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名利场》探析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虚荣观
外国语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从《名利场》探析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虚荣观英文题目:
学生姓名:某某某学
号:班
级:指导教师:某某某
开题报告书
The Analysis Of Victorian Women’s Vanity from W.M.Thackeray’s Vanity Fair
07031522051045 000级本二十班
职称:讲师
2011年11月
1,选题目的和意义:《名利场》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代表作,这部伟大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幽默,讽刺,旁白等叙事手法陈述故事,通过愉快活泼的对话刻画人物,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当时英国上流社会尔虞我诈的种种丑态,使作品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奠定了萨克雷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萨克雷在夏普身上灌注了他对新革命主义和新资本主义的思考:她集十九世纪西方世界的种种虚荣,虚伪于一身,滑稽剧似的展示了一个野心勃勃,追逐名利的形象。通过分析,对比《名利场》中的女性人物来揭露十九世纪女人的虚荣观,我们可以得出她们是当时时代和社会风气的产物的结论。
2,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萨克雷是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评论家,被夏洛蒂.勃朗特亲切称为“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家”。他的巨著《名利场》颇受社会关注,它深刻的了反映了生活中的种种丑态,它的许许多多方面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国内,高丽萍(2002)对《夏泼与艾米莉亚两个女性形象比较---重读<名利场>》中看女性地位;吴伟仁(2003)《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揭示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在国外,Ferris(1983)在《萨克雷》中认为《名利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腐败的批判。他歌颂了善良的“维多利亚天使”-艾米利亚,鞭策了阴险虚伪的“女冒险家”-贝基.夏普。William Elkins(1990)《萨克雷的<名利场>》指出萨克雷关心的主角是贝基.夏普不是艾米利亚。然而。Dyson(1964)Vanity Fair: An irony against Heroes认为《名利场》是世上最不正直的作品,它的不正直之处体现在对人物的刻画、犀利的讽刺、明确的说教。对《名利场》内涵的探索与趋于多元化,从《名利场》揭示的社会问题如女性的虚荣观对在当今社会具有现实意义。在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对人们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也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从《名利场》探析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虚荣观 引言 文献综述 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特征
3.1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女性的典型形象。
3.1.1 从聪明邪恶的贝基.夏泼折射出一位虚伪的女冒险家形象。
3.1.2 从善良愚笨的阿米莉亚折射出典型的男权社会中的女性气质。
3.2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虚荣观
3.2.1 对物质财富的极端渴望
3.2.2 对社会地位的盲目追逐 女性虚荣观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4.1 女性虚荣观的原因
4.1.1 资本主义男权至上 4.1.2 女性没有经济的独立
4.2 女性虚荣观的结果 结论:
The Analysis Of Victorian Women’s Vanity from W.M.Thackeray’s
Vanity Fair
Ⅰ Introduction Ⅱ Literature review
Ⅲ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glish Women in the Victorian Age
3.1 The typical images of the English women in the Victorian Age
3.1.1 An hypocritical figure of the female adventurer reflected from intelligent evil Becky
3.1.2 The typical feminity of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reflected from kind but stupid Amelia
3.2 Vanity of Victorian women
3.2.1 Extreme desire for material wealth 3.2.2 Blind pursuit for social position
Ⅳ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Female Vanity's Social Phenomenon
4.1 The reasons of female vanity
4.1.1 Supremacy of the capitalist patriarchy
4.1.2 Women without economic independence
4.2 The consequences of female vanity
Ⅴ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lexander, D.1824.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M].Signet Classics.Chang, Y.2008.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Ferris, I.1983.W.M.Thackeray [M].Boston: Twayne Publishers.Dyson, A.E.1964.Vanity Fair: An Irony against Heroes [J].Critical Quarterly.Gao, L.2002.A comparison between Amelia and Becky-Reread Vanity Fair.Journal of JiNing Normal College,5:65-95.(高丽萍,夏泼与爱米丽两个女性形象比较——重读《名利场》[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5期。)Thackeray.1997.Vanity Fair [M].Bantam Books
Tilloson, G.1995.William Makepeace: The Critical Heritage [M].London: Routledge.Wu, W.2003.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Yan, X.& X, Wei.2002.On the comparison structure in Vanity Fair.Journal of He Bei Broadcasting University,1:74-108.(阎献彬,魏现江,试论《名利场》中的对比结构[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1期。)Yang, B.2002.Vanity Fair(Chinese)[M].Beijing: The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杨必《名利场》(中译本)[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主要的研究内容: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三、十九世纪英国女性的特征
四、女性虚荣观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和结果
五、结语
实验设计:
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和措施:
一、上网搜索资料
二、在图书馆查找资料
三、同学的帮助及整理资料
四、指导老师的批阅修改
指导老师的意见及建议:
签字:王志文
2010年12月
第二篇: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标准
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标准
此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维多利亚女性特点。
首先文章介绍了十九世纪兴起的女权主义运动,从运动的起因,过程和特点阐述分析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特征。然后,文章描述了英国文学界的一次女性创作高峰,即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写作的兴起。在这个部分,文章对女性写作兴起的原因,女性作家写作特色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讲述了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的特点,从政治,经济,婚姻三个方面对她们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大体描述。
关于维多利亚时代女性,不得不说到女权主义(feminism)运动。西方的女权主义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发生在维多利亚时期,和工业**同步,也就是19世纪下半叶。
