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女性形象的再认识

时间:2019-05-13 10:0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笔下女性形象的再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笔下女性形象的再认识》。

第一篇:鲁迅笔下女性形象的再认识

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高级中学 井永战

邮编:710089 内容要点

祥林嫂为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女性形象。她具有勤劳、善良、质朴的品质,处于社会下层,对封建制度对她的迫害进行了一定的反抗,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经济压迫和精神摧残。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许多读者读了这篇小说,没能被祥林嫂的悲剧所打动,过后感情上更是远离了祥林嫂,那么怎样让读者从感情上走近祥林嫂呢?

下面从小说的构思、道具、祥林嫂反抗的性质、结果、形象的典型意义、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来了解人物的感情世界。

祥林嫂形象: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提出了妇女命运问题,这个形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阅读中要充分挖掘小说的情感因素,要善于寻找巧妙的切入点,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心灵的“情”弦,一旦心灵的“情”弦鸣响,情感的火苗燃起来,那么这个形象就会在你的心中迸射出生命的活力。无疑也会大大的了解祥林嫂,从感情上就会走进祥林嫂。

祥林嫂为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女性形象。她具有勤劳、善良、质朴的品质,处于社会下层,对封建制度对她的迫害进行了一定的反抗,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经济压迫和精神摧残。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许多读者读了这篇小说,没能被祥林嫂的悲剧所打动,过后感情上更是远离了祥林嫂,那么怎样从感情上走近祥林嫂呢?

下面从小说的艺术构思、祥林嫂反抗的性质、反抗的结果、形象的典型意义、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来了解祥林嫂的感情世界。

一、从艺术构思上看,祥林嫂是一个生命里没有春天的苦命人儿。

祥林嫂从来就没有获得过春天般的温暖,她丧夫、再嫁、失子、死去几个关键情节都是在春天发生的。

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最低,而一个寡妇的处境更艰难,更何况“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由于丈夫“比她小十岁”,没有留下后代,“夫死从子”之路与她无缘。再说婆婆也不会把她这个“克星”留在家里,无子守寡,此路不通,摆在祥林嫂面前的是一条受人唾弃的改嫁之路。但“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不能自作主张。只能由夫家人任意摆布,即象商品一样被卖掉。看来春天是不属于祥林嫂的,春天也不会带给她温馨与柔情,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她的一生里将是没有春天的一生。

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于是她逃到鲁家后,非常勤快,然而“新年刚过”的一天,祥林嫂到河边去洗米时,突然被婆家人用极其野蛮的手段,像对待牲畜一样,生擒死拖,把她抢了回去,从卫婆子口里我们知道“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老六”,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不难看出她是在春天被迫再嫁的。尽管当时她一路的嚎哭、叫骂,“喉咙哭哑了”,“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拜不成天地”,可结果还是被他们“七手八脚得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春天,对于她简直就是灾难,春天,带给她的是疯狂的人格侮辱,春天,是她心灵备受摧残。

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祥林嫂被迫改嫁后,幸运的做了母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祥林嫂有了儿子,便取得了做人的权利。可“天有不测风云”,贺老六不久“断送在伤寒上”第二次丧夫又给她精神上一个沉重的打击。“幸亏有个儿子”这唯一的的亲骨肉,是她生命里仅存的一丝春光。但“祸不单行”、“春天快要完了”的一天,孩子竟“给狼衔去了”,命运之神不公平的从她怀里夺走了仅有的一丝春光。儿子死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这个悲惨的情节再次发生在春天,而且随着“春天快要完了”,她的生命也将结束。

4、迎春之日,凄惨死去。祥林嫂再次来到鲁家,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四婶四叔柳妈对她的态度完全变了,沦为乞丐后,她的遭遇更是凄惨,常常连饭也要不到,最后带着对生的痛苦,对死的恐怖,在鲁镇祝福声中,在遭受了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之下凄然死去。四叔的“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时候正是万家欢乐、全家团圆的时候,而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连春意都未来得及享受,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人生的历史舞台,贫穷悬殊,反差巨大,这一结局的安排是祥林嫂的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从道具、服饰上看,“开裂的竹竿,破碎的心”,“白头绳,表孝心”。鲁迅的作品,道具设置是非常独特的。祥林嫂一出场,一股浓浓的悲剧情调沉重的袭人心鼻。除了得力于作者细致的肖像描写之外,还要归功于作者精心制作的道具:竹篮、破碗、裂竿,“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个形象鲜明独特,极具个性化,人们的脑海里不由得会浮现出凄苦的乞丐形象,极其简单的道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碗“破而空”生活凄凉可想而知,竹竿下端“开了裂”可见沦为乞丐的岁月之长,读罢,怎能不让人心碎悲伤、怜悯。祥林嫂在鲁镇一露面:“头上扎着白头绳”,第二次:“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借此,我们很容易看出她的寡妇身份,表明她是死去的祥林的妻子,这一定位十分重要。头上的白头绳,把她的悲剧命运揭示出来了,注定了祥林嫂一生将在这个名份下生活,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扎上白头绳向世人宣告自己是个灾星,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她苦苦蓄钱捐了门槛,可仍然消除不了白头绳带给她的灾难,带给她心灵的创伤,这样一位妇女,活着毫无自主权,死了还要受人唾弃,生得痛苦,死得恐怖——多么悲惨的命运啊。这一细节是对封建礼教吃人的有力控诉。

三、病态的社会、人们,把祥林嫂推向深渊。

祥林嫂生活在清末,祥林嫂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劳动妇女的悲剧。

当时封建礼教仍在吞噬着人们,二十六七岁的祥林嫂嫁给了十六七岁的祥林,这是一种落后而残酷的畸形婚俗,江浙一带称之为等郎媳,正象当时民谣所说的那样:“二十岁大姐十岁郎,夜夜困觉抱上床。说他夫来年太小,说他儿来不喊娘。”可以看出等郎媳是多么的尴尬和辛酸,祥林嫂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使得“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只能用无尽的劳动为自己透一口气。

当时的人们冷漠、麻木、自私、愚昧。祥林嫂不被鲁镇所接纳,也是由于当时被封建礼教严重毒害的人们的存在,“夫为妻纲,好女不嫁二男”的夫权思想,可容忍贞洁的寡妇,但却不能容忍再嫁的女人。足以看出当时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人们。这样的社会这样的人们酿造了祥林嫂的悲剧性格。这就是祥林嫂所生活的环境。这种环境也是祥林嫂悲剧的一个根本原因。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思考,揭示祥林嫂悲剧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曾说过:“人,归根到底,„„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祥林嫂为什么会死,以及死后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同情,显然与周围的人有密切的关系。如下图: 四叔四婶 冷酷 残忍 婆家人 强抢 祥林嫂 嘲讽奚落 鲁镇人

我 同情不愿介入 误导同情 柳妈

除了四婶、四叔、婆家人思想行动上对祥林嫂直接迫害外,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她终遭遗弃,无人问津的原因。当祥林嫂以再嫁再丧的身份再次来到鲁镇时,鲁镇的人没有叫她“贺六嫂”,而是依旧叫她“祥林嫂”。其声调的阴阳怪气表明世人对她再嫁的身份的否定和非难,并用“祥林嫂”这一永久的称谓对她进行精神鞭笞。柳妈的同情、误导更加重了她的精神负担,使她欲生不能,寻死又不敢。

祥林嫂一生受尽压迫侮辱,在精神方面所受的毒害尤其厉害,虽然她不甘于屈服,然而她面对的不是青面獠牙一望即知的恶霸,它所处的环境甚至充满了“平和”的祝福之祥气,正如“四叔”书房装饰的朱榻大“寿”字以及对联所显现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祥和气氛一样,她所处的环境很具虚伪性,可谓杀人不见血。

鲁迅在小说中展示了整个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通过这些典型环境的描写,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指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祥林嫂不仅经济上受剥削摧残,而且又受到了肉体上,精神上的折磨。从小说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她反抗的性质以及悲剧色彩是不同的。

四、反抗的性质盲目的,结果是惨重。

祥林嫂的反抗,为了逃避婆家的难堪虐待,她到地主家帮工;为了反抗婆家的捆绑再嫁,她进行了出格的挣扎;为了摆脱灵魂上的迷信枷锁,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临死前大胆的怀疑灵魂的有无。这些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因为她被卖改嫁时的出格反抗是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是受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男”等封建伦理思想的毒害;她之所以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临死怀疑鬼神有无,是她听了柳妈的迷信话语,怕死后被据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因此,她的反抗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她的抗争是为了做稳奴隶的抗争,她的抗争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色彩。抗争的结果不是跳出“苦海”进了“狼窝”,就是怀着这种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当祥林嫂再次来到鲁家,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四婶四叔柳妈对她的态度完全变了,沦为乞丐后,她的遭遇更是凄惨,常常连饭也要不到,最后带着对生的痛苦,对死的恐怖,在鲁镇祝福声中,在遭受了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之下凄然死去。四叔的“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时候正是万家欢乐、全家团圆的时候,而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连春意都未来得及享受,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人生的历史舞台,穷富悬殊,反差巨大,这一结局的安排是祥林嫂的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五、典型意义不同

由于祥林嫂反抗的性质和结果不同,因而这个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典型意义也有所不同。《祝福》里的祥林嫂受着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的束缚,所承受的压力远比我国古代妇女多得多、重得多。试想,对于一个只求生存的祥林嫂来讲,如果没有婆婆的势利,凭她的勤劳和“顺眼”,很有可能会在鲁四老爷家干下去,而不至于被卖再嫁,再遭厄运;夫死子亡后,如果不是贺大伯赶她,也许会在贺家凹度过残生的;再到鲁镇后,如果不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鲁四老爷在精神上的摧残,她也不会精神麻木、“不见伶俐”,也很有可能会在鲁镇苟且一生;如果没有柳妈的“善意”的指点,她也不会那么快就走上末路,以至于临死也未能摆脱死后的恐惧。可以说封建礼教全方位的压力把祥林嫂一步一步逼到绝境,终至沦为乞丐。当人们欢庆的时候,她却怀着对生的疑惑死的恐惧像“尘芥”一样被扫出世界。祥林嫂的悲剧,使人们看到套在脖子上的四条绳索。尽管她不断挣扎,表现了最大的韧性,依旧冲不破罗网,争不到一个普通人-----实际上也就是鲁迅小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的资格。作品的深刻意义还在祥林嫂在鲁四老爷等封建势力迫害下,周围的人不但不同情她,反而蹂躏她、践踏她,反而对她的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如丁玲所说的那样:“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她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像柳妈就是因同情祥林嫂而给祥林嫂“增加痛苦”的一个。病态的社会以及病态社会的人们的存在造成了祥林嫂悲剧,所以说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悲剧。正因如此,祥林嫂的悲剧在引起人们的同情之后便是凝重的沉默,是那种不是灭亡就是爆发的沉默,是于无声处的惊雷。

