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中国白话小说的翘楚

时间:2019-05-13 08:1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狂人日记——中国白话小说的翘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狂人日记——中国白话小说的翘楚》。

第一篇:狂人日记——中国白话小说的翘楚

《狂人日记》——中国白话小说的翘楚

何东

历史总是会给后人留下记载自己脚印的笔录,让千百年后的我们去揭开她神秘而沉重的面纱。以这种方式我们了解到历史上白话小说在宋代就以崭露头角,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也是以白话这种语言形式写成的,尽管这四大名著尤其是《红楼梦》成为小说史上的奇葩,但被公认为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的却是《狂人日记》,这其中必有原委可寻。

一、《狂人日记》的文学价值

由鲁迅先生创作的《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启蒙思想主义特征,字里行间清晰可见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深刻地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坚定信念和热切希望。如果我们从文学价值取向角度来看这一特征,它的价值总体表现于两点:第一,深刻又一针见血地揭露社会问题;第二,对未来热切的期望。

《狂人日记》首次勇敢地作为一种革命的武器出现在是人面前,它不仅大胆地掀了封建礼教的底牌,然后毫无掩饰地将它成像于人前,而且它还首次不加避讳地揭露出国民的丑陋面貌以及他们对任何看似与己无关的事情的的麻木不仁、无知愚昧的扭曲心态。鲁迅先生自知不能像士兵一般戎装上阵,但作为一个有良心敢于担负责任的文人,他以手中的笔杆为武器,奋笔疾书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痛心疾首地鞭醒麻木的世人。这在当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就如同一颗炸弹在封建礼教的怀里爆炸了,封建礼教在这样的狂轰之下势力必然被消弱了,《狂人日记》首次高调地担负时代赋予人们的历史责任,在个时代扮演着勇敢无畏的革命者角色。文学界有这样一句话“敢于担当责任的文学才是真正文学”,所以《狂人日记》作为这样的一部文学作品被提高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的高度就不足为奇了。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的结尾这样写到“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稚嫩的没有受到封建礼教迫害的孩子象征着希望,象征着中国的未来,鲁迅先生在揭露种种丑恶后,笔锋急转以积极地心态表明黑暗腐朽的中国还有若隐若现光亮闪现,孩子就是这些光亮,鲁迅先生竭力地呼喊“救救孩子„”意于再次警醒世人,告诉他们希望是存在的,只要保护好这些极易受伤的孩子,中国就有救了。这里救的是麻木愚昧的世人,救的是中国。这样一来《狂人日记》就拥有了双重战斗力,就像是一位医生,他的职责不仅仅在于诊断疾病,更重要的是施术救人,《狂人日记》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的医生,它对中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二、《狂人日记》的新面孔

《狂人日记》被称为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就必定会带着新鲜的元素。鲁迅先生作为一个留学日本的归国学者,他的小说是国外小说的特点与结合中国传统小说写作特点的完美结合。《狂人日记》的新就有了如下的表现:日记体式的写作格式,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新型的独具个性的“喻热于冷”风格。

中国历史上小说的造诣是很高的,杰出的作品数不胜数,但它们的格式却只有笔记体和章回体两种,我们在品读《红楼梦》、《聊斋志异》、《水浒传》等等时,会发现一个共通点,即这些小说的作者都是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阐述整个故事情节。《狂人日记》鲁迅先生打破了历代小说的书写格式,以鲜见的日记体来完成小说的故事布局。鲁迅先生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整篇小说都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这样写使得小说更具说服力,让作者可以摆脱人称的阻碍从而直接对封建礼教罪恶进行深刻地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人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作品中的狂人以他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而形成的观点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自己的观点,这样让世人看到鲁迅先生的勇敢,一个先驱者挺身而出带动更多的人站起来反对黑暗追求光明,《狂人日记》以新形势承载着着这巨大的任务,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心灵上受到极大地冲击。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多次运用象征性的写作手法,像是上文所述的“孩子”还有“赵家的狗”“很好的月光”等等。在现实主义的基础,赋予这些事物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让现实主义与象征性色彩隐约交错,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的同时,给人们呈现出一种文学艺术美。另外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开篇便营造了一种诡异的氛围,让人毛骨悚然,但是狂人时时的自言自语又洋溢着昂扬的斗志,这一冷一热相互交织,让读者在冷峻的字眼里看出作者一颗热切的心。鲁迅先生将自己彻底反封建精神与崭新的艺术形式完美结合在一起,深刻地批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和鞭挞了麻木愚昧的国人,即深刻地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绩,开创了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三、《新青年》给了《狂人日记》较大的舞台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刊行于中国旧民族主义革命末尾到新民族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它以激进的态度,投入了五四运动前后反对封建文化思想和传统的革命潮流,成为“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重要阵地。《新青年》从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一些新诗,这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狂人日记》于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杂志,鉴于《新青年》从1915年创刊以来形成的较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以及它的改用白话文,采用新标点的革新,给鲁迅先生创作的《狂人日记》一个展示自我的耀眼舞台。《狂人日记》自身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和极丰富的文学实绩,就它自身来说足以发光发热,再加上颇具影响力的《新青年》的大力推动,笼罩着双重光环的《狂人日记》自然就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了。《新青年》让《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对国人麻木愚昧的批判以及对中国未来的期许有了更大的宣传空间和宣传力度,从而突出了它在时代中留下的烙印,影响了它对中国文学革命的驱动力。《狂人日记》被推至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之位,《新青年》功不可没。

第二篇:4 《狂人日记》:现代白话短篇小说开山作

《狂人日记》:现代白话短篇小说开山作

教学目的:通过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狂人形象的特异性及其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剖解狂人形象。作品在形式上的创新及心理描写的特色。教学难点:狂人是真狂还是假狂。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鲁迅之所以被称为现代中国的“民族魂”,就在于他敢于正视民族的缺陷,他对国民性的深刻的批判反省精神,成为我们民族自觉的标志,也是他作为启蒙主义思想家的标志。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个被所有人视为“疯子”的人的自白!

