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个上海普通人的炒房故事
如果将上海楼市比作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那么很多人的人生因为这列火车而被改写:有的人在火车上打了个瞌睡,醒过来就已成为百万富翁;有的人清醒的看着这列火车的行驶方向,他们知道怎样才能使自己赚得更多;更多的人在尚未意识到的时候,火车已经从他们身边急速驶过,毫不留情的把他们留在了起始站的站台上面。
1999年,当陈丽平一家三口还住在仅有16.2平方米的老公房内时,她并不知道在今后的几年里房子将会对她的人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那个时候,在快要步入50岁的陈丽平看来,房子只不过是人们的住所而已。同样的想法也存在于20岁的袁富炜脑中,那一年在工厂做工人、每月只拿1000块钱的袁富炜几乎不对自己的人生抱什么太大的希望,那时的他还和父母以及爷爷奶奶蜗居在南市区的一间平房内。
可就在几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命运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陈丽平和袁富炜通过炒房实现了财富的几何级增长,“有时不是你改变了财富,而是财富改变了你。”现在的他们过得是另一种生活方式,陈丽平不再担心女儿以后的问题了,退休以后每天除了跳跳舞,打点家务之外把更多的心思花在研究房子上;袁富炜手上的两套商铺足以养活全家人,他现在开始考虑要多学点东西来充实自己,至于房产投资当然不会放下。
就这样,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正在被炒房所改变,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千千万万的人还在为生计疲于奔命,还蜷缩在狭窄的鸟笼中时,一些人已经突围而出,依靠他们特有的智慧来实现“富起来”的预言。
“我的投资策略其实很简单,首先要看地段,地段要好,出行一定要方便,太偏远的房子绝对不要去买,买了也比较难出手;其次我比较关注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后市的上升空间一定很大!和别人相比大概我的心态好也是个优势吧,一套房子涨到我自己的心理价位了我就会抛掉,有时心不能太黑了。”
陈丽平:精明的“炒房阿姨”
虽说退休在家,可陈丽平却不闲着,一大清早就先在小区里跳一场健身舞,然后到附近的菜场去买菜,女儿上的是夜班,白天起居都要她来照顾。为了说服陈丽平接受采访我们花了不少的功夫,今年51岁的陈阿姨像上海所有的中年妇女一样头脑精明、能说会道,话匣子被打开后便开始喋喋不休的叙述起自己这几年炒房的经历,此时记者连一句话都没来得及插进去。从1999年全家人窝在仅16平方米的老公房内到现在拥有3套物业,陈丽平的人生经历了从一贫如洗到成为百万富翁的巨大变革。
从16.2㎡到162㎡
1999年,当时房改政策实施没多久,我和家人下定决心要改变全家人的居住环境,因为在这之前我们一家三口一直窝在位于天山路一间16.2平方米的老公房里。我和丈夫都是当年插队落户的返城知青,没有太多积蓄,当时便拿出13万元在桂林南路买了一套72平方米的动迁房,当时的价格只有1700元/平方米,一家三口终于搬出了那个“鸡窝”。
之后没多久,我又看中了上海南站附近“金牛苑”内一套商品房,当时的均价只有3400元/平方米。因为我事先就知道上海南站的规划好、潜力大,而且房子又比较新,所以在2000年,我果断的把桂林南路的房子转手卖掉,买下了金牛苑一套84平方米的房子,总价为28.6万,首付3成只要8万,每个月还贷为1540元。至此,全家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就这样,我们在“金牛苑”住了两年。这两年我看着上海的房价慢慢变高,直到我发现“金牛苑”的房价已经超过5000元/平方米,这个时候已经是2002年了,我开始觉得房子也可以增值,是一种不错的投资。
于是我开始注意南站附近的一些商品房的价格,我发现更靠近在建中的南站的“迈克花园”此时的房价只有4200元/平方米,而且不论是小区的内外环境还是房型设计都要好过“金牛苑”。于是我就果断的把“金牛苑”的房子以45万的价格卖掉,再按揭25万购买了“迈克花园”内一套162平方米,总价43万的四房两厅,这一进一出我非但置换了一套更舒适的房子,还从中大赚一笔,当时的感觉不要太好哦!从那次开始我觉得在上海炒房绝对的有“钱”途。
机遇来了挡不住
在买下“迈克花园”的同一年,天山路的老房子拆迁,拆迁费拿到了20万。这时我感觉身边闲钱一下子多了,我想房产这么好,这笔钱还是要投到楼市里面去。2003年,我花了9万元在中山南二路又买了一套老公房,本打算现把这套房子给婆婆住的,但谁想一年不到婆婆就去世了,于是我把房子出手,仅仅一年时间这套房子从9万变成了18万,我从中一下子又赚了一倍。
到了2004年,上海楼市仍然涨势强劲,我当然不想罢手,3月份我看中了位于虹梅南路上的“蔚蓝城市花园”,我觉得那里小区环境好,又靠近在建中的中环线,当时的单价只有7200元/平方米,后市看好,于是就贷款56万买下了一套111平方米的房子。事实证明我的眼光是正确的,到了今年3月份,“蔚蓝城市花园”的房价已经涨到了10000元/平方米,我于是看准时机以111万元的总价抛了出去。
说实话我不太关心整个房地产的大势,我的投资策略其实很简单,首先要看地段,地段要好,出行一定要方便,太偏远的房子绝对不要去买,买了也比较难出手;其次我比较关注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地区,类似于像南站这样的地方,有好的规划支撑,前期房价这么便宜,后市的上升空间一定很大!和别人相比大概我的心态好也是个优势吧,一套房子涨到我自己的心理价位了我就会抛掉,有时心不能太黑了。
最近虽然政策这样,但我还是看好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吧,绝对不会跌的!我现在又华东理工学院后面买了一套50万的公房,是小户型,现在最流行的!小户型宜租宜售,现在市场不好我可以先租出去,到年底如果房价再上去我就把它抛掉。
还有我忘了,我这次去杭州的临安玩的时候看中了那里的一套房子,小区环境特好,周围都是别墅,上海找不到那么好环境的小区!你猜价格多少?才2800元/平方米!我觉得很有升值潜力,不过即使不卖出去我也想今后可以住到那里去养老,环境一级来!
陈丽平一口气把她这几年的炒房史说了出来,眼睛里闪烁着的是骄傲和智慧。当我们问她今后一旦有钱还投不投楼市时,她立刻答道:“投啊!为什么不投?现在不投楼市投哪里啊?”虽然陈丽平算不上什么精英人士,但上海人特有的精明和聪慧在她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她的经历代表了一个像她一样的“炒房阿姨”群体。
临走时我们要求拍照片,她突然变卦了,拉着记者的手说:“不拍不拍!这事可别宣扬出去啊!让人家觉得我们家那么多钱来得路数不明的!”她想了想又变口说:“其实我真没什么钱的,就几套房子,银行里只有几千块用来生活的!”我们忘了,她还是个怕露富的传统的上海人。
“进入后政策市场后,我认为那种买哪涨哪的情况已经不大可能出现了,也就是说傻瓜炒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李玉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请您稍后再拨。”手机中一遍又一遍的传出语音提示,显然李先生要比我想象的忙得多。就在左右为难准备放弃的时候,手机响了,电话中传来带有明显台湾腔的普通话“不好意思,今天真的很忙,您现在上来给您半小时时间可以吗?”
我不是房产投资客
我不是一个房产投资客,我和温州的炒房团有本质的区别,我的主业是IT,投资房产只是我的副业而已,李先生开门见山的向我表明了身份。2004年6月我才进入房产市场,之前在大陆一直都从事IT业,很少与房产打交道。我在这边主要经营计算机主板的销售和做一些网站的建设,从2000年来上海开公司至今也算是小有成就,家底也日渐丰厚。
无心插柳投资房产
说实话,我现在都认为我进入房产是偶然的。由于常年在大陆工作,总觉得租房子住不是很合算,加上公司经营稳定。于是就打算买一套房子住,这样无论是妻儿,还是父母来大陆看我都方便。04年7月底,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在吴中路附近的风度国际购买了一套150平米的三房,一来觉得这里距离自己工作的虹桥工业区不远,二来价格和房型都比较满意。当时的单价大约在8500元左右,总价也就不到100万。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还不错,就没有贷款就买下了房子,但是当时也真没有想会因为这套房子而投资房产赚钱。大约过了两个多月,偶然经过一家中介发现这个盘和我一样的房子居然要卖到120万,当时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短短两个月价格居然上去了这么多。回去和太太商量了一下就决定把这套房子卖掉再买一套便宜点的。不过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是很冲动,不光是因为当时不知道“期房限转”,整个交易都处于违规状态,更因为当时上海的房价上涨实在太快,要不是自身经济条件不错,卖掉那套房子后在这个地段真再买不起房子了。在倒手了第一套物业赚了20多万后,我和家人仔细的研究了一下上海的房地市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没想到上海的房子涨这么快,地段较好的房子在两个月以内基本都能上涨1000-2000元左右,这个利润要比我做IT来得快得多的多,而且感觉房价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利用两地贷款差额玩转地产
在发现了这个现象后,一家人决定在做好IT主业的同时,进军房地产市场。由于不愿意放弃IT主业,因此可用于地产投资的资金就十分有限,要想继续房产投资就必须借助银行的贷款来周转资金。因为在台湾贷款的利息要比大陆这边少2%左右,而贷款的门槛和成数都要比大陆这边低,我们就利用两地的贷款利率差,抵押在台湾的物业贷款,将资金投入上海的房地产市场。这样一来,一是解决了资金问题,二是回避了大陆不少的银行政策,为我们日后能在房产市场快进快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实在我家,真正炒房的是我的太太,她和我的一帮朋友的太太一起成天在上海大大小小的楼盘或中介中游走,寻找那些有潜力的楼盘,投资然后在出手,就这样来来回回好几个月,投资过的房产包括古北、徐汇、黄浦等地区的不少高档楼盘,而赚的钱居然要比我苦心经营的主业还要多。我们在投资初期本来还打算做做长线,以为中心区域的房子总价太高,不是很容易出手,想“以租养房”,后来发现这种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不但房价涨的吓人,出手更是异常容易,基本只要挂出去就被抢了。尤其是今年过完年从台湾以后,上海的房价涨的都已经有些夸张了,短短几个礼拜,我们手里的好几套物业都上涨了2000元以上,有的甚至涨了4000多元,在抛出以后真是赚的盆满钵满,太太高兴得好几晚上都睡不着觉。
瞄准潜力地段在观望中投资
随着近期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不少投资客撤离了楼市,我的不少朋友都规劝我趁早收手,不要像在台湾一样,跌的时候想抛都来不及。但我和太太始终都认为在大陆房价大跌的情况不大可能出现。第一是因为住宅是人们必须的生活品,而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既然有不断上涨的需求,那么价格就不应该大跌。第二是因为房地市场对整体经济影响较大,我想政府也不愿意出现忽上忽下的情况。不是那个“国八条”也说大涨大跌都是不对的嘛!进入后政策市场后,我认为那种买哪涨哪的情况已经不大可能出现了,也就是说傻瓜炒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买房投资就必须对楼盘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说它周边的配套、交通,比如说它周边市政规划等等,只有在分析了这些条件后,理性的入市才能在观望的市场中赢得先机,继续淘金。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一家虽然在房市中赚了不少,但是心一直放的很平,我一直认为投资房产只是有多余的钱拿出来玩玩,这个毕竟不是主业,即使不赚钱也就当在大陆多安了几个家。
