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左思与陶渊明
左思与陶渊明咏史诗的异同 对比原因
1)够将两人的咏史诗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他们具有可比性。首先,他们都处于魏晋南北朝这个大时代背景,他们都与所处时代的整个社会风气显得格格不入。左思生活的西晋,是一个短暂而统一的王朝,腐朽的门阀政治与绵亘的八王之乱,虚幻的佛陀世玄与浮诞的清谈玄学,构成当时割据纷争的社会动态与斑驳陆离的士族风貌。这个时期的诗歌主要特征是反抗精神消失了,虚浮沉淀,缺乏社会现实内容。虽然词藻轻绮靡丽,但却“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既缺乏建安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又没有正始诗人忧愤深广的思想境界,成就一般不高,而左思清拔雄迈的笔力,颇为浓厚的现实色彩的诗风,在一定意义上继承着建安正史的优秀传统,与太康诗风大不相同。2),左思的《咏史》诗与陶渊明的《咏贫士》创作承前启后,是文学史咏史诗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自东汉班固《咏史》诗问世以来,咏史诗体就成了我国诗歌领域中一朵新的奇葩。班固在诗中只是歌颂缇萦上书救父一事,虽然表达对她的歌颂但并未联系自身,确是单纯歌咏史事,曹操《短歌行》第二首及《善哉行》第一首,曹丕《煌煌京洛行》历举古代许多人事,也可当作咏史之作,但这些作品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隐括本事,不加藻饰”,一诗咏一事,以客观叙述为主,缺乏形象。孔融《杂诗》抒发自己于雄杰抱负中,举出吕尚、管仲以自比较,这样慷慨举古人以自况即有了左思《咏史》诗的规模。而左思的《咏史》诗借史抒情,是对咏史诗的创新性发展,正如胡应麟指出:“‘咏史’之名,起自孟坚,但指一事。魏杜挚《赠毋丘俭》叠用八古人名。堆垛寡变。太冲题实因班,体亦本杜,而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逸气干云,遂为千古绝唱。”“题实因班”“体亦本杜”表明左思和前代文学的关系;“造语奇伟,创格新特”指出左思对咏史诗的发展创新。而陶渊明的《咏贫士》则进一步将这种以史抒怀发展的淋漓尽致,摆脱对史料的依附,出史人诗,在左思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历史人物就是自己的化身,它与历史人物融为一体,继左思后,他将咏怀诗带入一个新境界。在他所题咏的每一个古代贫士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陶渊明的影子。以前评陶诗多以恬淡风格视之,实际上从《咏贫士》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陶渊明寄托的一 面,而继左思与陶渊明后,后人继承他们咏史诗咏怀的特点。并进一步将其深化。对比内容:
思想:
一、思想上与时俱变与坚守故辙
左思的八首《咏史》诗体现其不断变化的思想,并大致可以推断出:第一、三、四首应写于青年时期,其一中“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在文章方面,他自拟于贾谊、司如,甚至是孔子,政治军事方面,自拟于穰苴、段干木、鲁伸连、班超,从这些自许言辞中,透出他对人生前
程的乐观向往态度。从第四首描写中,可以看出他在人洛阳后,在现实面前产生一些失望情绪,“寂寂扬子宅,门无聊相舆”,难以进入权力中心,即使如此。仍不妨碍他对前景抱乐观态度,而第五、六、七首于中年时期,诗中描绘的功业未成,理想受挫,透露出一种悲凉气息,《咏史》其七中,诗人引以自拟的已不再是穰苴、班超一流著名功臣,而是“游学四十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人,昆弟不收”的主父偃,四十馀岁尚贫贱的朱买臣,负郭穷巷的陈平,居徒四壁的司马相如,以及荆轲、高渐离这些悲剧英雄。这反映他对前程不再抱“谈笑却秦军”式的浪漫天真“梦想”,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诗篇基调因此由乐观态度变为 梗概多气。尽管如此,在本时期诗歌中,尚可看出左思对前程仍怀着希望,这里所咏的主父偃、朱买臣、陈平、司马相如“四贤”皆是先穷后达者。“英雄迪遭”“遗之草泽”皆为一时遭遇,终究发达显赫。“遗烈光篇籍”可以说此时诗人并未放弃功名期待,只是信心已大不如前。而第二、六、八首应写于晚期,诗的基调悲慨苍凉,诗人似乎处于绝望当中,但这时他对社会现实的审视也更加透彻,态度更加达观。其二中以冯唐自拟“冯唐自首屈于郎署”,正与左思一生遭遇相合。冯唐与主父偃等“四贤”在毕生功业穷达方面已不可同日而语,此一对象取舍变化,反映左思心境也有很大变迁,他对功名自许期待又降了一格,几近于绝望。其八中以“习习笼中鸟”相比,可知诗人当时处境窘迫,“俯仰生荣华,咄嗟复调枯”,此正 左思一生数十年的概括,积聚了无数人事沧桑之感,这种苍老颓唐心态与他早年“谈笑却秦军”中年“高眄邈四海”差异明显。
而陶渊明的《咏贫士》作于南朝刘宋永初二年(421年),也即陶渊明谢世前六年之作。所以反映的思想都大趋一致,借古代贤士安贫守节之事,表达自己不慕名利的情怀,坚守故辙、不改初衷的思想。如其三中“赐也徒能辩,乃不见吾心”,其四中“朝与仁义生,夕死复可求”,作者用古贤荣叟、原生、黔娄风亮节激励自己坚守故辙,不改初衷。随着岁月流逝,不断的火灾、虫害和洪涝,躬耕生活变得越来越贫困。陶渊明此时才真正体味到了贫穷的意义,才开始“忧道又忧贫”了。这时再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悠然情怀,帮助他度过难关的精神支柱是儒家的“安贫乐道”、“固穷”的学说。“道胜无戚颜的“道”,基本上是儒者之道,也即孔子的“君子故穷”思想。其三中“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之意。其四中的“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则合于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旨,其七中的“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实际上是《论语·卫灵公》中的“君子固穷”之意,七首诗中,陶渊明肯定贫士气节,主要是儒家道德观念,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君子固穷”,所谓“固穷”是指贱困顿之中不移其志,不坠其节,不动其心,不失其正,使自己在心理上不为贫穷所困扰,精神上保持一种怡然和乐态度,消除凄凉处境在内心造成的紧张。固穷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抱朴”、“守拙”,即“养真”。
二、内容上咏古言志与借古咏怀
