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宋作品选教学大纲
唐五代作品选教学大纲
十四、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2学时)
1、本文的性质。
2、作者自抒怀抱的两方面内容:命途多舛,穷且益坚。
3、应酬性与文学性的结合。
4、骈文规范的遵守和创新。
5、结构特点。
6、分析“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及其他景物描写方面的技艺。
7、典故的运用。
思考题:理解作者的复杂感情。
十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学时)
1、层次内容。
2、感情特点。
3、月亮在全诗的中心作用。
4、诗情、画意、哲理的融合。
5、语言、章法、修辞方面的技巧。思考题:(1)如何理解诗中的感伤情绪?(2)分析该诗的艺术成就。
十六、王维《终南山》*(1学时)
1、雄阔的境界。
2、以少总多的写法
3、以画法入诗。思考题:(1)与王维其他山水诗相比,该诗风格上有什么不同?(2)如何理解该诗的“诗中有画”的特点?
十七、高适《燕歌行》*(1学时)
1、写作背景。
2、思想意义。
3、分析“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
4、环境描写的作用。思考题:(1)该诗诗序中提及张守珪守边之事,诗中内容与此事关系如何?(2)分析该诗的思想性。(3)诗中写景的作用。
十八、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学时)
1、诗中的奇情壮彩。
2、如何处理咏雪与送行的关系。
3、分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树开”、“风掣红旗冻不翻”。
4、语言及音韵特点。思考题:(1)如何处理咏雪与送行的关系?(2)以此诗为例,分析岑参边塞诗的创造性。
十九、李白《蜀道难》*(1学时)
1、关于主题的各种说法。
2、层次内容。
3、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4、反复咏叹的形式及作用。
5、想象、夸张、神话传说融为一体的手法。
6、语言特点。思考题:(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重复三次,有何作用?(2)试分析该诗的章法结构。
二十、李白《行路难》*(1学时)
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感情的大起大落。
3、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思考题:比较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与此诗的异同。
二十一、李白《将进酒》*(1学时)
1、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2、纵横跌宕的结构。
3、雄奇狂放的风格。
4、夸张手法。思考题:(1)如何评价纵酒行乐的消极思想?(2)结合《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诗,论述李白乐府诗的创造性。
二十二、杜甫《兵车行》*(1学时)
1、写作背景。
2、诗歌内容。
3、记事与记言结合。
4、语言特点。
思考题:记事与记言相结合,有什么作用?
二十三、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2学时)
1、写作背景。
2、层次内容。
3、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4、忧国忧民的情怀: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5、沉郁顿挫的诗风。
6、分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思考题:(1)该诗的思想意义。(2)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十四、杜甫《石壕吏》*(1学时)
1、内容。
2、叙事中饱含深情。
3、笔法洗炼。
思考题:体会杜甫爱国与忧民之间的矛盾心情。
二十五、韩愈《山石》*(1学时)
1、内容。
2、散文化特征。
思考题:谈谈此诗散文化的表现。
二十六、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1学时)
1、写作背景
2、层次内容。
3、艺术特色
思考题:以此诗为例,分析李贺诗歌的想象艺术。
二十七、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1学时)
1、写作背景。
2、感情内容。
3、次联“赋中之比”的手法。
思考题:体会柳宗元诗歌的感情特点。
二十八、白居易《长恨歌》*(2学时)
1、创作背景。
2、层次内容。
3、主题辨析。
4、对历史题材的艺术加工
5、完整曲折的情节。
6、传神的人物描写
7、浓郁的抒情气氛
8、章法和语言特点 思考题:(1)阅读陈鸿《长恨歌传》,比较该诗与它的不同之处。(2)李杨爱情是具有政治性的历史事件,诗人如何把握这一历史题材?(3)分析该诗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三
十九、韩愈《张中丞传后序》(2学时)
1、创作背景。
2、思想主题。
3、议论与叙事的结合。
4、英雄形象的刻画。
5、气势充沛、饱含感情。思考题:(1)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2)理解韩文多变的特点。
四
十、柳宗元《小石潭记》(2学时)
1、善于体物的特色。
2、感情特点。
思考题:分析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景抒情艺术。
四
十一、白行简《李娃传》(3学时)
1、层次内容。
2、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3、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4、描写细致传神。
5、对比手法。
思考题:以《李娃传》为例,分析唐传奇为什么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四
十二、李商隐《锦瑟》*(1学时)
1、主题的多重理解及自伤身世说。
2、抒情委婉含蓄。
3、朦胧凄艳的意境。
4、典故、象征等手法综合运用。
思考题:为什么“一篇锦琵解人难”?
四
十三、《无题》*(1学时)
1、精纯深挚的爱情悲歌。
2、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五六两句“从对面写起”的笔法。
思考题:以此为例,分析李商隐爱情诗的特点。
四
十四、温庭筠《菩萨蛮》*(1学时)
1、感情内容。
2、艺术特征。
思考题:以该词为例,分析花间词风。
四
十五、李煜《虞美人》*(1学时)
1、强烈悲怆的亡国之痛
2、分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思考题:帝王的亡国之痛,为什么会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阅读篇目:
卢照邻《长安古意》、杨炯《从军行》、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渭川田家》、《观猎》、《使至塞上》、《鹿柴》、《竹里馆》、王昌龄《从军行》、《长信秋词》、高适《封丘县》、《营州歌》、岑参《逢入京使》、《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古风》(大车扬飞尘)、《远别离》、《长干行》、《塞下曲》、《丁都护歌》、《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峨嵋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梦游天姥吟留别》、《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剗却君山好)、杜甫《望岳》、《丽人行》、《月夜》、《哀江头》、《羌村三首》、《北征》、《新婚别》、《秋兴八首》、《登岳阳楼》、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遂宿岳寺题门楼》、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山上层层桃李花,杨柳青青江水平)、《西塞山怀古》、白居易《观刈麦》、《上阳白发人》、《琵琶行》、《钱塘湖春行》、李贺《梦天》、《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致酒行》、杜牧《过华清宫》、《泊秦淮》、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安定城楼》、《贾生》、《夜雨寄北》、《隋宫》、《嫦娥》、韩愈《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祭十二郎文》、柳宗元《段太慰逸事状》、《三戒》、李朝威《柳毅传》、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梦江南》(梳洗罢)、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冯延
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无名氏《菩萨蛮》(枕前发尽)、《望江南》(莫攀我)。
第五学期 宋元文学作品(48学时)
一、柳永《雨霖铃》*(1学时)
1、内容的新变。
2、情景交融、点染结合的手法。
3、铺叙手法。
4、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语言形式。
思考题:谈谈对该词雅俗的理解。
二、柳永《望海潮》*(1学时)
1、内容及其意义。
2、铺叙技巧。
3、分析“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思考题:理解以赋为词的手法。
三、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学时)
1、淡淡的哀愁
2、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思考题:理解该词的感情特点。
四、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1学时)
1、清秋怀人之情。
2、境界开阔高远。
3、风格。
思考题:该词境界有何特点?
五、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1学时)
1、上下片的内容。
2、以乐景写哀情。
3、暗用典故。
六、《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1学时)
1、婉曲幽深的思情。
2、分析“泪眼问花花不语,落红飞过秋千去”。思考题:理解欧词的风格特点。
七、《戏答元珍》*(1学时)
1、谪居山乡的复杂心情。
2、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3、跌宕变化的章法。
八、《秋声赋》*(1学时)
1、借秋声抒发人生感慨。
2、表现秋声形象感人。
3、文赋的形式。
思考题:该文如何表现秋之声?
九、王安石《明妃曲》*(1学时)
1、命意新警。
2、层次内容。
3、昭君形象的刻画。
4、以议论来深化主题。
思考题:与前人同类诗歌相比,该诗命意新警体现在哪些方面?
十、苏轼《游金山寺》*(1学时)
1、借游金山寺抒发思乡归隐之情。
2、层次内容。
3、写景艺术。
4、丰富的联想。
思考题:分析该诗的写景艺术。
十一、苏轼《惠崇春江晚景》*(1学时)
1、在绘画基础上的诗意联想
2、分析“春江水暖鸭先知”。
思考题:谈谈题画诗与所题之画的关系。
十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学时)
1、遗貌取神的手法
2、分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思考题:分析该诗遗貌取神手法的意义。
十三、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1学时)
1、感情内容。
2、时而合说、时而分写的手法。
3、白描手法。
思考题:该词上片一般理解为梦前所思,你赞同吗?为什么?
