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复习(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7:1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复习》。

第一篇: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复习

2018年上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复习资料

一、古诗词三首

1、《独坐敬亭山》这首诗通过对()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2、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表现诗人孤独、寂寞心情的诗句是。3(,)两句诗表达了 的互为知己的感情。突出了诗人对()的喜爱。

4、《独坐敬亭山》前两句诗应用()的修辞手法。诗句的意思是

尽:

闲:

5、《独坐敬亭山》后两句诗应用()的修辞手法。诗句的意思是

厌:

敬亭山:

6、《望洞庭》作者是()代()。

7、诗中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打磨的铜镜呢?

8、诗中的“白银盘”指()。“一青螺”指()。这两句诗应用了()的修辞手法。()比作()。()比作()。

9.《望洞庭》一诗中描写洞庭湖的秋色(,),总写洞庭湖的湖光月色。

10、《望洞庭》前两句诗句的意思是:

和:

潭面: 《望洞庭》后诗句的意思是:

翠:

青螺:

11、《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图,表达 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之情。

12、《忆江南》是(),作者是()诗人()。这首词通过对()的回忆,表达作者对()的赞美与怀念。

13、(),写尽了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也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照应了后文的“()”字。能不忆江南?作者运用()的修辞,强烈表达了作者()感情。

14、《忆江南》中描写千古绝唱的名句诗句是

()诗句的意思是:

二、《桂林山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其中描绘了水()、()、()和山()、()、()的特点。抒发了对桂林山水景色的()之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

15、桂林山水是什么样子的,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甲天下”的意思()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16文中的排比句用——画出来。

找出文段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17、漓江水的有那三个特点:()、()、()。

18、“真”改为“好”或者“很”有什么不同,19、这样的水是你产生了什么想法,用“我真想()”进一步写漓江水的特点。

20、请你赞美漓江水的其它特点:

21、短文中写泰山和香山有什么作用?

22、请你赞美桂林的“山”。

23、桂林的山有()、()、()特点。

24、找出短文的夸张句()。

25作者为什么说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26、结尾引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的作用()

27、“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诗句的意思是:()

三、《记金华的双龙洞》

28.本文按()的先后顺序记述了作者去双龙洞图中所见的(),及双龙洞的(),表达了对()。作者的游览过程是()—()—()—()—()内洞的景象是:()。阅读文中1—3段,回答问题。

29、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施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

30.作者出了京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给作者的感受()。

31、找出短文中的两组反义词:()—()

()—()

32、用:“时而„„时而„„时而„„”造句。

33、“时而„„时而„„时而„„”在短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4、“迎” 在短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文中4—

35.找出短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来。

36,这一段作用()的说明方法”,这样的句子作用是()

37、“感觉……„又感觉……„”写出了()感受。“稍微”、“ 一点儿” 告诉我们,说明了()。“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38、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句话应用()的修辞手法,()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9、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这句话在文

中的作

是()。40、短文中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空隙的?

阅读

41、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这个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42、为什么叫双龙洞?

43、“即使„„也„„”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44、最后一句话的意是(),原因是()

44、“大概十来进房子那么大”,在这里的作用:()。

45、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在这里的作用:()。

五、《中彩那天》

46.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记叙父亲在中彩之后又主动放弃奖品的经过。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他让我们懂得()的道理。

47、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你是怎样理解的?

48、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在文中的作用是()。

49、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精湛: 梦寐以求:

50.找出“我”的心理 变化的词语。

51、父亲的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是为什么?

52、为什么说“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

53、“道德难题”是指(),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

54、“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吗? 这句话是()句,改陈述句:

55、在对待是否归还汽车这个问题上,“我”和爸爸的态度有什么不同,56、为什么彩票用橡皮擦过?

57、我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为什么,请你写出爸爸此时的心里话。

58、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你是怎样理解的?

59、为什么父亲选择了还车,60、为什么开走车后,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五《自然之道》

61.把短文中的“探”改为“伸”好不好,为什么,62、“似乎”一词去掉可以吗,为什么,63.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

64、在短文中找出描写我和同伴神态的词:()(),描写向导神态的词:((),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65、找出文中的拟人句用“——”画下来。

66、去掉“愚不可及”一词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67、“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的是()

68、从画线的句子我明白了()69、“无

在文

中的作

用),是

()

“成百上千”

在文中的作用是()。

70、“向导”和“我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71、“

指()

72、“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从段文哪儿可以看出“我们”的心情,?

