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笔下的那个时代
鲁迅笔下的那个时代
在读过鲁迅的小说之后,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中国白话文的开端,更重要的是,他用他的笔深刻的揭露了封建主义,强烈的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对于人们在精神上的摧残。也许是他真正的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强调人们精神上的解放才是最根本的,在精神上”立人”,才是这个社会的根本出路。
读过他的小说之后我感觉,他的所有小说的思想内容都是真正的紧扣于那个时代的。那个时代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于是他写了《狂人日记》来真正的揭露封建思想对于人们的毒害,强烈的抨击了封建卫道士的虚伪与欺骗,在最后,他发出了“救救孩子”这样的发人深省的话语,孩子是这个时代的希望,只有孩子才是真正的觉醒者,才是真正没有被这个时代所玷污的人。有的人说“狂人”代表的是那个时代觉醒的一部分人,这个是不可否认的,即使他被作者赋予了一个有迫害症的病人,但是他在自己的日记中真正描述了封建思想是“吃人的”这一事实,作者在文中点出了“陈年流水簿子”和“一直吃到徐锡林”等细节,这些都比喻了我国长久的封建主义统治和革命党人遭受迫害的事实。他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了所有读者在农村封建主义的强大,更多的说在那个时代封建主义的强大。但是在最后的最后,作者却告诉读者,狂人病好之后他选择了做官,做官是什么,是为封建势力服务的,所以我认为,即使狂人曾经代表过那一批觉醒的人,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强大,由于先进思想的薄弱,最终这一结局还是代表了在那个时代封建思想将先进思想打败这一事实。也许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想真正的将封建思想清除,不仅仅靠的是一批人的觉醒,而是应该靠一个时代的人的觉醒,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觉醒。
那个时代农民在物质上与精神上有着双重的痛苦,于是他写了《故乡》,用闰土与他之间的故事提出农民问题。他在一次回到故乡的时候,他所看见的已经再也不是孩童时代的那些人,是一批被灌了封建思想的人们。在面对闰土最终说出的“老爷”的时候,他说他似乎打了一个寒颤,他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后障壁了。后障壁是什么,我想是先进思想与封建思想之间的鸿沟,那个鸿沟是不可逾越的,仅仅是因为闰土作为当时农民的代表,他们已经被深深地注入了封建思想,在精神上就已经被落后的思想真正的占领了。而当闰土拿走了一副香炉和烛台的时候,这些已经完完全全的被证实了。一个被封建思想占领了的农民,一个深受了封建思想毒害的农民,在面对土地与饥饿问题的时候,像当时所有农民一样他选择了相信于神灵,给予了无形界以希望。这个行为不正是封建落后的人们所共有的行为吗!
那个时代,鲁迅一层一层的扒开了封建的外衣,一层一层的揭露了社会的弊病,他用他的笔作为利剑直刺国民的敏感神经,唤醒国民的精神觉醒。那个时代,是鲁迅用他的笔,撬开了深住于国民心中的封建大门。
对外汉语4班 禹春晖
第二篇: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浅析
摘要:浅析鲁迅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看看这些人的形象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鲁迅又为什么会写这些人,同时还将他们作为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来写。在他的身上是如何体现出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劣国民性的。将他们所属的类型一一划清楚,同时还将这些所谓“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具体的剖析,进而观察在这些人身上是怎样来体现当时社会。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笔者从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分类和作者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封建制度 封建思想 讽刺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浅析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巨匠,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鲁迅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鲁迅是个社会批判家,他的文章是攻击时弊的。若要了解鲁迅,就得研究他的小说——特别是他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小说集《呐喊》、《彷徨》代表着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两部著作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的深刻、丰富,既尖锐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又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还广泛而深刻地概括和反映了当时的农民问题、知识分子、妇女问题问题以及民主革命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问题等社会现实,并热情呼唤有别于旧民主革命的新的革命的到来,流露出了新文化阵营分化时期知识分子寂寞、苦闷、彷徨和探索的心情,解剖了知识分子灵魂。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作者以其纯熟的艺术技巧着重塑造了大批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形象,创造了全新的小说格局。其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生动描写占了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比重的大部分。要对鲁迅小说的思想意蕴得以深刻领会,就不得不对这批最具说服力的艺术典型的精神所在进行认真探索和分析。
一、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科举式的封建等级制度给每一个‘田舍郎’以‘暮登天子堂’的幻想”,《白光》中的陈士成、《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这二人都是想通过科举来实现人上人的梦想,但是在没落封建社会这只能是幻想。他们二人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同情了受其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白光》里的陈士成,同样也是一个穷困潦倒,上不去也下不来的老童生。尽管作家字面上无一批评的词句,但在笔下却完全呈现出一种与写孔乙己大不相同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小说通篇没有过多的触及到陈士成的生活环境,或者简直可以说,这是一篇精彩的白描。这个陈士成,像孔乙己一样,是一个没有运气,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试的老童生。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富庶阶级。这陈府有过它光荣的过去,“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在陈士成的心目里,他这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理应一步青云,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竟然会屡试屡败,这岂不是考官不懂文章,有眼无珠!封建科举制度和没落世家的妄自尊大,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个种对功名富贵疯狂追求的欲望,一心指望“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侮,发昏,„„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时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多少次黄粱美梦,出现在陈士成的幻觉里,但一次又一次的考场失意,飘散了他的梦。颓丧,空虚在袭击着他的生活,而那好梦却又不因此而消逝。愈失意,愈狂热,为功名利禄燃烧起来的近似兽性的欲望,使他一次又一次把那纠缠着他的好梦,雕塑的更美满,更完全„„但这毕竟是第十六次了,“这回又完了”,“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挡住了他的一切路。”于是,那功成名就的梦想破碎了,又为金银狂想的白光所代替——“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绝望把陈士成变得疯狂。“陈士成的利欲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试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膨胀,终于导致了他的死亡。你也许会觉的他可怜、活该,是自取灭亡,谁让他那么贪心了。可是别忘了,他所有对科举道路的贪婪幻想是被那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刺激出来的。那个社会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就是那么狭窄,要么不计一切成为上等人,要么就被人踩在脚下”。最后终于在不能自制的狂乱中,扑向闪烁着白光的湖水,结束他落魄的一生。
孔乙己的时代,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古老的中国。封建王朝和腐朽的封建制度,在思想和物质上都无力对抗西方列强的侵袭。许多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但是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却仍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反动势力也疯狂地对抗进步的潮流。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抱残守缺,死要面子,孔乙已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却有别于一般下层社会的劳动
者。孔乙己和那些做工的短衣帮们同样站着喝酒,但是他却以为自己是读书人而看不起劳动者。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竟一直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沦落和低微。封建社会正统的思想,对农工商是歧视的。“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在这种封建教育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令他不耻。“君子固穷”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沦落社会的“挡箭牌”。他虽写得一笔好字,但好喝懒做,不会营生,甚至将要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辩解,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胡子”,形象地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的老知识分子的形象。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二)封建思想的维护者
《 肥皂 》中的四铭、《高老夫子 》 中的高尔础等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他们既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又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肥皂 》 中的四铭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假道学。他神气十足地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他在街上被两个光棍对年轻女乞丐说的“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的猥亵话所挑动,萌生邪念,情不自禁地多次讲述“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通过他老婆“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和何道统的放荡大笑,把四铭内心的隐秘揭露得淋漓尽致。喜剧性的笑声,使这位伪君子无可逃遁地现出了原形。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更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中性人。他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洁,骨子里却卑鄙肮脏,腐败丑陋。此人虽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表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做。“他教课的动机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说:“‘外面看看还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在备课过程中功夫全费在照镜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作者通过高尔础这个表面挂着顺应世界潮流招牌,内心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文人败类的形象,借此来嘲讽了维护封建思想的无耻文人。进而有力的讥讽和抨击像高尔础之辈的无耻嘴脸。
