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奋的名言
奋的名言
篇一:关于努力奋斗的名言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4、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5、静以修生,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9、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时做起。列宁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1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1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
1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佚名
15、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1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7、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罗素
1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19、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
20、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
21、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3、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
24、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最快反应的。达尔文
25、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韩愈
26、虚荣得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何塞*马蒂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9、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30、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泰戈尔
3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救群人类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
32、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3、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巴斯基
3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36、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3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3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39、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奋勇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40、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中,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罗曼*罗兰
4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长歌行》
4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43、学无止境。荀子
4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46、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47、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48、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还是会有的。鲁迅
4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5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篇二:关于奋斗的格言警句
关于奋斗的格言警句
1、奋斗之心人皆有之。——李叔同
2、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孙中山
3、奋斗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为。——茅盾
4、奋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
5、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6、凡人要自立,要自强,要求己莫求人。——胡文忠
7、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爱因斯坦
8、对于学者获得的成就,是恭维还是挑战?我需要的是后者,因为前者只能使人陶醉、而后者却是鞭策。——巴斯德
9、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要的条件。——贝弗里奇
10、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1、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茅盾
12、办事贵有定见,不贵有成见,定见者,在我之知识学问,不与世为推移者也。——袁枚
13、“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1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 坚韧不拔之志。——唐代,苏轼
1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
16、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意大利)
1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18、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巴尔扎克
19、你应将心思精心专注于你的事业上。日光不经透镜屈折,集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毛姆
