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为艺术的审美分析(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7:3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行为艺术的审美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行为艺术的审美分析》。

第一篇:中国行为艺术的审美分析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国行为艺术的审美分析

引 言

行为艺术是行为艺术家结合了时间、空间、材料等其他元素,通过身体来传达某些理念的艺术形式,是行为艺术家有意味的行为艺术表演。行为艺术从七八十年代引入中国至今,它呈现出“他者化”、“异端化”现象。这是由于中国行为艺术的概念来源于西方,中国对行为艺术内涵理解还不透彻、理论还不成熟,还未形成中国自己的行为艺术审美标准,于是仿照西方的行为艺术而出现东施效颦现象;另外一些行为艺术家为搏出位而采用惊世骇俗手段来“表演”,妄自称其为“艺术”。这些现象、作品引发了各界的争论、反思:

一、行为艺术的定义。如《21世纪中国行为艺术的审美特征》(美与时代200705).一文引用陈履先生给行为艺术下的定义:“以艺术家的身体作为基本材料进行表演,通过艺术家的自身的体验来达到一种自身与外界进行交流。”

二、行为艺术的渊源。如王董《后现代“行为艺术 ”背后的思考》(美术界.201112)中直接点出了中国行为艺术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舶来品。同时,一些研究者也认为,行为艺术的本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变形。

三、对行为艺术的指责、批判。当代中国行为艺术越来越极端化,自残、割皮等这些打着“行为艺术”名号的事件,受到道德、法律的严重拷问。如《行为艺术逼近法律雷场》(观察与思考.200312)则以法律的触角对行为艺术进行抨击、“围剿”。

四、行为艺术是否是艺术的外延。行为艺术能否归结为艺术范畴,这个问题成为各方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如《行为还是艺术:文化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行为艺术》(泰山学院学报.200804).从心理学的角度、中西方文化交融等方面追溯其艺术渊源。

本文的研究以“审丑”对当代中国行为艺术进行审美分析,主要包括丑、怪诞两个“审丑”特征。“丑”作为美学的范畴,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我们肯定的这种“丑”是必须具备“意义的丰满”,而不是令人憎恶、恐怖的“丑恶”。当代中国行为艺术呈现出的异端,如暴力、血腥等而被贴上“伪艺术”、“反艺术”的标签,如果武断的把这些现象单纯的归结为美学的“丑” 或“艺术丑”是不合理的。另外,本文对行为艺术自身展开反思的同时,探讨审美视域中的中国行为艺术走向。

共 11 页 长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中国行为艺术的审美分析

致 谢

2012年12月我开始了毕业论文工作时至今日论文基本完成。从最初的茫然到慢慢的进入状态再到对思路逐渐的清晰整个写作过程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历经了几个月的奋战,紧张而又充实的毕业设计终于落下了帷幕。回想这段日子的经历和感受我感慨万千,在这次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拥有了无数难忘的回忆和收获。

为了研究行为艺术而去收集各个行为艺术作品。在写论文初期,由于没有经验,觉得无从下手,空有很多写作灵感,却不知道应该选哪个,经过导师的指导,我的论文渐渐有了头绪,通过查阅资料,逐渐确立系统方案。当我们终于完成了所有思路,攥写,排版,完成任务后感觉很累,但同时看着电脑荧屏上的毕业论文时心里是甜的。

随着毕业设计做完,也将意味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但在这段时间里面我觉得自己是努力并快乐的。在繁忙的的日子里面,曾经为解决理论上的问题,而去翻我所学有关的书籍。经过这段时间我真正体会了很多。

谨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包莉秋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包老师在我撰写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找资料、体系安排、定稿,中期检查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在论文开题之初,另一位老师张芳德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使我受益匪浅。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第 11 页

共 11 页

第二篇:中国行为艺术调查报告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调查报告

作者:文法与经济学院行管二班万专

一、调查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所发生的当代艺术现象和事件,有一种现象是不容也不可能不引人注意的,那就是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艺术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地被艺术家自觉地运用。在思想文化和艺术流派空前多元化的今天,行为艺术在中国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排挤和误解之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艺术思潮。正因为如此,从社会学角度对当代行为艺术进行一番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很有必要。

二、调查结果

次调查采用了浏览网页、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全体社会,重点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的认知程度,研究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现状。

A.调查时间: 开始时间:2012-4-8结束时间:2012-6-25

B.样本数量:227份

C.样本分布:

1)性别:参与样本调查的男有129人,占总体56.83% ;女有96人,占总体42.29%。

2)年龄:18岁以下有15人,占6.61% ;18---25有186人,占81.94% ;26---35有13

人,占65.73%。

3)职业:全日制学生(文科)有103人,占 45.37% ;全日制学生(理科)有70人,占30.84%。

4)学历:专科有34人,占14.98% ;大学本科有161人,占70.93%。

5)眼中的艺术家形象:62.56%的人认为行为艺术家是值得尊敬的艺术创作者;19.38%的人认为他们是不可理解的一群人,看不懂他们的作品;10.13%的人表示不关心。

6)关注程度:13.66%的人经常关注艺术活动信息;59.03%的人偶尔关注艺术活动信息;20.7%的人几乎不关注艺术活动信息。

7)了解渠道:80.7%的人是通过电视、网络媒体;50.66%的人是通过报刊、艺术杂志;通过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了解的占16.3%。

8)能否接受当代艺术表现形式:20.26%的人不能够接受;25.11%的人能够接受;45.81%的人表示视具体情况而言。

9)是否接触过:35.68%的人接触过;60.35%的人没有接触过。

10)对行为艺术的印象: 10.13%的人认为行为艺术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级趣味;62.11%的人认为是由艺术家带着某种文化意向观念完成的事情;25.55%的人表示纯属无聊不能理解。

11)能否接受全裸行为艺术:28.63%的人表示能,这是对艺术的追求;30.4%的人表示可以

吧,只要我的亲朋好友不这样就行;34.36%的表示不能,太违背传统了,接受不了。

12)行为艺术是否对生活有影响:51.98%的人认为有;47.14%的人认为没有。

13)行为艺术是否是艺术:69.16%的人认为是;29.96%的人认为不是。

14)行为艺术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66.96%的人认为有存在的必要;30.4%的人认为没有存在的必要。

15)倾向于哪种类型的行为艺术: 46.26%的人选择反应艺术家内心思想情感或观念的;

74.45%的人选择反应一定社会现实的;有10.57%的人表示无所谓,随便。

16)行为艺术在公共场合进行是否合理:62.56%的表示不合适;36.56%的人表示合适。

17)是否愿意参加:37.89%的人愿意;60.79%的人表示不愿意。

18)大众行为是否为行为艺术:21.15%的人认为是;77.53%的人认为不是。

19)是否每一个人都能做行为艺术:28.19%的人认为是的;70.04%的人认为不是。

20)行为艺术在当今社会应以什么方式进行:31.72%人认为是现场表演;66.08%的人认为

是通过媒介。

21)行为艺术在中国能否在中国发展起来:29.07%的人认为行为艺术在中国能够发展起来;

