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性化的语言
个性化的语言
诠释
什么是个性化的语言呢?我们说,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是脱离了大众化的话语范式,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语言。它往往具有很强的私密性,久而久之,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从大量的初中生作文语言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说假话,言不由衷;说大话,云山雾罩;说空话,空洞无物;说套话,人云亦云。具体表现为——
语言枯涩。最突出的表现是词汇贫乏。这肯定与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有关,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生对学过的词语不善于运用,写出来的文章总是那几个词语,总是那几种句式,干巴巴的几条筋,读来味同嚼蜡。这样枯涩的语言当然就难以显示出个性了。
陈词滥调。写外貌——大眼睛,苹果脸;写景物——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写时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写惊奇——嘴巴张成了O型;写着急——像热锅上的蚂蚁;写嘴馋——馋猫„„这些流水线上复制出来的话语标本长盛不衰,个性早已湮没殆尽。
故作深沉。主要表现为语言的成人化。动不动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失败是成功之母”、“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语言“成熟”之至,思想老气横秋,毫无与自己的年龄和生活相契合的话语机智,完全失去了青少年学生的天性。
空洞无物。语言基本上是“假”、“大”、“空”的混合物。开篇转弯抹角,结尾喋喋不休,中间亦是“空手道”,看上去多是些似观点非观点的句子,叙述不像叙述,描写不像描写,议论不像议论,大多是一些标签式的口号,甚至找不出一点属于个人的语言创意。
以上几点,可以说是制约学生个性化语言表达的“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认识语言的个性
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语言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不同,语言表达也就不同。所以,我们能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中领悟到东北的语言风味,从老舍的《骆驼祥子》中感受到北京的话语风格,还有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李杭育笔下的“葛川江”,其语言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语言。性格不同,语言殊异。同是火爆脾气,武松的语言率直坦荡,鲁智深的语言耿直刚烈,李逵的语言则憨直鲁莽。
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语言。农民语言的朴拙,工人语言的直率,军人语言的坦诚,商人语言的圆通,知识分子语言的雅致,无不打上了职业的烙印。
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语言。孩童的语言天真活泼,青年人的语言大胆爽快,中年人的语言成熟稳重,老年人的语言睿智深刻,这些都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我们应该知道,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语言。同是一怀愁绪,有人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有人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有人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人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还有很多很多的“不同”,正是这些“不同”,构成了语言的个性,也正是这些个性使得我们的语言世界绚烂多姿、异彩纷呈。我们只有从思想上充分认识语言的“个性”,才会付诸笔墨,从而打造出富有个性的语言。
二、感受语言的个性
感受语言,重点是对语言的领悟与鉴赏,从中感受到个性化语言的无穷魅力。下面我们列举几段文字,重点感受一下语言表达的个性——
(1)杜甫,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代诗骄,他那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形象屹立在我面前:他在马上吟雨,在床前听雨,在山陵苦雨,在田间祈雨,在槛内思雨,在草堂唱雨,在江畔对雨,在战场悲雨,在驿路卧雨,在舟中忧雨„„(《散文选刊》)
这一段文字的最大个性是“吟”、“听”、“苦”“祈”、“思”、“唱”、“对”、“悲”、“卧”、“忧”这一组动词的巧妙运用。作者通过这些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杜甫诗中的“雨”,“雨”中的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腾格里,只有黄色。腾格里的地,是黄色的:黄色的沙海、黄色的沙浪、黄色的沙丘、黄色的沙粒。腾格里的植物,是黄色的:黄色的沙棘、黄色的沙枣、黄色的梭梭、黄色的小草。腾格里的动物,是黄色的:黄色的骆驼、黄色的沙狼、黄色的沙兔、黄色的沙雀。连天也是黄色的——黄色的太阳、黄色的月亮、黄色的星星、黄色的云朵„„腾格里,黄色的一统天下!(海飞《腾格里世界色》)
本段文字的最大个性是高频率地使用“黄色”这一个词,作者连续用了22次“黄色”,将腾格里的“黄色”展示得淋漓尽致。
(3)见问题闭眼;见困难斜眼;见表扬瞪眼;见钞票红眼;见礼物花眼;见同志翻眼;见群众白眼;见选举傻眼。(《特别关注》)
这一段文字的个性是运用了“同字”的手法,通过各种各样的“眼”,形象地概括了某些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既精练又传神。
(4)水是慷慨的天使。雨霏霏可以滋田,雪皑皑可以沃野,江滔滔可以扬帆,湖泱泱可以荡舟,河清清可以爽心,泉汨汨可以悦耳,茶津津可以润喉,酒醇醇可以助兴„„(李存葆《沂蒙九章》)
一段文字中用一两个叠词我们往往不会在意,但本段文字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叠词,鲜明的个性便扑面而来了。
(5)环形的岸线。椰子林。潜水艇。海风吹到海边的浪沫。白色的浪沫。海鸥伏在天空中。岁月的岩石上长着毛绒绒的苔藓。清润得无处落脚的岩石。潜水艇游进海深处。鲜嫩的海底生长着粉红色的洁净。那些柔软的海底上盘吸着的触角轻轻捺动潜游者的躯体。(秦旭《墙外花香》)
这段文字无论写景、叙事还是写人,一句话一幅画面,语言干净利索,且每句话都用句号,形式新颖,个性突出。
(6)(在语文中)思壮阔,你则有金戈铁马,大河澎湃;想清新,你则有小桥流水,江南红杏;品幽远,你则有秦时明月,汉时雄关;诉悲凉,你则有骨横朔野,魂逐风蓬;说凄婉,你则有泪洒斑竹,情寄潇湘;论哲思,你则有庐山真面,柳暗花明„„(《我心中的语文》)
这是一段写得很美的文字,其个性主要是化用古人的诗文名句,从而表现了语文的博大与丰厚之美。
(7)张平不“平”,“西泠”不泠,一年一个台阶,一步一个高招,“西泠集团”始终是杭城人的“热门话题”„„“别具只眼”的张平在杭城这块“别有天地”中,靠着聪明才智,仗着胆略与魄力,“别出心裁”地营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崭新局面。(《西泠魂》)
本段文字的个性特色是在叙述中,将“别具只眼”、“别有天地”、“别出心裁”、“别开生面”四个带“别”字的成语,巧妙地连缀在一起,读起来真是别有韵味。
(8)《水浒传》讲述了人与国家的关系,讲述了国家与“革命”的主题,军队教练林冲,县政府干部宋江,村干部晁盖,县政府工作人员武松,政法干部雷横、朱仝、鲁智深,民办教师吴用,土地集中经营者卢俊义,待业青年史进,这些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人,在怎样的条件下竟成了“匪”。(《文汇报》)
此段文字因称谓的“时空错位”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作者将一些极具现代意识的词语“嫁接”到古典名著中的人物身上,使得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
(9)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妻子外出买东西,从未管过孩子的统计学家,勉强答应照管一下四个年幼的孩子。当妻子回家时,他交给她一张字条,上边写着:“擦眼泪8次;系鞋带15次;给每个孩子吹玩具气球各5次;每个气球平均寿命10秒钟;警告孩子不要横穿马路26次;孩子坚持要穿马路26次;我还想过这样的星期六0次。(《一个统计学家的故事》)
这一段文字实在是精妙之至,统计学家的性格在作者极具个性的叙述中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笔者选取这么多例子,就是想让同学们从成人的语言中充分感知语言的个性。
三、张扬语言的个性
仅有对语言个性化的认识和感受当然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运用语言。只有在运用中努力张扬自己的个性,语言的魅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个性化的语言需要词句的新鲜。
这就是说,遣词造句应力避陈词滥调,力戒人云亦云,要多多打造具有个人”版权“的句子。有时候,一个词语能救活一个句子,一句妙语能激活一段文字。请看下面的例子:
(1)路窄得已容不下我瘦瘦的身影。(将”窄“换成”瘦“)
(2)寒冬的数声鸡鸣啼亮了又一个早晨。(将”声“换成”句“)
(3)老师一串串清晰的脚印留在弯弯的小路上。(将”留“换成”板书“)
(4)班主任老师又在喋喋不休地向我们讲述人生的意义。(加点部分换成”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
(5)阳光照进香樟林,满园都是清脆悦耳的鸟声。(加点部分换成”平平仄仄的鸟语“)
以上五例,有的只改动了一个词,有的只变动了一个短句,但语言的味道却大不相同。由此可见,词句的新鲜太重要了!
