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读初中诗词歌赋中的意象美
解读初中诗词歌赋中的意象美
【摘 要】中国的诗词歌赋之美可谓世界闻名,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我深感自豪和骄傲,我从小就开始受到中国诗词歌赋的熏陶,深感自己身上都带有了文艺的气息。在众多的美如画的诗中既有清新淡雅的田园山水诗,也有悲壮宏伟的边塞诗;既有脱俗婉约的婉约派,又有豪放洒脱的豪放派;既有充满神秘色彩的浪漫主义诗派,又有体恤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诗派。各个诗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地散发着各自的芬芳,为今人所津津乐道,诗句中所蕴含的意象之美也是深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关键词】诗词歌赋 情感世界 意象美 浪漫 意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075
一、诗歌中所体现的意象美
在古诗词的创作中,诗人往往是运用一些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情景交融或者托物言志等方法,此处的景或者物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意象,由此可知意象在诗歌的创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我就来谈谈几种初中诗歌中的意象美。
(一)送别类意象之凄凉美
送别类的诗歌一般表达的是对于离别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或者是离别之后的思念之情,大都是一种凄凉的感觉,像柳永的《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首诗是抒写离别之苦的千古名篇,写的是诗人离开时与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写凉风吹拂着岸边的萧萧疏柳,一轮残月挂在树梢,此情此景让人读来黯然失色,是怎样的离愁别绪让诗人如此的愁苦,这里运用了柳树、残月等意象,渲染了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将诗人内心的那种愁苦写的淋漓尽致,让人读来暗自为诗人伤神。
(二)思乡类意象之孤独美
自古以来就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说法,所以古代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回家的人,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这样的描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更婵娟。”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对自己弟弟的思念之情,同时寄予了自己对于美好的生活的希望。诗中诗人以“明月”开头,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思乡之情的代名词,诗中诗人把酒对着明月抒发了自己对弟弟的无限想念,同时在最后发出了美好的愿望,写出了诗人那种豁达的胸怀。
(三)愁苦类意象之别样美
诗人表达的愁苦的感情,一方面是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情,一方面是国破家亡的悲痛心情,或是诗人的自怨自艾,渲染的是一种凄凉的感觉,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就是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之后写下的千古绝唱,这里用了梧桐、细雨,黄昏等凄凉的意象,渲染了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为全诗的“愁”奠定了感情基调。虽是写愁苦类的诗句,但是却写出了那种别样的美感。
(四)抒怀类意象之高洁美
抒怀类的诗歌大都是诗人运用借景抒情或是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高风亮节,通过对事物的咏叹抒发自己的志气,在陆游的《咏梅》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诗人借梅花这个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气节,梅花的那种不畏严寒,傲然开放的气节正是诗人自我的写照,写了自己不去谄媚,坚贞自守的傲骨。此类的诗歌还借用荷花,松柏、竹等意象去表达自己的感情,言在此而意在彼。
(五)爱情类意象之浪漫美
爱情类的诗歌比较特殊,写爱情的甜蜜多为缠绵悱恻、梦幻美好,写爱情的分离大都是写思念成疾的愁苦,两个极端的写法,两种不同的情感都需要寄寓在意境之中。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里诗人运用了比翼鸟,连理枝等双宿双飞的意象,来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能够和自己的爱人双宿双飞的强烈愿望。
(六)闲适类意象之恬淡美
闲适类的诗歌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陶渊明了,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通过对自己闲居乡村的环境的描写,写出了生活的安逸和闲适。诗中的“东篱”也成了辞官归隐的淡泊或者是闲情雅致的代名词。还有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里,通过明月、清泉、竹、浣女等意象写出了雨过天晴之后山谷里的空旷和清新气息,让人读来不禁感叹“世外桃源也”。
(七)战争类意象之悲壮美
战争类的题材多表现战争的惨烈,对人民的伤害,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卢纶的《塞下曲》中写:“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诗人在这里写的是战争,可是并没有用很激烈的战争场面来写,而是写的很平静的出征前的场面,即使是这样,我们通过月黑、雁飞高、轻骑、刀等意象的描写,可以嗅出战争实际是隐藏在平静之下的火山,一旦爆发便是很惨烈的厮杀,诗人的这种描写,不但能够引发读者的无限想象,而且可以隐含的表现战争的惨烈。
二、如何体会诗歌中的意象美
(一)首先要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独特意蕴
俗话说得好“读熟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写出了我们能够熟练阅读的重要性,在很多的古装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教书先生读诗句时都是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读的情感丰富,意味深长,诗歌的阅读就应该是这样的,可能现代人不会那样去读诗,但是我们起码要对诗句进行反复的诵读,读多了之后就会有了诗感,慢慢的自己也会尝试着去作诗,而且对诗歌的了解也会更进一步。这里所说的反复的诵读并不是机械的去记忆,而是应该带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去阅读,争取每读一遍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将自己带入到诗歌的情景之中,与诗人的心灵有更进一步的接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领会诗歌的意图,增强自己的诗歌文化底蕴。
