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

时间:2019-05-14 15:1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

第一篇: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

鲁迅先生塑造的这一农民形象无疑是成功的,这一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弱点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他不仅代表了农民,也是多重性格特点的结合体。在辛亥革命的潮流中,鲁迅先生认识到了这种革命的主导力量以及现阶段这种主导力量的缺失,所以作此文章来唤醒像阿Q一样的革命的未来主导者,我想,这篇文章在当时应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达到了鲁迅先生以及革命者的期望吧,这点从这篇文章在现代小说中的地位不难看出。

但,我们离辛亥革命有点遥远,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及社会形态没有真切而准确的认识,对于鲁迅先生的这部杰作也就少了必备的品味条件。

我是先阅读的著作,后观看的视频。初读的时候,感觉不到阿Q有什么特别,世界中的人们各有特点,阿Q只是典型中的一个,现实中一定还存在着类似的人。后来了解了这部著作的创作背景、观看了视频,才对这个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更好的理解。但,我始终会有很多不解,没有答案。或许,只因自己的文学造诣太过低下吧。

对于阿Q的形象塑造,鲁迅先生的成功无可否认。不过,对于阿Q的世俗性历史性的评价,我觉得不够公正和完美。大家都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可悲的,只能显示出他的无能和愚昧,只能证明他是妄自尊大而又自轻自贱的;大家也说他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他狭隘保守而又不觉悟,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人们欢送的“革命烈士”,只能是社会淘汰的对象。

但,我依然觉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在阿Q生存的环境中,他的这种“阿Q精神”也是可贵的。

一开始,阿Q就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他没有土地,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固定的职业,他唯一有的、属于他自己的就是“自己”,他是自由的,是个存活在社会中的活体。为了生存,他付出了劳动,靠给有钱人家打短工、做帮工来维持生计。他也是正常的高级动物,他有思想,有七情六欲,但“生活”不允许他过正常人的生活,他想娶老婆,有着正常男人的思维却没有“正常男人”的待遇,赵太爷有老婆,赵太爷的儿子也有老婆,可他阿Q,注定是娶不到老婆的,所以,他为了“情”,制造了“恋爱悲剧”,以至于连唯一的一条棉被,最后一件布衫、一顶破毡帽也被赵太爷和低保敲诈走了。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人是求生欲很强的动物,阿Q也不例外,虽然未庄不再有他的容身之处,但他还想活着,所以,在外面的世界另辟天地成就梦想成为阿Q的最终选择。

事实证明,阿Q活着回来了,并且是衣锦还乡:穿的好了,走路也昂首挺胸了,最重要的是,未庄的人们对他的态度不一样了,就连赵太爷也对他笑面相迎。这种感觉是阿Q没有过的,是舒服又享受的一种快感,他自然地喝酒助兴。当然,阿Q这样的“衣锦还乡”背后是无以启齿的不义之举,不久,他又回到了原点,并加以“贼”的称呼。

可阿Q不断挣扎以求生存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他生活的社会是不一般的社会,他生存的处境是不一般的处境,他的所作所为是生活逼的,他,不过是凡人一个。他是有尊严的,他像所有的正常人一样,希望自己得到尊重,他不希望别人践踏他的尊严,即使是被打,他也认了。他大概也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吧,不是健儿,又没有家人的庇护和支持,孤身一人,无法与打他的任何人抗衡,唯一能做的就是挨打后快速地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许只有精神胜利法才会让他觉得过得轻松一点。他不偷不抢,不杀人不放火,只靠自己的劳力来获取生存的必需,这并不可耻。他,为了“爱”,抑或不应该称之为爱吧,勇敢追求,七尺男儿双膝跪地,这,也需要勇气。被逼无奈,离开未庄,他,充其量是一个孤独的流浪者,但他却还有着生的渴望。对于革命,他比任何人都积极,虽然这种只为自身考虑、为摆脱现有生活的革命热情和革命态度是不够端正的,但他始终是愿意趟革命的洪水,这种追求美好的心态应该是好的吧。

可阿Q的力量太过渺小,他不懂得人是无法改变社会的,要生存就只能学着适应社会,即使这种社会、这种社会中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他不懂,所以他败了。

他,愚昧吗?是的,但当时的社会中没有几个真正清醒的人,抑或天生他就是有点弱智;他,无能吗?是的,但把我们放在他的位置,我们也是一样的无能;他,妄自尊大吗?是的,但他充其量就是现在社会中特喜欢显摆的一个人而已;他,自轻自贱吗?是的,但精神胜利法有时候也会让人有活下去的勇气;他,不觉悟吗?是的,但他只是迷路了的孩子,革命的路灯还没有照耀在他身上„„一切的一切,不是他能左右的。

鲁迅先生的笔锋很是犀利,从《阿Q正传》的主要人物来看,他笔下的社会中的人们都是可悲的。阿Q,无疑是,未庄的人也是,他们恃强凌弱,麻木不仁,但每个社会都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阿Q和未庄的人只是社会的一小部分代表而已。现在的社会,也一样。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高度文明、和谐温暖的社会,也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是物欲横流、勾心斗角的社会,其实,大家说的都对,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断进步的阶段,人们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和谐水准提升了,可物欲也高涨了,勾心斗角的本领也进步了,这只是历史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已,没有完全理想的美好社会,也不会出现彻底绝望的地狱社会。

我想,鲁迅先生对自己当时生活的社会看得一定很透彻,要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伟大的不朽之作问世了,可惜的是,阿Q的命运掌握在鲁迅先生手中,而,我们的命运,掌握在真正的社会手中。

阿Q平时和别人赌钱几乎是“每赌必输”但他至少是赢过一回。这就是在未庄赛神的那个晚上,“阿Q赢了再赢,铜钱变成了角洋,角洋变成了大洋,大洋变成了叠。”可是经过一切莫名的打斗,阿Q的一堆洋钱却不翼而飞了。此时此刻,换了任何人我想都会追查到底,而最后可以想象无非是浪费了人力、才力、物力,结果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或者来个悲痛欲决,再者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对于这样的事,我们有必要先弄清钱和人的关系。到底是人支配钱,还是钱支配人。很多人可能会反对我的说法,但如果象他们那样种种的话难道不就是“钱支配人”了吗?掉了钱就寻死寻活?和阿Q比那是一定的差距的,虽阿Q的所作所为不够好看,但他毕竟“想开了”这里充分体现了精神胜利法的“乐观主义”内涵。“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乐观能使我们永远快乐的存在。

又如,阿Q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尽管他自己也不知道其祖是干什么的,但他始终相信先前要比现在好的多。可见他也认识到现在的落后,表现出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鲁迅先生说阿Q完全“不正视现实”,从这里看来是不够准确的,也许正因为有着“先前阔”的情感支撑,他才能“忍受悲苦”“笑看人生”“走完短暂的生命”。

有人说:“人生的目的就是尽力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讲,阿Q短暂的一生是完整的快乐的,至少他自己这样认为。他善于求自己的快乐,他宁愿把现实看的朦胧一点,把现实看得对自己有利一点,这样做也就自得其乐了,所以我可以说阿Q为自己活了一回。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他认为是值得的是无怨无悔的,别人无权干涉。阿Q乐观潇洒的一生,直到最后的“大团圆”也不曾后悔过,又有什么遗憾呢?我们这些人总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别人身上,却很少考虑其中有多少合理性成分。这是不人道的。正是阿Q的精神法帮助了自己,让他能够度过一段至少他自己认为快乐的生命。否则,只能是心力交瘁,郁郁而终。阿Q生存方式多少也会给我们一定的生活启示:我们现代人是否需要一个可供自己“疗伤”的心理港湾和精神家园呢?不必怀疑自己是否有“阿Q嫌疑”那没有错。在如今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时时都在阿Q,只是有的人不敢面对罢了。

