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毕业论文

时间:2019-05-13 07:1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毕业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毕业论文》。

第一篇: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毕业论文

就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专业班级:XXX 学生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X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在解决就业方面和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越发显著。就我国来说,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的进程中,中小企业往往是试验区,是突破口,是马前卒。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贡献。但是,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并不理想,尤其是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广大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瓶颈。尽管各级政府加以重视,各方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和研究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有了急迫而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探讨

第1 页

Study and discussion on financing problem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China

Major:XXX Name:XXX Tutor:XXX

Abstrac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da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ole in addressing the employ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China,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since the Seventeenth Party Congress, China's SME development position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growing role of SME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registered SMEs account for 99% of the total number of all registered enterprises.SME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sales revenue, profits and taxes accounted for 60% of the total, 57% and 40%;circulation SMEs account for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the national retail outlets.SMEs provide about 75 percent of urban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Relatively large enterprise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he cost of reform, convenience, social turmoil, the new mechanism is introduced.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SMEs often is the test area, is a breakthrough, is a pawn.The results of the reform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large enterprises reform practice provides a useful experience, and also have contributed to create a great situation for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various economic sectors.However, the SME business environment is not ideal, especially the financing of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 major bottleneck to restrict the majority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第 页

to survive and develop.Although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attention, the parties have taken some measures, but with little success.In this case, the analysis and study how to solv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Es, there is urgent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Key Words: SMEs,Financing,Questions and Discussion

第 页

目 录 绪 论„„„„„„„„„„„„„„„„„„„„„„„„„„„„„(1)

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与意义„„„„„„„„„„„„„„„„„„„„„„(1)1.3研究思路„„„„„„„„„„„„„„„„„„„„„„„„„(3)2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概述 „„„„„„„„„„„„„„„„„„„„„(4)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4)2.2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5)

2.2.1内源融资„„„„„„„„„„„„„„„„„„„„„„(5)2.2.2 外源融资 „„„„„„„„„„„„„„„„„„„„„(5)2.3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动机分析 „„„„„„„„„„„„„„„(6)2.3.1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动机的宏观分析„„„„„„„„„„„(6)2.3.2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动机的微观分析„„„„„„„„„„„(7)2.3.3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量的决定„„„„„„„„„„„„„„(8)2.4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阶段性特点 „„„„„„„„„„„„„„(9)2.4.1中小企业创业阶段的融资需求„„„„„„„„„„„„„(9)2.4.2中小企业发育阶段的融资需求 „„„„„„„„„„„„(10)2.4.3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11)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13)

3.1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15)3.2.1融资渠道单一„„„„„„„„„„„„„„„„„„„(15)3.2.2直接融资渠道的不顺畅„„„„„„„„„„„„„„„(16)3.2.3融资成本较高„„„„„„„„„„„„„„„„„„„(16)3.2.4金融结构与金融机构激励机制不合理„„„„„„„„„(16)3.2.5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落后„„„„„„„„„„„„„(18)

3.3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18)

第 页

3.3.1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18)3.3.2从中小企业自身缺陷分析融资难的原因„„„„„„„„(20)3.3.3从外部环境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20)4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22)4.1发挥政府职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政策环境 „„„„„„(22)4.2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23)4.3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体系 „„„„„„„„„„(25)4.4中小企业从自身切实提高总体素质 „„„„„„„„„„„„„(26)5 结论„„„„„„„„„„„„„„„„„„„„„„„„„„„„„(28)参考文献„„„„„„„„„„„„„„„„„„„„„„„„„„„„(29)致 谢 „„„„„„„„„„„„„„„„„„„„„„„„„„„„„(31)

第 页 绪 论

1.1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其发展的问题无论是从制度方面,还是国民需求、社会就业方面,乃至经济增长角度,都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企业家、金融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资源结构配置中劳动力密集与资本稀缺的特点,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既展示了令人鼓舞的活力,也呈现出严重的区域差异、行业差异,以及逐步显现的环境差异。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解除对中小企业的过分管制,给予公平待遇,对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再认识,克服中小企业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市场营稍创新等方面的内在不足,并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实质性扶持,创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现代融资体系。为了顺应和谐社会的发展潮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颇为明显。据原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在世界中小企业大会上的讲话,我国目前在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800万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显而易见,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在各地的发展,有效地支援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地方财政,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可见,中小企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日益突出。

研究表明,在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复杂

第1 页 的关系。但有一点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那就是适度竞争的市场机制最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而保持一定比例的中小企业正是维护适度竞争的市场机制的重要条件。中小企业因其较小规模为新型技术的试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中小企业灵活的经营方式,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在中小企业中发展、研制出来的新型技术,一旦投入市场,会促进经济的迅猛增长,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

中小企业是稳定民心、创造就业的机器,吸纳了城乡大量劳动力,近年来又成为下岗职工、机关分流人员实现再就业的重要场所。一些基本的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一些乡村企业所吸收的农村劳动力。不仅仅在中国,从世界各国来看,中小企业为解决就业问题均做出了主要贡献。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先导力量,为我国国有企业和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最佳试验场所。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困难而又艰巨的任务,为了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我国对国有企业改革采取的是“先小后大”的途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抓大放小”战略,十五届四中全会把“放小”的范围从国有小企业扩大到中型企业,使中小企业成为一个整体。“抓大放小”与“抓大放中”不仅仅意味着国有中小企业的自身改革,而且为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提供了试验场所。根据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指示,各地对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采取了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经营、出售等许多种形式,这些企业的改制,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加快市场化进程,更是为深化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和积累了经验。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地位和作用已不言而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资金是其发展的决定因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正常进行,甚至面临破产的境地,实时的融资,既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也避免了大量员工的失业,有利于企业的重新崛起,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此外,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完成起步后,就到了扩大规模高速发展的第2 页

阶段,在这个时候,资金就成了发展的最大颈瓶。实时的融资,无疑就是给企业装上了腾飞的翅膀,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更是实现创新型国家之必需。

1.3研究思路

正是对于这一具有现实意义问题的关注,构成了本论文选题的基础。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首先简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随后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动机和发展的融资性特点。之后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现状的分析,解析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外部环境及自身内部环境因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我国中小企业现实,选择目前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采用多种融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同时指出解决融资难题,不仅需要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来完善融资的微观环境,同时我国金融机构和政府应持积极态度,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环境,通过问题与原因的分析,得出了具有现实需求的解决对策。

第 页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概述

2.1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的界定是由各国对发展中小企业的不同目的而确定的,加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区别在经济中表现较为模糊,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此不但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的行业、地区乃至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中小企业所下的界定也不尽相同。

目前,大多数国家还没有法定的、统一的中小企业定义,但各国往往根据本国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一般以企业的特征或数量标准来确定符合本国实际需要的中小企业统计标准,以界定其政策或措施所服务的对象。在各国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中,从业人员数、营业额和资产总额是最流行的标准。

在社会认同和制订扶持政策的实践中,对中小企业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中小企业,一般指除国家确认为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狭义的中小企业则不包括微型企业,通常认为微型企业是指雇员人数在8人以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和家庭经济组织等。

我国曾在上世纪80年代制订下发了《关于发布〈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通知》,对工业企业按以实物产量反映的生产能力和固定资产原值划分成四类,分别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但这套企业规模确认标准行政色彩较浓,而且划分对象只局限于工业企业,相对而言比较单一。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专门为中小企业政策服务的企业规模确认标准,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基本上可以作为当前普遍使用的标准。按照人民银行的划分,通常把资产规模小于5000万元、年营业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称为小型企业,资产规模在5000万元至5亿元之间,年营业收入小于5亿元的企业称为中型企业。按这

第4 页

个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进行统计的情况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与世界一些国家的划分标准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实际的人数规模相对偏高,而资产、资本和营业额规模相对偏低,这恰恰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基本国情。

2.2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融资,即资金融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资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是资金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包括资金的融入,还包括资金的融出。狭义的融资主要是指资金的融入,也就是资金来源,具体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策略与发展需要,经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通过一定的渠道,采用一定的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2.2.1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又称为内部融资,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内部融通资金,以达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它包括留存收益和折旧两方面。前者主要用于企业所有者向企业追加的投资,后者则是指弥补原有投资的不足。企业融资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由内源融资到外源融资的一个交替变换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建立主要是依靠内源融资。当企业得以生存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利用外源融资可以扩大其生产规模,实现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当企业资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往往会从融资成本的比较中选择一种较高层次的内源融资方式。