(二)其次要再现情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再现情景是学好古诗很重要的一步,我们在拿到一首古诗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这首诗营造的意境是怎样的,像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们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画面,秋天下过雨之后的山谷里很幽静,空气清新,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边,透过树梢投影在路上,一群洗完衣服的女孩说说笑笑的往家走着,这是多么和谐又美好的画面,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是怎样的心境,那是一种对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的向往,是对美好人格和理想生活的期冀。充分发挥我们的发散性思维,对于把握整首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把握诗歌的主旨大意
诗人有怎样的心情就会有什么风格的诗歌创作,诗人创作诗歌的过程就是自己情感发泄的过程,诗歌中必然会反映诗人的思想情感,我们从了解诗人的背景入手,就会让我们收获不小的启迪。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短短的几行诗,营造了一种凄凉冷清孤寂的氛围,让人读来不禁黯然伤神。
其实,如果我们深入的了解一下诗人的创作背景,就会理解诗人为何如此的“愁”。这首诗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当时北宋灭亡,李清照经历了国家破亡的困难时期,开始经历颠沛流离的生活,她的丈夫赵明诚在她四十六岁是因病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之后嫁作他人,遇人不淑,又离婚,在连番的打击之下,李清照一人独自生活到了晚年,无依无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诗人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这些我们对诗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体会到诗中所提到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思,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诗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第二篇:解读古诗词中月亮意象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暮时风景固然壮阔,然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离了。
3、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人用“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极度悲凉的情景,令人读到此句便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不还有很多: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等。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景色自在人心中!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
五、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1、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据有关专家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2、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光虽明亮,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不像太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凉。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又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凉,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3、从月亮的特征来看,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性有关的,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看着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出一辙,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再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借这轮同照两地的明月,来传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真心,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为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4、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又如“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等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弯弯的月牙儿的残缺形象与夫妻别离、飘散的孤苦形象交互辉映,摧人泪下。
5、月亮的亘古不变,很容易让人们把它看成跨越时空的永恒见证者。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等。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
第三篇:解读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解读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1、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也常常是诗人触景伤情的媒介。
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现上看,是写诗人在花下与月、影相伴、相舞、相酌成欢的美好情景。实则是诗人用这美好的情景来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悲苦。而这一切,皆因月起。若无此月,诗人恐怕也不会有此感伤。
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天地一沙鸥。”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雄浑情景与浩瀚气势。通读全诗,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本诗是写诗人垂暮之年漂泊的凄苦景况。而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以乐景抒哀情。