30.84%的人认为不能发展起来;39.21%的人表示说不准。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样本分布情况不难看出,被调查者多为全日制大学生。关于艺术家在他们眼中的形象,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他们是值得尊敬的艺术创作者。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他们是不可理解的一群人,看不懂他们的作品,更有甚者表示不关心。很少一部分人能够接受当代的艺术表现形式,而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够接受或者视情况而言。而接触过行为艺术的人少之又少,即使接触过所谓的行为艺术,其实并非真正的行为艺术或者以间接的途径接触,而不是亲身经历或感受。当下在中国这种情况也许绝对不在少数,虽然有绝大多数人表示经常或偶尔关注艺术活动信息,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几乎不关注艺术活动信息,大部分人不愿意参加行为艺术,只有少部分愿意参加,但不提倡全裸行为艺术。这说明在中国艺术活动还没有真正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这大概是因为一方面当今艺术形式本身就比较深奥,而另一方面民众的艺术欣赏水平整体上还有待提高所导致。在了解艺术讯息的渠道的方面,电视、网络媒体以其方便、快捷、美观的特性,为人们所接受,当然报刊、艺术杂志也在发挥着作用,他们认为电视、网络媒体和报刊、艺术杂志都是媒介,行为艺术在当今社会应以媒介方式进行而不是现场表演,这与行为艺术强调的是在现场表演对观众的感染力相矛盾,也揭示了行为艺术在中国推广困难的部分原因。对于行为艺术的印象,大部分人认为是由艺术家带着某种文化意向观念完成的事情,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行为艺术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级趣味或者纯属无聊、不能理解。这确实反映了一些行为艺术的真实情况,有些行为艺术确实显得有些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级趣味,当然这也许是行为艺术家们的情感表现或者是对当代生活的真实反映或反叛,但是这些应该仅仅只是当艺术表达的需要而出现,而不是纯粹吸引眼球,为了这样做而这样做。对于全裸行为艺术有相当一部分人颇有微词,表示太违背传统、不能够接受,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表示能够接受,但前提为不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这说明传统文化依然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认知。大部分人认为行为艺术是艺术,对于自己的生活(思想、观察、情绪)有影响,有存在的必要,以反映艺术家内心思想情感或观念或者反应一定社会现实,但不提倡在公共场合进行性,但仍有一部分人认为行为艺术不是艺术,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影响,违背传统或者血腥暴力、色情裸露,低级趣味,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对于大众行为与行为艺术的关系,大部分人认为大众行为不是行为艺术,只有少部分人认为大众行为(如芙蓉姐姐凤姐之类网络红人的行为)是行为艺术。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的行为,它一般具有3个特征:人数众多、无组织性和行为者的相互依赖。而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行为艺术必须包含以下4项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对于行为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前途,少部分认为能够发展起来,而大部分人认为在中国行为艺术不能够发展起来或者很难发展起来。

四、正文内容

(一)对行为艺术的基本介绍

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行为艺术必须包含以下4项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该艺术不同于绘画、雕塑等仅由单个事物构成的艺术。虽说理论上行为艺术可以包含一些相对而言更为主流的活动,比如:杂耍、喷火、体操等杂技,以及戏剧、舞蹈、音乐等,但这些一般归为表演艺术。行为艺术通常仅指视觉艺术范畴中前卫派(avant-garde)或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一种。关于起源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行为艺术的鼻祖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伊夫·克莱恩(Yves Klein,1928-1962)。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把这称作《自由坠落》。

(二)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从八十年代悄然兴起后到今天虽然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绝大部分作品依然停留在“身体论”的层面上。行为艺术的身体论在今天年轻艺术家身上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一个圈子套着,没有新意,老年化的状态。对身体无尽榨取透支,就是过去行为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不断地透支自己的身体,而忽视了作品的观念性。除此之外,当代行为艺术大多纯粹反映艺术家内心思想情感或观念,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往往难以走进普通民众。从行为艺术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现在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可是其发展空间依然比较狭窄。首先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尝试接纳和认可当代行为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但就整个社会来说对其认可度依旧偏低。其次,当代行为艺术时时受到当代制度、法律或者社会道德规范与审美观的约束。具有法学理论准备的批评家王南溟先生认为:合法化的前提至少应该在法律上保障“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本土当代艺术的不自由,不“合法化”,从根本上来说是这种艺术的自由还没有得到宪法的有力保护„„与此相对应的是行为艺术在美术馆和公共空间屡屡遭拒。究其原因,我们也可以从行为艺术本身和外界两方面分析。从行为艺术本身来看,一方面,艺术是个很伟大很平凡的东西,艺术也需要观众,而当代行为艺术严重脱离现实,脱离生活,没有平凡化,因而缺乏观众。另一方面,当代行为艺术中掺杂的暴力血腥色情等因素与人们的审美共性相冲突,违背现存的道德观价值观,超越了人们的承受极限,引起人们的厌恶和反感,从而遭人非议。从外界来看,一方面,在现实的形态下,行为艺术的传播受到许多约束,只能采用摄影照片和录像的形式来记录,人们对行为艺术活动的了解,只是通过图像材料,行为艺术现场的感染力无法让人体会到。图像资料对于已发生的行为来讲是记录,对于观看图像资料的观众的解读来说,既是文本又可能是障碍。另一方面,民众整体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不高,再加上一些大众媒体包括一些专业刊物在一直没有对所谓的“行为艺术”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介绍,道听途说、以偏概全式的报道误导了大众包括一些专业人士对于“行为艺术”的了解。

(三)行为艺术的社会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行为艺术也不例外。行为艺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变质的行为艺术所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健康行为艺术的积极影响

1、过程展示,把传统艺术从高不可攀的、精英文化高度的神圣殿堂,摆放到

了普通观众心目中的“不过如此”的“平淡”状态。尤其在有的作品中,还请一般观众参与,这就更消解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

观中对艺术创造行为的认同感。这有利于艺术传播的大众化和普通民众艺

术素养的提高。

2、当代行为艺术是对极“左”主义政治美学的突破。极“左”主义政治美学

往往依附于“真、善、美”这类宏大的准则对文化艺术的多样性进行压制

对人类进行精神控制。人们不会忘记,假借“革命真理”,“文革“政治

美学及其美术曾经何等残酷地对人类普遍价值进行践踏。单就美学道理而

言.人类社会并不存在某种适用于一切艺术及艺术品的审美本质与共同性

质,把“真、善、美”假定为评价一切艺术形式和观念的“健康理性的客

观性”,不仅显得虚假、空洞、贫乏,而且往往因为其错误的语言表达而

受到审美专制主义的热烈鼓励和超级役使。无情压制审美多元化,绝不承

认美包含并存在于美的对立面,最终危及艺术表达的自由。当代行为艺术的健康发展毫无疑问会有利于当代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多样化。

