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电视公益广告运营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公益广告是一种与原有商业型广告大有区别的新的广告形式,旨在弘扬社会风气,为公共谋利益。研究电视公益广告的市场化运营,可以方便解决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事业的问题,创造适合电视公益广告的氛围,有助于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视公益广告;市场化运营;市场化
电视公益广告的运营主旨在于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倡导和发扬,但由于公益广告的非盈利性特点,使得在现代市场化的电视广告产业运营中,电视公益广告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传播。因此,通过对电视公益广告的市场化研究以便于电视公益广告的运营渠道的拓宽,有助于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电视公益广告市场化的意义 1.1 电视公益广告的特点
公益广告是指弘扬并倡导公共利益的广告,又称为公共广告。电视公益广告是一种通过电视对社会进行宣传的公益广告。它通过向社会大众传播具有教育性或警示性质的观念及行为,来营造一种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同时,电视公益广告还具有非盈利性,对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制约。
1.2 电视公益广告市场化运营的意义
电视公益广告的市场化经营就是指在电视公益广告的运营过程中,通过对于商业化、市场化操作流程的引用来将公益广告资源由原有的政府计划调整为市场调节,从而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对于市场资源的调配作用。电视公益广告市场化,有助于将电视公益广告的运营方式进行拓宽,还可以提高电视公益广告的质量,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电视公益广告运营的问题及对策 2.1 运营中遇到的问题 2.1.1 运营模式较为单一
我国公益广告起步较晚,运营模式单一,只能依靠政府部门组织,因此,也带有行政指令性,使得公益广告制作者很难制作出更具有表达力度且可以产生应有效果的公益广告作品。同时,也使公益广告制作者缺少竞争感,无法发挥市场化竞争的作用,导致我国公益广告事业整体发展缓慢。在电视公益广告的市场化过程中,各个公益广告由其实施的主体自发组织,并无专门负责的机构。
2.1.2 电视公益广告缺少相对应的投资者
由于公益广告的社会性,我国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需要获得社会成员的支持,但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资金来源却大多数来自政府或媒体,大多数公益广告作品是对政策的宣传或对人们的道德行为的规劝,缺少企业或社会组织出资宣传制作的公益广告。这也是由于我国公益广告的起步晚,社会组织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所导致的。2.1.3 发布随意性强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大多跟随公益话题的潮流走,缺乏持续性,也就很难使观众印象深化;大多数企业制作的电视公益广告过于注重就事论事,无法彰显自身企业形象,大大降低了传播效果。这些都表现出我国现阶段电视公益广告功利性强、时效性短的特点。2.2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出现问题的原因 2.2.1 广告效益不佳 对于大部分广告制作者而言,制作公益广告的回报无法与商业广告相比,也就导致了广告制作者们为实现自身的盈利,忽视公益广告制作。这也是由于广告制作者没有摆脱原有思维定势,不注重品牌意识的树立而导致的。2.2.2 管理体系混乱
在公益广告的管理中,不但由工商局统管,公益广告主还由政府、媒体、企业和民间组织构成,而这种多头管理模式必定会出现相互掣肘的情况。我国独立的公益广告管理机构还未建立,使得公益广告的制作者、公益广告的服务类型、公益广告制作公司的技术范围等都没有明确的界限制定,也就使得公益广告领域管理相对混乱。2.3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市场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2.3.1 使公益广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的效果
电视公益广告同时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说,公益广告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公益广告链接文化和经济的同时,又带回丰厚的回报;同时,公益广告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了其社会效益的发展。2.3.2 营造相适应的氛围
对于公益广告而言,作为社会教育的手段,在公共领域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需要营造相对应的社会氛围。公益广告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需要政府和社会对公益广告更加重视,为公益广告营造相应的氛围,使其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3.3 制定对应的法律法规,成立相关监管部门
在我国公益广告管理混乱的情况下,成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改善公益广告行业鱼龙混杂的局面;同时,成立相应监管部门,可以对公益广告的质量进行相应监管,从而提高公益广告质量,提高投资回报,使公益广告行业更加规范化。
第二篇: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与对策[范文模版]
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与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存环境危机和公共意识危机逐渐为公众重视。为缓解或解决这些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公益广告应运而生。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公益广告不仅仅是帮助公众认知社会问题,也是政府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为更好发展公益广告,解决公益广告在我国发展不平衡性,特从公益广告的特点进行阐述,政府企业联手合作,探求新的方式,为公益事业的发展开创新局面获得双赢。
1公益广告的概述
1.1公益广告的定义
公益广告是指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直接目的的广告形式,是面向社会大众,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非商业性广告。
公益广告的目标人群是所有社会关系内的人,公益广告是影响范围最为广泛的广告形式,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广告内容思想性较高,主要是呼吁人们关注共同的问题,并敦促人们在社会行为中遵守社会准则,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风尚。无论是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公益广告的创作要求都不低于商业广告,有时甚至更高。从创作动机上看,公益广告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是出于唤醒公众注意某些社会性问题,根据某些社会公益性主题来创作的。
1.2公益广告的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为追求经济利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后果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及社会公益意识的淡化,出现道德滑坡,引发生存环境危机和公共意识危机,现代意义的公益广告应运而生。20 世纪40 年代公益广告首次出现于美国,目的是增进一般公众对突出的社会问题的了解,影响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他们的行为和做法,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缓解或解决。日本的广告机构成立于1971年,由企业作主导,重点从关注民生、回馈社会出发,诉求主题与社会热点问题息息相关,研究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在我国,贵阳电视台于1986年首次播出了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公益广告;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在黄金时间开辟《广而告之》栏目专门播放公益广告,这种由政府主导、被称为“公益广告”的广告开始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而后,各种类型的公益广告开始在电视、广播、平面媒体中广泛传播。2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的现状
