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最新)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2
一、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类型................................................3
(一)迷信、愚昧、麻木、毫无反抗意识的闰土和华老栓....................3
(二)想改变命运但又无法改变的阿Q和爱姑..............................4
(三)求安于现状而不可得的祥林嫂......................................5
(四)善良淳朴正直无私的六一公公、双喜................................5
二、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5
(一)杂取众人,合成典型..............................................5
(二)寥寥数笔,入木三分..............................................6
(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6
(四)心理描写,触及灵魂..............................................6
三、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改造国民性....................................6
(一)鲁迅对农民的态度................................................7
(二)鲁迅具有农民情感................................................8
四、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9
五、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现实意义...........................................10 注释:...................................................................12 【参考文献】.............................................................13 致 谢.................................................................14
摘 要
本文分析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以《故乡》、《药》、《祝福》、《阿Q正传》、《离婚》、《社戏》等小说中的闰土、华老栓、祥林嫂、阿Q、爱姑、六一公公、双喜等农民形象为例,具体点明了农民形象的四种类型,深刻地分析了鲁迅为什么把改造国民性与塑造农民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地概括了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他的农民形象塑造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的深切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的思考。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类型;国民性;意义。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Lu Xun writing the farmer image, take “Hometown”, “Medicine”, “Blessing”, “the Ah Q Main story”, “Divorce”, “Village stage performances” and so on in the novel Run Tu, Hua Laoshuan, Xiang Lin Sao, Ah Q, Ai Gu, Liu Yi fathers-in-law, Shuang Xi farmer images and so on as the example, had pointed out specifically the farmer image four kind of types, why did analyze Lu Xun with to mold profoundly the transformation nationality the farmer image to relate, summarized Lu Xun to portray the farmer image vividly art expression means, as well as Lu Xun portrayed the farmer image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his farmer image mold, expressed has liv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sincere attention to the farmer, as well as to made this kind of aspect the profound social root ponder.Key words: Lu Xun novel;Farmer image;Type;Nationality;Significance.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把农民当作主人公写进小说的第一人,开创了文学的新时代。他的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划出了文学的新生代,在传统思想突破上更开创了历史先河。他是文学艺术的巨匠,更是思想界的巨人。鲁迅作品总是奏响时代的最强音,折射出灿烂的思想光辉。鲁迅说过“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①
。因此他的创作“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
②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同情农民的遭遇、关心农民的命运,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鲁迅认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农民的问题,鲁迅用农民的悲苦展示时代的苦难,因此他塑造了一批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民形象。③
一、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类型
在鲁迅的笔下,写出了四种农民形象类型,鲁迅通过描述这一系列典型的农民形象,高度地概括了整个时代的农民形象类型,通过这些类型化的农民形象,揭示残酷的社会现实,进而不断剖析民族的灵魂,以完成对国民性的改造。
(一)迷信、愚昧、麻木、毫无反抗意识的闰土和华老栓
《故乡》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闰土这个人物的形象。这一普通农民的形象,在过去的农村里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封建制度所规定的阶级界限和尊卑观念,已经深深地生根在他的身上,形成他的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在《故乡》中,闰土以一个活泼机灵、能干的勇敢少年形象出场,他的聪明伶俐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经过二十年的生活重压,他变得像“石像”一般,完全失去了童年小英雄的风采,而变化最大的是他的精神,封建吃人的礼教、等级观念,严重地腐蚀了他的灵魂,使他变得愚昧麻木。闰土身上的这种巨大变化,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破产农民的真实写照。尽管闰土质朴勤劳,但他把生活的窘迫和灾难归罪于自己的命运不济,迷信愚昧的闰土,捧着香炉和烛台,安分守己,毫无反抗的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
和闰土这一形象较为相似的另一人物形象是鲁迅《药》中的主人公华老栓,他为了给儿子小栓治“肺痨”,在一条十字街买来了蘸着革命者夏瑜鲜血的馒头,用光了所有
[1]的积蓄,然而他和闰土一样,居然迷信人血可以医治肺痨,这是何等的愚昧!这给刽子手有机可乘骗取钱财,更可悲的是“人血馒头”上蘸满的是革命者的鲜血„„这真是“华夏”的悲剧,革命者夏瑜的牺牲并没能唤起民众的觉醒,像华老栓这样的农民反而用革命者的鲜血为儿子治病,这是何等的愚昧、麻木和不知觉醒。
鲁迅借“闰土”“华老栓”这类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来反映出愚昧、麻木且毫无反抗意识的农民形象,暴露出国民的弱点,以引起疗效的注意。
(二)想改变命运但又无法改变的阿Q和爱姑
鲁迅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批评国人的精神弱点并加以改造。这是鲁迅先生揭示农民精神世界及其想改变命运但又无法改变的经典之作。鲁迅借《阿Q正传》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阿Q是一个生活在江南小镇上的农村流浪汉,没有土地和家庭,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不敢正视现实,常常以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自我陶醉或妄自尊大等形式,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阿Q时时想着改变命运,因此他进过城,做过偷儿,在白举人家当过仆人等等,都是为了能够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穷苦命运。特别是当革命浪潮卷到身边时,他大步跨过长街,高声嚷道:“造反了!造反了!”但是阿Q这个压在生活底层的农民,象一棵压在大石下的弱草。在看到那些作威作福欺压他的人们大祸临头的时候,本能的燃起了复仇的意识,决心要惩治这些在他头上作恶的人们,这些想法都真实地表现了一个被压迫的农民,在革命风浪中对旧社会愤怒的心理状态,更表现了他自发的革命倾向和翻身的要求。在辛亥革命这一特定的时期,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的农民,怎么可能对革命有深刻的、真正的认识,因此他是无法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从阿Q的形象塑造中,我们不难读出鲁迅追求革命,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想从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入手,探索中国出路的思想。