十四、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学时)
1、望月怀人之情。
2、高远的境界。
3、旷逸的风格。
思考题:理解苏轼乐观旷达的精神。
十五、《卜算子》(缺月挂疏桐)*(1学时)
1、主旨问题。
2、咏物中的寄托
3、语意高妙
思考题:咏物与寄托的巧妙结合。
十六、《定**》(莫听穿林打叶声)*(1学时)
1、主题。
2、以生活小事包含人生哲理
思考题:体会词人的乐观达的精神。
十七、《念奴娇》(大江东去)*(1学时)
1、借怀古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2、“借宾(周瑜)定主(苏轼)”写法。
3、豪放词的代表作。
思考题:分析该词的豪放风格。
十八、苏轼《前赤壁赋》(3学时)
1、创作背景
2、层次内容。
3、复杂的心情。
4、主客问答的意义。
5、写景、抒情、议论的统一。
6、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异同。思考题:(1)如何理解文中的主客问答?(2)结合欧阳修的《秋声赋》,谈谈文赋的特点。
十九、黄庭坚《登快阁》*(1学时)
1、感情内涵
2、分析“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3、用典、练字。
二十、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1学时)
1、传统题材的突破
2、以议论入词
3、对神话题材的巧妙把握
思考题:比较同类诗词,看秦观该词的新意。
二十一、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1学时)
1、贬谪中的孤苦之情。
2、由凄婉至凄厉的词境。
二十二、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微塘路)*(1学时)
1、美人过后的怅惘。
2、分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思考题:分析结尾几句比喻的新警独到之处。
二十三、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1学时)
1、借咏物来抒怀。
2、体物工巧。
3、铺叙手法。
思考题:结合该词,谈谈周邦彦词的艺术特征。
二十四、李清照《声声慢》*(1学时)
1、创作背景
2、感情内涵。
3、借秋景以渲染愁情。
4、十四个叠字的运用。
5、音韵悲切。
思考题:该词是李清照后期词作的代表作,就愁情和风格而言,与前期词作有什么不同?
二十五、陆游《关山月》(1学时)
1、爱国感情。
2、层次章法。
3、艺术手法。
思考题:分析该诗的层次章法。
二十六、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1学时)
1、闲适之情。
2、体现诚斋体的特色。
思考题:举例说明诚斋体的特点。
二十七、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1学时)
1、“采菱辛苦废犁锄”所表现的农家苦。
2、“新筑场泥似镜平”所表现的农家乐。
3、语言轻快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思考题:结合作品,论述范成大对田园诗的贡献。
二十八、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1学时)
1、伤春宫怨中的政治内涵。
2、比兴手法。
3、柔中有刚的风格。
思考题:分析该词的比兴象征手法。
二十九、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学时)
1、创作背景。
2、怀古与伤今的结合。
3、大量用典的意义。
4、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异同。思考题: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请结合苏、辛的代表作,谈谈对此的理解。
三
十、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1学时)
1、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2、对比手法。
3、王国维所言“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
三
十一、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1学时)
1、黍离之悲,今昔之感。
2、借景抒情。
3、对比手法。
4、大量化用前人词句。
思考题:分析该词的主要艺术手法。
阅读篇目: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执勤)、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李清照《如梦梦》(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永遇乐》(落日熔金)、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卜算子》(驿外断桥边)、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祝英台近》(宝钗分)、《清平乐》(茅檐低小)、《鹧鸪天》(陌上柔桑)、姜夔《燕雁无心》、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欧阳修《画眉鸟》、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北陂杏花》、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新城道中》、《题西林壁》、黄庭坚《寄黄几复》、《雨中望岳阳楼君山》、范成大《催租行》、《州桥》、杨万里《初入淮河》、陆游《五月十一日梦从大驾亲征》、《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梦断香消四十年)、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苏轼《喜雨亭记》、《方山子传》、《后赤壁赋》、《答谢民师书》、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邓牧《吏道》、元好问《歧阳》、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白马解围)、
第二篇:古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唐宋卷)
古代作品选复习题
一、背诵诗篇
1、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俳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月落摇情满江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孟浩然《岳阳楼》)
4、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承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7、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高适《燕歌行》)
1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席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之短兵不可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臵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蝶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李商隐《无题》)
14、、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胜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1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6、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7、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8、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秋兴八首〃其二》
19、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杜甫《秋兴八首〃其三》)
20、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杜甫《秋兴八首〃其四》)
21、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杜甫《秋兴八首〃其五》)
22、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杜甫《秋兴八首〃其六》)
23、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杜甫《秋兴八首〃其七》)
24、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2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
2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27、冷露滴梦破,峭(qiào)风梳寒骨。(孟郊《秋怀》)
28、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孟郊《游终南山》)
29、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杨素《出塞》)
3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3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日即事》
33、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韩愈《山石》)
34、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还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前蓝关示侄孙湘》)
35、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36、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37、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38、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臵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头前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9、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
40、①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②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起高,从此君王不早朝。③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④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⑤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⑥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⑦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⑧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⑨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⑩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⑾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⑿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4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2、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43、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故亲》)
44、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4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46、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李贺《梦天》)
47、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贺《秋来》)
48、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9、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50、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前朝事,渭水寒声昼夜流。(许浑《咸阳西门城楼晚眺》)
51、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5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5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57、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
58、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陆龟蒙《春夕酒醒》)
59、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惟见水东流。(韦庄《忆昔》)60、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邓谷《鹧鸪》)
61、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
6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很爽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流,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柳永《八声甘州》)
63、黄金牓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6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65、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6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神子 密州出猎》)
6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神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68、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9、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
70、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7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72、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73、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74、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75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二写作技法(修辞、炼意/字/句、谋篇布局、节奏)例子《蜀相》
解题:为什么要这么命题?(诸葛亮是个人的名字,蜀相代表着国家的使命感,士大夫的政治抱负)
1、起法:赋起 丞相 +祠堂 → 何处寻 ?