二、创作背景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但革命果实很快就被袁世凯篡夺。随后,二次革命失败,张勋复辟,社会愈来愈黑暗。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和思想体系依然如故,帝国主义仍虎视眈眈,广大劳动人民依旧处身在水深火热之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使对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国内政治的黑暗感到愤怒、失望的鲁迅也极为振奋。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投入了革命的潮流,向罪恶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发起了冲锋,挥笔写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三、《狂人日记》的历史意义和主题:

1、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短篇小说。

2、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3、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迫害。

《狂人日记》的主题,据鲁迅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弊害”何在?乃在“吃人”。鲁迅以其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深刻观察,发出了震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

四、分析课文

1、翻译小序部分。

某家兄弟,现在不说他们的名字了吧,当年在中学的时候都是我的好朋友。分隔多年,渐渐不怎么知道他们的消息了。前些天偶然听说其中的一个生了大病,正好我回故乡,就绕道去他们家看望,结果只见到了一人。他说生病的是他弟弟,承蒙我这么远辛辛苦苦来探视,不过早已经好了,现在去某地候补官职喽!说起这些他哈哈大笑,拿出两册日记给我看,说从中可以看得出当时患病的情形,不妨就献给老朋友吧!我拿回去看了一遍,知道了他患的大概是“迫害狂”之类的病。语言相当错乱无序,又有很多荒唐的话;也不写几月几号,不过墨色、字体不一致,由此可知不是一次写的。其中偶尔也有略微有些联系的,现在摘录成一篇,以供医学家研究。日记里的错误词句,一个字都不改,只有人名虽然都是乡村里的人,社会大众并不认识,无关大体,但也都改掉了。至于书名,则是患者本人病愈之后写上的,不再改了。民国七年四月二日记。

2、提问:作者写的这段小序,对这篇小说来说,有什么作用?

(1)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交代了作者与“狂人”的关系;

(2)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介绍了“狂人”的病症以及“狂人”的日记;

(3)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说明了小说的形成以及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供医家研究”,语带双关,从表面上看,是说把它写出来好让医生研究治疗狂人之症,而实质是要让有志之士研究我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弊病,探求改革社会,救治中华古国,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的道路。有了小序,小说开头就可以省掉对“狂人”的有关情况(他是谁,得了什么病症,结果怎样等)的许多交代,可以直入正题,并能使我们对小说的语言“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以及小说既是日记体,而又“不著月日”的特殊表现方式感到真实自然,易于接受。

因而,小序对小说表现中心思想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狂人”的行为特征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带着显著的“多疑”特征,或反过来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着重表现的是狂人的“多疑”。那狂人他老在怀疑些什么呢?——人们要“吃人”,要吃他。

第二课时:

一、梳理课文:

1、狂人总是时时害怕着,提防着被人活生生地吃掉,通读全文,找一找,狂人都怀疑哪些人想“吃”了他?狂人是根据什么断定这些人会吃他? 明确:赵贵翁——眼色怪

行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 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 街上的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咬你几口”,眼睛却看着我 家里的人——他们的脸色,同别人一样,反扣上门,宛然关了一只鸡鸭 狼子村的佃户——吃过人,看我几眼,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老头子(医生)——满眼凶光;张开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低声对大哥说“赶紧吃罢!” 大哥——点点头

小结:狂人觉得周围的人都要吃他,甚至包括他哥哥在内的家人也要吃他。也即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吃人”的现象,可见,这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

2、既然这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那么狂人自己呢?他自己吃过人吗? 明确:他自己也曾吃过人——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

3、联系前两个问题,“狂人”的意识流动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感到赵贵翁和路人等周围的人都是“吃人”的人,都要吃他;二是知道他的大哥也是“吃人”的人,也要吃他;三是怀疑自己也在无意中吃过人。

4、从看到别人要吃人,到看到以哥哥为代表的家人要吃人,再到自己可能吃了人,程度一层比一层深。那么,没有吃过人的人,还有没有呢?要怎样才能摆脱这吃人的社会呢?

明确:也许还存在着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所以要救救这些孩子,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5、由前面的问题分析可见,小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明确: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节,写狂人觉察到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吃人的现象; 第二部分,4—10节,写狂人看到家庭内部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之间也存在着吃人的现象;

第三部分,11—12节,写狂人联想起妹子的被吃掉,认识到原来自己也是那个吃人传统的一部分;

第四部分,13节,狂人把希望寄托于未来的孩子,并发出了急迫痛切的呐喊。

二、问题探究:

1、狂人只是从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发现了“吃人”的现象吗? 明确:“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没有年代?——整个狂人所见的历史都是这样,故无须具体的某一年代,这是一种历史的普遍现象。)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小结:历史上的中国人也吃人,四千年历史,都是如此。这说明,中国社会有人吃人的传统,而且这种现在人们已经继承了这种传统。

总结:联系前两点,可见,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

2、找出小说中历史上“吃人”的具体事例。

(1)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人肉可以煎吃” 治病(2)宋国都城遭围困易子而食 饥饿(3)食肉寝皮 仇恨