变质行为艺术的消极影响

1、行为艺术的发展如果不能在一个规范的轨道上运行,就很容易被一些别有

用心的人所利用,即借创作行为艺术之名行传播血腥暴力色情之实,败坏

社会风气,甚至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除此之外,变质行为艺术的流行可

能会动摇社会良性运行所需要的合理的的道德观和审美观,助长极端反传

统的风气,危及社会稳定。

2、对行为艺术的过度消费带来“艺术消费人人,人人消费艺术”结果,很有

可能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泛滥,降低艺术的质量,影响人们对艺术的评价和

追求。

(四)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发展出路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现如今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处境,要想摆脱这种处境,找到发展出路,在我看来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艺术创作从现实出发,更多地反映当代现实,贴近民众生活,尽可能争取观众,赢得民众的认可。

2、努力克服传统行为艺术关于暴力血腥色情等挑战人性和道德的因素,突破身体

论的限制,创新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行为艺术走到今天思想观念性将会是

以后行为艺术一个最重要的元素,以后的方向将会越来越多元,有可能完

全放弃掉身体,甚至只是一个观念,简单的生活都要比身体的强调性更重

要。

3、对当代行为艺术进行本土化的塑造,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借鉴西方行为艺术的成果,推陈出新。

第三篇:中国民俗文化审美

中国民俗文化

主讲人:陈璇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民俗,也称风俗习惯或风俗民情。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族民间的物质上、精神上和制度上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是不断发展变异的历史流动载体,它含有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这个历史决定的民族心理特征,文化特征。民俗广泛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影响左右着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民俗也就不能充分认识这个民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概述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风尚,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生活中自然形成并长久承袭下来的风俗。民俗是民间社会生活中传承文化事象的总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个民族世世代代传袭的基层文化,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和心理表现出来的事象。这些事物和现象,既蕴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里,又表现了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传统中。

民俗与官方礼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是民俗乃民间风俗,官方礼仪为规范和行文制度化的礼俗。联系是官方的东西往往向民间推行,也可逐渐形成民间传承的风俗,这是文化自上而下的渗透;民间的东西也可向上渗透,最为明显的是官方“成文法”的拟定,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民间的“习惯法”为基础的。

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民俗的分类

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可以将民俗划分为四大类型:物质民俗,包括生产、商贸、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医药保健民俗等;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末节日民俗及民间娱乐民俗等;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语言民俗,包括民俗语言、民间文学等。

三、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一)民族性

任何一种民俗事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由民族内部所有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并由社会普遍传承的。同时,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种众多的民族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反映在中国民俗上必然要呈现多民族性的特点,使中国民俗成为多民族民俗的摇篮。因此,民俗的民族性特点是很突出的。

民族性的特征,一方面表现在同一类民俗文化在不同民族中,可以产生不同的民族表现形式。例如,不同的民族对于舞蹈的表达方式各有差别,甚至风格迥异;傣族的舞蹈如水般柔美、多情,表现出温柔、质朴的民族性格;佤族的舞蹈像火一样猛烈、热情,传达出粗犷、强悍的民族特质。另一方面表现在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的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各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 特民俗。例如,纳西族保留“阿夏走婚”的习俗。(二)地方性

地方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上所呈现的基本特征,其决定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国民间谚语中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这种特征也可以称为“地理特征”或“乡土特征”。例如,同样是建筑,北方民族为躲避风寒发明了窑洞,南方民族为禁潮湿发明了通风的干栏。再如,佛教主要集中在中原汉族地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教主要集中在广大汉族地区,伊斯兰教主要集中在西北穆斯林地区。宗教信仰不同,使得这些地区的民俗也具有了鲜明的宗教色彩和地域性特征。(三)集体性

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结果。具体而言,它是指民俗在产生、传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为广大民间社会所共同接受的基本特征。个人的习性与爱好是不可能构成民俗的。例如阶级社会中尽管出现官民之分,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无论皇帝还是臣民,都在遵守着共同的民俗准则,享受着共同的民俗文化。(四)传承性

传承性是指民俗在约定俗成后,人相袭,代相传,今俗袭古,古俗沿今,具有承袭性和相对稳定性特点的民俗特征。它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流传,即民俗在时间上的传播,这是一个历史的、纵向的概念;二是流行,即民俗在空间上的传播,这是一个地理的、横向的概念。

民俗是靠人们的口头和行为方式,一代一代延续下来的,因而总是绵延不断。传承作为民俗得以延续的一种手段,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比如,许多民俗事象,它的产生是很早的,之后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但是其核心和“母体”部分仍然保留着,并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形式。例如,桃符,自宋代为春联所取代至今,其吉祥喜庆的内容及其用红纸书写的形式,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五)变异性

民俗的变异性是指民俗事项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从民俗产生的时候起就已经存在。

民俗变异性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靠口头和行为的传承方式本身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受地域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一民俗,在不同的地域,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在这种自然环境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决定了民俗为了保存和传播,必须通过变化以适应新的条件和环境。三是受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影响。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许多新的内容补充到旧的传统民俗之中,以适应新情况的需要。

任何民俗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民俗的变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民俗自身为协调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进行的自我调试,另一种是作为政府行为的外部干预。民俗的变化.通常是民俗自身调试的结果,这种变化比较缓慢,也相对平稳,不会因激变而引发大规模的波动。(六)神秘性

民俗神秘性的主要表现有两方面:一方面,人们在进行某些民俗行为时,带有一种神秘的心理,认为这些习俗之所以要如此进行,是因为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例如,巫术信仰、图腾崇拜等;另一方面,有些民俗活动本身也表现出一种 神秘气氛,人们慑于这种神秘气氛往往更加相信,面越相信,做起来就越神秘,例如,许多禁忌民俗。

民俗的神秘性和愚昧性、原始性、封建性密切相关。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在人们的心灵中形成一股强固的势力,一时很难打破。

四、民俗文化的功能

各个民俗文化现象的性质、结构不一样,其社会功能也不一样,同一民俗文化现象由于所处的社会形态及历史阶段不同,其功能也会起一定变化。总的来说,其功能主要有:

1、历史功能。

民俗文化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每个历史阶段都产生各自不同的民俗,对每个历史阶段人们的生活产生过影响。比如,春秋战国是中华历史上一次民族融合时期,也是铸造中华本土民俗文化的关键时期。在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中,周边少数民族逐渐华夏化。在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华夏文化不断地吸收、融会各族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又是不断发展的,以婚姻为例,从蒙昧时代的群婚,野蛮时代的对偶婚,奴隶制和封建制统治者的一夫多妻制,旧中国的包办婚姻制,到现今的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在不断传承中民俗文化不断发展,直接对人民生活发生影响。

