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宗璞笔下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共)
论宗璞笔下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
摘 要:宗璞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很有特点的女性作家。尽管一般的评论中都说她是个“无性别”作家,即不彰显女性立场,但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女性知识分子形象还是值得研究的。宗璞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更擅长表现女性知识分子的细腻与柔情,表现她们的爱情生活。宗璞所写的爱情是纯净的,都是“发乎情,止乎礼”从不涉及性爱内容,这在八十年代文坛也是很有特点的。本文就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对宗璞笔下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表现她们的本色与柔情。
关键词:宗璞;知识分子形象;女性;爱
宗璞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1928年7月26日,冯宗璞生于北京。她的父亲是一代国学大师冯友兰,姑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女作家冯沅君,她的家庭属于一个典型的书香世家。她始终都生活在中国高级的知识分子群中,因此,人们不难看到她的创作和中国文化传统,知识分子的情操以及生活方式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使她笔下的知识分子拥有特有的幽雅、淡泊、内省的精神风貌。
宗璞是一位真诚而严谨的作家,她从小便接触文学创作,1957年以《红豆》蜚声文坛,文革中的经历使她开始对知识分子命运进行反思,又写出了著名的《三生石》《我是谁》等一系列作品,后又开始了抗战题材的长篇巨制《野葫芦引》。宗璞始终对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进行观照。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作者写的最动情最细腻的还是那些女性知识分子。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很有特点的。从成名作《红豆》到中篇小说《三生石》,再到一系列短篇小说《心祭》《核桃树的悲剧》、《米家山水》、《朱颜长好》、《勿念我》、《长相思》等,宗璞对知识女性的情感体验具有细腻传神的把握。
“宗璞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非常关注女性的命运,可她并不仅仅是‘女性文学家’而首先是‘无性别’作家。”①在宗璞的作品中很少彰显女性立场,呈现强烈的女性意识。而宗璞作为女性作家,她是站在了比一般女性更高的角度来描写女性。“她并不希望女性作为特殊群体(甚至或直接就是弱势群体)而接受来自四面八方更多的同情、怜悯和关注,而是期冀女性作为大写的人,勇敢地展现自己的个性与风采,不甘示弱地与男性一道去追寻人生的最高境界,以达到女性的自觉与人的自觉地最终统一,这恐怕才是宗璞心中优美、和谐的两性关系的理想图景。”②
宗璞“所选取的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气质,都有那么一股让人感到灵魂纯净的‘兰气息’‘玉精神’„„她们不仅对个人的伤痛能取豁达的态度,还不忘给别人以温馨,显示了中国妇女特有的貌似柔弱而极坚韧的精神”③
《南渡记》中的吕碧初就是典型的这样的女子。她出身书香门第,嫁给明伦大学教授孟弗之为妻,抗日战争爆发后,她跟随丈夫逃亡到昆明,过着艰苦而颠沛流离的生活。敌机不停地的轰炸使他们不停的搬家,但她却始终细心呵护着她的子女,呵护着她的家。她只是为丈夫和孩子们默默奉献着。在艰难的时光里,她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峨毕业后投身革命,嵋考上了大学,小娃上了中学。他们全家一起承受住了生活的磨难,她和孟弗之相濡以沫。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宗璞笔下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她们不仅拥有传统妇女的贤惠,还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她们虽然柔弱但有智慧,她们更是男人的坚强后盾。
凌雪妍的形象也是很动人的。在《南渡记》中雪妍是个在大户人家长大的小姐,端庄秀丽。父亲的变节令她绝望,当她听到爱人卫葑的召唤,决然地告别了充满耻辱的家,去寻找新的生活。她毅然离家出走,和父亲脱离关系。怀着对丈夫卫葑的爱,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延安追随她那为了革命,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丈夫。她获得了她应当获得的爱情和人格。深刻的体现了一位青年知识女性在国家危亡关头深重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
在《米家山水》中,作者对主人公米莲予高雅也大加赞赏。女画家米莲予的性格就如一幅流动灵运的写意山水画、一首意蕴浓郁的诗。她秀丽、恬静、纤弱、淡雅,追求纯朴归真的生活。作家将主人公的美好心灵予以真诚的表现,令人浮想联翩。
此外,还生动的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比如《南渡记》中精明而不失富贵的绛初,粉妆玉琢的凌太太,忧郁古怪的峨,天真活泼的嵋,娇气、任性、好玩的玹子,贤惠而又自卑的赵秀莲。《红豆》中对革命充满热情的肖素。《三生石》中“狠心冷面”的崔珍。《朱颜长好》中犹豫而坚强的慧亚等。
她笔下的知识分子女性的形象几乎都是高洁的形象。她们为了爱、为了家可以付出一切。她笔下的少女纯洁而活泼可爱,少妇柔弱而不失坚强,中年妇女坚强勇敢。她们对待事情总是充满热情和执着,时刻散发着动人的气息.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宗璞最为擅长的还是爱情题材的小说,她喜欢用细腻的笔触去描绘女性在爱情中微妙的心理变化。《红豆》的纯真浪漫,《三生石》的浑厚温馨,《心祭》的深挚凄婉,《南渡记》的温柔缠绵,都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她笔下的爱情大多是悲剧的,但她却能将这爱情诗化,使人读起来毫无凄凉之感。宗璞所写的爱情是纯净的,都是“发乎情,止乎礼”从不涉及性爱内容,这在八十年代文坛也是很有特点的。
宗璞的爱情题材小说,总是把她所写的爱情与一定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红豆》中江玫和齐虹的爱情就是随着旧中国的崩溃、新中国的诞生而结束的。宗璞的爱情题材小说主要有这样的几类:反映爱情与革命相矛盾的、爱情与家庭相矛盾的、和谐的相濡以沫的爱情的。
革命与爱情相矛盾是现当代文学中经常予以表现的。从三十年代的革命+恋爱模式的小说到“十七年文学”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都有很多这样的作品。《青春之歌》算是这类作品中的一个典型了,林道静摆脱家庭婚姻的束缚而勇敢的走上了抗战的前列,这种勇气让人赞叹。而在“十七年文学”中能够与之相媲美的就只有宗璞的《红豆》了。
《红豆》也是表现爱情和革命相矛盾的作品。在这个短篇小说之中,作者巧妙地表现了主人公江玫的心理变化。宗璞的《红豆》描写了全国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与银行家公子齐虹之间的恋爱故事,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男女主人公从相识,相恋到最后决裂分手的全过程。小说真实的记录了江玫性格与心灵的变化的发展历程。江玫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她渴望如诗一般的爱情,也得到这样的爱情。她和齐虹一起谈贝多芬谈肖邦,谈苏轼的《江城子》,他们谈时间谈空间,也谈人生道理。可是他们却在革命问题上产生了分歧。齐虹脾气暴躁,胆小而自私,他反对革命,认为革命是愚蠢的,正是这个致命的分歧,是他们最终分离。小说中的肖素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她其实是江玫的另一面,是她带领江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江玫的信仰与追求,符合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小说通过一个爱情的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
还有一类是表现婚姻与爱情相矛盾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心祭》和《勿念我》。这两个作品都是表现婚外恋题材的。《心祭》的主人公黎倩兮和程抗各自陷入无爱的婚姻,他们在工作中产生了真感情,达到了心灵上的契合。正如成抗在作品中对黎倩兮说的:
“‘我们(指他和妻子柳明)在一起十年了。我们好像不属于同一国家民族,彼此总是听不懂话。最初想,在一起久了,习惯了,就会懂的。可是十年了,还是不行。遇见你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他咽住了。抬起眼睛看定了倩兮,两人都微笑了。微笑和目光吐露了思想,原来他们根本用不着说话。”
可他们始终没有超越精神之恋,倩兮不敢奢求能和他相守一生,只能将这种感情默默的隐藏在心里,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这种既丰富又内敛,既缠绵又理智的感情被真实的表现出来。
《勿念我》写的是一段真实的婚外恋,丈夫戈欣是在妻子绣春过逝后才发现妻子的背叛的。妻子坟前那两枝蓝白色的花象征着她那曾经绚烂的爱,简绣春宁可坚守在无爱的婚
姻,至死也不愿和丈夫离婚。因为在她的理想之中,婚外之爱是婚姻的“补充”,而不是“替换”,她既要满足自己情感的需求,又不希望伤害到丈夫。面对爱与伤害,简绣春刻意隐瞒的背后,表达出知识女性的又一种爱情观。
《朱颜长好》中的慧亚,为了祖国建设,不得不和初恋情人琦分手,回到祖国。她同好友珉结婚,并生了双胞胎儿子。可是在森林的一场大雪中,珉和两个儿子都死了。慧亚一直不忘自己和绮的爱情,在相思中度过四十余年。一个回美探亲的机会,让她巧遇琦的儿子。当琦要求和她见面时,慧亚却拒绝她,因为琦己经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有了一位善良贤惠的太太和一个踏实能干的儿子,她不能为了自己而去伤害无辜的人。最后慧亚带着无奈和遗憾离开。
宗璞并不避讳对婚外情的描写,而是通过这些含蓄传神的描写更鲜活的刻画人物。吕香阁从玹子手里夺走了保罗,作者也没让她们之间争风吃醋或大吵大闹,而是和平解决。钱明经有了外遇,虽然被妻子发现,小说也并未大肆渲染,也未让他的家庭关系发生动摇甚至破裂,整个矛盾是在平静中解决的。
由此可见,宗璞笔下的知识女性既是真爱的追求者,又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克制在理性的范畴中。作者对她们克己为人的品格,表达了赞美之情。爱情之路和人生的其他道路一样,很难完美。
宗璞的作品中还有一部分表现男女主人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的。卫葑与凌雪妍的生死感情,犹太人夫妇米太太、米老人的苦难相依,孟弗之和吕碧初的灵犀相通。《三生石》中的方知与梅菩提也是这样,作者将那份浩劫中相濡以沫的爱情写得深入骨髓,感人至深。《三生石》写的是中年人的爱情,这份爱情已褪去了初恋的青涩与华美,而多了几分平凡的温情。
梅菩提,因为写一部名为《三生石》的小说受到了批斗,成为“反对学术权威的千金小姐”、“校党委的黑干将”,不久她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她的父亲在批斗中死去,她又查出患有乳腺癌。这样沉重的打击几乎是任何一个女性都无法承受的。面对着丧父、挨批、癌症这些巨大的灾难,梅菩提坚强的活着。她遇到了方知,她的主治医生。别人都不敢和她说话,甚至连一个微笑都不肯给她,只有方知关心她,帮她联系医院床位,并给了她久违的微笑。他们相爱了,彼此给对方取暖。他们的结婚申请被拒绝,但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战胜了一切,并在象征爱情的三生石前举行了婚礼,梅菩提最终战胜了癌症,和方知终成眷属。在她们身上表现了博大的爱和坚强乐观的精神。小说情节婉转曲折,有着中国古典戏剧的情趣。
还有一部分是表现少女青涩懵懂的爱情。在战争开始时,尚是情窦初开的少女,逐渐进入了恋爱的季节。峨对老师萧子蔚的精神之恋,嵋与庄无因、殷大士与玮玮的朦胧爱情。宗璞以晶莹剔透的笔调写出这些初恋,是那样的凄美动人。峨苦恋萧子蔚被拒绝,转而接受了喜欢她很久的欣雷的爱情而导致了他的意外死亡;玹与美国男孩保罗从北平相恋到昆明,但到要订婚时却因吕香阁而又断然分手;千里寻夫的凌雪妍,当终于可以和丈夫在一起并有了宝宝的时候,却在洗衣时香消玉殒。只有刚进入懵懂依恋的嵋和庄无因的爱情在小说结尾时显露出明媚的晨曦。
宗璞怀着美好的情感来写这些爱情,哪怕是悲剧的结尾,也总是那么凄美动人。宗璞在写作中始终保持着独立的文化品格,她以真善美的笔触来抒写女性知识分子,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演变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留下了宗璞的足迹。当我们面对宗璞反思文革历史的作品,体味那特定年代时,我们会发现虽然近三十年的劫难给知识分子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创伤,但她却始终以正面的形象去描写知识分子,始终从正面对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进行观照。她写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尤其是那些历经劫难的知识分子,写出了他们高洁的民族气节,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知识分子那份“纯净的道德感”。
注释:
①赵金钟:《霞散成绮——冯友兰家族文化史》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92页。
②郑新:《命运沉浮中的觉醒——对宗璞小说中知识分子身份的探析》,《学苑漫录》,2006年第5期。
③赵金钟:《霞散成绮——冯友兰家族文化史》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92页。
参考文献:
[1]陈建功:《永不沦陷的精神家园——读宗璞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文艺报,2001年第二版。
[2] 宗璞:《宗璞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3] 杨柳:《宗璞文学创作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王爱侠:《回首向来萧瑟处——谈宗璞创作中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反思》,《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4期。
[5]王彩萍:《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真——宗璞小说<红豆>、<三生石>连读》,《当代文学》,2007年第11期。
[6]王卫平:《走出知识分子的神话——40年代与90年代小说中知识分子的一种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7]王永兵:《漂泊与坚守——论宗璞《南渡记》、《东藏记》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理论学刊,2004年第3期。
[8]赵慧平:《说宗璞小说的“本色”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6期。
[9]郑新:《命运沉浮中的觉醒——对宗璞小说中知识分子身份的探析》,《学苑漫录》,2006年第5期。
[10]宗璞:《东藏记——野葫芦引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11]宗璞:《南渡记——野葫芦引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二篇: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浅析