(4)易牙蒸子献给齐桓公 忠君(5)徐锡林的心肝被炒吃 仇恨(6)人肉人血 治病(7)割骨疗亲 孝道 “吃人”的内涵:(1)礼教吃人;(2)制度吃人;

(3)政治统治吃人,愚昧思想吃人; ——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对人的迫害。

3、讨论:狂人是真狂还是假狂? 真狂说

(1)变态的心理。①第二节第一段: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怕,对他的交头接耳,对他的一笑,落在狂人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他,别人善意的“笑”是暗藏杀机的吃人者的表面文章,完全背离了正常生活的心理轨道。②老头医生:把“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静静的养”,本指“养病”,在狂人眼里却成了“养肥了,他们自然可以多吃。”③大哥:医生说“赶紧吃吧”,大哥点头——医生的意思是吃药,大哥是听从医生的建议。然而在狂人眼里又变了样。

(2)混乱的逻辑。狂人在这种变态的心理下,正常的逻辑必然会被打破,这就造成了逻辑的混乱。①“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三十多年不见月光,从生活逻辑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是荒唐的。“他”与“赵家的狗”没有必然的联系,那狗看“我”两眼更是与“我”不相干。狂人却将“我”“月光”“狗”三个毫无联系的事物硬联系了起来。②狼子村能够吃人,也就可能吃自己。

小结:从作品中狂人的言行来看,他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属于精神病学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

第三课时:

一、继续讨论狂人是真狂还是假狂。假狂说

P34塑造了一个先知先觉者的形象——启蒙者。P42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通过象征和暗示,从作品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这可以从他的思想和行动的种种表现看出来:

(1)“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狂人对“吃人者”本质的认识。

(2)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意义,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

(3)第17段——狂人在“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的历史的“字缝里”,看出了“吃人”两个字,是他对封建礼教的实质所作的历史概括。作者中所提及的活生生的吃人的事实,则是这一历史和结论的旁证。

(4)“救救孩子”——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性探索。孩子是纯洁的,不能也让他们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妙的未来,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

小结:所以,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狂人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历史上多少反抗旧传统的、离经叛道的人,曾经被视为疯子,如章太炎被人们称为“章疯子”,谭嗣同被称为“谭疯子”,孙中山,也曾被人叫做“孙大炮”。从世俗的眼光看去他是疯子;站在革命的立场看去他是先知先觉。因此,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作品描写的是一个迫害狂患者。从象征主义的角度看,作品描写的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者。

二、艺术特色: 小说形式的创新:

1、格式新——日记体小说。在中国,以前没有日记体小说,只有笔记体和章回体小说。笔记体是“采风式”的,章回体是“说书式”的,它们在都采用第三人称,而日记体则全部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表白,使读者能够直接进入狂人的内心世界。

2、人物新——成功地塑造了丰富复杂、蕴藉深厚的狂人的艺术形象。

3、手法新——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一方面,从文本叙述的表层来看,狂人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作家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准确入微地写出了狂人的精神病态。另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周围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这就使读者所感受到的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成了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觉者,一个反封建的启蒙斗士。可以说,现实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灵魂,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4、语言新——文言文和白话文构成两重叙述。(课后题)《狂人日记》的“日记本文”部分采用的是白话,“序言”部分采用的却是文言,这样在文本中就形成了两重叙述。文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白话部分所反映出的寓意是对立的,白话部分表现的虽然是“狂人”的非正常的世界,却具有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是不正常中的正常;文言小序部分写狂人病好之后,已“赴某地候补去了”,成为了候补官员,表现的虽然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常人”的世界,实际上却是正常中的不正常,表明反封建的战士已经向黑暗现实屈服,成了封建统治者的一员。

第三篇:中国小说发展史

浅谈中国小说的发展史

浅谈中国小说的发展

我们把先秦两汉看作是中国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等,都孕育着小说艺术的因素。而唐人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也就是话本的产生。文言小说逐渐转为以白话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短篇小说沿着它的轨迹发展。这样中国小说史至此由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金元时的小说没有超过宋代,但也出现了一些较有影响的集子。到了明代,文言短篇小说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明末清初,出现了拟话本创作热潮。《红楼梦》之后,小说创作走向了低谷。至晚清,小说才又繁荣起来。

明清时期出现了现代化趋势,翻译文学繁荣;“小说界革命”和小说创作的繁荣;话剧萌芽产生。“五四”前后一批留学归来的学子和更多的人们,较之以前的小说作家,创作了大量有西洋、东洋、苏俄风格的小说,史无前例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小说风格。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而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30年代小说发展成熟,50年代中期以后,长篇小说创作丰收,这一时期代表时代主流特征而包容着复杂性,台湾出现武侠小说,在香港通俗文学中,历史小说和科幻小说是两支劲旅。1978年以来中国小说界,万象纷呈多元化。“寻根文学”、“意识流小说”、“反思文学”和“新写实小说”出现。此后,小说发展到大众化、娱乐化,“80”后的作家也在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主流小说是“说”出来的,欧美传统经典小说是“写”出来的。中国小说创作不宜全盘西化。

中国古代小说起于何时?源于何书?较之诗歌、散文要求却更多更高,非一时所能形成,更非一书所能标志。我们把先秦两汉看作是中国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等,都孕育着小说艺术的因素,为小说形成准备了条件,不过中国古代早期小说与历史传记难以截然分开来。

一、上古神话传说、先秦寓言故事影响小说。女娲造人造万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先秦寓言故事都影响小说。

二、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影响小说。

《史记》这一伟大的历史著作,对后世小说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中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取材的对象。我国最早的古小说,即魏晋志人志怪小说,《世说新语》和《搜神记》。

