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文言倒装句
三
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莫、毋”等否定词);二是代词(如:尔、之、我、自、吾、己)作宾语。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患人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我无尔虞,尔无我诈。时不我待。忌不自信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居则曰:“不吾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诗经.硕鼠》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秋水》庄子 寂寥而莫我知也。
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 了解了解我的(愤懑、苦闷)“,《愚溪诗序》柳宗元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孟子》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动词、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范仲淹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司马迁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司马迁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庄子 牛何之?
《孟子》 则又何羡乎?
《赤壁赋》苏轼 客何为者?
《鸿门宴》司马迁
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 何由知吾可也?
《孟子》 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李朝威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李朝威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司马迁
沛公安在?《鸿门宴》司马迁
世与我而相违兮,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且焉置土石?(且土石置焉?)(《愚公移山》)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
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彼且恶(wū)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三)用”之“、”是“将宾语提前。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还有“何......之有”格式。
1“何......之有”
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有什么功劳呢?)
《信陵君窃符救赵》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前世教化各不相同,效法哪一个古代?帝王不相同,遵循哪一种礼法?)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韩愈 2“„„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过许多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知道得多,说的就是我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本身行为正,不命令,别人也会遵行;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也没有人听从。’ 这说的不就是李将军吗!”
3“唯......是......”的格式,“唯(惟)”起称足音节的作用,“是”起提前宾语的作用。
唯你是问。唯才是举 唯命是听(成语)唯利是图(成语)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年》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唯巫言是用。
《宋史.列传》 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夜以继日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时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来表示。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骑(jì)能属(zhǔ)者百余人耳 汉骑(jì)追者数千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
求人可使报秦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史记.荆轲刺秦王》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司马光 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有个乘船过江的楚国人。门下有毛遂者。(《史记·平原君列传》)——有个叫毛遂的门客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帽子。)(《涉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高的庙堂,遥远的江湖)《岳阳楼记》
(三)、状语后置:
1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主要以“于”“以”“乎”为标志。例如:
赵氏求救于齐。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荀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2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虽董(监督)之以严刑,振(震:威吓)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韩愈
(四)、谓语前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
(宋玉《风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美哉,我少年中国。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知人则哲,为帝难之。”信哉斯言!《后汉书.虞延传》 安在其不辱也?
第二篇:文言倒装句
文言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定)主------(状)谓-----(定)宾/补。【概念点】文言倒装句 【类型】
(1)宾语前置句(2)定语后置句(3)谓语前置句
(4)介词结构后置句和多项修饰语
【概念点】宾语前置
【定义】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样就形成了宾语前置。【类型】1.疑问代词充当宾语前置
【重要特征】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当“谁、孰、何、曷、害、奚、安、焉、胡”等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实例】(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译文:我欺骗谁?欺骗天吗?](2)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译文:王者是指谁?指文王呢。](3)汝安从知之?(《汉书·黥布传》).[译文:你从什么地方了解他呢?]