2.2.2 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筹集资金,而不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来获得资金。一般情况下,外源融资是通过金融中介来实现的,主要包括向银行借款,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一定意义上说,第5 页

企业之间的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也属于外源融资的范畴。外源性融资有以下特点:流动性、高效性、高风险性、有偿性。外源融资细分下来,还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企业在金融市场出售债券和股票而获取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直接融资借助于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与最终出资者和最终融资者进行沟通联系,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直接见面融通,双方彼此了解,不需要通过金融媒介。直接融资工具主要有债券、股票等,其主要特点有:直接性、长期性、流通性、不可逆性。

2.3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动机分析

2.3.1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动机的宏观分析

从宏观方面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主要有两大类,创业融资需求和发展融资需求。

(1)创业融资需求动机分析

创业融资需求是投机需求的一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的最终目的,但从整个社会着眼,这种动机还包括对社会分工的调整。从宏观方面来看,中小企业创业后得到的利润,不是来源于现有利润的再分配,而是来源于社会总收益的增加,总收益增加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创业形成了新的社会分工和组织结构,这种分工体系下有助于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取决于业主选择的分工状态。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看,企业组织是劳动力市场对商品交易市场的一种替代。中小企业进行创业融资的动机,就在于以劳动力市场的交易费用代替交易费用,然后得到成本节约的收益。

(2)发展融资需求动机分析

从宏观方面考察,中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的融资,既包含投机动机,也包含交易动机。投机动机指中小企业存在外源融资与内源融资的机会选择,利用内源融资,自身就会承担全部的经营风险;利用外源融资,就会有收益分配的损失,但同时也向融资提供者转移了一部分风险。交易动机指随着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对交易融资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带来了融资量的增加。在有限责任的公司体制下,创业阶段,中小企业以自有资金为主,实质是自我第6 页

承担主要经营风险。在发展过程中,自有资金比率的下降,财务杠杆的上升,意味着用自有资金承担的风险的相对降低,也意味着风险向社会的转移。

中小企业自有资本的占有量是其经营能力的一个测量标准。当企业所有者对自身经营前景不看好时,他的理性选择是将尽可能多的经营风险转移给金融体系,这便使中小企业的负债率过高。为规避负债率较高的风险,融资体系需要以资本金为信号选择融资对象,企业所有者的资本金实质是其经营能力的一种抵押品,资本金投入越多,意味着对经营能力的自信心越强,企业前景看好,这样的企业才值得融资体系的扶持。由此,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不应以企业的需求作为其唯一的依据。

2.3.2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动机的微观分析

从微观方面来看,解释中小企业融资动机的理论是资本结构理论。资本结构理论以分析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企业通过融资改变自身的财务结构,从而带来了企业价值的改变,也就是说,企业融资的核心目的是不断追求最高的企业价值。

(1)MM理论

MM理论又称为资本结构无关论。它认为企业没有必要融资,因为企业价值和资本结构没有关系。MM理论的结论是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作出的,这些假设条件包括:资本市场完善、债券和股票无交易成本;投资者可按个人意愿进行套利活动,不受法律的制约,没有公司和个人所得税;投资者个人的借款利率与企业的借款利率相同,且无负债风险;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由息税前盈利的标准差衡量,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同,则所属的风险等级也相同;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收益及风险的预期是相同的;企业的增长率为零,息税前收益(EBIT)不变,财务杠杆收益全部支付给股东;各期的现金流量预测值为固定值,并且一直持续下去。在以上条件的基础上,低成本举债带来的收益刚好被权益成本的上升所抵消,因此在均衡时,有负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会等于无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由此,企业资本结构不会改变企业的价值,企业也就不会有融资动机。

第7 页

(2)权衡模型

MM理论没有考虑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而权衡模型却引入了这些因素。融资在提高财务杠杆,增加财务费用的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其它成本。这种成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破产成本,一种是代理成本。

1)破产成本。企业增加负债,可能会导致财务拮据,甚至导致破产,这就是破产成本。破产成本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

2)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分为权益资本代理成本和债务代理成本,前者指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利益冲突,经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并不一定会付出最大努力去经营企业;后者指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在融资成本固定的情况下,股东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企业风险(比如,增加债务),从而增加债权人面临的风险,而债权人此时无法获取相应的风险补偿。

(3)米勒模型

与修正的MM理论比较,米勒模型进一步放宽了假设,引入了个人所得税因素。个人所得税的存在会抵减财务杠杆对企业价值的作用,但不会完全抵消。因此米勒模型的主要结论和上述模型基本一致,即企业仍然会尽力融资以追求更高的企业价值。

2.3.3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量的决定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量的决定,最终是一个资本结构决策问题。企业最后在风险成本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权衡中,决定一个最佳的负债结构。

风险企业,即经营收益变动性大的企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该选择比较低的负债。因为如果收益的变动性大,发生财务亏空的概率也较大,破产的预期成本也较大,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负债带来的节税好处,所以高风险企业应选择低负债。低风险的企业经营收益变动小,代理成本低,发生财务亏空的概率小,负债所带来的节税利益较明显,因此,应该选择高负债。

资产中以有形资产为主的企业比以无形资产为主的企业能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进一步地,有形资产中非专用性设备多的企业比专用设备多的企业可以有更高的负债。因为,资产中以有形资产为主的企业破产后价值损失相对较少,第 页

有形资产中非专用性设备越多,价值损失越少。所以,这些企业的高负债对企业价值损害不大。企业会倾向于更多地融资。

高速成长阶段且销售相当稳定的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能承受较高的财务费用,因此,能消化较高的融资成本,比成长慢的企业有更多的融资需求。

2.4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阶段性特点

2.4.1中小企业创业阶段的融资需求

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主要以自有资金为主,通过利润留存进行资本纵向积累来扩大再生产,是一种内源性融资。

中小企业初创阶段,规模很小,资本较少,所借外债越多,业主以注册资本为限承担的责任的相对就越小,对风险项目的偏好也越高。对一个高负债率的中小企业而言,项目如果成功,企业所有者将享受大部分风险收入,失败了则由债权人来承担主要损失,债权人的风险与收入不对称。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在企业初创阶段,很少有投资者愿意对其融资。

此外,初创阶段的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短,有关信用状况、企业主个人品质、经营能力、企业前景、还款能力、还款意愿等信息,外界无从获得而且其真实性也难以判别,在外界眼里,这一阶段的中小企业是一个“黑箱”,即使像合作社或互助基金这样的小型金融机构有意把它当作业务开拓的对象,也会因为不能快速准确判断其信用水平,征信成本太高而放弃。因此,这一个阶段的小企业主要只能靠自身资本积累方式寻求自我滚动式发展。美国创业阶段企业的资金来源中,内源性融资高达80%。

创业阶段,中小企业的主要价值在于企业家才能而不是企业资产,往往难以为融资提供足值的抵押品。此时,企业家往往通过申请消费信贷增加流动性。美国的小企业往往是通过住房抵押贷款等方式获得主要启动资金的。不过消费信贷只能满足中小企业创业资金需求的一部分,创业期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满足,一直是一个难题。在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当部分的融资。

第9 页

2.4.2中小企业发育阶段的融资需求

发育阶段的中小企业,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民间筹资渠道及信用社等小型合作性金融机构。

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通过自有资本积累缓慢增长,规模开始逐渐扩大,此时,企业的资信能力已经在小范围内被大家所明确,供货商、销售商、社群、合作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家的经营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企业的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市场份额也稳步增长,此时,中小企业就进入了发育期。

发育期的中小企业有规模扩大、向外扩张的要求,仅仅依靠内源性融资已经不能满足实际融资需求,必须开拓外源性融资的途径。发育期的中小企业尽管规模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张,但获得贷款的能力仍然很差。一方面,这个阶段的中小企业,大多还没有建立很稳定的供销渠道;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和灵敏性,使其产品更新很快,产出往往呈现不稳定状态(考虑当业主根据市场变化而转向),从而导致销售额的不稳定。销售渠道不稳,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表现出临时性、随机性、高频率性,有关统计显示中小企业贷款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大商业银行由于经营规范管理严格、规模大,偏重于批发业务,不愿意向这一阶段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另外,这一阶段中小企业财务制度还不规范、信息披露意愿不强,增加了银行评估、征信的难度与成本。