摘要:浅析鲁迅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看看这些人的形象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而鲁迅又为什么会写这些人,同时还将他们作为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来写。在他的身上是如何体现出了鲁迅先生所说的劣国民性的。将他们所属的类型一一划清楚,同时还将这些所谓“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具体的剖析,进而观察在这些人身上是怎样来体现当时社会。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笔者从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分类和作者的态度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封建制度 封建思想 讽刺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浅析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巨匠,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鲁迅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鲁迅是个社会批判家,他的文章是攻击时弊的。若要了解鲁迅,就得研究他的小说——特别是他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小说集《呐喊》、《彷徨》代表着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也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两部著作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的深刻、丰富,既尖锐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又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还广泛而深刻地概括和反映了当时的农民问题、知识分子、妇女问题问题以及民主革命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问题等社会现实,并热情呼唤有别于旧民主革命的新的革命的到来,流露出了新文化阵营分化时期知识分子寂寞、苦闷、彷徨和探索的心情,解剖了知识分子灵魂。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作者以其纯熟的艺术技巧着重塑造了大批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形象,创造了全新的小说格局。其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生动描写占了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比重的大部分。要对鲁迅小说的思想意蕴得以深刻领会,就不得不对这批最具说服力的艺术典型的精神所在进行认真探索和分析。
一、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科举式的封建等级制度给每一个‘田舍郎’以‘暮登天子堂’的幻想”,《白光》中的陈士成、《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这二人都是想通过科举来实现人上人的梦想,但是在没落封建社会这只能是幻想。他们二人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同情了受其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白光》里的陈士成,同样也是一个穷困潦倒,上不去也下不来的老童生。尽管作家字面上无一批评的词句,但在笔下却完全呈现出一种与写孔乙己大不相同的艺术境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小说通篇没有过多的触及到陈士成的生活环境,或者简直可以说,这是一篇精彩的白描。这个陈士成,像孔乙己一样,是一个没有运气,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试的老童生。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富庶阶级。这陈府有过它光荣的过去,“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在陈士成的心目里,他这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理应一步青云,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竟然会屡试屡败,这岂不是考官不懂文章,有眼无珠!封建科举制度和没落世家的妄自尊大,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个种对功名富贵疯狂追求的欲望,一心指望“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侮,发昏,„„赶走了租住在自己破宅门里的杂姓——那时不劳说赶,自己就搬的,——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多少次黄粱美梦,出现在陈士成的幻觉里,但一次又一次的考场失意,飘散了他的梦。颓丧,空虚在袭击着他的生活,而那好梦却又不因此而消逝。愈失意,愈狂热,为功名利禄燃烧起来的近似兽性的欲望,使他一次又一次把那纠缠着他的好梦,雕塑的更美满,更完全„„但这毕竟是第十六次了,“这回又完了”,“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挡住了他的一切路。”于是,那功成名就的梦想破碎了,又为金银狂想的白光所代替——“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绝望把陈士成变得疯狂。“陈士成的利欲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试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膨胀,终于导致了他的死亡。你也许会觉的他可怜、活该,是自取灭亡,谁让他那么贪心了。可是别忘了,他所有对科举道路的贪婪幻想是被那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刺激出来的。那个社会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就是那么狭窄,要么不计一切成为上等人,要么就被人踩在脚下”。最后终于在不能自制的狂乱中,扑向闪烁着白光的湖水,结束他落魄的一生。
孔乙己的时代,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古老的中国。封建王朝和腐朽的封建制度,在思想和物质上都无力对抗西方列强的侵袭。许多有识之士,奋起要求变革,但是僵化、保守的观念和传统,却仍束缚着许多人的身心,反动势力也疯狂地对抗进步的潮流。在这样的社会大转型、大动荡时期,像孔乙己这样徘徊在旧秩序之中的读书人,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更没有机会投身到变革的大潮中去,只能成了文明发展、社会转型中的落伍者和牺牲品。抱残守缺,死要面子,孔乙已是清末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却有别于一般下层社会的劳动
者。孔乙己和那些做工的短衣帮们同样站着喝酒,但是他却以为自己是读书人而看不起劳动者。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竟一直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沦落和低微。封建社会正统的思想,对农工商是歧视的。“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在这种封建教育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是令他不耻。“君子固穷”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沦落社会的“挡箭牌”。他虽写得一笔好字,但好喝懒做,不会营生,甚至将要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辩解,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胡子”,形象地刻画出一个穷困不得志的老知识分子的形象。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二)封建思想的维护者
《 肥皂 》中的四铭、《高老夫子 》 中的高尔础等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他们既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又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肥皂 》 中的四铭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假道学。他神气十足地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他在街上被两个光棍对年轻女乞丐说的“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的猥亵话所挑动,萌生邪念,情不自禁地多次讲述“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通过他老婆“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和何道统的放荡大笑,把四铭内心的隐秘揭露得淋漓尽致。喜剧性的笑声,使这位伪君子无可逃遁地现出了原形。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更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中性人。他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洁,骨子里却卑鄙肮脏,腐败丑陋。此人虽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表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做。“他教课的动机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说:“‘外面看看还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在备课过程中功夫全费在照镜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作者通过高尔础这个表面挂着顺应世界潮流招牌,内心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文人败类的形象,借此来嘲讽了维护封建思想的无耻文人。进而有力的讥讽和抨击像高尔础之辈的无耻嘴脸。
四铭和高尔础这两个知识分子处于新思潮较盛行的都市,与闭塞保守的乡镇中的鲁四老爷们相比,他们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 , 既在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净,骨子里却是卑劣肮脏、腐败丑陋的灵魂。他们在虚伪的“卫道”中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鲁迅所写的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包括以上两种类型,即受害者和维护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封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地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生活在清末和民国中后期那个年代,当时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事实上,“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妥协性,中国大地仍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封建势力顽固地占据着政治舞台,广大人民群众仍处在军阀专制的奴役之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知识分子在当时也是和劳动人民一道受难。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头发的故事》、《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以及《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而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是随着岁月的考验,生活的磨练后,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们又全都消沉了。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知识分子,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其实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意志薄弱的悲剧。
(一)软弱的知识分子
《端午节》中的方玄绰虽然也对黑暗的现实不满,但是他却决不会去想怎样抗争,而是总用“差不多”来说服自己得过且过。即便是生活上困难重重,他也是继续保持“乐观的精神态度”,甚至去赊上酒来进行自我安慰。当然他也并不真是心情那么平静的。例如:他也曾经有过买彩票的念头。可是当他的太太真的提出买彩票的后,他便说的他的太太没有教养,虽然方玄绰有觉醒的一面,可是在小说中,更多的是讽刺他消沉的一面,对于生活中的切身矛盾,他只是口头上的不满,欠薪不发,生活落迫,他也不参加同时的“索薪”斗争。他自命清高,认为“只有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但当所得到欠薪后,他又很“不费一举手之劳的领了钱”。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安分守己的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满腹牢骚,躲避斗争的庸人。他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走投无路时,他就一步步麻醉自己。节日到了,薪俸不发,欠债难还,买物无钱,无可奈何中,他向酒家赊来一瓶“莲花白”,吃饱喝足后,他躺在床上念起《尝试集》来了。总之方玄绰的形象是:“庸俗、软弱、自私、麻木,虽然他曾经有过觉醒和作为,但最终还是在黑暗现实的重压之下失去前进的信心,甚至消沉堕落。虽然方玄绰的消沉让人觉得可怜,但是黑暗的现实不得不让人对引起方玄绰的这种可怜的社会背景提出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方玄绰变得消沉的呢?这也就是作者写它的原因。目的是要唤醒那些即将沉睡或已经沉睡的知识分子。《幸福的家庭》所写的是一个为了挣几个稿费养家糊口的穷苦的文学青年。他为了迎合时尚潮流,决定构思一篇名叫《幸福的家庭》的小说。可是现实的残酷打破了他的白日梦,作者用这种笔法善意的嘲讽主人公的虚幻的理想。
