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诗歌的阅读与教学(徐 厚 石)
关于诗歌的阅读与教学
徐 厚 石
[内容要点] 诗歌的阅读与欣赏对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抒情诗的教学要把握住 用什么方式抒情,抒什么样情两个要点,叙事诗教学要抓住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重点理解反映的社会生活本质。
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分析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要从表现手法入手,赏析诗歌的艺术风格。通过分析修辞手法,欣赏诗歌的语言艺术。
诗歌是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有较多篇幅,诗歌的背诵、欣赏在中考、高考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关于诗歌的阅读与教学,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之一。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浅见,请同仁审阅赐教。
一、诗歌阅读与教学的重要意义
我国在世界上号称“诗国”,几千年来涌现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作家,流传着数以万计的不朽诗篇,特别是独具民族风格的格律诗和词、曲,以其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和粲若星空的众多作家而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堪称人类文学宝库中的璀璨瑰宝。所有这些优秀的诗篇,都是时代的缩影,时代的心声,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时代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写照,人们憧憬和理想的传达。阅读和欣赏那一首首优秀诗篇,就是和历代先贤对话,就是用手指去触摸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就是用心灵去感受炎黄子孙的伟大精神;阅读和欣赏那一首首优秀诗篇,就是到历史的长廊中观光览胜,就是到知识的海洋中探宝撷珍,就是到灵魂的圣殿中陶情冶志;阅读和欣赏那一首首优秀诗篇,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智慧,而且更是民族的精神,思想的启迪,灵魂的升华。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主席,一生酷爱古典诗词,几十年如一日把古典诗词的阅读欣赏和创作作为审美趣味的中心,无论是戎马倥偬的战争时代,还是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都是兴趣盎然。他从《诗经》《楚辞》到清代的所有重要的优秀诗篇,无不尽量搜求饱览;从屈原、李白、杜甫到龚自珍,一切伟大的杰出的诗人,无不结识神交。他不但阅读欣赏、批注评析,还经常背诵抄写,在工作之余凭记忆书写了五十八位诗人的一百七十首诗词,有的长达六百多字。他给我们留下了风格各异的五十多首诗词,为人类文学宝库增添了独具特色的瑰宝。究其光辉非凡的一生,他所具有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怀,“有所为而又有不为”的绝伦智慧,“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惊人定力,“独有英雄驱虎豹”的英雄气概,“惊天地泣鬼神”的雄文佳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自小就接受的国学典籍尤其是古典诗词的浸润与熏陶。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他们的成功都与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升华境界有密切关系。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自小就酷爱古典诗词,他曾语重心长地告诉青年学生:“熟读古诗古文,一生受用无穷”。作为一个中国人,只有既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又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才能够有大作为和大贡献;如果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 化不知或知之甚少,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也只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根本无法承担中华民族未来复兴大业的重任。今天的青少年,明天的建设者,现在的幼苗嫩枝,未来的大厦良材,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他们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仅在语文课本中就选编了大量的优秀古诗文。我们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古典诗文的黄金时期,引导学生热爱诗歌、拥抱诗歌,自觉接受浸润熏陶,铸造精忠报国的民族灵魂,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培养崇高的精神境界,提高承担历史重任的综合素质。
二、根据诗歌内容,把握教学重点
从内容上分,诗歌有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抒情诗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并通过他的个性和感情折射出一定的社会内容,而无需完整的故事情节。叙事诗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叙事写人反映社会生活,揭示时代本质。有时候,抒情诗和叙事诗在内容上也会互相包容,例如白居易《观刈麦》是抒情诗,中间描写了孺妇饷田、丁壮刈麦、贫妇拾穗等人和事,而目的是为议论、抒情服务的;杜甫的《石壕吏》是叙事诗,最后也有抒情,“如闻泣幽咽”。但 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可混淆的,在教学中要把握它们的教学重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抒情诗教学,主要把握两个要点:用什么方式抒情,抒发什么样的感情。诗歌讲形象思维,抒情诗不能像散文等可以直抒胸臆,它常常借助某个具体形象或某个场景来抒写情怀,通过情景交融的意境来体现感情。