2、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哀思的借托,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此诗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残阳暮日的悲壮情景;后两句则写出了一幅明星弯月的凄清景象。这两幅景象虽美,但一个“可怜”揭示了诗人真实的情感。暮时风景固然壮阔,然已近黄昏;夜时情境纵然美丽,独无人欣赏。以美景写哀景,哀意之深实在难以言喻。月在此,早已不可与诗相分离了。
3、在不少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的出现,常常将诗人的内心悲苦上升到一个极高境界。
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人用“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一句写出了一幅极度悲凉的情景,令人读到此句便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全是诗人在船舱里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所有这些都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此情此景,使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
其它咏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诗词不还有很多: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明月夜,“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等。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亘古如斯,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这几句诗句将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诗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极为壮阔的月夜之景,纵横历史,时空交错,物是而人非。本诗表面上看写月夜的美景与对李广老将军的推崇之情,实际上,诗人以李广自喻,抒发了自己欲建立像李广一样的丰功伟业,但却因为小人的陷害而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凉之情。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江月年年如此,人物代代无究已,诗人从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一种欣慰。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千百年来,诗人们对明月、新月倾注了不少感情去歌咏她!情由景生,景由情变。人心好,景色美;人心灰暗,景也灰暗。景色自在人心中!面对亘古的月亮,不同的诗人,不同的环境,各有不同的感受,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来,绘景寓情,便有不同的吟月诗词。
五、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月的文化探源
1、从文化渊源上看,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中国民间有赏月的传统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据有关专家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节日里有祭月、拜丹、赏月、吃月饼之俗。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
2、从月亮的亮度和质感上看,月光虽明亮,但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她仍然显得有些清幽,不像太阳那样让人感到温暖,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凄清、悲凉。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鸟鸣涧》),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春山的清幽与雅致,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意境。又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环佩空归月夜魂”这是何等的凄惨悲凉,读到此句便让人感伤万千,月在此,功不可没。
3、从月亮的特征来看,尽管人们身在不同的地方,但看到的月亮都是相同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都是和这一特性有关的,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看着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诗人思念远方的友人,以至于彻夜难眠,埋怨长夜漫漫。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如出一辙,自然浑成,意境雄浑壮阔;再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借这轮同照两地的明月,来传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真心,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为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4、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又如“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等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弯弯的月牙儿的残缺形象与夫妻别离、飘散的孤苦形象交互辉映,摧人泪下。
第四篇:如何解读唐诗宋词中的意象群
如何解读唐诗宋词中的意象群
唐诗宋词是许多人从小喜爱的,即使工作后,也会在忙碌之余欣赏一首诗词,放松一下。但是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之诗歌本身的高度集中含蓄以及典故多的特点,就使得古诗词鉴赏难之更难。下面习古堂国学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解读唐诗宋词中的意象群。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要深入了解这情感,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如:杨柳——(代表)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等等。而古诗中的情感载体——意象——解读这些意象群,就成了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本文拟就古典诗词中一些常见的意象进行解读,供广大中学生朋友参考。