左思《咏史》诗共八首,都是借古人古事抒发怀抱和不平之情。“太冲《咏史》,不必专咏一人,专事。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见。此千秋绝唱也。”《咏史》诗其一,前八句写自己具有文才武略,后八旬写自己报国安边的壮志。“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而“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表明他建功立业并非贪图爵赏,功成之后仍愿过原来的生活,同样在《咏史》其三其五中也体现了这 样的情怀。其三歌颂了段干木和鲁仲连有功于国而轻视爵位的高贵品质,并说明自己的志向,前四句点明自己仰慕的对象,中四句写鲁仲连功成不受赏的品质,末四句赞扬鲁仲连视富贵如浮云的思想,“临组不肯鲽,对琏宁肯分?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其五前六句写皇宫的壮丽和贵族生活的豪华,后六句写自己志在隐居,不慕荣华富贵,“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而他的抒发不平
之情的诗歌如《咏史》其二,此诗以松、草为喻,揭露“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不合理现象,前四比起兴,以“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以“山上苗”比喻才低位高的世族,在强烈对比中引人深思,中间四句点明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末四句引用史事,抨击现实。同样其七中借慨叹主父偃、朱买臣、陈平、司马相如等人的困顿,说明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奇才埋没草野,前八句写四贤的穷困状态,中间六句点明贤士不遇时自古亦然,末两句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而陶渊明的诗歌从内容上不像左思的《咏史》诗抒发内心不平和愤懑之情,他的诗歌是诗人在彭泽归田的年末,继《归去来兮辞》后进一步展示归田后的志向和如何克服困难以保证志愿实现的咏怀组诗,第一首在指出晋安帝复位,刘裕当权的政治形势下,再宣不从政而“守故辙”的志愿,第二首设想实现这一志愿可能遇到的困难,顶多是个贫字.因此3—7首取古代贫士的各个突出方面做自己的学习楷模以坚志,即:学习荣启期、原宪在昏暗的时代坚决不仕的政治态度,《咏贫士》其三中“荣叟老带索,欣然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表现了古代贫士荣启期、原宪身处贫贱而自得其乐的高尚品德;学习黔娄“忧道不忧贫”的信仰坚定,其四中,前六句写黔娄的修身清节,不慕容禄,“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后六旬感叹世上少有黔娄这样的安贫守道的人,表示自己生死不改其节,“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学习袁安、阮公品德廉洁的修养,“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袁安见钱人,即日弃其官”;学习张仲蔚渝的坚持精神,《咏贫士》其六中,前六句写后汉张仲蔚孑然独立的人品和才华,中间四句写他能安贫受贱的原因,末两句表示自己追随前贤,不改其志;学习黄子廉卸掉感情压力的理智,其七中“在昔黄子廉,弹冠佐名州”的事迹不禁让陶公发出“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的感慨。
三、用典上精切讽谕与“真率自然" 用典是诗歌形式很重要的方面。典故或称用典、用事,是指用过去的事说明当前的问题,既要“师其意”,还须故中出新。左思的《咏史》诗和陶渊明《咏贫士》在用典上是各有侧重的。左思的《咏史》诗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这里的“典”指的是他的诗歌引史实,借古讽今,对现实政治持批评度,故日“怨”,典怨,借历史人物事实,抒发对现实的慨叹,其讽谕精神强烈流溢于篇章中,是高度艺术性的体现。《咏史》其三中“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中引用齐人鲁仲连舌战梁客辛垣衍使赵国采取不帝秦政策,终解邯郸之围一事,使整首诗意义负荷量加大,读后使人产生种种联想,增加诗的气氛,耐人寻思,含蕴深厚,而在《咏史》其八中“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馀”“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前一句是引用庄子《逍遥游》中“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意思是河水量很大而鼹鼠所需要的不过装满肚子而已,后一句同样引用《逍遥游》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用《庄子》中现成的两个比喻说明“达士”应该知足寡苏秦、李斯那样耻贫贱、慕容华的人相反,这样的用典形象生动,使诗歌增加表现力。而陶渊明的诗歌用典并不像左思的诗歌用典饱含讽谕精神,基本上都是引用古代贫士的史实,用得“真率自然”。这些贫士的共同特点是:生活贫困,地位卑微,政治上不求仕进,不与俗世苟合,理论上尚儒家之道,道德上讲究品格节操,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志向,绝不因穷困而改初衷。《咏贫士》其三中“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荣叟是春秋隐士,据《列子·天瑞》载:一次游泰山,看见荣启期已经九十岁了,还用一根绳子捆着一块鹿皮当衣服穿在身上,可他还悠然地弹琴唱歌。原生,春秋宋国人,孔子弟子,《韩诗外传》载,原宪居住在鲁国上漏下湿的屋子里,相当贫穷,的学生子贡看他,原宪穿的一双鞋。破得露出脚来,但他却嘲笑子贡华丽车马的装饰,子贡惭愧地走了。其四中“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这里的黔娄的是春秋时鲁国隐士,皇甫谧的《高士传》中记载他终身洁节守贫,从不求进于诸侯,鲁恭公听说他贤惠遣使致礼,赐粟三千钟,并打算让他做宰相,他坚辞不受,后来齐王又以札相加,赐金百斤,聘他为卿,也不肯接受,一直老死在家,不肯出仕。而据《列女传》记载:黔娄死后,曾子去吊唁,见他的尸体停在下。衣服破烂,身上只盖一块短布被,遮不住身体,头和脚都露在外边。显然这样的贫士实际上就是陶渊明归田后理想中的自画像,因此所咏的贫士完全按诗人的意志“我”化了,用典用得非常本色。总之,左思和陶渊明虽然都生活在魏晋南北朝这个大的历史阶段里,两人的咏史诗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关系,但在思想、内容和用典等方面还是存在差异的。左思的《咏史》诗和陶渊明的《咏贫士》的创作前启后,特别是为唐代的咏史诗的全面繁荣开辟了道路,是咏史诗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第二篇:陶渊明与酒文化
陶渊明与酒文化
以前,陶渊明和酒在我们脑海中没有任何关联,而学完《五柳先生传》后,陶渊明与酒便紧紧联系在一起!
