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宋诗坛的“男扮女装”现象
唐宋诗坛的“男扮女装”现象
唐宋诗词中,存在着一个颇为奇特的文学现象,即有些文人墨客明明是男性,却喜欢并善于以第一人称描写女子细腻的心理活动,以女性的感受和口吻来抒发情感,表达心声。这种现象笔者称为“男扮女装”或“男作女声”。下面将笔者喜欢的这类诗词编辑在一起,以飨读者。
在这类作品中,以第一人称描写女性相思之苦以及大胆地追求爱情的诗作数量最多,在唐宋诗坛可谓俯拾即是。
唐?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意蕴深刻,构思巧妙,独具特色,描写一位女子对远征辽西的丈夫的思念,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妻子深切的同情。
唐?李白的《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首诗与上首诗的意境极为相似,将少妇对夫君的思念刻画得逼真细腻。
唐?韦庄的《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首《思帝乡》写一个怀春少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一见钟情,敢于表白,甘心以身相许,甚至将来遭到遗弃也在所不惜。这是一种不顾一切的炽烈爱情,在春天、杏花、不相识的风流少年等外界环境的触发下突然爆发,不可遏制。
唐?温庭筠的《南歌子》: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
偷眼暗形相。
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这首小令,明丽自然而富于情韵,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将一个情窦初开女子相亲时的心理刻画得既缠绵而又真率。
宋?柳永的《甘草子》: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
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这是一首绝妙的闺情词。
上片写女主人公池上凭阑的孤寂情景。特别是“冷彻鸳鸯浦”中“冷彻”二字极为传神,不但表现了深秋夜晚的寒冷,也暗示独处女子的孤寂与凄凉。
下片“池上凭阑愁无侣”点明“秋暮”生愁的原因。结尾“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最为精彩。词人不直接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其“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不但婉曲含蓄,而且增添了―种凄凉,一种无奈,一种辛酸!
宋?欧阳修的《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曾被以为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朱淑真所作,确实,从其表现的感情内容和人物形象来看,极像出于一位失恋的年轻女子之手。但据查,此首《生查子》的真正作者,却是宋代的“名儒巨公”――欧阳修。
上片追忆去年元夜的欢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再现那令人沉醉的情景。“黄昏后”,交待女主人公与其情侣相会的时间。“人约”,点出这对情侣并非邂逅,而是早有密约。这表明他们即便尚未私订终身,至少也彼此倾心。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没有正面涉笔他们相会前的心驰神往,见面后的欢声笑语以及分手后时的意乱情迷,而仅用一句“人约黄昏后”,深得艺术三昧。
下片抒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不见伊人的感伤。“月与灯依旧”,说明景物与去年无殊,但人事全异。“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二句,情绪一落千丈:去年莺俦燕侣,对诉衷肠,今年孤身只影,徒忆前盟,女主人公怎能不抚今思昔,泪下如注。因何“不见”,一字不及,或许有难言之隐,或许故意留下悬念。
还有一些“男扮女装”或“男作女声”的作品,表面写女性之情爱,实际是含蓄、曲折地表现作者不便明言的理念与动机,这种借喻的诗作思想内涵更为深沉,因而也更加引人瞩目。
唐?张籍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在字面上,这是一首哀怨凄美的爱情诗,其中的名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现在也常被人引用,表示对恋人的深情厚意。其实,张籍写这首诗的用意,是婉谢别人的征聘。当时在东平,有一位司空李师道,父子三人,割据一方,是当时最为跋扈的一个藩镇。李师道非常仰慕张籍的学识,很想征聘他,为自己效力。张籍虽是穷官,却淡泊名利,更不愿与乱臣为伍,但又不便正面拒绝,所以写了“节妇吟”,寄给了李师道。李看了,也只好就此作罢。
唐?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乍一读这首诗,还以为是一对新婚恋人的爱情之作。诗里郎情妾意,情意绵绵。其实,是诗人询问“张水部”自己的文章能否入选,自己能否中举。作者通过巧妙的借喻、优美的诗韵,婉转地表达了应试举子,面临关系到仕途考试的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此诗手法颇为奇特,因而也收到了极强的艺术效果,以至很多读者忽略了诗的本意,而把它看作一首爱情诗。
第二篇:尴尬的诗坛
尴尬的诗坛:为何当代中国诗歌难获国际认可?
刚刚过去的11月,诗坛声音不断。先是著名诗人梁小斌重病住院,引发诗人生存境况的讨论;之后,由北岛发起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又如期启动,吸引了不少诗歌爱好者的目光。谈及“国际诗歌”,中国当代诗歌未免尴尬,因为在西方人眼中,中国当代诗歌没有伟大的诗人,也没有伟大的诗篇。为何中国当代诗歌难获国际认可?[详细]
[诗人境况系列之一:为何写诗软件大有市场?] [之二:中国当代诗人生存窘境]
为什么西方人眼中,中国当代没有伟大的诗歌?图为刘野油画.01题材视野狭窄 诗作单一格局小
哲学宗教精神缺失 中国当代诗格局小
自胡适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朋友》以来,中国现当代诗歌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中国现当代诗歌脱胎于新文化运动,是早期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实行文学改良的结果。遗憾的是,中国诗人从西方诗歌中学到的只是诗歌的形式,并没有学到诗歌的灵魂。
所谓诗歌的灵魂,指的是诗歌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奠定了诗歌的格局和气魄。西方诗歌的主题思想源于重哲学思辨的希腊文化和强调人神关系的基督教精神。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精神使得西方人感情丰富,重视现世享乐,同时也重视超越现实的彼岸世界。
西方人感情丰富,重视现世享乐,同时也重视超越现实的彼岸世界。图为老彼得·勃鲁盖尔油画《婚礼的舞蹈》
所以,西方诗歌一方面通过宏大的场面,弘扬英雄主义,推崇个人主义,渲染人之情感;另一方面又有寻求人终极拯救的超越精神,而表现终极价值的宗教精神始终贯穿于诗歌之中。西方诗人对人与自我,人与神的关系探讨较多。从荷马、但丁到叶芝、艾略特,西方诗人总是满怀激情地试图穷尽宇宙的本源与精神的本质。
西方诗歌的发展脉络一直没有中断,所以诗歌的精神实质从未改变。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倾向于表达普遍性,比历史更哲学、更有价值。爱默生认为,真正的诗人与哲学家是一体的,都是在阐释“美”与“真”。西方人对诗歌的理解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哲学的、理性的、普遍性的、真诚的、美好的。
中国当代诗歌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几乎是平铺直叙地描写现实生活、社会现象,缺少知性、哲学性、宇宙性。从形式与语言来看,中国当代诗歌不乏佳作,但从诗歌的精神价值来说,中国当代诗歌几乎没有灵魂。这种没有灵魂的诗歌与西方坚守的诗歌精神背道而驰,当然难以获得西方社会认可。
风花雪月闺秀味足 中国当代诗视野窄
西方诗歌的主题多样、题材丰富,尤其喜欢书写死亡、爱情、自由、英雄、历史、环境等永恒性的主题。下面选两个中国人几乎没触及的主题,简单举例说明。
先看对死亡的探讨。西方人探讨死亡的角度极富创新,如,瑞士诗人比尔吉特·坎普珂的《脉搏》用人与脉搏的关系与互动来解构自杀时的幻景色彩,以对自身、生死进行深刻的反思与体认;俄罗斯诗人日丹诺夫的《鸟儿死去的时候》用子弹射杀了鸟儿后却在哭泣来揭示死亡与制造死亡者之间的隐秘关系。
近年来,西方诗人开始探讨生态环境问题,这也是当代中国诗人所欠缺的。尤其是爱丽丝·奥斯瓦尔德等英国女诗人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她的诗集《芦苇与野花》,深入解剖人与生态的关系,深获好评。德国诗人萨拉·基尔施后来也转向对自然生态的探讨,如代表作《在夏季》等。
还有一些诗人另辟蹊径,如,英国诗人露丝·帕德尔的《达尔文诗里人生》,用诗歌的形式写了达尔文的一生;英国诗人米克·伊姆拉的《失落的领袖》,以一首长诗讲述了苏格兰历史;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通过一个个细小的事物,来揭示流亡者的血泪史。
从题材上看,中国当代诗歌表面丰富,实质是较为单一。正如庄因所说:“我们随便浏览一下中国当代的诗歌,就不难发现:它们绝大多数都属于情感型或生活型,爱情、爱国、怀旧等等„„中国的新诗太小家子气,没有脱离无病呻吟风花雪月的闺秀味。”这些诗歌的格局太小,很难创作出具有普适关怀的东西。
中国的新诗太小家子气,没有脱离无病呻吟风花雪月的闺秀味。图为洪磊摄影作品《竹林七贤》