2、教育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集体的创造,负有教育功能。在现实社会中,各民族总是通过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对本民族人民进行传统思想教育,帮助人民学会劳动本领和了解本民族祖先所创造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时,它还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和仪态起规范作用。千百年来,正是通过不断地积累、淘汰,人们在人的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形成了十大美德,仁爱孝悌的道德精神,谦和好礼的立身处世美德,诚信知报自主自立的品德,精忠爱国的民族气节,克己奉公的集体主义精神,修己慎独的道德修养,见利思义的伦理道德取向,勤劳廉正的优秀品质,笃实宽厚的质朴品格和务实精神,勇毅力行的道德意志方面体现的美德。可以说这些美德从民俗中产生,在民俗中传播、完善,还渗透到人们的血液中,成为人们处世立身的准则和奋发前进的动力。

3、娱乐功能。

民俗文化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又供人民群众享受和利用。民俗文化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其中以节日民俗和游艺民俗最为突出,其娱乐功能还和各民族人民的审美意识结合在一起。传承于民间的大部分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带有极其浓厚的娱乐性质,尤其是节日民俗文化的竞技民俗文化。

五、民俗文化的作用

1、规范作用。大至国家、地区根据国家宪法,结合民俗制定的法令制度,自治区规定的特殊制度,小到乡村的乡规民约都是对社会成员行为和仪态的规范化作用。比起法律道德,一是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二是潜隐不露。比如,广西金桂山婚俗中的“爬楼”婚恋习俗。这里房子多为二层楼,女孩成年后就住到舒适的吊楼上,姑娘在此社交、绣花、织锦带。小伙子看中姑娘不走大门进屋上楼,而是爬上吊楼与姑娘对歌。姑娘细辨歌声,如果是意中人便打开楼门,小伙子正欲爬楼,姑娘立刻向他伸出相助相爱的手拉他上楼。如果姑娘尚无意中人,会以歌试探,以歌声连结两颗心。姑娘如果不喜欢,而小伙子又赖着不走,姑娘则会以水泼。当然,爬楼有规矩,已结婚成家的不许爬楼,订下婚事的姑娘不允许非自己的恋人爬自己的楼。这种乡风对于培育正常的感情婚姻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2、凝聚作用。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民族最具凝聚力的要算民俗文化,它不仅将朝夕相处的民族成员凝聚在一起,而且还能将分散于各地,甚至五大州具有相同心理素质的人们也团结在一起。比如,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汉族外,蒙古、壮、布依、朝鲜、侗、瑶等族都过此节,而五大州华人圈的中国人也过此节。除夕之夜,家家团聚,吃团圆饭,唱守岁歌,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央台的春节晚会成了年夜饭中最有凝聚力的“饺子”,辞旧迎新,人们通过各种传媒互相拜年问候,整个中华大地融和在“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河山福满门”的祥和气氛中。

第二节 服饰民俗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是缺一不可的。从广义上说,“衣”是服饰的总称,服饰主要是由服装与饰物两部分组成,即一部分是由上衣、裤、裙、帽、鞋、袜等组成的服装;另一部分是由人体的头、手、足、颈、胸等部位所佩戴、刻绘和装饰的各种饰物组成;而狭义的服饰仅指服装。

早在古代中国,服饰就是人的身份的标志。过去“官有官服,民有民衣”,各种身份、职业的服饰差别很大。人们可从官员所着的官服,判断出他是文官还是武官,而且知道他属于哪一品官。例如,在清朝,皇帝以下的文武百官,均以九个等级来划分,即“九品”。文官的服饰全以鸟为图案:鹤代一品,锦鸡表二品,孔雀显三品,鸳鸯示四品,白鹇为五品,鹭鸶是六品,鸂鶒(xichi)指七品,鹌鹑系八品,蓝雀属九品。武官的服饰则以兽为图案:一品有麒麟,二品现狮子,三品出豹,四品藏虎,五品隐熊,六品配彪,七品、八品为犀牛,九品生海马。后来简化为:一至三品绣九蟒五爪,四至六品绣八蟒五爪,其余三品绣五蟒四爪。

在服饰民俗中,除日常服饰外,还有特殊的服饰,即婚服与丧服。婚服为结婚的新人在喜庆佳期所穿的服装(主要是新娘的服装),它服从于婚俗的要求,具有更广阔的民俗意义。丧服,一是服丧送葬人的服装;一是死者的寿衣。前者为孝服,后者为寿服。孝服有近亲、远亲及一般邻舍朋友之分,有重孝和轻孝之分:有帽衫俱全的全孝服,有帽无衫的半孝服。孝帽,姑娘与媳妇也有不同,孝带的长短、挂左还是挂右,也有讲究。白布包鞋,有全包的,有后跟有一段红的,有只包鞋尖一段的。丧服中的五服,以亲族关系的近蹴而定。寿服也有男女长幼之分,北方无论死者死于暑夏还是严冬,寿服都是棉衣,以便使死者能在阴司过冬。一般在人生的两个重要时刻,都要里外换新,一是结婚,一是临终。穷者也要设法做到这一点。第三节 饮食民俗

陶器、青铜器的出现,推动了炊具、食具、酒具的进步,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烹饪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食品味道的调制也越来越重视。

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改善,饮食民俗继续向前发展,中国烹饪技术在经过几千年来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现已形成了苏菜(江苏菜)、湘菜(湖南菜)、鲁菜(山东菜)、浙菜(浙江菜)、闽菜(福建菜)、徽菜(安徽菜)、川菜(四川菜)、粤菜(广东菜)等八大菜系。各民族、各地区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民俗有很大的稳定性,有些食俗传承下来后很难改变,如生活食制中的一日三餐,礼仪食俗中的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端午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相沿至今仍继续流传着。在饮食风俗中,有一些习俗体现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第四节 居住民俗

北京的三合院、四合院,造型独特,居住几百年,许多院落至今还保留了历史上各代汉人的住房建筑风格,是北方汉族民族的典型代表。四合院的选址是按照后天八卦的说法。尽管民居的选址千变万化,但要求通风、采光以及居住合理是一致的。

坐落在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是汉族居住民俗的又一道风景线。自古以来,穴居就是我国北方干旱寒冷地区的一种居住方式。黄土高原的窑洞有三种类型:①靠崖窑,始于原始社会依靠陡崖土壁挖掘出的横向水平穴。②地坑窑院,也叫天井窑院,先挖一个或几个长方形或丁字形深坑,然后在坑的垂直面上开凿窑洞。③锢窑窑院,指在地面上用砖石土坯等材料建造一层或二层的拱券式房屋,称为锢窑,用数座锢窑构成院落称之为锢窑窑院。这种开凿而成的穴居建筑在选址中,特别有讲究。首先,必须坐西北朝东南,躲开正北南子午线,据说是为了避邪。其次,土质的选择也极为关键,黄土生成的历史越久远,土质就越坚硬,越有利于窑洞建筑。