抒情诗的抒情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其一是触景生情,即由景物引起触动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例如唐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由“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的特定环境气氛,联想到“今夜月明人尽望”,发出了“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感慨,抒发了委婉动人的离别思聚之情,由景生情,联想丰美,思深情长。又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开头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是叙事,由叙事过渡到三、四句景物描写:“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由这亲眼看到和想像中的景物自然联想到自身的处境:“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再由自身处境联想到战乱未平,国家多难的社会现实,因而老泪纵横:“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作者由“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一蕴含国家**不安,自身漂泊无归境况的景物,引发内心触动,自然而然地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深切感情,令人读罢泫然泪下。
其二是借景抒情,即通过对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绘来抒发主观感情。例如毛主席的《泌园春·雪》,上阕对北国壮丽雪景进行淋漓畅酣地描写,在描写中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下阕承上景物描写,引起对历史英雄的评价,“江山如此多嬌,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充满对祖国山河赞美之情,并自然过渡到人物评论。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又例如白居易的《观刈麦》就是借农民冒着酷暑割麦的场景、贫妇抱子拾穗的动作和诉说,联系自己“曾不事农桑”,“岁晏有余粮”,抒发了同情和关心贫苦农民的深挚感情。
其三是寄情于景,即作者带着自己的由自身遭遇处境而产生的感情去观察、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把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中,以客观景物寄寓主观之情。例如唐人王建的《破题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在清幽寂静美丽如画的景物描写中,寄寓了作者由于才高无位,仕途不顺而产生的向往清静、归隐山林、超然尘世的内心旨趣,虽无情语,却景美情浓。又例如杜甫的《七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 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是作者在“安史之乱”平息后,从京都长安重返成都途中写的,以生动的笔触,色彩鲜明的词语描写眼前壮美景象,格调明朗清新,意境优美宏阔,在景物描写中洋溢着欣快淋漓的感情。
其四是托物寓意,即通过对自然风物的具体描绘寄寓作者深沉的思想和深刻的哲理,表达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字面上看,意思是从不角度看,庐山形态各不相同,因为身在山中,所以看不清庐山究竟是什么样子。但仔细体味诗的蕴意,却道 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要正确认识事物,不能囿于自身局限,只看局部不看整体,而要既了解它的部分,又考察它的全体,从微观和宏观上综合考察分析,这样才可能认识“庐山真面目”。又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题目是“观书有感”,但诗中却只描写方塘之水,说明方塘之所以“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清如许”,是因为“有源头活水来”,寄寓着作者对生活的见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其五是咏物寄志(托物言志),即通过对自然风物的具体描绘,寄托作者的愿望、理想、情志。作者笔下的风物都具有象征意义,往往就是作者形象的化身,风物所体现的品格、精神就是作者具有的或希望具有的。例如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用“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象征革命形势的急骤变化,既写自然规律,又表达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接着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一凌寒开放的梅花形象和品格象征坚强不屈,勇敢进取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下阕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梅花形象和精神象征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争取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而英勇奋斗,积极进取、无私奉献、昂扬向上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精神。又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花自寓,用“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象征自己的处境,用“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和“群芳妒”象征主和派对主战派的排挤打击和残酷迫害,用“无意苦争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象征主战派虽屡遭不幸,但报国之志不改,忠国之心不变的高尚情志。
其六是状物抒情,即通过对自然风物的特点、特征的细致具体的描绘,抒发强烈的感受和真挚的感情。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比喻形象地勾画出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抒发了观看庐山瀑布的感受及赞美之情。又例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通过对春风中的柳条的具体描写,绘画出初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光热爱生活的喜悦之情。
