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当代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06:1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述当代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述当代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论述当代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论述当代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前苏联政治家、革命家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加里宁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指出了教师的天职除了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职业道德关系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教师师德行为的具体要求。良好的师德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榜样导向作用,特别是对善于模仿、可塑性大的中小学生来说这种导向作用更大,影响更深远。孔子曰:“不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行为示范,为人师表”。然而,由于受社会各种思想的影响,当前学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实际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最终找出解决的对策对于真正贯彻落实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着很大的意义。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开展,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前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是好的,大多数教师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是高的,他们能够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默默无闻的辛勤耕耘,赢得了社会舆论的赞誉和学生家长的敬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社会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责任心、进取心以及敬业精神不足

当前社会少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一切以“利”为中心,职业信念动摇,敬业精神淡化!我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教育接班人的使命。教师应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但是,与其他行业的劳动相比,教师劳动无名无利,更多的是责任和辛苦。受市场经济拜金主义倾向的影响,当前教师的敬业奉献受到侵袭。教师的那种被人们崇尚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精神在有些中小学教师身上已经淡薄了,教师的责任感已经弱化。不少教师尤其青年教师只是把教师当成一种职业,应付了事,并没有真正把教育当成事业全身心地投入。有的教师不安心教学工作,挤占工作时间去搞“副业”;有的老师将市场交易原则用于教学和管理,以家长送礼多少定关注学生程度,以交情厚薄来评价学生;有的教师授课照本宣科,工作满足出勤,学习敷衍了事。

2、对学生缺乏爱心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也就是说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对学生进行真正的教育。学生是教师的工作服务对象,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还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个人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 是通过爱学生体现出来的。对于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按三六九等分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缺乏耐心、信心和热情。有的教师偏爱尖子生,冷漠中下生,歧视后进生;有的甚至对所谓的“差生”采用讽刺、挖苦、心理施暴、体罚,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且与师德相悖。

3、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形式和方法已达22种之多。”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教师“经常有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偶尔有”的有53.6%,“没有”的仅3.8%。有69%的学生都指出,他们的老师都有打学生的现象,而且认定教师用罚站的方式体罚学生的占到72%,学生还反映老师的体罚手段除了罚站之外,还有打手板、用脚踹、罚跑、罚写作业、把学生赶出教室、打耳光,甚至出现教师逼迫全班学生下跪。另外还有相当多的老师经常使用辱骂性的语言伤害学生。这些体罚学生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当前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比较严重。

4、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经不起金钱诱惑

学校本是社会的一片净土,可是近些年来,在社会分配多元化的影响下,教师受拜金主义影响,受贿现象早已屡见不鲜了。教师常常指派学生和学生家长为自己办私事,收取学生的礼金,接受学生的宴请。“掏钱买官”一直是被人们所唾弃的,可如今在校园里出现了花钱买班干部、买座位现象。还有些老师违背上级的规定,要求学生参加自己在校外办的收费辅导班,大搞“有偿家教”,教学辅导已经转化成了以营利为目的的交易行为,成为教师挣钱的渠道。

5、教师性侵犯学生现象日益严重

随着社会转型向纵深发展,社会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都趋向多元化,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逐渐滑坡,有关教师强奸侵犯学生屡屡见诸报端,个别中小学教师无视国法、色胆包天地将黑手伸向天真无邪的女学生。教师强奸、猥亵女学生,不仅在被害人幼小的心灵中和其家庭生活上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而且严重败坏了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的公众形象,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了及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如何防治教师对学生的性侵害,已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面对社会大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波,学校如何固守中小学教师道德这块阵地,这是当前教育领域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条件所具有的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的特点及在这一体制基础上派生出的效益观念、时间观念、平等竞争观念等,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的需要,符合社会、个题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让教师从旧的道德观念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为新的教师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精神土壤。教育部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七章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这将对解决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起到指导性作用。

1、制定规章制度,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要建立规范合理的评价机制。教师道德评价制度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具有师德评价的可操作性。评价机制要力求反映教师道德的实际状况,防止出现以人划线、偏颇失衡的现象。评价结果要进入教师教学档案,作为教师晋职晋级的硬性指标。通过开展不定期的评价活动,提高教师道德水平。

