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鲁迅毕生从事着国民性的批判工作,我们读鲁迅 的小说会发现,他的小说时时不忘揭露和批判我们中 国人的劣根性。中国民众的奴性、保守、愚昧、麻木、卑 怯、精神胜利、看客心态、自私、狭隘等,在他的笔下暴 露无遗,鲁迅也由此受到了非议。有人说,鲁迅是反动 的,他丑化了中国人,在人格上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和 自信。作为一个深刻而清醒的文学家,鲁迅深深地懂 得“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但作为一个苦苦寻觅中国 出路的知识分子,他看到了中国民众身上的种种劣根 性。他认为只有唤起作为民族基础的大多数—普通民 众的觉醒,中国才有出路,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在变革 中向前发展.鲁迅是一位善于深刻思考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在 日本留学期间,他就开始了对国民性的探究和批判.1902年,为了国家的富强,鲁迅来到日本留学,选择 了医学作为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希望自己学成之后,平时为民众医病,战争的时候就去做军医。但是,一个 偶然的“幻灯片事件”打破了他远大的理想。在课堂 上,日本老师放时事幻灯片,内容是正发生在中国大 地上的日俄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 打仗,日军抓到一个替俄国人做事的中国人,捆绑起 来要砍头示众,围观的都是中国人。他们看到自己的 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被外国人砍头,表情都是麻木不 仁的,这让鲁迅深深地感到了我们民族的悲哀,而在 场的日本学生都在欢呼,这又大大伤害了他的民族自 尊心。幻灯片事件使鲁迅意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 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 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 少个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他认为改变国民 精神最有效的手段是“文学”,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开 始致力于文学救国的道路.“幻灯片事件”使鲁迅看到了国人麻木愚昧的灵 魂,认识到了改造他们的重要性。因此,他把对国民的 这种看客心理的揭示和批判,作为对国民启蒙教育的 开端,并把它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贯穿在了他一生的文学革命中.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塑造了一系 列形形色色的看客群像,覆盖了社会底层的各种人,这组群像有着共同的特点:愚昧落后,狭隘自私,百无 聊赖,麻木冷漠。他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没有姓名,没 有具体的相貌,只有一个动作———“看”。在这“看”的 共性中,鲁迅主要刻画了了两类看客的形象.一、麻木的民众,戏剧的看客 鲁迅对于热衷于看示众的人们,历来深恶痛绝.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终身难忘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 一直在鲁迅的心中隐隐作痛,永远挥之不去,他把自 己这一生活的真实体验,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切入 点,写入了他的许多作品中去。小说《示众》可以说是 幻灯片事件的文学版,写一个巡警押着一名即将被杀 的犯人在马路上示众、众人蜂拥围观看热闹的盛大场 面。作者怀着无比忧虑的心情和满腔的愤恨,极力地 描写了这些看客们扭曲的心理和精神的病态,刻画了 他们愚昧无知、麻木冷漠的丑恶形象,揭示了中国民 众最大的劣根就在于喜欢充当戏剧的看客,暴露和批 判了麻木的民情和民性,提出了改变国人精神的重要 性.在鲁迅的小说中还出现了许多示众的场面。小说《药》,写革命者夏瑜为了中国革命,为了救民于水火,宁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当他被捕大义凛然地走向 刑场时,民众对他的牺牲,没有悲伤,没有愤怒,甚至 连起码的同情都没有,更可悲的是,他们把杀头看作 是一场好戏,无情地充当了戏剧的看客。作者从贫苦 民众华老栓的所见所闻和心理感受角度,描写了麻木 的民众在黎明前簇拥着去看夏瑜被杀的场面:“一阵 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老栓也 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静了一会,似乎有点 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 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段描写,写出了 现场看客之多以及看客们因神秘好奇而急欲想看的 情状。鲁迅用形象的比喻,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他们观 赏时的丑态“颈部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 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者”。这带有讽刺意味的描写,活 画出了看客们的无聊、麻木和冷漠。小说《阿Q正传》 也从一个侧面描写了这类麻木的看客。阿Q为生计 所迫,从未庄来到城里,他认为到城里看到的最精彩、最好看、最热闹的事情便是杀头。于是,在回到未庄之 后,他把革命党人被杀的故事津津乐道地讲给未庄的 人们“:你们见过杀头吗?”,“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众人都伸长脖子听得出神,他的讲述 直使“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作者在描写阿Q 讲述时的得意形态时,尤其突出了未庄的看客王胡等 众人好奇的眼光和麻木的神情。在这两篇小说中,鲁 迅不仅写出了夏瑜等革命党人被杀的表面的悲剧,而 且还揭示了看客们冷血地观看革命者被杀的更深层 次的悲剧。这悲剧使鲁迅产生了愤慨:“群众,尤其是 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娜拉走后怎样》).在这悲剧中,鲁迅深刻地认识到,民众之所以会以旁 观者鉴赏的态度去观看革命者的被杀,是因为“辛亥 革命”严重地脱离了民众,造成了民众与革命者之间 的隔膜,由此提出了革命的成功需发动所有的民众这 一重大的理论,并向社会发出强烈的呼吁:救救民众.