回想你的生活,回想你的言行,你是否常用精神胜利法来疗以自慰?当你遇到挫折时,你总会对自己说明天会更好。当你面对无法排解的问题时,你总会说阳光总在风雨后。当你技不如人的时候,你总会说总有一天我会比你更厉害。当你求职受挫时,你总会说不要我是你的损失。当你遇到太多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你还要否定你不是精神胜利法的忠实拥护者吗?至少我不会否认,相反我会大声的说我需要“精神胜利法”。

第二篇:论鲁迅笔下阿Q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论鲁迅笔下阿Q的人物形象

摘要:在《阿Q正传》中鲁迅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不知觉悟的落后农民形象,鲁迅通过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国民的劣根性,暴露了农民的思想弱点,揭示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的人物。本文将从阿Q谜一样的身世背景,独特的性格特征及其形象意义等多方面来解读鲁迅塑造的这一个被喻为“国人灵魂”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身世背景;精神胜利法;革命;形象意义

内容:

一、阿Q的身世背景之谜

(一)阿Q“三无”的身世:无姓、无名、无籍贯

阿Q是一个孤独者,他犹如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一样,从石头中蹦出,横空出世,没有任何来由。先说阿Q的“姓氏”,我们知道在过去地位低下的妇女是无法与男子分享平等的社会权利,但好歹她们也有个姓氏,可被人称呼为王氏、李氏的。可我们可怜的阿Q却沦落得连个姓氏都保不住。鲁迅在他的《阿Q正传》中说:“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因为阿Q得知赵太爷的儿子中了秀才,很是高兴,便喝了酒“手舞足蹈”地炫耀是本家。要知道赵太爷与阿Q在未庄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的。赵太爷哪里容得阿Q胡言乱语,第二日便重重地赏了他好几巴掌,连未庄的人们都说阿Q是自找打,于是阿Q沉默了,此后也再没人提起他的姓氏,阿Q的姓氏就这样被活生生地剥夺掉了,所以我们也终究无法得知阿Q究竟姓什么。再说说阿Q的“姓名”,从前人们是很讲究“名、字、号”这一套的,不过这都是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象征。但阿Q身份低贱,无法讲究那么多,但他终归是个人也总该像个普通人一样有个名字吧!可是阿Q似乎还是令我们失望了。鲁迅说在平日里未庄的人们都呼阿Q为:“阿Quei!”那到底是阿桂呢还是阿贵?鲁迅思来想去也未能得出结论,他说他最终只能“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可这阿Q听起来像是个人名吗,怎么就像是平日里我们在称呼那些阿猫阿狗的,可鲁迅他已经尽力了!所幸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我们也就只能这么将就地用吧!还有“籍贯”的问题,阿Q的籍贯也是一片模糊啊,用我们时下的时髦话讲:他,就一黑户!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若姓赵,就可说是“陇西天水人也”,可惜这姓不可靠,他虽住未庄但也常宿他处,因此也不能笼统地说是“未庄人也”。阿Q就是这般的可怜,在那个宗法制度盛行的时代,他却一无所有!姓氏、名字、籍贯这些可谓是一个人所应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可他被通通剥夺掉了,所以他

只能是一个动物意义上的人了!

(二)阿Q “三无“的背景:无家庭、无固定的居所、无固定的职业

“阿Q是贫民阶层中的贫民,是旧时代一个地地道道的弱者。”阿Q,他没有家,在未庄的时候他就居住在那一个四面透风,冬冷夏热,鼠虫乱窜,臭味扑鼻的土谷祠中,但这样一个地方予他而言却像是个宝贝,至少它能够收容他,总比去露宿街头的强吧!阿Q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其实说白了就是给别人打工,干点体力活,体力活历来流汗多而挣钱少。当然,阿Q除了能干些体力活,没有其他别的本事了,只能靠出卖体力混口饭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阿Q也有七情六欲,他也曾想有个温暖的家,有个女人能够陪伴他,正是这种炽烈的想法促使他鼓气勇气向赵家的吴妈表白。可是这一场恋爱终究演变成一场悲剧:阿Q不仅为此挨了骂挨了打,甚至连维持生计的饭碗都给砸了,还落得个“臭流氓”的坏名声。

阿Q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在毫无保障的生计来源中挣扎,他不但在政治上受到压迫,经济上也忍受着惨重的剥削,这必然注定他的一生是孤独而又贫苦的!

二、阿Q的独特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一)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产生的原因

“精神胜利法”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失败主义思潮的集中表现,是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产物,主要是没落阶级的思想意识。阿Q“精神胜利法”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烙上了民族耻辱的极深印记,在帝国主义扩张浪潮不断冲击和封建统治阶级日趋没落的情形下,现实环境促使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病态心理。

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原因不是单一的,它是多种因素的统一体。首先,它是处于奴隶地位的阿Q在受到社会凌辱但又缺乏现实抗争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时,而在精神上产生的一种以自我安慰和麻醉为特征的愚昧思想。阿Q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在物质上,他失掉了土地,也无固定的职业,住在土祠过着非人的悲惨生活。在精神上,他常常受到欺侮和嘲笑。这种生活遭遇,必然激起他对给他带来屈辱和不幸的社会力量的不满。但是,由于愚昧,他既弄不清楚造成这种境况的根本原因,更缺乏取得现实斗争胜利的正确方法和力量,因而,他走上了一条追求病态的幻想的胜利道路。同时,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是他在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下,虽不能在实际上成为有权势者,但在精神上却幻想成为有资格和力量去支配别人的一种落后思想。

(二)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现

精神胜利法是在“物质关系”上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人们,在精神上克敌制胜的思想与方法。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大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欺欺人。通常阿Q一旦被别人扯住辫子磕了响头后就会自欺欺人地认为是“儿子打老子”当别人识破了他的“精神胜利法”,阿Q又改口承认自己是虫子。事后他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他说:“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可见阿Q的“精神胜利法”已达到极度夸张的顶点。

2、欺软怕硬。阿Q有一套处世哲学是“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对强者不敢反抗,便在弱者身上进行报复。于是乎,他对王胡、小D蔑视,对老尼姑、小尼姑“视如草芥”,这些都是阿Q欺软怕硬的典型表现。

3、讳疾忌医。阿Q非常忌讳自己的缺点,那就是他满头长着的“癞头疮”,因此他讳说“癞”和一切近于“癞”的声音,后来则连“光”、“亮”、“灯”、“烛”都忌讳了。就连王癞胡,阿Q也只叫作王胡,可见其忌讳之深。

4、麻木健忘。当阿Q遭受到赵太爷的毒打,挨了秀才的大竹杠及洋鬼子的“哭丧棒”,他很快的就能忘却,“似乎完结了一件事”。这种对于被侮辱、迫害的麻木、健忘,使得阿Q永远陷于精神的胜利之中,不能自拔。

以上几方面,就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表现。这种精神状态的愚昧、麻木、自欺欺人,也即如恩格师所说的是农民式的“冷漠”,这种“冷漠”是“专制主义的强有力的支柱。”

三、阿Q的革命畅想曲

阿Q具有革命的要求,这是由他的阶级地位决定的。阿Q十分贫苦,他没有家,就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地,除了一双手,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或劳动工具;更没有固定职业,到处流浪,帮人打短工,完全自食其力。他作为一个贫苦农民,经济上却受着惨重的剥削,赵太爷为了剥削他的劳动,一改往日晚上不点灯的作风。他因为“恋爱悲剧”被敲诈勒索到只剩下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在政治上,他更是没有任何地位,人们可以随意奚落他。当革命来了,阿Q发现革命使举人老爷恐惧万分,未庄一群鸟男女惊慌失措时,便深感“快意”,于是“神往”革命,判定“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然而,阿Q并不了解革命。首先,他对革命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造反”的认识上,他认为革命就是一帮人拿着板刀、钢鞭等呼朋唤友地相约一同去“打家劫舍”。阿Q对革命的这些认识是极其荒谬的,这也反映出他思想上的愚昧无知。其次,他把革命当作是他报复欺负过他的人和强行占有他人财物,甚至女人的卑劣手段。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特别是当他发现大嚷:“造反了!造反了!”未庄人惊惧的眼光,甚至赵太爷也得小心翼翼地称呼他为:“老Q!”时,他便开始对革命充满幻想,幻想着人们朝他下跪求他饶命的情形,幻想着将赵家、钱家值钱东西通通搬到土谷祠中,还幻想着未庄中各种各样的女人。可惜幻想终归只能是幻想,阿Q对革命的这一系列的错误认识注定了他的这场革命也只能是一场悲剧,他为此付出了生命的教训!