民间信贷和信用社等小型合作金融机构手续简单,特别是债务人和债权人生活于同一地缘,往往有着商务之外的其它联系,互相比较了解,经常性的业务往往使得各方面都比较注重信誉。在作出商业授信或现金借贷交易时,贷款人无需对借款人作费时费力的资信调查,往往也无需签署完备、正式的书面合同,这些都使得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因而能承担较高利率)。这个阶段的中小企业在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时,往往宁愿求助民间信贷和信用社等合作型金融组织而不求助于大商业银行。

另外,这个阶段的中小企业开始有了结算汇兑等中间业务类的金融服务需求,这类服务除了由有信贷关系的合作性金融机构提供外,很多都由大商业银

第10 页

行提供,因为大商业银行资金雄厚,网络四通八达,电子化水平高,服务质量态度好,即使信用社在提供此类服务也只是起一个中介作用,最终都是委托大商业银行办理。尽管通常此类企业还没有和大商业银行发生往来,但是,由于结算业务的公开,导致企业的经营状况透明化,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商誉等信息都有了评估依据,这时,一些风险投资进入寻求合作机会,信誉、经营前景等作为软抵押指标开始成为可能。

2.4.3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

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与迅速扩张的规模相适应,通常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其资金来源,主要以外源性间接融资为主,除融资服务外,对结算、汇兑、票据等中间业务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

这一阶段的中小企业已经完成了从生存期到发展期的飞跃,初步确立了市场知名度,树立了一定的品牌形象,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取得了相当的市场分额,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市场认可,研发能力在不断提高。据说,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鉴定标准已经审定。笔者没有看到具体的标准,但是,参考二板市场上市企业标准的内部讨论稿,它至少应该包含下面几个指标:

1)年销售收入增长率,2)利润增长率,3)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率,4)销售收入和利润净额,5)资产负债率指标。

根据二板上市标准的内部讨论稿,拟上市的中小企业上市前两年的销售额不得低于五百万元,其中上市前一年的销售额不得低于三百万元。年销售收入增长率不得低于30%,利润增长率不得低于30%。笔者认为这些指标都可以作为鉴别标准采用,只是建议增加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这一项。国外一般成熟企业研发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1-2%,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应该略高建议下限为3-5%。

通过上述指标筛选出来的企业,发展前景十分明确,是银行和资本市场追逐的对象。笔者认为,银行在这方面的优势似乎更明显。因为,对中小企业而言,业主自身的经营才能至关重要,企业的价值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为管理层的稳定。如果管理层对自身企业前景看好,在一般情况下,选择债务融资享受股

第11 页

权增值比选择股权融资更明智。一旦管理层或者业主准备出售自己的股权,往往意味着企业成长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并且,股权变动必然影响到管理层的稳定,企业家不稳定,企业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所以,成长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应该是债务融资,考虑到中小金融机构往往难以满足成长型企业的巨大资金需求,大型商业银行在此应该大有作为。

第 页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3.1 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特点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促使了中小企业得到相应的发展。在我国工业化初始阶段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转轨过程中快速崛起的中小企业,具有历史性的特点:

(1)数量多,比重大。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之多、比重之大堪称世界之最,比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的意大利还要多,是名副其实的中小企业的“海洋”。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中小企业数量最多的年份达1000万家,最少的年份也有700万家,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始终都在99%以上,商业(零售)服务和交通运输中的中小企业数量更多、比重更高,几乎全部是中小企业。我国企业的这种规模结构,是和我国的国情相符合的,具体来说,就是我国人口多、农村工业发展缓慢、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大。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目前一种相对最优的政策选择,符合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另据调查,目前国有小企业改制面已近80%,余下20%大都是救不活、卖不掉、破不了的极度困难企业。应当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样重要。但改革对象主要是国有小企业;而发展则要涵盖城乡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因此,无论从中小企业的主体构成,还是改革进程而言,当前,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

(3)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差。改革开放以前的市场经济时期,中国的中小企

第13 页

业如同市场机制一样,只能在计划的缝隙中生存和发展。在生产条件方面,尽管提出过“大中小型企业并举”的口号,但国家计划实际上偏重于大型企业的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相对忽视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而中小企业得不到政府计划的保障。所以,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小企业,生产设备、原材料得不到计划供应,需要通过关系采购;产品得不到国有商业包销,必须自行销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扩大,经受市场风险锻炼的中小企业才得到迅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中小企业的优越性才得到充分发挥,以其经营灵活,贴近市场的特点,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4)组织程度差,产出规模小。小企业的发展存在“小而全”的通病,“小而全”的组织结构表现出众多弊端:组织程度差,如生产专业化协作程度差、销售方面缺乏固定的渠道,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方面的法规尚不健全。我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一般一次性投资量较小,还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小企业的“巨型化”。由于技术装备率低,使用的多为传统技术,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产出规模小。

(5)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中小企业是在就业压力和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又由于中国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对1991年全国418869个乡级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单位固定资产吸收劳动力的统计分析,固定资产原值l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396515个,占94.66%,其单位固定资产所吸收的劳动力相当于固定资产原值l000万元以上企业的4.3倍;固定资产原值1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20.9%.而吸收的劳动力达到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劳动力的53.3%。

(6)企业生命周期短,破产逃债等短期行为严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重组亏损严重,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与发达国家相比更短。很多中小企业为了短期利益,不惜做假帐以达到偷税逃税的目的。近年来,部分中小企业还利用各种方式逃、废、赖银行债据。人民银行课题组调查,绝大多数中小

第14 页

企业改制中都存在通过“母体裂变”、债务重组等方式悬空债务的情形。银行投放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流失严重,不仅影响金融安全,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也使银行不得不对中小企业贷款持谨慎态度。

3.2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近年来,原材料、燃料等价格的不断上涨,流动资金不断增加,加剧了中小企业间的竞争力,加之银行惜贷,中小企业融资形式越发严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所作的“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面临的问题问卷调查”,以比较精确的量化形式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目前不利于企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一问中,有66.9%的企业将“资金不足”列为第一位的问题。即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难也比较突出。该课题组在北京进行的调查显示,在1424家被调查的企业中,有613家把“资金不足”列为第一位的问题,占总数的43%,大大超过了将“市场需求不足”列为第一位的企业(占19.6%)。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拟从总体融资结构以及自筹资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三种主要的融资方式分别进行分析。

3.2.1 融资渠道单一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内源融资不再重要,主要是外源融资在发挥着作用。而外源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对企业发行股票、债券有严格的程序和限制条件,一般而言,大部分中小企业不可能满足发行股票、债券所需要的条件。而针对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尚未正式设立,这就堵死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

然而,间接融资也存在诸多困难:首先,与大中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即使拥有较好的项目也是如此。据统计,上海中小企的长期资金主要来自于上级部门,占43%;其次为自筹资金,为27%;银行贷款仅为

第15 页

6%。其次,中小企业自身保证能力较差,不满足银行贷款的条件。

3.2.2 直接融资渠道不顺畅

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功能和效率除了要有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银行体系外,还需要一个健全的、多层次、多结构的直接融资市场。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既包括股票市场,也应该包括债券市场。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明显不足。我国沪深股市以支持国有企业发展为主线,其融资机会则较偏向于国有企业。从实际情况看,中小企业几乎完全被拒之门外。我国企业证券发行采用“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方法,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公开发行债券的方式直接融资,尤其是在1999年国家规定企业债券利息征收所得税后,即使利率高达3.78%(同期储蓄率仅为2.15%),发行额度也很难完成。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由于普遍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性较大,没有完整的业绩记录,财务报表真实性不确定且不愿意公布财务状况等,自身便缺乏上市的条件和政策环境的支持,因此,中小企业难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3.2.3 融资成本较高

中小企业所需的贷款金额较少,加之融资信用度又低,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较高,此外,由于我国拍卖市场不健全等原因,银行所取得的抵押资产变现较困难,因此银行规定的抵押率较低。进行抵押贷款时抵押率一般以土地、房地产的70%、机器设备的50%、动产的25%~30%、专用设备的10%为上限,在此基础上银行再按照企业信用额度的高低将抵押率向下调整,从而使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较大中型企业高。如果中小企业使用担保形式贷款,除了担保费用以外,一般会被要求以其资产进行反担保。正是因为种种原因,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从而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