在19世纪以前,女性社会地位身份低下,尤其是已婚女子,被认为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几乎失去了自由,存在感十分微弱。女性不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她们的活动范围基本被局限在家庭,社交场合,因而女性的创造力也受到了压制和忽视。女性在社会显然处于弱势,可是女性并没有因为弱小而收到保护,恰恰相反,在家庭或者公共场所,女性常常受到攻击和骚扰。由此看来,当时的女性面临着自我意识的觉醒问题,当女性渐渐意识到只有依靠自己的奋斗才可能获得成功,获得社会的认可时,女权主义运动也就顺着历史的潮流产生了。维多利亚时代早期,下层劳动女性为了面包而工作,广大中产阶级女性为了权力而斗争。由于劳动女性斗争意识的增长和女权主义的呼吁,英国制定了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法律。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这一阶段的斗争主要采取了请愿的方式,广大女性纷纷组织社会团体,上街进行宣传讲演,在社会上扩大女权运动的影响,给议会施加压力,以迫使议会通过女性的要求。
女权运动在进入维多利亚时代晚期之初,依然延续着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的斗争方式,主要采取舆论宣传,组织请愿等方式。19 世纪 80 年代,相续出现一批女权运动的团体。到 1894 年时,女性争取参政权的斗争有了一定效果,已婚妇女获得了在地方上的选举权。在女王去世的的头两年,一些激进的女权运动者认为通过和平请愿获得参政权力的方式已经过时,一些女权组织开始使用暴力手段进行抗议,运动更加激进化。但不论采取什么运动方式,直至维多利亚时代结束,女性的参政要求也没有被议会通过。分析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参政运动,不难发现,运动的参与者大多是中、下层女性,尤其是中产阶级女性,她们由于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她们中的一些人在学习中逐渐认识到她们作为中产阶级女性的权力的缺失,于是首先起来进行抗议。在她们的宣传影响下,更多的中、下层女性参与到运动中来,女权运动逐步发展壮大。
女权主义运动使得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请求,在维多利亚时代,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便是女性作家的兴起。
女性作家的兴起做主要的体现是女性写作在小说领域的兴起与发展。十九世纪以前,小说一度被当做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创作形式,当时的文学形式以诗歌创作为主,出现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浪漫主义诗人,如约翰济慈,雪莱,拜伦等等。而此时的诗歌领域,注定了只是男人们驰骋的疆场,因为浪漫主义诗人都是有机会大量接触拉丁文、腊文和古典文学成就的、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能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男人们。从十八世纪后期英国多产的女小说家简奥斯丁开始,随后出现了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和乔治艾略等等,形成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女性创作文学的高峰。
女性作家的兴起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此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一般的中产阶级女性的活动范围都被局限于从一个客厅到另一个客厅,小说文本成了她们茶余饭后的一种精神消遣,这样也为女性作家提供了固定的读者群,妇女在阅读浪漫主义小说中获得愉悦,这种欢乐其实就是经过想象对社会现实的反抗和颠覆。另外从小说出版的关系来看,在维多利亚时代很多工作都没有女性的机会,因此很多女性没有经济来源,而写小说则是一种比较赚钱的方式。
维多利亚时代虽然男女性别角色的界定两极分化很明显,并体现在家庭、文学、文化各个领域,但女性写作仍然凭借其独树一帜的特点在小说领域得到了充分发展。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写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采取了与当时的主流文化妥协的方式。肖瓦尔特认为,此时的女性写作属于“女人气”阶段,“是一个较长时间地模仿主导传统的阶段,这也是一个将主导传统的艺术标准及关于社会作用的观点内在化的过程”。当时女性写作基本都遵循了传统的小说的叙事模式,大多选择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甚至有女性作家为了被社会所承认采取了男性笔名。在人物的性格塑造方面,女性作家们既想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代表着女性智慧和力量的职业女性角色,又想使自己的女主角具有浪漫主义的特征,体现出当时的社会女性的无助和被动。受限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她们所创造出来的内容大多是女性在家庭环境中的故事,或平淡朴实,或轰轰烈烈。
在她们所写的故事中,读者不难发现,当时的女作家们对故事女主人公的设定是对当时社会意识中性别角色的界定的篡改。在以往的男性作品中,女性被当作是“永恒的女性”:女性要贤淑善良,温顺柔弱,她们是美的化身,金发碧眼的美人,等待着王子或骑士的出现才能获得拯救。但是在当时女性作家的笔下却出现了诸多有独立思想,相貌平凡,追求自由,反抗礼俗,敢爱敢恨的丰满文学形象。例如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相貌一般,地位低下的女主角简爱,她勇敢地追寻和罗彻斯特先生之间平等的爱情,例如不顾家族反对的凯瑟琳,以生命为代价追求和希刺克里夫“互为灵魂”的爱,又例如聪慧可爱的伊丽莎白,和乡绅达西之间抛开金钱和名利的爱情和婚姻。
除此之外,源于女性作家特有的天生敏感的气质,决定了她们善于将目光从传统的外在世界转向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维多利亚时代女性作家的写作中,她们大多很执着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以人物的心理变化展开故事情节,挖掘深层的内心世界。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爱恨交织,错综复杂的情感画卷。她们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常常不是按照传统进行理性分析,而是任感情驱使,作直接的描绘,因而能让读者感同身受,为之动容。其实爱情历来是作家们爱涉足的领域,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也不例外,她们笔下的爱情故事表现的是自身对爱情的渴望、追求或是体验,她们的作品更像是一种自我满足或者精神的寄托,因此作品也带有比较浓厚的自传色彩。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作家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女性在那个时代的呼声和愿望。
在维多利亚时代,虽然和前代相比,贵族阶层的权力有所下降,但他们继续保持既传统又善于适应的特点,努力保持高贵身份的同时,也在缓慢地适应新时代。
维多利亚时代的贵族女性们可以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但由于女性的身份,她们与贵族男性在参政上又有所不同。贵族女性们认为如果她们能够证明她们有影响力,她们也就登上了地方或是国家政治舞台上。贵族女性大多是致力于非正式的政治活动,她们的活动带有更多的公益性,而不是参加正式的议会或是决定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不同的贵族家庭对于贵族女性参与政治活动,也抱有不同的期待。但总体来说,贵族女性还是被允许参与政治活动的。贵族女性充分发挥她们的交际能力,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她们的政治活动很少是为了自己,她们更多的是为了她们的丈夫、儿子或者家族利益。
在经济上,女性自结婚那天起,她的一切就都属于她的丈夫,她所带来的财产要划归到丈夫名下,自己不能够再任意支配。女性要想获得并保持财产只有保持单身或是指望丈夫去世的时候能留给她一部分财产。但是,维多利亚女王作为国王,在经济上并没有受到限制。她与阿尔伯特亲王结婚后,女王名下的财产并没有遵循英国的传统而划归到她丈夫的名下,而是依然归女王所有。
维多利亚时代,贵族女性衣食无忧,享受着荣华富贵,但是贵族家庭繁复的事务,使她们不能仅仅当供人观赏的花瓶。一般情况下,贵族女性要协助丈夫管理家庭事务,以保证家庭的正常运转。特别是,由于贵族男性的社会活动较多,他们常常要出席各种会议,或是管理家族产业,所以管理家庭事务的重任就落在了贵族女性的肩上。所以维多利亚时代的贵族女性大多都以贵族男性的助手的身份出现。即使是她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比丈夫要高、要强,她们也都把自己的产业交给丈夫打理。贵族女性通常做法就是发挥她们的专长,出入宫廷、参加聚会、结交权贵扩大关系网等,利用各种途径为家族经济争取最大的好处。
在婚姻方面,由于贵族阶层人数较少,所以为了结成满意的亲事,贵族们常常是早作准备,精打细算。作为贵族女性,她们的婚姻选择与贵族男性大致相同,她们首先考虑能否嫁给等级较高或是同等级的贵族继承人,其次才会考虑其他选择。贵族女性自幼就为婚姻做准备,她们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每一样都是经过精心培养,以便日后能够吸引贵族男性的目光,结成理想的婚姻。在维多利亚时代时代末期也有一部分贵族陷入了经济危机,所以也有一些贵族放弃了对于爵位的追求,只得把女儿下嫁给商人,以求得经济上的好转。商业巨头也愿意迎娶贵族的女儿,有一位出身贵族的妻子在家中,自然能够引来别人的瞩目。但是这类婚姻在维多利亚时代并不多见。
第三篇: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作品推荐
三立教育www.xiexiebang.com
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作品推荐
今天三立在线教育SAT网为大家带来的是SAT出题点之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作品推荐(上)的相关资讯,备考的烤鸭们,赶紧来看看吧!
1、查尔斯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推荐星级:6星
作家介绍:
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狄更斯是高产作家,他凭借勤奋和天赋创作出一大批经典著作。他又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浪漫和现实中讲述人间真相,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作品推荐:
Oliver Twist《雾都孤儿》
Hard Times《艰难时世》
David Copperfield《大卫·科波菲尔》
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
Great Expectations《远大前程》 三立教育www.xiexiebang.com
2、乔治 艾略特(George Eliot)
推荐星级:5星
作家介绍:
英国作家。原名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1819年出生在华威郡一个中产阶级商人家庭,19世纪英语文学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乔治·艾略特所塑造的人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不像有的批评家所说的是“狭隘的维多利亚时期道德教条”的传声筒。作者本人也曾辩解说:“我的作用是美学意义上的陶冶,而非充当教化的老师——我的目的是要唤起社会道义所呼唤的高尚情感,而不是为社会规定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的是其艺术感染力而不是别的东西,而且她出色的人物塑造技巧使她达到了这一“目的”。
作品推荐:
The Mill on the Floss《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Middlemarch《米德尔马契》
3、威廉 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推荐星级:4星
作家介绍: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英国作家,其代表作品是世界名著《名利场》。与狄更斯齐名,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小说家。萨克雷是处于发展阶段的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严峻法官。其作品对英国社会的种种势利风尚、投机冒险和金钱关系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揭露。他著有多部小说、诗歌、散文、小品,以特写集《势利人脸谱》(1847年)和代表作成名作长篇小说《名利场》(1848年)最为有名。三立教育www.xiexiebang.com
作品推荐:
Vanity Fair《名利场》
4、夏洛蒂 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
推荐星级:6星
作家介绍:
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专收神职人员孤女的慈善性机构——柯文桥女子寄宿学校。在那里,她的两个姐姐玛丽亚和伊丽莎白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利回到家乡,15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作家庭教师,最终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夏洛蒂 勃朗特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 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在死亡的阴影和困惑下,她坚持完成了《谢利》一书,寄托了她对妹妹艾米莉的哀思,并描写了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夏洛蒂·勃朗特善于以抒情的笔法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作品推荐:
Jane Eyre《简爱》
5、艾米莉 勃朗特(Emily Bronte)
推荐星级:5星
作家介绍: 三立教育www.xiexiebang.com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Jane Bronte,1818年7月30日-1848年12月19日),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的作者。这部作品是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此
作品推荐:
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
6、托马斯 哈代(Thomas Hardy)
推荐星级:6星
作家介绍:
英国诗人、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哈代的创作时期包括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的阶段。他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人民,尤其是给农民带来的不幸和灾难,对他们表示同情。他的小说一直以故乡道塞特郡和该郡附近的地区作背景。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工业可言的农业区,但它同样受到资本主义的渗透。特别是七十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侵入破坏了整个农村,使农村的宗法社会的基础彻底崩溃。他观察了农业危机在道塞特郡所造成的悲惨后果,描写这一地区农民所受的灾难。
作品推荐: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德伯家的苔丝》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远离尘嚣》
Jude the Obscure《无名的裘德》
7、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三立教育www.xiexiebang.com
推荐星级:4星
作家介绍: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19世纪后半叶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金银岛》、《化身博士》、《绑架》、《卡特丽娜》等。早期他到处游历,为其创作积累了资源,后期致力于小说创作,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作品风格独特多变,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影响巨大。到了20世纪中期,评论家对其作品进行了新的评价,开始审视史蒂文森而且将他的作品放入西方经典中,并将他列为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作品推荐:
Treasure Island《金银岛》
8、威尔基 柯林斯(William Wilkie Collins)
推荐星级:4星
作家介绍:
威尔基·柯林斯(1824年1月8日~1889年9月23日,William Wilkie Collins),英国侦探小说作家,主要作品有《月亮宝石》和成名作《白衣女人》等。柯林斯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大多神秘莫测,错综复杂,离奇曲折,然后,再用锋利的笔椽,层次分明地一一剖解,拨开疑云。柯林斯在侦探小说领域的主要贡献是在世界侦探小说刚刚起步之际,他将侦探小说从短篇引向长篇,并首先在侦探小说中塑造了一个职业侦探的形象,对后来的作者影响很大。
作品推荐:
The Woman in White《白衣女人》
The Moonstone《月亮宝石》
9、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三立教育www.xiexiebang.com
推荐星级:6星
作家介绍:
19世纪出生在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唯美主义不仅仅是对浪漫主义诗歌的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它的革新。唯美主义运动最著名的思想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这也是此文学运动能够在封建的温文尔雅的英国维多利亚中晚期发展起来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原因之一。1895年王尔德因为所谓的“有伤风化罪”锒铛入狱,即使在服刑期间他的创作灵感也丝毫未受影响。在写给男友的一篇名为《自深深处》的经典作品中,他不止一次说道“我是这个时代艺术与文化的象征”,甚至在他去世前嘴里还喃喃自语道“美,唯有美才是这样”。
作品推荐: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道林 格雷的画像》
10、拉迪亚德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推荐星级:5星
作家介绍:
父亲曾是孟买艺术学校教师,后任拉合尔艺术学校校长和博物馆馆长。吉卜林6岁时被送回英国受教育,17岁中学毕业返回印度,父亲为他在拉合尔找了份工作,担任拉合尔市《军民报》副编辑。由于工作关系,他游篇印度的风土人情以及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生活有相当透彻的了解。吉卜林一生共创作了八部诗集、四部长篇小说、二十一部短篇小说集和历史故事集,以及大量散文、随笔、游记等。他的作品简洁凝练,充满异国情调,尤其在短篇小说方面,是无与伦比的。马克·吐温曾盛赞吉卜林的作品,“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三立教育www.xiexiebang.com
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由于“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他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一位获此奖的作家。
作品推荐:
The Jungle Book《丛林故事》
11、阿瑟 柯南 道尔(Arthur Conan Doyle)
推荐星级:6星
作家介绍:
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堪称侦探悬疑小说的鼻祖。代表作有《福尔摩斯探案集》(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柯南道尔对侦探小说的贡献是巨大的,其小说的故事结构、推理手法和奇巧的构思都给该类题材的小说树立了范本,他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他将侦探小说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可谓是开辟了侦探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的侦探小说。青山刚昌漫画《名侦探柯南》主角江户川柯南即由他的名字化名。
作品推荐:
Sherlock Holmes《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12、路易斯 卡罗尔(Lewis Carroll)
推荐星级:5星
作家介绍: 三立教育www.xiexiebang.com
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童话作家、牧师、摄影师。生性腼腆,患有严重的口吃,但兴趣广泛,对小说、诗歌、逻辑、儿童摄影等颇有造诣。毕业于牛津大学,长期在牛津大学任基督堂学院数学讲师,发表有关于行列式与平行原理的若干数学著作。其间还著有不少散文与打油诗,著名的诗集有《蛇鲨之猎》(1876),其中创造的新词“Snark“(蛇鲨)被英语词典收录。所作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1865)与《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记》(1871)为其代表作品,通过虚幻荒诞的情节,描绘了童趣横生的世界,亦揶揄19世纪后期英国社会的世道人情,含有大量逻辑与文字游戏及仿拟的诗歌,流传与影响甚广。