炼字 : 庄严 肃穆 ↓
声名显赫 湮没
节奏: 慢 慢 提速(具有流动性,趋势由慢到快)
2、承法:锦 官 城 外 柏森森
炼字: 繁华之景 僻静 于世隔绝的独立空间
节奏: 动(欢快)冷落(骤缓)静(为下文营造气氛,兴象,趋势由动到静)意象(直觉之感):锦——色彩艳丽 官——宾客盈门 城——人口密集
3、颔联:映——照影——草长(勾勒)春
↓ 顾盼生姿→自然 生机、生长、兴盛之帽
反衬 顾影生怜→社会
节奏;慢 快
隔 叶 黄鹂 空 好音(渲染)
阻碍、遮蔽 意象:无可奈何的障碍物
节奏: 快 骤停 回味
4、颈联: 三顾(用典)频烦 天下计(议论)
反复、不厌其烦、礼贤下士 耐心,表尊敬 长远大计 节奏:
快 放慢 慢
两朝 开济 老臣心
节奏: 快 慢(照应前句)
5、转法:换一层意思
出师未捷 身先死 节奏;放慢 暂停
6、合法 :入江流顺势道出,落笔收束隐隐有风雷之势,兼顾起句回环照应,抒情
长 使英雄 泪满襟
节奏: 慢 快
例2 分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在艺术上有哪些主要特点?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虽用乐府旧题,但句式由五言进到七言,篇幅也大扩展。
第二,它洗却了六朝铅华,跳出宫体范围,于传统的离别相思题材中,融进了诗人的无限情思,探寻宇宙自然的真谛与奥妙,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
第三,全诗紧扣春夜的江、水、月、花展开描写,有层次、有渐进地抒写了人物的迷惘、求索、矛盾的思想内涵和心理特征。
第四,构思精妙,章法严整;语言具有音乐感,抑扬起伏,自然灵动,流转清丽,偶散并用,产生了强烈的韵律,形成了优美的抒情结构。
三、掌故与借代之词和成语(不全)成语
1、青梅竹马:唐〃李白《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2、石破天惊:唐〃李贺《李凭弹箜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3、两小无猜:唐〃李白《长干行》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4、杳如黄鹤;唐〃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5、四海为家: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6、摧眉折腰: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天旋地转:《长恨歌》“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梨园弟子:《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虚无缥缈:《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天生丽质:《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梨花带雨:《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碧落黄泉:《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回眸一笑:《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天长地久: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8、巴山夜雨: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冰心一片(一片冰心):唐〃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杀人如麻:唐〃李白《蜀道难》:“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11、万里长征: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2、折戟沉沙:唐〃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朝。”
13、墙头马上(马上墙头): 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14、庄生梦蝶、望帝啼鹃:唐〃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遗珠、蓝田生玉: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5、(是诗句里含成语的,不是最初出处)
万水千山:“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贾岛《送耿处士》)
一去不复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四海为家:“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貂裘换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典故
1、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杨素《出塞》)“握手河梁上”写苏武离别京都出使匈奴。《昭明文选》卷二九载苏子卿《诗四首》之三有“握手一长叹,淚为生别滋”之句,又载李少卿《与苏武诗》其三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之句。此处集苏、李之句而用其典。“穷涯北海滨”指苏武出使匈奴被执不降,被徙“北海上无人处”。
2、三顾频烦天下计(杜甫《蜀相》)
三顾: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庄子〃齐物论》)” 子规啼血:
4、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白居易《长恨歌》)金屋藏娇:汉〃班固《汉武故事》:“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5、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金陵: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千寻铁锁”:《晋书〃王睿传》吴人于江险以铁索横截之,后羊祜荻灌以麻油烧之,融液断绝。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闻笛赋:晋人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的旧居,闻郑人吹笛,追思往昔,不胜悲叹,乃作《思旧赋》。烂柯人:《述异志》载,晋人王质进山砍柴,见二童子下棋,乃停留观看。棋局终,发觉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中。方知百年已过。
7、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空白凝云颓不流”《列子〃汤问》“秦青扶节悲歌,响遏行云”。
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 《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8、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昭王曾臵千金于台,以延揽天下的贤士(千金揽士)。
9、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李贺《秋来》)青简一编书:反用其典韦编三绝。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碧血忠魂”《庄子〃外物》“故伍子胥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10、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迷魂:屈原的《招魂》
11、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州似汀州。(许浑《咸阳西门城楼晚眺》)《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2、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陆龟蒙《春夕酒醒》)黄公旧酒垆:晋竹林七贤方达饮酒处。《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着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未。自稽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递若山河。”
13、、比较分析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歌。答题要点:
高适、岑参诗风的共同风格是“悲壮”,但由于个人经历和从军生活的不同,他们的边塞诗也表现出各自的面目:
高适诗内容较为丰厚,直抒胸臆,于沉郁中见豪迈雄健,“尚质主理”。岑参诗多写军中上层人士的活动与边地风物,寓情于景,于俊爽中见奔放奇峭,“尚巧主景”。
四、穷举 伤春: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3、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悲秋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4、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5、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
学时:102学时
学分:6分
理论学时:102学时
适用专业:广告 大纲执笔下:刘运好
胡传志
俞晓红 大纲审定人: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广告专业本科阶段必修课程。它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相联系,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领会其艺术精髓,一方面可以为准确地理解文学史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也可以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文化素质。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史》同步,二者关系密切,必须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本课程。
(2)本课程时间跨度大,按照时间序列分为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分三个学期讲授。
(3)本课程涉及的作品众多,要求熟练掌握作家作品的相互归属及其所属年代,著名作家的主要字号、别集名及其所属流派,掌握节选作品的原书出处,著名作家作品的并称,各种常用文体并认知作品所属文体类别。
(4)作品分讲授篇目与阅读篇目,讲授篇目下列讲授内容,阅读篇目仅列出篇目。(5)提纲中加 * 号的为背诵篇目。
3、课程教学改革
(1)正确理解文本,是本课程的最基本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将具体作品与作家风格联系,具体作品与时代风貌联系。
(2)积极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并有选择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术潜质。
(3)推行课堂讲授与课下自学相结合的模式,将经典、难点的作品列为讲授内容,而将次要的易懂的作品列为自学内容。
(4)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及电子文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一学期 先秦汉魏六朝文学作品选(34学时)
一、《诗经·关雎》*(1课时)
1、关于《关雎》的主题;
2、关于抒情主人公。
3、《关雎》艺术特点:清晰的情感历程;巧妙的比兴手法;动人的情感描写。思考题:《关雎》与中国爱情叙事学模式。
二、《诗经·伯兮》*(1课时)
1、《伯兮》与《诗经》的思妇主题(与《卷耳》比较)。
2、《伯兮》的艺术:层层推进的情感;反跌对比的结构;鲜活灵动的形象。
思考题:简析“杲杲出日”一章与第一章的情感的逻辑关系。
三、《诗经·采薇》(1学时)
1、《采薇》与《诗经》的戍边诗。
2、《采薇》的内容分析:前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之因。中间两章追述紧张的战斗生活。最后一章由追忆过去转入眼前。
3、《采薇》的艺术:兴与赋的结合;概括与具体描写结合;写景的翻进一层。
4、《诗经》重章叠句的手法、赋比兴的关系。思考题:(1)《采薇》中的“兴”与“赋”有何关系?(2)从《姜斋诗话》对“昔我往矣”一章的评价,分析其艺术特点。
四、《楚辞·山鬼》(1课时)
1、《山鬼》与屈原其他作品。《九歌》与楚地民歌;《九章》与屈原思想生平。
2、《山鬼》形象与主题。关于《山鬼》形象主题的几种争论;人神恋歌。
3、《山鬼》内容与艺术。结构与层次;人物与心理;抒情与写景;衬托与渲染。
4、《楚辞》的流变。
思考题:简析山鬼主人公形象与主题。
五、《左传·晋楚城濮之战》(2学时)
1、战争发生的背景以及战后对时局的影响。战争发生的原因:深层原因——晋楚争霸;直接原因——宋国背楚向晋,晋灭曹卫。战后对时局的影响:晋国称霸。
2、从《晋楚城濮之战》看《左传》的叙事艺术:叙事结构完整曲折;叙述线索明暗交错;事件剪裁详略结合。
3、人物的语言与形象。文中主要人物子玉、先轸、子犯、栾枝均是通过各自的语言透出其个性与性格特点。
思考题:从《晋楚城濮之战》看《左传》的叙事艺术。
六、《论语·侍坐章》(1学时)
1、《论语》简介。《论语》的作者与编撰;《论语》的思想核心;《论语》的文学意味。
2、《侍坐章》的文学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活泼的语言形式;诗化的人生境界。思考题:(1)《侍坐章》的人物与语言。(2)从《侍坐章》看《论语》的文学色彩。
七、《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2学时)
1、《孟子》简介。《孟子》的作者与编撰;孟子的思想核心;《孟子》与《论语》风格的不同。
