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访团队策划书
采访COCO团队策划书
一.时间:2013.9.18上午8:30
二.地点:创业南楼2楼
三.人物: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标准命题组”一等奖——中南大学COCO团队:周颖敏、黄智仁、钟湘玮、刘登科(研究生)、陈亮名 ;指导老师:刘伟。
四.采访背景资料:
1.8月20日-21日,由国家教育部、国家商务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江苏省无锡市太湖博览中心隆重举行。
2.历时近四个月,经过初赛、基础素质测评、决赛答辩、创业投资评审等环节。3.本次大赛共有来自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以及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淡江大学(台湾)、台南大学等两岸四地133所高校的208支代表队报名参赛。
4.COCO团队选题是“企业服务”类赛题,以“凝聚梦想,创赢未来”作为团队精神和口号,目标是为一家服务外包公司建立一个企业大学E-Learning培训及管理系统,需要对需求进行深度挖掘,提供一套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并编码实现。
5.在项目解决方案、系统实现、界面设计、项目答辩等方面表现突出,从初赛的第一名到决赛的第一名。
6.参赛队伍师生不畏困难,放弃整个暑假的休息时间,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深入分析项目需求、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并邀请学长和专家来进行指导,设计出功能完善、颇具创新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几乎全部项目所要求的功能,COCO团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交流与备赛,搬入软件学院提供的专用实验室“定居” 7.周颖敏获得2013“CCF优秀大学生奖”,刘登科为研究生学生委员会主席。
8.服务外包大赛:大赛在选题上呼应服务外包产业,关注服务科学;在形式上,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在虚拟的商业环境中解决问题;赛题均来源于企业的现实需求,鼓励学生综合考虑业务模型、技术方案、商业运营等各种因素,提供完整方案,立足实际情况创新应用;在评审环节过程与结果并重,增强能力培养导向,尤其关注团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大赛还鼓励学生团队在优秀方案的基础上实现创业,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
五.采访内容(大概流程):
1.首先表示祝贺五位学长学姐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标准命题组”一等奖。
问题:
2.你们的团队名字很有趣,是谁想到的?怎么会想到用这个名字来命名呢?
3.关于这个比赛,我们还想更进一步的了解。为什么会报名参加这个比赛? 4.你们选择的题目是为一家服务外包公司建立一个企业大学E-Learning培训及管理系统,是自己选择的还是老师帮助下选择的呢?
5.你们当时知道有七所不同高校的学生都和你们一样选择了这个题目吗?会有紧张和压力吗?
6.那么,为了做好这个选题你们是怎么准备的呢?能详细地说一下吗? 7.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后来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8.大概花了多久完成了这个选题?
9.是去江苏比赛吗?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呢?
10.在决赛的时候需要现场答辩,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评委们更加青睐你们呢?有什么答辩的技巧和方法吗?
11.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了,你们是之前就认识还是在做这个选题的时候就认识呢? 12.你们团队的特色是什么?
13.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儿呢?每个人的分工是哪些?
14.自己的团队获得一等奖,觉得对以后有没有什么影响呢或者带来怎样的收获呢?
15.你们觉得做软件开发最困难的是什么? 16.能给我们一些学习方面的建议吗?
17.除了刘登科学长是研究生外,其他的学长学姐应该是大四的吧?
18.那么现在正面临毕业,你们作为毕业生是否已经做好了打算?是去读研还是选择工作呢?
19.我以前听一个学姐说她经常熬夜,早上起来发现自己的头发大把大把的掉,你们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吗?
20.现在我们软件学院的有些学生可能有些迷茫,不知道应该考研还是出去工作锻炼自己,学长学姐有没有什么建议和经验能够分享给我们呢?
第二篇:采访策划书
采访策划书
一、采访主题:
从大学生“海投”的经历出发,了解毕业生在寻找工作岗位时遇到的门槛。
二、选题背景:
对于许多应届的毕业生而言,日渐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着实是让人望而却步,刚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学生们,究竟会遇到怎样的挫折与困难?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目标与工作机会没有把握,不够明确,“海投”成为了大学生们寻找工作的一大法宝。但这一招,究竟能够给毕业生们的就业增添多少机会?