作品推荐: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爱丽丝梦游仙境》
星级说明:1-5星;5星为满分;6星表示赞美之词,如滚滚长江,滔滔不绝,吐血推荐~
如上就是三立网课教育小编为大家带来的SAT出题点之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作品推荐(上)的相关资讯,掌握最新SAT资讯,敬请关注(三立在线教育SAT网)更多SAT考试资讯以及备考资料免费领!
第四篇: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看宫崎骏的女性观(xiexiebang推荐)
四川师范大学专科毕业论文
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看宫崎骏的女性观
学生姓名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罗思琦 数字媒体学院 影视动画 2012 级 11 班
2012321114 彭婷婷
2015年 4月 24日
第 1 页
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看宫崎骏的女性观
影视动画专业
学生姓名 罗思琦 指导教师 彭婷婷
内容摘要
宫崎骏是当代日本社会直至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动画电影导演之一,创造了很多世界闻名的动画电影。宫崎骏的电影作品主题多为环保、成长、梦想和女性等等,他的作品不仅是儿童少年喜欢,甚至引发了成人对社会、环境、人性以及人类文明的关注。而这其中宫崎骏一直将他的目光放在女性身上,从女性的角度来观察,虽然这位动画大师仍然不能完全避免在当时男权社会的影响下对女性有一些刻板的传统形象,但宫崎骏塑造了一批独立自主坚强的女性人物形象,这对女性自身寻求解放以及平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决定通过分析宫崎骏电影的中女性人物形象以及宫崎骏的一些童年经历和宫崎骏对母亲的感情,对通过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年龄进行分类来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理解和认识宫崎骏的女性观。从宫崎骏希望通过他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来表达的社会意义以及他对男尊女卑社会现象的批判来展开研究。
关键词:宫崎骏 宫崎骏的女性观 女性形象 宫崎骏的母亲
第 2 页 Hayao Miyazaki's view of women from the Hayao
Miyazaki animated film
Profess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animation
Student Luo Siqi
Teacher Peng Tingting
Abstract
Hayao Miyazaki is a contemporary Japanese society until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one of the animation film director, has created many world famous animated films.Hayao Miyazaki's film them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wth, dreams and women and so on, his work is not only the children's love, and even lead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human nature, adult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ncern.Which Hayao Miyazaki has his eyes on the female body, from the female perspective, although the animation master still can not completely avoid some stereotypes of traditional image of women in patriarchal society under the influence, but Hayao Miyazaki created a strong stand on one's own female characters, the women's Liberation and equali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Som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Hayao Miyazaki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ayao Miyazaki in the movie female characters and Hayao Miyazaki's love for his mother, for through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Hayao Miyazaki animated film image age classification analysis.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Hayao Miyazaki's view on women.From the Hayao Miyazaki wish to express through his creation of female characters and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his criticism of the social phenomenon to study think that women are inferior to men.Key words: Hayao Miyazaki Hayao Miyazaki's view of female images in
Hayao Miyazaki's mother-1-
第 3 页
目 录
目录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5
二、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5、6
三、宫崎骏动画电影里女性主义的体现........................................6
(一)宫崎骏对女性的认识...................................................6
(二)实际案例分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对女性的塑造.....................6、7、8、9
四、宫崎骏个人成长的印记..............................................9、10
五、宫崎骏动画电影重要意义...............................................10
(一)宫崎骏电影对女性的意义..............................................10
(二)宫崎骏电影中所想表达的观念..........................................10
(三)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启示............................................10、11
六、结论..................................................................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第 4 页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宫崎骏不管是以日本以亚洲来说,甚至以整个世界来说,他都是一位影响力非常大的动画电影导演大师之一,他制作或导演了多部在世界上名声四起、备受赞誉的动画电影,有人曾经评价宫崎骏为“动画界的黑泽明”。宫崎骏的电影作品主题多数围绕着环保、成长、梦想和女性等主题,虽然是动画电影,但宫崎骏的作品不仅仅是幼龄儿童或者青少年才喜欢,虽然年龄较小儿童或少年观众群体可能不知道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所想告诉我们的深层的含义,但他的动画电影确确实实的引发了成人对社会发展、环境发展、人性以及人类文明发展上面的关注。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一直是他所塑造的重点,他站在女性的角度来观察事情和表达所想,虽然这位动画大师仍不能完全免去在当时男权社会影响下对女性刻板的传统形象,但他塑造了一批独立自主坚强的女性人物形象,对女性群体寻求开明开放以及平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决定年龄长幼来分析宫崎骏动画电影的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在他所制作监制的多不动画电影中选择了他的几部可以算是代表作且为大家所喜欢熟知的作品:《哈尔的移动城堡》、《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的神隐》、《魔女宅急便》、《风之谷》等等几部塑造了典型女性形象的这几部动画电影进行一个研究,通过这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认识,再结合宫崎骏的人生经历、坏境的影响、小时候母亲的影响、母亲在世时的形象性格、母亲去世之前生病躺在病床上给他留下的记忆和印象、他在母亲去世后对母亲的怀念和他在一次访谈中袒露的他对母亲有的特殊的感情以及对当时的社会现状,男尊女卑等这些社会因素或感情因素对宫崎骏的女性形象的认识有什么样的作用。从这个小的方面宫崎骏的女性观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对“宫崎骏的女性观”这个课题的研究有一些新的突破,为全面理解宫崎骏的作品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本文决定分析宫崎骏所制作的动画电影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通过女性人物形象的年龄进行分类。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理解和认识宫崎骏的女性观。从宫崎骏希望通过他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来表达的社会意义以及他对男尊女卑社会现象的批判来展开研究。
分析宫崎骏所制作的动画电影的中女性人物形象,并且对动画电影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年龄分类。对此我选择了宫崎骏的几部经典作品如:《哈尔的移动城堡》、《幽灵公主》、《魔女宅急便》、《风之谷》、《千与千寻》等塑造了典型女性形象的作品进行研究,主要将研究的女性人物形象分类为三种:小孩,年轻女性,年长或者是年老女性。