在《阿Q正传》的结尾,鲁迅反其道而行笔,把阿Q从 看客变成了示众者。阿Q站在囚车上,看着街道两边 喝彩的人们,刹那间,他的思想仿佛回到了四年前:在 山脚吓,他遇见了一只饿狼,永远不近不远地跟着他,要吃他的肉;他永远记得那狼的眼睛,又凶又怯,闪闪 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地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这一 回他又见到那只狼的眼睛了,甚至是见到了比那只狼 的眼睛更可怕的眼睛了,这眼睛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 皮肉,而且已经在咬他的灵魂了。作者通过对阿Q做 看客时惬意的心理和他被示众时众人看他的恐惧心理作了强烈的对比,从一个被看者的角度,写出了看 客们眼中的冷酷无情和吃人的血腥.二、冷酷的民众,无情的鉴赏家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除了写麻木冷漠的戏剧的看 客外,还塑造了一群专门玩赏他人痛苦的看客形象.如小说《祝福》,作者以悲愤的心情和凝重的笔墨,描 写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揭示了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 的不仅只是封建礼教,还有鲁镇上和他同处一个阶级 的普通百姓。当祥林嫂带着丧夫失子的不幸再次来到 鲁镇时,鲁镇上的人们怀着好奇的心理,不断地引诱 祥林嫂讲出自己的不幸,把她的眼泪变成了他们无味 的生活中的调料。当祥林嫂的“故事”不再新鲜,他们 又拿她头上的伤疤取乐,在祥林嫂对生活产生极大的 绝望时,他们又在她的面前提出了“地狱说”,最后使 她的身心完全崩溃。他们就是这样不断地、无情地、残 酷地玩赏着祥林嫂的痛苦,以至于使她完全走向了死 亡的道路。通过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写,可以看出,鲁迅“对于国民性中这种缺少生命的尊重,少同情,多 隔膜是何等的深恶痛绝,在他看来,麻木的人们隔岸 观火,欣赏别人的苦难,是如同看戏。而只会看戏做戏 的民族是可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10 页)。在《阿Q正传》中也有这种感情的表露,当阿Q 被“假洋鬼子”打了以后,他立刻又去欺负比他弱小的 小尼姑,去摸她的头皮和面颊,使得小尼姑陷入了非 常难堪的地步。对于阿Q的这场表演,一直有一群热 心的观众,那就是路边酒店里的人们,当他们看到弱 者受欺时,没有同情,没有援助,反而大声地起哄、喝 彩、助威。阿Q为了满足这伙鉴赏家,“再用力的一 拧,才放手”。“‘哈哈哈!’,阿十分得意的笑。‘哈哈 哈’!酒店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在这里,鲁迅不仅写 出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看客愤怒,也写出了这无聊卑 劣的笑声里所隐含的我们民族的悲哀.《孔乙己》是鲁迅认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小说,他 用冷静客观的笔调,写出了一个传统知识分子被吃的 悲剧。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封 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下,除了满口之呼者也外,一无所 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成了人们的笑料。为生活 所迫,他偶尔也做些小偷小窃的事情,最终被打断了 腿,在生活中默默地死去。作者在揭露封建科举制度 吃人的同时,还揭露了孔乙己在精神上的被吃。作品 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酒店里一个小伙计的眼睛来 看孔乙己在众人取笑中的尴尬和痛苦,写出了人与人 之间的冷漠和无情。孔乙己每一次“不幸”的遭遇都成 了酒店里众人取笑的材料,他们鉴赏孔乙己屈辱的伤疤,使得“孔乙己 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他们讥讽他连半 个秀才也没捞到的悲哀,使“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 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他们嘲笑他腿被打断 的痛苦,使孔乙己感到万分的难堪,露出乞求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在众人鉴赏的目光里,“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 走去了”。看客们每一次的鉴赏,都会“引得众人都哄 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气息”。在这哄笑中,我 们看到了低级无聊和卑劣无耻,也看到了人生的苦难 和不幸。一面是毫无同情和怜悯的无聊的取乐,另一 面是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屈辱与痛苦。孔乙己就是这 样生活在众人取笑的屈辱和痛苦中,并渐渐地被这屈 辱和痛苦吞噬了。作者没有直接写孔乙己的悲哀,而 是以乐写哀,反而让人感到更加的悲哀。对于这种缺 乏诚和爱的国民性弱点的针砭,在《明天》里也表现得 很突出。寡妇单四嫂子带着幼小的儿子宝儿生活,境 况十分困苦,却从来没有人诚心诚意地帮助过她。宝 儿病危了,从庸医何小仙到流氓蓝皮阿五,到不怀好 意的红鼻子老拱,以至到整个村里的人都想从她身上 乘机捞一把,都在袖手旁观地看着她即将失去儿子和 失去儿子后的痛苦。小说以《明天》为题,不仅写出了 单四嫂子这类穷苦人对未来的希望,同时更写出了鲁 迅对中国明天的希望:“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 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还要 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我之节烈观》)。这清 晰地表明了鲁迅写这类看客的主要目的.通过研读鲁迅小说中对看客现象的揭示,我们就 会深刻领会鲁迅的良苦用心:他是要通过揭露和批判 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我们民族衰败的病根,为 变革时期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因此,我们不能把鲁 迅的揭露和批判看作是丑化了中国人,丧失了民族的 自尊和自信,而应回到历史去重新审视鲁迅,对鲁迅 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说,对看客心态的揭 示和批判,是鲁迅对传统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贡献.