2。个性化的语言需要角度的巧妙。
所谓角度巧妙,指的是句子的切入角度突破常规,从人们意想不到的切入视角中,写出语言的个性。请看下面的例子:
(1)小姗姗把爸爸丢了,急得哇哇直哭。
(2)小舢板摇动了大海。
(3)大柳树搅动满天风雨。
(4)蓝天上飘浮着满河星星。
(5)爸爸的爸爸又不见了,这个疯老头哪儿去了呢?
以上五个句子,在叙述角度上表现出独特的个性。若写成”爸爸丢了小姗姗“、”大海摇动小舢板“、”满天风雨搅动大柳树“、”河面上飘浮着星星“、”爷爷又不见了“,句子的表达就毫无个性可言了。
3。个性化的语言需要形式的别致。
这种别致的形式大多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组合样式,它在句子的组装、句式的变换、词语的搭配等等方面都突破了惯用模式,往往有一种新奇之美。请看下面的例子:
(1)母亲那只高高挥动的手,散发着默默的叮咛。
(2)一茬茬老去的心愿,在秋风里摇曳成一片苍凉。
(3)三个小姑娘,一个秀气,一个洋气,一个土气。秀气的满是灵气,洋气的全是娇气,土气的露出几分傻气。
(4)男生是一个很男生的男生,女生是一个很女生的女生。这很男生的男生和很女生的女生凑成了同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5)这就是题海——永远做不完的基础题巩固题补充题综合题提高题边缘题压轴题,令你头皮发麻眼睛发花心口发慌手脚发抖。
(1)(2)运用了词语的超常搭配;(3)运用了”同字“的手法,(4)的叙述形式别具一格,(5)故意省略标点,让人们在没有标点的长句中感受题海的压抑和郁闷。正是因为形式别致,语言才充满了个性。
4。个性化的语言需要文笔的活泼。
语言要有个性,肯定离不开生动活泼的文笔,这就需要作者纵横捭阖,让自己的文笔飞起来。请看下面的例子:
老师呵,您不是说要过文言文背诵关吗?那我就背给您听吧——”‘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几句吐字要清清楚楚,以增加透明度)”北山愚公太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这几句运用快节奏,滚瓜烂熟么)”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究竟是孙子有了儿子,还是儿子有了孙子?不妙,压低声音)“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孙子儿子„„儿子孙子„„”(咕咕哝哝,哼哼叽叽,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在背书还是在念经)“好啦好啦,这次算你过关,下次声音大点!”老师终于挂出了“免战牌”。
这段文字写“背书”的经过,生动,活泼,风趣,主要得益于作者灵动的文笔。
5。个性化的语言需要意蕴的丰厚。
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语言的个性当然离不开丰厚的意蕴。所谓意蕴丰厚,指的是语言优美凝练,含蓄隽永,“字唯期少,意唯期多”。请看下面几例:
(1)成群的白鹤聚散无常,一起在夕阳里,翅膀驮了霞光齐飞。
(2)村歌——鞭花上脆生生颤了几个音节,便被黑骏马驮进草原。
(3)老牛的长尾无意一甩,一个未经构思的黄昏,就随乌鸦翅上的斜阳飘落下来。
(4)奶奶的童话,连同那遥远的歌,一块儿为我编织了睡意,把我送到一个星星与蝙蝠酿造的梦境中。
(5)河中间,几只携侣夜游的小舟,载着月光划出一两声浅浅的欸乃与呢喃。
以上五句美得让人心醉,这与语言的优美意蕴有很大关系,而语言一旦有了意蕴,既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诗意,又能让人感受到独特的魅力。
典范
心灵的变奏
武汉考生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唱着韩磊的歌,我感到“逃亡”不是悲壮而是浪漫。
我爱好音乐,有我自己的方式:我能观察音乐的形状,触摸音乐的质地,品尝音乐的滋味。音乐融进了我的血液,我的体内流淌的就是音乐。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长大的我也长大了父母对我的期望。当16岁的我感到承载的希望已成为难言的痛苦时,我选择了流浪——以逃避希望。我终于可以摆脱那不堪重负的期望,而能轻松、快活度日了。
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流浪的我却无法找到工作。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我只有咬住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
我很无奈。走在异地的大街上,我觉得我是一匹年轻而老迈的狼,无力地走在刚刚开始的人生路上。我迷茫地抬头看天,看见大片乌云低低地压在头顶上。雨,快要来了。
“别让我在这寒冷的星空,独自地走在这生命的荒原里,别让我带着凄凉的背影,独自地走在这无尽的期待里。”
默唱着《独行》,我感到了孤独。
酝酿已久的雨说下就下,肆无忌惮,酣畅淋漓。也好,雨正好掩盖了我决堤的眼泪。成为雨中风景的我忽地想起了秦腔,那来自厚重的黄土地,在沟沟峁峁吼出来的声音,不正是对生命痛苦的宣泄么?此时,我听见秦腔撞击我身体发出的金属声。就在雨中的大街上,我用秦腔吼出了痛苦的成长体验,没有人能听懂我奇怪的声音,更没有人听懂我来自心里的声音。
“我背负着幸福,却追寻着痛苦;回家,也许是你唯一的去路。”“随身听”里齐豫唱道。
夜晚,我躺在地下室里,让自己死去,让音乐醒着。
许久之后,我觉得自己的血液加速了流动,我听到美妙的音乐由外而内响起。那音乐撞击着我的身体,流入我的血液,钻进我的灵魂。那就是从头顶上传来的萨克斯乐《回家》,我甚至能听出那就是凯丽金炉火纯青的演奏。我被音乐带到美丽的原野上。我看得见凯丽金手持萨克斯,金色的瀑布流泻进我的眼里。音乐在原野中升起,随着金色的风在蓝天白云间流荡。它轻柔——如母亲的手轻抚着我;它缥缈——如母亲飘动的长发;它曲折——如父亲爬满希望的额头;它悠长——如他们永不流逝的爱。我自然地想起了父亲、母亲。接着是一段音乐,如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我。我放眼四望,鸟巢在夕阳中闪着金光,牛舍披着晚霞静卧在原野上,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哞哞声,叫声里洋溢着找到母牛的喜悦。家有多好啊!我酸酸地想。突然,音乐流动缓慢了,那低沉的萨克斯像在哭泣。我猛然听到母亲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小名,那声音里分明带着哭腔,它在旷野中急躁地跳动,惊飞了小鸟,惊吓了牛犊。那喊声撞破了我的血管,撞疼了我的心脏。回家啊!那是母亲的声音,也是我心底的声音。
一夜无眠,醒着《回家》。
第二天早上,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家的路,是音乐结束了我的流浪。
“握在手心的票根,是我唯一的方向,回家的感觉就在不远的前方。”
点评
