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8课 拿来主义 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19-05-13 08:1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8课 拿来主义 Word版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8课 拿来主义 Word版含答案]》。

第一篇: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8课 拿来主义 Word版含答案]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自诩 栩栩如生 固执 故弄玄虚 B.国粹 鞠躬尽瘁 奖赏 如愿以偿 C.免冠 冠冕堂皇 针灸 残羹冷炙 D.崇尚 礼尚往来 磕头 嗑嗑撞撞 【答案】 D(嗑—磕)2.根据课文的观点,下列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去”:指国民党反动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罪恶行径。

B.“拿来”:指对文化遗产进行鉴别后进行独立自主的选择。C.“抛来”“抛给”:含义一样,都是对方不要的、施舍的东西。

D.“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这一句,从性情、方法、心胸等方面论述拿来的条件。

【答案】 C(“抛来”和“抛给”的含义有区别)3.下面各句没有反语的一项是()A.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

B.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C.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D.我在这里也不想讨论梅博士的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答案】 B(“国粹”“摩登”“进步”都是反语)4.对本文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作者巧妙地表达了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入侵,以后又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B.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写出了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媚外求荣。

C.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三个短语,层层推进,写出了“拿来”必须独立思考,鉴别精华和糟粕,独立自主地选择。

D.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的目的是造就新人和新文艺,这句话强调了继承的重要性。

【答案】 D(拿来的意义,拿来与创新的关系)5.下列对课文的评价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的论证结构一目了然,前四段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后六段论述“拿来主义”。

B.文章批判“送去主义”,揭示了它的来源、表现、实质和危害,才愈显现“拿来主义”的正确和必要。

C.“闭关主义”指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其腐朽性人们尚未充分认识,所以作者才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驳斥。

D.批驳种种“非拿来主义”,是为了正确地看待“拿来主义”,为论证“拿来主义”扫除层层障碍。

【答案】 C(“闭关主义”未用大量篇幅)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________,应采取什么态度?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________,应采取什么态度?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________,应采取什么态度?课文中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________,应采取什么态度?课文中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鱼翅 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2)鸦片 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3)烟枪和烟灯 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4)姨太太 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7.填空。

鲁迅,原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以及大量的杂文文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周树人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而已集》 《且介亭杂文》 《南腔北调集》

二、文本精品

阅读文段,回答8~10题。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②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③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④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8.下列对第一段中所用的比喻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B.“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C.“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喻吸收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D.“姨太太”喻文化遗产中的腐败的东西。

【答案】 A(“鸦片”有毒,这毋庸置疑,原文中有“看见鸦片„„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可见片面说“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是错误的)9.对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鱼翅是贵重食品,来之不易,用它来宴大宾未免可惜。B.用鱼翅宴大宾,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C.不要用拿来的贵重文化遗产摆阔气、装门面。D.穷青年用鱼翅宴大宾是不可能的。

【答案】 C(A、D太拘泥于鱼翅的本义,B侧重谈不良影响)10.对第二段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B.强调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C.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产生新人与创立新文艺的重要性。D.强调了新人的产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答案】 D(分析画线句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不能„„”、“没有„„不能„„”,用双重否定强调,强调了“拿来”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新人”的重要性)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钓鱼与鱼钓

谢云

钓鱼是古老的事业,其悠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渭水边的姜太公。虽然他老先生是直钩垂钓,且钩上无饵,很有些并非为鱼而只欲“独钓寒江雪”的高标独卓的澹泊意味。自此以降,千百年来,难以数计的烟波钓徒,总结出了不少口耳相传的实战经验,诸如“春钓滩,夏钓沱”“钓鱼不喂窝,不如下河摸”,等等。倘有人愿意辑录出来,定是一部厚厚煌煌,不亚于《诗经》的《钓鱼经》。

一度时期,我也曾痴迷于此。或到河边,或去鱼塘。或为消遣散心,或为休闲厮混。和风煦煦之日,或微雨飘飘之时,最宜此项营生。去的次数多了,除上钩的或大或小的鱼儿外,竟也钓得了许多“非钓之乐”的感慨。表面上看,钓鱼的过程中,是饵料诱惑了鱼儿。钓者常说,愿者上钩。换言之,鱼总是要上钩的,不是在此时,就是在彼时——鱼怎么能抗拒那香喷喷饵料的诱惑呢——自然,你很快就如愿

以偿了。浮漂微动,鱼儿咬钩时,你一定会异常兴奋。兴奋中的你,肯定不会想到,那上钩的鱼,其实就是一种诱饵:在你钓到它之前,它就已成功地将你钓到了河塘边!

想到此,再看那被钓在钩上的鱼儿,纵是苦苦挣扎,翻转弹动,也再难脱身。说实话,那孤立无助,万般痛楚的情形,总让人不由得心悸。一种被圣人叫做“恻隐”的感情,不禁慨然而生。而那些烟波钓徒,那万般得意的笑容,更让我不由得想到“阴险、毒辣、狡猾”之类语词——我们,不是也有过被“利欲之钩”钓着,百计营谋而不得挣脱的时候吗?本该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人和鱼啊,何苦要这样“同室操戈,相煎太急”呢?——如此这般地思来想去,只感到心中如噎,口不能言,脊背禁不住一阵阵发凉。手中的鱼竿也无比沉重。最后,自然钓意全无,抛竿而去。

当然,也有些曾经上当而又死里逃生的鱼儿,在诱饵面前,便会显得格外的谨小慎微,先是察言观色,然后摇头摆尾地试探撩拨一番,再用嘴唇轻轻碰咬,进行火力侦察,小心翼翼,诚惶诚恐——但最终,还是挡不住那诱惑,将香饵一口吞去了。白居易《放鱼》诗中曾云,“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想来,居易先生是太天真了。要让鱼在香饵面前闭目不视,缄口不食,谈何容易。就像我们在“利欲”面前,往往情难自禁,浑然不顾一样。俗语云,鱼儿见食不见钩。盲目的鱼,自然看不到那“食”后面裹藏着的“钩”。

鱼的悲剧在于贪嘴。钓鱼者便是针对这弱点,投其所好,诱其上钩的。安下钓饵,垂下钓丝,不用恐吓,不用威逼,鱼自会前来“送菜”的。其实,人也大抵如此——鱼,不正是一种欲望的诱饵,在人生之水中从容悠游么。而我们,往往也只是因着鱼的存在,才被钓着,被诱惑着,来到人生的河岸,挤挤拥拥地喜怒哀乐着。虽然那河中,还不一定有鱼。

从鱼的悲剧,联想到万象纷纭的大千世界,感触良多。人世间的诱饵,比起钓者的香料来,更是多姿多彩,扑朔迷离。金钱的,权力的,物质的,名誉的,地位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一个人为“私欲”迷惑,失去理智,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时,便与那盲目而贪嘴的鱼儿,没啥两样了。在诱饵面前易于上当、上钩,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开头,作者以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来赞美“独钓寒江雪”的高标独卓的澹泊精神,为下文写钓鱼和鱼钓埋下伏笔。

B.文章开头,作者以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来赞美“独钓寒江雪”的高标独卓的澹泊精神,和盘托出文章中心,启发读者深思。

C.一度时期,“我”曾痴迷于钓鱼,是因为“我”收获颇丰,除上钩的或大或小的鱼儿外,还钓得了许多“非钓之乐”的感慨。

D.作者由钓鱼联想到人的悲剧:当一个人为“私欲”迷惑,失去理智,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时,便与那盲目而贪嘴的鱼没啥两样了。