第二篇:鲁迅笔下的看客
看与被看:鲁迅小说中的“看客”
摘要:鲁迅的小说让人读起来有一种悲痛感,这种悲痛感通常是体现在小说的看客形象中,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正是他国家的忧患意识及改造传统制度弊病责任感。通过解析小说中的人物,把不同阶层的分为不同类型的看客,不同类型的看客以不同的视觉角度去看待同一事件,从而揭示我们国民的劣根性。这种传统的劣根性是否同样隐藏在当今民众的身上。从而解析鲁迅塑造“看客”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鲁迅;看客;特征;意义
一、看客形象产生的背景
(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环境,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使原本处于内忧外患的中国再一次陷入了军阀混战之中,社会生活混乱,民不聊生,社会矛盾重重。中国旧有的迂腐制度在民众脑海里根深蒂固,民众思想深受其毒害。同时帝国主义者掀起了瓜分中国的浪潮,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现实的环境催生这个时代的“看客”,“看客”有了滋生的土壤。但当时并不是只有鲁迅一人在写作,与鲁迅同时代的作家有巴金、老舍、矛盾等,知名作家不在少数,为什么看客形象不是产生在这些作家的笔下,而是诞生在鲁迅的笔下,这与鲁迅自身的经历是有很大的关系。
(二)、鲁迅出身在清朝末年,正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外忧加外患的时期。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因家道中落寄身于人下,饱受人间冷暖、看透世态炎凉。先是因父亲死于庸医手上,于是扑日本求医,想通过强健民众的体格达到强国这宏伟愿望。然而,事与愿违,在一次意外的看电影中,看到了国人因为给俄国人当间谍被日本人杀头,而围观的中国民众却目光呆滞,神情漠然的观赏并以此为乐,在这群围观人的身上连半点怜悯同情之心都找不到。通过此事作者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要改变国家的现状使祖国变得强大不是通过强健国民的体格能够做到的。于是弃医从文,鲁迅认为只有精上的神强大,才能彻底改变国人麻木、愚昧的思想观念,从这些人和事中鲁迅对民族的生死存亡产生了忧患以及对社会变革、改造旧制度的强烈愿望。
二、各种看客
看客是指相对于当事人而言的,与当事人所遇事件、所发生的行为没有直接关联,却又对当事人的生命、事件发表见解、评论或持有态度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往往就是其思想的寄体。从他们的社会地位、身份来看,大抵有两类:“一类是居于统治地位的不同阶层的统治者及其帮凶;一类是被统治被奴役被愚弄的下层民众” [2]。重点以示众中的人物来分析。
(一)、作为统治者的“看客“。统治者这一类的看客在小说中有的行为凶残,视下层民众如草芥,《阿Q正传》中的把总,把阿Q作为自己政绩的牺牲品。《示众》里面黄肌瘦的巡警。当巡警用绳子牵着白背心的男人时,巡警面目凶残表情冷酷,从围观中的人群中就可以看出,当有个小学生从人群中钻进去想看那神秘的事物时竟遇到穿着蓝腰裤阻挡是竟然退缩了,却敢从巡警的刀旁钻出来。这说明什么呢?哪怕巡警只要动动脚人群中便是一阵骚动,局促不安似乎天都要塌下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读到,就连之前很镇定的巡警也被几个人的同声喝彩所摇动,写出了那位巡警他心中的不安,外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立刻心神不定,那么他到底不安什么呢?我们不难发现巡警虽然在民众面前耀武扬威,但对他的上级领导面前就像是二郎神身边的哮天犬。他自己战战兢兢的处境,没有办法不被几声喝彩而惊吓。
(二)、第二类看客则是被统治被奴役被愚弄的下层民众,这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有老者,有中青年、有小孩。他们当中有的自命不凡,但往往是被人揉拧的对象。喜欢看别人的热闹也是被别人当做笑料,如《阿Q正传》中的阿Q、王胡、小D,《**》中的七斤。在《示众》中,秃头老头子、胖小孩、赤红鼻子胖大汉、抱孩子的老妈子,小学生、工人似的粗人,从他们的言行中不那发现他们虽都是来看热闹的,但看点却不一样。首先,秃头老头子,研究的是背心上的字,秃头老头子似乎有什么发现,当有个粗人似的工人问他:“他,犯了什么事啦?”老头子不敢做声,只是用眼神看定他,老头子这时候不敢说话身子也不敢动,此刻老头子心里定然是看了白背心上的字知道了某些东西,于是他故作装样,好像什么都没说又似乎什么都说了,那人粗人就躲了回去。这里表现出那工人似的粗人他的一切都是以老头子的言论为尊,老人说的话让他感觉犯了罪似的,他的思想上深受传统礼仪尊老的影响,但他误解了尊,不是老人说的都是真理老人说的都是正确,可以看出那个工人是生活在没有主见,愚昧麻木的精神世界里,他是怯懦的,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没有勇气直面真理,不敢去发掘新事物,因此他的人生是可悲的。他所代表的这一群体是可悲的。
1、内心愚昧无知,在《示众》里人们从两个人中间申着长长的脖子看着人群中的“怪物”,胖小孩以看着人头为乐,以满足其好奇心。秃头老头子以犯人衣服上的字卖弄文词以显示他的深奥和有知识、有文化。
