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文化——论鲁迅小说中的吃人问题

时间:2019-05-13 04:1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吃人”文化——论鲁迅小说中的吃人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吃人”文化——论鲁迅小说中的吃人问题》。

第一篇:“吃人”文化——论鲁迅小说中的吃人问题

“吃人”文化

——论鲁迅小说中的吃人与被吃的问题

文章摘要:

作为小说叙述人的作者,对历史和社会现实有着深切透彻的理解。在他的小说中,如何改变国民性,唤醒民众的斗争精神,成为鲁迅最为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形下,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选准一个突破口,以对传统文化进行猛烈批判。于是乎,鲁迅以敏锐的眼光,找到了文化堡垒中最顽固的病毒——“吃人”!

关键词:鲁迅吃人被吃灵魂传统礼教伦理纲常科举制度

“吃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中一个常用的比喻词汇,它总是和鲁迅先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因为他在《狂人日记》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吃人”问题,更因为它常常被认为是鲁迅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所做出的独特发现和惊人概括;所以,在众多的鲁迅研究者那里,“吃人”便被赋予了非同一般词汇可比的特殊意义:它是“鲁迅文化观中具有一贯性的思想”,也是鲁迅“理想人性思考的一个反题”,更是“鲁迅思想研究中具有基石意义的内容”。

人类历史上、中国文明史上确实有真的吃人,因为我们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一开始是吃人的,后来到了奴隶社会,吃人的事就少了,但还时有发生,比如说饥荒的时候、战乱的时候、一个城市被包围的时候。我们看《水浒传》里有人肉包子,古代有人肉包子店。

吃人首先是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存在,鲁迅作为医生出身,他也了解吃人的事实,但是更重要的是鲁迅把吃人引申了,引申为精神上的吃人,精神上的迫害,你把人作为奴隶,不从肉体上吃他,难道就不是吃人吗?这还是吃人,他虽然像猪狗一样地活着,但是他丧失了人的自由精神,所以说奴隶社会也是吃人的社会,封建社会还是吃人的社会。

鲁迅的许多小说都与吃人有关,例如在《狂人日记》中他以一个疯子的口吻明显地写吃人,《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药》等作品中都隐含着吃人的寓意。那么,在那个血污渍渍的年代,究竟是谁在吃人呢?

《狂人日记》作为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自始至终以狂人的变态心理审视历史和现实,通过变形和符号化,把历史和现实的本真形态彻底颠覆,蒸馏出文化星座里的残渣———“吃人”。

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由于长期受到统治阶级思想的浸染,在观念上同样以这套思想来对待他们自身。因而从这个阵营中萌发新的思想时,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代表新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而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把新的东西拒斥为异端,自觉不自觉地维持着人压迫人,人奴役人的社会。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

是“吃人”,不觉醒的广大人民群众,又何尝不是心甘情愿“被人吃”? “奴才心理” “逆来顺受”“从众心态”“天命观”等等,折射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承载的巨大负荷!

我们可以看到:“吃人”不仅具有巨大的同化性,而且还可能具有普适化的全民参与性,在《狂人日记》中“吃”与“被吃”是一张撒下的天罗地网,它不是局部的存在,而是一种谁也逃脱不掉的普遍生存境遇,参与“吃”与“被吃”的有赵贵翁、陈老

五、医生、狼子村的佃户、给知县打枷过的、给绅士掌过嘴的、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甚至还有狂人的“大哥”,就是“狂人”自己,“未必不在无意之中,吃了他妹子的几片肉”,从而参与了“吃人”。

可见,“在吃人的链条上,不仅吃人者‘吃人’,被人吃者也‘吃人’,任何人都逃脱不了‘吃’或‘被吃’的命运”。

不论是吃人的人,还是被吃的人,本质上都是被家族制度和传统礼教所吞噬。而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究其原因,无非是它的隐蔽性,害人的行为多以“仁义道德”为掩盖, 正如“狂人”的发现:“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经过研究, 才会明白,“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即便是吃了人, 还要立下堂而皇之的名目来遮羞, 易牙蒸了自己的儿子, 给桀纣吃。易牙蒸子得到的是“忠臣”的名节, 儿子顺从父亲而被蒸就是孝子。这种行为的依据就是“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由于长期被礼教所愚弄, 吃人的人没有罪恶感, 被吃的人没有痛苦。没有人怀疑、指责这种罪恶, 人人都认为“从来如此”。妹妹死掉的缘故全在大哥, 妹妹被大哥吃了, 母亲也以为应当的, 母亲甚至也参与其中, 可怀疑的根据是:“大哥说爷娘生病, 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 煮熟了请他吃, 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一片吃得, 整个的自然也吃得。”在忠君孝悌的愚弄下, 父母对失去子女的痛苦, 兄弟对失去手足情的伤感全然不觉。麻木的人群没有正义与是非观念,大哥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 自己的儿子被别人吃掉, 自己又吃掉别人的儿子, 彼此成全, 互不责备。至于那些犯上作乱的“坏人”、“恶人”,“不但该杀, 还当食肉寝皮”。徐锡林、城里的犯人是犯上者, 被看作“坏人”;狼子村荒年里, 抗租抢米者被称为“恶人”。他们的形体被刽子手除掉了, 他们的反抗精神被习惯于“从来如此”的忠臣、顺民吞噬了。这些忠臣、顺民既是礼教弊害甘心情愿的牺牲品, 也是礼教弊害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作俑者。他们的双重身份使家族制度与礼教的罪恶得到了几千年的隐蔽。

于是,作者借狂人之口,对伪装得十分巧妙却十分虚无丑陋的文明史和正统意识形态,予以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嘲笑。彻底将“仁义道德”的伪装剥落, 显露出礼教吃人的幽灵。

和狂人相同的命运,孔乙己也是一个被吃掉的人。孔乙己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读书人,但在科举制度的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的孔乙己,成了人们的笑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行

为,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得折磨下默默死去。

孔乙己是一个可笑的人,我们读《孔乙己》会笑,但是我们笑了之后不会恨他、恼他、讨厌他,我们会同情他。孔乙己是一个被吃者,是被一套制度、被一套游戏规则给吃掉了,具体地说是被走到穷途末路的封建科举制度给吃掉了。科举制度本来是一套非常好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的初期是极有生命力的,为无数有才华的青年提供了人生的希望。但是任何一套体制都有消耗殆尽的时候,后来这套体制就僵化了,许多人就日夜背那些八股文,其实没有真正的本事,没有真正的思想,最后就变成孔乙己这种不了解社会、不了解时代,就钻研那个“回”字有四种写法,变成一无所用的人。这样的知识分子于世无补,他却觉得自己很有学问,但这个学问跟别人没有关系,跟时代没有关系。

在孔乙己被吃的悲剧中,科举制度固然是始作俑者,社会上的民众亦是帮凶,包括咸亨酒店的老板、伙计及那些酒客。没有人真正关心孔乙己过得怎么样。孔乙己的存在就是给人们取乐的,有他,大家就拿他逗乐,揭他的伤疤、痛处,然后哈哈大笑一场;没他,大家也照常过日子。他用他仅剩的尊严愉悦众人,却在众人的漠不关心中大约死去。哦!不是,还有人关心孔乙己!是谁呢?是咸亨酒店的老板。为什么关心孔乙己呢?因为孔乙己还欠他19个钱呢。咸亨酒店的老板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世人的麻木不仁、淡漠寡情。孔乙己被吃,是科举制和淡漠的世人共同造就的结果。

《祝福》相较于《狂人日记》、《孔乙己》,还是一个封建礼教吃人的问题,还是一个吃人主题的延续。祥林嫂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时代的贫苦农民,同样是被那样一个社会吃掉的。祥林嫂之死是很凄惨的。那么,杀死祥林嫂的凶手,究竟是谁?