公益广告在我国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也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繁荣的过程,一些耳熟能详的公益广告至今还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广告形式,自有它不可估量的特殊的社会价值,它发挥着规范社会行为、改善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作用。可是,近几年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处于做做停停、时断时续、愿做就做应付差使的状况,除了以能引起全国震动、关注的重要事件和热点问题为素材制作的公益广告短时间内还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外,其他公益广告基本不被重视。
一方面,国内公益广告多是由政府指令、媒体制作播发的,正因为如此,我国公益广告的策划和制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行政手段的规定。媒体在公益广告的制作、播发中也不够自觉,表现得随意、分散。有硬性任务时,媒体为完成任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发布一定量的主题公益广告;没有任务时就可发可不发,或是有时段和版面空闲时用来填充。
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的改革还在进行中,企业尚未从再分配体制下完全脱离出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完整的社会身份还未最终形成,企业普遍缺乏对社会的热切关注和社会责任感;而且多数企业习惯认为发展公益事业是政府的责任,极少涉足公益广告。很多企业对公益广告的认识远远落后于对商业广告的认识,有些企业只有在市场行销受到挫折以后,才会想到用公益广告来装门面。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和将公益广告视为企业的调节品的想法影响了公益广告的发展。
最后, 公益广告的制作是需要经济支持的, 一些重大的、优秀的广告制作更需要大的经济投入。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还未建立起政府、市场和社会领域三者间的协调关系, 还没有一个专门的非赢利机构负责组织、策划、创意公益广告, 同时也缺乏借鉴、运用商业广告的传播技巧来推动公益广告发展的方法。所以, 不被重视和缺乏健全的公益广告运作机制, 是我国公益广告事业发展的现状。
2.2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发展得比较快 但尚处在初级阶段 公益广告的创作仍停留在低层次 低水平的层面上 现在我国的公益广告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得相对滞后 发展过程不均衡导致了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 同时 由于公益广告的制作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 人力物力消耗比较大 但是却没有诱人的利润 所以对于大多数广告公司来说 他们并不愿意制作此类广告 就目前情况而言 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发展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益广告创意水平不高。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缓慢,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创意水平上也明显落后于我国的商业广告。公益广告对创意水平要求相当高,它不仅要求创作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唯有如此,才可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作品。目前,国内公益广告作品大多创意平平,甚至没有创意,主要是没有摆脱说教的立场 教育人的口吻,把公益广告图解化、套语口号化,使得公益广告退回到一般宣传的层次上,其沟通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究其深层原因,在于忽视了公益广告的指导哲学。
二、企业公益意识不强。时至今日,我们许多企业家仍认为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营团体,没有认识到企业是社会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把自己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各种背景中剥离开来而单独运作,没有意识到社会环境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外部条件,所以企业普遍缺乏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热情缺乏,对企业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的认知缺乏。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商品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密合度更高,市场发育趋向成熟,企业行为和企业竞争将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展开,企业的规模经营集团化趋势更为明显,企业的竞争已从资源竞争、人才竞争、信息竞争、发展到企业的整体性竞争、企业形象竞争。一个企业能够服务于公众利益,认真塑造自己的社会公益形象,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求得社会的认同和好感,和社会产生共鸣,那么它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社会和消费者的好感,立于不败之地。
三、公益广告创作题材单一。由于对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内涵要素认识不全面再加上城市、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公益广告内容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全面发展和建设的要求。从公益广告创作题材看,普遍存在着城市题材多,农村题材少、儿童题材多、老人题材少、法规性宣传多、道德规范题材少等问题。
四、公益广告发布形式不均。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大众传媒已经形成了一个密布全国的大网络。截至目前,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已达90%,中央和地方有数不胜数的日报、晚报、周报、专业报及各类杂志。可移动的载体如公交车、火车、出租车、轮船、飞机等以及近年迅猛发展的电子网络系统,星罗棋布的各类广告发布媒体已经组成了一个有机网。但是综观各类发布媒体,好像公益广告只偏爱电视、报纸、路牌次之,其他媒体几乎与公益广告无缘。公益广告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发布较多,中小城市发布量较小,在县乡镇几乎觅不到公益广告的身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益广告的传播,也削弱了公益广告在受众中的导向作用。
五、公益广告资金保障不足。目前,我国公益广告与广告营业总额大幅增长的态势极不相符。与商业广告占广告总数的份额相比,公益广告的比重太低。而国外发达国家公益广告已占社会广告总数的10%以上。我国公益广告缺乏良性的资金保障体系,良性的公益广告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公益广告作为公益事业,必然需要资金保障其运行。而且和传统商业广告相比,公益广告制作更复杂,收益更少的特点使其在资金运作上有更大的风险性,更需要资金的有力支持。但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公益广告的创作仍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支持,广告公司的“义举”或少数企业的短期投入,缺乏长期、良性的资金来源体系。企业作为最大的广告主,并未能从长远利益角度认识公益广告的效应,从而无法长期投入。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对策
一、应更加关注农村,关注民生公益广告应直面民生,如医疗卫生、防火防电、公民教育、交通安全等,要向农村和边缘地区倾斜,积极反映群众关心的问题。譬如
“希望工程”让更多的人大体了解了农村的教育现状。目前,公益广告应多关注公民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即教育和医疗卫生问题。