2、《孟子》的论辩艺术。严谨的逻辑结构;精湛的论辩技巧;独到的语言艺术;奔泻的文章气势。
3、《孟子》文章的影响。对韩愈、三苏、桐城派的影响。思考题:《孟子》的论辩技巧。
八、《庄子·逍遥游》(3课时)
1、庄子简介。
2、《逍遥游》的哲理与艺术。荒唐之言:语言的挥洒与谨严;鲲鹏展翅:意象的幻化与真实;逍遥自由:寓意的哲理与诗性。思考题:《逍遥游》的哲理与诗性。
九、李斯《谏逐客书》(2课时)
1、背景与中心思想。
2、艺术分析。严谨的结构;构思的巧妙;对照的手法;奔迸的气势。思考题:《谏逐客书》对《战国策》文风的继承。
十、《汉乐府·陌上桑》(1课时)
1、关于罗敷形象的争论。
2、罗敷形象的创造。正面烘托;侧面渲染;以对话展示人物性格;以自白显现罗敷智慧。思考题:(1)试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侧面渲染手法。(2)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形象塑造方法
十一、《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1课时)
1、解题。《迢迢牵牛星》与牛郎织女的传说。
2、艺术。拟人:化景物为情思;写人:化清冷为妩媚;结构:化双起为单承;叠字:化叙述为描摹。
思考题:情景交融的艺术。
十二、司马迁《项羽本纪》(4课时)
1、史学价值。
2、文学价值。历史与文学的交汇——结构分析;单一与丰富的统一——人物分析;叙述与描写的结合——艺术分析。思考题:(1)联系《高祖本纪》谈谈《史记》的互见法。(2)史传文学的人物塑造。
十三、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1课时)
1、组诗的内容。
2、艺术分析。单视点的结构——乐府诗的结构方式;质朴的描述——对汉乐府诗风的继承;飞动与壮阔——诗人自我的精神境界。思考题:(1)诗人自我境界的显现。(2)以《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为例简析曹操“气韵沉雄”的特点。
十四、曹丕《燕歌行》*(1课时)
1、解题。《燕歌行》与“秋风”、“别日”二曲的关系。
2、内容与层次。
3、艺术分析。秋风萧瑟——写景;泪下沾衣——抒情;短歌微吟——节奏。思考题:(1)曹丕诗歌的“文士气”。(2)比较曹丕与曹操诗歌风格。
十五、曹植《白马篇》*(2课时)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艺术分析。奇警的形象;飞动的气势;铺陈的手法。思考题:《白马篇》与曹植早期诗歌的风格。
十六、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1课时)
1、《咏怀诗》生成的原因。
2、《咏怀诗》的基本内容。
3、“夜中不能寐”的思想与艺术串讲分析。思考题:“夜中不能寐”抒情的基本特点。
十七、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1课时)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对比的艺术。比兴中的对比;抒情中的对比;引史中的对比。
十八、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2课时)
1、“少无适俗韵”讲析。
2、“结庐在人境”讲析。
3、陶诗艺术风格。第一,自然——取景、写心、写意;第二,平淡——情淡、语淡、结构淡;第三,玄远——质而绮、癯而腴;第四,浑融——画面浑融、情景交融、理境统一。思考题:陶诗情、景、理的统一。
十九、谢灵运《登池上楼》*(1学时)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艺术分析。挣扎沉沦——诗的情感;谢家春草——诗的警句;精雕细刻——诗的技巧。思考题:(1)谢灵运山水诗对诗歌意境的开拓。(2)比较陶诗与谢诗风格的异同。
二十、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1学时)
1、解题。
2、“对案不能食”的讲析。
3、鲍照与七言歌行体。思考题:(1)鲍照对乐府的吸收与改造。(2)比较左思与鲍照诗风的异同。
二十一、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学时)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艺术分析。发端结响;写景层次丰富而又和谐完美;凄婉的情感。
4、谢朓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体诗的探索。
思考题:比较大谢与小谢山水诗抒情艺术的不同。
二
十二、《西洲曲》*(1课时)
1、解题。
2、《西洲曲》讲析。
3、从《西洲曲》与《敕勒歌》看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点。选取生活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整体情韵不同。
思考题:从《西洲曲》与《敕勒歌》看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点。
二十三、曹植《洛神赋》(2学时)
1、赋的创作时间。
2、凄艳的爱情传说。
3、赋的内容与主题。
4、赋的表现艺术。鲜明生动的形象;刻画细腻的情感;华美绮丽的语言;铺张渲染的描写。
5、与《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简要比较。思考题:《洛神赋》对《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二十四、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课时)
1、关于“序言”。
2、结构与层次。
3、情感的挣扎与超越。
4、议论、叙事与抒情、哲理的交融。思考题:(1)情感的挣扎与超越。(2)简析赋所表达情感的深微特点。
阅读篇目:
《夸父逐日》、《鯀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蒹葭》、《丰年》、《湘君》、《湘夫人》、《秦誓》、《晋公子重耳出亡》、《冯谖客孟尝君》、《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上邪》、《饮马长城窟行》、《白头吟》、《鱼我所欲也章》、《劝学章》、《公输章》、《过秦论》(上)、《陈涉世家》、《报任少卿书》、《苏武传》、《蒿里》、《悲愤诗》、《名都篇》、《泰山梁甫行》、《吁嗟篇》、《情诗》、《悼亡诗》、《咏史》(弱冠弄柔翰)、《咏荆轲》、《读山海经》、《玉阶怨》、《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拟咏怀》、《登楼赋》、《小园赋》、《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出师表》、《求自试表》、《北山移文》、《与陈伯之书》
参考书目:
袁轲《中国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朱熹《诗经集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金开诚《楚辞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朱熹《楚辞集注》(蒋立甫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牛洪恩《战国策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杨柳桥《庄子译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傅亚庶《三曹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第二学期
唐宋文学作品选(34学时)
一、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2学时)
1、本文的性质。
2、作者自抒怀抱的两方面内容:命途多舛,穷且益坚。
3、应酬性与文学性的结合。
4、骈文规范的遵守和创新。
5、结构特点。
6、分析“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及其他景物描写方面的技艺。
7、典故的运用。
思考题:理解作者的复杂感情。
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学时)
1、写作背景
2、感情特点
3、抓住感情的爆发点,直抒胸臆,无景物描写,却有四顾苍茫之感。思考题:(1)诗中的感情与作者个人经历和时代的关系。(2)为什么不写景却有四顾苍茫之感?
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学时)
1、层次内容。
2、感情特点。
3、月亮在全诗的中心作用。
4、诗情、画意、哲理的融合。
5、语言、章法、修辞方面的技巧。思考题:(1)如何理解诗中的感伤情绪?(2)分析该诗的艺术成就。
四、王维《山居秋暝》*(0.5学时)
1、内容。
2、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写景特色。
3、赏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思考题:体会该诗诗画乐结合的艺术境界。
五、王维《送元二使安西》*(0.5学时)
1、感情特点。
2、分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巨大的影响。
思考题:与其他送别诗相比,该诗感情上有什么特点?
六、高适《燕歌行》*(1.5学时)
1、写作背景。
2、思想意义。
3、分析“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
4、环境描写的作用。思考题:(1)该诗诗序中提及张守珪守边之事,诗中内容与此事关系如何?(2)分析该诗 6 的思想性。(3)诗中写景的作用。
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5学时)
1、诗中的奇情壮彩。
2、如何处理咏雪与送行的关系。
3、分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树开”、“风掣红旗冻不翻”。
4、语言及音韵特点。思考题:(1)如何处理咏雪与送行的关系?(2)以此诗为例,分析岑参边塞诗的创造性。
八、王昌龄《出塞》(0.5学时)
1、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互文手法。
2、理解此诗言少意多,内蕴丰富的特点。
3、议论的作用。
思考题:理解后两句议论的意义。
九、李白《蜀道难》*(1.5学时)
1、关于主题的各种说法。
2、层次内容。
3、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4、反复咏叹的形式及作用。
5、想象、夸张、神话传说融为一体的手法。
6、语言特点。思考题:(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重复三次,有何作用?(2)试分析该诗的章法结构。
十、李白《将进酒》*(1学时)
1、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2、纵横跌宕的结构。
3、雄奇狂放的风格。
4、夸张手法。思考题:(1)如何评价纵酒行乐的消极思想?(2)结合《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诗,论述李白乐府诗的创造性。
十一、李白《望庐山瀑布水》*(0.5学时)
1、瀑布的神采
2、诗人的主观色彩。思考题:(1)阅读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分析李白此诗的主观性。(2)结合具体作品,比较王昌龄、李白七言绝句的异同。
十二、杜甫《兵车行》*(1学时)
1、写作背景。
2、诗歌内容。
3、记事与记言结合。
4、语言特点。思考题:记事与记言相结合,有什么作用?
十三、杜甫《春望》*(0.5学时)
1、情景与时事交融的手法。
2、诗人自身形象对深化主题的作用。思考题:分析此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十四、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学时)
1、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2、分析“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思考题:该诗怎样表现其欣喜若狂的心情?
十五、《李凭箜篌引》*(1学时)
1、描写音乐的名篇之一。
2、艺术特色。
思考题: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分析该诗与他们在音乐描写方面的不同之处。
十六、白居易《长恨歌》*(2学时)
1、创作背景。
2、层次内容。
3、主题辩析。
4、对历史题材的艺术加工
5、完整曲折的情节。
6、传神的人物描写
7、浓郁的抒情气氛
8、章法和语言特点 思考题:(1)阅读陈鸿《长恨歌传》,比较该诗与它的不同之处。(2)李杨爱情是具有政治性的历史事件,诗人如何把握这一历史题材?(3)分析该诗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十七、韩愈《张中丞传后序》(2学时)
1、创作背景。
2、思想主题。
3、议论与叙事的结合。
4、英雄形象的刻画。
5、气势充沛、饱含感情。思考题:(1)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2)理解韩文多变的特点。
十八、杜牧《山行》*(0.5学时)
1、色彩鲜明的画面。
2、“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哲理内涵。
3、凝炼的语言。
思考题:理解诗中丰富的内涵。
十九、李商隐《无题》*(1学时)
1、精纯深挚的爱情悲歌。
2、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五六两句“从对面写起”的笔法。
思考题:以此为例,分析李商隐爱情诗的特点。
二十、李煜《虞美人》*(1学时)
1、强烈悲怆的亡国之痛
2、分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思考题:帝王的亡国之痛,为什么会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二十一、柳永《望海潮》*(1学时)
1、内容及其意义。
2、铺叙技巧。
3、分析“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思考题:理解以赋为词的手法。
二十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0.5学时)
1、清秋怀人之情。
2、境界开阔高远。
3、风格。
思考题:该词境界有何特点?