73、读了这段,“我们”的内心会想什么, 74、向导由“若无其事”到“极不情愿”,现在心情是()把“悲叹”换个词(),“悲”指(),“叹”指()

75、“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在文中的作用()。

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了()道理。

六.蝙蝠和雷达

读2至8自然段,完成练习。76.第二自然段采用了()形式引出蝙蝠,直接说明了(),提出将要说明的问题。“启示”是()意思。

77.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介绍了()。“极细”一词说明();“灵巧”说明(),这些词都说明()。三次试验分别告诉我们);

()。

78.第七自然段第一句话中“终于“说明()。这句话既交代了(),也揭示了一个道理:()。最后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的特点。

79.第八自然段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人类要认识大自然,(),(),这样才能()。最后一句话解释了雷达工作的()和()。印证了“()”,:(总结了全文,深化主题。七.夜莺的歌声 读文,完成填空。

80.第二自然段中“停了一会儿”“新的劲头”说明()。第三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通过对“夜莺”的()和()的描写,突出了孩子的()、()。特别强调“小夜莺”“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这样写的用意是:()。

81.(第九自然段中“阴沉”“冷笑”刻画出敌人()嘴脸,从侧面表现了孩子的()(,(第十自然段是夜莺对敌人的答复,这样写的作用是:()。

82.自然段中“野兽”实际指的是(),这里是(),借他人之口痛

人,表

了()。

83.第段的第二句话描写孩子的顽皮,其实孩子这样做是为了(),同时()。“学夜莺叫”“学杜鹃叫”,是以便后来用不同的鸣叫声同游击队联络时()。

84.,.,自然段属于()描写,表明孩子(),为下文战斗的打响作铺垫。

85.,.,段第二句话生动传神地写出来孩子的(),传达出作者对小夜莺的()之情。,86..第 自然段照应了文章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同时还告诉我们文中叙述的故事并不是一次()。87.“小夜莺”()就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则是他和敌人进行斗争的()。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读课文,完成练习。

88.“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这句话是()对()的高度评价,说明爸爸是一位()的人,表现了爸爸()。

89.“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从爸爸的这句话中体现了爸爸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

90.第3自然段第三句话通过血染的征衣及浸满鲜血的手表这两处细节描写,可以看出(),也表达了“我”痛失爸爸后()的心情。

91.“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战争夺走了爸爸的生命,他呼唤的一定是().,表达了我()。92.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1).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2).让那已经能够听得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17.触摸春天

读2至7自然段,做题。

93.第二自然段后两句话写出安静对()的熟悉,表现出她的(),为下文作铺垫。

94.第4自然段中,“悄然”是指(),“竟然”表示(),“奇迹”是形容()。安静是(),但她却捉住了一只蝴蝶,这是因为().95.“我深深地感动着”是因为()。

96.“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张望”的意思是()。

97.第七自然段中的“权利”是指()作者从安静身上所有感而发的是:()98.句子理解: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九.生命 生命 读文,完成练习。

99,作者分别列举了、、三个事例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100.第一个事例中“挣扎”一词说明,然让我感到()101.第二个事例中“冲破”一词说明种子生命的(),“仅仅”说明时间()。尽管时间短,但这颗瓜苗的种子都

()。

102.在“静听心跳”这一事例中,“我”体验到了()并有感而发:一个人的生命属于(),我们必须(),好好(),让生命更有意义。

103.说说你对“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句话的理解。十.乡下人家 读课文,完成练习。

104.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采用了()手法,写出来乡下人家独特的房前装饰,突出了

的特殊意境。农家小院

105.第二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采用了()的修辞手法,尤其是一个“探”字充分展示了。

106.第三自然段中对“鸡”的描写,向我们再现了一幅()的农村生活画面。

描写乡下人的晚餐特点的相关句子在第()自然段,这样写突出了农村生活的()。

107.第六自然段中用()的修辞手法,渲染了乡下人家睡梦的()108.课文的中心句是:()起到了()作用,同时,集中地概括了(),也是作者()的集中体现。

十一、古诗词三首

109、《乡村四月》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110、《四时田园杂兴》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美。