E.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说明鱼儿在香饵面前本应闭目不视,缄口不食,保全自身。但香饵的诱惑太大,鱼儿贪嘴,情难自禁,往往上钩。可见,抗拒诱惑太难了。

【答案】 D E(A、B误解开头的作用,应为增添文趣,引出话题。C.误解原因)12.文章题目中“鱼钓”有哪些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义:在人去河边钓到鱼之前,鱼就已经成功地将人

钓到了河边。比喻义:鱼钓比喻人生中一种希望的诱饵,诱惑着人来到人生的河岸。

13.作者在文中说:“除了钩的或大或小的鱼儿外,竟也钓得了许多‘非钓之乐’的感慨。”作者有哪些感慨?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把鱼钓上钩,鱼把人钓到河塘边。(2)鱼得到了香饵却痛苦不已,脱身不得;人也有过被“利欲之钩”钓着,百计营谋而不得挣脱的时候,人、鱼本该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却“同室操戈”,自然钓意全无,抛竿而去。(3)鱼的悲剧在于贪嘴,人的悲剧在于盲目,无法看清,也无法潇洒地面对人世间扑朔迷离的诱饵。

14.鱼的悲剧象征什么?联系现实谈谈你由此产生的某种人生感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象征:象征着人经不起形形色色的诱惑,失去理智,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

联系现实谈感悟

示例一: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观点)我们可能面临着对吃、穿、住、行、用的过分追求,我们可能面临着贪图玩耍娱乐的诱惑,我们常常不能正确地处理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各种问题,比如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强烈的好奇心和盲目的从众心理常常会促使我们跟着“群体”参加毫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各种活动,如吸烟,吸毒,赌博,浏览不健康的书刊和网页或者玩电子游戏等等。不良诱惑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阻碍我们的成长进步,干扰我们的事业成功,影响我们的幸福生活,容易使我们偏离正常的人生轨道。

(分析)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结论)示例二:面对诱惑,我们应做的不是如何抵制,而是如何选择。(观点)这个“选择”所遵循的标准是个人的价值观。面对那些不良诱惑,困惑的不仅是学生,也包括成年人,甚至是身居高位,家财万贯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地对待奉献和索取,勇敢地承担起个人的社会责任,正确地对待困难,善待人生,积极进取,才能真正赋予生命以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坚信:“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有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应该在勤劳的自身努力中,在辛勤的汗水中,问心无愧,坦然地接受那份社会的馈赠。对中学生而言,网吧、恋爱、暴力是诱惑,但是书籍、各种体育活动、各种文艺活动,包括学习的知识等等一样是诱惑。(分析)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人生观,选择正确的道路,将来在面对更多的诱惑时,才不致迷失自我,误入歧途。(结论)

四、高考热点

15.阅读下面文字,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博客精神。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创思考的一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尊重自由(自由表述)②开放宽容 ③坚持操守(坚持理想)④坚持原则(原创思考)

16.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分别概括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关系。(字数不超过45字)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质的人才。创新意识是实现创造发明的前提与动力;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基础,离开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离开创造性思维,精神或物质产品的产生就成为无源之水,所谓的创新能力也不过是事倍而功半的傻干,甚至是徒劳而无功的蛮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创新人才所要求的三方面素质中最核心的素质。

17.岳飞,反对议和,被杀于**亭;文天祥,被元军打败,从容就义;苏武,被扣匈奴,须发尽白还乡;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

根据以上材料补写下列语段,要求语言形式统一,连贯得体,文意畅通。

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几百年的潇潇风雨,早已涤荡了**亭的点点残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苏武的一根竹杖,张骞的牢狱之苦,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的瑰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几百年的滔滔江水,早已吞噬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吹散了牧羊者的思乡之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串串驼铃。

(五)读写创新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虽然有成功人士和伟人,但最多的还是平常人、普通人。普通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也可能有比较震撼人心的举动。请以“小人物的大举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佳作赏读】

守门人 黄攀

机械修造厂破产关门。汪九这个工龄与厂龄一样的开厂元老,成了一个看门守摊的人,他是个烟酒神仙,烟不管优劣,能冒烟就行;酒不论好坏,能过瘾就中。烟酒熏干了他的肌肉,走路像断线的风筝;烟酒浸透了他的筋骨,迎风一股怪怪的味儿,不用看,汪九来了。

烟是他的魂,酒是他的胆。离了它们他就没精神。只要有支烟,有口酒,他立马精神振奋,双眼放光,活干得出奇得好。他孤寡一人,工资不低,每月的烟酒钱还是有的,可他还常常背着人捡烟蒂,舔瓶底儿。

厂长常在外面宴请客人,带回喝剩的残酒,远远地唤一声“汪九,来。”

汪九欢欢地跑去,讪讪地接过那残酒。“谢谢。”一只红润肥厚的手摇着:“去,去!”这样,汪九在厂长面前就直不起腰来。

厂子破产关门,人们能走的走,能飞的飞,剩下汪九守门看摊。汪九在老墙根下,滋滋喝酒,咝咝吸烟,间或抬起血丝密布的眼审视死去的厂子,探询的目光贼亮。

这天下午,嘀嘀喇叭响,汪九赶忙开了大门,一辆闪亮的小车鱼

一样滑进了。车停,下来两个肥肥胖胖的人,汪九认出一个是厂长,另一个不认识。二人对门口的一堆废铁指指画画,仿佛没有汪九的存在。

汪九在一旁蹲着,默默吸烟。半天他终于听明白那胖子是来买那堆废铁的,最后商定,废铁旁那一堆八成新的钢管也算废铁卖了。胖子允诺给厂长若干好处,生意谈成,二人又是握手又是拍肩,好个舒心的满意。

“我不同意!”一声断喝,仿佛晴天霹雳。

两个胖子吓了一跳。“汪九„„你?”厂长略一思忖,转身几步打开车门,“汪九,来。”汪九走过去,嘿嘿笑着接过酒,呵,五粮液,真香!汪九慢慢把酒举过头,“啪!”酒瓶在地上摔得粉碎。

“厂长,你听着,今天有我汪九在,你卖掉那钢管,休想!”他说得语调铿锵,仿佛一个拍板定案的大人物。他朝前逼近一步,语调低沉而威严:“厂子让你折腾成这个样子,你还要咋样?”