2、精神极度空虚,“他们内心没有对理想的追求,没有是非观,对自己所处的悲惨的奴隶地位没有丝毫的自觉”[4]。在他们心中没有是非观,无论外界发生什么惊天大事或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大事小事都和他们无关,他们不会对事件的正义或不正义加以评论,只会看其中有无热闹,热闹就是他们唯一的看点,就像狗改不了吃屎,那有屎就往那钻。《药》中杀害革命者夏瑜的场面,人们蜂拥而至,把刑场围个水泄不通,不会问夏瑜为什么被杀,只会看杀头好不好看,怎么杀更具有观赏性。像鸭子般伸长长的脖子往里伸。里面好像是有个大磁铁把这些人往里吸,等到戏剧结束他们便熙熙攘攘还不知足的散了。
3、唯利是图,极度自私。这不仅表现在上层统治阶级的身上,在下层民众亦是如此。在统治者看来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利益更重,哪怕是别人的生命都比不上其利益。《阿Q正传》中把总把阿Q当做自己的升官发财的奠基石,把阿Q的生命视为草芥,在统治者眼里阿Q是没有作为人的应有的尊严,只是会讲话的工具而已。当阿Q进城回来之后有吃有穿“未庄的人”把他视为神仙,简直可以说是阿谀奉承,酒店里,茶馆里,庙檐下都在谈论他,人们对他肃然起敬,当他的钱没了,新棉袄也换旧了,在们便不再如此,之前的敬畏立刻变成了鄙夷。
三、看客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看客是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对公平正义的漠不关心,民主、自由对他们来说更是奢望;极度自私,从他人的不幸中获取审美价值,却从没有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示众》中车夫在围观巡警牵着犯人,当自己栽倒时切没有伸手帮助,自己拉着车在人群消失。《**》中七斤看着别人被剪辫子,自己被剪辫子时他周围也只有一群看客,《阿Q正传》阿Q偷看着吴妈被赵少奶奶抓起来打的时候,结果他自己却被的保问罪,不仅费了钱自己还被羞辱了一番。这些看客当中都是看与被看,然而不变的是都不会有人出手相助的,在“看客”心中是没有是非观念,他们自私自利,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些人物的行为表现,把国民这种内心孤独,精神空虚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唤醒沉睡已久的民众,只有民众清醒了,在当时是有其时代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
[2]李承辉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3]鲁迅著钱理群选编.在酒楼上伤逝 阿金[M].天津人民出版社 [4]王爱玲.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
第三篇:读《鲁迅批判》有感
读《鲁迅批判》有感
朱涵
《鲁迅批判》是著名学者李长之先生的一本小书。篇幅不长,区区十万字,却是研究鲁迅的一部赫赫有名的经典。是每一个想深入研究鲁迅乃至民国文学的人绕不开的必读书。李长之在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大多依然十分洞见。而且,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史学人物传记,这本书运用了西方精神分析的方法,认为作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和童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家的作品。作品与作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割裂开来,就无法深入理解两者任一。在分析过程中,不仅仅是对文本作出评价,更需要从鲁迅本人的精神面貌演变来推断和解读文字背后的来龙去脉和蕴含的深意。相比之下,传统的中国史学人物传记所带的黑白分明的道德判断忽视了人物作为一个个体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中的渺小与力量之有限。把一部作品、一个人批判一番很简单,毕竟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不能在开启上帝视角、了解所有完整的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最优的判断。而刀笔吏们若不深入探究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看不到他们经历过的伤痛和在政治道德困境中挣扎的痛苦,很容易站着说话不腰疼地用圣人的道德标准来否定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从精神分析的方法出发,至少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书生意气的酸腐的道德评价,看得到鲁迅的局限。而只有理解了鲁迅的局限,才能更好地欣赏他作品的魅力,了解鲁迅作为一名文化巨匠与舐着自己伤口的战士的伟大。
