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九马骉:[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08:0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九马骉:[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九马骉:[本站推荐]》。

第一篇: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九马骉:[本站推荐]

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九马骉: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原

主讲人:原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校长、特级教师马骉

(笔录者:倪孟达)

马骉老师是我的大学校友,这使我颇沾了他的光,也让我多年之后唤起对母校的已被逐渐淡忘的感情。我原以为他已遗忘了自己的“出身”,没想到他主动说起了在温州师院求学的经历。我们在课间认了“亲”,聊了一些源于母校的话题。他在课后还给我留了电话号码,使我对“校友”的含义又有了新的体会。

现在言归正传。

漫谈,利用大量的案例,让我们悟到语文教学的真谛,这是马老师给今天的讲座定下的基调。

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其中问题最大的是家庭教育。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因为家庭关系到每个孩子的“质地”的问题。不要寄太多希望于学校教育上,它整体而言不能改变学生的本质。

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是:无力、无序。家长没有能力教育孩子(一是知识水平不够,二是投入时间不足,三是家庭氛围不对),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发育是由两个同步的过程组成的:生理和精神的发育,从某个角度来说,精神的“发育”比生理的发育要更重要。因此要给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全的精神空间,离异的家庭在这一点上是有缺陷的。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密切关注“成长中的人” 的特点。教师自己首先要“开窍”起来。现实中的教师有这样四种状态,“昏睡觉悟”:昏迷无状的,长睡不醒的,已经觉醒的,真正觉悟的。

马老师说自己是在1996年彻底觉悟过来的。有一件事情深深刺激了他。邻居王老师是远近闻名的小学名师,是学校里的台柱,但有一天他跟马老师说起一件无比郁闷的事。王老师班里来了两个双胞胎姐妹,是在本地投资的印尼华侨的子女。三天之后,在王老师的课堂里,坐在班级最后一排的两姐妹忽然一

起站了起来,走到窗边往外望。王老师问她们为何不好好听课,她们说了一句让人瞠目的话:“老师,听你的课不如看外面的风景!”

从此马老师立志“欲与窗外风景试比高”,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深刻理解,对学生的充分尊重。

1996年下半年,马老师代表宁波市到杭州萧山参加浙江省优质课比赛。有四个人抽到《荷花淀》的课题,他是第二个上台,评委这样评价他的课:“自然、舒展”,如果再加上“真实”,差不多是语文课的最高境界了。他在课堂里完全解放了自己,不再关注后面听课老师的反应,不从他们的眼神里接受暗示,而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放得开、轻松、随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获得此次比赛的第一名。

1997年8月份,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在秦皇岛举行,通过第一轮的预赛之后,马老师是入围决赛的16人之一。为了让课堂尽可能精彩,组委会安排参赛教师提前一天与上课的班级见面。许多老师跟学生作了充分的“沟通”,以保证万无一失。马老师的课题还是《荷花淀》,分配到的是秦皇岛一中的高一某班,他花两分钟时间给学生布置任务:读两遍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夫妻对话部分多读读。他没有交代更多,因为他认为“课堂没有意外不精彩”。但令他感到诧异的是,来自上海的谭老师居然没有跟学生见面,其自信程度使人忌惮。开始正式上课,第一个代表上得平平。谭老师第二个登场,给初一的孩子上《离别的礼物》。她先给学生讲故事,说彼得的父亲为了娶年轻貌美的后妻,决定把老父亲送到养老院去,买了一条精美的毛毯作为离别的礼物。离别的前夜,爷爷跟彼得聊天,安慰他,给他吹口琴,曲调很欢快,但彼得很伤感。就在这时,爸爸和那个脸蛋光得有点刺眼,像个洋娃娃的女人回来了。老师讲到这里戛然而止,她问孩子们,后面的故事会是怎样的呢?大家七嘴八舌开始讨论,想出许多精彩的结局,有些学生发言十分感人,使坐第一排听课的来自香港的女教师情不自禁地上台拥抱亲吻他们。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然后谭老师把文章发给学生们,让他们比较原文与自己的构思的异同。当问到更喜欢小说里四个人中的哪一个时,有学生说“后妈”,谭老师却视而不见,刻意回避,从而造成这堂课最大的瑕疵。轮到马老师上课,来的却是秦皇岛八中的初一学生,这令他措手不及。初一的孩子能理解夫妻之间的情意吗?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怎么学习一篇4000字的小说?但抗议无效,他只能照常上课,只是要求提前一分钟开始。他第一句话就问学生:

今天是什么日子?

——1997年8月3日!

——你们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因为到2000年8月3日,也就是再过三年之后,你们才能学到这篇文章。但从你们友好、智慧的眼光里我看到了希望,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跟我一起上好这堂课的!

这不是一般的课堂机智,或许用智慧来形容更为恰当些。这是真实、自然、有难度的一堂课,虽然过程有些痛苦,但他获得了回报:第一名!评委还拿他跟第二名的上海谭老师比:如果是马老师,那堂课里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了。

这次比赛改变了马老师的命运。当时在台下听课的有著名教育家、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和副校长程红兵,他们非常欣赏马老师的学识和上课的风格,在更多的接触之后,力邀马老师加盟他们的学校。这中间有许多曲折的故事,最感人的是有一回马老师夫妇陪妹妹到上海筹办结婚用品,冯校长闻讯到码头迎接,在雨中苦候多时,见面的一刹那,马老师被“融化”了。他说,当一个人受到别人重视时,在他面前,感情是最脆弱的。这个故事后来被拍进了20集电视连续剧《这里盛产金苹果》,该剧两年前曾在央视八台热播,讲的就是建平中学校园里的故事。“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马老师把握住了出现在他面前的一个个机会,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成功。

至此,他提出今天讲课的题目:让语文教学回归本原!

第一,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关于“人”的命题。

其一,语文课就是一个拥有高度专业知识的成年人和一群年轻的渴望生理和精神成长的孩子一起参加的活动。它要研究学生的人性、教师的人格和师生之间的人情的关系。

好的语文课,首先是师生之间的情感认同,相互的认可,这是语文课堂成功的根本保证和基础。

学生在认同(接受)一个老师之前,首先是认同(接受)他的人格、学识,“亲其师而信其道”,与老师感情融洽,才会接受他的道。反之,“疾其师而隐其学”,恨乌及屋,厌恶一个老师的同时也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什么是教师的人格?老师自己不注意而学生注意到的一切细节,都直接代表着教师的“人格”,教师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学生的视野中。(这令我想起德国教授过马路时说的“我怕远处某座楼里的孩子会看到。”)

教师的人格力量贵在真诚,真才能感人。大家都认为老师在学生面前要有控制力,即所谓的威信,但也不能太绝对。学校里举行“十佳教师”评比,体育老师小曹入围,名列第八。他才两年教龄,在其他老师的印象里,这个小曹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闹哄哄,无法驾驭。那学生们为何选他呢?“我们刚开始也不喜欢他,但相处久了之后,发现他的笑容最纯真,没有半点恶意,就喜欢上了他灿烂的、傻傻的笑!”苏格拉底被无知的雅典人民判处死刑,赐毒自尽。他疾走催毒性发作,然后躺在地上,盖上白布,人们都以