“我在选盘的时候总是中意那些离中心区域不远,房型比较紧凑的房屋出手„„我始终认为小户型的房屋,投入资金少,风险小即使在楼市不景气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出手。”
刘宁:就爱小户型
初次遇见刘宁是在04年的秋季房展会上,不大的人却提着满满几袋楼书。晃悠在几个小户型楼盘的展台前,喋喋不休的和售楼小姐探讨着价格和市政规划,一副乐此不疲的样子。后来接触多了,才知道这个有点小市民模样的外地人居然也是个炒楼高手。
接到主编交给我的采访任务,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刘宁,虽然爽快的答应了我的采访要求,见面的时候还是小市民的要我付采访费,说是耽误了他赚钱的时间。阳光静静的洒在星巴克里,一个算是传奇的故事婉婉展现在了眼前。
拆迁费是我掘出第一桶金的钥匙
97年大学毕业以后,我一个安徽农村普通农民的儿子,就在开始了在大上海的生活。起初家里为了能让我出人头地借钱供我上完了大学,虽然毕业后能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工作、生活,但是微薄的收入也就只够自己糊口。大约是98或99年的时候吧,那时候政府对户口管的还不是很严。上海的舅舅说住的地方就要拆迁了,叫我和妈妈把户口落进去,到时候能拿点拆迁费。就这样我拿到了后来我发家的启动资金——延中绿地动迁费10万元。说实话,当时真的很矛盾的,政府给我们的条件是要么拿房要么拿钱。你想啊像我这样一个外地人有了房才有资本找老婆,才能继续在这样一个城市里生活下去。可是家里欠的债,弟弟上学的学费让我们只能选择钱,不过也很幸运,要不是选了钱现在我也不能坐在这里和你讨论投资了。
还完债,预留出弟弟的学费,10万拆迁费就只剩不到一半了。父母当时是想把钱存了,毕竟5万在农村也不是个小数目。我呢,总觉得钱放起来就死掉了,在上海这样的城市里机会几乎每天都有,就看你敢不敢下手了,于是就和父母商量看看能不能利用这点钱做点事情。你也知道99、2000年那会基本就是全民炒股,火的不得了,就在我准备投身股海的前一天,电视上刚好报了一个人炒股赔钱跳楼了,我妈就说什么也不叫我碰那东西。做小生意我又没那时间耗着,后来还是我爸说不行咱就买套房子,涨了就卖掉,赔了咱也能自住,就这样我拿着5万元现金,一头扎进了上海楼市。
小户型房永远都是楼市的弄潮儿
那时候我也不知道哪里的房子有升值空间,就觉得市中心的房子应该不会跌,于是就在市区到处找房子。当时中心的新房也就5000来块,但是5万还是不够啊,就找亲戚又借了3万多,转来转去发现怎么也只能买个60-70平米左右的小户型,在加上几个懂点行的朋友告诉我小户型投资比较稳,不大容易砸手里,毕竟这样的房子还是普通家庭的首选。经过几个月的排摸最后在东新路355号也就是武宁路沪西文化宫对面的地方天园买了一套60平米的一房。当时的价格是5000元,当时向银行贷款,房价加上点其他的费用一共32万。没过多久随着上海系列的利好因素,房价不断的上升。等到2001年6月的时候我倒手以6200元的单价把房子卖了出去,赚到了自己在楼市的第一笔。想想看那时候还是蛮顺的,也算是赶上了一拨好行情。
还完亲戚的钱以后,我就又继续在楼市中浪迹,先后在中山公寓、上海花城、中远两湾城等楼盘投资过,我在选盘的时候总是中意那些离中心区域不远,房型比较紧凑的房屋出手。第一是因为我第一套物业就是小房型,而且也赚了不少,就有些迷信小户型总认为她能给我带来财运;二是刚开始自己的资金不是很充足,只能投资的起100平米以下的房屋;三来,我始终认为小户型的房屋,投入资金少,风险小即使在楼市不景气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出手;四是,过大面积的房屋总是在一定的人群中转悠,运做周期长不符合我一贯快进快出的风格。这就是后来即使到了“非典时期”我一大群朋友抱着大房子想哭的时候,我还能从容的周转淘金的理由。
跟紧政策和规划才是硬道理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蛮象温州人的,辞掉工作,成天就拿着钱在各个楼盘里跑,好象除了炒楼就没什么事可做的了。从2000年到现在,我经手的房子也有100多套了,也能算是一个“老资格”了。我发现一般情况下有市政规划的地区,比如市博,比如大型绿地周围或是地铁沿线周边的房子升值的空间比较大,象三林、共富这些地区。不过这样的房子风险也不少,前期对房价的透支太厉害了,真害怕哪一天就崩掉了,当然中心地段的房屋是我永远青睐的对象。政策呢,在我看来是操纵市场的无形大手,他可以叫你涨,也可以让你跌。但是我始终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任何市场都存在投资的。目前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我认为是在打击那些投机者,而不是我们这些投资者。我承认我也做过投机,但是总的来说我认为我还是投资居多。在现在这样一个局势下,有针对的选择一些区域比如地铁房、中心区域投资还是有利可图的。一句话:跟紧政策和规划才是硬道理!四月初我在黄浦买了一套二手房,前几天抛掉也赚了十多万呢!
采访就要结束了,先前吵着要我付钱的刘宁却抢着付了咖啡钱。在提及照相的时候,他笑着躲闪,说是现在太老形象太差。过了几天收到了他发来的大学时期的照片,瘦瘦的,机灵、倔强的眼神从镜片后闪出。。。
“我看着他们赚到盆满钵满”?——听中介讲述炒房的故事
王家兴是我的好朋友,他是沪上一家知名中介公司某门店的店长。每次和他打电话,他都信心十足对我说:“如果你想炒房就找我,我保你赚。”确实,身在中介公司的他,帮别人炒楼就是他的职业。
2003年,第一次帮别人炒房
家兴是于2003年入行的。那时的上海楼市已经起飞。对于自己做的第一个案子,每一个细节,家兴都记得很清楚。那时在2003年的3月份,交易楼盘位于昭化路,定西路;是一个仅有40平方米的小户型。房子较新,是一套于96年左右交房的7层新公房,带电梯,目标房源位于6楼。该小户型当时的均价就已经超过7500元/平方米了,在那个时候,这个单价已经算是高的了。买家首付了十万,向银行贷款20万,期限十五年,月供1300元左右。
紧接着,买家又掏出1.5万元对房子进行了全新的装修,之后以2400元/月的价格将房子出租给了一个老外。当时这一笔交易令家闪有些心动,投入11.5万,以租养房,每月仍然能有一千多元的收益。
前一段时间,他得知,这位业主已经将这套房子转手,转手价格56万。粗算一笔,减掉所有的支出,净赚26万,平均每年的收益在13万。
这个案例给家兴带来的是兴奋,有一种“出师了”的喜悦。那时,家兴只想着能够在业务上不断的突破,让更多的房源经过他的手找到买主,积累更多的经验。
最得意的经历——两个月赚15万
在家兴的履历中,这样的案子比比皆是。在如今这个楼市疯狂的年代,年收益10万以上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那,这两年来,你觉得最成功的一个案例是什么呢?”我问道。家兴整理了一下思绪,“我所操作过的最成功的案子是帮助别人两个月赚了15万!”
2004年的11月,一位客户找到了家兴,希望在徐家汇附近觅得一套小房型进行投资。家兴在选房时有他的原则:首先,房子最好位于交易活跃的地方。掌握这一点对于一个中介人员是十分轻松的,长期的工作使家兴对于周边一带的二手房情况了如指掌。其次,周边的公建配套也是十分重要的,再者,产品的性能自然也在考虑之内,这其中包括房龄(对于贷款影响较大),以及小区的档次。
经过多次的比较,买家看中了位于中山南二路和天钥桥路一套高层住宅。该案建筑面积仅有36平方米,况且还是高层,使用面积其实很小。最后的成交价格是35万元。这个买家比较经济,房子到手后他仅拿出6000元进行了简单的装修。买家的意图很直接,他想做短期投机生意。于是,还在办理产权交接的时候,他便将房子又委托给了家兴。
时间跨入到2005年。由于市场上的预期是春节后将有较大的涨幅,因此众多投资者在这个时候欲大量的买进二手房,需求量激增。家兴觉得此时是出手的最好时机。另外,我们不要忘了,在二手房交易中,除了真正的市场因素,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中介引导的人为因素也占有相当浓的成分。为了成交,他们会利用各种手段造成一房难求的假象。比如说当着下家的面,让同事冒充买房者打电话进来;用语言刺激下家,让他觉得如果不提早下决定房子就被卖掉了。这样的事情对于家兴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一对来自法院的夫妇终于没有扛住来自中介的各方面攻势,决心接受家兴为他推荐的这套房子,以50万元的价格成交!他们也是用来做投资的,首付15万,贷款七成,月供2000元,出租后的租金收入为1800元/月。
再次谈起这笔交易,家兴仍然是十分得意的。但得意之余,家兴也有些许的遗憾。这种成功的案例越多,留给家兴的遗憾也就越多。家兴的这双手炒热了一套又一套的房子,把钱大把大把的装入别人的口袋里,却没有成就自己。
天上掉馅饼,他看见了,却捡不起
这其中,最大的遗憾发生在2004年的9月。一天,家兴接待了一位普陀区的客户。这位女士在金沙江路和大渡河路附近有一处物业。她显得很急,谈到她的房子就有些烦。令家兴觉得有些不对劲的是,她要把自己那160平方米的房子以单价5500元的价格出售。虽然她的房子是朝北的,但当时朝北的房子市场价格也要7500元/平方米。谁会以低于市场价近2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出手呢?难道这个人头脑有问题?或者这套房子的工程有什么问题?抑或没有产权证,或者里面曾经死过人?一时间,家兴觉得这个案例比较棘手。
这位女士似乎非常急于出手。他对家兴说“我只要到手90万就行了,这房子越快卖掉越好。如果你们能以更高的价格成交,差价可以给你们。”家兴从来不相信天上能掉下馅饼,这套房子后面究竟藏着多少的秘密?本着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家兴决定把事情搞清楚。
带着种种的疑问,家兴拨通了这位女士的电话。令他意外的是,一听是中介的人,电话那头便开始滔滔不绝的谈了起来。原来,这套房子给这位女士带来了太多的难过的经厉。在最开始的时候,开发商背着业主将项目抵压了出去。因此,这里的业主都是没有产权证的。但这位女士的人际关系比较广,在电视台里有朋友。在朋友的帮助下,这件事情很快便被曝光了出去,得到了社会以及有关部门的重视。迫于多方面的压力,开发商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为这位女士办理了产权证。
但是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她与开发商也就在此时结下了梁子。小区的物业公司是由开发商的亲戚开的,开发商利用物业公司不时的与这位女士做对。在物业管理费,维修基金等各方面都与她过不去„„
在家兴看来,这位女士已被折腾得神经有些错乱了。一个小时多,家兴几乎没有说一句话,没有提问,任凭她喋喋不休。又经过了几次的实地考察,家兴证实了她的说法,并且这位女士也不缺钱花。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帮她找下家了。
如此诱惑的一块蛋糕,一旦上市将会瞬间被抢走。近水楼台先得月,家兴想自己吃下。眼下的问题是他没有那么多的钱。尽管单价较低,但90万元对于家兴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家兴当时的积蓄还不够付30%的首付。于是他找到了一位家里较有钱的同事,希望和他合作,一起来运作这套房子。但是,对方在经过细细考虑后决定放弃,他觉得房子太大不易出手。
由于房子主人急于出手,他不得不继续为她找下家。在家兴的朋友当中,有三个人对这个房子十分感兴趣:一个台湾商人,一个温州投资客,一个东北女人。他们三个人决定合伙买这个房子。
他们很快便与卖家签了合同。他们并没有选择一次性付清的方式,仍有一部分的款项是需要向银行贷款的。台湾人觉得自己去贷款公正费用过高;温州人说自己手中房产太多,已经有较多的贷款;因此,最后他们决定以东北女人的名义去贷。但那个东北女人并没有工作,他们在古北找了一家公司为她开出一份假的收入证明。
但戏剧性的一幕又发生了,银行在决定放贷前打电话到东北女人的“公司”去确认,但得到的答复竟然是查无此人。结果,贷款没有办下来。
后来,他们三人又找到其它的亲戚来帮忙。但银行都以年龄太少,学历太低,信誉不够为由拒绝放贷。时间一拖再拖,他们没有在合同规定时间里付清全款。上家本来精神就有点问题,于是书面通知下家违约,要求要么付清余款,要么赔偿房价10%的违约金。
下家自然不愿意付违约金,但又拿不出全款。于是,两边僵持住了。家兴在中间不断的调解,为他们谋划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最后,下家终于找到能够办下贷款的朋友。双方又重新坐到了一起。可上家又反悔了,以两次签定合同的人不同为由拒卖了。但这倒嘴的肥肉怎么让它溜走,那个台湾人火了:“你今天如果不把这个房子卖给我,你老公和孩子的性命可要小心点!”
