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坑地缝导游词
天坑地缝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负责你们今天讲解的导游人员小赖,首先感谢和欢迎大家进行本次旅游,我会热诚为大家服务,让大家有一个精彩和难忘的经历,在开始此次游览之前,我先为大家简单说说天坑地缝吧。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坑地缝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位于奉节县城兴隆镇,属地质公园类自然景区。北靠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与瞿塘峡紧密相连,与驰名中外的大宁河、小三峡隔江相望,南依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国家著名风景名胜区张家界相通,西达利川、万州,东接巫山大庙龙坪古人类文化遗址,整个风景名胜区处在由九盘河和迷宫河相会形成的“V”字形流域里,辖桃源河、九盘河景区,迷宫河、神仙洞景区、天坑、地缝景区等,共由七十多个大小景点构成。
奉节天坑,因位于奉节县荆竹乡小寨村,因此又称小寨天坑。“天坑”在地理学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天坑坑口直径626米,坑深662米,坑底直径522米。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容积最大和最深的喀斯特岩溶漏斗,被誉为:“天下第一坑”。坑壁四周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台地有两间房屋,曾有人隐居;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坑底下边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小寨天坑与天井峡地缝属同一岩溶系统,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峡地缝补给,自迷宫峡排泄,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公里。
天井峡地缝 距小寨天坑15公里。地面有一条天然缝隙,当地称天井峡地缝。地缝全长14公里,分上、下两段。上段从兴隆场大象山至迟谷槽,长约8公里,为隐伏于地下的暗缝。由兴隆镇大象山天井峡能进入缝底,缝两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一线天”峡谷景观。缝底有落水洞,暴雨后有水流。下段由天坑至迷宫峡,是长约6公里的暗洞,1994年8月,由英国洞穴探险家探通。
1996年,天坑地缝风景区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2004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天坑地缝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坑地缝无与伦比的美,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探险家和旅游家的目光,成为探险者的乐园、旅游者渡假休闲的胜地。
时间如流水,我们马上就开始正式的旅程了,大家做好准备了吧,那好,现在就随我一起来亲身经历和见证天坑地缝的美与神奇吧。
长江三峡 女士们,先生们:
长江三峡旅游,可从重庆顺江而下,快镜头地观赏三峡奇特风光,也可以从上海、南京或武汉逆流而上,慢节奏地饱览长江沿途美景。然而,从长江三峡门户宜昌出发,畅游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是长江三峡旅游的最佳起始点。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朋友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
○ 西陵峡
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叫西陵峡。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百里,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之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今天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宏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
◎ 南津关
这就是南津关,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线。这里建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主要景点有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穿过南津关以后,江面由2000多米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澜、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
