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看客(5篇)

时间:2019-05-13 08:0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笔下的看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笔下的看客》。

第一篇:鲁迅笔下的看客

看与被看:鲁迅小说中的“看客”

摘要:鲁迅的小说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悲痛感,这种悲痛感通常是体现在小说的看客形象中,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正是他国家的忧患意识及改造传统制度弊病责任感。通过解析小说中的人物,把不同阶层的分为不同类型的看客,不同类型的看客以不同的视觉角度去看待同一事件,从而揭示我们国民的劣根性。这种传统的劣根性是否同样隐藏在当今民众的身上。从而解析鲁迅塑造“看客”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鲁迅;看客;特征;意义

一、看客形象产生的背景

(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环境,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使原本处于内忧外患的中国再一次陷入了军阀混战之中,社会生活混乱,民不聊生,社会矛盾重重。中国旧有的迂腐制度在民众脑海里根深蒂固,民众思想深受其毒害。同时帝国主义者掀起了瓜分中国的浪潮,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现实的环境催生这个时代的“看客”,“看客”有了滋生的土壤。但当时并不是只有鲁迅一人在写作,与鲁迅同时代的作家有巴金、老舍、矛盾等,知名作家不在少数,为什么看客形象不是产生在这些作家的笔下,而是诞生在鲁迅的笔下,这与鲁迅自身的经历是有很大的关系。

(二)、鲁迅出身在清朝末年,正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外忧加外患的时期。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因家道中落寄身于人下,饱受人间冷暖、看透世态炎凉。先是因父亲死于庸医手上,于是扑日本求医,想通过强健民众的体格达到强国这宏伟愿望。然而,事与愿违,在一次意外的看电影中,看到了国人因为给俄国人当间谍被日本人杀头,而围观的中国民众却目光呆滞,神情漠然的观赏并以此为乐,在这群围观人的身上连半点怜悯同情之心都找不到。通过此事作者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要改变国家的现状使祖国变得强大不是通过强健国民的体格能够做到的。于是弃医从文,鲁迅认为只有精上的神强大,才能彻底改变国人麻木、愚昧的思想观念,从这些人和事中鲁迅对民族的生死存亡产生了忧患以及对社会变革、改造旧制度的强烈愿望。

二、各种看客

看客是指相对于当事人而言的,与当事人所遇事件、所发生的行为没有直接关联,却又对当事人的生命、事件发表见解、评论或持有态度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往往就是其思想的寄体。从他们的社会地位、身份来看,大抵有两类:“一类是居于统治地位的不同阶层的统治者及其帮凶;一类是被统治被奴役被愚弄的下层民众” [2]。重点以示众中的人物来分析。

(一)、作为统治者的“看客“。统治者这一类的看客在小说中有的行为凶残,视下层民众如草芥,《阿Q正传》中的把总,把阿Q作为自己政绩的牺牲品。《示众》里面黄肌瘦的巡警。当巡警用绳子牵着白背心的男人时,巡警面目凶残表情冷酷,从围观中的人群中就可以看出,当有个小学生从人群中钻进去想看那神秘的事物时竟遇到穿着蓝腰裤阻挡是竟然退缩了,却敢从巡警的刀旁钻出来。这说明什么呢?哪怕巡警只要动动脚人群中便是一阵骚动,局促不安似乎天都要塌下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读到,就连之前很镇定的巡警也被几个人的同声喝彩所摇动,写出了那位巡警他心中的不安,外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立刻心神不定,那么他到底不安什么呢?我们不难发现巡警虽然在民众面前耀武扬威,但对他的上级领导面前就像是二郎神身边的哮天犬。他自己战战兢兢的处境,没有办法不被几声喝彩而惊吓。

(二)、第二类看客则是被统治被奴役被愚弄的下层民众,这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有老者,有中青年、有小孩。他们当中有的自命不凡,但往往是被人揉拧的对象。喜欢看别人的热闹也是被别人当做笑料,如《阿Q正传》中的阿Q、王胡、小D,《**》中的七斤。在《示众》中,秃头老头子、胖小孩、赤红鼻子胖大汉、抱孩子的老妈子,小学生、工人似的粗人,从他们的言行中不那发现他们虽都是来看热闹的,但看点却不一样。首先,秃头老头子,研究的是背心上的字,秃头老头子似乎有什么发现,当有个粗人似的工人问他:“他,犯了什么事啦?”老头子不敢做声,只是用眼神看定他,老头子这时候不敢说话身子也不敢动,此刻老头子心里定然是看了白背心上的字知道了某些东西,于是他故作装样,好像什么都没说又似乎什么都说了,那人粗人就躲了回去。这里表现出那工人似的粗人他的一切都是以老头子的言论为尊,老人说的话让他感觉犯了罪似的,他的思想上深受传统礼仪尊老的影响,但他误解了尊,不是老人说的都是真理老人说的都是正确,可以看出那个工人是生活在没有主见,愚昧麻木的精神世界里,他是怯懦的,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没有勇气直面真理,不敢去发掘新事物,因此他的人生是可悲的。他所代表的这一群体是可悲的。

1、内心愚昧无知,在《示众》里人们从两个人中间申着长长的脖子看着人群中的“怪物”,胖小孩以看着人头为乐,以满足其好奇心。秃头老头子以犯人衣服上的字卖弄文词以显示他的深奥和有知识、有文化。

2、精神极度空虚,“他们内心没有对理想的追求,没有是非观,对自己所处的悲惨的奴隶地位没有丝毫的自觉”[4]。在他们心中没有是非观,无论外界发生什么惊天大事或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大事小事都和他们无关,他们不会对事件的正义或不正义加以评论,只会看其中有无热闹,热闹就是他们唯一的看点,就像狗改不了吃屎,那有屎就往那钻。《药》中杀害革命者夏瑜的场面,人们蜂拥而至,把刑场围个水泄不通,不会问夏瑜为什么被杀,只会看杀头好不好看,怎么杀更具有观赏性。像鸭子般伸长长的脖子往里伸。里面好像是有个大磁铁把这些人往里吸,等到戏剧结束他们便熙熙攘攘还不知足的散了。

3、唯利是图,极度自私。这不仅表现在上层统治阶级的身上,在下层民众亦是如此。在统治者看来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利益更重,哪怕是别人的生命都比不上其利益。《阿Q正传》中把总把阿Q当做自己的升官发财的奠基石,把阿Q的生命视为草芥,在统治者眼里阿Q是没有作为人的应有的尊严,只是会讲话的工具而已。当阿Q进城回来之后有吃有穿“未庄的人”把他视为神仙,简直可以说是阿谀奉承,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都在谈论他,人们对他肃然起敬,当他的钱没了,新棉袄也换旧了,在们便不再如此,之前的敬畏立刻变成了鄙夷。