111、《渔歌子》前两句勾画出一幅水乡风光图,后两句()描绘出一幅雨中垂钓图,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句话中“ ____”和“____”两个平实的用词‘充分的说明了农民劳动的()。

(2)“

,”句,描绘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的样子,其中_____字最能表现孩子的天真可爱。

十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112、“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这句话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迷信权威,尤其信奉亚里士多德。这也为下文伽利略大胆质疑做下铺垫,表现了他善于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更表现出了他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科学态度。113、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是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是对的。”

114、“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是()句,这句话的意思()。

115.文段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对待科学不能盲目信奉,而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鱼游到了纸上

116、从哪些句子中看出这是一个聋哑青年: 聋哑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具体从哪可以看出来,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117可是,他写“先游到了我心里”。鱼游到他的心里去了吗?你们能联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

118、说说“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或是受到了什么启发?

十四、寓言两则

119、飞卫两次分别是怎么对纪昌说的?

120、纪昌是怎么做的呢?“注视”是怎么样地看?

121、如果是你看着这来回穿梭的梭子,有什么感觉?

122、透过这“注视”一词,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纪昌?

123、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苦练两年,夏天,烈日炎炎,蚊虫叮咬,在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课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北风呼呼,寒气逼人,在妻子织布的时候,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24、谈谈你读出一个怎样的纪昌?

十五、普罗米修斯基

125、说说你了解关于哪些神话故事,简要写一个故事?

126、课文主要讲什么?

127、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古人没有火,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128、你能想象到人们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的种种困苦吗,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129、练习用“没有……,只好……”说话,体会当时人类生活的困苦。

130、普罗米修斯把火带到人间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131、假如你是普罗米修斯,你是怎样把火盗到了人间,为什么要这样小心翼翼,把火拿到人间后,你还会做些什么?

132、假定你就是那第一次见到火的人群中的一员,终于告别了暗无天日的生活,此时你的心情如何?

133.了解了火的用途后,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134、普罗米修斯一直经受着这样的折磨,经受着这样的痛苦,他后悔了吗,动摇了吗,屈服了吗?

135、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复习要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复习

第一单元

《独坐敬亭山》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望洞庭》大意: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

2、桂林山水 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

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用“感觉不到流动”突现“静”;用“能看见江底的沙石”体现“清”;用“一块无瑕的翡翠”形容绿,而后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觉,再现漓江之水的风姿。

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

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无瑕的翡翠”是说十分纯洁,没有任何斑点的绿色宝石。为什么把漓江水比作是“无瑕的翡翠”呢?这是因为漓江水深、水清,水深使水面呈现绿色,加上两岸青山的映衬,更是一种深绿的颜色。由于水清、水绿,映入作者眼帘的漓江水似乎是一块纯粹的碧玉。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与珍爱之情。

②„„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这句话写出了桂林一带的山别具一格,山与山之间是各不相连,自成一峰,给人的感觉是拔地而起,正如文中以新生的竹笋为喻,好像是从地下突然冒出来的感觉。山的形状各异,像„„像„„,无法说尽,因而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作概括,恰到好处。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游记。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写外洞的宽敞,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写内洞的大,用“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来比拟。写孔隙则以自己的好奇和“挤压”的感

觉,真实写出窄小的特点。

①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一个“迎”字,点名作者是逆溪流而上。“时而„„时而„„”说明了溪流蜿蜒曲折,由于溪流的宽窄不一,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作者巧妙地运用“宽、窄;缓、急;”两对反义词准确地表达溪流的形和声。由于溪流缓急不一,听到的流水声也就各不相同,犹如在“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有多浓,对涓涓溪流发出如此赞叹!②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这句话写出作者通过孔隙时的真实感受,“稍微”,“一点儿”告诉我们只有一动不动地平躺在小船上,才能通过孔隙,以此说明孔隙小的特点,非常逼真。运用“要是„„准”的假设句式,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受“挤压”的感觉。

第二单元

6、中彩那天

《中彩那天》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

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这句话讲“我”长大后对母亲教诲的深刻体会。父亲打电话通知对方,领走的是中奖的车子,但得到的是人情和道义,是更多真正的朋友,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这同样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是金钱所买不来的。

