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单元 善待他人2.2平等待人教案
2.2平等待人 教学目标:
1、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够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2、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培养认识社会,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体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才能建立真诚互信的人际关系,也能使自己获得尊重与肯定,反之,歧视和不尊重不仅给他人带来伤害,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敌意,恶化人际关系;社会不平等则会加剧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冲突;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压迫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不尊重他人、歧视他人是不道德的;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形成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实事求是、不以贫富贵贱智愚论人的品质。教学重点:
认识人格的平等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知识要点:
一)尊重平等的人格
1、每个人都具有天赋平等的人格
2、尊重他人平等的人格
3、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二)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1、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
2、不平等是愚昧落后的表现
3、平等在社会进步中实现
三)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1、现实中存在着差异和不平等
2、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原因
3、对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正确态度 四)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1、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2、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3、要摒除对金钱、权力庸俗崇拜的陈腐观念
4、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歧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9“心声热线”,设计问题如下: 小文:(1)她为什么不喜欢?
(2)小文在这里受到怎样的对待?为什么?
(3)如果文中的小文是你自己,你希望别人怎么待你? 小凯:(1)小凯真的没有权利参加公益募捐活动吗?
(2)他在班里真的是个“下等人”吗?这样对他对吗?为什么?
(3)我们班有这样的现象吗?为了改变这些现象,你可以做哪些努力? 如果我们不改变,会产生哪些后果? 小兰:(1)小兰心理为什么不好受?
(2)我们班有像小兰的同学的人吗?请举例。他们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 阿峰:(1)我们班有同学给别人起外号吗?(2)给别人起外号是什么行为?
(3)为了禁止这种行为,你可以采取什么行动?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和讨论,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导入课题。
一、尊重平等的人格(板书)
1、每个人都具有天赋平等的人格(板书)
“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法国思想家蒙田 教参p128 “故事三”
《伴你学思想品德》p31 《让人自豪的儿子》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差异,你知道有哪些差异吗?
但这差异并不能成为不平等的理由,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是平等的,即有平等的生命权、发展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每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都具有在道德和法律上同所有其他人同等的地位。
2、平等的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板书)教参p128 “故事五”:平等待人——即尊重他人——可以激发起人的斗志,提升人的精神,从而可以间接地造福社会。
对待别人的态度表现出不尊重、不友善、不礼貌就是歧视的表现,从本质上说,歧视是狭隘的、丑陋的,是与现代文明观念格格不入的。歧视别人不仅不能抬高自己,反而会降低自己的人格。
3、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板书)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自然在身体和精神各方面平等地创造人” ——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霍布斯
二、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板书)
1、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板书)
“现在的社会,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除了平等的信条外,再没有别的基础” ——19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皮埃尔•勒鲁
2、不平等是落后和愚昧的表现(板书)结合课本p40 “材料透视”,说一说;在近现代以前人类社会曾经出现过哪些不平等制度、歧视?
小结:历史上的不平等制度体现了社会的落后和愚昧,给人类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人们为争取平等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和斗争。
3、平等在社会进步中实现(板书)
平等观念越来越普及,平等制度在许多国家建立。
我国的社会制度保障着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小结: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但是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平等地待人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第二课时
(人们在天赋上存在容貌、智力、体力的差异和出生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异,还有后天的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社会分工不同、机遇不同等)对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的正确态度(板书)显示三种态度:一是抹煞差别,追求结果的均等 二是强调差别,以此划分人的等级
三是承认差别,但是不以差别否认人格平等(请学生分析,教师小结)
三、消除歧视,平等待人(板书)
1、要有平等待人的正确态度(板书)
2、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板书)
3、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板书)
(现在有没对人群评价以偏盖全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4、摒除崇拜金钱权力的陈腐观念(板书)
(说一说我们现在有没以衣貌取人、以地位取人的态度?当你看到这副嘴脸是什么感觉?)