二、应求创意重情感,提高公益广告的情感魅力。公益广告应始终坚持思想性原则、情感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首先,公益广告推销的是观念,思想性原则是第一要旨,这就要求公益广告的品位要高雅,就是说要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融思想性于艺术性之中。其次,公益广告应避免与商业广告雷同,要以超脱、含蓄、委婉的表现方式在“情”字上做文章。再次,电视公益广告的艺术美存在于运动和空间中,它以流动的画面和声音为载体,用光、影、声、色等作为表现美的元素。最后,由于公益广告是推行某种思想或观念,因此不会立刻见效,故必须持续进行。加强公益广告情感诉求的迎合意识。公益广告之所以能深入人心是因为它能在情感诉求上与受众沟通、交流,产生共鸣。广告创意一定要考虑受众的情感需求,不能忽视情感迎合对于广告在理解和认识方面的作用;要冲破功能性解说的藩篱,关注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灵情感的变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焕发改造生活的激情和动力。只有这样,公益广告释放的信息才能可视、可读、可感。
公益广告要提高创意水平。如何让公众感到有趣、好奇、轻松、耐看,从而巧地使公众发自内心地接受,是公益广告制作者的首要课题。公益广告的创意,用幽默也好,亲情也罢,都要把人性表达出来。因此,在公益广告的创作中应始终保持一种朴素的感情,把质朴的情感融入到创作中去。创意应来源于生活,只有用心去观察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保持对事物的敏感和较强的聚焦意识,才能挖掘出深刻的东西。
三、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强对公益广告的组织和管理,颁布有关公益广告的法律法规使公益广告进一步得到完善和规范。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不少有关公益广告的法律法规。如1995年颁布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媒体必须做一定数量的公益广告。在资金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公益广告的制作和发布。此外,我们要积极推动公益广告的理论研究,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整体创作水平,提高公众的公益意识,为公益广告事业创造一个发展的良好环境,相信公益广告的前景是乐观的。
四、转变企业营销观念,扩大公益广告主体,加大公益广告投入。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公益广告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出资做公益广告。企业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一员,有义务为公益广告投入资金。现代营销已经从传统营销转化为整合营销,树立起社会营销的思想观念对于企业尤为重要。企业不但要满足目标客户群的要求,还要考虑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主动承担社会这人,以长远的目光树立自身的企业形象,最终获益的还是企业自身。企业积极投身公益广告事业,不仅扩大公益广告的主体,而且为我国公益广告争取更多资金,企业和公益广告两者各得所需,相得益彰。
第三篇:浅析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目 录
浅析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2 1 序论 4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 国内研究现状 4 1.2.2 国外研究现状 5 1.3 研究的主要方向 5 2 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 6 2.1 公益广告解析 6 2.1.1公益广告的概念 6 2.1.2 公益广告的特点 6 2.1.3 公益广告的传播价值 2.2 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 6 3 我国公益广告面临的问题——以xx为例 7 3.1 xx企业公益广告内容描述及分析 7 3.2xx企业公益广告效果(是否与品牌结合、公益成分占比等)3.3我国企业公益广告面临问题(通过xx企业的案例,结合abcd案例,可以发现我国公益广告目前普遍有xx问题)4 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对策 8 4.1完善运行机制 8 4.2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4.3 提供创造水平5 结 语 8 8 参考文献 致 谢 9
浅析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 要
本文在对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公益广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我国公益广告资金缺乏、创造水平低下、政府监管不利、法律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此外,本文还对公益广告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为公益广告的发展指明方向。【关键词】公益广告 企业公益广告 问题 改进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SAs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to the problems of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pointed out the lack of funding public service ads, create low levels of adverse government regulation, the law is not in place, etc.probl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y.Additionally, this article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resear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SAs direction.【Key words】Public service ads; Enterprise public service ads ;Problem; Improve 序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公益广告是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特殊广告。我们一般将那些不同于商业广告,旨在引起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关注、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和社会风尚,促进社会进步的广告称为公益广告。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最早由美国开始,之后便逐渐传遍全世界。我国公益广告不被重视并缺乏健全的运作机制,是我国公益广告现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21世纪公益广告的发展前景将会更美好,也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公益广告的水平,是这个城市、地区、国家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准。一则好的公益广告是可以深入百姓心灵,它所营造的气氛和声势是其它宣传形式无法比拟的。1.2 目前研究现状
