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

时间:2019-05-14 05:1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

第一篇: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

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

月亮的意象在我国文学发展的长河里历来被多情的文人们所惯用,在不同的心境,阐发出不同的韵致,因着阴晴圆缺的轮回,变幻出不一样的喜怒哀乐。读罢鲁迅的全部小说,发现月亮在其小说里面作为一个独立的意象被反复运用,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鲁迅对那片月光情有独钟,而又是什么样的情愫,让他的月亮超越时空超越文本而卓显出一种独到的深刻?本文将结合鲁迅小说在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所赋予的深刻主题来揭示月亮在此丰富的内蕴。

在鲁迅为数不多的小说中,提到月亮的就大致占了三分之一,比如说《故乡》里面,少年岁月夜晚瓜田里的记忆里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狂人日记》里一开篇就是“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从一片澄静里道出一段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又比如《弟兄》里面,“经过院落时,见皓月已经西升,邻家的一株古槐,便投影地上,森森然更来加浓了他阴郁的心地”,通过月光的皓

1然对比显现出沛君“兄弟怡怡表象下隐藏极深的自私”。如是种种,我们便不

难看出鲁迅先生对于月亮所投注的深厚感情,在小说的文字里展现地淋漓尽致。但是,这些月亮在不同的篇目里面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亦有着差别。下面,我们将就其中的部分例子进行浅近的分析探讨,总结出三种鲁迅小说中月亮的特殊意义。

首先,要说到的第一类是月亮作为鲁迅童年宁静幸福生活的缩影,就像《故乡》和《社戏》当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这里的月,是鲁迅关于人生初年无邪岁月的一种追忆,是为时不多的干净记忆的代表,我们亦可以说是他“童年世界的精神回归”2。可以看出,月亮在当时的鲁迅眼里,是美的象征,是人对于善和美的出于本能的追求。自然的美,被灌注了生命最初的活力与纯净,散发出乡土气息里浓浓的温情。

另外要补充的一点就是鲁迅先生因为怀着对故乡的一种深深的眷恋,而这轮月,恰恰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明月寄乡愁的观念。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在千百年里一直被人们所颂道,如李白在《静夜思》里面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难看出,月亮已经成为了传统意义里对于故乡情感的一个被模式化了象征意义符号。这些观念在无形中对鲁迅思乡情结产生着影响,冥冥中,让鲁迅在浓重的思乡情绪里把眷恋投注到了月亮之中,而显出别一般的钟爱来,浓重的乡思和乡愁得到了舒泄,即所谓“怀旧情结的外化”3。

正是因为童年时期月亮给自己的恬淡的回忆,月亮也便成为了一种力量和希望的象征,这是月亮的第二层内涵。在成年之后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曾经的记忆始终占据心灵一角,成为足以温暖心田的一股力量和精神上的寄托,支撑着鲁迅在革命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在身后的光辉里照耀着前进的方向而不至于迷失。此类的代表有《孤独者》中的月亮。文中说“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明月,散出冷静的光辉”,还有“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王景山著《孤独的战士——<彷徨>心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李明著《鲁迅自我小说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李明著《鲁迅自我小说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在此时,所有的绝望与痛苦都达到了顶峰,就开始了为摆脱而进行的剧烈的挣扎,然后“由极度的痛苦恢复到平静,把痛苦内化,隐藏在心灵的最深处,开始新的挣扎,新的努力”1,平静后得到片刻的超脱,而沐浴在月光中即是这一情感的实物化,“冷静的光辉”给予他力量,给他拿起武器继续战斗的信心。这里恰好是符合了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和对于生命的悲剧性体验”2,正所谓在绝望的深渊里探索新的奋取以及追寻新的抗战因素。

然后,第三类即是正义的化身,光明的象征,作为封建势力、愚昧保守思想的对立面而存在,从天空的高度批判揭示“几千年传统文明负面病根”3。这同样与鲁迅先生从儿时就萌生出的对月亮的情愫是有关的。鲁迅深爱着月光,也爱着寂静的夜,明月是刺破长夜的光源,在黑暗里给人以镇定和安慰。漫漫的黑暗里,需要有一种力量来拨开云雾,这种希望,被寄予在月的明亮里。比如在《狂人日记》里的月光,“狂人”在看到“很好的月光”的时候,心里就会觉得踏实坚定,月光是他精神上安全感的源头。又比如在《肥皂》中,“他看见一地月光,仿佛满铺了无缝的白纱,玉盘似的月亮现在白云间,看不出一点缺”,映衬中,那月光下的假道学的外衣掩盖下的卑鄙丑恶的灵魂就活生生地展露在我们眼前。白天的光鲜热忱褪去,在无缝的月光里剥落虚伪的国粹主义。此时的月亮,就是正义进步的象征符号,与传统保守势力相抗争,对于封建卫道士和落后的思想给予无情的嘲讽。

在中国古代诗词里面,月亮因为其自身的浪漫和神奇色彩,一直受到历来文人们的喜爱而在诸多作品中留有身影。但鲁迅小说里的月亮与之相比起来,却有着诸多的不同,在古代诗词里面,月亮更多地带上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大多用来表示远游思故乡的深情,思妇怀人的哀愁,时过境迁的叹息,寂寥孤独的映衬等等。

而鲁迅小说里的月亮,很显然是超越了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象征意象的,月亮在鲁迅的笔下不仅仅是相思的代言词,不仅仅局限于月亮圆缺的外形特点和金黄美丽的色泽而阐发出的哀怨缠绵,而是结合时代的背景,更深切地揭示出明月的独特贞洁。更多的褪去了感伤的色彩,升华扩大到整个人类整个民族的高度,显示出一种对于希望的渴求,对于信仰的坚持,亦是对于绝望所做的顽强的反抗。