祥林嫂生活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小镇——鲁镇,这个鲁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压在祥林嫂头上的首先是鲁镇的地主鲁四老爷,鲁四老爷作为鲁镇的知识分子,象征着鲁镇的思想文化状态。鲁镇有一个风俗,就是在除夕之夜向神祭祀,以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所以鲁四老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当他第一次见到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时,眉头一皱一皱的,说明鲁四老爷在讨厌祥林嫂是一个寡妇,后来祥林嫂再次守寡,又回到鲁家时,鲁四老爷暗中告诫仆人,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一直到后来,祥林嫂死后,他还大骂祥林嫂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个谬种。鲁四老爷在精神上摧残了祥林嫂,他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别人去做的。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精神上的摧残,并不是导致祥林嫂死亡的原因,最多只是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小说中明明白白地写道,祥林嫂来到鲁四老爷家之后心情愉快而且白胖了,她在鲁家过得很好,比在原来的家过得好多了。

除了鲁四老爷,鲁镇的其他人在祥林嫂的死亡中也发挥了一些作用。祥林嫂第二次守寡后,迫不得已又回到了鲁镇,还是到鲁四老爷家当仆人,这一次不像先前那么勤快了,但是应该说还能过得下去的,还不错。可是周围的人对她的看

法变了,周围是些什么人呢?主要不是地主,是镇上普通的老百姓,这些普通的老百姓看不起她,而且把她的痛苦当成自己赏玩的材料,不断地勾引她,强迫她讲述自己悲惨的境遇。这些冷漠、残酷的鲁镇老百姓一次又一次地不厌其烦地将祥林嫂刚刚结痂的伤疤重新揭开,作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无聊时的谈料,丝毫不顾祥林嫂早已被他们刺得千疮百孔。

小说中还有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作者“我”。这个“我”是具有反封建主义的倾向的,他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展现出来的,“我”是世界的见证人,当祥林嫂临死时,问“我”一个人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魂灵,“我”面对她的提问,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只好回避了。“我”的逃避态度让祥林嫂彻底崩溃了,她已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同时也没有死的勇气,因为和她一起在鲁四老爷家帮工的柳妈曾经恐吓她:因为生前嫁过两个丈夫,将来到阴间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阎罗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

从鲁四老爷、鲁镇的普通老百姓,还有作者“我”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对待祥林嫂在精神以及灵魂的态度。我们可以这样说,他们从精神上、灵魂上残酷地虐杀了祥林嫂。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观念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结束语:

家族忠孝伦理作为传统文化的部分组成, 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中, 自觉地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历史要求相适应, 在稳固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坚固, 忠臣、顺民、节妇的追求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于是,无数像狂人、孔乙己、祥林嫂这样的人就被封建社会和它的忠臣、顺民们给无情得吞噬了。

参考文献:

郜元宝《鲁迅精读》

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

孔庆东《正说鲁迅》

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

熊敬忠《“吃人”——— <狂人日记>旧礼教批判的独特视角》

李斌 《 <狂人日记>对家族制度的暴露与批判》

第二篇:有感于鲁迅的“吃人”文化

有感于鲁迅先生的“吃人”文化

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由于长期受到统治阶级思想的浸染,在观念上同样以这套思想来对待他们自身。因而从这个阵营中萌发新的思想时,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代表新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而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把新的东西拒斥为异端,自觉不自觉地维持着人压迫人,人奴役人的社会。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是“吃人”,不觉醒的广大人民群众,又何尝不是心甘情愿“被人吃”? “奴才心理” “逆来顺受”“从众心态”“天命观”等等,折射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承载的巨大负荷!

我们可以看到:“吃人”不仅具有巨大的同化性,而且还可能具有普适化的全民参与性,在《狂人日记》中“吃”与“被吃”是一张撒下的天罗地网,它不是局部的存在,而是一种谁也逃脱不掉的普遍生存境遇。

不论是吃人的人,还是被吃的人,本质上都是被家族制度和传统礼教所吞噬。而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究其原因,无非是它的隐蔽性,害人的行为多以“仁义道德”为掩盖, 正如“狂人”的发现:“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经过研究, 才会明白,“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即便是吃了人, 还要立下堂而皇之的名目来遮羞, 易牙蒸了自己的儿子, 给桀纣吃。易牙蒸子得到的是“忠臣”的名节, 儿子顺从父亲而被蒸就是孝子。这种行为的依据就是“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由于长期被礼教所愚弄, 吃人的人没有罪恶感, 被吃的人没有痛苦。没有人怀疑、指责这种罪恶, 人人都认为“从来如此”。

和狂人相同的命运,孔乙己也是一个被吃掉的人。孔乙己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读书人,但在科举制度的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困潦倒却自命不凡的孔乙己,成了人们的笑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行为,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得折磨下默默死去。

孔乙己是一个可笑的人,我们读《孔乙己》会笑,但是我们笑了之后不会恨他、恼他、讨厌他,我们会同情他。孔乙己是一个被吃者,是被一套制度、被一套游戏规则给吃掉了,具体地说是被走到穷途末路的封建科举制度给吃掉了。科举制度本来是一套非常好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它的初期是极有生命力的,为无数有才华的青年提供了人生的希望。但是任何一套体制都有消耗殆尽的时候,后来这套体制就僵化了,许多人就日夜背那些八股文,其实没有真正的本事,没有真正的思想,最后就变成孔乙己这种不了解社会、不了解时代,就钻研那个“回”字有四种写法,变成一无所用的人。这样的知识分子于世无补,他却觉得自己很有学问,但这个学问跟别人没有关系,跟时代没有关系。

在孔乙己被吃的悲剧中,科举制度固然是始作俑者,社会上的民众亦是帮凶,包括咸亨酒店的老板、伙计及那些酒客。

《祝福》相较于《狂人日记》、《孔乙己》,还是一个封建礼教吃人的问题,还是一个吃人主题的延续。祥林嫂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时代的贫苦农民,同

样是被那样一个社会吃掉的。祥林嫂之死是很凄惨的。那么,杀死祥林嫂的凶手,究竟是谁?

除了鲁四老爷,鲁镇的其他人在祥林嫂的死亡中也发挥了一些作用。祥林嫂第二次守寡后,迫不得已又回到了鲁镇,还是到鲁四老爷家当仆人。可是周围的人对她的看法变了,周围是些什么人呢?主要不是地主,是镇上普通的老百姓,这些普通的老百姓看不起她,而且把她的痛苦当成自己赏玩的材料,不断地勾引她,强迫她讲述自己悲惨的境遇。这些冷漠、残酷的鲁镇老百姓一次又一次地不厌其烦地将祥林嫂刚刚结痂的伤疤重新揭开,作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无聊时的谈料,丝毫不顾祥林嫂早已被他们刺得千疮百孔。

小说中还有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作者“我”。当祥林嫂临死时,问“我”一个人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魂灵,“我”面对她的提问,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只好回避了。“我”的逃避态度让祥林嫂彻底崩溃了,她已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同时也没有死的勇气,因为和她一起在鲁四老爷家帮工的柳妈曾经恐吓她:因为生前嫁过两个丈夫,将来到阴间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阎罗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

从鲁四老爷、鲁镇的普通老百姓,还有作者“我”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对待祥林嫂在精神以及灵魂的态度。我们可以这样说,他们从精神上、灵魂上残酷地虐杀了祥林嫂。他们的行为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封建观念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结束语:

家族忠孝伦理作为传统文化的部分组成, 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中, 自觉地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历史要求相适应, 在稳固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坚固, 忠臣、顺民、节妇的追求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于是,无数像狂人、孔乙己、祥林嫂这样的人就被封建社会和它的忠臣、顺民们给无情得吞噬了。(百度文库摘录整理)

我有感于鲁迅的“吃人”文化,由此想到了一个民族之所以长久源于这个民族的文化,来源于这个民族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它们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基于文化的价值取向。所以要改朝换代或建立一个稳固的企业或家庭都离不开从文化入手形成一个文化系统,使里面的人真正得以熏陶或浸染,其结果,在观念上他们同样以这套思想来对待他们自身,这就是民族精神、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家庭教育等等所带来的魅力啊!参考文献:

郜元宝《鲁迅精读》

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

孔庆东《正说鲁迅》

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

熊敬忠《“吃人”——— <狂人日记>旧礼教批判的独特视角》

李斌 《 <狂人日记>对家族制度的暴露与批判》

第三篇: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特征,大致可分为:命运悲惨的女性、自发反抗的女性、新旧夹缝中的女性三种类型。本文从其作品中撷取了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位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的女性一一分析。鲁迅笔下这几个主要女性的悲剧,固有其个人性格的原因,作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作品挖掘的最终造成她们的悲剧的根源是压迫人、毒害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