20、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21、每一次的失败,是走上成功的一阶。——陶顿
22、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都是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23、泪是酸的,血是红的,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陈衡哲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5、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求权势者垂青。——雨果
26、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拿破仑
27、停止奋斗,生命也就停止了。——卡莱尔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9、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30、事在勉强而矣,勉强求学则见闻广而智力明,勉强修养,则德日起而大有功。——董仲舒
31、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
32、少壮真当努力,一年过去,何可攀援。——魏文帝
33、少年为未知的前途彷徨,老年为已知的寂寞而发愁;独独中年,江山已定,前途在握,分分秒秒都可以自行支配,充分享受。——尤今
34、如果我们能够为我们所承认的伟大目标去奋斗,而不是一个狂热的、自私的肉体在不断地抱怨为什么这个世界不使自己愉快的话,那么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乐趣。——萧伯纳
35、如果你过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雪莱
36、任何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爱也罢,追求也罢,目标必须明确。——林海鑫
37、一个人必须面向未来,想着要着手做的事情。但这并不容易做到。一个人的过去是一种日益加重的负担。——罗素
38、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安徒生
39、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40、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41、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
42、想象你自己对困难作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43、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44、物不经冰霜则生意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杨名时
45、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牛顿
46、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拜伦
47、我总是把每一个灾难够变成机遇。——无名氏
48、人生的成功,不在聪明和机会,乃在专心和有恒。——俞忒
49、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孙中山
50、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玉,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51、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 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陈独秀
52、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影不断变化。——雨果
53、今日能行之事,勿捱明日,自己能为之事,勿诿他人。——吉福生
54、脚跟立定以后,你必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
55、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56、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谢觉哉
57、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一生之际在于勤。——邵康节
5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妾,损矣。
59、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曾国藩
60、在旅行中,我们不再超越就面临着被人超越的危险。——无名氏
61、在这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世界上,勤奋会得到报偿,而游手好闲则要受到惩罚。——毛姆
62、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63、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巴金
64、只有勤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勤勉一毅力又来源于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史密斯
65、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歌德
66、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
67、作了好事受到职责而坚持下去,这才是奋斗的本色。——巴尔扎克
68、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69、做不出来的事情不要说,说不出来的事情不要做。——王渔洋 70、做了好事受到指责而仍坚持下去,这才是奋斗者的本色。——巴尔扎克
71、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若还苟且粗疏,定不成一件事。——吕新吾 篇三:奋斗的名人名言(精选)奋斗的名人名言
1)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孙中山
2)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孙中山
3)革命军的责任是要把不平等的世界打成平等的。--孙中山
4)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茅盾
5)奋斗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为。--茅盾
6)奋斗之心人皆有之。--李叔同
7)奋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
8)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作者: 陶行知