二十三、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0.5学时)
1、上下片的内容。
2、以乐景写哀情。
3、暗用典故。
二十四、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0.5学时)
1、遗貌取神的手法
2、分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思考题:分析该诗遗貌取神手法的意义。
二十五、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1学时)
1、感情内容。
2、时而合说、时而分写的手法。
3、白描手法。
思考题:该词上片一般理解为梦前所思,你赞同吗?为什么?
二十六、《定**》*(莫听穿林打叶声,0.5学时)
1、主题。
2、以生活小事包含人生哲理
思考题:体会词人的乐观达的精神。二
十七、《念奴娇》*(大江东去,1学时)
1、借怀古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2、“借宾(周瑜)定主(苏轼)”写法。
3、豪放词的代表作。
思考题:分析该词的豪放风格。
二十八、苏轼《前赤壁赋》(1.5学时)
1、创作背景
2、层次内容。
3、复杂的心情。
4、主客问答的意义。
5、写景、抒情、议论的统一。
6、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异同。思考题:(1)如何理解文中的主客问答?(2)结合欧阳修的《秋声赋》,谈谈文赋的特点。
二十九、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0.5学时)
1、忆旧怀人的怅惘。
2、对前人诗句的借用点化。
3、分析“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4、结构特点。
思考题:分析该词的结构特点。
三
十、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0.5学时)
1、传统题材的突破
2、以议论入词
3、对神话题材的巧妙把握
思考题:比较同类诗词,看秦观该词的新意。
三
十一、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1学时)
1、美人过后的怅惘。
2、分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思考题:分析结尾几句比喻的新警独到之处。
三
十二、李清照《声声慢》*(1学时)
1、创作背景
2、感情内涵。
3、借秋景以渲染愁情。
4、十四个叠字的运用。
5、音韵悲切。
思考题:该词是李清照后期词作的代表作,就愁情和风格而言,与前期词作有什么不同?
三
十三、陆游《游山西村》*(0.5学时)
1、思想感情。
2、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思考题:该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有何异同?
三
十四、陆游《示儿》*(0.5学时)
1、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2、永远的遗恨。
思考题:结合具体作品,论述陆游的爱国情怀。
三
十五、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1学时)
1、感情内容。
2、结构大开大合,层层转折。
3、豪放而不失蕴藉之致。
4、大量用典。
思考题:清人谭献说该词有“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请谈谈对此的理解。
三
十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机动)
1、创作背景。
2、怀古与伤今的结合。
3、大量用典的意义。
4、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异同。思考题: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请结合苏、辛的代表作,谈谈对此的理解。
阅读篇目:
骆宾王《在狱咏蝉》、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观猎》、《使至塞上》、《终南山》、《鹿柴》、《竹里馆》、王昌龄《闺怨》、高适《营州歌》、岑参《逢入京使》、李白《行路难》、《长干行》、《塞下曲》、《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峨嵋山月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望岳》、《月夜》、《羌村三首》、《新安吏》、《石壕吏》、《新婚别》、《登高》、韩愈《山石》、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西塞山怀古》、白居易《轻肥》、《上阳白发人》、《琵琶行》、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杜牧《赤壁》、《泊秦淮》、李商隐《锦瑟》、《贾生》、《夜雨寄北》、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三戒》、白行简《李娃传》、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梦江南》(梳洗罢)、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柳永《雨霖铃》、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执勤)、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如梦梦》(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卜算子》(驿外断桥边)、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祝英台近》(宝钗分)、《清平乐》(茅檐低小)、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王安石《明妃曲》、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题西林壁》、黄庭坚《登快阁》、《题竹石牧牛》、范成大《州桥》、《四时田园杂兴》、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陆游《关山月》、《五月十一日梦从大驾亲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梦断香消四十年)、欧阳修《秋声赋》、《与高司谏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苏轼《方山子传》、《后赤壁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参考书目: 《唐诗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杜甫诗选注》,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唐宋传奇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宋文选》,四川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三学期
元明清文学作品选(34学时)
一、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3学时)
1、三桩誓愿的作用。
2、窦娥的主要性格特征:(1)具有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刚毅性格。2)善良质朴,对亲人充满细致入微的关怀体贴之情。
思考题:(1)《窦娥冤》中三桩誓愿的实现有何作用?(2)《窦娥冤》中窦娥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结合作品细节给予说明。
二、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4学时)
1、景物描写的作用:作者选取富有特征的景色,创造了萧瑟悲凉的戏剧氛围。
2、心理描写的作用。
思考题:《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景物与心理描写有何作用?
三、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学时)
1、结句含义:点醒题旨:无论兴亡,受苦难者是百姓,立意高远,胜于一般怀古之作。
2、语言特点。
思考题:《山坡羊·潼关怀古》结句有何含义?
四、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1学时)
1、解题。
2、代言体的作用。
思考题:《哨遍·高祖还乡》中代言体形式的作用何在?
五、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2学时)
1、赵五娘形象。
2、语言风格:本色自然,虽是曲词,却运用口语入内,不事藻饰,生动自然。思考题:《琵琶记·糟糠自厌》中吃糠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六、归有光《项脊轩志》(2学时)
1、结构特点。文章所记琐事繁多作者围绕思念亲人这个核心,将所取材料交互编织。
2、语言特色:简朴精练。
思考题:分析《项脊轩志》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
七、王 磐《朝天子·咏喇叭》*(1学时)
1、解题。
2、手法:借官船喇叭为题,用嘲讽和夸张的手法尽情发挥,把所咏之物与所讽之人关合得相当巧妙,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八、宗臣《报刘一丈书》(2学时)
1、以漫画笔法刻画人物。
2、详略得当。
思考题:论析《报刘一丈书》的写作特点。
九、刘基《卖柑者言》(2学时)
1、写法:以一“欺”字生发议论,从远及近,由表入里,导入正题。
2、句式特点:第二段迭用排比,再加诘问,使文章气势跌宕,淋漓尽致。思考题:说明《卖柑者言》的主要写作方法。
十、汤显祖《牡丹亭·惊梦》(3学时)
1、《惊梦》中的杜丽娘形象。
思考题:《惊梦》中的曲词有何艺术作用?
十一、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3学时)
1、林冲形象分析。
2、景物描写的作用。
思考题:(1)林冲有哪些主要性格特征?“风雪山神庙”一节是如何表现的?试举例说明。(2)《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十二、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3学时)
1、周瑜、蒋干、曹操三人性格比较。
2、反间计。
思考题:《群英会》反间计的实施经过了哪几个步骤?试作说明。
十三、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2学时)
1、解题。
2、杜十娘和李甲的性格特征。
思考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
十四、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1学时)
1、艺术特色:首二句写塞上夜景,壮阔中略见萧瑟;三四句在写景中融入归思,有情景兼融之妙;结三句应首句“人醉”,直抒无聊情怀。这首小令不缘藻饰,纯用白描,格高韵远。思考题: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十五、姚 鼐《登泰山记》(2学时)
1、结构特征。
2、自京师至泰安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思考题:《登泰山记》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十六、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1学时)
1、青词。
2、手法:借题发挥,语意双关。
思考题:该诗是一首青词。请说明青词的意思及其作用。
十七、秋 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1学时)
1、思想性。
2、名句分析: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思考题:分析该诗中的颔联。
十八、孔尚任《桃花扇·余韵》(3学时)
1、《余韵》在全剧中的作用。
2、三人物唱词的感情内容。
思考题:分析《桃花扇·余韵》中三个人物的唱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十九、蒲松龄《婴宁》(2学时)
1、婴宁形象。
2、婴宁笑与不笑的描写及其作用。
思考题:《婴宁》中婴宁主要有哪些性格特征?