说起陶渊明为什么会喜欢上喝酒,我总结有两条原因:一是陶渊明在做官时,有应酬,“酬”字的左边是“酉”,说明就和酒有不可分开的关系,于是在各个应酬中喜欢上了喝酒。二是因为他每次喝完酒后,精神很亢奋,很爽,所以喜欢上了酒。
再说陶潜陶渊明,在文中是这样描写他喝酒的行情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通过这段描写,可以简要概括,①贫穷,喝不到酒②别人请客③他喝④他醉⑤他走,去除第一步,只需四步,就可以喝得大醉,刚开始我想:“这不就是地痞流氓吗?虽说是别人请客,说两句客气话也是应该的呀!”而后来我才明白,这不是没礼貌,而是直率,我们其实有些做作了,就应该像陶渊明一样,不用管那么多礼节,所以我们应向陶渊明学习!
现在说一下中国的酒文化,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知道,中国人最喜欢喝白酒,白酒是中国的国酒,也与它的原料有关,只有两个:高粱和水。高粱在中国的产量远比国外多!所以白酒的数量也多。但最重要的还是白酒能使人的精神麻木,有满足的感觉,它的味道也很甜美,劲很冲,使人陶醉!所以陶渊明喜欢酒也是情理之中的!
最后说陶渊明与酒文化,不如说是“文人与酒文化”,我发现文人大多喜欢喝酒,因为喝酒后会激发出人的潜能,从而作出好诗。李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因酒的帮助成名,也因酒的危害而身亡,但没有酒他也不会作出这么多好诗,所以我认为还是值得的。陶渊明也是一样,酒使他的思想开阔,他享受那样的感觉,也许是因为感觉才去喝酒,而不是酒本身。但总而言之,酒是中华民族的一根树根,它在某个方面引领或干涉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而陶渊明恰恰是受到了酒的影响!
总结全文的几个字可以这么说:“无酒无陶渊明,更无中华民族今日的辉煌。"
王明古
第三篇:陶渊明与鸟
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潇散发露的时代。魏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他们钟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著名的兰亭之游、金谷宴游风流千古;特别是山水、田园诗派均滥觞于此期。陶渊明更是造化所钟的“天生尤物”、是六朝时代的宁馨儿,他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实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渊明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风格无不表现了对自然的追求。自然与自由相关,渊明及魏晋士人对自然的渴望,实际上表征了他们对形体自由及精神自由的双重渴望。这种渴望在两汉经学统治相对松弛之后,变得尤为突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渊明的自然追求与鸟大有关联。与玄风盛行相表里的,是魏晋诗文中,鸟意象出现得比率明显增加。这决不是偶然的现象,应该说是有其深刻时代内涵的。
鸟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对象物,它的象征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的。《周易》之《中孚》、《明夷》、《渐》、《小过》等卦中均有鸟的影子,这里的鸟大体上象喻着坚贞自守、远遁自晦的高蹈情怀。《诗经》中的鸟意象更是不胜枚举。“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象征自由、和谐;“交交黄鸟,止于棘”,则暗示了不得其所的意味。此外,《庄子》“逍遥游”中高飞远举的大鹏,则是远大理想的象征。先民视野中的鸟开启了后代诗文中鸟的“原型意象”,归纳起来,大概为两类:一是追求宏大的境界,是经过拼搏后的自由;一是选择退守,是疏离主流群体的个体自由。两种鸟的原型意象,陶诗中兼而有之,可以看作是其人生转换的前后标志。渊明思想之转变实可以以鸟意象一以贯之。
一、渊明前期功业追求与鸟意象
六朝社会的最大特点是世族与门第。任何个人都无法超越社会时代带给他的局限,陶渊明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门第观念影响。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功勋仅亚于王导,史家把陶与王相提并论,比做周朝夹辅王室分陕而治的周公和召公,说:“陶士行(侃)据三州之旅,郢外以安;王茂弘(导)为分陕之计,江东可立。”[1]又说陶侃“望隆分陕,理则宜然。”[2]渊明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仕官已历三世。如按照三世为官便成世族的传统,确实也不能目渊明为寒门了。考诸渊明诗文,可见其对家族历史的自豪感。《命子》诗中,诗人首先缅怀了祖先的光辉历史:“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又对曾祖陶侃的功业与人格高度赞美:“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踌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再如《赠长沙公》诗中,称自己的家族为“令族”,并将长沙公引为自豪,称其为“实宗之光”。诗曰:“于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爰采春华,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受大环境影响,陶渊明形成了一定的门第观念,这在当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股时代潮流。寒门士人念念不忘的,是有朝一日能跻身于世族高门的行列,而世族之胄也千方百计地善保家门、发扬宗族之光。因此,对于渊明的门第观念,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门第观念也与用世之心紧密相联。受儒家传统观念影响,建功立业、光耀门庭是士人的追求目标,在六朝时代,这两者更强烈地联系在一起。陶渊明带着一定的门第观念步入社会,沾溉着门第之泽,享受着由门第与家族带来的荣誉与利益。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的,享受权利的同时要为此付出代价。这种责任感主要不是出于外在的压力或官方意志,它实际上近乎内心的的律令。振兴家族、光耀门庭,并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六朝世族人士大多将个体功业的建立与家族命运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体与家族休戚与共,共损共荣。清代方东树说过这样的话:“昔人云:读杜诗,当作一部小经书读。余谓陶诗亦然。但何必云小也。”[3]可见,他是把陶诗当作儒家经典来推崇的。这种看法在历代并不罕见,如宋代的真德秀就曾说过:“以余观之,渊明之学,正自经术中来,故形之于诗,有不可掩。《荣木》之忧,逝川之叹也;《贫士》之咏,箪瓢之乐也„„”[4]此说绝不是空穴来风、无根之谈,它们从一个侧面道出了渊明早年确实受过儒家思想影响并且形诸诗文。研读陶诗,会发现渊明早期的篇什中,多处流露出儒家的功业思想及用世之志。《停云》诗写道:“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暗寓着诗人关怀世难的忧心,以及功业难成的感慨。《时运》诗化用儒家所乐道的“曾点气象”,表达了渊明早年对儒家精神境界的欣羡之意。《荣木》一诗更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功业追求,该诗第四章写到:“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从以上诗句中我们可以见出,渊明内心郁勃着昂扬的进取之心、功业之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这句话活脱了渊明另一面孔,它与后人心目中那位吟唱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者形象,相距实在太远。