此外,还必须要说的一点就是,月亮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在夜晚出现,它会升上去,但也会落。它有圆,亦会有缺。正如同革命的形势一样,掩藏着的是种种不确定的因素,谁人也猜不透。云彩飘过,月的光芒也许就会被遮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邪恶愚昧封建势力面对立的那片月,在形势的逼迫下,会升起希望,又会落下去。因而,狂人在“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情况下,会透露出先知者承受沉重压力时的力不从心和对于迷茫未来的不确定,会对于庞大黑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史志瑾《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3页。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编《世纪之交论鲁迅》,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暗笼罩下难以扭转的现状的不自信,是在所谓的彷徨中漫长的等待。又或者说,“月亮并不能维持黑暗世界平静安详的正常秩序, 尽管它在夜空高悬, 但它始终无法将大地照得如白昼般明亮, 它还有许许多多找不到的阴暗邪恶的角落, 即使在它照得到的地方, 它一样无法遏止罪恶的发生”1。月光下鲁迅的步伐,因此也“并不是一种目标明确的前进”2是为了证明“生命是一种鲜活的存在,是对现存状态的一种抗争与背叛”3而显出黑暗混沌中前进的艰辛与沉重。

同样,当月亮落下去的时候,愚昧封建的强大势力又会全部重新活跃起来,像《药》一开篇就说“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阴冷的环境铺开在我们的眼前,科学与觉醒的旗帜在封建的大背景下终究没能树起来,月亮落下去了,麻木的民众依旧沉睡。鲁迅先生在这里仍然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着他的无奈,在现实面前月亮的局限性。从这种痛苦的无奈中,月亮便带上了一层深重的悲剧色彩。

但是,月又还是会不断升起来,哪怕是新月,上弦月,不完满的月里面也承载着希望,淡淡的月光也能给人传递出一种信息,那就是黑暗还没有完全统治世界,仍旧存在光明使人不至于焦躁绝望。这种关于美好的憧憬,关于未来的想象,关于灰暗社会的一种反抗精神就永远存在,也许微弱,也许不成熟,但是至少有或大或小的寄托而不断得到或深或浅的慰藉,这样就永远不至于绝望。就像《孤独者》里,照耀他心头的那片月,在大悲大喜之后,仍然默默地给予着信念。不仅仅是给鲁迅,而是给更多的革命战斗中的勇士们以勇气。

除了以上提到的文章中的月亮之外,鲁迅先生的其他一些文章中虽没有正面再写到月亮,但是,在经过冷处理之后的文本里,我们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满目月光,弥漫在字里行间,使得整体的语言风格,思想内容都仿佛被月光过滤了一般而展现出非凡的冷峻峭拔。可谓之是“无一字着月,冷峻清辉毕露。”

月亮是鲁迅文章里的意象,但更像是鲁迅自身的一种写照。如同月光一般,在黑暗社会吃人社会中所绽放出的灿烂光辉,以冷峻的姿态俯看着社会人生,一双睿智深邃的眸子洞穿世间的种种,一切丑陋抑或是美好赤裸裸地就尽收眼底。中国俗话里“月黑风高夜”被形容为做坏事时的背景,亦可以看出,邪恶腐朽的势力是惧于郎朗的明月的。而这轮月,就是鲁迅先生手里的那一杆笔,行使着匕首一样的锐利,刺破夜色,刺破黑暗。

最后,我想用增田涉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它是对鲁迅先生的一句评论,从中我们上升为对整个民族品格的一份期待“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窗门照耀着,那不是月光,但我好像感到这时的鲁迅是在月光里。在月光一样明朗,但带着悲凉的光辉里,他注视着民族的将来。”

4参考文献: 1王莹《月亮意象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0卷第一期。王吉鹏等《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王吉鹏等《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增田涉《鲁迅的印象·回忆鲁迅》下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4-1385页。

1、赵卓《鲁迅小说叙述艺术论》,首都示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吴福辉、陈子善主编《阿Q正传·铸剑(现代作家精选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史志瑾《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王景山《孤独的战士——<彷徨>心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李明《鲁迅自我小说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编《世纪之交论鲁迅》,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王吉鹏等《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篇:鲁迅小说中的温情

鲁迅小说中的温情

近几日重拾鲁迅的作品细细研读,越发觉得鲁迅笔下字字珍贵,细节处更是让人浮想联翩,细细品味,别有一番风味。往日读鲁迅,总觉得鲁迅的文章艰涩难懂,同时也被一种阴冷的气场包围,让人心冷、让人深刻。鲁迅的作品中有批判,有绝望,同时也有温情,有希望,作品中字里行间透出的缕缕温情,我想,便是鲁迅始终怀抱希望的源泉。因为鲁迅对生活中的真情有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也是对生活中处处温情爱得太深,期望就越高,所以才会有对世间温情的如此渴望。爱之深,痛之切,因而表现出一副横眉冷对的姿态,也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鲁迅先生的伟大,是因为他的作品具备了对整个人类的人文关怀,对普通人拥有同情和怜悯的情怀,读者在读他的作品时能获得一次温情的洗礼。

鲁迅童年的前期是富裕幸福的,他生在一个小康家庭,受着乡里人的尊敬。天真无邪的年代给鲁迅留下美好的记忆,也是鲁迅一生珍藏的情感。鲁迅曾说:“儿童与国家之关系,十余年后,皆为成人,—国盛衰,有系于此,则欲寻求方术,有所振策,是为研究。”可见他对儿童是相当爱护的,在他身上,他童年感受的温情集中体现在他的小说《社戏》中,那些天真无邪、单纯可爱的孩子,能让每一位读者想起自己童年时的玩伴,唤醒读者童年里的件件看似无知但每次想起都会会心一笑的“蠢事”。《社戏》中一群小孩子偷罗汉豆的经历是整篇小说中最让人回味的故事,我想,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偷东西吃的经历。而其中那些孩子的逻辑也是让你忍俊不禁的。孩子们吃完豆后担心用了八公的盐和柴会挨骂,但他们最后的结论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偷豆的时候,阿发很仗义地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让大伙偷自家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的猜忌。鲁迅对小孩子的喜爱多次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在《故乡》中,闰土为“我”敞开了另一个奇异的世界,使“我”久久沉醉在那幅神异的图画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中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份童真没有任何人愿意打破,如果鲁迅没有那些值得珍藏的童年记忆,是不可能表现出这份童年的温情,虽然成长带给作者太多的感悟,带给每一个人太多痛却不得不去承受的经历,但那些童年的记忆是人们时常记起并细细品味的。

