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莲小说中雪意象的解读

时间:2019-05-13 07:1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金莲小说中雪意象的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金莲小说中雪意象的解读》。

第一篇:马金莲小说中雪意象的解读

马金莲小说中“雪”意象的解读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09级1班 王晨 学号200905110129

摘 要:马金莲的作品大多都以宁夏南部山区农村小人物的情感生活为主线,小说中人们虔诚的信仰带给他们一种真诚、热情却又谦虚谨慎的性格,就像“雪”这种意象一样,无声无息却有着单纯无私的精神。本文主要从“父亲的雪”“我的雪”及“碎媳妇的雪”三部分内容加以阐述。

关键字:雪;马金莲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马金莲用细腻的感情感知生活,小说中多以描写小人物的故事为主,描写过程比较关注生活细节。在人物刻画上,马金莲主要将视角集中小人物身上。《父亲的雪》和《碎媳妇》这两部作品中,不论是父亲、“我”还是雪花,都是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生存在闭塞而传统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只有顺从生活,才能保证自己的人生和长辈们一样活的像个“人”样。封闭的环境、传统的生活方式加上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生存环境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压制着人们的一切,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仅仅有着人类最初的愚昧和野蛮,反而更加凸显了人们性格中最本真的一面。小说中的人物具有谦和、无私、谨慎等这些优秀的品质。一片片雪花就像这些人的生命一样,以最柔弱的形态生存,但他们所传递的能量就犹如那一场大雪一般令人震撼。在马金莲的小说中,“雪”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赞美人物优秀品质以及抒发感情的重要意象。

一、“父亲的雪”:悄无声息

在《父亲的雪》这篇小说中,继父作为一个着墨极少的人物贯穿于故事当中。“神情有些僵硬,好像有一双无情的手在向后扯他的皮肉,脸面上的皮肉绷得紧紧的,眼睛分外大的男人” [1](P14),那个“没有模样的男人”对于文中的“我”来说是一个掠夺者的形象,他的出现使“我”失去了家,最后只能和哥哥寄住在二娘家,忍受各种委屈。在去继父家和继父送“我”回家的过程中,“我”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来拒绝他作为父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并深深地恨这个男人。然而,在送“我”回家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是 “我”所不知道的事,五十年后在二娘的葬礼上“我”才从母亲口中得知,那个“无意中给我做了伴,陪我走完长长寒冷的山路”的人,继父也正是因为送“我”回家致使病情加重,最后因病去世。曾经“我”一直为难他、恨他,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了一个 “我”所感谢和关注的陌生人。小说中,作者对父亲的 描写极少,但是在角色的转换过程中,继父的宽容无私的形象最终跃然纸上。当时的“我”不仅眼睛遭受到大雪的冲击,心里更是希望大雪能埋没一切,眼里容不下、也看不到继父对“我”的感情。继父的爱就像是那场“记忆里世界上最大的一场雪”一样,早已覆盖在“我”的世界里,悄无声息。亲情就像一把钥匙,在无形中就已经打开城门,成了城中的人。波伏娃曾说“唯有小说,才能把处于完整的、独特的、短暂的现实中的存在的原始涌现出来”,作者以叙述者的身份向读者缓缓诉说着主人公的故事,讲述主人公与亲人之间如何消除隔阂,讲述一位质朴的父亲对女儿的爱。这里的父爱并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平平淡淡的,甚至平淡的令人难以察觉。就像雪花的飘落和融化一样,无声无息却又影响深远。一场大雪,一场父亲的雪给读者的影响是震撼的。小说中恰恰有了“雪”,才能够将这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彰显出来。

二、“我”的雪:无边无际

在《父亲的雪》这篇小说中,五岁的“我”因为母亲再嫁而寄住在二娘家,在唯一一次探望母亲的过程中才体会到一种被世界都抛弃的感受。在这一过程中,“那场记忆中最大的雪”就是见证。“严冬的大雪居然不怎么冰,只是稍稍一落,就随风走

[1](P07-08)了。雪花也在赶路吗?那么急匆匆的,他们是在寻找自己的家吗。他们有家吗?”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我”渴望留在母亲身边,但是母亲却在下雪的日子将“我”送回二娘家,这时的“我”就像这纷纷扬扬的雪花,急匆匆的却找不到自己的家,心中满是纷乱与恓惶。就如作者说的一样,“雪花在脚下呻吟,他们似乎也有生命,也不堪重负,发出沉闷犹豫的响声”。[1](P14)在回二娘家的过程中,马金莲多次通过雪花来表达“我”害怕和绝望的心情。在这场大雪中,母亲的无情彻底让我断了念想,雪花一片一片的落下,也是在写“我”心中的落寞与失望。在“我”的眼里“世界就是一场没有边际的大雪,“我”的人生注定要忍受孤苦与伶仃。小说中,马金莲对雪的描写不再侧重品质和情感的描写,而是从雪带给人的直接感受入手,这里的雪表现的是作者心理上的孤独和失望,就如雪天给人带来的感觉一样冷,雪花的飘落无边无际,没有方向。时隔五十年,雪再次出现在“我”的生活当中,而这一次雪却不再成为“我”曾经认为的纷乱与恓惶。“随着岁月流逝,我对母亲渐渐愤恨不起来了,也

[1](P19)慢慢的明白了母亲的用心和在那样的环境下所作的抉择。”经过后来母亲的讲述,五十年前的真相也逐渐清晰,“那个畏缩不前,踽踽而行的身影” [1](P20),那个我曾关心的陌生人原来就是雪天陪“我”回家的新大。在整篇小说的描述过程中,作者将人 2 物心理与意象结合表达情感,从中也间接的表现出女性作家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而鲜明。马金莲通过“我”的心理独白,将孤独惊慌的情感深嵌在雪中,使冰冷的雪景和凄凉的心境描摹的更为清晰。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意象,雪是一个见证者也是一个描述者,“我”对于父亲所有记忆都封存在那场大雪中,而雪也成为父亲对“我”的爱的最恰当的表达,单纯、悄然无声却早已化成水流入“我”的人生。在这里雪所表现的含义,同父亲的情感和品质相重合,深化了《父亲的雪》的主旨。