其七是咏史抒情,即通过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追忆,寄寓作者对历史的深 刻思考和独到见解,抒发赞美肯定或批判否定的感情。这类作品往往影射现实。例如杜甫的《蜀相》,首联、颔联以悲凉痛惜的心情描绘了眼前武侯祠的肃穆冷清的景象(寓情于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颈联讴歌诸葛亮的勋业和忠心:“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同时也寄托作者希望有诸葛亮那样的杰出人才来治理大唐天下的愿望。尾联抒发了不见古贤的惆怅心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怀古联今,深沉悲壮,令爱国之士有泪如倾。又例如杜甫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呑吴。” 借咏古迹来抒发对诸葛亮的怀念赞颂之情。“遗恨失呑吴”指刘备不听诸葛亮劝阻,率军攻吴而致败,从反面称赞诸葛亮的明智卓见。还例如清代袁枚的《马嵬驿》:“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作者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和当时广大人民身受徭役离乱的生活悲剧作了尖锐对比,揭示前者导致“安史之乱”,造成后者深重灾难的历史原因,表达了对前者批判,对后者同情的鲜明态度,抒发了同情苦难人民的深挚感情。
叙事诗阅读教学,主要抓住三个方面:环境、人物、情节。在阅读中,体验人物的感情,理解反映的社会现实,认识揭示的时代本质。例如《木兰诗》交代的社会环境(背景)是:“可汗大点兵。”“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主人公是木兰。主要情节是:木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紧张准备戎装,辞别爷娘去,“万里赴戎机”,在“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苦寒边关征战十年,建立赫赫战功,归来后受到天子赏赐,但她不愿当官,坚请回故乡,恢复女儿装,过起平民生活。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塑造了木兰这个勤劳、智慧、勇敢、坚强,既爱国又爱家而且不贪图功名利禄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光辉形象激励着千百年来的妇女走出闺门报国杀敌,《红色娘子军连歌》所唱的:“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正是生动的写照。白居易的《卖炭翁》也是一首千百年万口传诵的叙事诗。诗中交代的背景是:主人公卖炭翁被剥削得贫无立锥,为谋得“身上衣裳口中食”,只得“伐薪烧炭南山中”,被艰辛的劳动折磨得“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主要情节是:卖炭翁为了换取衣食度饥寒,在“夜来城外一尺雪”的道路上“晓驾碳车辗冰辙”,正当“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宫中使者翩翩而至,“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只用“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他那千辛万苦烧出、忍饥受冻运来的千余斤木炭被无情掠夺了,使他糊口度寒的可怜的希望化为泡影。通过这些情节,作者无情地揭露了宫市剥削的残酷,表达了憎恶统治者的罪行,同情贫苦人民的遭遇的深切感情。
三、运用形象思维方法,把握诗歌艺术形象
别林斯基说:“诗是寓于形象的思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讲述,诗人用形象和图画讲述,他们两人所讲的东西是一样的。”毛泽东主席说:“要作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这就是说,诗要用形象思维方法把抒发的感情、阐述的道理、反映的生活凝聚为具体的形象,既然诗是用形象思维方法创作的,那么我们阅读,鉴赏诗当然也要运用形象思维方法,去准确把握诗所塑造的艺术形象。
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是文学艺术创作者从观察生活、吸收创作材料到塑造艺术形象这整个创造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活动以审美感知为起点,经过联想,想像和幻想,形成审美意象,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艺术形象是为感情所修饰为意志所加强了的,被赋予理性的,显示一般意蕴的,活的有生命的具体形象。诗歌的创作就是塑造富有思想的形象与赋予思想以形象,即把“理”通过“情”而融化在“神似”的形象之中,把物之“形”与“神”和在我之“情”与“理”整然融合统一起来,创造出壮美或优美的意境。简言之,就是用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它有以下三种方法:
其一是光写形象,从形象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唐人虞世南的《咏蝉》:“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通过描写蝉的形象:饮清露,居桐树,声传远,来阐述“理”: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以清廉高洁自律的情怀。又例如欧阳修的《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一、二句描绘画眉鸟在山林中自由自在十分快乐的形象,三、四句描写画眉鸟被锁在金笼中不能自由自在啼叫的情状,表达了作者想远离朝中权贵,徜徉于山水间的愿望。
其二是主要写思想感情,没有描写具体形象,但蕴含着与思想感情有紧密联系的具体形象。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没有描写具体形象,但是“前不见古人”中的古人实指战国时礼贤下士、选贤任能的燕昭王,作者通过燕昭王礼遇信用乐毅、郭隗等而富国强兵称雄战国的史实(具体形象),联系自身因谏遭贬的处境,才“怆然而涕下”的。他的怀才不遇,悲愤之极的思想感情与隐含诗中的具体形象是紧密相联的。
其三是既写形象又写思想感情。例如李商隐的《咏蝉》,前四句描写蝉的具体形象:“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后四句自写,先写处境:“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后由蝉“相警”,表达自己虽处贫困漂泊之境仍持清廉高洁之节的情怀:“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中以蝉自喻,蝉的形象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毛主席的多数诗词都是既写具体形象又写思想感情,把物之形神与人之情理整然融合的杰作。例如《长征》一诗,作者把红军必胜的“理”通过“不怕远征难”的“情”融化在体现红军“形神”走过千山万水的具体形象中,创造了壮美豪迈的意境,生动描写了长征的艰险壮阔的场面,集中表现了红军英雄豪迈的气概。诗的首联开宗明义地提出统率全篇的中心思想:“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写长征的艰险卓绝和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接下来具体描写红军经过万水千山的情形,但不是泛泛而写,而选取有代表性的跋山涉水的具体形象来描写的。