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强化作业 必修1

时间:2019-05-14 16:3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才之路】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强化作业 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才之路】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强化作业 必修1》。

第一篇:【成才之路】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强化作业 必修1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总体上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为此,不正确的做法是()A.坚持科学发展观 B.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C.加快中国的发展,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D.坚持“五个统筹”的思想 [答案] C [解析] 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故C中的“迅速”说法错误,注意本题为逆向选择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

C.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①错误,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3.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缩小地区、城乡和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为此我们必须要()①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②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④加快城镇化建设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②③④都是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角度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4.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东部发达地区而言,要()A.适当放慢发展速度,拿出更多的力量支持相对落后地区 B.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 C.率先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 D.以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为核心,加快经济发展 [答案] B [解析]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故B正确,A、C、D三项表述均不妥。

5.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降低能耗,减少废气排放,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面临严重的能源缺口,而环境的恶化将使得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威胁。在我国,实施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科技等措施,直接有利于()A.改善人民生活

C.建设生态文明

[答案] C [解析] 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科技与生态文明有直接联系,C项正确。A、B、D与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科技无直接联系。

6.下面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①总体小康是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除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强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③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工农、城乡、地区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 A.①②③

C.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都是针对全国而言的,故④错误。7.下面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B.②③④ D.①③④

B.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D.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最低水平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

[答案] B [解析] 漫画表明我国目前的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相比是落后的,这是不全面的表现,故选B。

8.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 A [解析]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9.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积极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盖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殃”。上述材料中某镇政府的做法()

B.是不全面的小康 D.实现了现代化

①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 ②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③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④追求速度和效益的统一,符合科学发展观 A.②③ C.①②

[答案] D

B.③④

D.①③

[解析] 材料中搞形象工程的做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故排除②④。

二、非选择题

10.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由“建设”到“建成”,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有哪些?

[答案](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选择题

《诗经·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生活。据此回答1~2题。

1.现阶段,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小康,并正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答案] B [解析]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A、C、D都不是正确地理解,故选B。

2.下列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B.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不均 C.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 B [解析] 各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平衡是在所难免的,故B说法错误,注意本题为逆向题。

我国中西部省市包括重庆、云南、湖南、四川、西藏等13个省市自治区。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带虽占全国近七成土地,但GDP却不足全国三分之一。凭借资源优势和国家政策倾斜,近十年来,西部各省GDP驶入高速路。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说明()A.我国当前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不符合社会主义的目标 C.东部发达地区已实现了全面小康 D.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答案] A [解析] 东部与中部西部存在着巨大差距,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故选A。

4.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措施是()A.完全依靠市场调节作用 B.主要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

C.把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统一 D.主要靠国家的财政支持 [答案] C [解析] 解决收入差距需要将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故选C。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据此回答5~6题。

5.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之间的联系表现在()A.全面小康是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 B.总体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过渡期 C.总体小康偏重生存资料消费 D.全面小康偏重精神消费 [答案] B [解析] 只有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因此B正确。A错误,C、D不是二者的联系。

6.下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理解正确的是()①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温饱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共同发展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A.①②③

C.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正确理解。①错误,解决温饱问题已于20世纪末实现;②③④都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准确把握。

7.至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宏观上看,我国经济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由商品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 B.由买方市场走向卖方市场 C.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已大大增强 D.我国已成为中等发达国家 [答案] C [解析] 总体小康的宏观表现是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因此C符合题意;A是指经济体制,B是指市场供求关系,均不符合题意;D错误,我国还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①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②收入差距基本消除

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④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A.①②

C.①④

[答案] D [解析] ①是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提法,应选。全面小康建设过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收入分配差距是缩小而不是消除,②不选,③④说法正确,应选。

9.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以下可以选择的对策有()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B.③④

D.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全面小康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①②③所述措施有利于收入分配格局优化。④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虽然是全面小康建设的目标之一,但与收入分配问题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排除。

二、非选择题

10.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资料来源:新华网2012-11-19)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试憧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美景。

(2)我们该怎样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答案](1)到2020年,我们将建设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那时我们国家:①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2)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第二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学科)导学案第 15学时主备人 :刘广华 课 题: 第十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第 15课时)班级:高一()上课时间: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能够记住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的表现、全面小康目标的特点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理解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学习重难点:

1、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2、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

自主学习:

考点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实现

时间:20世纪末,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的目标

时间:本世纪头二十年

特点:见教材P86第二段。

①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通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⑤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考点诊断】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考点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学科)导学案第 15学时主备人 :刘广华

【考点判断】只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考点探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这个量化指标的提出,事关百姓生活质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彰显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坚定决心,温暖给力,振奋人心。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城乡居民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经济意义。