为他死了,他却掀开白布坐了起来,对一个学生说:“我还欠人家一只鸡的钱没还,你一定要帮我还上!”言毕死去。学生向围观的人群大声转述这句话后,人们感动落泪。这就是人格的力量。

有一个关于于漪老师的经典故事:

80年代,于漪给学生们上《木兰辞》。她每堂课都会留下两三分钟让学生自由发言,这一天也不例外。一个女生问道,“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句话有错,中国古代女子都是小脚的,别人怎么会看不到呢?于老师说了三句话,这在语文教育史上有特殊意义。据我所知,一千年来,你是第一个问这个问题的人;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今天不能回答你;但是我们要一块去研究,尽可能去解决它。三句话有三个层次,先表扬了学生,然后诚恳承认自己的孤陋,也不回避问题,立意解决。这就给学生在人格上树立了榜样。

教师的人格重要,但学识也不能忽视。

马老师说自己听了一堂最精彩的“语文课”,上课者是武夷山的船夫。这事缘于某年,他与妻子陪岳父岳母和一个七岁的小外甥女游武夷山,坐竹排漂流。竹排上共有两个工作人员,一个在后掌控竹排,一个在前导游。这导游是个面目黎黑的汉子,他口称师傅,先用上海话向他们五人问好,虽然讲得蹩脚,却是创设了很好的课堂情境。(据说他们每年都要在旅游淡季接受培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外语和各地的方言。可见为生存而接受的培训才是有生命力的。)接着导游吩咐他们脱去鞋子和袜子,把脚浸在清澈而凉爽的江水里。(这就有了氛围)来到一处名胜,叫“双乳峰”,导游先问小女孩,这像什么呀?小女孩回答,馒头。他进一步启发,你小时候吃过妈妈的什么呢?她涨红了脸,明白了,但低下头不说话,他也便及时停住。(这也是课堂的智慧,学生启而发之后,就不须再点破,留有回味最好。)马老师问他,所有的游客你都这样跟他们说吗?他说不,比如朱镕基总理,我会对他说,总理你看这大地母亲硕大的乳房,它无私地哺育了我们20万武夷山人民。(这就是因材施教)马老师问他,这么好的水,白白流走浪费了不可惜吗?(师生互动环节)他说,我们是没有好好利用它,如果这些水是在中东,以色列就不用跟巴勒斯坦打得你死我活了。(多么好的生成啊!)

什么是好课的标准呢?从学生的感觉角度来说:

课前:学生有所期待;

课中:学生感觉时间过得快,时间是绝对数,人的感情是相对数;

课后:留有不多的作业,却留下很好的思考。

其二,职业安全(教师的价值)。

作为教师,要爱职业,爱学生。教师是一种幸福。幸福是跟权力、地位等无关的一种感觉,它是一种单一。马老师说,当校长没有给他带来幸福感,因为忙碌和责任。副校长虽然只差一个字,责任却相差99%。

教师是一种跟“人”有关的职业,生存,生活,生命,自己的和学生的。它关系到师生共同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问题。

要实现教师的职业安全,或曰体现教师的价值,必须做到以下六“有”:

心中有梦。要有教育理想支撑着你走完愉快的教学生活,这样才能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只有教师理解了职业的价值,职业才会安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有这样的话:“今天不走,明天要跑。”“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人都是在奔跑着圆梦的过程中。

目中有人。先要有自己,然后有学生。我很重要,对自己如此,对学生也如此。

手上有活。就是上好课。有活的教师不用怕校长,他要“怕”的是学生。学生不是用来抱怨的,而是用来爱护的。

脚下有路。要有追求、学习、研究之路。

胸间有度。心胸开阔,对一切事物看得分明。

其三,成本投入与回报。

真正投入了,不用担心学生会在课堂里睡觉,或者去欣赏窗外的风景。

第二,教学的起点。(也许用元点更好)

马老师最初在各路专家的指导下教《荷花淀》,从结构、立意、语言等角度着眼,但都不得要领,直到有一天,请两个学生吃饭并聊天,听他们的读后感,发现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文中夫妻的对话部分,于是得到启发,确定了主题:传神的夫妻对话。由此他总结出语文教学的三“特”:

成长中的学生都有其认知心理特征;

每篇文章都有其特点;

每个教师上课都有其特长。

以此确定语文教学的起点,可以得出:

其一,学生的情感、认知心理产生的需要。应该让学生花时间熟读课文,充分思考,充分表达。

其二,文本特点的需要。要准确、深刻、独特地把握文本。

准确:某名师教王任叔的《河豚子》,说父亲是个刽子手,应该判他多少年徒刑;实则这篇小说表现的是,社会无道难耐饥荒,作父亲的被逼到走投无路,故产生向死神妥协的念头,想让一家人在美味中死去,却又求死不得,这正是暖暖的亲情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深刻:马老师上《背影》,特别注意到作者在文中强调父亲衣服的颜色和质地:黑布,大有文章。黑,补充了皱,又联系到祖母刚去世,可见父亲身上有巨大的精神压力;布,不是绸,在新下岗之际,可见其经济负担。在此背景下去爬月台买桔子,再有那么多艰难的动作描述,岂能不动人?

马老师特意穿一件黑色的夹克衫上小说《药》,引出“沉重的话题”。分析茶馆这一幕,他认为作者着重在于表现民众的愚昧,而非革命者的悲哀。他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之后,问,作者为什么要写三个人都说“疯了”?——三个人有其代表性,老中青三代,说明民众麻木之广。为什么“花白胡子”和“驼背五少爷”用借代手法,而“二十多岁的人”不用?(一片寂静,这正是课堂的魅力所在)——“二十多岁的人”,说明其年轻,代表的是这一整个群体,说明的是麻木之深,连年轻人都如此,这社会是没得救了。文中其他地方能看出来吗?(又是一片安静,沉思)——“听着的人的眼中,忽然有些板滞”中的“板滞”,非常传神。(在挖得深的同时,还有所拓展)

独特:教《荷花淀》,自认为最有贡献的地方,在于一个细节的解读。

“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怎么理解“那最重要的一句”?一个女生回答:“这是男人对女人的大爱,保持她的节气!”正中要害。

河南省举行过一次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一所学校的两个教师奉命提前数月开始准备。活动当天,第一堂课上的是“时分秒”,老师和学生按照既定程序,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任务,非常流畅。课后有关人员作调查时,有学生说“实话”:小时候外婆给的手表,天天在笔盒里放着,老师教的内容早就懂了。——那为什么课堂里表现得兴奋呢?——配合教师呗。这是一堂无效的课。第二节上的是“元角分”,老师由于紧张,把设计好的第一句话“大家把口袋里的钱都拿出来,看有什么不懂”说成了“大家把口袋里的钱拿

出来,都懂了吗?”学生顺口说:“都懂了!”这使校长和学生都傻了眼,因为不是既定程序。老师急中生智,再追问一句:“真的都懂了吗?”学生于是认真思考研究,找到了42个问题。教师抛开设计,课堂变得真实、自然,获得极大的成功。最后得出四个问题,诸如“盲人该怎么使用”?“坐在拖拉机手中间的那个女人是真人吗?”等等,教师顺势说:“今天大家回去就不用做数学作业了,家里有大人在银行里工作的同学,可以请他们帮助解决问题。”好一个研究性学习!