四铭和高尔础这两个知识分子处于新思潮较盛行的都市,与闭塞保守的乡镇中的鲁四老爷们相比,他们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 , 既在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净,骨子里却是卑劣肮脏、腐败丑陋的灵魂。他们在虚伪的“卫道”中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鲁迅所写的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包括以上两种类型,即受害者和维护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封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地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生活在清末和民国中后期那个年代,当时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事实上,“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妥协性,中国大地仍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封建势力顽固地占据着政治舞台,广大人民群众仍处在军阀专制的奴役之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知识分子在当时也是和劳动人民一道受难。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头发的故事》、《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以及《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而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是随着岁月的考验,生活的磨练后,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们又全都消沉了。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知识分子,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其实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意志薄弱的悲剧。
(一)软弱的知识分子
《端午节》中的方玄绰虽然也对黑暗的现实不满,但是他却决不会去想怎样抗争,而是总用“差不多”来说服自己得过且过。即便是生活上困难重重,他也是继续保持“乐观的精神态度”,甚至去赊上酒来进行自我安慰。当然他也并不真是心情那么平静的。例如:他也曾经有过买彩票的念头。可是当他的太太真的提出买彩票的后,他便说的他的太太没有教养,虽然方玄绰有觉醒的一面,可是在小说中,更多的是讽刺他消沉的一面,对于生活中的切身矛盾,他只是口头上的不满,欠薪不发,生活落迫,他也不参加同时的“索薪”斗争。他自命清高,认为“只有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但当所得到欠薪后,他又很“不费一举手之劳的领了钱”。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安分守己的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满腹牢骚,躲避斗争的庸人。他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走投无路时,他就一步步麻醉自己。节日到了,薪俸不发,欠债难还,买物无钱,无可奈何中,他向酒家赊来一瓶“莲花白”,吃饱喝足后,他躺在床上念起《尝试集》来了。总之方玄绰的形象是:“庸俗、软弱、自私、麻木,虽然他曾经有过觉醒和作为,但最终还是在黑暗现实的重压之下失去前进的信心,甚至消沉堕落。虽然方玄绰的消沉让人觉得可怜,但是黑暗的现实不得不让人对引起方玄绰的这种可怜的社会背景提出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方玄绰变得消沉的呢?这也就是作者写它的原因。目的是要唤醒那些即将沉睡或已经沉睡的知识分子。《幸福的家庭》所写的是一个为了挣几个稿费养家糊口的穷苦的文学青年。他为了迎合时尚潮流,决定构思一篇名叫《幸福的家庭》的小说。可是现实的残酷打破了他的白日梦,作者用这种笔法善意的嘲讽主人公的虚幻的理想。
(二)落魄的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原是热血青年,身上闪烁过民主革命的思想火花,很有些反抗和改革封建社会的理想,曾参加过反封建的斗争,和同伴“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也曾“到城隍庙去拔掉神像的胡子.......”是个敏捷精悍的人物.但几经生活的磨难,身上锐气渐减,自感青年时代的梦没有一件实现.迫于生计,便敷衍着教点“子曰诗云”,随波逐流,做些“无聊的事”以满足别人和慰藉自己,正如其本人所述:象一只苍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到原地方。吕纬甫就这样:当年,思想激进,热心改革;现在,为了每月几十元生活费,不惜对学生宣扬封建思想。当年,“敏捷精悍”;现在“迂腐”“麻木”,万事敷衍随便,以后还预备这样混过有限的生命,连明天怎么过也不知道,甚至连后一分钟也不知道。作品通过吕纬甫的失败,颓唐和退缩,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的吃人罪恶,同时也批判了知识分子软弱无能,缺乏毅力,不能将斗争坚持到底的局限性吕纬甫的形象真实的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分子的彷徨、苦闷、动摇、表现了像吕纬甫这部分人由激进到消沉,倒退的一个历史侧面,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势力沉重的压迫,便是正值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走投无路,就像鲁迅先生的好友,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最终于这个社会妥协”,作者借这个形象给当时的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吕纬甫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他不是一个反抗和改革黑暗中的战士,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能走他的路。
《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在“五四”时期比吕纬甫要激烈一些,持续的时间也比吕纬甫长久.但他颓唐得更严重,堕落得更可怕。他迫于环境,不得不然,无可无不可;而他则是用主动自残为手段,来进行消极抵抗与报复的;他给人的印象是阴郁,冷漠.“孤寂和悲哀”是其身上的主旋律,“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词气”“冷峭”,使人“悚然”,“素性这么冷”,甚至连笑也是冷冷的。世事升沉无定,冷酷的世界造就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亲自编织了“独头茧”,把自己包裹在里面。但世俗偏不允许他与世隔绝,在“流言”,“失业”的追随,打击下,他不得不抛弃理想,屈服现实,躬行起“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窘迫之间,当上了军阀部队里一个师长的顾问,时时“有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新的磕头和打拱,新的打牌和猜拳......” 然而,魏连殳还是在“胜利”的喧笑声中独自负着内心的创伤寂寞死去。作品借这个形象揭示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革命力量和习惯势力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失败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
(三)迷惘的知识分子
《 伤逝 》中的涓生和子君都是 20 年代初期具有某种程度的民主思想的知识青年。他们互相认识后,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大胆地追求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并且不顾强大的封建势力和世俗偏见,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在一起生活没有多久,彼此间的冷漠就代替了热恋。女主人公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真正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
习惯,谈男女平等„„”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鲁迅都是赞扬的。鲁迅对子君和涓生的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也是很明显的。子君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她在建立起小家庭之后,便用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她至死未悟“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涓生虽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是,他们的爱情怎样才能更新、生长、创造?他们新的生活道路到底在哪里?这一切,他自己也并不很清楚。当局长一纸公文断绝了他的生活来源后,他最初还是做了多种努力,想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处境。当一切努力失败后,他竟错误地把一切责任都归于子君,认为:“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了她”,最后终于提出了和子君分手。涓生本以为和子君分手后可以自由奋飞,子君也可以获得解脱。然而,他没有想到,离开子君后他依然是求告无门,走投无路,处于绝境,只有一个人在会馆“寂静和空虚”的破屋中,带着“悔恨和悲哀”回首往事。而子君呢?涓生与子君分手,实际上是将她重新推回到了她曾经挣脱出的封建家庭。于是不久,她就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就这样,涓生和子君这对曾经热恋、相爱,并大胆地走到一起的青年男女,最后以悲剧结束了他们的爱情生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他们二人对现实没有足够认清,同时他们的奋斗目标只停留在了“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上了。所以一旦他们走到了一起之后,便失去了奋斗目标,彷徨于生活中,外加上涓生的自私,与子君的怯弱,最终导致他们分手,直至毁灭。鲁迅之所以这样写,就是对那罪恶的旧社会的强烈控诉。提出“中国青年,特别是妇女,究竟怎样才能从旧势力压迫下得到解放。
三、鲁迅对作品中知识分子的态度