我们以往对陶渊明的印象只是其中年思想成熟以后的形象,是渊明丰富人格之一角。以“一斑”而概其“全豹”有时会出现以偏概全的弊病。渊明早期功业之心,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使然。对于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他们最大的梦想,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谁能天生就超越历史的局限而对功业荣名不屑一顾、视如粪土呢?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渊明前期诗中言及功业之志间或用“鸟”意象来传达。鸟的高飞远举象征着人的功业追求,鲲鹏展翅九万里,境界何其高远!渊明早期诗中之鸟多用来表现其用世之心,功业追求。《杂诗》其五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看作是此期内心世界的写照。《停云》诗最后一章写“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未始没有期盼知音赏识的意味。渊明怀着眷眷用世之志走入社会,我们仿佛看到了他急切的脚步,感受到了他躁动的心跳。然而,诚如范文澜先生所言,这是一个“杀夺而滥赏”的社会,“统治集团中人得失急骤,生死无常,心情上表现紧张与颓废„„”[5]因此,兴冲冲步入仕途的渊明不免碰壁,产生了矛盾与麻烦,在矛盾无法协调时,渊明开始了痛苦的转换。渊明在断断续续做了十三年官以后,终于辞官归田了,关于辞官的原因,他的藉口是“程氏妹丧于武昌”,后人则以为是耻于束带见督邮,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千古以来流为佳话。实际上其辞官深层原因是其质性与官场不和。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明确指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其《与子俨等疏》大意也是如此:“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感士不遇赋》中渊明更从社会政治现实角度揭示了辞官之由:“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封建社会特别是有晋一代,政治混乱,官场腐败,“政失准的,士无特操”。在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社会里,士子们缺少一种精神的依傍,也缺少生命的保障,还何谈实现政治理想!渊明在长期的官场生涯中,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感到了政治之不可为,认识了仁政理想之虚幻性,从而产生了摆脱现有生存方式寻找新生活的想法。
二、鸟与渊明的诗意回归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杂诗》其五)渊明一生的寻觅与求索,如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止泊——寻找精神的故乡与归宿。
那么渊明何以独对鸟如此情衷,为何不厌其烦地多次以鸟自况,特别是日夕归鸟在其笔下频繁出现呢?此中有深刻的哲学、文化底蕴,逯钦立先生已然有所阐发:“窃谓鱼鸟之生,为最富自然情趣者,而鸟为尤显。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推极言之,鸟与我同。鸟归以前,东啄西饮,役于物之时也,遂其性故称情。微劳无惜生之苦,称情则自然而得其生。故鸟之自然无为而最足表明其天趣者,殆俱在日夕之时。既物我相同,人之能挹取自然之奇趣者,亦惟此时。则山气之所以日夕始佳,晚来相鸣之归鸟始乐,因为人类直觉之作用使然,要亦知此直觉之所以有些作用,即合乎自然之哲理也。”[9]鸟是自然的化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宇宙自然相俯仰,此最为人类欣羡。因此它最易成为多情敏感的诗人笔下的宁馨儿。逯钦立先生所言极是,鸟为最富自然情趣者,与人生具有质的相似性。
鸟之与渊明的生死观、义利观还有莫大之联系,不可不辨。鸟日出飞林,远近觅食,象征着人生在世奔波求活,自有酸甜苦辣;鸟日落而息,象征人之止息或死亡,回归本原,无怨无悔。渊明向来“视死如归”,《归去来兮辞》、《杂诗》、《挽歌诗》中都表现了此意。“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这是多么达观的人生态度!另外,鸟日出而作,相约寻食,自食其力;然鸟之于利果腹便足,如“鼹鼠饮河,期在满腹;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决不纵欲逐利,此点与渊明之义利观如出一理。对于物质利益,渊明向来是持灵活态度。他不讳言利,且躬耕田园以求利。但是,他所需求的不过是正当衣食之需,这又与鸟性相通。可见,渊明与鸟确实有着极大的缘分。
只有渊明之“翼翼归鸟”最具深度及人格力量,只有陶渊明的探寻成功了,他的成功体现在文学、玄学和人生。就玄学而言,他的思考解决了困绕魏晋士人数百年的精神困惑,结束了一个时代;就人生而言,他将玄学诗意化、人生化,是艺术化人生的大师,开创了知识分子新的人生理想、生存模式。渊明是魏晋玄学的终结者,代表了魏晋玄学的最高成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陈寅恪先生称渊明“革新旧义,孤明先发”,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罗宗强先生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中,也以渊明为魏晋玄学的终结。从“竹林七贤”到“金谷俊游”再到“兰亭玄思”,都停滞在寻觅自然途中的某个点上,只有渊明走完了全程。基于此,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一书,将建安文学以来的人格生成模式依次概托为:“邺下——竹林——金谷——兰亭——南山”,与之相表里的分别为“孕育——徘徊——焦虑——消释——重铸”之心理流变,同样视渊明为魏晋人格之终结。他更以优美笔触描绘了渊明达到的境界:“南山的主人,不需要像邺下或金谷文人那样依附于权贵,也无须像竹林或兰亭文人那样耽溺于某种玄思。他是独立的自由的个体,他身后是自然温馨而神秘的拥抱。”[10]“翼翼归鸟”,在今天仍是自由和谐人生的象征,对当代人或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人生启示。陶渊明的人生转换及生存方式,从形式上,不一定值得效仿,而从其精神实质上看,它的潜在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注释:
[1]《晋书·元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58。[2]《晋书·陶侃传》,出处同上,页1768。
[3]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4]宋·真德秀《跋黄瀛甫拟陶诗》,《真文忠公文集》卷三十六,《四部丛刊》本。[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页283。[6]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页150——151。[7]同上,页151。
[8]朱光潜《诗论·陶渊明》三联书店1998年版,页293。[9]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页236。[10]李建中《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页133。
第四篇:孟浩然与陶渊明比较
