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从家庭生活中能得到些什么
孩子能从家庭生活中得到些什么
看了尹建莉老师的《寄宿制是个坏制》,我想从正面谈谈孩子能从家庭生活中得到些什么? 首先,年幼的孩子需要在和父母的朝夕相处中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0-3岁的孩子需要和父母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是他对外部世界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的基础,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他对这个世界是无奈和恐惧的,因为他无法通过自己来生存,他必需把他全部的信任寄托于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妈妈,然后会扩展至爸爸,然后才扩展至外部世界。为什么有的人他的内心比较溃乏,那是因为他早期的安全感没有建立好,没有充分享受到父母之爱。一个人,只有先把自己的内心装满信任和爱,他才会把这些东西漫延到外部世界,才会信任家庭以外的人,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而这些是他在成年后处理一切关系的基础,包括父母,夫妻,亲子,同事,领导,以及社会和自然等等。很难想象一个内心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信任的人,会很好地与外界融洽相处,有些人成年的关系困境,正是因童年而导致的,而爱,情感和信任,都来源于父母无私地给予,并不是孩子先天带来的,这些给予,必需在朝夕相处的家庭生活中才能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并非天生而来的,而是在一把屎一把尿的辛苦照顾中逐渐建立的,是因为你对一个人付出了你的热情,然后你才会格外爱那个你所照顾的人,就象你可能很喜欢自己养育的很好的一盆花一样,你爱孩子,可能更多的爱的是自己的付出和辛苦。
3-6岁的孩子,需要适当的独立性,需要走出去,但并不是一步跨出去不回头的,而是走两步退一步的发展轨迹,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孩子为什么要走两步退一步,这是因为孩子既有独立探索世界的需求,也有对探索的恐惧,他需要确认他的后方是稳固的,坚实的,父母的爱是永远存在的,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在后面支持他保护他,甚至给他退后喘息的时间和机会。在《你的几岁孩子》系列书中,详细描述了孩子在每个年龄段上半年是天使,下半年可能是魔鬼,也就是说孩子总是在进进退退中发展,他会在某个时期会退行来寻求安全感。李跃儿在对自己的儿子的教育纠正中,因早期夫妻两人犯了严重的打骂教育的错误,在后期的纠正中,10几岁的儿子,就退行到婴儿时期,看起来有点无理取闹,但实际上因为早期的发展被父母打断,孩子需要重新回到那个阶段去重建自己,从婴儿到三四岁,五六岁,慢慢地才恢复到自己现在正常的年龄行为。所以有时候孩子在无理取闹的时候,要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东西,孩子无法用语言精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实际上大人也经常无法用语言表达感受),他会用行为来表达他的情绪和需求,高兴或愤怒,愉悦或抑郁,孩子的心声,需要父母有独特的感受力去听得见看得见。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才便于父母最直观地观察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充分地理解和支持他,给予鼓励或者对不好的行为纠正(我其实不认为孩子有多少不好的行为,那些都是成人的标准),如果寄宿在外,你就很难观察到自己的孩子,很难去感受他体会他,也就很难听得见和看得见孩子,你们之间的情感沟通也会不通畅。这样看来,对于0-6岁的孩子,家庭关系的建立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课程,安全感与信任,爱与情感的交流,是他人生成长最重要的基石,其他一切的教育都只能在此基础上展开,而不能弃此取彼,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而且这种爱与情感的交流需要在以后的阶段不断地进行维护和营养,才能得以延续。
第二点,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可以学习到如何建立维护一个家庭的经验,从而成为他将来组建自己家庭的最初模板。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维护家庭运行的最核心的关系,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观察这种关系,并将其内化为自己对家庭的理解,为将来组建自己的家庭积累经验,这种活生生的实际体验,比课堂学习家庭幸福课两性关系课,要鲜活深刻地多,人一切的进步都在生活中,在实践中,父母最好的修行也是在婚姻中,而不是在佛堂里。