二十、曹雪芹《宝玉挨打》(2学时)
1、宝主挨打的性质。
2、层层铺垫的写作手法。
3、冲突的实质。
4、钗黛性格的差异。
思考题:分析《宝玉挨打》中层层铺垫写法及其作用。
阅读篇目: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夜行船》(秋思)、张可久《山坡羊》(闺思)、贯云石《红绣鞋》、无名氏《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刘因《观梅有感》、萨都剌《上京即事》、杨维桢《题苏武牧羊图》于谦《咏煤炭》、宋濂《秦士录》、王世贞《登太白楼》、钟惺《浣花溪记》、袁宏道《徐文长传》、张岱《柳敬亭说书》、《西湖七月半》、陈子龙《小车行》、冯惟敏《玉芙蓉·喜雨》、梁辰鱼《浣纱记》、徐渭《渔阳三弄》、吴承恩《三打白骨精》、马中锡《中山狼传》、凌濛初《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吴伟业《圆圆曲》、方苞《狱中杂记》、纳兰性德《金缕曲·此恨何时已》、顾贞观《金缕曲·季子平安否》、郑燮《板桥题画》(三则)、袁枚《祭妹文》、汪中《哀盐船文》、张维屏《三元里》、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咏史·金粉东南五十州》、严复《译天演论自序》、黄遵宪《下水船歌》、《哀旅顺》、康有为《强学会序》、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洪升《长生殿·惊变》、吴敬梓《马二先生游西湖》、刘鹗《明湖边美人绝调》、李宝嘉《制台见洋人》。
参考书目:
臧晋叔《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
王季思校注、张人和集评《集评校注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施耐庵《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冯梦龙《警世通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冯梦龙《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凌濛初《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蒲松林《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吴敬梓《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第四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
英文名称:
课程编码:0111104A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总学时:60 总学分:4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先修课程:无 开课系部:中文系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必修的主干课程。它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相联系,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领会其艺术精髓,一方面可以为准确地理解文学史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也可以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文化素质。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诗经》作品选讲(8学时)
一、《诗经〃关雎》(2学时)教学要点:
1、理解《关雎》的主题。
2、了解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3、掌握《关雎》艺术特点:清晰的情感历程;巧妙的比兴手法;动人的情感描写。
教学重点:《关雎》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关雎》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思考题:《关雎》与中国爱情叙事学模式。
二、《诗经〃采薇》(2学时)
教学要点:
1、了解《采薇》与《诗经》的戍边诗。
2、理解《采薇》的内容分析:前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 1 之因。中间两章追述紧张的战斗生活。最后一章由追忆过去转入眼前。
3、掌握《采薇》的艺术:兴与赋的结合;概括与具体描写结合;写景的翻进一层。
4、掌握《诗经》重章叠句的手法、赋比兴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采薇》的艺术 教学难点:兴与赋的结合
思考题:(1)《采薇》中的“兴”与“赋”有何关系?
(2)从《姜斋诗话》对“昔我往矣”一章的评价,分析其艺术特点。
三、《诗经〃伯兮》(2课时)
教学要点:
1、《伯兮》与《诗经》的思妇主题(与《卷耳》比较)。教学重点:
1、《伯兮》的艺术:层层推进的情感; 教学难点:
2、反跌对比的结构;鲜活灵动的形象。
思考题:简析“杲杲出日”一章与第一章的情感的逻辑关系。
四、《诗经〃生民》(2学时)
教学要点:内容与结构具体分析。后稷的孕育、诞生与生后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后稷对农业生产的巨大贡献,被封邰地,以及对祭祀礼仪规范;后稷精心祭祀的场面。
教学重点:两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的争论,以及所反映的历史影像;后稷被弃的争论,以及被神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一个基本史实问题:本诗所反映的周民族与农业文明的关系。思考题:
1、简析《生民》的史料价值。
2、重难点:如何从神话传说的描写中剥离初历史的面貌。
《楚辞〃离骚》(6课时)
四、《楚辞〃离骚》(4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离骚》的解题与创作时代。
2、理解《离骚》的思想。司马迁的评价;忠君爱国;美政理想。
3、掌握《离骚》所创造的诗人自我形象。形象的三个基本层面:高士形象、文人形象、政治家形象;形象的具体分析。
4、掌握《离骚》的艺术。从象征手法上看;从抒情体制上看;从笔法句式上看。
教学重点:1、掌握《离骚》所创造的诗人自我形象
2、掌握《离骚》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离骚》的象征手法
思考题:
1、简析《离骚》“香草美人”对比兴手法的发展。
2、谈谈你对《离骚》抒情结构的理解。
3、《离骚》的语言特点。
五、《楚辞〃山鬼》(2课时)
教学要点
1、《山鬼》与屈原其他作品。《九歌》与楚地民歌;《九章》与屈原思想生平。
2、《山鬼》形象与主题。关于《山鬼》形象主题的几种争论;人神恋歌。
教学重点
1、《山鬼》内容与艺术。结构与层次;人物与心理;抒情与写景;衬托与渲染。
2、《楚辞》的流变。
思考题:简析山鬼主人公形象与主题。
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12课时)
六、《左传〃晋楚城濮之战》(3学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战争发生的背景以及战后对时局的影响。战争发生的原因:深层原因——晋楚争霸;直接原因——宋国背楚向晋,晋灭曹卫。战后对时局的影响:晋国称霸。
2、掌握《晋楚城濮之战》的叙事艺术:叙事结构完整曲折;叙述线索明暗交错;事件剪裁详略结合。
3、理解人物的语言与形象。文中主要人物子玉、先轸、子犯、栾枝均是通过各自的语言透出其个性与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晋楚城濮之战》的叙事艺术。
教学难点: 《晋楚城濮之战》的战争叙事艺术。
思考题:从《晋楚城濮之战》看《左传》的叙事艺术。
七、《左传〃烛之武退秦师》(1学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事件发生的有关背景材料。“晋侯秦伯围郑”的原因;有关“无礼于晋,且贰于楚”的历史;“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的几个史料。
2、理解文章的结构。短文结构的完整性;短文结构的起伏性。
3、掌握记言的艺术。烛之武追述人生时平静中所饱含的勃郁不平之气;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艺术技巧——从论说角度、论说层次、论说语气三方面分析。
教学重点:《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记言的艺术。教学难点: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艺术技巧
思考题: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左传》的辞令艺术。
八、《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2学时)
教学要点:1、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材料。战国时期士阶层的活跃:战国时期盛行养士之风。
2、理解文章的结构。情节安排波澜起伏。
3、掌握文章的艺术特点。欲扬先抑的手法;对比的手法。
教学重点:文章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欲扬先抑的手法。
九、《论语〃侍坐章》(2学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论语》。《论语》的作者与编撰;《论语》的思想核心;《论语》的文学意味。
2、掌握《侍坐章》的文学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活泼的语言形式;诗化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掌握《侍坐章》的文学成就。教学难点:“吾与点也”的理解。思考题:(1)《侍坐章》的人物与语言。
(2)从《侍坐章》看《论语》的文学色彩。
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2学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孟子》简介。《孟子》的作者与编撰;孟子的思想核心;《孟子》与《论语》风格的不同。
2、掌握《孟子》的论辩艺术。严谨的逻辑结构;精湛的论辩技巧;独到的语言艺术;奔泻的文章气势。
3、理解:《孟子》文章的影响。对韩愈、三苏、桐城派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教学难点:奔泻的文章气势
思考题:《孟子》的论辩技巧。
十一、《庄子〃逍遥游》(2课时)教学要点:
1、了解庄子与《庄子》。
2、理解《逍遥游》的主题思想。
3、掌握《逍遥游》的哲理与艺术。荒唐之言:语言的挥洒与谨严;鲲鹏展翅:意象的幻化与真实;逍遥自由:寓意的哲理与诗性。
教学重点:掌握《逍遥游》的哲理与艺术 教学难点:理解《逍遥游》的主题思想 思考题:《逍遥游》的哲理与诗性。
汉乐府与古诗十九首(10课时)
十二、《汉乐府〃战城南》(1课时)