六、社会效应上看,祥林嫂更值得同情。

典型意义的差异必然导致社会效应的不同。刘兰芝等古代妇女形象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一千多年,其反封建礼教的思想对封建势力并无多大震动,封建势力照常发展,且年久愈深,到祥林嫂时代积重难返。倒是那些古代妇女形象出现后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来出现了杜丽娘(《牡丹亭》)、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形象。而鲁迅笔下的这个形象出现只有几十年,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势力便被推翻了,中国妇女也完全摆脱了封建礼教这一精神枷锁。我看,这一结果与鲁迅在小说里塑造的这个女性形象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劳动妇女长期以来受着封建礼教的迫害和摧残,尤其是经过宋明理学者的大肆宣传,而到清末的祥林嫂、爱姑、子君时代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祥林嫂的命运比刘兰芝等古代妇女要悲惨的多。而统治者最残酷的时候,也就是它们即将崩溃的时候,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鲁迅应运而生。他把妇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来写他写的妇女问题的小说,比之于同时代的作家写的妇女问题的小说,有着更为丰富、深刻的内容,和更为高出的思想境界。其中重点是他以妇女问题为突破口,在解剖中国社会,解剖它的组成细胞——家庭,从而探索改革中国社会的道路。当然也包括妇女解放的道路。在探索中,他把妇女的命运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进紧紧联系在一起,把解放妇女,反对封建礼教和反对整个封建制度联系在一起,他“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忧国忧民的思想驱动下,毅然弃医从文,挥笔呐喊,写下了《祝福》为代表的一系列反封建礼教的文章,《祝福》让人们“于无声处”听到了“惊雷”,毅然的举起了反封建的旗帜。

在祥林嫂身上他不但写了封建制度加给他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种种绳索和毒害,不但写了他的悲苦生活,而且写了他的反抗和觉醒,开始显露了蕴藏于她本身的反抗力量;祥林嫂这个形象给人以希望,而且预示了妇女解放的道路是无可阻挡地向前发展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祥林嫂这个形象的悲剧里可以看出,妇女要获得完全自由,个性要解放,经济上必须独立、政治上必须自由,她的悲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处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迫下,最终惨剧发生。由此可以看到,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地位低下,完全没有自己的权利,鲁迅先生就是要揭示她们的悲苦生活,帮助她们寻找出路,争得做人的权利。在鲁迅的二十五篇现实小说中,有三分之一多是以反映妇女悲苦生活和妇女解放斗争为主题或内容的。它们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了妇女问题,塑造了一系列活生生的妇女形象,让她们以各自血淋淋的伤痕、酸苦的泪水,走过读者面前,从而揭示那黑暗的底层生活,这些形象既是独立的,又有其内在的联系性。

总之,在阅读中要充分挖掘小说的情感因素,要善于寻找巧妙的切入点,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心灵的“情”弦,一旦心灵的“情”弦鸣响,情感的火苗燃起来,那么这个形象就会在你的心中迸射出生命的活力。无疑也会大大的了解祥林嫂,从感情上就会走进祥林嫂。

第二篇: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摘要:在鲁迅的二十五篇现实小说中,以反映女性悲苦生活和妇女解放斗争为主题或重要内容的达三分之一多。鲁迅对这些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表现了对妇女问题的深切关心和对中国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在鲁迅的《明天》《祝福》《离婚》和《伤逝》等一系列小说中,他成功的塑造了单四嫂子、祥林嫂、子君、爱姑等众多生动、深刻而富有典型意义的的旧中国妇女形象。鲁迅这些描写旧中国社会妇女悲苦生活的作品,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妇女悲剧命运的主题,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本文将从鲁迅作品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入手,着重分析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从中探讨她们悲剧命运的必然成因和作者对解决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女性形象 悲剧命运 反抗 解放道路

Lu xun's novel of the image of the tragic women Abstract: Lu xun is a China's great realism writer, for the old days of women to give a lot of attention.In his 25 article in the novel reality, and a third on the women's life and bitterness women reflects women's liberation struggle for the theme or important content.Lu xun caused these women to the tragic fate of ideology root social origins and made extensive and in-depth explor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our deepest concern and women of Chinese social problems unique insight.In lu xun's “tomorrow” “blessing” “divorce” and “death” and so on a series of novel, the success of his shape single four sister-in-law, XiangLinSao, zijun, love the gu and many other vivid, deep and rich typ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women's image.Lu xun these description of the works of many women image of China, the Chinese history of literature describing the tragic fate women theme, push it to a whole new level,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even the world literature has ushered in a new era.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a few lu xun's representative female tragedy and their image struggle, to get everybody to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s of the old society, women's liberation

Keywords: Lu Xun's novels

female image

tragedy

oppression

resistance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专制,提倡民主”成为这个时期最响亮的口号。女性解放运动随之兴起,反封建礼教,追求女性解放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鲁迅对于女性解放问题也给予很大关注。他的小说创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妇女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对于妇女,特别是旧中国劳动妇女命运的深切关

第1页 注。她们中的典型人物是:《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祝福》中的祥林嫂,《离婚》中的爱姑,《伤逝》中的子君。鲁迅的小说引起了无数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他们对鲁迅描写女性的小说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有的是探讨其艺术性,有的是阐述其思想内涵,有的则是从中分析社会根源。本文将从分析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形象入手,从中探讨她们悲剧命运的种种原因以及作者对解决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路。

一、悲剧命运的成因

(一)、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迷信思想作祟

鲁迅作品中造成女性悲惨命运的成因有很多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她们处在一个封建礼教思想无处不在的社会,几千年封建礼教思想深深地扎根在社会大众的心中。封建礼教思想奴役着当时的所有人,他们不仅成为了封建礼教奴役的牺牲品,同时他们也充当着执行封建礼教的帮凶,是忠诚的执行者。封建礼教是他们衡量所有活动的标准。被封建礼教和其帮凶们屠杀的两位典型的劳动妇女:单四嫂子,祥林嫂。

单四嫂子,是鲁迅小说《明天》中的女主人公,是鲁迅在小说上创作的第一个妇女形象。没有社会地位的旧中国劳动妇女,虽然身上兼具着勤劳、善良、淳朴、宽厚的优良品质,然而由于政权、族权、夫权三座大山的压迫、束缚和毒害,她们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成为封建制度下任人宰割的羔羊。单四嫂子就是旧社会典型的劳动妇女,是中国旧社会农村“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妇女形象”。作为一个丧夫的女人,单四嫂子是勤劳的,她有着一门维持她们母子生计的手艺,封建礼教“从一而终”、“从子”的观念在她的思想中深深地植下了根,“据时下道德家的意见,来界定说,大约节是丈夫死了,绝不再嫁,也不死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的愈好,”[2]据此标准衡量,单四嫂无疑是一个很合规范的“节妇”,她每天从深夜起便开始张罗明天的生活,生活依然困苦。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成了一个巨大的牢笼,不幸的她认为遵从礼教的畸形的反人性的制度是天经地义的。作为一个可怜的母亲,单四嫂子的心中只有儿子宝儿,宝儿是她全部的希望和寄托,她辛苦劳作和生命的意义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她的“明天”就是三岁的宝儿,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然而她的宝儿突然生了病,单四嫂子慌神了,然而她只能想到去求神签、去许愿、吃单方,当宝儿的病情愈发严重时,她开始弃神明而去求医,然而遇到的却是个玩忽生命的庸医。这个可怜的女人竭尽所能来拯救自己的孩子,然而命运总是爱捉弄穷苦人,宝儿死了。这个“粗笨的女人”的信念和希望就是让儿子健康地活着,但儿子死了,唯一的精神擎天柱摧折了。她看不到自己悲剧的未来。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子,早已经麻木了,“她能想出什么呢?”已然什么也想不出来的单四嫂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不切实际的梦里了,只能把与宝儿再见面的想法寄托在梦里;她只能呆呆地“等候明天”,然而她的明天却早已注定好的,不是节妇便是烈

第2页

[1]妇。单四嫂子面临的一连串的不幸和打击,她竟然没有任何的不满和反抗,她只是一味的用迷信,用对命运的顺从、屈服和幻想改变或减少自己的灾难和痛苦。宋建元《鲁迅小说探微——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深沉探索》中所说“正如她的宝儿是被残酷、落后、冷酷的封建制度吞噬了,也是被她自己的愚昧、落后、迷信杀害了!她的灵魂正承担着对她来说还并不觉察,但却异常沉重、浓烈的痛苦!”[3]在封建思想的桎梏、封建礼教的枷锁、封建政权的压迫下,可以想象,明天,等候着单四嫂子的“只能是更沉重更无穷尽的痛苦和悲哀,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4]。是封建迷信思想造成了单四嫂子的悲剧,也是她自身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害死了她的宝儿。可以说单四嫂子是一个在封建势力、迷信思想荼毒下失去任何反抗能力的悲剧女性。

《祝福》中的祥林嫂同样也是一个淳朴、善良、本分的劳动妇女,与单四嫂子相比,她再寡失子,命运更为悲苦。任何历史人物的生活都离不开社会环境这个大背景。祥林嫂所处鲁镇是一个极为保守的地方,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人们严格的遵守着封建的等级关系,“三纲”“五场”的理学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强烈的迷信思想、伦理制度压制着人们,祥林嫂性格的复杂性皆源于此。祥林嫂最初的婚姻就是不幸的,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使她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首次丧夫不愿再嫁嫁,便逃到鲁镇打工。当帮佣的生活并没有使这个可怜的女人有任何不满,“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地劳作却使得她 “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对于奴隶般的生活她反而很满意。旧社会的妇女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力和机会,丧夫祥林嫂根本无法获得自由身,她的命运始终被别人牢牢掌控着。婆婆的再次出现,加深了她更为悲苦的命运。被卖改嫁,反抗的过程相当激烈,然而终究无法逃脱被迫改嫁的命运。和单四嫂子相比,祥林嫂在这点上可说是一个抗争命运的勇敢者。但是她的决绝的行动却充分体现了她深受传统的“从一而终”、“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观念的荼毒,“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4],人们早已把寡妇同贞烈联系在一起,再嫁就是不贞的表现。再嫁的祥林嫂过了一段比较舒心的生活,命运不济,随着丧夫丧子一系列的沉重打击,她再次回到鲁镇,做回帮佣的身份。她的再嫁本就是人们极为唾弃的,根本不为大家承认,她的二次婚姻只是人们口中的笑柄,她依然是“祥林嫂”的身份。《祝福》中具有代表性的“善女人柳妈”向祥林嫂灌输的再嫁女人到阴间锯身分与两个丈夫的言论带给了祥林嫂巨大的恫吓,她按照柳妈的指点,用她辛苦劳作积存的工钱再三央求庙祝,终于捐成了门槛,这时候的她大概以为完成了赎罪的大业,这时候的祥林嫂“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鲁四老爷与鲁四太太对她的道德歧视不是捐门槛这个行为就可以改变的,她仍然没有摆放祭器的资格。四婶的阻挡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祥林嫂所有的希望。在封建伦理制度的畸形制度下,祥林嫂任何企图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都是枉费工夫,这既说明了封建伦理观念的无比残酷,也说明了宗教迷

