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孔融让梨”中反思幼儿的谦让教育
从“孔融让梨”中反思幼儿的谦让教育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礼仪大国,我们每个人从小都接受着礼仪教育。谦让,则是礼仪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谦让就是谦虚礼让,它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体现了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谦虚礼让的人往往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因此谦让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老师们都极力想把孩子们打造成谦逊礼让的好孩子。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观念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有关谦让的情况也悄然的发生着变化,让我们不得不对谦让教育产生新的认识和思考„„ 情境:
近期班上的孩子争抢玩具的事件频频发生,于是我就利用晨间谈话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谈话教育。
师:孩子们,你们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吗? 幼:听过!
师:那么,谁能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呢?
幼1:从前,有一个叫孔融的孩子,他把大的梨让给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自己吃小的梨。师:为什么孔融会把梨让出来呢? 幼2:他不喜欢吃梨吧。
幼3:把大梨让给弟弟还行,为什么让给哥哥呀?大的不是要让小的吗?孔融的哥哥怎么不让梨呢?
幼4:孔融是个好孩子,所以他会让。可是他挺可怜的,总是让别人吃好的,自己都没得吃。
幼5:让了梨,会得到大人的表扬。师:那么你们觉得孔融应该让梨吗?
多数幼儿:应该!
幼6:不应该!谁是好孩子,才能吃大梨。
(其他的孩子都点头同意这个看法,因为平日里我们班级许多时候都是用竞赛的方式决定做事的优先权。)
幼7:对,我觉得孔融的妈妈应该让孔融和哥哥弟弟们做家务,谁做的好就让他吃大梨,做得不好就吃小梨。(孩子们已经想到如何分梨的条件了。)幼8:这样才公平,不能老是孔融让梨呀?(孩子们想到了公平竞争。)师: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幼儿各抒己见。)
幼9:我会让哥哥弟弟们先选,剩下的我吃,不管是大梨还是小梨都行。
幼10:呵呵,我会把梨分成小块,大家一起吃。(这个想法真好,开始动脑筋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了。)师:你们说得非常好,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我们谦让的情况,比如说玩玩具,两个人都想玩,应该怎么办呢?(提出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幼儿开始自由讲述如何解决玩具纠纷。提出的办法有:让给对方玩,轮流玩,一起玩,猜拳定胜负玩等。
师:这些办法都很不错,你们能动脑筋解决问题非常好,会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和礼貌,也是一个好孩子的重要标志,但有时我们也要懂得怎么让才能让自己和别人都从中受益,从而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加公平合理,这样大家能都玩得开心,你们说对吗?
全体幼儿大声说:对!
反思一:如何引导孩子体会谦让的意义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流传至今最为经典的谦让故事,老师和家长们总是把这个故事做为谦让教育的切入点,因此孩子们对孔融让梨的故事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但是从幼1-幼5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现在的一些孩子对于谦让意义还不是十分理解,他们往往是从自身的利益来看待孔融让梨这个行为。比如,他们认为孔融让梨原因是因为不喜欢吃梨,让了梨就吃了亏,让梨会得到成人的表扬等等。显而易见这些观点都不大正确,甚至还可能让孩子学会虚伪。孩子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许和现在的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有关,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独苗”“宝贝”,事事都是别人让自己,而自己从来不让人,当需要自己谦让别人时却又不能做到真心实意地谦让,因此我们要想让孩子们学会谦让,首先要帮助他们理解谦让的真正的含义,告诉孩子们谦让不是失去,而是一种耐心的等待,是一种宽容和大度,是交到更多朋友的一种好办法。如果你谦让了别人,是体现了你对别人的关心的帮助,别人得到你的关心和帮助也会对你有所回报,这样大家相处在一起才觉得温暖和快乐,争吵才会越来越少。
策略:
谦让是一种品德教育,要让孩子形成一种品德习惯,那是要经历很漫长的过程,我们不仅通过故事能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还要从心理上、行动上让孩子们感受谦让的意义,让他们的真心地去谦让。
幼儿园里常用的教学方法---移情,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可以非常有效的把孩子们的情绪调动起来,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较快地落实到自己平时的行动中。
具体地说,我们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欣赏、自由讨论、情境表演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把别人的情绪和以往自己类似的感受联系起来,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理解他人的情绪。如《过小桥》的故事:小白兔因为爷爷生病着急去看望爷爷,却在独木桥上遇到了也要过桥的小灰兔,小灰兔知道小白兔有急事,就让小白兔先过桥,小白兔连忙感谢小灰兔。这时我利用情境表演,让幼儿在扮演角色时分别体验两只小羊的情绪:小白兔急需要别人谦让的情绪和接受小灰兔谦让后感激的情绪体验。而同时扮演小灰兔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看到别人有强烈需求时自己的情绪和得到感谢者快乐的体验。最后,使这种体验内化为自己今后谦让的动力。
当然,谦让行为还应该常常出现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如,幼儿喝水、入厕等时候,可以提醒孩子们先让更需要的孩子,对于接受帮助的孩子要真诚地向谦让者表示感谢,这样才能使谦让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快乐,不断地延续下去,孩子们从而也能从中体验到同伴之间的友情和快乐。思考二:如何让谦让与时俱进?