(二)落魄的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原是热血青年,身上闪烁过民主革命的思想火花,很有些反抗和改革封建社会的理想,曾参加过反封建的斗争,和同伴“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也曾“到城隍庙去拔掉神像的胡子.......”是个敏捷精悍的人物.但几经生活的磨难,身上锐气渐减,自感青年时代的梦没有一件实现.迫于生计,便敷衍着教点“子曰诗云”,随波逐流,做些“无聊的事”以满足别人和慰藉自己,正如其本人所述:象一只苍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到原地方。吕纬甫就这样:当年,思想激进,热心改革;现在,为了每月几十元生活费,不惜对学生宣扬封建思想。当年,“敏捷精悍”;现在“迂腐”“麻木”,万事敷衍随便,以后还预备这样混过有限的生命,连明天怎么过也不知道,甚至连后一分钟也不知道。作品通过吕纬甫的失败,颓唐和退缩,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的吃人罪恶,同时也批判了知识分子软弱无能,缺乏毅力,不能将斗争坚持到底的局限性吕纬甫的形象真实的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分子的彷徨、苦闷、动摇、表现了像吕纬甫这部分人由激进到消沉,倒退的一个历史侧面,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势力沉重的压迫,便是正值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走投无路,就像鲁迅先生的好友,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最终于这个社会妥协”,作者借这个形象给当时的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吕纬甫的遭遇值得同情,但他不是一个反抗和改革黑暗中的战士,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能走他的路。
《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在“五四”时期比吕纬甫要激烈一些,持续的时间也比吕纬甫长久.但他颓唐得更严重,堕落得更可怕。他迫于环境,不得不然,无可无不可;而他则是用主动自残为手段,来进行消极抵抗与报复的;他给人的印象是阴郁,冷漠.“孤寂和悲哀”是其身上的主旋律,“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词气”“冷峭”,使人“悚然”,“素性这么冷”,甚至连笑也是冷冷的。世事升沉无定,冷酷的世界造就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亲自编织了“独头茧”,把自己包裹在里面。但世俗偏不允许他与世隔绝,在“流言”,“失业”的追随,打击下,他不得不抛弃理想,屈服现实,躬行起“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窘迫之间,当上了军阀部队里一个师长的顾问,时时“有新的宾客,新的馈赠,新的颂扬,新的钻营,新的磕头和打拱,新的打牌和猜拳......” 然而,魏连殳还是在“胜利”的喧笑声中独自负着内心的创伤寂寞死去。作品借这个形象揭示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革命力量和习惯势力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失败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
(三)迷惘的知识分子
《 伤逝 》中的涓生和子君都是 20 年代初期具有某种程度的民主思想的知识青年。他们互相认识后,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大胆地追求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并且不顾强大的封建势力和世俗偏见,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在一起生活没有多久,彼此间的冷漠就代替了热恋。女主人公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真正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
习惯,谈男女平等„„”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鲁迅都是赞扬的。鲁迅对子君和涓生的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也是很明显的。子君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她在建立起小家庭之后,便用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她至死未悟“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涓生虽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是,他们的爱情怎样才能更新、生长、创造?他们新的生活道路到底在哪里?这一切,他自己也并不很清楚。当局长一纸公文断绝了他的生活来源后,他最初还是做了多种努力,想通过个人奋斗,改变处境。当一切努力失败后,他竟错误地把一切责任都归于子君,认为:“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了她”,最后终于提出了和子君分手。涓生本以为和子君分手后可以自由奋飞,子君也可以获得解脱。然而,他没有想到,离开子君后他依然是求告无门,走投无路,处于绝境,只有一个人在会馆“寂静和空虚”的破屋中,带着“悔恨和悲哀”回首往事。而子君呢?涓生与子君分手,实际上是将她重新推回到了她曾经挣脱出的封建家庭。于是不久,她就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就这样,涓生和子君这对曾经热恋、相爱,并大胆地走到一起的青年男女,最后以悲剧结束了他们的爱情生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他们二人对现实没有足够认清,同时他们的奋斗目标只停留在了“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上了。所以一旦他们走到了一起之后,便失去了奋斗目标,彷徨于生活中,外加上涓生的自私,与子君的怯弱,最终导致他们分手,直至毁灭。鲁迅之所以这样写,就是对那罪恶的旧社会的强烈控诉。提出“中国青年,特别是妇女,究竟怎样才能从旧势力压迫下得到解放。
三、鲁迅对作品中知识分子的态度
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导致了清王朝的覆亡。《呐喊》和《彷徨》这两部小说塑造了多位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在描写他们时,结合对黑暗社会制度的批判,同时也暴露了他们自身的愚昧和弱点,对他们沉醉于科举考试和封建旧思想的行为以及软弱的个性给予了深刻的批评。但鲁迅所表现更多的却是对他们的同情、关注,以及对科举制度和封建道德对他们的毒害的愤慨,对他们悲惨命运和不幸结局的怜悯,对造成他们不幸命运的封建社会的鞭笞。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巨大的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给予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他既不能像有的评论家一样表现自己,也不仅仅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告,他对知识分子问题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鲁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本来是非常清楚的,即认为他们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摆脱困境,奋发地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应该说,对这些知识分子,鲁迅表示同情和给予的批判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基本认识和态度上是一致的。对于知识分子的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摧残和压迫,反映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主观的弱点和缺点,既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画这些人物现象,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我认为鲁迅的这种思想不仅仅是当时知识分子的觉醒,现在的我们甚至将来的人也是如此,我们应该明白这种事实。我相信鲁迅笔下的这些知识分子成为一面反映社会的镜子。这在鲁迅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中,都得到了这样的反映.那些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形象,就是鲁迅对现象观察的艺术结晶。总观鲁迅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他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有揭露有批判,那也正像他把贫苦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有揭露有批判一样。他很同情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我认为鲁迅写农民阶级的作品不是对农民主要抱批评、批判的态度,而肯定他主要是同情,说他批评农民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摆脱落后状态,争得真正做人的权利,而有人偏偏在读鲁迅的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却说鲁迅对知识分子主要是批判的态度,其实,鲁迅写知识分子的缺点和弱点,批评他们也是出于同情,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要他们觉醒过来。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旧社会有个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卢今,《鲁迅短篇小说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赵晓笛,《鲁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十一期。
3、冯奇,《论〈伤逝〉个性解放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王瑶,《鲁迅作品论集》,1984年版。
5.李春华,《鲁迅选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第三篇:浅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形象
浅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形象
内容摘要:
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中写知识分子的题材的小说主要有14篇,在这14篇中,鲁迅真实的描述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体的主要分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的旧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悲性。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封建思想 小资产阶级思想 觉醒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我们国家正在日益强大,我们的中国梦正在成为现实,在这辞旧迎新的发展之中;在这继往开来的文化传承之中;在这欣欣向荣的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我们不要忘记,还有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一位高尚的文学家、一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思想家——他就是“鲁迅”。是他带领文学界的革命先辈们,开创了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小说运动可以说是没有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鲁迅著作”;又是他带领文学界的革命先辈们,开创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国语运动。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鲁迅精神”。然而,普及鲁迅著作,学习鲁迅精神,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更是具有代表性,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们的学习,来更入的了解在解放以前中国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因此,我们更应该将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加以重点学习,以便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的优秀思想。鉴于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纷繁复杂。因此,本人特意将其分为几大类型,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加以分析和理解。
一、具有浓厚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封建思想又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鲁迅的小说里有一大部分是描写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当中,有的成为封建思想的受害者、有的则成为封建思想的维护者。下面就让我们从受害者和维护者这两方面来看看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一)、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
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这二人都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进而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被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在他们的身上充满了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同情了受其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我们先以《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为例,来分析一下:
孔乙己是一个辛亥革命前受到封建思想严重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是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他的身上即有可悲的一面,又有可爱的一面。首先我们来看看他的可悲之处:孔乙己虽是一个下层的知识分子,却不同于其他的下层社会的劳动者。孔乙己虽然和那些短衣帮们同样是站着喝酒的,但是他却看不起那些短衣帮。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是读书人,竟然一直都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同时他说起话来又是满口的“之乎者也”,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即使是生存成了问题,但这个孔圣人的门徒依然是整日里只想“进学”,对造成自己如此狼狈生活的原因没有丝毫反省。“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目标。在这种封建思想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农工商,因而他的生活自然十分穷困潦倒。当他不得已去干些偷书的事时,被人嘲笑,却硬要去涨红了脸的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大折腿的惨境,作者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和语言的描写,来揭示孔乙己的可悲之处。其次便是孔乙己的可爱之处——即他的心地善良。虽然孔乙己也干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但是品行比别人都好,他从不拖欠酒钱,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同时孔乙己对孩子们也很热情,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和教“我”识字,都表现出他质朴善良的本性当他将仅有的几颗茴香豆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后,便“多乎哉?不多也”即流露出他天真的本性,又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当孔乙己教我识字识字时“一个茴字有四种写法”一一将它们写在桌上,虽然显的孔乙己有点迂腐,但是从侧面反映了孔乙己的可爱之处吧。总之,纵观孔乙己的一生是极其不幸的,不仅表现在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也表现在短衣帮对他的嘲讽,但是最能表现出孔乙己一生不幸的是孔乙己的迂腐和麻木不仁。虽然他有可爱之处,但是他的可悲之处更加令人寒心。
纵观我国封建思想教育下的悻悻学子们,又有多少不是象孔乙己这样的呢!就拿收入《呐喊》中的《白光》一文来说吧,小说中的主人公陈士成为追求功名,而导致精神失常而死的知识分子形象与孔乙己的形象是多么的相似。
陈士成一个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去追求功名利禄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与孔乙己相比,在他身上所体出的全部是封建文人的可悲之处。他一生追求着“携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经联捷上去······绅士们既然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象看见神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但是摆在眼前的是第十六回的名落孙山,“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象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这一切的破灭,终于致使陈士成由“科举”梦变为莫名其妙的“白光”梦,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封建科举对他的毒害,使他无一技之长,最终穷困潦倒。这种人“如果穷困无聊了,那就更要修破书,擦古瓶,读象谱,怀祖德,甚至于翻肮脏的墙根,开空虚的抽屉,想发现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宝贝,来救这无法可想的贫穷”。“陈士成的利欲之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考试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膨胀,终于导致了他的死亡。你也许会觉的他可怜、活该,是自取灭亡,谁让他那么贪心了。可是别忘了,他所有对科举道路的贪婪幻想是被那个等级分明的社会刺激出来的。那个社会给他规定的人生道路就是那么狭窄,要么不计一切成为上等人,要么就被人踩在脚下”。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被他人踩在脚下的,终于陈士成在“白光”的诱导下,用尽心力所挖掘的也只是象征陈腐和终结的一具零落不全的下巴骨,而那具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笑吟吟的现出笑影,终于听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最后,有人在湖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纵观陈士成的一生,除可悲之处之外,就只能看到封建思想渗透下的封建文人的心里变态了。总之,不论是孔乙己还是陈士成,着两人都是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受害者。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们的剖析,来发现封建思想教育下的知识分子的可悲。作者对他们的描写除了批判与同情之外,主要是为了向世人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用以惊醒那些仍然麻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下层文人,使他们早日脱离苦海。
(二)、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的高尔础等。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满腹经纶,象个饱学之士,整日里说着伦理道德,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已完全堕落,满脑子男盗女娼,是一些不学无术的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首先我们先看一看《肥皂》中的四铭。表面上四铭是一个“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的国粹派,组建“移风文社”以“挽颓风而存国粹”为己任,整日里鼓吹“专重圣经崇,祀孟母。”写什么“孝女行“,实际上他是一个“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的伪君子,其灵魂的淫秽无耻更甚于用言语挑逗乞丐少女的无赖光棍。例如:“四铭为了满足他的虚伪而又无耻的淫念,竟真的买了一块香皂,想在妻子身上实现咯吱咯吱遍身洗一洗的邪心淫念”又如他神气十足的以有教养的正人君子自居,声言要维护伦理道德,向败坏风气的坏学生及恶社会宣战,但内心里却丑恶至极,当他听到挑逗女丐的言语后,又情不自禁的讲述了“孝女”的德行及光棍的秽语,最后通过他老婆的“简直是不要脸”的唾骂,将四铭内心的淫秽揭露的淋漓尽致。《肥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讽刺小说之一,鲁迅把这一群‘卫道’之徒的丑态揭露的含蓄而深刻。四铭一面高嚷着:“学生也没有道德,社会也没有道德,再不想点法子来挽救,中国这才个要亡了。”而;另一方面却“不是骂十八九的女学生,就称赞十八九的女讨饭,都不是什么好心思。”虚伪的卫道使他遗失了健康的人格和自己的良知,本我被道貌岸然的面具和男盗女娼的腹心给泯灭了。由此可见,象四铭这样的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给社会带来的只有因循守旧,阻碍社会的前进。
与四铭相比,高尔础更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心性纯洁,骨子里却卑鄙肮脏,腐败丑陋。
其次,我们就来谈谈《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高老夫子本名高干亭,朋友们叫他高老杆,与老钵和黄三是一伙儿,专门一同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但是会得写几句洋八股,提倡国粹,得了社会上的称赞,他便追随俄国文豪高尔基改名为高尔础,同时被贤良女学校聘为历史教员,于是他便由老杆一跃而变为高老夫子了”⑤此人虽身为一个女校的历史教员,虽然易字“尔础”以表仰慕俄国文豪高尔基之心,还发着“中华民皆有整理国乐之义务”的宏论,但却是个不学无术,假充正经的伪君子,坐在牌桌上凑着“清一色”,看戏、喝酒、跟女人,无一不做。“他教课的动机是‘看女人’,正如他的牌友所说:‘外面看看还不够,又要钻到里面去看了,’在备课过程中功夫全费在照镜子和如何遮住眉棱上的瘢痕上。”作者通过高尔础这个表面挂着“顺应世界潮流”招牌,内心却是个不学无术的文人败类的形象,来嘲讽了维护封建思想的无耻文人。进而有力的讥讽和抨击像高尔础之流的文人墨客的无耻嘴脸。
总之,在四铭和高尔础身上这种极端丑陋的负面人格,正是封建文化的长期压抑,新思潮的强烈冲击所致,在他们的虚伪卑劣中,隐隐传来了封建帝国的倒塌声。
综上所述,鲁迅所写的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只有以上两种类型,即受害者和维护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封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的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二、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从清末到民国中后期,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而鲁迅本人就生活在那样的年代。所以他亲眼目睹了当年的青年知识分子怎样由一开始的反抗逐渐变为对社会的认可,最后变成了消沉,混日子的过程。因此在鲁迅的小说里所反映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很多的一部分是描写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而在这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又无非是写了大致的三种类型:即革命者、投机者、消沉者。下面我们就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第一类具有革命精神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夏瑜,这个出现在《药》中的知识青年。不仅牢头无法理解,茶客们说他疯了。老百姓拿他当“人血馒头”的原料,甚至连他的母亲也不明白,因为儿子为革命牺牲,他感到“羞愧”,夏瑜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行动是可悲的,但更可悲的是他的鲜血竟被贫穷、善良的华老栓当作给儿子的“灵丹妙药”,当他在狱中宣传革命道理时,“年轻人们”感到“气愤”,并且群殴他,茶客们知道后又拍手称快。他劝极其反动的阿义革命,被打后,硬自以为阿义是“可怜虫”,而那些不听他的话,去造反的群众也是“可怜虫”。可是他在其他人的眼中却是不仅仅是可怜虫,更是“被吃的假药、骗钱的资本、鉴赏杀人的盛举、无聊的谈资”罢了。虽然夏瑜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但却是孤独与寂寞的。由此可见,夏瑜是多么的可悲。从而影射出当时的中华民族是多么的可悲——这是因为“华夏两家的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代称,所以说两家的悲剧命运正是当时中国的写照。”我们从华老栓全家的无知,和茶馆里花白胡子、驼背、康大叔等人对夏瑜的死的麻木上,可以形象的感触到,如果再不进行思想启蒙的话,那么像这种为革命而流血的志士,仍然是不会被人理解的,当然在思想启蒙的治疗的中间,“也不免夹杂些讲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治疗的希望。”可见,鲁迅从写小说的伊始,就对社会给予极大的关注,对变革时代人们的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注,而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又一直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改革和变迁的启蒙者和先锋,特别是像夏瑜这样的人,更应该去做社会的启蒙者和先锋,所以鲁迅在写道夏瑜死后,在他的坟上多了“一圈红白的花“不很整齐,倒也有精神。这就表明还有人纪念革命烈士,革命者是斩不尽,杀不灭的,就有如在黑暗中多了一点“星火”一样,给人以希望。
第二类投机取巧的知识分子形象。
说起这一类人的话,我想除了《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之外,真是无人能够胜任次形象了。假洋鬼子,一个被讽刺的“上等人”、一个善于见风使舵的人、一个会投机取巧的人。他留过洋,可是他在留过洋后,回国第一件事便是装上了一条已经在留洋期间就剪掉的大辫子。革命一开始,他便将长了一尺多长的辫子拆开了披在肩上,可谓易守易功,投机到了极点。他整日里和那些遗老、地主们、买办们接近,目的无非就是想投机。就拿革命以前来说吧,假洋鬼子整日往赵太爷家跑,进而去接近那些有头有脸的“上等人”,同时他还给自己装上了一条假辫子,以便更容易让赵太爷之流接纳他。可是一旦革命开始后,假洋鬼子又赶紧将假辫子去掉,并且口口声声胡吹,说:“洪哥,我们动手吧。他却总说道‘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得。否则早已成功了。然而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的请我上湖北,我还没有去。由此可见,假洋鬼子的投机程度及其投机方法是多么的;令人费解。像这种在当时也是不乏其人的。鲁迅先生之所以要写像假洋鬼子这样的投机人,目的也就是想通过接露假洋鬼子之流的投机面目。进而以警惕世人。在当时的社会里,几乎是流过洋的知识分子,差不多都剪了辫子,所以在乡下人的眼里,是看不惯没有辫子的,但是更不喜欢装假辫子的,因为光头只是“假洋鬼子”罢了,光了头而又去装上假的辫子,似乎他别有什么居心,所以更感觉厌恶了。而像《阿Q正传》中的假洋鬼子,本身就是一个见缝就钻的投机者,再加上他头上的假辫子,所以他的投机面目就更加暴露无疑了。就拿“阿Q革命”来说吧,假洋鬼子先用“哭丧棒”禁止他革命,接着他又胡吹自己和黎元洪是好朋友,并且说自己是早赞成革命的,甚至将他自己标榜成一个革命功臣。像他这种能很快就“适应潮流”的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还真是比比皆是。
其实像假洋鬼子这种能“顺应大潮”的不仅是在以前有,就是现在也是大有人在的。鲁迅先生之所会写他种人,就是让读者们认清像假洋鬼子种人的丑恶嘴脸。进而通过某些革命投机分子的作为探讨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表明他的失败是因为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
第三类是消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在这一类人中所包含的人物是较多的,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以及《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而在这些人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是随着岁月的考验,生活的磨练后,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他们又全都消沉了。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知识分子,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其实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意志薄弱的悲剧。
1、《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
《在酒楼上》是一篇充分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题材小说。在这小说里,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吕纬甫这个消沉的知识分子形象。