◎ 灯影峡
过南津关西行约10公里,就到了灯影峡。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当这明净的峡壁被明净的天宇映衬着时,酷似一副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所谓“明月峡”,即由此得名。灯影峡得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坐骑、合掌缓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当落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中人物,故名灯影峡。
◎ 仙人桥
船继续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见一跨径15米、宽仅1米有余的天然石桥,这就是仙人桥。这里是欣赏西陵秀色的最佳点,站在仙人桥上俯视,上下百里的西陵峡里大半尽收眼底,但见云卷细浪,雾散轻烟,千轮万舟,形如柳叶,使人仿佛置身天上。传说有一樵哥为仙女所爱,但仙凡路隔,难结连理,仙女乃抛下裙带化为仙人桥,引渡樵哥登台而上。宋代诗人田钧有诗云:“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
◎ 黄牛峡
乘船继续西上约10公里,翘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间看到一排陡峭的石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下水,气势十分雄伟壮观。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河谷便是黄牛峡。黄牛峡中乱石星罗棋布,犬牙交错。其间,河道似九曲回肠,泡漩如沸水翻滚,水急礁险,号称黄牛滩。古歌谣发出了“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艰难,因为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所以行驶极慢。感慨黄牛一名的由来,贯穿着夏禹开江治水的神话故事。相传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来治理洪水,同时又派遣天神下界来协助他。当他率民开凿到现在的黄牛峡,天神化为神牛前来相助。一日,天刚麻亮,有一民妇送茶饭给治水的民夫。她来到江边,猛然看到一头巨大、雄壮的黄牛,身绕霞光,扬蹄腾跃,忿怒地以角触山,顿时山崩石裂,响声如雷鸣。民女吓得瞠目结舌,大声呼喊起来。喊声惊动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岩。从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间。传说诸葛亮撰写的《黄陵庙记》也这样记述: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视象影现焉,鬓发须眉、冠棠宛然如彩画者。前竖旗旌,右驻以黄犊;前面还有块岩石呈黑色,吉人牵牛状。“策牛者何人,尔行何日已?”这是人们对征服大自然的美丽想象,黄牛象征着人民改造河山的伟大创造力。黄牛助禹开江有功,古人便在山下修了座黄牛庙来四时祭祀;今日,在这里投资3.9亿元的国债支持项目黄牛岩生态旅游区正在抓紧建设。
◎ 中堡岛——三峡大坝坝址
船过西陵长江大桥,就到了三峡大坝坝址。这里原是一个长方形小岛,称为中堡岛,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的大坝坝址。中堡岛是一个神奇的岛,历史上不论发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这个小岛。1870年的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岛高得多的黄陵庙,却没能淹没中堡岛。这中“水涨岛高”的奥秘,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现在船行的是导流明渠,全长3410米,宽350米,宽度约占整个长江江面的1/3,是三峡工程第一期工程完成的主要项目,自1997年10月1日正式通航起,有效使用期为6年。2003年后长江上来往船只需改道北岸的双线五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和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可快速通过3000吨级的客货轮)航行。船行右方高大建筑物就是三峡大坝。它是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 米,坝顶总长2309米,正常蓄水位175 米。三峡水电工程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年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以上。船行左方是三峡移民第一城——秭归新县城。