【类型】2.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前置
【重要特征】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非、否”等等否定词。【实例】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译文: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不了解别人。](2)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译文:我有年老的父亲,我若死了,没有谁养活他。](3)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
【类型】3.宾语前置时,动词和宾语之间插入“之”、“之为”、“是”、“焉”等字作标志。【重要特征】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只能用“之”作前置标志。后来,形成了一种凝固格式“是之谓”、“此之谓”,有时可以活译为“这叫做”。【实例】
(1)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姜氏有什么满足呢?](2)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我们周朝东迁时,依靠那晋国、郑国。](3)唯利是图(唯是图利).(4)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译文:俗语说:“没有嘴唇,牙齿就会寒冷。”大概是说这类事吧?] 例(1)至(3)是名词宾语前置,例(4)是代词宾语前置。
【类型】4.介词“以”“于”等的宾语前置。【实例】
(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译文:楚国用方城山作为城墙,用汉水作为护城河。](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因为这个原因,君子让屠宰烹煮的地方远远离开自己。](3)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译文:夏启便放纵享乐,在野外吃喝。](4)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也。(《左传·昭公一九年》)..[译文:俗话所讲的“在家里生气却在大街上显出一脸怒气”这句话,是说楚国呀。]
【概念点】定语后置
【定义】定语是用来限制或修饰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这是古今汉语的共同规律。但在文言文里,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
【类型】1.数量词定语后置:中心词+数量词。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相反。后置时,翻译应改为前置。【实例】
(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命令子封率领两百辆战车去讨伐京。](2)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译文:我拿来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
【类型】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实例】
(1)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离骚》).... [译文:驾驶着八条蜿蜒的长龙,插着迎风招展的云旗。](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类型】3.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也就是说,将定语化成一个者字结构,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有时,在中心语与定语之间插上“之”字(个别的插“而”字),还有的插上“有”字。【实例】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史记·刺客列传》).... [译文:太子和知道那件事的宾客,都白衣白帽去送别荆轲。](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译文:村里好事的少年,养了一只蟋蟀。]
(3)五谷者,种之美者也。(《孟子·告子上》)..[译文:五谷是美好的植物品种。]
(4)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译文:这四种人是天下没处伸诉的穷苦百姓。]
(5)郑人有欲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译文:有个想买鞋的郑国人。]
【概念点】谓语前置句
【定义】文言文中有时为了突出谓语或表达某种感情,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这就叫做谓语前置句,或者叫主谓倒装句。
【类型】主谓倒装句有三种情况:语气强烈的疑问句;语气强烈的感叹句;旧诗词为了韵律相合。【实例】
(1)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概念点】介词结构后置句
【定义】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类型】1.动+ 以 + 宾 【实例】
(1)请以矢,盛以锦囊。.[译文:请出那三支箭,用锦囊装着。]
【类型】2.动 + 于(乎,相当“于”)+ 宾 【实例】(1)风乎舞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2)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译文: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同意她。]
【类型】3.形 + 于 + 宾 【实例】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译文:人本有一死,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2)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墨子·公输》)..[译文:楚国在土地方面有余,在人口方面不足。]
【辨析】当“于字结构”充当动词“在”、“至”的补语时,译时只需去掉“于”字而不需要调整语序,或者保持“在于”不译。(1)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译文:读书人的争论,特别注重名称和实际的关系。](2)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贾谊《论贵粟疏》)..[译文:想使百姓致力农业生产,在于提高粮食的地位。]
【概念点】多项修饰语的次序
【定义】文言文中多项修饰语(包括状语和定语)的相互次序,大都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也有个别不同之处,理解和翻译时应加注意。
【类型】1.几项定语次序不合 【实例】(1)大王,亲高皇帝孙。(《史记·淮南王列传》).[译文:大王是高皇帝的亲孙。](2)鄂君子皙,亲楚王母弟也。(《说苑·善说》).[译文:鄂君子皙是楚王的亲母弟。]
【类型】2.几项状语次序不合 【实例】(1)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纪》).[译文:把沛公的话都报告项王。](2)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同上).[译文:汉军已经全部夺取楚地了吗?这里为什么楚地人这样多呢?]
【类型】3.状语插在其他成分之前 【实例】(1)素天下士归之。(《汉书·窦婴传》).[译文:天下人士一向归服他。](2)汤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荀子·正论》).[译文:商汤和周武王是天下最善于令行禁止的人。]
第三篇:文言倒装句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题型:翻译题、选择题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四种。
文言文倒装句存在的原因是? 现代汉语标准句子结构是? 不同句子成分的标志是?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 ─谓─(定)─宾,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
宾语前置句 第一类:
1、王来何操?
“操何”
2、沛公安在?
“在安”
3、客何为者?
“为何”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它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第二类: 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④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有”“欺”“闻”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它们分别作“信”第三类: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何陋之有?
2、无乃尔是过与?