关键词: 鲁迅 女性形象 封建 悲剧 反抗

Abstract: Mr.Lu Xun is a famous thinker and writer in modern China.The female image in his novels have different types and features,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e tragic fate of women, spontaneous women against women, the old and the new cracks in three type.In this paper, from his works capture the fourth Shan's wife, Xianglin's wife, love regardless, Zijun this several with strong tragic color female one analysis.Lu Xun under the several major female tragedy, its inherent personality, author both sorrow for their unfortunate, nuqibuzheng, but mining works resulting in the root of their tragedy is oppressed, toxic to the feudal system and the feudal ideology.Key words: Lu Xun

female image

against

feudal

tragedy

目 录

一、逃避的反抗:单四嫂„„„„„„„„„„„„„„ 1

二、被迫的反抗:祥林嫂„„„„„„„„„„„„„„ 2

三、主动的反击:爱姑„„„„„„„„„„„„„„„ 3

四、觉醒的反抗:子君„„„„„„„„„„„„„„„ 4

参考文献„„„„„„„„„„„„„„„„„„„„„ 5

鲁迅以妇女为主人公的作品不多,但很有代表性。《明天》、《祝福》中的单四嫂和祥林嫂,都是失子的寡妇,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毒害,命运悲惨却从没想到要去抗争。《离婚》中的爱姑具有较明显的反抗性,但并没有跳出封建礼教的圈子。《伤逝》中的子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敢于冲出封建家庭,与自己的爱人自由结合,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个人的思想局限,同样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悲剧。鲁迅通过这几个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批评了她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腐朽、反动的封建宗法制度,揭示了妇女要获得解放,首先必须取得社会的解放这个深层的含义。

一.逃避的反抗: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她是中国旧社会农村“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妇女形象”。

单四嫂子在“前年”夫死了后,一直靠纺纱来养活自己和她年幼的儿子宝儿。应该说,成了寡妇后,她在精神上是很难顶住封建礼教及社会上的各种压迫的,但是因为宝儿的存在,使她觉得有了“明天”,有了希望,有了精神支柱,也是她能够一个人坚持下来的理由。但是即使是这样的苦日子也不长,宝儿的不幸夭亡,使她唯一的精神支柱没了,她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明天”。这同时,等待她的不止是丧子的不幸,还有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人的摧残和压迫,没有一个人来是真正安慰她和关心她的,都是各有所图连她仅有的财物也随宝儿的死一并没了,她的“明天”也彻底的没有了。单四嫂子一直是处在封建礼教的规范里,她已经接受这些规范,这样的生活在她看来是正常的是合理的,面对凄苦的生活,她想到的是她唯一的希望——宝儿。可是丈夫、儿子死后,她还要面对一连串的经济上的敲诈勒索和精神上的伤害和侮辱,可想而知,单四嫂子只得在太大、太静、太空的屋子里赶快在睡梦中去找她的宝儿。她不可能知道去反抗各种压迫,在她看来是必然的,她剩下的就只有逃避了,而且就在当时对她这么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反抗是过分的期待,她只能在顺从、悲哀中惨淡地失去“明天”。最多她想这一切都是因为儿子的死造成的。明天,应该是给人希望的,但是单四嫂子的“明天”确实沉重的的打击和失望。鲁迅先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下层劳动妇女在封建各种压迫中不断受到摧残的境况,她毁灭了宝儿,也毁灭了单四嫂子,但是单四嫂子没有反抗,这给我们心灵以沉重的震撼。鲁迅就是要通过单四嫂子的不反抗,或者说是逃避的反抗,让世人警醒,是妇女争取、反抗的时候了,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多么的希望她能有一点觉醒啊。

二.被迫的反抗:祥林嫂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作品,其中的主人公是祥林嫂,总的说她是一个封建伦理制度下的牺牲品,她所受的压迫和摧残,不管从精神上还是肉体上,比起单四嫂子,更为悲惨。祥林嫂是一个温顺、善良、无知的普通农村妇女,是在封建伦理包围和影响下土生土长的,一直受到封建政权、皇权、族权、夫权和神权等等的“熏陶”。她对于封建礼教是很认同的,也在按照封建伦理道德在规范自己。因此在她受到压迫的时候,她的反抗是浅层次的,是被动的,当然也是势单力薄的,也不可能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彻底反抗。从祥林嫂身上我们看到了反 抗的身影,虽然是被动,而且结局是失败的,但是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了,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丝希望的曙光。

祥林嫂的第一次反抗,是她的第一个丈夫刚死后,婆婆要将她像牲畜一样卖掉时,她被迫逃了出来,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只想过自己平淡的日子,也是为了远离婆家的压迫。这是一次突破,她反抗的是封建族权和婆婆的强大权威,无疑这点是值得肯定的。第二次反抗是祥林嫂被夫家人从鲁镇劫回,卖到贺家,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抬出轿来,几个大男人使劲擒住她也拜不成天地,一不小心,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这“异乎寻常”的反抗是祥林嫂对将她但牲畜般买卖的婚姻制度的反抗。但她还是受封建思想影响太深,最终还是服从了这次婚姻,安心地呆在贺家了。虽然她的反抗最终是屈服了,但是这次的反抗也足足让周围的人感到惊讶了,也使我们从祥林嫂的拼命的反抗中对女性的解放看到了希望。她第三次的反抗,应该是更深入了,但是也使最后的反抗了。她开始质疑封建神权,质疑鬼神的存在与否,对有无地域也产生了质疑,这是从根本上怀疑封建社会所宣扬的思想。这是一次精神层面上的深刻反叛。鲁迅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受到强烈压迫的妇女悲剧典型形象,给我们揭示了广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及其社会根源,表现了鲁迅对妇女的深切关心,也从这里看到了进步和希望。

三.主动的反抗:爱姑

爱姑是鲁迅笔下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但爱姑的思想还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钳制,她的反抗是不自觉、不彻底的。她认为自己有理,因她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到了婆家又“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对方没有理由“撇掉”她。她所依据的是自己的婚姻和行为完全合乎传统的“礼”,而不是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当然,爱姑不可能有这样先进的思想,因为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她进行过这种人权思想的启蒙教育,更没有给她创造出离婚还可以自由结婚的条件,事实上所谓离婚就是封建社会的休妻,那是比寡妇还不如的下场。因此,在她面前、在她脑子里没有一条可以独立自主的生活出路,她还不能不依赖丈夫而生存,还不能脱离开这种依附关系。她闹了三年,并不是真的闹离婚,只是为了赌气,为了不被对方“撇掉”而被休回娘家去。她要争的,其实只是一个做男人附庸的地位。所以,从这一点看,她的反封建思想还是很粗浅、很不彻底的,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

爱姑在离婚悲剧中暴露了她的许多弱点。她对封建势力的认识是天真狭隘、幼稚糊涂的,她对封建统治者始终抱有幻想。自己的抗争失败了,还认为自己“误解”了七大人,自己“太放肆”、“太粗鲁了”,于是“非常后悔”,最后“恭恭敬敬地退出去”,竟然连自己的敌人是谁还搞不清楚,真正的可悲!她理直气壮地来,服服贴贴地走,让人们看到封建阶级权威、封建传统观念是怎样根深蒂固的钳制着被压迫者的头脑!