当代中国诗歌中也有关切现实的作品,如打工诗等等。这些诗歌局限于独特的环境、地区、行业与事件中,很容易变得事件化和政治化。离开了事件和环境背景,马上变得一文不值。这些诗歌依然是狭隘的,没有普遍性。对不了解事件与环境背景的西方人来说,几乎无法理解这些诗歌的内涵。
02政治阴影 诗人缺少独立个性
意识形态左右写作 诗人个性泯灭
从早期的自由派与格律派的争鸣,发展到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的融合,中国现代诗歌经过二三十年的探索,慢慢走上成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政治阴影下,很多诗人的创作无法离开政治背景。慢慢的,意识形态对诗歌创作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20世纪40年代,在解放区兴起了“新民歌体”运动。“新民歌体”是抗战时期的街头诗、朗诵诗的继续,体现的是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解放区的诗人在毛主席文艺思想的教育下,满怀深情地表达农民翻身做主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压迫的憎恨和对共产党的感激与热爱。《东方红》《十绣金匾》《翻身道情》等诗歌就产生于这一大背景下。
进入当代的中国诗歌,带着“战时文化”的思维方式,进入“和平时期”,在政治思想上有着高度统一性。为理想献身的青春热情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调,极大影响了公众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于是歌颂革命、歌颂党、歌颂领袖等成为诗歌的核心使命,即“颂歌体”大为盛行。
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郭沫若《新华颂》、胡风《时间开始了》都以开国大典为题材,歌颂新中国的诞生,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随后兴起的政治抒情诗,强调阶级、国家、民族、集体,具有政治性和鼓动性,诗人的个人价值完全泯灭,工具性明显,艺术性较差。发展到“大跃进民歌体”,写诗成了全民的工作,男女老幼全都参与诗歌创作。这些诗作有集体,没有个人,更像是机床生产的产品,而不是诗人创作的艺术品。后期兴起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也不过是政治力量推动的文艺活动,核心还是政治。
丧失了诗人个性的诗歌,用西方的标准来看,很难成为诗歌,顶多是政治的制成品。
丧失了诗人个性的诗歌,用西方的标准来看,很难成为诗歌,顶多是政治的制成品。图为岳敏君油画作品
政治思维惯性 诗作朦胧晦涩
改革开放后,随着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慢慢宽松,以朦胧诗派为代表的新诗潮崛起。朦胧诗派是特定历史环境与政治环境下产生的,最早可以追溯到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时的年轻人对此表示不解、愤怒、反抗、怀疑和无奈。被抛弃感、失落感、沮丧感,成了这一代人的感情基调。经过芒克等人“白洋淀诗群”的“地下诗歌”预演,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朦胧诗派崛起。
诗人们仿佛遇到了直抒胸臆的时代,但政治控制在人思想中形成的惯性思维又让诗人对真性情的表达有所畏惧,于是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在中国大行其道。这些手法采取象征、隐喻、反讽、通感、暗示等手法,呈现出隐约朦胧的艺术效果。有些诗人撕破那份朦胧,踏过政治红线,结果碰得头破血流。归根到底,朦胧诗派仍是政治笼罩下的诗歌创作形式,只不过是部分地解放了诗人的个性而已。
朦胧诗的问题正是其朦胧性。诗人逄金一对当代诗歌的朦胧晦涩提出过批评。他说,自己在中文系待了十年,竟然需要借助专业评论家的阐释才能理解很多当代诗。如果连诗人都无法理解这些诗歌,那么普通大众又如何理解呢?如果多数中国人都读不懂,那么外国人又如何理解呢?尤其是大量的政治隐喻,涉及政治批评的反讽与象征,不具备普适性,也不可能获得国际认可。
朦胧诗派之后的多元诗歌写作,政治性越来越小,但已经堕入了媚俗的行列,失去了诗性,难登大雅之堂。
朦胧诗派之后的多元诗歌写作,已经堕入了媚俗的行列,难登大雅之堂。图为韩国画家ho ryon lee作品。
03拉帮结伙圈子化 诗人媚俗无创新 圈子化严重 诗人蝇营狗苟
最近十几年的中国诗坛有两个发展线索:一是以纸质诗刊为核心的诗人圈子,继续风花雪月地点缀着国家的诗歌文化事业;二是民间诗歌或网络诗歌里上演的“江湖论剑”,日夜不休的口水战。前者的无病呻吟已经提不起读者的兴趣,后者的诗歌江湖渐渐沦为派系争斗的演武场,刺激着大众的神经。
自1999年的“盘峰论争”以来,臭味相投的诗人们渐渐抱成小团体,形成小圈子。这些圈子之间不断发生口水战,争执、谩骂、诋毁轮番上演,热闹非凡。“下半身诗派”和“垃圾诗派”出现后,论争与谩骂更为激烈。诗江湖、扬子鳄、北京评论等成了诗人口水战的场所。
这些论争无关诗歌学理,只是圈子行为。这些圈子里的诗人有合作,更有矛盾。见面时,他们称兄道弟,但转脸就开始骂娘。这种圈子化,让诗歌创作陷入雷同,同一圈子里的诗人写的诗像是批量生产的工业品。
圈子化的诗歌写作阉割了诗人的创新精神,让诗歌成为毫无创新的垃圾。圈子化,让诗歌的缺陷病毒式传播,圈子领袖的诗风瞬间被很多成员习得。像以“性”见长的“下半身派”和以“垃圾”见长的“垃圾派”都体现出了这种传播和模仿效应。一个小小的圈子便将诗人的创新意识圈住了。
圈子化的诗歌写作阉割了诗人的创新精神,让诗歌成为毫无创新的垃圾。图为陈流油画作品《桃园三结义》
越出底线搞媚俗 各类题材龌蹉不堪
诗人应该是高傲的、思想独立的,远离世俗,追求诗意的境界。可是,当代的中国诗人却卷入了媚俗的时代潮流中。熊国太在《当代新诗:朝圣或媚俗的独角戏》中对诗人的媚俗大加鞭挞。他写道,很多诗人“为了发表诗作,找遍各种关系;为了诗歌获奖,在夜幕的掩护下向有拍板权者送上重金重礼;为了趋炎附势,不惜出卖诗人间的真诚和友情;为了争取话语权,不惜将人们嗤之以鼻的物象如数放入诗中。”
很多诗人的媚俗程度让人发指,所谓的“下半身派”将性赤裸裸地写入诗中,龌龊词汇的组合竟然也成为诗歌。在这种流俗的牵引下,很多诗人跃跃欲试,将垃圾、猪狗、屎尿写入诗歌。徐乡愁的《屎的奉献》则是其中较为恶心的代表作:“屎是米的尸体/尿是水的尸体/屁是屎和尿的气体/我们每年都要制造/屎90公斤/尿2500泡/屁半个立方/另有眼屎鼻屎耳屎若干/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别人都用鲜花献给祖国/我奉献屎。”
出版业制度环境差,导致市场不规范,盗版、欠款等行为泛滥,真正成功者凤毛麟角。
更为极端的题材也频繁上演,如《我与我母亲性交》等作。对人性的侮辱,对诗歌的践踏,真是越出了人的底线。
国人尚且难以接受,世界能接受吗?这些诗能拿到国际上朗读吗?
很多诗人对人性的侮辱,对诗歌的践踏,已经越出了人的底线。04缺少相互了解 走向世界任重道远 有隔膜的中西方诗人 缺少相互了解
除了上述的极端的诗人外,中国依然有一些坚守诗歌艺术的诗人,但是他们在国际上也没有声音。在国际上失语,首先是因为中国诗人对西方诗歌的了解太过有限。庄因在《中国当代为什么没有伟大的诗人?》一文中指出了问题所在。在与很多中国颇有名气的诗人交流的过程中,庄因发现,中国诗人对外国诗歌、诗人的了解仅限于几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对很多名气没那么大,但依然写出了伟大诗篇的诗人及其诗作,中国诗人多不了解。
同样,西方人对中国的当代诗歌也缺乏基本的了解。西方人对屈原、李白等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了解程度远大于对当代诗人的了解。德国汉学家顾彬在接受采访时曾经指出,西方人对中国当代诗歌有限的了解都归功于他的翻译。虽说此话有点夸张,但却基本反映了中国诗歌在西方文学界的边缘化地位。
此外,语言也是一个巨大的障碍。顾彬也指出,西方人学外语是为了读该国家的文学原著,而中国人学外语是为了考试,几乎不读原著。中国人对西方诗歌的了解仅限于翻译,而西方人对中国当代诗歌的了解也来自翻译。中西之间的诗歌交流隔着一层障碍,这个障碍难以突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近当代以来诗歌西化的结果是学会了形式,丢掉了灵魂。中国诗人想在国际上发声,还有待时日。
中西之间的诗歌交流隔着一层障碍,这个障碍难以突破。图为刘野油画 重塑诗歌灵魂 前路漫漫求索
中国当代诗歌缺乏独创性与大格局的精神价值,显得重形式而不重灵魂。此外,绝大多数的诗人缺乏诗德,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以迎合大众的口味。想走向世界,在国际诗坛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就必须为当代诗歌注入灵魂,重新找回诗歌的活力与精神价值。
要做到这点,首先应该回归传统,向传统诗歌学习。任何诗歌一旦脱离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现实观照,就很难达到感动世界的高度。孙书文指出,现代诗歌严重缺乏情怀,而诗歌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人间意识、宇宙意识与悲悯的情怀三者的结合,并在这个基础上对人的生命进行深彻的体察。这些闪现于在屈原、李白等人的诗作中,是中国传统诗歌曾经达到的高度。
此外,西方诗歌的哲学性、理性、普遍性、真诚性、美好性,是中国当代诗歌欠缺的。这些属于诗歌的普适性价值,是诗歌应该达到的高度。中国诗歌要想走向国际,在诗歌的精神内涵上应多下功夫。道理虽然简单,但真正让诗人落到实出则极为困难。现如今,诗人已经不是一种职业,而诗歌也沦为大众消遣的快餐文化。复兴诗歌或许会成为良好的愿望而无法落到实处。
前路依然茫茫,中国诗歌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
结语 中国当代诗人缺少对宇宙、世界、众生的精神关怀。诗人跳不出小圈子,诗作华而不实,有形式而没灵魂。或许,扎根于本民族血脉深处而写就的,有灵魂有血肉的诗歌,才能感动这个民族,进而感动世界。
失魂的诗:为何“写诗软件”在中国大有市场?