在网上搜索到相关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的课题研究的文章及资料,在宫崎骏的作品中作为主角人物和重要人物多为女性形象而非男性形象,且大部分的资料当中
第 5 页 都有提到,宫崎骏的母亲对于宫崎骏的女性认识影响这一说,那么就一定要了解宫崎骏的成长经历才能对此课题进行更深的研究。围绕宫崎骏笔下的几位典型女性形象的人物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宫崎骏希望通过他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来理解电影中所表达的社会意义。
三、宫崎骏经典动画电影里女性主义的体现
(一)宫崎骏对女性的认识
在一次关于宫崎骏的访谈中,宫崎骏坦诚的说出了其实他自己对他的母亲宫崎美子有着特殊的感情,即使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宫崎骏仍然十分怀念他的母亲。宫崎骏对母亲的特殊的感情,我觉得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怀念,他所说的这种特殊的感情应该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恋的感情。而我觉得正式因为这种特殊的感情,形成了宫崎骏对母亲的怀念和一种男人对女人的依恋不舍。所以宫崎骏对母亲的这种有些隐晦隐秘的特殊感情也成为了他创作的一部份动力,我觉得可以这么说在很大成都上,宫崎骏把对母亲的这种特殊感情影射了一部分到他所创造的角色中去,所以那些角色才给人一种相似但不相同的感觉,且让人觉得更贴近现实更有感情更生动。而因为宫崎骏的母亲宫崎美子是他最初的女性观以及对女性的认识且他对母亲这种特殊的感情,所以在宫崎骏大部分的女性形象中其实可以说灵感来自于他的妈妈宫崎美子。
宫崎骏是宫崎家里面的第二个儿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之后,日本在疏散国民时宫崎骏一家搬去了宇都宫市和鹿沼市。宫崎骏的母亲是在那个战争年代中日本坚强女性代表,个性开朗,吃苦耐劳,是非分明且非常聪慧有主见。也是因为这样在这样特殊年代下长大的原因,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里面大部分的中年的女性人物角色以及老年的女性人物角色都是特别的独立自主、强壮强悍、有主见,同时这些女性角色却又是心地善良的。
因为二战,日本满目疮痍,国家对于女性的要求随国家的需要和困难发生了变化,社会开始推崇坚强、干练、独立的女性形象。正是因为宫崎骏母亲是为这个年代女性的典型,直接影响了宫崎骏本人对女性的审美观。虽然在动画这些角色的年龄虽然不尽相同,但给人的感觉却又像是来自于同一个人的感觉,都在那个战争年代的女性或者说宫崎骏妈妈所具有的性格特点。宫崎骏所塑造的大部分女性角色其实都是宫崎骏对他母亲的依恋和怀念,有一些含沙射影的带有一些宫崎骏母亲的性格样子。而宫崎骏母亲对母亲的感情以及当时社会环境也是宫崎骏女性认识或对女性形象刻画的来源。
(二)实际案例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对女性的塑造
在宫崎骏动画电影对女性的塑造中,大部分的女性形象中其实都有来自于他的妈妈宫崎美子的投射。即使在年龄方面这些女性角色各不相同有老有少,但是这些女性角色总感觉她们的某些性格方面是同一个人的感觉。开朗强悍外表凶悍但是内心温柔的中老年妇女或者身患疾病的老年富人形象;例如《天空之城》里面
第 6 页 的朵拉这个人物,宫崎骏的兄弟就曾经表示过朵拉的性格和母亲简直一模一样;而在《龙猫》里小月和小梅的妈妈因为生病需要长期住院卧病在床,就跟宫崎骏的母亲后来生病卧床一样;以及宫崎骏本人承认了母亲是其原型的在《悬崖上的金鱼姬》中的脾气奇怪但是内心强大善良最后从轮椅上奇迹般的站起来拥抱了主角宗介的辰婆婆。在塑造中老年女性角色上,宫崎骏很大一部分是在弥补他母亲生病之后的遗憾,例如不能拥抱母亲,母亲长期住院见不到面等等。由此可见,不管是小女孩、年轻女性和老年女性她们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而这些相似的地方就是宫崎骏对于母亲的影射。
而在少女形象的塑造上,宫崎骏更多是体现出了少女的善良温柔坚强和独立等等。如柔弱的少女依旧不屈服于邪恶势力如《天空之城》里的希达,坚强温柔善良如《起风了》里面最后身患肺结核死去的菜穗子,在比如《哈尔的移动城堡》里面的苏菲即使被女巫变成了老人依旧坚强的工作,不自暴自弃,最后拯救了男主角同时用自己积极善良的心态破除了魔法获得了幸福。
在那个时代宫崎骏用自己的想法以及认识塑造出了他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女性在宫崎骏的作品中具有一种双面性。就是既有女性的柔和但在面临到抉择或者是困难的时候也会表现出男性的坚强和毅力。宫崎骏在他的动画电影中肯定了女性的地位,从女性的角度来思考表达了女性的自立自强和寻找自我。这大大的颠覆了当时的男权社会,颠覆了一些传统的性别观点。宫崎骏从他母亲身上看到的那些美好的坚韧不拔的女性品质延伸到了所有的女性身上,他看到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女性的枷锁,他寻求女性的解放。
当时日本国内动荡不安,绝大部分日本女性选择是回归家庭,但是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女性角色大多都是在追寻自己本心。
比如在《魔女宅急便》中的女性角色也是女主角的琪琪,她在成年后选择了离开自己的舒适家外出闯荡,利用魔女的魔法扫帚开启了宅急便来帮人送东西,宅急便也就是现在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快递。从琪琪这个人物中反应出来的就是宫崎骏从母亲身上认识的女性观之一,那就是宫崎骏认为女性是独立自强的。宫崎骏的母亲在当时战争的情况下,需要独自抚养三个孩子以及照顾家里面,在男权社会中宫崎美子给宫崎骏留下的是她独立自强的照顾家里照顾孩子的印象,尽管宫崎美子在宫崎骏6岁的时候就病倒了但是女性独立自主的形象还是或多或少的在宫崎骏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且对于女性独立自强、以及女性也能够撑起一片天的这种形象,也体现在了宫崎骏的另一部著作《风之谷》中。娜乌西卡是《风之谷》的女主角,她是风之谷的公主,她作为一名公主或者说是为族人努力奋斗的勇士并没有获得族人的认可。她周围的女性都密密地裹着头巾或抱着孩子,这大概是宫崎骏为了突出娜乌西卡的与众不同或者说她的特立独行、独立自强的侧面描写;有一幕画面是娜乌西卡把刚刚出生的婴儿抱给了犹巴大师,有一位男族人就说出了“像公主一样健康是很好,但可别像她一样爱去腐海玩”
从外型上来分析,娜乌西卡绝对是一位典型的美女,身材一级棒,脸蛋也非常人能比,红色的短发,修长雪白的大腿。这种对美女的描写描绘其实应该是大多数人对于女性的美丽指出或者说美女的一种比较刻板的认识,社会文化观点通常认为女性的外表和行为应该符合当时社会众人所欣赏的女性应有的气质,而在对于男性应该怎么样却没有相应的要求或者说相对于社会较为标准的范本。当在对娜乌西卡的外貌的描绘上,宫崎骏又给娜乌西卡多了那么一点特立独行的味道。娜乌西卡周围的女性都是密密的裹着头巾或者抱着孩子,给人一种暗示就是
第 7 页 女性不应该抛头露面,或者说女性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的感觉。虽然娜乌西卡是以为典型的比较属于人们刻板认识的美女,但在这上面宫崎骏为娜乌西卡加上了女性的独立自强,为族人而战能够自己撑起一片天的独特的美。从男性角度,男性所欣赏所看好的的女性美,成为女性到底美不美有没有气质的唯一标准。但是这种所谓的男性的欣赏却是完全把女性的独立人格、自我价值、创造性抹杀了;宫崎骏则是通过侧面抨击了这种所谓的男性眼中的女性美,让娜乌西卡的角色更加鲜明,如同她那一头清爽利落且醒目的红色短发让人们见识到了一位独立自主能够为自己的族人而奋斗而战斗的勇士,风之谷中独一无二的公主。
在宫崎骏其他的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里面,苏菲也就是本片的女主角,宫崎骏在片中给苏菲的定位是“城堡的清洁妇”。宫崎骏在本片中塑造的苏菲与他所创作的《熊猫家族》时感觉一样,把女性安排成了家庭主妇的角色,只不过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少了一些《熊猫家族》中小女孩跟小动物像是过家家一起生活的的感觉,更多的为苏菲的生活了一份贴近真实社会生活的现实感和真实感。在这部影片中,宫崎骏根本没有给大家带来以为非常漂亮的美女,宫崎骏恰恰是在极力抹除苏菲外貌这一点,苏菲给人的感觉最多只是面容清秀的一位女孩子;穿着保守甚至连颜色都不显眼鲜艳的连衣裙,裙子的长度也是遮到了她的脚踝,除了手和脸基本没有露在外面的肌肤;而苏菲的背景也不像《风之谷》里面的娜乌西卡是一位公主那么神秘或者高贵,苏菲只是一间平凡简单的从家人手里一直传承下来的帽子店的老板,就连她的帽子都是简简单单很简朴。但是我觉得这是在从另一个方面让大家来理解宫崎骏所想表达的东西,那就是女性并不仅仅是靠外表而散发的魅力和美丽。宫崎骏希望通过外表不出众的苏菲告诉大家的是要重视女性的个性,每一位女性他的独立人格、自我价值以及她的创造性。苏菲跟《风之谷》中娜乌西卡那种显眼让人移不开眼睛的美丽不同,苏菲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并没有输给娜乌西卡。这是宫崎骏通过塑造各种不同的女性角色女性形象想告诉大家的。宫崎骏笔下的老婆婆也有自己的个性和魅力。但是在电影中宫崎骏则把哈尔描绘成了一位对自己样貌十分在意的帅哥或者说美男子,身材高大,外表帅气魅力迷人还是一位强大的魔法师,哈尔甚至会因为苏菲的不小心失误导致他头发的颜色变了不好看而大发脾气等等这些方面来侧面描写了苏菲的不漂亮来突显苏菲的性格。
可见宫崎骏是不愿意去单一的从外表来刻板或是定性女性形象的,他想把女性的个性、价值等通过不同地方展示出来,他也不想界定某种意义上的女性美,把女性塑造成某一种特有的外表或者形象。从某些方面来说,宫崎骏是反对传统女性形象反对刻板女性认知的,甚至可以说宫崎骏在关于女性角色的刻画塑造以及女性价值方面完全是一位大师。在《风之谷》中能明显的看出男性的角色是被一笔带过被忽略甚至只是用来为这部动画女性角色铺垫的,那么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宫崎骏直接把比外表能够与女性一决高下甚至比女性还漂亮的哈尔班上银幕,那他却有点是在证明男性也可以美丽漂亮、外貌出众且让人欣赏的。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苏菲虽然是家庭主妇,受荒野女巫诅咒而变成的九十岁的老奶奶。她不仅世故年迈,不漂亮还很臃肿,甚至还会发脾气骂人,会离家出走,会抗议会不满。在《哈尔的移动城堡》里苏菲是自愿来为城堡打扫的,是出于苏菲自己的意愿,她被请来打扫并不是被理所应当的认为她应该要打扫。其实在现实社会中有太多女性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她们的价值都变得一样了,她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家务劳动意义和她们所拥有的社会价值是什么。她们只是简简单单的家务劳动当成是自己份内的事情,或者说她们觉得这些都是女性的份内事。
第 8 页 当时的女性都被而繁杂的家务所约束,在社会风气以及男权主义下,更多关于照顾家庭照顾家人事无巨细的事情都压在女性身上。所以宫崎骏试图在影片中告诉我们的是女性应该要学会如何独立自强,而不是成为男性或者任何人的附属品或者附庸品。