四.觉醒的反抗:子君

《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子君,是另一种类型的妇女形象。她不同于祥林嫂、爱姑等无知农村劳动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有知识的女性,子君的反抗和觉醒,是鲁迅在探索女性问题上的另一思考和另一方面的探索发现,而且子君的觉醒有了更深入的表现,更具有主动意识和理论指导,是妇女解放的另一新台阶。

子君生活的时代,仍然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社会。她在家有严厉的父亲,在城里上学又要受到胞叔的严厉管束,就连她去找涓生的路上,也会受到监 视。但子君毕竟是一个知识女性,“五四”前后提倡的新思想、新道德在她身上得到了体现。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从旧的封建家庭勇敢地走了出来,她“目不斜视地骄傲地”来到会馆,听自己心爱的人“说家庭专制,谈打破就习惯,谈男女平等”,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为了争得彻底的恋爱自由,子君还毅然斩断亲情,与涓生在小胡同建立起了小家庭。这是他们取得了小胜利,但悲剧也就开始上演。青年自由恋爱是不能容于那个时代和社会的,在子君与涓生结合之初,他们就被迫斩断各种亲情,子君的叔叔不再认她做侄女,涓生也与原来忠告他的几个朋友决了交,他们在社会上开始孤立了。之后局子里一纸解职令导致涓生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这客观上加剧了他们感情上的破裂。经济上的拮据,使得涓生开始不满子君的把小家庭生活当作全部人生意义,涓生还觉得子君也成为他的拖累,只好被迫分离,而子君在随父回家后不久便凄惨死去。子君开始在走出来时,给我们莫大的希望,她有理想,有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是盲目的斗争,有武装自己的新理论,并知道拿起个性解放,恋爱自由与封建伦理进行坚决斗争。可是,封建势力非常强大,他们先是被社会孤立,然后又被迫失去经济来源,使他们完全被孤立,被一步一步逼向绝路。子君的失败给我们巨大的震撼,也使我们明白,面对封建势力,单个人的反抗最终都会失败以结束。而且,封建思想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就能除掉的,子君自己在走出来后,也受封建女子在家持家务的思想的影响,把小家庭的生活看做自己人生的全部意义。子君的可贵之处是她敢于反抗,并有强烈自我觉醒的意识,积极接受进步思想,敢于朝着自己的理想抗争的精神。

鲁迅先生对旧社会妇女形象的描写是非常深入而且也是很生动真切的,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以震撼和警醒。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妇女的关心和同情,本通过对她们的描写探索女性解放的出路。通过祥林嫂、单四嫂子和爱姑等悲惨命运的描述,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对人的精神的摧残和虐杀,揭露和鞭挞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野蛮、残忍和虚伪,特别是表现了套在中国劳动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的沉重,使她们无法从根本上走出封建的桎梏。从单四嫂到子君,她们的反抗意识是一步一步增加和强烈,她们的觉醒意识也在悄然出现,她们的反抗值得称赞,也是通过对她们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明天”。

鲁迅笔下这几个主要女性的悲剧,固有其个人性格的原因,作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作品挖掘的最终造成她们的悲剧的根源是压迫人、毒害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鲁迅剖析的是国民的灵魂,目的就是要改变人们的精神,挽救国民的灵魂;同时,也寓示了社会制度必须要革命,国民的思想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这就是鲁迅深刻的思想,他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李希凡.《呐喊》 《彷徨》的思想与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1981.[2] 邓志远.《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4] 李新宇.《鲁迅的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5] 史志谨.《鲁迅小说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 张秀枫.《鲁迅小说全编》.[z].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4

第四篇: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最新)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2

一、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类型................................................3

(一)迷信、愚昧、麻木、毫无反抗意识的闰土和华老栓....................3

(二)想改变命运但又无法改变的阿Q和爱姑..............................4

(三)求安于现状而不可得的祥林嫂......................................5

(四)善良淳朴正直无私的六一公公、双喜................................5

二、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5

(一)杂取众人,合成典型..............................................5

(二)寥寥数笔,入木三分..............................................6

(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6

(四)心理描写,触及灵魂..............................................6

三、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改造国民性....................................6

(一)鲁迅对农民的态度................................................7

(二)鲁迅具有农民情感................................................8

四、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9

五、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现实意义...........................................10 注释:...................................................................12 【参考文献】.............................................................13 致 谢.................................................................14

摘 要

本文分析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以《故乡》、《药》、《祝福》、《阿Q正传》、《离婚》、《社戏》等小说中的闰土、华老栓、祥林嫂、阿Q、爱姑、六一公公、双喜等农民形象为例,具体点明了农民形象的四种类型,深刻地分析了鲁迅为什么把改造国民性与塑造农民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地概括了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他的农民形象塑造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的深切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的思考。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类型;国民性;意义。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Lu Xun writing the farmer image, take “Hometown”, “Medicine”, “Blessing”, “the Ah Q Main story”, “Divorce”, “Village stage performances” and so on in the novel Run Tu, Hua Laoshuan, Xiang Lin Sao, Ah Q, Ai Gu, Liu Yi fathers-in-law, Shuang Xi farmer images and so on as the example, had pointed out specifically the farmer image four kind of types, why did analyze Lu Xun with to mold profoundly the transformation nationality the farmer image to relate, summarized Lu Xun to portray the farmer image vividly art expression means, as well as Lu Xun portrayed the farmer image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his farmer image mold, expressed has liv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sincere attention to the farmer, as well as to made this kind of aspect the profound social root ponder.Key words: Lu Xun novel;Farmer image;Type;Nationality;Significance.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把农民当作主人公写进小说的第一人,开创了文学的新时代。他的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划出了文学的新生代,在传统思想突破上更开创了历史先河。他是文学艺术的巨匠,更是思想界的巨人。鲁迅作品总是奏响时代的最强音,折射出灿烂的思想光辉。鲁迅说过“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因此他的创作“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

②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同情农民的遭遇、关心农民的命运,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鲁迅认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农民的问题,鲁迅用农民的悲苦展示时代的苦难,因此他塑造了一批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民形象。③

一、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类型

在鲁迅的笔下,写出了四种农民形象类型,鲁迅通过描述这一系列典型的农民形象,高度地概括了整个时代的农民形象类型,通过这些类型化的农民形象,揭示残酷的社会现实,进而不断剖析民族的灵魂,以完成对国民性的改造。

(一)迷信、愚昧、麻木、毫无反抗意识的闰土和华老栓

《故乡》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闰土这个人物的形象。这一普通农民的形象,在过去的农村里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封建制度所规定的阶级界限和尊卑观念,已经深深地生根在他的身上,形成他的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在《故乡》中,闰土以一个活泼机灵、能干的勇敢少年形象出场,他的聪明伶俐留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经过二十年的生活重压,他变得像“石像”一般,完全失去了童年小英雄的风采,而变化最大的是他的精神,封建吃人的礼教、等级观念,严重地腐蚀了他的灵魂,使他变得愚昧麻木。闰土身上的这种巨大变化,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破产农民的真实写照。尽管闰土质朴勤劳,但他把生活的窘迫和灾难归罪于自己的命运不济,迷信愚昧的闰土,捧着香炉和烛台,安分守己,毫无反抗的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

和闰土这一形象较为相似的另一人物形象是鲁迅《药》中的主人公华老栓,他为了给儿子小栓治“肺痨”,在一条十字街买来了蘸着革命者夏瑜鲜血的馒头,用光了所有

[1]的积蓄,然而他和闰土一样,居然迷信人血可以医治肺痨,这是何等的愚昧!这给刽子手有机可乘骗取钱财,更可悲的是“人血馒头”上蘸满的是革命者的鲜血„„这真是“华夏”的悲剧,革命者夏瑜的牺牲并没能唤起民众的觉醒,像华老栓这样的农民反而用革命者的鲜血为儿子治病,这是何等的愚昧、麻木和不知觉醒。

鲁迅借“闰土”“华老栓”这类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来反映出愚昧、麻木且毫无反抗意识的农民形象,暴露出国民的弱点,以引起疗效的注意。

(二)想改变命运但又无法改变的阿Q和爱姑

鲁迅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批评国人的精神弱点并加以改造。这是鲁迅先生揭示农民精神世界及其想改变命运但又无法改变的经典之作。鲁迅借《阿Q正传》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阿Q是一个生活在江南小镇上的农村流浪汉,没有土地和家庭,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却不敢正视现实,常常以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自我陶醉或妄自尊大等形式,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阿Q时时想着改变命运,因此他进过城,做过偷儿,在白举人家当过仆人等等,都是为了能够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穷苦命运。特别是当革命浪潮卷到身边时,他大步跨过长街,高声嚷道:“造反了!造反了!”但是阿Q这个压在生活底层的农民,象一棵压在大石下的弱草。在看到那些作威作福欺压他的人们大祸临头的时候,本能的燃起了复仇的意识,决心要惩治这些在他头上作恶的人们,这些想法都真实地表现了一个被压迫的农民,在革命风浪中对旧社会愤怒的心理状态,更表现了他自发的革命倾向和翻身的要求。在辛亥革命这一特定的时期,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的农民,怎么可能对革命有深刻的、真正的认识,因此他是无法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从阿Q的形象塑造中,我们不难读出鲁迅追求革命,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想从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入手,探索中国出路的思想。