近日,科幻作家刘慈欣披露,很多软件能够自动生成诗歌,模拟现代派作品几可乱真。刘的言论在网上引起了爆炸性效应,使近年来出现的写诗软件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之前媒体曾曝出,一款在线写诗软件四个月生成了55万首诗。
这个产量意味着写诗软件在大众中的很受欢迎。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历史上出过那么多优秀的诗人,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遗憾的是,在这样有着悠久是个传统的国度里,写诗软件这种产物居然大有市场。这是为什么呢?[详细]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遗憾的是,当下的中国人被几款写诗软件迷住了。.01商业大潮来袭 当代诗人抛弃了诗歌
知名作家+高级工程师 刘慈欣的特殊身份让写诗软件被人们关注
不管你是否有文字基础,只要会操作电脑,你就能写诗。这样“只要„„就„„”的句式,是消费社会的一大标志,只要有需求,就有解决方案。这种“写作捷径”的故事,其实并不罕见。按照很多畅销书的说法,1天可以读懂世界史,3天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了,点击几下鼠标“作”首诗也不是什么太耸人听闻的事。然而“写诗软件”这件事从刘慈欣的嘴里说出来,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科学杂志《新发现》主编严锋在一则微博中提到,科幻作家刘慈欣称现在有一些软件能自动生成诗歌和小说,模拟现代派风格的作品比较像,但越是传统经典的文学就越难模仿。这则微博发出后引发网友讨论。
刘慈欣的《三体》可谓是21世纪前十年出版界最大的奇迹,在毫无宣传的情况下取得了口碑和销量的双重爆发。而鲜为人知的事,已经贵为知名作家的刘慈欣,一直没有放弃本职工作,目前依然是娘子关火电站的一名高级工程师。这样一位广受读者爱戴的作家兼浸淫科学界多年的高级工程师,如此为写诗软件“背书”,让很多文学爱好者感叹:难道抢夺诗人饭碗的“狼”真的来了?
文学价值分流 诗歌创作个性化
写诗软件的流行,无疑反映了当代诗歌的式微。考察当代诗歌面临的问题,应该将诗歌放在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上来思考。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巨大的转变,有了明显的价值分流,紧扣时代主题的线性文学发展被多元创作打破了。这个转变是商品经济意识对文化领域的冲击造成的。这一时期,中国文学首次出现了无特定潮流、无具体方向的现象,几种文**流并存。大致有下面几种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文**流:以政府资助和国家评奖来确定价值的主旋律文学;以圈内行家认可以及受特定读者群欢迎为标志的纯文学;以获得大众消费市场的成功为目标的消费文学。当时的作家从时代主题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个性以及个人精神对创作起到了巨大作用。几乎每一位作家都开始表述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并在社会文化空间中发出独立的声音。
文学发展的这个趋势左右了诗歌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诗歌创作更具个性化,也出现了巨大的价值分流。1993年,诗阳通过网络发表作品,成为中国第一位网络诗人。两年后,第一份网络诗刊《橄榄树》问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肖开愚提出了中年写作的概念,王家新等提出了以个人写作为特点的诗歌创作立场。这原本应该是诗歌的发展机遇,但是商品经济催生的消费文学逐渐腐蚀了诗歌创作。
科幻作家刘慈欣指出,很多软件能够自动生成诗歌,模拟现代派作品简直有鼻子有眼。图为刘慈欣和他的著作《三体》封面。
消费文学兴起 诗歌创作陷入庸俗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当时的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学刊物、出版社逐步推向市场,原则上不再依靠国家资助。从作协、文联中得到的工资以及从文学刊物、出版社中得到的稿费,已经不像过去那般丰厚。尤其与社会其他阶层相比,这点收入更是少得可怜。一些作家、诗人放弃文学创作,涌入市场大潮中淘金,还有很多人转入了消费文学的写作。
消费文学是商业化的写作,如影视编剧、纪实小说、通俗文学、广告文学等。市场化改变了很多作家、诗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很多作品的出版命运。全面推向市场的出版界,一切以效益优先,很多纯文学的选题渐渐淡出出版选题论证会。一切出版选题以形成热点话题、创造畅销神话为宗旨,诗歌也随之受到重大冲击。诗人首先要生存,要解决最基本的物质问题,于是诗歌的通俗化、媚俗化逐渐兴起。
一些诗人故意降低品位,创造低级趣味的东西来迎合大众的口味;还有一些诗人故意“媚雅”,故作高深以附庸风雅。他们喜欢颠倒词句,将诗歌搞得玄之又玄,让人费解。从1996年沈浩波发表《一把好乳》到2000年《下半身》创刊并形成下半身流派,中国当代诗歌彻底走入了庸俗化的发展误区。
02大众娱乐时代 读者远离了雅文化
阅读成个性化休闲 诗歌逐渐失宠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日趋多元化。尤其是网络科技的进步,让文化传承的形式出现了革命性的改变。以前的文化欣赏方式比较单一,而现在则变得异常丰富。在互联网时代,文字、图片、影视、动漫、游戏等一体多元的文化消费方式慢慢成形,给大众不断带来新鲜的刺激。当受众一次性面临如此多的文化消费产品时,最直观、体验最好的无疑会第一时间获得受众的喜爱。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读者也出现了明显的价值分流。这时候的中国读者摆脱了时代主题的限制与束缚,读书成了纯个性化的行为。读书的价值取向变成求知、消遣、娱乐,精英阅读逐渐向大众阅读过度。阅读变成个性化的休闲之后,读者更倾向于阅读有趣味的书籍,如小说等故事性很强的书,对诗歌等纯文学领域的书籍渐渐失去兴趣。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读者群体集中在城市中,而城市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生活环境的改变让读书变得更为功利化、粗浅化。在这种生存环境与生活状态下,只能流行快餐式阅读。从当前的出版格局可以看出,销路较好的书要么是童书,要么是工具性强的书。文学类的书整体处于萎靡状态,诗歌已经完全失去地位。
大众娱乐多元 读者诗歌欣赏水平降低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读书并不单纯是为了个人,而是背着时代的责任。当时的时代主题左右着个人的读书价值取向。如,“五四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题是“反帝反封建”,抗战时期是“民族救亡”,五六十年代是“阶级斗争”等。在这些时代,阅读有着很高的时代使命意识。从当时流行的书籍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如抗战时期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建国后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随着民众消费需求的改变,文化消费变得通俗化、简单化。这个趋势对纯文学是个巨大的冲击,而诗歌受影响最大。新世纪以来,诗歌顺应时代,逐渐庸俗化、简单化,向大众文化靠拢。陈思和先生认为,这种趋势让中国当代作家的整体创作水平出现明显的下滑。诗歌的通俗化、简单化也降低了读者的欣赏水平。当代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格式上,只要写得像诗,仿佛就是诗。于是,羊羔体大行其道。
阅读变成个性化的休闲之后,读者对诗歌等纯文学领域的书籍渐渐失去兴趣。图为《新红楼梦》剧照
中国读者只懂诗歌的形式而不懂欣赏诗歌的内容,于是写诗软件便获得了登堂入室的机会。用写诗软件写出来的诗,格式完全按照诗歌的形式来,但内容上词句胡乱搭配,几乎没多少内涵。这样的东西在中国读者眼中已经算是诗了,欣赏能力之低真是可悲可叹。正是这个多元的大众娱乐时代,让读者远离了纯文学,远离了诗歌,远离了雅文化。而写诗软件是大众娱乐精神送给读者的最具讽刺意味的礼物。
03传统文化断层 新诗创新难为无米炊
割裂传统无创新 给写诗软件可乘之机
体说到新近火热的写诗软件,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写诗软件反映的只是程序员对诗歌的理解,本来是个人行为。但是,有媒体曝出,有些写诗软件设置程序时,涉嫌抄袭别人的诗歌。即便是没有抄袭,软件的运行也是机械地复制与模仿的过程。毫无疑问,写诗软件是诗歌创新的大敌。而这种软件的问世也反映出,中国诗人严重缺乏创新,给了机器复制、模仿的机会。机器创作的诗歌可以以假乱真,足以说明诗歌写作、欣赏已经僵化到让人难以原谅的地步了。
当代诗歌创作之所以走到这步田地,核心的问题是与传统诗歌创作完全割裂了。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产生了无数优秀的诗人,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诗歌在唐宋时期达到历史高峰,而唐诗宋词无不是格律严格的文学形式。在传统格律的要求下,经过慎重的推敲,将合适的字恰到好处地用到某处才能写出绝妙的诗词。
然而,五四以来,将传统的格律看作是对诗歌的束缚,宣扬自由写诗。其实这是对传统诗歌的背离。对五四时期的一代诗人来说,他们有良好的旧学修养。在此基础上写新诗,能够把握诗歌的灵魂。然而,在随后的战争与政治文化运动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在中国出现大断裂。随后的几代诗人,对传统的诗词几乎没有多少研究与认识。这就造成了中国当代诗人与传统文化的巨大割裂。与传统割裂,何来创新?。
当代诗歌远离艺术 堕落为文字垃圾
丢失了传统是当前诗歌创新面临的最大困境。当前的时代是传统社会的延续,所有的创新无疑都需要从传统中吸取养分,然后再求突破。可惜的是,当代的中国诗歌几乎与传统文化割袍断义了。很多诗人大言不惭地说,当代诗歌打破了古代流传千年的中国式审美,完全可以抛弃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实际上,失去传统文化依托的诗歌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失去了文化底蕴支撑,当代诗歌已经出现了创新困局,更别提超越了。
当代诗歌逐渐失去诗意,从当代的诗歌里很难读到古人诗中的意境。当代诗歌在很多诗人的刻意追求下,语言日益平面化、自由化。这种本着创新精神带来的改变陷入了极端的窘境,使诗歌越来越像平淡的流水账,成了口语化的闲言碎语。口语化带来的反讽、戏谑、独白、隐喻等戏剧化的手法,为诗歌增添了表现力,但却让诗歌陷入了云山雾绕的怪圈子,让人费解,可读性差,没有美感。
这种割裂了传统的创新只能离艺术更远,让新诗变成到处尘土飞扬的语言练兵场,而不是一片美好的诗意世界。这种对语言的践踏,对诗意的侮辱最终导致的结果将是彻底摧毁诗歌的生命力。因此,新诗要想找到突破的路径,必须回归传统,把断裂的文化层接上,否则只能在黑屋里摸索,永远都无法见到光明的彼岸。这种单纯地把诗歌与语言划等号的所谓创新该歇歇了。
割裂传统的创新只能离艺术更远,新诗变成到处尘土飞扬的语言练兵场,而不是一片美好的诗意世界。
04重建创作标准 回归传统为诗歌招魂