1、落花
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产生。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本文我只想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落花”意象的诗词,来略谈一二。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归纳起来,“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2、流水
A、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B、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3、“捣衣”和“砧声”
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晓吹 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
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古典诗歌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常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国南唐。李煜《捣练子》)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
4、雁
相传鸿雁能够传书。李煜在《清平乐》中说:“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可等待半天,大雁飞过,音信全无,留下的只是更深的失望,他不禁莫名其妙地埋怨起大雁。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强调的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雁行”:谓相次而行,如群雁飞行之有序列。《诗经
郑风
大叔于田》中有“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的诗句。“雁序”:飞雁的序列。杜甫有诗《天池》:“九秋惊雁序,万里狎鱼翁。”更有用“雁序”来喻兄弟的。还有“雁阵”: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形。汉代焦延寿的《易林。二复之丰》:“九雁列阵,雌独不群。”这些诗文都是强调大雁和雁群的关系。所谓“断鸿”,是失群孤雁。柳永的《乐章集。夜半乐词》有:“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久。”张久龄云:“孤鸿海上来。”
5、杜鹃
又名杜宇、子规、蜀鸟。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A、因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吴融《简州归降贺京兆公》)B、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故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村颓壁”(南宋。文天祥《念奴娇》)
C、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南宋。文天祥《金陵驿》)
6、鹧鸪
A、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B、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它借所谓“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
7、燕子
A、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词人以“燕双飞”这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想思之苦油然而生。
B、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南宋。文天祥《金色陵驿》)
8、寒蝉
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
蝉常常成为诗人自比清高的载体,而秋蝉命折旦夕,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唐。骆宾王《咏蝉》),这里“西陆”即“秋天”,“南冠”即“囚徒”,诗人以闻蝉起兴,借寒蝉自喻,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天将破晓,寒蝉巳声嘶力竭,而它所栖息的高树(喻指所期望的人)却仍然一片碧绿,似乎对寒蝉的哀鸣,全然无动于衷,诗人以蝉自况,喑喻为人作幕,寄人离下,空有不平之鸣,依然为薄官所羁绊。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竭。”(宋。柳永《雨霖铃》),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巳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
9、月亮
A、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B、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
C、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D、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
10、船
A、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古人常说“舟马劳顿”“水陆兼程”,可见“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购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写于船上的诗,或写到船的诗,俨然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部落。下面这两首诗中的“船”意象更多地融入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刘鹩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这两首的主题与意象群极为相似:两位诗人都漂泊异乡,栖身客舟之中,暮色四合,夜风吹动岸上的树叶,发出凄清的声响。在作客他乡、旅途孤寂之时,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昔日朋友,写诗以寄情。作为诗的中心意象,前者是“月照一孤舟”,后者是“孤舟兼微月”,都强调“月”与“舟”的组合,而特别突出一个“孤”字。诗人运用音响(猿啼、秋声)、色彩(沧江、青苍)、动景(急夜流、纷纷木叶)、静景(明月、林山晚暮),烘托出月照孤舟的意象,将漂泊之感、故人之思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而最为直接地以船为喻、表现自身漂泊之感的诗歌,恐怕当属李商隐的《木兰花》: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B、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