中介店里,两方闹得不可开交。但最终,还是在家兴的劝解下签了合同。这件事历时近两个月,家兴被折腾的身心俱疲。成交时,房子的市价已涨到了8500元/平方米。
2005年1月份,家兴将这套房子再次转手,成交价11000元/平方米,4个月,净赚80万左右。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这件事情就发生在家兴的身上。只不过,他仅仅是一个操盘手。每当提起这事,家兴都大呼“亏”啊。做为中介的他,比一般投资者有着更多的机会遇到类似的“异常”卖家。市场上总有那么需要急需用钱的人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抛出房子,求助于中介公司是这些人最常见的作法。一般来说,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不是业务员自己融资吃进,就是被中介公司自己买进,然后再转手赚取差价。家兴只可惜自己当初拿不出足够的资金。
一次一次,房子经过家兴的手不停的升值;他和炒房人一起尝过楼市的酸甜苦辣;他是楼市英雄产生的见证者;他是涉入楼市这潭水最深的人之一,但他却又从未真正沾湿过衣襟。
家兴出手了,楼市疲软了
终于,在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家兴终于自己出手了。今年1月份,他看中了一套漕溪三村的房子,以40.5万的价格吃进,另又掏出了一万元进行装修。产权证的过户一般要两个月左右,当家兴一拿到产权证便挂牌出售。买家很快便找到了,他们最后以48万元的价格成交。虽然,这比起他的纪录来说不算什么,但毕竟这是他的第一笔投资,炒楼的钱用得都自己的。家兴这时也将工作辞掉了,他想要自己开个房产中介店。一方面,不再为别人打工,另一方面方便自己继续进行房产投资。
天有不测风云,政府在这个时候推出了一系列的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下家在交易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违约,扔下了5000元的违约金跑了。上海楼市因为政策的影响急转直下,家兴开公司的念头也暂时搁浅了。家兴现在有些无奈,市场最好的时候他在帮别人炒楼;当他入市了,楼市却遇到了波折。他现在只期盼着上海楼市能够早日的回暖。
虞韬:以租养房长线投资,该出手时再出手
和虞韬先生约的是上午10:30分见面。可由于我错误的估计了上海的交通,我迟到了半个多小时。11:00,站在长宁区中级人民法院的门口,我拨通了虞先生的电话„„
虞先生是一名人民警察,高大帅气。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法院内设的咖啡厅。
虞韬是地道的上海人,早年从警校毕业便做了一名人民警察。没几年,调到了市第一人民法院工作。谈起他的房产投资经验,虞先生坦言,最初他是没有什么投资想法的。他第一次买房是为了结婚而用,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
在此之前,虞韬因为政府的原拆原建工程已经在长宁地区拥有了两套住宅。一套是三室两厅,一套为一室一厅。
第一次出手为结婚
2003年.虞韬第一次出手置业。
2003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那一年,非典肆虐全国。但这不可抗力对上海楼市却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虞先生就在这时候,看中了位于普陀区以西金沙江路附近的金沙雅苑。当时金沙雅苑的均价在5000元/平方米左右。经过精挑细选之后,一套130平方米左右的三室二厅二卫的房子进入到虞韬的视线之内。
那时的虞韬和妻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积蓄,他们并没有选择最低的首付。为了减轻其日后的还贷压力,虞和妻子付了40万现金,从银行仅借了20万,贷款期限为十年,每个月的月供不到2000元。
与此同时,虞韬把自己位于长宁北新泾的面积为55平主米的一室一厅租了出去。由于北新泾当地的租赁市场比较活跃,发展比较好,虞先生的这间房子的月租金价格达到了1500元。这样算来,虞韬的房屋租金收入就可以抵掉大部分贷款月供,每个月只用再掏三四百元便可以养得起新买的金沙雅苑的房子了。
虞韬是幸运的,上海人的身份使他通过有利的政策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基本住房问题,还为其另外争取来一份收入。虞不但可以以租养房,这一波上涨的行情还使他的资产不断的升值。但虞韬并不缺钱,他认为房子是最好的保值品;况且,他比较喜欢做稳定的中长线投资。
第二次投资看重品牌
虞韬的第二次出手是在2004年8月。
虞的第一套房子并没有给家里带来多大的资金压力。他与妻子的年收入在20万左右,以租养房的方式使他俩在较短的时间里又积累起一笔款项,这次他们两口子是抱着投资的心态准备入市的。虞韬的妻子就职于一家沪上知名的地产集团,她对楼盘投资有一定的研究。这次出手,他们看重的是物业的品牌;看重的是周边的租赁市场。
最后,他们选中了位于浦东联洋国际社区的仁恒河滨城。当时,正值仁恒河滨城一期推出第二批房源,通过摇号的方式,虞韬购得一套130平方米左右的三室。当时仁恒河滨城的单价是1万元,虞韬向银行贷款70%,月供5000元。与时同时,虞手中的金沙雅苑的房子已经交房了。他随即就以2500元/月(毛坯房)的价格又出租了出去。这样,加上虞位于长宁北新泾的一室的房屋的租金,其两个房子的每月还贷实际支出为3000元左右。
2004年底,虞韬为他金沙雅苑的房子办理了提前还贷。目前,他手中一共持有四套物业,其中一套需要还贷款;另有两套房子出租,为他带来租金收益。一进一出,其每月实际还贷额外支出在1000元左右。
今年9月份,仁恒河滨城就要交房了。虞韬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比较兴奋。由于这个项目本来就是全装修的,因此到时虞韬可以直接将它挂牌出租了。据虞了解,当地像他这样的房子月租金价格在10000元人民币左右。届时不但以租养房不成问题,盈余将是十分的可观的。
总结经验,瞄准外埠
严格的说,虞韬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房产投资者。他买房的动机比较的复杂,即有为了改善自己居住的想法,也有保值投资的念头。有的时候,虞韬自己也分得不是很清楚。本来金沙雅苑的房子是为了结婚而买的,但不断上涨的大势和以租养房的经历让他渐渐意识到房产投资的重要性。虞韬现在住在他同样位于长宁区的三室的家里,这里距离他工作的地方较近。他不打算搬去金沙雅苑,那套房子将被作为纯投资物业长期出租或者短期套利。
他现在准备把手中那套55平方米的一室一厅的房子以58万元卖掉。但当下行情不好,想买房的人不多。不过,虞韬并不缺钱,他不急于出手。况且,现在租金市场行情又涨了,那套房子就先租着吧。等到以后市场上交易活跃了再说。
随着投资房产经验的不断积累,虞韬也有了自己的投资宝典。在虞看来,只要中国的经济保持高速的发展,长远看上海的房价还有继续涨的。但将来的楼市不会还像前一段时间那样所有的楼盘一起上涨了。只有切实利好支撑的楼盘才有上涨的可能。品牌是虞韬的第一选择,品牌物业能够更好的起到保值增值的效果,他相信品牌开发商的实力;其次,虞韬最关心的是楼盘周边的客源情况,租赁市场是否活跃。他还是喜欢以租养房的较稳妥的长期投资方式。
虞韬现在最想持有的就是仁恒河滨城,这套房子自住投资都还不错。如果时机成熟,他想把手中金沙雅苑的房子也卖掉。虞现在对苏州金鸡湖旁边的房子比较感兴趣,那里的房子品质不错,旁边就是工业园区,可以提供强大的租赁需求。
“现在看世界的眼光都不同了,以前没好好读过书,现在觉得什么都要学习,就像抄房,过去是凭感觉,现在那么多政策出来,市场越发扑朔迷离,不好好研究是不行的!”
袁富炜的“商铺经”
和袁富炜的见面一波三折,因为节前需要完成的工作太多太杂,我两次改变了采访计划,出乎我的意料,最后他亲自开车过来登门造访,于是我在时代地产的会客室里看到了这位精力充沛的年轻人。袁富炜比我想象中要年轻得多,天生一副孩子脸,理个短寸头,笑起来时手会下意识的摸摸脑袋。这会儿他又在笑,“我能有今天主要是机遇好!”——如今袁富炜拥有3套商铺、2套住宅,总资产超过300万,可是谁又能想象就在五年前他还只不过是一个不名一文的普通工人?