《离婚》中的爱姑同样是一个想改变命运但又无法改变的典型。她是泼辣大胆的农村妇女,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然而同样也无法摆脱悲剧命运。她想改变离婚的命运,但在慰老爷家里,七大人装腔作势,玩“屁塞”,吸鼻烟都使作为乡下人的爱姑感到高深莫测,她一向无所畏惧,可也“不由得越来越局促不安起来了,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表面上,她一再虚张声势,大声要求七大人给自己做主,可是,七大人让仆人给自己装鼻烟的一声“来„„兮!”就使她的精神防线彻底崩溃。由于爱姑受封建意识

④[2]形态的禁锢,不能认清封建统治者及其帮凶的残忍本质,为其“读书识理”的虚伪外衣所蒙蔽,她性格的泼辣大胆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并不能使她摆脱奴隶人格和悲剧命运。她的反抗是强烈的,但失败也是惨重的。

(三)求安于现状而不可得的祥林嫂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在旧社会的她一心想恪守传统的规矩,安分守已的过日子。但她始终不能稳住自己既得的“幸福”,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想做奴隶而不得”,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她两次来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工,但已经成为寡妇的她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境遇每况愈下,最终被逐出了鲁家,直至后来沦落到街头,使得她连做奴隶都不可得,成了乞丐。就在家家户户都忙着“祝福”的时候,祥林嫂终被穷苦夺去了生命。她就是求安于现状而不可得的农民典型。

(四)善良淳朴正直无私的六一公公、双喜

鲁迅写了众多的农民悲剧,然而他又是个历史的乐观主义者,他怀着希望,面向未来,坚信黑暗不会永在,黎明很快会到来。在小说《社戏》中他就描绘出了中国农民质朴可爱、正直无私,有着美好心灵的形象。从六一公公、双喜等农家子弟的身上,鲁迅汲取了革命的力量,充满了改良社会的信心。他对美好未来有无限的向往,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从劳动人民身上领略到了许多可贵的品质,他坚信农家子弟的美好心灵就是改良社会坚实的基础。小说《社戏》中鲁迅把江南农村的美景描绘得令人陶醉,农家生活更让人向往。作者还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六一公公憨厚质朴、热情好客。[4]

[3]

二、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创作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国民,甚至影响了世界。他小说中的人物有深刻的意义,在塑造人物方面也有他独到之处。鲁迅非常重视对人物心灵的揭示,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常采“取杂取种合成一个”的典型方法及写意、白描,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个性语言运用等艺术表现手法,为读者呈现出生动鲜明,形象活泼的人物形象。其人物塑造的方法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杂取众人,合成典型

鲁迅笔下的农民,个个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但我们总能从这些农民身上看到社会上一类人的影子。这归功于鲁迅先生仔细观察社会众生,发现其共性,又抓住其特征。例如,《阿Q 正传》所写的精神胜利法,那种麻木、愚昧的奴隶性格,生活中是普遍的存在,鲁迅却作了极为深入的挖掘,揭出自大背后的自卑,其实也是对一种普泛性的社会心理的深度剖析,所以,虽然阿Q只有一个,但在其他的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阿Q的特点。作为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中的一个最大的成果,鲁迅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他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二)寥寥数笔,入木三分

鲁迅先生在塑造农民形象时,善于采用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就能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像 “擦着白粉,终日坐着 ”的“豆腐西施”,最后变成“细脚伶仃”的“圆规”似的杨二嫂,这是鲁迅先生给文学史留下的不朽形象。

(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鲁迅小说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常常通过一个人物活动的细节表现出人物心理、身份、性格、乃至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定的生活画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认识价值。如:《离婚》中爱姑叉开双脚坐在船上,那脚是钩刀形的,这画出了“大小脚”的真实外形,以说明爱姑生长的年代;《祝福》中祥林嫂拄的那根比她还要高的竹竿,下端开裂,说明她做乞丐已非一日;《明天》中单四嫂子把瓶子放在儿子的棺材里等等。由于鲁迅对细节真实的把握,使他作品达到了严格的现实主义程度。

(四)心理描写,触及灵魂

鲁迅塑造农民形象更关注的,是勾画出国人的灵魂,深掘精神上和心理上的病苦。因此他的小说在结构上既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矛盾冲突,而着眼于剖析国民的心理,把笔伸到了人物灵魂深处。如鲁迅自己所说,是为了写出国民的灵魂。鲁迅的本事总是在心理常态中看到精神的病态。显著的例子是《离婚》中的爱姑,她那种似乎在勇敢地反封建的叛逆性格,可能会得到许多评论家的欣赏,然而鲁迅却偏写出了其反抗背后的灵魂的软弱,那种骨子里的奴性,也由此可见旧礼教对人的精神钳制之深。类似这样注重写灵魂,注重揭示心理之深的表现,是小说向现代转型的显著特征之一。

三、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改造国民性

鲁迅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强烈的“乡土情节”,已深深地渗透于他的小说之

中,把他最深厚、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倾注到农民身上,把农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惨淡的人生展现于世人眼前,以农民的悲苦引发人们的思考:改造国民性,改良社会,进行民主革命已刻不容缓。

(一)鲁迅对农民的态度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正面描写普通农民的作家,是抱着对农民的同情,热情来写的,这与其他作家有很大的不同。同时鲁迅先生最大的特质,是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胸怀。看到受苦受难而永无了日,故有其“哀”;看到受苦受难而无长进,故有其“怒”。

鲁迅先生不惜笔墨把农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于叹息同情之中表现出来。在《故乡》中,“我”印象中的闰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无所不知,无所不会的“少年英雄”,可是20多年后年仅40多岁的闰土,却变成了另一个样子:紫色的圆脸已变成灰黄了,灰黄的脸增添了很深的皱纹,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像秋风中的枯叶。这些外貌的变化不仅记录着闰土苦难生活的历史,而且也形象地显示出闰土的精神变化。的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仅剥夺了他的青春,蚕食了他的活力,麻木了他的神经,而且简直使他变成一个木偶式的人。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闰土是持着深切的同情之心的,他为闰土的苦难生活感到悲痛,极力想帮助他,《故乡》中的“我”想让闰土捡些有用的东西,希望能够帮助闰土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而闰土却只捡了香炉和烛台,把希望全寄托于神灵的保佑,迷信愚昧的闰土,让鲁迅先生在哀其不幸的同时又怒其不争。

鲁迅强烈真挚的怜爱同情之心在《祝福》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文中的“我”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我”的叙述、观察、嘲笑、反省中,读者听到了鲁迅深沉的心声。“我”虽无力挽救祥林嫂,但他却是在小说画面中惟一深刻同情祥林嫂痛苦命运的人。“我”对鲁四老爷的憎恶之情,对鲁镇保守守旧社会气氛的愤懑之情无一不闪烁出对祥林嫂悲苦命运的同情。鲁迅的同情之心是不同于别的作家的,他的同情之心在于为劳动群众争取“人”的价格。他曾在《灯下漫笔》中写到:“„„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屡见不鲜。”祥林嫂开始其实是一个受器重的奴隶,在她被抢走之后,鲁四太太还颇“怀念”她。鲁迅从这种“关怀”中看到了巨大的悲剧性的东西——鲁四太太不是把祥林嫂看作一个“人”,而是作为一个“奴隶”来看。而鲁迅写祥林嫂这个人物就是想告诉世人,当时的社会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社会容不下祥林嫂这类农民的存在,要想改变,只有争到做人的资格,这就是鲁迅的同情之心不同于别的作家之处。

然而,鲁迅小说真正的现代内容,远不止于真诚同情农民的痛苦,要求改造国民性,改良社会,它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在对待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弱点的态度上。鲁迅在小说中,清醒而沉痛地表现、批评了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本身的弱点,如中年闰土的愚昧麻木和迷信无知,爱姑的眼界狭小和对地主阶级人物存有幻想,华老栓一家的愚昧无知以及对政治的冷漠等等,特别在《阿Q正传》中,鲁迅更尖锐地批评了阿Q那种以未庄人的眼光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把革命单纯看做分富家财物,不能正确区分敌友,只图实现狭隘报复之类的思想。鲁迅先生所谓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说明鲁迅对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的弱点,采取了善意地批评、痛心地鞭打的态度。鲁迅正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拯救受苦受难的中国。而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要特色,则在于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沉地思考着民族的处境和命运。他本质上是一位思想家,非常热切地关注人,思考人类、人生、人性等普遍性问题。在他那里,人生探索与哲学思考一致,文学典型塑造与国民的共性反思并存。