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若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下面两首以“船”意象表达自由感受的诗,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江村即事》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11、青山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
A、青山意象在诗歌中频繁出现,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远行之人看着他乡青山,遥想故园风景,远志之人独归青山,求得一片从容,十分自在。
B、另一方面,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长存。它不仅是一种空间意象,同时更暗含时间的因素,它代表一种压力,启示诗人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思;它提供一个坐标,让诗人得以定位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这种虚无之感在古典诗歌中得到反复表现,《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青山的宽广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让人留恋,令人向往。无论诗人是在青山的永恒中发现人生短暂而为之恐惧,还是因之而超脱,他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
“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在弃官之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把自己完全交托给自然。被排挤出朝廷的李白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山中问答》)。C、同样,“青山”意象在诗歌中也经常被用于暗示浓烈的情感。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宋。林逋《长相思》)
D、青山的绵延不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想象空间。诗人们很早就学会一项技巧,在诗的前半部分抒发某种特定的感情,而把“青山”意象安放在结尾。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友人的身影如飞鸟从泪眼中消失,青山依旧伫立眼前,以其恒定提醒人的分离,倍添伤感和惆怅。唐代诗人钱起在考场上所作《省试湘灵鼓瑟》是以“青山”意象为结尾的最成功的范例。根据考官的要求,他在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湘水女神鼓瑟,音律之美为人世罕闻,而以下面四句收束全诗:“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曲终之后湘灵杳无踪影,悲风拂过一川江水、几座青山,呈现给读者一幅极其省净的画面,画面中隐藏着一颗哀怨的灵魂,一双追索的眼睛。“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开放式结尾一直为人们所欣赏。
12、梅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咏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高雅,或颂其节操凝重。《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梅。”
A、寒梅,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被诗化、典型化。这枝寒梅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所以,王维独问“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与“今夜曲中闻折柳”一样,“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战土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有思乡的情调。
B、唐人的咏梅诗,大多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品格吟风日盛。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赞美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俨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以后的咏梅诗,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13、菊花
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欺霜傲雪,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战国楚。屈原《离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则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是借菊花来寄寓诗人崇高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14、莲花
莲花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等。
A、由于“莲子”即“怜子”谐音,“怜”意为“爱慕”,“子”,第二人称敬称,“怜子”即爱慕心上之人,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这里虚实相生,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B、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其他有关“莲花”的诗句】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古辞《江南》)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四首》)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15、竹子
A、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诗人借竹言志,托竹寓情,蕴藏着深邃的哲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苏轼《绿竹筠》),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来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清•郑板桥《新竹》),歌颂了竹子敬老爱幼、世代相传的美德。
B、此外有表现竹子高风亮节的。
“自是子猷偏爱尔,虚心高节雪霜中”(刘兼《新竹》)。C、有表现顽强生命力的。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D、有表现忠诚的。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等等。
16、青松
青松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古人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因此常常被看做有刚正节操的象征。
