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推荐]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拓展来看,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然而,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难有阅读质的飞跃。因此古人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辟论断。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个标准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庞大,但如果我们能够巧妙的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本身独特的视听效果,形象、丰富的信息承载以及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这个目标就不难实现。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巧妙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这种特有的优势来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呢?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
一、充分发挥网络独特的视听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人的行动中是最具活力的主观因素。对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开展课外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就形同虚设,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为主。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独特的视听效果,充分利用网络中具体、形象的声、像资料进行教学,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外阅读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多媒体网络中的阅读资源具有形象的动画、生动的语言、迷人的语音、绚丽的色彩等特点,往往能很快抓住孩子们的心。在网上阅读就想看动画片一样开心、有趣,这比起传统的文字阅读要鲜活得多!例如:同学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便能利用老师教给的上网方法从“GOOGLE”等搜索引擎中以“圆明园”为关键词下载大量的有关圆明园的历史、建设以及它的毁灭等资料。有些同学还把它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制作了关于“圆明园”的展板,并进行了“圆明园该不该重建”的网上讨论,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阅读兴趣也空前高涨起来。学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不少学生从中国环境网中阅读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和公益宣传广告片,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的环保现状和“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情况。有的同学还兴致勃勃地跑到海边以及附近的河边进行野外考察,俨然就是一个环保小卫士。由此可见,由于网络系统所独有的视听形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阅读兴趣得到全面培养,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承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
Internet 网络系统具有丰富的信息承载,这些信息一旦用于教学当中,就会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产生无比神奇的力量,因此,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以后,阅读教学的重点就应该放在“读什么”和“怎样读”上了。在教学当中教师就是要通过课文这个例子去见“缝”插“针”,举一反三,选择合适的补充材料扩展学生的阅读。在扩展阅读中,语文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推荐有关的阅读材料。那么,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哪些阅读材料呢?我认为:教师向学生推荐的课外阅读材料,应是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相统一的,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状况以及语文教学需要,兼顾劳逸结合的原则,合理进行安排。这样,学生在大量感知祖国优秀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就能或开阔视野、或加深理解、或通过自读自悟,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用词之妙、结构之奇、描写之实,从而形成了以课文的字、词、句、段、篇为中心辐射点,课内与课外阅读材料有机融合的大阅读格局。
例如在教学《三峡之秋》时,教师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了网上阅读材料《海滨小城》、《迷人的张家界》、《海滨仲夏夜》等精美短文,使学生凭借大量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形象地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命脉”。这比起教师单纯地分析或学生孤立的自悟更容易形成清晰的印象。再比如学习了《电脑管家》一文后,学生又从网上了解了大量的电脑基础知识,不用老师解释,什么Internet、网吧、E--mail等名词,他们便能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再比如学习了《燕子》一文后,教师又及时地向学生推荐了一些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学生读了这些文章后,便很快发现了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较好的抓住最能体现动物特点的部位依次进行描写,为其写作奠定了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网络中的内容,抓住网络里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更详细、更优秀的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促进了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凭借网络特有的异地交互,为学生展示自由的阅读空间
“以工具的改变促进教学的革命”。计算机网络教学,特别是Interne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任何一个具备上网条件的学习者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有选择地进行学习,这就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为阅读的时间提供了前提保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人的知识技能、个性心理和生活规律的不同,安排读书的时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网络就像一个万能的“魔术师”,能在瞬间将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文章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为学生提供大量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使语文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并切实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例如在学习了《狱中联欢》一文后,在课外又选择了《红岩》这部长篇小说进行阅读。按照以往的经验,学生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想阅读就必须将书本随身携带好,否则就不能在其他地方进行阅读。而有了Internet网络系统,学生即使是探亲访友,也可以在朋友家上网阅读。若暂时有事无法阅读,还可以关机,等有了时间再接着读;实在不想读时,也不妨休息一下,这就为个性化的探究式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多媒体网络系统多样化的交互形式,还促进了协作与对话,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进行阅读辅导,分层次发布阅读内容,真正实现分层次教学。学生也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评价。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进行激烈的网上讨论。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等方式进行网上交流,展示自己的个人主页,互相推荐一些好的读物,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探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异地同步的协作化阅读。