(二)鲁迅具有农民情感

毛主席在分析革命的整体形势时说过“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然而农民问题也是鲁迅注意的中心问题,鲁迅认为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农民的问题,具体有如下原因:

首先,中国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民,他们的生活境遇是悲惨的,极端的贫困和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又使他们愚昧麻木和奴性十足,如果中国农民的精神状态不改变,那么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社会改革;其次,在农村,封建宗法礼教制度保存得最完善,也是在农民身上体现出来,如愚昧迷信的闰土及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就充分的表现出来了;第三是农业社会的小农意识长期严重的影响着农民,造成小生产者视野狭隘,安于现状,毫无反抗意识;最后是要清除国民性的弱点,要改变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精神状态,就要对他们进行启蒙,对他们进行改造,因为他们是中国革命在农村里真正的动力,又是革命的主力军。

鲁迅的小说通过刻画闰土、阿Q、祥林嫂等农民形象,表明农民在当时实在无法继续生活下去,黑暗的社会已迫使被压迫的农民走到绝境,他们如果再不奋起抗争投身革命,就没有出路可言。据此可以说,鲁迅小说对农民苦难处境的揭示,实质上是成功地描写了中国革命的前夜。要改变闰土们的命运,就要爆发革命,而鲁迅小说不只描写了革命的前夜,还直接写到了革命——《药》、《阿Q正传》写的就是辛亥革命。鲁迅小说明显地揭示了农民的被压迫地位是必然走向革命化的,他们是中国革命在农村里真正的动力,一种更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即无产阶级必然走上革命舞台。这是鲁迅先生的农民情感。

为了帮助农民,为了改造国民的劣根性,鲁迅决心要加以疗治。他弃医从文,目的是要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状态;他写小说,是“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们读鲁迅的小说,从中看到的是古老沉沦的土地和沉重愚弱的国民灵魂,感受到的是强烈而高度的现实精神。鲁迅以小说作为号角,以农民悲惨的命运、悲愤的结局引发读者的共鸣,从而唤醒民众的觉醒,对国民弱点,疾言厉色,痛下针砭,以促进民族的自我反省与批判。

四、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是文学史上把农民当作主人公写进小说的第一人,在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进行顽强而坚韧的战斗的同时,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农民。他以激进的民主主义与深厚的人道主义,对迫害农民的封建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鞭挞。他笔下的农民大部分都是以悲剧命运告终,作者刻画这些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病苦,引起社会疗效的注意,从而不断改造国民性,实现农民观念的现代化。

《阿Q正传》中的阿Q生活贫困,处处被欺压,他的思想觉悟低,不能明辨是非,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做替罪羊的命运,那也就无所谓改变命运了。《阿Q正传》一方面揭示了阿Q的悲剧命运及阿Q农民意识的狭隘性、落后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没有发动群众,没有宣传群众,没有依靠群众,致使广大群众不知革命为何物,更不知如何参加革命,最终革命被反革命所利用,辛亥革命没有取得成功。

《故乡》描写了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农民的生活异常贫困。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深,封建统治的残酷剥削,农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广大的穷苦人们找不到生活的出路,在生活的重压下变得麻木不仁;《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主要在于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下,受尽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折磨,在大年三十夜悲惨的死去,分明写出了社会的黑暗及容不下祥林嫂这类人活下去的悲剧现象;《离婚》中的爱姑在封建宗法势力面前,对封建势力的认识狭隘、幼稚、糊涂,对封建统治者迷信、幻想、敬畏,使她始终无法摆脱奴隶人格,最终无法摆脱悲剧命运。

鲁迅笔下描写的农民形象普遍没有文化,受封建思想毒害很深,他们有严格等级思想、尊卑观念,有对革命的害怕和疑惑,甚至反对,有对其不幸命运的不抗争,愚昧而麻木„„鲁迅塑造这些农民形象,清晰地摆在世人面前,其目的是让人们懂得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及农民自身的弱点与缺陷。闰土、阿Q、华老栓、爱姑、祥林嫂等农民的悲剧命运,在于旧社会的丑恶、罪恶及其本身存在的国民劣根性。要彻底改变农民的贫穷落后现状,落后的观念,使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并实现国民观念的现代化,唯有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求得思想上的解放,广大的劳动人民才能够当家作主,过上幸福的生活。鲁迅塑造的农民形象,其意不仅仅是写那几个农民的悲惨命运,而是借这些农民形象写出已经有四千年历史的中国国人的灵魂,即所谓“国民劣根性”。从而“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以唤醒、启发民众。因此,鲁迅的小说起到了对人们思想的疗效作用,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出路,指明了方向。在小说《故乡》、《药》、《祝福》、《离婚》、《阿Q正传》等小说中鲁迅似乎在专对闰土、华老栓、祥林嫂、阿Q、爱姑们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要他们能放下香炉和烛台,不在迷信、麻木不仁,摆脱虚幻的精神胜利法,摆脱奴隶人格,去“走”,去开辟,一定能“走”出路来的。

五、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现实意义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鲁迅农民题材的小说有其现实意义。首先表现在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上。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各有特色,深深的打上了鲁迅的烙印。有些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深刻见血,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群独特的人物形像,鲁迅以他鲜明独特的语言、思维、行动、个性创造出了许多摄人心魄,发人深思的人物形象。他的“杂取众人、合成典型,寥寥数笔、入木三分,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心理描写、触及灵魂 ”等艺术手法给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农民形象:阿Q、祥林嫂、爱姑等,他注重写灵魂,注重揭示心理之深的表现,是小说向现代转型的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鲁迅成为文学艺术的巨匠,他的小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划出了文学的新生代,在思想上突破了传统的写法,并对后来小说的创作有极大的示范与影响。

其二,在不断关注繁华城市建设的今天,我们要敢于直面当下的农村变革现实,关心九亿农民的命运,关注在今天社会急剧变化下农民的生存状态、思想状况,使其充分发挥时代特点,改变农民种种落后的观念,这样才能使国民观念走向现代化,紧跟时代的步伐。归根到底,我们中国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农民的问题,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10 就必须实现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农民观念现代化之时,正是中华民族腾飞,现代化实现之时。因此,我们在去其糟粕之时,也要记住取其精华,保留住像双喜、六一公公等那善良淳朴正直无私的优秀品质。这就是鲁迅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以他的农民形象为典范给我们新的启示和指导。注释:

①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P189 ② 鲁迅.南腔北调集·怎么做起小说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P512 ③鲁讯.摩罗诗力说[N].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2007.P213 ④鲁迅.再论鲁峰塔的倒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192 ⑤鲁迅.鲁迅小说全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P28 【参考文献】

[1] [3]杨万兵.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J].农一师第四中学,2010. [2] 李国平.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4] 蔡刚枝.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D].南京:南京晓庄学院,2007. [5] 鲁迅.鲁迅小说全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6] 冯光廉.鲁迅小说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7] 李彪.鲁迅悲剧艺术论稿[M].天津: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致 谢