这是难得一见的中考满分作文,富有个性的语言功底让人啧啧称奇。文中叙写的是音乐改变“我”流浪行程的独特经历,语言具有音乐之美。一是诗意之美。文中的叙述、描写语言诗情浓郁,精美,凝练。二是节奏之美。文中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整句与散句相得益彰,语句灵动,辞格丰富,读来琅琅上口。三是创新之美。很多语句新颖别致,如“我观察音乐的形状,触摸音乐的质地,品尝音乐的滋味”,“让自己死去,让音乐醒着”,“我听见秦腔撞击我身体发出的金属声”等句子,造语奇特,让人过目不忘。此外,众多的歌词贯穿首尾,既美化了语言,又诗化了意境。
氧气的自述
李德坤
我就是妇孺皆知的氧气。我由两个同胞兄弟——氧原子构成,体重(分子量)为32。我们家族自古以来就是空气这个“文明古国”中的成员。
我们家族一直与人类朝夕相处,可直到18世纪70年代才被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发现,且给我取名为“养气”。后来,人们取其谐音“氧”,才将我更名为“氧气”。在空气这个自由王国中,除我们家族外,还有德高望重的氮老先生,性情孤僻的惰性世家,轻快活泼的氢姑娘……此外,还有我的许多亲属,如沉稳老练的臭氧大哥,心直口快的二氧化碳堂兄,幽默风趣的水蒸气表兄和性急毛躁的一氧化碳表弟等。由于我性格活泼,人缘好,所以在空气王国中竟占了超过1?蛐5的席位,其威望仅次于氮老先生。
我乐于与邻居和睦相处,就连向来不苟言笑的氮氏家族,在我们三番五次登门拜访下,也同我们家族联上了姻缘,组成了二氧化氮、氧化亚氮等一个个美满的家庭。
我除了处理好国内关系外,还担任空气王国的“外交大臣”之职,经常代表空气王国去参加化学世界的各种活动、会议。当炭在空气中点燃时,我舍命前往;当铁块放置在潮湿空气中,我热心去寒暄;我还参观访问过金属王国的铁、铜、铝、镁等家族,非金属王国中的硫、磷、硅等成员。
在化学世界里,处处可以见到我的踪影,觅到我的足迹。我总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奔波劳碌,操劳效力于化学世界里,时时刻刻为人类造福。
点评
这是一篇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其语言个性主要是:①通篇运用拟人手法。以氧气自述的方式生动地说明了氧气的构成、产生、性质等方面的特点。②表达灵活多样。文中或叙述,或说明,或描摹,或铺陈,语言摇曳多姿。③语言幽默风趣。文中或大词小用,或庄词谐用,用语机智活泼,生动形象。
梯
刘易斯
这是一个神话,一个关于梯的神话。
很久很久以前。
天神为了加强天庭和人间的来往,便在高耸入云的昆仑山巅,造了一座长长的天梯。
神召集齐了世上所有的鹰,说:“你们飞吧,飞吧,飞到人间的每一个部落,让人类挑选出他们最强的勇士,聚集在昆仑山下,让他们去攀登天梯,登上天庭。”
鹰飞走了。
勇士们集合在昆仑山脚下。
天神说:“勇士们,你们谁第一个登上天梯,到达天庭,我就实现他一个愿望。”
于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勇士们,穿起了铠甲,拿起了石斧。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降龙伏虎。饥采野果,渴掬山泉,困枕石床,累倚树干……
终于,有一位勇士最先到达天庭。
他的脚底已有厚茧,他的兽皮衣已经磨破,他的手指仍在流血,他的伤口还未结痂……
他走到天神面前:“我成功了,您实现我的愿望吧!”
“说吧,我会答应你。”
“好。我要从今天起,不用去狩猎就可分得最好的肉,穿最好的皮衣,住最好的山洞。”
“好吧。你的愿望可以实现了,你回去吧!不过五年后你若再来,我会为你实现新的愿望。”
五年过去了。
当勇士们再一次聚在昆仑山下时,第一位登上天庭的勇士没能来。因为他早已不是勇士了。
新一轮角逐开始了。
又一位勇士登上了天庭。
新的愿望被实现了。
勇士们的愿望越来越多,越来越贪婪。
有一天,当一位勇士就要爬上天庭时,最后面的勇士取出了火把。
“你疯了吗?这样我们都会没命的!”最上边的勇士吼起来。
“没命又怎样?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
哈哈哈哈……大火燃烧起来,在天梯上蔓延。
勇士们在火海中挣扎……
人间,从此多了战争和贪婪。
但愿这只是一个神话。
点评
这是一篇写出了寓言味道的妙文。作者独运匠心,虚构了一个神话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和事。其语言的个性特色主要表现为用语简洁。作者采用“小段连缀”的方式展开笔墨,段落小巧、秀美,有时甚至一句话就是一个段落,语言极为精练。正是这种简洁之美形成了全文的语言风格,读来别有一番韵味。
家有独生子
胡 为
爷爷
俺家小孙子杨阳今年七岁啦,长得虎头虎脑,人见人爱!俺杨家三代单传,就靠小杨阳来延续香火。他在我们家,可是“一级保护”对象哩!
只是我这乖孙子要上小学了。俺每天早晨送,晚上接,看着他舒服呗!千万不能让他在路上出什么差错。孩子读书辛苦呀!下雨,我得为他撑伞;下雪,我得背他上学。在家里,我可不能让他干半点家务。孩子细皮嫩肉的,可不能累着。一切我都会为他准备好——帮他擦鞋呀,穿衣呀,擦脸呀,洗脚呀,削铅笔呀,连开电视机也是我代劳的……
最可怕的是学校的什么清洁大扫除。那些当老师的就是不心疼孩子,让娃娃们扫地、擦玻璃窗,多累呀,咋不请大人做?明天又是周末了,这回我一定得去帮我孙子扫地!我才不管他老师说三道四咧!
爸爸
杨阳,我的乖儿子,你明天要上初中了。有些话,爸爸要好好跟你交待交待。
每天上学你还是让爷爷陪你去,不要以为你大了就烦爷爷。路上人多车多,我不放心。晚上放学后,即使爷爷还没到,你也要在那儿待着,千万不要自己回家。现在社会复杂,安全要放在第一位。
学校有许多公益劳动,轮到你也不好推脱。你如果能做,就象征性地做一点,不要去争什么积极。太累的活嘛,我给你出个主意:出点钱,请乡下的同学去做,咱家可不缺那十块八块的。
我知道你读书很累,给你买了各种营养品,你要坚持服用,身体是本钱,千万要爱惜,咱杨家就你一棵独苗!
妈妈
杨阳要上高中了,高中在县城,离咱们镇一百多里。怎样照顾好他,我们今天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大家伙好好合计合计。
老杨你说请人去照顾他?我不放心。人家哪知道我儿子吃啥穿啥?儿子一旦头痛脑热人家能照顾周到?不行不行,这主意不行!
爸,您说您去照顾他?这……我想想。也不成!您送他上学放学、拿个鞋袜还称职,这陪他读书怕是有问题。您年纪大了,有时自己还要人照顾,哪能照顾杨阳?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别争了,还是我去陪读放心。这上班嘛,我到单位请个病假,或者干脆办个停薪留职,照顾儿子是大事。咱家也不缺我那点工资,就这样,杨阳,妈妈明天陪你上学,一直陪你读完三年高中。
点评
这是一篇以“爱”为话题的佳作,作者未从正面切入话题,而是匠心独运,从“溺爱”的角度切入。从语言方面来看,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作者巧构了爷爷、爸爸、妈妈三个人的语言片断,勾画了各自的心理轨迹,写活了三个人对独生子的娇宠。三个人的写法各不相同,爷爷是自我叙述,爸爸是“谆谆告诫”,妈妈是家庭会上的“语录”。三个人的语言各具特色,切合人物身份。文中的语言平中蕴奇,耐人咀嚼。
牛奶不加糖
袁子微
夜。
房门被轻轻地推开。门缝中挤进老妈那双毫无色彩的眼睛,还有一只端着一杯牛奶的手。
“都十一点了。喝杯牛奶,赶快睡觉。”
声音充满了命令,一如往日的冰凉。但我仍然惊诧得如同外星人降临到我的房间。老妈哟,你今日对女儿……
房门合上了。我喝了一口牛奶,怎么,没加糖?一点甜味也没有!嗨,可敬的老妈,你难得的一回情感施舍也是这般残缺不全呵!