5、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歧视 校园风景“参加合唱团的条件”:
组织学生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现材料。设计一个现场情景,一个扮演招收者,几个扮演报名者;设计对话:报名者被各种不合理的条件拒之门外。
学生分组讨论:你赞成以上公布的条件吗?为什么?你制定的条件是什么? 通过大家制定新的条件,来消除歧视,平等待人。)导入:社会的进步不能一蹴而就陈旧的观念也不会一扫而光。在社会生活中,不平等的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第二篇:2.2平等待人
《平等尊重你我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什么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2.能力目标
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在学习、生活中,能够督促自己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培养关注、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同情心;树立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怎样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是本框题的教学重难点。平等待人、尊重他人,这是学生从小就接受的教育,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方法】
归纳法、活动法、图片展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我有一个梦想
朋友们,今天我要对你们说,尽管眼下困难重重,但我依然怀有一个梦。这个梦深深植根于美国梦之中。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一个非正义和压迫的热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会改造成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我今天怀有一个梦。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会有所改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滔滔不绝地说什么要对联邦法令提出异议和拒绝执行──在那里,黑人儿童能够和白人儿童兄弟姐妹般地携手并行。
我今天怀有一个梦。
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上帝的光华再现,普天下生灵共谒。
教师介绍并引入新课:马丁·路德·金(公元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他被誉为近百年来八大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之一。1963年,他领导25万人向华盛顿进军“大游行”,为黑人争取自由平等和就业。马丁·路德·金在游行集会上发表了这篇著名演说。马丁·路德·金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他的理想并没有完全地实现,但是他却给予了全世界人民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种族、肤色,人人生而平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生而平等》。
【新课教学】
平等尊重你我他(板书)
一、人生而平等(板书)1.人格是平等的 播放视频:《简爱》片段
提问:这一影视片段所体现出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部电影是根据英国著名的小说改编而来的。那么为什么这部小说和这部电影会受到大家如此关注和喜爱呢?其打动人们的,不仅仅是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更重要的是它还告诉人们,无论人们的身份、背景、地位有多悬殊,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师生共同归纳: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2.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播放课件:陈良宇案
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陈良宇同志有关问题初核情况的报告》。
根据调查的情况,陈良宇同志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陈良宇同志的问题立案检查,免去陈良宇同志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
陈良宇于2008年4月11日被一审宣判受贿、滥用职权两项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他当庭未表异议。
教师: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不管你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只要犯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国,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也都必须平等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公民的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
3.正确对待人与人的差异,做到平等待人 出示图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教师提问:这些图片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诚然,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所以有人高,有人矮,有人胖,有人瘦,有的相貌出众,有的相貌平平,有的具有这方面的能力,有的具有那方面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播放课件: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教师提问:你怎么看待课件中的这几个人?谈谈你的感想。学生四人一组,分组讨论。
教师归纳:自己的某些优势,不是自傲的资本;自己的某些劣势,也不是自卑的理由。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的态度。
教师:学校的合唱团又要招收新团员了,公布的条件如下:(1)唱歌好。(2)长相漂亮。(3)身高160厘米以上。(4)学习成绩中等以上。
(5)家庭有经济能力置办演出服装。
教师提问:你赞成以上公布的条件吗?为什么?你认为合适的条件应该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条件(1)合适,因为合唱团必然要求参加者具有唱歌好的能力;条件(2)、(3)、(4)不合适,将与唱歌无关的能力作为条件会造成不平等;条件(5)也不合适,这是家境方面的歧视。
合适的招收条件应该是:唱歌好;遵守纪律;排练和演出时听从指挥。这告诉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应该平等待人。
4.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教师:在社会上还有许多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比如,我们常常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词语——弱势群体。哪些属于弱势群体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
提问: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动画来了解一下吧。播放动画:关注弱势群体
教师提问:看了这段动画,同学们有何感想?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尽管他们处于不利地位,但是我们同样应该平等对待,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播放视频:弱势群体(备选)
教师进一步提问: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请学生举例说明。)学生举例(略)。
二、尊重从我做起(板书)1.尊重的重要性
播放动画:一个企业家和卖铅笔的小贩
一个企业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卖铅笔的小贩,顿生怜悯之情。他把一元钱丢进卖笔人怀中就走了,后来觉得不妥,返回身从卖笔人那儿取出一支铅笔,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拿笔了,并且说:“你我都是商人,你是卖家,我是买家。”一年后,一位穿着考究的商人在商务洽谈会上认出这位企业家,自我介绍说:“您可能不记得我了,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我自尊的人。我原先觉得自己是个卖铅笔的小贩,是您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现在我真的成了小有成就的商人。”
教师:故事中的企业家,为什么会返回取笔? 学生回答(略)。
教师:因为卖铅笔的小贩需要的不是同情,不是怜悯,而是尊重。正是由于企业家给予了他尊重,给予了他自尊,最终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人。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尊重的重要性,交往中离不开尊重。尊重要从我做起。
2.人要相互尊重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是富有尊严的独立存在的个体,人人都有尊严,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我们总是会希望自己的建议能被采纳,当自己取得优异成绩时,能够得到别人的赞扬„„“人必自尊而人尊之,人必尊人而人尊之。”尊重别人是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
教师提问: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来表达你对他人的尊重呢?(学生举例说明。)学生举例(略)。
教师归纳:尊重他人,就是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尊重不仅仅限于尊重个体,还要尊重社会。
3.尊重社会
学生情境表演(教师根据下面的剧情在课前安排学生排练成小品):在候车厅里,有一群正在候车的人群。但是候车秩序并不是很好,有的人抽烟,有的人大声喧哗,有的人随地吐痰,有的人踢着候车的坐位、垃圾箱„„车到了,人群蜂拥而至,一些老人、小朋友被挤倒了。
教师:这些行为是尊重社会的行为吗?出现这种行为的因素可能有哪些?我们如何做到尊重社会?
