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经中的赋比兴
诗经中的爱情诗
《郑风·溱洧》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篇。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
《邶风·静女》更是把当时青年男女在一起时的那种天真活泼、相互逗趣的情景写得活龙活现。一个故意逗惹,一个语带双关的凑趣,其开朗的性格,深厚的感情,愉快的情绪,跃然纸上。
《卫风·木瓜》带有明显的男女欢会色彩,一是互赠定情物,表示相互爱慕,一是邀歌对唱,借以表白心迹。
《周南·关雎》就是一首炽热感人的情歌。一位男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醒时梦中不能忘怀,而又无法追求到。面对悠悠的河水,目迎水流中浮动的荇菜,姑娘美丽的身影时时闪现在眼前,这更增添了他的痛苦,以致出现了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协谐欢乐的婚后生活。
《召南·摽有梅》是少女在采梅子时的动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爱情的热切心声;
《郑风·褰裳》则是一首以性占有为唯一目的的情诗,女主人带着满足自己性欲的公开企图,简单而直接地要求心爱的男子和自己幽会。
《周南·汝坟》第一章代借枝来表示自己的性饥渴,公开表达“我要找寻配偶”的意图,表现的是《诗经》独有的高度人文关怀,率直大胆的内涵实则是对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是在追求自己生命性灵的完整。
《郑风·野有蔓草》叙写一对男女不期而遇的欢乐:原本是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只因气质和形象的吸引,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促成他们结合的因素单纯而直接,激励他们生命叠合的仅仅是对“有美”之“美”的情感直觉,一许“清扬婉兮”的惊心动魄的感觉,将对异性的渴望确证为生命对人性真谛的追求,在瓦解和荡散了一切世俗杂念的同时,也使此处的“邂逅”两性血肉关系化生为性灵的合一。
《卫风 淇奥》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
《邶风 静女》描写男女幽会: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个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情人既来,并以彤管、茅荑相赠,他珍惜玩摩,爱不释手,并不是这礼物有什么特别,而是因为美人所赠,主人公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真挚。虽然都是通过男子表现对于爱情的甜蜜与酸涩,但是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当时女子对于爱情同样是有着美好期盼的。
自由恋爱渐渐受到家庭等各方面的束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迫使许多人不能与心上人结为爱侣,其中失落与心酸,谁能道尽说完!
《郑风 将仲子》里的这位女主人公害怕的也正是这些礼教。“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对于仲子的爱和父母、诸兄及国人之言成为少女心中纠缠不清的矛盾,一边是自己所爱的人,另一边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怎么办呢?几多愁苦,几多矛盾,少女的心事又怎能说清呢?
《鄘风 柏舟》,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个女子如此顽强地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表现出她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女性追求恋爱自由、自由婚姻的迫切愿望。
又很多诗细腻地描写出思念情人的忧郁苦闷心理。如《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中女子怀念远方的爱人,在采卷耳时心里想的都是他,以致采了许久那个箩筐都没填满。
又如《郑风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里面就含有对情人的埋怨与不满。还有《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情人不理会她,使她寝食难安。
《郑风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写的则是见到情人时的欣喜心情,可见思念之深之切!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写的是单相思,对于所爱的人,可望而不可即,几多愁苦,几多思念!
