这模样其实就是弗拉格的自画像。
Unit 5 我从未见过克拉克夫人,但看过她的医疗记录和上一位值班医生交给我的报告后,我知道她今晚会去世。她屋里唯一的光线来自一台医疗设备,它闪着红光,似乎在发出警告。我站在那里,一股怪味刺激着我的鼻子,我想起了过去闻到过的腐烂的气味,我闭上了眼睛。
我嘴里有一股从胃里返上来的酸味。我伸手去开灯。灯静静地照亮了整个病房,我走回病床边,用无动于衷的、医生的目光观察着病人。克拉克夫人已奄奄一息了。她一动不动地躺着:骨瘦如柴的身体使她的头显得特别大;皮肤呈暗黄色,松松地裹在嶙峋的、连毛毯也遮掩不住的骨骼上;她的右臂平伸在床边,被无情地用胶带固定在一块板上,以便能固定针头使液体滴入;左臂横放在深陷的胸部,胸口随着不均匀的呼吸一起一伏。我伸手去触摸她放在胸口的细长手指。冰凉冰凉的。我忙将手移到她的手腕,去感觉那微弱的脉搏。克拉克夫人将头稍稍转向我,微微地睁开眼。我俯过身去,勉强听见她微弱的声音:“水。”我从桌上拿起一杯水,用手指封着吸管的一端,滴了几滴凉凉的水到她的嘴里,以缓解她的干渴。她没有用力去吞咽,因为力气不够。“还要,”那干涩的声音说。于是我们又重复了一次。这次她终于咽了一些,并轻轻说了声:“谢谢,你。”她虚弱得没法交谈,因此没等她要求,我就开始做她所需要的。我像抱孩子似的把她抱起来,给她翻了个身。除了一件浅色的病号服,她什么也没穿。她又小又轻,像遭受了严重饥荒一样。我打开护肤霜的瓶盖,揩了一些在手心。为了不伤着她,我小心翼翼地把护肤霜擦在她发黄的皮肤上。她的皮肤松松地在骨头上滑动,背上每块骨头的轮廓都能清楚地摸到。当我把枕头放在她两腿之间时,发现它们也是冰凉的,直到把手移到她膝盖以上的部位,我才感受到血液供给生命的热度。而后,我挪了把椅子面朝她坐在床边,握住她那只没被固定的手,此时我又一次注意到她细长的手指。
很优雅。一时间,我突然想知道她是否有家庭,接着我发现病房里没有花,没有孩子们画的彩虹和蝴蝶,也没有卡片。房间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她是一个被人爱着的人。她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平静地回答我说:“今天„„我让„„家里人„„都„„回家„„不想„„他们„„看见„„”她耗尽了最后的那点力气,再也说不下去了。但我已然明白她做了些什么。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所以什么也没说。她好像又看穿了我的心思:“你„„留下„„” 时间似乎停滞了。在一片寂静中,我感觉自己的脉搏加快了,我听到自己的呼吸开始伴随着她那不均匀的呼吸一起一落。我们互相对视,不知怎么的,我们都意识到,这是两个生命间的一个特殊时刻。她那细长的手指很轻易地就拢住了我的手,我微笑着慢慢点了点头。
无需任何语言,我从她发黄的眼睛中感受到了她对我的谢意,她慢慢闭上了眼睛。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又睁开了双眼,只是这一次目光里没有任何反应,只有空洞的凝视。
没有一点先兆,她那细弱的呼吸停止了。很快,微弱的脉搏也消失了。一颗泪珠从她的左眼中流出,滑过脸颊,落在枕上。我开始轻声哭泣。对这位迅速走进又走出我生活的陌生人,我心间涌起了一股感情。她的痛苦结束了,可她的生命也结束了。我依然握着她的手,渐渐地,我意识到我并不害怕这种感情之战,意识到这实际是她赐予我的特殊荣幸,而且我还乐意再来一次。克拉克夫人没有让她的家人目睹这一幕他们或许无力面对的人生插曲,却与我分享了它。她不想让家人看着她死去,然而她也不愿孤独地离去。不应当有人孤独离去的,我很高兴能守候在她身边。两天后,我在报上读到了克拉克夫人的消息。原来她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祖母、教会里的活跃分子、社区志愿者协会的领导人、音乐会钢琴演奏家、从教30余年的钢琴教师。是啊,她的手指是那样细长而优雅。