第3页 信所承诺的慈悲不过是一场欺骗而已。她的悲剧命运是封建礼教统治下的必然结果,迷信思想的荼毒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推手。

(二)、封建权威的压制和蒙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统治者依然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缺乏抗争意识的下层劳动人民,对于封建权威既恐惧、又极为迷信,因而极易受到封建权威的蒙蔽和压制,丧失主宰自己命运的独立性。旧社会女性抗争的失败,也源于收到封建专制权威的压制和蒙蔽。《离婚》中的爱姑在鲁迅小说中是一个颇为独特的女性形象。她的生活没有单四嫂子、祥林嫂那样贫困,她也没有孩子,她敢于同不公平的命运抗争,性格直爽,大胆泼辣。在鲁迅笔下的农村妇女中,她恐怕是最“骁勇善战”的一位了。她嫁到夫家去后,即使自己做到最好,“一礼不缺”,仍讨不到丈夫和公婆的欢心,更多的是挑剔和虐待。她哭着回到娘家,虽然也不想回夫家,但是也不想就此罢休。她强悍刚勇,以父亲和六个弟兄为后盾,狠狠与夫家斗了三年。甚至冲到夫家,将他们的灶头也给拆平了。爱姑勇敢的向夫权发起挑战,而且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旧中国,封建道德视一夫多妻为天经地义,男子休妻再娶是合理合法的。但爱姑却斩钉截铁的地说:“要撇掉我,是不行的,”她非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不可。但是这位敢做敢为的女将失败了,七大人一个喷嚏就将骁勇善战的爱姑震慑住了。泼辣的爱姑在象征着权威的封建伦理的维护者“七大人”简单的几句恐吓下,就乖乖的放弃了一直坚定不移的主张,顺从的与丈夫离了婚。

《离婚》中的七大人无疑是封建权威的典型代表,是一个“背后有县衙门的知县大老爷”撑腰的权威人物,他的言行被人们当做处理是非的标准。七大人是被人们高高捧着的权威,爱姑和众人一样,对于封建权威是极为忌惮的,在被自己美化的人物给出定论时,爱姑轻易的成了七大人陈腐主张的俘虏。爱姑的抗争激烈程度是极为罕见的,然而这种强势的抗争的最终失败却更加凸显了封建权威的蒙蔽性。勇敢泼辣的爱姑败在了封建权威的蒙蔽下,其他处境更低下的女性更难以摆脱封建权威的威慑和蒙蔽,更难以反抗不公的待遇,把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爱姑的惨败恰恰告诉我们,决定女性自己命运的缰绳必须要有自己把握,不要妄图期望封建权威为自己维护公平,女性的解放一定要依靠自己来完成。

(三)、爱情的束缚和经济地位的不独立

鲁迅对于社会众多女性都有关注,尤其是后期的作品中,更多的关注了那些受新思想影响的知识女性。《伤逝》中的子君是以一个知识女青年的身份出现的,她有文化修养,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渴望获得恋爱的自由,获得婚姻的平等指引着子君逃离封建大家庭,“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勇敢的呼喊无疑是对封建礼教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子君的宣誓是对封建思想的控诉和轻视,是争取婚姻自由的标志,是勇敢的踏出女

第4页 性解放的第一步。子君的先进性就在于她勇敢的踏出了第一步,然而随之也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子君的爱情观不仅导致了她的爱情悲剧,也成为加速她悲剧命运的助推器。追求自由的爱情是子君走出传统家庭的最大动力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子君对于爱情抱着过高的期待,爱情在她的生命中最为重要。当爱情梦破裂时,子君的死亡结局也不难想象。男人和女人对待感情的态度是有很大差别的,涓生对待子君的感情起伏尤为强烈。最初的相识阶段,感情极为强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居在一起的两人渐渐有了嫌隙,涓生对待子君从初始的热恋变得反感,疲于应对。当面临经济上的困难时,他竟然视子君为拖累,认为是子君束缚了他的生存和发展。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依,经济上的困窘造成了主人公爱情幻想的破灭,加剧了命运的恶化。经济和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面包的爱情注定是要走向失败的。

(四)、看客们的助推

鲁迅说:“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5]这段话是鲁迅对于其小说中的看客们的一个深刻描绘。国人的冷漠自私和种种丑陋形象无不表现在众多的看客形象中。

对于贫苦的孤儿寡母,“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之流,没有任何同情,更多的是极为下流的调戏。甚至在单四嫂子抱着孩子去看病时,蓝皮阿五也不放弃调戏的机会。“他便伸开胳膊,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中间,直伸下去,抱去了孩子。”还有一个“好心”的王九妈,她无懈可击的帮着单四嫂子处理宝儿的后事,尽心竭力,前后张罗,然而王九妈的深谙人情世故,她的帮忙却少了那么些真诚的情味。在可怜的母亲不肯死心的盖上孩子的棺材时,“幸亏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气愤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开她,才七手八脚的盖上了。”王九妈的热情照料下透出的冷漠无情让我们寒心。甚至是单四嫂子的邻居们,“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 “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仿佛是“热情”的邻居们,其实是极为自私的看客们,在这种时候,还是念念不忘获得好处。

《祝福》中对于看客们的刻画就更加的淋漓尽致了。穷苦人的不幸命运在鲁镇人们的眼中不过是茶余饭后的笑谈,极为冷漠,无比残忍。祥林嫂丧子的故事,最初能够引起看客们中的反响,女人们“还会陪出许多眼泪来”,这些看客们并不是真的同情,而是把祥林嫂丧子的故事当做一出情节悲惨的戏曲在欣赏罢了。“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听完以后,“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当别人的悲苦故事被大家熟知,已无新鲜感时,这些冷漠自私的看客们发起了更为残酷的冷嘲热讽。正如小说中所写:“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鉴赏了许多天,早已成为了渣滓,第5页 只值得厌烦和唾弃。”这是看客们彻骨穿心的冷漠,是一种失去良知的精神麻木。他们也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推手,对于祥林嫂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伤逝》中“擦着雪花膏的小东西”和“挤成平面的老东西”无一不是冷漠自私的看客形象,他们也是造成子君悲剧命运的推手。

(五)、自身性格缺陷和爱幻想毛病

如果说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权威造成了鲁迅小说中女性命运悲剧的外在杀手,那么这些女性自身的性格缺陷和爱幻想的毛病则是造成了其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

《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和《祝福》中的祥林嫂,她们都是中国底层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勤劳、善良、逆来顺受。她们也有自己的缺点,麻木,愚昧,懦弱,她们深受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的荼毒,她们无力反抗也不懂得如何反抗。她们在遇到命运的不公平待遇时,总是幻想着神灵能够解决她们的问题,幻想着神灵可以拯救她们。当神灵起不到作用时,祥林嫂们只有悲惨的走向死亡。

比起幻想神灵起作用的单四嫂子和祥林嫂,爱姑和子君两个人的幻想却与她们截然不同。爱姑对封建权威抱着极高的幻想。她幻想着封建权威可以为她的遭遇的不公正的婚姻主持公道,她内心的轻敌和爱幻想的毛病像两把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自己,当七大人宣布“评理结果”时,幻想着七大人能够为她评理伸冤的爱姑方寸大乱,她满眼惊疑和失望的光:“怎么连七大人„„”封建权威的话浇灭了爱姑的幻想,爱姑心有不甘的同夫家互换了“红绿帖”,与丈夫离了婚,爱姑成为了一个彻底的惨败者。子君的幻想完全是对于自由和爱情的幻想。她幻想着从叔父的封建大家庭逃出来就如她所说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幻想着能够和涓生建立一个“独立的家庭”,她以为冲出了封建家庭的牢笼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就是实现自由的标志,她以为常常回忆爱情初始的画面就能使爱情时时更新,其实,她只不过从封建大家庭的“傀儡”变为了“独立小家庭”的“傀儡”,成为了爱情的“傀儡“。在子君的爱情婚姻生活中,并不缺乏令人怀念的美好,然而却极为短暂。当现实残忍的伸出戈矛时,所有的幻想只是瞬间破灭的泡沫,根本不堪一击。当幻想落入了现实生活的荆棘中,面对着生活中经济的窘迫和爱情的危机时,子君的悲剧早已注定了。子君的最终死亡和她的幻想破灭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对悲剧命运的反抗

旧中国底层的妇女经历了种种非人的待遇,既有社会的责任,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鲁迅以其独特的视野和锐利的笔锋把封建礼教的罪恶和妇女们的屈辱如实地反映出来,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女性懵懂的自我觉醒,更让我们看到旧社会中底层女性反抗不公命运的极为艰难的过程。

第6页

(一)、劳动妇女的反抗

长期以来,研究者对《祝福》中祥林嫂的的反抗是持肯定态度的。祥林嫂最初的打工来养活自己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可是这种微小的愿望却不能被被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容忍;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她依然一次又一次的试图反抗,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祥林嫂悲苦的反抗斗争主要由主要由逃、撞、捐、问四个层次构成。