另外,多媒体网络系统还能以其最快捷的形式将学生所需要的内容传递到桌面,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方便;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得一些教师也不曾掌握的知识;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与远在天边的人进行特定形式下的阅读交流,获取更有益的指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使学生的阅读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把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扩展其课外阅读,于不经意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第二篇: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作文能力弱,老师怵作文,学生厌作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作文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胸有成竹地面对作文,愉快表达,这是小学作文教学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它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努力转变观念,把眼光投向迅速发展的网络,正确利用资源极其丰富的网络,开辟一条简便、快捷的学习途径,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利用网络,激发写作兴趣。
一提到写作,学生总是“敬而远之”,“作文难,刮肚对搜肠”,“ 作文难,为写作文魂欲断”已成了学生的口头禅。要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网络技术的优势,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信息于一体,以网络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引起学生极大的新奇感,激发他们观察、思考、想象、表达的兴趣。学完《黄山奇石》一课,孩子们意犹未尽,依然陶醉于黄山千姿百态的怪石,并郑重其事地表示以后一定要去黄山游玩,一睹奇石的风采。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和向往让我瞬间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契机,于是我要求学生学学《黄山奇石》这一课的表达方式,介绍一处自己游览过的风景名胜。作文交上来后,我颇为失望,他们的语句不具体,更谈不上生动,就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话。课后聊天时有学生甚至对我说“老师,你别叫我们写就好了,我们害怕写这样的文章,游览的时候觉得美,觉得有意思,但就是写不出来。”学生的一番话点醒了我,要写好作文关键是要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唤醒他们的记忆,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写的是江西名山——三清山,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三清山风光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他们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一边观察,一边想象,一边讨论,思维十分活跃,写作兴趣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不待老师要求,学生便纷纷开始修改自己的习作了,个个显得胸有成竹,脸上写满了自信。修改后的作文精彩纷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运用了观察、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交流着修改后的作文,学生们为自己的进步兴奋不已,作为老师的我也觉得格外欣慰。
尝到了网络资源辅助作文教学带来的甜头,我一发不可收,在指导学生写作《校园一角》时,我先利用计算机教学网播放一段介绍校园小水池的录像。优美
音乐的喧染衬托下,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清澈见底的水池,色彩斑斓的鹅卵石,各色鱼儿快活地在水中游来游去,偶尔几条小鱼探出头来,调皮地吐出几个小泡泡,池边的柳树随风翩翩起舞,几只小鸟在树枝上鸣叫„„这样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优美动人。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想尽自己所能把校园描绘得更美。
又如指导学生写与小动物文章,作文前老师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老师事先了解学生喜爱的动物,并有意识地选择几种小动物拍摄下来。课堂上,播放课件,在轻松快乐的音乐声中,学生们喜爱的各种小动物闪亮登场。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喊叫着,观赏着。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之后画面定格有代表性的动物。经过老师巧妙的引导、启发,学生们跃跃欲试、不吐不快。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此时,写作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在习作教学中灵活地利用网络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手、脑、耳、口多种感官并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表达欲望,让学生入境而动情,情动而辞发。
二、利用网络,丰富写作素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习作相关的感性表象和学习的材料包括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素材,以及在特地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小学生接触的事物毕竟有限,头脑中表象储备不是很多,在加上阅历浅,积累少,面对作文题目也就难以下笔成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是学生害怕面对作文的一个因素,没有大量丰富的材料做基础,学生怎么能文从字顺、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教学建议。网络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面对方尺荧屏,学生只要将鼠标轻轻一点,便可独步整个宇宙。一步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三国演义》,只需你点击热键。启动“文学欣赏”,原汁原味的《三国演义》便呈现在眼前,风流倜傥的周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狡诈多疑的曹操,重情义的关羽,仁厚惜才的刘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惊心动魂的战斗场景以及滚滚逝去的东流水让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身,如见其人。网上的阅读材料浩如烟海,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优秀的诗歌和散文等都是学生阅读的有益材料。“开卷有益”,只要是有可读性的,健康的,都可以鼓舞学生去读。读是为了更好地积累,多读才能多积累。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课文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比如,学完了《烟台的海》一文,要求学生上网查阅描写大海的名家散文,像陈窗的《海南岛散记》杨朔的《黄海日出处》、峻青的《海滨仲夏夜》等文章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陶醉于作者优美的语言,陶醉于大自然的迷人的风光,一遍一遍地朗读着,有些学生还在网上诵读描写大海的儿歌,欣赏歌唱大海的乐曲。学完了感人肺腑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学生们可上网查看自己感兴趣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为了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笔者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有益于积累写作素材的视频,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这些节目有的是催人泪下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有的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有的是作家的成才之路,学生通过