陶渊明和王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出名的田园诗人。一个是晋代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一个是唐朝山水田园诗的代表。陶渊明的田园诗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尽管都有写田园农家的成分,但他们所表达的田园情结尽不相同。由于社会背境、人生际遇和性格修养的原因,在这个方面上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特点上,都有相同之处,但又具有明显的不同。现以与田园情怀相关的异同在陶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和王诗《渭川田家》中作一分析。两首诗的不同点 1.思想内容上的不同: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战乱不断,政治上门阀制度森严,显赫的祖业轮到他时,家境已衰落。据《宋书》本传记载:“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辞官归隐后,返回田园躬耕。《归园田居》(其一)描写了恬美幽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归园后恬淡的愉悦心情和对污浊官场的憎恶。全诗共二十句,前八句叙写了自己性格志向及误入尘网,最后远离官场,返回田园;接下来的八句,都是描写宁静的田园风光及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最后四句,写的是清静的生活乐趣和返朴自然的心情。诗人以简约的二十句诗,就描绘出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无不表达出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王维活动在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繁荣的盛唐时期,过着一种亦仕亦隐的生活。《渭川田家》描写的是山村景色和农家生活。这首诗写的是在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写出恬静自然的田家晚归的情境。读毕《渭》,全诗的重心自然而然就落在一个“归”字。在诗人笔下,夕阳西下、牛羊归来、老人候人、牧童归来、麦田鸡鸣等这些农家平常随处可见的景色,显得诗情画意盎然,简直就是妙笔生花,别具一番牧歌情调。其实,农夫们并不闲逸,与诗人自己担惊受怕的官场生活相比之下,农夫显得更加安然、更加自由,故闲逸之情溢于诗中。诗中前大半部分都是写那么多“归”,实际写的就是人人有得归,反衬出诗人自己无随归;人人归得亲切、安然,反衬出诗人自己归隐得太迟以及自己官场上的孤单苦闷。诗的最后一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即点出全诗的灵魂所在。由此可以得出,时代境遇和人生经历的不同造就了陶王两位诗人分别在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同。2.归隐方式的不同,情感亦就不同。陶渊明挂冠归隐,往往无法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是穷隐,得与乡民同生活共劳作,其诗出于直接体验,生活与诗,诗与生活,无不给人一种纯朴而水乳交融的亲切感。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仅透露出一点点信息,其组诗接下来的就能深透出这方面的体验。王维把当官的俸禄作为隐士生活的经济支柱,是富隐,在乡间别墅诗酒书画,闲情逸致,故其山水诗精致闲雅,疏淡亲禅,而田园诗则分明是一种局外的、旁观的、缺少陶诗那种亲切感的闲适清淡。《渭》的“即此”一句,就显现出这一点。王维以下千余年,山水田园诗车载斗量,如摩诘者大可指数,而如渊明者则无一人,究其原因,与士大夫或者说读书人鄙视劳作,远离实践有很大的关系,亦是两人写田园山水诗情怀不同的因素之一。3.艺术特点上的不同: 王维的田园山水诗诗风因其创新和发展,明显又别于陶渊明的田园诗风。(1).景与人的关系。《归园田居》只描写景物而没有涉及到人物,从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到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诗中虽没有人物的痕迹,但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渭川田家》则是两者兼而有之,从夕阳、牛羊、麦田、老人到牧童,看似寻常,诗人却信手拈来,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之意无不显露出来。如《渭川田家》“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等句的老人家,牧童和农夫在此诗中显得人性化,增添了不少人气味。让人读完之后,不禁进入此乡间悠然的境界。(2).《归园田居》采用比兴手法,用“尘网”,“樊笼”来象征黑暗的官场,突出诗人的爱憎情感。“故渊”,“旧林”象征美好的田园生活。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此外“羁鸟”、“池鱼”句也是比兴的运用。《渭川田家》全诗采用的是白描手法,在客观的景物描写中流露出诗人的真情实感,自然清新;诗意盎然,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在《题蓝田烟雨图》中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3).结构模式上,《归园田居》采用的是前八句议论,后八句写景,最后四句说理。〔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四引惠洪《冷斋夜话》:东坡尝云:“渊明诗中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如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渭川田家》却是前八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清〕王夫之《唐诗评论》卷二:通篇用“即此”二字括收。前八句皆情语,非景语,属词命篇,总与建安以上合辙。两首诗的相同点 1.在思想内容上: 王维和陶渊明人生经历不同。王维是亦仕亦边隐,陶渊明是先仕后隐,但两位诗人在仕途上不得意以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返回大自然,以此来寻找解脱,值此重新寻找新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他们的诗歌《渭川田家》和《归园田居》在内容思想上具有相同的地方:(1).内容都倾向于描写自然,表现生活在其中的感受和心情。正是因为对自然的热爱,田园亦成为抒发感情的必选题材之一,陶渊明的田园诗深得后人喜爱,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也成为其诗歌中最出色的部分。(2).思想情绪都流露出消极避世,由于“归隐”或厌倦官场,王维包括《渭川田家》在内的田园山水诗以及陶渊明包括《归园田居》在内的田园诗都带有乐天知命逃避现实等倾向,这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2.在艺术风格上: 顾名思义,王维的《渭川田家》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是写农景的五言体田园诗。(1).语言表达和引用典故上。语言上都质朴自然,往往淡淡几笔,王诗《渭》仅10句共50字,的确是着墨不多,意境深远。陶诗《归》其一也仅20句共100字,具有内在韵律美,更描绘出一幅如诗如画的风景图。而在自然描写中,又真情流露,表现出一个独特的意境。能够如此深入自然美的内层,表现出自然美的魅力,这与陶王的才学,特别是他们回归自然的那种平和恬静的心境不无关系。两首诗都引用古诗文。陶诗中的“虚室”,引自语本《庄子•人间》:“虚室生白。” 陶渊明把汉乐府《相和曲》中的“鸡吠高树巅,狗吠深宫中”两句略加改造,即成为描写田园风光的传世佳句。