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尊重社会就是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的责任。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公共秩序,践行道德、遵纪守法等。这是我们应当履行的义务,也是我们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人类有责任和义务尊重无私奉献的大自然。
4.尊重自然
出示图片:美丽的自然风光 出示图片:环境被污染
教师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略)。
教师归纳:保护环境是尊重自然的核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尊重自然是我们神圣的职责。
播放视频:环境污染(备选)【板书设计】平等尊重你我他
一、人生而平等 1.人格是平等的
2.公民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3.正确对待人与人的差异,做到平等待人 4.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二、尊重从我做起 1.尊重的重要性 2.人要相互尊重 3.尊重社会 4.尊重自然
第三篇:2.2平等待人
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
2.2平等待人 第一课时:尊重平等的人格 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设计者: 审核人:
象便可能成为
的根源。正因为存在人与人的差异和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平等待人才显示出美好的道德价值。
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每个人在智力、体力、家庭条件、实现人生道路的方式上各有不同,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具有差异。
一、明确目标
三、合作探究
1.知识目标: 懂得人格平等的含义(重点);理解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正确认识探究点1 尊重平等的人格 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难点)。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的公共交通十分拥挤,人们上下班十分不便。这件事被周恩来2.能力目标: 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人。总理知道了。一天傍晚,周总理走出了中南海的办公室,在北门外的北京图书馆门前乘上了3.思想目标: 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一辆公共汽车,然后又改乘电车,在整个北京绕了半个圈。车上是比较拥挤的,人很多,但是 过了不久,乘客们还是发现了人群中的周总理。人们纷纷给周总理让座,周总理客气地请大
二、自主学习家坐下,自己一路站着,同乘客聊天,倾听大家的意见。事后,他指示有关部门解决交通拥挤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预习题 问题。
(一)尊重平等的人格 【问题探究】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应该向周恩来总理学习什么? 1.为什么说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1)人与人的天赋千差万别,后天的生活环境也各不相同,进一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 种种差别。然而先天的和后天的差别都不能成为
的理由。
(2)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 的权利。这就是说,每个人的人格都是
的。
2.为什么要平等待人? 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人格,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
。尊重他人, 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不因人们之间的差异而划分
,探究点2 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显示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
应有的待人之道,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 “消除一切就业歧视”是实现新一届政府施政目标中的“促进社会公正”的途径之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在“三八”妇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到来之际,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再度抛出显得尤为重要。
不久前,广州市妇联发布了《广州女大学生调研报告》,超过七成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或亲平等是指人们在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而不是人们之间的无差异与经济朋好友遭遇过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仅7.3%没有此种经历。性别歧视并不仅限于求职阶段。和社会利益方面的平均分配。平等不等于绝对平均主义。32岁的芳子去年怀孕后,公司便将她调至其他岗位,但工资锐减至保底水平,她跟公司投诉 未果,只能默默接受。
(二)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所述现象,请谈谈你对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现象的认识。1.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是怎么造成的?(1)民主的社会制度保障每个人在 的平等,但是不能消除人与 人的差异,也不能使机会、财富和各种社会资源完全
。因此,人们在天赋 上的容貌、智力、体力等差别,在社会生活中的财富多寡、分工不同、机遇不同等情况,都 可能带来现实中的某种。
(2)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必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差异: 的差异、的差异、的差异、的差异、的差异、的差 异,等等。
四、边练边清
2.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和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 练习册《金牌学案》 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和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这些差异和不平等现
第 1 页
共 1 页 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
2.2平等待人 第二课时: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设计者:陈亚 审核人: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消除歧视,平等待人(重点)。
2.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做到平等待人,尊重他人。(难点)
3.思想目标: 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形成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
二、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预习题
(一)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1.平等待人有哪些表现?平等待人表现为与他人相处时,无论对方的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