颔联承“千山”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写红军经过有代表性的难关--五岭、乌蒙时的情状:“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礡走泥丸”,表现了红军履险如夷的坚强意志和豪迈气概;颈联承“万水”用纪实的手法描写红军抢渡有典型性的险要---金沙水、大渡河的惊险场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征服艰险的自豪与喜悦情感。尾联以过岷山后的喜悦总结全诗:“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预示革命的胜利,生动地刻画出历尽千难万险的红军既快活又自豪的英雄形象。这首不朽的革命史诗以短短的五十六个字描绘了举世瞩目的伟大长征的壮阔场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是一首用形象思维方法创作的千古杰作。
四、掌握诗歌表现手法,赏析作品艺术风格
诗歌艺术形象的塑造,需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不同的艺术风格,我们要从分析表现手法入手,赏析作品的艺术风格,以求更深刻更全面地体味诗歌的意境和蕴意。诗歌的表现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其一是联想和想像。雪莱说:“诗是想像的表现。”诗的构思过程,艺术形象产生的过程,就是联想和创造性想像的过程。联想是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像是在已知觉的材料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形象。运用联想和想像能使诗文写得丰富生动、精彩纷呈。毛主席的《送瘟神》就是运用想像(浮想联翩)塑造艺术形象的经典杰作。他读了《人民日报》关于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报道,“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照,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他遥望南天,脑海里浮现出南 国的锦绣山河,由此联想到旧中国血吸虫为害猖獗时的情景:“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接着作者又从人间想到天上,由华佗无奈小虫何想到劳动人民出身的牛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揭露了旧中国人民灾难的深重和久远,真是“长夜难明赤县天!”作者浮想联翩,完成了第一首,然而奇思遐想如同泉涌不可抑止,又展开联翩的浮想创作第二首。他的目光从旧中国回到了现实,眼前又浮现出革命人民战天斗地,建设祖国的壮阔场景:“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以上联想和想像以消灭血吸虫为主题,所以结句还以此收尾,用拟人手法和自豪欣喜的语气写道:“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两首诗体现了毛主席的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毛主席的前无古人的豪放气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主要表现手法也是联想和想像。先由地上“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联想到天上,“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第一节)又由天街想像到街市的繁华、美丽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第二节)作者还从天街、天河想像到牛郎织女的生活:“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第三节)最后又想像到牛郎织女上天街游玩:“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第四节)作者的想像非常新奇,一反传统说法,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景象和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体现了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其二是象征手法。象征就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用作象征的事物一般都是人们熟知的且具有最大限度的概括性和表现力,是思想意念的形象化或心灵状态的形象化。塑造象征性的形象是表现思想、概念、感情的重要手段,是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毛主席的《冬云》就采用象征手法写景抒情的。首联:“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既是描写冬天的实景,又象征当年的政治气候和社会现状:国内刚经历三年特大灾荒,国外正鼓噪着一片反华大合唱,国家面临特大困难。颔联:“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既写了冬天的表面现象---寒流急、冬天的内部实质--暖气吹,深冬中蕴伏着春天的生机,又象征形势必将朝着有利于革命的方面发展,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颈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虎豹”“熊罴”象征一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独有驱”、“更无怕”表达了蔑视困难,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尾联:“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梅花象征不畏强敌,敢于斗争,坚定昂扬的革命者,苍蝇象征那些贪生怕死、委琐不堪的修正主义者和叛徒。这两句也是对首联“万花纷谢一时稀”的回应,突出了梅花的形象,强化了它的象征意义。又例如杜牧的《赤壁》一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其三是衬托手法。衬托是用另一些事物与要表现的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使要表现的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鲜明。例如王昌龄的《少年行》:“白马金鞍从武皇(汉武帝),旌旗十万猎长杨(汉宫名)。楼头少妇呜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汉宫名)。”诗中没有“少年”字样,实际上句句在写少年。第一句写服饰的豪华、地位的显贵,第二句写大军声势煊赫,一、二句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衬托少年,突出他少年得志、地位显贵,英武出 众的形象特征。第三、四句写少妇鸣筝遥望,透出她的得意心情,暗中点出这个豪华显贵的少年正是她的丈夫,再次从侧面衬托了少年。又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景物都带有悲凉没落的感情色彩,描写的眼前风物足以使人断肠销魂,衬托出孤客穷途的悲伤的感情。衬托中又有反衬的情况,例如《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一、二句用杨柳在春风中飘荡的美好景物反衬士兵的愁苦,春天是欢乐的季节,士兵却被迫出征,显得倍加愁苦。
