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也是教育者
往往有这样的家长,第一次领着孩子入学,便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交给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错误要打要骂随您,我决不袒护!”家长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绝对是真诚的。还有的家长,常常到学校向老师告孩子的状,“控诉”孩子在家的种种罪行,末了往往说上一句:“您帮帮我吧,我的孩子就听老师的话!”
每当我遇到这样的家长时,我会为自己能被他们真诚信任而感动,但同时也会感到不安:如果家长仅仅用托付与告状与我配合,我的教育能成功吗?我毫不怀疑这些家长对老师对学校教育的厚望,但这种厚望背后隐藏着一种令人忧虑的东西,这就是-----同样作为教育者的家长的失职。
是的,家长也是教育者。
每一届新生入学,第一次家长会,我都会对家长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们的孩子!”就在这第一次家长会上,我还会朗读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给家长们的一段话:“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家长的教育者身份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现在提出素质教育,学校所进行的每一项改革如果没有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有一位年轻教师曾对我说:“现在教育上种种弊端是明摆着的,我很想进行一些改革,但我怕呀!”我说:“怕什么呢?校长不是很支持吗?”他说:“我怕家长呀!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少给学生布置点作业,家长有意见;取消星期六的半天补课把时间还给学生,家长有意见;想让学生每晚看新闻联播,家长有意见;想叫学生每天吃完晚饭后洗一次碗,家长反对„„”教师是为孩子好,家长也为孩子好,可为什么这两个“为孩子好”竟然“打架”了呢?我陷入了沉思:问题出在哪儿?很多家长不是教育者———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是他们对教育却一窍不通。
历届学生进校,我都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校访接待日、家校联系本等形式与“同事”——学生的家长们探讨教育,不仅仅是探讨某一个孩子的具体教育,也探讨比较宏观的教育问题。尽管绝大多数学生的家长的本职工作并非教师,但经过一学期或更长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或多或少懂得教育了,面对孩子的成长能够自觉地从教育科学、教育规律的角度进行审视。
我有班级家长委员会,这个家长委员会绝不仅仅是帮班主任做一些琐碎的事儿,更多的时候是和班主任一起开会研究班上的工作。同时,学生家长还常常出席班会,有时也来听课……这一切,使得我所进行的每一项教育教学改革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来自学生家长的反对。因此,每当学生取得了学业上的成功或者自己教育上获得了新的成果,我总是发自内心地感谢学生家长。
第二篇:家长也是教育者.一年级[小编推荐]
家长也是教育者——《做最好的家长》 往往有这样的家长,开学第一天领着孩子入学,便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交给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错误要打要骂随您,我决不袒护!”家长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绝对是真诚的。还有的家长,常常到学校向老师告孩子的状,“控诉”孩子在家的种种“罪行”,末了往往说上一句:“您帮帮我吧,我的孩子就听老师的话!”
每当我遇到这样的家长时,我会为自己能被他们真诚信任而感动,但同时也会感到不安:如果家长仅仅用“托付”与“告状”与我“配合”,我的教育能够成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背后隐藏着一种令人担忧的事实——同样作为教育者的家长的失职。
从教的这所市郊小学,所面对的家长就是这样一种状况——认为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家长不懂教育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对教育孩子也就无能为力,寄厚望于学校、教师,而忽视了自身作为家长别人无法代替的责任——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将是终生的教师。单从这一点上来看,对孩子成长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人,不是教师,而是父母。父母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者,也是最关键的。有许多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像舟舟的父母就把自己有智障的孩子教育成了一个指挥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孩子的终身发展来看,父母给予孩子的家教远远超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作为教育者,我一直认为学校教育是第一位的,它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但事实告诉我,并非如此。是我在思想上单方面强调夸大了学校教育、教师的功劳(认识上的错误)。仔细想来,每一个学生的成功,不可否认有教师或者学校教育的功劳,但是最多是占三分之一,还有两个三分之一来自家长的教育和学生的天资与勤奋。我和家长犯了同样的认识上错误,虽然知道家庭教育必不可少,但是并没有想到它的影响有这么大。所以我们(教师和家长)都要转变观念,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使命。现在有很多家长孩子存在的问题无从下手,这就需要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为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及时跟踪联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既解决了问题,赢得家长、孩子的信任,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好的教育方法,使得教师和家长共同进步,一举多得!当然也存在学生出现问题后,家长不配合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坚持不懈地转变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了孩子,也就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从某种意义上讲,为人父母的家长是有双重角色的。首先是父母,其次是教育者,而且这两种角色是伴随孩子一起成长的。