三、碎媳妇的雪:慢慢融化

在《碎媳妇》中,雪花是一个刚嫁入夫家的小媳妇,她时时刻刻都谨慎自己的行为,生怕自己的鲁莽让婆家人笑话。“雪花慢慢学会了忍让,处处小心,处处忍让。”[1](P24)雪花从一个懵懂的女孩,学着去适应生活中的规则,这样的小心翼翼不仅体现在雪花对嫂子和婆婆的行为举止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刚出嫁的雪花对婆家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在生活中的各种经验来自她不动声色的观察,除此之外,在婆婆的暗中点拨和嫂子的闲言碎语中,雪花也能获取一些为人处世的门道,如“嫂子说不少女人害口喜欢当着人面吐,不知道有多丢人,雪花就揣摩出害口时不能太露,得藏着掖着”,[1](P27)“娃娃出生前扫炕换水也是嫂子说的,在她一遍一遍笑话某个女人时,雪花就明白了如果一个女人算得上勤快贤惠的话,生娃娃前一定会把自己的一切都收拾好”。[1](P28)怀孕时应注意事项是从婆婆的话中悟出来的,扫炕是在嫂子的闲言碎语中揣摩到的,在为孩子准备衣裤的问题上雪花犯了难,但是,没过多久在嫂子和邻家女人的谈话中雪花得到了答案。在生活中雪花总是吃嫂子的亏,但总能从嫂子的唠叨声中获得宝贵的经验,雪花生孩子前的各种问题都在嫂子的言谈中有了答案,无意间嫂子也充当了雪花生活中的老师。老实的雪花经过嫂子的一番教育更加小心和谨慎起来,但她还是无法摸清嫂子的真正心思。“现在她想明白了,孩子一落地,雪花心里突然就明白了,是豁然开朗的那种明白。”[1](P33)当所有生活中的磕磕绊绊伴随着雪花一年多的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作为一个媳妇必须得学会“忍耐,沉默,吃亏”然而这一种生活的滋味只有雪花当了女人才真正的明白,真正吃透。“真正的女人”是雪花生完孩子后才明白的道理:一个女人只有生了孩子以后才算是真正的女人,自己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心里空空的总是像丢了一件东西一样。孩子的出生让雪花有了寄托,更让她明白生活并不是默默无闻的,而是要积极投身其中,将自己融为生活的一份子。女儿是雪花在婆家辛酸生活的见证者,当雪花为自己的女儿取名为碎 3 女子的时候这里面是包含了她多少的心酸和苦楚。作者采用了梦的形式写出了后来雪花在生活中的改变,碎女子的出生为雪花的生活带来了转变,也就意味着雪花逐渐开始接触周围的一切,融入生活。“她和所有的女人一样开始话家常,爱一个人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也和嫂子开始谈论家务事了,全围绕着娃娃说。”[1](P36)从前那个羞涩和谨慎小心的雪花需要改变自己,她必须适应婆家的生活,并且积极的融入到当中。“一个真正的女人心不慌,眼不乱,干啥沉沉稳稳,拿捏得住了。”[1](P36)从一个柔弱的女子到一个年轻的碎媳妇再到一个“真正地女人”,雪花逐渐的从一个腼腆的女孩变成一个为生活付出青春、汗水和泪水的妇人,雪花从生活中逐渐的学会适应,学会隐忍。在马金莲的小说中也有很多雪花这样的碎媳妇,她们从陌生到熟悉环境,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己来适应家庭。然而,这一番改变是艰难的,碎媳妇们默无声息的生活在贫困和艰辛中,同时要为了拯救破落的家庭而作自我牺牲。马金莲的小说中人们生活的环境本来就是一种苦难,而女孩们在婚后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为此,她们不得不通过向现实低头来祈求生活的平顺。《掌灯猴》中程丰年的妻子及《搬迁点的女人》中妻子的形象都是这类妇女的典型代表,她们为了生活甚至丧失了女性该有的柔弱,逐渐成长为为了日子奔波的巨人。这一番蜕变是艰难的,马金莲在小说最后借用“雪”描述了从一个女孩到真正女人的演变“雪花真的很大,一片连着一片,一片压着一片,前拥后挤从云缝深处向下落。等落到半空中的时候,它们好像又不愿意落向地面,犹豫着,悠悠然,又有点儿无可奈何的落到了实处。雪花飘落的情景,多么像女儿的出嫁,随着媒人的牵引,她们飘到未知的陌生的人家。慢慢将自己融化,汗水和泪水,与泥土化为一片,融为一体,艰难的开始另一番生活。”[1](P37)《碎媳妇》中雪花用自己柔弱的身躯融化在泥土中,就像是新出嫁时的雪花一样犹豫,无可奈何,但却用自己最真实的感情融入到丈夫的家庭中渐渐的奉献自己的一生。在《碎媳妇》这篇小说中马金莲用“雪”表现了一个碎媳妇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将自己融化在夫家的过程,同时也表现了在西海固的土地上女人们依托环境生存、依托丈夫生存的悲剧。

马金莲曾说她的写作“都是关于村庄的。写作灵感的源头,就是我最初生活的那个村庄”,今后的写作,还是围绕村庄。只要村庄屹立在大地上,生活没有枯竭,写作的灵感就不会枯竭。”[2]对于乡土小说的选择既是她对这片曾生活的土地深深地眷恋也是因为在这片焦灼和苦难的土地上,回族宗教所赐予人们隐忍、宽和的品质使她拥有在文学上的写作灵感。丁凡曾说“坚守在黄土高原深处的回族,则表现出了矜持、孤独和沉默、犹豫的性情。”[3]马金莲叙述弱者的痛苦,既不控诉,也不反抗,而是 默默的忍耐,并在苦难中挖掘温暖的片段,发觉生活内在的金贵。正如一个埋首低语的回族媳妇,向人们讲述她艰难坎坷的一生。

参考文献

[1]马金莲:《父亲的雪》,2010年黄河传媒出版集团阳光出版社 [2]马金莲:《父亲的雪﹒序》,2010年黄河传媒出版集团阳光出版社 [3]马海燕:《乡土文明独特关怀——试论回族女作家马金莲的小说创作》,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第六期 [4]马晓雁:《论马金莲小说中的女性观怀意识》,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第31卷第5期

(指导教师:马晓雁)

第二篇:学习《宪法》心得体会马金莲

学习《宪法》心得体会

马金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它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依据,它不仅对公民权力进行了确认和保障,同时对国家权力的设置和行使进行了规范,它是保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的根本规范。

《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相互作用的。首先,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公民权利是经过宪法确认的,而国家权力是人民通过的宪法所赋予的。其次,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目的。国家权力的设置是以公民权利为对象,以维护公民权利为目标的。