四、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

阿Q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具有什么样的典型意义呢?通过研究分析和总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揭露国民劣根性

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是一个长期忍受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帝国主义侵略,生产极其落后的国家。这些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造成了人们目光短浅、狭隘保守、卑屈奴性、逆来顺受的国民劣根性。为了挽救国民,我国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他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的主体思想,也是《阿Q正传》的创作思想。鲁迅曾指出他的创作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说过创作《阿Q正传》的目的,是通过阿Q,“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

鲁迅笔下的阿Q,没有任何个人权利,完全处于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

压迫,精神上受奴役,人格上受凌辱的地位。可是他却并不觉悟,依旧固守着封建的传统思想,依旧麻木不仁的甘心做着奴隶!他又经常欺软怕硬,在强者面前卑躬屈膝,在弱者面前耀虎扬威。他有惊人的“健忘症”,可以十分自轻自贱,这实质上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陶醉的手段,使他安于那种充满痛苦和屈辱的奴隶生活。阿Q就像是一面镜子,任何国人拿起来照一下,似乎都能够看到自己。阿Q的屈辱性格对于中国人具有针砭的意义,鲁迅正是希望通过这个形象来惊醒国人,起来改造这落后麻木的国民劣根性,这也使得Q阿这个形象具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二)揭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是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缺乏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具有革命不彻底性,这导致了辛亥革命在短时间内从胜利走向失败。以阿Q为例,阿Q是未庄贫民中唯一听到过革命党并亲眼见过革命党的人,但他却认为革命就是“造反”,就是“打家劫舍”,革命的好处就是可以报复他人,得到好东西,抢得好女人,可阿Q最终却被革了命!而对于这种革命结果,“在未庄是无异议的,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不无杀头这般好看。”这说明,革命没有宣传教化群众,群众是愚弱的,对革命的认识是盲目,无知和冷漠的,这样的革命必将无法胜利!

2、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妥协和封建地主、官僚阶级投机革命,借革命营私。从城里的举人老爷、知县、把总到未庄的赵大爷、秀才、假洋鬼子等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都富有反革命的经验,更善于变化和钻营。文中有这样的描写,革命党进了县城,对封建势力毫无触动。“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是改称了别的,而且都做了革命党了。在未庄,假洋鬼子成为革命的风云人物,他还介绍赵秀才参加了革命党。这都可见原来所谓的“革命新贵”却通通都是“封建旧势力”,于是乎,城乡勾结,串通一气,维护着封建阶级的全部利益,更甚者是运用新革命力量进一步来压榨人民的利益,革命到最后却是使人民更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三)置于今天阿Q的意义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劣根性的自我批判,是对人性的弱点的大暴露,其实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我审视的一面明镜。置于今天,阿Q的形象予我们的意义已不在像过去那般单一,是具有多面性可言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阿Q形象一再上演。有的人在他人的痛苦中产生快感,有的人在他人的失败中享用胜利,有的人在他人遇难时麻木不仁,有的人骑在他人的头上作威作福„„这些无一个不是阿Q的典型形象,但这些形象应是受我们鄙视和唾弃的!

然而我们也发现阿Q置于今天也有了另一种新的启示意义。曾看到网上流行的一首“打油诗”,被喻为“新时代阿Q”,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好好活,慢慢拖,一年还有一万多;

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

少吃盐,多吃醋,少打麻将多散步;

按时睡,按时起,打拳跳操健身体;

只要能吃饭,钱就不会断;

不要嫌钱少,就怕走得早;

官再大钱再多,一样都进高烟囱;

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糊涂点,潇洒点;

四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忘记过去。

祝大家:开心快乐!长命百岁!!

所以谁说阿Q的精神就一定是落后的呢,反观我们现代的社会,有时在我们生气时,苦恼时,阿Q一下又有什么不可以!新时代的阿Q体现的是一种乐观、感恩、知足常乐的情怀,时常保有这种情怀可以使我们更好调节自己的心态,可以使活的更健康更愉快,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不妨来学做一下新时代的阿Q: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开心多点!

总而言之,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是既令人同情又令人愤恨的!令人同情的是阿Q悲惨的一生充满着屈辱和贫苦。他在未庄人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阿Q既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又一无所有,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老婆孩子都是痴心梦想,他做人最基本的权利和最根本的需要通通被社会剥夺掉了。到最后,阿Q竟被枉杀从而结束了他短暂而不幸的一生。所有这些,无疑是令人深感同情的。但同时,阿Q又是可恨的,他沾染了许多恶习:赌博、喝酒、偷东西,欺软怕硬,更甚至是耍流氓,调戏妇女„„这一切又令人十分地愤恨!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概括阿Q这个人物形象就是:让人“哀其不幸”,但又“怒其不争”!

参考文献

【1】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68

【2】 鲁迅.呐喊【M】.北京:文学出版社,2001.69

【3】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69

【4】 萧新如 吴天霖.中国现代文学史【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09

【5】 江潮.阿Q论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64

【6】 江潮.阿Q论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68

【7】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74

【8】 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65

【9】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92

【10】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93

【11】 江潮.阿Q论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33

【12】 萧新如 吴天霖.中国现代文学史【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11

【13】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06

【14】 鲁迅.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96

第三篇: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浅析

摘要:浅析鲁迅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看看这些人的形象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鲁迅又为什么会写这些人,同时还将他们作为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来写。在他的身上是如何体现出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劣国民性的。将他们所属的类型一一划清楚,同时还将这些所谓“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具体的剖析,进而观察在这些人身上是怎样来体现当时社会。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笔者从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分类和作者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封建制度 封建思想 讽刺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浅析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巨匠,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鲁迅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鲁迅是个社会批判家,他的文章是攻击时弊的。若要了解鲁迅,就得研究他的小说——特别是他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小说集《呐喊》、《彷徨》代表着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两部著作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的深刻、丰富,既尖锐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又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还广泛而深刻地概括和反映了当时的农民问题、知识分子、妇女问题问题以及民主革命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问题等社会现实,并热情呼唤有别于旧民主革命的新的革命的到来,流露出了新文化阵营分化时期知识分子寂寞、苦闷、彷徨和探索的心情,解剖了知识分子灵魂。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作者以其纯熟的艺术技巧着重塑造了大批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形象,创造了全新的小说格局。其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生动描写占了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比重的大部分。要对鲁迅小说的思想意蕴得以深刻领会,就不得不对这批最具说服力的艺术典型的精神所在进行认真探索和分析。

一、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科举式的封建等级制度给每一个‘田舍郎’以‘暮登天子堂’的幻想”,《白光》中的陈士成、《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这二人都是想通过科举来实现人上人的梦想,但是在没落封建社会这只能是幻想。他们二人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同情了受其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白光》里的陈士成,同样也是一个穷困潦倒,上不去也下不来的老童生。尽管作家字面上无一批评的词句,但在笔下却完全呈现出一种与写孔乙己大不相同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小说通篇没有过多的触及到陈士成的生活环境,或者简直可以说,这是一篇精彩的白描。这个陈士成,像孔乙己一样,是一个没有运气,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试的老童生。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富庶阶级。这陈府有过它光荣的过去,“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在陈士成的心目里,他这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理应一步青云,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竟然会屡试屡败,这岂不是考官不懂文章,有眼无珠!封建科举制度和没落世家的妄自尊大,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个种对功名富贵疯狂追求的欲望,一心指望“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侮,发昏,„„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时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多少次黄粱美梦,出现在陈士成的幻觉里,但一次又一次的考场失意,飘散了他的梦。颓丧,空虚在袭击着他的生活,而那好梦却又不因此而消逝。愈失意,愈狂热,为功名利禄燃烧起来的近似兽性的欲望,使他一次又一次把那纠缠着他的好梦,雕塑的更美满,更完全„„但这毕竟是第十六次了,“这回又完了”,“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挡住了他的一切路。”于是,那功成名就的梦想破碎了,又为金银狂想的白光所代替——“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绝望把陈士成变得疯狂。“陈士成的利欲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试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膨胀,终于导致了他的死亡。你也许会觉的他可怜、活该,是自取灭亡,谁让他那么贪心了。可是别忘了,他所有对科举道路的贪婪幻想是被那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刺激出来的。那个社会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就是那么狭窄,要么不计一切成为上等人,要么就被人踩在脚下”。最后终于在不能自制的狂乱中,扑向闪烁着白光的湖水,结束他落魄的一生。