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教师道德的评价结果,要纳入教师奖惩制度中。要在教师中树立师德模范,让榜样的力量发挥作用。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对于比较严重的要实行一票否决制。设立教师道德监督委员会,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纷纷为。学校和教师要逐步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是学校具有生机活力,是教师具有责任感和创造力。

2、要充分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

在调查中有69.7%的教师认为“领导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自身的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教师”是最有效的途径。事实上,领导不带头,要想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做不到的。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发挥作用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教师的表率;二是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转变教育观念,不因为眼前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默许、放纵教师中任何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3、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著名学者陈思和教授说过,完整的教育包括两种:一种是从无到有的知识教育,一种是以人的因素为前提的人文教育。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的对待每位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人;全身心地热爱学生,坚持把一切未来学生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也包括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这个综合素质上去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也就上去了。首先应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使教师能够树立起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质量观,自觉地把师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可以抓一阵放松一阵,必须持之以恒,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重在治本,切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搞好。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时代赋予其新的内涵。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使每个教师以德育人,以榜样的力量影响人,就能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篇: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

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变革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变革,也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教师这一职业当然也不能例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当今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许多在以前根本不可能出现的问题逐步出现了,教师价值观取向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面对出现的这些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彻底搞清问题根源,从树立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入手,通过学习、培训、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塑美好的人民教师形象。

【关键词】师德

问题

对策

在当今社会,教师这一职业逐步从以前的非专业化向专业化发展,这不仅是当今我国社会所面临的新情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也是世界教师队伍发展的新趋势。以前,可能你只要能认识几个字,懂一点知识,并且愿意从事教育这一职业,你就有可能成为老师。可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教师的这一现状到了必须改变的地步了。教师队伍,必须要有专业化的受教育背景,也就要求教师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在90年代以前,我国主要施行计划经济,随着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全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教师职业道德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教不廉,谋取私利,工作敷衍了事

在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潮中,有一部分教师受到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出现了以前根本不会出现的事情:

(一)代课要钱,补课成风,利用晚上补课、双休日补课,更有甚者长期不上班,说是在招商,可是实际上却是在家招学生补课,取得金钱收益。这些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漠不关心,马虎应付,却把主要精力用于校外办班“创收”或第二职业上;

(二)变相传销,谋取私利。有一部分老师利用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以从中获取私利为目的,向学生强行推销不必要的各种所谓的试题指南、参考书籍,以及各种粗制滥造的学习用品;向同事推销各种不必要生活用品。

(三)热心商业,惟利是图。有的老师或者其配偶直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千方百计向学生推销自家经营的各种东西,以从中获取利润;

(四)攀龙附凤,相互利用。这种行为集中表现在热衷于结交有钱有势或管钱管物的家长,你给我送礼送钱,我就给你子女提供各种方便和特殊照顾,而对于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学生则冷眼对待,不闻不问。使得班级风气充满铜臭味,严重毒害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不安心工作,老想“跳槽”。这种人当老师只是一种暂时的权宜之计,一旦有更好地机会,会毫不犹豫的撒手而去,从没有一个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行为的实质是缺乏教学上的进取精神。这种人不肯学习,也许爱岗,但决不敬业。

二、对学生不够尊重,随意侮辱体罚

有的教师因为缺乏工作的耐心和责任心,对于犯错的学生不能正面引导,反而动不动就以各种方式随意侮辱学生。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比猪还笨”,“烂泥扶不上墙”;有的教师用大话威吓学生,说再犯错误就不让上课,就开除出校门;甚至还有教师仅仅因学生未能完成家庭作业,未能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罚站、罚晒、罚写、拧耳朵、扇耳光、拳打脚踢,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三、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自甘堕落

有的教师因缺乏工作的目标和进取的动力,对自己要求不严,平日懒于学习,不关心教育发展的形势,不注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素质,不求发展,满足于现状,自甘落后于他人,没能适应现代社会“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自己逐步和这个社会的发展大趋势相脱节。

四、专注个人得失,不善于团队合作

在教师队伍中,有些教师在工作中总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比如说在绩效工资、职称晋级等方面,就毫无集体观念,为了一己私利,不体谅他人的利益和要求,嫉妒他人的进步和表彰,对他人冷嘲热讽,拆台打击,造成办公室人际关系紧张,与他人不能很好地团结合作,给学校工作的展开造成不良影响。