观看做笔记,积累丰富有用的写作素材。鼓励学生有意识地阅读、积累的同时,笔者请学生在班级网站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引导他们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专栏,一方面把网上阅读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及时“粘贴”到素材库,另一方面,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每两周利用专题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为学生顺利地打开写作大门准备好了金钥匙。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呤”,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实践证明,学生阅读得多,积累得多,笔下也就从容得多,正所谓“读书破万卷,笔下如有神”。
三.利用网络,优化习作评改
传统的作文评改,教师台上读,学生台下听,“耳听为虚”,学生听的支离破碎,一脸茫然,评改效果不明显,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利用网络评改作文,使学生“眼见为实,动手为真”。课堂评议,小组讨论,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的兴趣高,收效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生的作文还是学生改的好,为师者要交修改权于学生,切勿越俎代疱。学生自改作文,不单有助于提高修改能力,更能利用学生积极思索,激活创新思维,起到一石数鸟之效。可见使学生学会评价和修改习作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托网络引导学生评改作文,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学生初成作文后,教师通过网络浏览学生习作,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从中选出具体典型优、缺点的习作,投影到大屏幕,先让全班学生评分,然后再请几位学生亮分并说明理由,最后对作文中不足的地方,有时教师示范改,有时学生评议作者改,有时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但却能发展学生积极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自主学习。通过集体评改,学生对本次习作要求更加明确,能从范文中取长补短,对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参照范例进行自主修改、小组互改。网络为学生创造了相互启发,疏导与帮助,取长补短的良机,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和作文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监控系统对学生进行操作监控,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别辅导,这样的评改,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使学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修改作文的水平,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任何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发布自己作品的天地,接受同学、教师以及家长的评价。另外,教书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点,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大量阅读同学习作,互改作文。在别人的文章中间作字词、句子的修改,在文章中间或末尾加上自己简短的评语,或在别人的作品之后发“贴子”,引起学生之间的相互 3
讨论和争鸣,把作文评改引向深入。在不断讨论、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的作文会不断的完善。而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四、利用网络,体验成功快感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特别是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和强烈的表现欲望。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我在网上开辟“习作发表区”,既能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网上辅导,更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发表的园地。如果学生的习作随着教师写上一两句可有可无的评语而画上一个句号,那学生的写作热情不高就难找到原因了。受到一位教授“成功教学法”的启发,我觉得应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鉴于此,教师可以把经过交流、评议、师生均认为是优秀的习作放入学校大众网站,让这些优秀的作品在网络的无限空间供数千万读者阅读。也可指导学生把修改过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通过网络发送到作文网站上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欣赏。或通过电子邮箱投寄给报社。发表作品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上网后,就会有一中成就感,在今后的作文中也就会更加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而没有发表作品的学生,看见别人的作品上网后受到同学们的赞赏,也会有一中不服输的心理。于是,他们就会加倍努力地写作以便在今后的作文中迎头赶上,像其他同学一样让自己的作文能发表在网上供大家阅读,以享受成功的喜悦。先进的网络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促进了大批学生对作文的喜爱,他们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网络资源是当今教育的一大优势,给小学作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机,如利用不当,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的麻烦,使学生误入歧途;而正确地利用它,也会使学生学习取得不断的进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把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有益成份与现代网络信息资源相结合,深入研究、开掘利用资源共享的网络提供的厚实信息,丰富的内容方法,强烈直观的感染力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新课程教育服务,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自由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3]、蔡租泉.《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尝试与思考》.2004.9 [4]、《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编.2006.5 [5]、金振邦.《阅读与写作》主编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7
致 谢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导师的大力支持并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数次指导修改。同时也参考了一些教师同行的著作,在此对朱导师及这些著作的相关作者表示真诚的感谢。
第三篇: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因特网的快速普及,使人们的工作、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更加有利,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现实。下面就自己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利用网络资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把握住教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很重要的。这之中,尤其是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点,教师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教学中,就可能出现顾此失彼或者头发胡子一把抓的现象。而网络资料中尤其是远程资源中,里面的教材分析、名师指点等内容,是教师把握教材的得力助手。