三、看客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看客是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对公平正义的漠不关心,民主、自由对他们来说更是奢望;极度自私,从他人的不幸中获取审美价值,却从没有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示众》中车夫在围观巡警牵着犯人,当自己栽倒时切没有伸手帮助,自己拉着车在人群消失。《**》中七斤看着别人被剪辫子,自己被剪辫子时他周围也只有一群看客,《阿Q正传》阿Q偷看着吴妈被赵少奶奶抓起来打的时候,结果他自己却被的保问罪,不仅费了钱自己还被羞辱了一番。这些看客当中都是看与被看,然而不变的是都不会有人出手相助的,在“看客”心中是没有是非观念,他们自私自利,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些人物的行为表现,把国民这种内心孤独,精神空虚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唤醒沉睡已久的民众,只有民众清醒了,在当时是有其时代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

[2]李承辉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3]鲁迅著钱理群选编.在酒楼上伤逝 阿金[M].天津人民出版社 [4]王爱玲.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

第二篇:浅谈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doc

浅谈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

AS0601112李杰华 摘要:“看客”这一形象经常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出现,它包含了丰富的意蕴,鲁迅先生常常借“看客”形象来揭开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东西。本文通过分析“看客”在鲁迅小说的表现,分析“看客”成其为“看客”的最主要的原因,希望可以引起大家思考。

关键词:鲁迅看客原因启示

毛泽东主席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何其高,林贤治先生在《人间鲁迅》一书中也对鲁迅先生下了断言:“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确实,经过历史的考验,鲁迅这位“民族战士”终于成为了不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分析鲁迅先生笔下“看客”形象得出一个道理。

一.看客形象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及其形象,在我看来,鲁迅先生从来都是一名伟大的医生,先是一名“肉体医生”,后来弃医从文,于是便成为了一名“精神医生”。在他的手术刀下面,“看客”是一大焦点。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并且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就使看客有了普通性,广泛地反映了中国民众的真实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具有辛辣的批判意味。《祝福》中祥林嫂周围的那些人,都可以成为看客,祥林嫂和他们之间存在着“看”与“被看”的关系。祥林嫂身边的看客身份不一,但却充当着同样的角色。柳妈和卫老婆子是下层看客的典型代表,她们身份低微,其实她们和祥林嫂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受压迫的劳动妇女,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罢了。可悲的是,她们这一类看客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之处,这也是她们最让人觉得可悲的地方:被压迫却浑然不知,自己将自己蒙在鼓里。“‘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异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干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王只好把你

(第—页))据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1]124125“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

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做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

(第页)(第页)得死了去受苦。”[2]125这是“只吃素,不杀生,只肯洗器具”[3]124的“善女人”

[4](第124页)———柳妈的话。每一句每一顿都像针一样刺向祥林嫂的心,向祥林嫂疲惫不堪的心狠狠地撒了一把盐,但是柳妈并没有丝毫地觉悟和同情,她仍然把谈论祥林嫂当做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可谓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从这些下层的看客可以看出,当时的国民是何等的麻木和愚钝,在看客的话语和表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极大的可悲以及国民的劣根性!鲁四老爷和鲁四奶奶在《祝福》中是作为上层人物兼“看客”而出现的。在对待祥林嫂的态度中,他们似乎没有什么表情,既没有同情,对祥林嫂的遭遇也没有感到特别的惊讶。在他们看来,发生在祥林嫂的事情都是再自然不过的,被婆婆劫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足以见其冷漠和麻木不仁。一定程度上,他们就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他们对下层劳动者表现出来的除了冷漠还是冷漠。这种上层看客何其残酷、冷血、可恶、可悲、可恨!

在《阿Q正传》中,阿Q是看客,同时也是被看的对象。“‘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

阿Q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哎,好看好看。。。’他摇摇头,将唾沫飞在正对面的赵司晨的脸上。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但阿Q又四面一看,忽然扬起右手,照着

[5](第72——73页)伸长脖子听得出神的王胡的后颈直劈下去道‘嚓’。。。”充当看客的身份,阿Q是兴高采烈的,觉得“好看”,说的时候也是饶有兴致的,而听者也是“听得出神”,这是何等的悲哀与无奈呀!也是因为阿Q看过杀人,所以“阿Q这时在未庄人眼睛里

(第页)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大约也没有什么语病的了。”[6]73

何等辛辣的讽刺和可悲!民众麻木的程度和可笑可悲的程度可想而知!最后,阿Q被推上了断头台,成为了被看的对象。“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7](第86页)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跑一趟。”这样的结尾不禁使人拍案称绝,鲁迅以“无

异议”的舆论来结束《阿Q正传》,结束阿Q悲剧的一生,这样的方式最能引导读者进行思考,把文章推向了更深的一个层次。通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常常可以轻易地对看客进行想像,想像他们的嘴脸,想像他们愚昧的心灵,想象冷漠、麻木、可悲的社会。通过《示众》,鲁迅先生对看客进行了全方位的刻画,写得透彻极致,把各式各样的看客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鲁迅先生在为我们展现看客时,就像为我们展现一幅精彩的画,画里面人物丰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尽显生活百态:“刹那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后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第页)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8]161接下来,鲁迅细致而详细地描写了看客

看热闹的过程,还描写了他们为了看好戏而互相挤压的情景,在无聊之中凸显出国民的愚昧无知。在《示众》中,各式各样的庸众一览无遗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面孔,各个阶层的嘴脸,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阶层,他们尽管拥有不同的身份,然而他们却因为拥有共同的兴趣而凑到一起:做看客、谈论被看者!看客并没有丝毫的兴趣去了解“被看者”为何处于“被看”的位置,看客们只要自己处于安全地带就足以使自己感到满足和愉悦。看客的眼睛充满饥饿,既愚钝又锋利,他们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但是却以看与自己一样受压迫的人们的好戏而满足、快乐,他们的眼睛可以吃掉人的肉体,同时也可以吃掉人们的灵魂!《祝福》就经典地为我们上演了这样一幕:祥林嫂备受压迫,始终处于被看的位置,看客不仅没有表示丝毫同情,相反地,柳妈等把她推向了地狱,使她彻底崩溃,走向死亡的深渊。

二.成其为看客的原因

什么样的人会成为看客呢?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形象呢?而又是什么导致了人们成为了看客呢?如果把我们放置在被看的位置上,我们又会怎样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在思考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得出看客文化的现代意义。首先,成其为看客必须建立在有时间、有精力的前提条件下。封建文化的专制统治压抑了国民的情感,封建礼教的条条框框使他们思想封闭,精神麻木,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民众心灵的空虚和空洞,于是只要生活中稍微出现了可以观看的事情,他们就会一拥而上,以此来为自己的生活增添点乐趣和刺激。但是看客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他们通过对被看者的无聊的谈论和嘲讽,来满足自己的抑制了的情感的需要。这是一种麻木、冷漠的庸众心理,同时也是一种病态心理。假如这种病态心理只是反映了社会少数人的精神状态的,那么它就不足为奇,鲁迅先生也就不会把笔锋落在上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祝福》、《阿Q正传》、《药》以及《示众》等作品中看客充斥着整个社会。看客数量之多,看客范围之广,这就使看客变成了一种像镜子之类的工具,它照出了社会丑态,照出了社会的病态!