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导致了清王朝的覆亡。《呐喊》和《彷徨》这两部小说塑造了多位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在描写他们时,结合对黑暗社会制度的批判,同时也暴露了他们自身的愚昧和弱点,对他们沉醉于科举考试和封建旧思想的行为以及软弱的个性给予了深刻的批评。但鲁迅所表现更多的却是对他们的同情、关注,以及对科举制度和封建道德对他们的毒害的愤慨,对他们悲惨命运和不幸结局的怜悯,对造成他们不幸命运的封建社会的鞭笞。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巨大的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给予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他既不能像有的评论家一样表现自己,也不仅仅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告,他对知识分子问题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鲁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本来是非常清楚的,即认为他们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摆脱困境,奋发地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应该说,对这些知识分子,鲁迅表示同情和给予的批判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认识和态度上是一致的。对于知识分子的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摧残和压迫,反映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主观的弱点和缺点,既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画这些人物现象,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我认为鲁迅的这种思想不仅仅是当时知识分子的觉醒,现在的我们甚至将来的人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明白这种事实。我相信鲁迅笔下的这些知识分子成为一面反映社会的镜子。这在鲁迅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中,都得到了这样的反映.那些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形象,就是鲁迅对现象观察的艺术结晶。总观鲁迅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他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有揭露有批判,那也正像他把贫苦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有揭露有批判一样。他很同情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我认为鲁迅写农民阶级的作品不是对农民主要抱批评、批判的态度,而肯定他主要是同情,说他批评农民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摆脱落后状态,争得真正做人的权利,而有人偏偏在读鲁迅的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却说鲁迅对知识分子主要是批判的态度,其实,鲁迅写知识分子的缺点和弱点,批评他们也是出于同情,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要他们觉醒过来。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旧社会有个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卢今,《鲁迅短篇小说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赵晓笛,《鲁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十一期。
3、冯奇,《论〈伤逝〉个性解放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王瑶,《鲁迅作品论集》,1984年版。
5.李春华,《鲁迅选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第三篇:鲁迅笔下的女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 【内容摘要】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众多,其中不乏很多女性,本篇论
文主要围绕《祝福》中的祥林嫂,《伤势》中的子君,以及《离婚》
中的爱姑这三位典型的女主人公展开论述。通过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
思想却有着相似的命运,深刻地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及腐朽,展现
出妇女在封建制度下的被绞杀的过程,表达出作者的激愤,不平,以
及无奈。
关键词:鲁迅,祥林嫂,子君,爱姑,封建社会,地位,无爱的社会,冷漠,束缚
一. 祥林嫂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生命运多舛,逃婚去鲁镇打工,好不容易赚
了钱,却被婆婆抓了回去卖到了山坳里,改嫁给贺老六,逼婚时想自
尽却没有成功,之后生了个儿子总算是过上了好日子,结果死了丈夫,孩子也被狼叼走吃了,无奈之下又再次回到鲁镇的四叔家里打工,但
是因为身上晦气,所以受到排挤和歧视,最后死在新年的“祝福”中。
可以说,祥林嫂的一生是悲惨的,她没有获得过春天的温暖。那么是
什么原因使得祥林嫂有这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从她逃婚--再嫁—
丧夫丧子--死去等几个发生在春天里的情节来剖析。
1.逃婚
“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非常低,更何况 “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并且她没有子嗣,所以也就无法走“夫
死从子“这条路了,那么如此晦气的一个人,她的婆婆是不会把她留
在家中的,因此她只有“改嫁”这条受人唾弃的路。由于“生为夫家
人,死为夫家鬼”这种束缚,因此她只能听从婆婆的摆布。为了自己
不受到唾弃,她选择了逃婚这条路,“逃婚”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妇女
思想超前的一种表现,但是祥林嫂却不是因为有着超前的思想,而是
她本身受到“禁锢”的影响。由于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
欲”,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蔑视妇女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是大”。在《大明律》中,也曾提过“居丧嫁娶”为“杖八十”,并明确规定了:“若命妇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夺并离异。因
此,祥林嫂选择了逃婚这条路。
2.再嫁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选择了名誉,维护了她“烈女不嫁二夫” 的名誉,于是她逃到鲁镇去打工,她在四叔家很勤快,有一天在河边
洗米的时候,被婆家用极为粗鲁的手段给抢了回去,从卫婆子的口中
得知“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老六”,回家之后,不几天就给装到了花轿里抬去了,不难看出,她是春天时被迫逼婚嫁
给贺老六的,尽管她“喉咙哭哑了”,尽管她“头
上碰了个大窟窿”,“拜不成天地”,可是结果还是被他们“七手八脚的将他和男人反关
在新房里”,也就是说,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
了。那么祥林嫂为什么有这么多极端的做法呢?为什么她宁死都不愿
意再嫁呢?这还是跟当时社会对女子的束缚和禁锢有关,中国传统礼
教中,对于女性的要求比较苛刻,其中所谓的“三从四德”就是女性
立身的根本,那么什么是“三从”,“四德”呢?所谓“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所谓“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语言,最后是治家之道。那么祥林嫂没有子嗣,因此她无法做到“夫
死从子”,而她又必须尊守妇道,所以只有选择“宁死不从”这条极
端的路,来维护自己的贞洁。但是很可惜,即使她寻死,也无人同情,最后还是被逼迫和贺老六结婚,这也体现出,当时妇女在社会的地位
是非常低下的,甚至不拿妇女当人来看待。
3.丧夫丧子
祥林嫂被迫改嫁了之后,很幸运的当了母亲,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取
得了做人的基本权利,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贺老六不久“断送在伤
寒上”,第二次的丧夫给她的精神带来的严重的打击,“幸亏有个儿子”
这唯一的亲骨肉,是她生命里唯一的春光,但是,祸不单行,春天快
要过完的一天,孩子被狼叼了去,这最后一缕希望也被命运之神夺走
了,又赶上“大伯来收屋”,她走投无路只好回到老主顾家里,这个
悲惨的情节又是发生在春天里,随着春天的结束,她的生命也快要走
到尽头。文中曾多次写到祥林嫂提及儿子阿毛的事情,可是却从未写
祥林嫂提及自己的第一个丈夫祥林,以及再嫁的贺老六,这也说明了,祥林嫂生命中的三个男人中,她最在乎的最爱的还是儿子阿毛。由于
阿毛的死给了她致命的一击,导致她整个人从以前的“安分耐劳”到 现在的“精神也更不济”,“而且很胆怯”以及“记性尤坏”。这都说
明了祥林嫂整个人的精神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导致她最后悄无声
息的死去。4.死去
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打工,四叔,四婶和柳妈对待她的态度和先前截
然不同,而当祥林嫂沦为乞丐时更是凄惨,常常连饭都要不到,最后
在对生活的绝望,对死亡的恐惧以及鲁镇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
那么导致祥林嫂死去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她有着悲惨的命运,她
先后死了两个丈夫,之后她唯一的精神寄托“阿毛”也死于非命,所
以她的精神可以说是到了崩溃的地
步。其次,回到鲁镇去打工,老主
顾家里的人对她的态度和以前完全不同,他们对她有着嫌弃,鄙视等
态度,这在祥林嫂心里就又加重了打击,不仅如此,四叔家的人对她 的行为和遭遇不给予宽容和谅解,这就使得祥林嫂在精神上得到了最
后的毁灭性的打击,如文中柳妈和祥林嫂说“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
门槛,当做你的替身,给千人踢,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
死了去受苦“。这个柳妈给了祥林嫂泡沫似的希望,祥林嫂果然去捐
了门槛,她本以为她赎了罪,又有了重生的希望,可惜这希望在四婶
慌忙的那句“你放着罢,祥林嫂”而破灭。这最后的希望导致祥林嫂
在精神上彻底的崩溃。从此她变成了“木偶人“,以至于被四叔家赶
了出去。最后,祥林嫂变成了乞丐,只能讨饭,但是又讨不到,终于
在肉体和精神双重崩溃的情况下,死去了。
其实与其说祥林嫂死于无爱的人间,倒不如说她死于封建礼教下,死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毒害下。鲁迅先生对这一类人的评价是“哀其
不幸,怒其不争”。那么下面的一个女主人公子君,又是怎样的遭遇
和结局呢? 二.子君
子君是鲁迅先生作品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思想先进的女性形象,她
和涓生崇尚自由,追求自由恋爱,子君是勇敢的,她说:“我是我自
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是子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的。表达她对涓生深沉的,真挚的爱以及
对封建思想的大胆反抗。
而涓生也是勇敢的,对爱情也是真挚的,也是令人感动的。他说:
“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他们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
们彼此鼓励着,彼此依偎,准备逃脱这个沉滞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爱
情,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可是文章却以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应该说是一个悲剧,但是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封建礼教下的一个吃人的社会,爱
情当然也不例外。子君和涓生只是希望获得婚姻的自主权,享受到婚
姻和恋爱的自由,可以说这算是一个很微小的愿望,但是那些“仁义
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奴隶,是一个身体和灵魂 的绝对服从者!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维护者和“铁屋子”里的
“沉睡者”们不允许他们那里出现背叛者!在那间“铁屋子”里,人
们永远维护者他们认为是无法代替,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
道德,纲常名教,如上面提到的三从四德等。在他们眼里,青年男女 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
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他们就是“叛逆者”,因此,他们是不会
让“叛逆者”好过的。于是子君和他的爱人便生活在众人的白眼中。
虽然同居成功了,也找到属于了他们的爱情,他们觉得是幸福的,可是在那些封建维护者的眼中,他们是破坏纲常的“叛逆者”,他们
是不应该存在的。如“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
蔑的眼光”,那么为什么人们要用这种目光去看他们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的准则和“道德”规范。封建伦理
道德沉重的压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他们一旦脱离这些准则,就会被抛
弃,被驱逐,甚至被扼杀。总的来说,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吃掉你的思想,你的灵魂,让你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和奴隶!