有教育者说,检验一个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孩子长大后的家庭是否幸福(这个教育应该主要理解成家庭教育)。如果你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幸福,那就应该让你的孩子在与父母的朝夕相处中学习父母是如何经营家庭的。有的人说:我的夫妻关系搞得不太好,最好不要让孩子看见了吧,把他寄托在学堂里,他就不会受我们影响。我要说:如果孩子完全看不见家庭关系,他就无法真正地学习,不管是好的关系还是坏的关系,孩子总能从中得到收获,好的关系会对孩子有正面的影响,是非常好的,坏的关系呢,有时候会成为孩子的反面教材,孩子会想我长大了,绝不要像我爸妈那样生活,我要改变,我要学习,而如果你现在是一位有新思想的父母,你可以试图努力改善夫妻关系(也包括父母关系),这样孩子就会了解到人通过自身努力是可以进步,关系中的矛盾是可以化解的,他会理解到宽容,接纳等等非常多的正面的能量,所以父母并不需要多么完美,只要你在进步中,孩子能从你的进步中学习到成长的能力,这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在某个阶段成长为一个完美的人就终止了,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人。这样一种观察和体验可能需要一直到青春期才能结束,至少是到这个阶段他才能够比较好地形成自己的家庭观,成年后他用这些体验在自己的生活里实践。
心理学上也有一个家族传承的说法,主要是一种模式的传承,比如你的父母怎么对你,你会在潜意识里继承下来,并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而你对待孩子的方式,他也会继承下来,并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的孩子。如果一个家庭拥有好的模式,这个好的模式就会代代相传,如果一个家庭拥有坏的模式,这个坏的模式也会代代相传,从而达到百年传承,想让你的后代子孙幸福,从现在起你就需要把坏的模式往好的模式转变,这种传承和转变,任何人都代替不了,只有通过你自己才能实现。如果你选择了寄宿制,当你的孙子出生后,他摇着爸爸的腿说:爸爸,给我讲个爷爷的故事吧。孩子的爸爸,抬起一双迷惑的眼睛,脑海里能够显现的只有几个关于你的支离破碎的片断,模糊而遥远,他内疚地摸着孩子的头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不太能记起我和爷爷的故事了。这样一种家族传承,会是你希望让你的后代子孙得到的吗?所以家族传承,首先是爱的传承,情感的传承。
第三点,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会有一些棘手的问题需要最亲密的人帮助他。如果你是一个做得比较好的父母,从0岁起就取得了他对你的绝对信任,并一直维系到现在,他会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那些困难,第一时间找你来帮助,这对孩子很重要,是老师和同学替代不了的,而且时效性也非常重要,过了一周,一个月,一年,这个问题就沉淀下来了,成了潜在的伤害。寄宿制首先是会弱化你和孩子的联系,让你们的沟通变得象隔了一层什么东西似的,总是不那么顺畅,信任感变弱了,孩子可能不会把心里话说出来,其次是完全无法进行及时处理。
第四点,家庭是孩子情绪的缓冲带和疗伤处。对成人来说,家是温暖的港湾,是放松的地方,是自我自由展现的地方,如果和一个人结婚,最幸福的状态就是,以我最丑最懒散的方式躺着,也不会受到指责。对于孩子来说,家也具有这样的意义,在最安全最有爱的地方,他是最放松的。孩子非常能区分出家里家外,在学堂或者说家以外的地方,孩子往往是收着的,紧着的,他会很顺从老师的话,很在意同伴的眼光,因此显得乖巧有礼,然后他回家来,就会放松,把一天的紧张泄掉,表现就会差些,他在外面感到的越紧张,回家发泄的就越严重,越显得无理取闹,如果他在外面也比较放松自然,回家就不需要发泄什么,这时候他就会家里家外表现一致。一个人如果长期这样紧张着,是要出问题的,成年人知道给自己放松放假,孩子则需要成年人为他创造放松的环境和条件,上幼儿园的孩子,他的忍耐力还很小,每天都需要回家寻求父母的爱来获得安慰,刚入园的孩子,老师都会特别强调孩子回家后反复的情绪,要家长多理解接纳。给孩子建立好舒缓情绪的通道,孩子就会很好地过渡,慢慢地变得一致。
