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利用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网络活动可谓当下青少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1世纪的中学生喜欢在电脑网络中畅游,他们的口头语中不乏“另类表达”的网络用语,他们的作文中不乏在网络中的感受,他们会用电子相册纪录自己的生活点滴,他们的文艺节目也会用电脑来配合音效渲染氛围。面对这样的时代,面对这样的学生,语文教师备课已经不能只依靠一本语文教参书,我们的课堂也更不能少了网络资源的参与,这些都要求教师进一步明确语文教学应怎样利用好网络资源的问题。
(一)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步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到课堂教学中,网络优势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上。多媒体课件能充分地利用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其他各种感官,使学习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充实、最具体的经验,达到“学得快,记得牢”的效果。它能以超越时空的方式创设出相关的情境。
1. 充分利用图片、音频、视频资源
网络技术在发展,网络资源也正在不断补充着纸质资源的不足,网络上面的图片、音视频资料非常丰富,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源俯拾皆是。在《别了,不列颠利亚》授课中,既可以为学生再现中英交接仪式的场景,也可以播放截录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香港问题的和谈片段,更可以把香港的优美风景辑录到学生眼前,文章不再显得单调乏味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了对香港问题的全面了解,更增添了今日中国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情壮志。课文《阿炳在1950》中将阿炳人生经历的图片连缀,配以凄婉哀怨的二胡乐曲《二泉映月》,一方面印证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学生的感受;一方面也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效果多角度刺激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感知、领悟、思考。
2. 有效利用网络上的信息
网络的特点是速度快、容量大、可互动,而文本资源比其它资源更有利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毕竟是以文本为载体,文本资源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我们的课堂要时时利用网络信息及时性的特点,把最新的东西传达给学生,三鹿奶粉、玉树、世博会召开等重大事件可通过网络上的一些评论文章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情操。在课堂上,我们还可以下载一些优秀作文给学生展示;还可以让学生看看郭沫若、艾青的诗歌;也可以品读丁玲、朱自清的散文。使语文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几十篇课文之中,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生活系统,电视、新闻、报纸、文学作品等都是语文教学的丰富内容。
(二)网络与学生课外活动
语文课本只是蓝本,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多需要在课堂之外,阅读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和补充。网络阅读能满足学生知识量的需求,减少在阅览室和图书馆查找资料的难度,同时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有极大帮助。
1、利用网络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选入教材的文章是有限的,学生只有加强课外阅读,重视积累,才能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教材中的例子学完以后,我常常借助网络,根据课文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2、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
原有方式下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阅读书籍报刊杂志及与有知识的人们进行交流,免不了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网络介入以后,学生可通过网络获取最新的知识,甚至可以用网络征询许多专家的意见。网络为我们更好的开展语文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学完《桃花源记》后,学生对常德传说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我引导他们去开展常德民歌传说的研究。在学《岳阳楼记》时,学生对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难以理解,于是我又引导他们去研究范仲淹。如此还开展了丁玲文学研究、藏在流行歌曲中的古诗词研究、校园文化特征的研究等等。
3、利用网络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资源,任何人都可以下载资料和了解信息。网络上的内容更是良莠不齐。我们可以把教育延伸到网上,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如何给学生以正确的指示、积极的引导。让他们把握住自己前进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用网络授之以“渔”,网络里重要的已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探求知识的方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寻求到所需要的宝藏,没有一定的方法好比大海捞针。所以教师要做网上的先行者,不仅熟悉各种搜索引擎:如搜狐、雅虎、百度、163等,而且要尽可能多的先行探索众多网站里的具体内容,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元化的知识,同时也提供给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这对他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作用。
(三)网络资源与教师备课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网络备课已经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迅速兴起。用教学参考书备课的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教师备课的需要,就连工具书也跟不上网络的发展,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好好利用网络资源备好课。
1、用网络对课文知识进行延伸。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广泛搜集和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关于作者、写作背景、对课文的评价、对课文的教学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
2、用网络对疑难知识进行查实。
我们在备课中往往会遇到教学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依靠网络来解决,通过网络搜索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还有些问题可以参加网上论坛的研究讨论。
3、学会利用网络工具书。
网络工具书有其强大的功能,特别是查找字词的功能,作为在线语文工具书首推《汉典》,它完全可以代替我们的《现代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成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
4、查阅有关试题库。语文少不了命题考试,那么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交流试卷的平台,参考别人的试卷,把自己的试卷发表让其它语文教师借鉴评价。初三综合复习了,在网上找专题复习资料拿来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进行整合取舍,是很好的办法。