第三,了解、理解、研究、满足、提升学生的需求。

尊重孩子,让他们充分表达,满足他们成长的欲望。

马老师讲了自己的一次上课经历。那是在台州温岭的一家电影院里,面对台下的五六百观众和台上的38名学生,这是当地生源最差的一所学校的学生。准备上《背影》。课前互动的环节里,他问学生:“你们喜欢上什么样的课?”一男生乜斜着眼光回答:“我想上课本外面的文章!”换了一个女生,说同意前面同学的观点。马老师便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回影院旁边的宾馆里拿了材料,给他们上《离别的礼物》。在师生良好的沟通之后,这堂课获得了成功,有学生甚至在课堂里就请求老师帮忙解决家里的类似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我对马老师在课堂里回宾馆取材料的这一细节很感兴趣。但我也在想,学生说他不喜欢上课本里的文章,显然有其不良学习风气,或者是恨乌及屋,讨厌了语文课,连带着讨厌语文课本。但课本毕竟是学生学习的本源,如果一味纵容他们,允许他们完全抛弃了教材,那也是另一种极端和虚无,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那么马老师是否可以通过正规的途径,“不尊重”学生一回,就是要上课本里的文章,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喜欢上课文,从而真正改变之前的学习态度,这样是不是更有益一些呢?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时之见,仅以存疑。)

第二篇:马骉《河豚子》评课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应用作业

评马骉老师语文课《河豚子》

前言

马骉老师讲授的《河豚子》一课的视频,我反复看了很多遍,愈加觉得爱不释手。这是一位令人佩服的老师,关键在于他授课的风格,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封建卫道士,而是一个能够放低自己的姿态,能够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真实的人。从马骉老师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更是语文教育乃至中国整个教育事业应当有的一番景象,这样的语文课堂应当是我努力的方向和不渝的追求。由于专业能力的局限和实践经验的缺乏,笔者尚未建立起评价一堂语文课的能力,拙劣的思考也许只能算是浮光掠影,不足之处甚多,请姬老师见谅。

听课、评课是教育管理者检查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相互交流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评估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在语文教学评估中有很多项目是较难精确量化的,也很难严格地控制全部的无关变量,所以,不能用测试得到的数据来说明所有的问题。尤其对于语文课而言,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一节语文课都有自己的优长,也有存在自己的局限。我们不能说因为一堂语文课没有满足所有评价的指标就不是一堂优秀的语文课,马骉老师的这节《河豚子》也是如此。下面笔者将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当中体现的教学思想、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艺术四个方面系统评价一下马骉老师的《河豚子》一课。

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理解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主要包括对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正确理解,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正确理解。对教材的理解是否正确,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

通过对观摩马骉老师授课的过程,笔者能够预想到他备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缜密性和灵活性。而这种缜密性和灵活性是以教师对于文本的正确理解为基础的。笔者认为《河豚子》的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反映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体悟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情感内涵。而笔者的这种认识是以马骉老师的教学过程为依据的,这堂语文课的节奏像一支歌曲,也想一部小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课堂的高潮之处在于师生之间根据学生对文本提出的几个问题展开的讨论。而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仅包含对于课文总体思想的理解,也包含对于个别词句运用的疑问。

二、教师对教材的处理

恰当地处理好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 1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应用作业

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教材的处理,主要是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马骉老师对于教材的处理十分得当,具体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重点难点突出

就语文课来说,所谓重点、难点,一是课文本身的重点、难点,指对突出课文中心起关键作用的内容和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二是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旨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过程中,选择一两项着重进行训练。马骉老师显然能够明确把握教材当中的重点难点,如前所说,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应当是统一的,在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学生文本分析能力的培养。马骉老师在努力促使学生把握文章整体内涵的同时在对于文本当中的若干细节,例如个别词语的运用也给予了关注。而这段精彩的讨论很明显是马骉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已经设计好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已经对于《河豚子》一文有了充分的理解,有自己的见解,同时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清晰地预见到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文本容易生成的几个问题。针对这几个问题开展的师生对话使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形成了有效的能力训练过程。

(二)兼顾教材实际与学生实际

在课堂上,学生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应当为教师所运用。例如马骉老师的课堂上,“政府到哪去了”这个问题即使文章当中蕴含的问题,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于是他通过让学生自己寻找课文当中的“政府”,并引出“腐败”等热点词汇,通过与当下中国的自然灾害中政府的有力举措的对比,使学生在两者之间的鲜明对比当中体会小说中反映的黑暗的时代背景。此外,通过对于文章的结尾“他一觉醒来,叹道:‘真实求死也不能吗?’泪绽出他的眼上”引出“亲情”这一话题,与学生的人生经验息息相关,符合教材的实际与学生的实际。

三、正确的教学思想

分析一节语文课,当然要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通过观摩马骉老师的教学过程,笔者对其教学思想有了一定的把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能够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目前教育界比较盛行的说法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此消彼长的,因此笔者更倾向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马骉老师的教学过程恰恰体现了笔者的这种思想倾向。例如在课堂讨论环节,针对“文章当中的父亲是不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这个问题,在学生尚未表达个人观点之前,教师提前表态“我觉得说他负责人还是不负责任都是成立的”,相当于给学生吃了一剂定心丸,也是对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文本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课堂当中有足够的语文实践活动

笔者认为马骉老师的《河豚子》当中的语文实践活动是这堂可的一大特点,举例而言,教师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教授利用了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个人最想提出的问题,同时给学生一明确的范例,极大地提升了讨论法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也使得真正的文本分析贯穿于整个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过程当中。

(三)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马骉老师的《河豚子》一课并非机械地传授与课文相关的文学知识以及生硬地教授学生文本分析的方法,而是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辨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知识目标、方法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有机结合。例如教师提出“宋代有一位大文豪,非常喜欢吃河豚”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回答,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 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应用作业 的能力和知识积累的意识。

(四)讲求教学的时效性

马骉老师是一位讲求教学时效性的老师,这一点也能体现在他在课堂上对讨论法的运用上面。我国中小学阶段,教师很少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其原因是多元化的,最主要的应当在与教师认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很可能会探讨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题,因此十分浪费时间,而马骉老师则不然,他在让学生自主讨论提出问题之前,给学生以明确的范例,这不仅仅让学生知道讨论的内容,也明确了讨论的方法以及想对清晰的结果预期。这看起来是一个细节,但却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扎实的基本功和独特的教学艺术

通过观摩《河豚子》一课,笔者对于马骉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有一定的客观的评价。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语言基本功。

马骉老师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讲解通俗易懂,并能及时发现、纠正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存在的语病。但笔者个人认为,马骉老师的普通话还存在一点缺陷,部分字音不十分准确,此外语速略快。