其次,中国人从众心理一直都是根深蒂固的。从众不一定是不好的行为,但是盲目的从众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在鲁迅的笔下,社会盲目从众已经成为一种恶习,这种恶习仿佛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倘使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地大叫一声,拔步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这其实也就是民众愚昧,不能自主思考的结果。所以鲁迅主张“在乌合之前想一想,在云散之前想一想。”遇到什么事情,看客并没有加以任何的思考,他们谈论同类时并没有兴趣去了解他们为何处于被看的位置,自己是否和被看的人有类似之处,如果自己处于被看的位置那会怎样。。。。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看客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滑稽的笑话,他们谈论被看的人不需要动脑,他们不需要做任何假设,仿佛思考被视为奢侈和荒诞的行为,看客只需要进行无聊的谈话和议论就会觉得很刺激,心里很满足。人多的地方就想凑过去看看热闹,不怕挤,只怕没有得看!人家看,仿佛你没有跟着去挤反而会变成落伍的人。人家说,我也要参一脚,仿佛不说,就会成为异类。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看客的从众心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看客将会吞噬掉被看者,自己也将被吞噬!

三.看客们带给我们的启示

看客代表着冷漠、麻木的庸民,他们心灵受到压抑,他们心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病态。在鲁迅一针见血的揭露中,他们暴露了丑陋的面目,鲁迅对他们是抱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但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物欲纵流的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看客难道就没有吗?这样的看客难道就少而少之吗?我们已经从劣根性摆脱出来吗?不!看客文化仍没有消失!鲁迅曾经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这句话对于现在的国民仍然适用。中国人似乎一直都处于“看”与“被看”的位置,封建的风气并没有完全从我们的心里清除掉。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没有充裕的时间让自己去做一名合格的百无聊赖的看客,这是由我们的经济带来的益处。但是,单单经济发展还是不行的。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国民走出看客的圈子呢?我认为,在追求物质之余,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修养,精神不空虚是最起码的要求。再次,保持一颗不被污染的纯净的心。这于我们新一代是尤其重要的。在心灵保存一个纯净的自我,不要因为生活的外在而失去自我,保持独立,保持一份珍贵的自我!

参考文献:

[1][2][3][4][5][6][7][8] 鲁迅著傅光明主编 《狂人日记》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感悟名家经典小说)

阅读书目:

彭定安《走向鲁迅世界》1992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北大演讲录之二

吴中杰《鲁迅的艺术世界》 2006年9月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戏场的悲剧——解读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

戏场的悲剧

——解读鲁迅笔下的“看客”

【摘要】:“看客”群体是鲁迅笔下的一个特殊现象,他们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在对这些“无物之阵”穷形尽相的描写中,鲁迅寄寓了他深切的国民性批判情感.解读“看客”,解读深藏于其后的文化和心理意蕴.当做戏和看戏成为一个民族的生活常态时,“看”便具有了悲剧意味.【关键词】看客 戏场“吃”与“被吃” 悲剧

“看客”非中国独有,在世界文学的长廊中,形形色色的“看客”不胜枚举。在《红字》中,仰望着海斯特·白兰的看客是沉默甚至于敬畏的;《巴黎圣母院》中,围观伽西莫多的看客是冷漠且残忍的;《檀香刑》里,饶有兴趣地看孙丙受刑的看客们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面无表情、煞有介事。正如鲁迅所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 一切的杀戮与不幸是都可以当成戏剧,可以津津有味地来欣赏的。“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便是对中国社会特点再适合不过的形容与写照。人生如戏,那么,在平淡无聊的生活中寻求刺激去看戏或做戏,大概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了吧。

一、戏院里的看客

《祝福》中的祥林嫂因丧子之痛不停地对人诉说与自责,而人们又是怎样对待她的呢?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得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

在那些“老女人”的眼里,祥林嫂的不幸像是一出苦情戏。她们“特意寻来”,为的便是看戏。也许她们也曾有过女性的柔情与悲悯,甚至于也有过类似的不幸,然而这点人道与同情早已被长期坚硬冷酷的底层生活打磨殆尽。苦得多了,心便 1 [1]

冷了、木了,见惯不怪了。于是,当生命的痛苦与悲哀降临在长满老茧的灵魂上时,便少了那切肤的痛,只剩下无奈的承受或幸免于难的庆幸。她们在看戏的同时,也做足了戏:等祥林嫂说到悲伤处,便“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从这似是而非的同情中,她们获得了一份自我的崇高与满足。之后,又将这“故事”带走,作为其茶余饭后的谈资,飞短流长时的闲话。

再来看阿Q的游街:“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蓬的车,„„前面是一班背着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

“好!!从人丛中,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中国的看客向来热衷于看游街的,其热情堪比过年看大戏,并且也像观众要求演员般要求游街者表演。若唱了戏且激情豪迈,满足了他们看的欲望,他们便大声叫好;反之则要骂娘了。

“‘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得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自己的本领只是‘幸免’”。[2]在“看者”与“被看者”之间,也许他们本是同一阶层的姐妹弟兄(如祥林嫂和老妈子,阿Q和看客们),老妈子们与看客们也未必没有各自的悲哀与不幸。然而,在这“看”、确切地说是“鉴赏”同类苦痛的过程中,他们的“痛苦得到排泄、转移,以至最后遗忘,甚而从中达到自我满足”,[3]于是,就继续心安理得地苟延残喘下去。

在这里,鲁迅将尖利的笔触直指国民性批判的深处:“万事闭眼睛,聊以自欺,而且欺人,那方法是:瞒和骗”。无论是看戏还是做戏,戏院里最少不了的就是“瞒和骗”。不幸么,痛苦么,不要紧,只要没有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还是可以微闭了眼,装模作样地看下去、做下去的。这种“瞒”和“骗”上至知识分子,下到普通民众,成了全民性的生活态度。无怪乎有人说中华民族是除犹太人以外的又一个世界之最可怜的民族了:空有家园而无信仰,精神家园贫瘠而荒芜。无信仰意味着无原则,更无所谓“信”与“从”,只是“说着玩玩,有趣有趣的”,一切并不当真,一切皆可做戏,全民表演便形成了“颇有点做戏气味的民族”,民众便是这大戏院的看客。然而,这种态度一旦成为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其精神状态可想而知。而鲁迅深知其后果的可怕。因此,他在不停地批判,振聋发聩

地呐喊: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二、吃人者与被吃者

[4] “看是一种赏玩,也是一种暴力。

这种“无物之阵”看似空洞与不起眼,却蕴含着一种力量,这力量无形而强大,足以致弱者以死地。平凡的看客变成看“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因此,阿Q在囚车看到了比狼眼还要可怕的眼睛,“在那里咬他的灵魂”;孔乙己的不幸只作为一个有趣的故事为掌柜不停追问,最终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死去„„,看客们用类似于麻木,无动于衷等的利剑,将被看者悄悄地杀死。