、、、的态度相待。
2.歧视存在的原因有哪些? 在生活中,一些错误的 ,一些认识的 ,都可能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歧视态度。
歧视指的是人对人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歧视他人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会的不和谐,不利于团结,有害于己,又有害于人。
(二)怎样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1.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地对他人
的尊重。以此为出发点,就能在待人接物时不卑不亢,自然而然地对各种人抱以同样的尊重态度。
2.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3.做到平等待人,要摈除。
4.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建立
、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平等,所以不用平等待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所以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
(3)我们要平等待人,还要平等对待那些弱势群体,给予他们必要的尊重和帮助。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1平等待人
山城重庆万州区,余继奎走在狭窄的人行道上,他的扁担不小心碰到了妇女曾庆容,争吵之中,曾打了余一个耳光,而曾的丈夫胡权宗说了一句激起众怒而导致整个事件升级的话:“我是国家公务员,出了什么事我花钱就可以摆平。”
【问题探究】
(1)胡权宗的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2)胡权宗的话反映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探究点2 消除歧视
记者在某校采访时,看到三名女学生与老师、女清洁工相遇的时候,三名女学生面带微笑问老师好,对于正在搞卫生的女清洁工却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情。
【问题探究】
她们对清洁工的态度合适吗?为什么?
四、边练边清
练习册《金牌学案》
第 2 页
共 2 页
第四篇:2.2平等待人
2.2 《平等待人》教案案
一、自学指导
材料透视“当社会失去了平等” 思考:1为什么要尊重平等的人格
2.如何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现象 3.怎样才能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4.怎样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二、课堂教学流程
三个故事,问,这三个故事中,你感悟出了什么共同的道理?(人生而平等)有人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塑造的”,结合这三个故事,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新课教学:
不管你的身份地位(人格没有高低贵贱分,都是平等的)
新课教学:(心灵导航)
1.为什么要尊重平等的人格
①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天生拥有同样的生命(很多国家还不能任意判死刑)发展,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是平等的基本内涵。一般人认为,你是乞丐,就意味着你已经在乞讨,乞讨还有尊严吗?乞讨就意味着你放弃了自己的尊严。而实际上,乞讨与施舍,是你情我愿的事,别管别人是否放弃了什么,你去施舍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大家最熟悉的电影《简爱》里那段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精彩对白感动了无数人:“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之所以一定要这样说,是因为她觉得在自己的行为里面,维护了自身的尊严。爱与被爱,施舍与被施舍,怜悯与被怜悯,给予与接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居高临下的俯视。”),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意味着每个人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尊重他人就意味着尊重对方平等的人格,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方式。平等待人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一个缺乏平等意识的人,即合有某些方面的才能。也不会获得太高的社会评价,因为社会生活需要共处合作,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一个不能平等待人的人,就不可能与他人友好相处,也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比如老师,很明显地偏袒某位同学„„)
②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平等待人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而如果这个社会没有平等,将会是怎样的局面呢?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关于这个例子太多了。比如:奴隶被认为是“会说话的工具”,中国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在教育、就业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不能和男性同等。当英国殖民者来到印弟安人的领土上时,把他们圈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生存„„历史上这些不平等的制度极大体现了社会的落后和愚昧,他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人们为争取平等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和斗争。(出示图片)如何评价这种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以至于今天的世界上平等观念越来越普及,维护平等的社会制度已经在许多国家建立)我国在社会保障着生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的平等。③平等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今天的平等已是全世界公认的共同价值
在肯定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是平等的,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的同时,也要看到,由于社会进步的水平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陈旧的观念仍然存在,在现实生活中,不平等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承认的客观现实。2.如何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现象?
1.在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
这些差异,有天赋上的,比如容貌、智力、体力的差异和出生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差异,也有社会分工,机遇不同等,造成了贫富差别,城乡差别、职业差别,这些差别就是存在歧视的原因。请看,来自民工子女的心声。外地人与本地人,在温州(很多外地人都感觉无法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原因就是对外地人的QI视)例子:城乡、贫富、家庭、天生的外表上的差别。我们班有没有这些现象?刘微微她没有错啊,但是不要伤了人家自尊啊!