重视中国传统 粘合文化裂缝 诗歌创作是道与术的结合,其中诗人的情感是道,诗歌形式是术。诗歌创作中,诗人的情感是灵魂中的灵魂。写诗软件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只能模仿诗歌的形式,却无法为诗歌注入灵魂。失魂的写诗软件写出的诗歌难免落魄的命运。诗歌失去了诗意灵魂也就失去了最有血肉的情感。写诗软件的兴起反应了当代诗歌的式微。这种式微给诗歌创作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境。
解决当代诗歌的发展困境,应该正视中国诗歌的传统,找回失去的诗意。当代诗歌面临的传统有三个: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二是西方现代诗,还有就是发展了近百年的新诗。当代诗人应该将这些传统融会贯通,以便找到传统诗歌创作的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当代人尤其要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抱有最基本的尊敬。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推翻和砸烂;在当代,悲剧绝对不可再演,回归传统势在必行。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传承数千年。随着诗歌从古体向近体演进,诗的格律、声韵越来越严格,而名家作品也层出不穷。重建当代诗歌的标准,一定离不开向古人学习,通过认真研究、阅读、体悟古人的作品,学习古人的创作规律与艺术规范。这个过程需要将当代文化与古典文化的裂缝粘合到一处,通过血脉融合来重拾诗意灵魂。
意境、语言与形象 重构当代诗歌的标准
结合中国古典诗歌的诗性思维,可以从三个标准来规范当代诗歌。诗歌首先要有意境。意境理论自古就有,唐宋诗词无不强调意境的重要性。在相当长时间里,有无意境是评价诗歌好坏的重要标准。发展到清代,意境甚至成了诗歌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意境视为诗歌的最高境界。意境早已不是当代诗歌的唯一评价标准,但重建当代诗歌的标准理应重提意境的重要性。
诗歌被誉为文学中的文学,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因此 诗歌的第二个标准应该是语言艺术。语言乏味、结构混乱、语法不通的诗歌,绝对不可能为众人喜爱。写诗需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语言的精神。当代诗歌到底要遵循什么样的语言标准,如何来评价,这些问题至今没在华语圈达成共识。正是这种共识的缺乏导致诗歌创作逐渐忽视了语言的美感,陷入了为创新而创新的怪圈。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意境视为诗歌的最高境界。而意境已不是当代诗歌的唯一评价标准。
还有一个标准是形象传神。中国古代的诗歌讲究的是画面感,创作出传神的形象,如“诗中有画”的境界。西方诗歌也强调形象思维,通过诗歌表达的意境达到传神的高度。
这三个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得出的标准是最为基础的,也是诗歌一定要具备的标准。用写诗软件生成的诗歌没有意境、语言混乱、无法形象传神。毫不客气地说,这些不过是文字垃圾,根本不是诗歌。那些沉迷于这些文字垃圾的人理应醒醒了。
结语
写诗软件流行折射了当代诗歌的发展困境。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回归传统,用古典诗歌的通用标准来规范与规约当前的诗歌创作。
透视梁小斌住院:
反思中国当代诗人生存窘境
连日来,诗人梁小斌脑梗住院的消息成为焦点,诗人伊沙在微博中说:“为中国的钥匙祈祷。”除了他自身在文学上的高深造诣,及在中国诗坛举足轻重的地位外,还因为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朦胧诗代表人物,不是体制内的作家,他本人没有医保,连医疗费用都难以承担。为什么诗坛地位显赫,生活却困窘?
这样一种悬殊的境遇落差,是怎样形成的?中国的诗人都在做什么?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详细] [诗人境况系列之一:为何“写诗软件”大有市场?]
为什么诗坛地位显赫,生活却困窘?图为刘溢油画.01梁小斌的成就与困窘
与北岛、顾城齐名的朦胧诗人
梁小斌以一首《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闻名诗歌界,创作于1980年的代表诗作《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通过“我”“寻找”钥匙的过程,体现了一代青年的觉醒和思考,在当时的中国诗坛上,刮起一阵“找钥匙”旋风。这首诗与同时期的《雪白的墙》等作品也成为中国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作,梁小斌就此也成为朦胧诗人的代表人物,与北岛、顾城等诗人齐名。
梁小斌共有9篇诗歌散文入选中学、大学教科书。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徐敬亚曾评价:“在荒原上,中国有两个天真的孩子,一个是顾城,一个就是梁小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著名诗人,现实生活中的境况却堪称困难。
梁小斌入院后,每天各项检查、治疗费用高达数千元。梁小斌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群体中“生活处境最差的诗人”
用著名诗人、学者叶匡政的话说,“梁小斌可能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群体中‘生活处境最差的诗人’。”
梁小斌的诗歌和随笔创作有很高的成就,但是他不属于安徽作协、北京作协,多年来从事过电台编辑等很多工作,近年来年龄大了也还是为了生计四处奔波。
叶匡政表示,“我跟圈内的人也讨论过,梁老师随笔的水平在当代是很高的,但是读者群比较窄,这样的作品不会成为畅销书。”
据了解,梁小斌入院后,每天各项检查、治疗费用高达数千元,未来至少还有十多天的治疗期。面对这笔医疗费用,梁小斌的夫人卓女士面对记者时称“我们能挺过去”,但还是流露出有心无力的乏力感。
02中国当代诗人生存现状
20年卖不完一本诗集
诗人们在自身与宇宙相通的无边无涯的精神世界里,披荆斩棘,艰苦卓绝,创造了惊风雨泣鬼神的语言奇迹;尤其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他们放弃世俗生活的欢乐,铁锥般专注于诗域。但是,光靠写诗歌是无法生活的,这样的诗人生存状况不佳,被称为“不会经营自己的诗人”。目前把精力完全放在诗歌上的职业诗人目前还是很少的,他们在生活窘迫时,往往靠家人、朋友和亲戚资助。
职业诗人杨嘉利1996年出版了一本自费印刷的诗集,可是直到今天为止,快20年了,依旧没有销售完,还有几捆诗集放在他的床下。他的作品在全国20几家刊物发表,每月可以收到几百元稿费,扣除邮寄和打印的费用,几乎没有盈利。因为他是残疾人,靠政府给予的生活补贴才勉强生存下去。
光靠写诗歌的诗人生存状况被称为“不会经营自己的诗人”。图为法国画家皮埃尔·皮维·德·夏凡纳作品《贫穷的渔夫》 左手行医右手写诗
站在岁月的高处/回眸不舍昼夜的大川/江河时而平缓东流/时而惊涛裂岸/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是江西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南昌市诗歌学会常务理事王治川《秋天的怀念》中的句子。
王治川现在供职于江西省肿瘤医院,左手行医,右手写诗,生活倒也平淡幸福。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生命觉醒了,他就有一种“痛”。这种“痛”,日夜不停地鞭策他把某件事做到极致的好,以此来体现生命存在的价值。王治川要做的事,就是写诗。他说,哪天我的生命结束了,但愿人们说死了个诗人。但是因有所牵挂,所以王治川的诗就有所局限。工作、生活和诗歌,到底谁最重要?到底谁可以舍弃?可能王治川此生都无法有个结果。这也是他永远的“痛”。眼前,王治川最迫切最清晰要追求的目标是,出一本诗集。他至今还没出过诗集。
江河十年只写了十首诗
在长诗《泰姬陵之泪》之前,欧阳江河差不多有十年没动笔了,他在北京的一家著名演出公司做演出策划,一做就是六七年。他很坦然,诗人就不要谋生了吗?
在这十年里,曾被成为“中国朦胧诗五大家”之一的欧阳江河(即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只写了十首左右的诗,但写了很多文章,包括音乐、绘画、电影等领域的评论,甚至还有建筑、摄影和舞蹈方面的文章,以至于有了音乐和美术评论家的头衔。辞掉演出公司的工作之后,他的生计主要靠“卖字”来解决。2002年起,有日本人欣赏他的书法,独家买断了他十年内的书法作品。
这十年,欧阳江河如同一座沉寂的火山一样存在。或许,这长长的寂寞算不上什么。里尔克、瓦雷里都曾经沉寂很多年,芒克也沉寂了很多时间。诗人写作,有人是长流水,有人有间歇期。欧阳江河自己曾解释说,在这样的时代,他根本无所谓写不写,“我不做诗歌的秘书”。“我成功剥离了作为生活和写作的欧阳江河,没把我的写作变成我的生活方式。”
这十年,欧阳江河如同一座沉寂的火山一样存在。03下海难游泳,上岸没人脉 全世界诗人谋生都不易
其实,不仅中国诗人谋生艰难,全世界诗人境况都差不多,即使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也很难找到一位真正的全职诗人。
在现代印刷术普及前,写作仅仅是爱好,而非职业,印刷术将创作的权利从贵族小圈子中解放出来,让平民也有机会靠写作才华过上自由、富裕和名誉的生活。可遗憾的是,诗歌文体与印刷术不易紧密结合。
诗歌语言较概括,对不同圈子的人来说,能从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此外,诗歌写作门槛相对较低(俄罗斯人说“每一篇树叶都有20位诗人在写诗”),生产量大,且质量标准模糊,造成市场倾斜,故“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比比皆是。
比如余光中的《乡愁》艺术成就不高,可在公众眼中,却成了他的“代表作”。再比如,建国以来作品销量最大的诗人是汪国真,“顺口溜”竟远超北岛、顾城等大师级诗人。
余光中的《乡愁》艺术成就不高,可在公众眼中,却成了他的“代表作”。图为余光中背影。市场化失败,决定了诗歌只能按等级社会中的传统方式来运作,即:写诗本身无法盈利,但可以将其兑换成影响力,再把这些影响力变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诗歌之所以出现井喷现象,创作更自由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当时这个兑现链条相对完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但,现代社会越来越扁平化,等级间藩篱被渐次拆除,在今天,芙蓉姐姐、凤姐等的影响力比普通诗人要大得多,从而压缩了后者的生存空间。
诗人们错过了上岸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饿死诗人”的声音。
在此之前,中国诗人的职业身份主要是四种:一是体制内专业诗人,二是各国营单位员工,收入不高,生活相对安定;三是校园兼职诗人;四是流浪诗人。
在市场大潮冲击下,这几种职业的诱惑力迅速下降,大批诗人投身商海,以从事出版业的为多,比较成功的有李亚伟、万夏、楚尘、沈浩波、叶匡政等。
出版业制度环境差,导致市场不规范,盗版、欠款等行为泛滥,真正成功者凤毛麟角。
1995年以后,随着各大学待遇猛增,当年下海的学者们纷纷回归,出现了一个“上岸潮”,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诗人没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一方面,“上岸”需要人脉资源,非诗人所长,另一方面,诗歌不算专业,大学能提供的教职极少。
不适应市场,又无法“上岸”,诗人们不得不在诗与生活间痛苦抉择。
04诗歌之路在何方? 外国诗人比咱们轻松
那么,国外的诗人是怎么活的呢?