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发展已经二十多年,但企业作为其广告主加入到公益广告行列中还不到二十年。学术界对于公益广告的研究著作现在共有五本、硕博论文有几十篇、期刊类文章有数百篇。相比较公益广告而言,在学术界把企业公益广告作为研究主体的论著还是相当少的,在中国知网中以企业公益广告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 28 篇文献。目前为止,潘泽宏所著的《公益广告导论》是几本研究著作中较为全面的对公益广告进行了研究,同时,这本著作也是我国对其较为系统研究的第一部专著。本书大致分为两大部分,前面部分研究的是其基础理论,从传播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其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为了能够揭示出促使其产生的一定背景、其自身独具的个性和所带有的社会文化功能,并且从艺术学这个视角,对其构成及其具体的创作细节等艺术要素进行了深刻详细的研究。后面部分是对其栏目及其优秀的个案进行研究,具体分析评价作品,把基础理论与具体创作实践结合起来。切实有效地帮助广告创作人员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创作水平。在期刊类文章中,对于公益广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运作和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机制的建立于完善等几方面。并提出谁是最适合作为其活动的主体,这在学界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几个代表性的观点如下:蔡静在《试论我国公益广告的新特点》(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 年)一文中主张公益广告的承办主体应该由政府转为企业。程士安、陈文轩在《对我国公益广告现状的一点思考》(新闻大学.1997 年)一文中认为公益广告最关键的是刊播的媒体单位,故提出以广告界为主体。童言在《公益广告—让我们做得更好》(现代广告.1997)中主张我国应该参考美国和日本,建立专门的公益广告机构,使其充当我国公益广告活动主体的角色。认为企业与广告公司或是媒介都不能够成为公益广告活动的主体,因为他们各自都有着自身的利益趋向。以上是几位学者的观点也是现今学术界的几个代表性的观点,那么对于到底谁是我国公益广告的主体,这个问题还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共同去探讨与见证。通过以上文献可以发现,学术界对于公益广告的研究已经逐渐开始全面深入。在我国企业公益广告这一方面,学术界对其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兴起的,罗素娟在《我国企业公益广告塑造企业形象的思考》(企业导报.2011 年)一文中将公益广告和企业形象巧妙的联系起来,进而发现了二者之间存在的隐性关联性,提出了企业怎样通过企业公益广告提升企业形象。《企业公益广告的商业价值》(商场现代化.2007年)这篇文章指出企业公益广告中存在隐性诉求的功能,企业广告主在公益广告中运用这些诉求,影响着受众,达到更长远的商业目的。《国内企业公益广告发展优势浅析》(现代商业.2008 年)一文比较粗略的梳理了我国企业公益广告的演进过程,以及从广告内容到广告理念形式的转变。这几篇文章大致概括了现今我国关于企业公益广告的研究概况,总之,在我国学术界内关于企业公益广告的研究中,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去研究我国企业公益广告的论著还是较鲜少的。因此,我们希望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深层次的剖析我国企业公益广告现今存在的问题,试图探索企业公益广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为企业公益广告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借鉴对企业公益广告理论与实务分析的论文与书籍等,对企业公益广告的发展与应用进一步的了解,对归纳企业公益广告的运行模式以及实际的应用价值具有指导作用。2.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我国的几部企业公益广告片的广告内容、受众及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具体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当前我国企业公益广告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并找到解决策略和发展方向。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 2.1 公益广告解析 2.1.1 公益广告的概念
由媒体、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等机构发布和组织,以用其表达提倡或反对某种事情的观点,以促进社会公益和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的一种广告传播活动。2.1.2 公益广告的特点(1)时效性
商业化公益广告时效性,往往借由消费者最关心的时事来推动公益活动的进行或是进行公益思想的宣传,其广告内容由于与事件的关联,消费者自然而然加强对广告的关注,进而由广告的内容而产生共鸣,由共鸣而对赞助企业产生好感。事实上,公益广告可以作为宣传企业形象的重要营销手段来加以运用,而时效型公益广告则能把公益广告的魅力发挥到极致。(2)公益性
公益广告本质为公益,它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以期“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对整个社会而言,公益广告首先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可替代的社会教育功能。(3)品牌性
商业化公益广告的品牌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企业在做公益广告时,目的就是提高企业形象和美誉度,把品牌性看的很重。同时,也要把自家做的公益广告做出品牌性。2.1.3 公益广告的传播价值
由于企业公益广告是公益广告中的一种,因此它同样带有着公益广告的社会价值,规范公众的行为,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同样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与此同时,企业公益广告的投资主体是企业,其出发点是带有社会的公益性,通过公益广告来引导公众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在其背后存在着隐性的商业诉求,暗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企业公益广告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隐性的。因此,企业制作与发布的公益广告具有一箭双雕的绝妙之处,使得企业公益广告具有双重价值。2.2 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
首先,来对我国企业公益广告现在存在的几种类型进行归纳。我们来按照企业所参与的公益广告形式来划分:企业公益广告分为企业署名式、企业人物或吉祥物植入式、将企业理念、文化和公益广告的融入式、企业家亮相式、按公益主题所发布的时机式这几中类型。第一种企业署名的公益广告,是指在电视公益广告的片尾仅出现该企业的log,在平面广告和招贴广告的右下角标上企业的名称或标识这是企业公益广告目前最常见的形式;第二种企业人物或吉祥物植入的公益广告,有些企业在公益广告中巧妙的运用了这一类型,出于在公益广告的相关条例上并未明确规定,故有些企业在公益广告中植入了过多的商业元素;第三种将企业理念、文化和公益广告的融入式,这一类型成为了企业在公益广告中所采用的最新亮相方式。如华北制药集团在我国非典期间发布的公益广告“晨跑篇”和“拥抱健康”等等,非常用心的将企业自身“一切为了人类健康”的这一理念和公益广告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第四种企业家亮相的公益广告,是指一些知名的企业家为公益广告而参与拍摄,如《中国绿色企业》这则广告中马云、李书福、牛根生等一些国内较知名的企业家来进行参与拍摄;第五种按公益主题所发布的时机式,这种类型的企业公益广告可以分为日常性和突发性两种,如企业所指定的投放计划,相对拥有较稳定的媒介来进行排期发布的属于日常性的,而在我国出现突发性灾难时,一些公益广告是短暂涌现出来的则属于突发性的。其次,再来看现在我国出资制作企业公益广告的行业与企业特点
先从出资制作企业公益广告的行业来看,我国以烟、酒、医疗类等这些限制性比较大的行业居多,这是由于该类行业在制作商业广告方面受到禁止的缘故,比一些低限制性的行业较早的意识到了企业公益广告所存在的优势。另外,我国部分公共服务性行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也相对比较积极的参与到了公益广告事业中。再者,保险行业也成为出资制作我国企业公益广告较多的行业之一,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洋和新华人寿等保险公司均是我国投放企业公益广告的大户。再从企业分布来看,我国企业所出资制作的公益广告从其企业分布来看有两个较明显的特征:其一是,我国的大型企业多于中小型企业,这里以电视媒体为例,如海尔、哈药、养身堂、统一等等这些都是知名度广、实力雄厚的企业,他们制作的企业公益广告规模大、投资多,并且作为长期计划在进行。而一些国内的新秀企业闪现在公益广告中,之后便很少见。其二,我国内地企业的活跃性低于外资企业。如获在我国首届光明公益奖的企业中外资企业索尼、联邦快递、东芝、康菲石油、可口可乐、爱立信、摩托罗拉、西门子等几家,占获奖企业数量的绝大部分。因此,我国内地的企业与其比起来,显得比较被动。总体来看,我国出资制作企业公益广告的行业与企业所分布的特点已呈现出已不是高度集中式,越来越多的新面孔开始积极的参与到我国公益广告事业中。我国公益广告面临的问题——以农夫山泉为例 3.1 农夫山泉公益广告内容描述及分析