“看——被看”的背后,是“杀——被杀”的深层意蕴。

在《药》中,看客们争先恐后而漠然地看着革命志士被杀害,他们“颈项都伸的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看客们则”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这哪里是人,分别是一群饿鬼,在等待着吞食革命者的血肉。而终于,烈士的鲜血为麻木愚昧的民众所食,革命的英雄也成了一个个活该被杀的罪人。在这里,被启蒙者与启蒙者的关系变成了“看”与“被看”,最终走向 “吃”与“被吃”。革命者的牺牲不过是一场可笑的“疯了的”闹剧,所有的崇高与奋斗在看客们嘻嘻的笑声中被颠覆和消解。所以,“这样的战士”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战士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阵则是胜利者”,事实上,观看这“表演”的,是比那执刀者还要凶狠的。

如果说个人的看只是个体内心状态的表现,那么集体的看则是大众精神的反映。无处不在的看客向我们表明:“看”已成为一种传统,一种本能,人们一不小心便会陷入这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当中。“看”与“被看”,是中国式日常生活的[5]本来面目。

“示众”时,看客们不遗余力、推挤扭打地去看“白背心”,而被看的“白背心”也忙着研究“发言的秃头”;小学生则惊奇的望着红鼻子那“很胖的奶子„„很长的毫毛”,挟洋伞的长子,“疾视背后的死鲈鱼” „„所有的人都忙着“看”,同时也“被看”。巡警的一根绳子让这个沉闷、懒散的午后顷刻热闹起来,然而

在这热闹背后,却是无法言说的悲凉。等到实在无东西可看的时候,胖大汉便看那树荫下“一起一落的狗肚皮”。无聊至此,令人啼笑皆非。

“看——被看”实质上构成了国人基本生活方式:看别人——被别人看,而示众正是对这种生存状态的隐喻。这种生活的本真面目是悲剧性的,充满了无聊与绝望,且令人无所逃遁。我们为众多的“看客”惊醒,却又在无意识中沦为“看客”,鲁迅先生穷其一生的描写与批判,正是他在绝望中最后的反抗。

参考文献

[1]鲁迅.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M]P16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鲁迅.鲁迅全集[M]P36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钱理群.走经当代的鲁迅.[M]P15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黄晓平.“看”的形而上学——从《示众》到《檀香刑》[J].武汉理工大学

学报2004.4

[5]张箭飞.鲁迅诗化小说研究[M]南京: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第四篇: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浅析

摘要:浅析鲁迅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看看这些人的形象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鲁迅又为什么会写这些人,同时还将他们作为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来写。在他的身上是如何体现出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劣国民性的。将他们所属的类型一一划清楚,同时还将这些所谓“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具体的剖析,进而观察在这些人身上是怎样来体现当时社会。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笔者从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分类和作者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封建制度 封建思想 讽刺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浅析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巨匠,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鲁迅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鲁迅是个社会批判家,他的文章是攻击时弊的。若要了解鲁迅,就得研究他的小说——特别是他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小说集《呐喊》、《彷徨》代表着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两部著作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的深刻、丰富,既尖锐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又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还广泛而深刻地概括和反映了当时的农民问题、知识分子、妇女问题问题以及民主革命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问题等社会现实,并热情呼唤有别于旧民主革命的新的革命的到来,流露出了新文化阵营分化时期知识分子寂寞、苦闷、彷徨和探索的心情,解剖了知识分子灵魂。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作者以其纯熟的艺术技巧着重塑造了大批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形象,创造了全新的小说格局。其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生动描写占了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比重的大部分。要对鲁迅小说的思想意蕴得以深刻领会,就不得不对这批最具说服力的艺术典型的精神所在进行认真探索和分析。

一、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科举式的封建等级制度给每一个‘田舍郎’以‘暮登天子堂’的幻想”,《白光》中的陈士成、《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这二人都是想通过科举来实现人上人的梦想,但是在没落封建社会这只能是幻想。他们二人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同情了受其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白光》里的陈士成,同样也是一个穷困潦倒,上不去也下不来的老童生。尽管作家字面上无一批评的词句,但在笔下却完全呈现出一种与写孔乙己大不相同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小说通篇没有过多的触及到陈士成的生活环境,或者简直可以说,这是一篇精彩的白描。这个陈士成,像孔乙己一样,是一个没有运气,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试的老童生。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富庶阶级。这陈府有过它光荣的过去,“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在陈士成的心目里,他这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理应一步青云,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竟然会屡试屡败,这岂不是考官不懂文章,有眼无珠!封建科举制度和没落世家的妄自尊大,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个种对功名富贵疯狂追求的欲望,一心指望“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侮,发昏,„„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时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多少次黄粱美梦,出现在陈士成的幻觉里,但一次又一次的考场失意,飘散了他的梦。颓丧,空虚在袭击着他的生活,而那好梦却又不因此而消逝。愈失意,愈狂热,为功名利禄燃烧起来的近似兽性的欲望,使他一次又一次把那纠缠着他的好梦,雕塑的更美满,更完全„„但这毕竟是第十六次了,“这回又完了”,“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挡住了他的一切路。”于是,那功成名就的梦想破碎了,又为金银狂想的白光所代替——“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绝望把陈士成变得疯狂。“陈士成的利欲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试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膨胀,终于导致了他的死亡。你也许会觉的他可怜、活该,是自取灭亡,谁让他那么贪心了。可是别忘了,他所有对科举道路的贪婪幻想是被那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刺激出来的。那个社会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就是那么狭窄,要么不计一切成为上等人,要么就被人踩在脚下”。最后终于在不能自制的狂乱中,扑向闪烁着白光的湖水,结束他落魄的一生。

孔乙己的时代,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古老的中国。封建王朝和腐朽的封建制度,在思想和物质上都无力对抗西方列强的侵袭。许多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但是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却仍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反动势力也疯狂地对抗进步的潮流。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抱残守缺,死要面子,孔乙已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却有别于一般下层社会的劳动

者。孔乙己和那些做工的短衣帮们同样站着喝酒,但是他却以为自己是读书人而看不起劳动者。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竟一直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沦落和低微。封建社会正统的思想,对农工商是歧视的。“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在这种封建教育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令他不耻。“君子固穷”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沦落社会的“挡箭牌”。他虽写得一笔好字,但好喝懒做,不会营生,甚至将要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辩解,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胡子”,形象地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的老知识分子的形象。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二)封建思想的维护者