1、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2、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推

进经济结构调整。

4、促进收入增长和分配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

【知识结构】

四、达标检测:学习方案P80-81

第三篇:高中政治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步练习1教案

第一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56分)

知识点一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表明()①我国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④我们要实现的是全面小康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①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手段,不是任务本身,所以应排除,②③④正确,故选C项。

2.我国某地虽然实现了小康,但该地还存在着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说明,该地()A.没有实现“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 B.实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 C.实现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 D.实现的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答案:D 解析:某地已经实现了小康,说明已经实现了“三步走”的第二步目标,故A不选。该地还存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说明该地的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低水平、不全面”,故B、C不选。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①是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②将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③会使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④带来人民生活由贫困向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故①符合题意。③正确反映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经济和生态文明的状况,当选。②④说的均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排除。

4.下面关于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②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注重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外,还强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③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都是小康社会,但二者所处的阶段、特点不一样。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是总体小康发展的更高阶段,由此判断④认识错误,①②③观点正确。

5.江苏省提出“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该目标实现后,江苏省()①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发展差距将彻底消除 ②居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③工业化全面实现、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 ④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发展差距会缩小,而不是彻底消除,故①不选。应是“工业化基本实现”,③表述有误,不选。②④正确说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社会状况。

6.经过不懈努力,某地在21世纪初实现了总体小康。下列现象可能在该地存在的有()①该地很多居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②经济发展较快,但生态文明建设落后 ③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④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收入差距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既然实现了总体小康,那就解决温饱问题了,①不选。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情景,不选。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②可选。总体小康是不平衡的小康,④可选。

知识点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新要求有()①协调发展能力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②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③生态文明稳步推进,民主制度更加完善 ④收入差距逐渐消除,小康社会全面实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解析:由设问中的限定范围“经济建设”可排除③,民主制度更加完善属于政治目标;收入差距不能消除,④说法错误。①②是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新要求。

8.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要()①进一步强化对GDP增长指标的考核 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 ③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 ④全面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应该强化对民生指标的考核,故①不选。④中“全面实现”说法不准确。②③符合题意。

9.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全面提高,具体表现有()①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全民就业 ②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③收入差距消除,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④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后,居民就业更加充分,而不是实现全民就业,①不选。收入分配差距会缩小,而不会消除,故③不选。②④符合题意。

10.今年入秋以来,严重的雾霾天气袭击吉林省长春市,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曾一度逼近“爆表”。有报道指出,“烧荒”在不断影响空气质量下降。这启示我们()①政府应加强调控,加大对烧荒行为的治理力度 ②居民理性消费,坚持正确消费原则 ③农民要自觉将经济效益作为生产经营的首要目标 ④要注重农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吉林长春的空气质量不好,而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烧荒;③与题目启示相违背,题目启示我们不应该只着眼于自己的经济效益而损害生态效益。

11.我国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就必须构建“橄榄型”或“纺锤型”(如图所示)收入分配结构。据此在经济建设方面可以选择的对策有()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要求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①②③所述措施有利于收入分配格局优化;④是政治建设的目标,所以排除。

12.近几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气象灾害越发呈现出突发性强、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等特点,局部地区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和强暴雨、强台风等极端性天气明显增多。气象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这启示我们()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②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生态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题干强调了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恶劣天气给我国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必须高度重视环境问题,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

13.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公平的表述从制度设计的角度传递出社会公平新希望。让社会更公平,国家就必须()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 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要求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①注重效率,会形成较大收入差距,故排除;②会削弱国家财政的作用,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居民收入的根本因素,故③符合题意;分配政策直接影响居民收入,④措施使居民收入和国家、企业发展同步,有利于公平的实现,符合题意。

1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下符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有()①珍惜每一寸国土 ②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③提高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④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①正确;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②正确;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③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满分44分)15.(20分)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全面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新要求是什么?

答案:(1)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6.(24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国民经济更加发展,更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制度方面下工夫。在经济上要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在体制上要成为民主法制的文明社会,这就是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区别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实行监测或量化时,不仅要提高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统计指标的临界值,而且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请你谈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识。

答案:①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②21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④小康社会的建成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解析:此题考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解,属于基础性知识需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回答。

第四篇:第6课第1框课后强化作业

第三单元第6课第1框

一、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实现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夺取国家政权

答案:A

解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2.某市市委决定将“民生净福利”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指标。这一举措体现了()

A.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以人为本

B.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心系群众

D.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答案:C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更好的发展,故A错误,将“民生净福利”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指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心系群众的表现,故选C。B错,应该是依法执政,D不是材料反映的。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其自身的条件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作出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自身条件”主要指