吕纬甫,是一个较早觉醒的知识分子。他在辛亥革命时期,还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他和他的战友们曾经“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并且还英勇地去“城隍庙内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这一连串的壮举都可以证明年青时的吕纬甫是一个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然而随着生活的不如意,再加上革命又处于低潮中,所以一个具有进步要求的知识分子终于将旧日的豪情壮志、人生目标、以及革命的精神统治抛却了,进而变成了一个情绪消沉,意志颓废,行动缓慢做事又敷衍的软弱的知识分子。昔日的吕纬甫是一个无神论者,可是消沉后的他,竟然千里跋涉回故乡去为一个三岁时便死去弟弟迁葬。同时,他为了混口饭吃,竟又去学堂教些他昔日极厌恶的子曰诗云,《孟子》、《女儿经》来了。吕纬甫的形象真实的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知识分子的彷徨、苦闷、动摇、表现了像吕纬甫这部分人由激进到消沉,倒退的一个历史侧面,批判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势力沉重的压迫,是正值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走投无路,就像鲁迅先生的好友,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的社会立足,最终于这个社会妥协”⑩可见,在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中,像吕纬甫这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而作者之所以要将其写出来,不仅仅是因为这种事就发生在他的身边,更主要的是因为鲁迅想通过这篇小说来唤醒那些已经或者即将沉睡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与吕纬甫相比,魏连殳的生活道路性格都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魏连殳所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会上的矛盾尖锐。如军阀与人民,军阀与军阀等等,再者是魏连摩的个人生活细节也发生了变化,例如过去魏连殳称为“老太太”的,在他当了师长顾问后,蔑称为“老家伙”。对孩子们也由过去的爱护变为戏弄,甚至花钱买孩子们狗叫,磕响头等。魏连殳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思想感情及其复杂,性格独特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作者通过他短暂的一生描绘了一个昔日有过民主意识的觉醒的战斗过的知识分子,但在黑暗的现实面前,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再加上自身的意志薄弱和生活的困倒,一步步的消沉直至最后的毁灭。魏连殳的形象是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中最突出的。对于魏连殳来说,作者是误切同情的。记得作者曾用过这样的笔墨来描写他:“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嚎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由此可见,作者对于魏连殳的遭遇是非常可怜的,而小说中魏连殳的形象也是由一个正常的进步人士变为一个病态的消沉人士。
3、《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
小说中的N先生是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先觉者的化身,他负笈海外,只因没有了辫子,就险些被停职,在社会上处处碰壁,所以N先生心情变得很激愤。他以头为例,激动讲述了自己头上的辫子与自己的一生的遭遇,进而让人们感到辛亥革命不彻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致使像N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也只能抚今追昔,发出无限的感叹:“造物主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作者之所以要写关于头发的故事,并非是因为作者本人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而是因为由头发这一故事所引起的社会思考: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致使中国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将何去何从,更反映了鲁迅对民族传统得深刻反思。
4、《端午节》中的方玄绰。
相对于N先生的激愤,方玄绰显得那么平和。虽然他也对黑暗的现实不满,但是他却决不会去想怎样抗争,而是总用“差不多”来说服自己得过且过。即便是生活上困难重重,他也是继续保持“乐观的精神态度”,甚至会去赊上酒来进行自我安慰。当然他也并不真是心情那么平静的。例如:他也曾经有过卖彩票的念头。可是当他的太太真的提出买彩票的后,他便说的他的太太没有教养,虽然方玄绰有觉醒的一面,可是在小说中,更多的是讽刺他消沉的一面,对于生活中的切身矛盾,他只是口头上的不满,欠薪不发,生活落迫,他也不参加同时的“索薪”斗争。他自命清高,认为“只有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但当所到欠薪后,他又很“不费一举手之劳的领了钱”。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安分守己的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空发牢骚,逃避斗争的庸人。他坚持自己的哲学和为人。走投无路时,他就一步步麻醉自己。节日到了,薪俸不发,欠债难还,买物无钱,无可奈何中,他向酒家赊来一瓶“莲花白”,吃饱喝足后,他躺在床上念起《尝试集》来了。总之方玄绰的形象是:“庸俗、软弱、自私、麻木,虽然他曾经有过觉醒和作为,但最终还是在黑暗现实的重压之下失去前进的信心,乃至消沉堕落。虽然方玄绰的消沉让人觉得可怜,但是黑暗的现实不得不让人对引起方玄绰的这种可怜的社会背景提出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方玄绰由觉醒转变成消沉的呢?这也就是作者写它的原因。目的是要唤醒那些即将沉睡或已经沉睡的知识分子。
5、《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
小说中的所写的是一个为了挣几个稿费养家糊口的穷苦的文学青年。他为了迎合时尚潮流,决定构思一篇名叫《幸福的家庭》的小说。而他的内容也设想的十分完美:年轻的具有很高文化教养的一对夫妇住在宽绰的居室里,相敬如宾,他们吃着十分精美的“龙虎斗”,突然在他的耳边传来了夫人和卖劈柴的讨价还价的声音,以及三岁的女儿被母亲打哭后的声音,看到了书架旁是一个A字形的白菜堆。一下子他的“幸福的家庭”梦消失了,于是马上回到现实,抱起小女儿给她做“猫洗脸”,并且用那张写着题目的稿纸给小女儿擦了鼻涕。作者之所以要用这种笔法来善意的嘲讽主人公的虚幻的理想,目的就是希望年轻的知识分子们能够从现实中吸取教训,且从梦中惊醒过来。
6、《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形象。涓生和子君是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一定程度可以被认定为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随着时代步伐,涓生和子君大胆的追求着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他们不顾封建势力和世俗的偏见,冲破封建牢笼,结合在了一起。然而女主人公子君却由于与涓生同居后便不再读书,不再思考,整日里不是回忆过去两人热恋时情景,就是忙着做家务。生活使子君变得日渐空虚、庸俗、,更甚至于是麻木不仁。男主人公涓生原本是一个追求新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他曾以自己的觉醒唤起了子君的觉醒,同时将他自己最纯真的爱情奉献给了子君。可是当与子君共同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后,他便不再满足于爱情生活了。他认为,他们间的爱情应该是“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不然,他们的幸福生活就会凝固。然而,由于涓生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所以连涓生也不知道怎样去更新他们的幸福生活。直到涓生失业之后,他竟然错误的将一切是非都推在子君的头上,是子君束缚住了他的发展空间。于是涓生提出与子君分手,当真的分手之后,涓生本以为己可以自由的飞翔。可是,他错了,分手后的涓生依旧是处境艰难,无奈的他只有是带着悔恨回首往事。子君呢?分手后的她,又被重新推回到了以前的封建牢笼之中,于是不久之后,他便“在严威和冷眼”中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他们二人对现实没有足够认清,同时他们的奋斗目标只停留在了“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上了。所以一旦他们走到了一起之后,便失去了奋斗目标,外加上涓生的自私,与子君的怯弱,最终导致他们分手,直至毁灭。鲁迅之所以写这样的小说,主要是想让人们通过对涓生于子君这对恋爱的自由恋爱的悲剧故事,去思索这种“个性解放与自由恋爱”背后的思想局限性。
综上所述,鲁迅所描绘的这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分为三小类:即革命者,投机者,消沉者。而对于这三种人的刻画,鲁迅先生则是采取了“连自己也烧在里面,自己一定要深深的感觉到”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鲁迅先生将自己融进了小说,进行了全面的自我剖析,如《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的经历其实就是采取于鲁迅先生的亲身经历,而《伤势》中的涓生与子君,也折射出了鲁迅与许光平的爱情,由此可见,鲁迅先生为了唤醒民众的心灵,惜对自身进行毫不留情的剖析,而且还用来做反面教材,以次来让那些尚未清醒的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们早日觉醒。
三、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觉醒的知识分子主要包扩《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与《一件小事》中的“我”,而在这两篇小说中《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属于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而《一件小事》中的“我"则属于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
1、已经觉醒的“狂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鲁迅先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看过的外国作品构思而成的。这是个非常态的人,在他身上具有“疯”与“不疯”的两面性如果你说他是个疯子,可是他却能够从嘴里喊出“救救孩子”的伟大呼声,并且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痴人本质;如果说他“不疯"可是他又确实是个非正常人,一个患了迫害狂的精神病人。其实,狂人并非来自生活,而是具有象征意义,他是作者对一个启蒙者,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社会的真实处境的象征性表达。之所以采用”狂人”这一词来定义这一觉醒的知识分子,是因为他在愚昧的群众眼里和一个真疯子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他试图进行启蒙的话。小说的主人公“狂人”是“五四”时期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以理性的批判对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揭露封建社会的吃人的本性,最后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相征形象。
2、正在觉醒的“我”。
《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小说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我”,坐人力车去上班时,撞倒一个老女人,没有伤,也没有人看见。我以为还是一走了事,不必自找麻烦,但车夫却主动扶着老女人,走向巡警分住所。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了我对车夫又开始的不满,继而自愧,最终无比敬仰的心里变化过程。在小说的结尾,作者这样写到:“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有时反而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由此可见,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在作者的小说中,本小说是最短的。线索也极单纯,但是它所蕴含的思想却其深刻。
综上所述,作者在表现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时,主要写出了两种类型,即已经觉醒的狂人和正在觉醒“我”。而在这两种类型,不论是哪一种,作者都赋予了极其深刻的意蕴。
纵观世界文学史,像鲁迅这样为数不多的小说作品获得了不朽地位的,恐怕并不多,这并是时代所决定的,而是因为鲁迅的小说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所决定的。鲁迅先生的小说,是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它的现代化起点要从五四时期算起。而他本人就是这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崭新的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小说现代化征途上迈出的第一步,所以说鲁迅的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及至世界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意义正在这里。
参考文献:
1、罗克《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呐喊(二)》 新华出版社2002-1-1版
2、顾振彪《解读呐喊·朝花夕拾》京华出版社2001年1月
3、周作人《关于鲁迅》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鲁迅《<总退却>序》《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版
5、《艺术与生活》周作人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6、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版
7、邵纯《思想巨人鲁迅》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王岳川主编:《女权主义文论》第20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向阳 文珍《鲁迅新画像》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版
10、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9月第1版
参考论文:
1、雷霖.意义的焦虑——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个体性考察[学位论文].2005华中科技大学;
3.胥斌.复调艺术语境中鲁迅对知识分子人格的塑造 [学位论文].2006 浙江大
4.黄悦.阶级革命与知识分子人格——重论鲁迅的“第三种人”观.[期刊论文].文史哲,2009年2期 ;
5.田承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精神危机启示录——以《呐喊》《彷徨》为例.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6.周怡.面对自我的怯懦与伪饰——鲁迅笔下现代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及其与作者自我的关系[期刊论文].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6期;
7.曹禧修.“诊者”与“治者”的角色分离——论鲁迅现代知识分子角色的再定位[期刊论文].文学评论,2006年3期;