由此而知,同司马迁的《史记》一样,这本《鲁迅批判》最大的特点便是它的纪实性。不虚美,不隐恶,不预设结论,不假设立场。一切都从客观事实和批判者本身的文学与美学的标准出发,论证总结。不会因为当时的政治需求而删改观点,也不会因为权力的淫威而妥协。这也导致了李长之的人生经历与太史公有遥相呼应之处。太史公的《史记》是他自己理想的政治道德的总结与体现,许多地方与专制统治需求格格不入,对汉高祖与汉武帝入木三分的鞭挞尤遭统治者忌讳。而在民国时期,《鲁迅批判》这本书被视为左派读物而被查封;新中国初期反右运动中又被查禁,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公宣队队员指着李长之先生的鼻子说:“鲁迅是可以批判的么?就冲着‘批判’,你就罪该万死。”一本能把国民党与共产党都得罪的书,一位能在解放前后都遭到封杀的学者,却能历久弥新,或许正是这本书学术价值最有力的作证。毕竟,真正客观和深刻的思想,是不怕政治力量的干涉的,而它正也是政治力量最害怕的。这正是批判家的风骨,不屈从于批判对象,不屈从于时代,不屈从于政权,更不屈从于普罗大众,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书,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是李长之先生本人磊落光明,热烈而严谨,明白而深刻的人格体现吧。
李长之认为,鲁迅生在一个风云变化,世代更迭的社会环境中。每一个生活其中的人,都不可能不对这变化有敏感的体会。但除了这个大家共有的大环境,鲁迅本人独有的经历更是使之成为鲁迅的重要因素。医学教育带给他的科学素养与最终的弃医从文,小时候家道中落让他感受到的人情冷暖,和鲁镇那充满了执拗的农民性的生长环境,都给他的精神以及他的作品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就医学教育来说,李长之认为最重要的是进化论的第一要义:生存。每个人都必须先生存下去,为了生存而挣扎与反抗。所以他的作品中满是对普通人,对尤其底层人们的死与生存的关怀。有时候见的血泪太多了,他的笔下甚至会透出冷漠与麻木的气息,但这恰是鲁迅的自我保护,好让他能修整之后生存下来,继续战斗。而这对人的生存最深切的关怀,也是让鲁迅成为受五四青年爱戴的原因。
医学教育给鲁迅带来的第二点性格特征,便是鲁迅对中国传统医药的痛恨,这其中又延伸出对传统医药所代表的封建社会中人的愚昧与无知的批评,和对与医药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的传统文化的针砭。它们与现代、文明、都市的西方文化相比,区别大得刺眼。但最根本的,则是医药本身对人的救治或毒害是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而它所代表的封建文化与道德,则如慢性毒药般腐蚀着、吞噬着每一个生存其中的人的心灵与精神。
小时候家道中落的经历让鲁迅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他自己受到过的奚落、嘲笑和哄笑,都在作品中有着反映,同时包含着一种过分神经质的惊恐和无限的同情。他看得到那些小人物的伤痛,因为那其中有他小时候的影子。交织着的寂寞与倔强,悲哀和愤恨,也是鲁迅的文字最鲜明的特色。
农民的执拗性则是始终徘徊在鲁迅笔下刻画得最深刻的主题。他们偏执、愚昧、怯懦、惧怕改革,甚至不惮于对改革者施加最残酷的冷漠与直接的迫害。但另一方面,他们的执拗又是他们坚韧的源泉,让他们逆来顺受,顶受着最煎熬的生存却顽强地不轻易置弃。对于这种精神的了解不仅仅让鲁迅笔下的农村人物有血有肉而跃然纸上,更让鲁迅在和其他知识分子笔战的时候时刻展示出纯粹的坚持甚至偏执。这种持久正是农民精神带给鲁迅作为一个战士的礼物。
李长之先生认为,鲁迅对于形而上的最玄奥深邃的哲学问题不甚感兴趣。这恐怕不仅仅是当时中国面对的时局让“救难”的紧迫性压倒了一切,更是因为鲁迅性格中的敏感、脆弱与坚韧让他并不适合进行艰深而持续的思索,因而也不适合写探索人性终极问题的长篇小说。鲁迅是一个诗人与战士的结合体。诗人,是印象的,感性的,被动的。他的注意力会随着环境而转移,作品也因此烙上了许多独特的时代的印记。他的敌人是一切他看不惯的人,他的反应是强烈而即时的,如同他辛辣的文笔,讽刺着一切在发生着的可讽刺的事情。所以杂文和短篇小说是鲁迅所擅长的文体,浓缩和精华了鲁迅作为诗人那种感情浓烈与随时宣泄的需求。而他的长篇小说则稍显平淡。缺乏沉郁的哲学思考做后盾,无法在只言片语中闪现哲人的智慧,整体就显得无力苍白。
伟大的文学家不仅仅是有时局性的,更是有普世性的。而鲁迅的普世性来自于他对农民性格深刻的了解与中国社会和普通人中农民性格的普遍存在。这让他的作品即使放在当代也依然让人读完会心一笑,而后便紧锁眉头地陷入沉思。中国农民的愚昧,奴性,偏执与冷酷,鲁迅抱着极大的憎恶与同情,不论是同村人消费着祥林嫂的不幸,咸亨酒店里众人对没落知识分子无情地嘲讽,农民们在强权面前畏缩的同时,又贪婪地咀嚼着弱者的骨髓。长在农村环境里的中国人都有着一双像狼一般又凶又怯的眼神,在他人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在最孱弱的时候便毫不留情地扑上来咬一口。但这狼本身也是环境的受害者,因为在狼大肆发泄这浅薄而无聊的快意的背后,是现实生活希望的渺茫,把绝望与痛苦都暂时寄托在这幸灾乐祸上。这般逼真的刻画,只有真正了解中国农民的鲁迅才能做到。