两个决定改变命运
1999年,当时只有20岁的袁富炜在一家工厂做事,每月薪水1000元,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在这个时候似乎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将来。“那时不知道前途在哪里,就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过一天算一天。”25岁的袁富炜这样形容20岁时的他,“就像窝在井底下的乌龟,根本没想过能爬出这口深井。”这时他和父母还有爷爷奶奶挤在当时南市区半淞园路上的一套平房里——这是他爷爷当年自己盖起来的私房,居住环境之恶劣我们无从想象。
儿子长到那么大还住着这样的房子,袁富炜的父母也是满心焦虑,到了2000年,他们终于决定拿出平生所有积蓄改善全家的居住环境。“我知道爸妈这是在为我的将来考虑。”他们花了20万元在南市区买了一套59平方米的老公房,两室一厅,一家三口终于搬出了平房,开始了新生活。这也成为了袁富炜的第一次购房经历,“当时就觉得房子真是个好东西,房子大了,住在里面人的心情也不一样了。”一套房子改变了袁富炜的生活。
“人家说:穷则思变,自从买房以后我发誓再也不会回到原来的那种生活中去!”这一年,袁富炜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他和女朋友(现在的妻子)双双辞掉了原先的工作,拿着父母资助的2万元在上海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七浦路租下了一个商铺,开始做起了服装生意。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十分正确,当时七浦路的商铺月租金不足700元,由于生意不错,从那时起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大概能达到5000-6000元,就这样袁富炜开始累积起了财富,并很快买了辆小车,小两口的生活越来越好。
到了2002年,袁富炜发现七浦路的生意越来越好,他开始觉得租商铺不如自己买商铺,于是又一个重大的决定在他心中萌生。他拿出了近两年来自己所有的积蓄总共16万元,又贷款20万元,在同个商场的3楼买下了两个商铺。他把商铺租给别人经营,半年后随着七浦路市场的日益繁荣,两个商铺的租金已经基本可以抵消其每月还贷的钱了。到了2003年,七浦路的商铺行情看涨,每个商铺已经可以租到5000元/月了,加上本身所经营的服装生意的收入也逐年增多,袁富炜进入到了新一轮的财富增长。
长线投资的魅力
不久以后,从投资商铺上吃到甜头的袁富炜决定全面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他把当年父母买的那套老公房以30万元的价格转手给了自己的岳父岳母,然后自己在龙华东路的“卢湾滨江时代”买了一套123平方米的三房两厅(全装修房),总价为108万,“现在看来,这房子还是买得相当划算的。”基于七浦路两套商铺稳定的收益回报,袁富炜贷款七成,每月还贷在5000元以上。
这时的袁富炜每月的收入大约在15000元以上,月还贷大约为8000元,“因为有那两套商铺在手,所以完全可以保证我每月有稳定的进帐。”提起他那两套神来之笔般的商铺,袁富炜的脸上洋溢起了得意的笑容。“我觉得投资房地产还是应该注重长线,现在市场这么好,房地产肯定会长期看好。”
2004年上半年,七浦国际兴旺市场二期开盘,对商铺投资情有独钟的袁富炜再次出手,和自己的阿姨合资购买了一套总价88万元的商铺,相比之前投资的两套商铺,这套还属于期房的商铺价格翻了足有5倍之多!“现在商铺的价格已经太高了,那时我感觉到投资商铺的门槛已经越来越高了。”袁富炜开始把目光转向了住宅。
2004年底,袁富炜又果断的进入到住宅投资中去。他从一个朋友那里拿到优惠价,以7650元/平方米的单价买进了位于逸仙路上的“幸之苑”的一套111平方米的房子。总价85万,贷7成,月还贷3200元。
当问到他会不会因为近期政策频出而打算在短期内将房子出手套利,袁富炜摇了摇头,“虽然最近出台的政策是为了打压投资者,但我一直是做长线投资的,上海毕竟是中国的名片,所以我仍然长期看好上海的房地产市场。”
短短5年多的时间,袁富炜从2万元起家到现在拥有3套商铺、2套住宅,总资产超过300万。问起投资房产的心得,袁富炜很腼腆的摆摆手,“主要还是机遇比较好!”他顿了顿,“当然上海的市场实在是太好了!”
靠投资商铺进入到房地产投资大军中的袁富炜对于长线投资颇有心得,“我投资商铺基本都是做长线,从不急于去套利。”他的这种心态帮助他成功的从一个身无分文的青年蜕变成为身家百万的“富翁”。
投资不问菩萨
但是,25岁的袁富炜感觉自己的投资之路才刚刚开始,“现在看世界的眼光都不同了,以前没好好读过书,现在觉得什么都要学习,就像抄房,过去是凭感觉,现在那么多政策出来,市场越发扑朔迷离,不好好研究是不行的!”下一步他的投资重点将放在住宅上,怀揣着长期看好房地产市场的想法,袁富炜仍然将采取较为保守的长线投资。在投资门槛渐高的今天,袁富炜还提出了“集资抄房”的新观点,他认为亲戚或者要好的朋友可以通过集资来进行房产投资,这样一来对于资金要求比较高的投资产品就不成问题了,而且这样也可以分散风险。
临要走时我发现他手上挂了串佛珠,问他信不信佛,他说从小就很信佛。我问他那你投资房子的时候要不要请示菩萨?“不请示!投资完全是靠自己的眼光和魄力!”袁富炜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这个时候不想办法赚钱还等什么时候啊?”从只拥有一套10万元的老公房开始,在短短3年时间里张淳军的财富滚了二三十倍,“和一些朋友相比,我觉得自己这几年的投资并不算特别成功,只要还有合适的房子我一定会继续买,抓住现在的大好时机再赚一笔!”
短线炒客张淳军
采访张淳军的那天下午正好下雨,由于两次变更了见面地点,最后在延安路上的华敏世纪广场我终于逮到了他。张淳军刚坐定就接了一通电话,我此时打量这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从他脸上几乎看不到一点沧桑的痕迹,看起来张淳军的人生一帆风顺得很。
在某知名食品公司做销售主管的张淳军面对媒体时还有点羞涩,挂了电话就连连摆手道:“我其实属于特普通的那种人,炒房也算不上成功。”他这样说的时候手上实际已拥有2套商铺和3套住宅,近期还准备再购入一套住宅。
非法商铺买教训
2001年,作为知青子女的张淳军在大学毕业后户口落回了上海,“当时提了两包行李就来到了上海,感觉自己啥都没有。”在父母的资助下他在莘庄买了一套10万元的老公房,当时拿出首付3万元再加上装修3万元,张淳军在上海拥有了自己的家。
之后的一切似乎都显得那么顺利,拥有本科学历让张淳军的职场之路一帆风顺,虽然先后换了3次工作,但收入却是在稳步攀升的。已经有了一定积蓄的张淳军已经不满足现有的居住条件,于是很快有了第二次房屋买卖经历。2003年底,他将原来那套老公房以32万元的价格转卖了出去,在2004年春节用这笔钱置换了位于银都路上的“好世凤凰城”,当时好世凤凰城的单价为6400元,那套房子的总价为60万元。就这样,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两年内张淳军的居住环境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
这时的张淳军还没有想过要去进行房产投资,他的钱多半还放在股市里面。“炒股的钱几乎全都赔了,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不算是机会的机会,虽然这第一次房产投资不算成功,但却使我从此进入到了炒房者的行列中去。”
2003年,张淳军在当时的春申汽配城一口气买了5个商铺,“说是买下其实只是交了3万块定金的那种,后来知道开发商三证不齐,一直拿不到产证。”商铺拿不到产证就没法合法出租或经营,经过那次的教训张淳军知道了在投资房产时要格外注意房子有无产权、开发商证件是否齐备等细节问题。
短进短出的炒房方针
在那次不太成功的投资经历之后,张淳军开始频频出手了,这时他的年收入也已经达到了8万元左右,“那时我自己的收入已经比较高了,理财的意识也增强了,股市一直非常低迷,但楼市却异常火爆。”于是张淳军开始把手上的闲钱都转投到楼市中去。2003年下半年,在一帮朋友的带动下张淳军在奉贤买下了两套商铺,他打算等到价格上涨以后便迅速出手。这个时候上海楼市疯长的态势已经显露出来。“当时房价已经很高了,我自己有点看不清市场走势。”为此,张淳军并没有急于进入到住宅投资市场。
2004年是上海楼市疯涨的一年,上半年张淳军终于把春申汽配城的那5套商铺以每个5万元的价格出手。之后他又先后帮朋友炒了两套房,分别是骏豪国际和嘉和花苑,每套从中获利10万元。充当“中介”尝到甜头的张淳军此时再也忍不住了,到了下半年他见楼市还在一路狂飙突进,于是果断出手买下了当时颇具名声的“安亭新镇”内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单价为6000元,短短几个月后安亭新镇的房价就涨到了7500元/平方米。“我当时已经买得晚了,算起来其实没赚到什么。”回想2004年上海楼市的疯狂表现,张淳军的不甘心似乎也情有可原。
“这两年房价涨得实在太厉害了,短线投资赚得快,能迅速套利以便再进行下一次投资,所以今年之前我都是希望通过短期套利来实现财富增长的。”但是进入到2005年之后,房地产市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府调控年,政府平抑房价的决心很大,张淳军当然也感到了这种压力。“但我还是觉得房价不会跌!只是想要短期套利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了。”
投资目标转向二手房
2005年4月26日,位于闵行区春申路上的都市星城二期开盘,推出的153套房源共有500多人排队认购,张淳军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当天早上他发动了全家人一起去排队,他很幸运的拿到了一套房子,“这个楼盘在春申路上的地段占优,周边的次新房都已经卖到10000元/平方米以上了。”此时都市星城的单价为9000元/平方米。
现在张淳军拥有两套期房在手,加上他自己住的好世凤凰城,每月还贷的钱接近10000元,“我事先已经准备好一笔钱来交贷款了,一旦这两套房子交房就迅速出手。”在过去张淳军的想法就是希望依靠这种短进短出来快速获取利润。“自从4月份一系列抑制炒房的政策出台后我发现短线操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了,现在除了期房限转之外,还限制了转按揭。下一步我不太看好期房投资了。”
说到这里他的手机又响了,“是中介,催我去看房的。”听完电话张淳军向我解释道。正如他刚才所说的,他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二手房市场了。张淳军告诉我他现在看中的一套房子就位于我们谈话的地方——华敏世纪广场内的一套111平方米的房子,是一套全装修房,“这里地段好,周围写字楼多,房子租给白领一个月大概能租到7000元,我完全可以以租养房了,买二手房的好处就在于不用等它交房我就能直接出租出去,一旦市场变好我也可以选择出手。”
抓住机会再赚一笔
从短线套利到以租养房,张淳军面对现时的政策也适时的改变了自己的投资方式。对于这次的政策打压下房价出现滞涨的现象www.xiexiebang.com张淳军表示出了他对后市的信心,“我预计这房价滞涨也就是两三个月,6、7月份开始大概就会慢慢回暖了。”
身边还有50万元流动资金的张淳军宣称自己不会罢手,因为他十分看好上海的发展前景,“这个时候不想办法赚钱还等什么时候啊?”从只拥有一套10万元的老公房开始,在短短3年时间里张淳军的财富滚了二三十倍,“和一些朋友相比,我觉得自己这几年的投资并不算特别成功,只要还有合适的房子我一定会继续买,抓住现在的大好时机再赚一笔!”