◎ 崆岭峡
船驶过三峡大坝后,再西行约10公里,便驶入一个险峻的峡谷之中,就是三峡中著名的崆岭峡。崆岭峡峭壁耸立,2.5公里。据《舆地纪胜》描述,它“绝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难,务空其(船),然后得过”。两岸绝壁之间,夹一天下闻名的险滩--崆岭滩。这里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布水中。因而有所谓:“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的民谣流传千年。峡中原有一块突出水面的礁石,上刻3个大字“对我来”。航船经过这里,必须直冲着这块礁石驶去,便可借着流水的回冲力,安全地擦石而过;如果想要躲开它,反而会被它撞沉。1900年,有一艘外国轮船开进峡江,船长不知“对我来”礁石的奥妙,又不听峡江水手的告诫,不敢直冲“对我来”开去,结果被礁石撞沉。解放后,经过多次航道整治,炸掉了这块礁石。葛洲坝建成后,水位抬高,险滩也已不复存在。航船过此安然无虞,只是少了一处够刺激的景观。
◎ 牛肝马肺峡
出崆岭峡,行不多时,便进入了牛肝马肺峡。牛肝马肺峡全长4.5公里。在九畹溪(已开发漂流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入长江处,对岸(北岸)悬崖峭壁上,有几片重叠下垂黄褐色的岩石,形如牛肝,在它的旁边还有一块形似肺状的岩石,叫做马肺,因而这段峡谷就起名为牛肝马肺峡。所谓的“牛肝”和“马肺”石,其实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钟乳石。大家请看,牛肝石还保持原样,而马肺石下半部残缺不全,这是被清光绪26年(1900)侵入西陵峡的英帝国主义军舰炮轰两岸岩石,打掉了马肺的下半部,同时也留下了英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好河山的罪行。郭沫若先生在《过西陵峡二首》中以“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的诗句谴责了英帝国主义侵略我国蹂躏大好河山的罪行。
◎ 兵书宝剑峡
船过新滩,便到了兵书宝剑峡。在峡谷北岸陡崖石缝中,看去好似放着一个像书卷的东西,传说是诸葛亮的“兵书”。兵书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竖直指向江中,酷似浮雕的一柄宝剑的石头,这是“宝剑石”,“兵书宝剑峡”因此得名。经过考古学家的实地考证,所谓“兵书”,乃半山腰古代悬棺葬的遗物。所谓“宝剑”,是绝壁上突出的岩块,它是石灰岩沿着垂直发育的节理崩塌跨落而形成的。此段峡谷还有两段传说:其一是说诸葛亮将他一生的用兵经验写了一本书,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环顾周围的人都不配授予,又怕后人生吞活剥,照本指挥作战,死守老本,便选了险要之地把这部书放在难于攀登的峭壁上,让后世有才志的人去取。另一说是秦朝末年,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有谋士叫张良,他熟读兵书,足智多谋,歼灭了项羽的精锐部队,项羽单骑逃到乌江,自刎而死,于是楚亡汉兴,张良死后便将兵书宝剑藏在这里。
◎ 香溪名人故里
船行不久就到了香溪宽谷。在这绿水悠悠的香溪之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汉代的王昭君。传说有一天,昭君在溪口边洗脸,无意中把颈上项链的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故名香溪。香溪河似一条流香溢美的彩带,她架起了通向充满神奇的神农架原始森林的桥梁。三峡工程蓄水后,游船可从长江直达昭君村,中途也可达到屈原故里——乐平里。位于香溪河畔的屈原故乡乐平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甚多,如香炉坪、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为 “八景”并以景名联诗一首:“降龙伏虎啸天来,乡鼓岩连擂鼓台。照面井寒奸亡胆,读书洞出离骚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荡谷俟。锁水回龙含泽畔,三关八景胜蓬莱”。屈原是一个正直、无私,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忧国忧民,留下了《离骚》等光辉诗篇,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香溪上游兴山县的宝坪村是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近年,这里修复了她的故宅,宅门外耸立着由内蒙古送来的汉白玉昭君雕像,寄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之意。
◎ 屈原祠