“汪九,你,你喝醉了。”

“哈哈,嘿嘿,老子今天是喝醉了。”汪九打起了醉拳。厂长拉着胖子,躲闪着呼呼生风的拳,一溜烟逃去了。汪九抬头哈哈大笑,一扫胸中多年的浊气,两行清泪在闪亮。夕阳迎面照着,身后是他放大了几倍的身影。

(选自《长江文艺》1998年11期,有删改。)【名师点评】

以“摔酒”为纵向分界,主人公汪九的形象呈现出巨大的反差。你看他真是一个卑劣的小人物,嗜烟如命,嗜酒如命,烟“能冒烟就行”,酒“能过瘾就中”,走路晃晃悠悠,浑身一股怪味。且居然背着人捡烟头,舔残酒,这和乞丐又有何异?更有甚者,厂长以居高临

下的派头,施舍他一点残酒,他竟然“欢欢地跑去”,坦然地“享受”着嗟来之食,简直是一个没有一点廉耻心的软骨头、窝囊废,一个没有起码人格的活死人、人渣子。且慢,这本是文章构思的妙处,此抑之也。抑得实实在在,蓄得满满当当。下文,汪九一身凛然正气,把上好的美酒摔了个粉碎,断然一喝,阻止了厂长的罪恶行动。一个坚持正义的血性汉子的形象,立在了我们面前,此扬之也。扬得痛快淋漓,扬得尽除浊气。欲扬之,先抑之,抑为扬储足了能量,使扬的部分笔墨酣畅。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原文展示】

班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后汉书·班超传》

【名句背景】

东汉使节班超奉命出使西域,刚到鄯(shàn)善国时,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可是才过两天,对方态度变得冷淡起来。班超一分析,可能是敌对国匈奴使节也到了,鄯善王受到威逼利诱,改变了对汉朝的立场。于是他想出了一计。

【名句译释】

班超说:“不深入老虎的窝,就抓不到小老虎。现在惟一的办法是趁着夜色放火烧毁匈奴使者的营地,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底细,一定会惊慌失措,可以趁此将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他们,鄯善王会吓破了胆,我们的大功就告成了。”

【名句评析】

班超只36人,匈奴使团近150人,形势险恶。班超将它比喻为“虎穴”,真是十分贴切;全歼匈奴使团,当然就是取得“虎子”了。一个贴切而明确的比喻,叙述了一个冒险而可行的策略,证明了班超的聪颖和果敢。班超曾经是个文职人员,他以抄写书册来谋生。他不甘心如此平淡的生活,立志要学张骞立功异域,被同事笑话。但他下定决心,投笔从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志愿。“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来又作“不入虎穴,焉(安)得虎子”。

第二篇: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13课 张衡传 Word版含答案]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西鄂(è)

.璇机(xuán).B.辟公府(pì)

.侍中(shì)

.C.逾侈(yú)

.累召(zhào)

.D.骸骨(hái)

.上疏(shū)

讽谏(jiàn). 邓骘(zhì).阉竖(yān).

无征(zhēnɡ).属文(shǔ).陇西(lǒnɡ).诡对(huǐ).

篆文(zhuàn).【答案】 A(B.“辟”读bì;C.“属”读zhǔ;D.“诡”读guǐ)2.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②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④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⑤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⑦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⑧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A.①②③

C.①④⑥

B.④⑤⑥ D.②⑦⑧

【答案】 C(①“员”通“圆”;②“傍”通“旁”;④“尊”通“樽”;⑥“禽”通“擒”)

3.下列句中加点词全属于与官职任免变动有关的专用词语的一项是()连辟公府不就.A.自去史职,五载复还.治威严,整法度.累召不应.B.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衡下车,治威严..举孝廉不行.为河间相C.出.因入京师,观太学.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复为太史令D.再转.不好交接俗人..

【答案】 B(征召/调动/官吏初到任。A.就职/复返/整治;C.被举荐/离京外放/游学;D.官员到职工作/调动/交往接触)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A.妙尽璇机之正 .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C.单于壮其节 .D.大王必欲急臣 .【答案】 C(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5.与“永元中,举孝廉不行”句式一致的一项是()A.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见犯乃死,重负国 D.求人可使报秦者 【答案】 C(被动句)6.下列各句全能表现张衡人品的一组是()①才高于世 ②无骄尚之情 ③善属文 ④不好交接俗人 ⑤衡不慕当世 ⑥衡下车,治威严

A.①②⑤

C.①③⑤

B.②④⑥ D.②④⑤

【答案】 D(①表现才干,③表现文学才能,⑥表现治理严明)7.下列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张衡小时候就很有文学才华,后经广泛学习,学业精通,才能卓异,只是性格内向,不爱交往,也无心做官,更不关心俗人俗事。

B.张衡有多方面的成就,他擅长术数,精通天文,设计制作了浑天仪等测天仪器,主要著作有《两都赋》《算罔论》和《灵宪》等。

C.张衡共三次出任太史令,其后又做过河间王刘政的相,他敢于和骄奢的刘政作斗争,一举剪除了刘政的党羽,使河间政事清明。

D.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是前无古人的创造,经实践的检验,显示出非凡的性能。由于这一仪器的问世,才开创了地震方位的记录。

【答案】 D(A.“不好交接俗人”不等于“不关心俗人俗事”;B.是《二京赋》;C.应是“两次任太史令”,“党羽”之说也牵强)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文,回答8~11题。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8.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因上疏陈事

陈:陈奏 .B.帝引在帷幄

引:牵拉 .C.衡乃诡对而出

诡:虚假 .D.一时收禽

禽:通“擒” .【答案】 B(引:请)9.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曾经询问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省略主语“张衡”应为“张衡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B.阉竖恐终为其患。这些宦官害怕(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患。省略动词宾语“衡”,应为“阉竖恐衡终为其患”。

C.因以讽谏。于是用(它)来讽喻规劝。省略介词宾语“之”,应为“因以之讽谏”。

D.果地震陇西。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省略介词“于”,应为“果地震于陇西”。

【答案】 A(应为省略主语“顺帝”,省略宾语“张衡”)1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因而他所担任的官职往往多年得不到提升。本句话充分表明张衡不攀附权贵,洁身自好,不以权谋私。语言凝练平实,从中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

B.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本文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和“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

C.本文介绍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详写了其才能和成就。在介绍其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则较简略。这种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

D.全篇以记叙为主。记叙以时间为经,以张衡的事迹为纬,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记叙为辅。本文以客观记叙为主,但字里行间也渗入了作者的评论。

【答案】 C(详写科学成就,略写政治成就)11.翻译下列句子。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出众,曾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不应召。

(2)宦官怕张衡讲自己的坏话,都给他递眼色。

(3)张衡不羡慕高官厚禄,他所担任的官职往往多年得不到提升。(4)张衡也常考虑自身的安全,认为祸福相倚,幽深微妙,难以看明。于是就写了《思玄赋》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

(5)曾经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启动了,但(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地震,于是京城的学者都责怪它不灵验。

(6)当时朝政逐渐混乱,权力被大臣把持,张衡就上疏陈奏这些事。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并州文水人。父士彟。文德皇后崩。久之,太宗闻士彟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母杨,恸泣与诀。后独自如,曰:“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母韪其意,止泣。既见帝,赐号武媚。及帝崩,与嫔御皆为比丘尼。高宗为太子时,入侍,悦之。王皇后久无子,萧淑妃方幸,后阴不悦。它日,帝过佛庐,才人见且泣,帝感动。后廉知状,引内后宫,以挠妃宠。才人有权数,诡变不穷。始,下辞降体事后,后喜,数誉于帝,故进为昭仪。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帝下诏废后。诏李责力、于志宁奉玺绶进昭仪为皇后。上元元年,进号天后。帝崩,中宗即位,天后称皇太后。太后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桀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又畏天下有谋反逆者,诏许上变,在所给轻传,供五品食,送京师,即日召见,厚饵爵赏歆动之。凡言变,吏不得呵诘,虽耘夫荛子必亲延见,禀之宾馆。敢稽若不送者,以所告罪之。故上变者遍天下,人人屏息,无敢议。太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俄而二齿生,下诏改元为长寿。神龙元年,太后有疾,久不平,居迎仙院。宰相张柬之等建策,请中宗以兵入诛易之、昌宗,于是羽林将军李多祚等帅兵自玄武门入,斩二张于院左。中宗于是复即位。徙太后上阳宫,帝率百官诣观风殿问起居,后率十日一诣宫,俄朝朔、望,复唐宗庙,诸武王者咸降爵。是岁,后崩,年八十一。遗制称则天大圣皇太后,去帝号。谥曰则天大圣后,拊乾陵。