再来说一说宫崎骏另外一部动画《千与千寻》。女主角千与千寻还是一个小学生,仅仅只有十岁,因为父母她搬到了一个新的城镇,因为迷路和父母的好奇心从一个不起眼的走廊进入了各路神明的度假村,父母在没有求得同意的情况下吃了东西变成了猪,为了拯救父母,千寻选在留在这个城市一个为神明洗澡的地方“汤屋”打工。汤屋的主管人汤婆婆为了让人留下替她工作,所以剥夺了千寻的名字,改为小千。后来曾救过千寻的白龙决定,帮助千寻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并且顺利的回到了原来的世界。同其他几部动画中的女主角相比千寻给观众的最直观的感受应该就是这个小女孩性格很别扭,好像就是隔壁认识的某一个女生一样,让人联想到现实自己身边的女性,千寻没有美丽的外表和神秘的身份也没有让人愿意亲近的人格魅力,而恰恰是这样的描写强化了女性意识。
在宫崎骏的电影中还有一种女性角色的存在是为了鼓励帮助女主角达成目的。她们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思想不靠谁而活。如《魔女宅急便》中的面包店店主、《悬崖上的金鱼姬》里面波妞的妈妈。
汤婆婆在千与千寻里面算是一个最大的BOSS了吧,她贪财小气专横霸道,甚至还剥夺千寻的名字让千寻一辈子都不能离开。但宫崎骏却没有刻意去夸张的营造汤婆婆是个坏人或者是怎么样讨厌的人的形象。即使汤婆婆体型很大法力无边长得很吓人生气的时候还会喷火,但其实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尤其是正面的老者女性形象,宫崎骏曾说过是根据自己母亲形象来塑造的,再加上之前宫崎骏在访谈中袒露过他对自己的母亲有着特殊的感情,这种特殊的感情并不仅仅是一位儿子对一位母亲的感情。由此见得宫崎骏他对女性认识以及对女性有一些的崇拜意识是来自于母亲。
四、宫崎骏个人成长的印记
1941年,正是战争最紧张最激烈的时候,宫崎家的老二,宫崎骏出生了。虽然在当时战争期间日本国内在经济和物质方面比较紧张,但是家境略为富裕的宫崎骏跟其他人相比还是有着比较优越的童年。1944年,日本战争失败的消息已经是定局,日本本土遭到轰炸,宫崎骏一家从东京迁居逃难避到了枥木。跟东京的繁华不同,枥木的乡下生活对于宫崎骏来说是另外一个不一样的体验。宫崎骏的家族是经营飞行器工厂,这种特殊的背景让宫崎骏从小就对飞行器怀有强烈兴趣。从宫崎骏很多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喜爱和执着,如《红猪》《风之谷》等等。到了小学的时候,宫崎骏全家迁回东京,但是这段枥木的这段乡下童年经历,为宫崎骏之后的动画创作累计了大量的素材也为他的动画作品带去了很多灵感。在当时战火蔓延的情况下,因为战争导致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得水生火热、家庭也支离破碎的惨象也给宫崎骏留下了难以忘记的记忆,这正是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出现的“反战”理念的原因。而在战争中独立坚强、抚养着三个孩子的他的母亲宫崎美子,以及宫崎骏对母亲的感情,以及母亲在后来生病之后的深刻印象
第 9 页 也是他的创作原点之一,宫崎骏的母亲宫崎美子在宫崎骏的对于女性认识和动画中女性形象以及性格塑造方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五、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重要意义
(一)宫崎骏电影对女性的意义
在那个男权社会的年代,宫崎骏能够摒弃男尊女卑的想法,发掘女性的独立、自主、坚强的品质,将女性的这些优良品质大胆的融入到他的动画电影的女性角色里面里,为世人带来新的深思以及对女性的新的认识,尤其是男性在看待刻板女性方面带来了新的思维新的价值观,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塑造了形色各异的女性形象,虽然这位动画大师没办法完全免俗,也没办法完全丢弃在男权社会下所受的影响和对女性的刻板认识,但他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从女性的思维来表达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不是弱者,女性也可以独立自主的着一想法,他努力的打破女性的刻板观念,让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在相对中立的传统时又树立除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一点上宫崎骏为社会和观众在对女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说出了平等且更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大众和社会的进步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二)宫崎骏电影中所想表达的观念
宫崎骏电影中所表达的应该是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提倡平等自由的观念。摒弃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希望能够完全中立的平等的看到女性在社会中的形象即使女性能够在有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同时也可以具备温柔体贴的女性形象。宫崎骏作品里面的女性形象不管是少女或者中年妇女或是老年妇人,宫崎骏在刻画出他们传统的形象之中也在告诉我们她们能在困难的时候扛起一片天,这些女性不仅是温柔体贴的,她们在面对苦难时表现出来的坚韧和宽容,不放弃和不妥协的精神正是在现实社会中的女性所具有的。
(三)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启示
中国动画的开始相对于欧美较晚,虽在亚洲国家中曾领先,但由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的动画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市场对外动画大量进口及普及,这中国的动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中国的动画产业跌入了低谷和困境。其实在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不免看到一些对我们的启示,一些独创性和创意,一些和现实社会相对的矛盾和冲突,一些反思一些对当下社会的粗鄙以及宫崎骏坚持的手绘他精细的画风。个人认为中国的动画过于“教条化”,题材单调,里面几乎没有反派的人物,主要人物形象都是非常的聪明、不然就是拥有很强的能力,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完美和光明的形象,但是这往往给人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因为在这个世上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也许这种积极的影响对于幼儿或是儿童有正面的影响,但是这也限制了中国动画的发展。使得中国动画给人一种教条化的感觉,就是好人永远完美无缺,坏人就是那么的一无是处永远都会被好人给打败。这一点对于已经有了对社会和环境认识的青少年或者青年人中壮年人一种乏味教条的
第 10 页 感觉。这一点大大的局限了中国动画的题材,所以中国动画的题材往往就是类似《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模式,即使只是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动画但也给人相同的感觉。在关于处理反面角色这方面,宫崎骏做得非常出色。例如《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她克扣汤屋人、抢走他人的名字让他们自能留下工作再也走不了并且脾气暴躁会喷火,当在汤婆婆毕竟有自己好的一面,例如遵守自己的承诺、十分珍爱自己的孩子等等。中国的动画却做不到如此,往往是非黑即白,动不动就来什么大道理其实这样往往让人更不能接受和吸收动画所想表达的。
由此可见我们还需要多多像国外的学习,如何才能做好一部优秀的不止儿童喜欢甚至能引发成人思考的动画电影,让动画电影潜移默化的对我们进行一次身心灵的洗礼,而不是一看到之后只有无尽的吐槽和无语。
六、结论
宫崎骏作为一代动画大师,他的作品影响了许多人,他对动画的执着,对画画的要求精细方面让人感叹不已。宫崎骏不仅仅是在给我们呈现一部作品,而是在给我们呈现一部艺术片、一场视觉盛宴。他的每一步作品都带有他自己的思想和他想表达给世人给社会的一种深思和一种反思,这使得他的动画电影能独树一帜的原因,而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取材是他的动画电影能够让人们喜爱且由此得到深思和反思的原因。他对每一个细致的地方都要求能够表现得完美能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动画电影并不只是一味的叙述故事或是讲解一个情况,而是隐藏了很多他所映射所想表达的他想告诉我们的东西,那些细小的东西、那些精致的细节往往让人回味。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并不是硬要灌输某一种观念给大众,硬生生的让大众去接受这种观念,而是通过一种无形的影响和一种潜移默化引起了大众的反思,从而对这个方面进行了一种思考,通过由人及己来感染了你。
宫崎骏在关于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充满着自己的感情色彩和想法。不管是在战乱情况下对女性独立自主的一种鼓励、欣赏甚至膜拜,还是他怀着对自己母亲的一种怀念一种特殊的不可袒露的感情,我觉得宫崎骏的爱着自己所画的女性人物的。他对他自己所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复杂但是纯粹的感情。宫崎骏爱着自己所画的女性人物,使得他对人物的刻画更加的精致更加的生动甚至他所画的每一个女性人物都是有自己的灵魂的。虽说当时大社会的影响之下宫崎骏所塑造的的不同的女性人物不能完全丢掉男权社会下所给的一些刻板认识认知,但宫崎骏敢于对这种当时社会所给予的女性的刻板认识发出挑战,并且让自己不受影响勇于打破这种框架的限制,塑造出每一个充满感情的独一无二的且拥有自身灵魂女性角色,宫崎骏的这种创新和勇于打破时代所给的思想束缚和限制,正式因为宫崎骏的创新和敢做勇为让他的动画电影站在了时代的前头,成为了标杆。
第 11 页
参考文献
[1]《中国动画电影的问题探究——宫崎骏动画的启示》 齐永涛 [2]《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看宫崎骏的女性观》 余子佳 [3]《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孙硕颖 [4]《宫崎骏电影与日本民族文化研究》 [5]《宫崎骏的感官世界》 丽川合 [6]《感受宫崎骏》 秦刚
[7]《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 田瑞平
[8]《宫崎骏动画电影中人性回归的书写》 张淋
[9]《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女性角色塑造的艺术手法》 郭斐斐 [10]《浅谈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人性观——涤荡心灵的<千与千寻的神隐>》 张可欣
[11]《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 聂芳 [12]《试论宫崎骏动画中的禅意》 詹璐 [13]《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 朱静池
[14]《儿童视域下的宫崎骏动画女性主体性研究》 陶虹飞 [15]《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女性形象分析》 刘巍