8.胡健.从“孔乙己”到“新青年”——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意象系列的解读[期刊论文].名作欣赏,2005年24期;
9.张学军.痛苦的灵魂 悲愤的心音——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期刊论文].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期;
10.金玲.鲁迅小说色彩与知识分子形象[期刊论文].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9期。
第四篇: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其精神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
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一件小事》中的“我”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等。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鲁迅创作《伤逝》的目的,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同类题材小说,不是为了表现青年人为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而对封建婚姻观的反抗,也不是为了歌颂当时风行一时的“个性解放思想”,而是为了指出“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探讨受“个性解放思想”影响的一代“五四”反叛青年在冲出家庭的牢笼后如何才能走上“新的生路”。《狂人日记 》中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为以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然而,鲁迅对于狂人的命运和前途却并不乐观,因此,在作品的“文言小序”中预感到了他的结局:“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现代性的描写,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表现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在思想内容上:
其一,知识分子题材的选择体现出了现代性。《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共有25篇小说,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占到了15篇,可见鲁迅身为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程度。鲁迅对于知识分子的关注,不再停留在《儒林外史》中对知识分子被古代科举制度扭曲的人生和人性的表层描写,而是力图去探讨知识分子在现代生活中生存的状态和深究其原因。从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成为其牺牲品的孔乙己、陈士成,到曾有满腔大志最终却成为失败者的吕纬甫、魏连殳,再到为革命和理想献身却不被世人所了解的夏瑜,鲁迅在选择他们作为自己小说的主角,描写他们的命运、刻画他们的性格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人生的走向,以及挖掘造成他们命运的根本原因。这恰好印证了研究现代文学的学者对现代文学的定义:“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其二,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启蒙思想的贯穿、反封建主题的高扬体现了现代性。鲁迅小说的创作是抱着启蒙的目的的。他曾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在世界特别是在西方面前,古老的中国和她的子民显现出了贫穷、落后和愚昧。有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都在寻求着让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康梁的变法,洋务的实业,孙文的“三民主义”,却都只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没有民众的觉醒和参与,中国人依然不会改变他愚弱子民的地位。留日学医的鲁迅在“幻灯片事件”后深深地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鲁迅从事文艺创作的姿态是要改变国民的精神,是启蒙的。于是我们在《药》中看到愚昧的华老栓用蘸满革命志士夏瑜的鲜血的馒头来治华小栓的痨病,鲁迅想在“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揭出病苦,引出疗救的注意”。在《狂人日记》、《长明灯》中看到了前驱者的惊醒与呐喊。在《伤逝》中,鲁迅更是清醒地看到,女性在反抗封建家庭,寻找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的时候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在启蒙主义的大旗下,鲁迅高举反封旗帜,鲜明地昭示着五四的时代精神。《狂人日记》通过狂人(清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之口揭露了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发出了“救救孩子”那振聋发聩的呼声。《孔乙己》、《白光》则以主人公的堕落以至毁灭,痛斥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戕害。《肥皂》中的四铭那道貌岸然的丑恶嘴脸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封建统治者和卫道者的虚伪与可憎,更让我们认识到反封建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其次,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还体现在形式上,包括叙事模式、叙事角度、创作方法和描写方式的多样性。
就叙事时间而言,中国古代小说,如明清小说的叙事模式,基本上是依循自然时序的连贯叙事,即采用“纵剖”的由头到尾的叙述。而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脱离传统文学的束缚,不再一味使用“纵剖”的叙述,而是采用多种叙述模式,如《在酒楼上》就选择了“酒楼上”这个场景来展开叙述,勾勒了吕纬甫这个知识青年由理想追寻者到理想沦落者的经历,前后好几年的事件浓缩在一个场景中来展开,这种场景叙事增大了短篇小说的表现力,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五四时期的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陷入低谷时精神的彷徨与委靡。再如《长明灯》中引进了西方小说的“横截面”叙述模式,选择了“吉光屯的茶馆子”、“社庙”、“四爷的客厅”几个场景,在这几个场景中,通过人们的议论将“疯子”的“灭灯行动”一一展开,从而也一一展示了民众的愚昧和清醒的先驱者的孤独,有力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孔乙己》则以咸亨酒店为中心舞台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小说结构严谨,生活场景高度集中。应该说,这些都已是现代意义的全新的小说了。
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叙事角度也很富现代特征。它打破了中国古代小说以说书人角色出现的单一的第三人称的全知叙事,而采用了多种叙事角度。《肥皂》、《白光》等的传统的第三人称叙事,《孔乙己》中以店里的小伙计的视角来看孔乙己,《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等都采用第一人称叙事。鲁迅写小说不是为了取悦读者,而是把思想启蒙放在首位,在运用第三人称的同时,引进第一人称,这就丰富了表达启蒙思想的手段,能更有力地表达启蒙思想,也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
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形式上的现代性,还体现在创作方法上。首先是日记体、手记体在小说创作中的运用。《狂人日记》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狂人的心理,从而揭露出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伤逝》则以手记的方式记录了知识青年涓生和子君冲破封建牢笼,自由恋爱,同居,到最后因陷于两人的小圈子而生离死别的过程,真实地记录了涓生的思想,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
创作方法的现代性还体现在寓象征主义的写法于现实主义的描写当中,《白光》中的白光就是陈士成(也是被中国封建科举制度戕害的旧知识分子们)追求仕途而不得的幻灭的理想的象征。《长明灯》中“疯子”想要灭掉的吉光屯的那盏长明灯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体制的象征,吉光屯亦象征着古中国。《肥皂》中的那块葵绿色纸包着的有着似橄榄非橄榄香味的肥皂,象征着四铭之流的假道学那颗道貌岸然的肮脏的心。《药》的结尾那个红白的花圈,则象征着革命事业后继有人。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鲁迅小说的创作突破了中西界限,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现代性。
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形式上的现代性还表现为描写方式的革新。由“话本”演变而来的中国古代小说为追求“书场效果”,除了用”纵剖”情节和第三人称之外,还很重视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描写方法上对古代小说的推新之处在于,引进了西方小说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丰富TIJ,说的表达方式。《在酒楼上》这篇小说中对酒楼下废园景色的描写:“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这一段景色描写,无疑是“我”遇挫不败,继续于革命前行的心理写照,与后面吕纬甫的遇挫退却形成对比,显示了在理想遇挫于现实面前,知识分子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现代性的描写方式,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鲁迅的农民题材的小说
鲁迅是把农民置于小说艺术构思的核心,精心勾画出一代农民的真实相貌时,新文学者们追求鲁迅的眼光,并竞相效仿,推动了一代“乡土文学”的振兴。《**》通过辫子去留的**,展示的是农民麻木愚昧的灵魂;《阿Q正传》是农民在思想戕害下所形成的国民性弱点的形象记录;《故乡》描写闰土在经济压迫和精神残害下的麻木不仁,而着重揭示的仍是他精神世界的变化;《祝福》刻划祥林嫂在封建宗法社会里所受的精神奴役和心灵的创伤。这些作品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思想革命,即改造人的精神面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揭示农民群众受沉重的精神枷锁束缚,被残酷的封建思想观念无形绞杀而形成的种种精神缺陷,远远超过了对他们所受的经济、政治压迫方面的描写而成为艺术表现的中心。这样,鲁迅告诉人们,中国农民要摆脱奴隶的命运,固然要反抗经济上政治上的剥削压迫,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打碎精神上的枷锁,求得思想上的解放。
《蚀》三部曲中新女青年的形象
在《蚀》中,茅盾成功地描写了一批女性形象,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东方型女性,如《幻灭》中的静女士,《动摇》中的方太太等;另一种是西方型时代女性,如《幻灭》中的慧女士,《动摇》中的孙舞阳,《追求》中的章秋柳等。但是在《蚀》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茅盾的一种创作倾向,一扬一抑,即对时代女性进行赞美与讴歌,而对传统的东方女性,则未给予过多的认可。《幻灭》中的静女士,表现了传统女性在现代社会的迷茫、不适应,她“怯懦、温婉、多愁、且没主意”,但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现实生活后,她似乎开始了“反思”与“忏悔”,她似乎“醒悟”了,“我承认我有许多缺点,我现在决心去受训练、吃苦、努力……”,她又成了中学时代的她了,“勇气、自信、热情、理想”。这些都说明了传统的东方型女性正在一点一点消失,并向着新女性转变。
《动摇》中的方太太亦是如此,她玲珑、文雅、端庄,“深蓝色的圆角衫子,玄色长裙,小小的鹅蛋脸,皮肤细白”,她的生活雍容富贵,算得上平静,然而在那种时代下,她也只好感叹“实在这世界变得太快、太复杂、太矛盾,我真真地迷失在那里头了”,以她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女性的命运与她结尾在庙里所见的场景相互映照,“方太太分明看见那臃肿痴肥的身体悬空在一缕游丝上,颤栗地、无效地在挣扎……”“她的蜘蛛的眼看出去,那尼庵的狭隘的佛堂里,竟是一座古旧高大的建筑,丹垩(€?的裂罅里探出无数牛头马面的鬼怪……古旧的建筑倒下来了……一切都幻灭了。”传统女性在新时代没有出路了,被时代吞噬了。然而茅盾所描写的时代女性也是畸形的,她们的生活仍然虚无,对现实的绝望与无奈使得她们纵情于情欲,有理想而无实际行动,如《幻灭》中抱素对慧女士的评价,“我可惜她那样刚毅、有决断、聪明的人儿,竟自暴自弃,断送了她的一生”,说明了现代女性在这个时代中仍然无所适从。而在《动摇》中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孙舞阳,虽然“天真活泼,性格很爽快”,看起来是新女性的代表,却是“放荡妖艳,玩着多角恋爱”。《追求》中作为新时代女性代表的章秋柳却被评价为“冒险奋斗的趣味是她所神往的,然而目前器官的受用,似乎也舍不下”。情欲在这里似乎成了新女性的形象代表,也就注定了新女性在新时代中仍是没有出路的。
在《子夜》中,作者预示了以林佩瑶为代表的一群新时代女性可能会有的悲惨结局,增添了其中的批判因素。在《腐蚀》中,赵慧明这个昔日的新女性不仅不再反封建,竟然沦为特务,作者赋予的严峻批判可想而知。
第五篇: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摘要:在鲁迅的二十五篇现实小说中,以反映女性悲苦生活和妇女解放斗争为主题或重要内容的达三分之一多。鲁迅对这些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表现了对妇女问题的深切关心和对中国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在鲁迅的《明天》《祝福》《离婚》和《伤逝》等一系列小说中,他成功的塑造了单四嫂子、祥林嫂、子君、爱姑等众多生动、深刻而富有典型意义的的旧中国妇女形象。鲁迅这些描写旧中国社会妇女悲苦生活的作品,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妇女悲剧命运的主题,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本文将从鲁迅作品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入手,着重分析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从中探讨她们悲剧命运的必然成因和作者对解决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女性形象 悲剧命运 反抗 解放道路