9、尊严课文讲哈默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杰克逊有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拥有大批财产和亿万金钱的人,而是指拥有尊贵的人格。哈默正是具有这种尊严的人。他不因穷困潦倒而自悲;向他人乞哀告怜,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去换取应得的酬劳,只有这样,才觉得舒心、踏实。杰克逊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觉得这个年轻人有骨气,目前的穷困是暂时的,凭他的骨气和毅力,能创造出财富。在杰克逊眼里,一个懂得尊严的人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同时也说明了杰克逊是一位懂得什么是尊严。

第三单元

9自然之道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令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1)“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一只幼龟探头侦察突然被一只嘲鸫咬啄时,向导对焦急的作者及其同伴说的话,言下之意是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同时也用向导的话点明了课文的主题: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规律。

10蝙蝠和雷达

课文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解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有所启示。

《蝙蝠和雷达》科学家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这种模仿生物器官的构造和功能,研制新的仪器的科学就是仿生学。

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是小夜莺在回答敌人盘问时,说的几句一语双关的话。乍一听,纯属小孩儿天真的话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小夜莺正是凭借自己天真的话,加之自己一系列貌似顽皮的动作,在敌人不易觉察中戏弄、漫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野兽”都指的是敌人。德国兵虽然也“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但听、看小夜莺的言行,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小夜莺,并且让他带路。这些话语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和对敌人的憎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教育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却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捍卫。

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这句话饱含着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心声。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悄然”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神奇”是非常奇妙;“灵性”是指智慧、聪明才智。若不是有一种神奇的灵性在牵引着她、指挥着她,睁着眼睛的蝴蝶怎么会被盲女孩抓住呢?这神奇的灵性不正来自小女孩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吗?与其说是蝴蝶被盲女孩拢住,不如说是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所摄取、所捕捉。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张望”是向四周或远处看。这里用来描写双目失明的安静,不仅表现出安静对蝴蝶的喜爱和留恋,也表现出她对飞翔的向往。“弧线”是指圆周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这里用来形容安静心中想象的蝴蝶飞走时的画面。尽管安静什么也看不见,但追随着蝴蝶飞舞的轨迹,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里,已经感受到飞翔的快乐,人生的美好。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这里是说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都有享受生活的权利。“缤纷”是形容繁多而凌乱,这里是指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这句话是课文的重点句子。从安静的身上,作者默默地感受到了这位盲童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因而情不自禁,有感而发:每一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19生命 生命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 生命》作者杏林子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第六单元

21乡下人家

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乡下人家》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作者还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便唱起歌来,都体现了作者喜爱乡村生活的感情。

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以及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大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大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表现出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以及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渔歌子》全诗动静结合,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大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第七单元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事情,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这句话用假设关系的复句和连续两个反问,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科学界狂热崇拜二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他的话奉为不容置疑的真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伽利略善于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更表现出了他对真理执著追求的科学态度。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事实胜于雄辩。伽利略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使人们转变了观念: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7鱼游到了纸上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表现了青年人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品质。

《鱼游到了纸上》我们要从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的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①他好像和金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当时青年人的忘我状态。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了因为他是个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都是鱼,好像和金鱼融合在了一起,才把鱼画活了。

②鱼游到了纸上。

这句话既是文章的题目,在文中又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女孩惊奇的赞叹,一次是作者的描写,再一次是作者与聋哑青年的笔谈。这是对聋哑青年所作的画的最高赞赏,赞其画技高

超,画的鱼栩栩如生,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而之所以画得像活的一样,正是他专注认真,坚持不懈的结果。

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苟,苟且,马虎。要注意结合文中描写青年入画鱼的神态和动作的具体语句,展开联想,想象所画金鱼的细致部位,来体会青年人专注认真的品质。

融为一体:融合在一起。文中用这个词突出表现了青年人观鱼、画鱼时的忘我。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感受青年人全身心投入的执著精神。

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文中指品茶赏鱼这种氛围令人心情舒畅。

第八单元

29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讲了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以及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的作用。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

这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说他有决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来回穿梭的梭子,这就增加了追逐目标的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并且,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基本功,其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纪昌学习的态度及决心、毅力、恒心,与他成为一个射箭能手,也是不无关系的。

《扁鹊治病》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31普罗米修斯

课文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普罗米修斯》本文就是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屈不挠,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课文里主要讲宙斯十分恼怒。

第三篇:四年级课内阅读复习课教案

课内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教学目标:

1、通过课内阅读的复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课文的主题思想,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复习重点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复习教学准备:复习卡 复习教学时间:一课时 复习教学过程:

(一)(二)回顾本学期关于写人的课文,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出示:《女孩儿乌塔》《成长》《差别》《给予的故事》《老人和鸟》.《自然之道》小组分别回顾课文讲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三)小组按复习卡分的课文朗读课文,讲述给你印象最深的片段。

(四)(五)

(六)拿出复习卡交流复习收获 分小组展示交流评价 总结复习收获

复习卡

一、《女孩儿乌塔》一文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了“我”和乌塔在____________相识,通过“我”的目睹和“我”与乌塔的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姑娘的形象。

课内阅读。

我只好笑笑,告诉她中国很大很大,从北方乘火车到南方要四五天,乘火车有时也很挤。中国的银行没有欧洲这么多,自动取款机很少,所以出门是一件麻烦事,小孩子不能单独胜任。

乌塔埋头想了好一阵,又问:“那中国的孩子们缺少很多乐趣吧?”我说中国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孩子们也很快乐。但她还是坚持:“从电视节目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节目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在这里,它的美丽才感动了我。”

第二天早晨,乌塔向我道别。她说:“我以后也要去中国。”我很相信她的话。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银行.()道别.()单独.()

2、“那中国的孩子们缺少很多乐趣吧?”这句话是__________句。

3、你认为从电视节目和书本中认识世界完美吗?为什么?

4、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告诉乌塔中国孩子们的乐趣是什么呢?

二、《老人和鸟》

本课讲述了一位老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鸟儿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直至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同时激发了我们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意识。

课内阅读。

那天,林中小屋没有升起炊烟,鸟儿们知道老人走了。那是多么寂静暗淡的一天哪!

谁也没有邀请谁,鸟儿们都来了。成百上千的鸟儿,在林中的小屋上空盘旋、哀鸣。整座山林都在摇晃,树叶和树枝轻轻拂动。鸟儿们衔来无数的花瓣、无数的绿叶。伴着阳光,树林里下了一场花瓣雨、绿叶雨。飘落的花瓣和绿叶呀,掩盖了林中的小屋„„

1、给下列加点字选音。(在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盘旋(xuān xuán)掩盖(gāi gài)

2、“谁也没有邀请谁,鸟儿们都来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你认为这是一场怎样的葬礼?表现在什么地方?

4、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何体会?

三、《成长》课内阅读。

有一次,我拿了两根香肠给他:“你拿去吃好了。”

他那双大眼睛闪了又闪,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口可乐。” 话说得不卑不亢,倒使我有点儿尴尬。我琢磨:这里的孩子们平日的开销都很大,约翰如此节俭,也许..是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是他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

1、请模仿下面的词语,再写出两个词语。不卑不亢:

2、当“我”拿两根香肠给约翰时,他是什么反应?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文中的加点词语说明()

A、“我”能肯定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B、“我”能肯定他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C、“我”在推测。

4、如果你是“他”,你会接受香肠吗?为什么?

四、《差别》本课中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通过学习课文,可以看出这两个人的差别:布鲁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诺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共有四十袋。”接着,他介绍了土豆的价钱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还带回来一个土豆让老板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筐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里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现在,那个农民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听完阿诺德的介绍,老板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了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1、“阿诺德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中“很快”一词说明了什么?

2、从第一段可以发现,阿诺德在介绍土豆和西红柿的时候,着重介绍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还带回了样品。假如你是阿诺德,请你再介绍一下有关茄子的情况。

3、文中画线部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五、《给予的故事》

课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从而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

怎么办?这位沙漠中饥渴的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汲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汲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性命。

他犹豫瑞三,终于下定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去做。他把水壶里的清水倒进汲水器,继续抽水。果然,汲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艰难()浪费()继续()犹豫()

2、文中画线部分是_________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

3、这位沙漠中的饥渴之人,面临着怎样的抉择?

4、最后这位沙漠中的饥渴之人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六、《自然之道》

本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拯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的不满,他只好跑过去奋力驱走了那只嘲鹰。这只幼龟脱险了,平安地爬进了大海。那只嘲鹰,眼见到口的美食丢掉,只能颓丧地飞走了。然而,接着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原来,那只先出来的幼龟,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侦察幼龟不安入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成群成群的幼龟便争先恐后地从巢口鱼贯而出„„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群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确实可以饱餐一顿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 嘲.鹰(cháo zháo)颓.丧(tuí tuǐ)

2、文中第一句话中“只好 ”一词用得恰当吗?为什么?