《离婚》中的爱姑同样是一个想改变命运但又无法改变的典型。她是泼辣大胆的农村妇女,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然而同样也无法摆脱悲剧命运。她想改变离婚的命运,但在慰老爷家里,七大人装腔作势,玩“屁塞”,吸鼻烟都使作为乡下人的爱姑感到高深莫测,她一向无所畏惧,可也“不由得越来越局促不安起来了,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表面上,她一再虚张声势,大声要求七大人给自己做主,可是,七大人让仆人给自己装鼻烟的一声“来„„兮!”就使她的精神防线彻底崩溃。由于爱姑受封建意识
⑤
④[2]形态的禁锢,不能认清封建统治者及其帮凶的残忍本质,为其“读书识理”的虚伪外衣所蒙蔽,她性格的泼辣大胆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并不能使她摆脱奴隶人格和悲剧命运。她的反抗是强烈的,但失败也是惨重的。
(三)求安于现状而不可得的祥林嫂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在旧社会的她一心想恪守传统的规矩,安分守已的过日子。但她始终不能稳住自己既得的“幸福”,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想做奴隶而不得”,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她两次来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工,但已经成为寡妇的她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境遇每况愈下,最终被逐出了鲁家,直至后来沦落到街头,使得她连做奴隶都不可得,成了乞丐。就在家家户户都忙着“祝福”的时候,祥林嫂终被穷苦夺去了生命。她就是求安于现状而不可得的农民典型。
(四)善良淳朴正直无私的六一公公、双喜
鲁迅写了众多的农民悲剧,然而他又是个历史的乐观主义者,他怀着希望,面向未来,坚信黑暗不会永在,黎明很快会到来。在小说《社戏》中他就描绘出了中国农民质朴可爱、正直无私,有着美好心灵的形象。从六一公公、双喜等农家子弟的身上,鲁迅汲取了革命的力量,充满了改良社会的信心。他对美好未来有无限的向往,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从劳动人民身上领略到了许多可贵的品质,他坚信农家子弟的美好心灵就是改良社会坚实的基础。小说《社戏》中鲁迅把江南农村的美景描绘得令人陶醉,农家生活更让人向往。作者还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六一公公憨厚质朴、热情好客。[4]
[3]
二、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创作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国民,甚至影响了世界。他小说中的人物有深刻的意义,在塑造人物方面也有他独到之处。鲁迅非常重视对人物心灵的揭示,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采“取杂取种合成一个”的典型方法及写意、白描,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个性语言运用等艺术表现手法,为读者呈现出生动鲜明,形象活泼的人物形象。其人物塑造的方法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杂取众人,合成典型
鲁迅笔下的农民,个个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但我们总能从这些农民身上看到社会上一类人的影子。这归功于鲁迅先生仔细观察社会众生,发现其共性,又抓住其特征。例如,《阿Q 正传》所写的精神胜利法,那种麻木、愚昧的奴隶性格,生活中是普遍的存在,鲁迅却作了极为深入的挖掘,揭出自大背后的自卑,其实也是对一种普泛性的社会心理的深度剖析,所以,虽然阿Q只有一个,但在其他的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阿Q的特点。作为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中的一个最大的成果,鲁迅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他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二)寥寥数笔,入木三分
鲁迅先生在塑造农民形象时,善于采用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就能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像 “擦着白粉,终日坐着 ”的“豆腐西施”,最后变成“细脚伶仃”的“圆规”似的杨二嫂,这是鲁迅先生给文学史留下的不朽形象。
(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鲁迅小说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常常通过一个人物活动的细节表现出人物心理、身份、性格、乃至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定的生活画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认识价值。如:《离婚》中爱姑叉开双脚坐在船上,那脚是钩刀形的,这画出了“大小脚”的真实外形,以说明爱姑生长的年代;《祝福》中祥林嫂拄的那根比她还要高的竹竿,下端开裂,说明她做乞丐已非一日;《明天》中单四嫂子把瓶子放在儿子的棺材里等等。由于鲁迅对细节真实的把握,使他作品达到了严格的现实主义程度。
(四)心理描写,触及灵魂
鲁迅塑造农民形象更关注的,是勾画出国人的灵魂,深掘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病苦。因此他的小说在结构上既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矛盾冲突,而着眼于剖析国民的心理,把笔伸到了人物灵魂深处。如鲁迅自己所说,是为了写出国民的灵魂。鲁迅的本事总是在心理常态中看到精神的病态。显著的例子是《离婚》中的爱姑,她那种似乎在勇敢地反封建的叛逆性格,可能会得到许多评论家的欣赏,然而鲁迅却偏写出了其反抗背后的灵魂的软弱,那种骨子里的奴性,也由此可见旧礼教对人的精神钳制之深。类似这样注重写灵魂,注重揭示心理之深的表现,是小说向现代转型的显著特征之一。
三、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改造国民性
鲁迅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强烈的“乡土情节”,已深深地渗透于他的小说之
中,把他最深厚、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倾注到农民身上,把农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惨淡的人生展现于世人眼前,以农民的悲苦引发人们的思考:改造国民性,改良社会,进行民主革命已刻不容缓。
(一)鲁迅对农民的态度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正面描写普通农民的作家,是抱着对农民的同情,热情来写的,这与其他作家有很大的不同。同时鲁迅先生最大的特质,是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胸怀。看到受苦受难而永无了日,故有其“哀”;看到受苦受难而无长进,故有其“怒”。
鲁迅先生不惜笔墨把农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于叹息同情之中表现出来。在《故乡》中,“我”印象中的闰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无所不知,无所不会的“少年英雄”,可是20多年后年仅40多岁的闰土,却变成了另一个样子:紫色的圆脸已变成灰黄了,灰黄的脸增添了很深的皱纹,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像秋风中的枯叶。这些外貌的变化不仅记录着闰土苦难生活的历史,而且也形象地显示出闰土的精神变化。的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仅剥夺了他的青春,蚕食了他的活力,麻木了他的神经,而且简直使他变成一个木偶式的人。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闰土是持着深切的同情之心的,他为闰土的苦难生活感到悲痛,极力想帮助他,《故乡》中的“我”想让闰土捡些有用的东西,希望能够帮助闰土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而闰土却只捡了香炉和烛台,把希望全寄托于神灵的保佑,迷信愚昧的闰土,让鲁迅先生在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怒其不争。
鲁迅强烈真挚的怜爱同情之心在《祝福》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文中的“我”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我”的叙述、观察、嘲笑、反省中,读者听到了鲁迅深沉的心声。“我”虽无力挽救祥林嫂,但他却是在小说画面中惟一深刻同情祥林嫂痛苦命运的人。“我”对鲁四老爷的憎恶之情,对鲁镇保守守旧社会气氛的愤懑之情无一不闪烁出对祥林嫂悲苦命运的同情。鲁迅的同情之心是不同于别的作家的,他的同情之心在于为劳动群众争取“人”的价格。他曾在《灯下漫笔》中写到:“„„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屡见不鲜。”祥林嫂开始其实是一个受器重的奴隶,在她被抢走之后,鲁四太太还颇“怀念”她。鲁迅从这种“关怀”中看到了巨大的悲剧性的东西——鲁四太太不是把祥林嫂看作一个“人”,而是作为一个“奴隶”来看。而鲁迅写祥林嫂这个人物就是想告诉世人,当时的社会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社会容不下祥林嫂这类农民的存在,要想改变,只有争到做人的资格,这就是鲁迅的同情之心不同于别的作家之处。
然而,鲁迅小说真正的现代内容,远不止于真诚同情农民的痛苦,要求改造国民性,改良社会,它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在对待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弱点的态度上。鲁迅在小说中,清醒而沉痛地表现、批评了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本身的弱点,如中年闰土的愚昧麻木和迷信无知,爱姑的眼界狭小和对地主阶级人物存有幻想,华老栓一家的愚昧无知以及对政治的冷漠等等,特别在《阿Q正传》中,鲁迅更尖锐地批评了阿Q那种以未庄人的眼光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把革命单纯看做分富家财物,不能正确区分敌友,只图实现狭隘报复之类的思想。鲁迅先生所谓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说明鲁迅对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的弱点,采取了善意地批评、痛心地鞭打的态度。鲁迅正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拯救受苦受难的中国。而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要特色,则在于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沉地思考着民族的处境和命运。他本质上是一位思想家,非常热切地关注人,思考人类、人生、人性等普遍性问题。在他那里,人生探索与哲学思考一致,文学典型塑造与国民的共性反思并存。