鲁迅作品中童年的记忆是让人倍感温馨的,同时其中的母爱也是让人感同身受的,小说中的母爱平凡但温馨,总让人不忍打扰。现实生活中,鲁迅对其母亲也是孝顺有加的,无论在怎样的境地,鲁迅首先想到的就是其母亲,这份孝顺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就连鲁迅与朱安的婚姻也是这份孝顺的衍生品。鲁迅的一生都被这段婚姻束缚,包括他和许广平的爱情,与周作人的分手。但这些鲁迅都不后悔,作品中鲁迅有的只是对那段婚姻的怨恨,包括他对猫的仇恨,但其中没有他对母亲的不满,而是取代一段段温情。在《社戏》中有一段“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了,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请大家去吃炒米。”这样一段饱含深情的文字在鲁迅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鲁迅选用这样的一个场景,是因为这个场景是最触动人心的,无论哪个游子回家,看到母亲在家门或桥头等待自己,都能感受到母亲浓浓的爱意。母亲责怪,但责怪中有笑容,“回来就好”,这是天下母亲对儿子的宽容。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对小孩子的喜爱是淋漓尽致的,鲁迅在文中讲到“(长妈妈)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的。”这些细节鲁迅都清晰记得。长妈妈在鲁迅的童年里扮演着启蒙的角色,为鲁迅开启一扇扇神奇之门,一个个神话故事对鲁迅产生深远的影响。长妈妈是一个迷信的人,但这并不影响鲁迅对她的尊敬。鲁迅在记叙长妈妈的故事时,是带着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喜爱、尊敬之情的。

看一个人是否有爱心,要看他是否喜欢小动物。显然,鲁迅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因为他很喜欢小动物(猫除外)。兔和猫,显然鲁迅是喜欢兔的。猫总代表着阴暗,或是不祥。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人,他喜欢兔子喜欢得很明显,仇兔也仇的很明显。我们在看他的《兔和猫》时,会被他描述的白兔的可爱样迷倒:“那小的也检些草叶吃,然而的的似乎不许他,往往夹口的抢去了,而自己并不吃。孩子们笑得响,那小的终于吃惊了,便跳着钻进洞里,大的也跟到洞门口,用前脚推着他的孩子的脊梁,推进后,又爬开泥土来封了洞。”如此仔细生动,让人不得不佩服鲁迅的功力。我们读鲁迅的《兔和猫》想到的不是讽刺国民,想到的不是战斗,而是一种很祥和的场景,这些场面有别于《狂人日记》,有别于《阿Q正传》,或者正是由于作者需要这样的场景来调和内容的不安,正如黑猫的出现需要白兔来补充,让自己内心的爱不至于枯竭,抑或自己的爱心没有载体。

有时,当我们内容浮躁时,当我们累时,但我们孤独时,看看鲁迅,看看这个超前者,这个孤独者,这个寂寞者,看看他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保持那份对生活的热爱。正如他说的:“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三篇: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人物

(2007-08-24 00:45:06)转载▼ 标签: 分类: 论文

文学/原创 鲁迅研究

[摘 要] 鲁迅在他的小说《呐喊》、《彷徨》中,创造了那个时代一系列典型的女性形象和一个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其中寄寓了鲁迅对中国妇女的深切同情,挖掘她们被扭曲、被践踏的根源,深刻地揭露了她们的主体意识被抹杀的社会现实,并执著地为她们的解放寻找出路。正是在关注妇女、探索妇女问题的角度上,鲁迅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关键词] 鲁迅小说;女性意识;妇女解放

妇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获得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是衡量社会解放与否的标志。鲁迅是最早关注妇女问题的作家之一 ,他以理性之笔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揭示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生存状态。鲁迅对妇女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他的小说《祝福》、《离婚》、《伤逝》中,他以深沉的笔触,塑造了祥林嫂、爱姑、子君等一系列典型形象。当我们走进这些鲜活的形象,就会看到积淀着数千年的中国妇女的血泪,她们的不幸、无助,她们的坚忍、顽强,她们的希望、出路 „„在鲁迅的小说中,他对女性生存、女子节烈、男女平等、女性社会地位等问题也给予了分析批判,意在通过对女性的发现来启蒙社会,实现“立人”思想。

一、女性形象反映的社会生态

在封建社会,女性不仅在生理上遭受惨无人道的摧残和扼杀,更在心灵上受到极大的毒害和禁锢。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像巨大的无形的绳索,长期绞杀和窒息着中国的女性。鲁迅作为思想文化革命的主将,采取冷峻清醒的现实主义审视态度,始终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几千年来“吃人”的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在小说中把不同女性的不幸置身于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表现,让读者明白:她们为什么会走向那样的结局。

《祝福》中祥林嫂生活的环境 ——鲁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压在祥林嫂头上的,首先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鲁四老爷。小说的开头,通过“我”对鲁四爷的介绍和对他书房的描写,特意点明了他的身份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此后,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从他初见祥林嫂时即“皱眉”,一直到祥林嫂死后还大骂“谬种”都活画出他的丑恶面孔。在旧社会,依照礼教,女子的婚姻是“从一而终”,不得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是以婆婆为首的族权让她毁节。婆婆用强硬的手段绑架她, 把她逼嫁到贺家。在花轿上,“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时,喉咙经全哑了。”但最终没有逃出“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成婚的命运。“天有不测风云”,祥林嫂第二任丈夫断送在伤寒上,儿子也遭遇狼叼而殁的命运。祥林嫂再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暗暗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祥林嫂到处向人倾诉自己的痛苦,人们如何反应呢?她的不幸并没有引起真正的同情与理解,却通过“看(听)”的行为,转化为可供消遣的“故事”,并从中得到某种“满足”,同时又在“叹息”、“评论”中,使自己的不幸与痛苦得到宣泄。柳妈对她宣传阎王对寡妇再嫁惩罚的因果报应,这使从肉体到精神受着双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就这样,勤劳善良、麻木愚昧的祥林嫂被迫害得精神失常,丧失劳动力,最后被鲁四老爷解雇,沦为乞丐。在家家户户喜庆祝福之时悄然而死。

《离婚》中的爱姑也是个悲剧人物。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为了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不同意离婚。她在众人面前怒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她想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只能是妄想。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谁知,这样爱姑却陷入了“完全孤立”,她的激愤不平,都抵不过七大人的一个“喷嚏”。何以七大人有如此的威力呢?这只要从“他”把玩古人“屁塞”、手握“小乌龟”的派头和“公婆说‘走’就得走”的话语中可以领悟到,“他”就是“男权”的更高级也更荒诞的化身。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的。“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吩咐的„„”,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