我们自己的一点经历:我和孩子爸自孩子出生后冲突挺多的,原因并不在孩子,而是因为孩子使我们更多地暴露了原生家庭的问题,我们的关系一度很紧张,好在我们知道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更多归功于孩子爸,为此我参加了心理成长课程,而他直接报班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生课程,我们也参加了一些免费讲座,一般都是讲家庭关系的,各种书也拿来救场,我看的第一本书是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然而仅看此书是不够的。现在我们的关系恢复得不错,孩子爸一直说,早学习心理学就好了,这样在孩子出生的头两年,我们会少冲突,然而我不遗憾,任何事都有一个机缘,在孩子两岁后,我们知道了,学习了,成长了,关系改善了,孩子也会从中感受和学习,我们对待养育孩子的大方向基本是一致的,但小矛盾仍然是有的,成长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我们现在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对方的不同,我们变得宽容了理解了,心态开放了。
我只读过零星的教育和心理书籍,能想到的就是这些,有写的不周全的地方,你理解大意就行了。最后,我想说的是,各位已经了解新教育的父母们,教育的责任,重在父母,而不是学堂,无论理念多好的学堂,所教授也只是思维,辩论,语言,以及各种知识,关于爱和情感,只有家庭这个课堂才能给予孩子,而爱和情感,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东西,如果这个是道,其他的都只是术而已。即使父母给予的爱不那么特别正确,孩子也能理解你是爱他的,只是方式不对,而寄宿学堂,孩子感受的是,你不爱他了,即使你在电话里说一万次的爱,也抵不上每天回家的一个拥抱,在这个世界上,语言是最苍白的,行动是最有力的。而如果寻求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为精英,成为人上人,则和体制内家长的目标没什么本质区别,这样的目的也不是真正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不是真正为了孩子的利益。
最后声明,本文仅为提供参考意见,我的文章没有对任何人或学堂有攻击的意思,我肯定新教育的一些理念,以及教育者的努力和辛苦,也肯定父母的良好用意。
第二篇:孩子从写字教学中得到的收获
孩子从写字教学中得到的收获
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早上和下午上课前十分钟,老师都会安排孩子们练习写字。现在已经三年了,随着日积月累的练习,孩子已经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体了,而且在练字过程中,他慢慢养成了沉稳、认真的好习惯。这些好习惯,将使他受益终身。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孩子抄有汉字的数学本时,看到那漂亮的、还带有笔锋的字体,我第一反应就是,儿子的作业是别人帮忙抄写的,第一次写字,怎么会写这么漂亮。在我的质疑声中,儿子眨着疑惑的眼睛,用无辜的目光看着我:“我是照老师黑板上抄的!”我让他写了其中一个字后,才知道是自己错怪了他。他得到我的认可,也很高兴,从此以后,写字的兴趣更高了。
在一年级上学期,经常能看到他的作业本上,写着整洁的字迹。我很高兴他才上学就能写这么好的字,慢慢就放松了对他字体的要求。直到有一天,看到他的作业本上刘老师写的:字写好啊!才突然警觉,儿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认真写字了,字也写的不好看了。我给他讲了老师对他现在写字差的失望,及老师对他以后写字好的希望,同时也要求他稍微放慢写字速度,态度认真,照着写字书上的田字格格式,摆好每个字的结构,注意每个字的笔顺,要求每个笔画要写到位,横是横、竖是竖,该直要直,该弯要弯。写完作业要求自己检查,哪个字写的不漂亮,擦掉再重新写。慢慢的,他的字迹又变的工整了,整个作业显得干净漂亮。有天回来他拿着语文优质课堂高兴的让我看,我看到上面老师打了一百分,而且还贴有一个你真棒的大拇指。看着儿子开心的笑脸,我说:“看到没,老师在夸奖你字写的漂亮呢,作业全对而且写的漂亮,才可以得一百分呢!”得到老师的认可,他在以后的作业中更加注重写字的整体结构,字写的端正多了;字端正了,整个作业字体就显得更漂亮了。
通过儿子写字这个小插曲,我感觉到了写字带给儿子的成就感,而且我认为,在平时的作业中,老师布置的写字笔画的写字作业也很好,不仅让孩子认识了字的构造,还让孩子了解了一个字的笔顺,心里有了对一个字的了解,就像画画一样,对整个布局心中有数,就知道在哪个位置起笔,起笔的长短大小也好把握。在长期的写字过程中,孩子不仅仅体会到了写一手漂亮字的乐趣,还发现了很多关于汉字的有趣规律,比如何和河长的像,发音也像;渴和喝长的像,发音却不同等。
在这三年中,孩子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孩子写字,并不仅仅是写字,同时还磨练了性子,锻炼了观察整体布局的能力,陶冶了情操,加深了美感的认识,培养了持之以恒的意志,达成以写字教学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目的。感谢学校开展了写字教学,使孩子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能轻松自如的写出优美的文章,享受着中国文字带来的奇妙感受!