(二)鲁迅具有农民情感
毛主席在分析革命的整体形势时说过“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然而农民问题也是鲁迅注意的中心问题,鲁迅认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农民的问题,具体有如下原因:
首先,中国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民,他们的生活境遇是悲惨的,极端的贫困和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又使他们愚昧麻木和奴性十足,如果中国农民的精神状态不改变,那么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社会改革;其次,在农村,封建宗法礼教制度保存得最完善,也是在农民身上体现出来,如愚昧迷信的闰土及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就充分的表现出来了;第三是农业社会的小农意识长期严重的影响着农民,造成小生产者视野狭隘,安于现状,毫无反抗意识;最后是要清除国民性的弱点,要改变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精神状态,就要对他们进行启蒙,对他们进行改造,因为他们是中国革命在农村里真正的动力,又是革命的主力军。
鲁迅的小说通过刻画闰土、阿Q、祥林嫂等农民形象,表明农民在当时实在无法继续生活下去,黑暗的社会已迫使被压迫的农民走到绝境,他们如果再不奋起抗争投身革命,就没有出路可言。据此可以说,鲁迅小说对农民苦难处境的揭示,实质上是成功地描写了中国革命的前夜。要改变闰土们的命运,就要爆发革命,而鲁迅小说不只描写了革命的前夜,还直接写到了革命——《药》、《阿Q正传》写的就是辛亥革命。鲁迅小说明显地揭示了农民的被压迫地位是必然走向革命化的,他们是中国革命在农村里真正的动力,一种更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即无产阶级必然走上革命舞台。这是鲁迅先生的农民情感。
为了帮助农民,为了改造国民的劣根性,鲁迅决心要加以疗治。他弃医从文,目的是要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状态;他写小说,是“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们读鲁迅的小说,从中看到的是古老沉沦的土地和沉重愚弱的国民灵魂,感受到的是强烈而高度的现实精神。鲁迅以小说作为号角,以农民悲惨的命运、悲愤的结局引发读者的共鸣,从而唤醒民众的觉醒,对国民弱点,疾言厉色,痛下针砭,以促进民族的自我反省与批判。
四、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是文学史上把农民当作主人公写进小说的第一人,在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进行顽强而坚韧的战斗的同时,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农民。他以激进的民主主义与深厚的人道主义,对迫害农民的封建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鞭挞。他笔下的农民大部分都是以悲剧命运告终,作者刻画这些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病苦,引起社会疗效的注意,从而不断改造国民性,实现农民观念的现代化。
《阿Q正传》中的阿Q生活贫困,处处被欺压,他的思想觉悟低,不能明辨是非,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做替罪羊的命运,那也就无所谓改变命运了。《阿Q正传》一方面揭示了阿Q的悲剧命运及阿Q农民意识的狭隘性、落后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没有宣传群众,没有依靠群众,致使广大群众不知革命为何物,更不知如何参加革命,最终革命被反革命所利用,辛亥革命没有取得成功。
《故乡》描写了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农民的生活异常贫困。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封建统治的残酷剥削,农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广大的穷苦人们找不到生活的出路,在生活的重压下变得麻木不仁;《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主要在于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下,受尽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折磨,在大年三十夜悲惨的死去,分明写出了社会的黑暗及容不下祥林嫂这类人活下去的悲剧现象;《离婚》中的爱姑在封建宗法势力面前,对封建势力的认识狭隘、幼稚、糊涂,对封建统治者迷信、幻想、敬畏,使她始终无法摆脱奴隶人格,最终无法摆脱悲剧命运。
鲁迅笔下描写的农民形象普遍没有文化,受封建思想毒害很深,他们有严格等级思想、尊卑观念,有对革命的害怕和疑惑,甚至反对,有对其不幸命运的不抗争,愚昧而麻木„„鲁迅塑造这些农民形象,清晰地摆在世人面前,其目的是让人们懂得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及农民自身的弱点与缺陷。闰土、阿Q、华老栓、爱姑、祥林嫂等农民的悲剧命运,在于旧社会的丑恶、罪恶及其本身存在的国民劣根性。要彻底改变农民的贫穷落后现状,落后的观念,使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并实现国民观念的现代化,唯有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求得思想上的解放,广大的劳动人民才能够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的生活。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其意不仅仅是写那几个农民的悲惨命运,而是借这些农民形象写出已经有四千年历史的中国国人的灵魂,即所谓“国民劣根性”。从而“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以唤醒、启发民众。因此,鲁迅的小说起到了对人们思想的疗效作用,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出路,指明了方向。在小说《故乡》、《药》、《祝福》、《离婚》、《阿Q正传》等小说中鲁迅似乎在专对闰土、华老栓、祥林嫂、阿Q、爱姑们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要他们能放下香炉和烛台,不在迷信、麻木不仁,摆脱虚幻的精神胜利法,摆脱奴隶人格,去“走”,去开辟,一定能“走”出路来的。
五、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现实意义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鲁迅农民题材的小说有其现实意义。首先表现在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上。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各有特色,深深的打上了鲁迅的烙印。有些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深刻见血,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群独特的人物形像,鲁迅以他鲜明独特的语言、思维、行动、个性创造出了许多摄人心魄,发人深思的人物形象。他的“杂取众人、合成典型,寥寥数笔、入木三分,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心理描写、触及灵魂 ”等艺术手法给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农民形象:阿Q、祥林嫂、爱姑等,他注重写灵魂,注重揭示心理之深的表现,是小说向现代转型的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鲁迅成为文学艺术的巨匠,他的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划出了文学的新生代,在思想上突破了传统的写法,并对后来小说的创作有极大的示范与影响。
其二,在不断关注繁华城市建设的今天,我们要敢于直面当下的农村变革现实,关心九亿农民的命运,关注在今天社会急剧变化下农民的生存状态、思想状况,使其充分发挥时代特点,改变农民种种落后的观念,这样才能使国民观念走向现代化,紧跟时代的步伐。归根到底,我们中国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农民的问题,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10 就必须实现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农民观念现代化之时,正是中华民族腾飞,现代化实现之时。因此,我们在去其糟粕之时,也要记住取其精华,保留住像双喜、六一公公等那善良淳朴正直无私的优秀品质。这就是鲁迅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以他的农民形象为典范给我们新的启示和指导。注释:
①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P189 ② 鲁迅.南腔北调集·怎么做起小说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P512 ③鲁讯.摩罗诗力说[N].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2007.P213 ④鲁迅.再论鲁峰塔的倒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192 ⑤鲁迅.鲁迅小说全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P28 【参考文献】
[1] [3]杨万兵.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J].农一师第四中学,2010. [2] 李国平.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4] 蔡刚枝.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D].南京:南京晓庄学院,2007. [5] 鲁迅.鲁迅小说全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6] 冯光廉.鲁迅小说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7] 李彪.鲁迅悲剧艺术论稿[M].天津: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致 谢