思念妻子或丈夫的诗也是情深意切,于朴实的语言中透露出那种深厚缠绵的感情。
《邶风 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们花前月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离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卫风 伯兮》写了一位女子自从丈夫别后,无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苦不堪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总是让有情的人们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诗经》中也有不少是祝贺新婚女子的,如《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首诗轻快活泼,诗人热情地赞美新娘,并祝她婚后生活幸福。
第二篇:谈谈比兴手法在诗经和楚辞中的运用
谈谈比兴手法在诗经和楚辞中的运用
《诗经》中的“比”是比喻、比拟、类比,可以说是一种修辞方式。它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有某些相似之处来打比方,使所描写的人物、事物更加形象生动,从而使作者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充分。如《卫风.硕人》描写庄公夫人的美丽就连用了几个比喻来形容她的手、肤、齿、眉毛,使她的容貌更有可感性,更鲜明,更动人。再如《魏风.硕鼠》中将剥削者比喻为白吃粮食的大老鼠;《邶风.新台》把荒淫的卫庄公比作令人讨厌的癞蛤蟆,强烈地表现出人民对他的憎恶感情;《豳风.鸱鸮》中将摧残迫害自己的压迫者比喻为猫头鹰;《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刘勰指出《诗经》用“比”用得好的例子:故金锡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螟蛉以类教诲,蜩螗以写号呼,濣衣以拟心忧,卷席以方志周,凡斯切象,皆比兴也。
“兴”也常常称为“起兴”。它通常是先借别的事物或景象,用以引入所要描写和歌颂的事物。如《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先言”,是“他物”,与“所咏之词”“窈窕淑女”以下的内容是不同的事物,而“窈窕淑女”以下的内容是由“关关雎鸠”两句“引起”的,因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兴”的表达方式。再如《周南.桃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兴”,引起“之子于归,宜其家室”;《秦风.黄鸟》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是“兴”,引起后面子车氏兄弟随秦穆公殉葬的内容;《阵风.泽陂》的“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是“兴”,引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秦风.蒹葭》以蒹葭和白露开始,看似写景,实则起兴,巧妙地渲染气氛,从而表达作者的追慕和思念之情。
而在《楚辞》中,比兴手法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变得更为丰富复杂,互相关联,且流动发展,具有象征意义且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其中以《离骚》最为突出,如: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诸如思想的自修,人格的高尚,志行的芳洁,以及国家的治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以人们熟悉的饮食、服饰、芳草、车马等表现;再者,作者以香草美人自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嫉贤,以求媒比求通楚王的人,以婚约比君臣遇合;以驾车马比治理国家等等,使得情感具有更具体的附着和寄托,从而抒发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思想感情。再如《哀郢》中诗人写到连鸟儿都爱故林,狐狸死了都朝着故山,更何况作为万物的灵长——人类,诗人以动物自喻,表达了自己永恒的爱国精神;《橘颂》中以橘树为题,赋予了它正直、坚定、高尚等人的品格和精神,作者借物喻己,表现身为楚国高级贵族的不同流俗、品格高尚、才能卓异,为独立南方的楚国辉煌历史而自豪。
由此看来,比兴手法在《诗经》和《楚辞》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加强了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我国古代诗歌有着无限的魅力。
但比兴手法就仅仅停留在古代的诗歌上面吗?可想而知,比兴手法没有停滞,它逐渐发展成为所谓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传统并且沿用至今,在后世生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第一,在写作中,以比兴手法精彩开头,先声夺人,引人关注。如:话题“忘记与铭记”有人写: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天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由此看来,我们在日常的写作中通过比兴增强文章的美感和深度。
第二,在现如今民歌和艺术歌曲的歌词中,采用比兴手法创作,清新、富有文学韵味。如:黄梅戏《天仙配》中: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歌中以事物做比入题,使形象性和感染力更强。我不得要说像这样的民歌中,运用比兴,可以使歌词音节和谐,更好地和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结合,做到声情并茂。那么像现在的流行歌曲,那些作词者也不妨汲取其精华,增强词的深度,让人觉得不是那么的庸俗。
第三,在中国画写意精神的阐释中,我们知道,比兴手法作为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也就自然被画家运用到笔墨的精神赋予和意态之中了。所以说从图画的布白和局控中,我们便可以参悟到作者的性格特质和精神意蕴。像我们熟知的“梅兰竹菊”,它们已不是简单的植物了,而是被作者看作是四君子,被赋予了高尚的品质。
第四,在广告语的设计中,我们也会运用到比兴手法。
其实我们生活中运用比兴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我们之所以运用比兴手法,关键就在于运用比兴手法,我们可以增强事物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三篇:谈比兴之《诗经》、《离骚》的魅力
谈比兴之《诗经》、《离骚》的魅力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开始出现于《诗经》。对这些表现手法加以总结,概括为“比”“兴”这两个名词,《诗·大序》在论述了诗歌的产生和社会作用以后,接着就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诗·大序》)
这“六义”在《周礼·大师》中也同样提到,称为“六诗”。实际上,它所包含的是两个范畴,风、雅、颂是按音乐性质而作的分类,而赋、比、兴则是按表现方法、表现技巧所作的分类。