话音未落他的手机又响了,“中介又在催了!”张淳军无奈的笑了笑,“我还要去看看那套房子,你们上杂志的时候不用真名是把?其实我算不了什么,真的,投资不算成功的。”他边说边起身要走,虽然身家百万,但张淳军离开时的背影却是如此的平凡。
第二篇:古人炒房故事多
古人炒房故事多
文|张敏
2012年05月05日18:50 来源:《文史参考》
面对越来越高的房价,当人们把抱怨和愤怒指向炒房人时,不应忘记一个基本事实——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炒家。历史上多少炒房人,用他们手中的交易,维系市场的存在,推动市场繁荣,也用人生的悲欢,感受市场的冷暖,诠释市场的凶险。
《文史参考》2010年第5期
每一波楼市行情,都少不了炒房客的身影。
2004年,房地产市场升温,温州“炒房团”大举入市;2007年,楼市火爆,山西“煤老板”集体进京团购;2009年,楼市复苏,炒房者卷土重来;2010年1月4日,世界最高楼迪拜塔落成,中国炒房团又潮涌般杀向迪拜„„
面对越来越高的房价,当人们把抱怨和愤怒指向炒房人时,不应忘记一个基本事实——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炒家。历史上多少炒房人,用他们手中的交易,维系市场的存在,推动市场繁荣,也用人生的悲欢,感受市场的冷暖,诠释市场的凶险。
古人炒房故事多
在古代,城市人口较少,住房问题并不突出。但仍有一些皇族、官员和富商大贾广占土地、投资置产,然后转手卖出赚取利润。
南宋李焘的 《续资治通鉴长编》写道:“诸王邸多置产市井,日取其资。”说的是宋朝宗室和勋臣多兼营房产,坐地收租。书中提到了大臣夏竦投资商铺的故事,夏竦是三朝元老,宋仁宗时期拜为副宰相,他的房产是很多的。朝中大员直接投资房产,攫取高额利润,足见官商“勾结”程度之深。
元末明初,出了一个靠房地产发家的大富豪,他就是号称“江南首富”的沈万山。史载他从“躬稼起家”,“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资巨方万,田产遍于天下。”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攻下金陵后,准备定都,决定扩建城郭,但府库空虚,一时找不出钱来。于是朱元璋找到沈万山,以允许他在南京城开发房地产为诱饵,要他分筑一半城池,结果,沈万山负责的东南城比明王朝负责的西南城还早完工三天,而南京城内房舍,半数出自沈万山之手。沈本想借此寻求朱元璋的庇护,以获取更多财富,未曾想反遭朱的嫉妒。朱心想你一介平民,竟然抢皇帝的风头,遂找茬修理。可怜沈万山最后落得个抄家夺产,充军云南的下场。
到了清朝,民间炒房日盛。乾隆十六年(1751年),平民丁予范在天津刘家胡同二道街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处四合院,前后10间房,共花了180两银子。丁予范盖这套院的目的,就是想高价转卖,哪知没人接手,直到乾隆十九年(1754年),才低价出手,仅卖了177两银子。丁予范花了几年工夫,不但没赚上钱,还倒赔了几两银子。可见当时炒房,风险着实不小。
道光十八年(1838年),天津又有一位炒房者,名叫任秀坡。他比丁老板精明,花了200两银子把刘家胡同二道街的这套四合院盘下来,加盖1间客房、1间门楼、3间书房、3间板房,院子中间用一道月亮门隔开,本来一望到底的低级四合院,变成了前后两进的高档四合院。任老板为改造这套院,花了150两银子,加上当初的购买成本,总共投资了350两,可他最后卖了整整600两,净赚250两。
更厉害的一位是同治年间北京宛平县的缪子集老板。缪慧眼识珠,在同治十年(1871年)农历八月,瞧中了北京城区西坊二铺大马神庙西头一套四合院,花150两买了下来。他一不翻建,二不装修,只在大马路口张贴了几个小广告,就拉来很多买主。他让买主竞价,最后竟然按600两的高价卖了出去,不考虑税费的话,净赚450两,利润是成本的3倍!缪子集眼光之准,手段之辣,心计之深,与现在的炒家有得一拼。
犹太人哈同、沙逊上海炒房
还有比缪子集更狠的炒家,那就是在上海炒楼,成为远东首富的犹太人哈同。
哈同,1849年出生于巴格达。他幼年靠拾破烂、拣煤块为生,后来随父母辗转来到上海,替犹太老乡开办的沙逊洋行看大门。哈同为人勤快、谦让,加上平时省吃俭用,很快就积攒了一笔财富,他用这些钱购买了一些零散的土地。
哈同的“炒房”事业始于中法战争。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老将冯子材的率领下,于广西镇南关接连挫败法军。上海的“洋大人”们坐不住了,他们担心清军打败法国后,接下来就会清理他们,于是纷纷逃离上海,上海房价因此暴跌。哈同的新婚妻子罗迦陵也劝丈夫暂时去香港躲躲。哈同却认准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说服妻子后,哈同联络了周围的一批犹太人,以每亩地20银元的低价收房。为筹集资金,他甚至把妻子的首饰也变卖了,筹来的钱全部用于购买房屋土地。
这是一场代价颇高的赌博,但是哈同赌赢了。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的情况下“不败而败”,与法国签订了《中法和约》。“洋大人”们又纷纷回到上海,“十里洋场”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哈同则名利双收,到20世纪30年代,他占有了上海最繁华地段南京路地产的44%,当时南京路两侧的大楼、里弄,凡是以“慈”字命名的,如慈淑大楼、慈裕里,都是哈同集团的产业。哈同成为犹太“炒房团”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被人称为“远东首富”。
当时在上海的外国炒房团并不止哈同一家,即便在犹太人中,哈同也并不是最早的。哈同之所以能后来居上,除了出色的判断能力外,还得力于他与政府官员密切的人际关系。一方面,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在上海的3个护军使,都与哈同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哈同也与革命党人建立了联系。1901年,哈同结识了著名僧人黄宗仰,并请他为自己设计了爱俪园。1910年爱俪园在涌泉路(今南京西路)落成。经黄宗仰疏通,孙中山、蔡元培都到过爱俪园,蔡锷将军曾在此养病,就连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婚礼也是在园中举行的。辛亥革命后,上海的3个护军使,也都与哈同关系密切。
哈同炒房十分看重长远利益,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他曾在河南路口到西藏路一带买了不少房产地产,但当时的西藏路交通不便,上涨余地很小。哈同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他向租界当局建议修筑马路,并自掏腰包60万两银子,雇人铺设马路。马路修好以后,这一带的房价涨了10倍多。另外,哈同很早就在静安寺以东的郊野买了300亩空地,购买时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认为不值。后来,英法美在上海的租界不断扩张,哈同的这块地亦被征用,他又狠狠赚了一笔。
1931年哈同在上海去世,留下巨额财产让不少人垂涎三尺。哈同的养女、管家、亲戚,甚至日伪都卷入了遗产争夺。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日军侵占上海后,大力排挤各国商人,征用哈同集团的房产。爱俪园被日军占领作为营地,园内建筑被破坏殆尽,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这个近代上海最豪华的私家园林仅剩几间洋房而已。
除了哈同,还应再提一个人物,那就是沙逊。跟哈同相似,沙逊也是通过在上海炒房发家致富的犹太人。
沙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建筑上,最典型的当属上海外滩的“远东第一高楼”——沙逊大厦。它是哥特式建筑,面向黄浦江,屋顶有19米高,瓦楞紫铜皮覆盖,相当气派。建成以后,外滩一带的地价一路飙升,势不可挡。到民国十三年,这块地估值竟达220万两白银。
河滨大楼是沙逊的又一得意之作,大厦建成于20世纪20年代,位于北苏州路,与繁华的南京路仅一水之隔。沙逊看准上海人口激增地产猛涨的趋势后,将原先的宝康里全部拆除,兴建中档的旅馆式公寓。大楼建成后全部包月出租,房租收益巨大。以整个南京路外滩产业为例,从民国四年到十五年期间,沙逊共获租金105万两白银,其中河滨大楼占很大比重。
靠这些高层建筑发财后,沙逊乘胜追击,接着又造了几件传世之作,包括位于黄河路的卡尔登大戏院和南京西路上的仙乐舞馆。抗战期间,沙逊的财产遭到日本人的野蛮掠夺,集团开始走下坡路。1945年后,沙逊陆续抛售自己的产业,将资金转移至香港、伦敦,并将集团总部迁至巴拿马的拿骚。
二战后,绝大多数犹太人离开上海,前往美、苏等国和新建立的以色列,到1953年,曾有数万人的犹太社区只剩440人。在这次犹太“移民”后,犹太“炒房团”基本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三篇:抱歉,老师就是个普通人
抱歉,老师就是个普通人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赞誉啊!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大力弘扬良好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对不起,老师就个普通人,起不到灵魂的工程师的作用,家长才是塑造孩子灵魂的真正工程师!古人云:“打铁先得自身硬”,父母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熏染、熏陶、熏修孩子。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孩子有道德、有品德、有德行后,再送到学校学习知识技能。把有道德的孩子送到学校,肯定对学习知识技能积极主动,求知欲望高,对老师的培养感恩戴德;对同学的帮助念念不忘。因此,如何做人的伦理道德,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亲力亲为的行动:
1、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的言传身教;
2、父母践行家庭美德的耳濡目染;
3、和谐家庭“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
有人说: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老师应该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祖国的栋梁!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懂的学生!
我只能说:不,我只是个老师!我要休息,我有自己的家庭,我有自己的孩子,我有自己的爱好,我希望能够心安理得地,像别的行业的人一样享受自己的生活,我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我同样希望自己付出的劳动能得到应该有的回报。仅此而已。我只是个老师!我是个平凡的人。我承认学生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他们靠自己的聪颖和勤奋成就自己;同样有些学生的失败也不是我所能左右的,我用尽了全力,可是还是一无所获。当家长放弃了,学生自己放弃了,只剩下老师还在努力想改变点什么的时候,这些老师们显得多么的无助,真不知道那点成绩的提高到底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我只知道要尽力去教好学生,做好自己的工作,其余的我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但是,当学生犯错,我们基于职业道德或者说人性的关怀去指出他们的错误的时候。更多的指责却应验到自己的身上。
我很困惑,我只是个老师,怎么成了保姆?怎么成了警察?怎么成了法官?怎么成了医生?