2.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现象的正确态度是:承认差别,但是不以差别否认人格的平等。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对待这些不平等呢?(想想办法)
3.怎样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1)做到平等待人,要做到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2)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3)做到平等待人,要摒除陈腐观念
4)认清其实的错误和危害,清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歧视,共同建立彼此平等相待,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有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尊重:这不是一个礼仪、姿态的问题,是内心的流露,一个人头脑中平等意识,认识到每个人生来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看到民工子女:恶心,看到乞丐犯贱!
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优势和不足,不要因自已在某些方面比他人有优势就觉得高人一等,看不起他人,这是一种盲目自大的错误,要做到平等待人,要撤弃自以为是的态度,不能以某种主观片面的标准把人分成高低不同的类别。
摒除崇拜金钱权力的陈腐观念。抱着这种观念的人在待人的态度上往往是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势力眼的人多啦,谈婚论嫁上,平时以衣取人,以地位取人,实际上反映了认为金钱、权力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是对尊严的一种否定,那么这种交往方式也是不能长久的。受人鄙视的。
三、总结
歧视就意味着没有深刻认识到每个人人格的平等,其危害在于,不但损害了他人的平等权利同学 损害了自已的尊严,降低了自已的人格,妨碍了人们和谐交往,妨害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四、精讲释疑
典例1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火车在轨道上飞速行驶;轮船在航道上乘风破浪;飞机在航线中自由翱翔。可是,如果离开了公路、铁轨、航道、航线等,它们就失去了行动的“自由”。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规则,人人在街道上随心所欲,骑自行车横冲直撞,驾驶骑车闯红灯,随意穿越马路„„那么,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必定是一片混乱,交通事故的不幸就会频频降临在人们的头上,人们还有什么出行的自由? 请问:(1)在公共生活中与人平等相处有没有类似的规则?试举例说明。(2)遵守规则体现出我们在平等交往中的哪一方面品质?
(3)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后,会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研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判断选择,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答案】(1)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等。(2)既体现了我们的良好修养,又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1)我们在公共生活中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和谐相处,促进我们健康成长。
典例2 某晚我用摩托车带儿子兜风,让在读小学低年级的儿子站在车前踏板上。为增加他对交通规则的了解,我告诉他夜晚行车,当迎面有车驶来时,大灯要变换灯光,好让对方看清前面的路况。说完,就让他来控制变光开关。儿子对此兴致勃勃。但过了一会,我发现:凡对面驶来小轿车之类,他都很及时地变光,而遇到拖拉机之类,则不变光。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拖拉机算什么,我们是‘铃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孩子懂得随机应变 B.孩子没有做到平等待人 C.这是交通规则 D.孩子很懂礼貌
【研析】本题难度不大,主要教育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些观点,从中学会平等待人。【答案】B
中考展望
从题型看:主要围绕选择题、材料分析说明题、活动与探究题等。
从取材看:主要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的明礼诚信,献爱心(如结合汶川地震中全国各地献爱心活动)等话题来命题。
从考察知识点看:主要围绕坚守诚信的绿洲,消除歧视,平等待人,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内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大量地运用了学校里社会上经常看到的一些典型的事例,如民工子女就学等等,其实温州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贫富差距大,所以平等的观念在温州人概念中是不强的,那么让学生自已想想自已平时的行为有哪些不是平等待人的现象,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其实课后反思,本节课可以用温州人为整体思路来设计,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入手,学生更易接受。
第五篇:第二单元 善待他人《诚实守信》《平等待人》《与人为善》知识点提纲简答题
第二单元 善待他人 2.1诚实守信
1、诚实的内涵是什么?
答: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种的基础。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诚实的人对他y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践守诺言。
2、诚实守信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
(2)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长出善良、正直、勇敢和谦虚。
(3)只有一个诚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4)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定的人生业绩。
(5)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3、谎言的根源是什么?
答:根源:各种谎言的背后总是有着利益、面子等缘由。
4、谎言的危害有哪些?
答:(1)谎言往往像身体上的溃疡,它会从小处向大处扩展。(2)撒谎带来的暂时利益污染了人格,造成心灵晦暗。谎言败露的同时是信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人一旦撒谎成性,最终将遭到朋友和社会的唾弃。
5、承诺有什么重要性?
答:每一个小小的诺言的兑现,都是你人生信用大厦的一块石子。一个人的信用是靠始终一贯的诚实守信的行为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不能轻视自己的每一个承诺。
6、承诺有什么要求?
答:(1)重视自己对别人的诺言,无论对大事还是对小事,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兑现。
(2)没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决不能去承诺。
7、如何处理诚实和隐私的关系?