Unit 6 从理想上说,人们希望知道地震什么时候发生,破坏程度会如何。在日本和中国,人们长期以来一直相信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在日本,科学家在陆地上和海洋中铺设电线,以监测它们的运动。而中国人的传统做法是观察动植物以获取地震的警示信号。例如,中国人注意到,地震之前母鸡的行为会有所异常:它们夜晚不肯进笼。他们还注意到,蛇会爬出地穴而冻死,狗会狂吠不已,甚至那些平常很安静的狗也会叫个不停。日本的阪神地震发生之前,有报告说大批鱼群游到了水面。有些鸟,如鸽子,也显得特别聒噪,据说地震前它们飞行的方式也与往常不同。也许最有趣、也最容易测量的,是地震前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实验数据似乎表明,地震前地下水中氡的含量会增高。人们还希望能够预防地震会造成的重大财产损失。要知道,多数在地震中丧生的人都是被倒塌的建筑物砸死的。所以,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结构是关注的重点。钢似乎是最佳的建材,但一旦被焊接成僵硬的结构就不行了。许多新式结构都采用了一种新型的钢接合方法,即I形接合,它看来是最耐用的一种接合。这种钢接合在移动时不会断裂。同样,为了预防财产损失,建筑师如今设计楼房时会使房屋的支柱和横梁力度相等,而垂直支柱则深深插入坚实的地基中。此外,许多新型房屋都采用了较轻的屋顶和坚实的墙壁。高架桥的水泥柱先前只是在内部有钢筋,如今外面也包上了钢板。
除了设法改善建筑结构外,地震频发区的人们也需要为可能发生的大地震做好防备工作。
他们应当定期检查和加固房屋,将重物放在低处,将橱柜和柜子贴墙放置,加固房门以防地震时意外脱开。除做好房屋的防震外,这些地区的人们还需要为自身做些防备。他们应该在家里和工作地储备些水和食物。最好每人储备几加仑水。储备一些可以净化水和消灭病菌的东西也很重要,这样就可以安全地饮用其他来源的水了。
每人准备一周的食物。地震救生储备还包括无线电接收器、手电、备用电池、急救用品、铁锹、帐篷、绳子和保暖衣物。此外,专家们还提出了以下建议:手边备有灭火器。应该在住处、工作场所和汽车里(如果你有车的话)都存放一个。灭火器应该是可以扑灭任何火灾的那种。有必要的话,准备一些能关闭煤气和自来水管道的特制工具。准备一个备用的户外烹调和取暖用具,可以准备一个便携式露营灶和几小罐煤气。在住处、工作场所和汽车里放一双厚重、舒适的鞋或靴子。发生地震时会有大量的玻璃碎片。轻便的鞋子不能像厚重的鞋子那样保护好你的双脚。每个家庭都需要制定地震应急计划。如何让一家人在地震的混乱中安全离开? 大家应该商定一个地震区外的会合点──可能是在几英里外的某个市镇。同样,协商好地震时家人的联络方式也很重要。地震若发生在大城市,市里的许多电话线路很可能中断,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可用线路会很忙,因为灾难之后自然会有许多电话,要从市里的一个地方打到另一个地方会很困难。但可能通向市外的电话是通的。明智的安排是,让所有的家人都给一个住在一百多英里之外的朋友或亲戚打个电话,以报平安。尽管科学家们仍无法预测地震,但对地壳中的大板块如何移动,板块间的压力如何,地震如何发生,某地区发生地震的一般概率为多少,他们了解得越来越多。在不久的将来,精确预测地震将成为可能。
然而,即使可以预测,居住在地震频发区的人们还是应尽力预防灾难,办法是建造能够抵抗地表运动的房屋,同时做好个人准备。在挽救生命和防止家庭损失方面,这些预防措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教育人们如何在地震中求生,应该是所有政府规划和地震研究项目的重点所在。
Unie 7 “我19岁看到了未来,并将我的所见当作我事业的基点,结果证明我是对的。”──比尔·盖茨。他是当今世上最著名的商人、最有钱的富豪──1997年他的资产预计为400亿美元。
毫无疑问,他与托马斯·爱迪生、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以及其他改变世界的伟人属同一行列。这个自称为“黑客”的人主导着个人计算机革命,并在这一过程中使整个世界现代化。的确,将他划入任何其他行列,都可能大大淡化他对世界的影响。盖茨的成功源自他的人格:他才华横溢、冲劲十足、争强好胜,这些加在一起令人难以置信,有时甚至令人畏惧。