三、切入角度:
1、对于“海投”的经历阐述
2、对于简历的设计
3、对于找工作时遇到的自身问题以及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的思考
四、采访对象:
1、陆闻婷,外语07级学生,现从事人力资源工作
2、秦也然,外语07级学生,现从事海关公务
3、韩卓臣,外语06级学生,现在海通证券任职
五、采访方式:
1、面对面采访
2、电话采访(备用)
六、采访问题摘要:
1、你是否有过“海投”的经历?(有无均问原因)
2、你“海投”的方式是怎样的?(简历投放次数、频率、目标公司选取标准)
3、你的第一份简历是投给哪家公司的?
4、撰写这份简历你花了多久?
5、你现在的这份工作是通过“海投”得来的么?
6、还有比“海投”更好的方法得到合适的工作吗?
7、在你投简历的公司中,录取与未录取的比例各是多少?
8、为什么那些单位没有录取你?
9、你是否曾经在大学生活中从事各项活动或参加各种考试学习来丰富你的大学生活?10、11、12、你都参加了哪些活动or考试? 为什么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它对你的意义在哪里? 你参加的活动只是你的爱好还是有目的性的挑选?比如以日后的工作为参考标准?
13、“海投”失败时,你通常用什么方法调节自己?
第三篇:采访策划书
策
划
书
采访策划书
一、活动目标:为了让教科院学生更加了解校园生活,鼓励他们在学校里奋勇拼搏,自强不息,在他们心中树立良好的榜样,教科院特地采访辅导员助理即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陈兴宇。
三、采访时间:2011年12月上旬
四、采访人物:国家级奖学金获得者即教科院辅导员助理陈兴宇
五、采访形式:采用座谈方式
六、预计采访时间:30分钟左右
七、采访器材:摄像机
八、采访主题:陈兴宇获得国家级奖学金背后的故事
九、人员安排:
①负责人:韩迟
②采访人员:待定
③记录人员:待定
④摄像人员:待定
十、活动意义:此次采访活动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了解陈兴宇是如何获得奖学金的,此次采访可以给在校学生以很大的知道和经验。同时也鼓励在校生努力奋斗,再接再厉,更创辉煌,像榜样学习,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价值。另一方面,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使校园积极的良好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影响扩大,同时不断借鉴,吸收,使校园文化更加精彩。
十一、采访前期工作:
1、利用通信手段提前一个星期进行预约。征得同意后将采访提纲发给采访对象,同时
将采访时间、地点、时长告知对方并达成共识。2、3、4、采访前准备必须的证件,器材等相关物品。如照相机,采访本,笔等。利用徐州工程学院校园网,收集被采访者资料。通过联系、发送电子邮件等形式,对其相关人员进行远程采访,获取初步的采访信
息,以备座谈采访时所需。
5、同时进行前期宣传工作,如张贴海报,广播宣传,展板展览等。
十二、具体方案:
根据初步分析即采访的了解,初步拟定具体方案:
1、采访突破口:
被采访者对于奖学金的看法以及自己获得奖学金所做的努力
被采访者对大学校园生活的经验以及看法
2、问题提纲:
1.知道自己获得国家奖学金那一刻,你的心理感受是什么?
2.为了使自己达到国家奖学金的标准、获得这个奖项,你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学习上、生活上、社会实践上...3.现在你已经是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了,国家奖学金的奖励也很丰厚,你怎样分配这笔资金呢?
4.你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还会争取国家奖学金吗?
5、学习的动力是什么?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学习中)
6、怎样安排课余时间?
7、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做的?
8、分享一下你的生活习惯?
9、作为一名大四学生,你对学弟学妹有什么期望,或者你有什么生活或者学习建议可以提供给他们,使他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0、对你来说,你的人生价值是什么?以后的方向是什么?你以后的规划有哪些?