孔乙己的时代,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古老的中国。封建王朝和腐朽的封建制度,在思想和物质上都无力对抗西方列强的侵袭。许多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但是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却仍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反动势力也疯狂地对抗进步的潮流。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抱残守缺,死要面子,孔乙已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却有别于一般下层社会的劳动

者。孔乙己和那些做工的短衣帮们同样站着喝酒,但是他却以为自己是读书人而看不起劳动者。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竟一直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沦落和低微。封建社会正统的思想,对农工商是歧视的。“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在这种封建教育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令他不耻。“君子固穷”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沦落社会的“挡箭牌”。他虽写得一笔好字,但好喝懒做,不会营生,甚至将要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辩解,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胡子”,形象地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的老知识分子的形象。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二)封建思想的维护者

《 肥皂 》中的四铭、《高老夫子 》 中的高尔础等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他们既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又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肥皂 》 中的四铭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假道学。他神气十足地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他在街上被两个光棍对年轻女乞丐说的“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的猥亵话所挑动,萌生邪念,情不自禁地多次讲述“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通过他老婆“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和何道统的放荡大笑,把四铭内心的隐秘揭露得淋漓尽致。喜剧性的笑声,使这位伪君子无可逃遁地现出了原形。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更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中性人。他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洁,骨子里却卑鄙肮脏,腐败丑陋。此人虽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表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做。“他教课的动机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说:“‘外面看看还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在备课过程中功夫全费在照镜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作者通过高尔础这个表面挂着顺应世界潮流招牌,内心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文人败类的形象,借此来嘲讽了维护封建思想的无耻文人。进而有力的讥讽和抨击像高尔础之辈的无耻嘴脸。

四铭和高尔础这两个知识分子处于新思潮较盛行的都市,与闭塞保守的乡镇中的鲁四老爷们相比,他们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 , 既在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净,骨子里却是卑劣肮脏、腐败丑陋的灵魂。他们在虚伪的“卫道”中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鲁迅所写的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包括以上两种类型,即受害者和维护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封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地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生活在清末和民国中后期那个年代,当时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事实上,“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妥协性,中国大地仍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封建势力顽固地占据着政治舞台,广大人民群众仍处在军阀专制的奴役之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知识分子在当时也是和劳动人民一道受难。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头发的故事》、《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以及《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而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是随着岁月的考验,生活的磨练后,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们又全都消沉了。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知识分子,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其实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意志薄弱的悲剧。

(一)软弱的知识分子

《端午节》中的方玄绰虽然也对黑暗的现实不满,但是他却决不会去想怎样抗争,而是总用“差不多”来说服自己得过且过。即便是生活上困难重重,他也是继续保持“乐观的精神态度”,甚至去赊上酒来进行自我安慰。当然他也并不真是心情那么平静的。例如:他也曾经有过买彩票的念头。可是当他的太太真的提出买彩票的后,他便说的他的太太没有教养,虽然方玄绰有觉醒的一面,可是在小说中,更多的是讽刺他消沉的一面,对于生活中的切身矛盾,他只是口头上的不满,欠薪不发,生活落迫,他也不参加同时的“索薪”斗争。他自命清高,认为“只有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但当所得到欠薪后,他又很“不费一举手之劳的领了钱”。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安分守己的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满腹牢骚,躲避斗争的庸人。他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走投无路时,他就一步步麻醉自己。节日到了,薪俸不发,欠债难还,买物无钱,无可奈何中,他向酒家赊来一瓶“莲花白”,吃饱喝足后,他躺在床上念起《尝试集》来了。总之方玄绰的形象是:“庸俗、软弱、自私、麻木,虽然他曾经有过觉醒和作为,但最终还是在黑暗现实的重压之下失去前进的信心,甚至消沉堕落。虽然方玄绰的消沉让人觉得可怜,但是黑暗的现实不得不让人对引起方玄绰的这种可怜的社会背景提出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方玄绰变得消沉的呢?这也就是作者写它的原因。目的是要唤醒那些即将沉睡或已经沉睡的知识分子。《幸福的家庭》所写的是一个为了挣几个稿费养家糊口的穷苦的文学青年。他为了迎合时尚潮流,决定构思一篇名叫《幸福的家庭》的小说。可是现实的残酷打破了他的白日梦,作者用这种笔法善意的嘲讽主人公的虚幻的理想。

(二)落魄的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原是热血青年,身上闪烁过民主革命的思想火花,很有些反抗和改革封建社会的理想,曾参加过反封建的斗争,和同伴“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也曾“到城隍庙去拔掉神像的胡子.......”是个敏捷精悍的人物.但几经生活的磨难,身上锐气渐减,自感青年时代的梦没有一件实现.迫于生计,便敷衍着教点“子曰诗云”,随波逐流,做些“无聊的事”以满足别人和慰藉自己,正如其本人所述:象一只苍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到原地方。吕纬甫就这样:当年,思想激进,热心改革;现在,为了每月几十元生活费,不惜对学生宣扬封建思想。当年,“敏捷精悍”;现在“迂腐”“麻木”,万事敷衍随便,以后还预备这样混过有限的生命,连明天怎么过也不知道,甚至连后一分钟也不知道。作品通过吕纬甫的失败,颓唐和退缩,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的吃人罪恶,同时也批判了知识分子软弱无能,缺乏毅力,不能将斗争坚持到底的局限性吕纬甫的形象真实的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分子的彷徨、苦闷、动摇、表现了像吕纬甫这部分人由激进到消沉,倒退的一个历史侧面,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势力沉重的压迫,便是正值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走投无路,就像鲁迅先生的好友,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最终于这个社会妥协”,作者借这个形象给当时的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吕纬甫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他不是一个反抗和改革黑暗中的战士,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能走他的路。

《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在“五四”时期比吕纬甫要激烈一些,持续的时间也比吕纬甫长久.但他颓唐得更严重,堕落得更可怕。他迫于环境,不得不然,无可无不可;而他则是用主动自残为手段,来进行消极抵抗与报复的;他给人的印象是阴郁,冷漠.“孤寂和悲哀”是其身上的主旋律,“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词气”“冷峭”,使人“悚然”,“素性这么冷”,甚至连笑也是冷冷的。世事升沉无定,冷酷的世界造就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亲自编织了“独头茧”,把自己包裹在里面。但世俗偏不允许他与世隔绝,在“流言”,“失业”的追随,打击下,他不得不抛弃理想,屈服现实,躬行起“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窘迫之间,当上了军阀部队里一个师长的顾问,时时“有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新的磕头和打拱,新的打牌和猜拳......” 然而,魏连殳还是在“胜利”的喧笑声中独自负着内心的创伤寂寞死去。作品借这个形象揭示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革命力量和习惯势力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失败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

(三)迷惘的知识分子

《 伤逝 》中的涓生和子君都是 20 年代初期具有某种程度的民主思想的知识青年。他们互相认识后,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大胆地追求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并且不顾强大的封建势力和世俗偏见,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在一起生活没有多久,彼此间的冷漠就代替了热恋。女主人公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真正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