Lu xun's novel of the image of the tragic women Abstract: Lu xun is a China's great realism writer, for the old days of women to give a lot of attention.In his 25 article in the novel reality, and a third on the women's life and bitterness women reflects women's liberation struggle for the theme or important content.Lu xun caused these women to the tragic fate of ideology root social origins and made extensive and in-depth explor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our deepest concern and women of Chinese social problems unique insight.In lu xun's “tomorrow” “blessing” “divorce” and “death” and so on a series of novel, the success of his shape single four sister-in-law, XiangLinSao, zijun, love the gu and many other vivid, deep and rich typ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women's image.Lu xun these description of the works of many women image of China, the Chinese history of literature describing the tragic fate women theme, push it to a whole new level, in the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even the world literature has ushered in a new era.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a few lu xun's representative female tragedy and their image struggle, to get everybody to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s of the old society, women's liberation
Keywords: Lu Xun's novels
female image
tragedy
oppression
resistance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专制,提倡民主”成为这个时期最响亮的口号。女性解放运动随之兴起,反封建礼教,追求女性解放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鲁迅对于女性解放问题也给予很大关注。他的小说创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妇女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对于妇女,特别是旧中国劳动妇女命运的深切关
第1页 注。她们中的典型人物是:《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祝福》中的祥林嫂,《离婚》中的爱姑,《伤逝》中的子君。鲁迅的小说引起了无数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他们对鲁迅描写女性的小说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有的是探讨其艺术性,有的是阐述其思想内涵,有的则是从中分析社会根源。本文将从分析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女性形象入手,从中探讨她们悲剧命运的种种原因以及作者对解决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路。
一、悲剧命运的成因
(一)、封建礼教的压迫和迷信思想作祟
鲁迅作品中造成女性悲惨命运的成因有很多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她们处在一个封建礼教思想无处不在的社会,几千年封建礼教思想深深地扎根在社会大众的心中。封建礼教思想奴役着当时的所有人,他们不仅成为了封建礼教奴役的牺牲品,同时他们也充当着执行封建礼教的帮凶,是忠诚的执行者。封建礼教是他们衡量所有活动的标准。被封建礼教和其帮凶们屠杀的两位典型的劳动妇女:单四嫂子,祥林嫂。
单四嫂子,是鲁迅小说《明天》中的女主人公,是鲁迅在小说上创作的第一个妇女形象。没有社会地位的旧中国劳动妇女,虽然身上兼具着勤劳、善良、淳朴、宽厚的优良品质,然而由于政权、族权、夫权三座大山的压迫、束缚和毒害,她们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成为封建制度下任人宰割的羔羊。单四嫂子就是旧社会典型的劳动妇女,是中国旧社会农村“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妇女形象”。作为一个丧夫的女人,单四嫂子是勤劳的,她有着一门维持她们母子生计的手艺,封建礼教“从一而终”、“从子”的观念在她的思想中深深地植下了根,“据时下道德家的意见,来界定说,大约节是丈夫死了,绝不再嫁,也不死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的愈好,”[2]据此标准衡量,单四嫂无疑是一个很合规范的“节妇”,她每天从深夜起便开始张罗明天的生活,生活依然困苦。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成了一个巨大的牢笼,不幸的她认为遵从礼教的畸形的反人性的制度是天经地义的。作为一个可怜的母亲,单四嫂子的心中只有儿子宝儿,宝儿是她全部的希望和寄托,她辛苦劳作和生命的意义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她的“明天”就是三岁的宝儿,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然而她的宝儿突然生了病,单四嫂子慌神了,然而她只能想到去求神签、去许愿、吃单方,当宝儿的病情愈发严重时,她开始弃神明而去求医,然而遇到的却是个玩忽生命的庸医。这个可怜的女人竭尽所能来拯救自己的孩子,然而命运总是爱捉弄穷苦人,宝儿死了。这个“粗笨的女人”的信念和希望就是让儿子健康地活着,但儿子死了,唯一的精神擎天柱摧折了。她看不到自己悲剧的未来。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子,早已经麻木了,“她能想出什么呢?”已然什么也想不出来的单四嫂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不切实际的梦里了,只能把与宝儿再见面的想法寄托在梦里;她只能呆呆地“等候明天”,然而她的明天却早已注定好的,不是节妇便是烈
第2页
[1]妇。单四嫂子面临的一连串的不幸和打击,她竟然没有任何的不满和反抗,她只是一味的用迷信,用对命运的顺从、屈服和幻想改变或减少自己的灾难和痛苦。宋建元《鲁迅小说探微——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深沉探索》中所说“正如她的宝儿是被残酷、落后、冷酷的封建制度吞噬了,也是被她自己的愚昧、落后、迷信杀害了!她的灵魂正承担着对她来说还并不觉察,但却异常沉重、浓烈的痛苦!”[3]在封建思想的桎梏、封建礼教的枷锁、封建政权的压迫下,可以想象,明天,等候着单四嫂子的“只能是更沉重更无穷尽的痛苦和悲哀,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4]。是封建迷信思想造成了单四嫂子的悲剧,也是她自身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害死了她的宝儿。可以说单四嫂子是一个在封建势力、迷信思想荼毒下失去任何反抗能力的悲剧女性。
《祝福》中的祥林嫂同样也是一个淳朴、善良、本分的劳动妇女,与单四嫂子相比,她再寡失子,命运更为悲苦。任何历史人物的生活都离不开社会环境这个大背景。祥林嫂所处鲁镇是一个极为保守的地方,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人们严格的遵守着封建的等级关系,“三纲”“五场”的理学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强烈的迷信思想、伦理制度压制着人们,祥林嫂性格的复杂性皆源于此。祥林嫂最初的婚姻就是不幸的,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使她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首次丧夫不愿再嫁嫁,便逃到鲁镇打工。当帮佣的生活并没有使这个可怜的女人有任何不满,“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地劳作却使得她 “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对于奴隶般的生活她反而很满意。旧社会的妇女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力和机会,丧夫祥林嫂根本无法获得自由身,她的命运始终被别人牢牢掌控着。婆婆的再次出现,加深了她更为悲苦的命运。被卖改嫁,反抗的过程相当激烈,然而终究无法逃脱被迫改嫁的命运。和单四嫂子相比,祥林嫂在这点上可说是一个抗争命运的勇敢者。但是她的决绝的行动却充分体现了她深受传统的“从一而终”、“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观念的荼毒,“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4],人们早已把寡妇同贞烈联系在一起,再嫁就是不贞的表现。再嫁的祥林嫂过了一段比较舒心的生活,命运不济,随着丧夫丧子一系列的沉重打击,她再次回到鲁镇,做回帮佣的身份。她的再嫁本就是人们极为唾弃的,根本不为大家承认,她的二次婚姻只是人们口中的笑柄,她依然是“祥林嫂”的身份。《祝福》中具有代表性的“善女人柳妈”向祥林嫂灌输的再嫁女人到阴间锯身分与两个丈夫的言论带给了祥林嫂巨大的恫吓,她按照柳妈的指点,用她辛苦劳作积存的工钱再三央求庙祝,终于捐成了门槛,这时候的她大概以为完成了赎罪的大业,这时候的祥林嫂“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鲁四老爷与鲁四太太对她的道德歧视不是捐门槛这个行为就可以改变的,她仍然没有摆放祭器的资格。四婶的阻挡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祥林嫂所有的希望。在封建伦理制度的畸形制度下,祥林嫂任何企图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都是枉费工夫,这既说明了封建伦理观念的无比残酷,也说明了宗教迷
第3页 信所承诺的慈悲不过是一场欺骗而已。她的悲剧命运是封建礼教统治下的必然结果,迷信思想的荼毒也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推手。
(二)、封建权威的压制和蒙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统治者依然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缺乏抗争意识的下层劳动人民,对于封建权威既恐惧、又极为迷信,因而极易受到封建权威的蒙蔽和压制,丧失主宰自己命运的独立性。旧社会女性抗争的失败,也源于收到封建专制权威的压制和蒙蔽。《离婚》中的爱姑在鲁迅小说中是一个颇为独特的女性形象。她的生活没有单四嫂子、祥林嫂那样贫困,她也没有孩子,她敢于同不公平的命运抗争,性格直爽,大胆泼辣。在鲁迅笔下的农村妇女中,她恐怕是最“骁勇善战”的一位了。她嫁到夫家去后,即使自己做到最好,“一礼不缺”,仍讨不到丈夫和公婆的欢心,更多的是挑剔和虐待。她哭着回到娘家,虽然也不想回夫家,但是也不想就此罢休。她强悍刚勇,以父亲和六个弟兄为后盾,狠狠与夫家斗了三年。甚至冲到夫家,将他们的灶头也给拆平了。爱姑勇敢的向夫权发起挑战,而且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旧中国,封建道德视一夫多妻为天经地义,男子休妻再娶是合理合法的。但爱姑却斩钉截铁的地说:“要撇掉我,是不行的,”她非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不可。但是这位敢做敢为的女将失败了,七大人一个喷嚏就将骁勇善战的爱姑震慑住了。泼辣的爱姑在象征着权威的封建伦理的维护者“七大人”简单的几句恐吓下,就乖乖的放弃了一直坚定不移的主张,顺从的与丈夫离了婚。
《离婚》中的七大人无疑是封建权威的典型代表,是一个“背后有县衙门的知县大老爷”撑腰的权威人物,他的言行被人们当做处理是非的标准。七大人是被人们高高捧着的权威,爱姑和众人一样,对于封建权威是极为忌惮的,在被自己美化的人物给出定论时,爱姑轻易的成了七大人陈腐主张的俘虏。爱姑的抗争激烈程度是极为罕见的,然而这种强势的抗争的最终失败却更加凸显了封建权威的蒙蔽性。勇敢泼辣的爱姑败在了封建权威的蒙蔽下,其他处境更低下的女性更难以摆脱封建权威的威慑和蒙蔽,更难以反抗不公的待遇,把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爱姑的惨败恰恰告诉我们,决定女性自己命运的缰绳必须要有自己把握,不要妄图期望封建权威为自己维护公平,女性的解放一定要依靠自己来完成。
(三)、爱情的束缚和经济地位的不独立
鲁迅对于社会众多女性都有关注,尤其是后期的作品中,更多的关注了那些受新思想影响的知识女性。《伤逝》中的子君是以一个知识女青年的身份出现的,她有文化修养,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渴望获得恋爱的自由,获得婚姻的平等指引着子君逃离封建大家庭,“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勇敢的呼喊无疑是对封建礼教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弹。子君的宣誓是对封建思想的控诉和轻视,是争取婚姻自由的标志,是勇敢的踏出女
第4页 性解放的第一步。子君的先进性就在于她勇敢的踏出了第一步,然而随之也就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子君的爱情观不仅导致了她的爱情悲剧,也成为加速她悲剧命运的助推器。追求自由的爱情是子君走出传统家庭的最大动力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子君对于爱情抱着过高的期待,爱情在她的生命中最为重要。当爱情梦破裂时,子君的死亡结局也不难想象。男人和女人对待感情的态度是有很大差别的,涓生对待子君的感情起伏尤为强烈。最初的相识阶段,感情极为强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居在一起的两人渐渐有了嫌隙,涓生对待子君从初始的热恋变得反感,疲于应对。当面临经济上的困难时,他竟然视子君为拖累,认为是子君束缚了他的生存和发展。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依,经济上的困窘造成了主人公爱情幻想的破灭,加剧了命运的恶化。经济和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面包的爱情注定是要走向失败的。
(四)、看客们的助推
鲁迅说:“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5]这段话是鲁迅对于其小说中的看客们的一个深刻描绘。国人的冷漠自私和种种丑陋形象无不表现在众多的看客形象中。
对于贫苦的孤儿寡母,“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之流,没有任何同情,更多的是极为下流的调戏。甚至在单四嫂子抱着孩子去看病时,蓝皮阿五也不放弃调戏的机会。“他便伸开胳膊,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中间,直伸下去,抱去了孩子。”还有一个“好心”的王九妈,她无懈可击的帮着单四嫂子处理宝儿的后事,尽心竭力,前后张罗,然而王九妈的深谙人情世故,她的帮忙却少了那么些真诚的情味。在可怜的母亲不肯死心的盖上孩子的棺材时,“幸亏王九妈等得不耐烦,气愤愤的跑上前,一把拖开她,才七手八脚的盖上了。”王九妈的热情照料下透出的冷漠无情让我们寒心。甚至是单四嫂子的邻居们,“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 “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仿佛是“热情”的邻居们,其实是极为自私的看客们,在这种时候,还是念念不忘获得好处。