3、文中画线部分采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文中所说的使人“震惊”的事情指什么事?

5、学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复习

四年级语文复习

一、修改病句

1、走进公园,我听到了鸟儿的叫声和花香。

2、同学们热心欢迎老师。

3、爸爸在灯光下。

4、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的区别和不同。

5、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间,都被他赶了下来。

6、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母亲对我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现。

7、同学出席了学校举办的数学竞赛。

8、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

9、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10大路两旁种植着茂密的果园。

11、我的家乡是青岛市人。

12、再过整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就毕业了。

13、多读课外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14、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15、今天的作业差不多全做完了。

16、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感觉。

17、秋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18、我们要养成天天刷牙的好风气。

19、我一定改正不好的缺点。

20、春天,全校师生和老师去春游。

21、上课铃响了,我们立刻马上跑进教室。

22、她兴高采烈地跑来,高兴地说:“我又得了一个满分。”

23、在列车上,大家兴致勃勃地交流了旅游。

24、我一定接受批评,改进缺点。

25、看了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6、张奶奶在回忆着过去的往事。

27、《中彩那天》这篇课文写得太迷人了。

28、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

29、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30、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大部分都会这么做。

31、海岛上有许许多多不计其数的太平洋海龟在筑巢孵化小龟。

32、山川河流把晚霞染得一片金黄。

33、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34、听了上午抗洪英模的广告,我们很受教育。

35、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

36、我们只有好好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37、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吸收的风气。

38、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时时在我耳边回响。

39、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会议。

40、我的数学作业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道计算题还没有算出来。

41、我可以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咱们班陈红做的。

42、今年,我国的粮食和小麦都获得了大丰收。

43、小学生要注意维护视力。

44、她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上衣和红色的帽子。

45、爸爸今天买回了苹果、梨、土豆、黄瓜等蔬菜。

46、妈妈只见在台灯下看书。

47、一个黄昏的早晨,他遇见了一位盲人。

48、夜晚,老师在灯下聚精会神。

49、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50、我们一定要报复父母的养育之恩。

51、我经常看见王刚有一次帮同学打扫卫生。

52、我们全班都参加了体操比赛,只有小明没参加。

53、周恩来总理身患重病,还是陆续做着沉重的工作。

54、小勇非常喜欢打乒乓球和足球。

55、全班加倍努力,争当“三好学生”。

56、我上完四年级,还有两年没有毕业。

57、他谈起过去的往事总是滔滔不绝。

58、这首歌对我很感兴趣。

59、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成拟人句)

2、她的脸蛋红扑扑的。(改成比喻句)

3、她学习成绩好。她道德品质好。(用上关联词,把两句合并成一句)

4、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缩句)

5、他留下了眼泪。(按要求扩句。为什么流泪?留下怎样的泪?)

6、宙斯把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改成被字句)

7、我认真地读完了《西游记》。(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8、盒子这么小,怎么装得下八个苹果呢?(改成陈述句)

9、这呼唤和平的声音,全世界都听见了。(改成反问句)

10、公园里开着许多花

有牡丹

芍药

丁香

好看极了

(加标点符号)

11、老师问

你看过

西游记

看过

小华说

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啊

(加标点符号)

第五篇:语文六年级第十二册课内复习

小学毕业总复习专项训练:第十二册课内阅读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1课 文言文两则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2)惟弈秋之为听。()..(3)一人虽听之。()(4)思援弓缴而射之。()..(5)虽与之俱学。()(6)弗若之矣。()..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1)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 今义: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 今义:(3)孰为汝多知乎? 古义: 今义: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 ?曰:。(2)我以日始出时,而日中时。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1)《学弈》告诉我们 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 》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 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5.解释加点字。(1)通国之善弈者也。(2)使弈秋诲二人弈。..(3)思援弓缴而射之。..(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孰为汝多知乎?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

。(3)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5)孔子不能决也。(6)孰为汝多知乎。...(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4)孰为汝多知乎?()9文学常识填空。

1.《 学弈》选自《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2.《两小儿辩日》选自《 》,相传为战国时期 撰写。第2课 匆匆 1.读读说说。