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网络时代的老师,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我们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探索总结,使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普及,充分而又合理的利用资源,平时注意搜集整理属于自己的资料,在教学应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信息资料库,让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在网络信息资源润泽下变得多层次全方位、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开放更加精彩。
第二篇: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语文教学初探
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语文教学初探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资源来为语文教学服务的重要性,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写作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另外还提出了在使用网络资源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资源
利用
语文教学
探索
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 +”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互联网+教育”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比尔盖茨说:“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其实,网络同样也正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网络时代是一个全新开放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资源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利用各种网络手段以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我们只有拥抱这个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才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网络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方便查阅资料。
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相当广泛,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懂的问题,不懂就要问,而互联网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有事找度娘”,几乎没有互联网解决不了的问题。
2、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很多同学反映,上语文课真没意思,天天就是那些事。大多数同学认为:语文课形式单一,比较枯燥,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 网络提供了大量与语文相关的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资料,恰当运用能缓解阅读教学的单调性。音乐、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环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在综合性性学习、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深度参与其中,做知识的驾驭者,而不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二、网络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示例
1、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 利用语文专题学习网站,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网络学习的平台,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也可以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让学生去比较、分析和思考,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笔者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深入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将语文课内外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具体流程如下:
导入课题----教师创设情境确定教学方向(资源利用)----学生借助相关资源,初步感知(资源利用)------学生在教师点拨下自主探究,解疑(资源的创造性利用)------学生交流探讨(资源共享)-----学生网上自测(自我评价)
例如,在《古诗词常见意象及其意蕴》语文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我是这样来组织学生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
第一阶段,精选常规意象,做到让学生有“意象”可循。指导学生到中华诗词网、中国诗词网等综合性的诗歌网站浏览优秀诗歌作品,将自己接触到的常见诗歌意象分门别类地作一番梳理,看看哪些意象在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是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我们选取了“松”、“梅”、“竹”、“菊”、“兰”、“杨柳”、“长亭”、“桃花”、“梧桐”、“月亮”、“鸿雁”、“燕子”、“杜鹃”、“江水”等常见意象。第二阶段,构建各意象资源库。具体做法是:指导学生到中华诗词网、中国诗词网等综合性的诗歌网站浏览优秀诗歌作品,搜集关于各意象的优秀诗歌,并将自己接触到的各意象的诗歌作品分别发布到相应的意象分类研究栏目,按意象的不同分别建立该意象的诗歌资源库,为下一步进行个人专题研究及小组合作性学习奠定扎实的资源基础。
第三阶段,分组分工,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开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各常见意象的诗歌资源库建成后,指导学生按兴趣和爱好,组成网络研究性学习小组,到相应的意象分类研究栏目自由浏览,并在相应的诗歌下面发表自己的赏析性评论。
第四阶段,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交流评比。各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深入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小论文,并将其发布在“初步研究成果交流评比”栏目,进行交流评价。
意象探究成果示例——菊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文人墨客们常常赞赏它傲霜的坚强品格,赞赏它清高的气质,用它来喻隐逸、高洁、脱俗的品性。如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又如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第五阶段,诗歌意象及意境再创造。在以上几个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及其意蕴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感悟与理解。本阶段,则重点指导学生到各诗歌意象资源库浏览,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中描写的意象及其意蕴,然后,进行再创作,将该诗歌改写成MTV剧本,发布到“诗歌再创作”栏目,供大家浏览、评价,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再进行反复修改。最后评出“十大优秀MTV剧本”。