三、四句用雨雪中赶路的苦景反衬士兵回来时的愉快心情。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毛主席的词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等都是反衬手法。衬托中还有陪衬的情况,就是用附加的事物陪衬主要事物,使之更突出。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鸣,渚青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的悲凉秋景是为陪衬下面要写的苦境,要抒的哀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才是诗的主题和写作主旨。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衬哀情,使哀情更突出更强烈。
其四是渲染和烘托。渲染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烘托是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渲染和烘托常常结合起来用,有时二者常分辨不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就用渲染的手法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描写来突出远离别情的。作者在词中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等景物描写,渲染离别时的环境气氛,突出“多情自古伤离别”,“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感伤离别之情,使得感情色彩更加浓重。又例如《木兰诗》有几处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诗中用“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行为,渲染木兰及全家紧张而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诗中又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来描写宿营地夜晚空寂荒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悲壮的气氛,既显示出征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战士的雄健,又反映一个少女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诗中还用木兰一家人听说木兰要回来的行动“爷娘出郭相扶将”,阿姊“当户理红妆”,小弟“磨刀霍霍向猪羊”来渲染忙碌、喜庆、热烈、祥和的气氛和盼望亲人归来喜悦急切的心情。作者对木兰回家后喜不自禁的激情和急于恢复女装的心情也进行了铺排渲染,描写了她的一连串动作行为:“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诗中又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用“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烘托战场上雄壮悲凉的气氛,突出战士宿营戒备之森严,战地生活的艰苦卓绝。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长沙》上阕的景物描写可以说是烘托,先描绘美丽如画的秋景,创造“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境,来引出词的主题--表达革命青年主宰大地沉浮,勇挑国家兴亡重任的激情壮志,下阕承上“谁主沉浮”回忆了同学少年时战斗情景和豪情壮志。通过景物的烘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青年胸怀国家改造山河的豪迈气概和战斗精神更加突出鲜明。
诗歌的表现手法还有对比、类比、设置悬念等,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五、分析诗歌修辞手法,欣赏语言艺术技巧
诗歌是借语言来塑造描写的艺术,艺术形象的塑造,思想感情的表达,都离不开语言。诗歌的语言讲究艺术技巧,讲究含蓄、简洁、丰富、形象、讲究音韵节奏,讲究锤炼字句,格律诗和词曲体还讲究平仄和对仗。为了达到形象生动、含蓄丰富,诗人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因此我们阅读诗歌要从修辞手法入手,欣赏语言的艺术技巧。
其一是比兴手法。毛主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什么是比、兴?东汉大司农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也。”比是用物来打比方,兴是用物来寄托。古人又说:“比显而兴隐”,即比是明比,兴是暗比,用作兴的事物往往隐含着比喻的意义。兴,一般放在诗的开头,即起兴,用他物来引起情思。例如《诗经》:“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睢鸠起兴,引起赞美淑女是君子佳偶的情思。因为睢鸠有一定的配偶而不乱,所以又暗比淑女具有贞洁的品德。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暗含着兰芝与仲卿的生离死别,且表现恋恋不舍之情。冰心的《母亲》用了比兴手法:“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起兴)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比喻)“鸟儿躲到它的巢里”隐含着“比”。“兴”也有用在诗中间的,如屈原的《离骚》中就用不少草木起兴兼比喻。又如贺敬之的《回延安》中间用“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起兴,引出“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比喻延安母亲哺育“我”成长。
比喻在诗歌中运用极为普遍,用作比喻的事物往往就是诗的艺术形象。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就是国家和他个人的真实写照。又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毛主席的诗词中也不少比喻,如“横扫千军如卷席”,“雄关漫道真如铁”等。