3.2.4 金融结构与金融机构激励机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是民生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近年来,这些中小金融机构一方面出于自身存在较大风险,第16 页

有不少退出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领域,数量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因其自身实力较弱,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而且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尽合理,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4家专业银行和10来家商业银行,并且根据金融改革的设想,一些国有银行如工行、建行等,都将向大中城市集中,基层贷款权上收,贷款投放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不但国家专业银行存在着这种现象,就是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也有这种趋势。各大银行为保证贷款安全面采取的贷款权上收和瞄准大型企业的做法,实际上造成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多年来,我国一直没有发展起、或者说没有允许发展起与非国有产业部门相适应的非国有金融部门,没有发展起一批与中小企业业务需要相适应的中小银行。

我国的金融体系通过近期的一些改革,在消除银行贷款中政府干预的问题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还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地方政府通过或明或暗的抵押,或是通过其他手段,继续鼓励将银行贷款投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此外,银行没有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坏账,看得同中小企业的坏账那么严重,近期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动作,更是加强了(银行的)预期:当一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借款无力偿还债务时,政府几乎肯定会将它保出来。中小企业则不会从这种预期中得到好处,除非消除了银行在与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贷款业务风险的不对称性,银行才会理性地考虑它们对中小企业的歧视对待。因此,银行需要额外的激励措施,以便向中小企业贷款,其中的一种激励措施是,预期获得更高的回报,但我国大多数的银行是国家所有,面临着有限的竞争,其结果是盈利的迫切性较小。进一步来说,着重于消除银行系统内累积的不良贷款的金融部门改革,也使银行更不愿去冒险。银行集中精力于避免损失,对分离更具风险但有更高收益预期的项目所带来的好处几乎不感兴趣。事实上,中央银行要求所有银行实行一种叫“责任到人”的政策——这种政策使信贷官员个人对贷款负责,因此限制他们向中小企业的项目放贷。另外,存在一些对利率和交易费管制,尽管政府己经逐渐放松这些方面的一些管制,利率被规定了上限,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来说,它们被允许比所规定的利率高30%。农村信用合作社被允

第17 页

许收取超过规定利率最高可达50%的利率。

3.2.5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落后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办法,很多地区也成立了相关机构,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并未取得明显的成效。在各地对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管理规定中,均对中小企业取得信用担保规定了过高的条件或繁琐的程序,使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3.3 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

3.3.1 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交易成本高。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这使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因为银行信贷具有比较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贷款规模大,单位交易成本越小。

(2)信息不对称。面对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而使信贷市场出现信贷配给——即按照所报的契约条件,贷方提供的资金少于借方的需求。实证研究表明,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受到的信贷配给的影响更大,其原因是:①由于中小企业在交易成本方面的劣势;②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声誉较低,其管理风格及行为特征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中小企业贷款所面临的道德风险问题也相对更严重。中小企业在证券市场的融资同样面临着上述配给问题。

(3)中小企业在信贷筛选中一般也处于不利地位。当银行面临逆向选择问题时,一种主动的策略就是提出某种非价格条件,即通过某种机制诱使贷款申请人提供抵押或担保,中小企业在贷款中所面临的抵押要求更严格。同时,受地理位置、资产专用性程度、处置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很大情况下中小企业在清算时其价值损失相对较大,只有通过更高的抵押要求才能补偿潜在的损失。

(4)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中小企业经营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退出市场的概率较高,客观上增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

3.3.2 从中小企业自身缺陷分析融资难的原因

第18 页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运作时间不长,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较多,中小企业的素质良莠不齐,使得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存在或多或少的劣势。

(1)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贷款潜在风险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产品科技含量低,人员素质差,受市场、环境的影响程度很大,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受环境制约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尽管其贷款额较小,但是一旦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很难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无形中增大了贷款的投放风险。加之企业的信用观念淡薄,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心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

(2)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规范,帐目混乱。由于中小企业竞争激烈,生存艰难,绝大多数都有偷税漏税的动力。报表不真实,财务不透明,银行难于甄别企业风险。有的中小企业经营者不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所确定的经营方向或选择的发展项目与当期的产业政策和行业政策相违,无法获得信贷资金的支持;有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学习,凭经验办事,内部组织结构等方面管理比较混乱,而又不能靠自身的能力进行纠正。

(3)抵押担保能力较弱。中小企业自由资金较少,但受内在逐利性的驱使往往超越自身能力经营,导致抵押担保能力较弱,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自然就较小。大部分城镇乡村集体企业占用的土地、房产无产权证,土地属于集体划拨。甚至有的企业厂区占地属非法占地,无法提供资产质押。而大多数个体私营企业缺乏充足的资产抵押加之目前企业间提供担保十分慎重,致使无法落实抵押担保,影响了贷款投放。

(4)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低。中小企业工资水平低,经营不稳定,不易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业人员多为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上岗前大部分缺乏严格的职业培训,缺少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加之设备落后,因而导致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5)信用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这方面西南四省区尤为突出。如云南丽江地区AA级以上的企业仅占中小企业总数的6.7%(2002年统计数据),占贷款

第19 页

户数的0.03%;A级企业占中小企业总数的23%占贷款户数的0.11%,其余大部分企业为B或3B级以下,属限制贷款之列。

(6)企业竞争力较弱。企业竞争力不仅表现在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数量、质量方面,同时也深受企业形象、社会责任、环保意识、研究发展水平、持续经营能力等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在1978年之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赖开迅速扩大的卖方市场,而非企业竞争力。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相当多的产品处于短缺状态,处于卖方市场,脆弱的竞争力对中小企业的生存还未构成威胁,但到今天,在商品普遍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升级为品牌竞争和质量竞争,使低素质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难以为继。长期的部门和条块分割造成各地区、各部门产业结构趋同,企业自给病态地增强,不但零部件外部采取率低,自给率高,而且中小企业大多直接生产面向最终消费市场的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如此,各企业间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化分工明确的高效的社会大工业,而是各自为阵,相互重叠,使银行无法借助完整的企业组织链条来发挥融通资金的作用,导致社会信用资源紧张。

3.3.3 从外部环境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国有大银行对中小企业无暇顾及。因为:

①一方面,由于宏观上认为有通货膨胀的压力,近年来中央银行实施了“较紧”的货币政策。国有商业银行准备金上收,信贷总资源减少,分配给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源也随之减少。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正处于高峰期,基础设施大项目很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以及以政府为代表的企业(钢铁能源等)资金需求非常旺盛。而客观上中小企业的贷款资金需求面广,额度小,次数频繁,操作成本比大型企业高很多,这就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②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产权制度安排的差异性,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同属于一个产权主体,政府往往以产权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干预贷款,由此造成的风险和损失自然不由国有银行经理人员承担。这正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主要投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约占

第20 页

整个信贷投放总量70%)的重要原因。而由于为数众多的非国有中小企业不具有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经理人员担心对其贷款一旦形成坏账,要承担较大的风险责任,因而尽量减少放贷。

(2)地方金融对中小企业支持不足。一是由于国家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鼓励不够,其机构数量和信贷规模远远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求;二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发生偏离,本应立足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地方金融机构也一味追逐大行业、大企业;三是地方金融机构的筹资能力和资金来源均受到很大制约,尤其是部分地方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甚至倒闭事件,进一步弱化了地方金融机构的筹资能力。

(3)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进一步约束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目前,我国尚未正式出台相应法律,担保机构法律和商誉地位难以确立;信用保证保险制度和担保基金尚未建立;现有的信用担保机构业务范围狭隘,业务运作水平低,风险度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贷款担保机制尚未建立,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承担的更大风险在目前的利率限制政策下无法通过提高利率来得到补偿,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

(4)我国地方财政,特别是偏远山区财政资金不足,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而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尤其需要政府的扶持。

第21 页

4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对策

4.1发挥政府职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政策环境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但是,在经济发展中,它们又面临着来自内外的重重困难,因此,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应及时加以解决。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要职责有: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策略,适时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推动和构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化促进体系,特别是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对中小企业的中介服务;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完善和健全对中小企业的行政与司法监督。从整体上说,政府的扶持政策应从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途径上考虑。具体来说,政府应以社会公共管理者的身份,以立法、财税、金融等方式,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