至于比、兴,历来的解释既纷纭,又复杂,但追本溯源,都是从东汉两位姓郑的大经学家郑众、郑玄的说法中派生出来的。在《周礼·大师》注中,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郑玄说:比,见今之失,次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很显然,郑玄的解释是对孔子“兴、观、群、怨”说的误解,也是汉人解经牵强比附,把一切都扯到政治上去的老毛病,而且他的理论和实践又互相打架。比如《王风·扬之水》,郑玄说这是“兴”,比喻周平王的“政教烦急”,恩泽不及于百姓。先不管诗的本身是否能这样解释,但照郑玄的理解,明明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的“比”,又如何就变成了“兴”呢?然而郑玄这条自相矛盾的意见却影响深远。连刘勰这样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家也未能出其窠臼,《文心雕龙》中专门有一篇《比兴》,通篇都是讲比兴的技巧,一开头给比兴下了定义说:“比显而兴隐。……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似乎同意郑众的意见,但紧接着一转,“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托讽(劝喻)”,唱的依然是郑玄的老调子。刘勰以后也陆续有不少解释,但大多隔靴搔痒,没有说到要害。一直到朱熹的《诗集传》,才对比、兴下了比较切合实际的定义: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这两种解释不仅完全撇开了郑玄,而且比郑众要周密明快。
《说文·舁部》:“兴,起也。”引申一下,就有发生、发动、兴起的意思,先秦古籍如《论语》、《左传》、《吕氏春秋》等中间的兴字大多应该作这样的理解。清朝人姚际恒:“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诗经通论》)先说“比”。钱锺书先生说:“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所指对象)同而旨(符号所指的意义)则异;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管锥编》第一册)他解释说:“同此事物,援为比喻,或以褒,或以贬,或示喜,或示恶,词气迥异。”此外,比有局部之比,有整体之比。局部之比,是一般的修辞格,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整体的比,即整篇用事物作为比喻,这在《诗经》中篇目不多,但值得重视,如《豳风・鸱》:“鸱鸱,既取我子,无毁我室!”全篇借一只母鸟的口吻,诉说其一家遭受猫头鹰迫害的经过,古说是为周公辅助成王而作。其表现手法,朱熹说:“比也,为鸟言以自比也。”这是一首禽言诗,因其整体用比,也称为比体诗,实际上用的是寄托象征的手法,所以,这类比已经含有兴的功能了。
再说“兴”。兴在甲骨文、金文中是群体合力向上举物之象。兴又有比喻义,和比相沟通,故郑玄注《周礼》、颜师古注《汉书》,谓兴是“以善物喻善事”、“谓比喻也”。将这两层意义合而为一,则产生了启发联想这一含义,孔颖达《毛诗正义》:“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此“起”通“启”,有启发义。《论语・八佾》:“起予者商也!然后可与言《诗》已矣。”这里的“起”,就有“启发”的意思。用这一义解说兴的学者,如李仲蒙:“触物以起情,谓之兴。”(引自胡寅《与李叔易书》,《斐然集》卷十八)陈奂:“盖言兴而比已寓焉矣。”(《诗毛氏传疏》注《诗经・王风・葛》)所以兴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作为歌曲的引子,引起所咏之词,其次还有启发、诱发联想的作用。
《诗经》中的比喻方法,已经相当多样化,有的专家把它分成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对喻、详喻等等。大致来说,《诗经》中的比有两种情况。第一种通篇是比,例如《魏风·硕鼠》、《豳风·鸱鸮》,以硕鼠比剥削者,以鸱鸮比强暴者。这类作品不多,它类似于寓言诗,无须多说。要说的是第二种情况,就是个别的、局部的比喻。一般来说,这种比喻在使用的喻体之前,往往加上“如”、“若”、“犹”或者否定的“匪”字,明确地表明这里是在用比。从手法上来说,可以认为这是比喻的技巧还处在初级阶段的表现。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诗人所使用的喻体,往往贴切而新颖,譬如常常为人称道的《卫风·硕人》便是一例。这首诗形容那位大美人卫侯夫人庄姜: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同样是形容白而且嫩,一连使用了四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而且无不恰当自然。这一串比喻,对后代的文艺创作影响极为深广,几乎成了描写美人的一个套子。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在现场看到茂盛的桃枝、艳丽的桃花,自然而然联想到新娘的青春美貌、婚礼的热闹喜庆场面。而桃树开花(“灼灼其华”)、结实(“有蕡其实”)、枝繁叶茂(“其叶蓁蓁”),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出嫁后多子多孙、家庭幸福昌盛的良好祝愿。诗人触物起兴,兴句与所咏之词通过艺术联想前后相承。
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提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 赵沛霖先生在《兴的源起》一书中认为,兴起源的实质是宗教观念内容向艺术形式积淀的结果。首先是客观自然物象被神化,被赋予一定的观念意义。在物象与有关的观念内容之间产生习惯性联想,从诗歌的角度看,这种联想就是原始兴象。”
按照朱熹的说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将“比兴”解释为:“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兴主要具有宗教观念内容,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里的兴,指人的联想能力,而人的联想能力就是从自然界的鸟兽草木感发产生的。
清代诗学理论中寄托理论特盛,如叶燮说:“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离骚经序》)《原诗・内篇下》)叶的弟子沈德潜说:“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说诗语》)寄托是一种借托客观事物,以隐喻构成艺术形象,从而诱发读者产生超越艺术形象表层意义的更深刻的想像和联想,指向更普遍、更本质的深层意蕴的特殊表现手法。《周易》中就提出:“比物连类”,“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晚清词论家陈庭焯,把寄托称为“兴”,他认为其特征是:
“所谓兴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极虚极活,极沉极郁,若远若近,可喻不可喻,反复缠绵,都归忠厚。
《离骚》的比兴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是虚构,是想像之辞。“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中 “苍梧”、“县圃 ”、“ 羲和”、“崦嵫”、“咸池”、“ 扶桑”、“若木”全是神话里的地名人事,整个场景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完全是诗人自己的想象,是虚构。望舒先驱,飞廉奔属,凤鸟飞腾,日以继夜,梦幻般神奇的一次远行,表现了诗人心情急切地要去向上天诉说衷情。而在这些神圣形象的支持下,屈原的形象显得如此高大辉煌。显出了诗人对自己信念的执著,表现了对世俗的蔑视。诗人运用的梦幻虚构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塑造的自我形象,是抒发感情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诗人对传统比兴手法的重大发展。