再者国家权力是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通过有组织的国家权力,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国家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有维护公民权利的作用,如果行使不当,又会侵害公民的正当权利。为了既发挥国家权力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又防止权力行使不当造成对权利的侵害,必须保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如果权力过于膨胀,权利则必然萎缩;权力空间过大,权利空间则必然狭小;反之,如果权利过于膨胀,没有足够的权力空间,导致无政府状态,社会失去秩序,最终损害的仍然是公民权利。

因此,既要防止国家之权被滥用,侵犯公民之权,以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也要防止公民之权被滥用,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宪法》的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就明确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地位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要履行应尽的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公平权的明确规范。对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而言,要想更好地维护公民权利,除了做到不侵害公民权利之外,更重要的是认真履行职责,严厉打击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在具体执行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时,要做到依法行政,违法必究,努力做到不让违法份子有漏网之鱼。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的良好运作,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权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也是宪法在保护公民权利这一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

总之,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保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宪法保护公民权利的精神,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只有为人民谋取幸福和安宁的义务,没有侵犯公民权利的特权。这是我们神圣的宪法责任,也应是我们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第三篇:现代诗歌意象解读(定稿)

象由言生

境随心动

——现代诗歌意象新特质解读

鄞州高级中学

张 蕾

“缘事而发,缘情而作”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创作原则,在这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古典诗歌在内容和情感上呈现出两大特点:内容上,关注现实生活、具体事件;情感上,抒发普遍的人伦道德关怀。因此具备了广泛的认同基础,形成了现实性、可感性的两大特点,使读者在很大程度上能把诗歌还原为生活本来的面目,还原为具备普泛生活情感体验的大自然的原真表象,于是造就了悠远的山水意境和无数的通用意象,例如:月亮、孤舟、白云、梅、菊、雁„„这些意象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唤起读者的记忆经验,在最大程度上达成真切的感知和认识的统一。例如杜甫的《登高》前两联,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间四句,王维的《使至塞上》的第三联,意象的并置和连缀复原了一幅幅契合民族审美体验的风景或生活场面,借此表达出后世读者熟悉的古典诗人的国恨家仇、个人哀乐、山水闲情。

相对于古典诗歌,现代诗歌走过的百年历程实在是倏忽之间的事情。面对中国古典诗歌“立象近意”的悠远传统,生活在同一片天宇下的现代诗人不得不转而寻求旧意象的新拓展和新意象的另挖掘。希望突破中国古典诗歌几千年来几乎穷尽一切能见到的自然现象的意象结构和被无数文人一再使用所形成的具备高度认同感的经典意象的审美体验。借以传达全新的充溢时代精神的诗歌精神、意象情趣和个体情感。同时,受了西方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影响,现代诗歌找到了中国传统诗歌借物咏怀和西方象征诗歌极力寻找思想感情客观对应物的相通点,成就了现代诗歌“兼容并包”、独具个性的意象体系。这样,中国现代诗歌的意象就具备了如下特质:

一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二是现代诗歌意象的人情味、人格化,三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现代化,四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故事性、戏剧化。

一、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

新诗运动追求诗体的大解放,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诗歌内容意义表现的重视程度。因而,新诗日益显露出“一种极沉痼的通病,那就是弱于或竟完全缺乏幻想力,因此他们诗中很少浓丽繁密而且具体的意象”(闻一多《<冬夜>评论》)。但是也有一部分诗人坚持着自己的诗歌主张,在作品中显示了对古典诗歌意象的特别关怀,如:闻一多、戴望舒、徐志摩、沈尹默、周作人等。

如李叔同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歌词文辞秀丽、意境深远而富有情韵,“长亭、古道、芳草、柳笛、夕阳„„”与古典诗词一脉相承的意象,营造出悠远而古典的情韵,体现了对传统意象的传承与拓展。

又如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仇怨的姑娘。

“丁香结”是愁思的传统意象。李商隐《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浣溪沙》词云:“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雨巷》继承了“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古典意境,创造出“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的意象,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更多得带上了作者主观想象的成分。用戴望舒自己的话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也不单是想象。”(《诗论零扎》十三)。《雨巷》中的意象就是结合了真实生活体验和诗人主观创造的艺术产物,传承了古典诗词又超越了古典诗词的意境营造,表现出诗人独具一格的抒情模式和审美情趣。

二、现代诗歌意象的人情味、人格化

五四时代,新思潮的涌现促使了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关注,出现了如“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鲁迅《伤逝》)那样的肯定和激励自我的高声呼喊。“人的文学”这个观念渗透到诗歌的意象上,清洗了古典诗歌意象身上的“客观化”尽量还原自然本真的原则,传达出现代诗歌意象人格化,意志化的审美理想,使得现代诗歌意象世界成为了一个为自我意识所浸染的世界。

试看郭沫若《天狗》的前两节: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郭沫若曾说:“艺术家不应该做自然地孙子,也不应该做自然地儿子,是应该做自然的老子”。这段话形象地表达了“以心灵为一切主宰的表现主义的理论”,在诗歌意象的把握和处理上追求意象的“人化”而不是自我的“物化”,赋予意象更多的主体意识和情感。“天狗”即是充满主体意识和情感的意象,那猛烈地不可遏止地吞没日月的勇毅,展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而“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则进一步将如“烈火一样燃烧”的自我意识强化,展现了如狂风暴雨般的情感洪流,凸显出诗歌意象人格化的特征。

再看冰心的《繁星》: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诗中的意象“繁星”,没有了“星垂平野阔”、“长江渐落晓星沉”的古典意境,有的是人格化的“星”的对语,让人品尝到浓浓的人情味。又如闻一多的《黄昏》:“太阳辛苦了一天,赚得一个平安的黄昏,喜得满脸通红,一气直往山洼里狂奔。”诗中的“黄昏”没有走“只是近黄昏”这一通常意指人生苦短的习惯路径,而是独辟蹊径,让富有人性的“太阳”喜悦狂奔,赋予传统意象以现代人的情感和审美经验,使得意象本身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

三、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现代化

提到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先说一人,沈尹默;先说一诗,他的《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朗朗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在《月夜》中沈尹默以常见的景物烘托情绪,从秋夜霜风到高耸的树木,乍看皆平淡无奇,而实则诗中的景物都被作者注入了深层的象征意义带上了浓重的时代烙印,特别是那个与树并立又不曾倚靠的“我”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诗人自我情感的范畴而染上了浓重的五四时期一代青年人的心态和精神风貌。“霜风、月光、树„„”等古典意象隐藏着时代精神,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闻一多的的《孤雁》: 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拆散了阵字,流落到这水国底绝塞,拼若寸磔的愁肠,泣诉那无边的酸楚? ……