(1)建立和完善社会的信用评估体系是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关键 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投资机构了解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制定以实现政府信用信息公开化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制度,组建以社会为主体的信用体系,指导中小企业加强信用管理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2)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前提

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方面,政府应该有所作为,解决融资的制度问题,如充分竞争的市场、明晰的产权关系及完善的银行与企业治理结构。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无论是银行间接融资还是股票直接融资都难以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也不可能实现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多渠道和高效率。

(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能力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应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多种成分,尽快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对于民营企业,主要是鼓励以民营企业为贷款对象、管理规范的各类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重点发展面向民营企业的合作

第22 页

性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机构。只有符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民间金融机构才能真正吸收地方闲置资金,使储蓄有效地转变为投资,疏通地方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然而,设立这种民间金融机构需要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以及监督管理。只有建立规范的民间金融机构,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规范的地下钱庄、高利贷等民间自发形成的金融服务。

4.2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之一,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开辟多种形式的风险投资资金的筹资渠道,允许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重要政策选择,也为我国进一步发展高附加值的中小企业提供保障。

(1)加强中小企业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指企业不依赖外部资金而是从本单位内部筹集所需资金,它主要是通过以前利润留存进行资本积累的一种融资方式。其来源,一是企业本身的积累和储蓄,二是某些暂时闲置的可用来周转的资金,包括折旧准备及其它可节省的非现金费用、保留盈余和出售固定资产等。与我国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自身积累严重不足形成鲜明对照的美国企业的资金来源中,内部融资一般在50%60%,高的时候达到80%。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基本上靠自身的积累逐步发展壮大的。与外部融资相比,内部融资有经营规模、资金实力、信誉保证、还款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所以,中小企业在内部融资上相对容易一些,且融资成本较低,内部融资是中小企业筹集发展资金的主要渠道和基础方式。当然,内部融资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唯一渠道,中小企业仅仅通过自身资本积聚方式来寻求自我滚动式发展的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们理所当然还应该强化运用财务杠杆,进行合理、适度地负债经营。

(2)发展中小企业债券市场

自1983年以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先后发行多批债券,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和支持国家重点项目筹集了大量的资金。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资本市场中企

第23 页

业债券发行量较小。在发达国家,因为债权融资一方面可以避免企业的控制权转移,同时收益较高,债权融资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因而企业通过企业债券的债权融资比例高于通过发行股票的股权融资的比例。目前,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一是企业信用水平不高,市场风险较大;二是利率受到管制,债券市场的信号传递失真。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金融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就目前来看,发挥企业债券市场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以作以下的尝试。一是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对经营状况良好、资信较高的中小企业,允许它们发行部分企业债券;二是创造条件允许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境外发行企业债券,吸引国外风险资金对我国中小企业投资;三是允许中小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使投资者在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两者进行选择,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四是适当放宽企业债券市场利率控制,引入市场化利率决定机制,丰富企业债券品种,更好发挥企业债券市场筹资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3)完善二板市场功能

发达国家一般都具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如美国的资本市场有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地方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市场等,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融资要求。我国的主板市场成立较早,但面向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成立较晚。2003年5月18日,国务院正规批准了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与主板市场一样,成立不久的二板市场存在很多问题,如上市周期长、成本相对较高、再融资手续复杂等问题,尚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灵活多样的融资要求。据保荐机构和部分企业测算,中小企业从改制辅导算起,到上市一般需要2一3年的时间,期间还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并且,主板市场所出现的公司通过造假欺骗上市的现象也开始出现,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形成和投资者的信心(如江苏琼花)。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二板市场的功能,提高二板市场融资规模。第一,适当降低二板市场的进入门槛,建立更加灵活、有弹性的发行上市标准体系,吸收更多科技含量高,成长性高、盈利强的企业进入二板市场融资;第二,进一步丰富融资形式,简化融资程序,提高融资效率;第三,强化公司信息披露,加强对上市企业

第24 页 的监管,改善市场形象。而我国最近创业板的成立无疑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的通道,但是具体效果仍然有待时间的证明。

(4)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专门金融机构和部门

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或者在金融机构中设立专门的金融服务部门是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金融支持手段我国应尽快明确中小金融机构是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的主渠道发展适合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加快非公有制金融机构的发展对现有非国有制金融机构存在的违规经营等方面的问题应当逐步规范加强管理和监控的力度大力促进其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取缔关闭和兼并结合目前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对现有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造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使其与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城市商业银行一样能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鼓励其他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可开设中小企业融资专门服务渠道提供一揽子授信额度满足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开立保函承兑贴现贸易融资等多种融资要求。

4.3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体系

(1)明确信用担保机构的基本定位。必须承认,总体来看,现在这些担保机构,或者中心、基金这样的实体,它们的定位仍然是不够清晰的。在很多情况下机制没有理顺,在信用度普遍低下、软预算约束广泛通行、与担保业有关的决策制度和管理手段又远远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在很多担保公司的运作里面,就遇到了这样的矛盾:如果要维持政策性的目标,就会碰到资产萎缩的压力,而它如果要维持资产的保值增值,那么就不得不淡化、甚至放弃机构建立的初衷,这是一种两难的境地。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信用担保业在我们国家应该首先看成是政策性金融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明显有别于商业性金融的,同时它又必须和商业性金融积极地结合在一起,要比较有效地运用商业性金融体系中各种各样的实际操作工具来实现其保值,其基本定位应该是“政策性的资金、法人化的管理、市场化的运作”。

(2)一个地区内的财政担保基金应该相对集中使用。根据信用担保符合大数定律的原理,信用担保是通过大量担保项目的保费收入来弥补少量风险损失的。

第25 页

因此,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规模不能太小,也不易过于分散,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抵御风险。在目前各级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至少市一级财政资金应该相对集中,可以采取分散出资,集中委托管理的办法,达到资金集中的目的。只有资金的盘子大来,才能提高其担保能力。

(3)必须有一个严格的内外监督、双重的乃至多重的审计制度。这也是日本战后财政性投融资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之一。如果没有这种多重的审计和比较高的透明度,就不能把非正常行为压抑到最低限度,它发生的副作用就可能使我们整个政策性融资担保事业前功尽弃。

4.4中小企业从自身切实提高总体素质

如前所述,在融资难问题上,中小企业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当前国家日益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金融机构也在逐步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此,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机遇,克服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加快自身的发展。

(1)提升中小企业总体实力

首先,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经营管理者应熟悉金融政策,学习金融知识,运用现代金融知识结合自身条件,争取合适的融资方式。其次,企业要把握产品经营生命周期,在产品市场饱和之前及时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健康的发展,延长企业生命周期。

(2)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通过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杜绝假报表、假合同等现象的发生,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其次应强化经营管理者的信息披露意识,提高信息透明度,并注重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降低银行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监督成本。

(3)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意识,注重树立诚实守信的中小企业形象 长期以来,人们的印象中,借债不还、逃逸银行信贷、拖欠工人工资、制

第26 页

造假冒伪劣产品等似乎总与中小企业挂钩。要改变人们对中小企业的印象,中小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为增强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建立自身市场的良好信誉,中小企业应按照《质量振兴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等要求,向“专、静、特、新”方向发展。比如定期向债权银行提供完整、准确的财务信息,并在经营过程中充分尊重银行债权,杜绝逃逸银行债务和挪用贷款等失信行为的发生,切实提高自身信用等级。

第27 页

5结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出现放缓的迹象,而我国经济年增长率仍超过7%,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市场基础不完善,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思维定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己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障碍。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己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当然产生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一问题也应从多方面入手。

本论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得出以下结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解决,主要应从四个大的方面去着手进行:

(1)政府融资服务:建立和完善社会的信用评估体系;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能力;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宽松的、规范的外部环境。

(2)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发展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完善二板市场功能;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专门金融机构和部门。

(3)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体系。

(4)中小企业从自身切实提高总体素质:提升中小企业总体实力;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意识,注重树立诚实守信的中小企业形象。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不但从观念上有所转变,同时有具体的实施和行动,相信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对于优化整个社会的资金资源的配置,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28 页