《伤逝》中的子君是“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有文化,有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心中有真挚热烈的爱,但结果又怎么样呢?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在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的斗争中,她不愿恪守“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婚姻范式。为了自 由,为了爱情,她挑战封建的父权,从家庭中逃离,不顾一切非议和讥笑,大胆地与涓生相爱并且同居。当他们好不容易组织起一个家庭时,涓生却被解职了,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任凭涓生如何想方设法,但在封建社会各种势力的孤立下,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绝境,他们的婚姻也走向了解体。子君最终仍回到封建大家庭中去了。“从家庭出走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可见,子君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因为她的婚姻模式没有走出封建时代的影子。

二、女性形象被抹杀的主体意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要义之一就是使人意识到个体独立存在的合法性。《祝福》中的祥林嫂是有独立的经济意识的,丈夫死后,她到鲁镇去打工。但是,封建家长制度却无情地剥夺了她的自由。当婆婆把她抓回去后卖到深山里去,对于失去自由的祥林嫂来说,所有的独立意识都只能是空谈:无论是出来打工,还是拒绝嫁人。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打工时虽然获得了自由,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在鲁镇立足了。死了两个丈夫,这种晦气和不吉祥,使她在鲁四爷家只有烧火的资格。她因寡妇身份所受的歧视使她的精神倍受摧残,神情呆滞的祥林嫂再也没有先前的麻利和灵活了,被驱走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祥林嫂就这样被社会所遗弃,成为“无聊生者”,成为被“厌倦”的人。“冬至的祭祖时节”,当她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一句话就使“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死黑”。她显然是意识到了自己寡妇的身份是不配做祭祀活动的。因此她的身心倍受摧残,“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所以当祥林嫂发现自己的存在不被现存社会秩序所认可的时候,她的内心无法承受这份失落,最终陷入自己心灵的炼狱,难以自拔。祥林嫂最后沦为乞丐、走向死亡,并不是因为她生存能力的丧失,而主要是因为她的精神走向了死亡。

与祥林嫂相比,《离婚》中的爱姑似乎很有反抗意识,其实她的反抗也不过跟祥林嫂一样,是在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可之上,以传统反抗传统,而不是以独立自由的主体意识来对抗传统。在她的观念里,婚姻体现的是一种买卖关系,所以她总认为自己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这种婚姻具有合法性。《伤逝》中的子君同居后却由无畏走向怯弱,即使细微的小事情竟会使子君变得很“怯弱”和“凄然”了;因为她早已不再读书了,知识的匮乏以及精神上的空虚是其“怯弱”的本质。虽然开始时,子君还卖掉了自己的戒指和耳环与涓生共同承担起组建家庭的责任。但当家庭生活陷入困顿,油鸡们不得不成为他们的肴馔,子君却很颓唐,“似乎常常觉得凄苦和无聊,至于不大愿意开口”;当不得不把阿随也放掉时,子君的神色变得凄惨了。她的凄惨和无聊显然是因为失去了官太太那样的生活方式,并没有为家庭经济的现状着想。

无论是子君、爱姑还是祥林嫂,她们虽然都是以一种反抗或逃离的姿态出现在鲁迅的作品中,也一直以反抗与逃离的方式在传统的约束与禁锢中挣扎着,但最终都没有逃脱历史安排给女人的宿命。由此可见,外在的歧视和打击与精神上的自我毁灭是其悲剧产生的主要根源——而这根源恰恰是封建社会强加给女性的,它使女性在传统观念的捆绑中,没有形成独立的主体意识。

三、鲁迅对妇女解放的探索

鲁迅着力揭露他那个时代妇女的处境,并且不遗余力地批判妇女的自在的异化状态,意在揭露“病苦”,以引起“疗救”的希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还一直致力于寻找女性解放的出路。

鲁迅的女性解放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立人”思想基础上的。他将女性解放纳入了整个反封建斗争中,并且作为反封建的一个突破口。女性处于社会最底层,解放了女性,也就是推翻了不合理的旧制度。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指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作为弱者的女性更是任人宰割,任人享用。鲁迅号召现在的青年肩负起“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的使命。鲁迅认为女性首先要解放思想,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不公平的社会地位。而要解放思想,女性必须接受新式教育,不断读书,接受新知识、新文化的熏陶。祥林嫂、爱姑等农村妇女都对自己的生存困境缺乏认识,糊里糊涂地做了旧礼教的牺牲品。子君虽然受过五四个性解放的影响,追求恋爱自由,但与涓生同居后却又沉湎于家庭琐事之中。实际上子君并没有从深层意识中觉醒到自己与涓生是平等的人,不了解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

鲁迅也对女性的经济问题和女性世界的文化问题也作了深入思考。“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没有经济的独立, “解放”了的妇女可能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子君不是退怯了吗?那么,妇女的出路在于接受更好的教育并承担有报酬的工作。中国古代文化是典型的父权制专制文化,传统、宗法、礼教是其基本要素。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就是被这种文化牢牢捆缚着,她们成为男人的物化对象。鲁迅从文化的角度揭露他那个时代中国妇女的命运,昭示了文化由“器物”变为“神物”之后对妇女的恣肆淫威。要改变妇女的命运,自然要开展“新文化”的革命运动,以冲破那间窒息人的铁屋子,才能有新生的希望。鲁迅的这种女性意识自有其深刻之处。他在《狂人日记》中犀利地点明:“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却满本都透着两个字‘吃人’。”众多无辜的弱者被吃,而被吃的人亦难免吃人。祥林嫂就是这“人肉筵席”上被吃的底层劳动妇女。她在鲁镇存在的唯一价值便是充当“玩物”,一旦被看的“厌倦”,变的“陈旧”,便被剥夺了生存的权利。祥林嫂何罪之有? 鲁迅在1918年发表的《我的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这些见解是相当深刻的。鲁迅堪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代宗师,他以“首在立人,百事可举”的启蒙思想在反对封建礼教的斗争中冲锋陷阵,摇旗呐喊;他以独特的眼光在“病态的社会”选取独特的题材,通过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学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贡献一系列意蕴深厚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一批在中国文学画廊中熠熠生辉的典型人物形象。阅读鲁迅的《呐喊》和《彷徨》,我们看到了鲁迅塑造的他那个时代女性的一个相对完整的表现世界。这个世界是多侧面、多层次和立体的。相对于鲁迅对他所塑造的男性世界的关注,鲁迅在他的女性世界中饱含了更深的悲哀和忧伤,满注着深切的同情和希望。而且在那个时代,鲁迅对女性问题的文化批判和经济审视是超前的,从而说明了鲁迅在关注妇女、探索妇女问题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1 ]刘远峰校注.鲁迅自选集.武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 ]钱理群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3 ]牡丹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6页.[ 4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100页.[ 5 ]王璐撰.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2006