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导师储坚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储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储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第二篇: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和农民的形象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和农民的形象
知识分子的形象
(一)觉醒反抗的知识分子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个真战士。他既是一个在半封建社会中因受迫害而致精神失常的患者,又是一个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叛逆者。“狂人”生活在封建大家庭中,耳闻目睹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罪恶,从“满页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历史中,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毫不留情地剥去了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标榜的“仁义道德”的假面具,一针见血地揭穿了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吃人和被吃的真实历史和现实。“狂人”是因二十年以前要“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受到以赵贵翁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们的迫害而致狂的战士。他在被迫害发狂以后,反复思考自己被迫害的原因,经过观察现实、研究历史,认识了旧中国是吃人的社会,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并识破了吃人者的各种伎俩,勇敢地起来同他们展开面对面的斗争,虽遭失败,仍不退缩,而是总结经验,同旧社会、旧家庭和旧我彻底决裂,最后找到了从“救救孩子”入手的新的革命途径,成为一个彻底反封建的战士。因而,从实质上来说,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在战斗中逐步成长的彻底反封建的“精神界战士”。它真实地写出了一个彻底反封建的思想革命战士思想性格成长的过程。作品揭示出中国“四千年来”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揭穿了封建统治阶级种种吃人的“老谱”,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并向整个社会发出了“救救孩子”的战斗呼唤。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意识流程,展示出知识者自我认识能力逐渐增强的过程。狂人发狂之始,感到“精神分外爽快”;而以前的三十多年则“全是发昏”。这样,他就把自己从过去的常规性现实世界中分离出来,以迫害狂患者的视点来观察客观外界,从而有一种陌生感。路人那铁青的脸色,怪眼睛的目光,母亲打儿子时要咬几口的话语,狼子村吃人的传闻等,使他隐隐地感到不安,产生了人们是不是想吃自己的疑惧。在他冷静的观察和清醒的反思中,逐步觉察到他们是要吃人。在对历史的研究中,又从仁义道德中看到吃人的字眼。当他联想到自己也将被吃时,就产生出一种无比恐怖的意识。这种恐怖正是从麻木中清醒过来后的一种情感体验,也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处境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也逐步认清了食人者的手段:不敢直接杀了,怕有祸祟,而要逼他自戕。由此,也达到了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认识。对此,狂人并没有消极的顺应,而是力图改变这吃人的状态。于是,便去“劝转吃人的人”。但对大哥的劝告却换来疯子的恶名。从大哥的态度中,狂人进一步思索出妹子死掉的原因,并领悟到自己也许在无意中充当了吃人者的角色,也是这人肉宴席上的帮凶!这是何等残酷的现实,心情又是何等的悲愤沉痛:“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这悲愤的呼声冲破了中华民族在自我认识上的蒙昧状态,使人们认清了“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的本质。狂人从吃人认识的确立,到自己也将被吃的预感,再到发现自己也是一个食人者,这是一个从对现实的发狂到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认识能力逐渐增强的过程,是一个从不安、疑惑、恐怖到绝望的情感体验过程,也是一个从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的过程,终究还是被封建统治者迫害致死。
(二)追求自由的知识分子
《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等,都是在狂人的呐喊声中最早觉醒的知识者。涓生和子君只是希望获得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小小的愿望,但那些“仁义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奴隶。一个“忠诚”的奴隶,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卫道士和“铁屋子”里面的“沉睡者”们,他们都不允许他们的“屋子”里出现叛逆者!在那间“铁屋子”里,人们永远地维护着他们认为是无法替代,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诸如节烈、孝道。“以不情为伦理,都是吃人”的东西,最低限度也是压制人的个性的东西。涓生和子君在追求自己爱情和婚姻的自由的时候,便触动了“仁义道德”者们。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就是“叛逆者”,当然,他们是不会让那些“叛逆者”好过的。于是,涓生和子君便生活在一个众人白眼的环境里。涓生和子君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同居了,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幸福的。但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的眼里,他们这些坏纲乱常的“激进分子”是不允许存在的!“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们?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同的“道德”。封建的伦理道德沉重地压在每一位生活在“铁屋子”里面的人们身上,他们一旦脱离了这些准则,在社会上就难以走动。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结合,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在社会里很难抬得起头来。一不小心便要落个身败名裂,更有甚者连命都保不住。但是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子君和涓生,都是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有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为了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敢于同旧势力进行较量,勇敢地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高傲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是子君反封建专制的战斗宣言。她和涓生同居,表现了她对封建道德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勇敢的反抗。涓生和子君是勇敢的,对爱情也是真挚的,也是令人感动的。他们以强烈的批判意识重新估价现存的一切,发现和肯定人的价值,力图从过去的蒙昧状态中挣脱出来。他们谈论自由平等、婚姻自主,冲出封建家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反叛和与传统彻底决裂的勇气。这不仅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时代的觉醒,更是民族的觉醒。
(三)彷徨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觉醒的自我意识同社会现实的矛盾对立,必然带来情感体验上的巨大痛苦。鲁迅在小说中, 往往把主人公放在极其痛苦的境地,来审视其灵魂颤栗、痉挛的过程,从而创造出具有深刻历史感的心理真实。《头发的故事》中的N 先生那愤世嫉俗的话语中,压抑着多少悲愤的情愫;《在酒楼上》吕纬甫那平静的叙述中,又凝聚着多少难以言传的痛苦。他把自己的做法视作无聊,就说明他的认识还未从以前所达到的高度上退下来,内心还有所不安,是一种不甘于此而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孤独者魏连殳,要求平等自由,却被寒石山的村民看作异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房东的孩子,却被认为低声下气;要求获得独立的人格,得到的却是冷眼、流言和失业。在现实的沉重压力下,自我意向进行反思他要寻求一种对现实的报复。他认为只有利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等级观念,作为自己向社会报复的手段,才能成功。于是,他当上了师长的顾问,获得了尊敬,也失去了自我人格。这一转变伴随着痛苦的折磨,他在给申飞的信中,流露出无限的沉痛和悲哀,他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堕落、失败,无异于精神自戕、个性毁灭。他更加趋于内向,将本来的面目隐藏起来,而将玩世的态度示给人们。结果他胜利了,频繁的应酬取代了以前的孤独寂寞,众人的捧场慰藉着空虚的灵魂。如果他能心安理得于这捧场和颂扬的话,也许能保持心理的平静而免除痛苦,然而恰恰相反,他是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经真的失败”,失去了往日的理想,失去了个人的尊严和人格。那“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长嗥里,既包含着对人的尊严的呼唤,也裹藏着巨大的痛苦和悲愤。这一切是难以靠精确的定量分析所能测定的,只能从心理趋向上来体验揣摸这痛苦的巨大容量。魏连殳徘徊于新旧势力之间。从行为方式上看魏连殳做军阀的顾问是向旧势力的妥协;但是,魏连殳的倒戈只是表面现象,在思想意识上他还能清醒地意识到这样做是失败了,还能感知到失败带来的痛苦。他那求自我实现而不得的痛苦,在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中无法解脱的悲愤,对于社会的失望,汇成了一种绝望的情绪。这种情感效应使他在自暴自弃中寻求一种对社会的报复,在报复中求得发泄这种情绪的快意,因而这是一种绝望的抗争。他在宾客应酬、打牌纵酒中求得一种自我麻醉,在对房东一家的耍戏中获得一种报复前仇的精神快慰。这是觉醒的个性意识在与社会争斗中败下阵来之后,经过自我调节达到与社会环境的一种表面的平衡和谐, 谁也不理解的孤独和悲哀依然存在于心底,外在的放浪形骸掩饰不住内心的痛苦。他彻底绝望了,对理想、对社会,也对他自己。因而不能说他的行为是对社会的消极顺应,而是一种变态的反抗。他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而活下去”,在结算往昔仇隙的快意中发泄郁结在心头的悲愤,在游戏人生中嘲弄黑暗的社会和愚昧的庸众。