(二)教态方面。

马骉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感情饱满,举止大方。反映了其平等的心态和深厚的素养。

马骉老师的教学艺术更令人为之惊叹,其优长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艺术

马骉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而且富有感染力,能够是持续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不断激发学生文本中蕴含的思想进行深入探究。

(二)启发诱导的艺术

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很有可能偏离文本过远,例如一位同学针对“父亲是不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表达了这样的结论,即“家人在美味中去死,学生在饥饿中去死”。这样的结论显然比较滑稽,马骉老师对于这样的观点不急于反对,而是“求助”与其他同学,用其他学生相对成熟的观点影响前一位同学相对滑稽的观点。从而引导他找到正确的思考角度。

(三)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艺术

利用河豚这一有剧毒的动物,引出《河豚子》这篇小说的学习,是马骉老师驾于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提问,引出河豚有剧毒,伴随图片观察,“这个鱼是哪个国家的”一类诙谐幽默的问题,引出学生对“拼死吃河豚”的认识,进而进入正式的学习,导语与主要内容的过渡十分自然。

第三篇: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五步根海:

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五步根海: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上海二期课改的不归路

主讲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步根海

(笔录者:倪孟达)

步老师讲课风格与前几位完全不同,语速飞快,没有一句话是重复的,大片语段组成一个语场,等你完全领会了他的意思,那些内容已经如水银泻地,了无痕迹了,因此做笔记是一件艰难而痛苦的事。

第一板块

步老师首先回顾了上海两期课改的历史,着重评价二期课改的得与失。

一期课改的历史使命是纠正恢复高考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弊端,转化为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它已经夯实了改革的基础。

二期课改目的在于全面落实提高学生素质的精神,就语文学科而言,以阅读训练为主线,贯彻十六字方针:注重积累、培养习惯、指导学法、训练思维,希望藉此改变教学模式,把课堂中教师的讲为主转变为学生的问为主,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但十年来,效果不甚明显,因此要反思。

步老师认为,“以阅读训练为主线”这种提法不能根本解决教学中的许多矛盾,提高阅读能力不能单纯靠训练,学生能力的提高,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不能把听说读写理解成静态的过程。他提出如下的指导思想:

其一,应由学科意识转变为课程意识。

知识与能力是不同的概念,二期课改依然过多强调学科知识,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真正的课程意识,应该全程关注学生的发展与需求。

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于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有不同的要求。

小学:让学生尽早进入阅读状态,以“阅读”为主,只要求他们能读懂;

初中:这是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整合发展的阶段,不只是为了读懂。应以阅读为基础,形成以表达能力为外显标志的各种能力,为口语表达转化成书面语表达打下基础;

高中:学生已进入理性思辨阶段,形成自己的价值观。高一,学生应逐渐摆脱口语化表达、无逻辑化思维和单纯的感性认识,产生形象思维,关注点由语言 1 内容过渡到语言形式;高二,形成自己的书面语,形成判断力;高三,还能自主地形成独到的见解。

以往在学科意识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知识有不必要的重复;而课程意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不过分关注一堂课,而有综合意识。

其二,由训练为主变为体验、感悟、训练综合的教学。

这种理念下的阅读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读懂文章,而要更加关注语言表达,从以往重内容的感知转化为重语言的感知,通过语言的表现形式,了解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内在联系背后隐含的文化与审美价值。这个过程完整地表达应该是:沉浸、体验、感悟、思辨。

其三,关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论争,采取二者统一的新看法。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语言形式上获得统一,语文教学不但要关注内容,更要重视语言的形式。

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但此种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学生的语言潜能,包括文学鉴赏力、语言感悟力,要不断地唤醒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这样就不能再用以往类似数理操练形式的做法。

语文教学必须完成这样两个任务:

一,培养文学语言与培养逻辑思维相统一;

二,给学生提供文化积淀。光会读、会背一些东西是不够的,要形成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在一定量的阅读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思考之后获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认同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这个过程使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力获得发展提升,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其四,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应由单一的接受式转变为体验、感受、探究相结合。学习是学生“在场”的全过程,他们应该拥有:

学前的知情权和自主权;

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为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指导不能代替他们的学习;

学习之后的拓展。不是简单的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而是借助已学知识有所拓展和延伸。

这些形式最终落实为学生的体验、感受和探究的结合,这也正体现了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

第二板块

这一部分,步老师讲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思考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

关于写作教学,有人认为必须给学生一定的规范,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训练;也有人说,写作是对生活的认识,是对生活体验的反映。

我们要思考:哪些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哪些是要他们自己去体验的;哪些是可以形成有序的知识,哪些只能去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语言学、修辞学、语法学、文章学的知识要不要教?要教到何种程度?

步老师提出:“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知识。”

随文,即不单独作系统知识的解释;适度有用,指教师应明白哪些是要学的,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比如语法,这是外来的知识,但也是汉语自身的规律,只是我们不必如此繁琐地去学习。

在阅读中,学生不必死记语法的概念,但应掌握此种规律。有些篇章对语法的分析是必要的,而且在理解文意上是必须的。

比如《纪念刘和珍君》里的这段话: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句话从语法上分析,是个单句,主干是“事实是明证”。那么我们的理解是不是就止于此呢?步老师认为这句话是理解全文的一个关键,主干的修饰语中暗含着鲁迅在文章里的感情起伏,三落二起,不能分析完语法就了事。

再一个是语言感受力的培养问题。

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整体感,更重要的是语言的整体感,语言形式,即语句中特定的用语选择,对语言内容的表达是有作用的。

如《胡同文化》的第四段: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第二句话中的“远”字,如何把握?它带出了什么?

这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心理概念,表现了胡同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由此有了“大白菜”文化,有了“四合院”文化,“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正集中体现了北京人安分守己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特质。

在知识的教学中,应尊重“有序的”规律,此一规律的体现,不是单看课文作安排,而是如何理清这个“序”,跟先学修辞还是先学语法这样的序无关。我 3 们不能对这些因素作科学分解,精确地给他们排定一个序。由此我想起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中引用的一段话:“就语言来说,在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没有哪一部分是可以完全学会的。”的确如此。

第三板块

步老师准备谈谈语文教学的五个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他着重谈了三个环节)

环节一:备课(教师读文本,或曰教学设计)

问题一:许多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对三个维度的认识太片面。三个维度不能割裂理解,它们是统一体,是紧密结合的,不能作分解处理。

一期课改,针对教学中目标过多过烦,不知如何确立,导致分解的状况,提出知识、能力、情感三领域。

二期课改则把三维目标整合为一体。这样就明确了以何为载体,载体负载的是什么——一般而言,语文教学以知识为载体,负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目标分裂的做法,也导致学生在写作中出现“假大空”的现象,他们的文章里有许多口号性的东西,却没有真情实感,原因就在于他们只掌握了概念,而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

同时要思考:过程与方法如何来认识?