9)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作者: 陶行知
10)贤者有言,一个人到处分心,就一处也得不到美满的结果;这样的人若遇事不顺意,岂足为怪?--佚名
11)航海远行的人,比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李大钊
12)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作者: 李大钊
13)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玉,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作者: 李大钊
14)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作者: 鲁迅
15)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 鲁迅
16)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鲁迅
17)幼稚是会成长,会成熟的。只要不衰老,腐败,就好。--鲁迅
18)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鲁迅
19)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鲁迅
20)确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哲学,于每个人乃是生死攸关的需要。
奮鬥故事
流浪到開普敦-腦性麻痺患者謝奇宏的奮鬥故事
腦性麻痺患者謝奇宏的奮鬥故事
如果不是媽媽勇於闖蕩,他可能只能在街頭賣公益彩券,而不是開普敦大學
受景仰受寵的英文詩人學生,他的故事,值得台灣教育界深思……
謝奇宏早產缺氧,偏偏醫院的氧氣筒故障,出生時沒哭,媽媽以為死
胎。直到四月大時,時剛由國外學成歸國的前衛生署長診斷,才知已成為腦性麻痺患者。為此媽媽特地讓奇宏晚一年上學,和小他一歲的妹妹同班,以便照顧他。
當奇宏要入小學時,媽媽告訴他,如果有小朋友罵他「白癡」或「神經病」,「那不是你的錯,是他媽媽沒把他教好,要原諒他。」因此,第一次在學校被
罵,奇宏回家立刻對媽媽說,今天有人罵我,我不生氣。以後在學校的情形,依然如故。直到奇宏上國中一年級了,有一天放學回來,媽媽看到他被欺負的身體多處瘀傷,長期的自我建設崩潰了。媽媽聽人家說,像奇宏這樣的孩子,外國比較會接納,而且還有特殊教育等,但不知道哪個國家最好,手上並沒有資訊。十四歲的奇宏和弟弟妹妹,就這樣被媽媽帶到人生地不熟的南非,在流浪到第四個城--開普敦時,終於打聽到專門給腦性麻痺小孩上的vista nova s chool,從小學、初中到高中畢業。但當時還在種族隔離,該校師生一律純白,怎會收留外國孩子呢?媽媽帶著奇宏向學校請求,校方要奇宏的健康檢查、智力測驗、推薦信,並經家長會通過後,試讀一星期,家長會再開會決定是否接受奇宏入學。
智力測驗的題目是英文,才會abc的奇宏不會,校方主動聘請我駐南非領事館的人員來翻譯。通過後,學校考慮到奇宏的英語能力,為免學習挫折,特地給他降讀小學六年級。全校共有八百個學生,每班約八個人。
視神經受到傷害,弱勢六百度的奇宏,運動神經也受傷,他的手不能寫小字,校方特地為他向各方爭取經費,買了一台手提電腦專供奇宏使用。奇宏覺得南非這個國家很浪費,竟然把昂貴的手提電腦給他當打字機,媽媽一聽,索性為他請了電腦家教,從初階到高階。有次處理電腦的老師搞不來,奇宏同老師說,只要這個程式加那個程式就可以了,老師一試,果然如此,驚為天人,以後高中部電腦當機或有病毒,都
送小學部給奇宏解決,家長們也都把家裡的電腦,請奇宏幫忙。在南非上學才半年,奇宏就狂愛英文古典詩,喜劇劇本,文法雖錯,還是一直寫,老師就一直改,讓他進步很快,有一次,老師以為他抄襲,就要他寫一篇更長的詩,校長甚至對他說:「你再寫幾篇比這三篇更長的詩,我把它裝成冊給全校看。」校長拿到他的新作品時,說:「你是一顆閃亮的星。」奇宏成為全校的風雲人物。每年都得獎的奇宏,高中是第一名畢業獎,也得全校英文最好的獎。畢業典禮時,全校的家長起立為奇宏鼓掌。優異的成績,讓奇宏申請到南非最好的開普敦大學,大學的同學也把他當寶貝,大三畢業時,奇宏順利的讀碩士先修班。(南非的大學三年畢業,總成績七十分以上,才可上大四,等於碩士先修班,南非大學系統不易轉系。)回顧在台灣上小學時,奇宏都是全班倒數第二名,常被老師打,當他很難過時,媽媽就說:「沒關係,媽媽以前都讀最後一名」來安慰奇宏。上體育課時,台灣的老師要他留在教室,南非的同學卻集體拉他一起上體育,同學都是死忠兼換帖,感情好得不得了,校方還為不笑的奇宏召開家長會,由七、八個老師對媽媽一人,診斷出奇宏太想念在台灣的爸爸關係。如果不是媽媽勇於闖蕩,奇宏認為今天他可能只能在街頭賣公益彩券,而不是開普敦大學受景仰受寵的英文詩人學生,他說「媽媽真的好偉大。」
失去了人生目标的人,是最不幸的人。作者: 赵鑫珊
第二篇:奋 斗
奋 斗
曾几时
我变得失措 迷茫 面对初升的太阳 透过指缝
我看见 时光飞逝 如流星 如流水 回眸 满是泪水
面对不能逃避的困难 没有选择
努力 奋斗 前行
看翱翔的飞鸟 心在飞扬
看雨后的彩虹 心中荡起希望
我听见青春的声音 梦想的光芒刺痛心脏 我在想
有风有雨我才更加坚强 于是 我
努力 奋斗 前行
迷惘的灵魂 渐渐清晰 生命的原野 阳光普照
去寻找梦中的香格里拉 无惧困难 无惧失败
挺起坚强的脊梁
我努力 奋斗 前行 不后悔 不后退
沿路的风景如此迷人 只有经历过
才让那生命绽放鲜艳的光彩
(指导老师:曹文彬 简评:一首关于奋斗的现代诗歌,用人生的经历表现出来,从困难失败到努力奋斗成功,正如诗中所说,人生最美的是沿途的风景——奋斗的过程。)
第三篇:《韬奋全集》读后感
读《韬奋全集》有感
石尚 140610232
邹韬奋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先后编辑过11种报刊,一生著述繁富,不仅在几十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政论等,而且在媒介(新闻)批评方面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他的有关评述性文章中,针对当时新闻媒介及新闻作品、新闻现象等进行解读、分析、品评的文字为数不菲。学术界对于邹韬奋的研究可以说已经比较充分,但至今尚未见到对其有关新闻批评的贡献进行系统缕述的文章。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邹韬奋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其新闻批评实践与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