在教学中,特别是集体备课中,教研组、备课组都要认真组织组内的教师学习、分析、讨论,以求准确把握教材。
2、利用网络资料,使教学更得“法”
网络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使用这些优质资源,能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推动下,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最大程度地集中到学习上。例如英语PEP教材三年级上册,教学“body”这一单元,教师首先在屏幕上出现一只胖胖的玩具熊“zoom”,并问学生:“Who’s this?”学生答:“This is Zoom.”然后教师喊道:“Zoom, touch your nose, please.”这时屏幕上的Zoom就用前爪摸着鼻子说:“This is my nose.I have a big nose.”(这时Zoom的鼻子闪烁几下,同时出现单词nose)接着老师对同学说:“让我们一起对Zoom说’Zoom, touch your nose, please.’”最后教师再分别教head, hair, eye, ear, face。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将新知单词的音、形、义,词组的表达方式、句子的结构和功能清楚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2)展示思维过程,使学习活动变得直观。
在教学中,对于很多教学材料,光用语言是不能很好地表达的。但是,借助网络资料和多媒体技术,这些教育材料的“难言之隐”就能轻而易举的被展现。因为多媒体教学,能把图、文、声、像有机组合,使抽象的内涵转化成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形
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营造一个互动的新空间,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感觉。例如语文的《桂林山水》、《林海》、《梅花魂》、《荔枝》等课文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就能把相关问题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教学数学“角的认识”时,利用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角的边、顶点,来使学生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紧接着把角的实物的模像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完成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一知识。(3)跟上时代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有时限性的,即一套教材的周期是有一定的局限的,不可能根据时代的步伐而随时更新。在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网络资料,就能使陈旧的内容得到及时的更新和补充。
例如思想品德《改革开放谱新篇》,教材的内容都是十五以前的内容,而在近几年中,祖国的发展变化已是日新月异,“一天等于二十年”。教学中,如果局限于教材,教学内容就显得陈旧过时。这时,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将改革开放的最新成就展现在学生眼前,将最新科技成就的有关影像资料、flash动画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播放神舟号发射载人飞船,播放长征三甲发射嫦
娥一号探月飞行及相关探月计划的flash动画。面对如此生动的动画,学生既对生动形象的影像资料赞叹不已,又对祖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感到无比欣慰,从而真正体会到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当然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如此浩瀚的信息海洋,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领航,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教师可教给学生一些在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最简单,最方便的当然是使用搜索引擎,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有用信息。学习的结果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教师,教师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其次要与家长取得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网上学习进行必要的监督,不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对于身处信息时代洪流中的小学教师来说,如何积极、正确地利用好网络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是网络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对这些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我们的探索还很肤浅。我们应继续加大力度,多角度、多思维地进行研究,力争探索出各种教育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的新路子。
总之,我觉得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大大的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让学生在轻松和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应该大大的提倡用网络资源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添砖加瓦。
第四篇:浅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英语教学
浅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英语教学
1.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小学英语是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学生们在此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将会受益终身。因此,《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还要有唱歌、画画、表演、游戏、手工制作等的能力,课堂简直就是舞台。由此可见,小学英语不同于中学英语,它有其不同的特点:
1.1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明确学习理念,把握学习过程是首要任务,学习不只是知识传输和接受的过程,更是需要意志的,需要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英语学习是“知识--技能--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做中学的实践过程,是学习者参与、体验、互动、合作、探究、创新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是如何发生与发展的,关注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1.2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要具体体现。
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要体现在各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上,即用什么语言,在什么语境下,做什么事情。一节课的教案设计,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确保活动与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一致性,各个活动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主要以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为准,如听指令做事、听指令做动作、看表演猜词义、唱歌、演剧、做游戏、写贺卡、模拟交际、讲故事等。
1.3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学习是一个过程,一般经历语言能力的训练和交际能力的训练。语言能力的训练重在掌握语言形式,交际能力训练重在实际应用。现代语言教育研究界主张:培养交际能力,但不忽视语言能力;重视功能,但不忽视结构;提倡“习1 得”,但不忽视“学得”;强调应用,但不忽视输入。活动或任务教学是将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语言和应用语言,建构知识和技能。任务型教学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要用,学就学到手。