“愿君学长松,慎勿做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三国。刘桢《赠从弟》),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高洁的品质。
17、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信秋词》),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徐再思《双调
水仙子
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其他如: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南宋。李清照《声声慢》)等,大体上也是表达这样的情感。
18、柳
A、柳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这是因为“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的缘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折柳送别,自汉朝以来就有了。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反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反映了那时赠别,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
B、普普通通的杨柳易勾起人从未明确意识到的感触与联想。诗中少妇“不知愁”登楼赏景,触“柳色”而生离愁别绪:“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
C、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尽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杨柳依依”,“依依离情”,诗人们喜欢以柳入诗,原因大概在此吧。
19、另外,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还有: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骏马”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以“杨花”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以“青草”喻离恨{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雨打芭蕉”写离愁别绪{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降唇》);以“乌鸦”表现凄凉的氛围{如“枯藤老树昏鸦”(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宋。秦观《满庭芳》)。还有“青苔”、“长江”、“青鸟”、“红尘”、“青云”等等。
第五篇:现代诗歌意象解读(定稿)
象由言生
境随心动
——现代诗歌意象新特质解读
鄞州高级中学
张 蕾
“缘事而发,缘情而作”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创作原则,在这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古典诗歌在内容和情感上呈现出两大特点:内容上,关注现实生活、具体事件;情感上,抒发普遍的人伦道德关怀。因此具备了广泛的认同基础,形成了现实性、可感性的两大特点,使读者在很大程度上能把诗歌还原为生活本来的面目,还原为具备普泛生活情感体验的大自然的原真表象,于是造就了悠远的山水意境和无数的通用意象,例如:月亮、孤舟、白云、梅、菊、雁„„这些意象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唤起读者的记忆经验,在最大程度上达成真切的感知和认识的统一。例如杜甫的《登高》前两联,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间四句,王维的《使至塞上》的第三联,意象的并置和连缀复原了一幅幅契合民族审美体验的风景或生活场面,借此表达出后世读者熟悉的古典诗人的国恨家仇、个人哀乐、山水闲情。
相对于古典诗歌,现代诗歌走过的百年历程实在是倏忽之间的事情。面对中国古典诗歌“立象近意”的悠远传统,生活在同一片天宇下的现代诗人不得不转而寻求旧意象的新拓展和新意象的另挖掘。希望突破中国古典诗歌几千年来几乎穷尽一切能见到的自然现象的意象结构和被无数文人一再使用所形成的具备高度认同感的经典意象的审美体验。借以传达全新的充溢时代精神的诗歌精神、意象情趣和个体情感。同时,受了西方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影响,现代诗歌找到了中国传统诗歌借物咏怀和西方象征诗歌极力寻找思想感情客观对应物的相通点,成就了现代诗歌“兼容并包”、独具个性的意象体系。这样,中国现代诗歌的意象就具备了如下特质:
一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二是现代诗歌意象的人情味、人格化,三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现代化,四是现代诗歌意象的故事性、戏剧化。
一、现代诗歌意象的承传性、情调化
新诗运动追求诗体的大解放,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诗歌内容意义表现的重视程度。因而,新诗日益显露出“一种极沉痼的通病,那就是弱于或竟完全缺乏幻想力,因此他们诗中很少浓丽繁密而且具体的意象”(闻一多《<冬夜>评论》)。但是也有一部分诗人坚持着自己的诗歌主张,在作品中显示了对古典诗歌意象的特别关怀,如:闻一多、戴望舒、徐志摩、沈尹默、周作人等。
如李叔同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歌词文辞秀丽、意境深远而富有情韵,“长亭、古道、芳草、柳笛、夕阳„„”与古典诗词一脉相承的意象,营造出悠远而古典的情韵,体现了对传统意象的传承与拓展。
又如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仇怨的姑娘。
“丁香结”是愁思的传统意象。李商隐《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浣溪沙》词云:“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雨巷》继承了“丁香空结雨中愁”的古典意境,创造出“丁香一样结着仇怨的姑娘”的意象,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更多得带上了作者主观想象的成分。用戴望舒自己的话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也不单是想象。”(《诗论零扎》十三)。《雨巷》中的意象就是结合了真实生活体验和诗人主观创造的艺术产物,传承了古典诗词又超越了古典诗词的意境营造,表现出诗人独具一格的抒情模式和审美情趣。
二、现代诗歌意象的人情味、人格化
五四时代,新思潮的涌现促使了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关注,出现了如“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鲁迅《伤逝》)那样的肯定和激励自我的高声呼喊。“人的文学”这个观念渗透到诗歌的意象上,清洗了古典诗歌意象身上的“客观化”尽量还原自然本真的原则,传达出现代诗歌意象人格化,意志化的审美理想,使得现代诗歌意象世界成为了一个为自我意识所浸染的世界。