邹韬奋虽然没有直接对新闻批评进行过界定,但他曾经在《批评的真精神》一文中,从广义的角度回答过“什么是批评”这个问题。他明确地说:“批评就是鉴别一件事情(一物或一人)的优点或缺点。抉出优点的本旨,是要使得这个优点能够永久保存,并且使得别人知所观感。抉出劣点的本旨,是要使得这个劣点不至无改良的觉悟和机会,并且使得别人不至蹈其覆辙。”他曾在《可以不必做的文章》的新闻批评专论中,将其新闻批评文字比喻为“舆论的舆论”。他力主批评不是恶意的攻击,而应该是善意的、建设性的,尤其不能将批评作为个人发泄私愤的手段:“我们要知道批评是要顾着所批评的题目,鉴别他的优劣,不可于题外东拉西扯,溢出范围,作无谓的噜苏;并要知道批评的本旨无论在积极方面或在消极方面,都是心存好意,欲求存善去恶,不可藉为攻讦之工具,以泄私人的仇恨。”如果打着批评的口实,题外生枝,对批评对象进行人身攻击,满纸虚骄恶毒之气,韬奋认为就是失掉了批评的真精神,而失掉了批评的真精神,同时也就失掉了批评的真价值。何以如此呢?韬奋解释道:“有了批评的真精神,可使是非明白,没有批评的真精神,反使是非混淆。有了批评的的真精神,可以长进研究者缜密心思和审慎态度,没有批评的真精神,反使谩骂长其恶毒之心增其凌人之焰。”也就是说,批评是任何事业在前进旅程中所必不可少的:“我以为批评也可以说是进步之母,最无进步希望的讳疾忌医,不愿人批评,甚至不许人批评。”批评当然包括新闻批评,因此,邹韬奋认为对新闻批评及其功能也可作如是观。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出于职业的习惯,邹韬奋对国内外新闻事业的发展现状甚为关注。他不仅平时注意搜集和评述有关国外新闻界的情况,就是到国外旅行,也非常重视对该国新闻事业进行实地考察。他在介绍国外新闻界的情况时,常常要与国内的新闻界现状进行对比,以促使国人对新闻界的落后现状有清醒的认识,而后谋划改良之策。1933年他在《生活》周刊上发表了《苏联的出版事业》一文,在用翔实的数字介绍了苏联的新闻出版事业在革命后的飞速发展的情况后,在文末不忘提醒读者:“在今日的中国,有日销十万份左右的日报,已算是刮刮叫的‘大’报,有每期销到十几万份的周刊,便引起注意或嫉妒,甚至引起强有力者的压迫和觊觎,其实以中国人口之多,在出版事业的种种障碍排除之后,服务于出版界的人们将要忙得转不过气来!区区十几万份的出版物算得什么!”把国内新闻界的现实放在国际背景下进行观照,其认识意义更为强烈。在《土耳其严厉对付捣乱的西报记者》中,他缕述了几起不公正报道土耳其有关情况的西方记者被驱逐出境和吊销护照的事例,接着话题一转:“反观我国,惯于造谣惑众丑诋中华民国的英国报纸《字林西报》,虽经党政当局议有取缔办法,令全国海关及邮局扣留该报,不与递寄,又令外交部向美国公使交涉,将该报记者索克斯基驱逐出境,但这个无恶不作的记者何时出境,阒其无闻,而所谓《字林西报》者,仍毫无忌惮,肆其咆哮,视中国政府及国民如无物。”在这里,新闻采访已经与国家的主权联系在一起了,而这却是当时很多人所没有意识到的。二
客观公正是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推崇的一项基本新闻工作原则,但绝对的客观是无法做到的。就是那些以客观的形式进行报道的新闻,也无法完全掩盖隐藏在其字里行间的主观倾向。邹韬奋多次对报纸上的有关新闻进行个案剖析,重点揭露其客观报道形式所遮蔽的主观倾向,以引导读者提高阅读能力,是邹韬奋新闻批评的一个显著特点。1933年4月14日,《时事新报》报道了著名雕塑艺术家江小鹣与其妻朱湘娥离婚,未几又与其已逝之友的妻子徐芝音结婚的消息。这样的新闻在报上披露后,一时间轰传社会,满城风雨。邹韬奋在《江朱事件》中,就《时事新报》的有关报道进行了分析: 《时事新报》关于此事消息的来源,谓“有悲朱女士之际遇者,为谈其间经过情形,希望社会有所主张,”显有为朱女士抱不平的意思。《时事新报》虽似以客观态度叙事,但字里行间,亦可看出为朱女士抱不平,例如第一日新闻的末段:“书据(指离婚书)既经确立,七载相安之夫妇,遽告仳离,朱女士怀书归校,芳心忐忑,如失魂魄,夜卧宿舍,时适凄风阵起,冷雨敲窗,女士怀念爱人,不觉黯然饮泣,出书重读,血泪俱下,然度小鹣此时,必呈书于某夫人之前,方欣然乐道其家庭革命之成功也。有与江朱审者言,若小鹣之亡友陈某者死而有知,亦正大可自负其有先见之明,而幸其妻儿之得所,盖非知己之友,岂能以妻儿重托之,且终托之哉!言下慨然!记者握管至此,亦为之凄怆搁笔也。”“慨然”的几句话,尤尽挖苦之能事!邹韬奋认为,两性关系,只有完全出于双方自由选择,彼此都合于彼此心中最崇拜的人,才有双方的真正幸福可言。倘若牵于人为的束缚,无论是经济的,或是制度的,或是传统思想的,都只有痛苦。报纸对这样的事情应该秉持中立的态度进行等距离报道。但由于人们先天的同情弱者,而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女子处于弱势地位,应该受到社会同情,因此,号称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也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主观倾向性来。
至于国外媒体在涉华报道中,其主观倾向更是明显。1933年7月,邹韬奋被迫出国作环行全球的漫游。在漫游期间,他“一面忙着阅看有关系国的书报刊物,抽出一些余下的时间‘走笔疾书’。”在伦敦期间,他写下了一系列有关英国新闻事业的观察记,其中《英报背景和对华态度》一文就专门分析了英国媒体在对华报道中,遇有中国东北的新闻,向来只有“满洲国”的字样,但遇着英国人在东北被海盗绑去,“中国”字样似乎万不可少。所以便在大标题上大写“中国土匪”(“Chinesebandits”),描写海盗怎样怎样的残忍,看报的人就把它当作一般中国人的真实写景。以至邹韬奋每每听到英国的朋友老实地说,在他们未和中国人做朋友以前,见着中国人便觉得有一种不可思议的畏心,有的就把中国人当作半野蛮人看待。邹韬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他们的报纸乃至一切出版物对华态度所产生的必然的结果。”这一分析性的结论,由于建立在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之上,因而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对于人们认识某些媒体的真实面目确有极大的帮助。
第四篇:奋斗着 活下去
任正非:奋斗着 活下去
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人、总裁。十余年军旅生涯,43岁借款2万元创业,二十年低调如一。
任正非领导的华为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在他的领导下,华为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领先者,探索出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成功地由“活下去”到“走出去”再到“走上去”。
任正非不断地与中国企业界分享着他的思考。《华为基本法》被认为是其个人哲学的体现,《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华为的冬天》、《北国之春》、《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在理性与平和中发展》等都已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的管理读本。
领导力:从英雄到职业化
什么是好领导?在任正非的眼里,就是—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这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一句著名的话,也是任正非极为推崇的一句话。任正非进一步阐释道:“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高级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就象希腊神话中的丹科一样把心拿出来燃烧,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一样”。
创业时期,任正非在集体主义大原则之下,鼓励员工争当各个领域的“英雄”。华为很多高级管理者都是从英雄团队里选拔出来的。对于高层管理者,任正非主张“管理者应该明白,是帮助部下去做英雄,为他们做好英雄,实现公司的目标提供良好服务。人家去做英雄,自己做什么呢?自己就是做领袖。领袖就是服务”。