3、唯利是图。
规律三: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练习: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第四类、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小结: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常见高频代词“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是在介宾结构(短语)之中,介词的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定语后置
•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四种常见形式: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A、“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名(代)词 +形容词+者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名(代)词 +之+形容词+者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名(代)词 +之+形容词
5、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D、中心词+数量词 名(代)词+数量词
练习: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佃民,租田种的人)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状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相与枕藉乎舟中
3、具告以事。
•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标志性词语:“以”、“于”、“乎” 等。
• 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
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1、申之以孝悌之义
2、得复见将军于此。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主谓倒装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 甚矣,汝之不惠 • 美哉,我少年中国 • 不仁哉!梁惠王也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1、()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第四篇:语法与文言倒装句
语法与文言倒装句
倒装句 : 所谓倒装是就现代汉语的习惯而言。古人一贯那样说,就无所谓倒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主谓倒装
①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汝之不惠”和“公子能急人之困”是主语,“甚矣”和“安在”是谓语。主语先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
2、宾语前置
文言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例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未有之也 《张衡传》
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莫振救之 《论积贮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 《石钟山记》(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例如: ①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 卿欲言何? 《赤壁之战》 ②沛公安在? —— 沛公在安? 《鸿门宴》 ③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 《鸿门宴》 在这种句式中,介词的宾语也前置。例如: ④王问:“何以知之?” —— 以何知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 君以何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与谁归!《岳阳楼记》(3)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情况在文言中也并不多。例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 有何功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 —— 唯图利、唯问你、唯从命 ③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 孜孜焉唯急进修 《问说》
④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惟依兄嫂 《祭十二郎文》
3、定语后置
文言文里有时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就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加上“者”、“之”、“所”等字,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
这类定语后置有个特殊标志,总是用助词“者”来煞尾。例如: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况且将军可以凭借来抵抗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大势”是中心词起补述作用,使定语更为突出。用“者”煞尾是定语后置的一个标志,“大势可以拒操者”即“可以拒操之大势”)
②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定语。“雁荡具体而微者”即“具体而微之雁荡”。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一个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但没有找到。(“求人可使报秦者”即“求可使报秦之人”)
④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四方之士来者”即“四方之来之士”,意思是各地前来归附(越王)的人,必定要在庙堂之上以礼相待。
1(2)借助于结构助词“之”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以强调定语。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即“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译为:处在高高的庙堂,就为那老百姓操心;住在远远的江湖,就为那君主担忧。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即“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劲的筋骨。”(3)用“之„„者”或“而„„者”结构,表示定语后置。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因敲击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像这个一样。(中心词“石”后加“之”,作一短暂停顿,便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定语“铿然有声”,“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这四种人,是天下没处申诉的穷苦百姓。(中心词“穷民”与定语“无告”之间插上“而,以突出“无告”。“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即“天下无告之穷民”)③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脯也。(《勾践灭吴》)——越国出游在外的年轻人,没有不给他吃的。(中心词“国之孺子”与定语“游”之间插上“之”,以突出“游”。“国之孺子之游者”即“国之游之孺子”)④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能不易其志”修饰“缙绅”;“大”修饰“四海”,均为定语后置。“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即“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四海之大”即“大之四海”。
上面所说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在古汉语中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的定语都是可以后置的。一般来说,一部分修饰性的定语才有这种后置情况,至于领属性的定语是不能移到中心词之后的。例如“秦之咸阳”不能说成“咸阳之秦者”;“蛇鳝之穴”,就不能说成“穴之蛇鳝者”。