(节选自《新唐书卷七八,列传第一》)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项是()A.母韪其意

韪:违背 B.后阴不悦

阴:暗中 C.后廉知状

廉:查访 D.后就顾弄

就:靠近

【答案】 A(韪:是,对,常和否定词连用。这里是“认为„„对”的意思。)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武则天“有权数,诡变不穷”的一组是()

①引内后宫,以挠妃宠 ②昭仪潜毙儿衾下 ③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桀自为助 ④畏天下有谋反逆者,诏许上变 ⑤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 ⑥后率十日一诣宫,俄朝朔、望

A.①②③

C.①④⑤

B.②③④ D.④⑤⑥

【答案】 B(①“引内后宫,以挠妃宠”的是皇后;⑤是说武则天善于化妆;⑥“后率十日一诣宫,俄朝朔、望”是唐中宗所为。)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则天以容貌美丽而侍奉皇上。唐太宗在位的时候,武则天入宫中侍奉,受到皇上的喜爱,于是被准予和皇后协理后宫事务。

B.武则天为了获得权力地位而不择手段。她不惜一切代价争权夺位,以致不惜害死自己的女儿来嫁祸于人,使身份由昭仪升为皇后。

C.武则天用各种办法来巩固统治地位。她笼络四面八方的豪杰,选取有真才实学的人,下令要求为上报言变的人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D.武则天的失势与她年龄大、身体久病有关。武则天久病不愈,唐中宗、宰相张柬之、羽林将军李多祚等推翻了她的统治,恢复了李唐王朝的统治。

【答案】 A(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及武则天受到唐太宗喜爱,被召入宫中也是因为高宗的皇后想利用她牵制萧淑妃受宠。)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下辞降体事后,后喜,数誉于帝,故进为昭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凡言变,吏不得呵诘,虽耘夫荛子必亲延见,禀之宾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武则天言行谦卑,屈尊侍奉皇后,皇后很高兴,多

次在皇上面前夸赞她,所以晋封为昭仪。

⑵凡是报告事变的,官吏不许呵斥责问,即使是锄地打柴的农夫武则天也必须亲自请进来见面,赐予他住在宾馆。

【参考译文】

高宗的则天顺圣皇后武氏,是并州文水人。父亲名叫武士彠。文德皇后驾崩了。过了很久,唐太宗听说武士彟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召入宫中做才人,当时武则天才十四岁。她的母亲杨氏痛哭流涕和女儿告别,而武则天却像原来一样,对母亲说:“面见天子怎么就知道不是福呢,何必为儿女悲泣呢?”她的母亲认为女儿说得对,不再哭泣。拜见过皇上,被赐号武媚。皇上驾崩,武则天与嫔女们都作了尼姑。唐高宗做太子的时候,武则天入宫侍奉受到高宗的喜爱。王皇后一直没有子嗣。萧淑妃正受宠幸,王皇后暗中不高兴。有一天皇帝经过佛庐,武才人见到皇上并且哭了,皇上也触动了情感,王皇后暗查知道这个情况后,将武则天引入后宫,以便阻挠萧淑妃得宠。武才人很有权术,诡计多端。起初,武则天言行谦卑,屈尊侍奉皇后,皇后很高兴,多次在皇上面前夸赞她,所以晋封为昭仪。武昭仪生了女儿,王皇后近前看望逗弄。皇后离开后,武昭仪偷偷地在被子下面将孩子闷死。等到皇上到了,她假装与皇上谈笑,揭开被子看孩子,孩子已经死了。忙惊慌地问左右侍从,都说:“皇后刚刚来过。”武昭仪立刻痛哭流涕,皇上也不能明察,大怒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往常和妃子们互相嫉妒诋毁,现在又干出这样的事!”从此武昭仪诋毁皇后的话被得以相信,而皇后却无法自己辩解,皇上更加信任喜欢武昭仪,产生了废除皇后的想法。皇上下诏废了王皇后。下诏让李勣、于志宁捧着印玺晋封武昭仪为皇后。上元元年,进号为天后。皇上驾崩,唐中宗即位,天后称皇太后。太后不惜爵位,来笼络四面八方的豪杰来

帮助自己,即使是狂妄男子,言论和她相契合,就破格任用,至于不称职的,不久也会废黜诛杀而不会任由其胡来,一定选取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武则天又害怕天下百姓有蓄谋造反的人,就下诏准许人们上报(任何)有变乱(的蛛丝马迹),所在之地必须提供快捷的车马,提供五品级别的餐食,护送到京城。武则天即日就召见,用丰厚的食物爵位来赏赐招待他。凡是报告变乱的,官吏不许呵斥责问,即使是锄地打柴的农夫武则天也必须亲自请进来见面,赐予他住在宾馆。地方有胆敢留下不送上来的,就按照所告的罪来处臵他。所以告发政变的人遍布天下,人人屏息凝声,不敢议论。武则天虽然年事已高但自己善于涂饰化妆,即使是身边人也不知道她已年老。不久又新生了两颗牙齿,下诏改元为长寿。神龙元年,武则天病了,很久也不痊愈,住在迎仙院。宰相张柬之等人提议请求唐中宗带兵进去诛杀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于是羽林将军李多祚等人率兵从玄武门入宫,在迎仙院的左边杀了张氏兄弟。唐中宗于是又即位,将武则天搬到上阳宫,唐中宗率领百官到上阳宫的观风殿问候武则天起居,后来一般十天去拜见一次,不久改为初一十五去拜见一次,恢复了唐宗庙,各个武氏的封王均被降职。这一年,武则天驾崩,享年八十一岁。按照过去的制度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太后,去除了帝号。谥号是则天大圣皇太后,与高宗合葬在乾陵。

四、高考热点

16.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下面一则材料的主旨。(限30字)几个人喝同一口井里的水,有人用金杯盛着喝,有人用泥碗舀着喝,有人干脆用双手捧着喝。用金杯者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用泥碗者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用双手捧水喝的人痛快地说:“好解渴啊,甘甜的水!”

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只有不受外物左右,才能品尝到人生的真味,享受生活的乐趣。

17.阅读下文,请概括休宁成为第一状元县的四个主要原因(每点不超过15字)休宁县是中国第一状元县,应是无可辩驳的。那么,一个面积不过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十几万的山区小县,何以接二连三地出了这么多的状元呢?休宁虽僻处安徽南陲,但并不十分闭塞。它介于浙赣两省之间、抱于黄山白岳之中,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等水系的发源地,在古徽州拥有地理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休宁既近程朱阙里篁墩,又与朱熹桑梓之邦婺源为邻,深受程朱理学濡染,素来敦人伦、重教育。“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

徽墨、徽纸、徽笔、徽砚等制作业的兴盛,为徽州学人吟诗赋词、舞文弄墨提供了极大便利。与此相对,著书、刻书、藏书之风盛行。便利的学习条件和如此浓厚的学术氛围,对激发休宁学子的学习兴致、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明代开始,“贾为厚利,儒为名高”是大多数徽商奉行的准则。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赢得封建政权的庇护,他们一方面不断向朝廷和官府捐银报效,另一方面把商业利润的一部分投资教育,培养子弟和同族学子通过科举进入封建政府的各级政权。与此同时,商人雄厚的财力和浪迹天涯的流动性,又为他们的子弟延请名师、四方游学、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第一,休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第二,休宁对教育的重视。第三,社会文化事业的发达。第四,称雄中国商界的徽商的作用。