《诗经》在文学创作上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比”“兴”的基本手法。楚辞中屈原的《离骚》最具代表性,后来的宋玉,景差、唐勒等人都是屈子的学生,汉代的作品也只是对其作品的拟作。“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古人用金相玉质形象地说明了离骚的经典性。《诗经》和《楚辞》并称“风骚”,同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文学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唐诗宋词以及后期的文学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次使用文献:
《诗·大序》、《周易》、《说诗语》、《离骚经序》、《原诗・内篇下》、《论语・阳货》《楚辞章句》、《兴的源起》、《与李叔易书》、《斐然集》卷
十八、《文心雕龙·比兴》、《说文·舁部》、《周礼·大师》、《管锥编》第一册
第四篇:论诗经的比兴手法与朦胧诗艺术
论诗经的比兴手法与朦胧
诗艺术
2017-3-1
目录
论诗经的比兴手法与朦胧诗艺术...........................................................................................2 摘要:.......................................................................................................................................2 关键词:...................................................................................................................................2 1.诗经...................................................................................................................................2 1.1诗经简述........................................................................................................................2 1.2诗经中的表现手法........................................................................................................2 1.1.1赋............................................................................................................................2 1.1.2比............................................................................................................................3 1.1.3兴............................................................................................................................3 1.3“赋”“比”“兴”的运用.........................................................................................3 2 朦胧诗...................................................................................................................................4 2.1什么是朦胧诗................................................................................................................4 2.2 朦胧诗的艺术特征.......................................................................................................4 3 诗经与“朦胧诗”...............................................................................................................5 4 结语.......................................................................................................................................6 参考文献:...............................................................................................................................6
论诗经的比兴手法与朦胧诗艺术
摘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它大量地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获得了显著的艺术效果,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现代朦胧诗。
关键词:
诗经 朦胧诗 比兴手法 艺术特征
1.1.1诗经简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它大量地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获得了显著的艺术效果,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现代朦胧诗。诗经
1.2诗经中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我国传统的诗法,是形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1.1.1赋
直陈其事。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诗经中大多数文章都运用了这种手法。如:小雅中的采薇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但写的形象鲜明,而且通过情景对称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1.1.2比
顾名思义上打比方,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典型篇章便是《魏风硕鼠》中利用“硕鼠”形象深刻揭示了阶级寄生虫的本质。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要用比呢?运用比拟表达喜爱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给人亲切之感;用它表现丑恶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毕露,给人厌恶之感。总体来说,《诗经》中运用“赋、比、兴”的手法是相当成功的。1.1.3兴