每天天不亮老师就得往学校赶,整天为公开课想游戏和花招;不仅要扫地、擦玻璃,还要认真检查每个孩子的个人清洁卫生,一直忙到晚上,等每一个孩子都离校以后,我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一个维护净土乐园里的宁静与安全的警察。每天,我得明察秋毫,有预见性地排查各种安全隐患,秉公处理孩子们的各种纠纷,有时,还得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遮挡外界五花八门的引诱和骚扰。“老师,他打我了。”“他为什么打你?”整天要在班里破案,不仅要先调查打架原因,还要进行思想教育,更要保护孩子们的安全!老师还得是一个既医愚笨又医心病的医生。每天,得打足十二分精神,小心翼翼地,给孩子们注射精神营养液和各类预防针剂,让他们变得文明、守纪、勤奋、上进„„有时老师还得给患了“奇难杂症”的孩子解忧排难!学生进网吧,伙同校外不良少年,穿着奇异服,家长知道不好,但是不管;学生知道危险,但是不听;老师天天讲,人家当你是傻子,当某天某个学生真的问题了,怪了,人家第一个查的是你老师有没有尽到教育责任。可是,要骂就要骂那些溺爱孩子的家伙,他们是第一责任人啊。每位老师都害怕出事情,每位老师更加无奈自己不是三头六臂的哪吒,不是飞天入海的孙悟空,学生走出校门,我们是没有办法的,尤其是那些伟大的家长根本不拿你当回事的时候,你只能祈求上苍保佑那些个性十足的学生不要出事。本末倒置,是非颠倒,这就是当今的教育。老师求着学生学习,学生说看我的心情如何;老师拜托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学生说省省吧你,管天管地,你还管这个;老师恳请家长在家照看好自己的孩子,督促他多学习,家长说看我是否有时间。老师是谁?我不知道了!请剥去老师身上那些伟大的光辉无比的外衣,用一种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老师,老师只是个老师。只是在做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至少在中国这个社会里规定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讲好话,学生就听,傻子才会发火!!当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效果的时候,除了发火,老师还能做什么?忽然想到一句话:教育不是无能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别把学校当成解决学生一切问题的殿堂,别把老师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圣贤;别把教育当成背负一切责任的机器。
所以,别再说“老师一天上两三节课,好轻松!”
说这话的人还可以理解一点,因为他不是教师,就是外行说内行,不知者情可原。不过我告诉你一个事实,一个学校有的教师不要说只 上两三节课,还有只上一两节课的,更还有一节课都不上的,但这样的教师为什么还存在?你以为教育局是吃干饭的?还有我所知道的中学,一天只上两三节课的教师那是侥幸,很多教师都是一天四五节、五六节课,甚至一天七八节课也不稀奇。更重要的是教师为了上好那两三节课,得至少备课两三节课,要备好课,得听别人(教师)的课,有时走在路上,开起车子,躺在床上都在思考琢磨怎样才能把这节课上好!教师得学习不断学习呀!否则你就落后了呀!你以为教师上课真的是“照本宣科?”,只要有力气,明天我依然那样上班,那你就大错特错!教师面对的可是活蹦乱跳、奇思怪想,不按章法出牌的未成年人呀!每天的工作可以说都充满了悬念与未知!风险与挑战!另外,教师除了上课,还要批改规定次数的学生作业,还要接受各种名目的考试,还要阅卷,还要写上课反思,还要写试卷分析,还要写学习心得,还要写计划与总结,还要写教育教学论文,还要进行师德教育,还要进行业务培训,还要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还要做学生思想工作,还要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还要管理学生在校的吃、喝、拉、撒、睡等等,想想你家一个孩子都觉得难管,何况一个班是有好几十个熊孩子呀,一个教师往往还不止上一个班,像大多数中学,上两三个班的,三四个班的教师大有人在。还有时一个学生玩“失踪”,有你教师好受的!所以你不要以为教师工作就是仅仅上两三节课那么简单!那么轻松!教师工作永远不止是那两三节课!永远不止!
所以,别再说“教师有三个月带薪寒暑假,好羡慕!”
说这话的人不是“脑残”就是“智障”!首先,如果不放假,教师也是可以的,可是你问你家孩子他愿意吗?其次,假期真的有三个月吗?三个月差不多13周,13周就应该有26天的法定星期天(其它单位也在休假)吧?加上教师要假期集中培训呀学习呀的又是几至十天吧?所以其实教师并没休到三个月的假期,只有不到两个月!好不好?最后,你难道没上过学吗?不知道学校尤其是中学要上早晚自习课吗?当其它单位的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老师们已经来不及吃早餐就到操场督导学生跑操后上早自习课;当其它单位的人星期日还在自由度假时,老师们在星期日下午就到了学校,准备上晚自习课;当其它单位的人在晚上聚餐玩耍到入睡的时候,老师们还在教室上晚自习课!聪明的你!当你把教师寒暑假拿来说事的时候,为什么装傻没想到这些呢?所以,事实上教师的两个假其实是提前用早晚自习课透支来的!好吧,不是说老师会算账吗?现在我们就来好好算算这笔账。先不谈没上早晚自习的幼儿园和小学,就谈中学吧,中学的多数老师一般早上六七点就要到校上早自习,一直到晚上八九点上完晚自习才回家,班主任则还要等到住校的学生十点多睡好了才打道回府。如此教师在学校上班时间一天差不多有16个小时,相当于其它行政事业单位(一天上8小时)两天的上班时间!表面上一年只上了九个月的课,而实际上了十八个月的课!减去三个月的假期,教师实际上班时间一年是十五个月,这样算来教师一年不但没能休到三个月的假,反而还多上了三个月的班!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你跳!其实这还不算什么,目前很多学校为了成 绩,星期天也在上课,甚至有的奇葩学校,为了多考重本,根本不放寒暑假!听到这儿,你长眼了吧?再告诉你一个真相,其它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寒暑假,但他们是每年有公休奖金的,而教师绝对就没有什么公休奖金。所以你千万别羡慕教师的寒暑假拿来说事!不说也罢,说起都是冤和泪!
总之,老师都在畅想:如果有一天老师能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当中,不用只以成绩为目标;如果有一天老师成为了学生眼中的朋友,偶尔可以给学生讲讲人生的道理;如果有一天,中国的教育变得非常合理有效,真正是大家都喜欢的„„
第四篇:普通人的感人故事
《道德大讲堂》中讲一组发生在身边的道德故事
乌市二十一小学杨新芝
刚才看了这一段《乡村最美教师》的视频,我很感动,上台之前,我看了一下各位,发现各位看得也很投入,相信这段视频,给大家也带去了很多感悟。接下来我想把我周围我所感悟到的道德与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道德:道德是素质修养的体现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非都想告诉世人,高尚的道德是人类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古往今来,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的名人很多,他们的道德品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而我今天想说的是普通人身上也有道德的闪光之处,其实榜样就在身边,关键是要善于用心去发现。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身边的一则故事,这则故事对我来说,感触颇深:就在十月十一号那天学校工作依然格外的忙碌,身为大队辅导员魏老师也不例外,既要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常规工作,又要准备十一月份市级精神文明复验的材料,正在忙得不可开交之际,大概下午四点左右突然接到了女儿老师的一通电话,原来女儿被班里的一名顽皮的男生不小心用雨伞打在了头部离太阳穴非常近的位置上,由于孩子小,皮肉细嫩,被打中的位置不但起了两个包,而且还有出血的迹象,老师通知了家长,男孩的家长也从上班的地方赶来,带着自己的孩子和魏老师的女儿来到了我们学校,打算约上魏老
师一起去医院检查、治疗,当魏老师看见女儿时,女儿哭得很伤心,此时此刻女儿多想得到妈妈的关怀与抚慰呀,看着女儿的伤势及哭闹的样子,魏老师心里很难受,我发现她的眼圈泛红了,在这里我想请在场的为人父母的老师感同身受一下,如果是你的孩子受了伤,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会怎么做?可是手头工作多要得急,魏老师要对自己的那块儿工作负责。离不开呀,怎么办?情急之下,魏老师还是决定以工作为重,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责任。找到了同事马永明老师,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带孩子去医院,马永明老师爽快的答应了,棘手的事情得到了解决,可目送着自己的孩子被其他老师带着去医院的背影,魏老师心里很不是滋味,片刻的情绪波动之后,她又很快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听完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是否有感动与敬意?故事里的道德在于魏老师坚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在于马永明老师的乐于助人的人性道德。对马永明老师而言或许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对于一位需要帮助的母亲来说,犹如雪中送炭,有了两全之策,解了燃眉之急。魏老师有大局观念,能以工作为重,用实际行动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诠释了一名优秀教师的内涵。另外我还想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上学期由于要准备迎接国家级均衡发展和标准化验收的工作,我临时被安排做了一段时间学校的档案与人事工作,当时要完成一份准确、完善的全校教职工及代课教师的花名册录入工作,由于我校的民语老师居多,许多证件的复印件都是维文,特别是学历证书。
看不懂,自然无法录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找到了在同一层楼工作的帕提古丽老师,想让她给我做翻译,当我客气礼貌的说明情况后,她很理解,说了一句:没事,我帮你。于是放下了自己手中的实验教学工作和管理实验仪器等工作,来到档案室,安下心来,从姓名到专业再到学历层次一个一个的用她那不太标准、流利的汉语给我耐心地做着翻译、解释,遇到她也有疑问的,还会主动地打电话向同事落实。看到她如此上心,感动之余更多的是过意不去,我觉得她也很忙,为了我的工作占用了她太多的时间,可她却说:没事。那有啥关系。由于她的帮助,使我顺利、准确的完成了花名册的录入工作。我至今仍然记得帕提古丽老师的那句话:没事。我帮你。这句朴实的话语让我倍感温暖与踏实。这件事让我深深的感到:情谊是不分民族的。只要彼此拥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就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
最后,我还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校艾克拜尔老师的故事。艾克拜尔老师曾是89小的一名数学教师,常年带毕业班的数学课。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2011年9月借调到我校,没过多久就受到了领导的认可、同事的敬重、孩子们的喜欢、家长的欢迎。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艾克拜尔老师非常有职业道德,从教二十多年,不管学生成绩的好坏,绝对能做到尊重学生。哪怕是成绩再差的学生,他也能用心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以树立孩子在其他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从而增强后进学生的自尊心和对学习的信心。上课时,他能兼顾汉语水平较差的学生,用
母语耐心地去做解释,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上下了很大功夫。为了密切师生关系,经常抽课余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增强学生对事物正确的判断能力。作为老教师,能平易近人,经常帮助年轻教师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在专业道路上迅速成长。多少年来,即使身体不舒服,也能坚守在讲台上。他对教书育人这份职业的执着令人敬佩。我觉得他在用用心照亮孩子的前程,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地成长保驾护航。
今天我在这里所讲的不光是魏老师,马永明老师、帕提古丽老师,还有艾克拜尔老师,其实有很多的老师在道德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他们的高尚言行为学校为社会汇集、传递着正能量。
时光在流逝,时代在变迁,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如果我们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他人危难之中我们伸出的援手,需要帮助时的一句“没事,我帮你”。都会使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对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大有帮助。什么样的人最美,不是拥有倾城的美貌,万贯的财富,而是一颗满盈善良的心。所以,道德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我们教师队伍,因为我们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有义务坚守与传播道德的种苗。在平凡的工作中,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以良好的道德树立人民教师崇高的形象。
第五篇:普通人的创业故事
城市贫民,农民工和下岗职工以及穷二代,你们该如何创业呢!绝对原创!!!