三、唐传奇的兴盛和发展。

“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来审视,唐人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唐人小说仅《太平广记》一书收录的单篇就有40余篇,专辑40余部,约在千篇之数,大体分为两类:一为传奇,一为志怪。唐人小说繁荣发展的原因,除对童年小说创作经验的继承发展外,与当时的政治昌明、文化发达以及科举“行卷”、“温卷”之风有直接关系。

唐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级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说书和其他讲唱艺术相应地发展起来。“说话”人讲故事用的底本叫“话本”,为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开始。

四、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话本的产生。

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宋以前小说史,从宋代开始,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短篇小说沿着它的轨迹发展。这样中国小说史自此由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高潮迭起,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地位也越来越高。

文言短篇小说发展是这一条线,至宋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奇体;二是笔记体短篇小说;三是志怪体。宋人传奇小说的成就远不如唐人。北宋初期,多记唐五代事;北宋中后期,多记本朝事;宋代的志怪小说,其成就还不如记历史琐闻的笔记。宋人的文言短篇小说的成就虽不甚高,然数量与种类繁多,在小说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五、金元时期文言短篇小说,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未超过宋代水平。

这一时期小说的发展线索未断,且有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品,如元好问的《续夷坚志》、刘祁的《归潜志》等。

六、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

明人从三个方面做出了贡献:一是加工润色宋、元、明三代艺术上有缺陷、忍气吐声的话本;二是搜集整理话本小说集;三是创作了大量的拟话本。明代白话小说最繁荣的时期是万历以后,尤其是南方,都市经济发达。最有代表性的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它们同时是最早的拟话本集,凌濛初的思想不及冯梦龙进步,但在艺术上“抒情写景,如在耳目”。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此,中国小说史以短篇小说为主转而进到了以长篇小说为主的新时期。“四大奇书”在所属各类题材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既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的巨著,也是一部写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典范;《金瓶梅》是一部写世情的长篇小说,又是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成功的长篇小说。“四大奇书”的巨大成就深刻地影响着长篇小说的创作,以至形成了长篇小说的这四个系列,也影响着整个社会,影响着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七、清初至清末的小说。

(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两部长篇巨制问世,《儒林外史》 在“四大奇书”之外,另辟了一条蹊径。它不仅直接影响了晚清谴责小说的创作,也影响着后来鲁迅的杂文。至于《红楼梦》的成就和影响就毋庸多言了,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上的巅峰,也是世界文学中的名著。它的巨大成就,可视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辉煌总结。《红楼梦》的读与讲,早在士大夫中成为了一种习尚和时髦。两百多年来,评论者比肩接踵,早已形成了一种学派——“红学”。而今它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这是中国人的骄傲。

(二)《隋唐演义》是清朝前期出现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是集隋、唐故事之大成的世代累积型小说。《聊斋志异》的出现,成为中国古代最为卓越的文言小说集,它奠定了蒲松龄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尤其是传奇小说史上的崇高地位。

八、“五四”以来的小说。

晚清形成了文学观念的变化与现代性的格局。而“五四”张扬理性,追求个性,创作方法呈现多样化探索。

(一)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在小说创作方法上取得很高成就。代表作《呐喊》、《彷徨》两部短篇小说集,《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上的中国现代小说。

(二)30年代小说题材空间拓展,长篇小说的成熟,小说流派的涌现,普罗小说、左联青年作家群、社会剖析小说等相继出现。其中,社会剖析小说成为当时重要的小说流派。老舍创作了俗白、凝练、纯净、生动而又风趣幽默的京味儿小说;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以及《蚀》也是30年代小说的重要作品;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以及老舍的《骆驼祥子》、茅盾的《子夜》等,他们以各自卓异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熟。

(三)到了40年代,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界的集大成者,赵树理在解放区小说创作中最具代表性,《小二黑结婚》对中国传统的评书体形式加以改造,创造了一种新的评书体小说形式,推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九、五六十年代的小说。

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曲波的《林海雪原》,梁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姚雪垠的《李自成》等,另外也有“干预现实”的小说,主要有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宗璞的《红豆》、丰村的《美丽》等作品。

(一)本时期台湾文学。赖和的小说把现实主义与时代精神、本土环境相结合,为台湾新文学树起了第一面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开创并确立了台湾现实主义与乡土文学的传统;在台湾言情文学大潮中,琼瑶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几度夕阳红》、《在水一方》等;与上述作家相比,古龙的成就更高,影响更大,位居台湾武侠小说家之首;高阳的历史小说取得了骄人成绩;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代表作品是《白发魔女》。

(二)在香港通俗文学中,历史小说和科幻小说是两支劲旅,科幻小说以卫斯理最为著名。而金庸,成为香港最著名的文化人,以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此后,写下了不少武侠经典,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侠客行》、《鹿鼎记》等等。

十、1978年以来的中国小说,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一)“反思文学”体现了当代作家理性精神的复苏。

(二)“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家及作品如下:韩少功《爸爸爸》、阿城《棋王》、张承志《黑骏马》等。寻根文学对新时期文学的美学质地的整理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

(三)“意识流小说”出现在新时期文学之初,成为一个轰动文坛的事件。王蒙创作了《春之声》、《海的梦》、《夜之眠》,还有宗璞的《我是谁》等一批小说对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技巧的借鉴和运用,引起了文坛的关注。

(四)80年代后期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是新写实小说思潮的崛起。创作方法虽然仍以写实为主,但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主题上,更多的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官场》,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等。