2000年以后,华为进入了职业化、流程化管理为特点的第二次创业阶段。此时,在任正非看来,无为而治是企业治理的最佳境界。所谓“无为而治”,就是企业不需要人控制也能自行达到既定目标,即通过内在控制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达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要做到无为而治就要实现职业化管理。什么是职业化?就是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的成本更低。第二次创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职业化管理,就使英雄难以在高层生成。”对于这些高级管理者,任正非主张:“一定要摒弃想成为个人英雄的想法,淡化个人成就感,淡化创业者、领导人的色彩”。
华为曾经是一个“英雄”—创造历史的小公司,正逐渐演变为一个职业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任正非总结道:“华为第一次创业的特点,是靠企业家行为,为了抓住机会,不顾手中资源,奋力牵引,凭着第一、第二代创业者的艰苦奋斗、远见卓识、超人的胆略,使公司从小发展到初具规模。第二代创业的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要用十年时间使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它的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牵引精神、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使它形成一个场,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战略思维:灰色管理
长期以来,华为的国际化战略路径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战略为人称道,其实,能够真正体现任正非战略思维的是“灰色管理”:“管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介于黑白之间的平衡力量,即灰色”。
2005年,任正非对变革的论述中,阐述了他的灰色思想:“我们处在一个变革时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强调规模,转向以生存为底线、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强调效益的管理变革。在这个变革时期,我们都要有心理承受能力,必须接受变革的事实,学会变革的方法。同时,我们要有灰色的观念,在变革中不要走极端,有些事情是需要变革的,但是任何极端的变革,都会对原有的积累产生破坏,适得其反。在变革中,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是容易鼓动人心的,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介于黑与白之间的灰度,是很难掌握的。”
“灰色”在任正非的概念里不仅仅在于变革管理上,作为战略思维,它几乎涵盖了公司内部人际关系到企业道路选择的各个层面。
任正非所谓的灰色管理不是指软弱、妥协,它要求管理者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找到让员工心甘情愿去接受的变通方法。在处理公司内部人际关系上,任正非要求干部、主管保持冷静,千万不能有浮躁的情绪,要戒骄戒躁、收敛自我,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理智。他还要求干部、主管学会灰色管理,各级主管无论是在经营上还是在变革中,抑或是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都不应有极端的态度。
华为的发展历程显现了灰色管理思想的演进路线。创业初期,华为迫切需要扩大规模,员工素质不均衡,干部素质较差,这就需要充满“狼性”的“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体系”。但随着各项管理变革落实,一切管理都趋近于流程化、制度化后,这种严厉而苛刻的管理制度已经不再适合。任正非认识到,企业的发展要保持节奏,宽严有度。1999年以后,华为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期。管理、提高成为发展的主旋律。任正非开始在华为营造更细化、更富有人文色彩的管理环境。
2009年,任正非总结道:“西方的职业化,是从一百多年的市场变革中总结出来的,它这样做最有效率。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并非是为了好看。我们学习它,并非是完全僵化的照搬,难道穿上中山装就不行?我们二十年来,有自己成功的东西,我们要善于总结出来,我们为什么成功,以后怎样持续成功,再将这些管理哲学的理念,用西方的方法规范,使之标准化、基线化。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是一个僵化的西方样板,而是一个有活的灵魂的管理有效的企业。”这正是任正非“灰色管理”思想对职业化和变革的深度阐释,是任正非企业管理路径选择的东方智慧。
任正非再次强调,“管理上的灰色,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我们要深刻理解、开放、妥协、灰度”。
公司治理结构:打造内外部利益共同体
从广义上讲,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涉及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还包括相关利益集团(管理者、员工、客户、供货商、所在社区等)之间的关系。任正非对处理这两种关系上都有着独到见解。华为实行全员持股,股东和管理层几乎是一体的,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在决策机制上,华为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集中制。
为什么要实行员工持股呢?任正非清醒认识到,“公司的竞争力成长与当期效益的矛盾,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是动力,但也会形成破坏力,因此所有矛盾都要找到一个平衡点。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矛盾的实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公司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公司考虑的是企业的长远利益,是不断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员工主要考虑的是短期利益,因为他们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在华为工作。解决这个矛盾就是要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作为早期的激励机制,华为的这个平衡点就是员工持股。
同时,华为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华为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这种方式除了体现在公司内部,华为公司与员工之间通过内部股票,将利益捆绑在一起;还体现在公司外部,通过参股、合资、让利等方式将各个群体与华为结成利益共同体,即利益均沾。利益均沾的发展模式吸引了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众多机构与华为展开合作。