到了香溪口,西陵峡的峡谷段就算走完了。从这里延至巴东官渡口,约45公里长的江段,是一段宽谷,称为香溪宽谷。船过香溪镇,上溯约6公里,就到了秭归旧县城——归州。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城,历史悠久。公元221年,刘备督师伐吴,始在此建城。作为粮草转运基地。因当时城呈葫芦状,故得名“葫芦城”。而真正使秭归名闻天下的,是因为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大诗人屈原。当您在归州城登岸,漫步于街头时,就可看到一座高高的牌坊,坊额上镌有郭沫若的手书:“屈原故里”。临江而建的仿古建筑便是屈原祠。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从唐宋以来,经数次迁址修葺,后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水位升高,于1976年在此修建此祠。三峡工程的兴建,屈原祠将再次迁建到秭归新县城凤凰山,重建后的屈原祠将于2003年底正式对外开放。现在的屈原祠共分四个部分,即山门、屈原青铜像及东西碑廊、屈原纪念馆和屈原墓,占地14000平方米。走到屈原祠门前,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著名学者郭沫若亲笔书写的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屈原祠”,山门主体与东西配房形成了中国汉字“山”形。踏入屈原祠内,3.92米高的屈原青铜像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前面草坪上巨大的“求索”二字交相辉映,在青铜像两侧是呈东西分布的纪念碑廊,右侧图文并茂雕刻着屈原二十多篇作品,左侧记载着历代文人墨客赞赏屈原之词。屈原纪念馆里面主要陈列了屈原生平简介、部分文物等。屈原祠最后一部分是屈原墓,由于屈乡人民爱戴屈原如同帝王,因此墓内屈原享用的一直是天下第一棺——红木吊棺。
○ 巫峡
船行穿过一段山舒水缓的宽谷地带,便进入巫峡。巫峡因巫山得名,东起巴东县的官渡口,西止巫山城东的大宁河口,全长45公里。峡中两岸青山连绵,群峰如屏,江流曲折,幽深秀丽,宛如一条天然画廊。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万态,有的似飞马走龙,有的擦地蠕动,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时又聚成滔滔云纱,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峡佛光,因而古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 巴东神农溪
船过巴东县,江北有一支流,就是神农溪。近几年来,神农溪漂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观光客。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的莽莽青山之中,溪水清冽明净,两岸山峰奇峻。在现已开发出来供游客漂流的溪段上,也有三个峡,为绵竹峡、鹦鹉峡、龙昌峡,因而又称“神农三峡”,以区别于长江上的大三峡和大宁河上的小三峡。游客登岸从巴东县城驱车北行,经过约50公里的行程,就到了神农溪的漂流起点叶子坝。坐在一种形似豌豆角的扁舟,在碧水清被上悠然漂流,依此漂过绵竹峡、鹦鹉峡、龙昌峡,会使您感到一种原始的野趣。神农溪上连一只小小的机动船都没有,空气异常清新,峡间格外幽静,只是偶尔有几声鸟鸣,间或有几声纤夫悠长的号子,更使人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这在神农溪以外是很难找得到的。出神农溪,便又回到了长江三峡。
◎ 巫山十二峰
船过巫峡,旅客们总是情不自禁地依栏眺望,兴致勃勃地欣赏著名的巫山十二峰。这十二峰全由石灰岩组成,高出江面千米左右,屹立在峡江南北,有的如腾霄汉,有的如凤凰展翅,有的形似画屏,有的峰若聚仙……千姿万态,引人入胜。江北六峰连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北岸的集仙峰(即剪刀峰),其下岩壁之上,隐约可见六个大字:“重峦叠嶂巫峡”。旁边还有一些小字,现小字因岩石风化,模糊难辨,相传为诸葛亮所著《隆中对》,所以叫“孔明碑”。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处在淹没线下的孔明碑将移居他乡。其它五峰依此是松峦(即帽盒峰)、神女(即望霞峰)、朝云、圣泉、登龙。南岸六峰中,在船上能够见到的只有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净坛、起云和上升三峰则必须从长江的支流青石溪上溯十五公里才能望见。因此,宋代诗人陆游有“十二巫山见九峰”的诗句。在十二峰中最为挺拔秀丽的,要数神女峰了。船至峰前,仰望峰顶,可以看到有一突兀的石柱,形似矫健的少女,“神女峰”因此而得名。关于神女峰,古代文学作品中曾想象巫山有“朝行云,暮行雨”的神女。另外,还流传有一段“神女导航”的神话。神话中说:古时候西王母的小女儿瑶姬,腾云来到巫山上空,看到一群孽龙在天空殴斗,骚扰百姓。她便停了下来,击毙孽龙,为民除害。后又派人帮助大禹凿开三峡,疏通河道,并且自己留下来为行船导航,最后就化成了神女峰。她日日夜夜俯视着江面,第一个迎来朝霞,又最后一个目送晚霞而去。“神女导航”的神话,反映了神女峰下,不知有多少船工和旅客泪洒江中,葬身鱼腹!