起兴,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章诗的开头。先让我们来看一首诗。《风雨》中运用兴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悔,鸡鸣不已。”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要写的内容,而要先言他物呢?通过对《诗经》的研究,有些诗中的兴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风雨》写的是在傍晚时节,外面下班着小雨,刮着风,女主人公正在思念着自己的夫君,此时,听见了外面的鸡鸣声。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相思、愁怅之情。兴在这里就起到了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深抒情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诗中的兴没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与下文也没有什么联系。例如,《黄鸟》的“交交黄鸟,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等,使诗中人物更形象。
1.3“赋”“比”“兴”的运用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朦胧诗
2.1什么是朦胧诗
朦胧诗是一种诗意的概念,它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又称新诗潮诗歌。由于它在艺术形式上具有更为普遍的象征性,带有朦胧性和模糊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2.2 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的潮,在最初就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诗歌的审美特征。在诗作中大量存在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表达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艺术大量运用,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意的想象。
朦胧诗作为新诗潮的产物,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其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于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索意识和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三是对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变了传统诗歌简单地描述“现实”的传统方式,将探索生命作为诗歌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朦胧诗”的兴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茁壮成长。
受当时时代的影响,文学艺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产生了十年的断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经过长时间的“冰川”冻结后,灵感像决口的河堤,从冰缝里迸发出来,为“朦胧诗”提供了广阔诗意空间,朦胧诗人们于是纷纷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用力的向世界抛出,用心中的感受去绘出一副关于内心情感的画卷。勇气泛滥于每个字间的情感、抛弃了古老的简单叙述的诗法,避免了诗歌描写现实生活的千篇一律,将现代诗歌的意象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们对人生、社会、自我进行思考和感悟,他们通过运用特别的意向语言,为当时干旱已久的诗歌土地下了一场倾盆的大雨,让诗歌文学重新焕发了勃勃的生机。如顾城的《一代人》写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作者通过表现黑暗与光明这两种极端,将“黑夜”、“眼睛”、“光明”等实物名词加上定性的动词和形容词后形成了一组组语言表达简洁而潜台词又十分丰富的意象画面,并且把它们集中排列,就象电影的蒙太奇一样,尽管这些生活现象表面上看来互不相干,可在整体内涵上又如此的丰富和谐,让每个初读此诗的人都内心为之一颤。诗经与“朦胧诗”
“朦胧”(ambiguity,又译“模糊”、“晦涩”和“含混”等)是一个本体论范畴。其实朦胧诗的晦涩在当今是广受受争议的。个人看来,其实并不然。朦胧诗运用比兴手法,是借鉴诗经,并没有什么大不同,只要仔细的去考察这些意象代表的意思,整首诗歌每一个意象连贯起来读,其内涵自然明了。燕卜荪指出,“伟大的诗歌在描写具体的事物时,总是表达出一种普通的情感,总是吸引人们探索人类经验深入的奥妙,这种奥妙越是不可名状,其存在便越不可否认。”也就是说,优秀的诗作所表达的东西都是不可名状的,但是在这种模糊的范围中,总是会不经意间触动读者,这种情感的感觉用清晰明确的语言根本无法将其表达出来,只有用朦胧的语言,才能引导人们去触碰语言之外的那些东西。而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很多正是以朦胧去表现。
如《蒹葭》这首诗,作为诗经中运用“朦胧”的典型,全诗写得幽幽传神、烟水迷蒙,在朦胧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的美感。吟诗人的身份是朦胧的,我们甚至不能知道是男是女,其一切都只能任由读者去思考。“伊人”面目是模糊的,诗人通过对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的描写,通过追求者那强烈、执着的感情的描写,或通过美丽幽幽的环境去烘托折射。“伊人”所在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有国画式“大泼墨”写意的感觉,烟波朦胧,人在何方?“宛在”,更是不能确定的游移之词,诗人在河畔伫立翘首,心思穿透薄雾与芦苇,凝视水的“一方”伊人所居之地,给人以雾中花的感觉,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到底是诗人亲眼所观,还是“心见”都很难说,确乎难于实指而不可捉摸。至于这位追求者的感情、心态,作品也一字未提,我们说他(她)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望等等,都是我们读者的感悟、分析,其实作品本身并未作清楚的交代,迷离仿佛,任读者自己去领悟。还有主题的多义性,也体现了该诗的朦胧美。