本文作者围绕‚ ‛展开叙述,先写,再写。最后发出‚ ‛的感叹。2.读句子,仿照作者的写法,将意思续写下去。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 了,有再 ; 了,有再 ; 了,有再。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仿写: 的时候,日子 ; 的时候,日子 ; 的时候,日子。3.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

(1)(2)4.明辨是非。我能在括号中写出句子的修辞方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

2.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3.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4.我何曾留着像游丝一样的痕迹呢?()5.我知道:《匆匆》是一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他宁肯饿死,也不领(),因而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他的散文文笔秀丽,风格独特,堪称典范。代表作有()、()、()、()等。第3课 桃花心木

1.读片段,结合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得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不确定‛的意思是 ;树在生长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有

;人在生活中有诸如()的‚不确定‛因素。

2.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可以长成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就能成为 的人。我由此明白了作者是在借 的生长,来比喻()的成长。

2.填空并答题。

种树的人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会锻炼出一颗()。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转化为(),努力生长。这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借()喻(),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第6课 北京的春节 1.读一读

虽然这篇课文比较长,但读起来很有味道。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北京的春节按老规 矩是从 开始到 结束。北京的春节有 等习俗。2.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

色为全美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男女老少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各形各色

(1)正月十五,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整条大街像办喜事,红火而美丽。()(2)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统统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3)除夕,家家赶做年菜、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正月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3.写出下列节日的农历时间。

除夕()腊八()春节()元宵节()小年()

3.课文是按着()的顺序来写的。写得最详细的是、、、这四部分内容。4.读文段完成练习

北京的春节(选段)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2.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是。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在文中起()的作用。正确的选项是: A.过渡句 承上启下 B.中心局 总结 C.总起句 总起 第10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

1.通过认真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写的是

的回忆,回忆了父亲()在、、这几件事。

2.读下列句子,并在括号中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在文后横线上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然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从这里我看出李大钊对亲人,对工作。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可见,李大钊把 看得比 更重要。

(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从这里,我体会到李大钊在敌人面前。(4)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我从‚

‛‚

‛‚

‛等词语中体会到李大钊对。从上面四句话中,我了解到李大钊是一个

的人。3.从课文中找出和它们照应的句子写下来。

(1)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2)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4.轻松阅读,完成练习。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多忙,对我的问题()很感兴趣,()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从这组关联词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2.读文段,“局势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提示:共有三点):

(1)(2)(3)3.读画“ ”的句子,填空。

“轻易”在课文中是

的意思。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这段话运用了()描写,表现了李大钊 的精神。4.我想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来概括选段段意。

5.“籍”的音序是(),音节是()。6.如果你来到李大钊的塑像前,你会说什么?

第12课 为人民服务

1.结合资料袋的内容,反复朗读课文,然后填空。

《为人民服务》是 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 同志而做的演讲。

它主要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方面的意思:(1)(2)(3)

2.读拼音,写词语。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是chè dǐ()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我们认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sǐ dé qí suǒ();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虽然我们的战士来自wǔ hú sì hǎi(),但我们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所以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xīnɡ wànɡ()起来。3.将下列词语正确搭配在一起。

遵守 看到 提高 战胜 改正 改进 工作 缺点 制度 成绩 困难 勇气

()——()()——()()——()()——()()——()()——()4.填写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另写一句话。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5.读读想想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 过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

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这段话加上标点。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固: 或:

(2)这句话的意思是。3.这段话的中心句是。4.“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练习课本及课外知识,按要求写出相关的人名.死得“重于泰山“的英雄有 死得“轻于鸿毛”的罪人有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1.()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 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2.()是什么人,谁像我们指出()行。3.()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第14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 1.我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选自 作家安徒生的童话集《 》。我还知道《 》《 》《 》等故事也都选自于这本书。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次擦燃火柴来暖和自己,而且,每次擦燃火柴都会在火柴擦然的的亮光中看到种种幻象的故事。小女孩看到的幻象分别是、、、。2.读读下列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写写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雪花落在她的金黄色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没注意 她注意的是,因为。

(2)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A)这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它们是()和(),而光明、寒冷、饥饿的反义词分别是()、()、()。(B)“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请联系课文中小女孩的幻想,发挥你的想象,用几句话具体描绘一下。

(C)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3)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A)句中两个“幸福”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B)你从两个“幸福”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15课 凡卡 1.读课文并填空。