教学要点:
1、解题。鼓吹曲辞《饶歌》;《战城南》主题。
教学重点:
2、艺术分析。完整缜密的结构;苍凉悲壮的气氛;想象衬托的手法;怨而不怒的风格。
思考题:
1、分析“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2、以此诗为例谈乐府诗的气氛渲染。(3)阅读杜甫的《悲陈陶》,试说明此诗对杜诗的影响。
十三、《汉乐府〃陌上桑》(2课时)教学要点:
1、了解关于罗敷形象的争论。
2、理解《陌上桑》的民歌特点。
3、掌握《陌上桑》的艺术特点:罗敷形象的创造。正面烘托;侧面渲染;以对话展示人物性格;以自白显现罗敷智慧。
教学重点:掌握《陌上桑》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 罗敷“夸夫”的情节安排。
思考题:(1)试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侧面渲染手法。
(2)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形象塑造方法
十四、《汉乐府〃焦仲卿妻》(4学时)
教学要点:
1、解题。诗歌的来源;乐府诗的几种不同内容。
2、诗歌分析。结构:矛盾的产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主题:反封建礼教说、反封建家长说、歌颂爱情说、婆媳矛盾说; 5 人物: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分析;语言:民歌的修辞手法——赋比兴的扩展。
3、掌握本诗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诗歌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本诗的艺术成就。
思考题:(1)长篇叙事诗的叙事艺术与魏晋小说的关系。(2)长篇叙事诗的结构艺术。
十五、《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2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主题:知音难遇的主题与汉末中下层文人的心态。
2、掌握艺术成就:悬想寓情的手法;直率自然的美质;句平意远的韵味。
教学重点:掌握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理解主题
思考题:《西北有高楼》浅近自然与耐人寻味的语言艺术。
十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1课时)教学要点:
1、解题。《迢迢牵牛星》与牛郎织女的传说。
2、拟人艺术手法:化景物为情思;写人:化清冷为妩媚;结构:化双起为单承;叠字:化叙述为描摹。
教学重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教学难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思考题:情景交融的艺术。秦汉散文(2课时)
十七、李斯《谏逐客书》(2课时)教学要点:
1、理解背景与中心思想。
2、掌握艺术分析。严谨的结构;构思的巧妙;对照的手法;奔迸的气势。教学重点:掌握艺术分析。
教学难点:对照的手法;奔迸的气势。思考题:《谏逐客书》对《战国策》文风的继承。
司马迁与《史记》(10课时)
十八、《项羽本纪》(8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项羽本纪》的史学价值。
2、掌握《项羽本纪》的文学价值。历史与文学的交汇——结构分析;单一与丰富的统一——人物分析;叙述与描写的结合——艺术分析。
3、由《项羽本纪》掌握互见法
4、以《项羽本纪》掌握
教学重点:掌握《项羽本纪》的文学价值。教学难点:《史记》的文学成就。
汉代赋体文学(4学时)
十九、张衡《归田赋》(4课时)教学要点:
1、汉赋的源流及分类
2、汉大赋的特点
3、抒情小赋的特点
4、《归田赋》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汉大赋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归田赋》的艺术成就
参考书目:
袁轲《中国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朱熹《诗经集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金开诚《楚辞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朱熹《楚辞集注》(蒋立甫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牛洪恩《战国策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杨柳桥《庄子译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第五篇:唐宋散文研究教学大纲(康震)
唐宋散文研究教学大纲(康震)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唐宋这一散文发展高峰期中各阶段各类型散文的介绍和分析,以及散文史发展的系统讲授,并精要评价重要文学现象、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使学生全面了解唐宋散文的发展概况,熟悉这一时期的散文流变,理解唐宋散文的流派和文体特征。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代散文的能力和运用正确的观点、适当的方法分析认识唐宋散文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掌握唐宋散文发展的基本轮廓和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 2)配合“作品选”的讲解,能够凭借工具书或注解阅读文学作品,并体会领悟蕴涵在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3)能运用正确的观点、适当的方法分析评述文学现象、作家、作品,把握其思想、情感、审美、艺术等特征; 4)能够熟读并背诵一定数量的作品。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总论学时 1 主要内容:
• “散文”的定义
• “古文”的定义及其特点 • 介绍唐宋散文研究现状
• 现代学者对古代散文“文学性”问题的争论 • 如何学习唐宋散文 教学要求: 1、了解:(1)古人对唐宋散文的研究,如元末明初朱右编选的《八先生文集》、明代唐宋派、清代的桐城派
(2)近现代学者对唐宋散文的研究,如钱冬父的《唐宋古文运动》、郭预衡《中国散文史》等、了解:古文的特点、掌握:根据清代古文家、朱自清、林慧文、郭绍虞、姚鼐、方东树、张裕钊、刘大櫆等人的观点分析“散文”与“古文”的异同。4、掌握:学习古代散文的方法。重点、难点:
古人和今人对唐宋散文的研究;当今学术界对“散文”与“古文”的比较分析;学习阅读古代散文的方法。这三点是这部分的重点与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可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对学习唐宋散文的兴趣。
注意学习本章对以后学习的指导作用,并且可适当介绍唐宋散文的学术研究前沿状况。
(二)第一章初盛唐散文的发展学时 3 主要内容:
• 唐以前散文革新思想的萌芽 • 唐初魏征、王绩的改革 • 陈子昂:(1)陈子昂“兴寄”与“风骨”的文学革新主张(2)由《谏用刑书》分析陈子昂散文的三个特色: A、政治性、现实性 B、条理清晰、文辞雄辩 C、文风疏朴、不加藻饰
• 张说、张九龄、王维、李白与盛唐散文:(1)由《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分析王维的散文特色
(2)由《与韩荆州书》分析李白的散文特色 • 元结:阅读《新唐书·艺文志》中元结的散文创作,分析其文学主张与散文成就 教学要求:
• 了解:唐以前散文革新思想萌芽的事实 • 了解:初唐文风和盛唐散文的骈散分工
• 掌握:分析王维、李白的散文创作以及陈子昂和元结的文学主张与散文成就 重点、难点:
唐初至唐中叶韩柳发起古文运动前的散文发展概况;阅读分析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与李白的《与韩荆州书》;陈子昂和元结的文学主张。这三点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可指导学生比较初盛唐的骈文与散文。
引导学生关注初盛唐散文研究的学术发展动态。
(三)第二章韩愈、柳宗元和唐代古文运动学时 8 主要内容:
• 唐代古文运动(1)古文运动在唐发端的社会及文化背景(2)唐代古文运动理论: A、主张文道合一 B、强调作家的修养
C、反对因袭、主张独创。(3)唐代古文运动的性质
(4)唐代古文运动取得成就的原因 • 韩愈:(1)生平思想:结合《韩愈评传》了解韩愈其人其文其思想(2)通过《进学解》、《师说》、《答李翊书》、《答尉迟生书》解读韩愈的散文理论:
A、闳中肆外
B、务去陈言、辞必己出 C、强调“惟其是”
D、师其意,不师其辞
E、向民间新兴文学吸取营养(3)通过《祭十二郎文》、《毛颖传》、《原道》、《柳子厚墓志铭》、《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论佛骨表》等名作分析韩愈的艺术成就: A、人物个性的刻画
B、托物、托事的抒情、议论 C、议论文的形象化
D、妥帖、富于诗意的语言 • 柳宗元:(1)生平思想:结合《柳宗元评传》了解柳宗元其人其文其思想(2)通过《报崔黯秀才书》、《报袁君陈秀才书》等文解读柳宗元的散文理论: A、倡导文学革新 B、文以明道
C、道要凭文辞而传
D、文以行为本,在先诚乎其中 E、语言畅达、语法完整(3)通过《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种树郭橐驼传》、《三戒》、《封建论》、《始得西山宴游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等名作分析柳宗元的艺术成就: A、议论文写作“校练名理”、“锋颖精密” B、擅长社会下层人物描写 C、托物言志的寓言
D、笔力独到的山水游记 教学要求:
• 了解:古文运动的发展过程 • 掌握: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
• 应用:韩愈的散文理论及其在文体革新方面的贡献
• 应用:柳宗元游记和寓言在中国散文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重点、难点:
分析韩愈散文的思想艺术性:从内容可分论说、记叙、抒情、应用四类,每一类的代表作品;艺术上追求推陈出新,彻底摆脱骈文的束缚,并且创造了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汇。
分析柳宗元的散文成就:其作品可分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四类。他将寓言从一种文学手段发展成独立、完整的文学样式,成为讽刺文学的重要体裁。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的精华,富有诗情画意,既刻画出山水的自然个性,同时又寄寓自己的个性,成就极高。