习惯,谈男女平等„„”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鲁迅都是赞扬的。鲁迅对子君和涓生的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也是很明显的。子君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她在建立起小家庭之后,便用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她至死未悟“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涓生虽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是,他们的爱情怎样才能更新、生长、创造?他们新的生活道路到底在哪里?这一切,他自己也并不很清楚。当局长一纸公文断绝了他的生活来源后,他最初还是做了多种努力,想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处境。当一切努力失败后,他竟错误地把一切责任都归于子君,认为:“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了她”,最后终于提出了和子君分手。涓生本以为和子君分手后可以自由奋飞,子君也可以获得解脱。然而,他没有想到,离开子君后他依然是求告无门,走投无路,处于绝境,只有一个人在会馆“寂静和空虚”的破屋中,带着“悔恨和悲哀”回首往事。而子君呢?涓生与子君分手,实际上是将她重新推回到了她曾经挣脱出的封建家庭。于是不久,她就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就这样,涓生和子君这对曾经热恋、相爱,并大胆地走到一起的青年男女,最后以悲剧结束了他们的爱情生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他们二人对现实没有足够认清,同时他们的奋斗目标只停留在了“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上了。所以一旦他们走到了一起之后,便失去了奋斗目标,彷徨于生活中,外加上涓生的自私,与子君的怯弱,最终导致他们分手,直至毁灭。鲁迅之所以这样写,就是对那罪恶的旧社会的强烈控诉。提出“中国青年,特别是妇女,究竟怎样才能从旧势力压迫下得到解放。

三、鲁迅对作品中知识分子的态度

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导致了清王朝的覆亡。《呐喊》和《彷徨》这两部小说塑造了多位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在描写他们时,结合对黑暗社会制度的批判,同时也暴露了他们自身的愚昧和弱点,对他们沉醉于科举考试和封建旧思想的行为以及软弱的个性给予了深刻的批评。但鲁迅所表现更多的却是对他们的同情、关注,以及对科举制度和封建道德对他们的毒害的愤慨,对他们悲惨命运和不幸结局的怜悯,对造成他们不幸命运的封建社会的鞭笞。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巨大的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给予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他既不能像有的评论家一样表现自己,也不仅仅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告,他对知识分子问题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鲁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本来是非常清楚的,即认为他们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摆脱困境,奋发地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应该说,对这些知识分子,鲁迅表示同情和给予的批判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认识和态度上是一致的。对于知识分子的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摧残和压迫,反映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主观的弱点和缺点,既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画这些人物现象,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我认为鲁迅的这种思想不仅仅是当时知识分子的觉醒,现在的我们甚至将来的人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明白这种事实。我相信鲁迅笔下的这些知识分子成为一面反映社会的镜子。这在鲁迅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中,都得到了这样的反映.那些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形象,就是鲁迅对现象观察的艺术结晶。总观鲁迅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他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有揭露有批判,那也正像他把贫苦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有揭露有批判一样。他很同情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我认为鲁迅写农民阶级的作品不是对农民主要抱批评、批判的态度,而肯定他主要是同情,说他批评农民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摆脱落后状态,争得真正做人的权利,而有人偏偏在读鲁迅的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却说鲁迅对知识分子主要是批判的态度,其实,鲁迅写知识分子的缺点和弱点,批评他们也是出于同情,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要他们觉醒过来。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旧社会有个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卢今,《鲁迅短篇小说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赵晓笛,《鲁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十一期。

3、冯奇,《论〈伤逝〉个性解放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王瑶,《鲁迅作品论集》,1984年版。

5.李春华,《鲁迅选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第四篇:阿Q形象分析

阿Q形象分析

阿Q这一人物形象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流浪雇农形象,他政治上受着压迫,经济上受着剥削,处在赤贫的地位,甚至连姓氏都模糊不清。但在他身上也有“圣经贤传”的遗毒,存在不少封建落后意识,如“男女之大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

然而,阿Q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是指用虚幻的精神胜利来掩饰或替代事实上的失败。这是一种病态心理,主要症状是妄自尊大、欺弱怕强、自轻自贱、麻木健忘等等。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的形成经历了这样一个动态演变过程:自尊——自欺——自轻——自虐——忘却(麻木)。开始,阿Q很“自尊”。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忌讳别人提他头上生的痛疮疤。碰到“犯讳”时,他便“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结果,他屡屡失败。当实力较量失败后,只得改换策略,变为“怒目而视”,想以此来补救实力较量中的失败。当“怒目主义”又遭到对手的回敬时,他又只好以自欺欺人的自骄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你还不配!”然而,对手连达个也不允许,阿Q“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他又成了事实上的失败者。这时,阿Q便又改变策略,无师自通地给自己找出“胜利”的借口——“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阿Q的“精神胜利法”至此由外在的行为转向纯粹的“精神”实质。但是,这种“腹诽”的方式立即又被对手察觉,并且因此招来更大的侮辱。阿Q不得不公开承认欺凌者行为的合理性,承认别人打自己是“人打畜牲”。这时,他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于是乎,他又转败为胜了。这种以“自虐”为特征的“精神胜利法”,再发展一步便是“忘却”了。“忘却”成了阿Q赖以生存的法宝。作者就这样一步步展示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发展过程,在淡淡的讽刺中,融进了鲁迅对中国历史以及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融进了鲁迅对阿Q们“哀其 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感。

“精神胜利法”有其产生的历史根源,首先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的毒害,使正常的人性受到戕害而产生了异化。其次是中国封建落后的农业经济造成的贫困、保守的生存环境和简单、凝固的思维方式,使人们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命运,在无可奈何中,只得用自欺欺人的方法为自己寻找一个精神上的寄托。除以上原因外,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与他好胜爱斗,喜欢热闹乃至生理上的缺陷等个人气质、脾性方面的特点有关。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相当大的时空概括度和思想包容量,它集中地反映了普遍存在于中国人身上的精神病症。

阿Q性格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具有潜在的革命性。“阿Q式”的革命是糊涂的、朦胧的、可笑的,同时也是可怕的。“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这就是阿Q所可能提出的革命目标。鲁迅通过“阿Q式”的革命和不准阿Q革命,以及阿Q死于假革命者手中的描写,深刻地批判了中国资产阶级不仅不能引导农民走向正确的革命道路,而且在本质上鄙视农民力量的错误。

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在阿Q这一人物形象身上,熔铸着鲁迅的历史沉思和对现实人生的深刻解剖,它警醒人们去认识普遍存在于“国人的魂灵”中的精神病症是怎样麻醉了人民群众,成为一种阻碍社会改革的历史惰性,使人们从阿Q这面镜子中照见自己,“引起疗救的注意”,也着手疗救自己。

第五篇:浅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形象

浅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形象

内容摘要:

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中写知识分子的题材的小说主要有14篇,在这14篇中,鲁迅真实的描述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体的主要分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的旧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悲性。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封建思想 小资产阶级思想 觉醒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我们国家正在日益强大,我们的中国梦正在成为现实,在这辞旧迎新的发展之中;在这继往开来的文化传承之中;在这欣欣向荣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我们不要忘记,还有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一位高尚的文学家、一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思想家——他就是“鲁迅”。是他带领文学界的革命先辈们,开创了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小说运动可以说是没有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鲁迅著作”;又是他带领文学界的革命先辈们,开创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国语运动。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鲁迅精神”。然而,普及鲁迅著作,学习鲁迅精神,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更是具有代表性,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们的学习,来更入的了解在解放以前中国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因此,我们更应该将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加以重点学习,以便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优秀思想。鉴于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纷繁复杂。因此,本人特意将其分为几大类型,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加以分析和理解。

一、具有浓厚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封建思想又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鲁迅的小说里有一大部分是描写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当中,有的成为封建思想的受害者、有的则成为封建思想的维护者。下面就让我们从受害者和维护者这两方面来看看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一)、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

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这二人都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同情了受其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我们先以《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为例,来分析一下:

孔乙己是一个辛亥革命前受到封建思想严重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是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他的身上即有可悲的一面,又有可爱的一面。首先我们来看看他的可悲之处:孔乙己虽是一个下层的知识分子,却不同于其他的下层社会的劳动者。孔乙己虽然和那些短衣帮们同样是站着喝酒的,但是他却看不起那些短衣帮。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是读书人,竟然一直都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同时他说起话来又是满口的“之乎者也”,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即使是生存成了问题,但这个孔圣人的门徒依然是整日里只想“进学”,对造成自己如此狼狈生活的原因没有丝毫反省。“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在这种封建思想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农工商,因而他的生活自然十分穷困潦倒。当他不得已去干些偷书的事时,被人嘲笑,却硬要去涨红了脸的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大折腿的惨境,作者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和语言的描写,来揭示孔乙己的可悲之处。其次便是孔乙己的可爱之处——即他的心地善良。虽然孔乙己也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但是品行比别人都好,他从不拖欠酒钱,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同时孔乙己对孩子们也很热情,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和教“我”识字,都表现出他质朴善良的本性当他将仅有的几颗茴香豆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后,便“多乎哉?不多也”即流露出他天真的本性,又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当孔乙己教我识字识字时“一个茴字有四种写法”一一将它们写在桌上,虽然显的孔乙己有点迂腐,但是从侧面反映了孔乙己的可爱之处吧。总之,纵观孔乙己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不仅表现在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也表现在短衣帮对他的嘲讽,但是最能表现出孔乙己一生不幸的是孔乙己的迂腐和麻木不仁。虽然他有可爱之处,但是他的可悲之处更加令人寒心。

纵观我国封建思想教育下的悻悻学子们,又有多少不是象孔乙己这样的呢!就拿收入《呐喊》中的《白光》一文来说吧,小说中的主人公陈士成为追求功名,而导致精神失常而死的知识分子形象与孔乙己的形象是多么的相似。

陈士成一个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功名利禄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与孔乙己相比,在他身上所体出的全部是封建文人的可悲之处。他一生追求着“携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经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象看见神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但是摆在眼前的是第十六回的名落孙山,“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象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这一切的破灭,终于致使陈士成由“科举”梦变为莫名其妙的“白光”梦,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封建科举对他的毒害,使他无一技之长,最终穷困潦倒。这种人“如果穷困无聊了,那就更要修破书,擦古瓶,读象谱,怀祖德,甚至于翻肮脏的墙根,开空虚的抽屉,想发现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宝贝,来救这无法可想的贫穷”。“陈士成的利欲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试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膨胀,终于导致了他的死亡。你也许会觉的他可怜、活该,是自取灭亡,谁让他那么贪心了。可是别忘了,他所有对科举道路的贪婪幻想是被那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刺激出来的。那个社会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就是那么狭窄,要么不计一切成为上等人,要么就被人踩在脚下”。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被他人踩在脚下的,终于陈士成在“白光”的诱导下,用尽心力所挖掘的也只是象征陈腐和终结的一具零落不全的下巴骨,而那具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笑吟吟的现出笑影,终于听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最后,有人在湖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纵观陈士成的一生,除可悲之处之外,就只能看到封建思想渗透下的封建文人的心里变态了。总之,不论是孔乙己还是陈士成,着两人都是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受害者。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们的剖析,来发现封建思想教育下的知识分子的可悲。作者对他们的描写除了批判与同情之外,主要是为了向世人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用以惊醒那些仍然麻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下层文人,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

(二)、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的高尔础等。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满腹经纶,象个饱学之士,整日里说着伦理道德,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已完全堕落,满脑子男盗女娼,是一些不学无术的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首先我们先看一看《肥皂》中的四铭。表面上四铭是一个“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的国粹派,组建“移风文社”以“挽颓风而存国粹”为己任,整日里鼓吹“专重圣经崇,祀孟母。”写什么“孝女行“,实际上他是一个“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的伪君子,其灵魂的淫秽无耻更甚于用言语挑逗乞丐少女的无赖光棍。例如:“四铭为了满足他的虚伪而又无耻的淫念,竟真的买了一块香皂,想在妻子身上实现咯吱咯吱遍身洗一洗的邪心淫念”又如他神气十足的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当他听到挑逗女丐的言语后,又情不自禁的讲述了“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最后通过他老婆的“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将四铭内心的淫秽揭露的淋漓尽致。《肥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讽刺小说之一,鲁迅把这一群‘卫道’之徒的丑态揭露的含蓄而深刻。四铭一面高嚷着:“学生也没有道德,社会也没有道德,再不想点法子来挽救,中国这才个要亡了。”而;另一方面却“不是骂十八九的女学生,就称赞十八九的女讨饭,都不是什么好心思。”虚伪的卫道使他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本我被道貌岸然的面具和男盗女娼的腹心给泯灭了。由此可见,象四铭这样的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给社会带来的只有因循守旧,阻碍社会的前进。

与四铭相比,高尔础更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洁,骨子里却卑鄙肮脏,腐败丑陋。

其次,我们就来谈谈《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高老夫子本名高干亭,朋友们叫他高老杆,与老钵和黄三是一伙儿,专门一同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但是会得写几句洋八股,提倡国粹,得了社会上的称赞,他便追随俄国文豪高尔基改名为高尔础,同时被贤良女学校聘为历史教员,于是他便由老杆一跃而变为高老夫子了”⑤此人虽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着“中华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的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清一色”,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做。“他教课的动机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说:‘外面看看还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在备课过程中功夫全费在照镜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作者通过高尔础这个表面挂着“顺应世界潮流”招牌,内心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文人败类的形象,来嘲讽了维护封建思想的无耻文人。进而有力的讥讽和抨击像高尔础之流的文人墨客的无耻嘴脸。

总之,在四铭和高尔础身上这种极端丑陋的负面人格,正是封建文化的长期压抑,新思潮的强烈冲击所致,在他们的虚伪卑劣中,隐隐传来了封建帝国的倒塌声。

综上所述,鲁迅所写的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只有以上两种类型,即受害者和维护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封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的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二、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从清末到民国中后期,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而鲁迅本人就生活在那样的年代。所以他亲眼目睹了当年的青年知识分子怎样由一开始的反抗逐渐变为对社会的认可,最后变成了消沉,混日子的过程。因此在鲁迅的小说里所反映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很多的一部分是描写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而在这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又无非是写了大致的三种类型:即革命者、投机者、消沉者。下面我们就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第一类具有革命精神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夏瑜,这个出现在《药》中的知识青年。不仅牢头无法理解,茶客们说他疯了。老百姓拿他当“人血馒头”的原料,甚至连他的母亲也不明白,因为儿子为革命牺牲,他感到“羞愧”,夏瑜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行动是可悲的,但更可悲的是他的鲜血竟被贫穷、善良的华老栓当作给儿子的“灵丹妙药”,当他在狱中宣传革命道理时,“年轻人们”感到“气愤”,并且群殴他,茶客们知道后又拍手称快。他劝极其反动的阿义革命,被打后,硬自以为阿义是“可怜虫”,而那些不听他的话,去造反的群众也是“可怜虫”。可是他在其他人的眼中却是不仅仅是可怜虫,更是“被吃的假药、骗钱的资本、鉴赏杀人的盛举、无聊的谈资”罢了。虽然夏瑜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但却是孤独与寂寞的。由此可见,夏瑜是多么的可悲。从而影射出当时的中华民族是多么的可悲——这是因为“华夏两家的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代称,所以说两家的悲剧命运正是当时中国的写照。”我们从华老栓全家的无知,和茶馆里花白胡子、驼背、康大叔等人对夏瑜的死的麻木上,可以形象的感触到,如果再不进行思想启蒙的话,那么像这种为革命而流血的志士,仍然是不会被人理解的,当然在思想启蒙的治疗的中间,“也不免夹杂些讲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治疗的希望。”可见,鲁迅从写小说的伊始,就对社会给予极大的关注,对变革时代人们的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注,而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又一直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改革和变迁的启蒙者和先锋,特别是像夏瑜这样的人,更应该去做社会的启蒙者和先锋,所以鲁迅在写道夏瑜死后,在他的坟上多了“一圈红白的花“不很整齐,倒也有精神。这就表明还有人纪念革命烈士,革命者是斩不尽,杀不灭的,就有如在黑暗中多了一点“星火”一样,给人以希望。