第四篇: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摘 要: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二是具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三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和写贫苦农民一样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以便更好地担当起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Summary:The novels written by Lu Xun in the image of the intellectual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First,the intellectnals were poisoned by the feudal education system,such as Kong Yiji and Chen Shicheng;Second,the modern intellectuals who had a desire to make progress and chang the requirements,such as Lv Weifu and Wei Lianshu;Third,the young personality who pursued the bourgeois of liberation after “5.4”Movement,such as Zi Jun and Juan Sheng and so on.We can see that Mr Lu wrote the weakness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intellectnals that were written in Lu Xu’s novels by analysing and researching the characters.Lu Xun criticized and sympathized the intellectuals ,the same as farmers.Lu Xu wished they could overcome these weaknesses and shortcomings in order to assume their mission given by history.关键词:鲁迅

小说

知识分子

形象

Key words: Lu Xun novel intellectuals figure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目 录

摘要..........................................................................................................2 关键词…………….………………………….…………...….……….….2 引言............................................................................................................4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4

二、鲁迅小说中三类知识分子形象….....................………............……5

三、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8

四、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11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阶级。在旧社会,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有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或极力为统治阶级效劳的知识分子,有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也有被压迫被剥削的知识分子。本身就是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是少数,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他们也是被侮辱与被伤害者,虽然由于知识分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处于较劳苦大众稍好的状况,但是,也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感,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统治和政治压迫就较之一般群众为烈。而知识分子对所遭迫害又感受格外深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多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塑造他们的形象,表现他们的生活,正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刻画“病态社会”,让人们看到这些被压迫和被剥削者的痛苦和不幸。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主要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而鲁迅先生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和写贫苦农民一样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以便更好地担当起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辗转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农民,另一类则是命途 3 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作者对这两类人物的态度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即认为他们都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现状,奋发努力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对于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刻画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努力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主要是批评。这种看法是否正确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符合鲁迅作品的实际呢?本文试图把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按照类型进行分类,通过人物形象的归纳分析,了解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以及人物形象背后的社会意义。

二、鲁迅小说中的三类知识分子形象

在鲁迅的小说中,真正以表现知识分子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在这些作品中,鲁迅主要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但他们的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第一类:封建祭品型。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是同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4 完全是旧式知识分子。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在人们的笑声中悄然地离开了人生的舞台。陈士成这个连续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也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诱下淹死在河里。

第二类:苟延残喘、自暴自弃型。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既受过封建教育的熏陶,又受过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他们对封建礼教制度具有反叛精神,曾经在不同程度上对封建势力作过斗争。但是,他们都比较脆弱,缺少韧性,终于被封建黑暗势力打垮,压碎。吕纬甫和魏连殳作为辛亥革命退潮后的个性主义者,他们“敏捷精悍”、“傲骨嶙峋”,因破除迷信“拔掉神像的胡子”,辩论“改革中国的办法”与人打架,甚至被作为“吃洋教”的“新党”而受人排斥。现在却变得“迂腐”和“孤独”,进而在灰色的生活中沉沦。第三类:无可奈何型。

《伤逝》中的子君、涓生诞生在“五四”运动的大潮中,一开始就受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洗礼,在新的形势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封建礼教冲击,追求着幸福的生活。但是,黑暗势力和现实环境终于压倒了他们的反抗和追求,给予他们的是毫不留情的打击。子君是 5 不得不回到她曾经勇敢地出走的家庭,最后是带着无限的凄怨悄然死去,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涓生虽然想奋翅高飞,也不过是寄希望于渺茫之中,到头来只落得悲哀和悔恨,饱尝这人生的可悲。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这么多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就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但它没有触动旧社会的根基,原有的社会问题并没有解决。即如孔乙己的生活出路问题,科举制的废除,取仕的道路完全断绝,他们就丧失了仅有的一点支持自己活下去的力量,然而孔乙己们的悲剧命运在辛亥革命之后毕竟并未成为过去,相反,还是当时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吕纬甫和魏连殳为的生活就更说明辛亥革命之后的问题,由于他们追随过革命,思想表现过于“特异”,因而遭到旧势力的报复。子君和涓生们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遭到了失败,感到了幻灭。他们发现,生活比预想的要更复杂得多,冷酷得多。事实上,“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仍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封建势力顽固地占据着政治舞台,广大人民群众仍处在军阀专制的奴役之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知识分子在当时也是和劳动人民一道受苦受难。鲁迅正是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知识分子问题的。他在小说创作中用和对待农民问题几乎相同的注意力来 6 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正是把知识分子生活当作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加以考察。

三、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

鲁迅对他所描写的知识分子究竟主要抱什么态度,是否如一些评论者所说的主要是批判或批评?

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鲁迅创作的用意和目的,他小说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对于涓生、子君、吕纬甫、魏连殳以至孔乙己等知识分子,鲁迅以他们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正象选中了阿Q、闰土、祥林嫂、七斤等贫苦农民一样,虽然对他们也有批评,但更多的是同情。

人物形象本身最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在《孔乙己》中,鲁迅一方面批评孔乙己懒惰酸腐,一方面也细致刻画了孔乙己纯真善良的性格,喜欢和孩子们玩耍,用指甲蘸了酒教酒店小伙计写字,分茴香豆给孩子吃。更主要的是他写了孔乙己的孤独,被人取笑,没有社会地位,写了他不得不以最末的手段(偷窃)来苟延残喘,并因此而惨遭毒打,终至无法活下去。《白光》中的陈士成,作者对他醉心仕途,对精神世界的渺小和可鄙,作了比对孔乙己更为严厉的批评,然而作品主要是告诉人们,陈士成的悲剧根源正和孔乙己一样是万恶的科举制度。作品结尾时,有一段关于万流湖里的浮尸的描写,表面上 7 十分客观冷静,实际上显示出作者对“病态社会”的愤懑和对死者的同情。