诗经中的“朦胧”,与当代朦胧诗的“朦胧”实属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朦胧诗自古便有,朦胧诗也不是一种庞大的艺术潮流,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那样,成为诗歌文学史上的主要背景。朦胧诗只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艺术样式。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据说,孔子编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过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话虽夸张,但也立下了传统:文艺是传道的工具。诗歌在传统上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所不同的只在表现方式上。由于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带来的心灵感受复杂化,由于哲学意识的全方位渗透,朦胧诗空间意指的文本结构开始复活。朦胧诗与诗经在思维结构上也有很多相似。朦胧诗摈弃了直白浅露的艺术表达而追求朦胧迷离、含蓄幽深之美。其意象化,扬弃具象化直述,以繁复意象传达心绪,意象的自由迭加,形成意象的多义性阐释;象征性,以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比拟或暗示不可感知的抽象事物,使诗歌的意象具有隐喻性而带来含蓄美;跳跃性,按照诗人情感的流向和想象的逻辑来安排时空秩序,造成诗歌结构的流动跳跃。正如诗经以比兴的手法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运用联想和想象,将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起,用虚实互相生发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这最终勾画出一幅即模糊又生动的画卷。结语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作为一种文字的存在形式,它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无论是几千年前的《诗经》或是当代“朦胧诗”。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是需要不断熔铸质量,不断拓展境界的,而诗歌作为文学中表现意境最佳的方式正好具有丰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作用。所以作为当代有为知识青年,我们应当主动去认识去理解诗歌,去体会“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的脱俗风采,去感受“琴瑟在御,岁月静好”的温馨美好,去思考“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的淡淡忧愁„„
参考文献:
[1] 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5-28页 [2] 袁愈译诗,唐莫尧注释:《诗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3] 盛广智译注:《诗经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月。[4]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
[5] 李幼奇.:《朦胧诗的意象化语体及其诗学价值》,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6] 禹明华:《朦胧诗.中国当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先驱》,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年9月。
第五篇:运用赋比兴写好文章的作文开头《作文成功之路
厦门市直属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论文汇编
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写好文章开头
——由《诗经》引发的思考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周敏帅
摘要:文章开头是整篇文章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好的开头是写作成功的一半,对于下文故事的开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引导读者读完全文起到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文章要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而“凤头”就是指文章的开头,意思是开头一定要语言简洁、优美、抓人眼球。翻开距今三千年的《诗经》,诗中对赋比兴的运用也许会给爱好写作的人写好文章开头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当然,文章不管如何开头,都要为正文故事的开展和主题的阐释起到领起和铺垫的作用。但是,写作更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不能单单考虑开头而忽略了文章整体构思和对主体的细节描述。
关键词:赋比兴 文章开头 方法举例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如何写好作文开头一直困扰着大家,那么怎样能够先声夺人,快速抓住读者的心呢?大家都知道《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以语言优美,叙事生动见长。那么,我们不妨翻开距今三千年的《诗经》,去借鉴学习。其“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一直是古今学者不断研究和发展的对象。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还提出今人无论作文写诗,都离不开运用表现手法,而赋、比、兴正属于其中主要方法。
对赋、比、兴的解读、探析不断地发展变化,但是一切都是为我们的写作服务的。因此,今天我们翻过文学的发展历史,单单选取利于我们学习、理解的观点,分别看看“赋、比、兴”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大家是如何在写作中使用的。
一、开门见山,抓眼球——赋
所谓“赋”,即平铺直叙,铺陈、排比。“叙物”在铺陈其事的同时,和言情结合起来,将作者的情感与所写之物描写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在叙事类文章中,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快速抓住读者眼球,直截了当切入文章。例如:《卫风·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意思是“有个农家的男青年,看上了一个女孩儿,于是怀抱着布匹来换丝绸。其实他的目的不是真的来换丝绸,而是找个机会来谈婚事。”本诗的开头,就是用赋的手法来记叙两位主人公是如何开始恋爱的。那么,运用这种叙述的手法就成功的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使故事非常的生活、真实,作者的娓娓道来的话语让读者很愿意往下看。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由一个织布的场景,引出主人公木兰,可是此时主人公却停下来手中的活,不再织布而是发出了声声叹息,从而引出了下文与父母的对话,从而展开故事,得知了木兰停机叹息的原因和顾虑“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杜甫的《石壕吏》中,开篇便写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开门见山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又交代了老翁逃跑的原因。
厦门市直属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论文汇编
这样简短的寥寥数字,激起了读者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要抓人呢?而且还是晚上抓,怎么不白天抓人呢?老翁到底犯了什么罪?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为后文主题的揭示埋下了伏笔。
那么,如果大家学会了这种开头的方式,是不是也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呢?