1.4把握动静结合,优化学习过程。
动,主要指学生活动,在动中学,在动中练,在动中用,在用中感受与体验语言,习得语言;静,主要指教师必要的讲解,学生思考,阅读和写作。动静结合的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和生生互动与教师教授及引导的有机结合过程,以达到优化学习过程的目的。
1.5倡导探究教学,保持创新活力。
教师应有探究态度,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和学生有一种自然的好奇心,不怕试验,勇于尝试新的做法,教师应通过反思教学中的某种做法研究教与学的过程,不断改进教学。小学教师要善于观察与思考,勇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搏采众长,为我所用,在不断积淀、梳理、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的、有实效的、易操作的、具有显明个性特点的教学模式。如在教学三个表示方位的词“under,beside,behind”时,我先和学生一起做热身运动,如“Let's jump.Let's run.Let's play ping pong.Let's play basketball”,从而自然引出“Let's play football”,创设情景,引出“Where is the football?”的话题。问题一经提出,立刻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疑问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接着,老师和学生一起找球。“Is it behind the door?Is it under the chair?”刚才的疑问有了答案:“Oh,it's beside the desk.”然后又用体态语言使学生初步接触三个方位词,并领会其含义。最后,我又画了三幅图并在图下标出“beside, under,behind”三个单词,这时学生更加清楚三个词的含义,再加入教师的领读,学生能够听懂、会说。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要设计各种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眼耳口鼻手体脑并用,同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并积极营造快乐教育课堂,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愉快地学习,从而获得个性的充分发展。
2.网络课程的特点 2.1资源共享性。
对广大院校来说,公共英语教师与学生人数比例都严重超标。师资力量严重紧缺,教师平时都疲于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记录学生学习纪录等。而网络媒体可传送多媒体教学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将教师从大量繁重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于创造性的劳动中,如辅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开发新的网络课程,优化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2.2信息量大,内容与时俱进。
网络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源库,内容紧扣时代信脉搏,吸取借鉴和利用国内外英语教学的最新成果,并且网络上的语言与实际的语言发展步,我们只有学习到英语最新最现实的语言,才能理解和融入这个社会,才能更好地交流通,而网络的利用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3系统性和科学性。
网络课程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和水平,因材施教,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对听说读写译等要求进行具体地定性和量化,以便于执行和检测;有机融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要点、单元小结、复习检测等;实现知识点目标、课时目标、单元目标、课程目标的递进,力求相互促进,整体优化。
3.网络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下,借助网络资源构建学生乐于学习的氛围,从而推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摆在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新问题。在充分贯彻新课标思想的前提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用在有限处。
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网络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资源广阔及资源共享,它的巨大信息包容量所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远远大于任何教师、任何教材;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图书馆,包罗万象的知识信息宝库,其中有取之不尽的教育教学信息。所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具体的课堂教 学中,应根据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利用在多媒体教学网络素材库中搜集的材料,自主制作适合教学所需要的文字、动画、音频或视频等课件,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扩充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突破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的局限,扩大课堂教学的“时空”,增大课堂的容量。利用PowerPoint,Flash等教学软件来制成合适自己风格的、适合学生口味的特色CAI课件。我利用了Flash的教学软件制 www.xiexiebang.com 作的课件,生动且幽默,Tony,Jenny去医院(命名为本地的一家医院)看病,进而引出了新句型:“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I have a cold.Youshould...”使学生对新句型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2用在枯燥处。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学中跳不出“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按着教材教”的模式,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久而久之,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减弱,最终导致学生厌恶英语学习,并使英语学习陷入恶性循环的死胡同。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虽然是教学紧紧围绕的核心,但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我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推敲,在挖掘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教材内涵,把时代气息浓、紧贴学生现实生活、符合学生口味的网络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如下雨的情景课堂上难以再现,如果预先从网络中录下下雨声,再用Flash制作成课件,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就很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如此,学生被置于一个富有感染力的语境中,先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跟着课件中的卡通人物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就会立刻使课堂丰富、生动起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中跟着老师进入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4.搜集网络资源的途径
4.1浏览专题网站搜集信息资源。如免费网站、收费网站、上传下载网站。4.2浏览新闻网站下载资源。如CCTV网站;中国政府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等。
4.3通过博客群、空间、论坛、智客等个人网站下载信息资源。教师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空间,建立自己的博客群。
4.4利用网络传输技术交换信息资源。教师建立自己的“关系网”,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同行进行交流。如通过QQ群进行交流与文件交换;通过网络硬盘进行大型资源交换;通过电子邮件传输信息;通过迅雷等专用下载工具下载教学资源;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附带输入.doc、.ppt等扩展名也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下载方式。