农夫山泉一直以来都与体育有着很深的渊源,除了常规的行销主题传播外,赞助体育比赛也是农夫山泉的重要行销举措之一。1998年赞助法国世界杯,1999年赞助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2000年赞助悉尼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这些公益赞助活动对于农夫山泉品牌的提升也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真正形成整体战略性的是赞助2008年中国申奥代表团,成为中国奥委会指定“荣誉赞助商”。2001年1月农夫山泉推出了“一分钱”的电视广告,宣布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到7月31日为止,农夫山泉每销售一瓶天然水都提取1分钱,捐献给中国奥委会,用来支持2008年申奥行动。“一分钱,一份力量”,从2001年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开始,农夫山泉的“一分钱”公益行动已经持续了四届,基本上每两年就更换一个主题。2006年是第四届的起始年,农夫山泉的公益广告主题为“饮水思源”。农夫山泉从5亿瓶水中筹集500万元,与宋庆龄基金会共同成立“饮水思源”助学基金,锁定长白山、千岛湖、丹江口、万绿湖等四个水源地,捐助1001名贫困学生及十所学校。3.2 农夫山泉公益广告效果
农夫山泉支持申奥的主张和独特的方式逐渐深入人心,随着申奥日期的日益临近,申奥气氛日益升温,农夫山泉也不知不觉成为瓶装水市场上的热点。农夫山泉的“一分钱”活动很高明。企业不以个体的名义来支持申奥,而是代表消费者的利益和主张来支持北京申奥,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既不容易看出企业支持申奥背后的商业意味,又可以以支持北京申奥的巨大影响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响应,从而促进农夫山泉的销售。
与那些投入十分慷慨的企业相比,农夫山泉每年几百万的投入并不算多,但农夫山泉给外界的公益烙印却非常深刻。在市场庞大、逐渐微利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农夫山泉近十年的发展中,公益是其感性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品牌的积累,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个独特的标签。3.3 我国企业公益广告面临问题
我国企业公益广告在社会与企业自身当中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已引起了全社会以及企业界内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的公益广告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的为我国的社会文明建设而添砖加瓦,同时在树立企业形象这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由于企业的加入,我国公益广告在发布的数量上和制作的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但是在我们发现和肯定企业公益广告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企业公益广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的成因,下面本文将具体来阐述一下我国企业公益广告如今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公益意识淡薄
现今,我国企业所发布的公益广告从其企业分布来看有两个较明显的特征:其一是,我国的大型企业多于中小型企业;其二,我国内地企业的活跃性低于外资企业。那么从我国企业所发布的状况来看,现今企业界内存在着对我国企业公益广告还不够重视这一现象,企业对于商业广告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企业公益广告,使得二者在发展水平上极为失衡,展现出企业的公益意识十分淡薄这一问题所在。
我国企业公益广告存在企业公益意识淡薄这个问题是由于企业缺乏内在成熟的企业文化。企业公益广告不是企业的一种回报捐赠,而是折射出企业这一行为主体的一种理念和精神所在,同时也是企业展现和延伸其文化内涵的一种表现。在其理念上有所模糊必定使其在实践中产生混乱,所以说企业对于文化理念的模糊必然导致企业公益意识淡薄这一问题出现。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中的一块基石,它对其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风貌等都存在决定性的影响,一个企业如果拥有成熟的企业文化就必然会形成正确的企业形象意识,更会用企业的实际行动来塑造该企业的良好形象。如果在企业公益广告中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不注重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企业形象,便会对企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例如,农夫山泉制作的企业公益广告,其广告语“一瓶水,一份钱”是在表明每卖出一瓶农夫山泉水,该公司就会为希望工程捐出一份钱。这则广告画面感人、语言诚恳,在短时间内使得农夫山泉这一企业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同时也取得了一定得经济效益,该产品的销量在短短半年之内同比增加一倍。但《公益时报》在 2009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对农夫山泉的“一份钱”捐赠活动产生了质疑,指出存在水分,有“假捐”的可能性。然后在几天后,农夫山泉被取消了 2009 年评选“优秀企业公民”的资格。在此事件后,农夫山泉连续出现了“水源门”、“砒霜门”事件,由此导致了该企业产品的销售额大幅度下跌,甚至出现了下架的情况,对企业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从农夫山泉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缺乏成熟的企业文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便决定了其在社会公众以及消费者心中的总体印象,而这正是企业文化中的外显形态。随着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形象对于一个企业越来越重要,就是说一个成熟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是至关重要的,但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这一认识还不够深刻,依然用有形的资产来衡量其利益的得失。因此,在企业公益意识淡薄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企业缺乏其成熟的企业文化这一层原因。
2、企业缺乏主动性导致创意低
我国大部分的公益广告都是在政府的推动下来制作发布的,一些企业并不是十分愿意承担起免费发布公益广告这个义务,缺少企业的自觉行为。但随着市场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部分企业便主动的参与到了公益广告这个行列当中。但企业所制作的企业公益广告更多的仍是跟随政府的步伐,这就导致了企业公益广告的主题大部分体现政治性,很少能够在主题上体现出系民生、贴民意,不能吸引大众对其高度关注,没有发挥出企业公益广告的传播作用。因此,企业在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上缺乏主动性,未能主动向政府寻求其创意资源。
政府所制定的大部分公益广告主题主要是为了配合在某一时期内的宣传需要,企业公益广告选择这种突发性、临时性的主题,必定会导致企业公益广告在其设计和制作上缺乏创意,供给质量较低。比如在奥运宣传期间,央视配合开展系列的公益广告活动,大部分企业也纷纷在奥运期间出资制作出企业公益广告,在这一期间,企业公益广告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以及在社会的影响力上都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但企业公益广告这一大量投放的现象,不得不引起企业界内的反思,往往都是因为政府出台的一个文件或是指令,在这种硬性规定下企业才广泛参与到公益广告的活动当中,制作出大量的企业公益广告加以宣传,这就使得我国企业公益广告出现“昙花一现”的效应。因此,我国企业公益广告没有形成主动配合和谐社会的建设、长期稳定发展的这一机制,企业在制作与发布企业公益广告上面缺乏主动性,没有在政府提出国家长期发展政策时主动的去寻求与政府的配合,自身没有主动的去挖掘创意资源和主题。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对策 4.1 完善运行机制
(1)政府转变职能,加强调控。
政府应把工作重点从直接组织公益广告活动转换到建立公益广告运作机制的基础性工作上来。首先要成立公益广告专业管理机构,政府授权其对公益广告进行全面的管理,以解决目前对公益广告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的问题。其次要加强对广告发布主题的规划,媒体强制性发布义务的监督管理,政府公益广告专项资金的合理运用,公益广告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内容。
(2)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协调政府、媒体、企业三者间的关系。