记忆的小舟开始在岁月的河面上穿行。
四岁时的我便独卧一室,自己穿衣穿鞋,自己铺床叠被,自己梳头洗脸……再大一点,自己上学回家,自己钉钮扣,自己洗衣服……更大一点,妈站在窗口观风景,我在灶台前乱纷纷……似乎没有人家母女俩共撑一把花伞徜徉于雨中的亲昵,没有人家母女俩手拉手散步于月下的温馨,多的是“学会生存”的唠叨,多的是“自立自强”的训诫。好多时候,我真想问她:“我是不是你的亲生女儿?”
可她,那个有着“人民教师”光环的她,对同事是那么慈祥,对学生是那么慈爱,唯独对女儿不发慈悲!
哼,我的老妈,你不爱我总有人爱我。奶奶常常夸我的衣服洗得最干净,阿姨总是夸我设计的发型最新颖,爸爸更是夸我做的饭菜比你做的好吃,逢年过节都不让你掌勺,气死你!
还有呢,在学校,我是大家公认的“小能人”。床铺卫生名冠女生宿舍,手工制作风靡整个校园,体操表演技压群芳,绘画大赛声誉鹊起……老妈,比起你,我可是青春多啦!哪像你,柔柔弱弱窈窕女,病病怏怏林黛玉!
哎,都怪这鬼初三,叫我诅咒老妈的工夫都没有啦!
说也奇怪,从那晚开始,老妈每天晚上都会送上一杯不加糖的牛奶。哼,到了中考的关键时刻,你想贿赂我?
这一晚,一道物理题折腾了我一个多小时仍然没法突破。我不耐烦了,“啪啦——”书被重重地摔到地板上。
门无声地开了。老妈悄悄走了进来,手中端着的依然是一杯牛奶。“喝杯牛奶,也许就有办法了!”
“准又没加糖,无滋无味,不喝!”
“据说,牛奶加糖喝了对身体有害呢,不加糖的牛奶更有味呀!”老妈望着我,意味深长。
我品咂着老妈这句话,似乎感受到了我以前一直渴盼着的东西。我一仰脖子,喝干了满满一杯牛奶。咦,今天这不加糖的牛奶味道咋这么香醇呢?
点评
这是一篇颂扬母爱的佳作,作者描述的是那种“牛奶不加糖”般的母爱,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语言表达来看,个性相当突出。文中写母爱,赞美之词绝少,而贬抑之语颇多,语言表现出“正话反说”的特点。在明贬实褒之中,写出了母爱的独特之处。此外,“牛奶不加糖”这一标题虽仅五个字,但形象鲜明,言简意丰,也表现出作者运用语言的鲜明个性。
体验
以“让我再看你一眼”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生活中值得我们欣赏的东西太多了!请以“欣赏
”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生活的美,有时候稍纵即逝,你也许练就了一双慧眼,曾经一次次捕捉过这瞬间的美丽。请以“瞬间的美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请以“为他人开一朵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明明:妈妈,我想去老家玩。
妈妈:不行,老家山上有狼,狼会吃人的。
明明:妈妈,我想去公园玩。
妈妈:不行,公园里有骗子,骗走明明怎么办?
明明:妈妈,我想去河里捉鱼玩。
妈妈:不行,河里有玻璃块,会割破脚的。
明明:妈妈,我想去楼下玩。
妈妈:不行,楼下孩子很调皮,会打你的„„
第二篇:个性化写作语言训练
个性化写作语言训练
一、个性化写作语言解析
个性化语言是脱离了大众化的话语范式,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到语气、语调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语言。概括地讲,个性化语言就是指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作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例如,鲁迅作品的冷峻,叶圣陶作品的朴实,朱自清作品的清新,苏雪林作品的绚丽,马克·吐温作品的幽默等。
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自然、活泼热烈、平实质朴、华美绚丽、简洁精练、幽默风趣、富有哲理等。
(一)清新自然。其特点是用语不俗,自然不做作,没有刀斧之痕。用词清新,语句不刻意雕琢,做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例如: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春》)
这段文字用语清新,行文自然,生动地写出春草的情态和人们对春草的喜爱。
(二)活泼热烈。其特点是语句活泼、不呆板,不四平八稳,而是有起伏,并充满活力。例如: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萧红《祖父和我》)
这段文字语句活泼,充满情趣,表现出“花儿”、“鸟儿”、“虫子”、“倭瓜”的生命活力。
(三)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词直接陈述,不加修饰;所用句式平直,以陈述句居多。朴实是语言的一种很高的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写作语言成熟的标志。
例如: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老舍《北京的春节》)
这段文字没有任何的修饰,平白如话,却给人一种平实而深远的感觉,开头一句“除夕真热闹”,就让人回味无穷。
(四)华美绚丽。其特点是有着华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文中多用色彩斑斓的词语,多用形容词修饰,句式奇崛,行文浓墨重彩。
初中作文写作通鉴•题材篇》作文序列化训练实施简案(初稿)
(2012-10-21 12:06:20)转载标签: ▼
序列化训练
实施简案
初中作文
教育
训练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作文序列化训练,整体提高作文写作成绩。训练原则:先有生活,后有训练;按照学生的生活逻辑安排训练程序。训练流程:以下12项训练顺序视学生具体情况而定。
训练一
家庭生活题材写作训练
(一)题材(人物类):妈妈的完美,爸爸的幽默,奶奶的唠叨,保姆的故事。训练题:我眼中的妈妈 的奶奶 我家的“保姆”
参考名作及例文:《外婆的手纹》、《天窗》、《幽默达人》、《繁春如梦》、《奶奶的生活哲学》
训练二
家庭生活题材写作训练
(二)题材(关爱类):照看弟妹,孝敬老人;家长照顾病中的“我”,为“我”辅导功课等。训练题:可爱的 身边的爱 一份特殊的礼物
参考名作及例文:《珍珠鸟》、《祖父和我》、《透早的枣子园》、《我的十五步》、《半截蜡烛》、《梳子》、《心中明月》、《这就是爱》、《给父亲喂梨》、《期待的目光》
训练三
家庭生活题材写作训练
(三)题材(陶冶类):写对联,布置、装饰书房,种花种草,阅读文学作品,欣赏音乐等。训练题:一份特殊的礼物 有书相伴 艺术给我力量
参考名作及例文:《祖父和我》、《茶香》、《书香作伴》、《寒冬中的牡丹》 训练四
学校生活题材写作训练
(一)题材(人物类):我的故事,差生的故事,班主任的故事,老师的故事 训练题:我真了不起 班主任二三事 我们同行
参考名作及例文:《我的老师》、《坐在最后一排》、《差生欢欢》
训练五
学校生活题材写作训练
(二)题材(活动类):军训,布置、美化教室,参加运动会,参加艺术节,参加竞选,参加美术比赛,参加音乐比赛,参加集邮活动,帮助贫困学生,主持班队会。训练题:有家真好 竞选 让我陶醉
参考名作及例文:《选举**》、《竞选》、《这一刻……》、《门其实开着》
训练六
学校生活题材写作训练
(三)题材(学习类):一堂课,一次辅导,一次考试,阅读文学作品。
训练题:一次精彩的亮相 做个学生不容易 那次考试让我明白 触动我心灵的那堂课 参考名作及例文:《我的长生果》、《读书琐忆》、《我的早年生活》、《眺望天边那朵云》、《在温暖中成长》、《黑板上的故事》、《我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琴声在我身边》
训练七
家乡生活题材写作训练
(一)题材: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敬老活动,保安、清洁工的故事,在小区会所品茶、听音乐、阅读。
训练题:小区的春天 窗外的世界 心中的花海