农民的形象
(一)民愚昧的农民
阿Q是国民劣根性的典型代表。“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不敢正视自己的奴隶地位,用自欺欺人、妄自尊大的方法麻醉自己,在强者面前敢于忍受屈辱,自轻自贱,麻木健忘,对于弱者则加以欺辱,还自鸣得意。
在未庄这个生活环境中,阿Q尽管受尽剥削和奴役,但是,在被压迫和被剥削时,阿Q不思通过现实的反抗和斗争,夺取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是用“精神胜利法”来减轻痛苦,在虚幻的想象中获得一点儿心理上的自我安慰。例如,在赵太爷不认阿Q是本家,给了他一嘴巴之后,他心里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如此一想,仿佛是阿Q统治着未庄的赵太爷,在这片刻时间内真的是他的儿子一样。然而,在另一方面,正是这个处于社会最底层、深受剥削和压迫的阿Q,在性格深处却又积淀着一种近乎残暴的“奴隶主”意识,一旦有条件或者面对弱者的时候,这种残酷就会表露无遗。“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的晦气,原来就因为你!”在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打后,在酒店门口看到迎面走来的静修庵的尼姑。阿Q走过去就是一口唾沫,还伸手去摸尼姑新剃的头皮,呆笑说“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看到尼姑满脸通红便觉得自己的勋业得到了赏识,听到尼姑带哭的声音更十分得意的“哈哈哈”大笑。被抢者压迫,他又反过来欺压更弱者。阿Q在幻想要参加“革命”,他想“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呀要投降革命党了。”阿Q的革命是什么呢?他真的只想通过革命争取属于自己的自由、平等吗?不是。“这是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扰民。’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
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以留,但也不要了。„„”“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 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用赵家的吧。”“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哪里,——可惜脚太大。”这就是阿Q的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和爱情革命吧!报私仇,捞一把、选美人。做了“强者”,就欺负“弱者”。阿Q很容易满足,当然他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是通过他的“精神胜利法”满足了他自己,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阿Q本来是给地主当牛做马,只是游艺会有个老头子称赞他“真能做”,他听了便很喜欢,很满足。阿Q头上长了癞疮疤,这是一个缺陷,但当别人开他玩笑时,他却怒目而视,说,“你还不配„„”于是觉得在他头上长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了。有一回,阿Q赌博,本来赢了很多洋钱,却在混乱中全不见了。他感到了失败的痛苦,但他在自己脸上用力的打了两个嘴巴,似乎打的不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人,片刻,他又转败为胜,心满意足了。甚至在已经面临被杀头的片刻,他还羞愧于自己在画押时画对的不圆,但他又立即自我解嘲:“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
在鲁迅的小说里,阿Q可以作为一个最为独特的形象而独自作为一个类型人物。我们可以看到,在鲁迅略带嘲讽的语调中,阿Q的身上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可亲的特质。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他的“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作为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中的一个最大的成果,鲁迅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他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二)麻木的农民
鲁迅小说中的另一个被迫害的形象便是闰土。闰土是鲁迅小说中唯一一个从少年写到中年的农民形象。中年时期,他朴实憨厚但精神麻木,生活窘迫,完全被封建社会吞噬了,没有反抗,反而维护着封建等级制度。闰土这个朴实憨厚的农民,见了多年阔别的童年朋友,也是百感交集。他心头撞击着复杂的矛盾,“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自然有许多话要奔涌而出,但也只是“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这矛盾反映了一个饱经沧桑的农民,感情上虽然是牵挂着童年真挚的友谊,但壁垒森严的阶级对立的现实是严酷的,最后还是选择了身份和社会需要的“老爷”的称呼,接着便是拉水生给“老爷”磕头。封建主义的等级被称为“老爷”的革命知识分子感到“气闷”,而闰土反而认为是合理的并去维护它。所以“我”的母亲要闰土还是“哥弟”相称时,他几乎是吃惊地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这“规矩”不但扭曲了闰土的性格,污染了他的灵魂,而且也毁灭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的友谊。对于闰土的苦难,“我”和母亲曾感叹地说:“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象个木偶人了。” 闰土从少年到中年的深刻变化,凝结着他大半生受尽封建社会压迫和剥削的苦难经历,也铭记着封建传统观念在精神上给他带来的巨大的负担和影响,使他“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而传统的宗法观念在此也成了“吃人”的元凶,他不仅吞噬着人的外貌,更吞噬着人的精神。
鲁迅对农民的关注立足于封建社会丑恶的现实生活,并深入到封建社会的本质灵魂深处,挖掘出病根,展示病态,积极寻求疗病的良药。他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农民,默默而又是赤诚地爱着中国农民、这种情感,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鲁迅是最无虚饰而又最热烈,最厚重,这种感情,贯穿在鲁迅描写他们形象的一个生活中的片段,或者半生事迹,或者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后的一切中。鲁迅不仅描写了封建时代农民生活上的贫困,而且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麻木,揭示了造成他们困难的社会根源。他意在“重造国民灵魂”,唤起作为民族中大多数——下层人民的觉醒。
总之,鲁迅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道德观念,封建的等级观念的怎样窒息人的灵魂、戕害人的内体。揭示了中国社会思想的冷酷和虚伪、愚昧和麻木、沉滞和落后。在表现这种社会思想状况的过程中,突出了对知识分子问题和农民问题的表现。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直接联系着中国整个社会思想的改造,没有一个全民性的反封建思想启蒙,他们的个性解放的要求是不可能得到彻底实现的;农民是中国社会中人数最多的一个阶级,他们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受到最惨重的压迫和剥削,在精神上也受到封建思想和封建道德的严重束缚和无情摧残。在这样的现实下,鲁迅把希望寄托于未被封建思想污染的孩子身上。所以说,鲁迅小说中塑造的知识分子和农民的人物形象不仅全面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实关系,真正做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人物与环境的统一,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还把自己的、社会的希望寄托于其中。
第三篇: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仇国胜 200403003232 内容摘要:鲁迅一生著作很多,但从小说而言,不过《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而在一共三十余篇小说中,他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而小说就是来塑造人物形象的,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鲁迅的小说中,注重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就有十五篇,显示了他对中国近代与现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热切关注。而鲁迅自己就是这一代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之一,他对知识分子的生活、思想、情感等等,有最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但是他超越于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能够更深刻、更冷静的分析知识分子的形象。通过这些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反映他的思想,体现他的人格,展现他的艺术风格和内涵。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形象 知识分子形象的不同类型