成立一个专门从事公益广告运作的非盈利机构,负责管理和运行公益广告的发布、管理公益广告的资金运作;并把各大运行单位很好地融合起来,协调他们各自的作用和地位,充分发挥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这个机构应当由各级广告协会来承担,它可以发挥法规监理、行业自律的作用,为公益广告的发展提供保障。(3)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为公益广告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手段支持。
公益广告的人文关怀也需要法律的援手,法律是保障公益广告运作的准绳,特别是在公益广告进行市场运作后,为了防范和治理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立法非常的必要和紧迫。
4.2 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第一,政府建立公益广告专项资金。第二,采取公开竞标、企业赞助、公开拍卖公益广告的所属权等多渠道融资方式。第三,利用税收政策对参与制作公益广告的经营单位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建立科学公平的广告经营单位资质评估标准,将企业发布公益广告的参与程度作为广告公司资质评估的重要条件。第四,建立相应有效的公益广告基金捐助机制,使集资活动经常化,规范化,法制化,并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第五,采取激励措施。对发布公益广告数量、质量及效果比较突出的广告企业,以政府的名义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企业发布公益广告的热情。4.3 提供创造水平
首先在主题选择上应该加大创作与民生有关的题材,例如环保、教育、儿童、健康等方面。农村及边远地区面临的问题较多,公益广告应该向这些地区倾斜。其次,公益广告的创意需要提升,给人启迪、让人过目不忘、耐人寻味的精品需要推出来。通过贴近社会、贴近公众、敏锐清醒的介入现实观察,悉心研究公众心态,作深层次发掘思考,把公益广告要倡导的正确观念与颇具魅力的广告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以精品重塑公益广告的崭新形象,来保证公益广告事业的顺利发展。
结 语
公益广告在帮助人类解决所面临的诸多生态挑战和社会问题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也是很大的。在我国,公益广告已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属于公益事业的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全社会的认可和参与,并将成为我国广告业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为我国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但是我国公益广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在发展公益广告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发现这些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公益广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泽宏.公益广告导论[M].第一版.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冯念文.中国公益广告发展情况[M].第二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3]潘泽宏.广告的革命[M].第一版.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4]梁良良.创新思维训练[M].第一版.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5]韦利安.发展公益广告之我见[J].广西社会科学,2002(02):230-232 [6] 潘泽宏.公益广告导[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6)[7] 高萍.公益广告初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8)[8] 田时雨.慈善投资[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8)[9] 倪宁.广告新天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10] 宋玉书.公益广告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3)[11] 申望.企业文化事务[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12)[1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13] 陈培爱.中外广告史[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8)[14]张明新.公益广告的奥秘[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1)
[15]李军波,唐小玲.现代广告理论与实践[M].河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3)
致 谢
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导师XX老师,XX老师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我,并将影响我的一生!XX老师在我的论文构思、写作上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学校领导和老师在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为我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宝贵的实践机会,使得我能够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感谢同学们给予了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诸多帮助与体谅。感谢你们在这几年给我带来的快乐,它将成为我一生中美好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们,我希望用我的努力去回报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第四篇:浅谈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水土流失急剧、濒危物种增加、天然湿地大量消失、人工林树种单一等等,都是我国环境的忧患。因此,对于环境的保护措施就显得分外的重要,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投入巨资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生态环境总体上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本篇论文就浅谈我国一些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环境保护措施
一、我国环境现状
近20多年来,由于我国企业大多采取了传统的粗犷性生产方式,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很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致使环境不断恶化,形势空峻。
(一)我国的土地在持续荒漠化
我国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升高,目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其中草原沙化很突出,一些牧区牲畜存栏大幅度下降,绵羊的体重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
(二)我国水环境在不断恶化
如今,我国的江河湖海污染已经不堪重负,并呈逐年加重趋势。尤其北方不少地区甚至出现了“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现象。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地下水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多有不同程度超标。
(三)我国大气环境的污染此起彼伏
在我国的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a,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的城市超过60%。
(四)我国土壤环境污染隐患重重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近郊土壤环境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污染的土地面积早已超过1.5亿亩,污水灌溉引起的污染耕地约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约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且每年还在以大约15%的速度递增着。