祥林嫂在第一次丧夫后,为了不受严厉婆婆的虐待,她勇敢的逃出去做工。“在笼罩着浓重的封建思想的旧社会,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敢于冲破家庭统治的囹圄,独自逃出来,依靠劳动度日,这无疑是一种维护人的尊严的抗争,它充分反映祥林嫂用于追求美好生活和反抗不公平待遇的倔强性格。”[6]祥林嫂的“逃”体现了对于封建礼教的抗争。祥林嫂在被婆婆卖到贺家墺再嫁时,她的抗争尤为激烈,额角的伤痕就是她反抗的标志,她的反抗里包含着很大一部分对“失节事极大”的礼法的遵从,但是也有对自己被买卖的遭遇的强烈抗议。她的“撞”的行动,兼具着反封建和封建思想的因素。再寡失子的祥林嫂惧怕柳妈告诉她的阴间分尸的事情,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捐门槛能够甩掉压在身上的包袱,获得人们的认可,希望能够拥有大家一样的平常生活,这样的思想和渴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她的捐门槛却是带着迷信思想的,她争取的权利也只是坐稳的奴隶的身份而已。所有的努力都不奏效,她依然没有得到鲁四老爷的认可的时候,她几近绝望了,然而她却发出了“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这样的疑问,表现了她勇敢的叛逆,她已经开始对天经地义的神权发出质疑。

爱姑的反抗则是令人震惊的。爱姑的反抗更多的带有主动和强势的成分,她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离婚》中的爱姑,是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的。爱姑与单四嫂、祥林嫂一样也是普通的劳动妇女,但是她却有主动反抗的意识,而且也更猛烈、更长久。爱姑在与夫家斗争的初期也取得了一点胜利。这当然也跟她不错的家庭背景有关,正如文中说:“我们虽然是初会,木叔的名字却是早已知道的,胖子恭敬地说。”她的反抗正是有了家庭的支持才能得以继续,也因为参杂这些原因,使得爱姑的抗争有了新的进步。爱姑是在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中长大的,很多行为在家里是被宽容的。她十五岁嫁到施家,“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然而,环境极其容易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当丈夫“姘了一个小寡妇”,要把她抛弃时,她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勇敢和泼辣,她坚决不认可丈夫的行为,并坚毅的与之斗争。男人另觅新欢的行为在旧社会仿佛是极为寻常的,没有什么不妥的,可怜的女人们对丈夫的寻欢行为都是敢怒不敢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爱姑却不接受丈夫“姘上了小寡妇”这种行为,当公婆也站在丈夫一边时,她果敢的与夫家坚持了三年斗争,爱姑的据理力争逼得夫家向封建权威慰老爷求助。慰老爷提出施家赔八十元,劝她“走散好”的建议在爱姑那里根本不奏

第7页 效。慰老爷是偏袒夫家的行为更加坚定了爱姑的抗争,她坚决地要和夫家斗争到底,“要闹得他们家破人亡”。可以说爱姑的这些反抗都是值得肯定的,是对以往妇女反抗的大突破。施家又向另一位权威人物——七大人发起求助。爱姑在见七大人之前是占尽上风的。在封建权威面前,她把自己在夫家遭遇的种种不公一一陈述。爱姑的激烈的反抗行为虽然最终失败,然而却让我们看到了女性自我解放的觉醒意识。《离婚》中的爱姑仍然是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仍然是在受到不公的待遇后奋起反抗的,而且依然也是以悲剧结束。爱姑是受到辛亥革命影响的具有一定平等意识的又被压迫的农村妇女的代表,在她身上体现出了敢于同封建伦理斗争的精神。爱姑的反抗的直接原因是丈夫要遗弃她,而她完全符合传统妇道标准,她认为丈夫抛弃她没有任何理由。爱姑的斗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她的抗争具有很大的幻想性,她对维护封建统治的七大人心存幻想,她没有意识到七大人根本不可能反对维护自己权威的封建伦理,他装腔作势的恐吓确实起到了作用,强悍的爱姑也不得不顺从,以“走散”结束。爱姑的斗争,比起祥林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她有不示弱的勇气,用于抗争,这对她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鲁迅先生塑造的爱姑形象,是一次大的突破,是女性争取自身权利和平等的一大尝试,但也反映了农村妇女命运的悲惨和反抗的艰难。

(二)、知识女性的抗争

子君是“五四”时期的一个“新女性”,她在“五四”思潮的影响下,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桎梏,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人生权利。在封建思想严重束缚人的头脑的当时,是难能可贵,令人敬佩的。子君的反抗和觉醒,具有主动意识和理论指导,是妇女解放的新阶段。子君生活的社会依然没有摆脱封建思想影响。专制的家庭,严厉的父亲和胞叔,都是阻碍她寻求新生活的障碍。但子君是一个勇敢的知识青年,深受“五四”新思想、新道德的感召,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从旧的封建家庭走了出来,她“目不斜视地骄傲地”来到会馆,听自己心爱的人“说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为了扫除新生活的障碍,获得恋爱婚姻的自由,子君决绝的与家庭决裂,组建了属于她们二人的幸福小家庭。他们取得了小胜利,然而悲剧也就从此开始。那个时代和社会根本不会允许青年自由恋爱,在子君与涓生从开始结合,就面临着众叛亲离,被社会孤立。所有相识的人都与他们断绝了往来。最终涓生被辞退而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从客观上加剧了他们感情的破灭。经济上的拮据,使得涓生开始对子君过分关注家庭生活的行为产生不满,涓生还觉得子君成为他的拖累,最终以涓生“我已经不爱你了”宣告二人恋情的结束,而子君在随父回家后不久便凄惨死去。子君开始在走出来时,给予我们莫大的希望,她有理想,有自己追求的目标,有武装自己的新理论,并知道拿起个性解放,恋爱自由与封建伦理进行坚决斗争。可是,强

第8页 大的封建势力打压下,他们先是被社会孤立,然后又被迫失去经济来源,被一步步逼上绝路。子君的失败给我们巨大的震撼的同时,也使得我们明白,在封建势力的大牢笼中,任何个人的反抗终将是失败的结局。封建思想早已在当时人的头脑中占据重要位置,即便是勇敢出走的子君,也深受封建女子“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的影响,置自己与柴米油盐为伴的的生活中。子君的可贵之处在于勇敢的反抗和自我觉醒的意识,她积极的接受进步思想,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于抗争的精神。

三、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

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个形象迥异的女性,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旧社会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对广大女性的各个方面的摧残,见识了封建制度对妇女人生、命运的牢牢钳制,使得无数的悲剧故事在女性身上上演着。

鲁迅通过小说的形式探讨妇女解放道路的认识是极为深刻的:妇女要解放,必须解放思想,实现人格独立;必须要自立自强,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首先取得政治上的翻身,经济上的独立权;要达到解放的目的,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必须进行深沉韧性的战斗必须与整个社会的解放融合在一起。”[7] 鲁迅先生对于女性解放问题所作出的努力为后来的中国女性走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女性开始勇敢的加入到解放祖国的事业中来,开始独立的参与到社会公共劳动中来。众多的男性开始认识到女性的社会价值,开始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改观。中国的女性渐渐摆脱“男主外,女主内”的旧思想,开始摆脱原来那种单纯的家庭主妇、相夫教子的社会形象,更多的开始走向社会,走向劳动岗位,主动去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担负起家庭和社会“半边天”的重要角色。

当然,女性解放问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的,中国女性的解放还要走很远的路,挫折也在所难免。当今的社会,仍然存在着对女性的不公平现象:就业中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很多男性在择偶时依然要求女性担当“家庭主妇”的传统角色,并且排斥女性进入职场;女性在社会中作出的成就容易遭到非议。当今女性面临的众多问题既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更离不开女性自身的因素。当今的很多女性仍然面临着很多束缚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很多女性缺乏独立性,把男人当做生活的依附,“小三”“二奶”的出现无不显示出女性的不独立;不愿意参加公共劳动,甘于充当家庭主妇的角色,缺乏进取心;缺乏为自己争取社会权利的呼喊和努力。

对于当今的女性问题,我们需要社会给予女性以正确指导和包容,我们需要广大男性思想上的改变,我们更需要广大女性群体通过自身的思想上的彻底转变和努力来解放自己,通过参加社会劳动来获取平等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做自强独立的现代女性。

第9页 注释: [1]叶开.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分析.网易网(文化频道 非常文青),2005.[2][5]鲁迅.坟·我之节烈观.漓江出版社(第1版),1990.[3][4]宋建元.鲁迅小说探微——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深沉探索,2001.[6]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35.[7]袁泉.熟悉的陌生人——浅析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7.参考文献: [1]印晓红.谈鲁迅的妇女观及其笔下的女性形象.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01.[2]吴成年.论鲁迅小说中女性的三种生存困境,2001.04.[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5.387.[4]郭红.论鲁迅小说女性形象的悲剧性.邯郸师专学报,1995.01.[5]刘项.反抗 屈服 死亡——鲁迅笔下女性形象的异途同归.北方论丛,1992.02.[6]袁盛勇、张桂芬.《离婚》的叙事分析及其文化意蕴.鲁迅研究月刊,2003.05.[7]张冬梅.反抗 屈服 死亡——试析鲁迅笔下女性形象异途同归的原因.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01.[8]邹海燕.妇女解放要从自身做起——试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02.[9]蔡雪岚.谈鲁迅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06.[10]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35.第10页

第三篇:鲁迅笔下祥林嫂形象的再认识

鲁迅文学研究:

题目:

班级:文学院

姓名:邓

学号: 成绩:

鲁迅笔下祥林嫂形象的再认识07级4班

丽 200702140404

鲁迅笔下祥林嫂形象的再认识

内容摘要:祥林嫂是鲁迅的《祝福》中的女性形象,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妇女的经济枷锁和精神摧残,“暴露了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憋害”。[1]但许多读者赏析了这篇小说,没能被祥林嫂的悲剧所打动,过后感情上更是远离了祥林嫂,那么怎样让读者引起祥林嫂悲剧的共鸣呢?本文将从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以及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来深入走进祥林嫂的悲剧世界。关键词:鲁迅 祥林嫂 再认识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他灵魂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鲁迅的精神成为我们民族走向现代化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从最具体、最普遍的社会感应和现实考察中激发出的主体意识,表现出人道主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现为对现实实行文明启蒙和现代化改造的意志。鲁迅的人文精神成为中国知识分子重要的精神支柱和文学精神的重要构成;二是鲁迅辉煌的创作成就,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础。[2]小说《祝福》便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下面让我们走进祥林嫂的悲剧世界。

一、艺术构思巧妙 苦命人儿悲惨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典型的环境描写和生动的情节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祝福》这篇小说中,主人公祥林嫂从来就没有获得过春天般的温暖,她丧夫、再嫁、失子、死去等几个关键情节都是在春天发生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巧妙的艺术构思中。

(一)、丽春之时 祥林夭折

“她是春天没有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最低,那么一个寡妇的处境更艰难,更何况“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由于丈夫“比她小十岁”,没有留下后代,“夫死从子”之路与她无缘,再说婆婆也不会把她这个克星留在家里,无子守寡,此路不通,摆在祥林嫂面前的是一条受人唾弃的改嫁之路。但“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的她不能自作主张,只能由夫家人任意摆布,即像商品一样被卖掉。

