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北三省教学研讨会通知
关于召开东北三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会的通知
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教育学院:
为继续推动东北三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展示和总结东北三省体育教学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分享最新体育教学成果,搭建东北三省体育教师展示教学技能和交流学习的平台,发挥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的作用,使体育教学能够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经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教育学院研究决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中学召开东北三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会,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观摩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课。
2.邀请专家专题讲座。
3.东三省科研成果评比。
4.观摩地方校本课程和大课间展示。
5.研讨与交流。
二、参加人员
东北三省各市、县(区)、体育教研员、主管校长、中小学体育教师。
三、会议时间
2011年6月20日—23日;6月20日全天报到。
四、报到地点
牡丹江市新玛特大酒店;(牡丹江市西长安街1号;在火车站乘201、202路公共汽车到新玛特大酒店;乘出租车6元即可。)
五、住宿地点
1.辽宁省参会人员住宿地点:牡丹江市京江宾馆(牡丹江市新玛特大酒店相距50米)标准间:200元/天(含早、午餐)。
2.吉林省参会人员住宿地点:牡丹江市新玛特大酒店,标准间:180元/天(含早、午餐)。
六、会议费用
会务费每人200元,食宿、差旅费自理。
七、联系人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培部
李晓春
***
辽宁省基础教研培训中心体卫部
程博玉
***
吉林省教育学院综合教研部
王
强
***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辽宁省基础教研
吉林省教育学院
体育卫生与艺
中心体卫研训部
综合教研部
第二篇:关于召开东北三省第九届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召开东北三省第九届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会的通知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吉林省、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为进一步推动东北三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更好的总结东北三省体育教学的成果,搭建东北三省体育教师展示课堂教学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使东北三省体育教学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经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吉林省教育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研究决定,于2013年5月8—11日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第二高级中学召开东北三省第九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观摩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课。2.邀请专家专题讲座。3.东三省科研成果评比。4.观摩体育大课间活动。5.体育教学说课稿评选活动。6.研讨与交流。
二、参加人员
东北三省各市、县(区)、体育教研员、主管校长、中小学体育教师。
三、会议时间
2013年5月8—11日;5月8日全天报到。
四、报到地点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兴城疗养院望海楼宾馆 地址:葫芦岛市兴城市海滨新东路4号 乘车路线:兴城火车站乘2路公共汽车到望海楼宾馆下车即是。
1、吉林省参会人员住宿地点:辽宁省科技培训中心,标准间:150元/人、天(含早、午、晚餐),地址:葫芦岛市兴城市海滨新东路4号。
2、黑龙江省参会人员住宿地点:辽宁省计量培训中心,标准间:150元/人、天(含早、午、晚餐),地址:葫芦岛市兴城市海滨新东路4号。
五、会议费用
每人需交会务费200元,住宿、差旅费由所在单位承担。
六、联系人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体育艺术研训部
程博玉
***
吉林省教育学院综合教研部
王
强
***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培部
李晓春
***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吉林省教育学院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体育艺术教育研训部
综合教研部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培部
2013年3月30日
第三篇:东北三省体育教学研讨会信息报道
东北三省体育教学研讨会信息报道
日前,由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吉林省教育学院、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三省联合主办,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承办,东北三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研讨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举行。此次活动于20011年6月20日-22日历时三天,目的是为继续推进东北三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展示和总结东北三省体育教学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分享最新体育教学成果,搭建东北三省体育教师展示教学技能和交流学习的平台,发挥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的作用,使体育教学能够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来自东北三省的省、市、区级体育教研员,部分地区中小学校长、体育教师等千余人参加了此次教学研讨活动。在本次体育教学研讨活动中,由大连市中山区实验学校王焕勇老师,代表辽宁省初中体育教师现场所作的《技巧-----纵箱前滚翻》一课,以其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创新灵活的教法运用、客观高效的教学效果,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并荣获本次大会评比一等奖。王老师的这节体操教学课,更进一步深化了体育课程性质和功能,新课改的理念也显现在教学实践中。同时,此课集中体现了大连市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在多年的课改征程中,通过脚踏实地的艰辛努力,一步一步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溶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与发展。纵观全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特点:
1、教材选择大胆、创新,具有挑战性
本次是异地作课,教师对当地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如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基础、个性倾向、兴趣特点特殊群体、班级纪律)、教学条件等教学资源了解甚少的情况下,能够大胆选择《技巧-----纵箱前滚翻》,利用初一年级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更使一种考验。
2、教学设计新颖独特,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学目标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目标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教学的公平性。如教学目标当中的技能领域目标:“使80%以上的学生能在同伴的帮助与保护下逐步完成高度不同的箱上前滚翻动作,20%的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与保护下能够尝试完成”。此目标提得具体、细致,有量化,可检测,可操作,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3、教学方法灵活得当,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因材施教,4、教学效果显著,体现了体育学科特点
教学中教师重视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学习,注重结合场地器材进行身体素质课课练,#突显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教师正确的导和学生主动的学时新课程改革的一大明显特征。教师能很好地根据学情和特点,以互动的形式设计各类启发性的问题或问题串,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尝试练习、主动体验、实践学习的学练天地里,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课的目标和学生学习动机的关
系进一步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出现
四、练、创、比的教学结构,使教与学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保证了教与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增强
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激情和亲和力以及较强的调控课堂氛围、驾驭课堂节奏的能力,给所有观摩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的责任心、业务水平、综合素质正在大幅度的攀升。
*关注全体,各有所获