如果把方法定位在某个概念上,它就是静态的,(行而上的);真正的过程与方法,就是在知识点的解析上,融合感情的感悟,不但知道它是怎么运用的,还要知道它是如何得出这种情感的。

同类文体的不同文章,感受的方法也应有不同;过程与方法,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应由掌握知识转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问题二:对文本的把握。

步老师说,有一年上海市优质课评比中,评奖的依据变成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误读文本的现象非常普遍(金志浩老师也曾着重讲过)。

比如《邂逅霍金》,很多人都把解读霍金的精神作为中心,实则主题是呼唤一种产生霍金这样的人物的环境。

再如《合欢树》,主题定位在对母爱的歌颂,或对误解母亲的忏悔,这只是表面的解读。合欢树象征着母亲的希望,凝聚着母亲生命的力量,这也是作者自己对生命的认识过程。

教师阅读文本,要读出作者在文字背后隐含的思想的深邃性,以及这种深邃性中的文化内涵。

问题三:关于语言表现形式。

应该了解语言形式及其意义。如《白莽作<孩儿塔>序》:

“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沥沥,深夜独坐,听得令人有些凄凉,也因为午后得到一封远道寄来的信,要我给白莽的遗诗写一点序文之类;那信的开首说道:‘我的亡友白莽,恐怕你是知道的罢。„„’——这就使我更加惆怅。”

如何理解“惆怅”?是因为春天将逝,还是白色恐怖,还是环境的凄凉?这样理解似乎都没有错。但只要跟下文的六个排比句相联系,一切就都很清楚了。

“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作者说:“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无须来作比方”,事实上他已经作了比方。那些高远之物都是“别一世界”,那么“这一个世界”有什么呢?我们通过反语,读出了文字背后深藏的东西:今天的文人,他们都在卿卿我我,吟花落泪,望月伤感,令人愤而慨之。

再如《北京的胡同》:

“记得贾岛在诗里说,在异乡久了,会把异乡当家乡的。真是,我在京城里.就常寻找家乡的种种印迹。相同之处多了,不同之处也就鲜明。不知不觉在心里比着。城与城,是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说的。城越古旧,文化的沉积就越多。这种沉积不知不觉地渗入乡人的骨髓,成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明证。”

这一段只字不提胡同,用意何在?文章告诉我们,真正值得记取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特质。它不正面说胡同,而每句讲的都是胡同。这就是语言的形式。我们不但要读出文章的内容,还要读懂它的形式。

问题四:教学内容的确定。

确定的依据在于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如何培养其语言素养和阅读的整体感,如何形成语感等等。

环节二:上课(教学展开)

问题一:由预设进入实践的过程,不是考虑目标的完成的过程,而是依据学生能力形成调整的过程。

一节完整的课,不是课堂内容的完整(比如有些老教师说完“今天这节课就讲到这里”,铃声恰好响起),也不必过分关注预设的目标完成的情况,过分关心所谓的完整的课堂结构,而是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对预设作出调整。

问题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笑话、幽默来激趣,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它激起的只是浅层次的兴趣。真正的兴趣是补足,引发学生的期待心理,让学生去思考。

另外,障碍也是激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学习就是不断跨越障碍的过程。有教师在公开课中,让学生回答问题时举不同的手,知道的举左手,不知道的举右手。这种方法初发点没错,但操作起来还是有诀窍的。如果你只叫举左手的学生回答问题,那么就失去了一次以障碍激趣并通过跨越障碍达到高潮的良机。

再一个兴趣点是,学习动机的调整。这是学生主动性的体现,动机不会一成不变,只有不断调整,才能达致最佳状态。

问题三:如何由教学为主转变为“沉浸、体验、感悟”。

让学生在某种情境中沉浸进去,但也不急于让他表达,先去体验,调动手段,让他去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验证,或者因不协调而碰壁,这样就产生了共鸣或质疑,最后达成感悟。

环节三:作业

语文的作业不等同于数理化学科的作业,不以所学的课文为主,不在于对所读内容的巩固。应有拓展、积淀。

通过作业,让学生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练习,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图式,逐渐形成真正意义的阅读能力。

在布置作业时,也要有留白留空的余地,因为知识的消化有一个过程,不能即学即用。要有疏密度。

有关写作:

不是读什么文章就写什么作文,写与读要紧密结合,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吸收、内化课文的内容。

以随笔札记为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其选材能力。

作业的批改:并非不能自批、不批,但选择每一种形式都应该有理,不能太随意。

背诵的检查:重视随时的瞬间背诵,不一定都要在课堂里查背。

第四篇: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一程红兵

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一程红兵:

从修养到课堂

主讲人: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特级教师程红兵

(笔录者:倪孟达)

上篇 课堂

在我们的课堂里,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其一,隔。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其负面作用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制造了某种无形的“隔”。好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如今师生之间的互动隔着一个电脑,电脑作为中介物,阻断了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同时也淡化了生与生的沟通,这样就使课堂少了点“人脉”,少了点“人情”。

解决之法:化。

电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并非是课堂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学不能围绕课件展开,课件应该自然地“化”在课堂里,是教师组织课堂的一种工具,教师脑子里应该有“物为我用”的意识,而不能“我为物用”。

其二,呆。

教师提问缺乏技巧,缺乏机智,没有对问题进行很好的设计,所提问题不是难倒全班同学,就是能够被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样就根本达不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解决之法:活。

启发式课堂,既要设计好提问的环节,又要在课堂中灵活应对。要做到“活”,既要有所预设,又能根据课堂情境适当进行调整,同时摆脱机械式操作,适度地超越当下,有前瞻性与全局观。

其三,冷。

老师在课堂里冷漠无情,表情呆滞,整个课堂如一潭死水。这种教学是功利性思想对课堂的侵蚀,教师没有感情的付出,仅仅把上课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作为谋生的手段,如同饭庄做行脚客人的生意,“一次性”,不考虑发展。

解决之法:热。

只有真正融入学生当中,热情洋溢地与学生展开交流,才能进入学生的心,才能得到学生的心。

其四,独。

唱独角戏,好像整个舞台就他一人,把学生当作观众,甚至眼中没有观众的存在,一堂课自始至终看着天花板的右上方,直至下课铃声响起,结束表演。

解决之法:和。

要跟学生有所交流,从语言到眼神,到手势,到情感,全方位的交流,才能使课堂拥有生命力。

其五:陈。

内容陈旧,形式陈旧,不管文体,不管今古,一以贯之,坚持一种教学模式。

解决之法:变。

俗话说:各师各法,各马各扎,各庙各菩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谓名家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他的课堂教学的全部,日常课堂不能只是一种模式,每天都要有变化,一成不变不能满足今天学生的需求。

下篇 修养

所谓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自身修养的提高。

提高教师的修养,应从如下三方面着眼:

一、知识

1、背景知识。

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充分的语文以外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多寡,关系到语文课堂能否真正成功。好的老师上的课,让学生没有饥饿感。

夏丏尊评价李叔同,说他的国文课、书法课、英文课上得比本专业的老师更吸引学生,而他原本给学生上的是音乐、美术课。

2、本体知识。

即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对文本的研读应该深入、准确,有深刻的领会,不能懵里懵懂,更不能误读。

当然也不必害怕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哪怕是跟传统观点完全不一致,也应该有更客观、清醒的判断。

(程说“李镇西是个不彻底的革命者。”他举李镇西上《拿来主义》一课为例,当学生对“文化遗产”有不同看法时,因为考虑到要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李提高嗓门把学生的异议压了下去。其实李镇西不需这么做,以他的名气和功底,完全可以随意行止,“怎么上都是合理的”。)

3、条件性知识。

这是课堂教学的外围知识,却又是不可或缺的,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知识。

中学教师的价值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学的细枝末节上;他们从事的是比大学教授、研究者更艰苦也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如何在课堂里有效且生动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绝非一件易事,而应是一个技巧性、艺术化的过程。

于漪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在课堂里朗读一篇没有标点的文章,读得上气不接上气,使学生真切体会了那种局促和气闷的感受。

一个外教给中国孩子上英语情境课。他掏出一张照片,跟孩子们说:“This is my first daughter.” 又掏出一张照片,说“This is my second daughter.”当他掏出第三张照片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This is my third daughter.”老外摆了摆手说,“No,he is my son.”