其二是拟人手法。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描写,使之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动作等特征,有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创造浓厚的气氛,唤起人们联想,塑造生动形象,增强感人力量。毛主席的《念奴娇·昆仑》这首气魄宏大、意境深远、笔力雄健、设想奇特的绝妙好词,就是用拟人手法创作的。上阕:“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莽”不仅状其高大雄伟,而且写出它莽撞、猛健的性格,为下文“千秋功罪”埋下伏笔;“阅尽人间春色”,写昆仑昂首天外,象巨人一样俯瞰人间春色和人世盛衰,是拟人手法。接着用夸张、比拟手法描写昆仑“莽”的情状:“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搅”显示“莽”的威力。冬天写了写夏天:“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是描写它的“莽”造成江河泛滥,殃及苍生的“罪”,至于它的功,有口皆碑,无需再写。“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实际上作者已经作了评说。下阕紧承上阕的“功罪”,展开神奇的想像,直接和昆仑对话,要它造福全人类。怎样才能无罪于人民而有功世界呢?作者以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一个裁字用得好,不是胡乱地砍,是有目的地细心裁,表现作者对昆仑的爱和对全人类的关心。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也用拟人手法,如“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其三是夸张手法。夸张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而艺术地夸饰铺张。夸张分为直接夸张(不借助其他修辞手法,对描写的事物直接加以艺术地扩大、缩小或超前描写),借助夸张(借用比喻、借代、比拟等修辞手法对所描写的事物进行夸饰铺张)两类。恰当地运用夸张,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本质,激起读者的感情并唤起他们的想像,使语 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诗人在写抒情诗时经常运用夸张手法。例如杜甫的《古柏行》关于古柏的描写:“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通过对古柏高大形象的夸张描写,赞美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丰功伟绩和崇高品质,抒发了“古来材大难为用”悲愤而深刻的强烈感情。又例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事实上,黄河未上白云间,没有高达万仞的山,玉门关外也有春天,夸张描写是为了突出关外的空寂荒凉,驻守士兵的愁苦。还例如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一粒粟”是缩小夸张,“万颗子”是扩大夸张,“四海无闲田”也是夸张,作者用夸张和对比手法,表现了对剥削者的强烈愤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其四是通感手法。通感是把适用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使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生动性,深化诗文意境,启发读者想像。例如韩愈《听颖师弹琴》用一连串形象逼真的比喻描绘了颖师琴声的精妙绝伦,其中有两句既是比喻又是通感:“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形容琴声高昂到极点又突然低落到极点,是听觉通于视觉,又通于运动觉。又例如李白的咏雪诗句:“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是视觉通于嗅觉,雪花本不香,但与春风联系起来,眼中的雪花就像春风中的“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就像春风的花,自然就说香了。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有多处用了通感手法,如“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听觉通于视觉,通于触觉。
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还有借代、双关、对比、顶真、引用、设问、反问、对偶等。例如文天祥的诗句“干戈寥落四周星”是借代;杜甫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是借代。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双关。《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战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是顶真,其余不赘述。
诗歌特别讲究琢句炼字,常为用一个字要苦思冥想,力求新奇、妥贴、形象、警策,“著一字而境界全出。”例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建的“不知秋思落谁家”等,其中的“闹”、“弄”、“绿”、“落”若换成其他字,绝无此美妙新奇之境界。
另外,在阅读和教学格律诗和词曲体时,也要简明扼要地讲一讲格律方面的知识,以增加同学的文学知识,提高阅读与欣赏能力。
第二篇:2011年徐厚伟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石长林场今年防火工作在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全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林业局高度认可!做为护林队副对长的我深感骄傲和自豪,因为这成绩的取得有我自己的一份力量和辛勤的付出,现将我今年在防火工作中所作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大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民森防意识。我们护林队注重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对防火的宣传教育活动,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森林防火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森林防火条例》和森林防火方面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森防严峻形势和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继续实行“彩旗工程”、“《市委书记、市长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十户联防”和“六进”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森林防火法律规定。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坚决消灭死角、死面。