今年63岁的安妮·卡森是一个奇迹,她的诗集销量一般,但她不断斩获各种文学奖,出道以来,她的总奖金额已超80万美元。
而过去几年诺奖热门作家阿多尼斯的主业是大学教授,用他的话说,一生写诗从没赚过钱。幸亏他留在了大学里,对于诗人而言,这也许是最理想的状态。
还有一部分诗人靠基金会养活,在社会相对发达的国家,诗人只要知名度足够,申请一份创作基金并不难,但创作基金有时间限制,一般是1-2年,且管理严格,挪用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是在约定时间内,诗人有了一个相对安逸的创作环境而已。
再有就是所谓的“地下诗人”,他们主要有三种生存方式:
一是诗歌朗诵会,收入虽少,但比较有保障,国内诗人也曾尝试过,但在沙龙文化、酒吧文化不够发达的前提下,听众不会为此付费,朗诵会无法盈利。
二是出版私人杂志,发行量虽小,但经营得当,不仅能提升知名度,还会获得一笔稳定的收入。
三是各种兼职。
虽然国外诗人活得不算好,但对于真正热爱诗的人来说,只要能放弃虚荣,就足以坚持下来,与中国诗人相比,他们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中国诗人误解了自由
虽然在国外当诗人不难活,但他们在选择这一职业时,往往更谨慎。
成为职业作家,这是人生的一个重大选择,需要良好的职业规划,三思方能后行。
相比之下,许多中国诗人却认为职业规划是反诗歌的,是庸俗、堕落的行为,他们更喜欢率性,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
这背后,是对自由的误解。
当年严复曾力主将自由翻译成“自繇”,因为他看到东西方所说的自由截然不同。当中国人说起自由时,是一个自我的、生活的概念,追求绝对无约束、放松的状态。而西方人的自由是一种形而上的概念,带有较多的政治含义。
许多中国诗人更喜欢率性,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这背后是对自由的误解。图为高芳油画《被束缚的人》
在中国,许多人向往自由,却并非自由主义者。
自由的前提是自治,即每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误会,认为诗人就要随心所欲,就要完全靠感觉来生活,这样才叫有才华,结果遇到问题时,因心理准备不足,他们往往落入怨天尤人的境地中,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认为自己的麻烦都是这个不读诗的时代造成的。
反思职业精神
事实是,中国古代从没有什么职业诗人,不能拿古人来说事,在今天,既然选择以诗歌为职业,就应有职业精神,就应超越简单爱好的层面。
许多诺奖获得者当年在选择作家这一职业时,都是慎之又慎,为了养活自己,海明威、斯坦贝克、马尔克斯等当过记者,福克纳当过编剧,在今天,左手打工,右手写作是常态。在文学的世界外,现代人还要食人间烟火。置种种俗务于不顾,很难长久保持良好的创作状态。
相比于小说,中国当代诗歌更接近国际水准,但也要看到,中国诗人往往是出了一篇好作品后,便很难再上一个台阶,他们的成名作让人充满期待,可从那以后,他们几乎不再进步了。
不是中国诗人们不努力,而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抑制了他们的进步,他们以为自己因率性而成功,便刻意夸张自己的率性,甚至以排斥理性为荣,结果,他们与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随着当初沦为下层的痛感渐渐被淡忘,则虚伪、装腔、生硬等等弊端将日益凸显出来。
与国外不同,中国诗人之间彼此联系极少,很难形成一种影响社会的力量。只有出现极端事件时,大家才会想起彼此的存在,而自组织涣散,同样加剧了诗人们的生存困境。
结语
梁小斌住院,再次引出了当下中国诗人生存困境的的老话题。我们可以慨叹诗意丧失的年代,物欲吞噬一切。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诗人是否要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在现代社会,自食其力之余,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对诗人来说应该不是过分要求。
第三篇:2014-04诗坛消息
2014-04诗坛消息
1、“腾讯书院文学奖”颁奖 翟永明获诗人奖 2014-04-034月1日,由腾讯文化主办的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苏童、阿来、翟永明、陈晓明、徐则臣分获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批评家和新锐作家奖。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将“致敬作家”大奖颁给了2013年逝去的诗人们,他们是牛汉、雷抒雁、韩作荣、郑玲、纪弦。
(秦健据腾讯文化4月3日报道整理)
2、第四届中国诗歌节落户绵阳 诗仙故里感受诗歌文化
第四届中国诗歌节正式落户四川绵阳,将于今年7月16日至19日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本届诗歌节分为两大板块,除了年初就开始进行的广场诗歌朗诵会、当代中国著名诗人、摄影家蜀道采风,端午龙舟大赛暨端午诗会,诗酒文化周等活动外,今年7月将举行诗歌论坛、诗歌专场演出、诗歌文化活动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
据悉,中国诗歌节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地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重大文化节日,每三年举办一次,此前已在马鞍山、西安、厦门成功举办了三届。每届均已不同的切入视角和主题展现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第四届诗歌节以“梦想中国,诗意绵阳”为主题。
(秦健据中国新闻网4月5日报道整理)
3、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在扬州举行四月扬州,一年一度的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活动如期举行。4月2日来自斯洛文尼亚、美国、苏格兰、牙买加等地的诗人与中国诗人管管、陈东东、臧棣、王小妮、宋琳等人相聚扬州,修禊雅集、唱和诗词、互译与对话。
虹桥修禊由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任职扬州推官期间发起,曾在即席创作与唱和时留下“绿杨城郭是扬州”的佳句,《桃花扇》的作者、著名剧作家孔尚任也曾发起过虹桥修禊,参与者籍属八省。三百多年后,这一古老东方的歌诗传统在当代国际文化交流的语境中被重新拾起,碰擦出了奇妙的诗意火花。
在本次活动的发起人之
一、诗人唐晓渡看来,当代诗歌如何与大众文化结合是他们着重探寻的。“修禊仪式在源头上就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方式,不管是初时的全民参与,还是后来演变成文人雅士的专属,都与诗歌相通。同时,诗歌只有转化成生活方式,才能体现出它介入当下的力量。”本次活动除了曲水流觞的群众联诗活动,还建立起诗歌与其他艺术的跨界。4月3日上午,名为“诗·历史·当代性”的论坛在瘦西湖畔召开。虹桥修禊在第三日开始了相对封闭的中外诗人深度交流,这是诗人们真正盼望的环节。
(秦健据东方早报4月5日报道整理)
4、郑愁予闽南诗歌节演讲:“人没有性灵,是不会写诗的”台湾诗人郑愁予受邀到闽南地区参加2014年闽南诗歌节,一场“凭虚御风——诗的美学盛宴”演讲在闽南师大逸夫图书馆展开。4月8日下午,年过八旬的诗人郑愁予登上诗台,三个小时的演讲中,他精神抖擞,极少停顿,声音清晰沉稳,并在数百名学生的请求下,深情的朗诵了诗歌《错误》,让现场听众感悟诗的音乐节奏。对于诗歌被边缘化这个问题,郑愁予严肃的说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这也是一种自然的趋势。我曾提出一个词:‘性灵’。人没有性灵,是不会写诗的。如果现在写诗的人看重‘性灵’,写出来的东西要感动别人,要让作品的艺术性增进。我想诗歌不会没落,这个诗是很奇妙的。这个‘性灵’有的人天生很强的,爱诗的人多注意,有这个气质就一定会写出好诗来的。”
(秦健据东方网4月10日报道整理)
5、“首都师范大学首届国际驻校诗人阿莱什入校仪式暨研讨与朗诵会”举行
2014年4月8日至9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首都师范大学首
届国际驻校诗人阿莱什入校仪式暨研讨与朗诵会”系列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吴思敬、张桃洲、孙晓娅、阿莱什(AlešŠteger)、鲍捷、梅特卡·洛卡尔、玛丽娅·阿达尼娅、安德里雅·那伊扎、林莽、刘福春、西川、蓝蓝、安琪、卧夫等学者、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及使馆工作人员、评论家、诗人、媒体界人士以及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部分硕士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了此系列活动。
阿莱什·希德戈(AlešŠteger,1973),斯洛文尼亚当代最负盛名最具活力的青年诗人,享誉欧美。阿莱什出生于斯洛文尼亚的Ptuj(时属原南斯拉夫),毕业于卢比尔雅那大学,主攻比较文学和德语文学,后从事文学编辑工作。22岁出版第一本诗集,佳评如潮,现已出版六本诗集,一本小说,两本散文集。1998 年获得 Veronika Prize(斯洛文尼亚最佳诗歌奖),1999年获得 Petrarch 欧洲青年作家奖,散文集《柏林》(2007)于 2008 年获得 Rožanc Award(斯洛文尼亚语最高散文奖)。他的作品已被译成 15 种语言。《事物之书》Knjiga Reci(The Book of Things,2005)由美国诗人 Brian Henry译成英文,2010年在美国出版即获好评,2011年夺得 BTBA 最佳图书翻译奖(诗歌类)。
本次系列活动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首都师范大学首届国际驻校诗人阿莱什与第十届驻校诗人杨方对话会”、阿莱什举行题为“1945年以后的东欧诗歌创作——小气候,抗争,追寻超越”的讲座、“诗歌与日常经验”学术研讨会以及“北京之春”朗诵会。这次系列活动内容丰富而张弛有度,诗歌以其独有的魅力凝聚着中外诗人的心灵,沟通着国际间的交流。
(秦健据中国诗歌网4月11日报道整理)
6、印度裔诗人维贾伊·瑟哈德里获得普利策诗歌奖2014年普利策诗歌奖由印度裔诗人维贾伊·瑟哈德里(Vijay Seshadri)获得,他将获得1万美元奖金。他的诗集《三部分》(3 Sections)被评委会认为“用诙谐而庄重、怜悯亦无情的语言检验了人类从出生到生命退化过程中的人性意识”。得知获奖后,瑟哈德里说,“普利策奖是巨大的荣耀,但它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和我的过去无关,而和我的未来有关,我等着去发现。”
维贾伊·瑟哈德里目前在美国纽约的莎拉劳伦斯学院教授诗歌和散文写作。他1954年出生在印度班加罗尔,5岁到美国,曾修读哥伦比亚大学中东语言和文学博士,拥有欧柏林学院学士学位和哥大艺术硕士学位。此前瑟哈德里曾出版过两部诗集,1996年的《野生动物王国》(Wild Kingdom)和2003年的《长草地》(Long Meadow),后者获得了詹姆斯·劳克林奖,此奖专门颁给美国诗人出版的第二部诗集。瑟哈德里的诗歌、散文和评论发表在《纽约客》、《巴黎评论》等。此外,他还曾获得纽约艺术基金会奖等多个奖项。
(秦健据东方早报4月16日报道整理)
7、第二届中国神农山诗会在河南沁阳举办 将创办杂志《先锋诗》第二届中国·神农山诗会于25-27日在河南沁阳举办。来自海内外的60余位当代先锋诗人在神农山下,共话诗与自然。本届诗会把《诗与自然》作为研讨主题,诗人蓝蓝在主持研讨会时说:诗与自然,是中国神农山诗会的永久主题。26日上午的研讨会诗人各抒己见,话题从悠远而到现实,从李商隐到当代诗,从城市到自然,从人性到建筑„„就“诗与自然”探讨、乃至辩论,最后多多、王家新、西川、孙文波等人以各自独特的观点把讨论推向了高潮。