对吕纬甫和魏连殳,鲁迅的同情就更为明显,通过他们的遭遇来揭露、抨击黑暗社会的思想也更为明确。的确,吕纬甫到了中年,已经丧失了昔日的战斗意气。曾经受过民主和科学教育的他,为了敷衍母亲,竟不辞辛劳回到故乡给已死多年的小兄弟迁葬。吕纬甫的变化除了他本身的原因外,社会客观条件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么?作品写到吕纬甫虽然消沉,仍然清醒,“深知道自己之讨厌,连自己也讨厌”,这说明他内心的痛苦和矛盾。吕纬甫一些看来显得颓唐的话,表现了对现实的不平和不满。“你看我们那时候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这句话往往被人忽略,其实它不仅是了解吕纬甫思想性格的重要线索,也是作品主题思想的核心——作者是要通过吕纬甫的生活变化,对黑暗社会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抨击!

《孤独者》在风格上显得格外冷峻,魏连殳的结局比吕纬甫更凄惨,更令人战栗。这是否由于作者对小说主人公作了更多更严峻的批判呢?的确,鲁迅对魏连殳用自暴自弃的方式反抗旧势力,对他把自己的灵魂裹得严严实实,对他思想中的冷气,都是不以为然的。在鲁迅看来,这并不能触动旧社会的根基,相反只能白白地消耗自己。但鲁迅写这篇作品的目的也显然不是为了批判魏连殳,而是通过对他命运的描述,愤怒控诉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和蹂躏。他有意写魏连殳吐血,苦心描绘魏连殳死后的情景,让读者看到这个刚直正派的 8 知识分子是怎样被封建社会撕碎了肉体和灵魂!“在不妥贴的衣冠中”“很不妥贴地”躺在棺材里,魏连殳至死都和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很显然,作品提示出,魏连殳不是病死而是被人杀死的,凶手不是别人,就是他生活着的社会!鲁迅究竟要批判谁,抨击谁,不是再清楚不过吗?

至于子君和涓生,可以说无论从作品的基调和表现方式看,鲁迅都是在为他们说话,替他们控诉。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光。”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真正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鲁迅都是赞扬的。鲁迅对子君和涓生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也是很明显的。子君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她在建立起小家庭之后,便用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她至死未悟“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涓生虽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他最后抛开子君,要一个人去“开辟新的生路”,则未免有点自私。他的“悔恨和悲哀”,他的自责,正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批评。从整个作品看,从人物形象提示的全部意义看,作者的意图仍然是暴露和批判黑 9 暗的社会,抨击它摧残和迫害年轻一代知识分子,而主要不在批评涓生和子君。

综观鲁迅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他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确有所揭露,有所批评,那也正象他把贫苦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有所揭露和批判。其实,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既没有偏袒,也没有夸大,态度上也不是冷嘲热讽,而是把这些弱点和缺点放在适当的位置,本着爱护的精神,分析缺点的影响,危害及历史根源,并着重通过表现知识分子的不幸,来解剖他们生活的环境——“病态社会”,使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渊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四、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都刻画得深刻生动,有相当的典型性。他们都表现了巨大的社会意义,举其大者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们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其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遭遇和命运必然反映他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从孔乙己、吕纬甫、魏连殳到子君、涓生,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深深带着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印痕。毫无疑问,在历代封建社会,只要科举制度还被作为一种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而存在,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悲剧就不可避免。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性格和遭 10 遇带有辛亥革命前后近代动荡的中国社会的特点。丁举人的淫威固然说明了封建势力的猖獗,但孔乙己们的落魄也正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孔乙己和陈士成实际上成为了社会的赘疣,恰好表明他们所附着的肌体已经腐败。一句话,许许多多的孔乙己们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产物,从他们可以照见当时社会生活的情形。吕纬甫和魏连殳更是如此,他们思想性格中新与旧的矛盾,反抗与失败的痛苦,正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吕纬甫和魏连殳的民主思想和反抗要求,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我们看到,象吕纬甫,魏连殳这样一批知识分子是怎样具体地受到新思潮的影响。他们本来是应该推动中国社会向前迈进一步的。遗憾的是由于封建力量的顽固,也由于他们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中国社会经历一次小小地震后又一切恢复了原样。吕纬甫的颓唐,魏连殳的死亡,都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新旧思想斗争的激烈和严酷。今天我们读这样的作品,犹如身临其境,不但主人公的痛楚使我们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认清了一个社会。至于子君和涓生,通过他们,可以看到五四时期年轻一代和封建势力的斗争,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从各个方面把罪恶的手伸向它的叛逆者,以便最后使他们失败、屈服。毫不夸张地说,读鲁迅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

其次,作品告诉读者,不容知识分子的社会是没落的社会,折磨和摧残知识分子最厉害的是封建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他的上升阶段,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最大限度地剥削工人创 造的剩余价值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以使劳动生产得以继续和发展。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脑力劳动者。为了鼓励知识分子进行创造,以便吸取他们脑力劳动生产的成果,甚至给予知识分子比体力劳动者略为优厚的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能够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封建主义则不然,它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以一人或一家之利害为利害。为了维护其统治,对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人,采取各种各样的压制手段。特别是对待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比较有知识,能思想,这对专制独裁构成最大的威胁,统治者便采取能诱之以利禄则诱之,以把他们变成封建阶级的分子或奴才,对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实行严厉的思想统治,在精神上倍加摧残和打击,在生活上把他们逼向绝路。因此,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知识分子即脑力劳动者几乎不可能有正常的生活。这样一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也就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社会也日趋没落。鲁迅当时写小说,着意刻画知识分子形象,表现他们的不幸遭遇和生活,是否也作过这样的分析,今日不敢断言,但从他当时对封建社会的憎恶和深刻认识,从他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精神看,他是不可能不认识到这一点的。而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更是通过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

结 语

是的,鲁迅是伟大的。他最了解知识分子,既知道他们的长处,也知道他们的短处,既看到他们的不足,又看到他们的苦难。在鲁迅 12 看来,知识分子也和劳动人民一样,不是花鸟,有很多痛苦。在旧社会里,他们和劳动人民的处境是大体相同的。他没有在知识分子和劳动群众之间划一条鸿沟,而是认为他们“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了解到这一点,才能正确认识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才不至于过于强调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批评。