其次,子君的软弱,妥协和思想的停滞不前。这也决定了他们爱情 的悲剧。当他们建立起小家庭后又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
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倾注到家务里以及恭顺的侍奉丈夫,表现
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失去了奋斗的能力和勇气的女人,她变得
平庸而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女性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奴
隶。再加上她性格的软弱,最后不得不回到旧式的家庭里,走进了连
墓碑都没有的坟墓。虽然子君是在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
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她有个性解放,男
女平等和自由的想法,可惜,由于封建思想数千年来,都在沉重的压
制着人们的思想和个性的发展,它传承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是不会
轻易妥协给新思想的,加上子君本身的软弱性,所以她最终回到了“铁
屋子”。在这点上是十分可悲的。
比如:她和涓生同居之后,她不工作,反而在家当起了家庭主
妇,养了四小油鸡,以及一只叫“阿随”的狗。她不再以前一样和涓生“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泰戈尔,谈雪莱„„”,相反的,她在意起了阿随瘦的可怜,以及房东太太如何的嗤笑自己。
她宁可不吃饭,也要喂油鸡和阿随,从这点上可以说明,在子君的思
想里已经逐渐流失了当初的新思想,新觉悟,相反地她过上了安逸的
生活之后,变得和现实社会里的受封建思想禁锢和摧残的女性一样,变得安于现状。甚至如涓生所说的“子君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
贴了”,她会为了几只油鸡和隔壁家的妇女争吵,这和先前的那个有
着先进思想的,有着理想和抱负的五四女青年截然不同。由于如此大 的转变,加上涓生被社会打压的没
有收入,感情和生活也都受困的情
况下,最终选择“伤害”子君并且和她说:“我老实说罢:因为,因
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
事„„”。也就是因为涓生的这句话,直接的导致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文中的子君知道“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的烈日
一般的威严和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空虚。负着空虚的重担,在威严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而况这路 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都没有的坟墓”这是多么的可悲和凄惨 啊?即使你有更坚强的意志与斗志,到头来都被这无爱的社会摧毁
了,想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就要推翻这个无爱的,吃人的社会,推翻
一切腐朽和黑暗的制度,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子君是坚强的也是软弱的,是先进的也是守旧的,她反抗过,挣
扎过,最后不得不屈服,她为了爱情,打破了“道德”,当离开涓生
时,没有留下字条,却默默地把仅有的生活用品留给了涓生,这里有关心,有惋惜,有对爱情的留恋,也有无力反抗社会的无奈。总之,子君死去了,留下的只有遗憾以及涓生无尽的悔恨和内疚。
不得不说,子君是鲁迅先生作品中一个很勇敢的女性形象,她敢
于反抗,并且是真的崇尚自由的反抗,是新思想的代表,如“我是我
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在当时的女性心理可以造
成不小的冲击,是新思想对旧思想的冲撞。只不过新思想力量太弱,以至于子君最终妥协了。
本次论文的最后一个女主人公爱姑,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也是一
个颇具反抗的女性,只不过她和子君的思想是不一样的。那么爱姑在
《离婚》中有着怎样的命运和结局呢?
三,爱姑
《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
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为了
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的,不是离婚,而是不离婚。她在众人面前怒
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
挠的性格,使用权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
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
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自己个人 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时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
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
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 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
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性,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
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是连寡妇也不如的。为此,爱姑才反抗,想讨回一个“说法”。爱姑表现出来的行为,说明她灵魂深处还是被
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从一而终”的观念牢牢地统治着。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但其意义是有限的。
爱姑是有点“身份”的人,但没有过高的身份。说她有点“身份”,是因为她有“体面”的娘家和“高门大户都走得进的、脚步开阔”的父
亲。但爱姑又没有过高的身份,她父亲庄木三到底还不能与慰老爷平
起平坐,更不能跟七大人平起平坐。庄木三父女到慰老爷家去,只能
先进门房喝年糕汤,走进客厅里去也只能站着。爱姑看见七大人的头
顶是秃的,可是那脸和脑壳都红润,便以为那一定是擦着猪油。对于
“屁塞”以及那上面的“水银浸”,对于鼻烟,爱姑都一无所知。这些细 节描写都说明不能把爱姑的身份估计得过高。所以应该说爱姑是中农
以上,地主以下的身份。
爱姑的被迫离婚,说明当时在农村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处境仍
然是悲惨的。夫权、族权有绝对的权威,丈夫姘上小寡妇,不管原配
夫人是三茶六礼写来的、花轿抬来的,也不会受法律保护。只要公婆
不喜欢,不管你是否低头进、低头出,是否一礼不缺,也只得走。政
权是夫权、族权的基础,夫权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闹了几处的离婚事件,只经豪绅七大爷(在地主慰老爷家)两句话就解决了。一句是:
“公婆说‘走!’就得走。”七大爷还振振有辞,吓唬爱姑说:“莫说府里,就是上海北京,就是外洋,都这样。”公婆为什么不喜欢爱姑呢?那
是因为“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这说明,在当时衙门八字开,维护的
只是夫权、族权的利益;另一句是:“来——兮!”七大爷这一高大摇
曳的声音,连爱姑也感觉到“大势已去”,晴天霹雳。爱姑刚才的放肆,刚才的“闹事”、想讨回“公道”,已荡然无存。可见,由于七大爷的“威
严”,爱姑只好妥协。接着,便是两家互换了“红绿帖”(订婚时交换 的帖子),取消了婚约。可见,“来——兮!”这两个字就是离婚的判
决书。这就告诉爱姑,即使拼出命来,施家也不会家破人亡,封建政
权是绝对维护夫权、族权和地主阶
级利益的。
爱姑具有“母夜叉”的性格,撒野、泼辣。丈夫“小畜生”姘上“小寡
妇”,“老畜生”又袒护儿子,爱姑要回娘家搬兵讨伐,要出这口“恶气”,要把施家搞得家破人亡。因为爱姑是地方上很有点权势,“沿海居民
都有几分惧怕”的土乡绅庄木三的宠女,有一个土乡绅父亲作为靠山,所以她受不得别人的钳制,更不知天高地厚。爱姑能说会道,撒野、泼辣,从她闹离婚“一闹就是三年”即可见一斑。爱姑只知道压在自己
头上的正是她所信奉的封建主义制度,所以她一开始在七大人面前力
数“小畜生”的不是,在七大人面前据理力争,满以为七大人“知书识
礼,顶明白的”,最后还是七大人的一席话使爱姑如梦初醒,“觉得自
己是完全孤立了”,也使她明白了封建主义的真实面目,可惜为时已
晚。爱姑外强中干,对弱者逞强,对强者软弱,从敢于闹事到妥协,这就是爱姑的经历。她为了与施家“赌气”,又是吵,又是骂,又是砸,非把施家搞个“家破人人亡”而后快。但当她在地位比她更高贵的七大
人面前,心“突突地乱跳,仿佛失足掉在水里一般”,显得那么软弱、无能。当七大人说出最后一句话:“来——兮!”后,她不由自主地说:
“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的吩咐„„。”爱姑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
转弯,从敢于闹到彻彻底底的妥协,最终变得恭恭敬敬,唯唯诺诺。
爱姑的悲剧,充分说明了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同样逃脱不了遭
人践踏的悲惨命运。这种现象在旧中国是普遍存在的,是“熟悉的”;
爱姑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而又是“陌生的”,是与众不同的。
像爱姑这样的封建社会中的妇女,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
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是最深的,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也是最
为严重的。鲁迅对笔下的爱姑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表
现出了无限的忧愤和悲哀。
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但是却有着相似的命运,无论是祥林嫂的愚昧麻木,子君的顽强抵抗还是爱姑的泼辣争取,最
终都逃不过悲惨的命运安排,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下,她们都以失败而
收场,鲁迅先生通过对女性的描写,深刻的展现出当时无爱的社会和
人们的冷漠,以及传统的封建礼教对人灵魂和思想的侵蚀。
纵观当时的社会,女性的地位是非常非常低的,她们甚至不如牲
畜的地位高,在社会上来说,当时的女性是悲哀的,她们受着非人的
生活,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被打压着,摧残着。据历史记
载,在中国社会中
,除了现在的和谐社会外,只有母系社会和唐朝时候的女性的地位很高,其他时期的女性地位都比较低,比如,杜甫的
《兵车行》中说到: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就体现出
当时宁愿生女孩也不愿意生男孩。而唐朝由于杨贵妃的缘故,那时候 的女子地位非常高。由此可以看出,祥林嫂,爱姑以及子君生活的封
建社会对她们的摧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祥林嫂和爱姑的思想麻木,迂腐以及子君为何无法反抗了。
因此鲁迅先生用犀利的笔锋痛斥着当时吃人的无爱的社会,用深
刻的语言鞭笞着“沉睡”中的人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
生用他独特的情怀表达出对当时妇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绞杀的同情和
激愤以及无奈。
第四篇:浅论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浅论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