家庭教育是孩子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万万不可忽视它的重要性。对于孩子来说,合格的父母很重要;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合格的父亲母亲更为重要。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所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第三篇: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作为公民的一部分,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义务,同时,在教育法规中,又规定了受教育者应特殊承担的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了受教育者具体应该履行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作为国家公民、学生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这是其作为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这项义务可以称为“遵纪守法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即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也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教育的规章。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重点在于遵守法律、法规中有关学生的规定。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话,就会触犯有关法律、法规,从而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是指学生应当履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即“培养良好品德义务”。我国教育方针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面一项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既是学校的职责,同时也是受教育者的义务。履行这方面的义务的标准是不同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对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学生的相关义务都有具体的规定。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这是指学生应当履行“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也可以称为“努力学习义务”。学生进入学校就意味着承担了接受教育的义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种义务是强迫的;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是依自愿入学在享受教育权利同时应承担的义务。它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学业证书权利的前提。这项义务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①学生应按时到校上课,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不能无故迟到、早退或辍学,不能去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②上课时应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③放学后,应认真复习功课,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珍惜时间,科学安排课余活动。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这项义务可以称为“遵守其他制度的义务”。学校或者教育机构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对这些管理制度,受教育者有义务遵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遵守其所在教育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②遵守其所在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制度;③遵守其所在教育机构的学籍管理制度。包括入学注册,成绩考核,对升级、留级、转学、复学、休学、退学的处理,考勤记录,纪律教育,奖励处分以及对学生毕业资格的审查等管理规定;④遵守其所在教育机构的体育管理、卫生管理、图书仪器管理、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第四篇:教育者阅读
序言 阅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高万祥
第一辑 阅读能给我们带来思想尊严
1.愧对孔子——推荐《论语》
2.寻找教育的精神家园——推荐《理想国》
3.美德能给我们带来安宁与幸福——推荐《道德情操论》
4.爱,是一门可以学习的艺术——推荐《爱的艺术》
5.人类精神的高地——推荐《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6.一座必须跨越的教育高峰——推荐《民主主义与教育》
7.大爱陶子,大德陶子——推荐《陶行知文集》
8.“新教育”:一场教育造福运动——推荐《朱永新教育文集》
9.用最深厚的爱创造最大的奇迹——推荐《第56号教室的奇迹》
10.你永远可以更幸福——推荐《幸福的方法》
第二辑 阅读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爱心、良心、社会责任心
11.做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推荐《苏东坡传》
12.“美国精神之父”留下的财富——推荐《富兰克林自传》
13.可惜,中国只有一个张謇——推荐《张謇传》
14.史怀泽,人类永远的怀念——推荐《史怀泽传》
15.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麦加圣地——推荐《张伯苓图传》
16.向“第一公民”梁启超学什么——推荐《梁启超传》
17.回向风雨的歌者——推荐《一颗清亮的大星——胡适传》
18.一个永远温暖我们的名字——推荐《仁爱一生》
19.人间净土一圣哲——推荐《枯木开花:圣严法师传》
20.说不尽的洪宗礼——推荐《从教师到教育家:洪宗礼评传》 第三辑 阅读能给我们带来诗意和创造情怀
21.250年前欧洲最好的“新教育”——推荐《爱弥儿》
22.人格就是一切——推荐《歌德谈话录》
23.教师为什么一定要读安徒生童话——推荐《安徒生童话》
24.超越俗世的灵魂芳香——推荐《金蔷薇》
25.一本影响了几代人的公民教育读本——推荐《爱的教育》
26.诗歌,让我们的心灵不死!——推荐《唐宋词十七讲》
27.朗读,让生命踏上温暖归途——推荐《朗读者》
28.和大智者的心灵对话——推荐《人生哲思录》
29.十丈红尘上的晨钟暮鼓——推荐《林清玄散文》
30.童年,是一个人的宿命——推荐《追风筝的人》
附录 给你一间书屋
后记 在书中寻觅最好的自己
第五篇:作为家长,我们也是小学生!
作为家长,我们也是“小学生”!