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开头是这样写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开篇三言两语就清楚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语言简洁,叙事直接。
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篇写道:“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直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后文的发展设置了一个故事背景,同时读者也快速的了解到了院子的来龙去脉。
那么,假如我们仿照《桃花源记》的写法写自己的家,我们就可以用陶渊明写“武陵人”的方式,这样说:“我家里有几个人,我家住在哪里”;或者用鲁迅写“百草园”的方式,直接写:“我们家住在一个小县城里,据说这里出过许多位娘娘,后来为了修路,将这乌龙山的脖子挖断了,破坏了风水,后来便衰落了下来„„”。
除此之外,赋的另外一种形式——排比已经成为写作中最常用的开头方式,同样我们在写自己家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家,是出门前爱人送到手中的一壶热水;家,是进门后孩子蹦跳着贴进怀中的一张笑脸;家,是餐桌上冒着热气的一顿粗茶淡饭;家,是床头灯辉映下透着甜蜜的一张双人床„„”
当然,在写人类文章同样可以采用这样铺陈的方式,点出文章的核心人物。
例如: 如朱自清《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头一下子就点出了文章以“背影”为线索父亲。
同样的,你可以写:“我的父亲是个繁忙的公交车司机,我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在公交站点等车回家时,透过车窗与他相视一笑,然后各奔东西„„”
通过以上的举例,我们应该明白赋的作用,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让读者快速进入文章,了解故事梗概。
二、以此例彼,显文采——比
所谓“比”,即类比、比喻(历史原因,对于比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两种分歧意见,即:比喻和类比,因为众口不一,此处不多解释。)是写作中最基本的手法,运用的已经非常普遍。
此外,“比”的另一个好处是,将多个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便于人们对比思考,有利于人们展开联想和想象。而且,用来作比的喻体相对于本体而言都会比较生动、具体,易于人们理解,能够更好地突出所述事物的特点,对主题的阐释和正文的阐述更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例如: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开头,通过“山”和“水”来类比自己的陋室因为他的存在就不觉得简陋,进而得出“何陋之有”的结论,彰显出自己的品德高尚。
例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用“晋陶渊明独爱菊”写出陶渊明的爱好的同时,又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来类比自己的志趣,和名人自旷更显出自己品味的高雅。
厦门市直属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论文汇编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与徐公比美,邹忌在自己妻、妾、客的赞美之词中迷失了自我,后来邹忌对三人的言辞进行分析,得出自己受到蒙蔽的原因。进而由己及君,阐述君王亦是因为下属的有求于他、畏惧于他而不敢说出真话。行文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通过类比,很好的阐释了其中的道理,极具说服力,不可谓不精彩。
除了用类比这种形式开头以外,“比”还有另外一种形式——比喻。这种例子无论在古文中还是现代文中都更为常见。
例如:《诗经》中的《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例如:在迟子建的《黄鸡白酒》中第一章《红蓝线》的开篇这样写道“哈尔滨这座城,能气死卖胭脂的吧。长冬一来,寒风就幻化成一团团粉扑,将姑娘们的脸颊涂红了。那些八九十岁的老人,闻着霜的味道,就开始“猫冬”了。”通过比喻,哈尔滨的寒冷在姑娘的脸上和老人的鼻子上找到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天气的寒冷的同时,为后文写老人们身体弱,怕冷几乎不出屋描绘了一个恰当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为叙事设置了一个冬日的故事背景,紧接着为一个不怕寒冷的老人——春婆婆的出场做了铺垫。由此读者会联想到,这个活过九十的春婆婆到底是何许人也?自然而然的就将故事读下去了。这个文例刚好印证了清人黄生的写景原则,即写景包含比兴成分,在比喻的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遐想。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拓展文本厚度。在写人的文章中如果能用好此种写法,定能抓住读者的心。