二、我国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国务院于1973年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在全国开始“三废”治理和环保教育,这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
(一)三大政策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又是一种共有资源,为了避免“共有地悲剧”,必须由环境破坏者承担治理成本。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的体现,即由污染者承担其污染的责任和费用。其主要措施有: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二)八项制度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通过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明确了一个区域、一个部门及至一个单位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荡围,理顺了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关系,从而使改善环境质量的任务能够得到层层落实。这是我国环境环保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城市环境综合定量考核,是我国在总结近年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通过定量考核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3、污染集中控制
污染集中控制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为保护环境所建立的集中治理设施和所采用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污染集中控制,应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依据污染防治规划,打基础安照污染物的性质、种类和所处的地理位置,以集中治理为主,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效果。
4、限期治理制度
限制治理制度,是指对污染危害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区域采取的限定治理时间、治理内容及治理效果的强制性行政措施。
5、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是指一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生产经营者,按照国家的规定和标准,缴纳一定费用的制度。我国从1982年开始全面推行排污收费制度到现在,全国(除台湾省外)各地普遍开展了征收排污费工作。目前,我国征收排污的项目有污水、废气、固废、噪声、放射性废物等五大类113项。
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又称环境质量预断评价,是指对可能影响环境的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或其他开发建设活动,事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为防止和养活环境损害而制定的最佳方案。
7、”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8、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凡是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规定程序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所拥有的排污设施、污染物处理设施及正常作业情况下排污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的一项特殊的行政管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础。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许可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方式等的一项新的环境管理制度。我国目前推行的是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三、关于环境保护的建议
(一)加强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避免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只顾当前,不计长远,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和整体利益少。
(二)增加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进展,加强科研、设计力量,尽快形成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著名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骨干企业队伍。
(三)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管理措施、机制和手段。
(四)加大监管、处理、打击、宣传、教育力度。使群众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一起来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京平.环境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马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魏振枢.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第五篇: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摘要】环保已经成为今天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必须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环境保护 对策
一、环境问题的概述
环境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第一环境问题,就是由于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如洪涝、干旱、台风、海啸、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另一类是人类生活生产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如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乱砍乱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等。
而目前,威胁人生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环境主要有:淡水资源短缺,能源短缺,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垃圾泛滥成灾、有毒化学物品污染、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等。这些环境问题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时候造成的,而现在保护环境是需要全人类的公共努力。
二、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一)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参与度低
造成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本原因是与经济发展的冲突问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工作认识上上不去,只片面追求经济的高增长率,觉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场你死我忘得战争,没有妥协,使得环境保护陷入了一种艰难的处境,导致在发展经济的压力下,忽视了对资源开发等环境保护的监督很不力的局面。
(二)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国家现行的资源法主要针对的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某一特定要素,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主要呀是针对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的防治,缺乏综合的环境保护管理的制度与条例,缺少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一些生态破坏时间因而钻了法律的孔子,没有得到及时和应有的法律制裁。
