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

时间:2019-05-13 07:5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

第一篇:《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

《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 姓名:

一、基础积累。

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1)《观沧海》中借助奇特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抒发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或《观沧海》中最能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表现出来的一组对偶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次北固山下》表达了新旧事物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2、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

3、文言词汇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朋至远方来 朋:志同道合的人 B.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发怒 ... C.思而不学则殆 殆:有害 D.传不习乎 传:传授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公问其故 B.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口入 ....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必以信 D.为人谋而不忠乎/聚室而谋 ....

4、重点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内容理解。1.理解性默写。(1)《论语》中表达要谦虚地向周围的人学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3)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4)《论语》中从学习方法上讲“仁”的句子是 , , _______。

(5)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重庆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 , 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重庆!”(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 _ ,_______.(8)《论语》中讲人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 ____ ,_______ _.(9)孔子在《述而》篇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是:,(10)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2.简答题。

(1)文中有许多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的主张,就其中的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学习体会。(3分)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告诉我两个方面的道理:意识学习必须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二是作为人必须养成好的品德修养。B.“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做人要安分守己,不要狂妄自大。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诉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2.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共20篇。

B.曾参要求弟子们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思:替人谋划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熟习? C.就学习方面,孔子主张温故知新、按时复习、谦虚诚恳、学思并重。D.为了取长补短,孔子提倡不仅要大胆向周围人学习,还要善于学习。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前一句是讲为人态度,后一句是讲学习的乐趣。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C、第(6)章反复赞叹“贤哉,回也!”,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

《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 答案

一、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子曰:“学而时(按时)习(温习,复习)之,不亦说(通“悦”,高兴)乎?有朋(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不亦乐(快乐)乎?人不知(了解)而不愠(生气,发怒),不亦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学而》 ..... 曾子曰:“吾日(每天)三省(反省)吾身:为(替)人谋(谋划)而不忠(忠诚)乎?与朋友交而不信(诚......实)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学而》 . 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不惑(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为政》 . 子曰:“温故(旧知识)而知新(新知识),可以(两个词,凭借)为师矣。”《为政》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有害)。”《为政》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趣)。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喜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之者。”《雍也》 ..子曰:“饭(吃饭,名词作动词)疏(粗劣)食饮水(冷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选择)其善者(好的方面)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流逝的时光)如斯(代词,河水)夫,不舍(舍弃)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军队的统称)可夺帅也,匹夫(普通人)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忠实)志,切问而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子张》 ..

3、(1)D(传:“传”作名词用,应解释为“老师传授的知识”。)

(2)D(谋划)[A(旧的知识/原因)B(跟从/沿着)C(忠诚/实情)] 4、1)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2)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3)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4)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5)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6)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7)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8)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二、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体会:(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努力学习这些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优点。而当发现别人的短处和缺点时,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以人为镜,不要再次犯错。

(2)学习生活中,如果我们对一个问题或一门功课很喜欢,甚至从中感觉到乐趣,那么,我们就感受到了学习的真谛。

(3)答: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例如我们的同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虚心学习他

人的优点;对照他人发现自己也有类似的不足就要及时改正。

三、1、C(这句话揭晓了做人处事的根本,不是安分守己,狂妄自大)

2、B(曾子是自我反省,而不是要求弟子们)

3、A

第二篇:论语读后感之二十二

论语读后感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第三篇:《论语十则》背诵检测题及其答案

1、《〈论语〉十则》

①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 ②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 ③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 ④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 ⑤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 ⑥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 ⑦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⑧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 ⑨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

⑩ 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四篇:论语读后感之十二

论语读后感

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时代,《论语》也是国家录用官员考试的指定教科书。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治理国家的环境变了,治理国家的方式自然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指望通过两千多年前形成的《论语》上面制定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来管理国家,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我根据开放社会的理论、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围绕怎样学习文化知识和怎样学习做人的主题,从整部《论语》中选择了一半与此有关的部分,按照“教育、孝顺、仁爱、诚信、礼节、义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这十二个分类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学会怎样做人有所参考。另外,为了保证《论语》的完整性,我们同时也在这本书的结尾,附上了整本《论语》的全文。一来可以让大家了解本书所选择的部分在《论语》中的具体出处,二来也可以为那些有兴趣学习整本《论语》的读者提供一个方便。

第五篇:论语读后感之三十二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下载《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检测题

    一、选择题。(多选)1.梳理教材需要教师针对以下哪些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A.学生学情B.课标C.教材D.教学资源2.教师的常态课容易出现的问题有()。A.讲授半节课时间,然后让学生......

    12单元综合检测(十二)

    单元综合检测(十二)[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新媒体、自媒体、微营销等新名词不断涌现,信息技术的快速......

    综合检测题

    综合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瞬间shàn嶙峋lÍng 眩目xuàn 啜泣zhui B.小憩qì擎天qÍng 茁壮chū辜负gū C.不禁jīn 绽放zhàn......

    字词检测题

    八年级下册生字词检测 一、选择题 1、选出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烂熳(màn) 匿名(ruì)绯红(fþi) B、芦荟(huì)长髯(rán)眼翳病(yì) C、不逊(sùn)禁锢(gù)文绉绉(zhōu) D、诘责(j......

    期末检测题(本站推荐)

    期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的主要变化是 A.氧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氧和二氧化碳都不变 C.氧和二氧化碳都减少D.氧含量减少,二氧......

    世界历史检测题

    世界历史检测题 (满分100,时间100分钟) 一、简答题(共54分) 1.列举四大文明古国(4分) 2.请解释“轴心时代”(4分) 3.简述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对战双方及其结果(6分) 4.简要列举古......

    成语故事检测题

    《成语故事》阅读检测题 一 看图写成语 二、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比喻想不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 A掩耳盗铃B守株待兔C 滥竽充数 D叶公......

    世说新语 检测题

    《〈世说新语〉两则》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2*3)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