《 肥皂 》中的四铭、《高老夫子 》 中的高尔础等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他们既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又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肥皂 》 中的四铭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假道学。他神气十足地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他在街上被两个光棍对年轻女乞丐说的“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的猥亵话所挑动,萌生邪念,情不自禁地多次讲述“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通过他老婆“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和何道统的放荡大笑,把四铭内心的隐秘揭露得淋漓尽致。喜剧性的笑声,使这位伪君子无可逃遁地现出了原形。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更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中性人。他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洁,骨子里却卑鄙肮脏,腐败丑陋。此人虽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表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做。“他教课的动机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说:“‘外面看看还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在备课过程中功夫全费在照镜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作者通过高尔础这个表面挂着顺应世界潮流招牌,内心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文人败类的形象,借此来嘲讽了维护封建思想的无耻文人。进而有力的讥讽和抨击像高尔础之辈的无耻嘴脸。

四铭和高尔础这两个知识分子处于新思潮较盛行的都市,与闭塞保守的乡镇中的鲁四老爷们相比,他们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 , 既在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净,骨子里却是卑劣肮脏、腐败丑陋的灵魂。他们在虚伪的“卫道”中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鲁迅所写的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包括以上两种类型,即受害者和维护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封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地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生活在清末和民国中后期那个年代,当时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事实上,“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妥协性,中国大地仍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封建势力顽固地占据着政治舞台,广大人民群众仍处在军阀专制的奴役之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知识分子在当时也是和劳动人民一道受难。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头发的故事》、《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以及《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而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是随着岁月的考验,生活的磨练后,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们又全都消沉了。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知识分子,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其实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意志薄弱的悲剧。

(一)软弱的知识分子

《端午节》中的方玄绰虽然也对黑暗的现实不满,但是他却决不会去想怎样抗争,而是总用“差不多”来说服自己得过且过。即便是生活上困难重重,他也是继续保持“乐观的精神态度”,甚至去赊上酒来进行自我安慰。当然他也并不真是心情那么平静的。例如:他也曾经有过买彩票的念头。可是当他的太太真的提出买彩票的后,他便说的他的太太没有教养,虽然方玄绰有觉醒的一面,可是在小说中,更多的是讽刺他消沉的一面,对于生活中的切身矛盾,他只是口头上的不满,欠薪不发,生活落迫,他也不参加同时的“索薪”斗争。他自命清高,认为“只有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但当所得到欠薪后,他又很“不费一举手之劳的领了钱”。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安分守己的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满腹牢骚,躲避斗争的庸人。他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走投无路时,他就一步步麻醉自己。节日到了,薪俸不发,欠债难还,买物无钱,无可奈何中,他向酒家赊来一瓶“莲花白”,吃饱喝足后,他躺在床上念起《尝试集》来了。总之方玄绰的形象是:“庸俗、软弱、自私、麻木,虽然他曾经有过觉醒和作为,但最终还是在黑暗现实的重压之下失去前进的信心,甚至消沉堕落。虽然方玄绰的消沉让人觉得可怜,但是黑暗的现实不得不让人对引起方玄绰的这种可怜的社会背景提出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方玄绰变得消沉的呢?这也就是作者写它的原因。目的是要唤醒那些即将沉睡或已经沉睡的知识分子。《幸福的家庭》所写的是一个为了挣几个稿费养家糊口的穷苦的文学青年。他为了迎合时尚潮流,决定构思一篇名叫《幸福的家庭》的小说。可是现实的残酷打破了他的白日梦,作者用这种笔法善意的嘲讽主人公的虚幻的理想。

(二)落魄的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原是热血青年,身上闪烁过民主革命的思想火花,很有些反抗和改革封建社会的理想,曾参加过反封建的斗争,和同伴“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也曾“到城隍庙去拔掉神像的胡子.......”是个敏捷精悍的人物.但几经生活的磨难,身上锐气渐减,自感青年时代的梦没有一件实现.迫于生计,便敷衍着教点“子曰诗云”,随波逐流,做些“无聊的事”以满足别人和慰藉自己,正如其本人所述:象一只苍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到原地方。吕纬甫就这样:当年,思想激进,热心改革;现在,为了每月几十元生活费,不惜对学生宣扬封建思想。当年,“敏捷精悍”;现在“迂腐”“麻木”,万事敷衍随便,以后还预备这样混过有限的生命,连明天怎么过也不知道,甚至连后一分钟也不知道。作品通过吕纬甫的失败,颓唐和退缩,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的吃人罪恶,同时也批判了知识分子软弱无能,缺乏毅力,不能将斗争坚持到底的局限性吕纬甫的形象真实的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分子的彷徨、苦闷、动摇、表现了像吕纬甫这部分人由激进到消沉,倒退的一个历史侧面,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势力沉重的压迫,便是正值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走投无路,就像鲁迅先生的好友,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最终于这个社会妥协”,作者借这个形象给当时的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吕纬甫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他不是一个反抗和改革黑暗中的战士,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能走他的路。

《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在“五四”时期比吕纬甫要激烈一些,持续的时间也比吕纬甫长久.但他颓唐得更严重,堕落得更可怕。他迫于环境,不得不然,无可无不可;而他则是用主动自残为手段,来进行消极抵抗与报复的;他给人的印象是阴郁,冷漠.“孤寂和悲哀”是其身上的主旋律,“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词气”“冷峭”,使人“悚然”,“素性这么冷”,甚至连笑也是冷冷的。世事升沉无定,冷酷的世界造就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亲自编织了“独头茧”,把自己包裹在里面。但世俗偏不允许他与世隔绝,在“流言”,“失业”的追随,打击下,他不得不抛弃理想,屈服现实,躬行起“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窘迫之间,当上了军阀部队里一个师长的顾问,时时“有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新的磕头和打拱,新的打牌和猜拳......” 然而,魏连殳还是在“胜利”的喧笑声中独自负着内心的创伤寂寞死去。作品借这个形象揭示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革命力量和习惯势力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失败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

(三)迷惘的知识分子

《 伤逝 》中的涓生和子君都是 20 年代初期具有某种程度的民主思想的知识青年。他们互相认识后,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大胆地追求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并且不顾强大的封建势力和世俗偏见,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在一起生活没有多久,彼此间的冷漠就代替了热恋。女主人公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真正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

习惯,谈男女平等„„”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鲁迅都是赞扬的。鲁迅对子君和涓生的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也是很明显的。子君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她在建立起小家庭之后,便用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她至死未悟“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涓生虽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是,他们的爱情怎样才能更新、生长、创造?他们新的生活道路到底在哪里?这一切,他自己也并不很清楚。当局长一纸公文断绝了他的生活来源后,他最初还是做了多种努力,想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处境。当一切努力失败后,他竟错误地把一切责任都归于子君,认为:“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了她”,最后终于提出了和子君分手。涓生本以为和子君分手后可以自由奋飞,子君也可以获得解脱。然而,他没有想到,离开子君后他依然是求告无门,走投无路,处于绝境,只有一个人在会馆“寂静和空虚”的破屋中,带着“悔恨和悲哀”回首往事。而子君呢?涓生与子君分手,实际上是将她重新推回到了她曾经挣脱出的封建家庭。于是不久,她就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就这样,涓生和子君这对曾经热恋、相爱,并大胆地走到一起的青年男女,最后以悲剧结束了他们的爱情生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他们二人对现实没有足够认清,同时他们的奋斗目标只停留在了“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上了。所以一旦他们走到了一起之后,便失去了奋斗目标,彷徨于生活中,外加上涓生的自私,与子君的怯弱,最终导致他们分手,直至毁灭。鲁迅之所以这样写,就是对那罪恶的旧社会的强烈控诉。提出“中国青年,特别是妇女,究竟怎样才能从旧势力压迫下得到解放。