诗剧改编示例——《雨霖铃》之寒蝉、杨柳、长亭 【时令】秋日傍晚,大雨刚停,知了叫声凄清哀婉。
【环境】江岸长亭旁。岸边,杨柳垂枝,在一枝上挂一红巾系着的小铃铛,(镜头由此开始推移)江对岸,群山起伏,江面上有一小鸟飞旋,飞旋„„(镜头开始逐渐移到男主人公“柳永”、女主人公“恋人”。这时,音乐逐渐响起,唱歌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男、女主人公走出帐来。(帐内杯盘狼藉)
船夫:“客官,天时已晚,该开船了。”(旁白唱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深情地看着女子,女子用手拭眼泪,嘴巴张动了几下,却又没有说出话来。柳永、女子手拉着手,相视无言,泪流满面。(旁白唱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转头望江面。(江面白雾茫茫)(旁白唱词:“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镜头逐渐模糊)
第六阶段:探究性学习学习心得交流。在“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网站学习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写一篇学习心得,并发布到“学习心得交流”栏目,进行交流评价。交流评价采取网上评价、投票的方式进行。每篇文章的结尾处的右下方也设有“发表评论”按钮,鼠标左键单击,就可以进入“发表评论”界面,对该文章进行评论,并投票。学习心得示例——不一样的收获
通过本次的探究性学习,我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会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地查找资料,分析资料。以往的学习,偏重于对概念或理论的字面理解,而缺乏深层次的探究。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
探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其中充满乐趣也极富挑战性。我们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够体会到该“如何做”,这要比整天在教科书中找寻答案更有意义,这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这种学习,我们的各项技能和潜力都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我们的智力也在探究问题中得到提高。
尽管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种种困难,也走了不少弯路,但是我们从中也学到了如何去学习,我认为在这种学习中还是获益匪浅的。
第七阶段,探究性学习评价。“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网站学习活动的成绩评定,与平时的研究性学习成绩评定有所不同。“解意象,品诗歌”专题学习网站探究性学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参与专题学习网站学习活动的积分多少,学生在专题学习网站上每发表一则评论或文章,都会得到一定的积分,如果该评论或文章被评为精华帖,发布者将再得到一定的积分,网站自动统计。如果在专题学习网站上“灌水”,经版主审核发现,马上删除,扣除发布者所得5分的积分,并倒扣5分。在充分体现过程性评价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总版主(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分多少,评出本次探究性学习优秀个人10名。
2、拨动情思,让学生写作时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在写作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一听说这节课是写作课,一下子就变得愁眉苦脸的,唉声叹气:“怎么又要写作文了!”,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每次写作文时,他们都觉得没什么东西好写,也没什么深入的感受和体会,写自己真情实感(面对作文,痛苦不堪)又不行,于是,只好说一些假话,套话,做无病呻吟。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成一篇文章,也只能算是交差应付。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缺少素材,二是缺少语言积累。
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可以围绕着某一主题或话题,选取一些生活中了生的典型的事件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感悟,拨动学生的情思,让他们在写作时,普遍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同进,在写作指导活动中,也能够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生活,审视生活,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源泉。比如,在一次“关注残疾人”的话题作中训练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投影有关残疾人的图片,引发学生关注并思考:
引导学生浏览、讨论分析之后,播放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最亮点的节目春晚《千手观音》视频及《千手观音》排练花絮视频,引导学生在欣赏一群聋哑人的精彩表演的同时,了解他们排演的艰辛,学生们看了一个个无不动情。网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真可谓是包罗万象,正好可以弥补学生的生活圈子相对比较狭窄的不足。借助专题学习网站这一网络平台,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图文并茂、有时还可以辅以声像资源,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以便掌握更多的知识。借助专题学习网站这一网络学习的平台,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拨动学生的情思,让他们在写作时,普遍感到有话可说。这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读写活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生活,审视生活,养成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源泉。
3、利用与文本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拓展视野,并深化对教材文本的理解(1)换个角度,与作品角色同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现行初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有不少课文都是故事作品,与教材文本内容基本一致的连环画、漫画等图图资源比较丰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说的内容和主题,生动传神地展现了作品中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与课文同题材内容的连环画、漫画等,并将连环画、漫画等与小说文本进行对比品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连环画、漫画的内容与主题是否与教材文本内容基本符合,连环画、漫画表现的直观人物形象是否与自己从教材文本字里行间感知到的人物形象基本符合,是否比较成功等,引导学生在连环画、漫画欣赏、品评中,进一步了解小说的情节内容,感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现行初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还有不少课文都是诗歌、散文作品,诗歌散文作品抒情意味比较浓,最适合朗诵。与教材文本内容基本一致的朗诵音频、视频非常丰富,有一个网站“朗诵天地”就是专题朗诵网站,比较有名,名家示范朗诵的音频视频资源非常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在初步把握教材文本的内容及思想情感的基础上,静下心来,欣赏揣摩名家的示范朗诵,感受语言的魅力,将语文教学的读与听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影视欣赏,横向比较说观感,深化文本的阅读理解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优秀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作品,与教材文本内容基本一致的电影、电视等音像资料比较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与课文同题材内容电影、电视、话剧、课本剧等的精彩片断,在欣赏的同时,注意与教材文本内容进行比较,讨论分析电影、电视、话剧、课本剧所呈现的是否与准确地诠释了教材文本内容,使学生的影视欣赏与文本解读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至于电影、电视、话剧、课本剧等的完整内容,可以放在与教学同步的语文专题学习网站上,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网上欣赏,也可以结合影视等的欣赏,引导学生写观后感或影评,将影视等的欣赏、文本解读、写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网络教学资源与教学整合的实效问题