18.仿照示例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

诗歌是什么? 是一首永恒的歌。是草堂茅屋里的一声长叹,____________________,是雨打黄昏的一片哀愁。

诗歌是什么? 是一段深深的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上柳梢见证爱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东篱采菊的一种闲适 慈母手中纺织亲情 烟波日暮寻觅乡情(五)读写创新

1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时下,经典文学作品不受学生欢迎,甚至被弃臵一边;与此相反的,以口袋书为代表的地下阅读却蓬蓬勃勃。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认识和感悟呢?请以“地下阅读与文学经典”为思考基点,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佳作赏读】

地下阅读VS文学经典

现在的很多学生,对传统的文学经典不屑一顾,用时髦的话说就是面对经典文学作品一点也不感冒;相反的,地下阅读,搞笑、魔幻、甚至言情类的书籍却大有市场,引得无数学子竞折腰„„(用概要的语言简述现状。)你看,曹雪芹、托尔斯泰的作品都静静地躺在图书架上,很少有人亲近它们;韩寒、郭敬明的作品却光芒四射,与学生的眼睛和心灵多次亲密接触„„(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现状,具体可感。)地下阅读挑战经典阅读,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地下阅读的蓬勃,有学生生活紧张单调的原因。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的学生所受的压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三点一线的生活,习题作业的密集轰炸,生活既紧张又单调,而阅读经典,又过于严肃和沉重,所以,轻松活泼搞笑的文学就得到青睐了„„(对地下阅读的原因分析一。)地下阅读的蓬勃,还有作品本身的原因。语言虽然有些另类,但是轻松幽默,夹杂着诙谐和搞笑,读来轻轻松松,能获得一种宣泄式的快感„„(对地下阅读的原因分析二。)当然,学生地下阅读的作品有些是很优秀的,有愉悦身心、增长见识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格调低俗、思想不健康的,需要我们积极引导以增强鉴别力„„(对地下阅读做一分为二的分析。)经典文学作品的消退,有其本身的原因。一是过于艰涩难懂,阅历和学识不足的学生,恐怕连登堂都难,更别提入室了;二是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现在的学生要沟通,有时代的较大阻隔„„(对经典文学作品消退的原因分析一,又细分为两个小分论点。)经典文学的消退,还有时代的原因。如今,社会节奏明显加快,动辄百万言的大部头就渐渐失掉了市场„„(经典文学消退的原因分析二,内含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辩证分析。)地下文学与经典文学,各有魅力,但是我们不能为追求轻松而过于迷恋地下文学。对于经典文学,应该有选择地读一些,历经千百年而始终溢彩流芳,自有独特的魅力含在其中,采百花酿香蜜,学识的增长也应该吸收多方面的有益因素„„(总结收束。)

投死为国,以义灭身

【原文展示】

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名句背景】

曹操是一代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仅统一了北方,也为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他曾经阅读史书,读到胡亥要杀蒙恬时,看到一段蒙恬的话:我的祖先以及他们的子孙对秦国忠心耿耿有三代人了。现在我领兵30万想叛变容易得很,但不愿辱没了祖先对国家的忠诚啊。蒙恬自杀了。曹操极为感动,并记下了这段话。

【名句译释】

当时袁绍盘踞在河北一带,军事力量十分强大,我自己估计自己的力量,确实无法和他对抗。只是一想到为国家战死,为了正义而牺牲自己,这是能流传千古的事业。

【名句评析】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家利益而死,为正义事业而死,是死之大者,当然重于泰山。曹操以此

自励,设计烧了袁军粮草,打败了力量远远超过自己的袁绍,使战乱连年的河北一带,恢复平静,让百姓能喘过气来。

第三篇:2018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八)拿来主义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导学号:91232064】

A.在见诸报端的受贿贪官中,“礼尚往来”是最常用的借口,而诸如端午、中秋、春节、....生日之类的日子,都是非常好的时间“载体”。

B.有些所谓的“理论家”,惯于引经据典,故弄玄虚,把本来简单明了的理论搞得复杂难....懂,以显其学问的高深和立场的正确。

C.李彦宏告诫跃跃欲试的年轻人,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是剩下的残羹冷炙。....D.真正推动油价疯狂上涨、在幕后兴风作浪的正是人为的精心设计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全球....自由游弋的金融资本。

E.在一些西方消费者的概念里,“中国制造”仍意味着质量低劣。但美国的一些媒体近日指出,“中国制造”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很多产业已变得高度专业化。....【解析】 A项,礼尚往来: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B项,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C项,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前面用“吃到……剩下的”修饰,语意重复。D项,兴风作浪: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E项,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使用正确。

【答案】 BC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91232065】

A.东盟重申了维护南海和平与航行安全,按照国际法律所认可的各项原则解决一切争端,呼吁有关各方在展开海上活动时保持克制态度。

B.沙特外交部18日发表声明称,因联合国安理会在处理国际冲突中不作为,沙特拒绝接受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

C.沃尔沃环境奖得主秦大河博士提议了冰冻圈科学理论框架,他研究的重点区域是中亚干旱区冰冻圈,其变化对亚洲影响很大。

D.公开信称,国会应允许互联网公司公布情报机构所提要求,这不仅能让公众了解监控项目是如何运作的,再进行公开辩论,也有助于回击那些错误报道。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该在最后加上“的立场”;C项,搭配不当,应该改“提议”为“提出”;D项,语序不当,应是“不仅有助于回击……,也能让公众……,再进行公开辩论”。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鲁迅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进行的不懈努力 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兴趣

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传统的骨气,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④⑥①②⑤③

C.⑤③①⑥②④

B.④①⑥⑤③② D.⑤③②④⑥①

【解析】 ③⑤承接前文谈鲁迅的文章,且“还有”“更有”构成递进关系,故⑤在③前。②由鲁迅的文章转入鲁迅的为人和他的精神,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故应紧接③。④⑥承接②谈鲁迅的精神,①对整个文段进行总结。

【答案】 D 4.下面是鲁迅先生名作《阿Q正传》中的一段文字,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60字。

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辣辣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辣辣,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点评时,要先指出对比的写法,再找出阿Q这种做法的实质是精神胜利法。【答案】 这段文字采用对比写法,用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传神地写出了阿Q转败为胜的心理过程,有力地突出了阿Q的性格特点——喜欢用精神胜利法。

5.请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的空格处补写出恰当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2个字。【导学号:91232066】

文学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____①____,绘画是片段静止的文学。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文字都是色彩;____②____,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千姿万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疾进,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的心态又有何异?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意思,提炼出两个要点:文学和绘画。其次,联系上下文可以发现,①②两处都是文学和绘画并举,由第①句后面将“绘画”比喻为“片段静止的文学”可知,第①句应是将“文学”比作“绘画”,句子采用“文学是……的画面”的形式。根据第②句前面的分号和后面的“所有的线条色彩都是语言”与“所有文字都是色彩”相对可知,第②句所填内容应与“文学用文字作画”相对,即“绘画用……”。再次,注意句式的整齐。最后,注意字数的限制。做到以上几点,此题可以完美解答。

【答案】(示例)①文学是延绵不断的画面 ②绘画用线条色彩写作

6.下图是某学校的教学楼安全疏散示意图,请用一段话对疏散路线进行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简明、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认真观察图表,明确图表的信息,然后再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说明。题干要求说明疏散路线,从图表可以看出,有4个室的人员由西边楼梯疏散,其他室的人员由东边楼梯疏散。表达既要准确,又要简洁明了。

【答案】 ①309、310室和化学实验室、化学准备室的人员从西面疏散,经由西面楼梯离开教学楼;②其余房间内人员从东面疏散,经由东面楼梯离开教学楼。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导学号:91232067】

国人的“国粹病”

廖保平

两年前,因为“破解川剧变脸秘密”,曾金贵成为川剧界的声讨对象。今年7月,法国女孩美兰妮专程来中国拜曾金贵为师学习变脸的消息一出,声讨再起:“变脸是国粹,怎能随便传给外人?”