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下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教学中以“观察体验、启发思维、合作互动”为指导思想,创设民主宽松的学练氛围,营造互动和谐的教学环境,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法的选择上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锻炼的主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都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进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体现成功体育的思想,实行分层次教学,调动不同体能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获得成功的感受,使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得到提高。
*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传授技术的一门学科,离开了运动技术,体育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示范规范标准,展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教学实效强,教学层次分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示范动作精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思维,在积极的学习态度中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被很好滴调动起来,形成“愿学”)
*本次活动对引领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将产生推动作用,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对教材的定位不准,教学内容的只是点散,运动技术的重难点把握不准,导致对运动技术教学的讲解不规范,教学步骤不清楚,多的是套话、空话,少的是对学生来理解技术、明白道理的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和指导,教师的专业功底还有待于历练和提高。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丰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有充足的自尊、自信和自控能力,有坚强的信念与乐观的价值取向。
*技能教学有所淡化;运动负荷过低;过度强调学生主体
*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制定和发布的《标准》及实施办法,对学校的体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和约束力,应该考虑周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利于学校贯彻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次体育教学研讨活动,让我们在同行碰撞与共鸣中、专家指导与引领下,在十年课改再上路之际,明确了方向,激发了动力,去开创我市初中体育课改新篇章。
大连教育学院初中教师教育中心体育学科
薛宏
2011年6月
第四篇: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东北三省我国重要重工业基地》教学设计
12级地理科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对各类地图的判读及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读东北三省部分工业中心的工业结构图,举例说明其工业结构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3、引导学生对东北三省工业未来发展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东北三省工业发展中的优势条件。
教学难点:东北地区面临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三、学习者分析:
一方面我的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对基本的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还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另一方面,在心理特征上青少年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好表现自己,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课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策略制定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一)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北地区的农业,东北地区可以说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下面的资料,议一议为什么说东北三省是“中国工业的摇篮”。(看图归纳总结)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重建。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吉林长春生产下线。
1958年,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在大连造船厂建成下水。1960年,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在黑龙江大庆投入开发建设。
根据ppt出示的材料,引导同学分析出东北三省为什么能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创设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东北三省中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小组讨论)材料一: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东北地区百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项目负责人张平宇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一步指出:东北地区随着煤炭、森林、石油及其它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枯竭,与之相关的资源型产业将随之萎缩、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2日电(记者殷耀、丁铭)经历半个世纪的过度砍伐,我国东北林区森林严重萎缩,成材林蓄集量大幅度下降,林龄结构趋于低龄化,可采森林资源几近枯竭。------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目前,东北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体。2007年,重工业在东北工业中占近8成,其中,原材料工业和重加工工业占有很高的比例,分别占34.5%和30.6%,合计占东北工业的近2/3;采掘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为14.4%。轻工业所占的比例较低,为20.5%,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14.7%,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5.8%。---摘自《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分析调查报告》
表一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辽中南地区工业图(图一)
材料三:沈阳、哈尔滨、长春和大连等城市的工业产品都是传统产品多,新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差。如上世纪90年代末,沈阳的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产值的比重不到5%,工业产品更新周期平均长达9年,比发达国家明显落后,与国际差距渐进拉大,国内比较优势日益弱化。
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技术落后,装备老化。东北老工业基地大部分传统工业企业普遍 设备老化、技术陈旧,长期以来未得到系统改造。东北三省的固定资产新度系数低于全国(1999年66.4%)4个百分点。---------------摘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税收行政支撑的政策问题研究》 材料四:
根据老师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通过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总结出问题。利用图形图表展示直观教学法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分组运用合作讨论法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合作探究学习力。有效的突破教学重点。
(四)东北三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呼应开头的视频,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总结未来东北三省的发展方向及调整目标。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前后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掌握。
据新课改要求,本节课我将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求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置多个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思考,采用合作讨论法、利用图形图表展示直观教学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更好的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有明确的了解。
第五篇:教学研讨会的通知
各学校办公室下载电子版后报知校长(或班主任管理相关负责人),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组织参加。于3月22日星期四前将参会人员报名回执表报教研室陈正源,联系电话462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