参考名作及例文:《我眷恋着大杂院》、《小区的会所》、《弄堂的味道》、《幸运的故事》
训练八
家乡生活题材写作训练
(二)题材: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家乡的特色小吃,家乡的土特产。训练题: 让我陶醉 品味 家乡的年味
参考名作及例文:《藕与莼菜》、《端午的鸭蛋》、《雪》、《乡村》、《春在联洋》、《家乡的春》、《我因家乡而自豪》、《我的“美食天堂”》
训练九
家乡生活题材写作训练
(三)题材:家乡的绘画艺术,家乡的戏剧艺术,观花灯、舞龙灯、逛庙会。训练题: 让我陶醉 品味 家乡的年味
参考名作及例文:《乡间的庙会》、《北京的春节》、《在家乡过春节》、《端午记事》、《老家的年》、《上海的精致》、《墨香扑面》
训练十
他乡、异国生活题材写作训练
(一)题材:他乡、异国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特色小吃,土特产。训练题: 游记 品味 风景这边独好
参考名作及例文:《绝版的周庄》、《田园诗情》、《五味》、《托起草原》、《难忘的冰雪世界》、《游剑桥》、《梦醉巴黎》、《海拉尔的日光》、《草原美景》、《“马来”之旅》、《古色扬州》
训练十一
他乡、异国生活题材写作训练
(二)题材:他乡、异国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训练题:一次别样的旅程 行走 远方 参考名作及例文:《蓝蓝的威尼斯》、《晋祠》、《听时光飞舞》、《相约芙蓉古镇》、《游访新加坡》、《〈创世纪〉的背后》
训练十二
综合训练 题材:各种生活题材。
训练题:记住这一天 心里美滋滋的 唯有 是不变的 参考名作及例文:
几点说明:
《初中作文写作通鉴·题材篇》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学生作文写作的首要问题——题材问题,共分四个单元,即家庭生活题材写作指导、学校生活题材写作指导、家乡生活题材写作指导以及异地、域外生活题材写作指导,这四个单元的写作指导形成了一个发展序列。每个单元有五个栏目:写作题材提示、名作举隅、佳作示例、写作练习题及参考习作。这五个栏目有着内在的逻辑性,且内容丰富。
本书是作文指导教程,不是通常认为的作文选,所选例文只是一个例子,用以说明作文题材方面的有关问题。
所选例文不是所谓的满分作文、最佳作文,而是学生平时的较好作文,贴近广大学生的写作实际,以利于借鉴与超越。
所选名作、例文尚不够广泛,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有的提示、点评不够准确、透彻,需补正。
2012-10-14
分享:
初中作文写作通鉴•题材篇》
(2012-09-22 16:08:56)转载标签:
作文家教
首选辅导书
教育
文化 ▼ 写作题材决定于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总地来看是一个序列。这个序列可以简要地描述为: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区生活→家乡生活→异地生活→域外生活。
学生从出生到上学,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广。他们从家庭走向学校;从社区走向整个家乡;再走远一些,从家乡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有条件的学生,还有可能走出国门,走向异域他乡。随着生活圈的扩大,学生的生活阅历越来越丰富,视野越来越开阔。当然,这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们要促使学生生活范围的扩大,并且极力丰富学生在一定区域内的生活内容。这样,学生的写作题材才能得以极大地丰富。
第一单元 家庭生活题材写作指导
一、家庭生活写作题材提示
家庭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他们在这里生活、学习、娱乐、交友,这些家庭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写作题材。例如: 照看小猫小狗 照顾(表)弟妹 帮妈妈做家务
孝敬外婆、外公、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照顾病中的“我” 爸爸为“我”辅导功课 爸爸、妈妈给“我”过生日 “我”给爸爸、妈妈过生日 爸爸、妈妈的故事 做家庭作业攻克难题
考试成绩出来后,被家长表扬或批评 …… ……
这些写作题材较为琐碎,或司空见惯,因此学生应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新鲜感,深入挖掘题材的内涵,使之成为有价值的写作题材。然而,有些学生的家庭生活不是很丰富,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多参与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引导学生料理自己的事务:整理房间,布置书房;照看(表)弟妹,孝敬老人;与父母主动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运用所学知识为家庭建设服务:写对联,画装饰画;学习种花种草;集邮,听高雅音乐,读文学作品等等。以此有意识地丰富生活内容,实现写作题材的多样化。以上写作题材六至九年级通用,高年级同学以写排序靠后的题材为主。
二、家庭生活题材名作举隅 例一
珍珠鸟 冯骥才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渐渐地,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提示】文章写的是“我”与一只小珍珠鸟和谐相处的情形:朋友送给“我”的一对珍珠鸟有了小雏,小家伙在屋子里飞来飞去;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跑到稿纸上,绕着笔尖蹦来蹦去;“嗒嗒”地啄笔尖;趴在“我”的肩头睡觉。这一个个具体的小场景充满生活情趣。
三、家庭生活题材佳作示例 例一
“双面”爸爸 六年级 蔡芷芩
阳光仿佛融化在了我的笑容里,路旁的栅栏,树上的叶子,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明亮。“我回来了!”家似乎也被我渲染了,古铜色的墙壁都有了亲切的感觉。“回来了,”爸爸闻声走来,“累了吧,来,吃个苹果。”我接过苹果,咬了一口,笑着对爸爸说:“老爸,你女儿今天数学考了99分耶!”“哦,是吗?”好像有一丝属于孩子的欣喜滑过爸爸的脸庞,但一闪而逝,“女儿,你怎么没考100分呢?肯定是粗心了吧,我说过多少遍了?要仔细,要认真,你看你,连爸爸的话都是左耳进,右耳出,以后可怎么办呀?”
委屈涌上了我的心头:“爸爸,整个年级都没有一个100分,我已经很好了!” “永远不要骄傲!女儿,你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你仍有进步的余地!”爸爸一副哲学家的模样。
我拼命忍住眼泪,但话语已透露出了我的一切:“进步!你们总要我进步!可达到了目标,你们还要我进步!你们有没有想过,我很累!”没有说出来的是,我只要,只要爸爸的一句表扬,那足以成为我的动力。
当我跑回房间,重重地把门摔上的时候,那只被我咬过一口的苹果也不知滚落到了何处。夜已静,黑夜中的月亮是那么落寞,那么孤独。
隐约听到有说话声,轻轻打开门,发现是爸爸在与出差在外的妈妈打电话。
“她妈,你知道吗?我们的女儿数学考了99分哦!这可不是普通的99分,全年级第一呢。回来时,给她带点礼物啊,表扬表扬她。”
电话那头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听不太清楚,大意是要爸爸买礼物表扬我。
“哎,你也知道,我是爸爸,是父亲,怎么好意思呢?还是你来吧,我不擅长。今天女儿还对我说,我们要求她太多了,她累了,仔细一想,倒也是,以后我们还是不要逼得太紧啊。我们太着急让她成材了。”
轻轻地关上门,我的心中一热。这是感动吗?爸爸,那个严肃的爸爸,就是传说中的“双面人”?言语中的欢乐、欣喜,都是真的吗?连妈妈带礼物回来,也是爸爸关照的?爸爸教育我,是想急于让我成材?