本届诗会还举办了诗歌朗诵会、诗人访谈等系列活动。在采风活动中,《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感叹沁阳的文化底蕴,并就神农山的文化、历史、自然、发展等请大家多出作品。会上还确定了创办诗歌杂志《先锋诗》,这是一个取向先锋性、思想性、导向性、探索性的公开出版发行刊物,由河南大学新诗研究所主办。耿占春任主编,夏汉、森子、罗羽、蓝蓝、高春林任副主编。近日将启动运行。
(秦健据诗通社4月30日报道整理)
第四篇:唐宋散文比较
唐宋散文比较
苗卫昆
【摘要】: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辉煌的阶段。这一时期,文学体裁丰富,文学流派纷呈。尤其是唐诗宋词,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期。散文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也取得重大收获。
古代汉语在问题意义上使用的“散文”一词,出现在南宋。散文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文体。唐宋散文诗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散文发展到唐宋,可谓真正从经史子中分离出来,有应用性向文学性转变。散文于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有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笔者在此仅从唐宋散文产生的时代背景、唐代散文的特点、宋代散文的特点、唐宋散文的比较做分析。【关键词】:唐代
宋代
散文
比较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尤其是唐朝,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繁荣的经济,开明的政治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于是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孕育而生,唐宋散文一改六朝浮靡的文风,提倡更接近生活的“古文”,是秦汉散文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文学史上里程碑似的时期。
一、唐宋散文产生的时代背景
从汉代发端一直到魏、晋时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体,后人称它为骈文。骈文跟古文很不相同。古文是散行单句、不拘格式的。骈文却讲究字句的对称,全篇以偶句为主;还要讲究音律(协调平仄)、辞藻和运用典故。骈文作品也有不少优秀的名篇,这些作品既言之有物又富有文采,历久传诵不绝。但是骈文发展到末流,过分追求形式,句子字数和对仗越来越要求工整精巧,辞藻的华丽浮艳也十分惊人。据有人统计,六朝骈文用得最多的是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异草等类的词语,有些骈文仅颜色一类的词语即占全文被除数的十分之一以上。至于用典之多更是不在话下,有的骈文通篇都是典故的堆砌,几乎成了文字游戏。这就不能不影响它去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极大地限制了思想内容的表达。特别到了齐梁以后,君主荒淫,贵族和官僚腐化,骈文往往成为他们表现自己腐朽堕落的思想和生活的工具。骈文的浮艳文风和形式主义的恶性发展,终于使它走进了死胡同。在韩愈、柳宗元之前的一百多年间,已经有许多有识之士起来探索改革文风的道路。有的提出了古文的理论,但往往是空洞的、缺乏现实内容的儒家教义,并且否定屈原、宋玉以来的诗文辞赋。有的进行了古文的创作实践,然而还只是发端,如唐李子昂,但是成就并不显著。那时,改革的途径还不很清楚,时机也不成熟,所以不能扭转风气,形成一个有力的运动。
韩愈、柳宗元所处的八世纪末到九世纪二十年代,是唐代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衰落后转向中兴的时期。当时,社会危机仍在深刻发展,所谓“中兴”也只是一种苟安的太平局面。不过被安史之乱严重地破坏了的社会经济,毕竟暂时地重趋稳定并有所发展,使得唐王朝能通过两税、盐政、漕运、矿冶等方面的收入维持它的统治地位。当时,新兴的中小地主集团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与大地主官僚集团的斗争十分激烈,积极要求革新政治。经济的暂时复苏,政治的要求改革,不能不影响和推动文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从文学本身来说,随着社会生活越来越广阔复杂,骈文阻碍表达思想和反映现实的严重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用古文来代替骈文以适应时势要求的呼声也就越来越强烈。经过韩愈、柳宗元及其同道们的共同努力,先前许多有识之士要求改革的伏流,至此终于奔腾而出,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刻。唐代古文运动的胜利,打破了六朝以来骈文独霸文坛的局面。但是,韩、柳的继承者没有坚持住古文运动健康的方向,反而发展了它的消极面。他们一方面把古文变成了宣扬孔、孟之道的道学书,一方面又把追求奇异怪癖理解为“创新”,导致了古文运动的衰落。到了晚唐时期,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文学适应着统治阶级的需要重新发展起来李商隐、段成式的骈骊文风的兴起,更使古文运动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李商隐写的四六文(骈文的一种),成为宋代初期西昆派文人的楷模。西昆派的文章艳丽雕镂,“风月,弄花草”,一时霸占了宋初的文坛。
但是,这种局面刚刚出现,便又遭到很多作家的反对,他们力主改革文风,并逐步形成了一次新的古文运动,其领导人就是欧阳修。
二、唐代散文的特点
唐代散文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开启了一代新风,特别是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恢复秦汉散文传统,革新文体和文学语言,并鼓励在内容上反映现实生活,发扬儒家“文以载道”的精神,在中国散文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唐初主要以骈文为主。
大多数文人沿袭了六朝以来的风格。谈到唐代文人鄙人想很容易想到大诗人李白。其实李白不光诗歌出众,对于写作他也无愧于一个好手,在古文观上中收集了他的两篇名作,其中之一《春夜宴桃李园序》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骈体抒情小品文。文章以清新俊逸的风格、婉转自如的笔调记叙了作者与故人在桃李芬芳的名园集会的盛况。文章风情并茂,是为历代传诵的名篇。但李白毕竟是位诗人,他的文章虽好,却并非登峰造极。而鄙人认为真正能代表唐初骈文风格,能流传千古的文章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滕王阁序》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此鄙人就不多家评论了。倒是《吊古战场文》被收入了《古文观止》不才认为《古文观止》收编的都是历代名篇,而《吊古战场文》为精品中的精品。其中“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苍苍蒸民,谁无父母? 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手如足,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之何恩,杀之何咎?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等可谓千古名句。另外“鸟无声兮山寂寂,夜正长兮风晰晰。”等句更有楚辞的风格,将楚辞应用于骈文之中浑然一体。不才初读此文感其气势磅礴,再读则触目伤怀,三读便有泪盈眶,不才不得不为文章中所写而感动,不得不同情文中百姓。所以此文为千古名篇。其与《滕王阁序》一悲一喜,一寒一暖,反应出唐初骈文特点。
2、唐初虽以骈文为主,但已开始出现由骈入散的倾向,并在理论上提出改革要求。
中唐前期一批崇儒复古、谋求革新的作家相继出现,提倡散文,反对骈文。中唐后期朝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使古文到达全盛阶段,一直发展到唐末五代。
唐代散文结束了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从生活中取材,从语言中提炼新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的表达能力,有进步意义。韩愈的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的骈俪文风。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推陈出新。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后人对韩愈评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刘开言“韩子冠于八家之首而犹屈”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代古文的发展道路。
在唐代,散文的发展变化与诗歌的发展变化并不同步。当诗歌已经高度繁荣的时候,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才开始。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今人习惯上把它称为“古文运动”。
三、宋代散文的特点
宋代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长河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古代散文演变的历程来看,宋代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的鼎盛时期。正如明代文学家宋濂所说,“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300余年间,出现了众多的散文作家和散文作品。在“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就占了六位,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从吕祖谦所编的《宋文鉴》、庄仲方所辑的《南宋文范》和今人所编的《全宋文》等散文总集来看,宋代散文数量繁富,佳作纷呈,风格流派众多。同时在散文理论和体式上也多有开拓,从文体理论的角度来看,宋代是“散文”概念提出并渐趋成熟的时期。
宋代散文承中唐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而来。从思想内容上来看,宋代散文一是多以讲学为目的的言道之文,二是多以论政为目的的政论之文,三是多以记录见闻为目的的笔记之文。言道之文具有很强的哲学性,政论之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笔记之文具有机很强的趣味性和学术性。宋代散文的特点分期论述如下:
1.北宋初期,承袭晚唐五代之风,以骈文为主,也有人作古文。这一时期的最大的成就乃在于古文运动的再次兴起。代表性作家有柳开、王禹偁、石介、范仲淹、尹洙等。从思想内容上来看,这些古文家的最大特色是言道与论政密切结合,教化性较强;从艺术上看,其最大特色在于提倡平易自然,但创作实践上尚不能尽如人意,有时不免露出辞涩言苦的毛病。北宋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唐代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至北宋诗文革新才取得最后胜利.后代散文家所借鉴的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传统,北宋就有六大家.他们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表现技巧空前成熟,有大批优秀作品流传后世.北宋初期主要作家有柳开,穆修,王禹称,范仲淹等.他们都是散文革新家,或从理论上,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向宋初不重视思想内容,偏重浮词丽藻的文风进行了斗争.柳开强调文章应密切联系时政,但他的作品未脱艰涩之病,影响不大.王禹城提出“传道而明心”的口号,并反对“句之难道”,“义之难晓”的古奥文风.他的《待漏院记》,“用规于执政者”,告诫宰相必须勤政,反映了作者要求改革的政治愿望,观点鲜明,文笔生动.《黄冈竹楼记》把简陋的竹楼诗意化,表现谪居的乐趣,寓意深远.语言浅近清新,质朴流畅.其成就远在柳开之上.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生动描写和对牵客骚人两种不同“览物之情”的否定,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文章写景宏阔,议论精辟,行文简而有法,音韵和谐,历来脍炙人口,是诗文革新的最初战绩.2.北宋中期是宋代散文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古文运动取得成就的时期。欧阳修实际上为此期的领袖。从思想内容上来看,言理与论政逐渐分开,以程颐为首的理学家提倡“文以载道”,言理遂成为理学家的目的;以欧阳修为首的古文家则强调关心百事,言政遂成为古文家的主要内容。从艺术实践上来看,古文家不但把宋初平易自然的理论主张完全付诸实践,而且还发展了古文的艺术韵味,使之更具有文学性。
北宋中期是宋代散文发展的黄金时代.活跃在文坛上的有著名的散文家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等.苏洵长于议论,他的《六国论》最见风格.文章借古讽今,层层剖析,宏论滔滔,颇有战国纵横家遗风.曾巩散文以说理精密,语言简洁著称.他的《墨池记》解释理论,文章题小议宏,笔调婉转有致,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苏辙的散文,议,记,书,传各体兼备,一策论最佳.他的议论文笔力雄健,说理清晰;记叙文文笔灵活,波澜起伏.他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对于散文创作提出了杨启智说,强调阅历和修养对写好文章的意义,因此他认为司马迁“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使得至于他“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他这种主张把读书与参加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的观点,对我们今天学习写作也有启发意义.此外周敦颐,司马光也有名篇传世.周敦颐的《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赞美,歌颂洁身自好的君子品格,体物言志,寄托深远,语言隽秀,意味深长,深为世人喜爱.3.南宋初期散文创作充满爱国激情,文人纷纷以文言政,要求抗敌北伐,批判投降求和,具有高度的战斗性,其文风也慷慨激昂,气盛势足,理明词畅。
4.南宋中期又是散文创作相对发达的时期,其中尤以鼓吹北伐、议论国是的政论之文和倡明理学、论辩哲理的讲学之文成就最高。前者以辛弃疾、陆游、杨万里、范成大、陈亮为代表,后者以朱熹、陆九渊叶适等人为代表。这两大内容在写作上皆条分缕析、切当翔实,较之北宋散文更富有论辩力和逻辑性。
5.南宋末期的散文呈现衰落趋势,自中期以来就出现的萎靡文风此时有增无减。但在南宋亡国之际出现的文天祥、谢翱、邓牧、王炎午等一大批作家,都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纪实抒情散文,其内容仍以抒发爱国情怀为主,但在亡国之际风格更显得悲慨沉痛。
三、唐宋散文的比较
(一)唐宋散文实践者的不同特点
韩愈、柳宗元领导古文运动的成功,主要在于他们敢于逆流而进,不怕讽刺打击,长期地坚持为古文运动的胜利而冲锋陷阵;在于他们有比前人更为完备的、合乎实际需要的、比较进步的古文理论;还在于他们有优异的作品,他们的古文创作赢得了社会的支持。韩愈提倡古文始于唐德宗贞元(785-805)前期。当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始而惊,中而笑且排(排斥)”,只有李翱、张籍等少数人拥护他。但韩愈始终不遗余力地大声疾呼,并且通过倡导儒学复古运动取得广大中小地主阶层的拥护来推动古文运动。到了贞元末年,古文的影响就逐步扩大了。唐宪宗元和(806-820)以后,韩愈得到柳宗元的积极支持;柳宗元用他杰出的古文创作成就与韩愈并肩作战,促进了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最后,到韩愈去世时(824),古文终于占据了文坛的统治地位。韩、柳在倡导古文运动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提携同辈,培养青年作家,热情地传授写作经验,使古文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欧阳修和他的同道们为了击败西昆派的浮艳文风,在理论上重新提出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关系。欧阳修二十多岁时与尹洙等补缀校定当时已经极少流传的韩愈文集加以刊行,扩大影响。欧阳修并曾通过主持科举考试来打击华而不实的文风。此外,欧阳修同样善于团结同辈作家,热心奖掖后进,在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极有成就的古文作家,如苏洵、苏轼、苏澈、曾巩、王安石等等。欧阳修和他的同道们经过了三十年的努力,终于奠定了一代文风。他死后,苏轼继续领导新古文运动,成为当时文坛的领袖。苏轼无论在北宋还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大作家,他的散文和诗词体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宋代的古文运动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二)唐宋散文的理论方面的比较。
韩、柳的古文理论是强调文道合一而以道为主的。韩愈打着儒学复古主义的旗号,树立了从尧、舜、禹、汤、文、武到周公、孔子、孟子的所谓“道统”,并以“道统”继承者自居。这种传统的儒学之道,是维持封建等级制度和伦理首先的。但韩愈所说的“道”还有文学的思想内容这个内涵在内,他认为“道”(内容)对于“文”(形式)起着决定的作用;而且“文”不可忽视,“辞不足不可以为文”,这基本上是正确的。柳宗元同样主张思想内容重于艺术形式,并且重视“道”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作用。与此同时,韩愈提出“气盛(精神饱满),则言(作品)之短长,与声(音调)之高下者皆宜”,从作家创作的角度发挥了内容决定形式的见解,又指出“气”是由不断加强品德和文学修养取得的。柳宗元也认为:“凡为文,以神志为主”,说自己写文章时不敢有轻忽懈怠之心,昏昧、骄矜之气,不然,作品中就将出现浮滑、松散、杂乱等毛病,同样强调作家精神状态和品德的高下决定作品的好坏。他们所说的品德,自然离不开儒家的道德标准,但这对于扭转轻薄浮华的文风是有积极作用的,能引导作家从加强品德和文学修养入手来不断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韩愈又提出了“不平则鸣”的主张,认为一切文辞就同自然四个坚持各种声音一样,都是不平则鸣的,将文学和现实斗争联系起来突破了一些儒家的传统偏见,这就使他的许多作品言之有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矛盾,反映人民疾苦,他的善鸣其不平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在同时代的作家中很少有人能同他相比。
韩愈古文理论的中心内容和精华所在是文体改革论。它的具体标准是:
一、“唯陈言之务去”,认为言贵独创,词必己出;
二、“文从字顺各识耶”,认为文字必须通顺流畅,讲究词的次序、位置和作用,也就是要求符合语法规律。两个标准总起来说就是:用自己创造的词汇,通过正确的语法,通顺流畅地来表达文章的内容。他树立这两个标准的目的,就在于创造出一种比东汉以前的散文表达力更强的散文来。
欧阳修认为必须文道并举、道先文后,他继承韩愈的“不平则鸣”论,进而提出了“穷而后工”论,认为作家对贫苦生活有了深切的体验后,才能取得较高的创作成就,这样来强调文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他们又提出作品必须有作家自己的个性特色,反对因袭模仿;同时大力提倡学习和继承韩、柳,发展唐代古文运动的优秀传统。欧阳修、苏轼等根据当时政治和经济的需要来革新文风。他们通过理论宣传和创作实践,大力提倡并逐步形成宋代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的风格;在布局谋篇方面形成曲折舒缓、务达疏畅的特色,结构严密而逻辑性强;在语言方面注意提炼当时的口语,主张“其言易明而可行”,用词造句着眼于“自然”、“平常”,因而他们的散文大都以明白如话见长。
(三)唐宋散文风格的比较
宋代的古文运动,虽然是韩、柳古文运动的继承和发展。但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在散文创作上,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宋代的散文风格,和唐代的散文风格是不大相同的。大致有下列几个方面:
1、宋代散文舍弃了韩柳散文的古奥艰深、「沉浸浓郁」的特点,发展了平易自然、文从字顺的特点。欧、苏、王、曾的长处虽各有不同,但却有共同特点:他们的风格比起唐代散文更见议论透辟,叙事生动,写景自然,抒情真实,这些完全是在适应历史的环境下发展起来;更切合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需要。因此,宋文对后世的影响远较唐文为大。
2、谋篇布局不大相同:唐文讲求纵横开阖、波澜起伏的气势,在转折连接处,讲求出人意外;宋文贵乎迂徐舒缓,不露锋芒,要如行云流水,舒展自如,洋洋洒洒,而又富有逻辑性和表现力。
3、语句安排不大相同:唐文注重推敲字句,时杂入险怪新奇句式及字眼;宋文平顺简易,语言通达流畅,最为特色。
4、创作风格不同。八大家都在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大体上来说唐代两家之文,雄健奔放,奇崛峭厉。宋代六家之文平易畅通,委曲迁徐。这也是唐宋散文主要区别所在。细而言之,不才认为同属唐代的韩、柳,同属宋代的欧、曾、王,甚至同属一家的苏氏父子,其文风也各有特点。宋人李涂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青人吴振乾说:“奥若韩、崤若柳、逸若欧阳、醇原若曾,峻浩若王,既已分流而别派唉。既眉山苏氏父子兄弟相师友,而明允之豪横,子瞻之畅达,子由之折,亦有人树一帜,各不相袭者”。他们的话虽不一定确切,但都看到八大家之文的不同特征有可取之处。
总之,宋代的散文创作吸取了韩、柳文体改革的特点,又着重在文风上加以探索,创造了比韩、柳更为平易流转的风格。明代艾南英说:“文至宋而体备,至宋而法严”(《再答夏彝仲论文书》)。
后世出现了许多关于唐宋散文的选本。明代茅坤编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即选辑了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八位作家的散文作品,作为人们学习唐宋古文的范本,后人也因此而称这八人为“唐宋八大家”。【参考文献】:
1、郑力戎.从唐宋古文大家看骈散之争[J].文史哲,1988.3.2、成松柳.从“文以载道”到“书写性灵”—唐宋散文的传承与拓展[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5.1.3、周振甫.唐宋八大家论[J].文学遗产,1996.6.4、洪本健.从韩柳欧苏文看唐宋文的差异[J].文史哲,1998.3.5、张国俊,张瑞年.古文运动是形成艺术散文的运动—对唐宋古文运动的再认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1.