答:诚实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隐私,同时也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我们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隐私的权利和尊重他人隐私的义务。我们无须向别人展示自己的隐私,在隐私的界限内保持沉默,丝毫不会影响一个人的诚实品质。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张扬他人的隐私不是诚实,而是侵权。
8、如何处理诚实与“善意的谎言”的关系?
答:在某些情况下,出于善意的目的,需要对真相加以掩饰。这种掩饰是为了别人,而且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这种做法是出于对别人的关怀、体贴、鼓励、安慰的目的,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要求,是将心比心、与人为善,是美德的表现,而损人利已的谎言是丑陋的,是品德不良的表现。
9、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中的不诚信行为?
答:(1)由于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人们的道德水准参差不齐,社会主义各项制度还不完善,所以,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社会上却是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
(2)中国社会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文明不断进步,法制建设制度逐步完善,诚信、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正在加强,社会和个人信用制度逐步健全。毫无疑问,大多数公民和企业都是诚实守信的,他们的诚信行为为市场繁荣、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0、作为中学生,面对社会中不诚信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答::(1)坚守诚信的美德。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做人、为学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2)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以诚信为本,诚实做人,诚恳待人,为学严格,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不欺骗父母、老师,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2.2平等待人
1、什么是平等?
答:(1)所谓平等是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作为一个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这就是平等的基本内涵。
2、为什么要平等待人?
答:(1)每个人都具有天赋平等的人格,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作为社会成员,都具有在道德与法律上同所有其他人同等的地位。
(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尊重。尊重他人意味着尊重对方平等的人格,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人应有的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方式。不因为人们之间所存在的先天的或后天的差异而显示不同的态度。这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正直的人应具备的待人之道,体现了一个人的可贵品质。
3、怎样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答:(1)社会的进步不能一蹴而就,陈旧的观念也不会一扫而光。在现实中,不平等的思想和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
(2)人们在天赋上存在容貌、智力、体力的差异和出生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等,还有后天的个人主观努力程度不同、社会分工不同、机遇不同等,这些差异造成种种差别,表现为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地域差别等等,这些差别可能造成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另外种族、文化、语言、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差异等也会成为歧视的原因。
4、如何对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现象?
答:承认差别,但不以差异否认人的平等。只有这种态度的人才会在对待他人时尊重平等的人格,做到平等待人,这样的人才是高尚品德的人。
5、平等待人有哪些表现?
答:平等待人表现为对各种人,无论其天赋、出身、贫富、职务如何,都本着真诚、尊重、友善、礼貌的态度相待。
6、怎样消除歧视,平等待人?
答:(1)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2)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3)做到平等待人,要并出沉浮观念。
(4)认清歧视的错误和危害,努力清除人与人的各种歧视,共同建立彼此平等相待、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
7、为什么要消除歧视?
答:(1)歧视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
(2)歧视的危害在于不但损害了他人平等的权利和尊严,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尊严,降低了自己的人格,阻碍了人们的和谐相处、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们要消除歧视。
2.3与人为善
1、什么是与人为善?
答:(1)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
(2)与人为善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善待一切人和事。与人为善的人不会容忍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对无辜者的伤害。与人为善的人不是无原则的好好先生,而会在救困扶弱、维护正义的情景中与邪恶和错误作斗争。
(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对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对坏人坏事一味放纵、宽容那不是善良,而是“愚善”。
2、什么是善良?
答: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归结起来,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3、善良的表现是什么?
答:(1)善良是无私的。以善良之心待人是发自内心的驱使,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
(2)善良要是非分明。善良的人不是无原则的好好先生,而会在救困扶弱、维护正义的情境中与邪恶和错误作斗争。
(3)善良之心是博大的。要对亲朋好友、素不相识的人、弱势群体心怀善意。(4)善良要见诸行动。真诚的爱心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
4、为什么助人既是付出,也是收获?
答:(1)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帮助他人是一种主动“给予”的活动,当你对他人怀真诚的爱心,“给予”让我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的发挥。
(2)爱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所以,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助人是快乐的
5、怎样才能做到“与人为善”?
答:与人为善,首先要正确认识善良,知道善良是真诚的广博的爱心,最后要做到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什么是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1)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2)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遇事能够替别人着想,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痛苦,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
(3)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真心诚意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为别人的幸福而付出,主任不求回报。
(4)将心比心就是不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别人,不在肉体和精神上伤害别人。要培养与人为善的品德,就必须摈弃伤害他人的恶习。
(5)我们都知道受伤害是痛苦的。将心比心,我们也应该避免去伤害别人,造成别人的痛苦。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