闻一多诗中的“雁”,不是“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爱情使者,也不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思乡信使,它已染上的时代的色彩。从后面的诗节“我脚上又带着一封书信,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由着我的心性,回身棹翅归去来呢?”中,我们明白,这是一只具备了反传统色彩的“孤雁”,是一只追求人生理想体现自我价值所以从悲戚和伤痛中走出来的时代之“雁”。

四、现代诗歌意象的故事性、戏剧化

诗人“怕公开我的私人感情”,总喜欢使用西方所说的“戏剧性处境”使诗歌倾向小说化,典型化„„这种“戏剧性处境“的手法是现代诗人卞之琳学习法国后期象征诗歌后总结的心得。指的是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中即不是直接的感情抒发,又不是直接的理性存现,而是在戏剧性的场景、对白或者情节冲突中展开诗歌,以表达诗人的感情和人生体悟。

如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首两句“看”未变,但看的主体与客体互换,后两句也类似,“装饰”未变,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发生移位,使诗歌整体画面呈现出流畅的戏剧性情节演进,将读者的思绪吸引到了这两个看风景的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诗中意象构成的戏剧性故事情节拓宽了思维空间,形成了强大的艺术张力。

再如刘大白《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诗歌中,意象本身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特质,值得关注的是由“具体的做法”构成的故事氛围。“倦”“驮”二字点染鸟儿的不堪重负的情绪状态,而这拟人化动词也只是对客观物象进行了主观化的处理。要说妙,妙在第二节,“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一只倦鸟居然有让人意料不到的行为上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诗歌在情节上的延续性,借此来传达归巢的鸟儿在情绪上的激烈反应,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神来之笔。

类似的手法在他们同时代的诗人笔下常可以见到,如胡适《人力车夫》、徐志摩《叫化活该》《先生!先生》、郭沫若《无烟煤》、郑愁予《错误》„„

总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人的文学”的新精神的召唤下,现代诗人不再是遵循古道小心翼翼地守望在古典诗歌的星空之下,而是大胆创新,根据自己的言说需要合理取舍,跳出了前人的窠臼,以独立于古典诗歌意象构成之外的新品质形成了现代诗人自主的意象展示抒情模式。

现代诗歌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雪“为意象入境的诗歌很多,请例举几个(至少两首)。并请简单比较你所例举的诗句中的“雪”(或者“雪花”)与这首诗中“雪花”意象的区别。

2、简要分析诗中“雪花”意象在诗歌情境创设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诗句:

岑参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区别:

古典诗歌中多还原自然天地本色,摹写“雪”之深重、寒冷绝人迹或突如其来不可预测。而徐诗中的“雪花”更具灵性和个体情感。

2、诗人以“雪花”自喻,“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充填着作者的个人意志,它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雪花”意象造就了整首诗歌的幽谧清新秀丽,借以表达作者对优美灵魂或者美好时代的坚定追求。

备用训练:

错误 郑愁予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有人评论说自从此诗发表以来整个江南都充溢着“达达的马蹄声”,请简要分析“达达的马蹄声”在诗歌中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在情景创设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1、(1)“达达”摹声,马蹄声打破了诗歌前部分由“莲花”“柳絮”“青石的街道”“小小的窗扉”等创设的静谧清新的意境画面,动静相衬形成奇妙的对应。

(2)诗歌结尾的马蹄声带出“过客”意象,同时加深了等待的女子的惆怅,对应并解释了题目中的“错误”,使得诗歌在整体情感的抒发上委婉哀伤却不消沉。

2、从意象构成的角度来看,从“三月江南”到“小小寂寞的城”到“青石的街道”到“窗扉”,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

诗歌并未停留在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平面或立体意境的创设上,而是产用双线行进的方式,“思妇“的盼望与失落,“我”过客的来与走,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情节性,颇富喜剧感。

第四篇:子规 意象解读

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注]①吴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湖南一带),本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②国:指故国。③委:舍弃,丢弃。

1.颔联在刻画子规形象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对比。作者将在“他山”(异乡)啼血、漂荡的杜鹃与“旧苑”(故国)春来,依然片草木荣生,青葱馥郁,含烟吐翠,丝毫不因子规的伤心而减弱其生机,构成对比,鲜明地表现了杜鹃鸟孤自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2.诗人通过对子规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既表达了作者受累罢官,流寓荆南时的仕途失意的痛苦心情,又表达了远离故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作者用漂泊孤苦、痛苦悲啼、居无定所的杜鹃的自况,来表达情感。(意对即可)2010年江西卷

送人归京师

① ②③

陈与义

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答:(2)涛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这首诗当是陈与义于南宋建立之前的作品。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同时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试题一: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

(蜀人对杜宇的故事最多、最美,传播也最广。史书上说:“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666年以前的[春秋]时代。

据说,杜宇是“从天而降”的,他的妻子则是从井中出来的。他的最大功绩是“教民务农”,以致他“仙去”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来临便啼叫不止,催民春耕春种,以致啼出血来。

传说蜀人最崇奉的祖先杜宇,当他的部下鳖灵带领人马去治水之际,他却和鳖灵的妻子私通,鳖灵归来,一种说法是他“自以为德行不如鳖灵”学尧之禅让,委国而去;另一种说法则是鳖灵用武力将他赶走,因此后人的诗中才有“蜀魂千年尚怨谁”,“似向春风诉国亡”这样的句子。《四川通志》有“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的说法。望帝化鹃的故事,除《蜀王本纪》中只有简短的记载,但在民间传说中却派生出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把他树成理想之君。李白《蜀道难》中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商隐《锦瑟》诗中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重元诗“杜宇声声不忍闻”,这些诗中都引用了古蜀国帝王的典故。

取代杜宇之后开创“开明”王朝的鳖灵,据说是从楚国漂上来的一具死尸,到纹山下复活了。被杜宇任为相,以治水有功而得王位。接着的开明王朝,又因好色而带来灭顶之灾的。

试题二: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后两句不矛盾。这两句的意思是:即使家乡已无兵马战乱,但归家之路仍愁绪万千。愁是因为战争。诗人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话,突出了诗人对战争留下的悲痛及现实的不满,表达了一种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子规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注】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对旧制进行整顿和改革,遭到守旧派反对,被贬为陕西路宣抚使。当时诗人为集贤校理天章阁待制,与范仲淹交往甚密,于是上奏章为范仲淹辩护,也被贬。这首诗即为此事所感而作。