◎ 大宁河小三峡
船过巫山十二峰,于江北见一支流,这便是大宁河。大宁河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的终南山,穿过重庆市巫溪、巫山两县的奇山峻岭,在巫山县城东侧注入长江。大宁河上也有个三峡: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人称“小三峡”。它比大三峡的风光更为绮丽,因而有“三峡山水甲天下,宁河山水甲三峡”之说。三峡工程截流,水位上升,大宁河小三峡将受影响,其支流的马渡河小小三峡可进入性将大大改善。马渡河小小三峡全长20多公里,其中马渡峡奇峰奇石颇多;秦王峡以洞泉著称;犀牛峡因峡中有一石如犀牛而得名。
○ 瞿塘峡
过巫峡,船行约25公里的宽谷(大宁河宽谷),便到了以“雄”著称的瞿塘峡。瞿塘峡东起大溪镇,西到白帝城。峡长虽然只有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却有“西控巴蜀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顺江而上可见风箱峡、凤凰饮泉、孟良梯、倒吊和尚、粉壁墙、夔门等奇景。
◎ 风箱峡
进入瞿塘峡,在江北绝壁可见三个白色大字“风箱峡”,这就是风箱峡。风箱峡是一险陡的峭壁,峭壁之上,有几条缝隙,远远望去,有一条较大的缝隙中,搁着一叠长方形的木匣,看上去很象风箱,故称之为风箱峡。传说这里的风箱是当年鲁班存放的。1971年,三位采药人登上风箱峡,解开了“风箱”之谜,原来是2000多年前古巴人留下的岩葬。
◎ 凤凰饮泉•孟良梯•倒吊和尚
船行不久,在江南的悬崖上,可看到附岩而建的一处两层榭台,榭台处就是凤凰饮泉。有一根巨大而突出的钟乳石柱,长约20米,直径约6米,从岩上垂向泉水,如同一只水边的凤凰,正翘起凤冠,伸长脖颈接泉水喝呢!凤凰泉的上游,便是著名的“孟良梯”,一排人工凿成的比碗口还大的方形石孔,一个接着一个,由下而上成“之”字形伸向顶端,当地群众叫它“孟良梯”。紧挨“孟良梯”的陡崖上,有一奇石突出,很象光头赤足的和尚倒挂在那里,人称“倒吊和尚石”。相传北宋名将杨业被害后,尸骨埋在白盐山腰的平台-“望乡台”上。其部将孟良为盗尸骨,悄悄驾舟入瞿塘,在绝壁上凿石穿孔,插入铁钎,架木为梯,攀援而上。刚到半山,被一和尚发现。和尚假装鸡叫,欺骗孟良。孟良误以为天将破晓,怕人发觉,只得半途折回,结果功败垂成。孟良一怒之下,便把这一和尚倒吊在山岩上。实际上这些石孔是古代劳动人民修的栈道遗迹,而“倒吊和尚石”,则是石灰岩地区常见的钟乳石而已。
◎ 夔门关•粉壁堂
峡口处江面宽不到百米,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劈,云天一线,水急浪高,山势险峻,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便是三峡西大门——夔门关了。夔门两侧的高地,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夹江对峙,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巍峨峥嵘,峡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这里的崖高500米、河宽只有百米,但流量多达50000多立方米/秒。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此山土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是含钙质,色似白盐得名。在灿烂得阳光下,赤甲山略显红色,白盐山呈灰白色,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杜甫描绘夔门的水势,用了“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绝唱,勾勒出夔门的伟岸雄姿。临江两岸峭壁上布满了历代碑刻,篆、隶、楷、行俱全,严如一面挂满书法墨宝的厅堂之壁,所以取名“粉壁堂”。三峡工程蓄水后,粉壁堂的碑刻将被淹没,国家已经采取了就地保护、切割复现等保护措施,部分碑刻将在更高处的地方复现。
◎ 白帝城
船过夔门关,便到了三峡的终点--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的白帝城自古有“诗城”之称。白帝城原名紫阳城,它是新莽时公孙述割据四川之际建筑的。因为传说城中有井,井中白雾腾空,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直冲九霄,于是公孙述自称白帝,城也改名白帝城。公孙述被东汉光武帝刘秀消灭后,后人便在这里修了一座白帝庙。白帝城因三国故事“刘备托孤”的广泛流传,一直名闻中外。三峡工程蓄水后,水将淹至半山腰,形成水雾缭绕、仙山琼阁般的胜境。
女士们,先生们,壮丽的长江三峡之旅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乘船回到宜昌,继续我们的三峡宜昌之旅。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与合作,预祝大家宜昌之旅一路平安,事事如意!