眼前迅速回放:我生病时爸爸那关心的眼神,下雨时赶来接我„„就连,就连那只只咬了一口的苹果也是爸爸为我准备的。
没错,我承认,我感动了。
爸爸的房门开着,此时他正在工作。书桌上的一杯咖啡已经凉了,而爸爸似乎没有察觉。我捡回了苹果,随意冲洗一下,咬一口,感觉比蜜还甜。
父爱又何尝不像这只苹果呢?其实它很甜,但只有你细细地品味后才能发现。笑,染上了嘴角。爸爸的心里,应该也在笑吧。
【点评】考试之后,女儿向爸爸汇报成绩,爸爸假装不满意,女儿很伤心;爸爸给妈妈打电话让买礼物表扬女儿,女儿很感动。事情并不复杂,但行文具体,内容充实。
分享:
第三篇:《孔雀东南飞》个性化语言的解读
《孔雀东南飞》个性化语言的解读
【摘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杰出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集中反映了汉乐府民歌璀璨夺目的艺术成就,该诗在语言、形象、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达到了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水平,成为众口交传的中国文化经典名篇之一。尤其是语言,它丰富、精炼、鲜活、生动,富有个性。通过对兰芝含蓄隽永、仲卿朴质真诚、焦母、刘兄激进逼人的人物对话的解读。能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个性, 领略到这部作品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个性化语言;解读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并表达意义。它是形象化的语言,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形象画面的联想,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要素时,必须首先注意语言要素。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全诗357句,1785字,沈归愚称之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以其出色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地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将全诗细细品来,既有平静、温馨、愉悦之优美,又有激情澎湃,激荡亢奋之壮美,还融之以心灵承受这破碎的爱而生成的痛,它是美与悲交错相融,合而为一的文学作品。诗作语言丰富、精练、鲜活、生动, 富有个性。笔者将对诗作中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进行解读,以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思想内涵以及作者的主观情感。
性格寻求语言,它又决定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孔雀东南飞》的作者深刻地把握了性格同语言的内在关系。诗中有刘兰芝语、有焦仲卿语、有仲卿母语、有兰芝母语、有兰芝兄语,还有县令语、主簿语、府君语,或繁或简,都一一符合人物的身份。正如沈德潜所说:“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
一、兰芝语言含蓄隽永
刘兰芝是诗作者倾全力塑造的主要形象,她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婆婆驱逐,阿兄逼婚,她因而抗拒,外柔内刚,自有主张。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以情托终。她的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妇女的许多优秀品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们的弱点和所走过的艰难斗争的历程。有着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为了表现刘兰芝坚强自持、柔中有刚、情感克制的性格特征,诗作创造了一种具有心理深度和独特表达方式的人物语言,使其“心曲隐微,随口唾出”。如:兰芝辞别焦母时盛妆上堂,彬彬有礼,言辞婉约:“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乍一看,只是自惭和求遣之意,实际上却是一种婉约之辞,它质而不俚,柔中有刚,潜含着刘兰芝的不平与愤懑。可是这些都说得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很好地体现了兰芝的教养与倔强的性格。
再如:兰芝离开焦家前夜,把自己的衣物嫁妆留给仲卿的一段话:“妾有秀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这时的兰芝,/ 3
刚倾诉了她对无辜被遣的委屈和不平,表示对复归已不存任何幻想。可是,想到自己将同“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恩爱丈夫永远分离,却又充满着依恋,临别前既没有悲伤的眼泪,也没有热烈的表白和缠绵的情语,只是借清理留交衣物之事,含蓄委婉地表达着自己对仲卿的深情和希望。
她那一波三折的表达更值得注意。为什么兰芝刚刚说罢却又紧接着说“人贱物亦鄙”,轻轻否定了这些物品的价值呢?为什么她要把衣物留给仲卿,却又说出“迎后人”,“作遗施”的话呢?为什么后来语气再一转,又嘱咐仲卿“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呢?这便是刘兰芝独特的个性表现了。即使在丈夫面前,也不愿用人的尊严去乞求爱情和怜悯。所以,她对无辜被遣的愤激,却又出之以“人贱物亦鄙”的反语;她对仲卿爱情的热心,却又变成了“迎后人”的有意试探;她明明希望对方珍爱自己的衣物,却又似乎毫不经意地让他作遗施打发之用。直到最后,她才透出真心。刘兰芝的寸寸柔肠,像那九曲江流,不正是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传达出来的吗?
又如:诗中的“死别”,这是激动人心的又一场面。作者以“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的深沉感慨来结束这一段描写的。这时由于兰芝内怀死意而外示服从,假意允婚,造成了仲卿对她的误解,这样,人物之间的外在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了。在人们的意想中自然应由兰芝自我解释和表白使仲卿释疑,但兰芝的话却出人意外:“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兰芝早就想最后见丈夫一面,这从做嫁衣时“愁思出门啼”可以看出。见了面,她完全可以想到不理解她心意的丈夫定会责备她、怨恨她,但她却不曾解释事情的原委和向仲卿剖明心迹,只简单地说了句:“人事不可量”,表现出那么冷漠而平淡,似乎是在断绝仲卿的一切幻想和希望。事实上,正是这番话里掩藏着她与丈夫诀别时内心的激湍狂澜,因为她知道仲卿为她而生,也愿与她同死。自己若一开始就表现允婚是假,以死抗争是真,虽然可释仲卿之疑,但无疑会促使丈夫一道殉情。为了保护丈夫,她宁愿自己承担不幸和痛苦,以一死来表明自己的忠贞和清白。
这些个性化的对话,传达出了兰芝对丈夫深情的爱,传达出了她在不同时间、空间的内心的曲折隐秘的活动,把兰芝的个性心理表现得那样鲜明、突出和合乎情理。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二、仲卿语言朴质真诚
焦仲卿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反抗性格日益鲜明。他身为府吏,作则天下,做事瞻前顾后,恪守一切清规戒律,对母命唯唯诺诺不敢违拗。是其母一手培养起來的典型的封建孝子。其话语字里行间充满了朴质、真诚。
如:当他向母亲表明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心迹却遭到母亲厉喝时,便默不作声回头对兰芝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还归,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甚勿违吾语。”虽然他深愛着兰芝,但是面对母权,却无力保护爱妻。他的软弱性间接导致了两人的悲剧。再如:焦仲卿闻变赶来与刘兰芝相会,听说刘兰芝已答应再嫁,便对兰芝说:“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这句话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但实际上却正反映了他对妻子的爱态。还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这成了兰芝自杀的直接诱因。这种动则以死相逼、不思良策的做法,是其不敢正面对抗封建家族的软弱性表现,是极为弱智的一种逃避方法。后来,焦/ 3
仲卿与刘兰芝相会回家后对母亲说:“今日大风寒,寒风吹树木,严霜结庭兰。”借天气的突然变化来隐喻自己绝望的心情。
凡此,均可见此诗对于人物语言的描写是符合人物个性的。焦仲卿那种既要照顾亲情又要考虑爱情、既要做孝子又要做情痴,只有走上死路的复杂性格跃然纸上。
三、焦母、刘兄语言激进逼人
焦母、刘兄虽着墨不多,但他们两个蛮横无理,臆断专行,封建家长的形象和性情暴戾、趋炎附势的市侩嘴脸,呼之欲出,过目难忘。
焦母蛮横冷酷。兰芝辛勤劳作合不了她的意,兰芝竭尽孝道暖不了她的心。封建家长制给了她无边的权力:她对儿女婚事可以随心所欲,她对儿女命运可以生杀予夺。她不满意兰芝了,可以诬她“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她恼恨儿子的说情,可以凶他“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她不理解儿子的痴情,竟用邻家美女去诱惑他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她不体会儿子的决心,竟槌床大怒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刘兄势力无情。妹妹自遣回来伤心欲绝时,他不但没有好言安慰。反而在得知妹妹拒绝媒人时逼问:“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阿兄那趋炎附势,追求钱势的市侩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
《孔雀东南飞》的对话描写多到三十处,共一百九十八句,占全诗篇幅的一半以上。这些个性的对话都活画出了人物的各自身份。
孔子说:“情欲信,言欲巧”,“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纵观《孔雀东南飞》一诗,文采飞扬,遣词造句贴切自然,用语精炼准确,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闪耀着作者高超的艺术光芒,读来令人感动,催人泪下。不愧是一篇享有盛誉的传世佳作。其精粹的个性化语言是永远值得我们探究和回味的。
参考文献:
1、吴中《语言美片谈》,载《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上。2、汤高才编的《汉魏六朝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2月版。/ 3
第四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作文片段训练《语言描写》教案 记叙文基础训练:语言描写
一、教学目标
1、人物的语言描写。
2、语言的描写要精炼。
3、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二、重点难点
人物的语言要求精炼和个性化。(精炼就是言简意赅,用经济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人物语言个性化,是语文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个性化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每个人说的话都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使读者观其言知其人,闻其声便明其性。)
一、导入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段话,表明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当然也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自然不同。秀才是读书人,语言讲文采;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愁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了。
片段举例:什么样人说就什么样话。下面看几个经典的语言描写: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几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孔乙己》
众人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拿他的痛苦来取乐。通过语言描写勾画着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孔乙己的一段话表明了想清白,但清白不了,又偏要争面子。可见孔乙己生活在矛盾之中而又成为取笑的对象。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故乡》
一声“老爷”,“我”与闰土少年时代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了。下面是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再请看一位学生的作文片断:
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给一位农村老奶奶让座。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好“或“真是好孩子”。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即具有人物的个性特征,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而如见其人,正如鲁迅所说:“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这里所说的“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就是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
《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的岳父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持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范进在中举前,穷困潦倒。有一次向他岳父借乡试盘费,胡屠户不但不借,还将范进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条心。”范进中举后,同是这个胡屠户,却换了一副嘴脸:“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两处谈话,前倨后恭,反差极大,活画胡屠户这个势利小人的丑恶面目。
成功的语言描写,要求作者使用的语言必须具体、生动、形象;必须精确而凝炼;必须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语言克服一般化、雷同化的弊病。
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有些学生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
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另外,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如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后面,还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以把提示语省略。
例: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奇怪地问老板:”为啥要再称一遍?“"刚才称错了!”老板边说边手忙脚乱地重新称肉。“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用手抹了一把脸上沁出来的汗珠,脸涨得跟柜台上的猪肝似的,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这,这„„”爸爸严厉地问老板:“这什么?“老板低下了头,小声说:“这是七块钱的肉,不够半斤。”爸爸冷冷地看了看卖肉的老板,说:“平常看你怪老实的,谁知道你竟敢缺斤少两,欺骗顾客,跟我到局里走一趟吧!” 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这是作文容易出现的毛病。
例文
街上静悄悄的。妈妈背着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她用大衣把我裹得严严的。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自己急促的喘气声。
突然,有个响亮的声音在问:“大嫂,您是带小孩上医院看病吗?” “是呀!”妈妈着急地回答。
“大嫂,您就坐我这平板三轮吧!” “能行吗?”