付佳琪
摘 要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曾经为了挽救中国、改变中国人的体质留学日本学习医学,后来发现挽救中国重点不在于改变中国人的体质,而在于改变中国人已经麻木的精神,于是鲁迅弃医从文,开始了用文字挽救的道路。鲁迅的作品思想内涵深刻,文化底蕴丰富,艺术成就卓越,促使人思考与反省。鲁迅的小说描写了旧中国时期人们生活的状态,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展现了“吃人”文化的恐怖,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病态。鲁迅的作品不仅极具时代精神,更是塑造了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一系列经典人物。
关键词:鲁迅 阿Q 孔乙己 祥林嫂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目录
摘要 „„„„„„„„„„„„„„„„„„„„„„„„„„01 1鲁迅简介„„„„„„„„„„„„„„„„„„„„„„„„03 2《狂人日记》„„„„„„„„„„„„„„„„„„„„„„03 3《阿Q正传》„„„„„„„„„„„„„„„„„„„„„„04 4《祝福》„„„„„„„„„„„„„„„„„„„„„„„„04 5《孔乙己》„„„„„„„„„„„„„„„„„„„„„„„05 结论 „„„„„„„„„„„„„„„„„„„„„„„„„„06 参考文献 „„„„„„„„„„„„„„„„„„„„„„„„07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1鲁迅的简介
鲁迅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但由于一场科场贿赂案而家道中落。所以鲁迅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作为家中长子,他早早的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与社会的冷酷。
鲁迅在十八岁时告别母亲,外出求学。他曾辗转多地,想用医术挽救中国,但是幻灯片事件使鲁迅意识到挽救中国在于“改造国民性”。从此鲁迅弃医从文,从精神层面挽救中国。
1936年10月19日,鲁迅于上海逝世。上海民众在鲁迅的灵柩上盖了一面大旗,上书三个字“民族魂”。
2《狂人日记》
1918年鲁迅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书中的狂人整日担惊受怕,看到平常人之间的谈话、对视等正常交往行为在他看来全部都是吃人的准备活动:街上的人想吃他,小孩子被大人教唆的想吃他,别人家的狗想吃他,甚至自己的亲人都在暗地里与外人谋划着要吃了他。从这一点看来他确实是个狂人,是个疯子。但是,其实狂人是个走在时代前端的、反对封建礼教的启蒙者。他看出封建礼教的实质是吃人的,然而所有人都认为封建礼教是好的,所以他成了狂人,成了不同于其他人的异类。受封建礼教控制已久的中国人是容不下异类的,总会想尽办法去同化异类,去消灭异类,用封建礼教吃了异类。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狂人日记》极具现实批判性,把矛头直指封建主义文化的核心,对黑暗的现实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3《阿Q正传》
出于对统治者的否定与对国民性的批判,鲁迅创造出阿Q这一经典人物。《阿Q正传》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未庄的故事,未庄,一个虚构的地名,充满了批判性、讽刺性、象征性。里面的主要人物阿Q、赵老太爷、吴妈、王胡等等,他们都是受封建旧社会统治下的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主人公阿Q是一个没有职业以卖力为生的最下层的农民形象,他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他狂妄自大,自欺欺人,自我陶醉,这些都体现一种无知愚昧的“精神胜利法”上,他那种猥琐陋劣的生活方式,做了稳奴隶后便安于现状而沾沾自喜的样子,使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阿Q是一个带有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阿Q正传》所描写出来的吃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守旧排外、漫夸历史、愚昧麻木、卑怯巧滑、投机钻营等特点简直就是国民劣根性的总览。
4《祝福》
《祝福》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普通下层妇女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封建礼教逼上绝路的。主人公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书中的看客喜欢听祥林嫂讲述她的不幸,听过的人要“好心”安慰几句,给这个伤心的故事挤出几滴眼泪以显示自己的“同情与高尚”;没听过的人则要千方百计寻着祥林嫂,然后请她一遍一遍地讲述自己悲惨的遭遇,听过之后才会心满意足的走开。就这样一次次将别人的伤口撕开,欣赏别人血淋淋的痛苦,才能满足看客们变态的喜好。人们说祥林嫂改嫁,有失女性的贞洁,让她捐“门槛”来为自己赎罪,即使她照做了,但还是受到他人的歧视,最后,祥林嫂只能在“祝福”的炮声中惨死街头。
劳动妇女是被封建礼教迫害最深的群体,她们被黑暗的封建社会压得喘不过气。《祝福》通过对祥林嫂一个人的叙述,却描写出了所有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妇女,深刻揭示了反封建的重要性。
5《孔乙己》
孔乙己,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的老人。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即使代表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已经破烂不堪,好像十几年没有洗过一样,他也不愿脱下与那些“短衣帮”为伍。从这里就能看出,孔乙己是一个死要面子,看不起劳动人民,只想靠着科举成为一个上层人士的人。他不愿意被人说起不光彩的事,把偷说成是窃,他喜欢卖弄学识,向孩子展示一个字的多种写法,他只是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穷困潦倒的读书人。
孔乙己生活在一个思想受到严重禁锢的社会之中,书中所有的人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物:伙计、掌柜、小孩还有那些穿着长衫短衫的人们,所有的人物生活背景以及举止行为都体现着那个时代特点。孔乙己每到之处总会受到他人的嘲笑,嘲笑他的知识,嘲笑他偷别人的东西而受到打骂,众人以一种不屑的口吻展现出了在时代的背景下弱者生存的艰难。包括伙计也受到所有人的影响,言语之中充满了歧视,完全看不出他作为晚辈对长辈的尊重。掌柜是金钱的代表者,即使在孔乙己最艰难的时候对着孔乙己还是“还钱”的态度,在伙计为客人打酒的时候认为伙计不够机灵不能在酒里做假,就将伙计换掉,体现了为富不仁的特点。那些所谓的长衫顾客们有的有钱,有的有权,却也都把嘲弄孔乙己的行为当作一种乐趣。这个小小的咸亨酒店折射出一个社会的风气,展现了落后的封建思想,更将人性的冷漠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 论
鲁迅的作品选材独特,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只通过平实的语言就能够将人物的心理刻画的入木三分。鲁迅选取的主人公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我们能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注意到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觉察到平时觉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些小人物体现出了旧中国封建体制下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情况的不同,但他们的命运却是几乎一样的悲剧,可见“吃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对社会的批判性由此产生,也体现了追求社会的解放与自由和平的向往,所以恰恰是这些小人物最能体现出整个社会的状态。鲁迅先生以其冷峻的沉思揭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疮疤并予以疗救,最经推动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加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高玉琪 《鲁迅经典作品选》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2.01 [2]王玉梅《呐喊 插图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3]隆志秀 鲁迅小说悲剧人物结局的探讨《咸阳师范专科学院学报》西北大学 1999第5期 [4]靳新来 鲁迅小说的悲剧美《泰山学院学报》南通大学文学院 2005.05 [5]汤道玲 浅谈鲁迅小说中下层典型人物形象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淮北师范学校2007.05
第五篇:浅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形象
浅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形象
内容摘要:
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中写知识分子的题材的小说主要有14篇,在这14篇中,鲁迅真实的描述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体的主要分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的旧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悲性。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封建思想 小资产阶级思想 觉醒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我们国家正在日益强大,我们的中国梦正在成为现实,在这辞旧迎新的发展之中;在这继往开来的文化传承之中;在这欣欣向荣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我们不要忘记,还有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一位高尚的文学家、一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思想家——他就是“鲁迅”。是他带领文学界的革命先辈们,开创了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小说运动可以说是没有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鲁迅著作”;又是他带领文学界的革命先辈们,开创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国语运动。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鲁迅精神”。然而,普及鲁迅著作,学习鲁迅精神,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更是具有代表性,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们的学习,来更入的了解在解放以前中国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因此,我们更应该将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加以重点学习,以便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优秀思想。鉴于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纷繁复杂。因此,本人特意将其分为几大类型,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加以分析和理解。