江南水乡的南方汉族民居多用砖木砌成,或以茅草、竹子盖成。一则因天热多雨,地面潮湿,同时也因当地竹、木资源丰富。山区住两层楼的居多,多为木质或竹质,上面住人,下边养牲畜。

我国各族人民居住习惯各有不同。有的民族长期没有定居。如过去蒙古族牧民就长期游动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居住的蒙古毡包,以木杆为骨架,罩以羊毛毡顶,周围也是毛毡围墙,根据气候和牧场的变换随时搬迁。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过去游动性也很大,他们住的帐幕式的仙人柱,就经常以马为运输工具搬动。仙人柱是用十根五六尺长的木杆搭成圆锥形的架子,上面盖上狍(pao)皮、芦苇帘、桦树皮等。三面住人,一面是门,当中有一火堆取暖,上面吊一带耳锅煮肉。屋顶开小孔流通空气。这些圆顶帐式房舍,可称为穹庐式,它是游牧与狩猎经济为主的民族通常居住的形式。西北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牧民也有类似的居住形式。柯尔克孜称“勃孜吾”房舍,便是以红柳作栅栏的,呈方格形,围上芨芨草的帘子,再覆以毛毡,有天窗和活动毡盖。夏日移居平原沿河流域,冬日则迁到向阳的山谷。

南方竹楼,又是一种居住类型。黔东南苗族房屋,有平房和楼房两种。楼房多为吊脚楼,建筑在坡地上,楼下不住人,堆放杂物和牲口。壮族传统住房为高架式楼房,史称“麻栏”。麻栏建筑多用木桩或竹桩做成底架,离地面很高在底架上建筑住屋,楼上住人,楼下畜养牲畜、堆放杂物。

广西三江的侗寨也有楼房,全部木结构,有外廊式小楼,也有连幢的大楼,可供若干房共同居住。唯有瑶族的竹楼,乃楼下住人,楼上储粮食杂物,畜厩(jiu)不在楼内,而在楼后。白族的楼房,以座西朝东为正向,三间为普遍,布局平均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有院落,人居室和厨房、畜圈分开,人亦住楼下,中间一间为堂屋,接待客人。布朗族的竹楼十分简单,用竹片编成,茅草盖顶。楼上,中央设火塘,火塘边吃饭、待客,四周安置床位。傣家竹楼由十根柱子支撑,铺以楼板竹篾(mie),用编织的草排盖顶,带有栏杆、走廊,美观别致。永宁纳西族的楼房为木质结构,三、四幢组成一个院落,中央住人,二、三幢客房为男女阿注偶居之所,第四幢是经堂,为念经、休息的处所。崩龙族矮脚竹楼分前厅后厅,以竹篱笆隔开,男人住前厅,女人住后厅,前后厅各有火塘。第五节 岁时节日民俗

一、春节 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确定夏历(农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因此称为新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两千多年至今。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为迎接春节,从城市到农村,人们进行各种准备活动。在农村,节日的准备工作一进入十二月就开始了,许许多多的农民家庭要清扫房屋、洗衣拆被,以示除污去垢,气象一新。家人还要不断地从市场上买回丰富的年货,如糖果、糕点、肉类、水果等食品,以备节日期间的食用、待客。在大城市,节日的准备工作也在很早就拉开了帷幕,文化部门、艺术团体要准备丰富的文艺节目,电视台排演各类型晚会,各大公园开办传统的“庙会”,为游客提供比往常多得多的娱乐项目,百货商店更是从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调配商品以满足节日市民的需求,曾有一项统计说,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消费占全年消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在中国各地,人们过春节有着许多不同的传统习惯,但是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不管是北方、南方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南方,这顿饭一般有十几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鱼,因为这是汉字“富裕”的谐音。在北方,团圆饭大多是饺子,全家人一齐包,这是一种把美味肉馅包在圆形的薄面皮里,用开水煮熟,加上调料,全家人坐在餐桌前,热热闹闹地聚餐。

除夕要守岁,在这一夜人们是在欢乐中送旧岁迎新年的。过去,在新年到来时,人们燃放爆竹,以示庆祝。春节放鞭炮,汉代已见记载,宋代更加普遍。宋代由于火药发明,改用“纸卷裹火药,燃之发声”,声尤震惊,故称“爆仗”。现在这种源于驱邪的习俗,由于安全和污染的原因,在北京和一些大城市的市区已禁止了。到了初一,全家老小换上节日盛装,开始迎接客人来访或外出拜年。见面时,相互以“新年好”、“春节好”等吉祥之词相敬,然后请回家中,吃些糖果、喝些茶水,谈谈家常。如果在过去一年里,亲友之间曾发生过什么纠纷,只要春节去拜年,那就是彼此谅解了。

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地方演戏,放电影,有的地方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赶庙会,到处是一片节日的欢乐气氛。当然人们更多的是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各电视台在节日期间安排了大量的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观看的精彩节目。

贴春联、年画、点花灯,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活动。新年挂年画的习俗起源很早,为求喜庆吉祥;同时,相传神荼、郁垒是传说中的门神,唐代以前多以桃符画门神贴于大门,用来驱灾避邪。五代时开始在桃符上用题诗或联语来代替门神称“门联”。明代以后,门联改名春联,且题写春联之俗更盛。春节期间的灯会也是一项十分热闹的活动,花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品,历代制灯工艺也很兴盛,花灯上印有各种各样的动物、风景、英雄人物等内容,而且灯的造型多种多样。

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及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二、元宵节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指正月十五,即农历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意,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因元宵节的主要节 俗活动有施放花炮烟火、张灯、赏灯等,故称“灯节”。此外,还有耍狮子、舞龙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习俗。元宵节张灯习俗起源于汉代,在南北朝时蔚然成风。当时已有油灯、漆灯、燃香、点蜡等,灯明如昼,如有月色,灯月交辉,观灯则更具乐趣。谜语在我国早已流行,秦汉时期已较普遍。宋代开始把谜语贴在花灯上,成为灯谜,让人猜测,增加节日的雅趣。元宵在南方多叫水团、汤团、成为民间重要节日食品与点心,今民间认为吃汤团有家人团圆、幸福吉利、新一年圆满顺遂之意。

三、清明节

属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节期在公历每年4月5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上已节的风俗,主要有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及插柳等。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扫墓拜祖在先秦已有,秦汉时多在寒食节进行。明清以来扫墓活动增多,不仅扫自己先祖的坟墓,且拜祭历代功臣,皇帝派大臣祭黄帝墓。今清明节则为革命烈士扫墓,举行纪念活动。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约始于春秋时期北方民族,传说汉武帝引进后庭,常作祈祷千秋之寿的祝愿活动,因此,本名千秋,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古代清明节还举行打马球和踢足球等活动,称为蹴(cu)鞠。宫廷多由宫女踢球;军队也举行蹴鞠以此习武娱乐。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夏季最重要的节日。因古代“端”与“初”同义,午与五同音,故称五月初五为端午。此外,端午节还有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沐兰节、端阳节等名称。端午节的起源历来诸说并存,但认为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影响广泛而深远,今之竞渡即源于此。端午节期间,民间有划龙舟、吃粽子、饮黄酒、采菖蒲等习俗。