第二篇:天坑地缝导游词
奉节天坑地缝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阳光明媚的周末与大家准时相约在这台旅游车上,我是来自重庆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我身后的这位是经验丰富的张师傅。今天将由我们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奉节的天坑地缝。我很荣幸这次能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天坑地缝,我会热诚为大家服务,让大家有一个精彩和难忘的旅程。天坑地缝距奉节县城50公里左右,行程大约1一个半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我想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天坑地缝。
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境内的兴隆镇,属于七曜山山脉与巫山山脉的一部分,一个以山岳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独具特色的峡谷自然景观,集雄、奇、险、秀于一身,属地质公园类自然景区。1996年,天坑地缝风景区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2004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天坑地缝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它北靠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与瞿塘峡紧密相连,与驰名中外的大宁河、小三峡隔江相望,南依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国家著名风景名胜区张家界相通,西达利川、万州,东接巫山大庙龙坪古人类文化遗址,整个风景名胜区处在由九盘河和迷宫河相会形成的“V”字形流域里, 地跨东经108°53ˊ—109°11ˊ,北纬31°30ˊ—31° 40ˊ,幅员面积500多平方公里,由桃源河、九盘河景区,迷宫河、神仙洞景区、天坑、地缝、茅草坝景区和龙桥河等七十多个大小景点构成。
天坑是民间对地理学上喀斯特地貌中漏斗的俗称;地缝则是“一线天”峡谷地貌,都是属于世界上独特的地质奇观。奉节天坑地缝堪称世界之最,因此这两片景区就成了整个风景区的代表,故景区就以天坑地缝冠名。奉节一带天坑众多。从1994年以来,中国、英国、法国、爱尔兰4国的探险家多次来奉节探险,发现了庞大的地下洞穴系统,而经过七八次探险也只了解了它的一角。迄今为止,他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小寨天坑,世界上最长和最狭窄的天井峡地缝,以及,尚未完全弄清楚,但长度确属世界级的地下暗河——龙桥河。但天坑地缝究竟有多少洞穴,现还不清楚,这里还会不会有惊人的世界发现,现在也还是个谜。
奉节天坑,因位于奉节县兴隆镇小寨村,因此又称小寨天坑。“天坑”在地理学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小寨天坑成双层结构,上部为椭圆型大坑,直径537-626米,深320米;下部略成矩形,深342米,坑径南北357米,东西268米,总深度662米,总容积约110立方米。无论是深度还是容积,小寨天坑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漏斗。天坑坑壁四周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有两间房屋,曾有人隐居;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坑底下边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小寨天坑与天井峡地缝属同一岩溶系统,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峡地缝补给,自迷宫峡排泄,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公里。站在坑底向上看,天就只有坑口那么大,颇又点“坐井观天”的意味。
天井峡地缝,位于奉节县的兴隆镇,与小寨天坑相连,地面有一条天然缝隙,于是当地称为天井峡地缝,是世界上最窄、最深、最常的喀斯特嶂谷。天井峡地缝总长33千米,平面呈倒”J"型,分上、下两段,落差1700米,与小寨天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喀斯特系统。上段从兴隆场大象山至迟谷槽,为隐伏于地下的暗缝。由大象山天井峡进入缝底,缝两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一线天”峡谷景观。缝底有落水洞,暴雨后有水流。下段由天坑至迷宫峡,为长的暗洞。下游峡谷从观音庙到迷宫河全长12.5千米,双层结构,上层箱状峡宽200-400米,深300-400米;下层为地缝式嶂谷,峡顶宽10-30米,底宽1-15米,双层峡谷
和嶂谷最大切割深629米。宽度自上游向下游逐渐变窄,最窄处只能容 一人侧身而过,只有过了中午十二点,太阳光才能射入谷底,是名副其实的”地缝“。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兴隆镇的概况。兴隆镇是重庆市唯一一个处于高海波地区的高山古镇。距天坑18公里,距地缝不足3公里。是奉节与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交界的边贸集市镇,取“生意兴隆”而得名。它又名“山脚坝”,意思是山脚下的坝子。由于承袭了土家习俗,兴隆镇的民居普遍为上实下空的吊脚楼,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直到现在,仍能在老街看到保存完好的土家族吊脚楼和四合院。兴隆镇物产丰富,盛产党参、天麻、黄连、贝母等多种名贵中药材,土家族的熏肉、炕洋芋等式这里最有名的地方特色饮食。兴隆镇最有特色的风景便是这里的老街。老街是石板街道,房屋为木结构,于清道光年间建成,民国时期重建修缮,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列20个“巴渝古镇”之列。目前已作为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接待地进行全方位打造。近年来,兴隆镇借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狠抓旅游开发,突出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承(协)办了一系列市、县级大型活动:例如03年8月,“高空王子——阿迪力极限之旅(探险天坑)”,海内外知名,轰动一时; 03年11月,由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主持欢乐英雄飞跃新三峡”热气球漂移活动
位于兴隆镇里的九盘河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坑地缝的组成部分,与巫山山脉和七曜山山脉相连,与古人类遗址——大溪入口连为一天,是长江上游充满人类文明史和自然发展史的一大支流,河水在山缝间逶迤而行,九曲回肠,故名九盘河。该区域内,既有小三峡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又有巫山猿人的历史底蕴,还有绝世奇观天坑地缝为依托,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九盘河是奉节有名的漂流之地,被誉为“奉节第一漂”。
天坑地缝无与伦比的美,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探险家和旅游家的目光,成为探险者的乐园、旅游者渡假休闲的胜地。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去领略天坑地缝的神奇吧!