第二类投机取巧的知识分子形象。

说起这一类人的话,我想除了《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之外,真是无人能够胜任次形象了。假洋鬼子,一个被讽刺的“上等人”、一个善于见风使舵的人、一个会投机取巧的人。他留过洋,可是他在留过洋后,回国第一件事便是装上了一条已经在留洋期间就剪掉的大辫子。革命一开始,他便将长了一尺多长的辫子拆开了披在肩上,可谓易守易功,投机到了极点。他整日里和那些遗老、地主们、买办们接近,目的无非就是想投机。就拿革命以前来说吧,假洋鬼子整日往赵太爷家跑,进而去接近那些有头有脸的“上等人”,同时他还给自己装上了一条假辫子,以便更容易让赵太爷之流接纳他。可是一旦革命开始后,假洋鬼子又赶紧将假辫子去掉,并且口口声声胡吹,说:“洪哥,我们动手吧。他却总说道‘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得。否则早已成功了。然而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的请我上湖北,我还没有去。由此可见,假洋鬼子的投机程度及其投机方法是多么的;令人费解。像这种在当时也是不乏其人的。鲁迅先生之所以要写像假洋鬼子这样的投机人,目的也就是想通过接露假洋鬼子之流的投机面目。进而以警惕世人。在当时的社会里,几乎是流过洋的知识分子,差不多都剪了辫子,所以在乡下人的眼里,是看不惯没有辫子的,但是更不喜欢装假辫子的,因为光头只是“假洋鬼子”罢了,光了头而又去装上假的辫子,似乎他别有什么居心,所以更感觉厌恶了。而像《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本身就是一个见缝就钻的投机者,再加上他头上的假辫子,所以他的投机面目就更加暴露无疑了。就拿“阿Q革命”来说吧,假洋鬼子先用“哭丧棒”禁止他革命,接着他又胡吹自己和黎元洪是好朋友,并且说自己是早赞成革命的,甚至将他自己标榜成一个革命功臣。像他这种能很快就“适应潮流”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还真是比比皆是。

其实像假洋鬼子这种能“顺应大潮”的不仅是在以前有,就是现在也是大有人在的。鲁迅先生之所会写他种人,就是让读者们认清像假洋鬼子种人的丑恶嘴脸。进而通过某些革命投机分子的作为探讨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表明他的失败是因为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

第三类是消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在这一类人中所包含的人物是较多的,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以及《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而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是随着岁月的考验,生活的磨练后,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们又全都消沉了。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知识分子,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其实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意志薄弱的悲剧。

1、《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

《在酒楼上》是一篇充分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题材小说。在这小说里,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吕纬甫这个消沉的知识分子形象。

吕纬甫,是一个较早觉醒的知识分子。他在辛亥革命时期,还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他和他的战友们曾经“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并且还英勇地去“城隍庙内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这一连串的壮举都可以证明年青时的吕纬甫是一个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然而随着生活的不如意,再加上革命又处于低潮中,所以一个具有进步要求的知识分子终于将旧日的豪情壮志、人生目标、以及革命的精神统治抛却了,进而变成了一个情绪消沉,意志颓废,行动缓慢做事又敷衍的软弱的知识分子。昔日的吕纬甫是一个无神论者,可是消沉后的他,竟然千里跋涉回故乡去为一个三岁时便死去弟弟迁葬。同时,他为了混口饭吃,竟又去学堂教些他昔日极厌恶的子曰诗云,《孟子》、《女儿经》来了。吕纬甫的形象真实的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分子的彷徨、苦闷、动摇、表现了像吕纬甫这部分人由激进到消沉,倒退的一个历史侧面,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势力沉重的压迫,是正值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走投无路,就像鲁迅先生的好友,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最终于这个社会妥协”⑩可见,在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中,像吕纬甫这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而作者之所以要将其写出来,不仅仅是因为这种事就发生在他的身边,更主要的是因为鲁迅想通过这篇小说来唤醒那些已经或者即将沉睡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与吕纬甫相比,魏连殳的生活道路性格都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魏连殳所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会上的矛盾尖锐。如军阀与人民,军阀与军阀等等,再者是魏连摩的个人生活细节也发生了变化,例如过去魏连殳称为“老太太”的,在他当了师长顾问后,蔑称为“老家伙”。对孩子们也由过去的爱护变为戏弄,甚至花钱买孩子们狗叫,磕响头等。魏连殳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思想感情及其复杂,性格独特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作者通过他短暂的一生描绘了一个昔日有过民主意识的觉醒的战斗过的知识分子,但在黑暗的现实面前,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再加上自身的意志薄弱和生活的困倒,一步步的消沉直至最后的毁灭。魏连殳的形象是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中最突出的。对于魏连殳来说,作者是误切同情的。记得作者曾用过这样的笔墨来描写他:“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嚎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由此可见,作者对于魏连殳的遭遇是非常可怜的,而小说中魏连殳的形象也是由一个正常的进步人士变为一个病态的消沉人士。

3、《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

小说中的N先生是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先觉者的化身,他负笈海外,只因没有了辫子,就险些被停职,在社会上处处碰壁,所以N先生心情变得很激愤。他以头为例,激动讲述了自己头上的辫子与自己的一生的遭遇,进而让人们感到辛亥革命不彻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致使像N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也只能抚今追昔,发出无限的感叹:“造物主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作者之所以要写关于头发的故事,并非是因为作者本人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而是因为由头发这一故事所引起的社会思考: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致使中国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将何去何从,更反映了鲁迅对民族传统得深刻反思。

4、《端午节》中的方玄绰。

相对于N先生的激愤,方玄绰显得那么平和。虽然他也对黑暗的现实不满,但是他却决不会去想怎样抗争,而是总用“差不多”来说服自己得过且过。即便是生活上困难重重,他也是继续保持“乐观的精神态度”,甚至会去赊上酒来进行自我安慰。当然他也并不真是心情那么平静的。例如:他也曾经有过卖彩票的念头。可是当他的太太真的提出买彩票的后,他便说的他的太太没有教养,虽然方玄绰有觉醒的一面,可是在小说中,更多的是讽刺他消沉的一面,对于生活中的切身矛盾,他只是口头上的不满,欠薪不发,生活落迫,他也不参加同时的“索薪”斗争。他自命清高,认为“只有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但当所到欠薪后,他又很“不费一举手之劳的领了钱”。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安分守己的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空发牢骚,逃避斗争的庸人。他坚持自己的哲学和为人。走投无路时,他就一步步麻醉自己。节日到了,薪俸不发,欠债难还,买物无钱,无可奈何中,他向酒家赊来一瓶“莲花白”,吃饱喝足后,他躺在床上念起《尝试集》来了。总之方玄绰的形象是:“庸俗、软弱、自私、麻木,虽然他曾经有过觉醒和作为,但最终还是在黑暗现实的重压之下失去前进的信心,乃至消沉堕落。虽然方玄绰的消沉让人觉得可怜,但是黑暗的现实不得不让人对引起方玄绰的这种可怜的社会背景提出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方玄绰由觉醒转变成消沉的呢?这也就是作者写它的原因。目的是要唤醒那些即将沉睡或已经沉睡的知识分子。