“榆柳荫后檐”的“檐”字原作“园”,据汲古阁翻宋本《陶渊明文集》校改。王诗的“吟式微”,意谓作归隐田园之想。《式微》,出自《诗经•邶风》篇名,有句云:“式微,式微,胡不归1这里取其意。(2).描写角度和运用手法上:《归园田居》先由远至近,再由近写远,如“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用到由总观到远再到近的视度,这样的巧妙结合,显得自然。“深巷中”表明声音是一种由远处传来的,“桑树巅”鸡鸣的声音也显得深远,显得不那么实在、干脆,显得比较的模糊,用的是由远到近的听角,给人一种很虚的感觉,显得更静。《渭川田家》前四句由近至远,叙写的是初夏傍晚的农村风光,给人一种悠闲自然的感受。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归园田居》里狗吠鸡鸣的动景,即“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以动衬静,这种宁静不同与死气沉沉,狗吠鸡鸣正好给宁静的生活带来生动的情趣,简直达到了化境。《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依仗候荆扉”等静景,“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等动景,从侧面写出田家的幽静,也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在的情趣。以静衬动,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恬静悠然、诗意醇厚的田园风景。总的说来,《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和《渭川田家》这两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代表了两诗人的田园情怀,可以知道陶渊明的田园诗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所表达出的田园情结因时代背境、人生际遇和性格修养而有异有同。让我们感受到两位伟大诗人心境的不同,带给我们说不尽的心灵深处的情结。
第五篇:浅论左思《咏史》
浅论左思《咏史》
【摘 要】:
左思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西晋是曾有短暂的统一,但腐朽的门阀制度又特别严重,从西晋初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左思出生寒门,仕进不得意。面对此情他的诗形象生动而又深刻地对当时门阀制度进了激励的抨击,从而形成了左思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左思诗除了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在艺术上也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左思的艺术才能,使《咏史》八首,每首都可以独立,并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义;同时用一根高洁理想、情操的金缕线,把首首串连在一起的,浑然一体,内在结构紧密使之不可分割。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气势雄健,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关键词】:
丰富多彩 独特 左思风力。
一.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
左思出身寒门,他因妹妹左芬入宫被封为“贵妃”,迁居洛阳,而做了个秘书郎的小官。当时门阀制度已经形成,当官的路被世家大族所垄断。虽然左思的妹妹被皇帝选入宫,加上他的《三都赋》已经闻名于世,但还是因出身寒微而只能位居下位,得不到重用。左思是个有才能有抱负的人,一心想建功立业,但不能有所成就,自然愤愤不平,表现在诗歌里,就必然“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这样的诗,就超过了同时期的忽视内容而专为辞藻句法等艺术形式的陆机、潘岳的诗作。﹙一﹚抨击揭露当时反动腐朽的门阀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长期陷入分裂和**中。西晋是曾有短暂的统一,但腐朽的门阀制度又特别严重,从西晋初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左思是出生寒门,仕进不得意。面对此情,他对这进行了抨击,像他的《咏史》其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以山上的小苗比无才而又有权势的人,以涧底的高松比有才而屈于下位的人,接下来 就直接说世族子弟居高位,有才而无势的人只能做下官。再借用金张因祖先世代为官,因此他们家族七代都做汉朝的贵官,冯唐虽有才,但到老也只是个小官不被重用。这是封建社会的极不合理的现象,也是它的本质,在这样的时代里有才学而出身低微的人是不可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的,现实和理想是有矛盾的,而这个矛盾是无法解决的。这里用了史事来比喻,因此形象生动而又深刻地对当时门阀制度进了激励的抨击。左思不仅把犀利的批判锋芒直指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批判了以往的士族制度,在肯定对象与否定对象对比之中,使诗对士族制度的揭露和批判显得更加有力度。其七“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的感叹,表明了并非自己无才能而是出生寒士被“遗之在草泽”,对门阀制度也是强烈的控诉。
(二)表现自己为国立功的胸怀
汉末豪强与军阀割据混战,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尽管消灭了许多小的割据者,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的形势,但距离全国统一时日尚远。三国后期,崛起于魏的司马氏集团,成了全国统一趋势的新势力的代表。公元二六五年,晋政权正式成立后,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司马氏集团也急切于在全国的统一中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夺取东吴,荡平边境内的骚乱势力,成了上下一致的呼声。生活在这样历史条件下的左思,为形势所推动,有志于全国的统一,并借以造就自己事业的思想。
所谓“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自古以来的达士,更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左思作为一位达士尽管仕途不得意但他依然有为国立功,安定边疆的责任感和志向。例其一“虽非甲胃士,畴昔览《穰苴》”表明自己虽非武人,但熟读兵书。在封建社会中,习文秉武虽然并非什么罕事,然而在士族社会制度中,确实需要勇气的。特别魏晋期间,士族制度占据着统治地位,士族以“积世业儒”为贵,左思出生在一个世代业儒的下层世系之家,他能够打破门第观念的束缚,立志到疆场上去,在实现祖国统一事业中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是可贵的。“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说自己胸中的豪气需要发泄,并且根本不把东吴放在眼中,从此句可见作者的豪情壮志。作者以“铅刀”自比说自己虽才钝,但也想自试才能,为国立功,正如铅刀也以一割为贵,表明了左思为国立功就是献身也在所不辞的胸怀。
(三)表现自己“功成不受爵”的价值观
左思虽一再表明自己有为国立功的思想,但却毫无贪图爵赏之愿,像其一最后两句“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就表明了自己功成后还是愿过自己平淡的生活,“归田庐”更有些隐士的意味。