[1]子规:即杜鹃,作者以其叫声比喻自己为出于悲苦与冤屈的呼号。[2]名韁:名,功名,这里指科举考试;韁,同缰,系马绳。名韁,把追求功名富贵,看作束缚身躯的韁绳。[3]自束:束,束缚。自束,自己束缚自己,这里指参加科举考试。[4]为尔句:尔,你,这里指子规。这句说,听到子规的声声悲叫,勾起阵阵乡愁。(1)这首<子规>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2)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这首诗歌进行赏析。赏析参考答案(1)①对范仲淹遭贬的同情及对执政者的愤慨。②无意于仕宦、归隐田园的感情。

(2)这首<子规>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开头两联借景抒情,作者描写了子规啼叫、疏烟明月、微雨落花等景物,写出了一幅春残之景,寄寓了自己的感情;最后两联直抒胸臆,联想到了范伸淹及自 己 的遭遇,诗人肝肠寸断,涕泪滂沱,惭愧为名利所缚,感叹不如及早归隐田园。

赏析:余靖贬知吉州,1015年(庆历五年)五月十五日接到敕命,“星驰即道”,迅疾赶赴任上,八月十四日到州。他带着赎罪的心情,在吉州“勤询疾苦”,“削去苛横”,“求古人简易之理”,做了一些“亲民”“善政”。然而,他蒙冤不白,内心不得平静,于次年暮春,写下这首诗。

作者以子规自喻,大声疾呼地申诉自己的冤屈。尽管他泪将干,魂欲断,成了封建统治集团派系斗争的牺牲品,却只字没有提及政敌,更不敢把矛头指向最高的统治者,惟有自伤自惭,自怨自艾;最后想到索性归家,一走了事,甚至卖了命,还不明死于谁手。这是余靖这一类“愚忠”的封建士大夫的悲剧。

不过,这首诗的构思极富艺术匠心,可以视为余靖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方面趋向成熟的标志。首联写子规,声嘶力竭地鸣冤叫屈,这其实是余靖自己的化身,采用暗写的手法。颔联写子规申诉的环境,实质也即当时的社会背景,十个字叠用了六个名词,勾勒了一幅烟雨微茫的景色,说明作者找不到知心的人,也找不到可以尽情倾诉的人。颈联和尾联,明写作者自己的处境和打算:除了哭向家园之外,没有别的出路。他怪责自己“谬从科试”,更悔恨自己“孤直见进”,言外之意,促人深省。虽然作者处处只说自己,但客观上也暴露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有一定的揭露和批判意义。

子规声外,晓风残月——古典诗歌中杜鹃意象分析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布谷等。杜鹃,又名子规、杜宇。传说蜀中望帝死后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使人听之心酸。生活中杜鹃也惯作悲啼,甚至啼出血来,诗人词客称之为“天地间的愁种子”。因此杜鹃作为悲苦愁怨的代表,成为中国诗歌传统意象之一。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歌。“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借杜鹃的啼声渲染蜀道之奇险怪异。李山甫的“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芳枝”抒发故国之思。杨万里的“无人打杀杜鹃子,雨外飞来头上声”表现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尽管历代诗人词家由杜鹃引起的吟咏颇多,但不同的作家从各自的境遇、各样的角度写出的感受又略有不同。

一、抒写家国之痛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临江仙》中,朱敦儒面对宋室南渡后,小朝廷一味偏安,不思恢复失地的现状非常痛心,一句“今春还听杜鹃啼”饱含词人无限悲酸。那凄凉悲苦的杜鹃啼声,以其在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意象中所特有的含义,宣告了主人公遭受的又一次打击,杜鹃鸟成为痛心国土沦丧、南北亲人不能团聚的代言人。

文天祥《金陵驿》尾联写道:“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自己无法生还故乡,死后一定要化成啼血的杜鹃,飞回江南。诗人的家国之痛抒发的柔婉含蓄,沉挚悲壮。

真山民《杜鹃花得红字》颔联吟道:“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杜鹃思归啼血,碧血染红满山的杜鹃花,不正象征了诗人的家国之恨,也是碧血染成,永无休止吗?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借杜鹃寄托故国之思:“我见常面拜,重是杜鹃魂。”汪元量借杜鹃宣泄亡国之痛:“南人堕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林景熙听到杜鹃的啼声,“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以杜鹃之极怨写尽凄怆的故国之思„„

这些诗词作家不约而同地给杜鹃附着上个人的主观色彩,表现自己的故国之思、家国之痛,使本已凄清感人的情思愈发沉郁悲凉,幽怨邈远。

二、寄托羁旅之愁

晏几道 在《鹧鸪天》中借杜鹃极写羁旅生活的无奈: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离家作客的词人,听见了杜鹃“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啼叫,触动了思家之念、作客之愁,道出了词人对浪迹在外、有家难归的生活的叹息。

黄升在《南柯子》的词尾哀叹:“粉痕销淡锦书稀。怕见山南山北子规啼。”羁旅之人听到子规的劝归之声,悲从中来。山南山北,暮春时节,无处不闻子规,纵然怕听见,也不得不听见。无可顿脱的离恨,至曲终仍绵绵无已。

崔涂在《春夕》的颔联写道:“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月光之下,子规鸟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肝肠寸断。读到此,谁能不为异乡漂泊的诗人尽洒同情之泪!杜鹃鸟以其“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劝归之声,触动了游子内心深处脆弱的情弦,道出了千百年来游子的共同心声。

三、渲染春闺之怨

诗词中,抒写女子别离之怨的颇多。当女主人公处于深闺中,听着杜鹃的声声哀啼,别离之久远、思念之深挚、会合之难期、相思之惆怅层层袭来,景与情和谐统一,组成一幅清丽且含有寂寥哀伤情调的画图。

在《踏莎行》里,宋代词人洪迈描写了一位妇人对丈夫的思念:“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杜鹃啼月不只是创造了一种冷清的氛围,更是用“不如归去”的杜鹃声来表现思妇对行人殷切的期待。

李重元在《忆王孙》里渲染了一个冷清的环境:“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一个幽怨的女子,在杜鹃声声中,消魂黄昏时,游荡在千里之外的芳心也不得不深锁到常日紧闭的心扉中,杜鹃负荷了思妇的无穷愁思。

韦庄的《天仙子》里,“梦觉云屏依旧空,杜鹃声咽隔帘栊”,女主人公想起那音信久绝的“玉郎”,又恨又爱。毛文锡的《更漏子》里,“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思妇切盼情人归来的心情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宣泄谪居之恨

一些诗人,因政治原因“远辞帝京”。被贬之地往往山高水阔、地域荒僻、**险恶,加上政治境遇的难堪,诗人往往不胜其悲,怨愤横生。此时此地,听见杜鹃的叫声,诗人岂能无动于衷?