4、经验性知识。

利用自身经验,处理课堂里的突发事件。

老教授在第一堂课里,为了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说:“我是你们老师的老师,你们该叫我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师爷!”距离无形之中被消弥了。

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在上海采访APEC会议,其时亚洲正爆发金融危机,许多国家货币被迫贬值,人民币也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会议开始前,会场外聚集了众多记者,大家都在等待江泽民主席,希望从他口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消息。但江主席到来之后,昂首挺胸,两眼前视,没有理会两旁的记者。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吴小莉冲江主席喊道:“江主席,昨晚睡得好吗?”江主席转头回答说:“昨晚睡得好。”会议结束后,江主席从里面出来,还是一副拒绝采访的姿态。吴小莉扬了扬手中一张十元的钞票说:“江主席,这十块钱明天还值十元吗?”江泽民回答说:“人民币不贬值。”两句话就达到了采访的目的。

教师应有此智慧,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这类经验。

二、能力

这里所谓的能力,特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实施、评价的能力。

1、开发。

以建平中学为例。

建平中学在各个学科都积极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如语文学科,他们开设了“诸子百家选读”,让学生在中华文化的源头中,亲近民族精神,寻找民族精神之根;“普利策奖新闻作品选”,了解当下的国际时事,以拥有宽广的时代背景,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的学生。此外,他们介绍多种文学作品给学生作为选读作品,如《文化苦旅》等。

比照国外的高中教材,如英国,他们就拿莎士比亚作品、狄更斯作品,让学生读、写、再读、再写,是一个完整的文学修习的过程。

钱理群在北大退休后,来到南京师大附中,给高中生开设鲁迅修选课,许多学生坚持听课,收获巨大。

作为一门课程,语文的改革空间非常大。一切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都能拿来为我所用。所谓语文课程,就是各种各样的名著,单靠语文教材是教不出学生的文化底蕴的。

要想让学生真正获得文化的积累,第一位要素是“读”,使其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伴随以写读书笔记。由表及里,深刻其思想。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说:“画面把我们带入感情,感情把我们引向思想。”

建平中学的学生一月读一本名著,每周写一篇书评,每月写一篇读书笔记,这都是老师正确引导养成的良好习惯。

程红兵教《我与地坛》,把教材里删去的部分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完整的阅读中提升感悟。

再如数学课程。

数学是培养孩子们思维的体操,本着这样的认识,数学老师积极把身边的资源开发成课程的内容。比如:把上海所有名胜编入教材,学习“情景数学”;把红绿灯的一些规律和运用编入教材,成为“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方向”。

2、整合。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里说教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这样三种:

有用的而不是僵化的知识;

专门的而不是普通的知识;

整合的而不是分离的知识。

语文课程最明显体现了上述的第三种知识。

程红兵说,当校长最困惑的是什么?做语文老师时,自己的想法一下子就能变成现实,而校长不能,局长更不能。(因此理想的实现有赖于宽容的大环境中个体的不懈努力)

基于“整合”的课程观,建平中学除使用上海的S、H版教材之外,还把人教版教材也发给学生,最大广度地扩大阅读面。

教师可以选择课程(教材),以贯穿自己的理解和思想。

此外,建平中学自己编教材:

如语文学科,阅读部分,分如下几个系列:

成长系列: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养料,选择好文章,回归常态,回归自然,使这种阅读成为常态化、自然化。

文学系列:以散文、诗歌、小说的体例分编,文体分明。以审美鉴赏为主。

文言系列:以史纲为纵线,以文体为横线,结合史纲、文学的内容,给学生以全面的熏陶。

大家系列:选择文学大家、文化大家,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文学史上称得上大家的,单独拿来重点研究,专题研究,使学生对大家有一种精神膜拜。学校、老师应该负起引领学生精神走向的责任,对大师顶礼膜拜,则会远离庸俗、低俗,给他们一个精神归宿。比如鲁迅、曹雪芹、司马迁等,莎翁、托翁,《圣经》,其他文化经典等等。

知识系列:学习逻辑、修辞、包括语法等知识。

3、实施。

即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创设各种情境,如“同情心”的情境等。

4、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的发展,促进教学的发展。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黑格尔,健康状况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大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这是黑格尔从神学院毕业时老师写给他的评语。这段话极其准确地道出黑格尔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特点,跟他最终成为一个哲学家而非神父,应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因此评价一个学生,应该尽可能客观、公正,更多鼓励,有前瞻性。)

那么评价教师该掌握什么样的标准和尺度呢?

华师大教育系终身教授叶澜提出这样的观点:

扎实:课堂有意义,听与不听不同;

充实:有效率;

丰实:生成性、非预设,能在课堂中有创造;

平实:常态下上课,今天能上,明天也能上,这里能上,那里也能上;

真实:不伪,不假。不十全十美,优点突出,也有缺点。

于漪老师说过这样的话:一辈子教书,一辈子学教书;一辈子上课,上了一辈子遗憾的课。这就是最真实的课。

程红兵提出自己的评课观:

效果: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反过来说就是看教得怎么样。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啥变化?情感态度有啥变化?举建平中学的郑朝晖老师上《百代书法》为例,整 5 堂课几乎全是他自己在讲,但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因为学生了解了书法的历史,懂得书法的妙处,学会如何去鉴赏书法艺术,从书法之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

目标:老师在这堂课里想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有何依据?(这些依据应该来自教材、学生和教师本身)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这种教学是否“去语文化”?这些问题最终落实到教师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上。

过程:教师是怎么做的?怎么教的?做得好不好?老师讲不讲?教师在课堂里起什么作用?