拜师学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问题之所以变得如此复杂,充满火药味,皆因变脸被视为“国粹”。变脸真是国粹么? 曾金贵说,作为戏曲外化人物的一种手段,变脸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谈不上所谓的“国粹”。

过去,独门绝技——“绝活”的传授大有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人)。自从国门被大炮洞开,国人发现国外有先进的“洋玩意”之后,那些人无我有的“绝活”均被冠以“国粹”之名。一种技艺“粹”到“国”级,就跟国家荣誉、国家机密、国家利益等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有了维护甚至保卫的意义。以前,洋人还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国粹派只好敝帚自珍。现在洋人对你的“绝活”感兴趣了,还想学一学,国粹派就哗然起来:“绝活”是传内不传外(国)的。

照这样说,作为国粹的京剧也是绝活,也应该传内不传外(国)。可是,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有人气,更有影响力。

或许,那些一概地、盲目地反对国粹外流的人,大概是读过鲁迅的《拿来主义》,且发生了误解。鲁迅的《拿来主义》一开头有云:“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字里行间,鲁迅对梅兰芳博士颇有微词。曾金贵即是当代的梅兰芳,假如鲁迅还在,曾金贵先生也一定会在鲁迅面前止步。如此推论,愚以为谬矣!其一,我要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提及梅兰芳先生,旨在抨击统治者的媚外卖国,而绝不是在讽刺挖苦梅博士本人;其二,在如何看待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上,鲁迅本人也绝不是一个闭关主义者。这一点只要翻看一下中国的现代文学史,就很容易找到实例。

我认为,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已经成为“国粹病”患者。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他们却抱残守缺,对碰触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真是病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趋势,我们如何用开放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如何让我们轻装上阵,而不是像守财奴一样对待国粹,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文章第一段写曾金贵两次遭到声讨,其目的是树立全文批驳的靶子,引起下文对国粹病的批驳、评析。

B.曾金贵认为,变脸只是作为戏曲外化人物的一种手段,只是戏剧的表演技巧,根本与“国粹”毫无关系,这体现出他开放的“国粹观”。

C.在《拿来主义》中,鲁迅对梅兰芳博士颇有微词。作者认为,曾金贵即是当代的梅兰芳,假如鲁迅还在,曾金贵先生也一定会在鲁迅面前止步。

D.国粹病是指当一种“国粹”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外来文化碰撞、交融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时,那些誓死捍卫国粹到非理性的人却抱残守缺,对碰触者给以叛徒败类般的声讨。

E.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是必然趋势,对曾金贵的做法,我们不要妄加指责,否则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解析】 B项,“根本与‘国粹’毫无关系”太绝对,“这体现出他开放的‘国粹观’”说法也不正确;C项,“作者认为”有误,从文中“如此推论,愚以为谬矣”看,这不是作者的观点;E项,“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语意过重。

【答案】 AD 8.“以前,洋人还不大瞧得起你的‘老古董’,国粹派只好敝帚自珍。现在洋人对你的‘绝活’感兴趣了,还想学一学,国粹派就哗然起来。”请结合全文分析,国粹派是怎样一种人?“敝帚自珍”与“哗然”分别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于国粹派特点的概括要注意文中所使用的一些关键词语。“敝帚自珍”与“哗然”两个词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答案】 国粹派是在对待中外文化交流问题上,采取闭关主义、保守主义,抱残守缺,极力反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人。“敝帚自珍”在这里是贬义词,是指抱残守缺,害怕交流,不求创新和发展;“哗然”是大惊小怪,极力反对的意思。

9.文中说“京剧大师收洋徒弟已不是新鲜事,并没有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相反,京剧却因此变得更有人气,更有影响力”,请指出作者在这里批驳“国粹派”观点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常用的论证方法,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和题目要求,准确地做出判断即可。回答时,注意结合文本予以说明。

【答案】 ①举例法(事实论证法);说明:用京剧发展事实说明交流会促进艺术发展,反驳了国粹派。②对比法(反衬法);说明:用京剧通过交流得到发展,来对比或反衬川剧国粹派抱残守缺、不进行文化交流的落后做法。

10.概括一下作者对中外文化交流所持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时,要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在文中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词句,然后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其态度。作者高瞻远瞩,认为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应该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答案】 批驳国粹派抱残守缺、反对中外文化交流的观点,倡导用开放的心态,积极推进和发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

第四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优秀教案

8.拿来主义

四川德阳五中

龚如君

编写

教学目标

1.了解杂文,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 2.了解阅读杂文的基本方法;

3.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及在现在的意义。教学重点

1.了解杂文,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 2.了解阅读杂文的基本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杂文,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 2.了解阅读杂文的基本方法; 3.理解课文大意。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㈠创设情景。

杂文以“议论为主”又具有“文学意味”,一些小品文、随笔、札记等只要富有浓厚的文学性,具备杂文风格与作用的文章,都可以叫做杂文。杂文具有短小精悍,尖刻犀利、嬉笑怒骂,冷嘲热讽、议论说理形象化等特点。

阅读杂文首先要了解它的针对性。阅读时要了解它的写作背景,明白是针对什么人或什么事的。其次要注意杂文写法和取材的一般特征,特别是说理的形象性。其一般写法是“从实入手,以实论虚”,即常从一个人、一桩事,甚至一句话、一首诗、一条谚语、一个故事、一种现象、一段传说入手,通过对照、联想、借喻、类比等方法来揭示隐藏在里面的意义。其取材的一般特征是“大中取小,小中见大”,即从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中选取一个侧面或一点来做文章,“从一滴水里看世界”。第三要注意杂文丰富多彩的语言风格。

鲁迅先生的杂文是非常有特色的,为了了解他的杂文的特色,我们他在《花边文学·奇怪》是如何论“男女之大防”的:

世界上有许多事实,不看记载,是天才也想不到的。非洲有一种土人,男女的避忌严得很,连女婿遇见丈母娘,也得伏在地上,而且还不够,必须将脸埋进土里去。这真是虽是我们礼仪之邦的“男女七岁不同席”的古人,也万万比不上的。

这样看来,我们的古人对于分隔男女的设计,也还不免是低能儿;现在总跳不出古人的圈子,更是低能之至。不同泳,不同行,不同食,不同做电影,都只是“不同席”的演义。低能透顶的是还没有想到男女同吸着相通的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里呼出来,又被那个女人从鼻孔里吸进去,淆乱乾坤,实在比海水只能隔着皮肤更为严重。对于这样一个严重问题倘没有办法,男女的界限就永远分不清。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鲁迅先生有一个设计:用“西法”:防止男女同吸空气就可以用防毒面具,各背一个箱,将养气由管子通到自己的鼻孔里,既免抛头露面,又兼防空演习,也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凯末尔将军治国以前的土耳其女人的面幕,这回可也万万比不上了。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杂文的基本特点,一是针对性强,二是有深刻的讽刺性,三是以小见大,四是写法具有创新性等。