(3)数量词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相反。例如:
①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
——用四张熟牛皮作先行礼物,再用十二头牛犒劳军队。(乘:四,数词,并未后置,“十二”则置于牛后)
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句中“车”、“骑”、“卒”均是中心词,数量词“六七百乘”、“千余”、“数万人”均后置,以此突出定语。(4)“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例如: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洪水冲出山沟一样。(“怨愤”是中心词,“所积”为“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
4、状语和补语后置。例如: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赤壁之战》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才于世高 《张衡传》
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南亩之农夫多 《阿房宫赋》
④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以帷幕裹(之)《赤壁之战》
⑤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之)《张衡传》
语法与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
在古代汉语中,原属于甲类事物的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时可以临时用作乙类词,或词性未变,但临时具有一种新的语法功能,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数词、代词有时也可以活用,所以,词类活用又叫做“实词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如“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通常意义是名词,义为“刀锋”,刀锋能杀人,“刃”后带了宾语“相如”,就活用作“杀”的意思。再如:
①凡吏于土者 —— 吏于土:在地方上做官。后带补语。②二月草已芽 —— 芽:发芽。前有副词“已”。③非能水也 —— 水:游水。前有能愿动词“能”。④范增数目项王 —— 目项王:向项王使眼色。
⑤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本义为鱼网,这里用作“用网捕捉”。前有结构助词“所”。
2、名词活用为使动。有“使„„怎样”意思。其特点是必带宾语,但这个表使动的名词同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而这种动作的对象或变化的结果,就是那个表使动的名词。它实际上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动+兼+动+宾(或无宾),现在则简化为主+动+宾,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如“先入秦破咸阳者王之”中的“王之”就是“使他为王”。再如:
3、名词活用为意动,有“以„„为”的意思。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时可按这个格式:主+以(或“把”)+宾+为(或“看成”或“当作”)+表意动的名词。如“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其父”,就是“以其父为宾客”,或“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
4、名词直接作状语。现代汉语,除时间、处所名词有时可直接作状语外,其他名词作状语时,后面要带上助词“地”,或前面有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但在古汉语中,名词直接作状语却很普遍,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表示比喻或对人的态度,可把“状谓宾”的格式变成“谓宾如状”的格式。如: 蚕食诸候,使秦成帝业 —— “蚕食诸侯”即“食诸侯如蚕”。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待之”即“待之若客”。
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猱进鸷击”即“进之如猱击之如鸷”。吾得兄事之。——“兄事之”即“事之如兄”。
②表示方位或处所,可把“状谓宾”的格式变成“谓宾于状”的格式。如: 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北定中原”即“定中原于北”。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廷见相如”即“见相如于廷”。操军破,必北还。——“必北还”即“必还于北”。
③表示工具或依据,可把“状谓宾”的格式变成“谓宾以状”的格式。例: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养之”即“养之以笼”。失期,法当斩 ——“法当斩”即“当斩(首)以法”(按照秦法应当杀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运(之)”即“运(之)以箕畚”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字。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中的“至”,本来是动词,这里放在“其”字之后,共同充当主语,作“来到这里的人”解。再如: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
②惧有伏焉。—— 伏:伏兵。
2、动词作使动用法。
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多属使动用法。例如: ①可烧而走也。—— 走:使(之)逃跑。
②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 蹶:使„„受挫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之:使之活。
④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之)发出声音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例如:
①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坚韧的盔甲;锐:锐利的武器。②义不杀少而杀众。—— 少:很少的人;众:很多的人。)
③四美具,二难并。—— 美:美好的事物,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难:难得的贤主嘉宾。
④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长:长处;短:短处。⑤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旧:旧交情。)
2、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如果带了宾语,不是用作“使动”、“意动”,就是作一般的动词。例如: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善:跟„„交好,用作动词。②山多石,少土。—— 多、少:都用作动词。
3、形容词用作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使[江南岸]返绿。(《泊船瓜州》)②大王必欲急臣 —— 急:使臣着急。(《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足以荣汝身。—— 荣:使你荣耀。(《孔雀东南飞》)
4、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例如: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耻师:以从师学习为可耻。(《师说》)②且庸人尚羞之。—— 羞之:把这件事当作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数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 四:成为四个人。(《唐雎不辱使命》)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二三:解作“使[其德]二三”,即不专一,变化多次。(《诗经·氓》)
第五篇: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何陋之有?(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或者中心词+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标志词:于、以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