参考文献

1.沈欣《鲁迅研究新探》2005年5月研究出版社 2.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1999年9月岳麓书社 3.杜一白《鲁迅研究史稿》2000年4月辽宁大学出版社

4.吴子敏、徐迺翔、马良春编《鲁迅论文学与艺术》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5.靳邦杰、王世家编《中学语文课本鲁迅作品详解》1994年9月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鲁迅小说中修辞的妙用

鲁迅小说中修辞的妙用

周爱荣(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

摘 要:主要从词语锤炼、辞格运用方面,分析鲁迅先生小说的语言修辞艺术。论述鲁迅先生在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时,善于选择准确、鲜明、生动的词语,增强表达效果;采用多姿多彩,新颖别致的修辞方法,体现出精湛的语言艺术技巧。关键词:鲁迅小说;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辞格运用

长期以来,人们对鲁迅先生作品的深刻的思想性、体裁的多样性、人物的典型性以及语言的讽刺性等多方面的成就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在小说方面,尤其偏重于研究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笔者认为,鲁迅先生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语言大师、修辞巨匠,他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极具特色的语言修辞艺术。本文仅就其小说来探讨一下鲁迅先生的修辞艺术。

修辞讲究的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以取得最佳的语言表达效果。鲁迅先生的小说,无论是在词语的锤炼,还是辞格的运用上,都进行过精心选择和仔细推敲,收到了奇妙的表达效果,显示了他高超的语言修辞艺术。1 词语锤炼

词语的锤炼,古人叫做“炼字”。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最恰当的词语,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物。在这方面,鲁迅先生是有独到功夫的。他选用词语,既能体现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使语言表达精当贴切、简洁明晰、幽默风趣、含蓄深厚,又能体现用词的连贯性,力求配合得当,整体和谐,收到词义明确以外的其他效果,或增添新意,或附加色彩,或弦外有音,或陡增文采。如:

(1)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故乡》)

这里的“心情”指心境的感情状态而言,“心绪”则指心境的安定或紊乱而言。这是一组意义相近而又有差别的近义名词,不可互相替代。鲁迅先生这种把近义名词交互使用而又有区别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在使用动词方面,鲁迅先生尤其注意筛选最妥帖的词语,灵活多变,使作品增添文采。如:

(2)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3)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孔乙己》)

例(2)中的“排”字,用得精彩。那斯文郑重的付钱方法,暗示出孔乙己的拘谨迂腐。这个“排”字,写出了孔乙己个性化的神情和动作。而例(3)中的“摸”字,写出了孔乙己历经岁月沧桑已经临近生活的穷途末路。“摸出四文大钱”,准

确地写出了孔乙己的潦倒不堪、走投无路,预示了孔乙己悲惨的结局。

(4)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药》)

例(4)中的几个动词,把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康大叔的丑恶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揭露了他的丑恶面貌和贪婪本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像这样的例子,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不胜枚举。足见鲁迅先生善于运用恰当、准确的动词,表现人物的神情动作,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

鲁迅先生在用词上,十分注意词语的前后配合,整体呼应,更加增强了作品的修辞效果。

如:(5)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之事。(《孔乙己》)

上句中的“偷”(口语词)、“窃”(文言词)、“偷窃”(书面语词)是一组语体色彩不同的同义词。小店里的人们用“偷”取笑孔乙己,孔乙己则用“窃”辩解遮掩,故意做字面文章,似乎“窃”与“偷”不同。选用“窃”字一方面是为了描绘孔乙己不得已而辩解的窘态,另一方面也同他开口闭口“之乎者也”的性格特征相吻合,有力地表现出这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迂腐和可悲。而“偷”和“窃”连缀使用,既符合故事叙述人店小二略识文墨的身份,也对孔乙己的辩解起了点破的作用。“偷”、“窃”、“偷窃”三个同义词紧密配合,前后照应,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现了作品深厚的寓意。

(6)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社戏》)

“跳下”、“拔”、“陪”、“坐在”、“聚在”、“点开”、“一磕”、“退”、“出了”、“架起”、“一换”、“夹着”、“前进”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闷了一天的迅哥,和十几个少年傍晚坐船去赵庄时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又用“年幼的”、“较大的”、“潺潺的”、“碧绿的”、“飞一般”这些修饰语,把当时的情景、声音、色彩、速度等等一一描绘出来,有声有色,引人入胜。鲁迅先生不仅善于选用名词、动词、形容词,还善于恰当选用方言词、文言词、外来词和专门术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还善于运用叠词以及双声叠韵词、摹声词等,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辞格运用,精彩纷呈,新颖别致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修辞方法,这也是他的小说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原因。下面仅就他小说中所使用的一些主要修辞方法加以说明。2.1 比喻比喻,是人们常常用到的修辞方法。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不仅大量使用比喻,而且往往用得新奇巧妙,出神入化,收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在他的小说中,几乎篇篇都有比喻。单是《药》一文,就有十六处运用比喻。如:(1)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2)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来,夹袄也帖住了背心,两块肩胛骨高高突起,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药》)(3)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故乡》)例(1)用仿佛被无形的手向上提着颈的鸭子,来比喻踮着脚伸着脖,围在刑场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形象地反映了他们的愚昧和麻木。例(2)比喻新颖而又奇特,显示了作者特强的观察力。例(3)首先对杨二嫂进行具体的外貌描写,然后用一个比喻来刻画她的形象,鲜明而又生动。这三个比喻新颖而又贴切,使人过目不忘。2.2 借代运用借代,可以表达作者的爱憎,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引人联想,发人深思,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常常灵活运用这一修辞方法。如:(1)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2)“老栓,你有些不舒服吗?———你生病吗?”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驼背五少爷话还没完,突然闯进一个满脸横肉的人,„„“连剥下来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红眼睛原知道他家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药》)例(1)中的“短衣帮”指穷苦的劳动人民,“穿长衫的”指有钱的上层人物。这是用衣着特征来指代人。例(2)中的“花白胡子”、“红眼睛”、“驼背”,是以人的长相特征代替人。少爷养尊处优,不劳动,最容易驼背。牢头见钱眼红,用红眼睛来指代,一语双关,再恰当不过了。另外还用“满脸横肉的人”、“黑的人”等来指代刽子手,增强了读者对他憎恶的感觉。借代的运用,收到了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3)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一个翰林,„„(4)“滚出去!”洋先生扬起哭丧棒来了。(《阿Q正传》)例(3)“银桃子”是用事物的质地和形状来代替“柿油党”的徽章;“柿油党”是通过谐音来代替所谓的“自由党”。例(4)中的“哭丧棒”是指代假洋鬼子的所谓文明棍。这两例借代,表现了作者对“柿油党”和“假洋鬼子”的嘲讽之意、憎恶之情。