我们今天所学的《拿来主义》更是一篇经典杂文,其表达的观点至今仍至将来都具有指导意义。

《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当时的背景是:

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依附英美帝国主义

对外:

出卖领土主权与经济资源,不断奉送祖国文化遗产以媚外求荣。国民党政府

军事围剿

对内:

文化围剿

外:国民党政府鼓吹“尊孔读经”,一些反动文人提出“文言复兴” 文化战线:

内:开展创造新文艺(文艺大众化)的讨论

关于文艺,或认为采用和改造旧形式就是类乎投降,或认为在白话中采用些外国话就是把中国话取消,是受帝国主义者的指使。

也就是说,敌人要全盘继承旧文化,更严重的是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讨好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一个“送去”,一个“送来”,中国面临着“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而朋友中的一些人要全盘否定外国文化。于是鲁迅先生写了《拿来主义》这篇杂文,阐明了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本文不仅在当时对揭露敌人、澄清革命队伍中的混乱思想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㈡提出目标。

我们本节学习这首词的共性目标是: 1.了解杂文,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 2.了解阅读杂文的基本方法; 3.理解课文大意。

我们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与个性特长设立一个自己的学习目标,你的个性目标是:

二、探究生趣

㈠速读课文,请用序号(1,2„„)标出上下阕层次;请用“

”标出关键句或主旨句;请用着重号标出你认为用得特别精彩的词语;请在上阕用“

”标出表现写景特征的语句,请在下阕用“

”标出表现人物形象的语句,并在相关的文字旁批注你的阅读感受,如对内容、主旨、语言、表现手法等的看法等;请提出你认为值得探索的问题。

㈡朗诵课文,在抽同学朗诵的过程中,指导读法,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自诩(xǔ)残羹冷炙(zhì)冠冕(mǐan)孱头(càn)蹩(bié)国粹(cuì)礼尚往来: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烤肉。

冠冕:“冠冕堂皇”的省语,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冕,古代帝王的礼帽。阴功:迷信的说法。认为人们做了好事,阴间就给记功,可以泽及后代子孙。孱头:懦弱无能的人。玄虚:这里指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国粹:原指民族文化中的精华,这里是反语。

㈢精读课文,并与同学商讨,根据文体特征、文中表现思路的语句或词语,探讨本诗的结构,体会其妙处,并从整体上理解课文:

1.探究本词结构,从总体上理解课文 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归结: 1.在破的基础上提出观点:

闭关主义(盲目排外、惧外)

A.送古董(“不知后事如何”)

事例 B.送国画(“发扬国光)

C.送活人(催进“象征主义”)

A.尼采自詡太阳,发疯

送去 恶果:

破 B.中国只“送”必“讨”

A.是抛给的(不许不接受)

实质:

B.不是抛来的(有选择权)

毒 品:鸦片

经济侵略 废枪炮

无用的 香 料

来 日本的各种小东西

文化侵略:电影

立 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2.运用比喻论证证明观点。

孱头:怕 不敢进门(不敢接触 逃避主义)破:非拿来主义的态度 昏蛋:怒 放火烧光(全盘否定 虚无主义)

废物:慕 大吸鸦片(全盘继承 投降主义)

占有(前提)

立:拿来主义的态度 鱼翅→吃掉

挑选(关键)鸦片→治病

烟灯、烟枪→留一点展览外其余毁掉

姨太太→请其走散

2.探究本词的结构有何妙处,思考对自己的写作有何启示? ⑴本课的结构有何特点? 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归结:

先破后立。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批判“送去”;第二部分深入批判“送去”,着重批判“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这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其中第三部分列举“送来”的货色与第一部分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相呼应,文章从“送去”“送来”两个角度证明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也便于读者对“送去”“送来”加以比较。

⑵本课的构思特点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㈣反复朗读。在诵读过程中积累语言,理解大意。

三、总结固趣

㈠自主归结。

1.归结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2.归结应积累的思想材料: 3.归结应形成的能力: 4.归结应掌握的学习方法:

5.归结学习的作用:

⑴学了本课对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有何作用?对学习写作有何作用?对提高阅读能力与掌握阅读技巧有何作用?

⑵本文有哪些思想或作者及文中的人物有哪些思想品质或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如何用现代观念来审视这些思想行为或生活态度使之成为我们的行为指南?

㈡自主反思 1.反思学习效果

⑴本课哪些学习目标已经达成?哪些还似是而非?哪些尚未达成? ⑵对于掌握得似是而非、尚未达成的目标应怎样弥补? 2.反思学习态度

学习本课你的学习态度怎样?如果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怎样改进?如果学习态度积极,是由于什么原因?将来如何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3.反思学习方法

学习本课你运用的学习方法是否恰当?为什么?学习本课你学了新的学习方法了吗?如果学到了,那是什么方法?你将怎样运用于将来的学习中?

㈡学习体验

1.学习本课能引起你对社会生活的哪些联想? 2.学了本课你在思想情感上有何体验? ㈢老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思考“拿来主义”在今天有怎样的意义?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拿来主义在今天的意义。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情景激趣 ㈠创设情景。

鲍尔吉·原野《鲁迅的“不”》中说:

鲁迅提升了汉语言的杀伤力。此语言工于抒情状景,铺陈奥妙道理。言不及义,温柔敦厚。工于言不及义,温柔敦厚。工于谎言与碑文。工于诏书、奏本、文告、对偶,以及描述鬼怪神异。鲁迅从前朝的词语里挑出带刃的、带刺的作兵器,使之工于见血。他自称笔下文字为匕首与投枪。然也,既能远掷夺命,又能给对方贴身安上一刀。

这段文字很恰当地说明了鲁迅先生的语言特点。㈡提出目标。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意,本节课我们要从理解语言入手,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拿来主义在今天的意义。

二、探究生趣

㈠鉴赏指导:以鉴赏为切入点,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意象,通过理解意象理解意境,通过理解意境理解作者的感情,并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表达之妙,包括用词之妙和运用技巧之妙。

1.理解语言:

熟读课文相关内容,完成课文第三题

⑴捧,挂——奚落;(捧:毕恭毕敬。刻画了国民党政府把文遗产奉送给别人的丑态。挂:切合古画、新画展出的特点,表现反动政府对宝贵遗产大手大脚的态度,且只有几张画,还要一路挂过去,显得是多么寒伧可怜。)

⑵算得显出了一点进步——反语;(无物可送,到了送活人的地步。送活人去媚外求荣,不独可怜且更可鄙。讽刺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媚外求荣、欺世惑众方面又出了新花招,可算是愈演愈烈了。)

⑶丰富、大度——讽刺;(本意为东西多而慷慨大方,鲁迅先生用在这里讽刺某些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国民党反动政府可笑的自我吹嘘,自欺欺人。)⑷摩登──幽默、讽刺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完成课后第二题

毁灭:(烟具)大可以毁掉,(姨太太)请她们各自走散。2.理解技巧

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手法是什么?它是如何运用的? 比喻论证。

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也有某些益处的部分 烟灯和烟枪、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3.理解主旨:

方法指导:精读课文,通过抓词中表现主旨的语句(主要表现为抒情或议论的语句),结合本诗背景、作者写作意图理解文章的主旨有何深度或新意,对你有何启发,体会文章的主旨是如何体现的,对你有何借鉴作用等: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本文的主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先破。开头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为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作铺垫。后立,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来比作文化遗产中的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在对比中层层深入地阐明了拿来主义的观点。

3.本文的主旨有何新意?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4.自由探究

对本课进行质疑问难和个性解读

拿来主义的观点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三、总结固趣

㈠自主归结。

1.归结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2.归结应积累的思想材料: 3.归结应形成的能力: 4.归结应掌握的学习方法:

5.归结学习的作用:

⑴学了本课对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的有何作用?对学习写作有何作用?对提高阅读能力与掌握阅读技巧有何作用?