孔乙己、陈士成之类——封建祭祀品型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们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完全是旧式知识分子。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在人们的笑声中悄然地离开了人生的舞台。陈士成这个连续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也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诱下淹死在河里。
吕纬甫之类——苟延残喘型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曾是一个觉醒者,青年时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改革中国方法以至和别人相打起来,他在反封建和神权的时候态度鲜明、敏捷精悍的,但他在十多年后,由于对社会前途的绝望,变的行动迟钝,处事敷衍,神态也变的颓唐了。于是,成为了人生道路上不如意的独行者,只能做些自己也觉得无聊的事来消磨日子,消磨意志。他为死去数十年的幼弟迁葬,在衣服、骨骼、头发都找不到的情况下,包一包黄土装进棺材,以骗取怀旧的迷信和母亲的安心。一个那么勇敢坚定、敏捷精悍的战士成为了一个敷衍偷生的庸人。
魏连殳之类——自暴自弃型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就是这类中的典型,他接受过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饿教育和新思潮的洗礼,有比一般民众较多的自觉自主意识。他对旧中国的社会黑暗强烈不满,经常以无所顾忌的言论和举动,对传统的封建意识和习惯势力进行抗争,对宗法社会里的制度和习俗表示极大的轻蔑和愤慨,也对青年一代、对未来怀有信心。但是,在现实的逼迫和环境的重压下,他的孤身反抗越来越无力,精神上越来越感到孤独和无望,一方面找不到改造社会的力量,另一方面又为社会所不容,终于一反常态,采取自暴自弃、玩世不恭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报复,当了军阀部队里的一个师长的顾问,自己也成了黑暗的一部分。他从此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排斥先前所崇拜、所主张的一切,最后在孤寂和冷漠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子君、娟生之类——爱情悲剧型
《伤逝》中的一对恋人子君和娟生,是“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们的饿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争取婚姻自主和妇女解放,是“五四”时期广大知识分子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也是当时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时思潮的影响下,在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的斗争中,男女主人公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蔑视封建礼教,冲破牢笼,大胆相爱,并建立了小家庭,他们对封建势力的种种迫害和压力进行的抗战是坚决的。但由于缺乏远大目标,他么只能把自己束缚在个人奋斗的小圈子里。因此,一旦自由结合,达到了“婚姻”自由的目的,就沉默于短暂的“安宁和幸福”中,忙于家庭琐事为生计劳碌,逐渐变的消极颓唐、无所作为了。终于在顽固的封建势力严酷打击下,陷入绝境,走想失败,走向爱情的悲剧。
丁举人、鲁四老爷之类——封建走狗帮凶型
《孔乙己》中丁举人、《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形象,都这种类型的代表,鲁迅先生并没有详细的刻画,只是一笔带过,但对于这些人,都是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揭露的。他们代表了吃人的封建社会、封建礼仪。孔乙己偷丁举人建立的东西而被打折了腿,表现了丁举人一类封建统治者对孔乙己这种下层知识分子的野蛮摧残。鲁四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封建礼教的积极维护者,非常迷信,虽然他从未打骂过祥林嫂,也没有克扣过祥林嫂的工资,但是,他所信奉的和宣扬的理学,却是从灵魂上拷问并处死祥林嫂的杀人不见血的罪恶力量。塑造知识分子时所抱的态度
鲁迅对他所描写的知识分子究竟主要抱什么态度,是否如一些评论者所说的主要是批判或批评?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鲁迅创作的用意和目的。鲁迅在谈到他怎样做起小说来时曾说是:“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出于此,他小说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是说,他小说的主人公多选取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痛苦,生活十分不幸,鲁迅希望儆醒人们起来改革这痛苦的人生。毫无疑问,鲁迅对赵大爷、假洋鬼子、赵七爷、丁举人以至鲁四老爷、高老夫子、四铭这些人,是毫不留情地给予揭露和批判的,因为正是他们代表了吃人的社会制度,批判的矛头不指向他们又该指向谁呢?就是对那些保守愚昧的人,诸如未庄的男女和城里围观阿Q杀头的“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吉光屯那些怕自己变成泥鳅的老小,鲁镇上又冷又尖的人们,《示众》中爱看热闹的小市民„„,虽然他们并不是统治阶级,但从鲁迅“改造国民性”的观点看,他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持旧的社会秩序,所以鲁迅抑制不住愤懑的情绪,对他们也给予了严厉的鞭挞。至于涓生、子君、吕纬甫、魏连殳以至孔乙己等知识分子,鲁迅以他们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正象选中了阿Q、闰土、祥林嫂、七斤等贫苦农民一样,虽然对他们也有批评,但更多的是同情。即便是对待孔乙己、陈士成这样一类思想毛病比较严重的知识分子,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 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意义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都刻划得深刻生动,有相当的典型性。他们都表现了巨大的社会意义,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们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其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遭遇和命运必然反映他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从孔乙己、吕纬甫、魏连殳到子君、涓生,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深深带着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印痕。毫无疑问,在历代封建社会,只要科举制度还被作为一种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而存在,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悲剧就不可避免。读鲁迅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
其次,作品告诉读者,不容知识分子的社会是没落的社会,折磨和摧残知识分子最厉害的是封建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他的上升阶段,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最大限度地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以使劳动生产得以继续和发展。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脑力劳动者。为了鼓励知识分子进行创造,以便吸取他们脑力劳动生产的成果,甚至给予知识分子比体力劳动者略为优厚的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能够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封建主义则不然,它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以一人或一家之利害为利害。为了维护其统治,对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人,采取各种各样的压制手段。特别是对待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比较有知识,能思想,这对专制独裁构成最大的威胁,统治者便采取能诱之以利禄则诱之,以把他们变成封建阶级的分子或奴才,对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实行严厉的思想统治,在精神上倍加摧残和打击,在生活上把他们逼向绝路。因此,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知识分子即脑力劳动者几乎不可能有正常的生活。这样一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也就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社会也日趋没落。
第三,形象表明,知识分子需要进行世界观的改造,要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投身于社会斗争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吕纬甫,魏连殳,以及子君,涓生们生活的时期,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尚未广泛开展,现实还没有提供给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结合的广阔舞台。但是,历史毕竟指出了和工农民众结合的方向。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意识并努力地在实际行动中加以贯彻。我们不应否认当时知识分子普遍感到苦闷的原因,但也应当承认我们主观上的原因。孔乙己,陈士成和后来的知识分子不同,是封建社会最后一批知识分子,在这点上就不用说了。至于吕纬甫,魏连殳,或是子君,涓生,他们不都有一个跳出个人的小天地,投入社会的大熔炉去的问题吗?吕纬甫显得是那样的形只影单,魏连殳则更是名符其实的“孤独者”。就是子君和涓生不也是那样靠自己个人的力苦撑苦战吗?最多他们相互鼓励和支援,也不过如“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到头来连这点“沫”也无济于事时,子君只好回到老路上去,而涓生也还是梦想着个人的奋翅高飞。这样,他还能有什么希望和前途呢?的确,小说表现的客观意义说明知识分子如果孤军奋战必然遭到失败,只有和工农大众的解放斗争以及全社会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胜利。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编:史志谨