第五篇:诗坛巨星——李白与杜甫
诗坛巨星——李白与杜甫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高潮,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最辉煌最令人神往的时代。站在那个时代的最顶点上,歌唱出整个民族面貌与命运的最伟大的诗人,无疑是李白与杜甫。一个是放荡不羁,饮酒把诗作的谪仙人,一个是忧国爱民,用泪把诗作的爱国者。虽然他们在年龄上相差只不过十一岁,但是他们却又分别活动在两个不同的阶段里,李白大部分的活动时间是在安史之乱前,杜甫大部分的活动时间则是在安史之乱后,而安史之乱正是唐代发展一个最重要的界碑,它将唐代从此划分为两个全然不同的面貌:在此之前是上山的路,在此之后是下山的路。这两个诗国的巨星,他们并肩站在时代的顶峰,然而心情却大不相同:一个正是从那上山的路走上了山顶,一望四面辽阔,不禁扬眉吐气,简直是“欲上青天揽明月”了;而另一个在心旷神怡的山的顶峰却不得不望见那并不愉快的下坡路。上山的时候似乎只望着天,下山的时候就不得不望着地了“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这两个诗的巨星正是以不同的思想感情,面对着两个阶段的现实,并肩站立在时代的顶峰。
李白是那个时代翻江搅海的弄潮儿。他充满了天真,充满了热情,活的洒脱,活的坦率,他当哭则哭,当笑则笑,在他的生活里,置身祖国的美好河山,他发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赞叹;面对深厚的朋友之谊,他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肺腑之音;深切怀念故乡和亲人,他流露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潺潺思念;看到祖国山河惨遭侵扰,他又怒目圆瞪,唱出“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铮铮誓言;面对皇帝的一时“宠幸”,他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笑声;面对佳宴美酒,自悲身世,愁怀难谴,他又发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感概、、、、、、、这就是李白,一个真性情自然流露的谪仙人。他是天真浪漫的,天真的就是一颗赤子之心,他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每一个读到这样诗句的人,都会感染到他要冲破一切束缚的力量。有人说一读到这样的诗句,就会体会到祖国河山的伟大气魄,而这一气魄也只有在那个时代的高潮上才会更典型的被歌唱出来,李白就是那典型的歌人。他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历史上从没有一个诗人写出过如此天真而形象的诗句,然而这天真却使得他的感情变得更为真实。他反对六朝的绮丽,因为那是形式的虚伪的,他所以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他要求的是“安得郢中质,一挥成风斤”那样本色的解放的大刀阔斧的力量。他的诗歌气质又是浪漫的,这浪漫是意味着更高的解放要求,是带着不可抑制的力量,是鼓舞着更为高涨的热情的,这就是积极的乐观的浪漫主义。他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就是一个布衣的豪言壮语,这反映了现实中人才解放的客观存在,这乃是李白给予那时代的骄傲。李白是壮浪纵恣的,他的饮酒也是健康的,豪爽的,解放的,而不是萎靡的,颓废的。他的饮酒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勇敢的迎接着现实中的矛盾。“姑苏城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他把一个沉溺与觉醒的矛盾,现实的摆在眼前。这里的诗歌语言是飞跃的,这里的传统意义是讽刺的,而在这矛盾之中,却呈现着无比光辉鲜明的形象。现实生活中随时都是光明与黑暗的战斗,在这里决定着人类的命运。李白正是大声的唱出这样一个现实,因此他的浪漫主义是热情的,积极的,符合于现实主义要求的。
李白曾说自己的诗是“兴醋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苍州”这不单单是一种自我炫耀,更是对他的诗风的形象化肯定。杜甫说他“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便是称赞李白的诗歌具有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必然源于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这种感情和个性使得他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就不再是“老实”和拙笨,而是由这种炽热的感情和强烈的个性质变出更高超且自然的艺术表现力。他的诗充满了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
赤城、、、、、、”。在诗人眼里,天姥山是超越五岳、赤城和天台诸山的,在诗人心里,他可以乘明月,一夜飞度镜湖;在诗人看来,天姥山即使是“青云梯”,他也可以任意攀登;在诗人笔下,天气的变化也可以随意驱遣;在诗人胸中,有一个发于我心,生于我笔的美好仙境!——太主观了,太不可思议了,但唯有这主观,唯有这奇岖,这才是李白!他的诗在感情的表达上从不掩抑收敛,而是喷涌而出、一泻千里。他的诗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毫不收敛,任他而去。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当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其思想愿望时,他便借助非现实的神话,或者绮丽惊人的幻想。无论是情景的瞬息万变,还是情结的跳脱勾连,都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艺术,属于李白所特有的艺术。如果说一首诗的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内容是一个人的血肉,那么,诗的语言便是这个人的肌肤,好的语言必定会有力的托起思想内容的肌体,使整个人体熠熠闪光,美丽夺目。他的诗歌语言富于变化,绝不单调,富于被动,绝不呆板。然而就在这流动之中,又有无尽的色彩,或热烈、或冷峻、或绚丽、或暗淡、或凄清、或纯净、、、、却使人不为之所震撼,所感染!
现在的我们都有那么一点喜欢风花雪月的浪漫,喜欢无边无际的遐想,因此,欣赏诗歌可能往往偏向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诗歌,于是,李白成了大多人的最爱,我个人也一直都很欣赏李白诗歌的大气磅礴和雄奇浪漫,而谈到李白,不得不提另一位诗坛的巨星——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的“诗圣”杜甫。如果说李白是乐观的浪漫,那么杜甫则是忧郁的浪漫。刘小枫曾说:“苦难记忆证明历史是负疚的,有罪的,而杜甫正是这苦难记忆的见证人,他在无力推动历史的车轮向前迈进时,用自己的双手记录下了历史的罪恶。”杜甫把自己推到个人压抑的屋檐下,背负着对国家、人民的沉重责任感,他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地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留给后人一篇篇“史诗”,可以说,一部中国文学史,以个人诗作可称为“诗史”的,恐怕只有杜甫一人了。或许是历史的罪恶与沉重成就了杜甫,而杜甫则承载着它,使其被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所知晓、明了„„**的社会现实,长期的生活磨难,使杜甫年轻时的理想壮志逐渐为沉郁、感伤所取代,忧国忧民,慨叹身世,愈至晚年,其情绪愈加强烈。而他又是一位有骨气、有良知的人,其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涌至口边时,又往往强咽下去,使感情更加深沉浑厚。这种回环往复的感情流程发之于诗,便是潜气内转的起伏顿挫,给人以波澜老成之感,读之则荡气回肠。“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在秋天的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伤时忧国的无奈心情。他多年飘泊于长江上下,江流、孤舟、急峡、危城……这一切几乎和诗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他的思想感情也在这些形象上找到了寄托。动荡的江水,陡峭的山峡,孤清的月色,凄历的画角,这些无一不是诗人心情的反映。作为从小就接受儒家正统思想“忠君恋阙,仁民爱物”和积极入世有所作为的他来说,无法像李白那么潇洒,寄情于山水,或者不问世事,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那般悠闲,他一心关心着国家的安危,作为一个文人,他只能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这个世界,希望他的文字能唤醒“昏睡”的统治者,他将个人命运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将个人的穷困和人民的命运相沟通,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写实的诗很多,而杜甫能成为一代“诗圣”,正是因为他除了提供真实的历史事件,还通过叙事、描述、抒情、说理等各种手法将自身情感融进诗里,用一幕幕可感的形象,一段段真实的情感来打动每一个人,正所谓“真正的诗是心的搏动和灵魂的吟唱”,融合诗人真切感受,注入生命力,这正是其魅力所在。
如果说李白的诗像暴风骤雨,以极不平凡的气势感动读者,那么杜甫的诗就像是“润物细无声”的轻风细雨,不知不觉地渗透了读者的心灵。李白的诗让人惊叹,杜甫的诗让人亲近。李白秉承了中国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传统,并为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杜甫则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事实上,后世的许多现实主义文
学流派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杜甫为老师,在现实主义这条道路上进行着更深更广的探索。因此在我看来,李白和杜甫的诗没有优劣之分,没有高低之别,就好像是太阳和月亮,少了任何一个世界都是不完整的,都是不精彩的,正如韩愈在《调张籍》中所说:“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让我们循着他们的足迹,创造出更新更美的文章。
参考文献:
1,陈平原 《李白研究》
湖北教育出版社
2,安琪
《李白研究》 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裴 斐
《李白选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5,罗宗强《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文史知识> 6,安琪,阎琦《李白诗集导读》巴蜀书社(1988年版)7,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 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8,金启华《杜甫诗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