鲁迅对农民冷酷与冷漠的刻画入木三分,不论是《药》里面大家伸长了脖子看砍头,还是阿Q死后围观者“枪毙没有死亡好看”的评论,都让人寒意顿生,悲从中来。冷漠本身还没有这样坏,但对于“冷漠”的冷漠和习以为常,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以为是生活必须的部分,则让人愤恨。鲁迅挑选这一主题,源于他的敏感和敏锐,源于他郁勃的诗人气质。在对国民性和奴性的鞭挞下,更是对普通人深深的同情。这在鲁迅近乎白描的文笔中得到了体现。
所以李长之先生说,鲁迅的情感是诗人,而他的思想止于战士。他的情感是粗暴的,充满了力量,几乎过剩。因为过剩,反而让他能冷冷地回去深深地刻画那笔下他含着泪讽刺的人物。他的美学不是传统士大夫那吟风弄月的雅士情趣或逍遥山水的老庄情怀,而是一种不精致的审美。这不仅是因为他不屑于有文人雅士一样的审美情趣,或许更是因为他的性格注定他不能够写出那样的文学。这样过剩的诗人的情感,使得他的文字必须用许许多多的连词,尤其是表示转折的连词,所连接起来。这是他情感翻滚与变化的纪录。若没有丰沛的情感支撑起这形式,光光学鲁迅连词的使用,只会变得拗口而肤浅。这也是许多人学鲁迅而落得个邯郸学步的下场的原因。
而鲁迅的战士气质,除了因为他丰沛的情感之外,也是因为他对于深邃的问题不感兴趣。所以他对急切的问题能单刀直入,跃入战斗并直中要害。他没有自己的哲学体系,恰恰使得他能够与所有他看不过的人论战。因此诗人与战士,在鲁迅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相辅相成。
文学家的伟大在于他能够同时抓住人性的本质与这个本质在时代中具体的表现,从而让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读者,在以后也有知音。鲁迅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学巨匠。但是,之于鲁迅,这或许恰恰是让人难过的地方。他对国民性的批判在今天依然醒震聋聩,那几十年了我们到底进步了吗?改变了吗?阿Q们不是还在吗?依然吃着赵老爷的巴掌。祥林嫂们不是还在吗?依然在别人的消费中过着悲苦的生活。那鲁迅们在哪儿呢?那些有着最纯粹的人性的关怀而且不畏强权地抗争的民族的脊梁,这些像北方的雪一样的孤独的斗士在哪儿呢?我们也只能用读鲁迅和写鲁迅来表达自己的愤恨。或许只有李长之这样桀骜不驯的人才有资格也是最适合来做评价鲁迅的批判家了吧。
是为《鲁迅批判》读后感。
第四篇: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范文模版)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有骨气的作家,以笔为武器,以新文化运动为战场,做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更是一面旗帜,一座高峰。1937年,毛主席在陕北公学上作演讲,称鲁迅在中国的价值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1946年,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主论,更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更是革命家。”鲁迅精神的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鲁迅的作品更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研究。
鲁迅早期的看客思想是出现在他弃医从文的那段时间。晚晴末年,正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因为鲁迅的父亲死于庸医之手,所以他萌生学医念头,想要通过医治国人的身体来强壮国人,在赴日留学学医期间,日本正处于国力强盛,欲独霸东亚的膨胀时期,鲁迅在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轻蔑和中国人的自我麻木中度过了两年的学医生活。但在一次意外的看电影的过程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因为给外国人当间谍被日本人杀头,而围观的中国同胞却神情漠然,目光呆滞,有点还竟以此为热闹,起哄,这些无知漠然的看客眼睛里没有丝毫的怜悯同情之情。这件事情使鲁迅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使他认识到要使国家强大,不能仅仅通过强健国人的身体,更要改变国人麻木愚昧的思想观念。鲁迅曾在他的作品中感慨道:“我终于见到了久违的中国人,一样的强壮,不一样的麻木神情„„”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说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自此,鲁迅决定用文艺这一利器来改变国民脑子中那根深蒂固的看客思想。