将矛盾的对立关系转化为合作协调关系,使各种矛盾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变矛盾为动力正是任正非处理此类问题的不二法宝。
在决策机制上,华为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集中制。任正非所说的民主集中制是指,“让公司员工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对所有的意见进行统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公司要避免对最高领导权威的迷信,反对各种形式的独裁专制,而避免这类现象的最好方法就是成立一套完备的体系,这样公司才能够得到‘无为而治’”。
关于这种民主集中制,任正非曾详细表述:“公司建立了以各部门总经理为首的首长负责制,它隶属于各个以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专业协调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委员来自相关的部门,组成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管理。议事、不管事。有了决议后由各部门总经理去执行。这种民主原则,防止了一长制中的片面性,在重大问题上,发挥了集体智慧”。
华为的这种制度打破了传统企业任人唯亲的弊端,不是领导人说了算,而是按全体公司员工共同的意见和决定来执行。这种分权的治理模式,可能使效率下降一点,但是也避免出现决策的重大失误。
为进一步减少战略决策失误,积极稳妥地带领华为快速向国际化大公司发展,2003年华为又成立了与国际管理接轨的董事会下的EMT(经营管理团队)和四大委员会决策组织。华为新的决策组织与制度是任正非探索国际化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支点。“只有加强个人权威的否定,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健康的组织,建立一个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组织。”
组织机构:不稳定的矩阵
1998年,华为员工近8000人,但组织结构仍沿用集中管理制度,管理难度大、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无法促发新的生长点,结构性危机日益显著。1998年初,华为开始有选择、有步骤地进行事业部制试点。在试点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华为先后对公司组织结构进行了重大改造,成立了多个事业部。2005年,华为收购英国电信制造商马可尼失利。这表明,华为的企业规模正在成倍地扩大,领导层如果仍沿用原有的组织结构和管控模式,自然是行不通的,改革和放权势在必行。为此,华为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财经管理委员会和产品战略投资综合评审委员会对事业部进行控制。这标志着华为组织结构的重大转型—由原来单一的地区公司制向事业部与地区公司结合制转变。
任正非主张建立的是一种可以有所变化的矩阵结构,“矩阵式管理结构是公司的唯一出路,公司所有的制度都应有强化矩阵机构的思想,如充分授权、加强监督等。否则,官僚就会妨害公司的进步。但是,矩阵结构要不断演进”。《华为基本法》认为:“公司组织的矩阵结构,应该是一个不断适应战略和环境变化,从原有的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演进过程。不打破原有的平衡,就不能抓住机会,快速发展;不建立新的平衡,就会给公司组织运作造成长期的不确定性,削弱责任建立的基础”。华为所在的电信产业处于急剧变化中,必须建立起一种既可保持相对稳定、又可迅速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组织结构。华为永远都不会有一个稳定的矩阵结构网。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任正非疾呼“让一线直接呼唤炮火”,这不仅仅是应对危机、回到利润原点的权宜之计,更是组织流程变革的探索:任正非呼吁华为的组织和运作机制要从“推”到“拉”,从中央高度集权到“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我们过去的组织和运作机制是‘推’的机制,现在我们要将其逐步转换到‘拉’的机制上去,或者说,是‘推’、‘拉’结合、以‘拉’为主的机制。我们进一步的改革,就是前端组织的技能要变成全能的,但并非意味着组织要去设各种功能的部门。基层作战单元在授权范围内,有权力直接呼唤炮火(指在项目管理上,依据IBM的顾问提供的条款、签约、价格三个授权文件,以毛利及现金流进行授权,在授权范围内直接指挥炮火,超越授权要按程序审批)。后方变成系统支持力量,必须及时、有效地提供支持与服务,以及分析监控。”
同时,任正非进一步阐述了整个组织结构的运作机制:“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EMT会议,EMT成员只是在会议结束后,推动决议的执行。一线的作战,要从客户经理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小团队作战,而且客户经理要加强营销四要素(客户关系、解决方案、融资和回款条件、以及交付)的综合能力”。
技术研发:掌握核心、开放周边
在技术上,任正非一贯主张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掌握核心,开放周边,使企业既能快速成长,又不受制于人。”
从创立之初,任正非就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为主,他反复提醒:“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就是华为的生命。华为的目标是,把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去赢得超过10%的制造业利润率,逐渐取得技术的领先和利润空间的扩大。”
在以自主研发为主、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任正非提出建立广泛的技术联盟,吸取、借鉴、购买已有的先进技术,为己所用,用以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用任正非的话说,这样可以“使自己的优势得以提升”、“优势更优势”。
技术在哪一个阶段是最有效、最有作用呢?任正非主张“要去看清客户的需求,客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卖得出去的东西,或略略抢先一点点市场的产品,才是客户的真正技术需求。超前太多的技术,当然也是人类的瑰宝,但必须牺牲自己来完成。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华为要保持技术领先,但只能是领先竞争对手半步,领先三步就会成为‘先烈’”,明确将“技术导向战略转为客户需求导向战略”。
营销:客户是存在的唯一理由
任正非始终认为,华为公司总是不断地回到最根本的问题—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在任正非看来,“必须以客户的价值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度为标准,公司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客户的满意程度作为评价依据。客户的价值观是通过统计、归纳、分析得出的,并通过与客户交流,最后得出确认结果,成为公司努力的方向。沿着这个方向,就不会有大的错误,不会栽大的跟头”。