第三篇:奉节天坑地缝导游词
奉节天坑地缝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人员**,大家可以叫我**,首先感谢和欢迎大家进行本次旅游,我会热诚为大家服务,让大家有一个精彩和难忘的经历。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坑地缝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位于奉节县城南岸70多KM处,北靠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与瞿塘峡紧密相连,与驰名中外的大宁河、小三峡隔江相望,南依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国家著名风景名胜区张家界相通,距209国道仅46KM,西达利川、万州、318国道100来公里,东接巫山大庙龙坪古人类文化遗址,整个风景名胜区处在由九盘河和迷宫河相会形成的“V”字形流域里, 地跨东经108°53ˊ—109°11ˊ,北纬31°30ˊ—31° 40ˊ,东西长约24.25KM,南北宽约14KM,辖桃源河、九盘河景区,迷宫河、旱夔门、神仙洞景区、天坑、地缝景区,茅草坝景区和龙桥河等景区,幅员面积约340KM2,人口6万多人,共由七十多个大小景点构成。
小寨天坑位于距奉节县城83公里的兴隆镇小寨村,“天坑”在地理学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两级台地: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宽2—10米,台地有两间房屋,曾有人隐居;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坑底下边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小寨天坑与天井峡地缝属同一岩溶系统,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峡地缝补给,自迷宫峡排泄,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公里。
天井峡地缝 距小寨天坑15公里。地面有一条天然缝隙,当地称天井峡地缝。地缝全长14公里,分上、下两段。上段从兴隆场大象山至迟谷槽,长约8公里,为隐伏于地下的暗缝。由兴隆镇大象山天井峡能进入缝底,通行长度为3.5公里。缝深80——200米,底宽3——30米,缝两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一线天”峡谷景观。缝底有落水洞,暴雨后有水流。下段由天坑至迷宫峡,是长约6公里的暗洞,1994年8月,由英国洞穴探险家探通。
1996年,天坑地缝风景区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2004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天坑地缝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天坑地缝无与伦比的美,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探险家和旅游家的目光,成为探险者的乐园、旅游者渡假休闲的胜地。
第四篇:天坑地缝
天坑地缝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员小梅。首先,感谢和欢迎大家进行本次旅游,我一定会热诚为大家服务的。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景点是天坑地缝,希望大家有一个精彩和难忘的经历。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位于奉节县,属地质公园类自然景区。北靠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与瞿塘峡紧密相连,与驰名中外的大宁河、小三峡隔江相望,与国家著名风景名胜区张家界相通,整个风景名胜区处在由九盘河和迷宫河相会形成的“V”字形流域里,辖桃源河、九盘河景区,迷宫河、神仙洞景区、天坑、地缝景区等,共由七十多个大小景点构成。
奉节天坑,因位于奉节县荆竹乡小寨村,因此又称小寨天坑。“天坑”在地理学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天坑坑口直径626米,坑深662米,坑底直径522米。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容积最大和最深的喀斯特岩溶漏斗,被誉为:“天下第一坑”。坑壁四周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两级台地:台地有两间房屋,曾有人隐居;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呈斜坡状,坡地上草木丛生,坑壁有几个悬泉飞泻坑底。坑底下边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小寨天坑与天井峡地缝属同一岩溶系统,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峡地缝补给,自迷宫峡排泄,从天坑至迷宫峡出口地下河道长约4公里。