从幼6--幼10的对话中,我们很清楚的看到现在孩子对“孔融让梨”的新观点和新看法,现在的孩子不是一味地讲求单一的谦让,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公平合理的谦让,我觉得这样很好,能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和发展现状。毕竟当今的社会是公平竞争的社会,有竞争才能显示一个人的实力。我们在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同时也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应该将两者有机融合,将谦让教育融入不断变化的生活中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问题解决的办法,真正做到符合时代的公平合理的谦让。
策略:
在如何让孩子在谦让中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我觉得应该让幼儿分清在什么情况下要谦让,什么情况下要竞争,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在一些生活小事上就必须讲究谦让了而且也容易做到,例如下楼梯、入厕、喝水、走过道等等。
但有时候遇到比赛、竞赛之类的情况,就不用太讲究谦让了,鼓励孩子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好成绩,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自信、勇敢。还有当遇到不合理的纷争时,也不鼓励孩子过分地谦让,要让孩子们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方式来解决问题。如,两个人要看同一本图书或玩同一样玩具发生争执时,老师就要通过引导,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通过猜拳或其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甚至有的时候老师可以将生活中有些看似谦让一下就能解决的事情,创造机会展现给孩子们,让他们通过公平竞争来解决,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们进取的热情,体验成功的喜悦。就如孩子们对孔融如何分配梨的办法就非常好,通过做家务的方法来分配大小梨子,无疑是非常公平和合理的,他们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对孩子们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把传统观念上的谦让更多地转变为更公平合理的方式,让孩子们更早地树立公平竞争的观念,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成为一个谦让、自信、进取、友爱的人。
第二篇:国学教育 学会谦让(孔融让梨)(最终版)
【教育主题】 学会谦让
【国学精粹】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选自三字经)
【经典解读】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故事链接】
孔融让梨
孔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学者,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小时候很喜欢吃梨子,所以,他的爸爸就经常给他和哥哥们买梨吃。每次爸爸买梨回来,哥哥们总是一哄而上,你争我夺,都想挑最大的吃。只有孔融不争也不抢,每次都排在后面挑最小的梨。有一次,爸爸买了梨回来,让小孔融先挑。可他还是拿了最小的梨。爸爸问他:“有那麼多大梨,你为什麼偏偏拿最小的呀?”“大的应当留给哥哥吃,我是弟弟,当然该吃小的啦!”听了小孔融的解释,爸爸高兴极了,一个劲儿地夸他懂得谦让。那一年,孔融只有四岁。后来,孔融当了官,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诵读感悟】我们为什么应该谦让? 你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谦让? 你会讲别人谦让的故事吗? 【适用年级】
三、四年级
【设计人员】朱映月
第三篇:谦让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山东省昌乐县西湖小学 丛艳香
本节课是要我们观察我们身边的左邻右舍,透过打开窗户看到美好的风景跟邻里关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和邻里友好相处。透过窗户可以观察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左邻右居舍》一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懂得邻里和睦相处可以使每个家庭得到帮助,又可以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如今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但有些人们之间的关系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样生活在一栋楼里,很长时间可能互不认识,人情变得淡漠起来,邻居之间整日处在鸡犬不相闻的状态,孩子受家人和社会的影响,也变得“小心翼翼”起来,为了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懂得一些和人交往的技巧,以及怎样与邻里要和睦相处,为创建和谐小区做出自己的贡献,进行本课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使美术教育与品德、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设计这节《左邻右舍》活动之前我认为做为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活动中总是有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问题的出现,现结合在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己反思如下:
设置贴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年级的学习可以说学习全凭兴趣,能否提起他们的兴趣是能否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以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我始终以课件穿插提高学生兴趣。并随时提出问题,设置情境氛围来帮助学生理解关系。精炼的语言表述方式,让学生更
容易消化理解,从而更有效的学习。