十一、九十年代小说文学。

随着市场经济中心的确立,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发生了转变,文学的人文主义精神价值正被淡化,文学的非意识形态化特征得到了强化。

刘震云是新写实小说重要的代表作家,新写实主义小说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参与意识,它以河北“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的崛起为标志。这一时期出现了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红高粱》,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等作品在当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十二、新世纪中国小说大众化娱乐化。

新世纪的中国小说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了小说本身的变化,也使文体数量激增。网络写作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小说写作的类型化趋势,当时的作家很多都是以此为生。

十三、80后文学的创作潮流。

“80”后的作者有专门的创作网站,在当下的图书市场上,他们和所有的前辈们是平分秋色的。“80”后是依赖于网络的,他们中的代表作家有相当一批是出自“新概念”,比如韩寒、郭敬明等人,他们的作品也进入了“产品—销售 —利润”的快车道,成为巨大的利润符合。“80”后迅速地连接市场,平步青云,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中国传统的主流小说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在听说互动的过程中完善的。外国传统经典小说是写出来的,便于阅读;而我国的传统主流小说,既适于阅读,更适合说书。我国小说的发展从文言到白话,从历史故事到网络的转变,继承并发展着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地自豪和骄傲。

以上就是我对中国小说创作发展的一些观点,有不到之处,请老师多多批评、指导。谢谢!

第四篇:鲁迅早期小说创作:以《狂人日记》为例

鲁迅早期小说创作:以《狂人日记》为例

鲁迅的处女作

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杂志第四卷第五号。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开辟了我国文学的发展的新时代。

这篇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所谓“表现的深切”是指小说深刻而有力地揭示了旧社会的吃人历史;而“格式的特别”则是指小说形式的现代化。“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是对《狂人日记》非常精准的评价。这部小说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清晰地呈现了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思潮之间的复杂关系。“格式的特别”

《狂人日记》是一篇日记体小说。这篇小说由十三则不标年月的日记构成,按狂人的心理意识活动来组织小说,打破了以情节为主、注重故事完整性的传统小说结构方式。

与传统第三人称小说侧重叙述外在事件不同,这篇作品以第一人称即主人公自述的方式,着重表现了“狂人”的内心状态,叙述带有主人公的感情意识,读者因此更容易站在“狂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作者择取“狂人”这一陌生的视角来表达重大的思想主题,具体描写“狂人”的种种病状,他的疯言疯语、偏执、妄想等等。这就使“一个描写对象从其通常的感知领域转移到一个新的感知领域”,结果造成陌生感,“形成某种语义变化”。读鲁迅的小说,你就会发现鲁迅在艺术形式的“陌生化”方面具有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自觉意识。茅盾说过:“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

鲁迅的文学创作开启了现代文学的诸多流派,比如《在酒楼上》、《孤独者》首开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故乡》首开“乡土小说”之风,《故事新编》则引发了“借古讽今”型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这与他在“陌生化”的自觉意识是分不开的。应当说,在鲁迅的全部小说中,《狂人日记》形式的“陌生化”程度是最高的。《狂人日记》的艺术形式是独创吗?

《狂人日记》在艺术形式上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写于1834年,果戈理笔下的狂人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的典型。小说中的狂人波普里辛,原是个专司为上司削鹅毛笔的小职员。他不仅社会地位低微,而且精神境界低下,因为单恋上司的女儿而遭到上司及同事的轻蔑。他们认为他根本就没有资格与“高贵”的小姐恋爱,癞蛤蟆居然想吃天鹅肉!受到刺激的波普里辛愤而发狂,幻想自己成了将军,甚至以西班牙国王自居,结果被关进疯人院。果戈理以此对热衷于官衔、权势和金钱的黑暗社会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迸发出不平之鸣:“我想知道我为什么是个九等文官?为什么恰巧非是个九等文官不可?” 抄袭还是借鉴?

对于鲁、果二人的这两部同名小说,文学研究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抄袭,有人认为是借鉴。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这两部小说有着很高的相似度。鲁迅自己也承认,他的《狂人日记》源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一文中,鲁迅这样评价自己的《狂人日记》,“一八三四年顷,俄国的果戈理(N.Gag01)就已经写了《狂人日记》;一八八三年顷,尼采(Fr.Nietzsche)也早借了苏鲁支(Zarathustra)的嘴,说过‘你们已经走了从虫豸到人的路,在你们里面还有许多份是虫豸。你们做过猴子,到了现在,人还尤其猴子,无论比那一个猴子’的。„„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自己认为这篇小说源于果戈理,但艺术成就却超越了果戈理。

所谓“抄袭”的证据

题目相同,篇名均为《狂人日记》; 题材相同,内容均为“狂人”的故事; 形式相同,都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此“狂人”非彼“狂人” 果氏笔下的“狂人”,是一个俄国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的形象,是一个被等级制度和门阀观念剥夺了爱情自由的人,是一个意识到个人自由权利重要性的人。

鲁迅笔下的“狂人”,则是一个觉醒者、启蒙者和斗士的形象。他意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并进而启蒙人们走出到人性被戕害的蒙昧状态。他不但发出了“救救孩子”的沉痛呼喊,而且自觉自愿地与礼教维护者进行坚决的斗争。二者的精神内涵与所承载的文化观念具有本质的不同。“狂人”眼中的“吃人”现象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他们是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⑺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叫人害怕。“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知道没有,我可不得而知。„„记得我四五岁时,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也没有说不行。一片吃得,整个的自然也吃得。