⑵本文有哪些思想或作者及文中的人物有哪些思想品质或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如何用现代观念来审视这些思想行为或生活态度使之成为我们的行为指南?

㈡自主反思 1.反思学习效果

⑴本课哪些学习目标已经达成?哪些还似是而非?哪些尚未达成? ⑵对于掌握得似是而非、尚未达成的目标应怎样弥补? 2.反思学习态度

学习本课你的学习态度怎样?如果学习态度不够积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怎样改进?如果学习态度积极,是由于什么原因?将来如何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3.反思学习方法

学习本课你运用的学习方法是否恰当?为什么?学习本课你学了新的学习方法了吗?如果学到了,那是什么方法?你将怎样运用于将来的学习中?

㈡学习体验

1.学习本课能引起你对社会生活的哪些联想?

2.学了本课你在思想情感上有何体验? ㈢老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预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要求熟读课文,列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第五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试题:第3单元-第8课-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13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宏观经济数据,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48 009亿元,同比增长7.6%;全国税收总收入59 260亿元,同比增长7.9 %,全国公共财政总收入68 591亿元,同比增长7.5 %。这说明()①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④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税收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也获得增长,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项。

2013年济南市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这一中心任务,切实增收节支,有效生财、聚财、用财、管财,确保了全市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据此回答2~3题。

2.“生财”之道的根本在于()A.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提高税率,增加税收收入 C.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解析:选D。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有两个: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分配政策。所以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法也有两个,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性的,而制定正确的分配政策是重要措施,故选D项。

3.“聚财”之度在于()A.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

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 D.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解析:选C。在增加财政收入中要制定正确的分配政策,即在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保持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2013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拟安排12.7万亿元,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安排13.8万亿元,财政收支差额1.1万亿元。下列关于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几乎不存在 ②只有财政盈余才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③财政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④财政赤字不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财政收支状况的认识。①③说法正确。②④对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的说法过于绝对。

5.自2013年8月1日起,国家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全面展开新一轮的政府性债务审计。在本次债务审计结果公布前,已有权威专家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前地方债务规模远远超过2010年的水平,预计规模在20万亿出头。面对持续增长的地方债务,政府应()A.降低社会保障标准,减少财政支出 B.依法制定财政预算,向公众公开 C.大幅度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D.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防范风险

解析:选D。本题考查财政收支平衡。地方债务持续增长,会使财政赤字扩大,如不加以控制,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政府应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减少债务和赤字,以防范风险,故选D项。

6.2013年,我国将加大财政投入,将20 种新农合重大疾病优先纳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范

围,并由新农合和大病保险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偿。这表明()①我国初次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②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③国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商业保险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有利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①中的“初次分配”表述错误,④中的“商业保险”不符合题意,应为社会保险。

7.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下达农村公路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1.2亿元,用于新疆农村公路建设,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5~30亿元,全面完成续建、改建农村公路里程4 800公里。这体现了国家财政的作用是()A.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财政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D.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解析:选B。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中央财政加强新疆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故选B项。

8.财政部于2013年9月10日至9月19日发行凭证式(三期)国债,本期国债最大发行总额400亿元。这一政策发挥影响的路径是()①增加财政收入

②增加国内需求 ③扩大政府投资

④刺激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解析:选B。本题考查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发国债会形成财政收入,再用于扩大政府投资,会刺激投资需求,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刺激经济的发展。

9.2013年9月10日,国家下发通知要求,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这主要基于税收的()A.法制性

B.无偿性 C.强制性

D.固定性

解析:选C。本题考查税收的基本特征。严厉打击骗取出口退税行为,这是国家运用政治权力打击违法行为,是税收强制性的体现,故选C项。

10.漫画《上调》告诉我们,个人所得税的上调()

上调

①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③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④能够调节过高收入,实现社会公平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D。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纳税人减少,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故排除①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是国家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实现社会公平,故选D。

11.自 2013年 8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再度扩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范围扩至全国。“营改增”将二、三产业的抵扣链条打通,实现了由“道道征收、全

额征税”向“环环抵扣、增值征税”的转变。“营改增”改革的推进有利于()①拓宽财政收入来源,释放改革红利 ②避免重复征税,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③完善财税体制,增加税收收入 ④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由“道道征收、全额征税”向“环环抵扣、增值征税”的转变,有利于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应选②;“营改增”将二、三产业的抵扣链条打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应选④。“营改增”并没有拓宽财政收入来源,也不会增加税收收入,①③不符合题意。

12.网络发票是符合国家税务总局统一标准并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公布的网络发票管理系统开具的发票。网络发票推行后,纳税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省级以上税务机关公布的发票在线应用系统开具发票,开票信息会实时传至税务机关监管系统。可见,推行网络发票()①可使电子发票完全取代纸质发票,节约应用成本 ②可以有效防控各种发票、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③主要是为了方便向电子商务或个人网店征税,堵塞漏洞 ④有利于加强税收征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信息管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依法纳税与征税。网络发票的推行有利于税务机关加强发票管理和税收征管,防止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①“完全取代”表述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 2012年某市经济数据统计

材料二 2012年以来,该市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达115.9亿元,占财政支出总数的59.5%。该市财政局严格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兑现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1 452万元,补贴标准达到每亩120元;积极支持支柱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说明财政在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解析:本题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概括图表信息时,既要注意该市GDP、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三者横向变化,又要注意三者之间在纵向上的相互影响及其关系。第(2)问主要考查财政的作用,回答时应依据该市财政支出的内容来回答,切忌罗列财政的三个作用。

答案:(1)①2012年该市GDP、财政收入、税收收入都有所增长。②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③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2)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该市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

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该市通过惠农补贴,支持支柱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14.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我国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深化税制改革,相继实施了提高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减税等政策。同时,为保证国家税收的收缴,税务机关也加大了对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惩处力度,震慑了违法行为,保证了税收任务的顺利完成。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实施上述减税政策的重要意义。

(2)运用税收的知识,分析加大对四种违反税法行为惩处力度的经济学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知识。第(1)问属于“意义类”题目,可结合材料中提到的“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减税”分别说明其意义。第(2)问属于“依据类”题目,可从税收基本特征、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公民依法纳税等角度分析。

答案:(1)①提高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同时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③对小微企业减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①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基本特征。加大对四种违反税法行为惩处力度,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加大对四种违反税法行为惩处力度,有利于加强对税收的征管,防止税收流失,保证国家财政收入。③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加大对四种违反税法行为惩处力度,有利于体现税法尊严,维护人民利益。

下载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8课 拿来主义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8课 拿来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