《祝福》中对于看客们的刻画就更加的淋漓尽致了。穷苦人的不幸命运在鲁镇人们的眼中不过是茶余饭后的笑谈,极为冷漠,无比残忍。祥林嫂丧子的故事,最初能够引起看客们中的反响,女人们“还会陪出许多眼泪来”,这些看客们并不是真的同情,而是把祥林嫂丧子的故事当做一出情节悲惨的戏曲在欣赏罢了。“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听完以后,“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当别人的悲苦故事被大家熟知,已无新鲜感时,这些冷漠自私的看客们发起了更为残酷的冷嘲热讽。正如小说中所写:“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鉴赏了许多天,早已成为了渣滓,第5页 只值得厌烦和唾弃。”这是看客们彻骨穿心的冷漠,是一种失去良知的精神麻木。他们也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推手,对于祥林嫂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伤逝》中“擦着雪花膏的小东西”和“挤成平面的老东西”无一不是冷漠自私的看客形象,他们也是造成子君悲剧命运的推手。
(五)、自身性格缺陷和爱幻想毛病
如果说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权威造成了鲁迅小说中女性命运悲剧的外在杀手,那么这些女性自身的性格缺陷和爱幻想的毛病则是造成了其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
《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和《祝福》中的祥林嫂,她们都是中国底层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勤劳、善良、逆来顺受。她们也有自己的缺点,麻木,愚昧,懦弱,她们深受封建礼教思想和迷信思想的荼毒,她们无力反抗也不懂得如何反抗。她们在遇到命运的不公平待遇时,总是幻想着神灵能够解决她们的问题,幻想着神灵可以拯救她们。当神灵起不到作用时,祥林嫂们只有悲惨的走向死亡。
比起幻想神灵起作用的单四嫂子和祥林嫂,爱姑和子君两个人的幻想却与她们截然不同。爱姑对封建权威抱着极高的幻想。她幻想着封建权威可以为她的遭遇的不公正的婚姻主持公道,她内心的轻敌和爱幻想的毛病像两把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自己,当七大人宣布“评理结果”时,幻想着七大人能够为她评理伸冤的爱姑方寸大乱,她满眼惊疑和失望的光:“怎么连七大人„„”封建权威的话浇灭了爱姑的幻想,爱姑心有不甘的同夫家互换了“红绿帖”,与丈夫离了婚,爱姑成为了一个彻底的惨败者。子君的幻想完全是对于自由和爱情的幻想。她幻想着从叔父的封建大家庭逃出来就如她所说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幻想着能够和涓生建立一个“独立的家庭”,她以为冲出了封建家庭的牢笼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就是实现自由的标志,她以为常常回忆爱情初始的画面就能使爱情时时更新,其实,她只不过从封建大家庭的“傀儡”变为了“独立小家庭”的“傀儡”,成为了爱情的“傀儡“。在子君的爱情婚姻生活中,并不缺乏令人怀念的美好,然而却极为短暂。当现实残忍的伸出戈矛时,所有的幻想只是瞬间破灭的泡沫,根本不堪一击。当幻想落入了现实生活的荆棘中,面对着生活中经济的窘迫和爱情的危机时,子君的悲剧早已注定了。子君的最终死亡和她的幻想破灭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对悲剧命运的反抗
旧中国底层的妇女经历了种种非人的待遇,既有社会的责任,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鲁迅以其独特的视野和锐利的笔锋把封建礼教的罪恶和妇女们的屈辱如实地反映出来,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女性懵懂的自我觉醒,更让我们看到旧社会中底层女性反抗不公命运的极为艰难的过程。
第6页
(一)、劳动妇女的反抗
长期以来,研究者对《祝福》中祥林嫂的的反抗是持肯定态度的。祥林嫂最初的打工来养活自己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可是这种微小的愿望却不能被被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容忍;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她依然一次又一次的试图反抗,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祥林嫂悲苦的反抗斗争主要由主要由逃、撞、捐、问四个层次构成。
祥林嫂在第一次丧夫后,为了不受严厉婆婆的虐待,她勇敢的逃出去做工。“在笼罩着浓重的封建思想的旧社会,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敢于冲破家庭统治的囹圄,独自逃出来,依靠劳动度日,这无疑是一种维护人的尊严的抗争,它充分反映祥林嫂用于追求美好生活和反抗不公平待遇的倔强性格。”[6]祥林嫂的“逃”体现了对于封建礼教的抗争。祥林嫂在被婆婆卖到贺家墺再嫁时,她的抗争尤为激烈,额角的伤痕就是她反抗的标志,她的反抗里包含着很大一部分对“失节事极大”的礼法的遵从,但是也有对自己被买卖的遭遇的强烈抗议。她的“撞”的行动,兼具着反封建和封建思想的因素。再寡失子的祥林嫂惧怕柳妈告诉她的阴间分尸的事情,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捐门槛能够甩掉压在身上的包袱,获得人们的认可,希望能够拥有大家一样的平常生活,这样的思想和渴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她的捐门槛却是带着迷信思想的,她争取的权利也只是坐稳的奴隶的身份而已。所有的努力都不奏效,她依然没有得到鲁四老爷的认可的时候,她几近绝望了,然而她却发出了“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灵魂?”这样的疑问,表现了她勇敢的叛逆,她已经开始对天经地义的神权发出质疑。
爱姑的反抗则是令人震惊的。爱姑的反抗更多的带有主动和强势的成分,她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离婚》中的爱姑,是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的。爱姑与单四嫂、祥林嫂一样也是普通的劳动妇女,但是她却有主动反抗的意识,而且也更猛烈、更长久。爱姑在与夫家斗争的初期也取得了一点胜利。这当然也跟她不错的家庭背景有关,正如文中说:“我们虽然是初会,木叔的名字却是早已知道的,胖子恭敬地说。”她的反抗正是有了家庭的支持才能得以继续,也因为参杂这些原因,使得爱姑的抗争有了新的进步。爱姑是在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中长大的,很多行为在家里是被宽容的。她十五岁嫁到施家,“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然而,环境极其容易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当丈夫“姘了一个小寡妇”,要把她抛弃时,她表现出令人惊讶的勇敢和泼辣,她坚决不认可丈夫的行为,并坚毅的与之斗争。男人另觅新欢的行为在旧社会仿佛是极为寻常的,没有什么不妥的,可怜的女人们对丈夫的寻欢行为都是敢怒不敢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爱姑却不接受丈夫“姘上了小寡妇”这种行为,当公婆也站在丈夫一边时,她果敢的与夫家坚持了三年斗争,爱姑的据理力争逼得夫家向封建权威慰老爷求助。慰老爷提出施家赔八十元,劝她“走散好”的建议在爱姑那里根本不奏
第7页 效。慰老爷是偏袒夫家的行为更加坚定了爱姑的抗争,她坚决地要和夫家斗争到底,“要闹得他们家破人亡”。可以说爱姑的这些反抗都是值得肯定的,是对以往妇女反抗的大突破。施家又向另一位权威人物——七大人发起求助。爱姑在见七大人之前是占尽上风的。在封建权威面前,她把自己在夫家遭遇的种种不公一一陈述。爱姑的激烈的反抗行为虽然最终失败,然而却让我们看到了女性自我解放的觉醒意识。《离婚》中的爱姑仍然是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仍然是在受到不公的待遇后奋起反抗的,而且依然也是以悲剧结束。爱姑是受到辛亥革命影响的具有一定平等意识的又被压迫的农村妇女的代表,在她身上体现出了敢于同封建伦理斗争的精神。爱姑的反抗的直接原因是丈夫要遗弃她,而她完全符合传统妇道标准,她认为丈夫抛弃她没有任何理由。爱姑的斗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她的抗争具有很大的幻想性,她对维护封建统治的七大人心存幻想,她没有意识到七大人根本不可能反对维护自己权威的封建伦理,他装腔作势的恐吓确实起到了作用,强悍的爱姑也不得不顺从,以“走散”结束。爱姑的斗争,比起祥林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她有不示弱的勇气,用于抗争,这对她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鲁迅先生塑造的爱姑形象,是一次大的突破,是女性争取自身权利和平等的一大尝试,但也反映了农村妇女命运的悲惨和反抗的艰难。
(二)、知识女性的抗争
子君是“五四”时期的一个“新女性”,她在“五四”思潮的影响下,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桎梏,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人生权利。在封建思想严重束缚人的头脑的当时,是难能可贵,令人敬佩的。子君的反抗和觉醒,具有主动意识和理论指导,是妇女解放的新阶段。子君生活的社会依然没有摆脱封建思想影响。专制的家庭,严厉的父亲和胞叔,都是阻碍她寻求新生活的障碍。但子君是一个勇敢的知识青年,深受“五四”新思想、新道德的感召,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从旧的封建家庭走了出来,她“目不斜视地骄傲地”来到会馆,听自己心爱的人“说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为了扫除新生活的障碍,获得恋爱婚姻的自由,子君决绝的与家庭决裂,组建了属于她们二人的幸福小家庭。他们取得了小胜利,然而悲剧也就从此开始。那个时代和社会根本不会允许青年自由恋爱,在子君与涓生从开始结合,就面临着众叛亲离,被社会孤立。所有相识的人都与他们断绝了往来。最终涓生被辞退而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从客观上加剧了他们感情的破灭。经济上的拮据,使得涓生开始对子君过分关注家庭生活的行为产生不满,涓生还觉得子君成为他的拖累,最终以涓生“我已经不爱你了”宣告二人恋情的结束,而子君在随父回家后不久便凄惨死去。子君开始在走出来时,给予我们莫大的希望,她有理想,有自己追求的目标,有武装自己的新理论,并知道拿起个性解放,恋爱自由与封建伦理进行坚决斗争。可是,强
第8页 大的封建势力打压下,他们先是被社会孤立,然后又被迫失去经济来源,被一步步逼上绝路。子君的失败给我们巨大的震撼的同时,也使得我们明白,在封建势力的大牢笼中,任何个人的反抗终将是失败的结局。封建思想早已在当时人的头脑中占据重要位置,即便是勇敢出走的子君,也深受封建女子“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的影响,置自己与柴米油盐为伴的的生活中。子君的可贵之处在于勇敢的反抗和自我觉醒的意识,她积极的接受进步思想,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于抗争的精神。
三、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
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个形象迥异的女性,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旧社会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对广大女性的各个方面的摧残,见识了封建制度对妇女人生、命运的牢牢钳制,使得无数的悲剧故事在女性身上上演着。
鲁迅通过小说的形式探讨妇女解放道路的认识是极为深刻的:妇女要解放,必须解放思想,实现人格独立;必须要自立自强,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首先取得政治上的翻身,经济上的独立权;要达到解放的目的,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必须进行深沉韧性的战斗必须与整个社会的解放融合在一起。”[7] 鲁迅先生对于女性解放问题所作出的努力为后来的中国女性走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女性开始勇敢的加入到解放祖国的事业中来,开始独立的参与到社会公共劳动中来。众多的男性开始认识到女性的社会价值,开始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改观。中国的女性渐渐摆脱“男主外,女主内”的旧思想,开始摆脱原来那种单纯的家庭主妇、相夫教子的社会形象,更多的开始走向社会,走向劳动岗位,主动去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担负起家庭和社会“半边天”的重要角色。
当然,女性解放问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的,中国女性的解放还要走很远的路,挫折也在所难免。当今的社会,仍然存在着对女性的不公平现象:就业中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很多男性在择偶时依然要求女性担当“家庭主妇”的传统角色,并且排斥女性进入职场;女性在社会中作出的成就容易遭到非议。当今女性面临的众多问题既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更离不开女性自身的因素。当今的很多女性仍然面临着很多束缚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很多女性缺乏独立性,把男人当做生活的依附,“小三”“二奶”的出现无不显示出女性的不独立;不愿意参加公共劳动,甘于充当家庭主妇的角色,缺乏进取心;缺乏为自己争取社会权利的呼喊和努力。
对于当今的女性问题,我们需要社会给予女性以正确指导和包容,我们需要广大男性思想上的改变,我们更需要广大女性群体通过自身的思想上的彻底转变和努力来解放自己,通过参加社会劳动来获取平等的社会地位,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做自强独立的现代女性。
第9页 注释: [1]叶开.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分析.网易网(文化频道 非常文青),2005.[2][5]鲁迅.坟·我之节烈观.漓江出版社(第1版),1990.[3][4]宋建元.鲁迅小说探微——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深沉探索,2001.[6]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35.[7]袁泉.熟悉的陌生人——浅析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7.参考文献: [1]印晓红.谈鲁迅的妇女观及其笔下的女性形象.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01.[2]吴成年.论鲁迅小说中女性的三种生存困境,2001.04.[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5.387.[4]郭红.论鲁迅小说女性形象的悲剧性.邯郸师专学报,1995.01.[5]刘项.反抗 屈服 死亡——鲁迅笔下女性形象的异途同归.北方论丛,1992.02.[6]袁盛勇、张桂芬.《离婚》的叙事分析及其文化意蕴.鲁迅研究月刊,2003.05.[7]张冬梅.反抗 屈服 死亡——试析鲁迅笔下女性形象异途同归的原因.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01.[8]邹海燕.妇女解放要从自身做起——试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02.[9]蔡雪岚.谈鲁迅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06.[10]范伯群、曾华鹏.鲁迅小说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35.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