参考文献

[1]中小企业融资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林毅夫、李永军.2000.05 [2]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南京经济研究.梁峰试.2000.第2期 [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浅析.宋哀刚等.2001.01 [4]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晓红.2003.04 [5]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陈鹏飞.2003.03 [6]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经济论坛.黄飞鸣.2003.05 [7]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经济问题.杨俊龙.2003.12 [8]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政策建议[J].钱凯.2003.第39期 [9]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理论综述[J].南开经济评论.刘杉.2005年.第1期 [10]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路径[J].财经科学.唐平.2006.[11]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徐宇虹.2006,(19)[12]中小企业创新融资与创业板市场.徐良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3]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张梅.2008.(21)[14]区域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研究[D].鲍洪安.天津大学.2009 [15]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浅析[J].邹鑫.四川有色金属.2009.(2)[16]中小企业融资中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机制研究[D].谭健美.天津大学.2009 [17]我区出台十七项措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N].法治快报.黄世钊.2009.05.01(003)[18]金融创新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有效途径[N].黄丽珠.金融时报.2009.07.18(008)[19]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罗丹阳.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01 [20]风险投资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J].蓝裕平.国际融资,2010 [21]中小企业融资:案例与实务指引.吴瑕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3 [22]融资有道: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操作技巧大全与精品案例解析.吴瑕.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08 [23]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苏峻.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02 [24]中小企业融资理财之道.吴健雄.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05 [25]中小企业梯形融资模式:实务运作与案例分析.汤继强.华夏出版社.2011-07 [26]打破不动产的束缚: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仓储模式探讨.金雪军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09 [27]融资有道: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案例解析与融资管理策略.吴瑕.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03

第29 页

[28]Berger and Udell.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J].Economic Journal.2002 [29]Lee Remmers.Industry and Size as Debt Ratio Determinants in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ly[J].Financial.Management,summer.2002.[30]Capitalize on Your Success: The Ultimate Guide to Getting the Money.Growing the Business.and Doing the Deal Julie Garella Kaplan Business.2006.11

第 页

致谢

本次论文从题目的确定、结构的安排、内容的撰写以及用词用句上的推敲,都得到了我的XXX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我写论文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给我耐心的指导,使我能顺利完成论文写作。胡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正直的为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老师在论文撰写时给我提供的许多宝贵意见,帮我我不断的分析,我才能顺利完成。

在写论文期间,我查阅和阅读了大量关于论文的文献和专著,不懂得就向指导老师、同学请教,从最初的选择命题、收集和整理资料,起草大纲、编写开题报告,到初稿撰写、初稿修改和最终定稿,每一过程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经过了无数的讨论和改进。希望能将勤补拙,尽可能使论文少一分疏漏。然而,由于自己本身学识有限,仅凭个人当前的能力要对研究命题做出全面、透彻的解析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论文当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足之处或错误,希望得到各位老师、同学的批评指正。

在这段写作论文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对理论的知识掌握的不踏实,且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在以后生活中,我将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本次论文的完成仅是我人生旅程的开始,我将以此为起点,不忘恩师和亲人们的教诲,迈向一个个新的台阶!

第31 页

第二篇:浅析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是一个包括多种组织、形式复杂的企业群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总量超过1000万家,已成为国民经济行业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受到各国理论界的关注。妥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更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案。

【关键字】中小型企业融资对策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的99.6%,占GDP的60%,税收的50%,就业人数的80%,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为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相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而言,中小型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却是极不相符的。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型企业虽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资金匮乏的占到近80%,严重缺乏者为 20%,资金缺口很大。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政策,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机构仍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由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借贷无门,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这些渠道有民间借贷市场、私募股本、企业互保加债转股等,有的企业甚至全部靠拖欠贷款来周转资金。由于这些民间融资活动多属于政府限制的“非法集资”、“乱集资”范畴,故很难形成气候。所以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仍是金融机构。

(二)中小企业贷款艰难

部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管理的要求高于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的信贷管理条件更高。能符合这些条件、具有合格资信等级的中小企业为数很少,这实际上将大多数中小企业排除在支持对象之外,同时也限制了基层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有些省的一些经济不发达县的商业银行已经上迁,县属企业借贷无门,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三)缺乏小型资本市场,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难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相对于资金市场发育很不完全,缺少一个多层次、能够为广大中小型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使这类中小企业失去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国内资本市场准入的门槛高,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上市资格,民营中小企业更被政策性地排斥在资本市场之外,无法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缺乏,银行普遍有惜贷行为

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在这种环境中,不少中小企业缺乏信用观念,在交易和融资关系中不讲信用,往往有意拖欠贷款,再加上地方保护、政法干预和惩治失信行为的法律法规缺位,使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日趋严重。据人民银行课题组对100余家国有企业自1993年以来改制情况的调查,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改制中都存在通过“母体裂变”、债务重组等方式悬空银行债务的情形。银行投放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流失严重,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因此不得不加强信贷管理,提高放贷条件,致使惜贷行为比较普遍。

(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忽视

当前,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问题上,国内经济学界流行一种观点,即认为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应该是银行贷款,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的希望寄托在商业银行推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倾斜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方面。而这一观点却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事实:

一是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由于高的失败率,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用行政命令的办

法强迫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得不偿失。

二是中小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非常困难。但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成功的创业将带来高额的创业收益。而银行信贷融资却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导致银行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的动力。三是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存在资金筹措、信息收集、强化监管等方面的诸多困难。首先,由于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极广,要通过专门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势必要建立数量庞大的中小金融机构,需要巨额的自有资本金。其次,中小企业发展之初,不仅资金缺乏,而且由于管理水平低下,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金融机构要了解其真实的经营绩效和发展前景将付出高昂的信息费用。再次,在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下,金融机构的贷款收益率受到严格的控制,新组建的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也将由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而缺少足够的信贷动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也就难以真正改观。

(三)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双重缺失

直接融资体系存在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对称。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以服务国有经济的国有银行为主,缺乏对中小企业配套的中小金融机构,使得中小企业在金融体制中处于不利地位。

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多渠道尚未建立,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处于缺位状态。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国家并没有根据我国大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实际,开辟适合中小企业融资多层次、不同风险度的股票交易市场,债券市场也带有浓厚的政府垄断的推动型色彩,这些举措均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

(四)法律与法规相对滞后,政策环境不尽如人意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但直到1997年的十五大才承认私营经济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如此,目前把私营企业作为体制外的产物,把它跟国有企业分割对立起来,对民营企业另眼相看的现象,还经常可见。比如在统计数据上,国家统计局只有国有经济的统计数据,而没有民营企业的相关数据。民营经济在市场与政府之间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地位。民营企业直

接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往往是执政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识上有突破,认识前进一步,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才放宽一步。

三、关于缓解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几点措施

(一)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一是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银行,建立政策性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以固定的中小企业贷款行为和以优惠的利率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同时可以发行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性金融债券,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贷款资金。

二是发展地方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近几月,在集约化经营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不同程度的减少了县以下金融机构的主题,但农村信用社经营亏损,风险突出,无力满足县域经济中广大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要,而中小企业又是县域经济的主题,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地方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是借鉴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的经验,设立专门帮助中小企业的政府部门,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建立中小企业基金会,中小企业作为会员通过缴纳贷款互助基金,风险抵押金等方式实行连带自保,保证贷款的中小企业能按时归还贷款本息,也可通过财政捐款等方式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产品有市场的中小企业贴息,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近几年我国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过程中,把建立和完善中小

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作为重要内容。经过几年的担保实践,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模式,担保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截止2007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3700多家,筹集担保资金总额已超过1770亿元,累计为70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总额1.35万亿元,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对担保运行的关键内容,即担保公司的准入推出、行业标准、担保人员的资质、担保实施方式、损失理赔等没有统一的运作规范,还存在许多客观问题。在担保公司迅速发展的今天,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担保公司行为。

(三)疏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沟通渠道

一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必须与中小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密切配合,建立一个中小企业评级制度和标准。

二是扩大银行对中小企业信息来源渠道。银行主动向中小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掌握第一资料,也可以利用自己优势帮助他们规范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从企业的结算业务中筛选资金流量稳定的客户,为其提供全方面的金融服务。把握客户经营产业链条、锁定核心重点客户,拓展与其长期合作、业绩优良的客户,多方面挖掘优良客户源。

(四)加快中小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素质

一是规范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中小企业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快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向科学的现代化管理的转变。

二是强化企业信用观念。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做到按时还本付息,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再融资创造条件。

三是增强企业自身发展能力。中小企业在当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要重视自身资金积累,加大资金盘活力度,提高使用效率。要根据国家企业政策合理确定和调整投资方向,瞄准市场定位,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高新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要缓解和解除其融资困难,需要有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于合作。只有从根本上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我国中小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程健鸣,孙小玲.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杨树林,黄海沧.对融资制度和企业选择融资行为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1).[3]聂燕,彭正龙.解决中小企业筹资困境的方法浅探[J].改革于战略,2007(10):136-139.[4]赵尚梅,陈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07.2.[5]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课程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华北金融.2006增刊.