“吃人”的历史事实

鲁迅也非常重视野史和笔记之类被长期忽略的历史资料,并于其中发现了历史中被人忽略的“吃人”史实。

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中,回忆说:“鲁迅的材料大都是在汉以后,特别是史部的野史和子部的杂家。举出具体的例来说,他看《玉芝堂谈荟》知道了历代武人的吃人肉,看《鸡肋编》知道了南宋山东义民往杭州行,在路上以人肉干 为粮,看《南烬纪闻》知道了金人的淫虐,看《蜀碧》知道了张献忠的凶杀,看《明季稗史汇编》里的《扬州十日记》知道了满人的屠杀,至于《皇朝典故》残本《立斋闲录》里录存明永乐的上谕,凶恶得‘言语道断’,更是使得他生气,他总结起来,说中国书上鲜红的写着二字曰‘吃人’,岂不是正当的么?他这篇《狂人日记》,形式是小说,实际是反对封建礼教的一篇宣言,也可以说是他关于野史和笔记的一则读书笔记”。

“礼教吃人”的哲学文化溯源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以十三节长短不一的日记,形象刻画了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形象。然而,它并不是关于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出传统文化的“吃人”本性。这部小说诞生后,关于这部短篇小说的评论文字已经是作品本身的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形成了现代文学研究的一大奇观。自此以后,“封建礼教吃人”的观念深深地铭记于中国人的心灵记忆中。

通常,人们只把“吃人”理解成对封建礼教本质的一种文学性概括,指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伤害。对于这个独特的文学意象,很少有人去追溯它的哲学与文化背景。其实,“吃人”作为一个文化主题,并非始于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是从清代的思想界开始的。

这一文学意象经历了一个由礼教“杀人”到“吃人”的悄然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戴震、章太炎为这个文学意象的生成作出了充分的哲学文化论述,最后则由鲁迅将它铭记在国人的文学记忆中。戴震对程朱理学的反思

满清统治者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大力宣扬程朱理学的道统理念,并由此衍生出“治统原于道统”、道统与治统合一的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皇帝集代表治统的“君”与代表道统的“师”于一身,彻底破坏了儒学体系中道统与治统分立并抗衡的构架设计。

儒生对“作君作师”的皇帝来说,已经不再是理论上的“帝王师”,而是事实上的“天子门生”。因此,这进一步强化了上对立下的绝对权威。在上者的任何意见都有道义上的合理性,上对下的任何责罚,不但合法,而且合理;下对上的任何反抗,不但违法,而且违理。

面对这种局面,雍乾年间的考据学家、思想家戴震认为程朱理学已经成为“杀人”的帮凶,“宋以来儒者,以己之见,硬坐为古贤圣立言之意,而语言文字实未之知。其于天下之事也,以己所谓理,强断行之,而事情原委隐曲实未能得,是以大道失而行事乖。„„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

在戴震看来,程颐、朱熹等道学家所谓的“理”,不过是“以己之意见,硬坐为古贤圣立言之意”。那么,“以理杀人”中的“理”不过是个人意见,并非公理。戴震认为,信守“天理人欲,不容并立”的教条,实际上就是把人的正常情感和虚无飘缈的所谓天理对立起来,否定人的欲求所具有的合理性。正因为“天理”所具有的模糊性,掌握话语权的人随时可以把个人意愿图解为所谓的“天理”,并以此来压制其他人的正当欲求。

戴震愤怒地指出“理”已经蜕变压迫弱者的借口,“今虽至愚之人,悖戾恣睢,其处断一事,责诘一人,莫不辄曰‘理’者,自宋以来始相习成俗,则以理为‘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因以心之意见当之也。于是负其气,挟其势位,加 以口给者,理伸;力弱气慑,口不能道辞者,理屈。呜呼!其孰谓以此制事,以此制人之非理哉?”

从表面上看,戴震所言“以理杀人”,似乎专对程朱理学而发,但更多还是针对满清的极权统治。不过,由于戴震身处极权统治最为严苛的雍正、乾隆时代,只能通过抨击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来曲折地影射现实。

戴震身后,其音训考据之学,主要为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所传承,世称“戴段二王”;不过由于他在《孟子字义疏正》中阐发的义理观念太过于离经叛道,因而备受攻击。一直到清末,才在章太炎、梁启超、刘师培那里得到公正的评价。在三人中,尤以章太炎最为推重戴震,他对戴震的评价是从民族主义立场出发的。

在《释戴》一文中,章太炎结合明清的政治史,对戴震批评程朱理学“以理杀人”的思想做出了高度评价。

“明太祖诵洛、闽儒言,又自谓法家也。儒法相渐,其法益不训。盖昔韩非有言:‘人主不自刻于尧,而责人臣以子胥,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尽如比干,则上不失,下不亡’。不权其力而有田成,而幸其身尽如比干,故国不得一安。废尧、舜而立桀、纣,则人不得乐所长而忧所短。失所长,则国家无功;守所短,则民不乐生。以无功御不乐生,不可行于齐民。如此,则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顾太祖不知也。比明中世,人主喜怒僻违,而不循法。谏官有所长短,不以法律弹正。时藉洛、闽重言,以为柄矜。《记》所谓援其所不及,烦其所不知,人主穷迫亦以其言检下,下复相朋以邀主。奸心难知,人主孤立,则庶事业脞,终于嫚令谨诛,万事自此堕矣!”