(二)、孟春之时 被卖再嫁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她依然选择了“名誉”权,即永远的有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于是她逃到鲁家后,非常勤快,然而“新年刚过”的一天,祥林嫂到河边去洗米时,突然被婆家人用极其野蛮的手段,像对待牲畜一样,生擒死拖,把她抢了回去,从卫婆子口里我们知道“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老六”,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不难看出她是在春天被迫再嫁的。尽管当时她一路的嚎哭、叫骂,“喉咙哭哑了”,“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拜不成天地”,可结果还是被他们“七手八脚得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

(三)、暮春之时 痛失爱子

祥林嫂被迫改嫁后,幸运的做了母亲,便取得了做人的基本权利。可天有不测风云,贺老六不久“断送在伤寒上”,第二次丧夫又给她精神上一个沉重的打击。“幸亏有个儿子”这唯一的亲骨肉,是她生命里仅存的一丝春光。但祸不单行、“春天快要完了”的一天,孩子竟“给狼衔去了”,命运之神不公平的从她怀里夺走了仅有的一丝春光。儿子死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这个悲惨的情节再次发生在春天,而且随着“春天快要完了”,她的生命也将结束。

(四)、迎春之时 凄惨死去

当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四婶、四叔和柳妈对她的态度完全变了。祥林嫂沦为乞丐后,她的遭遇更是凄惨,常常连饭也要不到,最后带着对生的痛苦,对死的恐怖,在鲁镇祝福声中,在遭受了一连串的致命打击、迫害、摧残之下凄然死去。[3]这时候正是万家欢乐、全家团圆的时候,而祥林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竟连春意都未来得及享受,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人生的历史舞台。

二、道具服饰独特 悲剧情调袭人

小说《祝福》中的环境描写非常典型。笔者认为,小说中有三个方面的描写很富有特色:

(一)、道具设置 异常独特

祥林嫂一出场,一股浓浓的悲剧情调沉重的袭人心脾。除了得力于作者细致的肖像描写之外,还要归功于作者精心制作的道具:竹篮、破碗、裂竿。“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个形象鲜明独特,极具个性化,人们的脑海里不由得会浮现出凄苦的乞丐形象,极其简单的道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碗“破而空”,生活凄凉可想而知,竹竿下端“开了裂”,可见沦为乞丐的岁月之长,读罢,怎能不让读者心碎悲伤、怜悯。

(二)、服饰典型 人性冷漠

祥林嫂在鲁镇一露面就“头上扎着白头绳”,第二次“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借此我们很容易看出她的寡妇身份,表明她是死去的祥林的妻子,这一定位十分重要。头上的白头绳,把她的悲剧命运揭示出来了,注定了祥林嫂一生将在这个名份下生活,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扎上白头绳向世人宣告自己是个灾星,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4]她苦苦蓄钱捐了门槛,可仍然消除不了白头绳带给她的灾难,带给她心灵的创伤,这样一位妇女,活着毫无自主权,死了还要受人唾弃,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人性的冷漠。

(三)、社会病态 悲剧根源

祥林嫂的悲剧是清末那个时代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悲剧。当时封建礼教仍在吞噬着人们,二十六七岁的祥林嫂嫁给了十六七岁的祥林,这是一种落后而残酷的畸形婚俗,江浙一带称之为等郎媳,正像当时民谣所说的那样:“二十岁大姐十岁郎,夜夜困觉抱上床。说他夫来年太小,说他儿来不喊娘。”可以看出等郎媳是多么的尴尬和辛酸,祥林嫂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使得“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只能用无尽的劳动为自己透一口气。[5] 当时的人们冷漠、麻木、自私、愚昧,祥林嫂不被鲁镇所接纳;也是由于当时被封建礼教严重毒害的人们的存在,“夫为妻纲,好女不嫁二男”的夫权思想,可容忍贞洁的寡妇,但却不能容忍再嫁的女人。足以看出当时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的人们。祥林嫂一生受尽压迫侮辱,在精神方面所受的毒害尤其厉害,虽然她不甘于屈服,然而她面对的不是青面獠牙一望即知的恶霸,它所处的环境甚至充满了“平和”的祝福之祥气,正如“四叔”书房装饰的朱榻大“寿”字以及对联所显现的“事理通达心气平和”的祥和气氛一样,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很具虚伪性,可谓杀人不见血。

总之,我认为这样的社会环境描写和这样的人们酿造了祥林嫂的悲剧性格。在小说中展示了整个农村以至整个社会复杂的阶级关系,通过这些典型环境的描写,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指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祥林嫂不仅经济上受剥削摧残,而且又受到了肉体上,精神上的折磨。[6]这种社会环境正是祥林嫂悲剧的一个根本原因。

三、农村女性悲剧 社会心理冷漠

马克思曾说过:“人,归根到底,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人物形象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思考,能揭示祥林嫂悲剧产生必然性。祥林嫂为什么会死,以及死后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同情,显然与周围的人物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篇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我认为有如下两点值得肯定:

(一)、成功地塑造了以祥林嫂为中心的农村劳动妇女悲剧形象

小说除了四婶、四叔、婆家人思想行动上对祥林嫂直接迫害外,周围的人物对她的态度也是她终遭遗弃,无人问津的原因。当祥林嫂以再嫁再丧的身份再次来到鲁镇时,鲁镇的人没有叫她“贺六嫂”,而是依旧叫她“祥林嫂”。其声调的阴阳怪气表明世人对她再嫁的身份的否定和非难,并用“祥林嫂”这一永久的称谓对她进行精神鞭笞。柳妈的同情、误导更加重了她的精神负担,使她求生不能,寻死又不敢。从而作者塑造了一个勤劳、质朴、善良、顽强、奋力抗争生活各种迫害及封建礼教摧残的典型农村劳动妇女的悲剧形象。

(二)、小说中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看/被看”的模式

“看/被看”的模式就是作品中的人物都有一个动作,就是“看”,都有一种人物关系,就是“看别人”和“被别人看”,在“好奇”的看客们“看和被看”的背后,作者作为一个潜在的视角,高屋建瓴地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和残酷,从而造成一种反讽的距离。“看/被看”的模式构成了一种冷漠的社会心理氛围,一种缺乏人性关怀的集体无意识。[7] 祥林嫂那样的不幸,不断神经质地诉说她的儿子阿毛被狼吃了,村里男男女女都反复去听去看,甚至去逗她取乐,把人家的眼泪变成自己无味的生活中的调料。对于国民性中这种缺少生命的尊重、少同情、多隔膜,鲁迅是何等深恶痛绝!在他看来,麻木的人们隔崖观火,玩味、欣赏别人的苦难,是如同看戏。而只会看戏、做戏的民族是可悲的。这也是鲁迅批判国民性时反复关注问题。这体现了鲁迅对老大中国的劳动妇女的衰腐、麻木、悲惨,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8] 《祝福》里的祥林嫂受着封建社会四条绳索的束缚,她所承受的压力远比我国古代妇女多得多、重得多。试想,对于一个只求生存的祥林嫂来讲,如果没有婆婆的势利,凭她的勤劳和“顺眼”,很有可能会在鲁四老爷家干下去,而不至于被卖再嫁,再遭厄运;夫死子亡后,如果不是贺大伯赶她,也许会在贺家度过残生;再到鲁镇后,如果不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鲁四老爷在精神上的摧残,她也不会精神麻木、“不见伶俐”,也很有可能会在鲁镇苟且一生;如果没有柳妈的“善意”的指点,她也不会那么快就走上末路,以至于临死也未能摆脱死后的恐惧。可以说封建礼教全方位的压力把祥林嫂一步一步逼到绝境,终至沦为乞丐。作品的深刻意义还在于祥林嫂遭到鲁四老爷等封建势力的迫害,周围的人不但不同情她,反而蹂躏她、践踏她,反而对她的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如丁玲所说的那样:“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她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像柳妈就是因同情祥林嫂而给祥林嫂“增加痛苦”的一个,病态的社会以及病态社会的人们的存在造成了祥林嫂悲剧,所以说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悲剧。

总之,这是鲁迅对于女性特别是对中国女性的意识形态的深刻剖析。其实,作为“半边天”的女性来讲,不仅仅只有鲁迅在观察和思考她们,其实在文学史上,还有许多的作品是描写女性的,而其女性形象(尤其是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多数是受尽欺凌和压迫的。[9]这不得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国家的兴盛和衰败,起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国民意识,这个国家就算有些沉睡者觉醒了,国家的命运也是危在旦夕。鲁迅深刻地洞察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尤其是在拯救女性的灵魂时,他刻画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其目的就在于让沉睡在“铁屋子”里的国民们意识到民族危亡与国民劣根性的联系,让我们联合、行动起来拯救这个衰亡的中华民族![10] 因此,我们在阅读中只有充分挖掘小说的情感因素,善于寻找巧妙的切入点,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小说中人物心灵的“情”弦,一旦心灵的“情”弦鸣响,情感的火苗燃起来,那么这个形象就会在你的心中迸射出生命的活力,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当人们欢庆的时候,她却怀着对生的疑惑死的恐惧像“尘芥”一样被扫出世界。

参考文献:

[1]卢今.《鲁迅短篇小说欣赏》.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赵晓笛.《鲁迅研究》第十一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王瑶.《鲁迅作品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4]汪晖,钱理群.《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7]鲁迅.《彷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8]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的生活》.北京:北京出版社,1952年版

第四篇:鲁迅笔下的女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

鲁迅笔下的女性 【内容摘要】鲁迅笔下的典型人物众多,其中不乏很多女性,本篇论

文主要围绕《祝福》中的祥林嫂,《伤势》中的子君,以及《离婚》

中的爱姑这三位典型的女主人公展开论述。通过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

思想却有着相似的命运,深刻地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及腐朽,展现

出妇女在封建制度下的被绞杀的过程,表达出作者的激愤,不平,以

及无奈。

关键词:鲁迅,祥林嫂,子君,爱姑,封建社会,地位,无爱的社会,冷漠,束缚

一. 祥林嫂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生命运多舛,逃婚去鲁镇打工,好不容易赚

了钱,却被婆婆抓了回去卖到了山坳里,改嫁给贺老六,逼婚时想自

尽却没有成功,之后生了个儿子总算是过上了好日子,结果死了丈夫,孩子也被狼叼走吃了,无奈之下又再次回到鲁镇的四叔家里打工,但

是因为身上晦气,所以受到排挤和歧视,最后死在新年的“祝福”中。

可以说,祥林嫂的一生是悲惨的,她没有获得过春天的温暖。那么是

什么原因使得祥林嫂有这样的结局呢?下面我们从她逃婚--再嫁—

丧夫丧子--死去等几个发生在春天里的情节来剖析。

1.逃婚

“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非常低,更何况 “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并且她没有子嗣,所以也就无法走“夫