我们可以发现在鲁迅的作品中塑造的那些看客的艺术形象,他们存在于《孔乙己》中的那些取笑孔乙己的酒店里的酒客,是《狂人日记》里“一路上的人”,是《祝福》中听祥林嫂讲阿毛被狼吃了的悲惨故事的人,是《药》中那些麻木不仁的看杀的老百姓„„他们善于凑热闹,善于分享别人的痛苦从而来宣泄自己的痛苦,他们看似精明,实际上却是最愚笨,卑怯的,是名副其实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看客的骨子里特有的东西,这些传统观念是冷漠,麻木,无聊,喜欢凑热闹,看笑话,委曲求全„„曾有一段话大概这样写道,在一个没窗没门的屋子里,你要在墙上开一个窗子,中国人肯定不都赞同,但你说要把房顶去掉,他们肯定来和你协商在墙上开个窗子。他们就是这样的懦弱。《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可谓是中国封建女性命运的真实写照,没有丝毫命运主人地位,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却不得的困苦窘境。而围绕在祥林嫂周围的那些看客们,认为祥林嫂是 “不干净”的女人,建议她去捐门槛后地位仍对她的看法没有任何改变的冷漠看客,还有从四面八方来听祥林嫂讲述自己的阿毛是如何被狼吃了的悲惨故事的看客,当看客们“看到她说到呜咽,他们也就一齐留下了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随后留给祥林嫂的只是那星星零零的冷漠的话语和祥林嫂失去阿毛后的无尽的悲伤„„这些内心愚昧无知的看客才是最终杀死祥林嫂的真正的罪魁祸首。《孔乙己》中的短袖帮看客是衬托孔乙己形象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随“哄笑”声而来,随“哄笑”声而走,竭尽所能的讽刺和挖苦孔乙己的落魄,残忍的掀开孔乙己脆弱的伤疤,当孔乙己因为偷东西被人打断了腿的时候,大家对他更是冷漠和鄙夷,对孔乙己没有半点同情反而以孔乙己的不幸遭遇作为乐趣,孔乙己的痛苦,穷苦甚至是到最后不确定的死亡都是他们茶余饭后娱乐的材料。殊不知,其实咸亨酒店的这些短袖帮看客,也不过是悲剧的看客,他们也是和孔乙己一样的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悲剧人物。在《药》里,夏瑜为革命英勇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刑场即将被杀头的时候,那些无知麻木的看客急急忙忙将刑场围的水泄不通,看夏瑜被杀,他们不会问夏瑜为什么会被杀头,而是像鸭子一样伸长脖子向里看,好像里面有一个吸铁石把这些看客往里吸,等到看杀结束了,他们便熙熙攘攘不知足的散了。而茶馆的茶客更把夏瑜的被杀作为闲谈的话题,夏瑜的流血的牺牲变为了毫无意义的看客的观看对象和人们闲谈的材料。这种精神空虚,无情的看客心理,使得国人的心灵愈加麻木不仁。
中国人的看客心理由来已久,是中国人性格中劣根性的集中体现。看客们的存在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客们内心的那种冷漠、卑怯、自私、无知、愚昧、喜欢看热闹„„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将这些看客的行为表现出来就是要唤醒国人沉睡的思想,只有思想真正清醒了,才有利于整个民族国家的进步。但不幸的是,在当今社会中看客心理依旧存在,而且就在我们身边。2011年10月13日的“小悦悦事件”中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在七分钟之内,18名过路人对这个可怜的小孩视而不见,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何况是一个天真的小孩。而“南京徐老太太事件”让路人害怕相救,面对老人的求助,路人无动于衷。无奈老人只得发出:“是我自己跌的,和你们没有关系,你们不用担心!”这不免使我们深思我们的国民到底怎么了。虽然媒体一再曝光这些事件,立法部门也出台一些条例,为的只是能唤起国民冷漠的内心,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充满温暖和爱心。
鲁迅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可是他的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却永远的留了下来,我们应该深刻挖掘其深刻性,透彻地了解鲁迅先生作品所要传达出来的深刻内涵。
第五篇:从鲁迅小说到今天生活中的“看客现象”
从鲁迅小说到今天生活中的“看客现象”
摘 要 在鲁迅的文章中,有很多都是讽刺现实中的“看客现象”,不论是小说还是杂文都有体现。本文以《示众》为出发点,简析鲁迅部分小说中所表现的“看”与“被看”的现象。且引申到今天生活中的社会现实,指出了鲁迅笔下的“看客现象”从古至今都未改变的事实。希望我们学习鲁迅的精神,用“韧性的战斗”“执着于地上,执着于现实”,逐步改变“看客”这一现象。
关键词 鲁迅 “看与被看” “看客现象”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4.064
From Lu Xun's Novel to “Spectators Phenomenon” in Today's Life
WANG Yuan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100)