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导师储坚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储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储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第五篇: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第一个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人。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蹇先艾叙述过贵州,斐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之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但这又非如勃兰兑斯(G·Broandes)所说的„侨民文学‟,侨寓的只是作者自己,却不是这作者所写的文章,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很难有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的心胸,或者眩耀他的眼界。许钦文自名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不过在还未开手来写乡土文学之前,他却已被故乡所放逐,生活驱逐他到异地去了,他只好回忆„父亲的花园‟,而且是不存在的花园,因为回忆故乡的已不存在的事物,是比明明存在,而只有自己不能接近的事物较为舒适,也更能自慰的……”。“看王鲁彦的一部分作品的题材和笔致,似乎也是乡土文学的作家,但那心情和许钦文是极其两样的。”①“鲁迅在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编小说三集时,把入选的蹇先艾、许钦文、王鲁彦、黎锦明等,称为乡土文学作家。他是最早概括这现代文学史上重要文学现象的人。”②鲁迅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乡土文学”的含义,而且在自己创作中实践着。因此有人把鲁迅称为最早的乡土作家,认为他“于乡土文学发韧,作为领路者,使新作家的笔,从教条观念拘束中脱出,贴近土地,挹取滋养,新文学的发展,进入一新的领域”。③由此可见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开风气的大师,他的《孔乙己》、《**》、《故乡》等都出现得很早,给后来的乡土作家建立了规范,由于鲁迅作品的思想、艺术高深完美。所以成为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创作中所显现的那种较之其他乡土作家更为强烈的“乡土情结”,而这种“情结”又源于作者对中国农民深深的“爱”上。可以说,鲁迅的乡土文学创作是对中国农村、农民深厚情感的文字表现。一 鲁迅的故乡在浙江之东——绍兴。鲁迅初到人世,就已经在不由自主地吮吸着浙东自耕农的文化养料了。这个家中操持家务的祖母(蒋氏)、母亲(鲁瑞),原本都是“目不识丁”的乡下人,蒋氏的善良、幽默,鲁瑞的刚毅、坚忍都与浙东民性相通,而深深的影响着鲁迅,以至在他别离故乡几十年后,仍然在他身上留着拂不去的印痕,在他身上形成强烈的“乡土情结”。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鲁迅乡土化的生活习性。这在鲁迅与出生于沿海城市的一个官僚之家的许广平的共同生活中,留下了许广平如下的回忆—— 他爱那爽脆夹些泥土气味的农民食物。衣服他是绝对要穿布制的,破的补一大块也一样的穿出来。俭省有时几乎令人看不过去,例如抽香烟,直至烧手或甚至烧口,真正没法拿了,然后丢掉。他用的烟是廉价品,遇到朋友送些好的,也不肯独用,一定分赠些给别人,共同欣赏。茶饮得很多的,而且一定要清茶。他喜欢吃硬的东西,饭炒起来也是要焦硬些,软绵绵的有些不大爱吃,好象丝绸的衣服不爱穿一样,他是彻头彻尾从内至外都是农民化的。正是鲁迅青少年时期的浙东乡土生活在心灵中的碰撞与融汇,产生了强烈的“乡土情结”。这对其后来的乡土文学创作有特殊的意义,在作品中寄托了他对故乡的深情。于是我们在鲁迅的回忆性文字中看到,乡野的田园风光、民间社戏,得到近乎“仙境”一般地表现。但这似乎又作为一种陪衬、力透纸背的凸现的,是那些“目不识丁”的农家伙伴淳厚、诚挚、善良的品德。鲁迅缘此而感受到未失童心、稚气的温暖与慰籍,在他的心灵中竟一直保持着诗的魅力。鲁迅对故乡的爱、对农民的爱全都倾吐在字里行间,饱含在对浙东故乡的风土、人情、农民生活的描绘和刻画上,这在他的作品中都有直接的展现。写家乡的风土人情是乡土文学的常见主题。鲁迅的《孔乙己》、《阿Q正传》、《药》、《**》、《故乡》、《离婚》、《社戏》、《祝福》、《在酒楼上》等作品的取材都是绍兴一带农村和小集镇的生活;所选择的地点——鲁镇、未庄、庞庄、S城、咸亨酒店„„也是绍兴一带农村和小集镇的化名。作者依据故乡生活的经历“复制”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风俗画和灰色的世态画。“按照绍兴习俗,凡是出嫁的女儿。如果还未当家,夏季大抵可以回家去消夏。”④这一习俗在《社戏》中作者有具体的交代。浙东农民习惯认为拆掉灶台是对人的一种最大的侵犯与侮辱,因为民以食为天,把人家吃饭的家伙都给毁了,那便是天大的冒犯。《离婚》中写了庄木三到施家去“拆灶”。《**》中用小孩子刚出生时称的斤数命名,则是浙东农村一些村庄取小名的“普通的习惯”。《孤独者中》中魏连殳死时门上贴“斜角纸”,也都是浙东一带风行的习俗。“狗气杀”这种浙东农村特有养鸡器具,在《故乡》中都有出现和说明。这些习俗在鲁迅作品中的出现,是作为细节的真实,也是鲁迅少年时期故乡生活的写照。有的有助于丰富人物的性格,有的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鲁迅对于习俗的描写,是交代生活着的具体的有特色的环境。如《祝福》中对预备祝福和祭祀的环境描写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说家家户户一律的忙,特别是女人更忙,“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二是说在祭祀时很慎重,“拜的只限于男人”。祥林嫂生活在这一环境中。她的悲剧命运与悲惨的死,就是在鲁镇四次祝福的习俗中完成的。描绘的风俗画,不仅成为人物的典型环境,而且成为一个社会的缩影。《孔乙己》中曲尺形柜台的不同格局和长衣衫、短衣帮不同的喝酒方式,不仅反映了浙东小镇酒店的乡土风韵,而且充分地显示了农村穷、富两个阶级的对立。鲁迅往往把绍兴一带的小酒店和茶馆作为小说人物活动的场所。若非少年时代耳濡目染,很难凭空构造出这样的生活环境,同样也是鲁迅少年时期乡土生活的写照,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的“刻”在鲁迅的记忆中。绍兴是有着浓郁文化氛围的江南水乡,“绍兴师爷”名扬天下,是个“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名胜之地。鲁迅乡土小说的环境都以海边水乡为背景,在《社戏》里描绘了飞一般的白篷航船,月色朦胧下起伏的连山,两岸碧绿的豆麦夹杂着河底水草散发出来的清香„„,总之,乡野的田园风光、民间社戏。那种近乎“仙境”般表现真是令人陶醉,引人遐想,把读者领到江南水乡月夜的境地。在《故乡》里把少年闰土融进浙东海滨绚丽的画面里,神奇美妙、传神、动人、可爱,也只有诗那般的环境才能映衬出童心的那份绝假存真,稚气的温暖与慰籍。此外,鲁迅重视人情的描写。在《社戏》中描写了农村农民和小朋友的好客。双喜、阿发等小朋友的热情、天真;六一公公憨厚、纯朴,揭示了他们心灵之美,农村的古朴之风,农民的憨厚之气,镶在鲁迅幼小的心灵上,留在鲁迅美好的记忆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封建等级观念日益的加深,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人情也随之变化。闰土对“我”竟然喊起“老爷”来,杨二嫂也变得刻薄刁滑起来。人与人之间变得如此隔阂,人情变得如此淡薄,这也就是当时时代风尚的反映。总之,小说中的景色描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再现,更是鲁迅的“乡土情结”淋漓尽致的展现。鲁迅对故乡风俗、景物的描写,具有三个鲜明的特色:第一,鲁迅对乡土有独特的感触皆源于其自身的“乡土情结。”第二,鲁迅着重点染的是浙东水乡的特色,提供人物活动的舞台,展现人物性格,反映时代风貌以显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三,鲁迅笔下描绘的风俗画与风景画,增加了美和力,给读者“视觉”以冲击,而产生精神的愉悦,富有美感,表达了作者的美学思想。二 茅盾在《关于乡土文学》中曾说:“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然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鲁迅对于风俗、景物、乡情的描写,也不只停留在“游历家的眼光”上,而对于农村农民和妇女生活的描写,更显示了“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 鲁迅是第一个真正写普通农民的作家。鲁迅与农民存在着深刻的血缘联系,少年时代的乡土生活经历进而成为他的精神气质,形成强烈的“乡土情结”,使他不可避免地保存着某种农民因素。这种因素进而转化成的无意识的创作倾向,也深深地渗透于他的小说之中,把他最真挚、最深厚、最热烈的情感倾注到农民身上。他饱蘸同情的笔墨,写出了农民在重重压迫下喘息的苦难。鲁迅“象一个成年的儿子对自己年迈的父亲一样,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农民,默默地而又是赤诚地爱着中国的农民”,“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人感到他对农民群众,具有鲁迅那样最无虚饰而又最热烈、最厚重的感情。”⑤把这种深厚的情感全都倾注到他的小说创作中。《故乡》中老实忠厚的闰土,年复一年地在土地的死亡战线上挣扎着,被压榨得说不出话来,变成了木然毫无表情的“石像”。如果说闰土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活,那么阿Q则是“想做奴隶而不得”。阿Q的命运比闰土更惨。