秦观贬谪彬州,在斜阳暮里听到杜鹃声声,愤然写道:“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不正是词人被贬之后悲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白居易“谪居卧病浔阳城”时,埋怨自己的生活,“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写尽了由长安贬到九江的谪居之恨,凄苦感人。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一切景语皆情语”。杜鹃这只鸟儿的精灵,成为引发愁情的触媒,甚至成为这种无形无质的情思的表象。它衔着“天地间的愁种子”,一路哀鸣,一路悲歌,飞翔在诗歌的王国里。

解读古诗词中的杜鹃意象 明代张潮在其《幽梦影》一书中曾谈到外界事物感化人心的四种物象:“物之能感化者,在天莫若月,在乐莫若琴,在动物莫若鹃,在植物莫若柳。”的确,中国古典诗词中,吟咏杜鹃的句子到处都是。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布谷等。杜鹃这一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曹风· 鸤鸠》,其诗云:“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这首诗中的“鸤鸠”便是杜鹃。有关这首诗的主题(内容的主体和核心),有人认为是一首称赞君子的诗,希望实际中的统治者能像君子那样爱民如子,这样国家才气长治久安。也存在有人认为这就是一首爱情诗,写淑人君子的爱情,杜鹃化作了爱情的象征之物。这种最早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最原始的一种创作题材或对象,咱们把它叫作原型意象。之因此说它是原型,主要由于这种意象是不停演变的,通过不一样作家之手,在不停的重复中参加作家的感性带动心理的体验和创造,从而使得生成许多以之为基础的意象。古典诗词中最经常看的是杜鹃的悲情意象。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种:

一.借杜鹃来抒发亡国之痛、爱国之情

杜鹃的悲情意象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相关。遵照《李膺蜀志》的说法:望帝(杜宇)死后化为杜鹃,“至春则啼,闻者凄恻”。望帝因化为杜鹃后照样思念故国,哀鸣不已,这就使杜鹃鸟成为思念故国之情的拜托者,被赋予国破家亡后飘流在外、无家可归的游子对故国的刻骨铭心的耿耿之情的意蕴。反映在古诗词中,如李煜的《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这首词写于金陵被宋军包围之时,表面上是写伤春,其实写的是亡国之恨、社稷之悲。“樱桃落尽”固然是晚春的景色,但樱桃在古代常用来祭祀宗庙,那么“樱桃落尽”何尝不是国家将亡的写照?在如此的暮春时节,听到子规的叫声,联想到子规又是杜宇的化身,又想到自已本身的遭遇,亡国之恨、家国之思不由得一起涌上心头。

杜甫的《杜鹃》:“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鱼跪乳,识序如之恩。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这八句诗直接反映了杜甫在儒家伦理道德上的奉守孝道,隐含了玄宗肃宗父子失和,对玄宗的境遇深感 不屈之愤。《杜鹃行》中“骨肉满眼身羁孤”和“羞带羽翮伤形愚”两句,写出了玄宗在安史之乱后的悲凉处境。这两首诗中的杜鹃都被涂上了浓重的####色彩,再现的是一个忧伤的爱国者形象。

南宋末年,文天祥被金兵俘虏,在解送大都的途中,文天祥和邓剡诀别,写了一首《酹江月》,词的末尾写道:“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与作者《金陵驿》中“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的意思相同。当故人想念我的时候,听听月夜杜鹃的悲泣吧,那便是我的魂魄归来了。生为民族奋斗,死后魂魄依故国,作者的一片赤诚,满腔血泪,都凝聚在“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这句话中了。而与文天祥并且代的另一位词人刘辰翁的一首《金缕曲·闻杜鹃》,更把杜鹃这一悲情意象发挥到极致:“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又惊绝,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这首词题为“闻杜鹃”,全篇词意都从“闻杜鹃”生发开去。在羁旅者的耳中,杜鹃声声,犹如家人“不如归去”的催促声,而在亡国的遗民心灵上,杜鹃声声,却唤起了对旧帝,对抗元英雄,对苦难人民的深深追忆和同情。

二.借杜鹃表达伤春、惜时之情

杜鹃是一种候鸟,每到暮春都要从南洋飞入我国,遍布大半神州,鸣啼不已。春天是万物复苏、####木葱茏的季节,但暮春并且是残花败絮、烟雨迷蒙的季节。人们出游踏青,离家远行,当看到料峭的春风中,凋零花瓣随流水,和风残絮满天飞,悲惨之情顿生,伤春之情突至,再听到杜鹃的啼叫,人们不免会触景伤情,杜鹃也就自但是然飞入大量伤春悲情诗词中。比力有代表性的是朱淑真的《蝶恋花·送春》:“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旦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问春春不语,薄暮却下潇潇雨。”她以柳条系春而留春,柳絮随春而送春的生动想象,把春来春去的脉络写得生动活泼,以表示人生短促,来去匆匆。下片写待到春深,绿满山川,传来杜鹃的哀鸣。鸟儿虽无情,尚知人的愁苦,叫出人的悲伤心声。词人用杜鹃的啼叫来烘托春天已逝,青春不再的感伤之情。“斗转春归不自由,韶华已逐水东流。子规独抱区区意,血泪交零晓未休。”(陆游《三月30夜闻杜宇》)子规声声,血泪交零,很容易引发文人雅士的感伤。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常常最容易失去,未曾流连就已经青春过鬓,红颜白发。子规之叫声,声声催人老。出身之感,家国之痛。岂是“伤春”二字能容得下。

三.借杜鹃抒写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历来是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重大主题(内容的主体和核心)。《华阳国志》中说:“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起人们的别恨乡愁。”古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漂泊在外的游子听到杜鹃的叫声“不如归去”时,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园何处此登楼。落花飞絮成春梦,剩水残山异惜游。”—戴叔伦《春夜感怀》