死从子“这条路了,那么如此晦气的一个人,她的婆婆是不会把她留

在家中的,因此她只有“改嫁”这条受人唾弃的路。由于“生为夫家

人,死为夫家鬼”这种束缚,因此她只能听从婆婆的摆布。为了自己

不受到唾弃,她选择了逃婚这条路,“逃婚”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妇女

思想超前的一种表现,但是祥林嫂却不是因为有着超前的思想,而是

她本身受到“禁锢”的影响。由于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

欲”,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蔑视妇女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是大”。在《大明律》中,也曾提过“居丧嫁娶”为“杖八十”,并明确规定了:“若命妇夫亡,再嫁者,罪亦如之,追夺并离异。因

此,祥林嫂选择了逃婚这条路。

2.再嫁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选择了名誉,维护了她“烈女不嫁二夫” 的名誉,于是她逃到鲁镇去打工,她在四叔家很勤快,有一天在河边

洗米的时候,被婆家用极为粗鲁的手段给抢了回去,从卫婆子的口中

得知“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老六”,回家之后,不几天就给装到了花轿里抬去了,不难看出,她是春天时被迫逼婚嫁

给贺老六的,尽管她“喉咙哭哑了”,尽管她“头

上碰了个大窟窿”,“拜不成天地”,可是结果还是被他们“七手八脚的将他和男人反关

在新房里”,也就是说,在祥林死后的第一个春天,祥林嫂被迫改嫁

了。那么祥林嫂为什么有这么多极端的做法呢?为什么她宁死都不愿

意再嫁呢?这还是跟当时社会对女子的束缚和禁锢有关,中国传统礼

教中,对于女性的要求比较苛刻,其中所谓的“三从四德”就是女性

立身的根本,那么什么是“三从”,“四德”呢?所谓“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所谓“四德”是指:德,容,言,工,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语言,最后是治家之道。那么祥林嫂没有子嗣,因此她无法做到“夫

死从子”,而她又必须尊守妇道,所以只有选择“宁死不从”这条极

端的路,来维护自己的贞洁。但是很可惜,即使她寻死,也无人同情,最后还是被逼迫和贺老六结婚,这也体现出,当时妇女在社会的地位

是非常低下的,甚至不拿妇女当人来看待。

3.丧夫丧子

祥林嫂被迫改嫁了之后,很幸运的当了母亲,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取

得了做人的基本权利,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贺老六不久“断送在伤

寒上”,第二次的丧夫给她的精神带来的严重的打击,“幸亏有个儿子”

这唯一的亲骨肉,是她生命里唯一的春光,但是,祸不单行,春天快

要过完的一天,孩子被狼叼了去,这最后一缕希望也被命运之神夺走

了,又赶上“大伯来收屋”,她走投无路只好回到老主顾家里,这个

悲惨的情节又是发生在春天里,随着春天的结束,她的生命也快要走

到尽头。文中曾多次写到祥林嫂提及儿子阿毛的事情,可是却从未写

祥林嫂提及自己的第一个丈夫祥林,以及再嫁的贺老六,这也说明了,祥林嫂生命中的三个男人中,她最在乎的最爱的还是儿子阿毛。由于

阿毛的死给了她致命的一击,导致她整个人从以前的“安分耐劳”到 现在的“精神也更不济”,“而且很胆怯”以及“记性尤坏”。这都说

明了祥林嫂整个人的精神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导致她最后悄无声

息的死去。4.死去

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打工,四叔,四婶和柳妈对待她的态度和先前截

然不同,而当祥林嫂沦为乞丐时更是凄惨,常常连饭都要不到,最后

在对生活的绝望,对死亡的恐惧以及鲁镇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

那么导致祥林嫂死去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她有着悲惨的命运,她

先后死了两个丈夫,之后她唯一的精神寄托“阿毛”也死于非命,所

以她的精神可以说是到了崩溃的地

步。其次,回到鲁镇去打工,老主

顾家里的人对她的态度和以前完全不同,他们对她有着嫌弃,鄙视等

态度,这在祥林嫂心里就又加重了打击,不仅如此,四叔家的人对她 的行为和遭遇不给予宽容和谅解,这就使得祥林嫂在精神上得到了最

后的毁灭性的打击,如文中柳妈和祥林嫂说“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

门槛,当做你的替身,给千人踢,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

死了去受苦“。这个柳妈给了祥林嫂泡沫似的希望,祥林嫂果然去捐

了门槛,她本以为她赎了罪,又有了重生的希望,可惜这希望在四婶

慌忙的那句“你放着罢,祥林嫂”而破灭。这最后的希望导致祥林嫂

在精神上彻底的崩溃。从此她变成了“木偶人“,以至于被四叔家赶

了出去。最后,祥林嫂变成了乞丐,只能讨饭,但是又讨不到,终于

在肉体和精神双重崩溃的情况下,死去了。

其实与其说祥林嫂死于无爱的人间,倒不如说她死于封建礼教下,死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毒害下。鲁迅先生对这一类人的评价是“哀其

不幸,怒其不争”。那么下面的一个女主人公子君,又是怎样的遭遇

和结局呢? 二.子君

子君是鲁迅先生作品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思想先进的女性形象,她

和涓生崇尚自由,追求自由恋爱,子君是勇敢的,她说:“我是我自

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是子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的。表达她对涓生深沉的,真挚的爱以及

对封建思想的大胆反抗。

而涓生也是勇敢的,对爱情也是真挚的,也是令人感动的。他说:

“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他们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

们彼此鼓励着,彼此依偎,准备逃脱这个沉滞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爱

情,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可是文章却以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应该说是一个悲剧,但是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封建礼教下的一个吃人的社会,爱

情当然也不例外。子君和涓生只是希望获得婚姻的自主权,享受到婚

姻和恋爱的自由,可以说这算是一个很微小的愿望,但是那些“仁义

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奴隶,是一个身体和灵魂 的绝对服从者!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维护者和“铁屋子”里的

“沉睡者”们不允许他们那里出现背叛者!在那间“铁屋子”里,人

们永远维护者他们认为是无法代替,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

道德,纲常名教,如上面提到的三从四德等。在他们眼里,青年男女 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

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他们就是“叛逆者”,因此,他们是不会

让“叛逆者”好过的。于是子君和他的爱人便生活在众人的白眼中。

虽然同居成功了,也找到属于了他们的爱情,他们觉得是幸福的,可是在那些封建维护者的眼中,他们是破坏纲常的“叛逆者”,他们

是不应该存在的。如“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

蔑的眼光”,那么为什么人们要用这种目光去看他们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的准则和“道德”规范。封建伦理

道德沉重的压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他们一旦脱离这些准则,就会被抛

弃,被驱逐,甚至被扼杀。总的来说,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吃掉你的思想,你的灵魂,让你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和奴隶!

其次,子君的软弱,妥协和思想的停滞不前。这也决定了他们爱情 的悲剧。当他们建立起小家庭后又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

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倾注到家务里以及恭顺的侍奉丈夫,表现

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失去了奋斗的能力和勇气的女人,她变得

平庸而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女性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奴

隶。再加上她性格的软弱,最后不得不回到旧式的家庭里,走进了连

墓碑都没有的坟墓。虽然子君是在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

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她有个性解放,男

女平等和自由的想法,可惜,由于封建思想数千年来,都在沉重的压

制着人们的思想和个性的发展,它传承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是不会

轻易妥协给新思想的,加上子君本身的软弱性,所以她最终回到了“铁

屋子”。在这点上是十分可悲的。

比如:她和涓生同居之后,她不工作,反而在家当起了家庭主

妇,养了四小油鸡,以及一只叫“阿随”的狗。她不再以前一样和涓生“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泰戈尔,谈雪莱„„”,相反的,她在意起了阿随瘦的可怜,以及房东太太如何的嗤笑自己。

她宁可不吃饭,也要喂油鸡和阿随,从这点上可以说明,在子君的思

想里已经逐渐流失了当初的新思想,新觉悟,相反地她过上了安逸的

生活之后,变得和现实社会里的受封建思想禁锢和摧残的女性一样,变得安于现状。甚至如涓生所说的“子君没有先前那么幽静,善于体

贴了”,她会为了几只油鸡和隔壁家的妇女争吵,这和先前的那个有

着先进思想的,有着理想和抱负的五四女青年截然不同。由于如此大 的转变,加上涓生被社会打压的没

有收入,感情和生活也都受困的情

况下,最终选择“伤害”子君并且和她说:“我老实说罢:因为,因

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

事„„”。也就是因为涓生的这句话,直接的导致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文中的子君知道“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的烈日

一般的威严和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空虚。负着空虚的重担,在威严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而况这路 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都没有的坟墓”这是多么的可悲和凄惨 啊?即使你有更坚强的意志与斗志,到头来都被这无爱的社会摧毁

了,想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就要推翻这个无爱的,吃人的社会,推翻

一切腐朽和黑暗的制度,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子君是坚强的也是软弱的,是先进的也是守旧的,她反抗过,挣

扎过,最后不得不屈服,她为了爱情,打破了“道德”,当离开涓生

时,没有留下字条,却默默地把仅有的生活用品留给了涓生,这里有关心,有惋惜,有对爱情的留恋,也有无力反抗社会的无奈。总之,子君死去了,留下的只有遗憾以及涓生无尽的悔恨和内疚。

不得不说,子君是鲁迅先生作品中一个很勇敢的女性形象,她敢

于反抗,并且是真的崇尚自由的反抗,是新思想的代表,如“我是我

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在当时的女性心理可以造

成不小的冲击,是新思想对旧思想的冲撞。只不过新思想力量太弱,以至于子君最终妥协了。

本次论文的最后一个女主人公爱姑,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也是一

个颇具反抗的女性,只不过她和子君的思想是不一样的。那么爱姑在

《离婚》中有着怎样的命运和结局呢?