第三篇:关于中小型企业纳税问题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近几年来,在每年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占到约60%。经济决定税收,只有这些企业发展壮大,才能大幅度提升税收收入的总量规模,实现经济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地税部门作为政府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如何用足税法,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是摆在我们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型企业税收管理的难点问题

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现阶段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大多数还停留在手工记账水平,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建账不实、账目不全、纳税申报不实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导致税收入库难、查证难、执行难,偷逃税现象亦难禁绝。由于中小企业点多面广,经营变化大,税源极为分散,开业停业频繁,生产经营情况难以及时被税务机关掌握,税源监控的难度较大,税收征管上还存在盲区。此外,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采取拍卖、出售、整体转让等方式改制、改组为个体私营企业,纳税主体由单一主体变为混合主体,或由多个主体合并为一个主体,也给税收征管增添了难度。

(一)、税收核算不规范

一是账目不健全。此类问题在中小商业企业中比较突出。部分企业不能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设置、使用、保管账簿。有的账簿设置不全,有的设置账外账,甚至有的不设账簿,造成收入、成本、费用凭证残缺不全,会计信息失真,不能正确进行税收核算。二是由于中小企业具有投资渠道广、行业类型多、经营方式多等特点,核算涉及面较广,尤其是委托代销、还本销售、以旧换新、折扣折让等新型销售方式的税收核算涉及税收政策比较多,与会计核算口径有一定的差距,企业财务核算和税收核算比较混乱,影响税款计算的准确性。

(二)、欠税现象较突出

一是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低,支付能力差,从而形成欠税。从我县情况看,企业生产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科技含量普遍不高,而且生产成本过高,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产成品大量积压,占用资金较大,流动资金严重不足,难以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二是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采取拍卖、出售、整体转让等方式改制、改组为个体私营企业,为推进改制工作进程,各地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其中也包括有涉税政策,使得有些税款(如房屋等固定资产在转让、销售环节的税收)大多流失了,原企业的欠税也因改制、改组而无法追缴入库,形成“死欠”。三是税务机关清欠力度不够。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依法纳税意识不强,存在着“欠税有利”、“欠税有理”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受执法环境的影响,税收执法手段疲软,这些都是导致清欠不力的因素。

(三)、异常申报率居高不下

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异常申报率占全年平均异常申报户数的90%以上。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纳税人方面,一是纳税人受利益驱使,把自身利益同公共利益对立起来,总是千方百计的逃避纳税,通过隐匿收入等手段人为制造异常申报;二是纳税人会计核算水平差,业务素质低,对税法的有关规定缺乏必要的了解,不能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正确核算应纳税金,造成实际经营状况同纳税申报不符。税务机关方面,一是计算机应用相对滞后,不能很好的解决税收征管与企业财务核算之间的矛盾;二是审核技术落后,只限于表面现象,缺乏深层次的挖掘;三是服务、辅导缺乏深度,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指导。

(四)税源监控不到位,税收流失严重

第一,虽然税务机关不断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业户的建账建制工作,但是难度较大,尤其在基层,效果不明显,实现电算化尚待时日。基层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停留在手工记账水平,现代化征税手段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由于中小企业点多面广,经营变化大,税源极为分散,开业停业频繁,生产经营情况难以及时被税务机关掌握,税源监控的难度较大,税收征管上还存在盲区。税收征管改革后,税务机关实现了从“管户”到“管事”的职能转变,在职能转变的过渡时期,由于征管力量配置和岗位设置不合理,加之多年来形成的任务观念的制约,税务机关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收入影响较大的重点税源管理当中。相比而言,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相对税源比较小,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比较小,而税务机关对中小企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税收管理机制,管理力量分散,导致中小企业税收流失严重。

(五)税务稽查不到位

受到任务及征管力量不足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们税务稽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检查上,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的检查。对中小企业的检查户数少,检查面低,稽查环节存在着违章处罚不到位、征管力度不到位的“两不”现象,也助长了偷税者的侥幸心理。

二、加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中小企业在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从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完善管理手段,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一)、要进一步树立管理服务意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税务部门要彻底转变只管依法征税,不管企业发展的传统思维方式,要立足于税收政策引导,加强对税收政策研究,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把严格管理和政策引导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培养和提高中小企业的依法纳税意识,强化税收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税收法制辅导制度,与企业法人及财务人员实行定期座谈会议制,及时传达新的税收政策知识,新的税收征管法规,进一步强化税收法制宣传的力度,把中小企业自觉纳税行为引入正常轨道。

&nbs

第四篇:关于中小型企业纳税问题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近几年来,在每年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占到约60%。经济决定税收,只有这些企业发展壮大,才能大幅度提升税收收入的总量规模,实现经济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地税部门作为政府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如何用足税法,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是摆在我们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型企业税收管理的难点问题

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现阶段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大多数还停留在手工记账水平,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建账不实、账目不全、纳税申报不实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导致税收入库难、查证难、执行难,偷逃税现象亦难禁绝。由于中小企业点多面广,经营变化大,税源极为分散,开业停业频繁,生产经营情况难以及时被税务机关掌握,税源监控的难度较大,税收征管上还存在盲区。此外,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采取拍卖、出售、整体转让等方式改制、改组为个体私营企业,纳税主体由单一主体变为混合主体,或由多个主体合并为一个主体,也给税收征管增添了难度。

(一)、税收核算不规范

一是账目不健全。此类问题在中小商业企业中比较突出。部分企业不能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设置、使用、保管账簿。有的账簿设置不全,有的设置账外账,甚至有的不设账簿,造成收入、成本、费用凭证残缺不全,会计信息失真,不能正确进行税收核算。二是由于中小企业具有投资渠道广、行业类型多、经营方式多等特点,核算涉及面较广,尤其是委托代销、还本销售、以旧换新、折扣折让等新型销售方式的税收核算涉及税收政策比较多,与会计核算口径有一定的差距,企业财务核算和税收核算比较混乱,影响税款计算的准确性。

(二)、欠税现象较突出

一是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低,支付能力差,从而形成欠税。从我县情况看,企业生产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科技含量普遍不高,而且生产成本过高,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产成品大量积压,占用资金较大,流动资金严重不足,难以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二是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采取拍卖、出售、整体转让等方式改制、改组为个体私营企业,为推进改制工作进程,各地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其中也包括有涉税政策,使得有些税款(如房屋等固定资产在转让、销售环节的税收)大多流失了,原企业的欠税也因改制、改组而无法追缴入库,形成“死欠”。三是税务机关清欠力度不够。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依法纳税意识不强,存在着“欠税有利”、“欠税有理”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受执法环境的影响,税收执法手段疲软,这些都是导致清欠不力的因素。

(三)、异常申报率居高不下

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异常申报率占全年平均异常申报户数的90%以上。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纳税人方面,一是纳税人受利益驱使,把自身利益同公共利益对立起来,总是千方百计的逃避纳税,通过隐匿收入等手段人为制造异常申报;二是纳税人会计核算水平差,业务素质低,对税法的有关规定缺乏必要的了解,不能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正确核算应纳税金,造成实际经营状况同纳税申报不符。税务机关方面,一是计算机应用相对滞后,不能很好的解决税收征管与企业财务核算之间的矛盾;二是审核技术落后,只限于表面现象,缺乏深层次的挖掘;三是服务、辅导缺乏深度,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指导。