当这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走过微软大楼的走廊时,他身边的人和物就像被打开了电源,充了一万伏电。盖茨树立了榜样,微软的员工紧随其后。他的工作安排暗示着他对员工的期待。这位“微软校园”的“校长”经常每天工作16小时。的确,如果说盖茨的风格与他人有别的话,那就是他把握时间的技能。节约时间、精力充沛和专心致志是他的突出特点。他一会儿充当技术时代的国际代言人,一会儿在微软总部谋划经营策略,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最大限度的开展工作。他总是准时,总是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他习惯利用白天的点滴空闲进餐、与朋友交谈或娱乐。微软人笑话他的接待员是天底下最勤奋的人。事实上,他有几个接待员。他或许需要有人专门安排他的旅行计划和去国外的签证。说到旅行,他节约钱和时间也是出了名的。出差时,他尽可能坐普通民航飞机;为了节省时间,他从不托运行李。接待他的东道主也发现,他住在城里时他们很省钱。他的时间表上没有计划旅游的时间,日程表上也没有游览或观光计划。有的只是工作,工作,工作。另一个使他与众不同的特质是他令人难以置信的“多任务操作”能力。他办公时使用两台电脑,一台开有多重窗口以编排从特网上不断接收的数据,另一台处理他接收的数以百计的电子邮件。甚至他在用可视电话主持会议时,还能审核数据。盖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来经营他的公司:他每天(和每晚)发出100封或更多电子邮件;他大约每月与由专家和顾问组成的高层管理委员会会晤一次;
更重要的是,他每天召开两三个小型碰头会,接连与会的是研发公司各种产品的团队。
他不作指名道姓的个别谈话,也不作太多的表扬,只作顺时针方向的圆桌会谈,仔细听取每个人的意见。遇到不太明白的说法,他就询问甚至质疑他的手下。“请就此明示,”他会这么说,希望把不清楚的地方弄明白。他作出的每个决定,都是基于对其价值的了解。
他不需要依赖个人权术。比尔·盖茨读六年级时,他父母送他去看心理医生。
一年后,经过多次看医生和检查,医生有了结论。“您管不了他的,”他对盖茨的母亲玛丽说。
“最好接受现实,打他是不管用的。” 自从盖茨从哈佛退学转去攻克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22年来他一直是那些企图挤进这个市场的竞争对手的死敌。
1975年初,他19岁,还在哈佛大学读书,他和保罗·艾伦写了一份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供MITS(微仪表和自动系统公司)的Altair电脑用,这是第一台商业个人电脑。盖茨是个勤奋的编码者和竞争对手,而艾伦却是个充满幻想的梦想家,正是他们的这种密切关系给微软垫定了第一块砖。1976年,盖茨开始许可计算机生产商直接配销微软软件产品,这大大增加了微软的利润。
尽管MITS很快就关闭了,微软却已吸引住了新的顾客,还包括当时一些小硬件公司,如苹果公司,柯摩多尔公司和坦迪公司。1980年,IBM(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邀请微软为其新产品即IBM个人电脑(IBM PC)编写一整套程序设计语言。盖茨提议微软也可以生产操作系统(即微软磁盘操作系统,MS-DOS)。于是IMB PC和MS-DOS便捆绑在一起,并于1981年8月面世。整个20世纪80年代,微软稳定发展。到了90年代,MS-DOS已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了独霸全球的软件平台。到1995年,全世界大约85%的个人电脑使用微软操作系统。如今,“微软校园”成了新思想和新产品的“家园”,产品数量目前超过200种。其雇员迅速增加到将近18,000人,利润达到60亿美元。到1992年,至少有3,400名微软雇员因持有微软股份而成为百万富翁。盖茨说,他希望再经营微软十年,并许诺之后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家庭和捐赠自己的钱财上。但是这不会是你听到他的最后的故事。在发达国家,几乎人人都已使用或正在使用含有他的部件的产品。人们借用微软浏览器上网,观看梦工厂带来的影片。人们唯独不知道的是,不久的将来他还会干什么。