一、具有浓厚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封建思想又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鲁迅的小说里有一大部分是描写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当中,有的成为封建思想的受害者、有的则成为封建思想的维护者。下面就让我们从受害者和维护者这两方面来看看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一)、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
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这二人都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同情了受其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我们先以《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为例,来分析一下:
孔乙己是一个辛亥革命前受到封建思想严重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是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他的身上即有可悲的一面,又有可爱的一面。首先我们来看看他的可悲之处:孔乙己虽是一个下层的知识分子,却不同于其他的下层社会的劳动者。孔乙己虽然和那些短衣帮们同样是站着喝酒的,但是他却看不起那些短衣帮。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是读书人,竟然一直都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同时他说起话来又是满口的“之乎者也”,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即使是生存成了问题,但这个孔圣人的门徒依然是整日里只想“进学”,对造成自己如此狼狈生活的原因没有丝毫反省。“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在这种封建思想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农工商,因而他的生活自然十分穷困潦倒。当他不得已去干些偷书的事时,被人嘲笑,却硬要去涨红了脸的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大折腿的惨境,作者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和语言的描写,来揭示孔乙己的可悲之处。其次便是孔乙己的可爱之处——即他的心地善良。虽然孔乙己也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但是品行比别人都好,他从不拖欠酒钱,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同时孔乙己对孩子们也很热情,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和教“我”识字,都表现出他质朴善良的本性当他将仅有的几颗茴香豆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后,便“多乎哉?不多也”即流露出他天真的本性,又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当孔乙己教我识字识字时“一个茴字有四种写法”一一将它们写在桌上,虽然显的孔乙己有点迂腐,但是从侧面反映了孔乙己的可爱之处吧。总之,纵观孔乙己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不仅表现在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也表现在短衣帮对他的嘲讽,但是最能表现出孔乙己一生不幸的是孔乙己的迂腐和麻木不仁。虽然他有可爱之处,但是他的可悲之处更加令人寒心。
纵观我国封建思想教育下的悻悻学子们,又有多少不是象孔乙己这样的呢!就拿收入《呐喊》中的《白光》一文来说吧,小说中的主人公陈士成为追求功名,而导致精神失常而死的知识分子形象与孔乙己的形象是多么的相似。
陈士成一个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功名利禄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与孔乙己相比,在他身上所体出的全部是封建文人的可悲之处。他一生追求着“携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经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象看见神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但是摆在眼前的是第十六回的名落孙山,“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象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这一切的破灭,终于致使陈士成由“科举”梦变为莫名其妙的“白光”梦,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封建科举对他的毒害,使他无一技之长,最终穷困潦倒。这种人“如果穷困无聊了,那就更要修破书,擦古瓶,读象谱,怀祖德,甚至于翻肮脏的墙根,开空虚的抽屉,想发现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宝贝,来救这无法可想的贫穷”。“陈士成的利欲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试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膨胀,终于导致了他的死亡。你也许会觉的他可怜、活该,是自取灭亡,谁让他那么贪心了。可是别忘了,他所有对科举道路的贪婪幻想是被那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刺激出来的。那个社会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就是那么狭窄,要么不计一切成为上等人,要么就被人踩在脚下”。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被他人踩在脚下的,终于陈士成在“白光”的诱导下,用尽心力所挖掘的也只是象征陈腐和终结的一具零落不全的下巴骨,而那具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笑吟吟的现出笑影,终于听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最后,有人在湖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纵观陈士成的一生,除可悲之处之外,就只能看到封建思想渗透下的封建文人的心里变态了。总之,不论是孔乙己还是陈士成,着两人都是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受害者。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们的剖析,来发现封建思想教育下的知识分子的可悲。作者对他们的描写除了批判与同情之外,主要是为了向世人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用以惊醒那些仍然麻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下层文人,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
(二)、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的高尔础等。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满腹经纶,象个饱学之士,整日里说着伦理道德,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已完全堕落,满脑子男盗女娼,是一些不学无术的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首先我们先看一看《肥皂》中的四铭。表面上四铭是一个“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的国粹派,组建“移风文社”以“挽颓风而存国粹”为己任,整日里鼓吹“专重圣经崇,祀孟母。”写什么“孝女行“,实际上他是一个“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的伪君子,其灵魂的淫秽无耻更甚于用言语挑逗乞丐少女的无赖光棍。例如:“四铭为了满足他的虚伪而又无耻的淫念,竟真的买了一块香皂,想在妻子身上实现咯吱咯吱遍身洗一洗的邪心淫念”又如他神气十足的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当他听到挑逗女丐的言语后,又情不自禁的讲述了“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最后通过他老婆的“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将四铭内心的淫秽揭露的淋漓尽致。《肥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讽刺小说之一,鲁迅把这一群‘卫道’之徒的丑态揭露的含蓄而深刻。四铭一面高嚷着:“学生也没有道德,社会也没有道德,再不想点法子来挽救,中国这才个要亡了。”而;另一方面却“不是骂十八九的女学生,就称赞十八九的女讨饭,都不是什么好心思。”虚伪的卫道使他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本我被道貌岸然的面具和男盗女娼的腹心给泯灭了。由此可见,象四铭这样的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给社会带来的只有因循守旧,阻碍社会的前进。
与四铭相比,高尔础更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洁,骨子里却卑鄙肮脏,腐败丑陋。
其次,我们就来谈谈《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高老夫子本名高干亭,朋友们叫他高老杆,与老钵和黄三是一伙儿,专门一同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但是会得写几句洋八股,提倡国粹,得了社会上的称赞,他便追随俄国文豪高尔基改名为高尔础,同时被贤良女学校聘为历史教员,于是他便由老杆一跃而变为高老夫子了”⑤此人虽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着“中华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的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清一色”,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做。“他教课的动机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说:‘外面看看还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在备课过程中功夫全费在照镜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作者通过高尔础这个表面挂着“顺应世界潮流”招牌,内心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文人败类的形象,来嘲讽了维护封建思想的无耻文人。进而有力的讥讽和抨击像高尔础之流的文人墨客的无耻嘴脸。
总之,在四铭和高尔础身上这种极端丑陋的负面人格,正是封建文化的长期压抑,新思潮的强烈冲击所致,在他们的虚伪卑劣中,隐隐传来了封建帝国的倒塌声。