龙舟竞渡主要在汨(mi)罗江,每年都举行竞渡仪式。人们抬龙舟到屈原庙朝祭,再下水竞渡。竞渡习俗在南方普遍。吃粽子起源于古时投五花粽于汨罗江,是为了赶开蛟龙,唐宋以来,粽子是端午节时人们喜吃的节令食品。饮雄黄酒庆贺端午,驱毒杀虫,有驱除邪恶之意。雄黄又名鸡冠,是一种矿物,旧多作中药。民间谚语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由于端午节在夏至前后,气温渐高,需要消灭害虫和防止疾病,因此无论南方、北方人们都有悬白艾的习俗。艾,又名医草、冰台、黄草。医家用针灸百病,故曰灸草。插艾叶于门旁,以除毒气。春月采嫩叶作菜食之,治一切恶气,长服止冷痢。

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一天正是农历秋季正中,故名。民间俗称八月节,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个大节。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主要活动有祭拜月神、赏月、赏桂、观潮和吃月饼等习俗。早在汉晋时民间已有赏月之举,当时人们认为,秋天空气清爽,是赏月的佳节。月饼原为我国南方市民的点心食品,后流传全国。月饼原为祭奉月神的供品,吃月饼有团圆之意,亲友之间还以月饼相赠。

六、泼水节

傣族清明节后(四月十三至十五)的泼水节更与众不同,共进行三天。第一天有堆沙浴佛活动,表示祈求丰收,不泼水。人们盛装集拢江边,看龙舟比赛,优胜者在芒锣和象脚鼓声中狂欢跳舞。第二天最为隆重,是泼水日,上午十时左右开始,男女老少,携盆桶上街,在路边舀水,互相泼洒,表示互相祝福,免除疾病,风调雨顺。晚间举行盛大游艺晚会。第三天是“高升”和“丢包”。“高升”如同北方的起花炮之类,点燃后飞入高空,不过它是许多竹筒装入火药,绑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点燃后向高空飞升。“丢包”是男女青年的游艺恋爱活动,姑娘站一边,小伙子站一边,互相丢抛花布缝制的大荷包,嬉笑传情。

除此之外,还有重阳节、腊八节、七夕、中元节、冬至节、庙会以及少数民族的许多节庆。

第六节 人生礼仪民俗

一、诞生礼仪

诞生礼仪是人生的开端之礼,是为获得进入社会的资格而举行。这种礼仪一般包括婴儿出生前和出生后成长过程的一些礼仪,实际上主要表现在产妇和婴儿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求子、怀胎、分娩、报喜、命名、满月、抓周及洗礼等仪式。其中满月、百日较为隆重,“满月”,指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为孩子做满月酒,是汉族的一种育儿礼仪,做满月时,来祝贺的亲友要携带食物、小儿衣饰等礼物,为庆祝家庭添人进口的大喜事,满月日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将婴儿抱给来宾看望,表示答谢意愿。婴儿诞生100天为“百日”,本身含有祝愿孩子长寿的意思,人们又把“百日”视为一个新的起点,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二、婚嫁礼仪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礼仪中的又一大礼。它构成两性共同生活的社会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生活内容。婚姻礼仪作为一种 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在演进过程中具有相当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好的合情合理的婚姻礼仪,会受到人们广泛的承认而历久不衰;一些恶风陋俗也会凭借旧的社会残余势力因袭衍留下来。

古代婚嫁以聘婚娶的形式最为普遍,就是男子以聘的程序而娶,女子因聘的程序而嫁。其程序有六,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纳采,即男方向女方送彩礼求婚。问名,即男方的媒人问女方的名字、生辰,然后到宗庙里占卜吉凶,结果为吉的才能进行下一步,凶的则到此为止。纳吉,就是占卜得到吉兆后定下婚姻。纳征是指男方派人送聘礼到女方家。请期,即请女方确定结婚日期。亲迎,婚礼之日,男方必须亲自去女方迎接,然后男方先回,在门外迎候。

汉族婚嫁大体经历介绍、相恋、认亲、结婚4个阶段:

1、介绍:青年男女进入谈婚论嫁年龄时,亲戚朋友便相继提亲,青年男女找对象主要从职业、学历、能力、家境、人品、收入、相貌等方面选择。如认为对方条件较满意,便约定时间见面。

2、相恋:青年男女介绍相看后,如同意,就进入恋爱阶段。双方通过频繁接触,加深了解双方的性格、爱好、品行等。城镇多数青年男女是自由恋爱。

3、认亲:也叫订婚。当男女青年相恋达到情投意合时,由男方家长提议“认亲”认亲这天,双方父母、直系亲属到场,相互介绍,还要在家中或酒店摆酒席,并商定择吉日良辰结婚。男方视其经济状况要给女方适当的聘礼。

4、结婚:又叫“迎亲”,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以及吹打鼓乐,场面极为热闹隆重。

目前的结婚仪式主要程序是:到了结婚正日,由新郎家的一位长辈带领9人,拿着“离娘肉”(用红线扎好的猪肉约6斤和4棵去皮大葱),坐车去接新娘,后面跟着录像车。到新娘家后,新郎换上婚礼服,新娘新郎吃“喜面”,在面条里打两个荷包蛋,一人吃一个。新娘家要将“离娘肉”割下一半,另一半重新扎好带回。新娘要由娘家哥哥抱上车,娘家妈妈不送姑娘,不参加婚礼。新娘接到婆婆家门口时,先鸣鞭炮,迎亲队伍迎上前去,新娘在新郎陪伴下,身着婚礼服,手端红色脸盆走到婆婆面前,先给婆婆头上带一只红花,后将红脸盆送给婆婆,婆婆接盆后,要给儿媳红包。随后,送亲的人们便抬着新娘陪嫁的衣服、家电等进入新房。新娘新郎要上床“坐福”将一把斧头放在被褥下,坐在上面,约10分钟后离洞房去酒店。车到酒店也要鸣放鞭炮。酒店正厅左右两侧坐着双方老人的单位领导。主持人宣布结婚典礼开始,新娘新郎伴着音乐走进正厅前方。先由童男童女上台为新娘新郎戴花;在由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双方老人讲话;单位领导祝词;新郎新娘交换信物;夫妻对拜喝交杯酒;新娘新郎向父母、介绍人、来宾敬礼。典礼结束后,酒席开始。酒宴一般为16个菜,四喜丸子是必不可少的。席间,新娘新郎要逐桌敬酒,男女双方老人要出资慰劳厨师,当地俗称“赏钱”,厨师要给娘家人的酒桌上“赏菜”二盘。并且要“回席”,就是将一桌菜肴分装起来,娘家人离席回走时带回。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保留着“回门”的习俗,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回门即算婚礼礼仪中的最后一项内容。