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辅助语文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各种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音频等,都可以包容进来,信息量大,可以对学生的不同感官产生刺激,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大量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在许多观摩课上,教师的课件做得很漂亮,各种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音频等,非常丰富。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教学活动游离于文本之外,一节课,学生就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度过,然而学生的真正所得却非常少。这种做法严重忽视了语文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自身的魅力。在运用网络学习资源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本着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原则,关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性,着重从情境设置、突破重难点、学练结合、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实现最佳整合,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努力避免形式主义的倾向。
2、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指导、监控与评价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实践中,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并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向导和学习促进者的作用,从而使教师由传统教学的信息传播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和协作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学习监控与评价,在构建专题学习网站这一网络学习的平台时,应将网络学习活动监控与评价功能纳入网站设计开发的重要环节。在此,我推荐动易网站管理系统,因为这种网站管理系统是动态网站管理系统功能非常强大,管理也非常的方便。学生可以将自己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或自己的习作发布到相应的栏目,可以自由选择浏览,也可以对网站上的有关资料随时进行评论,评论直接显示在被评论文章后面,按时间先后分别显示,学生在浏览时可以浏览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并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浏览关于某一话题相关的文章,也可以浏览同一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并进行比较、分析和思考,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动态网站管理系统还有用户等级功能,学生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可以上升一个等级,起到了激励作用,而且,这种动态管理系统有较为系统的会员管理功能,教师可以在后台登陆之后,对学生参与网络阅读写作学习活动的情况,活动积分等情况,一目了然,便于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写作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从而更有效地将课内外的语文阅读写作学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3、网络资源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地位问题
多媒体技术确实能够调动人的视听等感官的活动,获得具体可感的信息。但是从来就不存在万能媒体或唯一媒体,不能认为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或最好的资源,生活中还有很多鲜活的资源可以利用。比如,与他人的交流谈话、讲座、宣传标语、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等,都可以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因此,在重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我们不能只局限于网络资源,不能认为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或最好的资源。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资源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在工作和教学中自觉学习多媒体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技术,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教学资源,并将它有机地融入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获取网络资源、合理取舍为己所用,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综合运用。
第三篇: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裴京远
信息化时代早已来临,各行各业都在抢用信息化的成果,都在利用网络公共开放的资源。教育当然可以而且应该利用这个成果,利用网络资源。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我们教学的效果。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使用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量到质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必然。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能够轻轻松松学习,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们的多媒体教学不应该仅仅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而应该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资源,一种用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鼓励学生思索的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说得简单一些,是多媒体教学资源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画面等资源。但说到底,课堂是学生的,教师所要充分利用的不是多媒体教学资源而是由多媒体教学资源所调动的学生资源,这才是课堂教学中最大的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能综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使教材上平实的文字变成生动的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组合,教学效果达到最理想的境界。同时,在开