第五篇:关于中小型企业纳税问题的探讨

关于中小型企业纳税问题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xxxx,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xxxx和4xxxx左右。近几年来,在每年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占到约6xxxx。经济决定税收,只有这些企业发展壮大,才能大幅度提升税收收入的总量规模,实现经济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地税部门作为政府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如何用足税法,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是摆在我们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型企业税收管理的难点问题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现阶段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大多数还停留在手工记账水平,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建账不实、账目不全、纳税申报不实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导致税收入库难、查证难、执行难,偷逃税现象亦难禁绝。由于中小企业点多面广,经营变化大,税源极为分散,开业停业频繁,生产经营情况难以及时被税务机关掌握,税源监控的难度较大,税收征管上还存在盲区。此外,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采取拍卖、出售、整体转让等方式改制、改组为个体私营企业,纳税主体由单一主体变为混合主体,或由多个主体合并为一个主体,也给税收征管增添了难度。

(一)、税收核算不规范一是账目不健全。此类问题在中小商业企业中比较突出。部分企业不能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设置、使用、保管账簿。有的账簿设置不全,有的设置账外账,甚至有的不设账簿,造成收入、成本、费用凭证残缺不全,会计信息失真,不能正确进行税收核算。二是由于中小企业具有投资渠道广、行业类型多、经营方式多等特点,核算涉及面较广,尤其是委托代销、还本销售、以旧换新、折扣折让等新型销售方式的税收核算涉及税收政策比较多,与会计核算口径有一定的差距,企业财务核算和税收核算比较混乱,影响税款计算的准确性。

(二)、欠税现象较突出一是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低,支付能力差,从而形成欠税。从我县情况看,企业生产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科技含量普遍不高,而且生产成本过高,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产成品大量积压,占用资金较大,流动资金严重不足,难以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二是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采取拍卖、出售、整体转让等方式改制、改组为个体私营企业,为推进改制工作进程,各地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其中也包括有涉税政策,使得有些税款(如房屋等固定资产在转让、销售环节的税收)大多流失了,原企业的欠税也因改制、改组而无法追缴入库,形成“死欠”。三是税务机关清欠力度不够。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依法纳税意识不强,存在着“欠税有利”、“欠税有理”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受执法环境的影响,税收执法手段疲软,这些都是导致清欠不力的因素。

(三)、异常申报率居高不下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异常申报率占全年平均异常申报户数的9xxxx以上。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纳税人方面,一是纳税人受利益驱使,把自身利益同公共利益对立起来,总是千方百计的逃避纳税,通过隐匿收入等手段人为制造异常申报;二是纳税人会计核算水平差,业务素质低,对税法的有关规定缺乏必要的了解,不能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正确核算应纳税金,造成实际经营状况同纳税申报不符。税务机关方面,一是计算机应用相对滞后,不能很好的解决税收征管与企业财务核算之间的矛盾;二是审核技术落后,只限于表面现象,缺乏深层次的挖掘;三是服务、辅导缺乏深度,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指导。

(四)税源监控不到位,税收流失严重第一,虽然税务机关不断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业户的建账建制工作,但是难度较大,尤其在基层,效果不明显,实现电算化尚待时日。基层大多数中小企业还停留在手工记账水平,现代化征税手段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由于中小企业点多面广,经营变化大,税源极为分散,开业停业频繁,生产经营情况难以及时被税务机关掌握,税源监控的难度较大,税收征管上还存在盲区。税收征管改革后,税务机关实现了从“管户”到“管事”的职能转变,在职能转变的过渡时期,由于征管力量配置和岗位设置不合理,加之多年来形成的任务观念的制约,税务机关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收入影响较大的重点税源管理当中。相比而言,中小企业尤其是小

企业相对税源比较小,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比较小,而税务机关对中小企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税收管理机制,管理力量分散,导致中小企业税收流失严重。

(五)税务稽查不到位受到任务及征管力量不足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们税务稽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的检查上,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的检查。对中小企业的检查户数少,检查面低,稽查环节存在着违章处罚不到位、征管力度不到位的“两不”现象,也助长了偷税者的侥幸心理。

二、加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应采取的对策针对中小企业在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从保护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完善管理手段,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一)、要进一步树立管理服务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税务部门要彻底转变只管依法征税,不管企业发展的传统思维方式,要立足于税收政策引导,加强对税收政策研究,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把严格管理和政策引导有机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培养和提高中小企业的依法纳税意识,强化税收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税收法制辅导制度,与企业法人及财务人员实行定期座谈会议制,及时传达新的税收政策知识,新的税收征管法规,进一步强化税收法制宣传的力度,把中小企业自觉纳税行为引入正常轨道。

(二)、加强中小企业税收和财务核算监督一是税务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强中小企业财务和税收核算管理,帮助和监督企业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要求健全账务,并进行正确的税收核算;二是对企业会计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财务、会计、税收培训,帮助纳税人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和会计核算办法,提高企业财务核算水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

(三)、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一是建立企业信誉等级制度。根据中小企业的纳税信誉、财务状况、经营规模和应纳税额等情况,将企业分为A、B、C三类。通过分类管理,将纳税人的纳税状况、社会信誉联系起来,定期向社会公布。并按信誉等级与办税、服务等措施联系,激励中小企业依法纳税,争当优秀纳税人。二是加大税源监控力度。严格按税源监控办法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实地监控,准确掌握税源情况,从源头上堵塞税收管理漏洞。三是严格新办中小企业的管理,准确掌握“活”情况。税务机关在为新办企业办理税务登记时,核实户籍资料,实地调查,严防企业“失踪”。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各类信息,主动出击,对纳税人实施有效监控。四是建立护税协税网络。积极争取各部门配合,对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跟踪管理,通过协税、护税网络有效地防范税款流失。

(四)、加大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力度一是税务机关要在提高税务人员监控能力的基础上,把“管事”和“管片”有机结合起来,加大税源监控力度,对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结算等实施全程监控。二是科学设置管理岗位,明确管理人员的管理内容和职责,将日常监控管理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对于在日常监控中发现的异常问题及时传递到税收评估和税务稽查部门,对纳税人实施有效的评估和稽查。三是加大平时监管力度,有效遏制偷逃税行为发生。实行定期上门服务,稽查部门在开展好稽查工作的同时,要落实有关人员挤时间深入纳税人中间调查了解经济情况,掌握一手资料,及时做好纳税辅导和提醒服务,及时纠正涉税违章行为,帮助其用足、用活税收政策,有效遏制偷逃税行为的发生;强化稽核工作,稽查、征管部门要对纳税人的各种纳税资料进行日常审核,同时还要对其生产经营相关资料进行日常登记、分析和比对,找出疑点,为税收稽查提供案源资料。四是要强化查处力度。根治屡查屡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加大查处力度,使“帐外帐”、“两套帐”无藏身之处。对有可疑行为做假帐的涉税案件,要精心组织,力求在“细、实、深、透”上下功夫,决不放过每个细小环节,摸准线索,重点突破。一旦掌握证据,一定要究追不舍,坚决一查到底,并予以重罚。打得不法分子伤筋动骨。对典型案例,及时进行案例分析,推广经验,以点带面,提高整体查案水平,力求瞄得准、查得透、打得狠,使社会普遍认识不能偷税,偷税被查后,不但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必定得不偿失,从而引导广大纳税人自觉、诚信纳税,营造公平竞争的纳税环境。

下载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毕业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中小型企业纳税问题的探讨

    关于中小型企业纳税问题的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

    浅析中小型企业人才激励机制问题[★]

    浅析中小型企业人才激励机制问题 工商管理 朱贺 摘要 “激励”一词是管理学术语,指的是对人内在以及外在动力的持续性激发使得被激励者的内心持续保持在一种兴奋状态,并按照......

    关于中小型企业纳税问题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

    中小型企业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招聘和求职,是企业和从业人员都关心的话题。随着社会发展,企业招聘形式也开始多样化。网络、报刊、招聘会,等等,为企业招聘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也许并......

    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与对策分析

    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与对策分析内容摘要: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服务、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

    科技型企业融资问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关系着一方经济的繁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扩大社会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

    中小型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中小型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中小型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型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抗风险能力不强。多数企业实行的是家族管理制度,在人事上任人唯亲,在财务上......

    中小型企业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和改善

    一、文献综述: 绩效管理作为整个企业激励体制的基础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已受到普遍关注。现代企业制度中,员工的绩效考核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 它对提高员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