课堂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有些内容,老师不讲行,则可以不讲;老师不说不行,则非说不可。并非学生动得多的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三、情意

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情操和品质。

什么是教师的职业情操?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常说“以天下为己任”,大志向还需要由小细节来支撑。比如中国的留学生与德国老师一起过马路,正值红灯,路上没有其他行人与车辆。老师停下脚步,学生问为何不能走。老师说:“我怕远处大楼里有个孩子会看到我这样做。”这就不单单是慎独的问题,而是一种强烈的自发的操守,只有成年人、名人、政府人员、教师等等有示范意义的人物,或者说所有普通人都能固守这样一种情操,全社会才会你行我效,国民素质才能整体提高。前不久刚结束的台湾大选,人民在选举中对贪腐成风、出口成“脏”的政治人物齐声喊出的一句话是“你们都这样了,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的确是一个沉重的问号。

许多教师都把职业情操理解得过于抽象和朦胧。有一个漂亮的女教师上一堂公开课,精心备课,精心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小五角星,贴在自己漂亮的裙子上,等学生一有良好表现,就贴在他的脑门上,以作奖励。课堂中,许多学生得到了漂亮的五角星。女教师正上得投入,不小心把一枚五角星掉在了地上,被一个男生捡起来。他的脑门上没有五角星,犹豫了半天,他举手报告,说老师的五角星掉了,女教师接过五角星顺手就贴在了自己的裙子上。下课了,又有一个脑门上没有五角星的学生在地上捡到一枚五角星,送到办公室,报告说:“老师,你的五角星掉了。”女教师说,课都上完了,这五角星还有什么用呢,把它扔垃圾桶里吧。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沮丧的案例。

何谓职业品质?

教师应钻研自己的专业,要有学术底蕴。每个老师都是课堂里的有机因子,绝不能把自己当作教室外的无关因子。但生活中常有这样悖谬的例子。王选院士说自己二三十岁时,正走在计算机汉化软件研究的前沿,可人家不承认他,说他 6 是骗子。当他五六十岁时,他远离了这一研究领域,却在三年里一年得到一个院士的头衔,被人称专家,甚至大师。

教师要做的,是每天都要脚踏实地,每天都要积累自己。正如一句话说得好: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学生如此,教师亦如是。

第五篇:特级教师刘德昌讲座

返朴归真简单实效

——再听刘德昌老师讲座有感

天河区骏景小学 吴红英

学生上完课不愿离开的音乐观摩课你听过吗?2003年上海特级教师刘德昌老师在广州市少年宫所上的现场观摩课只用黑板、粉笔和钢琴上了一节小学二年级的音乐课,结束后,同学们不肯离去,刘德昌老师又上了一节课,同学们才高兴地走了。听过刘德昌老师上音乐课,没有一个人不为他精湛的教学艺术所吸引。做为专家,他每星期还有十六节音乐课,而更令人敬佩和感动的是,他对小学音乐教育是那样的热爱、那样的忠诚。

2010年4月16日上海特级教师刘德昌老师再次来到广州,在美丽的六中为来自全广州市的音乐老师作报告。2003年刘德昌老师就提出不要在兴趣的前提下忽略了对隐性的音乐基础的培养。现在重提不能忽略表现音乐基础能力的培养,可见是比较重要的问题。2003年他强调要让学生静下心来聆听音乐,多媒体画面有时会干扰了聆听。现在有些老师滥用多媒体,占用了直接跟孩子交流的语言和情感。他强调要向姊妹艺术学习借用,做到“听其声,知其行,观其形,闻其声”,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是活的多媒体。刘老师说:以前的孩子会唱歌但不会欣赏,现在的孩子会欣赏但不会唱歌,如何教会孩子唱歌,这是我们每一个音乐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音乐老师重要的是对音乐材料的深刻自我把握,你花了多少时间在理解教材上呢?唱歌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语言里涵盖了音乐的高低、音色,语感体现了情感,用富于表现力和近似于唱歌的声音把歌词朗读好了歌也就能唱好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做到简单、朴实而有效,不要注重表面的热闹。他当场留下了上《大鹿》的侯老师和学生们,现场点评示范,从老师的钢琴伴奏开始,前奏就要符合歌曲情感和音色的要求,说到连音与非连音唱法,刘老师示范“线中有节奏,节奏中藏着线”的感觉,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和肢体语言的理解,最后学生也学会了。刘老师,他可以为了

学生理解的需要一会儿站在椅子上,一会儿躺在地上,一会儿跪在桌子上,一会儿手舞足蹈。他在实例讲解中双手托住下巴,眨着眼睛用非常童真的声音演唱《闪烁的小星》,对音乐美的追求深入、细致,再一次让我们领略到了这位幽默风趣、富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的专家的风采。在他漫不经心、甚至有点搞怪的点评和实例讲解中,在听课老师会心的笑声中,教给了大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让大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起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研讨的作用,让人茅塞顿开。让音乐走进学生心灵,让自己更贴近学生,这不就是学生需要的课堂吗?

刘德昌老师的讲座后,吴斌先生作报告“应该用怎样的观念看待课改?”他说现在有些老师过分强调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特别强调音乐是不需要借用视觉来学习的,尽量不用多媒体。对于学生学习的内容你如果能听上一百遍,你一定能上好课。

防止“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用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从哲学角度看,这是绝对化的表现,即提倡新的就是要彻底否定旧的。表现在对待学习方式转变上,明显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绝对化的倾向。于是乎,每个学科每一节课,每个学生都得自主、合作、探究,不管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是否适应这些方式。绝对化必然导致片面化和庸俗化,从而使改革陷入困境。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有创新,又有继承。不该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要用继承和发展的眼光对待新课程。

一直听李梅老师说很崇拜刘德昌老师,她听刘老师讲过课,我没见过,于是就从网上搜集刘德昌老师的资料,无意中看到了这一篇,很感动,音乐的本真,真的很好,在经历几年的花里胡哨之后,我们的音乐课就应该回归本真,但是又不能

回到原来的一个录音机一遍一遍反复的老路子上去,音乐课程改革的出路到底在何方,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相信同行们看了这篇文章,一定会有所感悟!——题记

一、要重视学科本质的东西

刘老师说:离开本质的东西犹如雾里看花。

我认为学科教学理应体现学科的特点,体现学科的价值。这就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深度的理解和体验,只有从学科最本质的东西里才能真正感悟、理解、吸收学科知识,而这种知识的获得必然成为学生在体验感悟后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将受益终身。刘老师建议教学中少一点音响,能不用多媒体的时候就不用,刘老师不用话筒讲课,充分展示出作为音乐教师最原生态的语言、肢体语言来感染听众,这就是最本质的东西。刘老师说:我唱歌不如歌唱家,弹琴不钢琴家,表演不如艺术家。那么刘老师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我认为这是刘老师个人对艺术感受的真情表露,这种真情的感染力绝不亚于一位大师的表演。刘老师就是一位大师—音乐教育大师。他注重的是把音乐本质的东西拿出来让孩子有一个直接的体验,而不是借助媒体播放歌曲,借助视频观看表演,一切能做的他都自己来。其目的就是多让孩子接触学科中最本质的东西,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要重视语言的表达能力

刘老师说:要重视教学用语,课堂提问指向性要明确。

刘老师问刚上完一堂音乐课的老师:“伦敦是什么乐器?”这位老师一时答不出来。刘老师说这就是你刚才课堂上问学生的问题(我在场老师确有提这个问题),大家都笑起来了。因为歌词是有巴黎吉他、伦敦小提琴、柏林法国号(圆号)。刘老师又讲了一个故事。说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乘客甲踩了乘客乙,乘客甲连忙道欠说对不起,乘客乙也生着说没关系。乘客甲又不合时宜地冒出一句话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气得乘客乙要挥拳揍乘客甲。你踩了我的脚还要说这