5.网络资源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极其对策
5.1网络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重大的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会使人类的能力得到延伸,同时也会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比如蒸气机使人类的体力得到了巨大的增长;无线电通讯使人类的耳目伸向无限的空间;计算机使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扩展到每秒过亿次。网络技术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就是使人类能够超越时、空间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实时或非实时的共享。对于英语学习而言,网络技术带来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
5.1.1.跨越界限,创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
网上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界限的,如地域上的界限(国界、校院围墙等)、行为上的界限(如课内,课外)、心理上的界限(如有些话当面不好意思说,而网上匿名聊天是无话不说)。在这些意义上说,互联网实现了无界革命。这当然不是说网上毫无界限,而是说,传统的有关“界”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关于资源分配而人为设定的另外一种界限。有不少人学习了许多年英语,但收效甚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在中国是“外语”,缺少一个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和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其中包括“针对外国人的谈话”(foreigner talk)、“教师语”(teacher talk)、“同伴语”(peer talk)等;使用英语语言的机会不多,学习者往往没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动机,工具性学习动机就不强。
网络对英语教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创造了语言学习环境。互联网是一个由全球成千上万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无疆界、无时空限制 5 的虚拟世界,英语为其默认的通用语言。在这里我们可以和以英语为母语或外语的人交谈;网络使学习英语的动机更加具体,在这里可以了解国际英语教学发展动向,共享新的教学资料和科研成果,促进语言学习,为英语教学创造一个有效的语言学习环境。
5.1.2.资源的优化与利用
Internet的优势在于其无疆界,所有的资源均可跨越时空共享,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把最好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提供给那些因原先时、空间的障碍而本来无法得到的人。网络可以使我们及时得到丰富的最新教学素材,大大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可以克服我国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课文内容不真实,语言不自然,缺乏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等问题。网上提供的真实的素材也使学生得到了实际运用机会,使所学知识有了扩展余地。丰富的素材,开阔了学生视野。新鲜的材料,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解决好语言知识的系统性与语言的交际功能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提高应用英语能力的同时,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养成了终生化学习的习惯。
网络还拉近了我们和英语文化的距离,使跨语言跨文化共时交流成为可能。网络本身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教学素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英语中很快出现了成千个由“cybers—”,“web—,”“—net”等构成的词汇,这些代表科技发展水平的网络词汇本身对学生就具有无比的吸引力。
5.1.3.改进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对英语教学来说,网络是一场革命。它使用了多种媒介,改进了英语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英语教学已不再是枯燥的说教,例如,网络化的语音室具有信息传输多样化、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知特点选择记忆方式,运用多渠道感知新知识;实现了跨越时空的交流,使远程教学成为现实;英语学习站点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它们对英语爱好者有极大的帮助。总之网络最终将会促进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改进。
5.2.网络产生的负面影响 5.2.1.沉迷网络,浪费时间
网络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很多学生反映如果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将会影响功课。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网络作为虚拟世界,易于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涉世未深的学生很容易沉迷其中。二是虽然互联网为我们交流、共享、利用英语教学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学生不熟悉网络信息搜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为了查找适当的英语材料,学生浪费了大量时间;三是网络作为新生事物,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网上还有许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无用的“垃圾信息”。这些都影响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限制了其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5.2.2.增加了教学难度
网络的发展促进了英语教学,同时也给英语教学增加了难度。
首先,网络的出现给课堂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英语老师要和网络争学生,要指导学生合理地分配课外时间,要保证学生在网上的安全。
其次,网络的发展,丰富了生活内容,改变了知识结构。这意味着它不仅对学生而且对老师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求老师重新去认识世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跟上时代的发展,否则,就解决不了学生的问题。以新词汇为例,信息时代词汇以几何级数增长,根据《巴恩哈特词典伴侣》(The Barnhart Dictionary Companion)杂志的统计,每年进入他们计算机数据库的新词和新义达1500-1600个。
5.2.3.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过多地使用网络,容易使学生过分依赖网络,不利于全面发展。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网络语言的泛滥,网络语言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它追求快速、便捷。网络语言不规范,多种字符混用,如2=to, u=you, ur=your, cuz=because,造成词义的不确定性。“网语”的泛滥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许多学生因此可能会形成不规范的措辞习惯。过多的图像刺激,也会造成学生不习惯阅读课本,对教材缺乏兴趣;过多的信息和过快的交流速度,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习惯于接受,而懒于思考。
5.3对策