试看郭沫若《天狗》的前两节: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郭沫若曾说:“艺术家不应该做自然地孙子,也不应该做自然地儿子,是应该做自然的老子”。这段话形象地表达了“以心灵为一切主宰的表现主义的理论”,在诗歌意象的把握和处理上追求意象的“人化”而不是自我的“物化”,赋予意象更多的主体意识和情感。“天狗”即是充满主体意识和情感的意象,那猛烈地不可遏止地吞没日月的勇毅,展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而“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则进一步将如“烈火一样燃烧”的自我意识强化,展现了如狂风暴雨般的情感洪流,凸显出诗歌意象人格化的特征。
再看冰心的《繁星》: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诗中的意象“繁星”,没有了“星垂平野阔”、“长江渐落晓星沉”的古典意境,有的是人格化的“星”的对语,让人品尝到浓浓的人情味。又如闻一多的《黄昏》:“太阳辛苦了一天,赚得一个平安的黄昏,喜得满脸通红,一气直往山洼里狂奔。”诗中的“黄昏”没有走“只是近黄昏”这一通常意指人生苦短的习惯路径,而是独辟蹊径,让富有人性的“太阳”喜悦狂奔,赋予传统意象以现代人的情感和审美经验,使得意象本身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
三、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现代化
提到现代诗歌意象的时代性,先说一人,沈尹默;先说一诗,他的《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朗朗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在《月夜》中沈尹默以常见的景物烘托情绪,从秋夜霜风到高耸的树木,乍看皆平淡无奇,而实则诗中的景物都被作者注入了深层的象征意义带上了浓重的时代烙印,特别是那个与树并立又不曾倚靠的“我”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诗人自我情感的范畴而染上了浓重的五四时期一代青年人的心态和精神风貌。“霜风、月光、树„„”等古典意象隐藏着时代精神,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闻一多的的《孤雁》: 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拆散了阵字,流落到这水国底绝塞,拼若寸磔的愁肠,泣诉那无边的酸楚? ……
闻一多诗中的“雁”,不是“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爱情使者,也不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思乡信使,它已染上的时代的色彩。从后面的诗节“我脚上又带着一封书信,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由着我的心性,回身棹翅归去来呢?”中,我们明白,这是一只具备了反传统色彩的“孤雁”,是一只追求人生理想体现自我价值所以从悲戚和伤痛中走出来的时代之“雁”。
四、现代诗歌意象的故事性、戏剧化
诗人“怕公开我的私人感情”,总喜欢使用西方所说的“戏剧性处境”使诗歌倾向小说化,典型化„„这种“戏剧性处境“的手法是现代诗人卞之琳学习法国后期象征诗歌后总结的心得。指的是诗人在诗歌的创作中即不是直接的感情抒发,又不是直接的理性存现,而是在戏剧性的场景、对白或者情节冲突中展开诗歌,以表达诗人的感情和人生体悟。
如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首两句“看”未变,但看的主体与客体互换,后两句也类似,“装饰”未变,主体意象与客体意象发生移位,使诗歌整体画面呈现出流畅的戏剧性情节演进,将读者的思绪吸引到了这两个看风景的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诗中意象构成的戏剧性故事情节拓宽了思维空间,形成了强大的艺术张力。
再如刘大白《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诗歌中,意象本身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特质,值得关注的是由“具体的做法”构成的故事氛围。“倦”“驮”二字点染鸟儿的不堪重负的情绪状态,而这拟人化动词也只是对客观物象进行了主观化的处理。要说妙,妙在第二节,“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一只倦鸟居然有让人意料不到的行为上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诗歌在情节上的延续性,借此来传达归巢的鸟儿在情绪上的激烈反应,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神来之笔。
类似的手法在他们同时代的诗人笔下常可以见到,如胡适《人力车夫》、徐志摩《叫化活该》《先生!先生》、郭沫若《无烟煤》、郑愁予《错误》„„
总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人的文学”的新精神的召唤下,现代诗人不再是遵循古道小心翼翼地守望在古典诗歌的星空之下,而是大胆创新,根据自己的言说需要合理取舍,跳出了前人的窠臼,以独立于古典诗歌意象构成之外的新品质形成了现代诗人自主的意象展示抒情模式。
现代诗歌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雪“为意象入境的诗歌很多,请例举几个(至少两首)。并请简单比较你所例举的诗句中的“雪”(或者“雪花”)与这首诗中“雪花”意象的区别。
2、简要分析诗中“雪花”意象在诗歌情境创设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诗句:
岑参的《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区别:
古典诗歌中多还原自然天地本色,摹写“雪”之深重、寒冷绝人迹或突如其来不可预测。而徐诗中的“雪花”更具灵性和个体情感。
2、诗人以“雪花”自喻,“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充填着作者的个人意志,它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雪花”意象造就了整首诗歌的幽谧清新秀丽,借以表达作者对优美灵魂或者美好时代的坚定追求。
备用训练:
错误 郑愁予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有人评论说自从此诗发表以来整个江南都充溢着“达达的马蹄声”,请简要分析“达达的马蹄声”在诗歌中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在情景创设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1、(1)“达达”摹声,马蹄声打破了诗歌前部分由“莲花”“柳絮”“青石的街道”“小小的窗扉”等创设的静谧清新的意境画面,动静相衬形成奇妙的对应。
(2)诗歌结尾的马蹄声带出“过客”意象,同时加深了等待的女子的惆怅,对应并解释了题目中的“错误”,使得诗歌在整体情感的抒发上委婉哀伤却不消沉。
2、从意象构成的角度来看,从“三月江南”到“小小寂寞的城”到“青石的街道”到“窗扉”,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
诗歌并未停留在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平面或立体意境的创设上,而是产用双线行进的方式,“思妇“的盼望与失落,“我”过客的来与走,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情节性,颇富喜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