4、《读鲁迅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何满子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黄正清
转贴自:双石镇中学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辗转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农民,另一类则是命途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作者对这两类人物的态度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即认为他们都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现状,奋发努力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应该说,对这两类人物,鲁迅表示的同情和给予的批评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态度是一致的。长期以来,评论者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所显示的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总的说来分析切合实际,即认为作者通过这些人物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摧残和迫害,以艺术的方式替他们喊出了内心的痛苦,博得了读者的同情。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努力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主要是批评。这种看法是否正确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符合鲁迅作品的实际?今天我们可以重新作一番探讨。
(一)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阶级。在旧社会,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有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或极力为统治阶级效劳的知识分子,有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也有被压迫被剥削的知识分子。总的说来,本身就是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是少数,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的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谋生的知识分子,更不用说那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他们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虽然由于知识分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处于较劳苦大众稍好的状况,但是,也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感,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统治和政治压迫就较之一般群众为烈。而知识分子对所遭迫害又感受格外深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多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在革命到来前或革命退潮后,在未能投身于人民群众的斗争中时,他们便在反抗、追求、失望、挣扎的状态下生活。他们的人生呈灰暗色,缺乏鼓舞人心的光彩。这不是什么“世纪病”,而是黑暗社会在这一阶层人们身上的投影。塑造他们的形象,表现他们的生活,正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刻划“病态社会”,让人们看到这些被压迫和被剥削者的痛苦和不幸。
在鲁迅的小说中,真正以表现知识分子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但他们的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是同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完全是旧式知识分子。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
第四篇:论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女性形象
论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女性形象
《祝福》女性形象的社会时代性体现
在文学创作中,鲁迅一方面十分注重作品的文学性,另一方面,他也时时刻刻将其作品当作一把利剑,直击当时社会的心脏。
体现了时代对婚姻及贞操观的认识。在中国旧社会,对妇女的“节烈”是要求非常严格的。当妇女在她的丈夫死亡之后,他们便不能改嫁,否则就是大逆不道,不守妇道,这就是节。烈有两种,一是不管是已嫁还是未嫁,只要是所许配的丈夫死了,妻子也要殉情。另外一种烈指的是当面临污辱或受到污辱之后,要么自尽要么死亡,没有其他的选择。正如鲁迅在《坟
我之节烈观》所说,在中国封建社会,女人一旦失去了丈夫便面临“节”的选择,寡妇必须宣扬“以贞励天下”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才是她们唯一的出路。
《祝福》里的祥林嫂,由于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也敢与追求新生活,所以,她选择了在失去丈夫丈夫之后苟活在这个世界上,她的这种行为是被当时人所不耻的,其二,她还在失去第一个丈夫之后改嫁了他人,更加加重了她失节的罪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有人为祥林嫂的勇敢而鼓掌,这也就注定了她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人们都视她为不祥之物,甚至到最后祭祀的活动都不让她去参与准备,这对于以佣人身份来谋生的祥林嫂说是一大打击,最终,这位勇于失节的女性也难也摆脱悲剧的命运,在新年中默默死去。
表达了时代对金钱的理解。在小说里,金钱二字虽然没有明显的出现在文字当中,但是,我们可以看出金钱二字的隐形存在。首先,祥林嫂一次次回到鲁镇做工,她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金钱,虽然她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但是,为了生活下去,她必须自己去赚取生活赖以生活的金钱,当最后,她发觉自己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再也赚不来金钱的时候,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压力下,祥林嫂崩溃了,最后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去世了。
另外一个人物形象,卫老婆子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强烈的金钱观。小说中,卫老婆子是一个在金钱利益驱使下显得毫无人情味的人,她为了获得金钱,将祥林嫂送到鲁老爷家打杂,最后间接的成为了促使祥林嫂死亡的人物之一。但是,卫老婆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丝毫没有感到不合适,因为,她的灵魂正如礼教吞噬灵魂一般,被金钱所吞噬了
反映了时代对社会风俗的认同。在封建社会里,玉皇大帝、阎罗王等神灵在人们的眼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不仅在低位上是至高无上的,而且,人们的一切举动以及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在鲁迅的这部小说的人物身上,也体现了一种对社会风俗的认同。
柳妈可以说是小说中受这种思想比较典型的女性形象,比如,她对祥林嫂说阴司里的事情,甚至为祥林嫂死去之后还会受到两个丈夫的争夺而担忧,最后,她得出结论,为了公平起见,阎罗可能会选择将祥林嫂只锯开,然后将她一半一半分给两位丈夫。柳妈的这段分析在如今看来是十分的愚昧,但是祥林嫂选择了相信,一方面是此时的祥林嫂精神已无寄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那个时代对社会风俗的认同。
从女性形象角度分析鲁迅对待女性的态度
呼唤思想解放。从鲁迅众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他对愚昧弱小者的态度。在他的小说《祝福》里也是如此,对于祥林嫂等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他的态度也是“哀其不幸”的。
《祝福》是深沉的,当读者读完这部小说,很容易就会感受到鲁迅在这部小说中所寄予的精神力量。小说里,鲁迅以笔为刀枪,与封建社会作斗争,希望以微薄之力帮助女性觉醒。在他的小说中,以祥林嫂为代表的人物形象是麻木的,虽然其遭受了很多的不幸,但是,她们始终没有勇气反抗封建制度,因为这才是造成她们的悲剧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
?l展健全人格。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美德的礼仪之邦,然而,在鲁迅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面对着社会的各种冷漠,他在思考着:中国人到底怎么了?表现在小说创作里,即是鲁迅先生通过笔下的丰富的女性人物形象呼吁女性应该建立健全人格。
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一方面是当时社会造成的悲剧,但是,读完整部小说,我们可以这样说,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亦是其人格缺憾造成的悲剧。不仅是祥林嫂,小说在《祝福》中,那么多普普通通的看客都是有着人格缺憾的人物形象。她们或如同柳妈一般愚昧,对封建风俗趋之若鹜,或如同卫老婆子般势力,一心只知道为了钱财进行奔波,完全没有任伺的人情味,这些具有人格缺憾的人们在面对祥林嫂的悲剧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虚伪、保守、无知等,正是鲁迅所心痛的,他希望社会能尽快帮助人们健全完善人格,如此,民族才有发展的希望。
礼赞母性伟大。正如鲁迅在杂文《小杂感》中对母性发出的感叹:“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从句感叹可以看下出鲁迅先生对母性的认可。