掌握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三点是本章的重点与难点。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可以针对某些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例如: • 古文对抗骈文的发展过程。• 唐代古文运动的遗憾:(1)、思想上给古文套上了无形的枷锁。(2)、消极因素在于贬低以追求美为宗旨的文学的价值。3、唐代古文运动对后代散文的影响。、20 世纪 70 年代在台湾引起很大争论的“谤韩案” 可组织学生对韩愈、柳宗元的部分著名散文(如 《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张中丞传后叙》、《论佛骨表》、《段太尉逸事状》、《永州八记》等)进行课堂主题发言。
可布置关于赏析韩愈或柳宗元散文的小论文。注意对学术前沿研究概况的介绍。
(四)第三章中晚唐散文的衰落学时 3 主要内容: • 中唐散文:(1)中唐前期散文(2)韩派作家:欧阳詹、李观、李翱等(3)刘禹锡、白居易及其《与元微之书》、元稹 2、晚唐散文:(1)杜牧及其《阿房宫赋》、孙樵与晚唐散文(2)唐末小品文、晚唐散文走向衰落的原因 教学要求:
• 了解:中唐前期散文作者数量众多,但成就不及韩柳的原因 •
了解:晚唐散文走向衰落的原因
• 掌握:风格各异的韩派作家在古文运动中的理论实践与创作实践 • 掌握:杜牧和孙樵在晚唐散文走向低潮时的创作与成就
• 掌握:皮日休、陆龟蒙及唐末小品文作为唐代散文发展支流的生存情况 重点、难点:
中唐前期几个主要散文家的创作;中唐散文成就不大的原因;以及晚唐散文走向低潮的原因。这三个都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可以针对某些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例如:、简述被鲁迅誉为“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的唐末小品文的成就。2、简述“唐宋十大家”中的李翱和孙樵的散文理论与成就。
(五)第四章北宋初期散文的复兴学时 3 主要内容:
• 北宋初年的形势主义文风 • 西昆派的出现与王禹偁、穆修 • 柳开、石介与文学复古 教学要求:
• 了解:北宋初期古文运动重新崛起的原因 • 了解:当时文人对西昆体的态度
• 掌握:王禹偁、穆修的创作实践及对五代体的变更 • 掌握:柳开、石介在文学复古中的贡献及遗憾 重点、难点:
王禹偁、穆修对五代体的变更以及柳开、石介在文学复古中的贡献及遗憾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与 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注重教学的系统性,紧扣唐宋文学承上启下的特点。并且尽量援用前沿学术成果,充实课堂教学。
(六)第五章欧阳修学时 3 主要内容:
• 欧阳修的生平与文学活动:结合欧阳修传记及中国文学史等资料了解其生平与文学活动
• 结合《昌黎先生文集》分析欧阳修散文的思想内容及文学主张: • 文学不可脱离现实 • 写人要求“事信言文” • 对“骈文、西昆”持论公平• 主张“取其自然” • 结合《醉翁亭记》、《秋声赋》、《与高司谏书》、《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文章分析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 • 平易流畅、意能曲达 • 纡徐柔婉、吞吐抑扬 • 散文诗化、风味曲包 • 用语纯熟、丰富多彩 教学要求:
• 了解:欧阳修生平、政治生涯与文学活动 • 掌握:欧阳修最主要的四点文学主张
• 应用:欧阳修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重点、难点:
结合欧阳修的散文创作了解欧阳修文学主张与艺术成就,进而明确其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这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可以针对某些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例如: 1、“太学体”的产生与消亡。、欧阳修对“西昆体”和“太学体”的矫正。
可以设计让学生就欧阳修的单篇著名散文如 《醉翁亭记》、《秋声赋》等进行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关注欧阳修散文研究的学术发展动态。
(七)第六章曾巩、王安石与北宋中期散文学时 3 主要内容:
• 结合《曾巩集》等著作,了解曾巩生平及散文成就 • 王安石的生平、思想
• 结合《临川先生文集》等书籍,掌握王安石的文学主张与艺术成就 • 范仲淹、司马光的散文创作 教学要求:
• 了解:曾巩的散文创作与散文成就
• 了解:北宋中期范仲淹、司马光等人的散文创作 • 掌握:王安石生平与文学主张
• 应用: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王安石散文的艺术成就 重点、难点:
北宋中期散文发展的概括;王安石的文学主张与散文成就;对王安石著名散文的解读与赏析。这三点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可组织学生对曾巩、王安石的部分散文(如《留侯论》、《答司马谏议书》等)进行课堂主题发言。
可结合作品引导学生思考: 1)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对王安石散文的渗透。2)从后世评论看曾巩散文的历史地位。
(八)第七章苏轼学时 3 主要内容:
• 通过阅读《苏轼评传》了解其家世及生平
• 结合中国文学史、散文史等材料了解苏轼的思想、政治倾向及文学活动 • 结合《答谢民师书》、《传神记》以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理清苏轼的文学主张: • 以意为主、文尚实用 • 意能称物、言能尽意 • 妙在言外、巧于传神 • 文贵自然、反对艰深
• 结合《文与可画 筼筜谷偃竹记 》、《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石钟山记》等文章分析苏轼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 • 文有实用、语必明达 • 远思宏远、论事明晰 • 说理抒情、文有诗味 • 写人写景、白描传神 • 语言明快、妙极自然 教学要求:
• 了解:苏轼生平及政治倾向
• 掌握:苏轼丰富的创作实践和独特的文学理论
• 应用:分析苏轼散文的语言特色、风格特色等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具体作品掌握苏轼各类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可以针对某些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例如:
• 从道学内涵的差异比较韩愈、欧阳修、苏轼散文风格的不同。• 结合《石钟山记》等著名散文分析苏轼“记”体散文的艺术成就。• 后世散文对苏轼散文的继承。
可让学生模仿苏轼或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写一篇小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苏轼散文研究的学术发展动态。
(九)第八章苏洵、苏辙学时 2 主要内容:
• 苏洵、苏辙的生平
• 苏洵的散文理论与创作实绩 • 苏辙的散文理论与创作实绩 教学要求:
• 了解:苏洵与苏辙的生平、思想
• 掌握:通过分析具体作品掌握苏洵的散文理论与创作实践 • 掌握:通过分析具体作品掌握苏辙的散文理论与创作实践 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掌握苏洵与苏辙的散文理论与创作实践,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可引导学生对苏洵和苏辙的《六国论》进行比较赏析。
(十)第九章北宋后期及南宋散文的发展学时 3 主要内容:
• 北宋后期的散文作家及其创作(1)黄庭坚、秦观、李师道(2)李格非、晁补之、南宋前期的散文作家及其创作(1)宗泽、岳飞、胡铨——政治家之文(2)李清照、陆游、范成大——文学家之文(3)朱熹、陈亮——学者之文、南宋后期的散文作家及其创作(1)文天祥(2)谢枋得、林景熙、结束语:总结并梳理唐宋散文 教学要求:
• 了解:结合具体作品了解北宋后期、南宋散文作家的创作情况 • 掌握:结合文学史了解北宋后期至南宋末的散文发展概况 • 掌握:再次理清唐宋散文的发展脉络
• 应用:比较唐宋散文的异同——唐文:峭、曲、瘦; 宋文:平、直、肥
• 应用:明确唐宋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元明清散文创作的影响 重点、难点:
北宋后期至南宋末期的散文发展概况、唐宋散文的发展脉络以及唐宋散文对后世散文的影响,这三点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可以针对某些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例如: • 简述南宋理学家的散文成就。• 简述朱熹的文论。
• 梳理唐宋散文的发展脉络。
三、教材与学习资源: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年 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 年
严可均、苑育新.全宋文.商务印书馆.1999 年 吕祖谦.宋文鉴.江苏书局.1886 年
葛晓音.唐宋散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王水照.唐宋散文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年
王洪.中国文学宝库 / 唐宋散文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1992 年 李道英.唐宋古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年 钱冬父.唐宋古文运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年 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中华书局.1985 年 吴小林.唐宋八大家汇评.齐鲁书社.1991 年
吴孟复.唐宋八大家概述.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年 冯中一.唐宋八大家散文选.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年 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 年 韩愈.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1 年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 年 苏轼.苏东坡全集.中国书店.1986 年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 年 曾巩.曾巩集.中华书局.1984 年
苏洵、周振甫.苏洵散文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年 苏辙.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