其三以段干木、鲁仲连自比,赞扬他们“功成耻受赏”、“比之犹浮云”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屏弃,表明自己对这一切的藐视,这固然是对其一所咏叹的“功成不受赏,长辑归田庐”思想的继续和深化,只是在这一首中具体地规划了自己“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的道路,即做一介布衣。需要的只是平凡的隐士的生活。具有代表性的是其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出门无通,枳棘塞中涂。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以笼中鸟比穷巷士,荆棘比喻障碍,说明“士”的生活贫困并充满艰难困阻的,想施展才智,却事与愿为。以李斯、苏秦这两个纵横家的尊荣和杀身都是在顷刻之间发生的,一切荣耀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太刻意的去追求。“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以鼹鼠、鹪鹩来说明“达仕”应该知足寡欲,不应像李斯、苏秦那样耻贫贱、慕荣华。其实这表明了左思自己对深居僻巷,落落寡欢生活的赞扬及喜欢,不追求荣华富贵,过平淡的隐士生活。其五中“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许由”是传说中的高士,尧让位给他,他不肯接受而逃避山下,隐居躬耕。写自己愿意着贫民衣服离去京城,去像许由一样去过隐居躬耕的生活。“高步”可见作者毫不犹豫,洒脱的从“尘世”走向“山林”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旷达、豪迈的胸襟。
(四)表现自己面对困难不屈的精神
自古英雄多磨难。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父亲左雍从一个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见儿子身材矮小、貌不惊人、说话结巴,倒显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及至左思成年,左雍还对朋友们说:“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
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华丽的文辞,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为写《三都赋》,使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收集好后,他闭门谢客,开始苦写。他在一个书纸铺天盖地的屋子里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经过十年,这篇凝结着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在他创作之初陆机偿讥之:“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最后《三都赋》名满京城使“洛阳为之纸贵”。可见左思也是经过了许多困苦才获得成功的啦!例四写杨雄著书生活虽寂寥,但其在艰苦的条件环境中成有成就,其才将传于天下。可见杨雄也是先遭受困厄,终成大业的。其七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不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分别以主父眼、买臣、陈平、司马相如四贤的遭遇,及接下来说历代英雄都会遭遇很多困厄。以此一方面对自己在当时“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的情况下自己仕途不顺的安慰、激励,另一方面也是作者以英雄自居,因此才会面对困厄的,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心志。
二.独特的艺术特色
左思诗除了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在艺术上也有自己独特的特色陈祚明曾说:“太冲一代伟人,胸次浩落,洒然流咏。似孟德而加以流丽,仿子建而独能贵简。创成一体,垂示千秋。其雄在才,而其高在志。有其才无其志,语必虚矫;有其志而无其才,音难顿挫。”陈祚明指出左思成功的原因,在于才志结合,是很对的。左思的艺术才能,使《咏史》八首,每首都可以独立,并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意义;同时用一根高洁理想、情操的金缕线,把首首串连在一起的,浑然一体,内在结构紧密使之不可分割。其一,正面畅抒自己的理想,可谓全组诗的总纲;其二,写遭受门阀制度的压抑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其三,表示要以段干木、鲁仲连为榜样,另僻蹊径,以期报国;
其四,写自己甘于孤寂专心著述,成就自己;其五,再写此路不通,而想追奔许由;其六,赞誉荆轲,借以披露情怀;其七,从历史上许多英俊人物沈埋下僚,以慰心中的不平;其八,写社会的黑暗,决心避世,求洁身自好。这些作品中,思想情感似滔滔江水,奔泻翻腾;又似九曲黄河,曲折回环,一咏三叹,反复宛转。慷慨悲壮之中,有细腻旖旎;低音纤气之内,又挟滚滚沉雷。左思把丰富多变的思想感情,分别写在各首之中,恰似一个巨手巧匠把颗颗散珠组成一个完整精美的花环。不仅如此他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其独特的特色。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左思《咏史八首》中运用了许多对比手法,可谓处处皆见,大块运用啦。例其四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一边是汉代繁荣的长安城中权贵们的豪华生活,一边是扬雄寂寞的著书生涯;一边是朝夕相聚、寻欢作乐、醉生梦死荒淫无耻,一边是安于贫贱、甘于寂寞、潜心著述、闭门写书。这首诗是整首对比,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形成层层对比鲜明地突出了主题,对扬雄甘于寂寞的著书生活的赞扬表明了作者自己的心志。
其二中“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是把涧底松与山上的小苗相比,虽然山上的草木才长出,不好是枝叶繁茂,但它由于地势的缘故反而能把涧底的枝叶茂盛的松树给遮挡住。把“蹑高位”的“世 胄”子弟与“沉下僚”的“英俊”之士相比较;把金张与冯公相比,一边是凭借祖业世代为官,一边是有才能但不被重用,通过这些对比该诗鲜明、深刻生动地揭示出门阀制度的腐朽。
其三的“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与其六的“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及“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相比较,一褒一贬,表现了作者藐视一切的气概。
(二)比兴手法的运用
其二把郁郁葱葱的涧底松比作寒门出身沉沦下层的才智之士,将山上的寸茎小苗比作豪门出身居高位的无能之辈,由于地势的不同,使得“高者为卑,卑者为高。”
这种比喻使主题鲜明生动。
其八以“笼中鸟”比喻“穷巷士”。说小鸟要展翅高飞就碰到笼子的四角,飞不起来。贫士深居僻巷,落落寡合,独守穷庐,形影相吊。仕进之路充满枳棘,无路可通,想施展才智,却事与愿违,终身失意,比喻恰当形象。钟嵘《诗品》说左思“文典以怨,颇为精切”。所谓典怨,就是托史以鸣不平。所谓“精切”主要就是指这类形象贴切的比喻,这是左思诗中运用比兴的艺术效果。他把概念的东西(指社会不合理现象)用形象表现,把社会现象用自然现象来比附,将自己心中的愤慨托之古人,以代古人鸣不平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增加了诗歌的兴味和寄托。远离“人世”是困苦的,引出下面的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同时写苏秦、李斯那些人他们处心集虑想得到荣华富贵但终究是短暂而过终被杀,左思认为人应该安贫知足,做一个“达仕”。该首把一、二句铺垫用得游刃有余,使整首诗都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