发利用教学资源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追求多样性,我们使用这一资源,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教师应该不断钻研学习提升,由于条件、时间、精力所限,决定着我们的教学必须大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促进教学。当然包括网络资源的利用。
利用网络资源是可以大力提倡的。但是不能滥用,而是要合理利用。对于网上课件我们可以下载下来(用于教学目的、不是赢利目的,一般也不会引起版权纠纷),把它认真分析研究一下,再作一些适当调整,使课件符合我们教学课堂和老师学生的实际。因为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应该使教学资源的选择利用符合我们教学的实际。这样才会收到效果。
最后强调一点,一定要挤出时间、花些精力自己作一些独创的课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可以上传到网上,为别人利用作出贡献,使网络资源永远更新丰富。
第四篇:利用网络资源 ,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作文教学
铜山县何桥镇朱楼小学王侠光
21世纪是现代教育信息化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正踏着时代的脚步前行。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作文能力弱,老师怵作文,学生厌作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作文教学。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作文教学的网络化也初见端倪。资源共享的网络将为广大学生的作文学习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就能使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作文教学网络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以及人为搭建“网络平台”——专题作文网站,引进广阔真实的写作对象,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实现全程性的思考与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弥补实体写作环境的“先天不足”。
一、网络的开放性,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计算机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为学生展现了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天地,学生学得更多、更快,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每天面对“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加强生活实践,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引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入情入境,真所谓“坐在家中看世界”。鼠标轻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写景可点击“自然风光”,叙事可点击“时事
新闻”,写动物可搜索“动物世界”……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尝试写作。
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书面语言和日常生活的积累。我请学生在班级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引导他们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专栏,一方面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素材库;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每两周利用专题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这样,作文就不再成为“无米之炊”。
有了互联网,学生还用得着为写作素材的贫乏而绞尽脑汁吗?只要我们上网搜索,写作素材取之不竭,应有尽有。学生上网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加强语言积累,日积月累,必定能提高习作水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网络的多元化,优化了课堂教学。
网络是一个多元的空间,你可以来,我可以来,他也可以来,网络环境的创设,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使作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网络作文教学过程,能显示出多方面的优势,它不仅实现了教学时空的开放,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开放:网络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处理习作材料的平台。在上网络作文课《游武当山》时,考虑到虽然武当山是我们这里的风景名胜,但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去游览过,我就先让学生欣赏武当风光片,边看边议论,学生产生了真实感情。利用网络
资源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充实了他们的思想。因此这堂生活作文课在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发的基础上,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习作,效果甚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凭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而网络化的作文教学的迅猛发展,更给作文教坛带来了活力与生机。人机互动、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相互交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营造出“愉快学作文”的轻松氛围。
同时,过去作文写了改,改了誊,繁复的过程学生心烦,老师头疼。而现在在计算机上写作方便,快捷,还可以随时删减,添加,直至满意为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三、网络的交互性,方便了作文评改。
传统的作文评改,教师台上读,学生台下听,“耳听为虚”,学生听得支离破碎,不以为然,评改效果不明显。利用网络评改作文,使学生“眼见为实,动手为真”。课堂评议,小组讨论,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学生学得兴趣高,收效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学生能评价和修改习作也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托网络引导学生评改作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通过网络浏览学生习作,从中选出具有典型优、缺点的习作,投影到大屏幕,不同段落,词句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显示,精彩之处可显红色,不妥之处可以闪烁。学生围绕习作要求,字、词、句、标点