天井峡地缝 距小寨天坑15公里。地面有一条天然缝隙,当地称天井峡地缝。地缝全长14公里,分上、下两段。上段从兴隆场大象山至迟谷槽,长约8公里,为隐伏于地下的暗缝。由兴隆镇大象山天井峡能进入缝底,缝两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一线天”峡谷景观。缝底有落水洞,暴雨后有水流。下段由天坑至迷宫峡,是长约6公里的暗洞,1994年,由英国洞穴探险家探通。天坑地缝无与伦比的美,吸引着海内外无数的探险家和旅游家的目光,成为探险者的乐园。还记得,97年有一组由天文学家进入了小寨天坑,当他们从天坑底部自下向上对数百米高的峭壁做逐一扫描时,发现在峭壁隐藏着只直径为4米的大圆球,球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钛,距今已经有7500万年到8000万年历史了,有的人认为这可能是外星智慧在地球的活动基地。不管它是真是假,至少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它神秘的向往。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让我们一起去见证天坑地缝的美与神奇吧。
第五篇:重庆面试奉节天坑地缝适用导游词
奉节天坑地缝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神奇的奉节天坑地缝参观游览。我是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景点导游员,我姓杨,大家叫我小杨就好了。旅途中,大家若有什么需要,请及时告诉小杨,小杨会竭尽所能去帮助大家。最后,预祝各位在天坑地缝的旅程中玩得开心,游得顺意。
相信各位朋友对天坑地缝一定充满了期待吧?那我们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出发前往景区吧!请大家跟着小杨走,同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注意安全。在此期间,小杨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天坑地缝。天坑地缝风景区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境内,属于七曜山山脉与巫山山脉的一部分,面积约456平方千米,是一个以山岳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独具特色的峡谷自然景观,集雄、奇、险、秀于一身,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小寨天坑是全球最大的喀斯特漏斗,呈双层结构,上部为椭圆形大坑,下部略呈矩形,它在深度和容积上均为世界同类型大型喀斯特漏斗中的第一位。天井峡地缝与小寨天坑相连,是世界上最窄、最深、最长的喀斯特嶂谷,总长33千米,平面呈倒J形,上东下西。
游客朋友们,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目的地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隐藏在这绵延的峰丛之中的便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坑”的小寨天坑了。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说小寨天坑是天下第一坑呢?其实这是由于小寨天坑那独特的地理地形决定的。小寨天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漏斗”。大家看上部像不像椭圆状呢?它的直径为537-626米,深320米。大家再看下部像不像矩形呢?它的深为342米(坑径南北357米,东西268米),总深度662米。现在请大家顺着小杨手所指的方向看,是不是看到峭壁上有一条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两级台地,一个是位于300米深处的一级台地,大家看到的两间房屋,曾有古人隐居在那里;另一级台地位于400米深处,略微有点倾斜,坡地上草木丛生,野花烂漫,坑壁有几湾清泉飞泻坑底。坑底下边又有地下河,因此小寨天坑就像是地下河的一个“天窗”了。站在坑底向上看,天就只有坑口那么大,颇又点“坐井观天”的意味。听完小杨对小寨天坑的讲解,大伙是不是觉得小寨天坑当称“天下第一坑”是名副其实了呢。
这样容易满足可不好哦,还有更精彩的呢?小寨天坑的神秘历来吸引着科学家以及探险者来考察探险。相信许多朋友还依稀记得97年国内掀起的“天坑”狂潮吧。当时,有一组由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组成的考察团进入了小寨天坑,当他们从天坑底部自下向上对数百米高的峭壁做逐一扫描时,发现在峭壁内约6米深处竟隐藏着„大家猜是什么呢?7只直径为4米的大圆球。这些大圆球呈曲线排列,球面上还刻着一些无法破译的文字和符号,经过一些科学的测定后,发现这些怪球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钛,距今已经有7500万年到8000万年历史了。有的人认为这可能是外星智慧在地球的活动基地。不管它是真是假,至少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它神秘的向往。
小杨看得出各位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那我们现在就去游览吧!不过下坑的小路弯弯曲曲,希望大家能在路上互相照顾,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