十三、可行性分析:1、2、3、采访需要提前一个星期预约,否则接受采访的可能性不高 如果被采访者积极性不高,会导致采访者受挫,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作补救。对于问题应该提法得当,适当取舍,提高采访成功率。
十四、注意事项及备注:1、2、3、对所提问题在采访前有明确答复,可在采访中略去,或即兴添加其他问题。注意提问的措辞方式。本次采访应该随机应变,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适当做修改。
第四篇:采访策划书模版
采访策划书模版
一、采访宗旨:七十二年峥嵘岁月,七十二年绚烂篇章.重庆理工大学作为兵工系下属的四大传统院校之一,七十二年的办学历史不仅积累了丰厚的办学经验,更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他们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是重理工的优秀学子。重庆理工大学以他们为骄傲,他们也深爱着自己的母校。为了庆祝我校成立72周年,欢度校庆周。同时也为了让更多的学子了解母校,热爱母校。
二、采访主题:校庆周的作用和意义及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校庆周的活动
三、采访地点:办公室
四、采访时间:2012年10月28日
五、采访对象:各二级学院的领导
六、采访方式:采取预约面谈方式采访
七、采访分工:两人拍照、两人采访、两人执笔
八、采访问题:
1、咱们学校现在把校庆所在这一周作为校庆周,对于校庆周,您觉得它的意义是什么?
2、您希望咱们学校校庆周应该做一些什么活动?您希望看到一些什么活动?
3、您校庆周会有很多校友回母校,咱们学校近几年发展的很好,得到了很多校友的支持,您觉得校友对学校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4、您所在的学院在校庆周来临之际会举办哪些活动喜迎校庆周呢?
5、您对现在在校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呢?
6、您觉得现在的大学生需要培养哪些素质?
7、九、采访需带东西:采访前带好必须身份证明证件、采访所需器材等相关物品。如采访提纲、采访时所需的记录本(录音笔)、笔、摄像机(照相机)
十、采访后期:整理收集好的资料和问答记录,组织整理完成采访稿,传给老师进行核对。修改无误后做成终稿。(写一篇采访稿即可,但是需要质量,字数需要1500字左右。)
十一、注意事项:
1、之前做好充足准备,做好策划和提问题纲,做好知识准备,包括被采访人的资料、爱好的相关背景,以及预约好时间地点。
2、采访时间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
3、采访时提问不要过大过空,防止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
4、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长句分成短句来问。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确定采访设备可以正常运转,提前估计到困难和意外,做好心理准备。
5、拍照时关闭闪光,尽可能地多拍,供事后筛选。
6、采访时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
7、确定采访设备可以正常运转,提前估计到困难和意外,做好心理准备。
8、按照采访对象选择合适的衣着。
第五篇:采访策划书
策 划 书
河北体育学院 武术系
/ 2
地点:办公室 时间:待定 采访对象:许主任
晨曦报社小记者:杜新月 李玲
意义:通过对系主任的采访,发现武术系的特点,发扬武术精神,为武术系的发展总结经验,调动全系师生为武术系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具体内容: 1,感谢许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对您的采访,武术系作为我们河北体院的特色系,尤其是舞龙舞狮队的表演,更是为我们学院增添荣誉,那您可以说说您对我系的龙狮队的今后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吗?武术系专业课的内容上您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吗?针对这些意见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武术的见解多少有些误解,认为武术就是肢体上的动作,就是花拳绣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武术的内涵,那么您是否能谈一谈你对武术,武德的理解,以及如何能转变人们的这种错误的看法? 3,现在很多大学生就业面临很大的压力,那您对于武术系的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有什么样的期望呢?武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会发挥出什么特殊的影响吗? 4,现在社会上的人总是认为体育生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人们的这些舆论你有什么看法吗? 5,关于最近举办的“学风建设“活动 和“墙报文化”活动,你是怎么看待的? 6,有的同学建议:作为河北体育学院特色系的一名学生就可以以学院的名义去表演,去宣传,这对我们学院产生了很不错的影响,那您对这个意见认同吗? 7,对老师表示感谢!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