在“关注客户需求,才能做到客户满意”的思想指导下,华为经常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搜集信息,以用户的意见为努力的方向。华为对客户的细心之处,在于把关注客户的工作落到了实处。
为了加强对服务用户的认识,任正非在内部提倡自我批判,而客户经理制也在2002年转变为客户代表制。任正非说:“市场营销系统的自我批判因为身处最前线,最敏感,也最活跃。只有自我批判,迅速地调整、改正一切必须改正的错误,否则早就被逐出市场”。
说到底,客户是华为之魂,华为生存下来的理由就是为了客户。因此,华为从上到下都要围绕客户转,而不是只有一两个高层领导建立客户价值观,只有全体员工都建立了客户价值观,才能实现客户服务的流程化、制度化,才能实现无为而治。
人力资源:不断新陈代谢
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是任正非坚持中国实际、引进西方管理制度的典型,但这方面华为时常惹人非议,“集体辞职”、“自由雇佣制”、“末尾淘汰制”。归结起来任正非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就是不断新陈代谢来激活队伍。
1996年1月,华为发生了一件被内部人称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市场部集体辞职。市场部所有办事处主任以上的干部采取竞聘方式进行答辩,大约30%的干部被替换下来。表面看来,这是华为市场部的一次重大变动,而任正非的真实用意,却更加深远。创业期涌现的一批个人英雄,许多已经无法跟上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集体辞职,让大家先全部“归零”。而竞聘上岗,则体现了竞争机会的均等。
2000年1月,任正非在“集体辞职”4周年纪念讲话中,对这次事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会停止。如果我们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如果没有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所带来对华为公司文化的影响,任何先进的管理、先进的体系在华为都无法生根”。
与这种思想一脉相承,任正非坚持华为实行自由雇佣制,并将此写入《华为基本法》。他认为自由雇佣制可以有效地调动员工积极性,并使公司具有持续的竞争力。对此,他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中做出了阐释:“我们不搞终身雇佣制,但这不等于不能终身在华为工作。我们主张自由雇佣制,但不脱离中国的实际”。
自由雇佣制促使每个员工都成为自强、自立、自尊的强者,从而保证公司具有持久的竞争力。由于双方的选择是对等的,领导要尊重员工,员工要珍惜机会。自由雇佣制对双方都起到了威摄作用,更有利于矛盾的协调,是企业稳定的重要因素。
自由雇佣制能够实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末位淘汰。任正非认为,“要激活整个队伍,必须要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实行末位淘汰,裁掉后进员工。在华为贯彻末位淘汰制,只裁掉落后的人,裁掉那些不努力工作的员工或不胜任工作的员工。”
末位淘汰制实行到什么时候为止?“借用GE的一句话来说是,末位淘汰是永不停止的,只有淘汰不优秀的员工,才能把整个组织激活。GE活了100多年的长寿秘诀就是‘活力曲线’,活力曲线其实就是一条强制淘汰曲线,用韦尔奇的话讲,活力曲线能够使一个大公司时刻保持着小公司的活力。
GE活到今天得益于这个方法,华为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是一个三、五年的短期行为。但也不会草草率率对人评价不负责任,这个事要耐着性子做。”
企业文化:从土狼到狮子
1988年到1995年之间,任正非主要采取粗放化的“三高”(高效率、高效率、高工资)管理模式,与此相适应的是它的“狼文化”,二者共同推动华为在国内攻城略地。华为的第一次创业是企业家行为,而其军人出身、浓厚军事色彩并且强调斗争性的个人色彩深深地影响着华为,他曾经对“土狼时代”的华为精神作了经典概括:“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企业要扩张,必须要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任正非特别称道“狼”和“狈”的攻击组合,强调组织的进攻性(狼)与管理性(狈)。
当成长为一家全球化的大企业时,华为早期的“狼文化”难以与国际主流对话,难以实现跨文化的有效融合与管理。2000年之后,华为日渐淡化过去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狼文化”日趋弱化。华为文化中的核心部分,继承追求卓越、持续的艰苦奋斗、默契的团队合作的传统,又要在新形势下追求规范、精准的职业化行为,被归结为符合国际化和职业化需要的普遍性商业文化。
2006年9月,华为三级干部后备队第一期结业。任正非在结业证书上写下:“只有牺牲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最终成长为将军;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人,才会有广阔的胸怀。”艰苦奋斗永远是华为企业文化的内涵。
同时,任正非和华为管理层开始积极探索华为文化的转型。奋不顾身、不屈不挠的土狼心态逐渐变为狮子心态,逐渐走向开放和自信。“土狼时代”,成长是第一要务,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给员工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作为“狮子”,需要进行经营计划与科学协同。因此,理想状态是企业既要有狮子的整体竞争力,又要保持土狼的活力。
“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不能没有文化,只有文化才能支撑她持续发展,华为的文化就是奋斗文化,我也不能形象地描述什么叫华为文化,我看了《可可西里》的电影,以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我想他们的精神就叫华为文化吧!”这其中体现出了追求卓越、持续的艰苦奋斗、默契的团队合作、精准到位的职业化行为以及掌声和荣誉面前的平常心。
危机意识:活下去,仍是唯一的目标
任正非的危机意识源自他对市场的深谋远虑,渗透在华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于这种危机意识,任正非认为绝不是危言耸听,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惟有惶者才能生存。
在《华为的冬天》一文里,任正非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一定要让员工有危机意识”。
2007年,任正非再次警示:“活下去,仍然是我们唯一的目标。今天IT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世界巨头快速的进步,我们仍不能有一刻的松懈。我们一天不进步,就可能出局。我们要向‘狮子’学习,学习与借鉴别人的做法,还要想着如何与‘狮子’共渡难关,甚至向‘羚羊’学习如何跑步。无论多大的公司,无论在哪个阶段,管理者都要清醒地认识到生存是唯一的理由。每个管理者,需要不断挑战自己,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努力,跟公司一起奋斗着、活下去”。