“洛、闽诸儒,制言以劝行已,其本不为长民,故其语有廉棱,而亦时时轶出。夫法家者,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与行已者绝异。任法律而参洛、闽,是使种马与良牛并驷,则败绩覆驾之术也。清宪帝亦利用洛、闽,刑爵无常,益以恣睢。会遭平世,无桑疑沮事者,然而吏惑于视听,官困于诘责,惴惴莫能必其性命,冤狱滋繁,莫敢缓纵。戴震生雍正末,见其诏令谪人,不以法律,顾摭取雒闽儒言以相稽,觇司隐微,罪及燕语。九服非不宽也,而列之以业棘,令士民摇手触禁。震自幼为贾贩,转运千里,复具知民生隐曲,而上无一言之惠,故发愤著《原善》、《孟子字义疏证》,专务平恕,为臣民诉上天,明死于法可救,死于理即不可救”。

在戴震思想的影响下,东京时期的章太炎对宋明理学持否定态度,认为儒学“乱于魏晋,至宋明益荡”。同时,在《思乡原》中,把朱熹视为扰乱儒学原典精神的乡原。戴震对程朱理学“以理杀人”的批判,经过章太炎的再次阐释和发扬,已经转化为对整个封建意识形态的批判。事实上,东京时期的革命党人已经开始转化和利用戴震的思想。刘师培的妻子何震在宣传女权主义时,便把封建传统对女子及一切弱者的迫害归结为“空理杀人”,而且沿袭了戴震的论述方式,“夫所谓是非者,强者所定之是非也,强者之对于弱者,凡权力所能制者,制以权力,权力所不能制者,制以道德。权力制人于有形,道德制人于无形。使无量之人屈服于空理之下,莫敢抗己。强者何其智,弱者何其愚,此真所谓空理杀人矣”。

当时的留日学生,之所以对封建礼教有强烈的反感情绪,与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对戴震思想的阐发与宣传有很大关系。

鲁迅作为章太炎的学生,对戴震的这一思想自然是了解的。不过,他在“文学复古”的过程中,通过对大量的历史现象观察和总结,又超越性地发展了这一思想。所谓“以理杀人”,戴震是针对程朱理学有感而发;而章太炎将这思想用于对封建意识形态的批判上。

鲁迅则通过深入的思考,将这一思想发展为对民族文化劣根性的描述:“吃人”。统治者以“理”为借口“杀人”,其目的还在于慑服那些反抗者,只有用“刀”与“理”的双重手段,才能牢固地控制被统治阶级,才能让他们伏伏帖帖地供养服侍自己。因此,“杀人”不过是手段,而“吃人”才是目的。

在统治者那里,“杀人”与“吃人”是合一的。对此,鲁迅在《春末闲谈》中曾加以详细论述:“殊不知我国的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却早已有过这一种黄金世界的理想了。不是‘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么?不是“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么?不是‘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么?可惜理论虽已卓然,而终于没有发明十全的好方法。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要被治就须不活,要供养治人者又须不死。人类升为万物之灵,自然是可贺的,但没有了细腰蜂的毒针,却很使圣君,贤臣,圣贤,圣贤之徒,以至现在的阔人,学者,教育家觉得棘手。将来未可知,若已往,则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也还不能十分奏效,与果赢并驱争先”。因此,“吃人”不但涵盖了“以理杀人”的所有内容,而且有着更为丰富的意义指向。

统治者所吃的“玉食”,自然是被统治者用自己的体力劳动换来的,因此,“吃人”的第一重含义是对“被吃者”肉体的吞噬。

由于强迫统治者贡献“玉食”容易招致反抗,就要用“理”来说服、麻痹被统治者,同时以“理”为借口杀掉那些反抗者;故而,“吃人”的第二重含义是吞噬“被吃者”的灵魂。因此,“吃人”不但是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描述,而且还隐含了对统治手段的指认。因此,从社会学与文化学的角度看,“吃人”是对“以理杀人”的超越和飞跃。

鲁迅作品退出中小学教材的理由

通过对《狂人日记》中“吃人”这一意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作品中包涵了深刻的历史哲学内容,充盈着他对中国社会、中国历史的独特观察和心灵体验。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鲁迅作品无疑是晦涩的、艰深的。没有相当充分的哲学文化修养,自然也就很难理解鲁迅那种独特的语言方式、形象内涵。在已经相当自由和宽松的文化语境中,也就很难理解鲁迅那种强烈愤怒的情感方式。

因此,鲁迅的作品并适于用作中、小学的教材。然而,不读鲁迅作品或者无法读懂鲁迅作品,的确很难称其为具有现代中国人的资格!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应当进一步引导大学生阅读与欣赏鲁迅作品。谁来“救救孩子”?

对真人的渴望,激发狂人在篇末发出最后的呼喊:救救孩子„„

不过,我们要问,谁来“救救孩子”?是“狂人”吗?可能吧?不过,“狂人”说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那么,“狂人”对自身的启蒙者资格是持怀疑态度的。往往被阅读者忽略的省略号,其实蕴含着鲁迅对自身、对新文化启蒙者深深的质疑:我们有启蒙者的资格吗?因此,鲁迅对国民性展开强烈批判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深刻的自我批判。

“救救孩子” 既是对未来的召唤,同时也是渴望自己被拯救的吁求!被人忽略的“小序”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鲁迅在清末和辛亥革命以后几年,耳闻目睹有些革命者被说成疯子:如章太炎是章疯子,谭嗣同是疯子,孙中山是孙大炮。但疯话与真理统一。《狂人日记》是对这种现象的反驳和讽刺,“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了”。这里存在着反抗的悖论——疯子的反抗不被大众接受,要有效果,必须成为正常人,然而一旦成为正常人,反抗消失了,一样会成为吃人机器的零件。疯子其实是文化意识的反抗者,被不觉醒的大众视为疯。反抗悖论——疯子的反抗不被大众接受承担,要有效果必须成为正常人,然而一旦成为正常人,反抗消失了,成为吃人机器的零件。