二、强化防火措施,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我们护林队防火工作实行了行政措施、经济措施、法律措施三结合,严管重罚、决不姑息。防火工作中坚定不移地执行林业局的政策,决不允许烧玉米秸,烧玉米秸的按照“三查”原则,见烟就查、见火就查、见灰就查,一经发现收回土地,收回直补,重新发包,今年发生违规用火行为的,全部交由公安局按照有关规定从严、从重处理,并在林场进行了广播通报批评。
根据石长林场现有住户的实际情况,今年,我们对居民区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扑火队员每人承包10户,同居民签定防火协议,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责任人负责对所包居民的宣传、说服教育工作,确保其在家属区、野外不乱用火,使责任人有直接责任。我们护林队还定期召开周边村屯防火联席会议,明确防火了责任,落实了防火任务,做到早发现、早消灭、早预防,杜绝火灾的发生。
三、严加管理、死看硬守、严控火源。
石长林场农林交错,村屯较多,道口较多,出入山人员相对比较多,我们在各主要道口、检查站派专人把守,对入山人员严格检查,掌握入山人员的活动范围,杜绝一切火种入山。今年,我们护林队加大了施业区的巡逻力度,把扑火队员分成三组,每天巡逻到夜晚22:00点,尤其对农林交错地带、草塘边、有秸杆剩余物的土地,严加看管、紧密巡逻。坚持值班值宿制度,护林队人员电话24小时开机,发现火情立即组织扑灭。
四、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能力。一是提高森林防火综合扑救能力的训练。二是做好林场
及村屯周围的阻隔带开设工作,防止家火山火连烧。大力开展生土隔离带建设,在2011年割打的防火线、计划烧除后的草塘边及新修建的战略防火公路两侧要进行生土隔离,逐步实现全市防火道路网格化,达到缓冲阻火作用。
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以上优异成绩,进一步提高对防火工作的高度认识,增加对森防工作的意识,杜绝一切火情发生。为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为子孙后代多造福,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另外截止到2011年我已经连续四年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坚持到山场检尺,从没间断过一天,直到每年的冬运结束为止,虽然苦和累,但这正是体现我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行为。我决心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2012年我将一如既往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服从安排听指挥,保证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请领导看我2012年的实际行动吧!
石长林场护林队副队长:徐厚伟
2011年12月20日
第三篇:最厚的一页的诗歌
那天我在
秋风渐起的纸上,看见
百草成霜
云雨凄凉
凄凉的云雨点染了
我平静的心房
一张白纸
在轮回里几经风雨
换成了淡淡微黄
上面铺满斑驳的故事
被秋风涂抹
在寒冬零落
后来,谁也看不清
我问
“到底是谁作的记录?”
秋风回答我一声嘲讽
“可怜的孩子”
白纸给我沉默的谜题
“自己去找”
“那支笔呢?”
春风说它在百花里就开始颤抖,最后
也不知道死在了那个地方
那是模糊的一页故事
我开始修改
重新排序
然后……
秋风从故事里出来
吹进我的回忆
于是
霜染青丝
风干脸庞
勾勒出一位垂垂老者
佝偻的背影
不停的咳嗽
转过身来,那是
父亲的样子
我看见了,那年那天
用泪水调和的墨
写下了破碎的故事
那一支笔,带血的笔
被埋葬在坟墓里,时光
做了最完整的记录
也染色了
素白的回忆
第四篇:徐新厚《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湖北省罗田县凤山镇上河小学徐新厚
教学目标:
1、认会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体会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
3、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友谊。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体会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友谊。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总结识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气球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气球:同学们,这是什么?(气球)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气球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可是今天,这个气球却有着特殊的作用,它呀,变成了一剂治病的良药。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学习第22课《窗前的气球》。老师在写字的时候,不能回头,但我相信,我身后一定有你们明亮的眼睛,在认真地看着我写字。现在,请大家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22 窗前的气球)注意:“气”这个字最后一笔“横折钩”一定要钩上去,“球”最后的一笔“点”虽然小,一定要写上去。现在,齐读课题两遍。强调:“的”是轻声。
二、学习目标: 师:这一课,有两个学习目标。第一、就是要。第二、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自学指导:
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三场比赛,要想每场比赛都能顺利过关,我们在学习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四、比读课文:
1、师:第一场比赛是比读课文。比一比谁能把课文字音读得最准确。在读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A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课文下面的大树叶。B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C 蓝色通道里的七个生字,在课文中轻轻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听清楚了吗?好,现在,老师给你三分钟的时间,按照要求,自由读文。现在开始。
2、师:时间到。共有几个自然段呢?谁来读呢?老师叫到的同学,声音一定要宏亮,听的同学该怎么样呢?