是我应该做的。这都属于指向性不明确而造成的。类似的例子在课堂上经常碰到,而很少引起老师们的注意。我在多个场合下也讲过指向性不明确的课堂设问,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怎么回答问题。

三、要重视老师的示范作用

刘老师说:教学要通过有效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学不能丢掉接受式教育。所谓有效或接受式教育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教师的示范作用。

现场刘老师给听课老师搞了好多互动活动,刘老师用肢体语言根据听课者的声音来表演,或刘老师来表演听课者来配音,这个过程让我们感受太深了。他把全体老师的注意力,表现力都集中在他身上既看他的表演,自己也在表演。比如:他把老师分成三组,第一组按固定音高发出“呜”的声音,第二组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第三组发出“戚擦,戚擦”的声音,先看刘老师的手势、动作、表情分组练习,然后三组再合起来形成三个不同声部的组合,大家顺着刘老师的手势变化和脚步的进退,声音一会儿小一会儿大,一会儿远一会儿近,一列呼啸的列车在我们面前疾驰而去。这种效果远比看视频的效果不知好了多少倍。艺术原于生活高于生活,这种体验和感受是正是艺术教育的本真,就是学科教育的本质的东西,是其他媒体是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

类似的互动场景,刘老师在讲座中指导大家共同参与不下十次,每一次都是一次心灵真切的体验与感受。这不正是新课程所切追求的课堂效果吗?

早闻学院要请一个知名教育家来讲座,心里充满着期待

从郭院长的口中得知,来讲座的是刘德昌老师,便在百度里搜了下,从别人的文章中初浅的了解了他,真正见到刘老师,真正听他的讲课,收益颇多,他上课是那么的生动、形象,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表达是那么的丰富,我称他为先生,刘德昌先生。

刘德昌先生是全国音乐教育家,全国特级教师,有幸能听他的课,是一种全新的领悟,是一种反思。

听了他的课,我简单的总结如下:

1、音乐课堂上,不要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脱离音乐本质,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这是僵死的表现

2、音乐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听、模、唱),这一点很重要,无论什么时候,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很重要的3、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要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特长,有自己特点的教学

4、在课堂教学中,“拓展”要与本节课音乐内容相关,要进行有效果教学,不能浮夸(他的浮夸指的是漂亮的多媒体课件等等)

5、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思维的发展,要把握好学生学习音乐过程中心理特点,根据认识事物认知程度不同等来处理歌曲

6、注重情感、语言情感的表达

7、音乐作品的表现要素(速度、力度、音色)来表现审美

8、注意“聆听”,这是音乐当中最明显的部分,老师要求学生时要有要求 我只能用文字简单的记录,更多的收获,是在刘德昌先生魅力四射的讲课中,我把自身教学存在的误区,做了反思,在他的讲课中,找到答案,得到启示。在三个多小时的讲课中,教室里始终充满掌声和笑声,大家无数次鼓掌,他始终站着,没有讲课稿,始终充满激情,始终用丰富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和我们互动,这不是一个六十开外的老先生容易做到的,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他对音乐教育的热忱,对音乐教育的一颗执着不变的心!

刘德昌老师以其丰富的肢体和声像语言,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与在座教师互动,把音乐教学中需要传授的具体知识与技能暗藏于“听、模、唱”的设计上,用饱满的激情和丰富的感染力传递情感,使教师们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在含义。刘老师的课,让人百听不厌,且次次精彩,他那活的多媒体的运用,让我再次深深感思。他上课是那么的生动、形象,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表达是那么的丰富,夸张而又不失真滴的教学行为,完整地衬托了他良好的功底和艺术修养的基础,他教会我们好的课必须深析教材,精心设计,充分准备,运用恰当的手段和策略,通过教师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感染力感染学生,从而使教学目的顺利达成。刘老师的课博众出彩,闪现着音乐教师的独特魅力,是我们音乐老师的优秀榜样。

要重视学科本质的东西,要重视语言的表达能力,要重视老师的示范作用。刘老师说:音乐教学不能离开其本质,要重视教学用语,课堂提问指向性要明确。教学要通过有效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学不能丢掉接受式教育。所谓有效或接受式教育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把学生注意力深深地,牢牢地吸引在他的周围,不能离开。

刘老师,可以为了学生理解的需要一会儿站在椅子上钓鱼,一会儿躺在桌子上表演《小白菜》的旋律下行,一会儿手舞足蹈表演春天来临、小雨刷刷、一会儿又和老师们拉起了钩钩表现有情。他在实例讲解中爬到讲台上,眨着眼睛用非常童真的声音朗诵、演唱《闪烁的小星》,对音乐美的追求深入、细致,再一次让我们领略到了这位幽默风趣、富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的专家的风采。在他漫不经心、甚至有点搞怪的点评和实例讲解中,在听课老师会心的笑声中,教大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让大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让音乐走进学生心灵,让自己更贴近学生,这不就是学生需要的课堂吗?

下载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九马骉:[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九马骉:[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特级教师讲座有感

    听特级教师巡回讲座有感 南平小学宋岚 最近,国培计划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团走进了我县,我有幸认真聆听了来自特级教师王亚丽老师和省骨干教师范晓芳老师的两堂精彩语文课,感觉受......

    听特级教师讲座心得体会

    几天来和国家特级教师们零距离接触,专家们对小学数学的前沿引领,对课堂的高超把握,无不让人心生敬仰。又一次让我经历了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领略到名师课堂的......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天津五中 特级教师 杨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天津五中 特级教师 杨忆宁) 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探讨高考语文复习的问题.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复习,相信大部分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已经......

    听特级教师讲座心得体会——吴涛

    听特级教师讲座心得体会 土城镇白鸡小学:吴涛 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有幸聆听了省特级教师张志平等教师的专题精彩讲座。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张志平教师,也是第一次听他的讲座,但却......

    语文特级教师工作总结

    略微值得一说的是高考,我们总算完成了高考任务。好像可以领到一些奖金,因此,我自己心里喜欢。至于是怎么完成任务的,一切都在日日夜夜的教学教学过程之中。我不能复述这些教育教......

    讲座心得马

    听《教书育人用真心》马恩霞讲座心得体会 民航路小学齐虹 今天有幸聆听了进修校语文教研员马恩霞的讲座《教书育人用真心》。其中,说起语文教学就离不开阅读,就这一点使我产......

    特级教师以及英语教学专家讲座听课感想[大全]

    “课内比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紧张而有序的 “课内比教学”活动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我作为其中的一员,经历了赛课、评课等比教学过程,深深感触到这次赛课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

    特级教师以及英语教学专家讲座听课感想

    特级教师以及英语教学专家讲座听课感想 2009年11月14 日,学校给了我们英语组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得以观看郑州举办的特级教师以及英语教学专家的讲座,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我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