“行呀!您扶好了,我慢着点儿蹬就是啦!”“您刚拉完货,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 “哎,大嫂,治病救人要紧哪!”
我被一双大手抱上了车。妈妈也坐上来了,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在前面蹬着车。
过了好一会儿,我听见妈妈说:“同志,到啦!”
车平稳地停下来了。那双有力的大手,又把我从车上抱下来。我又听妈妈说:“同志,这个„„您拿去喝杯酒御寒气吧!”
“ 大嫂„„快,快„„看病要紧!我在这儿等您,等孩子看完病,再拉你们回家!” “同志,您拿着„„看情况,这孩子要住院呢!” “那好,大嫂,您快带孩子看病去,我走了!” “哎,你这个人真是„„”
可是车轮的声音已经渐渐地去远了。全文干脆利落,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练习:写一段语言描写。
在高三读书的赵新天在新华书店购书时遇到了小学时的班主任黄老师。写一段200字的师生对话,可有少量的神态、动作描写。
例文
赵新天发现黄老师后,轻轻喊了声:“黄老师。”黄老师抬起头,惊疑地看着面前这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我是赵新天呀,是您以前的学生。”“赵---新---天„„你是那个捣蛋鬼呀?!”“对呀。” 赵新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长这么高了,都快认不出来了。”黄老师上下仔细打量着他,“今年该是„„哦,今年要考大学了吧?”“是啊。这不,我买参考书来了。”“高三学习挺辛苦吧?”“苦是苦,但总得学啊,再不努力就迟了。”赵新天调皮地说。“不错,小伙子,好好干。考上大学别忘了告诉我一声。”说着,黄老师欣慰地笑了
作文训练之 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江苏省泰兴市扬子江高级中学 钱朝阳 【教学目标】
掌握语言描写的几种方法,使人物性格鲜明 【教学重点】
语言描写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使人物的语言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时安排】 1课时 【复习提问】
一、我们上次课刚刚讲了动作描写的技巧,一段好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要达到哪些要求呢?
喊学生回答
投影出示:
1、要具体,不能空洞、抽象、笼统;
2、要抓住特征,写出个性;
3、要选择准确的动词,写出动作的连贯性;
4、多用短句。
二、片段分析: 这是某个同学上次写的一个动作描写的片段,请大家分析一下他选用的动词是否恰当:
活动课开始了,同学们奔向体育器材室,我也挤了进去,拿了一副乒乓球拍,冲向乒乓球台。喊同学回答 投影出示:“奔”用得较好,体现了同学急切的心理;“挤”也恰当的反映了体育器材室人多的情况,与上一句话吻合;“冲”也反映了抢乒乓球台的着急心理,而且避免了和第一个动词的重复;“拿”用得不理想,不能切合体育器材室人多的情况,可改为“抢”。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语言描写?
老师提问 同学回答
老师明确:语言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情感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语言描写有什么作用?
老师提问 同学回答
投影出示:著名作家老舍说:“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这说明了语言是反映人物性格的钥匙。投影出示小故事:一个下雪天,庙里来了四个人,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秀才诗兴大发,吟道: “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乘兴接了一句:“正是皇家瑞气。” 财主接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这时,同在庙里避风雪的流浪汉火冒三丈,大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
提问: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同学回答 投影出示:这个故事说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秀才读书人,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流浪汉饥寒交迫,当然要骂了。
投影出示小故事:有家哥俩闹分家,几天也没分清,就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
甲:“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里碗里分不清。”
乙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丙接过话茬儿:“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丁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提问: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你能猜出厨师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吗?
学生回答
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职 业
甲 锅里碗里 厨 师
乙 针过去线过去 裁 缝
丙 前有车,后有辙 车把式
丁 见风使舵 船老大
厨师媳妇 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买东西的
投影出示: 上面的两个小故事充分说明了人物的语言是有个性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说的话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如何根据人物本身的特点写出个性化的语言呢?
三、掌握语言描写的几把钥匙:
提问学生: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语言描写具有个性化呢?
同学讨论、回答
归纳同学回答的内容,明确语言描写的几种技巧: 第一把钥匙:身份年龄联系法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下面句话小表妹说合适吗?如换成高中生的你说,是否恰当? 小表妹才四岁,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 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 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 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 不识字的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放得太多了。” 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该怎么说? 第二把钥匙:场合情境融入法
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在不同的情况下,他应怎么说话呢?
课堂上不见课本: 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在哪呢?” 下课时不见课本: 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 在家里不见课本: “老妈,我的语文书不见了!快帮我找找!”小明嚷道。第三把钥匙:神态动作辅助法
对话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比较下面两段描写,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1、玻璃窗被砸坏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
2、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 捣乱鬼董小天冷笑道 :“又没有人叫我们要看好窗玻璃?” 旁边的张小勇做了个鬼脸:“哈„„,好凉快哟!” 这一下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说:“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拿扫把搞打,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打去,张小勇一躲,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 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不肯承认。” 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
第四把钥匙:标点符号增色法
对话描写时,有时候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就可以借助标点符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独具人物个性。说话时的吞吞吐吐 结结巴巴,反映内心的慌张: “我„„我„„没„„没拿„„”小林涨红着脸说。
说话声音的延长,流露出内心的怀念与不舍: 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投影出示语言描写的几种技巧,让学生抄下来并记熟。
1、抓住人物的身份、年龄。
2、符合说话时的场景。
3、通过神态动作的辅助。
4、借助标点来增色。
【复习巩固】
1、用两分钟时间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记熟语言描写的注意点。
2、喊同学回答语言描写的几个注意点。
【当堂训练】 请将下文中同学们议论的话补写出来(至少写出三种人的不同议论,注意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点)急促而又清脆的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习惯地挺了挺腰,望了眼窗外——外面天气可真好!可是,语文课并没有结束。老师依旧抑扬顿挫地在讲解着古文:“下面,我把整篇课文连起来翻译一遍„„” “„„” “„„” “„„” 同学们纷纷议论着。读几个同学写的片段,师生共同分析有没有运用了刚才所学的方法,能不能反应出不同类型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
言
为
心
声
——语言描写的三把钥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
2、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重点:
1、人物语言描写要有个性化。
2、语言描写要精练。教学难点:
写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使用教具: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比较两组句子:
A.双喜问阿发偷谁家的,阿发说偷他家的。
B.“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说。
“且慢,让我来看看吧。„„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鲁迅《社戏》
A.老大臣认为这布料很美,他很满意。
B.“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 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二、明白概念:什么是人物的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三、第一把钥匙:
1、猜一猜:
一个下雪天,庙里来了四个人,分别是县官、秀才、富翁、流浪汉。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诗兴大发,随口吟道:“大雪纷纷落地,”
乘兴接了一句:“正是皇家瑞气。”
接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这时,同在庙里避风雪的听得火冒三丈,大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
2、小结:
第一把钥匙: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
3、小试牛刀:
小明家有爷爷爸爸妈妈,他们家最近买了台新电视准备好好欣赏奥运比赛,谁知今天他们在看什么比赛项目的问题上发生了争论,他们都会说什么呢?