3、学生开始读文,教师和学生发现错误,及时正音,并板书。
4、解决板书。传
多音字 叽叽喳喳
五、比读生字:
1、第一场比赛我们顺利过关了,竖起大拇指鼓励一下自己。第二场比赛,就是比读生字,看谁认得又快又准。(教师出示拼音词语)Kē
yà
dāi
shǐ
cāi
shuān dòu 科学
亚军
呆住
开始
猜谜
拴着
逗人
2、师:现在,我要叫人起来读了。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跟着他读。如果他读错了,我们要教一教他,好吗?学生读。
3、师:现在,我把拼音去掉了,你会读吗?开火车读。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现在,就剩下生字宝宝了,你还认得他们吗? 另外两个小组开火车读。
5、这些生字你是怎样记住的?科(加一加)亚(严字减一笔)呆(加一加)始(熟字加偏旁)猜(熟字加偏旁)拴(熟字加偏旁)逗(熟字加偏旁)
6、师:大家认会这些字了吗?现在考一考你,下面大家打开书107页,给蓝色通道的生字注音。看谁又对又快。给你30秒时间,开始。然后,教师指名学生起来读。全对的同学给自己再次竖起大拇指,有错的同学赶紧改过来,然后读上三遍。
7、师:同学们,调皮的生字宝宝搬家了,跑到这五个句子里了,你们赶快读一读,能读出这五个句子吗?学生读。指名读,读对的其他学生跟着一起读。
A 科里亚静静地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窗外。B 气球停了一会儿,开始一上一下地动起来。C 这下他想出来了,准是米沙想的招儿。
D 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E 科里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体会气球代表的是什么。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友谊。懂得珍惜友情。
六、比正确、流利地读文:
1、这些生字我们认得都非常好,给我们自己鼓鼓掌。相信你们的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现在,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给你三分钟的时间,自由读文,要做到不多字,不落字,不颠倒,读准轻声。好,现在比赛开始。
2、指名读。学生评价。小组赛读。
七、总结: 师:这篇课文讲述了科里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孤独、寂寞伴随着他,他的同学们用气球来问候他,让他很受感动。那么,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八、作业: 想一想,假如你的红气球也能飘到科里亚的窗前,你想在上面写什么呢?或者画什么呢?写在或者画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下节课我们来交流。板书设计: 窗前的气球
Chuán(传染)
叽叽喳喳 传{
Zhuàn(自传)
摇摇摆摆
第五篇:观石诗歌
你静静地躺在江边,任由风吹和雨打,
时光越过千年万年,都没人停下看你一眼。
你普通得像一株草,多少人从你身旁走过,都感知不到你的存在,你也看不见春暖花开。
你静静地观大江东流,闲暇时看云卷云舒,享受着生命的恬淡,岁月漫长而又平凡。
但在某个雨后的清晨,有一群拣石头的人,兴奋地跑到你身边:“快看,多漂亮的石头!”
他们都围着你议论:“这是块美丽的画面石”“它是宝物,能卖大价钱”“我从没见过这样的珍奇”
你被人打磨、抛光,逐渐显露美丽的橙色,纹理图案也不同寻常,像做了一次整形手术,你被送进了美石馆,供人们参观和欣赏,橙黄色的底色上面,映着树影,绿水,青山,鸥鸟尽情在蓝天翱翔,夕阳黄昏分外妖娆,人们把你视作珍宝,发出一阵阵的惊叹。
而你显然已经厌倦,尘世的浮华与喧嚣,你只想回到江畔,过自己平静的生活,后来有人出高价,打算重金将你买下,你由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了身价百倍的奇石。
但是你讨厌喧嚣,你想做回从前的自己,你觉得世人多可笑,世人看你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