那么,我们还是以“家”为话题开头,你就可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家是那一团炉火,大家围坐在一起就有说不出的温暖;家是母亲的叮咛,永远环绕在耳畔;家是父亲背我上学的脊背,宽厚而安全;家是参天大树的根,无论枝叶多高,也要回到你的身畔。”
通过以上的举例,我们应该明白比的作用,即:以此物例彼物,文章中描绘的事物并不是作者真正要讲述的对象,而是比喻的方法,来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以及思想感情。
三、活泼委婉,引联想——兴
所谓“兴”,又叫起兴。就是托物起兴,先言其他,然后通过一个事物引发联想,引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对某个事物的观点看法、情感思想等。
通俗地讲,就是先兜个圈子,讲一个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事以后,再通过先前所讲之事引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在《诗经》当中这种做法也比较常见,作者往往为了咏叹某物,先谈及其它事物并由此引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关雌》这首诗先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将两只水鸟成双入对地出没于水泊中的沙洲上嬉戏觅食,和鸣求爱的情景展现在我们面前,先把大家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再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主题,写出君子与淑女的爱情。雎鸠自古以来不仅是忠贞守信、有情有义的典范,而且还是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的象征。由此鸟的象征意义自然地与男女之间美好的爱情联系起来。这种开头让人印象尤为深刻,唤起了对爱情的向往。
例如:《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是要写醉翁亭的,可是他却没有直接点出亭子,而是先说“环滁皆山也”,再说幽深秀丽的琅琊山,两峰中间的酿泉,然后写到“醉翁亭”是太守命名的,到了
厦门市直属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论文汇编
最后才说出太守就是自己欧阳修。可谓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我们也读出了一个有趣的欧阳修。
不只是在古文中出现“兴”的写法,现代文中也常见此类写法。
譬如,在丰子恺的《竹影》中,作者明明是要写小伙伴一起画竹影,然后引出父亲把我们领入艺术的殿堂,可是开头却写了我和弟弟在院子纳凉以及他们聊天的内容。
在鲁迅的《社戏》那篇文章,他的主题是写社戏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可是一开头却写了多件与这件事无关的其他情节。
在刘墉的《热笔与冷笔》中,他目的是要谈写作技巧的,却在开头先写了美国人嫁女儿时,按照当地习俗父亲要带着女儿跳舞,宾客们则要在一旁唱歌祝福。
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就是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大家想读文章的好奇心。
那么,如同前面提到的以话题“家”的文章,也可以用沈从文写《边城》的方法来写:“说到同安,大家一定都会想到同安影视城。我的家就位于影视城后的一个叫禹州香溪里的小区里。将门卡放在感应器上,就能进入小区了,这时映入眼里的是青葱的植物和一条宽阔的路,向前走去,有一个大大的水池,池里有数只姿态各异的飞禽金属雕像。踏过一旁绿草掩映的石阶,进到一栋高达二十层楼的建筑,通过电梯你就能抵达我家门口啦。”然后自然写到自己家的情况。
“兴”的写法就是这样,跟大家兜圈子,不直接说出自己的写作主题。
通过以上的举例,我们应该明白兴的作用,即:通过描写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再引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以及观点。
由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赋”比较直接,开门见山;“比”较为生动,吸引读者;“兴”活泼委婉,引发联想。
当然,在实际写作中要根据选材和主题来确定如何开头,毕竟写作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法无定法。个人觉得刘墉对“赋、比、兴”的归纳较为通俗,易于理解。就像他说的:“开门见山、格物致知、迂回引带”。他还指出任何题目都可以把这三种方法想一遍,找出最适合,最容易下手的方法。甚至能将三者融合,以“兴”的方式带入,以“比”的方式申论,以“赋”的方式做结。
写作其实不是一件难事,但要写好它就需要大家平日里用心观察,勤加积累,不断练习。只有不断地思考和练笔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从容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将你想说的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