综上所述,鲁迅所写的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只有以上两种类型,即受害者和维护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封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的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二、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从清末到民国中后期,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而鲁迅本人就生活在那样的年代。所以他亲眼目睹了当年的青年知识分子怎样由一开始的反抗逐渐变为对社会的认可,最后变成了消沉,混日子的过程。因此在鲁迅的小说里所反映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很多的一部分是描写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而在这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又无非是写了大致的三种类型:即革命者、投机者、消沉者。下面我们就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第一类具有革命精神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夏瑜,这个出现在《药》中的知识青年。不仅牢头无法理解,茶客们说他疯了。老百姓拿他当“人血馒头”的原料,甚至连他的母亲也不明白,因为儿子为革命牺牲,他感到“羞愧”,夏瑜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行动是可悲的,但更可悲的是他的鲜血竟被贫穷、善良的华老栓当作给儿子的“灵丹妙药”,当他在狱中宣传革命道理时,“年轻人们”感到“气愤”,并且群殴他,茶客们知道后又拍手称快。他劝极其反动的阿义革命,被打后,硬自以为阿义是“可怜虫”,而那些不听他的话,去造反的群众也是“可怜虫”。可是他在其他人的眼中却是不仅仅是可怜虫,更是“被吃的假药、骗钱的资本、鉴赏杀人的盛举、无聊的谈资”罢了。虽然夏瑜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但却是孤独与寂寞的。由此可见,夏瑜是多么的可悲。从而影射出当时的中华民族是多么的可悲——这是因为“华夏两家的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代称,所以说两家的悲剧命运正是当时中国的写照。”我们从华老栓全家的无知,和茶馆里花白胡子、驼背、康大叔等人对夏瑜的死的麻木上,可以形象的感触到,如果再不进行思想启蒙的话,那么像这种为革命而流血的志士,仍然是不会被人理解的,当然在思想启蒙的治疗的中间,“也不免夹杂些讲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治疗的希望。”可见,鲁迅从写小说的伊始,就对社会给予极大的关注,对变革时代人们的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注,而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又一直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改革和变迁的启蒙者和先锋,特别是像夏瑜这样的人,更应该去做社会的启蒙者和先锋,所以鲁迅在写道夏瑜死后,在他的坟上多了“一圈红白的花“不很整齐,倒也有精神。这就表明还有人纪念革命烈士,革命者是斩不尽,杀不灭的,就有如在黑暗中多了一点“星火”一样,给人以希望。
第二类投机取巧的知识分子形象。
说起这一类人的话,我想除了《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之外,真是无人能够胜任次形象了。假洋鬼子,一个被讽刺的“上等人”、一个善于见风使舵的人、一个会投机取巧的人。他留过洋,可是他在留过洋后,回国第一件事便是装上了一条已经在留洋期间就剪掉的大辫子。革命一开始,他便将长了一尺多长的辫子拆开了披在肩上,可谓易守易功,投机到了极点。他整日里和那些遗老、地主们、买办们接近,目的无非就是想投机。就拿革命以前来说吧,假洋鬼子整日往赵太爷家跑,进而去接近那些有头有脸的“上等人”,同时他还给自己装上了一条假辫子,以便更容易让赵太爷之流接纳他。可是一旦革命开始后,假洋鬼子又赶紧将假辫子去掉,并且口口声声胡吹,说:“洪哥,我们动手吧。他却总说道‘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得。否则早已成功了。然而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的请我上湖北,我还没有去。由此可见,假洋鬼子的投机程度及其投机方法是多么的;令人费解。像这种在当时也是不乏其人的。鲁迅先生之所以要写像假洋鬼子这样的投机人,目的也就是想通过接露假洋鬼子之流的投机面目。进而以警惕世人。在当时的社会里,几乎是流过洋的知识分子,差不多都剪了辫子,所以在乡下人的眼里,是看不惯没有辫子的,但是更不喜欢装假辫子的,因为光头只是“假洋鬼子”罢了,光了头而又去装上假的辫子,似乎他别有什么居心,所以更感觉厌恶了。而像《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本身就是一个见缝就钻的投机者,再加上他头上的假辫子,所以他的投机面目就更加暴露无疑了。就拿“阿Q革命”来说吧,假洋鬼子先用“哭丧棒”禁止他革命,接着他又胡吹自己和黎元洪是好朋友,并且说自己是早赞成革命的,甚至将他自己标榜成一个革命功臣。像他这种能很快就“适应潮流”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还真是比比皆是。
其实像假洋鬼子这种能“顺应大潮”的不仅是在以前有,就是现在也是大有人在的。鲁迅先生之所会写他种人,就是让读者们认清像假洋鬼子种人的丑恶嘴脸。进而通过某些革命投机分子的作为探讨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表明他的失败是因为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
第三类是消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在这一类人中所包含的人物是较多的,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以及《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而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是随着岁月的考验,生活的磨练后,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们又全都消沉了。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知识分子,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其实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意志薄弱的悲剧。
1、《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
《在酒楼上》是一篇充分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题材小说。在这小说里,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吕纬甫这个消沉的知识分子形象。
吕纬甫,是一个较早觉醒的知识分子。他在辛亥革命时期,还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他和他的战友们曾经“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并且还英勇地去“城隍庙内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这一连串的壮举都可以证明年青时的吕纬甫是一个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然而随着生活的不如意,再加上革命又处于低潮中,所以一个具有进步要求的知识分子终于将旧日的豪情壮志、人生目标、以及革命的精神统治抛却了,进而变成了一个情绪消沉,意志颓废,行动缓慢做事又敷衍的软弱的知识分子。昔日的吕纬甫是一个无神论者,可是消沉后的他,竟然千里跋涉回故乡去为一个三岁时便死去弟弟迁葬。同时,他为了混口饭吃,竟又去学堂教些他昔日极厌恶的子曰诗云,《孟子》、《女儿经》来了。吕纬甫的形象真实的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分子的彷徨、苦闷、动摇、表现了像吕纬甫这部分人由激进到消沉,倒退的一个历史侧面,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势力沉重的压迫,是正值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走投无路,就像鲁迅先生的好友,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最终于这个社会妥协”⑩可见,在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中,像吕纬甫这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而作者之所以要将其写出来,不仅仅是因为这种事就发生在他的身边,更主要的是因为鲁迅想通过这篇小说来唤醒那些已经或者即将沉睡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与吕纬甫相比,魏连殳的生活道路性格都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魏连殳所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会上的矛盾尖锐。如军阀与人民,军阀与军阀等等,再者是魏连摩的个人生活细节也发生了变化,例如过去魏连殳称为“老太太”的,在他当了师长顾问后,蔑称为“老家伙”。对孩子们也由过去的爱护变为戏弄,甚至花钱买孩子们狗叫,磕响头等。魏连殳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思想感情及其复杂,性格独特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作者通过他短暂的一生描绘了一个昔日有过民主意识的觉醒的战斗过的知识分子,但在黑暗的现实面前,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再加上自身的意志薄弱和生活的困倒,一步步的消沉直至最后的毁灭。魏连殳的形象是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中最突出的。对于魏连殳来说,作者是误切同情的。记得作者曾用过这样的笔墨来描写他:“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嚎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由此可见,作者对于魏连殳的遭遇是非常可怜的,而小说中魏连殳的形象也是由一个正常的进步人士变为一个病态的消沉人士。
3、《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
小说中的N先生是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先觉者的化身,他负笈海外,只因没有了辫子,就险些被停职,在社会上处处碰壁,所以N先生心情变得很激愤。他以头为例,激动讲述了自己头上的辫子与自己的一生的遭遇,进而让人们感到辛亥革命不彻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致使像N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也只能抚今追昔,发出无限的感叹:“造物主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作者之所以要写关于头发的故事,并非是因为作者本人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而是因为由头发这一故事所引起的社会思考: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致使中国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将何去何从,更反映了鲁迅对民族传统得深刻反思。
4、《端午节》中的方玄绰。