(五)衣着不整洁,言行不文明

有的教师不拘生活小结,或衣冠不整,或穿着过于艳丽花哨;有的教师思想不健康,言行中洋溢着一些低俗的东西。

以上所述问题,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教师缺乏师德修养的具体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应该采取的策略如下:

一、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教师首先要从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具备哪些素质?从这个问题入手,不断学习,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理论,吸取其精华,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认真学习一般的道德理论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理论,从多方面获取道德知识,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以便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

(三)加强向优秀教师的学习。刻苦钻研,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虚心求教,认真向学科骨干看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在优秀教师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二、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实现自我提升

(一)学习理论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教师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磨练,道德认识才能日益明确和深刻,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坚定,道德情感才能日益丰富,道德理论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德品质,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二)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方法武装自己。

(三)认真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努力追求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和高效益。

(四)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多听课,多动笔,不断给自己充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主动,积极的做好本分工作,发扬奉献精神。

三、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用制度可以培养人,也可以约束人。制度化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促进师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优秀教师人才培养。

(二)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具体的各项事务均由专人负责,力求做到责任明确,无死角、无漏洞、无空白。

学校挑选师德好,业务强,思想道德修养高的教师帮助个别易犯错误、脾气暴躁、性格内向、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主要从安全、师德等方面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思想动向,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或不良思想趋向。重大问题必须及时报告校长,并作及时处理。学校利用教师例会,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并组织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知识,让每一位教职工明白: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应该努力做好什么,不能做什么。

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地氛围,提高教师的师德

(一)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二)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我们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课程,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它对学校的广大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所以加强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充分挖掘学校潜在的教育因素,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作为一名当代的人民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个世道所赋予我们的使命,使我们的下一代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们首先要正视我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到问题后不解决。当前情况下,我们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意志,下大功夫整治这些问题,重塑新时代的师德,让人民教师恢复它原本应该具有的本色,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塑造更美的灵魂再接再厉!参考文献:

1.包苏红.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2.王斌.试论教师职业道德[ 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3.李冰,黄天娥.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和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5期.4.刘毅.浅谈师德的规范及培养[N].贵州政协报,2000年

5.隋延力,李晓东.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2、11 6.赵士奎.加强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91-93.7.许剑轶,赵晶秋.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8.如文.关于加强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职业教育论文.9.杨永宽.建设高素质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对策[J].科技资讯,2008(20):173.10.石子球.论当代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4):87-91.

第三篇: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确实,良好的师德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榜样导向作用,特别对于善于模仿、可塑性大的中小学生来说,这种导向作用更大,影响更长远。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教师是关键。然而,犹豫受社会各种思想的影响,学校师德及师德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是好的,大多数教师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是高的,他们能够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默默无闻的辛勤耕耘,赢得了社会舆论的赞誉和学生家长的敬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社会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事业心不强,敬业奉献精神不足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中小学教师的心态也产生了变化。有的教师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呈上升趋势,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在教学中投入精力不足,热衷于利用第二职业挣钱,消极应付本职工作,缺乏敬业精神。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认为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不认真备课, 不钻研教材, 不更新知识,不研究教学法, ,上课内容空洞,照本宣科,教学信息量少,深度不够,没有把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动态及时补充到讲课内容中去,对教学敷衍了事。

2、为人师表意识淡薄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为人师表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的道德、人格乃至为人处事的要求比对一般人的要求要高,这一点对我们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光荣,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的角色,不注重自身修养,不注重为人师表的形象塑造和表率作用,缺乏自尊自爱。不能用教师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去影响教育学生。有的教师不遵守教学纪律,随意变更教学时间,课堂上信口开河,甚至随意接听手机。甚至借一些个人成见和怨气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极个别教师物欲膨胀,以“教”谋私,以“分”谋私,严重影响和损害了教师的高尚形象。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自身的模范行为维护教师队伍的群体形象。

3、缺乏上进心,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人类知识和文明的传播者,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全面的能力素质。然而,目前很多中小学教师仍然抱着一种“学习----工作----退休”的旧的学习观念,从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再学习,不再去锻炼和提高自身的能力,一本教材、一套讲稿用一辈子。例如,目前在我市推行的“自学互帮导学法”教学改革中,有些教师仍然没有积极参与,还是照着以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我们教师也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4教书育人意识不足,重智育,轻德育。