第五篇:韬奋精神
韬奋精神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在上海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御辱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2年7月成立生活书店,任总经理。生活书店成立后,团结了一大批进步的作者,短短几年,使其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扩展到了56家,先后出版了数十种进步刊物,以及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1000余种图书。1933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不久被迫流亡海外。散文作品有《韬奋漫笔》、《再厉集》、《抗战以来》、《患难余生记》、《对反民主的抗争》、《爱与人生》、《风雨香港》、《深挚的友谊》、《萧伯纳的夫人》、《忘名》、《我的母亲》等。其中《我的母亲》编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坚持追求成就了他的记者梦
从小对文学的酷爱,对新闻记者的执着追求,家庭的原因使他更加刻苦努力,1920年10月,邹韬奋任《生活》周刊编辑,时年31岁。为了实现早年立下的志愿和理想,他放弃了薪水较高的职业,心甘情愿地把整个身心扑在《生活》周刊的编辑、出版、发行的工作上。他曾这样说过:“《生活》周刊是能使我干得兴奋至致,能使我全部身心陶醉在里面的事业。”从此,邹韬奋走上了新闻出版的道路。《生活》周刊是邹韬奋主编的刊物中最有影响的一份刊物。开办初期只有两个半工作人员,整期文章都由邹韬奋这个“光杆编辑”包办。他用不同的笔名,撰写各种各样的文章。为写好每一篇文章,他采用“跑街”的方式,把书店当作资料馆,经常光顾,寻找读者需要的信息。
主持正义揭露了社会黑暗
主持正义,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这是邹韬奋奉行的办刊宗旨。他以这块小小的阵地替人民说话,言人所欲言,言人所不敢言。1930年10月间,国民党军阀、安徽省政府主席陈调元,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在上海为他母亲做寿,花费达10多万元,极尽奢侈。对此,邹韬奋秉笔直书,写了题为《民穷财尽的阔人做寿》一文,以犀利的笔锋斥责了陈调元。第一次从国民政府要员身上开刀,批露透彻,淋漓尽致。很快,不可一世的陈调元成了众矢之的,声名狼藉。1931年8月的一天,邹韬奋拆阅读者来信时,发现了一封揭露国民党交通部长兼大厦大学校长的王伯群利用权势,以数万元聘金纳该校毕业生保志宁为妾的丑闻,并以贪污所得,化50万元巨款在愚园路建私宅藏娇。邹韬奋阅后极为气愤,亲自前往实地探查,并请了一位极有经验的建筑师察看估价,掌握了全部事实,一鼓作气地写出了文章,连同照片一起在《生活》周刊上公开发表,有力地揭露了当权者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
抗日救亡坚定了爱国信念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加入到抗日救亡的行列中。他利用报纸这一新闻媒体发表正确的言论和新闻以唤国人,共起救亡御侮。他还公开登报招募股款,支持抗战,对腐朽黑暗的社会势力作坚决斗争。因而遭到国民党政府的忌恨。他们对邹韬奋采取软硬兼施,一方面以生命危险威胁他,一方面以高官厚禄利诱他。但邹韬奋早将个人得失与安危置之度外,毅然为抗日救亡,追求真理日夜奔忙。1932年底,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发起组织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邹韬奋被选为执委。1933年6月18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总干事杨杏佛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邹韬奋的名字也被列入了“黑名单”。无奈之下,邹韬奋登上了意大利邮船“佛尔第”号,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意大利的罗马,法国的马黎,英国的伦敦,苏联的莫斯科,美国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一段坎坷的经历,历时逾两年,他把在国外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汇编成书出版,这就是两部著名的通讯集:《萍踪寄语》和《萍踪忆语》。1935年8月底回国后,邹韬奋更坚定地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被推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执委。
1936年轰动中外的“七君子事件”入狱后,宋庆龄、何香凝发表声明,许多有名的律师争相表示愿意为他们做辩护律师,于同年7月底出狱。出狱后创办了《抗战》三日刊,主编《全民抗战》,同时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对国民党投降分子作公开、合法的斗争。他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抗日救亡,报道介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斗争,引导大批青年走上了抗日救亡的正确道路。
由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以推进大众文化,服务社会为己任,坚持抗战,坚持团结,争取民主。在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他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同敌人进行的艰苦斗争,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韬奋精神永垂不朽
1944年7月24日7时20分,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与世长辞。邹韬奋逝世后,中共中央接受了他临终的请求,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他题词。1956年人民政府决定在他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上海重庆南路205弄53号建立了“韬奋纪念馆”,以志永久的纪念。“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1944年11月,毛泽东同志曾在延安追悼邹韬奋同志的大会上留下这样的题词。以他名字命名的“长江韬奋奖”,是受中国韬奋基金会委托,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奖励我国新闻编辑及通联、校对、资料工作者优秀成果的最高荣誉奖,也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
评论:
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不畏权势,勇于一贯地讲真话,批评时弊不怕得罪人,力主言论自由的精神。将个人得失与安危置之度外,毅然为抗日救亡,追求真理日夜奔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