本课重点是折叠粘贴一个能打开窗户的小房子,并添画人物,重点是怎样做好能打开的门窗,我通过让学生自学剪法,同学间互相指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学,提高了学习兴趣效果不错。人物的添画可以是自己的照片,也可以是想象添画人物,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只做旁听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索,实际效果还有待提升。教学评价交给学生,把话语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自评、互评中得到提高、升华。符合“271”课堂教学法。
一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更加勤于动手多制作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教学具、课件。篇二:让孩子懂得谦让的美德(教案)让孩子懂得谦让的美德
——帮助孩子学会共处
教学话题:让孩子懂得谦让的美德
教学依据:《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第六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教学分析:现在造成很多孩子不会谦让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生活环境的影响;
2、家长的过分溺爱;
3、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学前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很明显。他们的关注重心集中在自己的感觉和需要,他们还不理解“拥有”是怎么回事,只知道某件东西是自己的,拿给别人玩就不是自己的了。如果他们知道,分享并不导致自己丧失对玩具的拥有,他们就会乐于这样做。从这个角度来说,谦让不是孩子天生就能拥有的品质,而是需要家长、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能力目标: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情感目标:教孩子学会正确的谦让。
教学重点:鼓励孩子的谦让行为。
教学难点:
帮助家长如何教孩子学会谦让。帮助家长如何克服孩子嫉妒心理。教学时间:1小时
教学年级:幼儿园中班家长
教学方法:
1、教法:问答引导法、集中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媒体辅助法
2、学法:合作交流法、活动体验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平台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导入话语】:
家长朋友们,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抽出宝贵时间来才加这次的家长学校课程。
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话题是我们的这本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第六章的一个知识点——“让孩子学会谦让”。
围绕这一话题,我将和大家探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二是怎样鼓励孩子的谦让行为;三是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四是教孩子学会谦让该注意的几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问题:该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多媒体展示标题板书:
一、让孩子懂得谦让的美德。
(二)【设计理念】: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二、问题探究
(一)【老师过渡】
现在在座的都是中班的家长,现在大多数子女都是独生子女,在座的各位家长都是非常关心、爱护甚至是袒护你的孩子。
我问大家“你的孩子懂得谦让吗?”这样一个问题
(多媒体展示标题板书:你的孩子懂得谦让吗?)
(二)【问题谈论】
请各位家长思考并互相讨论,我们共同来谈谈这个问题。
(三)【家长回答】
(四)【老师总结】
刚才,各位家长就“你的孩子懂得谦让吗?”这个问题说了许多方面,说得都非常好,说明大部分家长平时还是比较注重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会谦让的。如果说有小部分家长没有重视这一点,我总结了一下,造成孩子不会谦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活环境的影响。有些家长自己就缺乏谦让意识,比如说在公交车上抢位子,不会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等。
2、家长的过分溺爱。调查表示,在家里受到溺爱的孩子,往往很难学会与别人相处的技能
3、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学前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很明显。谦让不是孩子天生就能拥有的品质,而是需要家长、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教材是怎么说的。
(五)【设计理念】:激发兴趣,引起关注。
三、教材感悟
(一)【老师过渡】
各位家长,请把教材打开到课本第六章,现在,请家长仔细地浏
览一下教材第六章。
(二)【家长阅读】
(三)【问题谈论】
好,刚才家长朋友们都仔细地阅读了第六章的内容,那么这一章主要说的内容是什么呢?请大家简短的交流一下。
(四)【家长回答】
下面哪位家长愿意为我们归纳一下:这一章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老师总结】
这一章主要告诉我们:孩子是一张白纸,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给孩子画出的是彩色,而不是灰暗的颜色。所以家长要给孩子从小就灌输正面的教育:让孩子知道谦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全世界人民崇尚赞誉的高贵品格;知道竞争不是抢,而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的展示;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只有善良、谦和、友爱的人,才能获得大家的尊重,才更具备竞争的实力。
(六)【设计理念】:促使学习,领悟话题。
四、知识讲解
(一)【老师过渡】
那么,各位家长,怎样教育培养幼儿的谦让意识呢?首先我们要教孩子懂得与他人分享。
(多媒体展示标题板书:懂得与他人分享)
(二)【学习新知】
懂得与他人分享