三、鲁迅对作品中知识分子的态度

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导致了清王朝的覆亡。《呐喊》和《彷徨》这两部小说塑造了多位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在描写他们时,结合对黑暗社会制度的批判,同时也暴露了他们自身的愚昧和弱点,对他们沉醉于科举考试和封建旧思想的行为以及软弱的个性给予了深刻的批评。但鲁迅所表现更多的却是对他们的同情、关注,以及对科举制度和封建道德对他们的毒害的愤慨,对他们悲惨命运和不幸结局的怜悯,对造成他们不幸命运的封建社会的鞭笞。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巨大的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给予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他既不能像有的评论家一样表现自己,也不仅仅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告,他对知识分子问题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鲁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本来是非常清楚的,即认为他们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摆脱困境,奋发地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应该说,对这些知识分子,鲁迅表示同情和给予的批判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认识和态度上是一致的。对于知识分子的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摧残和压迫,反映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主观的弱点和缺点,既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画这些人物现象,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我认为鲁迅的这种思想不仅仅是当时知识分子的觉醒,现在的我们甚至将来的人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明白这种事实。我相信鲁迅笔下的这些知识分子成为一面反映社会的镜子。这在鲁迅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中,都得到了这样的反映.那些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形象,就是鲁迅对现象观察的艺术结晶。总观鲁迅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他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有揭露有批判,那也正像他把贫苦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有揭露有批判一样。他很同情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我认为鲁迅写农民阶级的作品不是对农民主要抱批评、批判的态度,而肯定他主要是同情,说他批评农民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摆脱落后状态,争得真正做人的权利,而有人偏偏在读鲁迅的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却说鲁迅对知识分子主要是批判的态度,其实,鲁迅写知识分子的缺点和弱点,批评他们也是出于同情,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要他们觉醒过来。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旧社会有个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卢今,《鲁迅短篇小说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赵晓笛,《鲁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十一期。

3、冯奇,《论〈伤逝〉个性解放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王瑶,《鲁迅作品论集》,1984年版。

5.李春华,《鲁迅选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第五篇:鲁迅笔下的女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 【内容摘要】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众多,其中不乏很多女性,本篇论

文主要围绕《祝福》中的祥林嫂,《伤势》中的子君,以及《离婚》

中的爱姑这三位典型的女主人公展开论述。通过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

思想却有着相似的命运,深刻地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及腐朽,展现

出妇女在封建制度下的被绞杀的过程,表达出作者的激愤,不平,以

及无奈。

关键词:鲁迅,祥林嫂,子君,爱姑,封建社会,地位,无爱的社会,冷漠,束缚

一. 祥林嫂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生命运多舛,逃婚去鲁镇打工,好不容易赚

了钱,却被婆婆抓了回去卖到了山坳里,改嫁给贺老六,逼婚时想自

尽却没有成功,之后生了个儿子总算是过上了好日子,结果死了丈夫,孩子也被狼叼走吃了,无奈之下又再次回到鲁镇的四叔家里打工,但

是因为身上晦气,所以受到排挤和歧视,最后死在新年的“祝福”中。

可以说,祥林嫂的一生是悲惨的,她没有获得过春天的温暖。那么是

什么原因使得祥林嫂有这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从她逃婚--再嫁—

丧夫丧子--死去等几个发生在春天里的情节来剖析。

1.逃婚

“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非常低,更何况 “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并且她没有子嗣,所以也就无法走“夫

死从子“这条路了,那么如此晦气的一个人,她的婆婆是不会把她留

在家中的,因此她只有“改嫁”这条受人唾弃的路。由于“生为夫家

人,死为夫家鬼”这种束缚,因此她只能听从婆婆的摆布。为了自己

不受到唾弃,她选择了逃婚这条路,“逃婚”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妇女

思想超前的一种表现,但是祥林嫂却不是因为有着超前的思想,而是

她本身受到“禁锢”的影响。由于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

欲”,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蔑视妇女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是大”。在《大明律》中,也曾提过“居丧嫁娶”为“杖八十”,并明确规定了:“若命妇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夺并离异。因

此,祥林嫂选择了逃婚这条路。

2.再嫁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选择了名誉,维护了她“烈女不嫁二夫” 的名誉,于是她逃到鲁镇去打工,她在四叔家很勤快,有一天在河边

洗米的时候,被婆家用极为粗鲁的手段给抢了回去,从卫婆子的口中

得知“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老六”,回家之后,不几天就给装到了花轿里抬去了,不难看出,她是春天时被迫逼婚嫁

给贺老六的,尽管她“喉咙哭哑了”,尽管她“头

上碰了个大窟窿”,“拜不成天地”,可是结果还是被他们“七手八脚的将他和男人反关

在新房里”,也就是说,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

了。那么祥林嫂为什么有这么多极端的做法呢?为什么她宁死都不愿

意再嫁呢?这还是跟当时社会对女子的束缚和禁锢有关,中国传统礼

教中,对于女性的要求比较苛刻,其中所谓的“三从四德”就是女性

立身的根本,那么什么是“三从”,“四德”呢?所谓“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所谓“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语言,最后是治家之道。那么祥林嫂没有子嗣,因此她无法做到“夫

死从子”,而她又必须尊守妇道,所以只有选择“宁死不从”这条极

端的路,来维护自己的贞洁。但是很可惜,即使她寻死,也无人同情,最后还是被逼迫和贺老六结婚,这也体现出,当时妇女在社会的地位

是非常低下的,甚至不拿妇女当人来看待。

3.丧夫丧子

祥林嫂被迫改嫁了之后,很幸运的当了母亲,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取

得了做人的基本权利,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贺老六不久“断送在伤

寒上”,第二次的丧夫给她的精神带来的严重的打击,“幸亏有个儿子”