青岛同安路小学
世界上很多职业或角色的担当或扮演,都需要一份资格或证书,如教师,医生,律师等等,唯独父母这个角色没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幸福的走上红地毯,结婚生子,为人父为人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通常认为只要我“爱”孩子就会是一合格的父母,据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疼爱”自己孩子的,但又是最不会“疼爱”自己孩子的。本来父母的教育理念往往滞后于孩子成长,当孩子真正长大了才明白一些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是父母输不起也不能输的时代,所以,当有责任感有前瞻性的父母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往往如坐针毡,绝不会无动于衷,随波逐流,他会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去读书,去向专家或过来人请教。当然,学习是一个开拓,思索,筛选,加工应用,反思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不是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个孩子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于是就会出现当”下比较流行的一句话:“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
为了能更好滴教育孩子,我读过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写给世纪父母》,《告诉世界,我能行!》、《告诉自己,太好了!》,云晓的《教育男孩100个细节》,读过孙云晓的《拯救男孩》,《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等等,我个人认为读一本教育孩子的好书,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送给成长中的孩子最好的礼物。惊闻同安路小学的“同安论坛暨家长学校专题论坛”邀请了大名鼎鼎的孙云晓老师来做“平衡教育与习惯的养成”专题讲座,心中一阵狂喜,没想到能近距离聆听拜读这位教育大腕。仔细聆听的两个多小时的报告,让我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收获:
一、关系是一切教育孩子的基石。
改变明天要从改变今天开始,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开始,改变教育从改变关系开始。没有一个好的家庭关系和的亲子关系,一切的教育就会茫然难以实施,或者大打折扣。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关系不仅是教育的方式也是教育的内容。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家长会发现很难教育孩子,家长的话,孩子不爱听不想听;如果亲子关系好,不仅孩子更加的合作,而且在这种亲子关系中学会很多,比如平等,如果父母在和孩子相处中,能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同时也尊重孩子的需要,那么孩子就会体验并学会平等待人,将来走出家门,对别人就会不卑不亢,受人尊敬。回想起我们和邹芮铭的亲子关系,也一度出现过紧张。以前都是“恨铁不成钢”,当他出现问题时,往往一番批评指责,然后再去指点引导,殊不知,这一番的“暴风骤雨”,孩子不愉快的心里早已经竖起厚厚地屏障,管你个什么苦口婆心的教育,我们大人尚且如此,况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乎?!反思了很久,原来我们的顺序错误了,所以导致了不愉快的亲子关系。当孩子犯错时,应该首先平静地引导孩子说出正确的做法,然后再去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不能这么做,有什么不同?当孩子明白为什么的时候,往往就会做好,尤其是男孩;当他不明白,你让他改正时很难,往往得到的是更猛烈的反抗。其实很多的时候他不是有意去犯错,他也想做好,“七不责子”之一当孩子已经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变现后悔和心痛时,就不要再去批评他了。
二、凡事贵在一个坚持
孙老师谈到了养成读书习惯的四步法,即第一步父母带头读书。第二步经常和孩子去图书馆。第三步睡前读二十分钟的书。第四步每天读书不低于三十分钟。其实回想起这四步,我和邹芮铭的妈妈也都闻过,做过,但我们没有把这四步串起来,没有坚持下来,我们作为父母的有错误,感觉有点小小地内疚,下一步要严格按照孙云晓老师的四步法去做,持之以恒的去做,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我们都知道一个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85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头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第三阶段是21~85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之后,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凡事贵在一个坚持,记得我读过苏格拉底的一个故事,说有一次上课,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迷惑
一、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与孩子个性思维发展的关系。
有效地不一定对的合理的,今天合理的明天不一定科学。据说规则意识强的人创造意识往往就弱。有时会遇到为了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往往又以牺牲个性思维的发展为代价,我们应该去权衡利弊?毕竟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人,我们不能过多地用现在社会的标准去要求他,这本身就不持久不科学。因此作为邹芮铭的家长,我们殷切地寻找的途径和解决方法,更迫切地希望得到专家或老师的指点。
二、如何更好的调动孩子主动性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当下有几个是喜欢学习的孩子,不厌学的又有几个呢?!如何更好的调动孩子主动性呢?譬如说邹芮铭就很排斥识汉字的这个事情,认识,会读,书写都是枯燥无味的事情,怎样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们也尝试了很多方法,效率都很差,敬请专家老师指点。感谢 一、十分感谢同安路小学的领导。
作为家长很欣慰同安路小学有这么一帮有先进教育理念,有前瞻意识的领导,不但能大手笔不惜一切代价的把当今教育界的大腕请来,而且学校纪校长等校领导和老师都亲临现场,虚心聆听和学习,我们作为家长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把孩子送给这样的学校,这样的领导和老师,我们家长放心。二、十分感谢一年级四班的班主任王静老师。
王老师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新颖丰富多样,有爱心,有耐心,把全班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管理,教育,实属让家长感动。全班的小朋友和已经毕业的同学都很喜欢王静老师,尤其像邹芮铭这样的一个超活泼调皮经常让王老师头大的男都说很喜欢王老师,可想而知王老师对孩子的付出有多少,在此,我代表我们全家向王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祝王老师工作顺利,一切如意!
总而言之,作为家长,尤其是作为男孩的家长,我们也是“小学生”,很多都是未知领域,也需要从头一点一滴做起,去学习,去改变,去探索,去实践,去总结,去质疑,去感谢··
听孙云晓老师“平衡教育与习惯的养成”专题讲座有感
一年四班邹芮铭家长 2014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