5.3.1.积极利用网络资源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英语教学应该利用国际互联网的有利环境, 扩大教学资源。使课堂向社会延伸,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多参加涉外交际活动。利用E-mail资源练习写作,要求有使用电子邮件条件的学生,与国外大学的On-line Writing Lab(如密执安大学)联系,争取在课外写作中获得外籍教师的帮助。在思想上做好准备,从容面对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可以大大超越英语教师个人的知识视野,特别是通过网上学校,可以使不同学校的学生都能接受一流的教学,从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弥补英语师资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5.3.2.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首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是枯燥的,长期以来,寒窗苦读被公认为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所谓“No pains, no gains.”(不劳无获),好像不“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便不能有所成。但随着网络教学的普及,这一观点越来越受到了质疑。Internet上分布着无比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多样,学习方式灵活自由。在网上您可以边听录音边看文字材料,或下载一部自己感兴趣的小说慢慢品读,或在线答题测试一下自己的词汇量等。虽然网络目前还不能代替英语课堂教学,但作为英语老师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其次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只有合理利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具体对待,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多为学生推荐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界面活泼的网站,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虚拟世界和真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网络毕竟是网络,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只有在老师指导下,和课堂教学结合,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必将在英语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结语:
总之,网络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也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师的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网络资源的多媒体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而音、形、声、画并茂,又能调动学生多参与学习过程,集中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同时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大优势使 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能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英语课理论变得简单、直接,寓教于乐,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增强英语课教学的实效性,扩大了知识覆盖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日益明显。
谢
辞
本论文的完成,得益于郑州师范学院老师传授的知识,使本人有了完成论文所要求的知识积累,更得益于导师刘军宏教授从选题的确定、论文资料的收集、论文框架的确定、开题报告准备及论文初稿与定稿中对字句的斟酌倾注的大量心血,刘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对我影响深远。同时,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以及身边朋友们在论文写作时提出的宝贵意见。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我的毕业论文。在此,对导师刘晶莹教授以及帮助我的同学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做任何事情所要有的态度和心态,首先做学问要一丝不苟,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和偏差都不要轻视,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去解决,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找到思路去解决问题的。而且要学会与人合作,这样做起事情来就可以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张会勒.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途径[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5): [2] 高敏.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7 [3]比尔.约翰逊.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刘显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艺术从书[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8)[5]于明.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实用丛书[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6).[6]彭诗琅.特级教师全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3).
第五篇: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裴京远
信息化时代早已来临,各行各业都在抢用信息化的成果,都在利用网络公共开放的资源。教育当然可以而且应该利用这个成果,利用网络资源。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我们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使用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量到质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必然。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能够轻轻松松学习,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们的多媒体教学不应该仅仅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而应该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资源,一种用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鼓励学生思索的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说得简单一些,是多媒体教学资源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画面等资源。但说到底,课堂是学生的,教师所要充分利用的不是多媒体教学资源而是由多媒体教学资源所调动的学生资源,这才是课堂教学中最大的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能综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使教材上平实的文字变成生动的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组合,教学效果达到最理想的境界。同时,在开
发利用教学资源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追求多样性,我们使用这一资源,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教师应该不断钻研学习提升,由于条件、时间、精力所限,决定着我们的教学必须大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促进教学。当然包括网络资源的利用。
利用网络资源是可以大力提倡的。但是不能滥用,而是要合理利用。对于网上课件我们可以下载下来(用于教学目的、不是赢利目的,一般也不会引起版权纠纷),把它认真分析研究一下,再作一些适当调整,使课件符合我们教学课堂和老师学生的实际。因为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应该使教学资源的选择利用符合我们教学的实际。这样才会收到效果。
最后强调一点,一定要挤出时间、花些精力自己作一些独创的课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可以上传到网上,为别人利用作出贡献,使网络资源永远更新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