Unit 8 起初,这对人们绝对是个震惊。有消息称科学家已经成功克隆了一只成年哺乳动物,一项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成就。这一传闻引发了每个人的想象。克隆多莉(一只相貌无奇的绵羊)的实验过程,从理论上说也同样适用于克隆人类。一个克隆人的世界突然间近在咫尺,科幻小说变成了现实。此消息宣布之后,为了一个未知世界,一个充满各种不可思议的可能性的未来,各国政府立即起草指导方针。克林顿总统命令一个全国委员会研究克隆在法律和道德上的含义。在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已禁止克隆人类,各国领导此时也开始研究克隆其他物种的道德含义。就像相对论、原子裂变和第一次太空飞行一样,多莉的出现给科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们提出了一长串难以解答的难题。关于克隆的奇怪问题不断涌现。首先,为什么有人想克隆人类?专家们考虑得最多的关于克隆人类的情形可以分为两大类:1)父母想要克隆孩子,要么是想为面临死亡威胁的孩子提供移植器官,要么是想代替那个孩子;2)成年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想要克隆自己。是否可能克隆死去的人?有位专家说,如果是刚死去不久,也许就可能。所使用的克隆方法要求将一个卵细胞和一个含有被克隆人的DNA的细胞核相结合。(DNA是一种含有我们的基因信息的狭长带状分子。)这就意味着细胞核必须保持完整。而人死之后,细胞死亡,细胞核就开始分裂。但是,的确,至少从理论上说克隆死去的人是可能的。克隆的人会和母本一模一样吗?相同的基因不会复制出相同的人。任何认识一些双胞胎的人都知道这一点。事实上,双胞胎相像的程度胜于克隆人,因为他们至少在母体内分享过相同的环境,通常也在同一个家庭里被抚养长大,等等。
父母可能克隆出一个面貌与第一个孩子相似的人,但是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这两个人的个性会有很大差异。一出生就被分开的双胞胎,有时可能有相同的个性特征,但是这样的特征出现在克隆的儿子或女儿身上,却只能令人想起失去的孩子。即使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克隆人也不会和“母本”一模一样。比如,克隆人的细胞可能会有来自卵子而非被克隆人的能量加工机制。然而,在母体和克隆体之间存在的身体差异大部分都很小,需要在设备精良的实验室里才能测定。唯一可能的例外就是生育能力。成功地实施了克隆多莉的科学家们也不敢肯定多莉是否能生育。他们会等到多莉到了生育年龄时再确认这一点。如果父母决定克隆一个孩子以获得器官,那会怎样?多数专家都认为,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只是作为一个器官捐赠者来到这个世界,那他的心理可能受到伤害。但也有为了进行一些非致命器官的移植而生育第二个小孩的父母,对此许多专家也并不反对。克隆可以将组织适配率从25%提高到将近100%。如果把被克隆的动物用作器官捐赠体,那我们就不必担心为器官移植而克隆双胞胎了。例如,猪的器官就和人类的差不多大小。但是人体会排斥并破坏来自其他物种的组织。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一家公司正在试图改变猪的基因码,以避免猪的器官受到排斥。如果该公司的技术人员成功的话,那么用克隆技术来繁殖这样的猪比用现行的方法更为有效。克隆的人将如何称呼其DNA捐赠者?称呼“妈妈”不正确,因为提供卵子并生下婴女子才更有资格被称为母亲。称呼“爸爸”也不对。传统意义上的父亲只提供孩子身上一半的DNA。朱迪斯·马丁在用笔名“礼仪小姐”撰写的著作里建议这样称呼:“尊敬的先生/夫人”。为什么呢? “不论他们用什么方式将你带到这个世界,”她说,“人总得尊敬自己的祖先。”这样做还是留下了一些词汇上的难题。一本词典的主编说,名词“被克隆者”听起来不错,但却不够明晰。他更愿意用“母本”和“副本”。克隆对社会还有什么其他含义?最让人担心的不是克隆本身,而是基因工程──即根据特定的要求故意改变基因来创造人类。具体地说,有些专家担心会出现一个新的(和不被尊重的)社会阶层,即“克隆阶层”。有位专家相信,这一情形类似于16世纪时的一种情况,当时的欧洲人对如何对美洲的陌生居民进行归类感到困惑,并无休止地争论他们究竟是不是人类。问题不胜枚举,而人们只是刚刚开始探询克隆技术出现后的世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