学校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知识,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但有不少的教师却不能自觉地将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积极贯穿和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把书本知识教了,就是完成任务,就是育人了。这些教师,平时这些教师平时只是教书上课,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一概置之不理,不热爱和尊重学生,从不与学生谈心,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的成长毫不关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1、持之以恒,加强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也包括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这个综合素质上去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也就上去了。首先应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学习,使教师能够树立起全新的教育观、人才质量观,自觉地把师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可以抓一阵放松一阵,必须持之以恒,我们必须按照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重在治本,切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搞好。

2、要充分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

在调查中有69.7%的教师认为“领导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自身的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教师”是最有效的途径。事实上,领导不带头,要想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是做不到的。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发挥作用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教师的表率;二是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转变教育观念,不因为眼前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默许、放纵教师中任何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3、制定规范制度,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加强师德建设,除了教师自身的自觉性和良好的素质外,明确师德的规范对于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都对师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本上形成了教师道德规范体系。我们还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订教师的师德规范和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在完善制度、规范师德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广大教师真正将制度规范融入道德理念。

4.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加强师德建设,不但要对教师提出要求,而且要帮助教师创造达到这些要求所必备的条件。通过丰富校园生活,弘扬民族文化,强化了师德理念,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师工作的崇高感和幸福感,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向心力和人格魅力。同时,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利益要求,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之中,通过细心、周到的工作,为教师创造“多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工作环境中,创造良好师德建设氛围。

第四篇:我国当代教师的职业道德

第二讲我国当代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建构我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要批判地继承历史上的传统师德

2.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时代的需要

3.要有利于对教师工作的多方面调节

二、我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简称师德原则,是一定阶级和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

出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在教

育活动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调节和评价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本原则。

1.教书育人原则;2.乐教勤业原则;3.人格示范原

三、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84、91、97年曾三次颁布)

(一)新“师德规范”解 读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师德规范”的几大热点、亮点:

●“保 护 学 生 安 全” 被首次写入了《规范》

●教 师 要 自 觉 抵 制 有 偿 家 教

●评价学生观念要改变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对“德才”要求提高,既要“志存高远” 也要“终身学习”●“热爱学生”条目下,旧条款提出“严格要求”学生,新条款则修改成“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教育学生成才上引入了比较新的人才观。明确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第四条)。

(二)若干师德规范分析

●爱岗敬业——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教师爱岗敬业是其职业态度的体现。所谓职业态度,是指人们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是否认同和追求职业岗位所联系的社会价值。正确的职业态度是从业者对他人、对社会履行职责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应该是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的人。

1.爱岗敬业的基本含义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2.为什么要强调教师必须爱岗敬业?

(1)爱岗敬业蕴涵崇高的价值精神

(2)爱岗敬业是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A.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的基础

B.是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

C.爱岗敬业才能在岗位上有所作为

3.教师爱岗敬业的要求?

(1)树立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的前提

◆服务意识◆竞争与协作意识◆创新意识

(2)追求以育人为本、塑造美好心灵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

(3)培养对社会和学生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更好完成事业追求的有力保障

职业责任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任务,它往往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一个人能否履行职业责任,是一个职业工作者是否称职、能否胜任的问题。

◆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

◆对教师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

4.爱岗敬业的实践体现

(1)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故事:“师德案例”之33送奶工的165份停奶通知

(2)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

(3)勤奋钻研,科学施教

(4)淡泊名利,育人为乐

●热爱学生——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1.热爱学生的基本含义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教师为什么必须热爱学生?

(1)热爱学生是教育人道性的必然要求

教育人道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2)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内在要求

A.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师德案例”之7

B.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师德案例”之5

C.师爱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3.热爱学生的一般要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包括差生“师德案例”之14)

(包括多激励学生:“师德案例”之30、28“左右手的故事”;还要宽容学生:“师德案例”之16)

(2)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所以提出了“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要求)

(3)尊重、信任学生“师德案例”之36(三毛的故事)

A.尊重学生的需要B.尊重学生的人格C.信任学生的能力D.信任学生的人品

(4)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5)保持爱的纯洁性和理智性

(6)严格要求学生,但要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1.为人师表的基本含义

2.教师为什么必须为人师表?