这唯一的亲骨肉,是她生命里唯一的春光,但是,祸不单行,春天快

要过完的一天,孩子被狼叼了去,这最后一缕希望也被命运之神夺走

了,又赶上“大伯来收屋”,她走投无路只好回到老主顾家里,这个

悲惨的情节又是发生在春天里,随着春天的结束,她的生命也快要走

到尽头。文中曾多次写到祥林嫂提及儿子阿毛的事情,可是却从未写

祥林嫂提及自己的第一个丈夫祥林,以及再嫁的贺老六,这也说明了,祥林嫂生命中的三个男人中,她最在乎的最爱的还是儿子阿毛。由于

阿毛的死给了她致命的一击,导致她整个人从以前的“安分耐劳”到 现在的“精神也更不济”,“而且很胆怯”以及“记性尤坏”。这都说

明了祥林嫂整个人的精神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导致她最后悄无声

息的死去。4.死去

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打工,四叔,四婶和柳妈对待她的态度和先前截

然不同,而当祥林嫂沦为乞丐时更是凄惨,常常连饭都要不到,最后

在对生活的绝望,对死亡的恐惧以及鲁镇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

那么导致祥林嫂死去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她有着悲惨的命运,她

先后死了两个丈夫,之后她唯一的精神寄托“阿毛”也死于非命,所

以她的精神可以说是到了崩溃的地

步。其次,回到鲁镇去打工,老主

顾家里的人对她的态度和以前完全不同,他们对她有着嫌弃,鄙视等

态度,这在祥林嫂心里就又加重了打击,不仅如此,四叔家的人对她 的行为和遭遇不给予宽容和谅解,这就使得祥林嫂在精神上得到了最

后的毁灭性的打击,如文中柳妈和祥林嫂说“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

门槛,当做你的替身,给千人踢,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

死了去受苦“。这个柳妈给了祥林嫂泡沫似的希望,祥林嫂果然去捐

了门槛,她本以为她赎了罪,又有了重生的希望,可惜这希望在四婶

慌忙的那句“你放着罢,祥林嫂”而破灭。这最后的希望导致祥林嫂

在精神上彻底的崩溃。从此她变成了“木偶人“,以至于被四叔家赶

了出去。最后,祥林嫂变成了乞丐,只能讨饭,但是又讨不到,终于

在肉体和精神双重崩溃的情况下,死去了。

其实与其说祥林嫂死于无爱的人间,倒不如说她死于封建礼教下,死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毒害下。鲁迅先生对这一类人的评价是“哀其

不幸,怒其不争”。那么下面的一个女主人公子君,又是怎样的遭遇

和结局呢? 二.子君

子君是鲁迅先生作品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思想先进的女性形象,她

和涓生崇尚自由,追求自由恋爱,子君是勇敢的,她说:“我是我自

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是子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的。表达她对涓生深沉的,真挚的爱以及

对封建思想的大胆反抗。

而涓生也是勇敢的,对爱情也是真挚的,也是令人感动的。他说:

“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他们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

们彼此鼓励着,彼此依偎,准备逃脱这个沉滞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爱

情,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可是文章却以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应该说是一个悲剧,但是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封建礼教下的一个吃人的社会,爱

情当然也不例外。子君和涓生只是希望获得婚姻的自主权,享受到婚

姻和恋爱的自由,可以说这算是一个很微小的愿望,但是那些“仁义

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奴隶,是一个身体和灵魂 的绝对服从者!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维护者和“铁屋子”里的

“沉睡者”们不允许他们那里出现背叛者!在那间“铁屋子”里,人

们永远维护者他们认为是无法代替,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

道德,纲常名教,如上面提到的三从四德等。在他们眼里,青年男女 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

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他们就是“叛逆者”,因此,他们是不会

让“叛逆者”好过的。于是子君和他的爱人便生活在众人的白眼中。

虽然同居成功了,也找到属于了他们的爱情,他们觉得是幸福的,可是在那些封建维护者的眼中,他们是破坏纲常的“叛逆者”,他们

是不应该存在的。如“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

蔑的眼光”,那么为什么人们要用这种目光去看他们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的准则和“道德”规范。封建伦理

道德沉重的压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他们一旦脱离这些准则,就会被抛

弃,被驱逐,甚至被扼杀。总的来说,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吃掉你的思想,你的灵魂,让你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和奴隶!

其次,子君的软弱,妥协和思想的停滞不前。这也决定了他们爱情 的悲剧。当他们建立起小家庭后又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

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倾注到家务里以及恭顺的侍奉丈夫,表现

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失去了奋斗的能力和勇气的女人,她变得

平庸而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女性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奴

隶。再加上她性格的软弱,最后不得不回到旧式的家庭里,走进了连

墓碑都没有的坟墓。虽然子君是在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

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她有个性解放,男

女平等和自由的想法,可惜,由于封建思想数千年来,都在沉重的压

制着人们的思想和个性的发展,它传承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是不会

轻易妥协给新思想的,加上子君本身的软弱性,所以她最终回到了“铁

屋子”。在这点上是十分可悲的。

比如:她和涓生同居之后,她不工作,反而在家当起了家庭主

妇,养了四小油鸡,以及一只叫“阿随”的狗。她不再以前一样和涓生“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泰戈尔,谈雪莱„„”,相反的,她在意起了阿随瘦的可怜,以及房东太太如何的嗤笑自己。

她宁可不吃饭,也要喂油鸡和阿随,从这点上可以说明,在子君的思

想里已经逐渐流失了当初的新思想,新觉悟,相反地她过上了安逸的

生活之后,变得和现实社会里的受封建思想禁锢和摧残的女性一样,变得安于现状。甚至如涓生所说的“子君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

贴了”,她会为了几只油鸡和隔壁家的妇女争吵,这和先前的那个有

着先进思想的,有着理想和抱负的五四女青年截然不同。由于如此大 的转变,加上涓生被社会打压的没

有收入,感情和生活也都受困的情

况下,最终选择“伤害”子君并且和她说:“我老实说罢:因为,因

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

事„„”。也就是因为涓生的这句话,直接的导致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文中的子君知道“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的烈日

一般的威严和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空虚。负着空虚的重担,在威严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而况这路 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都没有的坟墓”这是多么的可悲和凄惨 啊?即使你有更坚强的意志与斗志,到头来都被这无爱的社会摧毁

了,想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就要推翻这个无爱的,吃人的社会,推翻

一切腐朽和黑暗的制度,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子君是坚强的也是软弱的,是先进的也是守旧的,她反抗过,挣

扎过,最后不得不屈服,她为了爱情,打破了“道德”,当离开涓生

时,没有留下字条,却默默地把仅有的生活用品留给了涓生,这里有关心,有惋惜,有对爱情的留恋,也有无力反抗社会的无奈。总之,子君死去了,留下的只有遗憾以及涓生无尽的悔恨和内疚。

不得不说,子君是鲁迅先生作品中一个很勇敢的女性形象,她敢

于反抗,并且是真的崇尚自由的反抗,是新思想的代表,如“我是我

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在当时的女性心理可以造

成不小的冲击,是新思想对旧思想的冲撞。只不过新思想力量太弱,以至于子君最终妥协了。

本次论文的最后一个女主人公爱姑,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也是一

个颇具反抗的女性,只不过她和子君的思想是不一样的。那么爱姑在

《离婚》中有着怎样的命运和结局呢?