[16]《从<千与千寻>看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美学特色》 王柳静 [17]《童心伴着梦飞翔——浅谈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主角小龄女性化情节》 熊芳
第 12 页
致谢
本文是在彭婷婷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彭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每一次彭老师在检查论文的时候都非常的尽心尽力审核并且给予意见。在修改稿通过时,彭婷婷老师在审核意见时告诉我修改得很不错,可以继续深入。这真的大大的激发了我灵感,使我文思泉涌,马不停蹄的完成了这篇论文。同时,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了关于动漫电影方面的知识,从以前知识爱看动漫到现在能看懂动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以及明白了以前很多在宫崎骏电影中看不懂的伏笔,使我受益匪浅。
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跟我同是彭婷婷老师指导的毕业生同学对我论文写作的指导与帮助,他们不仅是资源共享且还积极分享经验,以及教我论文格式应该怎么改论文的副标题应该怎么写才能切题。他们对我的无私帮助,使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第 13 页
修改清单
(三)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启示
中国动画的开始相对于欧美较晚,虽在亚洲国家中曾领先,但由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的动画迅速发展以及中国市场对外动画大量进口及普及,这中国的动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中国的动画产业跌入了低谷和困境。其实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在对女性主义的体现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对我们的启示,一些独创性和创意,一些和现实社会相对的矛盾和冲突。在中国动画电影中女性角色往往是辅助或者是根本可以一笔带过的角色,她们要么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要么就是附庸在其他的男性角色上。中国的动画的往往是“教条化”这种教条化并不仅仅限于题材或者是在人物性格的设置上,这种“教条化”更是在女性角色上“根深蒂固”。
中国的动画电影要么没有女性角色的出现,要么女性角色出现就一定是需要衬托某一个男性角色的英勇无畏等。即使是在现在刚出现的一些人气较高的动画中对女性塑造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中国惊奇先生》,即使在动画中给予了女主角一个在人们心中应该是勇敢的警察身份,但是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女主角往往是被藏在了男性角色的身后且给人一种有勇无谋只会逞强的感觉。女主角的这种“逞强”其实就是中国动画电影“教条化”的具体体现。即是大家觉得女主角根本没有能力能够保护自己,也没有能力能够保护别人,性子软心软不愿意面对,只是个性好强不愿意服输罢了。严格一点来说我觉得这完全是对女性的一种诋毁,根本没有从女性的角度去看去想去描述,也没有想过女性并不仅仅是“逞强”而是真的有实力能够独立自主。这在另一方面完全抹杀了女性的价值和个性。
而在对女性的价值和个性塑造方面,宫崎骏做得非常出色。例如《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她克扣汤屋人、抢走他人的名字让他们名字让他人只能留下工作再也走不了并且脾气暴躁会喷火,当在汤婆婆毕竟有自己好的一面,例如遵守自己的承诺、十分珍爱自己的孩子等等。汤婆婆在某种意义上是属于反面女性形象,但宫崎骏看到了一个女性角色应该有的两面性以及他的身上所有的价值。
中国动画电影的“教条化”或者说被“教条化”与中国传统和历史密切相关,我们必须向他人学习而不是一味排外,一步步的从学习中来汲取他人的经验来提升自己,我们想的不应该仅仅只是怎样做好一部儿童喜爱的动画电影,而是用自身的角度来思考来设计。
第 14 页
六、结论
宫崎骏作为一代动画大师,他的作品影响了许多人,他对动画的执着,对画画的要求精细方面让人感叹不已。宫崎骏不仅仅是在给我们呈现一部作品,而是在给我们呈现一部艺术片、一场视觉盛宴。
宫崎骏在关于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充满着自己的感情色彩和想法。不管是在战乱情况下对女性独立自主的一种鼓励、欣赏甚至膜拜,还是他怀着对自己母亲的一种怀念一种特殊的不可袒露的感情,我觉得宫崎骏的爱着自己所画的女性人物的。他对他自己所塑造的每一个女性人物都有一种复杂但是纯粹的感情。宫崎骏爱着自己所画的女性人物,使得他对人物的刻画更加的精致更加的生动甚至他所画的每一个女性人物都是有自己的灵魂的。虽说当时大社会的影响之下宫崎骏所塑造的的不同的女性人物不能完全丢掉男权社会下所给的一些刻板认识认知,但宫崎骏敢于对这种当时社会所给予的女性的刻板认识发出挑战,并且让自己不受影响勇于打破这种框架的限制,塑造出每一个充满感情的独一无二的且拥有自身灵魂女性角色。
宫崎骏塑造的每一个女性角色都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她们所具有的价值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他动画电影中,而是体现在每一个现实社会的女性身上。宫崎骏所想表达的女性不仅仅只是限于外表的美丽,他所展现的每一个女性人物角色都是各不相同的,拥有美丽的外表神秘身份或是邻家亲切或是简单朴实,她们都拥有自身的个性和价值,她们或勇敢无畏或亲切可人等等。宫崎骏着力塑造的这些方面都是他想告诉世人的现实女性所拥有的价值。宫崎骏并不仅仅只是在做一部儿童喜欢的动画,他而是在描绘一个新的世界,给儿童、青少年、成人甚至社会引导和塑造一种更为正确的认识女性了解女性的价值的方式方法。
我觉得正是宫崎骏的这种执着和创新以及他勇于打破时代所给的思想束缚和限制,让他的动画电影站在了时代的前头,成为了标杆。
第 15 页
第五篇:解析《名利场》中女性的性格与命运
解析《名利场》中女性的性格与命运
摘 要:本文通过对《名利场》中爱米丽亚和利蓓加对待爱情、婚姻和孩子的不同心态和行为进行对比,深入分析两位女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命运,爱米丽亚软弱单纯,一味盲目地执着于幻影般的爱情,最终幻影破灭,虽得到了多宾的爱,却不像当初那般炙热;利蓓加工于心计,追求名利地位,不惜以丢弃自己的爱情婚姻家庭为代价,最终不被上流社会所接纳,也被家庭拒之门外。从而得出对爱情婚姻和人生追求应具有正确态度的启示。
关键词:性格;婚姻;独立;名利;幸福
故事主要讲述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的不同命运。故事里有两个重要的女性人物——利蓓加和爱米丽亚。利蓓加从小受下层社会的熏染,长大后接受过高等教育,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她的个性被扭曲,一味地追逐名利。她工于心计,虚伪,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她费尽心机地要求这个社会接纳她,让所有的男人都倾慕她。在这些有地位的男人的奉承中,她的虚荣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虽最终跻身名流,却众叛亲离,遭人唾弃。另一个是漂亮姑娘爱米丽亚,一个单纯的女人,简单到不懂得生活是什么。她盲目地爱着浪荡子奥斯本。她把自己与奥斯本的幻影般的爱和婚姻当作神来膜拜。对多宾少校这样有责任心、甘于寂寞、勇于奉献的男人却视而不见,并且一再地刺伤他的心。两人最终虽结婚了,却没有了以前那种炙热的爱。小说中的爱米丽亚和利蓓加代表的是两个极端,不同的人物性格注定了不同的人物命运。本文试通过对两位女主人公的家庭背景、爱情、婚姻、家庭等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得出一些关于爱情,关于人生追求的启示。
一、家庭背景
利蓓加和爱米丽亚都是平克顿女子学校的学生,但她们的家庭背景却大不一样。
(一)爱米丽亚的家庭背景
爱米丽亚的生活环境是稳定的:出生于一个富有的、有名望的家庭,父亲是一个有钱的伦敦商人,哥哥是个收税官。由于她出身好,在平克顿女子学校,人们都喜欢她,称赞她是个好姑娘,像个温柔敦厚的天使。上有爱护她的父母兄长,下有喜爱她的女伴和佣人,所以爱米丽亚认为世界是如此的美好,似乎不存在任何瑕疵。生活的优越使她看不到社会的本质,也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改变,以至于后来她的家庭破落,她不敢也不愿勇敢地面对现实,而只是一味地缅怀过去养尊处优的生活。对待爱情问题上,她更是懵懂无知,盲目地爱着纨绔子弟、花心公子乔治,却对对她一往情深的多宾视而不见。在爱米丽亚身上,我们丝毫找不到与生活作斗争的顽强精神,这与利蓓加积极进取的人生奋斗精神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二)利蓓加的家庭背景
利蓓加的母亲是个唱歌剧的法国女人,很早就死了。父亲是个穷困潦倒的画
家,没有什么作为。由于其家世卑微,从小利蓓加就生活在一个贫困、受人歧视的环境中。在平克顿女子学校,她过着半读半教的生活,除了善良、温柔的爱米丽外,身边一个朋友也没有。一无所有的利蓓加小小年纪就饱尝了人世的艰辛,再加上当时的社会是一个虚伪、势利的名利市场,什么东西都可以出卖,包括土地、荣誉、领土、妻子、儿女、身体等,所以利蓓加从小便有了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拼命获取金钱以便跻身进入上流社会,过上富裕、悠闲的生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名利市场的实质在利蓓加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她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冷暖,富人与穷人的生活悬殊是如此之大。她满腹牢骚,埋怨生活的不平,于是她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报复,这便注定了她今后的人生之路。
[1](89)那就是追逐名利,沽名钓誉。
二、对待爱情和婚姻
(一)爱米丽亚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