《凡卡》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凡卡写信给他爷爷的事,他告诉爷爷。2.细读课文,写体会。

1.作者在写信的过程中穿插了两次往事的回忆,这两件往事分别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件往事分别是: 和。3.积累语言,品味鉴赏。

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中撒满了快活的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作者写这一段话目的是通过乡村晚上的美丽景色,表现凡卡 的心情,衬托凡卡。4阅读理解。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jué jiào)睡着.了。老板揪(jiū qiū)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chuō cuō)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jué jiào),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2〉这段话从、、这个方面反映了凡卡的学徒生活很。〈3〉画出老板、老板娘打凡卡的动词,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打”。〈4〉这段话中凡卡向爷爷诉说自己的遭遇,概括起来有如下方面:(分条列出)

〈5〉读了这段话,我们了解到老板的,伙计的,更深刻地体会到凡卡的。

〈6〉画线的句子在朗读时应该用什么语调和情感去读?()

A.哀求 B.亲切 C.不满 D.愤怒

5.读一读,做一做: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A.B.第18课 跨越百年的美丽 1.读一读,填一填。

读了课文之后,我认为课题中的“美丽”指的是。2.读句子,根据提示填空。

(1)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请找出一对反义词。()——()(2)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句话的意思。()(3)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一如既往”的意思是。

(4)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A)“淡蓝色荧光”是居里夫人用 时间提炼出来的 克镭发出的光,也就是她的成就。

(B)融入了“美丽的生命”是指这项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 为代价获得的;“不屈的信念”是说。

3.阅读理解: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验室(1)“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中的“这”指的是什么?(2)找出文中表明居里夫人爱国感情的句子,画上“ ”线。

(3)文中“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中的“躺”字,你怎么理解?(4)这一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你认为居里夫人性格中最可贵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第20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通过思考,我明白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题目的意思,它告诉我们。我还知道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它们分别是、、。2.句子理解。

A.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1)“司空见惯”的意思是。

(2)在句子中用“ ”画出能表达“追根求源”意思的词语。课文中有一句俗语也表达了它的意思,这句俗语是。(3)这里的“?”指的是,“!”指的是。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见微知著”的意思是.其实,这句话很通俗地揭示了上面语句中“ ”的意思。3.阅读理解: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第二自然段:从()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不断(),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3.本文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4.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A.例证法 B.引证法 C.对比论证法 D.比喻论证法

5.这段文字中画“ ”的句子在含以文章结尾段落一个词相照应,这个词是。

6.语句中“?”指 “!”指。7.“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这句话中,“这样的事例”是指怎样的事例?请列举两个类似的事例。

下载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复习(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复习(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课内阅读[范文模版]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课内阅读一、回忆《一夜的工作》填空: 在回来的路上,我地想着,并且对自己说: “,!” 我这样对,我又想 好像我的似的:“看啊,他就是。我 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

    课内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

    课内阅读 (一) 阅读《但愿人长久》 1、组词。 耍( ) 稳( ) 缸( ) 睁( ) 要( ) 隐( ) 缺( ) 挣(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把序号写在“——”上) ①( )月当空 ②心绪不( ) ③( )( )不离......

    四年级语文期末课内阅读复习题

    四年级语文期末课内阅读复习题(一) (一)古诗阅读 1.古诗《题西林壁》 (1)、这首诗是朝诗人所写。 (2)诗中“缘”指的是( )的意思。 (3)、表示立足点和角度,所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可以......

    四年级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最终定稿)

    四年级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1、时间:8课时 2.形式:专题复习和训练评讲相结合 3.内容:本册书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形声字,近义词,反义词,修改病句,成语、造句、排列句子顺序、按课文内容填空......

    四年级小学语文复习汇总

    四年级(上)语文复习资料 一、按要求写词语: 1、AABB: 密密麻麻、恭恭敬敬、普普通通、挨挨挤挤、迟迟疑疑、抽抽噎噎、浩浩荡荡、郁郁葱葱、 ★2、AABC: 娓娓动听、翩翩起舞、窃......

    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

    2011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短短的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同学们在这个学期中学习了40篇课文,背诵积累了16首古诗,认真学习了8个综合练习。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学过......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材料

    四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材料尊师名言: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               鲁迅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老师栽培。  华罗庚关于勤奋:聪明出于勤奋......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多音字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