“近寒食雨####萋萋,暮麦苗风柳映堤。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无名氏《杂诗》 这两首诗全是写暮春时节,芳####萋萋、柳絮飞舞的景色;都表达了他乡游子有家难归的悲苦愁郁。其次首诗的末句写的更有深意,似乎游子在抱怨杜鹃不应在诗人耳边发出哀鸣。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半夜。故国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半夜。”这两句诗写得极为精辟,是传诵的名句。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梦醒更思乡,子规啼叫,愁上加愁。三层意思,一层比一层深,并且互相烘托映衬,构成一种清冷、悲凉、愁惨的气氛,让人触景伤情。暮春之夕特定的感####彩,月下子规的啼鸣,使全诗缺乏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别的像“春残杜宇愁,越客思悠悠。”“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蜀客春城闻春鸟,思归声引未归心”等等,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借杜鹃抒发谪居的凄苦、幽怨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夕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首《踏莎行》写于秦观晚年由处州又被贬到郴州后写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夕阳暮。”诗人有意识的将杜鹃的原有象征与薄暮的意象作有机的联合,独处“孤馆”,遭受“春寒”,耳边传来杜鹃“不如归去”的哀啼,眼中所见夕阳西下的暮色渐深的景色,使作者从生理到心里都感到寒冷。词人笔墨沧桑凄婉,被贬郴州时的孤独处境和屡遭贬谪而产生的不满之情在这首词中得到很好的印证。这首词最能代表他晚年的哀苦心情。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能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这首《鹊桥仙·夜闻杜鹃》写于陆游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了抗战前线之时。这首词借杜鹃的啼声写本身半生飘荡、功业无成、岁月虚度的感慨。“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这句话从人写到杜鹃,啼鹃已去,人犹难堪,半世漂泊,年华虚度,作者把本身的出身之感融在杜鹃的啼鸣声中,可以想见诗人是多么希望回到抗战前线,报效国家,但主和派当权,诗人于是发出了报国无门的悲叹。

杜鹃,因为个体的生理特征,被人们赋予了悲情的意蕴,让这只小小鸟“怎么飞也飞不高”。于是,它为有在文学史上低徊哀鸣,动人愁肠,成为悲情文化的象征。

第五篇:小说文本解读之二

二、人物

人物是小说文本解读的核心,读者可能记不住故事情节、故事的主题、某个生动的场面,但很少会记不住人物。但是,人物也是小说最复杂的一个元素。就种类来看,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圆形人物、扁平人物、象征性人物等,可以说,世界有多丰富,人物就有多复杂。而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人物就一天不能被写尽。理解人物这个概念,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1、第一个含义:小说是写人的。着眼点是人物本身。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东西方文化都认为人的存在是一个谜。如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英雄俄狄浦斯解开了这个谜,最后却落得个弑父娶母、刺瞎双眼、自我放逐的悲剧命运。这个谜意味着,人是一个谜,如果解不开就生活在盲目当中,而解开则又会招致灾祸。小说解读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对人物的把握与理解。

这里面就有一个我们对人与人物的关系的理解。人不等于人物。人是一个实体,是自为的存在,不可能进入小说的平面世界。影视戏剧中虽然有真人,但那是由演员演绎的角色(人物),是用演技来展示作者对某一个角色(人物)的理解而暂时性存在的,而角色本身只是表达作者的观念、承载一定意义的工具,是假人。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就是自传体小说,其人物也不是真人。好比《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有曹雪芹的身世,但并非就是曹雪芹本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有杨沫的真实经历但并非就是杨沫本人……。这一点是由小说的本质特点——虚构性所决定了的。

只有行为艺术中的人才以真人的方式进入艺术的世界。但这里的真人也是假人。生活中的人是自在自为的,我们只有给予他一个观察的角度,他才会被我们意识到。只有捕捉到他隐藏起来的与世界(包括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他的存在才是可以被看到被理解被言说表达的。行为艺术中的人从进入了艺术家的大脑的一瞬间,作为艺术家某种观念的载体而被设计、组织,到活动、展示,观众观看并理解的全过程,他就打破了隐藏起来的关系而进入了可以呈现各种意义的形而上的艺术状态。

归根结底,人在小说中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不是自在自为的本真的存在。他仅仅是一个替代品,是承载着作家某种观念的符号与代码,是被作家高度抽象化以后的形象。我们把人物作为核心元素来解读,一是解读者可以通过认识理解人物(假人)去认识真人(即上一节课我们讲到的:故事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事物的一种特殊方式),找到人的奥秘,建立起我们对世界对人的某种观念。二是通过对人物的认识与理解,使解读者获得一种审美的想象的快感,反过来说,通过对人物的认识与理解,解读者也可以完成对自我的某种认识、认同、发现与完善。第三是人物在小说中的存在是无比丰富多样的,通过解读各种各样的人物,我们得以认识到各种生命形态包括人的生命形态的多样性。进而以文学艺术的方式来发现世界把握世界。(即我们上一节课所讲到的:故事的意义是作家个人对世界的独特发现,与科学的那种实验的分析的论证的认识理解方式同等重要)

理解小说的人物,关键是要找到作家让这个假人承载的观念(意义),其次是要找到作家如何让这个假人活动起来的机关,也就是要找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的理解,通过对故事情节的解读从外部入手来把握人物。这种认识是建立在人对世界完整性的认识的基础上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把握。这符合传统小说对人与世界的认识。

2、另一个含义:小说是由人写出来的,也即人物是由作者塑造出来的。解读小说,也 1

要关注作者是如何写(塑造)人物的,这一点在现代小说理论中尤其受到重视。解读现代小说,除了理解故事情节所表现的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以外,更多的要把着眼点放在人物的意识与潜意识层面,捕捉人物的内心活动,情绪变化,精神心理状态,感觉与幻觉等。这是建立在作家对世界的破碎性的认识的基础上的,是一种碎片状的、零散的、跳跃性的、流动的、随意的、不确定性的把握。这符合现代后现代小说家对人与世界的认识。

3、最后我们还要落实到解读者自己。能否走进小说的世界,以何种方式去把握人物,还得看我们自身以何种观念看待世界看待自身,以什么样的心灵图式去把握世界把握自己。一句话,并没有一种一劳永逸、方便快捷的方法可以讲授,(请参考教材P142),解读者自身观念是否独特,心灵是否充盈,视野是否开阔,决定小说文本解读成果的丰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意味着你可以发现属于你的那一个哈姆莱特,也可以发现属于你的十个、百个、千个哈姆莱特。同时,别人也可以。同一个文本,国王从中读到的是权力与野心,嗅到的是反叛的信号,知识分子读到的却是“知”与“行”的分裂,产生的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的思辨;同一个文本,一个女人读到了爱情的坚贞,另一个女人却读到了欲望的可怕与残酷;同一个文本,牧师读到的是对上帝的虔诚,异教徒却读到了对上帝的嘲弄;同一个文本,一个人读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美好终将获胜,另一个人却读到了人性的脆弱和世界对真善美的排斥与挤压……。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代对“哈姆莱特”的解读构成了“哈姆莱特”这个人物的全部意义与价值,并且这个意义与价值不是封闭的凝固的,而是面向未来敞开,并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不断延续下去。这就是小说的魅力!