(三)环境保护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
多年来我们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投资低于基本保障水平,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同时污染 16
治理的难度在不断加大。使用较少的投资和简单技术就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污染问题的治理难度和相对资金的需求程度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而缺乏有效的、健全的人力及资金的投入机制,造成投入不足,使得环保的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应协调好社会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搞好环境监测,加强对于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研究当前环境保护中的热难点,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为我国环境保护问题制定出合适的政策措施。
(四)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我国从根本上讲仍处于能耗高、污染重,且效益低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与之相对应的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也仍处于一种很不理性的状态,以致重开发、轻保护的惯性思想仍然存在,以环境换取金钱利益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很严重。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工业用水的利用重复率为55%,矿产资源回收率仅为30%,比国外各项指标的平均水平分别低了10.25.20个百分点。
(五)管理能力相对较差
从生态环境保护机构的职能的实施方面,没有独立的主管机构或专人进行负责,由于环境保护涉及面广,专业性又强,而且目前还有新问题不断在出现,以致不能较好的行使其职能.尤其表现为对环境保护概念的模糊,没有浓烈的环保意识,对自己环保具体职责不清楚,造成了环境保护的被动的尴尬局面。
三、正对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目前, 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较薄弱, 1995 年“全民环境意识调查”数据测算, 我国城乡环境意识总体平均得分 44.3分;2000 年世界环境日前后, 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进行的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得出结论是, 环境意识水平偏低。因此, 针对我国公民环保参与意识不强的状况,要想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首先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使广大在校的中小学生、大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其次要通过各种渠道(例如网络、广播、电台)去宣传和教育环境保 护的意义,增强广大民众参与环保事务的热情,使每个公民都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使每个公 民都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并主动地参与到环保事业中去。
(二)依据国情建立与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战略。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经济政策。我国现有的环境法规多采取末端控制、指令性控制。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立法的方式,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定并完善鼓励支持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使法律法规能真正起到污染预防和绿色导向作用。
(三)改革环境保护融资机制,增加投入
做好新形势下环保工作,必须进一步增加环保投入,必须把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保证环保投入增加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一要制定和规范环保投入的财政支出机制,保证环保投入增长幅
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二要制定和规范污染制约机制和治污筹资机制,加大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的力度,以严格执法引导企业投入,以政府投入拉动社会投入,以经济政策调动市场资源,努力形成一种污染制约机制和治污筹资机制;三要规范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谁污染谁就会在经济上受损失的机制,促使排污单位积极增加投入,主动治理污染;四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生态补偿上体现和关注民生,确保水源保护区农民有权利享受保护和建设生态服务补偿、限制发展机会和发展权补偿。
(四)开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
要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关键链接技术,对现在不能回收利用的大宗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提高生态技术的经济合理性。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开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试点。要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选择一批工业园区,在园区内建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建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机制,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五)全面提升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建立现代科学的环境管理模式
强化环境保护机构和队伍建设。在地方机构改革和调整中,规范化建设各级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监测、监理、科研、信息、辐射监督管理队伍,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环境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建立、健全环境监控网络体系。建立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联通的环境管理系统,各级环境监理、监测部门的技术装备配置达到国家、省规定的规范化标准。完善全市环境应急响应系统建设,各县市区要成立由环保部门、相关企业、相关单位组成的应急队伍,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实施统一指挥协调,并具备对污染隐患进行监控和预警的应急响应能力。
完善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形成以市环境信息中心为主、县市区环境信息站为辅的环境信息网络结构,联通各级政府部门、重点污染企业以及其它相关社会信息源。
四、结语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环境保护就是在维护我们家园的生态环境,家园的生态关系到你我他每个人。法制约束也好,大力宣传也好,都不如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更有效果。所以,我们要从根 本上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万本太等.《走向实践的生态补偿——案例分析与探索》[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8.10.[2]孔杰.关于环境保护形势以及对策的若干思考[A].大众科技,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