前面谈到了创业的艰难。现在说说城市贫民,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如何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来创业!
小宋的故事:
在每个建材市场,活跃着一批搬运工,他们为城市添砖加瓦,只是你我都没有关注过他们的生活罢了,也许你看到他们会皱起眉头,露出一付假装出来的高贵。其实错了,你错远了。
小宋是827陶瓷的红人,头号农民工帅锅。他有一张轮廓分明的国字脸,一道上扬的剑眉,端正的鼻梁,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给你信任和安全。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就整个一帅哥儿。他有着827市场谢霆锋的美名。但是看官们,哥的生意好绝对不是因为哥长的帅,更不是因为哥寂寞!!
他是宜昌郊区的农民,读书不多,但小宋知道,力气是自己的本钱,不怕苦是自己的经营法则。他有一辆电动小三轮,陶瓷石材的老板叫他下个货,给客户送货,搬到家里,小活儿30-40元,中等量70-80元,一家的所有砖200-400元,另外还有车费。小宋头脑灵活,老板门随叫随到,他给老板递上一支不算好的黄金龙,老板们也不嫌弃,没了小宋,那么重的货,老板只能望着叹气啊!小宋月收入4000元往上,好的时候7000元多也不是奇迹。小宋看着来了一批老板又走了一批,接着又来了一批,只有小宋坚守在827。他家里盖起了3层的小楼,娶了个能干的老婆给他做饭。小宋现在也抽上了城里人抽的5块的红金龙,他抽一口烟,然后用很深邃的目光看着不远处的华祥美凯龙,他知道自己会过的更好,他在心里说,美凯龙快来吧!俺准备好了。
在商业城进货的大车回到宜昌来,活跃着运衣服的小宋们。在电脑城里,活跃着搬电脑的小宋们,他们见证着城市的变迁,见证着市场的兴衰,见证着商业的残酷!他们是市场里铁打的营盘,老板们却成了流水的兵,在卖电脑的不如搬电脑的,做建材的不如搬建材的年代,他们默默的生活着,或卑微,或苦痛,但是你要知道,他们是快乐的,至少比皱着眉头板着脸的老板们快乐!!
创业指导:买辆三轮,有人力和电动,有载货大小之分,1000-10000元,每月收入3000元往上走,适合年纪,20—48岁。
呵呵,有人觉得搬运工是日大瞎,别急别急,斧头哥的故事多
虎哥的故事
提起南苑菜场口子上的虎记包子,在那一片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虎哥三十多岁,短发,精干,衣服干干净净的,还是牌子货呢!虎哥还小有几分英俊啊!在虎哥那儿吃包子,你只要说一遍,就去店子里坐着等。过一会儿。虎哥就把包子很准确的送来了,不差一个。就算10个人等,他也会准确地把包子按先来后到的顺序送到你的面前。收钱,他也是准确无误,想来虎哥数学应该学的是不错,或者是对数字敏感吧!
虎哥也是有点小脾气的,你若是当姑妈,虎哥就不喜欢了,因为只说一遍,你就去坐是虎哥的规矩。还有,不能催,虎哥不欺客,绝对是按次序上包子,若是虎哥错了,那包子就算虎哥请了,虎哥有4个帮工,他们都知道虎哥的脾气,都蛮怕虎哥的。虎哥的房租便宜,因为在菜场,又在南苑,1200元,中午虎哥租给一对夫妻炒合饭,价格是多少?嘿嘿,这个是虎哥的小秘密,咱也不知道啊!
虎哥在南苑买了三房二厅,目前正筹划搞分店的事情,虎哥还想整个小车开开呢!
虎哥的招牌很旧了,但他不换,他知道别人认他这张脸,认他皮薄肉鲜,咬一口满嘴喷香的包子,虎哥不换招牌,就算是招牌歪了,他也不换,因为招牌歪,人不歪,包子不歪,生意就一样的好,一样的忙!
兄妹俩的故事
在海通旁边的国税局旁边一个巷子里有两家面摊,前面的是妹妹,后面的面摊是哥哥。兄妹两个好多年没说过话了,一个父母生的,一起长大,近在眼前,天天见面,不说话那是怎样的一种尴尬啊!
事情是这样的,哥哥是个下岗的工人,老婆没有工作,夫妻两个就在现在靠后面这个地方摆了个面摊,由于自己家就在后面,很方便,两口子面的味道调的不错,斧头还蛮喜欢那个口感的。价格嘛,永远比市场价少5毛,可能是哥哥觉得自己的位置靠后为了吸引别人的缘故吧!有一天,哥哥早上自己在吃面,我也在,由于很熟了,哥哥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几年前妹妹下岗后,就帮哥哥打工,那时候哥哥教妹妹怎么做汤,调味,给妹妹工资。哥哥一家一年包括读书的孩子,吃了喝了,一年存个5万块没任何问题。兄妹的感情也很好,哥哥心疼妹妹,重活都自己干,一大家人小日子是过的赛神仙啊!
可是妹妹学会了技术,妹夫也下岗了,两口子一合计。在哥哥前面开了个面摊,因为海通车站在旁边,人流也大。哥哥有意见了,你开可以,别挨着哥哥啊!哥教你技术,学会了就变白眼狼啊!但是妹妹认为自己和老公下岗了,要吃饭啊!还是开了。从此,兄妹天天看见对方,但从来不说话。哥哥的生意也少了一些,现在每年可以存个三万到三万五,哥哥说他的房子要被对面的万佳幸福花园拆迁了,他存了20好几万准备到时候补点钱换套新房子呢!哥哥用力把面吸到嘴里,也许他还是想和妹妹和好,可是老婆有意见,哥哥放下碗去忙去了,我 傻傻得坐在那儿,我没想兄妹两个的事儿,我想的是自己在3年前投了20万做建材,当时一年还存不了3万5呢!最后血本无归!我还不如他们卖面条呢!这是为什么呢!
馒头西施的故事
这个是我早想写的,一直没写,今天告诉大家吧!
西陵后路有个天桥,天桥下靠330方向有个上海煎包,一边卖煎包一边卖馒头,在斧头还是个嫩斧头的时候,这里没有天桥,但就有这家店了,老两口,两姐妹,以前就他们4个,现在多了5个人,9个人。嫩斧头记的卖馒头的姐姐长的是皮肤细嫩,眼睛水汪汪的,颇有几分古典美女西施的姿色,因为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别人叫什么,姑且叫馒头西施。多年以前,嫩斧头知道他们的房租就是4000元,02年吧!现在应该是8000元不多,我现在没问过,生意人有生意人的小聪明小奸诈。前一年,斧头搞健身,那个妹妹办了个卡,做高温瑜伽减肥。多年以前,嫩斧头一个人,没做饭,又住铁路坝,天天买馒头西施的馒头,馒头西施当年的一颦一笑都是风情万种啊!馒头吃的斧头是肤如凝脂啊!有天斧头去麦当劳洗手间跳舞,(大号),斧头正在享受跳舞的快感,外面有个人说,我靠,哪个躲在里面吃馒头啊!还不出来!嫩斧头狂晕------------
呵呵,说明一个问题!9个人带房租,老两口,2个小两口,3个帮工,只说明他们的 生意不起眼,利润高,虽然单次交易额度低,但是销量大,毛收入就高了,是个投入不高,产出高的 东西。煎包,馒头是个产品,他们是厂家,生产馒头,又是销售商,利润都是自己的,所以高费用可以负担!
馒头西施也老了,岁月是对谁都 公平的东西,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一日老斧头去买馒头,馒头西施还是摆出一个招牌式的微笑,细小的皱纹爬上她的脸颊,馒头感慨万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各位看官,不妨一睹馒头西施芳容!馒头一块钱3个,煎包6毛一个,馒头西施的微笑完全免费送给你
修鞋匠的故事
铁路坝的红星酒楼对面有一个补鞋的摊儿,摊摊的老板是天门一带的人,方脸,40多岁,说话很慢,补鞋的活儿不错。他还修伞和皮包配钥匙。他这个摊儿有些年头了。每次去,总有忙不完的活儿。我的皮鞋常磨一边,他就用轮胎皮补平,6元钱,不到10分钟。说来也怪,别人补的我三个月就磨掉了,他这可以管一年,后来我就只找他,也有扑空的时候,节假日,他休息。老师傅说天下的钱是赚不完的,和家人团聚很重要。老师傅很憨厚,他告诉我他供一家人生活,小孩读书,一个月的收入也是三,四千之多。他做事有条不紊,也不少价,保证质量。他爱好看报纸,喜欢三晚,也喜欢聊聊国家大事儿,总是很乐观很积极的一种生活态度,他告诉我,天干饿不死手艺人,有的人一双鞋几千,也还是会坏,世界上有路就会坏鞋,他就会有生意,说到这里,他长长的抽了一口烟,露出咱中国老百姓特有的不怕困难,笑对生活的自信!
炕土豆夫妻的故事
这对夫妻是熟人的亲戚,早些年买车搞运输亏了钱,来到宜昌,老公给人开货车,老婆做了一个铁皮车,沿街叫卖炕土豆,风雨无阻,一个月3000块没问题,后来商场后面修了些小吃门面,老公辞了1500月收入的司机的工作,和老婆2个人在商场后面的固定摊位做炕土豆。小孩转到了宜昌读初中,两口子很刻苦,在租的房子里整理土豆,老婆在摊上卖,老公负责送土豆,送各种摊上需要的调料和工具。去年,听他们的亲戚,一个老太太讲,吃了喝了小孩读书租房都除开,存下了6万块钱。听到这个事情,我心里一震。看不起眼的东西,技术含量也不高,真是没想到,两个人再节约生活2千总要吧!我想起了小时侯的一个想法,10亿人,每人给我一块就是10亿,我就发财了,而所有人给我一块钱他也不损失什么。就是这个道理,商场后面人多,每人一块钱,200-300人是没任何问题,人人都吃的起,那一天他卖个几百是可以的,土豆金黄灿灿的,宜昌人都爱吃,所以真的是没想到啊!斧头真惭愧啊!
文字面的故事
一对夫妻是四川人,最早在西陵后路的靠天桥口上,面的味道满霸道,斧头很喜欢,豌豆面是斧头的最爱,三个人,老板个头不高,当时房租便宜,生意那叫一个火暴。做了有4-5年,后来那个门面不让做小吃,2005年,老板就花了48万,在现在的这个天桥靠绿箩路这边买下一个门面,没贷款啊!晚上租给一对夫妻做烧烤,这对夫妻以前是在路口摆摊的。现在靠火车站近了,味道差了很多,都是坐火车的人讲饱不讲好,门面价格翻了一番,老板娘也有钱了,戴一身的金,态度也很差,有一次,问要不要辣椒,斧头没听见,老板娘用目光狠狠的剜了斧头一眼,斧头感觉脸上马上少了一块肉,就再没去过了,但是生意还是那么的火暴,老板娘的脸拉的更长了,象极了一匹马!他的侄子在四新路也开了一家文字面,生意也火暴,斧头吃过,味道一般,但生意就是一个好啊!