在小说《祝福》里,祥林嫂身上散发出人类最原始的母性,是人们歌颂和赞扬的善良的母亲。小说《祝福》里,最为读者所引用的就是祥林嫂叙述阿毛是如何死去的情节。那么一大段的描述,将阿毛失踪的过程描写的请清楚楚,让读者读起来十分的心疼。在心痛中,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祥林嫂那是的心情,同时也可以看到作家鲁迅对母性的礼赞。
在小说里,没有人关注祥林嫂的故事,但是,鲁迅却用深沉的目光,一直追随着这位伟大而又不幸的母亲,在她死去之后,为她祝福。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鲁迅是一面鲜艳而醒目的精神旗帜,对其小说《祝福》中的形象进行细致分析后,可以看出,其女性意识的存在,他塑造的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也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色彩浓重的一笔。
第五篇:论鲁迅小说中子君的女性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子君
吉木萨尔县 马晓卿
【论文摘要】
本文拟通过分析鲁迅的现实主义小说《伤逝》中寻求个性解放的子君形象,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从麻木到觉醒封反抗的斗争历程,并从中了解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进程她们悲惨的生活和结局,深刻地展现了妇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绞杀的过程,也在对封建愚民政策无情批判的同时,对她们身上存在的“劣根的国民性”予以无情的揭示和批判。这个典型形象既是独立的,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她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着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残酷压迫,她们必须恪守封建礼教及其道德标准,鲁迅先生对受势力压迫的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十分关注和同情,他以激进的民主主义与深厚的人道主义,对压迫和迫害妇女的封建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鞭挞。
【关键词】: 富有个性 勇敢反抗 揭露抨击
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发起之时,以反封建的如椽之笔首先对准封建礼教,在1918年发表的《我的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这表现出鲁迅对妇女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深切的同情和怜悯。从他的作品《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论雪锋塔的倒掉》等一系列著名杂文中足以看出鲁迅先生是把妇女的命运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他的《呐喊》、《彷徨》两部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中,出现了一系列以反映妇女不幸和悲苦生活以及妇女解放斗争为主题或题材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反映了妇女问题,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妇女形象,这些艺术形象虽然出现在不同的篇章,但又有其内在的联系,它巧妙地组成了一个旧中国妇女形象的艺术画廊。
《伤逝》是鲁迅以城市知识女性作为主人公的作品。子君是鲁迅先生
塑造的一个成功的妇女形象。她受过知识的熏陶,是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有资产阶极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她提倡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她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作品充分地肯定了子君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为了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敢于同旧势力进行较量,勇敢地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她高傲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是子君反封建专制的战斗宣言,是对封建思想的蔑视与否定,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背叛和挑战;这是女性争取婚姻自主行为的人性觉醒的标志,是妇女寻求解放迈出的真正的第一步。不过,令人可悲的是,子君只走了一步,就停止不前了。子君是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具有反抗精神、最终被旧制度吞噬的女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热恋时期的子君,对于路人的蔑视、老东西和小东西的侮辱,表现出大无畏的平静,如入无人之境。但子君是在封建正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小姐,她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她的反抗虽然坚决,但不彻底。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君的个性解放终于逐渐显出它的旧面目来。当涓生拿出一张雪莱的半身裸体铜板像给她看时,子君“只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显示出旧观念在她身上的作用。子君的这些个性特点,是与她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子君的爱情悲剧显示了个性解放的巨大局限性,形象地说明只有进行社会革命,在社会解放的前提下,妇女才能获得真正的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是人格独立的必要前提,个人的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物质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格独立。而人格独立也只有在彻底的个性解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她和涓生同居,表现了她对封建道德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勇敢的反抗,同时也批评了子君软弱、妥协和思想的停滞不前。当他们建立起小家庭以后又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顷注到家务里及恭顺地侍奉丈夫,表现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失去了奋飞的能力和勇气,变得平庸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的女性变成庸庸禄禄的家庭奴隶。由于她性格的软弱,最后不得不回到她曾经背叛的旧家庭里去,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作者也写出了她纯扑善良的性格,她
为了爱情,不计较涓生是个门第卑微的穷青年,当离开涓生的时侯,没有留下字条,却默默地把仅有的生活用品留给涓生,这里有关心,有惋惜,有对爱情的最后留恋,表现出子君纯扑和善良的品性。
子君的失败,主观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她死于自身“未褪尽旧思想”和依赖性;她死于自己的懦弱庸俗和谋生无力。子君一心追求的只是婚姻自由,目标如愿后,就把所有的心思和希望投入那个用爱组建的小家庭生活当作整个人生意义,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寄托在涓生身上,而忽略了婚姻家庭支柱的经济基础。子君这种全然陶醉在爱巢的生活,已没有了家庭生活以外的斗志,她的性格开始变得平庸怯弱,她已与现实生活脱轨。当家庭经济出现危机,她的幸福梦将要打破时,她曾振动过的翅膀已振动不起来了。经济的压迫,使子君不得不回归封建家庭,最后无声地死去。鲁迅在早前所写的《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就曾深刻地指出:脱离现实的经济斗争,妇女的个性解放,只能是说诳和做梦。子君正如娜拉那样,“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没有独立自立的意识,只能依赖他人的女性,是注定要在家庭和社会中遭遇不幸的。子君的可悲之处,在于其自身的思想局限与认识局限。子君虽然成为追求个性解放的牺牲品,然而,她毕竟从封建桎梏中冲出来了。她与封建道德礼教毅然决裂的呼声将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她那凄丽的悲剧形象使中国妇女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
子君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旧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她们既是独立的,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这个妇女形象,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从麻木到觉醒反抗的斗争历程。子君她受过知识的熏陶,是被“五四”新风浪吹醒的知识青年。她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为了使自己获得起码的生存权利;她自学运用了时代的新武器——资产阶级个性主义和个性解放来对抗婚俗,争取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这些反抗,对强大的封建社会及其宗法制度来说虽然是微弱拭目以待,但却是顽强的,是茫茫黑幕笼罩下闪耀出的曾耀眼一时的火花,半个世纪前鲁迅塑造的妇女形象,她们的反抗与挣扎,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她们这种抗争精神及不屈性格,却启示和鼓舞了无数的后来姐妹,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鲁迅作品所塑造的这些妇女形象,其意义是深远的。
毕 业 论 文
课题名称:论鲁迅小说中子君的
女性形象
作者姓名:马晓卿
专
业:汉语言文学
作者单位:吉木萨尔县招商局 答辩序号:
答辩地点:
2009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