三、寿辰礼仪

寿辰俗称“过寿”、“过生日”。70年代前,过生日,只是早晨吃几个熟 鸡蛋、面条,意为长寿面。8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老人、小孩、中青年重视过生日。小孩过生日,家长给孩子买生日礼物,礼物多为学习用品、玩具、衣物等。还要吹蜡烛,唱“祝生日快乐”歌,分吃生日蛋糕,有的亲属也送生日礼物。

汉族人注重60大寿和66大寿。60大寿要宴请亲朋。66岁生日要用6两肉、6两面包、66个饺子给寿星吃,并邀请亲朋好友喝祝寿酒,一般在家里或在饭店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客人,席间,客人要向寿星敬酒,献歌,分吃生日蛋糕,欢歌笑语,喜气洋洋。

四、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按照民俗学的说法,既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礼仪”,也是最后一项“脱离仪式”,表示一个人完成了他或她一生的全部行程,最终脱离社会。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尤其是长辈的丧葬礼仪。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丧礼礼仪:从初终到大殓(lian)、殡葬、葬后,约有40余项,其中出殡较为隆重。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礼送奠(dian)仪,以示哀悼。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丧葬礼仪的一系列程序主要有:

1、报丧:人临终前要穿上装老衣服,断气后,送至医院太平间存放。

2、吊丧:死者生前好友、亲属得知噩讯,都要前往吊唁,亲属臂带黑纱,腰系白带。

3、守灵:死者未火化前,亲属轮流守候死者身边,守灵3天。

4、出殡:出殡日清早,亲友跪于灵车前,众人将死者移入棺匣抬上车,长子上灵车后,又手执着死者遗像站立。火化前,亲友瞻仰遗容,进行遗体告别。火化3日后,子女要到骨灰存放处祭祀,当地俗称“圆坟”。以后每7日为一祭日,共五七。逢周年要祭奠,当地人对烧3周年祭祀很重视。子女为死者尽孝,3个月内不办喜事,不着艳装。

回族普遍实行土葬。至今,回族死亡皆按伊斯兰教风俗安葬。一般人家丧期不过3天,以体现“亡人为土安”之意。要请阿訇(hong,是波斯语,意为老师或学者。)主持殡葬,将死者净身,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尸匣运入回族公用墓地。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月日祭日。

五、礼节与禁忌

汉族礼节,路遇熟人,要握手互致问候。客从外来,全家热情相待,为客人敬烟、沏茶。亲朋邻里逢喜事,要前去庆贺。遇病、灾,要去探望、安慰。禁忌:干活时,忌与人握手。访友,忌在吃饭和午休时间访。正月里忌剃头。招待客人菜肴忌单数。丧宴菜为单数,忌双数。

满族孝敬长辈,重视礼节。路遇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小辈要给长辈请安。小辈要给长辈装烟。亲友见面,握手互致问候,有的行抱腰接面礼。满族以西为上,室西炕上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杂物。禁忌:打狗、杀狗、吃狗肉、戴狗皮帽、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近些年淡化,与汉族无多大区别。

回族讲究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擦净。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尤其重视水源卫生,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衣或洗澡;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馕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半或更多的小块吃;禁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象血一样红”等等,禁在人前袒露臂;忌讳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

第四篇:中国审美文化

一、名词解释(10分)

中国审美文化

1.《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全书共18卷,分《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其中以《山经》最有价值,记载有山四百四十七座,以山为纲,记述有关的河流、民族、植物、动物和矿产等地理知识,还参以神话传说。全书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另外,此书对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历史、民俗及神话等,均有参考价值。

2.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道家主张“齐物”“逍遥”,对万物的态度是“无所恃”。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二、论述:北朝的石窟雕刻艺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样的审美特点?(40分)

1.第一阶段是北魏太和改制(约公元 490 年)之前。这个阶段石窟雕塑的造像特点,基本是汉代雕塑与印度犍陀罗人模样的结合。

审美特点:这些主佛造型的内在精神之力不很显著,往往为外在的壮伟形貌所替代,这在审美文化渊源上,显然与汉 代偏于感性直观之大美的理想范式更为接近一些。

2.第二阶段,是北魏太和改制,特别在其迁都洛阳以后,佛教雕塑艺术普遍向南朝的“秀骨清相”造型靠拢。

审美特点:第二阶段的佛像造型,已有脱离汉代传统和西域之风,向两个互相联系的方向转化而去的趋势。一个方向 就是逐渐地中国化、民族化、世俗化。另一个方向便是向南朝的审美趣尚归拢的趋势。佛像一改高大雄伟之态,而为“秀骨清相”之姿,这无疑是南北审美 文化之间交流和融汇的成果。它不仅驱走了佛像神性的疏远冷漠,还它以人间士人的可亲形象,而且也使佛像的造型 从偏于感性的雄大壮美转向人格的清雅优美。

3.第三阶段,大体是北齐、北周时代。这阶段的基本审美特点是,不论是佛还是菩萨,其面相、体形均由瘦长型向丰圆型转换。

审美特点:在第三阶段里,北朝佛教雕塑表现出了日益世俗化、民族化、富丽化、壮美化的审美趋势。它们已经初步显露了唐代佛雕的基本风貌。这表明北齐、北周的佛雕艺术已在融合古今、南北审美文化趣味的基础上,开始向唐代石窟雕塑艺术过渡了。

三、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分析音乐和舞蹈之间有什么关系?(50分)1.舞蹈与音乐

(1)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一门以人体为媒介的表演艺术。通过人自身来展现,以无声的表达即动作为表现手段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舞蹈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动作行为出现的艺术形式,它是律动变化多端的活动的塑像艺术。影响舞蹈表演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舞蹈本体的范畴,包括舞蹈演员的肢体、必要的舞蹈技术和艺术表现力。演员的肢体指舞蹈演员的自然条件,诸如形象、身材、比例、气质等;舞蹈技术是指扎实的基本功、单人、双人的技术技巧等;而艺术表现力是指对角色的理解、情感的展现等等,这些都涉及到舞蹈演员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影响舞蹈表演的另一类因素是非舞蹈本体的范畴,作为外界的刺激同样会影响到舞蹈本体。舞蹈演员的肢体表现,包含了音乐、文学背景、服饰道具、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等)、剧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在这其中,对舞蹈演员产生最大影响的莫过于音乐因素。

(2)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音乐的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音乐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中音的长短和强弱。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旋律也称为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2.音乐与舞蹈的相同(1)节奏性

音乐的时间单位是音调和节奏,而舞蹈则是姿势和动作,舞蹈动作律动性的实质就是节奏,而对节奏的感受力称之为节奏感。

人的有节奏的动作自然要求音乐来配合,同舞蹈相结合的不是任何音乐,而是节奏比较鲜明的音乐。最容易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是舞蹈,原因在于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节奏,戏剧、电影、诗歌等艺术形式相比舞蹈而言和音乐的紧凑性还是较弱的。