(温馨提示:要注意人物的年龄、身份„„)
四、第二把钥匙:
1、同样的语言在不同场合由不同的人说,效果如何?
A、班主任走进教室,看见马玉正伤心地哭着,她的桌子也被推倒在地,捣蛋鬼张强还在得意地挥舞着笤帚。班主任瞪着张强,拍着桌子吼道:“你真坏!看你把教室都折腾成什么样儿了?”
B、星期五的下午,我刚进村口,家里的小狗“花花”就来迎接我了,它冲着我“汪汪”地叫着,还不时蹭着我的腿,我亲昵地拍拍它的头,说:“你真坏,看把我的衣服弄脏了吧?”
2、小结:
第二把钥匙: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
3、小试牛刀:
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他会怎么说?(温馨提示:注意场合)
一、课堂上不见了课本:示例: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
“语文书,语文书呢,在哪呢?”
二、下课时不见了课本:示例: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
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书!书!”
三、在家里不见了课本:示例:“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 了!快,帮我找找!”
五、第三把钥匙:
1、由上一个环节的示例答案导入。
2、小结:
地三把钥匙:对话描写时,还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3、小试牛刀:请给下面这段人物对话加入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
董小天说:“没看见。”
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
董小天不承认。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
李星说: “没看见。”
示例: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道:“鬼才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口,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在玩,拿扫把大闹天宫,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死劲地打去,结果张小勇一躲闪,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耍嘴。”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六、妙笔生花:结合漫画内容,以“父亲错怪儿子之后”为题,写一段父子之间的对话。
温馨提示:
1、抓住人物的身份、年龄。
2、符合说话时的场景。
3、注意神态动作的辅助。
第五篇:人物个性化语言描写作文教案设计
人物个性化语言描写作文教案设计
一、技法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要做到“四个符合”:
第一,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特点。
语言的个性化取决于人物身份的多样性,可以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不同的身份”,谁把握了这其中的差别,谁就能塑造出个性化人物。
2006年春节,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老家安徽,正月初一那天,小明一不小心打坏了奶奶家的“金鱼缸”,清脆的响声惊动了一家人,妈妈、爷爷、爸爸、奶奶各说了一句话:妈妈(企业职工):小明,怎么又毛手毛脚的,闯祸了吧!爷爷(退休干部):没关系,爷爷再买一个就是了。爸爸(在职教师):小明,老毛病又犯了?面壁去!奶奶(退休教师):好了,好了,大过年的,碎碎(岁岁)平安,碎碎(岁岁)平安嘛。
面对犯了错的儿子,爸爸、妈妈是一定要表明态度的,第一监护人嘛,纵然是到了爷爷、奶奶家也不好过于放肆,况且是大年初一,打碎东西总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毕竟是到了“自己”家,也不好过于斥责,综合情况后,爸爸、妈妈的语言还是符合其身份的,爸爸是个教师,他的话“面壁去”又带有职业特点,相对于妈妈要“严格”一些。
爷爷、奶奶呢,孙子回家就是“皇帝”,“皇帝”打碎了个“金鱼缸”算什么呢,心里纵然“心疼”此时是断不可表露的,况且,儿子和孙子长期在外,过年回家就成了客人了。两位老人不仅原谅了孙子的冒失,爷爷还说“再买一个”,减轻“三口之家”的“负罪感”;奶奶呢,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不仅慈祥、而且充满着智慧,一个“岁岁平安”让全家转忧为喜,转而一派祥和气象!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
这个例子中人的身份因性别、人际关系、场合而有所不同,职业身份不同更容易显示其语言的个性:
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
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碗了分不清。”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一个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同样是老师,各科老师语言打上了浓厚的学科色彩。
第二,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年龄特点。
人因年龄不同语言也有别,儿童天真而率性;成人稳重而深刻;老人慈祥而语重心长。
儿童的语言是充满文学性、艺术性的语言。看到大人用刀切菜,他会说:“刀在走路。”看到夜雨中手电筒发出的光束,他会说:“光被雨淋湿了。”看见一只蝴蝶,他会说:“落下一片雪。”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很喜欢自己的爸爸,当被问到爸爸有多好时,他说,“有一块钱那么好。”还有五年级下册教材中《望月》中“月亮像眼睛、天的眼睛,每月要使劲睁开一次”
第三,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某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燃的时候,不同性格的人语言会有所区别,老实人会说:唉,我真没用,一个火柴也划不着;性格急躁的人则骂到:他妈的,又一个假冒伪劣!性格暴躁的人可能即刻扔到火柴,用脚踏扁,一言不发。
“老实人”总是喜欢自责,火柴划不着也是自己的原因;“急躁的人”则骂骂咧咧;暴躁的人干脆来个一言不发,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踏扁”的动作已经暴露出了他的“暴躁”甚至阴险。
第四,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个人修养。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一
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里有一个身份不同的问题,但也与个人修养有关,秀才是读书人,语言讲文采;县官是个官员,他的修养是政治修养,因此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愁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没读过什么书,便出口成“脏”,埋怨骂人了。
欣赏第二则材料:
再如,我母亲虽识字不多,一生与土地打交道。可在我心中却是个天才的语言学家。有一次我们姐妹三人携儿带女开着俩车回娘家,街坊邻居们都说我母亲有福气。你们猜不到我母亲说了什么,我作了个整理:“要说有福气不假,我这人对歇着没仇,对好吃儿没意见;白面是自个儿磨的,果子油儿是自个儿挤的;菜哪棵长虫,哪棵没药,俺自个儿清楚。能吃能睡能干活,这不是福气啊?!”
还有一回,已近70岁的母亲从地里点玉米回家,碰上了几个早已告老休耕的同龄人,他们说:“还不服老啊,使里慌(累)不?”母亲很自豪地说:“使里慌(累)?我老孟是属马瞪眼的,不怕日头晒,不怕大风刮,有口水儿就能支楞起来。”结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有个性吧?但除了个性,你还从这些话里发现了什么特点?(思考)(师)对,从这些诙谐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妈妈的达观、勤劳、泼辣的性格与品质。不愧被我称为天才的语言学家吧。
也就是说,语言描写中渗透着人物内在的神韵,传达着人物的精、气、神。语言描写的实质是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或道德品质。小小话语见精神——传神 写作时还要注意两点:
(一)具体写作时,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写作是综合性考虑的,也就是说既要注意人物身份特点,也要关注其年龄、性格、修养等,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随着思想感情的喜怒哀乐的变化,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内容也不会是相同的。
(二)为了突出“个性”,还要在语言的不同位置嵌入说话人的神情、动作、心理;同时,语言的简洁明了也是要力求做到的,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姐妹”。
二、心法
作文反对唱高调,语言个性很重要。
身份、年龄和性格,个性修养少不了。
不要使用大人腔,童言童语最是高。
神态、动作也写上,肯定大家都称道,都称道。
三、游戏
哑剧“作业**”
小明匆匆忙忙来到教室,刚坐下,老师示意其交作业。王老师看前一页,面露喜色。看到后一页,勃然大怒(一敲作业、二拍作业、三撕作业)„„
五、练笔
以《作业**》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要围绕“**”展开情节;叙述的角度有四:一是“小明”、二是“我”、三是王老师、四是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