孩子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与他们的个性有关。活泼开朗,喜欢与同伴交往的孩子很快就懂得了分享的价值;而内向和好强的孩子则要经历较长的过程。学前儿童之间经常发生争执现象,这与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紧密联系。但学会分享对儿童与同伴友好相处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幼儿时起就要教会孩子与人分享。如何让孩子养成与人分享的好习惯,父母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行正确引导。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父母们如果能够从小就对孩子认真加以引导,那么孩子就会随着本性去帮助弱势的人或比他们更小的孩子。时间长了,他们的这种美德意识就会生根发芽,逐渐在心中形成影响今后人生的良好品质。
2、建立分享规则。
分享规则对于孩子分享行为的建立于保持也有着重要意义,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有效的外部强制因素。对孩子之间争抢玩具的情况,父母的常见对策是“轮流制”,即让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轮流各玩几分钟。这种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起到处理争端的作用。
3、不要采用强逼手段。
父母们不要说:“你不给别人玩,我就打你。”在你的威胁下,孩子也许会服从你的要求,但这反而使孩子觉得自己的东西无法保住,因而以后更加紧紧攥住自己的东西。篇三:《出则悌》的教学反思
《出则悌》的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弟子规》课,这是我们课题《农村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性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堂汇报课。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和文化内涵,最能启迪心智,陶冶性情,前段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完了《入则孝》。通过这节课,也向领导及各位老是老师汇报下学生的背诵的情况。课前,在课文理解以及教具准备上,我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首先我播放了网络歌曲《<弟子规>总序和入则孝》让学生能够在歌声中回忆起以往所背诵的内容,并且能引起学生背诵的热情。因为是歌曲,所以让学生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自己以前背诵的那些枯燥的内容竟然可以编成那么动听的歌曲,以引起他们对下面内容背诵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听完歌曲就迫不及待地要背诵自己以前所背诵的内容——《总叙》和《入则孝》,顺应他们,便展开第二个环节——抽背,也作为汇报。学生以前背得都还不错,再加上今天的激发,肯定会发挥不错的,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对他们很有信心的,找了三个同学把这两部分背完,他们都很熟练,基本上没有费时。然后又出了几个相关试题,抢答,调动学生的热情。大家掌握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学习——“出则悌”(引出新授内容)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我首先给孩子们进行范读,然后让学生逐句重复念,逐渐反复的熟读,再慢慢的再给孩子们讲解句意。复习时,我采用全班背诵、分组背诵、男女生比赛背诵等形式。接下来,我让全班同学三人一组,对所学内容进行翻译,先组内翻译,然后全班进行交流,每组派出代表来交流答案,由于学生自己亲身参与,主动性很高,所以这部分内容很快就进行完了,并且学生很快地记住所参与的内容。掌握了翻译之后,学生基本对所学我内容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在此及出生我又给学生播放了两组动画片《孔融让梨》和《煮豆燃萁》,让他们能从历史人物身上有所学,有所悟,所以看完后我就让他们来说说有什么感受,生活中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在学校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同学。学生结合所学回答的很好,他们懂得了不仅在家好友爱自己的弟弟,恭敬自己的兄长,在生活中要看轻钱财、东西以及权势,不能斤斤计较,在和兄弟姐妹说话的时候,尤其是在言语有矛盾的时候,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言行,不能因为自己的生气而伤害的对方。在学校也要对同学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和睦相处。这样我的教学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最后我又给他们展示了一些古人关于这方面的名言警句,他们也积极背诵,尤其是对“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情有独钟。大家背诵的积极性很高,在此基础上我又给他们放了一首歌《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来结束今天的课程。我对《弟子规》的认识还很肤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以《弟子规》为抓手,深入了解古典文化的精髓,用古典文化的精髓来教育学生,浸染孩子美好的心灵,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平时多收集些教学资料,多学些专业知识,多和同事们交流教学经验以丰富自身修养。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学国学之余,能把自己在国学中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篇四:二年级德育实践乐于奉献(互相谦让亲如一家)篇五:《感恩教育》教学反思 主题班会教学反思
——《感恩教育》
在《现代汉语字典》里,对感恩是这样解释的,“感恩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但是感恩不仅仅是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品味幸福的点点滴滴,这也是感恩。现在的小学生,都生活在爱的怀抱里,但不了解周围的亲人、老师、朋友给予他们的爱。通过本次班会课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并引导学生通过抒发真情实感的习作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懂得爱的无私、伟大、纯洁,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而且由此及彼感悟到要对学校、对社会、对祖国感恩,达到一定教育效果!