5、《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

小说中的所写的是一个为了挣几个稿费养家糊口的穷苦的文学青年。他为了迎合时尚潮流,决定构思一篇名叫《幸福的家庭》的小说。而他的内容也设想的十分完美:年轻的具有很高文化教养的一对夫妇住在宽绰的居室里,相敬如宾,他们吃着十分精美的“龙虎斗”,突然在他的耳边传来了夫人和卖劈柴的讨价还价的声音,以及三岁的女儿被母亲打哭后的声音,看到了书架旁是一个A字形的白菜堆。一下子他的“幸福的家庭”梦消失了,于是马上回到现实,抱起小女儿给她做“猫洗脸”,并且用那张写着题目的稿纸给小女儿擦了鼻涕。作者之所以要用这种笔法来善意的嘲讽主人公的虚幻的理想,目的就是希望年轻的知识分子们能够从现实中吸取教训,且从梦中惊醒过来。

6、《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形象。涓生和子君是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一定程度可以被认定为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随着时代步伐,涓生和子君大胆的追求着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他们不顾封建势力和世俗的偏见,冲破封建牢笼,结合在了一起。然而女主人公子君却由于与涓生同居后便不再读书,不再思考,整日里不是回忆过去两人热恋时情景,就是忙着做家务。生活使子君变得日渐空虚、庸俗、,更甚至于是麻木不仁。男主人公涓生原本是一个追求新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他曾以自己的觉醒唤起了子君的觉醒,同时将他自己最纯真的爱情奉献给了子君。可是当与子君共同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后,他便不再满足于爱情生活了。他认为,他们间的爱情应该是“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不然,他们的幸福生活就会凝固。然而,由于涓生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所以连涓生也不知道怎样去更新他们的幸福生活。直到涓生失业之后,他竟然错误的将一切是非都推在子君的头上,是子君束缚住了他的发展空间。于是涓生提出与子君分手,当真的分手之后,涓生本以为己可以自由的飞翔。可是,他错了,分手后的涓生依旧是处境艰难,无奈的他只有是带着悔恨回首往事。子君呢?分手后的她,又被重新推回到了以前的封建牢笼之中,于是不久之后,他便“在严威和冷眼”中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他们二人对现实没有足够认清,同时他们的奋斗目标只停留在了“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上了。所以一旦他们走到了一起之后,便失去了奋斗目标,外加上涓生的自私,与子君的怯弱,最终导致他们分手,直至毁灭。鲁迅之所以写这样的小说,主要是想让人们通过对涓生于子君这对恋爱的自由恋爱的悲剧故事,去思索这种“个性解放与自由恋爱”背后的思想局限性。

综上所述,鲁迅所描绘的这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分为三小类:即革命者,投机者,消沉者。而对于这三种人的刻画,鲁迅先生则是采取了“连自己也烧在里面,自己一定要深深的感觉到”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鲁迅先生将自己融进了小说,进行了全面的自我剖析,如《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的经历其实就是采取于鲁迅先生的亲身经历,而《伤势》中的涓生与子君,也折射出了鲁迅与许光平的爱情,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为了唤醒民众的心灵,惜对自身进行毫不留情的剖析,而且还用来做反面教材,以次来让那些尚未清醒的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们早日觉醒。

三、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觉醒的知识分子主要包扩《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与《一件小事》中的“我”,而在这两篇小说中《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属于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而《一件小事》中的“我"则属于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

1、已经觉醒的“狂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鲁迅先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看过的外国作品构思而成的。这是个非常态的人,在他身上具有“疯”与“不疯”的两面性如果你说他是个疯子,可是他却能够从嘴里喊出“救救孩子”的伟大呼声,并且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痴人本质;如果说他“不疯"可是他又确实是个非正常人,一个患了迫害狂的精神病人。其实,狂人并非来自生活,而是具有象征意义,他是作者对一个启蒙者,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真实处境的象征性表达。之所以采用”狂人”这一词来定义这一觉醒的知识分子,是因为他在愚昧的群众眼里和一个真疯子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他试图进行启蒙的话。小说的主人公“狂人”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以理性的批判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揭露封建社会的吃人的本性,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相征形象。

2、正在觉醒的“我”。

《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小说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我”,坐人力车去上班时,撞倒一个老女人,没有伤,也没有人看见。我以为还是一走了事,不必自找麻烦,但车夫却主动扶着老女人,走向巡警分住所。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了我对车夫又开始的不满,继而自愧,最终无比敬仰的心里变化过程。在小说的结尾,作者这样写到:“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有时反而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由此可见,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在作者的小说中,本小说是最短的。线索也极单纯,但是它所蕴含的思想却其深刻。

综上所述,作者在表现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时,主要写出了两种类型,即已经觉醒的狂人和正在觉醒“我”。而在这两种类型,不论是哪一种,作者都赋予了极其深刻的意蕴。

纵观世界文学史,像鲁迅这样为数不多的小说作品获得了不朽地位的,恐怕并不多,这并是时代所决定的,而是因为鲁迅的小说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所决定的。鲁迅先生的小说,是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现代化起点要从五四时期算起。而他本人就是这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崭新的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小说现代化征途上迈出的第一步,所以说鲁迅的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及至世界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意义正在这里。

参考文献:

1、罗克《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呐喊(二)》 新华出版社2002-1-1版

2、顾振彪《解读呐喊·朝花夕拾》京华出版社2001年1月

3、周作人《关于鲁迅》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鲁迅《<总退却>序》《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版

5、《艺术与生活》周作人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6、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版

7、邵纯《思想巨人鲁迅》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王岳川主编:《女权主义文论》第20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向阳 文珍《鲁迅新画像》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版

10、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9月第1版

参考论文:

1、雷霖.意义的焦虑——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个体性考察[学位论文].2005华中科技大学;

3.胥斌.复调艺术语境中鲁迅对知识分子人格的塑造 [学位论文].2006 浙江大

4.黄悦.阶级革命与知识分子人格——重论鲁迅的“第三种人”观.[期刊论文].文史哲,2009年2期 ;

5.田承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精神危机启示录——以《呐喊》《彷徨》为例.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6.周怡.面对自我的怯懦与伪饰——鲁迅笔下现代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及其与作者自我的关系[期刊论文].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6期;

7.曹禧修.“诊者”与“治者”的角色分离——论鲁迅现代知识分子角色的再定位[期刊论文].文学评论,2006年3期;

8.胡健.从“孔乙己”到“新青年”——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意象系列的解读[期刊论文].名作欣赏,2005年24期;

9.张学军.痛苦的灵魂 悲愤的心音——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期刊论文].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期;

10.金玲.鲁迅小说色彩与知识分子形象[期刊论文].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9期。

下载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其精神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鲁迅笔下的儿童形象

    鲁迅笔下的儿童形象 鲁迅对儿童形象的描述主要见于他的小说和回忆散文《朝花夕拾》当中。说起鲁迅的《故乡》、《社戏》, 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对那充满童趣的水乡少年生活悠然......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摘要:在鲁迅的二十五篇现实小说中,以反映女性悲苦生活和妇女解放斗争为主题或重要内容的达三分之一多。鲁迅对这些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思想......

    鲁迅《阿Q正传》读后感

    流浪者阿q——读《阿q正传》有感 《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之作,人们在这篇小说里看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现实和民族劣性,而我看到的只是流浪,阿q以及整个民族的流浪。 中华民族......

    鲁迅《阿Q正传》读书笔记

    鲁迅的《阿q正传》我已经读过许多次了,至今依然还没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今年寒假我又重温了一遍。 大概是我自己头脑特别笨的缘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

    浅析鲁迅的《阿Q正传》

    浅析鲁迅的《阿Q正传》摘要:《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篇章之 一。美籍华裔学者夏志清曾这样高度评价一一“《呐喊)集中较长的一篇当然是《阿Q......

    鲁迅先生的阿Q

    鲁迅先生的阿Q 阿Q之所以能有正传,是因为他确实是个值得研究的人,更确切的说,“阿Q们”是一类值得研究的人。 ——题记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

    浅析鲁迅笔下的三个妇女形象

    浅析鲁迅笔下的三个妇女形象 来宝云内容提要:本文着重剖析鲁迅三篇作品《祝福》、《离婚》和《伤逝》中的妇女形象,从而探索鲁迅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妇女四权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