⑴ 是社会对教师角色所赋予的特殊需要

----教师为人师表是社会择师的特殊要求;----为人师表对社会文明风尚形成有一定意义

⑵ 为人师表具有教育功能

----为人师表对教师本身有激励功能;----为人师表对学生有教育功能;----为人师表对社会风气有改善功能

3.为人师表的要求:

⑴ 知德并重,达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高尚的思想情操

----渊博的学识,纯熟的业务

----文明的言行举止:遵纪守法、仪表大方、语言文明

----健康的个性品质

⑵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的意义:①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②有利于良好校风形成,增强教育效果;

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

----团结协作的要求:①调节好若干对关系

②关心教师集体,维护集体荣誉

③克服文人相轻,相互尊重、维护威信

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中心一环

⑶ 尊重家长,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尊重家长的必要性:①有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②是搞好教育工作所必需

----尊重家长的要求:①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支持和配合②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谋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场

③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训斥,不指责

④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⑷ 廉洁从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为什么必须廉洁从教?①廉洁从教是社会择师的首要人格条件;②廉洁从教是为师立教的根本

----怎么做到廉洁从教?①保持廉洁自律,坚守高尚情操

②抵制不良风气

③自觉接受外在监督,增强廉洁从教意识

④发扬奉献精神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第五篇:我国当代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对策

我国当代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对策

一、当代我国存在的行政监督问题 1.行政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

我国的行政监督主体应说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也具有一定的效能,但是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存在着行政监督主体多元无序、缺乏核心和专门监督、受制于监督客体等问题,由此导致“虚监”、“弱监”、“漏监”、“难监”等问题。

首先,党对行政机关的领导应体现在对广大党员的思想教育上、国家的重大方针决策上、干部的任免上,而不是越俎代庖,直接干预每一项具体的行政事务。现阶段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党政不分情况,使执政党的外部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类似于行政监督的内部监督,且都附属于行政机关,降低了行政监督的独立性。

其次,国家立法、司法机关是行政监督的主体,但是客观上由于人员编制、财政预算等一系列问题受制于同级行政机关,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因而在监督同级政府时感到力不从心,有畏难情绪。

第三,人民大众在监督中尚有难度,原因有:(1)由于行政权力的单向性,使拥有权力者和不拥有权力者之间不完全平等,即使是在社会主社会,行政权力的主体与客体虽然在政治上是平等的,但在作用方面也是不同的。(2)由于政府的“暗箱行政”,群众知情权难以保证。事实上,“对透明度的任何限制都只能是特殊的不能是一般化的或制度性的,而且这种限制必须是有法律明确规定的”,也就是说非特殊情况下,群众对政府行政行为享有不可剥夺的知情权,而知情权又是行使监督权必不可少的基础。

第四,舆论监督中也有一些难点。如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屡屡出现记者被刁难、干扰、威胁甚至被打的情况,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权和舆论监督权得不到尊重和保障,势必影响新闻工作的开展,无法形成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有利监督。

2.行政监督立法滞后

监督形式和渠道虽然很多,但制度安排不够合理。例如,我国现阶段对执法权力的制约,无论是在制约机制的设计上还是运行中。都存在羞明显的缺陷。首先,立法对执法缺乏有效制约,既无财政和人事任免等方面的直接有效控制权。又无审计监督和其他有效手段,无以制约执法过程,致使人大监督缺乏力度;其次,执法权力内部缺少相互制约机制,除了办理刑事案件中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存在一定程序的相互制约以外,其他执法活动都只有本系统内部上级对下级权力行使的单向监督,执法权力间的平行或交叉双向制约均不存在;再次.执法机构的配置与运行缺乏相互制约,导致为政不廉,工作低效,执法不力,执法效果不佳等。

3.网络舆论监督缺乏效力 目前,我国的行政监督制约机制并非完美无缺。机制自身存在的缺陷或弊端是制约行政监督效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首要因素。行政监督主体和部门虽然很多,但缺乏科学的配合与协调,各种监督机关整体合力的发挥不够。我国行政监督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监督的人民主权原则。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各行政监督主体之问存在着职责交叉难以配合与协调的问题。在我国,除了司法机关、监察机构和纪检机构相互间职权分明和协调密切之外,其他的监督,例如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新闻媒体和公民个人的监督,实际上处于分散化运行的状态。各种监督主体监督权的分散化运用。一方面使其势单力薄,监督能力有限,很难发挥监督体系所蕴畲的最大效力;另一方面,由于各自都有自己的监督机构,不仅造成行政监督机构重叠、监督成本上升和监督资源浪费,而且造成各监督机构分工不清,职责不明,有些问题、有些领域谁也可以监督而又谁也可以不监督。形成许多行政监督的“盲区”