鲁迅在《故乡》、《阿Q正传》中描写了农民生活的悲苦与挣扎,而在《明天》、《祝福》、《离婚》中,则描写了农村妇女命运的悲惨与挣扎。从祥林嫂到爱姑,无不如此,如果鲁迅只能把中国农村的农民与妇女的悲苦生活描写出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话,那么,二十年代其他的乡土作家们也是能够做到的。而鲁迅反映故乡生活的小说,所以成为20年代,乡土文学的典范,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作者对农民深深的“爱”和极为强烈的乡土情结。鲁迅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深情,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倾吐: 第一,鲁迅了解农村更了解农民,他不仅描写了农民与妇女生活上的贫困,而且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中国封建社会里的妇女要恪守“三从四德”。鲁迅指出中国的妇女没有妻性,只有儿女性。他们把伟大的母爱倾注到孩子身上,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把宝儿看作她的唯一希望。为了宝儿,她在苦难的生命线上拼命地挣扎着。但是,却不料病魔与庸医夺走了宝儿生命。单四嫂子的一切希望都落空了。现在“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他定一定神,四面一看,更觉得坐立不得,屋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他,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他,叫他喘气不得”。这是一个伟大母亲的心在极端痛苦时对周围感觉“变形”的反映。单四嫂子是那样的孤寂,那样的空虚,那样的悲痛,那样的绝望。《祝福》里的祥林嫂重复地向鲁镇的人们诉说她儿子被狼叨走的悲惨故事,最后怀着恐惧和希望走向地狱。去寻找她可爱的阿毛,鲁迅揭示他们心灵的痛苦异常深刻,震撼着读者的灵魂。第二,鲁迅不仅描绘农民与妇女的痛苦生活,而且揭示了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所虐杀,爱姑被夫权主义所残害,阿Q被封建司法制度所杀害,闰土被封建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所压扁。鲁迅揭露了封建社会各种制度是造成他们痛苦与悲剧的根源。鲁迅揭露的目的,是在于令人对封建制度产生动摇与怀疑,以至起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第三,鲁迅不仅“哀其不幸”,同情农民与妇女的疾苦,而且“怒其不争”,揭示他们的愚味与麻木,并着力地进行鞭挞,而且揭示了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鲁迅描写农民的麻木与昏沉,不是个别的,而是带有普遍性。祥林嫂伤心的故事,引不起鲁镇人们的同情;咸亨酒店的“短衣帮”以奚落孔乙己为乐;单四嫂死了儿子邻居都来“揩油“;华老栓的儿子得了痨病,用人血馒头来论。更有甚者,愚昧的群众竟成为鉴赏杀人的看客。鲁迅鞭挞农民缺点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国民性。启蒙他们的觉误。鲁迅重视思想革命,写阿Q突出精神胜利法,是为了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暴露国民弱点,从而走到开始反省的道路。第四,鲁迅说:“我母亲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⑥正是在与农民的亲近中形成深深的“爱”使他对中国农民有深入的了解,在描写农民困苦的同时,鲁迅还在探索着农民摆脱困境的道路。可贵的是:他与中国民主革命联系起来考察。在当时作家中具有这种远大,尖锐目光的几乎没有,这确实表现了鲁迅独特的思想家的高超。鲁迅当时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他的看法几乎与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观点相近。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鲁迅不仅看到农民的愚昧与落后,而且还看到了农民身上的潜在反抗力量。而这种反抗愈来愈烈。从祥林嫂到爱姑的反抗,就显示了这一点。即使象阿Q这样落后不觉误的农民,也有革命的要求。“爱之深,责之切”正因为鲁迅深爱着故土,也深爱着农民,所以他狠狠地鞭挞农民的弱点,唤醒他们起来斗争。因此,他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说明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三 生活之网往往并不随人们的主观意愿把人紧紧地裹挟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浙东农民的精神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鲁迅,农民的气质连同形成的土壤进而构造成鲁迅强烈的乡土情结。这种“情结”转化成的无意识的创作趋向,也深深地渗透于他的小说之中。比如,鲁迅受故乡农民的影响而形成的“幽默气质”,在他的小说中就有着随处可见的表现;但这是一种带着苦涩的幽默,是笑中含泪,以喜剧的方式表现悲剧的内容。(如阿Q形象的刻画)。鲁迅少时的乡土生活经历,在其小说中极为常见,当鲁迅别离故乡三十年后,提笔给故乡农民和生活画像时,昔日的生活场景以至种种细节,人物形貌、神情、评议,几乎下意识的汇入笔端,形诸纸面;而这一切似乎又统摄于他的“乡土情结”中。仅就他的小说中的悲剧性农民形象而言,鲁迅对他们身上的精神残疾的表现,总是严格限定在不失农民基本品格的前提下。诸如阿Q的勤劳,闰土的质朴,祥林嫂的坚毅,单四嫂子的慈爱;故乡农民的美德,正是这些人物魅力所在。他要求笔下形象再现故乡农民固有特征的惊人的准确性,因此在小说创作方法上,坚持了现实主义原则。他敢于如实地反映社会的现实,不粉饰、不瞒骗、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待农民,以他独特的发现,真实地描写农村、农民,因为鲁迅深爱着苦难的农民。他写的都是浙东一带乡村中普通的人和经常发生的事。鲁迅依据少年时的农村生活经历,从农村现实生活出发,以普通人平凡事为主要描写对象。他独具慧眼,从平凡中发现出不寻常来,从普通中挖掘出特殊的意义来。在写作手法上,作者凭着少年故乡生活的经历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故乡》中的金色月夜,《社戏》中的朦胧月色,《**》中的土场黄昏,清新淡雅,宛如一幅幅水墨画,这都缘于作者对故乡风情的那种浓烈的情感渲泄,但这种乡野的田园风光、民间的社戏,得到近乎“仙境”一般地表现,这似乎又作为一种陪衬,力透低背的凸现的,是那些“目不识丁”的农家伙伴淳厚、诚挚、善良的品德。鲁迅由此而对故乡的农民那种强烈的爱,得以表达。在作品中鲁迅灵活的运用了使自己倍感亲切的绍兴方言,《大明灯》结尾的民歌。“白篷船、红划楫,摇到对岸歇一歇,点心吃一些,戏文唱一出”,这是绍兴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其中“戏文”就是浙东方言;它反映了绍兴水乡特有的风物,很富有诗情画意。在《**》的黄昏临河的土场上,农家的妇女、男人、八一嫂、赵七爷对辫子的议论和九斤老太的唠叨,我们仿佛听到了绍兴乡音,感到特别的亲切和真实。方言运用得当,很能表现地方色彩和作家的艺术风格。反之,则使读者看不懂,达不到应有的社会效果。此外在语言中还保留着农民特有的眼光与用语。比如,农民对人的好坏,事的是非往往用“忙”与“闲”之类简明、朴素的尺度来辨别。但鲁迅在文中方言的运用往往是恰到好处、这与作者的乡土生活经历很有关系。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我们可以深深的体味到来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对浙东乡土的真挚的情感——乡土情结;也能深深的体味到作者心间流淌的农民的血液,他深爱着他的受苦受难的农民,而对农民的这种爱又是其乡土情结之源,基于此,鲁迅的乡土小说,才能成为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坛的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

下载“吃人”文化——论鲁迅小说中的吃人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吃人”文化——论鲁迅小说中的吃人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系别: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年级:05级专接本 姓名:李勇勇 导师:王国洪 一。选题的意义和国外的研究情况: 1,选题的意义: “鲁迅身为中国的但丁”......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内容摘要」 鲁迅是20世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弃医从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一直在探索“国民性”问题,他要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坠......

    论鲁迅小说中悲剧性的女性人物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悲剧性的女性人物形象 [内容提要] 鲁迅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是......

    毕业论文论鲁迅小说中的肖像描写

    中央电大毕业(论文) 论鲁迅小说中的肖像描写 作 者: 学 校:专 业:年 级:学 号: 摘 要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多篇鲁迅的小说。鲁迅小说的人物肖像......

    鲁迅小说中的温情

    鲁迅小说中的温情近几日重拾鲁迅的作品细细研读,越发觉得鲁迅笔下字字珍贵,细节处更是让人浮想联翩,细细品味,别有一番风味。往日读鲁迅,总觉得鲁迅的文章艰涩难懂,同时也被一种......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 (2007-08-24 00:45:06) 转载▼ 标签: 分类: 论文 文学/原创 鲁迅研究 [摘 要] 鲁迅在他的小说《呐喊》、《彷徨》中,创造了那个时代一系列典型的女性......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摘 要: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二是具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

    鲁迅小说中修辞的妙用

    鲁迅小说中修辞的妙用周爱荣(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摘 要:主要从词语锤炼、辞格运用方面,分析鲁迅先生小说的语言修辞艺术。论述鲁迅先生在刻画人物,揭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