第三篇:从失败中得到的
从失败中得到的
——《品德与生活》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几点问题的思考
摘要:
1、对学生的活动准备情况了解不足,导致教学活动冷场。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准备情况,才能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不准,导致活动失败。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准备活动,不要自己想当然。
3、家校交流太少,导致学生的实践行为无法落实。家长对新课程不了解,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上不予支持,使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课堂生活脱节,课堂上生成的观点、得到的体验失去了意义。教师应做好和家长的交流,争取家长对新课程的支持。
关键词:活动准备、心理特点、家校交流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改学科,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模仿,这就需要参加新课改的教师自己在平日的教学中总结、积累。我就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甚至上过几节比较失败的课,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关注与思考。
一、对学生的活动准备情况了解不足,导致课堂活动冷场。
学生的活动前准备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活动准备做的好与差甚至会决定一节课的好与差。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小小一张纸》这个活动主题时,就在活动准备上出了问题。在上这节课之前一个星期,我就布置学生进行课前的准备,让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搜集与纸有关的知识,比如:造纸用的原料、纸的用途、废纸处理、造纸原料的损耗等。在课堂活动时,前半部分进展的很顺利,到了全班同学汇报交流“造多少纸需要多少原料”这个问题时,冷场了。当时我询问学生,学生告诉我说,他们没能了解到这个问题,虽然他们找了书,上了网,但是还是没能了解到。事后,我自己到书店、图书馆进行了查阅,发现这类书籍很少,上网查询也没有查到这个问题,难怪学生没有了解到。通过这件事,使我充分认识到:新课程要求提高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但决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准备情况一无所知,放任不管。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当学生遇到实际困难时,要适时的给予帮助。只有准确掌握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才能在课堂活动中做到胸有成竹。
二、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不准,导致活动失败。
新课程要求教师站在儿童角度,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活动。虽然在教学中时时注意,但由于对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不准,还是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帮帮残疾人》这个活动主题时,课堂活动失败了。在备课时,我反复考虑,最后采取了角色扮演的活动方式,我觉得这个活动方式比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选了几名同学分别扮演了盲人和四肢残疾的人,没想到,这些学生一出场,全班同学看着平日熟悉的同学变成了这个样子,笑的前仰后合。不但没达到预定的活动目标,甚至与活动目标背道而驰——现在他们笑,以后碰到真正的残疾人时,恐怕也会这样吧。事后我分析了一下,觉得自己的失误是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不足,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对残疾人的了解本来就不多,让他平日非常熟悉的同学来扮演,只会让他们感到好笑。要想让他们心有感触,就必须要让他们真正了解到残疾人的痛苦。针对这种情况,我又设计了全新的教学活动。这次,我采用了亲身体验的活动方式,让每一个学生蒙上眼睛,进行了10分钟左右的体验。我让他们摸索着找东西,摸索着走路。然后我又让学生把自己的一条腿固定住,让他们用一条腿走路去上厕所。体验完后,没有人笑了,反而每个人脸上的表情特别凝重。然后,让学生谈体会,他们纷纷发自内心的表示,残疾人很不方便,心里会很难受。在如何对待残疾人的问题上,学生都踊跃发言,表示一定会积极帮助他们。
三、家校交流太少,导致学生的行为无法落实。
我在教学“爷爷奶奶你们好”这个活动主题时,课堂活动做的比较成功,孩子们都认识到了应该尊敬爷爷奶奶,并且都表示要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想到,课上完一周左右,有学生找到我,很委屈的说:“老师,我想帮爷爷奶奶干活,可是他们嫌我碍手碍脚。”这个孩子一带头,其他的孩子也纷纷说开了:我要给他们倒水,他们不让我倒,说怕烫着。我想扫地,奶奶说我不会干,不让我干„„结果,孩子们在课堂上形成的思想,在现实中却碰了壁。我想,新课程要求让孩子们通过活动自主的形成观点,得到体验,但是这些归根结底都需要落实在行动上,否则,这些观点、体验就失去了意义。但是,要想让孩子们能把这些落实在行动上,就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看来家长并不了解这些,导致了孩子们现实生活和课堂的脱节。这就需要教师要积极的和家长做交流,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并且支持新课程。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后活动才能得到落实。后来,我利用家长会,跟家长们做了交流,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会遭遇失败,我们只有从问题和失败中,不断总结,才能将事情做的更好。
第四篇:从家庭生活中理解亲情美
从家庭生活中理解亲情美
血浓于水,亲情永恒!对孩子的教育首先应由此开始,古语道:“百善孝为先”。教会孩子尊敬长辈,热爱家庭,重视亲情,是培养其责任心的第一步,使其感受到家是生命中最温暖的归宿。
从言传身教中完善品德美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身教是最朴素、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也是家长最有效、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孩子的许多行为习惯大多来自父母的濡染,让我们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从言谈举止中体验言行美
中华民族素有“知礼成性”的传统美德。在追求语言美的同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真诚、文明、大方的待人接物的态度,做到“对自己讲仪表、对别人讲礼貌、对社会讲公德。”
从观光游览中探求自然美
自然美能给人以最高的生命理性。我国幅员辽阔,奇山异水数不胜数,平时全家外出旅游观光,共同欣赏大自然的温馨和谐,感受它的灵性与神韵,无疑是陶冶孩子心灵、提高其审美情趣的最佳途径。
从养花种草中培养情趣美
英国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说:“一沙见世界,一花见天堂。”自古以来,人们就由植物得到启示,领悟到做人的真谛。我们要在引领孩子养花种草的过程中,丰富其爱的情感;发展其对生活、生命的认知;引发其呵护生命的爱心……
从实践尝试中领略科学美
当我们在享受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成果——科学成果的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孩子认识科学的本质是:“求真、立善、创美”,它不仅需要有睿智的头脑,更需要意志和勤奋!