小说文本解读示例2: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

一、小说主题:生命的信念与人性中的善——超越生死的精神力量

我们不难在小说里发现生与死,生活与艺术,信念与爱等诸多主题。解读的关键是怎么来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找到小说的故事内核。这得从对人物的理解开始。问题一:人的信念与爱的关怀能否超越生死创造生命的奇迹?

比如得了重病,在医学已无能为力的情况下?答案是肯定的。《最后一片叶子》就是一篇赞美人的生命信念与爱的关怀能够超越生死的小说。

问题二:琼西的康复靠的是什么?对一片叶子的莫名其妙的联系。还有所寄托,骨子里隐藏着对活下去的信念。生命信念。而这生命信念体现在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上。两个女孩的友谊。她们的梦想。她们在贫穷中的坚持。她们对爱情的态度。老画家的梦想(年过六十,画了四十年的画而一无所成。但还是拥有对艺术的梦想,坚持着)。“她---她希望有一天能够去画那不勒斯的海湾。”

过了一个钟头,她说道:“苏娣,我希望有一天能去画那不勒斯的海湾。”

“男人?”苏像吹口琴似的扯着嗓子说,“男人难道值得---不,医生,没有这样的事。”

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其价值是审美的,而审美本身就是一种超功利的精神价值。艺术以现实为基础但最终又是超越了现实的理想化的结果。如果生活是大地,那么艺术就是天空。如果一个人确定要以艺术创造作为自己生命的价值与自我实现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他要承受沉重的现实压力。意味着他可能会和与贫穷孤独为伍,可能会牺牲很多生活的乐趣,甚至不得不放弃世俗中所谓的幸福(比如可能就没有时间与精力去与一个男人 2

约会),意味着他得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代价,承受比常人更多的压力。

由此,我们可以推想,琼西的病倒,生命系于一线,是在疾病的打击下暂时失去了信念的支撑。她累了,坚持不了了,想要放弃,渴望解脱。

“我想看那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等得不耐烦了,也想得不耐烦了。我想摆脱一切,飘下去,飘下去,像一片可怜的疲倦了的叶子那样。”

这时,疾病就成为了一种考验:对生命韧度与耐性的考验,对艺术的忠诚的考验,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考验。一句话,对生命信念的考验。

而考验的设置就是“最后一片叶子”。这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地方。琼西并没有任何“值得她想了又想的事”,却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最后一片叶子是否掉下来这个在苏和贝尔门看来“傻”、“胡思乱想”、“愚蠢”的事情上。最后一片叶子是联结生与死、现实与艺术、大地与天空的纽带。琼西能否活下去,与叶子的掉落本无任何联系,但琼西却在两者之间搭建了一种神秘的联系。最后一片叶子没有掉落,琼西意识到自己的脆弱,重燃生活的勇气,重拾生命的信念:

“我是一个坏女孩子,苏娣,”琼西说,“天意让那片最后的藤叶留在那里,证明我是多么坏。想死是有罪过的。”

过了一个钟头,她说道:“苏娣,我希望有一天能去画那不勒斯的海湾。”

解读至此,我们可以说,小说的故事内核是对生命信念的讴歌。(艺术是支撑琼西与苏还有贝尔门的生命信念)。

而最后的一片叶子其实是老画家贝尔门画在墙上的,因此,解读的角度现在要转换到贝尔门这个人物身上来。

二、小说人物:苏。琼西。贝尔门。主要人物是贝尔门。

老画家贝尔门,衰老,丑陋,贫困潦倒,失意,酗酒,粗野,性情火暴,是一个执著追求艺术而被现实的重压所磨损、压榨的人。但是,他身上却有着不能被漫长艰辛的生活所磨损的东西,那就是善良与无私。给两个女孩当模特儿。自觉提供保护。无私:“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我们就可以都搬出去了。”他能想到并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为琼西画了一片叶子,自己却因此而牺牲。善滋生出爱,使得苏无微不至地照顾体贴萍水相逢的琼西,善滋生出无私,使得贝尔门冒险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小说的另一个故事内核是对人性中的善的讴歌。

三、艺术创造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杰作?

艺术创造当然需要才华与天赋,但是,最重要的是对善与爱的捕捉与表现。“操了四十年的画笔,还远没有摸着艺术女神的衣裙”的贝尔门,老说要画一幅真正的杰作却让杰作在画架上等待了25年的贝尔门,却用生命画出了一幅真正的杰作:一片以假乱真的树叶。这幅杰作不会带来钱财、不会变成贝尔门渴望的大房子,这片画在墙上的叶子很快会消褪、消失,但却拯救了一条生命。因此,具有善与爱的深刻内涵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杰作。这幅杰作震撼了苏,接着是琼西,接着是每一个读者。

四、作品的艺术魅力:

简笔与繁笔的精妙处理(对琼西生病过程的繁复描绘,对贝尔门风雨之夜冒险画叶子的简省讲述)。伏笔的层层铺垫、环环相扣,悬念的设置,最后谜底的揭开(琼西的重病能否 3

痊愈;叶子一天一天掉落,最后一片会不会掉,为什么竟然没掉……)。对比的魅力:叶子之轻与生命之重。讽刺与赞美相对比的叙述语调(对贝尔门的前后描述)。充满了内部张力。

下载马金莲小说中雪意象的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金莲小说中雪意象的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读马金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生存的苦难

    解读马金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生存的苦难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西海固这篇贫瘠的土地上文学很难扎根,物质上的匮乏和文化上的落后使其默默的在夹缝中苟活着,然而近几年来由于西......

    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马金莲(大全五篇)

    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 马金莲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学习,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教师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18)|巍巍青山 一、青山的别称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短歌行》)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

    月意象解读教案

    古代诗歌意象专题教学——月意象品读 一、 (幻灯1)导语:用月意象导入,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月在诗歌中......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

    古诗常见意象解读(21)|多情的风 一、风的别称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3.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解读古诗词中月亮意象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

    小说文本解读讲义一

    文学文本解读 一、 文学文本解读总论 (一) 文学文本及文学文本解读的含义PPT 文学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品,文学阅读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社会传媒的变......

    《二马》解读

    《《二马》文本解读》简介开始:《二马》文本解读p摘要:《二马》在写作风格上注重心里分析和描写工细,一改以往的文言与白话夹裹在一起的写作方法,只用一些简单的、有力的、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