这次学校搭建主题班会的平台非常好!因为主题班会就是教育学生的一项重要的集体活动,是我们班主任通过班集体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形式。从主题班会的准备到实施,我是十分地紧张认真。? 先说说这次主题班会的设计吧。围绕感恩教育,我预设了四个环节:首先谈话导入《游子吟》,再出示反映学生现实心理的一组图片,引起学生自我反思——这些言行都是不对的!从而明白了要感恩父母。接着抛出问题:你怎样理解感恩?学生在这个环节上都说得很到位。然后又结合幻灯片进一步的渗透感恩的理念,感恩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也是一种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的体现。“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感恩可以让这个世界一天一天美丽起来,让人与人之间一天一天更加温馨起来。紧接着一组感恩父母的生动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的爱比山高,比海深。将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紧接着就提出:你将如何感谢父母、老师……这时的学生有很多话想说,但是由于我担心时间不够,就把“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该怎样感谢父母、老师?”这个环节简化了,实在是可惜呀!班会课过后,我在反思这节课,我辛辛苦苦通过各种图片让学生受到情感的渲染,激起学生感恩的欲望。但是却在关键时候出了差错。如果能够适时让学生在小组内来谈一谈各自的感受。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给一些学困生及时的帮助,一举双得。能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使全班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那该多好啊!还有就是活动节目太少太单调、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参与性不够广等等。如果再开的话,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节目,争取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活动当中来。再就是学生对感恩的理解还不够广泛,没有延伸开来,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我们要感恩万事万物。感恩不是口号,是一种爱的细节。一个懂得在细节中感恩的人也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因此比别人拥有更多的快乐。我们不一定能成就辉煌的事业,做出伟大的事情,但我们可以用大大的爱来做小小的事,来填充每一个细节。将生命的每一处风景都小心翼翼地雕刻进感恩的心里,这份感怀会历久弥香,成为我们丰饶的精神家园。总之,凡事重在过程,我和同学们全面积极参与准备过程,本身就是出色的感恩教育。如果从这一点来讲,就是最大的成功和收获。这节班会课是教我们学生学会感恩的刚刚开始,前期的教育工作(准备过程)和今后的教学过程,皆不能忽视班会课后续的教育过程,它是班级教育(德育)的进一步延续与发展。所以,在今后的德育教育中,还需创设更多的德育情境,让学生去感动,去体验,进而去感恩。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开展真实有效的主题班会活动,才不会让主题班会浪得虚名。
第四篇:小班幼儿谦让行为之我见
小班幼儿谦让行为之我见
中国从古至今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谦让”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幼我们就听着像《孔融让梨》、《负荆请罪》的故事长大,“谦让”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心底。而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传统美德“谦让”已在社会现象中荡然无存。作为一个幼儿教育者,我不得不思考现在的社会现象和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否有关联?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还是现状的全球社会影响所导致人们丢失了“谦让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四处可见公交车上赫然贴有“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悠然自得的坐着一位年轻力壮的青年人,丝毫不固执自己的身边是否有这些“特殊人群”,即使看见也装作看不见;我们现在的家庭结构中,孩子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关注的焦点,而且幼儿期处于“自我中心”思维阶段,很容易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惯。这样的孩子来到幼儿园后,发现自己需要的物品、角色、空间等受到其他孩子的抢占时,而自己却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于是,他们就有了“战争”。而适当的谦让可以让幼儿意识到他人的需要,发挥“去中心化”的作用,使孩子养成陵好的品质和性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纲要》指出:《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反应的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日常教育指导幼儿。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