三,爱姑

《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

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为了

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的,不是离婚,而是不离婚。她在众人面前怒

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

挠的性格,使用权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

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

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自己个人 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时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

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

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 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

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性,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

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是连寡妇也不如的。为此,爱姑才反抗,想讨回一个“说法”。爱姑表现出来的行为,说明她灵魂深处还是被

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从一而终”的观念牢牢地统治着。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但其意义是有限的。

爱姑是有点“身份”的人,但没有过高的身份。说她有点“身份”,是因为她有“体面”的娘家和“高门大户都走得进的、脚步开阔”的父

亲。但爱姑又没有过高的身份,她父亲庄木三到底还不能与慰老爷平

起平坐,更不能跟七大人平起平坐。庄木三父女到慰老爷家去,只能

先进门房喝年糕汤,走进客厅里去也只能站着。爱姑看见七大人的头

顶是秃的,可是那脸和脑壳都红润,便以为那一定是擦着猪油。对于

“屁塞”以及那上面的“水银浸”,对于鼻烟,爱姑都一无所知。这些细 节描写都说明不能把爱姑的身份估计得过高。所以应该说爱姑是中农

以上,地主以下的身份。

爱姑的被迫离婚,说明当时在农村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处境仍

然是悲惨的。夫权、族权有绝对的权威,丈夫姘上小寡妇,不管原配

夫人是三茶六礼写来的、花轿抬来的,也不会受法律保护。只要公婆

不喜欢,不管你是否低头进、低头出,是否一礼不缺,也只得走。政

权是夫权、族权的基础,夫权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闹了几处的离婚事件,只经豪绅七大爷(在地主慰老爷家)两句话就解决了。一句是:

“公婆说‘走!’就得走。”七大爷还振振有辞,吓唬爱姑说:“莫说府里,就是上海北京,就是外洋,都这样。”公婆为什么不喜欢爱姑呢?那

是因为“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这说明,在当时衙门八字开,维护的

只是夫权、族权的利益;另一句是:“来——兮!”七大爷这一高大摇

曳的声音,连爱姑也感觉到“大势已去”,晴天霹雳。爱姑刚才的放肆,刚才的“闹事”、想讨回“公道”,已荡然无存。可见,由于七大爷的“威

严”,爱姑只好妥协。接着,便是两家互换了“红绿帖”(订婚时交换 的帖子),取消了婚约。可见,“来——兮!”这两个字就是离婚的判

决书。这就告诉爱姑,即使拼出命来,施家也不会家破人亡,封建政

权是绝对维护夫权、族权和地主阶

级利益的。

爱姑具有“母夜叉”的性格,撒野、泼辣。丈夫“小畜生”姘上“小寡

妇”,“老畜生”又袒护儿子,爱姑要回娘家搬兵讨伐,要出这口“恶气”,要把施家搞得家破人亡。因为爱姑是地方上很有点权势,“沿海居民

都有几分惧怕”的土乡绅庄木三的宠女,有一个土乡绅父亲作为靠山,所以她受不得别人的钳制,更不知天高地厚。爱姑能说会道,撒野、泼辣,从她闹离婚“一闹就是三年”即可见一斑。爱姑只知道压在自己

头上的正是她所信奉的封建主义制度,所以她一开始在七大人面前力

数“小畜生”的不是,在七大人面前据理力争,满以为七大人“知书识

礼,顶明白的”,最后还是七大人的一席话使爱姑如梦初醒,“觉得自

己是完全孤立了”,也使她明白了封建主义的真实面目,可惜为时已

晚。爱姑外强中干,对弱者逞强,对强者软弱,从敢于闹事到妥协,这就是爱姑的经历。她为了与施家“赌气”,又是吵,又是骂,又是砸,非把施家搞个“家破人人亡”而后快。但当她在地位比她更高贵的七大

人面前,心“突突地乱跳,仿佛失足掉在水里一般”,显得那么软弱、无能。当七大人说出最后一句话:“来——兮!”后,她不由自主地说:

“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的吩咐„„。”爱姑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

转弯,从敢于闹到彻彻底底的妥协,最终变得恭恭敬敬,唯唯诺诺。

爱姑的悲剧,充分说明了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同样逃脱不了遭

人践踏的悲惨命运。这种现象在旧中国是普遍存在的,是“熟悉的”;

爱姑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而又是“陌生的”,是与众不同的。

像爱姑这样的封建社会中的妇女,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

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是最深的,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也是最

为严重的。鲁迅对笔下的爱姑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表

现出了无限的忧愤和悲哀。

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但是却有着相似的命运,无论是祥林嫂的愚昧麻木,子君的顽强抵抗还是爱姑的泼辣争取,最

终都逃不过悲惨的命运安排,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下,她们都以失败而

收场,鲁迅先生通过对女性的描写,深刻的展现出当时无爱的社会和

人们的冷漠,以及传统的封建礼教对人灵魂和思想的侵蚀。

纵观当时的社会,女性的地位是非常非常低的,她们甚至不如牲

畜的地位高,在社会上来说,当时的女性是悲哀的,她们受着非人的

生活,无论是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被打压着,摧残着。据历史记

载,在中国社会中

,除了现在的和谐社会外,只有母系社会和唐朝时候的女性的地位很高,其他时期的女性地位都比较低,比如,杜甫的

《兵车行》中说到: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就体现出

当时宁愿生女孩也不愿意生男孩。而唐朝由于杨贵妃的缘故,那时候 的女子地位非常高。由此可以看出,祥林嫂,爱姑以及子君生活的封

建社会对她们的摧残,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祥林嫂和爱姑的思想麻木,迂腐以及子君为何无法反抗了。

因此鲁迅先生用犀利的笔锋痛斥着当时吃人的无爱的社会,用深

刻的语言鞭笞着“沉睡”中的人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

生用他独特的情怀表达出对当时妇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绞杀的同情和

激愤以及无奈。

第五篇: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浅析

摘要:浅析鲁迅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看看这些人的形象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鲁迅又为什么会写这些人,同时还将他们作为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来写。在他的身上是如何体现出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劣国民性的。将他们所属的类型一一划清楚,同时还将这些所谓“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具体的剖析,进而观察在这些人身上是怎样来体现当时社会。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笔者从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分类和作者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封建制度 封建思想 讽刺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浅析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巨匠,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鲁迅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鲁迅是个社会批判家,他的文章是攻击时弊的。若要了解鲁迅,就得研究他的小说——特别是他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小说集《呐喊》、《彷徨》代表着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两部著作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的深刻、丰富,既尖锐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又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还广泛而深刻地概括和反映了当时的农民问题、知识分子、妇女问题问题以及民主革命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问题等社会现实,并热情呼唤有别于旧民主革命的新的革命的到来,流露出了新文化阵营分化时期知识分子寂寞、苦闷、彷徨和探索的心情,解剖了知识分子灵魂。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作者以其纯熟的艺术技巧着重塑造了大批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形象,创造了全新的小说格局。其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生动描写占了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比重的大部分。要对鲁迅小说的思想意蕴得以深刻领会,就不得不对这批最具说服力的艺术典型的精神所在进行认真探索和分析。

一、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科举式的封建等级制度给每一个‘田舍郎’以‘暮登天子堂’的幻想”,《白光》中的陈士成、《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这二人都是想通过科举来实现人上人的梦想,但是在没落封建社会这只能是幻想。他们二人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同情了受其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白光》里的陈士成,同样也是一个穷困潦倒,上不去也下不来的老童生。尽管作家字面上无一批评的词句,但在笔下却完全呈现出一种与写孔乙己大不相同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小说通篇没有过多的触及到陈士成的生活环境,或者简直可以说,这是一篇精彩的白描。这个陈士成,像孔乙己一样,是一个没有运气,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试的老童生。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富庶阶级。这陈府有过它光荣的过去,“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在陈士成的心目里,他这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理应一步青云,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竟然会屡试屡败,这岂不是考官不懂文章,有眼无珠!封建科举制度和没落世家的妄自尊大,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个种对功名富贵疯狂追求的欲望,一心指望“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侮,发昏,„„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时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多少次黄粱美梦,出现在陈士成的幻觉里,但一次又一次的考场失意,飘散了他的梦。颓丧,空虚在袭击着他的生活,而那好梦却又不因此而消逝。愈失意,愈狂热,为功名利禄燃烧起来的近似兽性的欲望,使他一次又一次把那纠缠着他的好梦,雕塑的更美满,更完全„„但这毕竟是第十六次了,“这回又完了”,“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挡住了他的一切路。”于是,那功成名就的梦想破碎了,又为金银狂想的白光所代替——“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绝望把陈士成变得疯狂。“陈士成的利欲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试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膨胀,终于导致了他的死亡。你也许会觉的他可怜、活该,是自取灭亡,谁让他那么贪心了。可是别忘了,他所有对科举道路的贪婪幻想是被那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刺激出来的。那个社会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就是那么狭窄,要么不计一切成为上等人,要么就被人踩在脚下”。最后终于在不能自制的狂乱中,扑向闪烁着白光的湖水,结束他落魄的一生。

孔乙己的时代,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古老的中国。封建王朝和腐朽的封建制度,在思想和物质上都无力对抗西方列强的侵袭。许多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但是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却仍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反动势力也疯狂地对抗进步的潮流。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抱残守缺,死要面子,孔乙已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却有别于一般下层社会的劳动

者。孔乙己和那些做工的短衣帮们同样站着喝酒,但是他却以为自己是读书人而看不起劳动者。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竟一直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沦落和低微。封建社会正统的思想,对农工商是歧视的。“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在这种封建教育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令他不耻。“君子固穷”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沦落社会的“挡箭牌”。他虽写得一笔好字,但好喝懒做,不会营生,甚至将要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辩解,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胡子”,形象地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的老知识分子的形象。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二)封建思想的维护者

《 肥皂 》中的四铭、《高老夫子 》 中的高尔础等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他们既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又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肥皂 》 中的四铭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假道学。他神气十足地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他在街上被两个光棍对年轻女乞丐说的“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的猥亵话所挑动,萌生邪念,情不自禁地多次讲述“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通过他老婆“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和何道统的放荡大笑,把四铭内心的隐秘揭露得淋漓尽致。喜剧性的笑声,使这位伪君子无可逃遁地现出了原形。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更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中性人。他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洁,骨子里却卑鄙肮脏,腐败丑陋。此人虽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表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做。“他教课的动机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说:“‘外面看看还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在备课过程中功夫全费在照镜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作者通过高尔础这个表面挂着顺应世界潮流招牌,内心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文人败类的形象,借此来嘲讽了维护封建思想的无耻文人。进而有力的讥讽和抨击像高尔础之辈的无耻嘴脸。