2.3 夸张鲁迅先生在作品中还善于通过夸张来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如:(1)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阿Q正传》)“拍的一声”跟“打在自己头上”本来是同时出现的。这里用超前夸张手法,使人先闻其声,使所描写的阿

Q的紧张心情显得更加逼真。(2)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一件小事》)例(2)运用对比性夸张,突出车夫高尚伟大的人格,反衬自己自私渺小的心灵。2.4 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鲁迅先生在作品中经常使用反复这一修辞格。如:(1)九斤老太虽然高寿,耳朵却还不很聋,但也没有听到孩子的话,仍旧自己说,“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伊又用劲说,“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说。„„„„九斤老太很不高兴地说,“一代不如一代,我是活够了。„„”(《**》)《**》这篇小说中,把“一代不如一代!”反复了八次。由于生活困顿,这位农家老太就产生了“一代不如一代”,今不如昔的烦恼和牢骚。反复的运用,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九斤老太这一消极慨叹的批判。(2)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地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比一天凉,看看将近初冬;„„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在《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最后几节,掌柜的四次提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三次分别是在中秋、年关、端午这样旧时商店结算清账时,一次是在孔乙己长久没来,突然再来时。这一反复,说明了几个问题:一是孔乙己已经穷困不堪,不能再保持原来“从不拖欠”的“好品行”了;二是掌柜的并不关心孔乙己的死活,除拿孔乙己当笑料外,只关心孔乙己拖欠下的酒钱;三是,从这一反复中更可看出孔乙己的可悲命运和惨痛结局。2.5 婉曲婉曲,在鲁迅先生的杂文中用了很多。在小说中,为了更好地表达主旨,刻画人物,作者也恰当地运用婉曲这一修辞方法。如:(1)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狂人日记》)作者借狂人之口,呼吁人们要尽快改变几千年“人吃人”的封建历史,不要再让那些孩子遭受吃人或被吃的境遇。“救救孩子”这一激情的呼喊,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社会寄予无限的希望,结尾深沉而有力。(2)“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洁地说。“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问。“老了”“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祝福》)祥林嫂在大过年的时候死了,鲁四老爷认为非常不吉利,就很气愤。所以,短工在回答问话时,就有意用曲折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含蓄委婉,避讳得体,既符合语境,又符合人物身份。2.6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从而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得更加集中、更加鲜明突出。鲁迅先生常常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如:(1)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这来的便是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

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单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故乡》)作者通过对眼前的和二十年前的闰土的外貌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和兵、匪、官、绅的种种困扰,使得他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了历尽沧桑心态麻木的木偶人。对此,作者感到非常悲哀,对闰土表现了无限同情和怜悯。(2)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驶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坐着酒船的文人,诗兴大发,赞赏“无思无虑”的“田家乐”;而事实上,农民吃的是乌黑的干菜,松花黄的米饭,捧着十六个补丁的破饭碗,怀着无尽的烦恼和恐惧。文豪赞赏的“田家乐”,正反衬出当时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说不尽的“田家苦”。在《一件小事》中,作者通篇运用对比手法。“一件小事”和“国家大事”的对比,突出“一件小事”意义并不“小”;“我”和车夫的对比,突出车夫的高大和“我”的渺小;“我”在“一件小事”发生前后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突出了“我”自新的决心和自我改造的勇气。2.7 警策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常常运用警策,表达深刻的哲理。如:(1)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2)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也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例(1)中狂人的话,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几千年中国封建历史的本来面目,辛辣地讽刺了一切统治者的凶残本质。有人说,在《狂人日记》中,作者让狂人宣泄出许多清醒深刻的政治诗似的警句,是为了直接控诉封建主义的罪恶。例(2)是《故乡》的结尾,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所以成为格言。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这句话不知激励了多少有志青年和革命者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像这些富有深刻哲理性的语言,只有鲁迅先生才能写得出。(下转第99页)39周爱荣:鲁迅小说中修辞的妙用.此外,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还有比拟、双关、回环、顶真、拈连、仿词、反问、反语等修辞方法,有时,还有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限于篇幅,此处不再一一论列。总之,鲁迅先生的小说,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起来,为我们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语言修辞艺术,也显示了先生高超的语言修辞艺术造诣。

参考文献:

[1] 鲁迅小说·呐喊[M].漓江出版社,1999.[2] 鲁迅小说·彷徨[M].漓江出版社,1999.[3] 陆文蔚.鲁迅作品的修辞艺术[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4]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郭正元.《狂人日记》新探[A].现当代作家作品论[C].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

下载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鲁迅小说中月亮意向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特征,大致可分为:命运悲惨的女性、自发反抗的女性、新旧夹缝中的......

    关于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所描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分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的旧......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精选五篇)

    目录 论文提要、关键字……………………………….2 论文正文: 一、为封建科举制度牺牲的知识分子形象„„3-5 二、 维护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5-6 三、 被扼杀在萌......

    鲁迅小说中几个人物的生命意义

    鲁迅小说中几个人物的生命意义 萧红一次对聂绀弩谈起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人物形象时说;‚有的也曾经是自觉的知识分子,但处境却压迫着他,使他变成听天由命不知怎好,也无论怎样......

    浅谈鲁迅小说中阿Q的人物形象

    浅谈鲁迅小说中阿Q的人物形象——读《阿Q正传》有感《阿Q正传》写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鲁迅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是想“写......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最新)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2......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论鲁迅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第一个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人。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蹇先艾叙述过贵州,斐文中关心着榆关......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系别: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年级:05级专接本 姓名:李勇勇 导师:王国洪 一。选题的意义和国外的研究情况: 1,选题的意义: “鲁迅身为中国的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