等部分集体评议,方便地实现增、删、变、换等修改。通过集体评改,学生对本次习作的要求更加明确,能从范例中取长补短,对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参照范例进行自主修改、小组互改。网络为学生创造了相互启发,疏导与帮助,取长补短的良机,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和作文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监控系统对学生机进行操作监控,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这样的评改,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使学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修改作文的水平,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同时,任何一位同学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发布自己作品的天地,接受同学、教师以及家长的评价。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利用网络进行作文评改可以加快评改节奏,提高评改效率与质量,而更重要的能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四、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建立作文发表园地。
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我在网上开辟 “习作发表区”,既能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网上辅导,更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发表的园地。如果学生的习作随着教师写上一两句可有可无的评语而画上一个句号,那学生的写作热情不高就不难找到原因了。受到一位教授“成功教学法”的启发,我觉得应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可指导学生把修改过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通过网络发送到作文网站上与全国甚至全世
界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欣赏,或通过电子邮箱投寄给报社,也可以把学生作文打印出来,编辑成册,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些积极做法都是促进学生进行写作的不竭动力。
利用网络发表学生的作文,不必经过主编的审定、筛选、淘汰,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自评互评等形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他们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水平。“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近三年的尝试,我们在作文教学路上渐走渐宽,老师易教,学生乐写,已经走出具有我们自己风格的作文教学之路。
第五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谈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利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谈语文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利用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给教育带来一系列的新变化。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多媒体网络教学以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的交互性等优势使语文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发现、获取、重整、分析、利用和创造信息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了当务之急。
一、听说教学
语文的工具性不仅体现在文字的可以记载和流传,更体现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但传统教学中“听”和“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新课程标准对于听有“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①等要求;对于说话,有“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不离话题”②、“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③等6条要求。网络资源的广泛和丰富让语文的听说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1.教学时空:从有限到无限听说教学有必要传授有关知识方法、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模仿和锻炼实践的机会。模仿,教师要起到好示范作用。实践,我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演讲,初一时重视讲故事,如自我介绍,介绍家庭、亲戚、朋友、爱好、兴趣或讲述童话、幻想故事等;初二介绍一些说明事理性的文章,如向他人推荐一本好书,介绍科普知识等;适当开展辩论会,围绕一些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辩论,如“排名次好不好”、“做班干部好不好”等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过去由于条件有限,可供学生模仿、借鉴的听说材料不多,但现在网络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介绍听说的有关知识时,鼓励学生参考“说网”(http://www.xiexiebang.com/)“秋雁南回”(http://www.xiexiebang.com/gdwenxue/)等。作文的评改方式可以借助网络,可以让学生直接把写好的文章通过邮箱发给老师,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写好就交。老师修改后马上返回,老师可以集中较好的文章,展现给全体学生,以供交流。同时鼓励学会把自己的文章发表到网络上,让其他同学、老师,甚至一些文学爱好者加以评论,很有裨益。陈钟樑认为“网络能有效的搞好作文,因为它让学生觉得作文不再有受逼迫的感觉”。⑤网络有助于作文平等交流。我利用学校的网络建立一个可供交流的板块,老师和学生一起建设,一起进步。四、网络教学
网络的介入,使学习的主体变成学生,为了避免学生上网的盲目性,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要结社实际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适于网络交际的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利用网络资源,有必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1.鼓励学生写作中运用“电脑”语言。传统的写作是以文字表述为主,而在以多媒体为手段形成了电子文本中,除文字之外,符号、声音及二维动画,都成了构成电子文本的“表情语言”。尤其在电子邮件和“聊大室”中,人们适时采用创造出的“脸谱”语言,表情达意,眉目传情。这种“脸谱”简洁、含蓄、形象、幽默,给电子文本增添了无限情趣,并与文字语言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网上交际任务。我在学校的网页中有学生自编的刊物“二楼风景”就很好体现了这个特点。2.善于提炼“关键词”传统文章用纸张书写和印刷的文本只能列出章节的标题,而在计算机屏幕上写作和调阅的文意,则需要把每个句子或段落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块,并使之相互之间建立起多种网络化联系妥点,从而以各种不同的顺序提供给读者。尤其重要的是,对每篇文章乃至章节都应选择最适当的“关键词”来概括其内容,以便给读者提供迅速解决的检索方式,这实际上是将文章纳入信息社会中巨大的“文意数据库”。人适应电子文本的这一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提示性词语的锤炼,着力于言语信息筛选、鉴别的教学。如“用三个形容词准确描述你自己,并连词成段”可提供一个练习范例。3.善于掌握学习利器网络有很多软件和工具非常实用,只要利用妥当,会事半功倍。关于语文的就如“中华诗词”、“智能成语词典”、“中华灯谜”“成语大全”“文状元宝典”、“诗词快车”“遣词魔典”“中华成语掌中宝”、“烟雨阁诗词库”等,这些软件的优点在于集成性强,查阅方便。比如“中华诗词”几乎集中了中国的诗词,而且查阅方式多,可按作者、题目、关键字等来查找需要的诗词。网络和多媒体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于一体,能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从听觉、视觉多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我们语文老师增强了教改的信心和勇气,只要运用得当,网络资源将给语文教学开创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