通过观察发现在小班年龄段的孩子身上往往会看到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事物认识基本上处于一种直观感知阶段,做事情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争抢玩具、独占玩具、动手推人、打人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谦让行为应从小培养起来。
(一)通过各个案例了解不同的谦让行为。1.人文化谦让
年龄较大的幼儿,其心理发展水平相对成熟,他们的观点采择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都相对较强,这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包括谦让行为的发生、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开展主题活动《手拉手做朋友》中,淳淳是个年龄较大、聪明、调皮的男孩,平时在班级里很有“大哥哥”的风范,只要听到老师的一句表扬,他会自觉的帮助老师管理小朋友。宁宁是个不太爱说话的女孩,但心里比较好强,一天,宁宁很晚才上学,她看看淳淳桌上的积木比较多就去拿,淳淳看见有一双小手伸向了他的玩具时,条件反射式的两手紧紧的围住所有的积木,生怕被别人拿去。这时,抬头一看是宁宁说:“算了,算了给你一点吧!”宁宁开心的笑了,轻轻地说了声:“谢谢”。
2.常态化谦让
幼儿的谦让可以体现幼儿的友好,相应地可以引起其他幼儿的友好。轩轩与佳佳是一对好朋友区域活动时总要看《奥特曼》书,而且看得有滋有味的。佳佳也想看可是每次去的时候书本总是被轩轩抢先拿走,佳佳也想看就问:“你看好了给我看看好吗”?轩轩说:“那就给你看看”。因为他俩之间是朋友关系,能较快的促进谦让行为的发生,反之,同伴间关系不够明朗的话,谦让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老师要对幼儿的谦让行为持肯定态度的。
3.自然化谦让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女孩的谦让行为比男孩要多。如:在班级游戏中,因为女孩友善、体谅、温柔的性格会使她们谦让男孩。如彤彤是个比较听话的女孩总爱抱着“美羊羊”玩,杰杰也想玩,总是说:“你给我玩玩好不好?我把汽车给你玩”。彤彤就会把喜欢的“美羊羊”给他玩。还说:“你不要给它弄脏”。
(二)运用策略培养谦让行为。1.运用合作游戏,促进谦让行为。
许多孩子都愿意自己玩,不愿意等待,不愿意互相谦让。针对这些情况,我设计了象“趣味接龙”、“你拼完了我来接”等游戏放在语言区或益智区,首先请两名幼儿玩,这样你一个我一个就玩开了。若游戏特别好玩,三、五人都来玩了怎么办?我告诉孩子们:“谦让也是一种本领,小朋友们掌握了这个本领,那么你的好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我设计了孩子们在交往中学会谦让,又在相互的谦让中懂得了如何去交往。这就为他们今后更好更进一步地去交往而奠定了基础。
2.运用故事、儿歌,理解谦让行为。教师有计划、有目标的设计一些语言类的活动,让幼儿通过欣赏故事、儿歌作品,激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自愿接受并学会谦让他人。
如:《两只小羊》、《孔融让梨》等 3.运用个别开导法,增强谦让行为。
有很多幼儿的自我中心都非常的强烈,遇事都为自己考虑的多,不会谦让和合作。尽管他们现在还小,但有很多不良习惯都是在小时候形成的,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与人谦让和合作的教育非常有必要。
首先,教育幼儿玩具要和他人一起玩、分享。有些幼儿喜欢自己拿了很多玩具,不让别人玩;有些幼儿不让别人玩自己带来的玩具,要教育他们玩具要一起玩,或让他们轮流交换着玩,让他们明白只有大家一起分享才最快乐。
其次,教育幼儿遇事协商。幼儿之间发生争执不可避免,但关键的是如何解决。要教育和引导幼儿用协商的方法解决。如在为某个玩具争抢时,可让幼儿采取轮流玩的形式或石头剪刀布的形式玩;在玩沙过程中,为了工具争执时,可引导幼儿合作的完成作品。
4.运用家园合作法,发扬谦让行为。
独生子女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摆正他们在家庭里的位置。在家里,他们是受教育者,不是支配者。不能让他们凌驾父母或其他成员之上,更不能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只会享受不履行义务。幼儿在家里形成的观念是“最大的”“最好的”就是我的,而在幼儿园里过集体生活,提倡互让,互相帮助;分配物品时要求孩子拿“最小的”“最差的”,这种观念的灌输往往难以被他们接受。比如,我们的许多教师给幼儿讲“孔融让梨”“李小多分果果”后,便生硬地要求孩子们在后继的“分果”或分发其它东西中做出谦让的行为。
2011年5月
第五篇:幼儿大班语言:《孔融让梨》教学设计
幼儿大班语言:《孔融让梨》教学设计(2014年4月20日)
三台中心幼儿园起晓丽
活动目标:
1、听懂并理解故事内容,能基本复述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2、懂得要尊敬长辈,关心爱护弟妹。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图片、故事录音《孔融让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这里有几个梨,如果让你们选择,你们更想选哪个?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于梨的故事?
二、倾听感受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中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他有兄弟吗?
3、家里吃梨时,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
4、爸爸问孔融为什么只拿一个最小的梨时,孔融是怎样回答的?
5、爸爸为什么要夸奖孔融是个好孩子?
三、设计情景,情感迁移。
1、如果你在公交车上,上来一位小妹妹,又没有座位,你会怎么做?
2、小弟弟喜欢你的玩具,你会怎么办?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孔融让梨》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