(三)语言的质朴而奇特
语言往往会影响整首诗的效果,并且不同作家各自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像鲁迅先生的语言犀利、尖锐就决定了他的作品有强烈的批判性。屈原喜用兮字,因而开创兮字体的诗。左思的诗语言质朴是因为他的语言并没有刻意求工﹑雕琢字句﹑语句华丽。但是其语言也有其自己的特点。1.喜用叠字
其二中的“郁郁”是指树木繁茂的样子,“离离”是枝叶下垂的样子。这两个叠字对“涧底松”与“山上苗”进行了很好的说明与修饰,才有了下面的“以彼径寸茎,荫尺百尺条”其八中的“习习笼中鸟”“落落穷巷士”“习习”说鸟屡飞貌,“落落”指和人疏远难合,用这两个叠词也是说明了士生活的贫困。其二和其四两个叠词都起修辞作用,它使表达更加深刻形象。
其四“济济”是美胜的样貌,“赫赫”是显盛的样子,两句话写出了京城内王侯住宅富丽堂皇,诗歌用叠字渲染气氛,使人仿佛身处闹市之中。“寂寂扬子宅”“寥寥空宇中”“寂寂”“寥寥”都是寂静的意思,写出了扬雄甘于寂寞,安于贫穷,安
心著书的精神。2.喜用反问句
其二“冯公岂不伟”说冯公难道没有才能吗?我们知道“冯公”是指冯唐,汉文帝时人,曾对文帝指出当时法律严苛,不能用将等弊,由此可见他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但老年还是居郎官小职,不被重用。用这一个反问语气更加强烈,不仅对冯公“白首不见招”的愤愤不平,同时带出作者自己的感慨,自己也是有才能而不能受到重用。这是多么的让人痛心啦。
其六“豪右何足陈”是说富贵大家没有什么可以说的,表现了作者对贵族的一种鄙视,结合全诗看,作者认为那些贵人只知道食禄,他们像尘埃一样不值得一提。
其七“四贤岂不伟”说的是“主父”﹑“买臣”﹑“陈平”﹑“长卿”这四贤难道他们都没有才干吗?这是更加肯定的他们是很有才干的人,结合他们各自的遭遇看:主父游学四十年,困于燕、赵,父母兄弟不以其为亲;买臣未仕时穷困卖柴,妻不耐贫苦,改嫁而去;陈平汉高祖功臣之一,少时家贫,所住的地方在背着城郭的僻巷里,以席为门;长卿是指司马相如,归成都家中空无所有只见四壁。他们都是有能之人,但在人生中都经历了很大的挫折。这样用反问更加肯定地表达了自古以来英雄多遭困厄,历代英雄始终埋没不彰的多的很,自己不被重用也是众多英雄中的一个,同时也肯定了自己的英雄地位。可见反问的运用使语气更加肯定,加强诗的主题思想。
三.左思风力及其影响
左思的咏史诗在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下,通过自己创造出现了“左思风力”。“风骨”我们通常认为“风”指艺术特色,“骨”指思想内容。刘勰对风骨的解释为:“《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于风;沉吟哺辞,英先于情。故辞之侍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文心雕龙.风骨》可见时代特色鲜明,情感真挚强烈,格调慷慨悲壮,文笔健美有力,是被刘勰纳入了风
骨的美学范畴的。对于“建安风骨”这个词,各自的文学家下的定义各不相同,郭预衡先生编著的《古代文学史》把通脱、骋词、华糜这些特点认为是“建安风力”或“汉魏风骨”而袁行沛先生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则认为:“既有政治思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的精神,通脱的态度和应变的能力,他们不再拘守于儒学,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他们的创作反映了**的时代;对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具有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建安风骨”是: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和完美艺术的高度统一。左思的《咏史八首》在内容上表达了自己为国立功,而又不贪荣华富贵,对门阀制度的批判,同时还写了面对困厄时不颓废沮伤,内容可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啦。艺术上具有引用史事、对比、比兴等,因此他的诗有“左思风力”、“文典以怨”之称。
左思志高才雄,胸怀旷迈,富有反抗精神,所以他的咏史诗笔力矫健,情调高亢,气势充沛,具,太冲胸次高旷,而笔力又复雄迈、陶冶汉魏、自冶诗词,故是一代做手,岂潘(岳)、陆(机)辈所能比埒。”①左思不仅在文章方面艰苦琢磨,而且在道德方面也深深地冶炼.左思在洛阳生活很艰难,但他仍然自尊自重“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其六)左思在洛阳门庭很冷落,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其四)他不为暂时的困苦而折节奴颜,不为长久的孤寂而攀附献媚。同时在当时“上品无寒士,下品无世族”这种门阀制度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左思作为一个下士并没有放弃为国立功的想法,并对门阀制度进行了激励的抨击。可见左思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远大的胸怀。例其三: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当世贵不羁,遭难能纷。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临组不肯,对宁肯分。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
看似赞扬段干木、鲁仲连,其实是以他们自比,用朴素的语言写自己在“上品无寒士,下品无世族”这种时代背景下,自己仍愿为国家排忧解难,又不图封赏,歌颂了他自己视功名利禄如浮云的态度。“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气势雄健、感情充沛,表现了自己对功名富贵不屑一顾的志节。
“左思风力”对古典诗歌的传统风格也是有影响的。它曾直接熏陶了东晋大诗人
陶渊明,唐代陈子昂提倡诗歌革新﹑反对齐梁的形式主义诗风时,得讽喻之致的左思便受到很大推崇,陈子昂的《感遇》三十八首,显然受到左思的影响。今天左思所抨击的黑暗时代一去不返了,但他的《咏史》诗作为珍贵的古典文学遗产,那沉雄悲凉的诗句依然回扣人们的心弦。
总的字数:7580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沈德潜,《古诗源》卷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66页。②张玉谷言,转引自刘文忠《中古文学与文论研究》,学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83页。
③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卷七,1977年7月版,第163页。
参考文献
1.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中华书局,1962年版 2.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3.沈德潜,《古诗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张玉谷,《古诗赏析》,上海辞书版,1992年版 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房玄龄,《晋书》,岳麓书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