相对于N先生的激愤,方玄绰显得那么平和。虽然他也对黑暗的现实不满,但是他却决不会去想怎样抗争,而是总用“差不多”来说服自己得过且过。即便是生活上困难重重,他也是继续保持“乐观的精神态度”,甚至会去赊上酒来进行自我安慰。当然他也并不真是心情那么平静的。例如:他也曾经有过卖彩票的念头。可是当他的太太真的提出买彩票的后,他便说的他的太太没有教养,虽然方玄绰有觉醒的一面,可是在小说中,更多的是讽刺他消沉的一面,对于生活中的切身矛盾,他只是口头上的不满,欠薪不发,生活落迫,他也不参加同时的“索薪”斗争。他自命清高,认为“只有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但当所到欠薪后,他又很“不费一举手之劳的领了钱”。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安分守己的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空发牢骚,逃避斗争的庸人。他坚持自己的哲学和为人。走投无路时,他就一步步麻醉自己。节日到了,薪俸不发,欠债难还,买物无钱,无可奈何中,他向酒家赊来一瓶“莲花白”,吃饱喝足后,他躺在床上念起《尝试集》来了。总之方玄绰的形象是:“庸俗、软弱、自私、麻木,虽然他曾经有过觉醒和作为,但最终还是在黑暗现实的重压之下失去前进的信心,乃至消沉堕落。虽然方玄绰的消沉让人觉得可怜,但是黑暗的现实不得不让人对引起方玄绰的这种可怜的社会背景提出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方玄绰由觉醒转变成消沉的呢?这也就是作者写它的原因。目的是要唤醒那些即将沉睡或已经沉睡的知识分子。
5、《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
小说中的所写的是一个为了挣几个稿费养家糊口的穷苦的文学青年。他为了迎合时尚潮流,决定构思一篇名叫《幸福的家庭》的小说。而他的内容也设想的十分完美:年轻的具有很高文化教养的一对夫妇住在宽绰的居室里,相敬如宾,他们吃着十分精美的“龙虎斗”,突然在他的耳边传来了夫人和卖劈柴的讨价还价的声音,以及三岁的女儿被母亲打哭后的声音,看到了书架旁是一个A字形的白菜堆。一下子他的“幸福的家庭”梦消失了,于是马上回到现实,抱起小女儿给她做“猫洗脸”,并且用那张写着题目的稿纸给小女儿擦了鼻涕。作者之所以要用这种笔法来善意的嘲讽主人公的虚幻的理想,目的就是希望年轻的知识分子们能够从现实中吸取教训,且从梦中惊醒过来。
6、《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形象。涓生和子君是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一定程度可以被认定为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随着时代步伐,涓生和子君大胆的追求着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他们不顾封建势力和世俗的偏见,冲破封建牢笼,结合在了一起。然而女主人公子君却由于与涓生同居后便不再读书,不再思考,整日里不是回忆过去两人热恋时情景,就是忙着做家务。生活使子君变得日渐空虚、庸俗、,更甚至于是麻木不仁。男主人公涓生原本是一个追求新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他曾以自己的觉醒唤起了子君的觉醒,同时将他自己最纯真的爱情奉献给了子君。可是当与子君共同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后,他便不再满足于爱情生活了。他认为,他们间的爱情应该是“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不然,他们的幸福生活就会凝固。然而,由于涓生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所以连涓生也不知道怎样去更新他们的幸福生活。直到涓生失业之后,他竟然错误的将一切是非都推在子君的头上,是子君束缚住了他的发展空间。于是涓生提出与子君分手,当真的分手之后,涓生本以为己可以自由的飞翔。可是,他错了,分手后的涓生依旧是处境艰难,无奈的他只有是带着悔恨回首往事。子君呢?分手后的她,又被重新推回到了以前的封建牢笼之中,于是不久之后,他便“在严威和冷眼”中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他们二人对现实没有足够认清,同时他们的奋斗目标只停留在了“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上了。所以一旦他们走到了一起之后,便失去了奋斗目标,外加上涓生的自私,与子君的怯弱,最终导致他们分手,直至毁灭。鲁迅之所以写这样的小说,主要是想让人们通过对涓生于子君这对恋爱的自由恋爱的悲剧故事,去思索这种“个性解放与自由恋爱”背后的思想局限性。
综上所述,鲁迅所描绘的这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分为三小类:即革命者,投机者,消沉者。而对于这三种人的刻画,鲁迅先生则是采取了“连自己也烧在里面,自己一定要深深的感觉到”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鲁迅先生将自己融进了小说,进行了全面的自我剖析,如《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的经历其实就是采取于鲁迅先生的亲身经历,而《伤势》中的涓生与子君,也折射出了鲁迅与许光平的爱情,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为了唤醒民众的心灵,惜对自身进行毫不留情的剖析,而且还用来做反面教材,以次来让那些尚未清醒的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们早日觉醒。
三、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觉醒的知识分子主要包扩《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与《一件小事》中的“我”,而在这两篇小说中《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属于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而《一件小事》中的“我"则属于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
1、已经觉醒的“狂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鲁迅先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看过的外国作品构思而成的。这是个非常态的人,在他身上具有“疯”与“不疯”的两面性如果你说他是个疯子,可是他却能够从嘴里喊出“救救孩子”的伟大呼声,并且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痴人本质;如果说他“不疯"可是他又确实是个非正常人,一个患了迫害狂的精神病人。其实,狂人并非来自生活,而是具有象征意义,他是作者对一个启蒙者,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真实处境的象征性表达。之所以采用”狂人”这一词来定义这一觉醒的知识分子,是因为他在愚昧的群众眼里和一个真疯子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他试图进行启蒙的话。小说的主人公“狂人”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以理性的批判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揭露封建社会的吃人的本性,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相征形象。
2、正在觉醒的“我”。
《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小说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我”,坐人力车去上班时,撞倒一个老女人,没有伤,也没有人看见。我以为还是一走了事,不必自找麻烦,但车夫却主动扶着老女人,走向巡警分住所。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了我对车夫又开始的不满,继而自愧,最终无比敬仰的心里变化过程。在小说的结尾,作者这样写到:“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有时反而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由此可见,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在作者的小说中,本小说是最短的。线索也极单纯,但是它所蕴含的思想却其深刻。
综上所述,作者在表现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时,主要写出了两种类型,即已经觉醒的狂人和正在觉醒“我”。而在这两种类型,不论是哪一种,作者都赋予了极其深刻的意蕴。
纵观世界文学史,像鲁迅这样为数不多的小说作品获得了不朽地位的,恐怕并不多,这并是时代所决定的,而是因为鲁迅的小说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所决定的。鲁迅先生的小说,是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现代化起点要从五四时期算起。而他本人就是这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崭新的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小说现代化征途上迈出的第一步,所以说鲁迅的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及至世界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意义正在这里。
参考文献:
1、罗克《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呐喊(二)》 新华出版社2002-1-1版
2、顾振彪《解读呐喊·朝花夕拾》京华出版社2001年1月
3、周作人《关于鲁迅》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鲁迅《<总退却>序》《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版
5、《艺术与生活》周作人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6、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版
7、邵纯《思想巨人鲁迅》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王岳川主编:《女权主义文论》第20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向阳 文珍《鲁迅新画像》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版
10、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9月第1版
参考论文:
1、雷霖.意义的焦虑——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个体性考察[学位论文].2005华中科技大学;
3.胥斌.复调艺术语境中鲁迅对知识分子人格的塑造 [学位论文].2006 浙江大
4.黄悦.阶级革命与知识分子人格——重论鲁迅的“第三种人”观.[期刊论文].文史哲,2009年2期 ;
5.田承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精神危机启示录——以《呐喊》《彷徨》为例.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6.周怡.面对自我的怯懦与伪饰——鲁迅笔下现代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及其与作者自我的关系[期刊论文].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6期;
7.曹禧修.“诊者”与“治者”的角色分离——论鲁迅现代知识分子角色的再定位[期刊论文].文学评论,2006年3期;
8.胡健.从“孔乙己”到“新青年”——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意象系列的解读[期刊论文].名作欣赏,2005年24期;
9.张学军.痛苦的灵魂 悲愤的心音——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期刊论文].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期;
10.金玲.鲁迅小说色彩与知识分子形象[期刊论文].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