Abstract In Lu Xun's article,many of which are in reality satire “spectators phenomenon”,whether fiction or essays are reflected.In this paper,“Public” as a starting point,Analysis of the “look” and “be seen” as part of the novel phenomenon of Lu Xun's performance.And extended to the social reality of life today,pointed out Lu Xun's “spectators phenomenon”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fact that none of the changes.I hope we learn Lu Xun's spirit,with “tough battle”,“clinging to the ground,clinging to reality”,and gradually change the “spectators” of this phenomenon.Key words Lu Xun;“look” and “be seen”;“spectators phenomenon”
在《彷徨》中,有一篇颇为独特的小说:《示众》。它没有一般小说都会有的故事情节、人物刻画、景物描写、心理描写,也没有主观抒情与议论。就连小说中人物也没有名字,只有外形特征简洁的勾勒。如“赤膊的红鼻子胖大汉”“挟洋伞的长子”等等。在小说中,所有的人都只有一个动作“看”!人们之间也只有一种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构成了一个“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模式。
《示众》的独特让它不足以称为文学概论严格定义的小说,但这种看似尴尬的位置却有其非同一般的意义。它以其强烈的象征性成为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不着意刻画人物和描写,主要写一种象征意味的氛围、情节,反而使它具有了极大的包容性,甚至可以把《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都看成是它的生发与展开。从而构成一个系列,如《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等等。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里,有一个重要的概括:“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中国人在生活中不但自己做戏,表演给别人看,而且永远把别人的所作所为当成戏来看。看戏和演戏就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示众》中所隐喻的就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每时每刻都在被别人“看”着,自己也在时时刻刻地“看”着别人。
在鲁迅的小说中,看客与被看者的关系是鲜明的。有品赏者与不幸者,麻木的群众与先驱者的“看与被看”的关系。跳出小说文本本身,还有一种是作者看小说人物的模式。作者的看不仅是看文章中的人物,更是在看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众生,也带领大家一起看。
被看者中的不幸者,有《祝福》中的祥林嫂。她的不幸没有引起真正的理解与同情,却通过品赏者的“看”转化为可供消遣的“故事”。又因故事不断重复与陈旧而遭到众人的唾弃。受害者的痛苦没有得到缓解,品赏者的“品位”却在无形之中有了提高。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作为一个“人”,它的价值已经失去了。对酒客们来说,有他与没他都是一个样子,他只能当作人们的笑料。对掌柜来说,只有想到他还欠钱时才会提起,并且还一直好奇地打探他的消息,来给生活增加味道。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只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的可悲与可笑滋润着所有看客。看客的麻木与无情把小说中的叙述者小伙计也同化了,事情只能向着悲剧的方面发展,这是由“看与被看”的关系注定的。
同样,在《阿Q正传》里,阿Q的不幸也是人们的谈资,他的一言一行和一切动向都被当作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料一样,被人们追寻着咀嚼着。临行前的阿Q在幻觉中看见饿狼的眼睛“像两颗鬼火”“穿透了他的皮肉”“咬着他的灵魂”,把看客的残忍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的一声“救命”阿Q也没有说,只有作者自己的心声在呐喊。
《药》中的夏瑜是启蒙者,先驱者。却被麻木的群众当成了被看的对象,成为茶客们闲聊的话题。群众争先恐后地赶去“看”杀夏瑜,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夏瑜的血浸透了满头,被华小栓吃掉,更是把“看与被看”发展成为“吃与被吃”。启蒙者的一切崇高理想与真实奋斗全都成了表演,全都毫无意义、空洞、无聊又可笑!被启蒙者的玩笑态度显得永远是那么残忍与恐怖!“所以真正恐怖的不是一个有价值的生命被杀害,而是即使牺牲了性命,其价值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只能成为人们的闲聊和看戏的对象!就连启蒙者的鲜血也要被无知的民众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