第五篇:从植树中得到的感悟
从植树中得到的感悟
——明阳天下植树基地
植树节这天,天气爽朗我们来到了明阳天下植树基地参加义务植树的活动,用锄头和铁锹为荒山披上绿装。前几年,由于森林遭到极大的破坏,大自然已经对我们进行了惩罚。我们不会忘记98年的那场大洪水,它冲毁了多少家园,它带走了多少可贵的生命。我们不会忘记北方的沙尘暴,它掩盖了晴朗的天空,它让出行的人们头顶塑料袋。现在我们意识到了大自然的愤怒,我们要植树造林,我们要造三北防护林,我们要在长江源头造林,我们要在黄河源头造林,我们要在全国各地造林。中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为1.246亿公顷,人均约0.107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40.49亿公顷,人均约0.8公顷。中国森林覆盖率12.98%,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中国森林蓄积量91.4亿立方米,人均约8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而南方是多山的地区,不少山地坡度很陡,雨量多并常出现暴雨。因此森林对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护沙、调节气候,减免洪水灾害和下游河流、湖泊、水库的淤积具有更重要作用。这些让我们更了解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今天,我们用双手种下一棵树;明天,我们的自然灾害就会少一点。让我们用辛勤的劳动换回一个绿色的家园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看到一棵棵树苗植根于祖国大地,用绿色回报人类时,我想到了怎样树人,怎样才会使人生更有意义。
“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人生的价值何在?”“我为什么活着?”„„这些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曾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有意或无心地思考过、反问过自己吧。当我看到产房里新生婴儿之啼哭,年轻母亲亲切的安慰,我深信,人生是必有其意义的。当我看到大地上各种生命自由伸展,到处生机勃勃,生意盎然,我深信,人生是必有其意义的。当我看到青春少男欢乐之歌谣,青春少女美丽之笑靥,自由小孩之嬉戏,良朋好友之聚会,我深信,人生是必有其意义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奋进中!全力投入重任,去变革落后的事物,推翻邪恶的力量,推动生活的前进!在搏击中前进,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中。孤立的个人,没有意义。只有在人与人的互相支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中,人生的意义才能得到体现。人生的意义,也深深蕴含于平凡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干好每一件具体工作,尽自己应尽的责任,享受各种各样生而为人的乐趣。不是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吗?愚蠢的人,不思考人生的意义。在生活中久受磨难的人,怀疑人生的意义。自私自利的人,嘲笑人生的意义。而智才则告诫每个人:人生自有其意义!这种意义,在于热爱,在于创造,在于奉献!人们啊,热爱生活、创造事业、奉献社会吧!你将会领略到生而为人的无尽乐趣!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首先须依赖于对人生与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人是作为人类这样一个整体而存在的。任何一个人,都是这个整体的一分子,都必然的要依赖于这个整体而生存,谁也不可能脱离这个整体。作为孤零零的一个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他都会无法产生,无法生存,更无法使生命延续。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个人在依赖别人的同时,相对于其存在,他也必然会对别人产生或大或小的某种作用:或者为别人带来利益,或者对他人造成损害,这也就是所谓的个性。但是,个性总是要溶解在社会的共性之中。谁也离不开这个社会。作为人类的一分子,为了整个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繁荣,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的发展和他人的幸福做出自己的奉献;作为个人自身,要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也有责任使自己的人生成为有价值的人生,成为能够为别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帮助的生存。
就一个具体的人来讲,他总是要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来衡量自己存在的价值的。无论人们的世界观多么不同,他都不可能以自己作为衡量自己存在价值的尺度。母亲的喜悦在于孩子的成长,教师的欢乐在于学生的成才,医生的欣慰在于病人的康复。许多著名的人物都这样解读过自己对生存的感受:曹禺先生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讲过:“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爱因斯坦也讲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既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而更多的伟大人物则是用自己的具体行动解读了人生的意义:雷锋、焦裕禄、郑培民,举不胜举的英雄们用自己的实践,阐述了奉献与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展示了人生价值的真谛。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植树基地,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