优越的成长环境、母亲的呵护塑造出温柔可人的爱米丽亚,赋予她为爱无私奉献的纯情。她把爱情与命运的赌注全押在乔治·奥斯本身上。“他是她的欧洲,她的皇帝,他是她的太阳,她的月亮”。[2](101)爱米丽亚把自己全部的梦想托付给了奥斯本,但奥斯本是不可能给她这种幸福的。因为爱米丽亚心目中的英雄只不过是个爱慕虚荣的,根本不可能带给她幸福的纨绔子弟。乔治·奥斯本在外面赌博、嬉戏取乐,使她备受冷落。但她还在痴情地爱着,以至于在得到丈夫中弹阵亡的消息后,爱米丽亚顿感天昏地暗,五内俱焚。她受不了这个打击,在都宾和好心人的劝慰下,她才从绝望中苦撑过来。都宾是个德才兼备的军人,他一直暗恋着爱米丽亚,他给予她及其全家无私的帮助,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而爱米丽亚不为所动,独守妇道。最终,还是在利蓓加拿出乔治约她私奔的纸条后,出于对乔治的失望和寻找生活的依赖,爱米丽亚才投入都宾的怀抱。多愁善感的爱米丽亚与生俱来的对周围的人有莫名的依赖,使之在男权社会处于从属地位,但她并不介意,她是把爱情和婚姻当成一生的事业来经营。她是一个庸俗的理想主义者和空泛的爱情至上主义的典型。爱米丽亚对生活现实了解甚少,缺乏独立精神,没有见识,没有才能,没有趣味,是一个单纯的女人,简单到不懂得生活是什么,对于家庭变故,她知之很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恋爱中,对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全然不关心。爱米丽亚实质上也是社会的祭品,同样处于“名利市场”,但她屈从于环境,不敢面对现实,以逆来顺受的方式来适应这个社会,她的生活显得孤单和无助。她无意识也不敢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只是被动地接受。她缺乏适应社会和识别是非的能力。更可悲的是她对待爱情一头雾水,愚昧无知。
(二)利蓓加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
对于爱情,利蓓加是实利派的一员。由于利蓓加出身低微贫贱,从小品尝到生活的艰辛,再加上她接受了父亲对她的负面影响,“贫穷的生活已经使她养成阴沉沉的脾气,比同龄的孩子懂事得多”。[3](104)生活中她处处流露出一种机警狡诈、唯利是图的个性,梦想摆脱困境,进入上层社会。在爱米丽亚家中的时候,她对爱米丽亚蠢笨的哥哥乔瑟夫故作多情,百般逗引,无奈嫁给乔瑟夫的计划受挫。随后她依靠自己的聪明、机智赢得了腰缠万贯的独身老太太——克劳莱小姐的欢心。她盯上了其侄子罗登,因为老太太一伸腿,遗产不说全部,至少大部分也由罗登继承。但因为和罗登秘密结婚,她卑微的身份激怒了克劳莱小姐,使其继承财产的梦想彻底毁灭。但利蓓加并没有放弃她追逐的梦想。随丈夫开赴前线在布鲁塞尔期间,她卖弄风骚,周旋于各种交际场合,挑逗爱米丽亚的哥哥乔瑟夫,勾引爱米丽亚的丈夫乔治。回到英国后,利蓓加利用色相并依靠罗登的哥哥国会议员华脱爵士和嫂子吉恩夫人的引见,进宫见了国王,“一登龙门,则身价十
[1](107)倍”,终于成为上流社会一颗娇艳的明星,到达了她人生辉煌耀眼的顶峰。而最终冷暖无常的世态人情使利蓓加的命运急转直下。但是利蓓加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只是她获取金钱与名利,在上流社会占有了一席之地的工具,是利蓓加追逐名利的一个有力筹码。“爱情”在利蓓加的人生字典里被加上了“切实”二字,“切实的爱情”使她最终收获了名利,可是她所失去的又是名
[2](23)利所不能代替的。
三、对待家庭和孩子
(一)爱米丽亚对待家庭和孩子的态度
爱米丽亚是男权社会中典型的贤妻良母形象,家庭和孩子是她的一切。丈夫死后,儿子便成了她生活中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把全部希望和心血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在儿子身上,她看见了死去的丈夫,只不过儿子比爸爸更好”,[3](108)破产后,虽然经济窘迫,考虑到儿子的未来,爱米丽亚决定送儿子回到爷爷身边。在不得不放弃抚养权后,她走过半个伦敦城,只是为了看看儿子窗口的灯光。因为没有经济来源,最后爱米丽亚只能放弃儿子,但她一直把儿子看作她的偶像,她的骄傲。她对儿子的爱也十分自私,任何人包括连她母亲在内侵犯她做母亲的责任时,她便怒不可遏,奋不顾身,惹恼了自己的母亲。在家里最危难的时候,眼中也只有儿子,她并没有帮家里分担不幸。小乔治后来成为爱米丽亚的唯一精神寄托,一切好的都是小乔治的,可小乔治似乎并不怎么听话,只想穿好的,吃好的,当他的祖父认他之后,他便每天骑着祖父送的小马车招摇过市。爱米丽亚倾注的爱又是一个失败。
(二)利蓓加对待家庭和孩子的态度
利蓓加则正好相反,她把她的丈夫当成高级仆人,她并不是真正的爱他,只是因为钱财才和他结婚。她也有一个跟爱米丽亚同龄的儿子,但她对儿子的态度截然不同,她生下小罗登之后,便把他寄养在巴黎近郊的村子里。她甚至弄不清孩子的年龄和头发颜色。与儿子共同生活以后,儿子在阁楼上啼哭,利蓓加和她的情人斯丹恩勋爵及其他客人却在楼下说笑,谈论歌剧。直到小罗登有望成为大伯的财产继承人后,利蓓加才给儿子写了一封亲热的信。与爱米丽亚贤妻良母的形象相比,利蓓加绝对称不上伟大的母亲,她也因此付出了代价,儿子长大后虽付给她一笔钱,但拒绝与她来往。虽说爱孩子是女人的天性,但两位女主人公对待孩子的不同态度也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尤其对于利蓓加来说,是由于她缺乏母爱,是环境造成的。利蓓加的母亲是绝非贤妻良母的流浪舞女,几乎从未给过她母爱和家庭的温暖,更不用说在她头脑中留下一位好母亲的印象了。更主要的就是利蓓加的人生追求是名利和地位,她并不重视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也因此她失去作为母亲应得到的儿子的爱,只得到了儿子的钱。
四、性格和命运
(一)爱米丽亚的性格和命运
爱米丽亚是一个柔弱温顺、善良天真的女人,一个爱人如己、怜悯他人的慈善者,一个忠贞不渝的“殉道者”。她是个平庸之辈,无力反抗命运,盲目地追求虚无的浪荡子的爱情。爱米丽亚似乎除了爱情以外从未有过什么人生目的,从学校毕业一直到她和都宾上尉结婚,她过的都是屈从、忍受的生活,整天沉迷于幻想之中,以个人为中心,连其母亲也认为她太过于纵容、迁就儿子,不顾父母家人。爱米丽亚完全接受男权社会的逻辑和规章制度,用自己的母性负担和自由换来“女性化”的虚假财富。她逐渐失去自我,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丈夫的恩施之上。这样在因女性气质受到赞扬的同时,她也被指责为无知、无能和懦弱。她
[1](98)是一个庸俗的理想主义者和空泛的爱情至上主义的典型。作者萨克雷是这样
评价爱米丽亚的:“她是一支寄生藤,只有在结实的老橡树上才能抽芽。”[2](110)而她对于爱情是盲目而无知的,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心执迷于浪荡子乔治,对于深情而又有责任感的都宾视而不见。乔治甚至在蜜月里都想着和其他的女人私奔,他是个不值得托付终身的人。而都宾是个德才兼备的军人,他深深地爱着爱米丽亚,他给予她及其全家无私的帮助,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而爱米丽亚不为所动,独守妇道。最终,还是在利蓓加拿出乔治约她私奔的纸条后,出于对乔治的失望和寻找生活依赖才投入都宾的怀抱。虽然最终二人终成眷属,都宾对她的爱已不如当初那般炙热。
(二)利蓓加的性格和命运
利蓓加天生丽质,聪明,多才多艺,然而她却用这些优越条件游戏人生,愚弄他人,追名逐利。利蓓加在生活的逆境中,敢于抗争,勇于拼搏,不安现状,性格中有光彩的一面。但是她的性格中更多的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黑暗面。她是畸形环境孕育出的一个“怪胎”,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
[3](98)义者和庸俗实用主义者的典型。她试图和爱米丽亚的哥哥结婚,仅仅是由于
他是收税官,有着令人欣羡的钱财;她与罗登的婚姻更是由于金钱,她以为罗登能继承他姑妈的财产,并能借此踏入上层社会。最终,追名逐利的她不仅被名利所误,身败名裂,被上流社会踢出门外,而且失去了温馨的家庭,甜美的爱情和宝贵的亲情。从两位女主人公对待爱情婚姻和各自的人生追求的不同态度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以及两人不同的命运,而追根溯源,爱米丽亚是由于违背人性的自我牺牲精神及盲目的爱情观念,利蓓加是由于不择手段的、唯利是图的、追求名利的人生追求。
在当时的英国上流社会,她们的精神为神权、夫权所窒息,女性意识自我异化,把自身利益的获得置于男性的恩施之上,女性的价值定位和衡量标准完全系于男性的掌握之中。这是由当时女性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离开了男性的经济支撑,女性就无法生存。而女性要获得自己的地位,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并有所作为,这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利蓓加和爱米丽亚两人的个性特征自然而然地被打上时代的烙印。
五、结束语
优越的生长环境赋予爱米丽亚一颗仁爱的心, 但过分的仁爱便是无能懦弱。作为男权社会的女性典范, 她温柔善良, 对爱情忠贞不二, 对儿子尽职尽责, 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在她的女性气质受到赞扬时, 她也逐渐失去了自我, 失去了抗争的能力, 只能在男性的笼罩下被动的生活, 主动承认自己的依附地位。而她的爱情也是盲目无知和极端愚蠢的。她追求的只是个幻影,对于身边的真爱却无动于衷。她既无经济的独立,也无人格的独立,更没有基本的常识,不辨感情的真假,不懂得真正的爱情的意义。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两情相悦,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彼此忠诚,心甘情愿地为彼此付出,使彼此得到幸福。真正的爱情应该建立在经济和人格独立的基础上,不存在一味的依附和妥协。并且,当爱情来临时,我们要勇敢地追求,积极地把握。同时,从爱米丽亚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女人应当把自己的工作当作精神寄托,通过经济独立来取得更好的人格独立,把学习当作陶冶性情的手段,并且自如地保持女性独立而坚强的风格,而不是盲目的把爱情当成生活的全部。[1](66)
利蓓加出身寒门,处于社会的底层。她凭借自己的美貌、才华、谈吐来获取金钱,名望,地位,企图进入上流社会。为了达到她的目的,她不择手段,出卖自己的人生幸福,出卖自己的爱情,甚至于丢弃了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因此,她丧失了很多。首先她丧失了自我,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下的一个典型代表,成为这个名利场社会的代言人。其次,爱情、婚姻、家庭是利蓓加所不能得到的。在社会这个名利场上,她追求的仅是如过眼云烟的浮名虚利和所谓的上流社会。她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不知道什么是应该追求的积极的人生目标。在名利场上,她丧失了自我,沦为金钱的奴隶。同时她也失去了女性应得的幸福——甜美的爱情,幸福的婚姻和温暖的家庭。
《名利场》通过情节的安排企图说明“一切都是浮名浮利”,[2](88)标题本身出自班扬的《天路历程》,他揭开了资本主义社会五光十色的繁荣外表,让人们看到它的本质。萨克雷自己说过,他在《名利场》里要写“一群极端愚蠢自私的人,不顾一切地为非作歹而又热烈追求浮名浮利”,同时,他又说,书中所描写的“全是死亡、争吵、金钱和病痛”。[3](115)掩卷沉思,生命中除了名与利还剩下些什么呢?也许,觥筹交错,灯红酒绿中,你会发觉你要的不仅仅是恭维、奉承,还需要一种坦然与真诚,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比名利更重要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甜美的爱情,比如幸福的婚姻,比如温暖的家庭。爱慕虚荣,追名逐利不会有长久的幸福,只能满足一时的某种浅薄的愿望。用一颗大智慧者的心,简单地活着,简单地思考,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活,以出世的心情和入世的态度来体验善良、宽容、谦和、淳朴、友爱、和平与宁静,寻找身体和心灵的归宿,为社会、为他人多做些贡献,从中领略生命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