在多人舞蹈中,想要创作出或表演出一个协调而具有观赏性的舞蹈作品,只有有了一个共同的节奏源,才能创作出一个协调有美感的动作。如果没有音乐节奏的规范,舞蹈创作者将无法按照自我心中的节奏来进行编排每个人的动作,而每个人的心理节奏却又是不尽相同的,那么这个舞蹈创作将是失败的,只有舞蹈与音乐具有相同的节奏时,呈现出的节目才是吸引人、成功的。(2)内容表达性

音乐和舞蹈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审美的一种方式,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志趣,并表现着他们的传统习俗,道德观念以及理想和愿望。它们都来自于生活,并都用自身的表现规律去揭示生活并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每一首音乐,都是作者根据现实或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用节奏和符号来创作的,并不是空洞无内容的,舞蹈也是一样的,都是有实质内容的,是舞蹈创作者用动作来表达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的。从这点可见,音乐和舞蹈都是有内涵的,都是在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和故事。3.音乐与舞蹈的差异

音乐是听觉艺术,是可以不依附其他的艺术形式而存在的,而舞蹈是视觉艺术,是有动作而无声的艺术形式。人类感情最直接的表示就是语言,音乐善于表达人的内心情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抽象性,并且可以靠听着来联想,能发挥出它的优势,而舞蹈是通过具体的动作来表达要表达的对象的,是要依赖音乐而存在的,当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于表达情感的时候,就要加上身体的动作来共同表达内心的感受。只有当舞蹈和音乐这两者的结合,有声又有动作时就可以产生更鲜明、更准确的形象和更深刻、更细致的感情.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

4.舞蹈和音乐相互依存、又相辅相成,音乐就像是舞蹈创作环境的氧气一样,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它的存在。舞蹈对音乐有本能的需要,因为音乐能在舞蹈整个过程中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塑造形象等。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中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做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

舞蹈属于视觉范畴,有形而无声,在舞蹈表演艺术中,优美的音乐配合,不仅为编导提供了节奏的基础,而且提供了情感、思想、性格、形象和结构,为创作者提供取之不尽的灵感,根据音乐的旋律创造出“舞蹈的旋律”;音乐的色彩变化是对舞蹈多样化的启发,音乐的曲式结构应体现在舞蹈结构中,独特的音乐节奏会产生独特性格化的舞蹈动作,舞蹈伴随音乐的对比、展开而达到了跌宕起伏的效果。舞蹈中的音乐是完成舞蹈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揭示其主题思想的组成部分。舞蹈表现的情绪变化,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来体现的。舞蹈正是在形体动作与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的有机结合中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的。如果舞者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那么自己的表演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音乐在舞蹈和舞剧中也具有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作用。例如舞剧《好大的风》,在第一段“回忆”中,创作者利用以电声模拟乱风的效果,由小变大,由远至近,把观众带入了故事氛围中。到了舞蹈的第三段“象征”时,把舞蹈推向高潮的是唢呐的呼喊、强烈的鼓声、钹声与弦乐的演奏。最后,伴随着一阵狂风呼啸声,故事进入了结尾,音乐的寓意仿佛是要把这动人的故事吹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为之感动。5.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能为舞蹈增辉,无论是追溯到人类社会最初时期,还是研究现代社会,音乐和舞蹈都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又融为一体,当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时,能为欣赏者带来美妙的享受。舞蹈者要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舞蹈技巧,抓住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为我国舞蹈事业做出贡献。

第五篇:《教师行为艺术》读后感

《教师行为艺术》读后感

——袁金宝 假期我读了《教师语言艺术》一书。读后感触颇深,受益非浅。本来以为老师上课只要把该讲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会就可以了,其实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做的远非这些。

加里宁说过:“教育是一种困难的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教育实践表明,优秀的教师取得成功的经验,就在于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必须在科学化和艺术化的领域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改革。这本书共四篇,分别围绕教育行为艺术、教学行为艺术和教师行为的改革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再选用一些生动、典型的案例加以说明。坚持新、实、活、真的原则,各例以真人真事为基础,每则案例说明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问题。通过每一个案例我使真正体验到教师行为在提高教学效果中起到的作用。

通过阅读本书结合自己工作情况总结以下几点。

1.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

2.要提高自身素质,刻苦学习。

3.要热爱全体学生,循循善诱。

4.要勇于改革探索,严谨治学。

5.要关心爱护集体,团结协作。

6.要自觉遵纪守法,廉洁从教。

7.要坚持高尚情操,无私奉献。

8.不准违背课程计划,增减课量和无教案随心所欲教课。

9.不准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性和知识性错误。

10.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和歧视、驱赶、随意开除学生。

11.不准指责、训斥学生家长。

12.不准乱办班、乱收费、乱罚款、乱推销资料和以赢利为目的组织学生补课。

13.不准接受学生家长请吃或为自己谋私利、办私事。

14.不准说粗鲁话、酒后进课堂和穿不文雅服饰上课。

15.用自己的行为去教育学生。

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说是对我的教学行为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和再改进,在新的学期里我会把他运用到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我的行动去教育学生。为提高我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做一个学生、家长满意的教师。为八五八学校打造北疆名校贡献一份力量。

2012年2月

下载中国行为艺术的审美分析(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行为艺术的审美分析(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为艺术教学设计

    行为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行为艺术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行为艺术创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是学生对艺术表达方式的......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 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了解和谈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所发生的当代艺术 现象和事件,有一种现象是不容也不可能不引人注意的,那......

    读书笔记.《中国审美文化史》

    《中国审美文化史》_陈炎 第 1 页 2013/4/10 绪论 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物态史”的“审美文化史” 一.介于“道”和“器”之间的文化形态 《易传.系辞》云:“形而上者......

    从审美视角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析苔丝 2 从英汉动物成语比较中英文化差异......

    暑期社会实践 行为艺术策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艾”在阳光下分队暑期社会实践-------行为艺术活动策划一、活动背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但是艾滋病的蔓延仍在加剧,而在我国尤为......

    大课间行为艺术——英语ABC

    大课间行为艺术模块 ——大课间英语ABC 模块名称:大课间英语ABC 模块介绍:大课间英语ABC,是为了落实中小学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实现大课间行为艺术非学科课程与英语学科课程的......

    执行力与领导行为艺术DOC(汇编)

    前言: 传统意识中,执行力和领导行为艺术应该是企业上层领导甚至是一把手直接面对的问题,其实不然。通过对企业管理、组织行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我认为,执行力和领导行为艺术可以......

    浅谈中国人物画的审美特征

    浅谈中国人物画的审美特征 [摘要]中国人物画源远流长,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它在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点的同时也较全面、充分地反映了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