长途车站旁边的工商局那条果园路也有家文子面,一字之差。和他们不是亲戚,是山寨版的,味道那叫一个辣啊!斧头一口下去,辣的眼泪直流啊!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啊!奇怪的是10个平方的小门面,生意也还很好,难道都是坐车的
卖干货的夫妻
很普通的两口子,老公从厂里下岗后,在一个并不大的菜场开了这家敞开式的还不能叫做门面的干货铺子。老公有辆摩托,每天往返于金东山进货,老婆在家守摊。实在是太普通不过的一个小摊,连招牌都没有,所以我无法具体描述它的特点。其实我说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人真事,没经过文学的创作和加工,也没加上个人的想象,各位看官,建议大家去吃吃包子馒头,尝尝面,吃吃炕土豆,补补鞋,都是你需要的,你去看了也才知道斧头撒谎了没有,其实每一个人都不容易,如果斧头的文章可以对他们有一点帮助,那我也没白写,如果我的文字,可以对不服命运,想创业的你有些启发,那我辛苦点也值的。
大嫂很和气,见人笑三分,差个一毛两毛的,呵呵一笑就算了。斧头被她的笑所感染,总是绕着也要去那里。中午,他们就在摊上炒点菜,晚上6-7点收摊,把东西用油布盖起来,用绳子绑好。
一天,不是很忙,大嫂讲述了她的生活,两个儿子,大的大学毕业,工作2年了,小的读高二。两口子有套以前单位的旧房子,儿子读书太花钱了,小的也要读大学,得准备学费。大的上班的工资还没他们两个人 的人均收入高,大儿子要结婚,他们也得准备给他买房子的首付了。一个平凡的如同你我的家庭,做点投入也不大的小生意,居然可以养2个孩子,大嫂和老公月收入在5千往上。他们的儿子真该好好的心疼自己的父母。老大你买房子别贪大求洋,让父母着急,老二,你得认真学习,虽然读书以后不知道怎么办,但是你花了父母的 血汗钱,你就要读好。平时帮帮自己的父母搬搬货,看看摊,让他们可以有短暂的休息,毕竟年纪大了,身体也差了。靠劳动吃饭是最光荣的,真的不丢人!你们花的钱都是父母这样辛苦一毛一毛的挣来的,如果你嫌丢人,那你用的时候怎么就没嫌丢人呢!写到这里,斧头的眼泪也要流出来了!
卖水果的夫妻
她麻利的切开柚子的皮,熟练的剥了起来,结果有一处外皮有点反黄,大嫂脸一红,说我换一个给你。一个釉子8-9块,人家是小生意。斧头的心里一阵隐痛,说,算了,你把那点撕开看一下吧!没啥大问题就算了,不能让你亏啊!都不容易啊!大嫂很感激,剥开那一点,里面没问题,大嫂硬是少收了5毛钱。他们两夫妻在菜场口摆这个水果摊有几年了,儿子在读高中,女儿在一家厂里上班,他们买的一套二手房就在附近,老公骑摩托往返于水果市场,水果利润高,但是容易坏,损耗大,特别是夏天。他们两口子晚上守到11点才收摊。辛苦归辛苦,一个月下来也有5,6千的收入。大嫂蛮会做生意,知道我常过来,总是让你先尝后买,秤也足,你买了东西,5毛的零头总是给我丢掉了,有时抓一把枣子塞给你,或者是给你塞几个橘子。我总是在这里买,从不换地方,就觉得应该这样,形成了习惯,有一次,忘了带钱,没办法了,斧头准备找她借50块前,把手机压在她那里,大嫂豪爽的一挥手,没要手机,借了我50块钱。
平凡的人总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感动着你。在这个信任危机,亲人都不互信,道德沦丧的年代,她居然不知道我姓什么,就借给我她好几个小时的收入,斧头委实感动不小!
看到很多大学毕业,或者是阅历浅的朋友,动辄要家里拿几十万出来做生意,斧头感觉愕然。你这是往外送钱啊!开宝马奔驰的富翁都有原罪啊!大家都盯着千万富翁,可是开店做生意赚到千万的人凤毛麟角啊!难道你就一定相信自己运气好?
年轻的朋友们,不妨看看投入小,亏不了什么的小生意!别小看小生意!人家投2000元,一月赚5000元,你投20万,一月赚一万,一旦出现什么变数,你就亏十几万,人家的赢利能力比你高,风险几乎是为零啊!
你的生活把握在你手里,怎么选,看你自己!就象电影里的罗拉,不同的选择,有截然相反的结果!
磨刀的老人
家里有5把刀,每把刀都不快,切个肉都要流一身的汗。于是斧头去外边买了一块磨刀石,自己动手磨,不行,磨不快。斧头又买了一个磨刀器,还是没用。斧头郁闷了!
某一天下午,小区外面响起了一个嘹亮的声音,“磨剪子列,锵菜刀!”斧头拿上5把刀,飞快地跑下楼。
一个黝黑精壮的老人,脸部的沧桑象极了那幅有名的油画--父亲。他支着一辆破自行车,车后座有个木制的磨刀的架子,上面有一快细腻的石头,石头都磨的凹下去了,预示着其年代的久远。
一把刀五块,一个浑厚的河南声音从老人的嘴里发出来,边说他手里也没闲着,有好几把刀放在车前面的篮子里,斧头的刀都不贵,25元就是一把刀了,斧头对他说,我有五把呢!算是批发吧!老人说,算你20,我还要到别的小区去,和别人约了的。老人的速度很快,先用一个很锋利的类似于刨子的工具,把刀刃两边一刨,然后在石头上磨,10多分种就磨好了。老人收了钱对我说:“你放心,包你快。”斧头是个有心人,他已经磨了4-5把了,别人都住在楼上,等会来拿的,加上斧头的,不就是四,五十块吗!才多大会功夫啊!
聪明的的哥
都说开的士不赚钱,可有个的哥说他一个月平均是3000多的收入,4000元也不是稀奇。斧头就奇了怪了,你难道比别人多个脑袋啊!可事实就是如此!的哥打开话匣子,“干我们这行时间就是金钱,耽误10分钟,你就少了10多块的收入。现在宜昌堵车太厉害,你要是被堵进去了,那你损失就大了。所以有去堵点的客人,我提前给他讲,尽量的在堵点周围下,要客人走几步,一般客人都可以理解你,走几步也没什么,这样的话,我钱也赚了,时间也没耽误。”的哥笑一声,露出不无得意的表情。的哥点一支眼,接着聊,“我是跑夜班的,一般我会留意哪个酒店挂着条幅,那这个酒店肯定有会议,外地人一定很多,我就在路过这的时候,有意的等会儿,外地人过来怕被人宰,路也不熟,但又想出去消夜啊!嗨啊!玩啊!我就带他去个实在点的地方,留个电话,有人下次来办事儿他就有和你联系的可能,甚至是包车的可能性,那我的钱就赚的轻松了。拉到要去酒店的客人,我根据客人的要求带到相应档次的宾馆,可以拿到宾馆的提成。这又是一份收入。到伍家岗打表要18-20,我收15元不打表,但给客人说明,路上有客人我要带上,客人也无所谓多个人,我要他坐前排,那多带一个人,我就多了10来块的收入,多两个就是20多,去晓西塔我也是用同样的方法,这样离我每天一百的纯收入就更近了一步,有时候,看到娱乐场所散场的时候等客的车多,我就换个地方,不和他们挤,夜明珠啊!九码头的船码头,把班次稍微摸一下,我可以到点了去那碰碰运气,我昨天纯利润150呢!”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有一天坐的士,无意中听司机大哥说了一个他认为面条最好吃的店子---巴东羊肉面馆。在西陵二路江边建行的那条路上,三中太古油厂旁边。
我就特地的跑去一探究竟。不大的一家店面,也没什么装修。羊肉面7元一碗,速速的要了一碗。第一口吃下去,感觉味道不俗,羊肉汤的卤料口感纯正,一入口,就感觉一股鲜香之味萦绕着你的唇齿之间,吃完最后一口,把汤也喝了,心满意足。回味无穷,感觉不愧为宜昌最好吃的面,真是霸道啊!
那面馆对面有一家土钝钵鳖店,也是这家老板开的,本来是以鳖店为主的。没想到面馆的收入大大的超过了鳖店,之后在东山老板开了一家分店。吃个鳖要上百元,可小小的面居然比卖鳖还赚钱,这个也是老板没想到的。15碗面就相当于卖一只鳖,一天500碗面是可以卖出去的,那相当于多少只鳖啊!
所以不要觉得面是小生意,口味做好了,比开酒楼都要强呢!
宜昌的面馆,味道好的屈指可数,巴东羊肉面馆的地段并不好,装修也不好,口味一流,压倒了一切!
福记餐厅的启发
宜昌的福记餐厅最开始,在南湖宾馆门口。菜多味道好,装修一般,价格稍高,当时竞争没现在激烈。
现在福记装修档次高,有自己的中式古典风格,宜昌无人可比。
价格便宜,最便宜的菜6元,符合中国人爱面子,少花钱的风格,4个人一百还可以喝2瓶啤酒。
口味中等,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大众的标准,相对于它的第一家店,也许口味稍次一点,但是菜价便宜了。
宜昌做餐饮的,福记最聪明,菜不多,便于采购食材。流水线花作业,上菜速度快。师傅也落的个轻松。以不变应万变。想想我们上馆子,点的最多的无非就那几个菜啊!
面积大,桌子多,利润低一点,太桌子多,毛收入也不低。你等吃饭还给你折,更吸引顾客。
福记真正懂得了市场营销学,把原理发挥的淋漓尽致啊!福记生意会越来越好!
8年以前,我住在一栋旧楼的顶楼,私人加盖的楼,小的可怜,没有采光和通风。夏天,我就觉得自己是蒸笼里的包子,喘不过气来。
公用的卫生间,我时刻担心不知道单层的砖会不会随时垮掉。
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我时常怀疑我自己,否定我自己。我经历了最可怕的悲伤,最恶毒的诡计,但是一切都过去了,回过头来,我感谢这段经历,让我成熟,让我世故。
今天我在自己100多平米的房子里,敲打着键盘,现在的我有稳定的收入,武汉宜昌都有房子。当时的我是无论无何也想不到今天的我是现在的样子,我要感谢生活。
当有人问你要钱,那么你给他买点吃的;有人问你要吃的,给他点钱;看到老人摆摊,需要不需要,都买一点,买的人多了,就可以帮到他了;看到孕妇和老人,让个座,我们年轻,站会儿没什么;去买菜,马虎点,别盯着称盘,几毛钱对于大家没什么,但也许就帮了一个困难的家庭。
三论的朋友,我们每个人做一点,那这个社会就会多一分感动,少一分冷漠。
生活就象吃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奇迹,都只有10亿分之一的机会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就算你什么都没有,你还有阳光,空气和水,所以不要放弃你的梦想,其实能活着就是最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