三,爱姑

《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

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为了

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的,不是离婚,而是不离婚。她在众人面前怒

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

挠的性格,使用权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

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

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自己个人 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时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

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

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 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

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性,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

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是连寡妇也不如的。为此,爱姑才反抗,想讨回一个“说法”。爱姑表现出来的行为,说明她灵魂深处还是被

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从一而终”的观念牢牢地统治着。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但其意义是有限的。

爱姑是有点“身份”的人,但没有过高的身份。说她有点“身份”,是因为她有“体面”的娘家和“高门大户都走得进的、脚步开阔”的父

亲。但爱姑又没有过高的身份,她父亲庄木三到底还不能与慰老爷平

起平坐,更不能跟七大人平起平坐。庄木三父女到慰老爷家去,只能

先进门房喝年糕汤,走进客厅里去也只能站着。爱姑看见七大人的头

顶是秃的,可是那脸和脑壳都红润,便以为那一定是擦着猪油。对于

“屁塞”以及那上面的“水银浸”,对于鼻烟,爱姑都一无所知。这些细 节描写都说明不能把爱姑的身份估计得过高。所以应该说爱姑是中农

以上,地主以下的身份。

爱姑的被迫离婚,说明当时在农村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处境仍

然是悲惨的。夫权、族权有绝对的权威,丈夫姘上小寡妇,不管原配

夫人是三茶六礼写来的、花轿抬来的,也不会受法律保护。只要公婆

不喜欢,不管你是否低头进、低头出,是否一礼不缺,也只得走。政

权是夫权、族权的基础,夫权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闹了几处的离婚事件,只经豪绅七大爷(在地主慰老爷家)两句话就解决了。一句是:

“公婆说‘走!’就得走。”七大爷还振振有辞,吓唬爱姑说:“莫说府里,就是上海北京,就是外洋,都这样。”公婆为什么不喜欢爱姑呢?那

是因为“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这说明,在当时衙门八字开,维护的

只是夫权、族权的利益;另一句是:“来——兮!”七大爷这一高大摇

曳的声音,连爱姑也感觉到“大势已去”,晴天霹雳。爱姑刚才的放肆,刚才的“闹事”、想讨回“公道”,已荡然无存。可见,由于七大爷的“威

严”,爱姑只好妥协。接着,便是两家互换了“红绿帖”(订婚时交换 的帖子),取消了婚约。可见,“来——兮!”这两个字就是离婚的判

决书。这就告诉爱姑,即使拼出命来,施家也不会家破人亡,封建政

权是绝对维护夫权、族权和地主阶

级利益的。

爱姑具有“母夜叉”的性格,撒野、泼辣。丈夫“小畜生”姘上“小寡

妇”,“老畜生”又袒护儿子,爱姑要回娘家搬兵讨伐,要出这口“恶气”,要把施家搞得家破人亡。因为爱姑是地方上很有点权势,“沿海居民

都有几分惧怕”的土乡绅庄木三的宠女,有一个土乡绅父亲作为靠山,所以她受不得别人的钳制,更不知天高地厚。爱姑能说会道,撒野、泼辣,从她闹离婚“一闹就是三年”即可见一斑。爱姑只知道压在自己

头上的正是她所信奉的封建主义制度,所以她一开始在七大人面前力

数“小畜生”的不是,在七大人面前据理力争,满以为七大人“知书识

礼,顶明白的”,最后还是七大人的一席话使爱姑如梦初醒,“觉得自

己是完全孤立了”,也使她明白了封建主义的真实面目,可惜为时已

晚。爱姑外强中干,对弱者逞强,对强者软弱,从敢于闹事到妥协,这就是爱姑的经历。她为了与施家“赌气”,又是吵,又是骂,又是砸,非把施家搞个“家破人人亡”而后快。但当她在地位比她更高贵的七大

人面前,心“突突地乱跳,仿佛失足掉在水里一般”,显得那么软弱、无能。当七大人说出最后一句话:“来——兮!”后,她不由自主地说:

“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的吩咐„„。”爱姑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

转弯,从敢于闹到彻彻底底的妥协,最终变得恭恭敬敬,唯唯诺诺。

爱姑的悲剧,充分说明了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同样逃脱不了遭

人践踏的悲惨命运。这种现象在旧中国是普遍存在的,是“熟悉的”;

爱姑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而又是“陌生的”,是与众不同的。

像爱姑这样的封建社会中的妇女,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

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是最深的,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也是最

为严重的。鲁迅对笔下的爱姑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表

现出了无限的忧愤和悲哀。

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但是却有着相似的命运,无论是祥林嫂的愚昧麻木,子君的顽强抵抗还是爱姑的泼辣争取,最

终都逃不过悲惨的命运安排,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下,她们都以失败而

收场,鲁迅先生通过对女性的描写,深刻的展现出当时无爱的社会和

人们的冷漠,以及传统的封建礼教对人灵魂和思想的侵蚀。

纵观当时的社会,女性的地位是非常非常低的,她们甚至不如牲

畜的地位高,在社会上来说,当时的女性是悲哀的,她们受着非人的

生活,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被打压着,摧残着。据历史记

载,在中国社会中

,除了现在的和谐社会外,只有母系社会和唐朝时候的女性的地位很高,其他时期的女性地位都比较低,比如,杜甫的

《兵车行》中说到: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就体现出

当时宁愿生女孩也不愿意生男孩。而唐朝由于杨贵妃的缘故,那时候 的女子地位非常高。由此可以看出,祥林嫂,爱姑以及子君生活的封

建社会对她们的摧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祥林嫂和爱姑的思想麻木,迂腐以及子君为何无法反抗了。

因此鲁迅先生用犀利的笔锋痛斥着当时吃人的无爱的社会,用深

刻的语言鞭笞着“沉睡”中的人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

生用他独特的情怀表达出对当时妇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绞杀的同情和

激愤以及无奈。

下载鲁迅笔下的看客(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迅笔下的看客(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浅论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 付佳琪 摘 要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曾经为了挽救中国、改变中国人的体质留学日本学习医学,后......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范文模版)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有骨气的作家,以笔为武器,以新文化运动为战场,做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更是一面旗帜,一......

    浅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形象

    浅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形象 内容摘要: 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中写知识分子的题材的小说主要有14篇,在这14篇中,鲁迅真实的描述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体的主要分为:具......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其精神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 提要: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他们曾经狂热地追求个性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子君为了婚姻自主,不顾一切非难,脱离了自己的家......

    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

    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 鲁迅称绍兴故居的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百草园曾经给他带来无限的乐趣,让他在这里度过一段自由自在、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百草园因为鲁迅的《从百草园......

    鲁迅笔下的那个时代

    鲁迅笔下的那个时代 在读过鲁迅的小说之后,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中国白话文的开端,更重要的是,他用他的笔深刻的揭露了封建主义,强烈的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对于人们在精神上的摧残......

    鲁迅笔下鲜活的人物

    鲁迅笔下鲜活的人物鲁迅的笔下总能写出呢么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其实他们都不存在但是却总是会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 他的笔下最典型的无疑是知识分子和普通人,所体现的是对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