四铭和高尔础这两个知识分子处于新思潮较盛行的都市,与闭塞保守的乡镇中的鲁四老爷们相比,他们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 , 既在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净,骨子里却是卑劣肮脏、腐败丑陋的灵魂。他们在虚伪的“卫道”中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鲁迅所写的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包括以上两种类型,即受害者和维护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封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地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生活在清末和民国中后期那个年代,当时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事实上,“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妥协性,中国大地仍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封建势力顽固地占据着政治舞台,广大人民群众仍处在军阀专制的奴役之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知识分子在当时也是和劳动人民一道受难。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头发的故事》、《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以及《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而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是随着岁月的考验,生活的磨练后,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们又全都消沉了。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知识分子,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其实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意志薄弱的悲剧。

(一)软弱的知识分子

《端午节》中的方玄绰虽然也对黑暗的现实不满,但是他却决不会去想怎样抗争,而是总用“差不多”来说服自己得过且过。即便是生活上困难重重,他也是继续保持“乐观的精神态度”,甚至去赊上酒来进行自我安慰。当然他也并不真是心情那么平静的。例如:他也曾经有过买彩票的念头。可是当他的太太真的提出买彩票的后,他便说的他的太太没有教养,虽然方玄绰有觉醒的一面,可是在小说中,更多的是讽刺他消沉的一面,对于生活中的切身矛盾,他只是口头上的不满,欠薪不发,生活落迫,他也不参加同时的“索薪”斗争。他自命清高,认为“只有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但当所得到欠薪后,他又很“不费一举手之劳的领了钱”。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安分守己的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满腹牢骚,躲避斗争的庸人。他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走投无路时,他就一步步麻醉自己。节日到了,薪俸不发,欠债难还,买物无钱,无可奈何中,他向酒家赊来一瓶“莲花白”,吃饱喝足后,他躺在床上念起《尝试集》来了。总之方玄绰的形象是:“庸俗、软弱、自私、麻木,虽然他曾经有过觉醒和作为,但最终还是在黑暗现实的重压之下失去前进的信心,甚至消沉堕落。虽然方玄绰的消沉让人觉得可怜,但是黑暗的现实不得不让人对引起方玄绰的这种可怜的社会背景提出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方玄绰变得消沉的呢?这也就是作者写它的原因。目的是要唤醒那些即将沉睡或已经沉睡的知识分子。《幸福的家庭》所写的是一个为了挣几个稿费养家糊口的穷苦的文学青年。他为了迎合时尚潮流,决定构思一篇名叫《幸福的家庭》的小说。可是现实的残酷打破了他的白日梦,作者用这种笔法善意的嘲讽主人公的虚幻的理想。

(二)落魄的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原是热血青年,身上闪烁过民主革命的思想火花,很有些反抗和改革封建社会的理想,曾参加过反封建的斗争,和同伴“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也曾“到城隍庙去拔掉神像的胡子.......”是个敏捷精悍的人物.但几经生活的磨难,身上锐气渐减,自感青年时代的梦没有一件实现.迫于生计,便敷衍着教点“子曰诗云”,随波逐流,做些“无聊的事”以满足别人和慰藉自己,正如其本人所述:象一只苍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到原地方。吕纬甫就这样:当年,思想激进,热心改革;现在,为了每月几十元生活费,不惜对学生宣扬封建思想。当年,“敏捷精悍”;现在“迂腐”“麻木”,万事敷衍随便,以后还预备这样混过有限的生命,连明天怎么过也不知道,甚至连后一分钟也不知道。作品通过吕纬甫的失败,颓唐和退缩,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的吃人罪恶,同时也批判了知识分子软弱无能,缺乏毅力,不能将斗争坚持到底的局限性吕纬甫的形象真实的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分子的彷徨、苦闷、动摇、表现了像吕纬甫这部分人由激进到消沉,倒退的一个历史侧面,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势力沉重的压迫,便是正值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走投无路,就像鲁迅先生的好友,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最终于这个社会妥协”,作者借这个形象给当时的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吕纬甫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他不是一个反抗和改革黑暗中的战士,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能走他的路。

《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在“五四”时期比吕纬甫要激烈一些,持续的时间也比吕纬甫长久.但他颓唐得更严重,堕落得更可怕。他迫于环境,不得不然,无可无不可;而他则是用主动自残为手段,来进行消极抵抗与报复的;他给人的印象是阴郁,冷漠.“孤寂和悲哀”是其身上的主旋律,“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词气”“冷峭”,使人“悚然”,“素性这么冷”,甚至连笑也是冷冷的。世事升沉无定,冷酷的世界造就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亲自编织了“独头茧”,把自己包裹在里面。但世俗偏不允许他与世隔绝,在“流言”,“失业”的追随,打击下,他不得不抛弃理想,屈服现实,躬行起“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窘迫之间,当上了军阀部队里一个师长的顾问,时时“有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新的磕头和打拱,新的打牌和猜拳......” 然而,魏连殳还是在“胜利”的喧笑声中独自负着内心的创伤寂寞死去。作品借这个形象揭示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革命力量和习惯势力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失败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

(三)迷惘的知识分子

《 伤逝 》中的涓生和子君都是 20 年代初期具有某种程度的民主思想的知识青年。他们互相认识后,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大胆地追求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并且不顾强大的封建势力和世俗偏见,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在一起生活没有多久,彼此间的冷漠就代替了热恋。女主人公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真正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

习惯,谈男女平等„„”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鲁迅都是赞扬的。鲁迅对子君和涓生的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也是很明显的。子君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她在建立起小家庭之后,便用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她至死未悟“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涓生虽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是,他们的爱情怎样才能更新、生长、创造?他们新的生活道路到底在哪里?这一切,他自己也并不很清楚。当局长一纸公文断绝了他的生活来源后,他最初还是做了多种努力,想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处境。当一切努力失败后,他竟错误地把一切责任都归于子君,认为:“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了她”,最后终于提出了和子君分手。涓生本以为和子君分手后可以自由奋飞,子君也可以获得解脱。然而,他没有想到,离开子君后他依然是求告无门,走投无路,处于绝境,只有一个人在会馆“寂静和空虚”的破屋中,带着“悔恨和悲哀”回首往事。而子君呢?涓生与子君分手,实际上是将她重新推回到了她曾经挣脱出的封建家庭。于是不久,她就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就这样,涓生和子君这对曾经热恋、相爱,并大胆地走到一起的青年男女,最后以悲剧结束了他们的爱情生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他们二人对现实没有足够认清,同时他们的奋斗目标只停留在了“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上了。所以一旦他们走到了一起之后,便失去了奋斗目标,彷徨于生活中,外加上涓生的自私,与子君的怯弱,最终导致他们分手,直至毁灭。鲁迅之所以这样写,就是对那罪恶的旧社会的强烈控诉。提出“中国青年,特别是妇女,究竟怎样才能从旧势力压迫下得到解放。

三、鲁迅对作品中知识分子的态度

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导致了清王朝的覆亡。《呐喊》和《彷徨》这两部小说塑造了多位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在描写他们时,结合对黑暗社会制度的批判,同时也暴露了他们自身的愚昧和弱点,对他们沉醉于科举考试和封建旧思想的行为以及软弱的个性给予了深刻的批评。但鲁迅所表现更多的却是对他们的同情、关注,以及对科举制度和封建道德对他们的毒害的愤慨,对他们悲惨命运和不幸结局的怜悯,对造成他们不幸命运的封建社会的鞭笞。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巨大的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给予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他既不能像有的评论家一样表现自己,也不仅仅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告,他对知识分子问题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鲁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本来是非常清楚的,即认为他们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摆脱困境,奋发地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应该说,对这些知识分子,鲁迅表示同情和给予的批判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认识和态度上是一致的。对于知识分子的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摧残和压迫,反映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主观的弱点和缺点,既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画这些人物现象,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我认为鲁迅的这种思想不仅仅是当时知识分子的觉醒,现在的我们甚至将来的人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明白这种事实。我相信鲁迅笔下的这些知识分子成为一面反映社会的镜子。这在鲁迅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中,都得到了这样的反映.那些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形象,就是鲁迅对现象观察的艺术结晶。总观鲁迅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他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有揭露有批判,那也正像他把贫苦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有揭露有批判一样。他很同情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我认为鲁迅写农民阶级的作品不是对农民主要抱批评、批判的态度,而肯定他主要是同情,说他批评农民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摆脱落后状态,争得真正做人的权利,而有人偏偏在读鲁迅的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却说鲁迅对知识分子主要是批判的态度,其实,鲁迅写知识分子的缺点和弱点,批评他们也是出于同情,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要他们觉醒过来。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旧社会有个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卢今,《鲁迅短篇小说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赵晓笛,《鲁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十一期。

3、冯奇,《论〈伤逝〉个性解放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王瑶,《鲁迅作品论集》,1984年版。

5.李春华,《鲁迅选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下载鲁迅笔下女性形象的再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迅笔下女性形象的再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形象

    浅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形象 内容摘要: 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中写知识分子的题材的小说主要有14篇,在这14篇中,鲁迅真实的描述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体的主要分为:具......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其精神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鲁迅笔下的儿童形象

    鲁迅笔下的儿童形象 鲁迅对儿童形象的描述主要见于他的小说和回忆散文《朝花夕拾》当中。说起鲁迅的《故乡》、《社戏》, 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对那充满童趣的水乡少年生活悠然......

    论李白笔下的女性形象

    论李白笔下的女性形象 摘要 : 本文联系李白所处的时代和自身的经历, 从三个反面对其诗歌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阐 述,也展现了其为人的豁达,豪迈与洒脱的独特气质。关键词 :李白怀才......

    浅谈张爱玲笔下典型的女性形象

    浅谈张爱玲笔下的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 摘要: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作家,她的小说大都以沪港洋场为背景,在荒凉和颓废的大城市中铺张旷男怨女,演绎着堕落及繁华。 张爱玲......

    浅析鲁迅笔下的三个妇女形象

    浅析鲁迅笔下的三个妇女形象 来宝云内容提要:本文着重剖析鲁迅三篇作品《祝福》、《离婚》和《伤逝》中的妇女形象,从而探索鲁迅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妇女四权封......

    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

    鲁迅先生塑造的这一农民形象无疑是成功的,这一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弱点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他不仅代表了农民,也是多重性格特点的结合体。在辛亥革命的潮流中,鲁迅先生认识到了这种......

    浅谈丁玲笔下的莎菲女性形象范文合集

    中国现当代作品名著选讲作业浅谈丁玲笔下的莎菲女性形象文学形象,从作家意义上说,有着自己的形象创造史;从时代意义上说,文学有自己的形象史;从民族意义上说,文学有自己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