二、解决行政监督的对策

1、提高行政监督机关的独立性

如果行政监督的主体本身受制于行政机关,那么,再美好的行政监督构想也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要加强立法.通过立法形式明确各监督主体的权限、职责、地位及活动范围、方式、程序等,惟有如此,才能明确各主体之间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关系,才能建立起切实有效的责任追究制,才能保证行政责任的正确实现和追究。否则,在出现“监督乏力”或“监督真空”时,监督主体的监督责任难以落到实处。因此,监督主体如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应移出行政机关系统,转入国家权力机关系统;法院体制的改革应当割断行政机关可以控制的各种权力关系等等。

2、完善行政法规

第一,加快行政立法进程。加快行政监督立法,重点是加强操作性强、实践迫切需要的、群众千呼万唤尚未出台的《行政监督程序法》、《新闻渤、《监督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等。第二,修改现有的行政法规,主要是把已过时的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实际的行政监督法规进行修改和重新公布。把那些运行更好的、效能较高的法规、规章以更高的法律形式加以取代;把那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以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形式固定下来,以确保行政监督的公开、公平、公正。

3、加快监督法律体系建设步伐

加快监督法律体系建设步伐,使行政监督有法可依。一是要加强监督立法研究。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立法机构建设,组织力量认真研究行政法律监督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二是国家应当尽快出台统一的《监督法》。制定和颁布一部作为调整和规范监督关系的基本法律(即《监督法》),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解决行政监督乏力的根本措施。三是制定与《监督法》配套的各项单行专门法规,如《监督法实施细则》、《“两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行政程序条例》等,在此基础上及时形成较为完备的监督法律体系。在监督法尚未制定前。地方政府人大可以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行政监督的地方性法规。这些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有利于解决长期以来地方行政监督上的一些难以操作的问题,使监督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4、完善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透明度

解决行政监督深层次的问题,必须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奠定有效行政监督的制度基础。“暗箱行政”是与现代民主政治背道而驰的,现代民主政治必然要求政务公开,每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利益攸关的政府信息,以便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和公共管理监督。为此,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确保政务公开的法律。如美国的《情报自由法》和《阳光下的政府法》等,要求行政机关向社会公开其除机密以外的文件,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建立财产申报制,公开公务员的财产收入,增加行政工作透明度,保证每个公务员时刻处于严密的社会和舆论监督之下。就我国政务公开现状来讲,尽管科技发展已为政务公开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但政务公开的制度尚不完善,主要是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为此,建议制定关于政务公开的基本法律即《政务公开法》,对敢务公开的范围程度、程序规范、内容方式、政府积社会监督机构在政务公开中的权利义务等进行详细的界定。有了《政务公开法》,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就可以依法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直接全程参与行政监督活动,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督。出台《政务公开法》是全面发挥公民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等社会监督作用的长远之计。

5、加强网络舆论监督

传统的行政监督更侧重体系内的监督,强调由有权主体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因为要强调其监督的效力性,因此在许多时候则丧失了时效性,许多行政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互联网信息平台为实现公共监督提供了技术途径,使公民对行政权的监督更容易在公共空间得到充分的表述;有关行政权运作的信息更容易在公共空间交流,在信息传播方面互联网有着传统媒介不具有的快捷性,社会公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接收到信息并借助一定工具进行传播,比如前面提到的微博;网络能保证社会公众所获得的信息是多元化的,不受政府或主流媒体的控制的,信息也更容易通达到被监督者,更容易被监察机构和司法机构知晓,因此更容易取得监督的实效。总之,要完善传统行政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行政权的网络监督,从而实现行政权的良好运行。

下载论述当代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述当代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既面临发展壮大、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具有强大优势的国际会计公司的严峻挑战。在这样一个公平开放的国际竞争......

    我国当代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篇范文

    我国当代中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07 经济学 3 班 张婷婷 3207004233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 20 世纪 80 年代沿海发展战略、 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 90 目前新的区域发展......

    中小学国防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国防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根据由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1年4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我国是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有关“师德”要求的宝贵遗产,“为人师表......

    浅谈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陈志忠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确定了继续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从时代高度对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提出......

    西部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西部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西部;中小学教师;激励;评价机制;培训;激励措施【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3......

    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认识模糊,领导缺位。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