鲁迅用文言撰写小序的目的即在于此。“狂人”病愈后,“,赴某地候补矣”。这则小序使小说的意旨更加恍惚迷离,其中也蕴含了鲁迅对当时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的怀疑:我们会不会又一次被人视为“疯人疯语”呢?目前,一些全面否定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言论与主张又一次验证了鲁迅的怀疑。推荐书目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钱理群:《心灵的探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李欧梵著、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王士菁:《鲁迅早期五篇论文注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吴海勇:《时为公务员的鲁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五篇:【中国现代文学】简析 《狂人日记》主题思想

浅析《狂人日记》思想主题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封建主义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战斗精神。

鲁迅的其他小说如《阿Q正传》、《孔乙己》、《祥林嫂》等多侧重于刻画人物性格的外现(形貌、言行、履历、事件等),而《狂人日记》以人物的内心及精神世界的某一因素的活动为主,展示其某一精神意识倾向。这类作品虽有人物的言行活动,但主宰作品的因素是某种精神意识。

现今都把《狂人日记》视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但据可考资料严格来说,《狂人日记》并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白话小说。1917年6月,女作家陈衡哲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记实小说”《一日》,不仅用白话,而且完全打破了旧小说的格式,写的是美国女子大学学生一天的琐事。在《狂人日记》之前,诗歌、散文也出现了用白话写作的作品。但《狂人日记》以足够的思想艺术分量,深刻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并且把彻底反封建的精神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粗读来似乎是毫无逻辑的痴狂疯癫。但作品其实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鲁迅也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力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 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鲁迅仰仗自己先前所看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所学的医学知识,将狂人这个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描写得栩栩如生,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表现他所受到的精神迫害,更不是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然而,鲁迅对于狂人的命运和前途却并不乐观,因此,在作品的“文言小序”中预感到了他的结局:“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此处冠以“我”有“四千年履历”,并把“真的人”与“我”相对,暗示着“我”并非具体存在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用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让人读来觉得身临其境,反应出当时的社会形态。社会的心态是鲁迅毕生探索的一个问题,从 《狂人日记》看出当时社会环境在强权的统治,人们的心灵得不到自由的释放,变得扭曲而麻木。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制约了人性的自由发展,进而造成了狂人日记的那种现象,因此社会需要呼唤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自发演化的秩序,来平衡人的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矛盾。

鲁迅曾说,《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的确,《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联系作品的背景文章写于1918 年,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腐朽封建王朝, 给民族新生带来了巨大希望, 科举考试废除也有十几年了, 但封建统治者, 用以维护其统治权威专制文化却依然存在, 广大的中华大地还笼罩在封建主义令人窒息的乌烟瘴气之中, 封建礼教还是像枷锁一样套在人们的脖子上。几千年来被奉为行为规范和准则的封建道德, 和吃人联结了起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是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历史, 这是对封建礼教道德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 是作者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长期研究后的重大发现。

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狂人这一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叛逆者的形象,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的形象达到了充分挖掘中国国民劣根性以及批判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害人的目的, 正是基于狂人形象这样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以及他深广的社会意义, 才使他成为文学长廊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才使他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而成为古今中外独特的“这一个”。

在鲁迅看来, 人民生活的拮据困苦还在其次, 真正可怕的是人们心灵的麻木和思想的愚昧, 正所谓“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鲁迅《< 呐喊> 自序》)。而联系当今社会,在各种新闻事件中,诸如“李刚门”“药八刀”,抱着“看客”心态围观者不在少数;抵制家乐福、游行打砸日货店铺等恶性事件中,许多人只是为了泄一己私欲,而加入“爱国民主的赶集”中,伤及无辜。民众并非麻木,而是不理智,这是历史的退步。若鲁迅仍在,恐怕并不希望看到“围观”或者“赶集”这种现象的存在更甚恶化。这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每一个人从《狂人日记》乃至鲁迅后来更深度剖析人性侧面的文章中学习。如何更理性地看待事件,如何不让自己的热血洒在无意义的爱国主义赶集上,值得我们去探索。

下载狂人日记——中国白话小说的翘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狂人日记——中国白话小说的翘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小说学会章程

    中国小说学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的名称是:中国小说学会(Chinese Fiction Institution )。 第二条 本会是由高校教师、文学理论工作者、作家、编辑人员等自愿结成......

    中国小说发展脉络

    中国小说发展脉络 总体目标 一、了解我国小说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 二、学会鉴赏有关的重要小说,掌握小说鉴赏的方法。三、学会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在阅读中做到融会贯通。 导......

    《中国小说鉴赏》教案

    选修《中国小说鉴赏》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资料(2-3) 第三学时 【活动内容】表达与交流 【活动过程】 一、 话题投放 取之经,都有一条西天之路吗?学过本文,结合自身实际你有哪些感......

    中国小说史略读后感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上海古籍出版 《中国小说史略》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

    《中国小说欣赏》教案(推荐阅读)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教学目标 一、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三、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色......

    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小说导读》教学大纲 前言 自从中国当代作家莫言成功问鼎诺奖迄今,在静水深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长河中,那些次第沉淀下来的诸多足以彪炳汉语白话新文学史册的经......

    笔记中国小说的发展史

    中国小说的发展史 一、史家对于小说的论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1、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认为小说乃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 2、桓谭言......

    中国小说史料丛书书目

    中国小说史料丛书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小说史料丛书》主要选收宋代至民初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较为重要而以往却被忽略的作品,自1981年陆续编辑出版以来,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