()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②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③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最多

A.①④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党的自身条件是指党的先进性,并不是由数量多少决定的。

4.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是()

A.中共加强党风建设

B.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C.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D.支持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 答案:D

解析:D项是依法执政中领导立法的体现。

5.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表明

()

A.每个党员都是大公无私的B.中国共产党不应追求个人利益

C.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答案:C

解析:胡锦涛的话表明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阅读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据此回答6~7题。

6.这一誓词不能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

A.宗旨B.性质

C.地位D.奋斗目标

答案:C

解析:入党誓词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与奋斗目标。

7.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前仆后继、顽强战斗、英勇牺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广大共产党员不图名利、不计报酬、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同样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这表明()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所有共产党员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

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都是党员先进性的体现,③表述不准确,不能说所有党员都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

②做到民主执政,必须充分发扬民主

③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

④依法执政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保证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①③④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②没有体现关系,故选B。

9.读漫画《集体表示心愿》。这说明()

A.共产党员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B.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代表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党的先进性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答案:A

解析:从决心书的内容看,共产党员在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B、C、D不是漫画表达的意思。

二、非选择题

10.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长期斗争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向世人昭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一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选择。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选择题

1.2010年4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D.自觉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答案:A

解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部署玉树抗震救灾工作,体现了党的领导地位,B、C不合题意,D表达错误,故选A。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①农民战争不可能赢得反列强、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②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担负不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

③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不会成功

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②③④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确立的必然性,故选D。两万五千里长征是“地球上的红飘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据此回答3~4题。

3.长征胜利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中华民族是一个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

B.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密切干群关系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答案:C

解析:长征胜利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故选C项。

4.在当代,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发扬长征精神,必须做到()

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加强军队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

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④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②③④都是发扬长征精神所应该做到的。

某市委书记的“三观”是:“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的领导观;“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观;“权为民用是公仆,权为己用是公敌”的权力观。据此回答5~7题。

5.“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的领导观反映了()

A.树立了正确的领导观就能做好各项工作

B.党的先进性是靠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来的C.无论何时何地党员干部都要冲锋在前

D.党员干部比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高

答案:B

解析:“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主要说明干部要做好模范带头。

6.“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观()

A.就是要坚持保护环境为中心的发展观

B.说明保护环境比发展经济更重要

C.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的体现

D.可以确保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答案:C

解析:材料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党科学执政的体现。

7.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权为民用是公仆,权为己用是公敌”的权力观体现了()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贯彻“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

④权力是把“双刃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④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不选。

8.对科学执政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学执政必须尊重和符合客观规律

②党作出决议前必须经人大批准

③坚持科学执政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保证

④坚持科学执政,是我党自身经验教训的总结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党与人大不能相互干涉具体事务,故②错误。

9.正确理解民主执政,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的是()

A.民主不能离开国情,不能离开社会的发展阶段

B.要注重引进和利用西方民主的本质和形式

C.民主没有固定模式,应按执政党的意志发展

D.民主是资产阶级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我们不能要

答案:A

解析:坚持民主执政要发扬民主,但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阶段。

二、非选择题

10.云南省石屏县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乡、镇长“直推直选”,10多万群众按自己的意志选出了大多数人满意的“乡官”。这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一次探索。其成功的经验之一是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直推直选”由乡镇人大主持开展,由人大设立的选举委员会组织选民参加,对选举的全过程进行审查,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按法律程序办事;三是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把直选方案、程序、条件等公开,把直选全过程置于社会和选民的监督之下;四是周密部署,尽量做到制度在先。

(1)该地“直推直选”是怎样体现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要求的?

(2)党的执政方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1)①石屏县在党委领导下的“直推直选”充分发挥了人大制度的作用,符合法律程序,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执政。②把直选全过程置于社会和选民的监督之下,体现了党坚持执政为民,做到民主执政。③直选做到制度在先,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

(2)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党执政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五篇: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设计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全面小康社会的表现;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能力目标

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讨论、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正确表达“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等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为什么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2.难点:理解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差别;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为什么还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情境启发式、讨论式、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等

四、教学思路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了解“三步走战略”以此了解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二)学习新课

1、学生通过材料,了解小康的由来及发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我国目前已实现了总体小康,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过渡: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总体小康社会就没有缺点非常成功了?请同学观看下列图片分析总体小康存在哪些不足。

2.学生思考图片一、二、三,分析总体小康社会的不足。

图片一:2015年我国GDP在世界排名,2015我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名

总结: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 图片二:污染、居住问题、教育问题。

总结: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 图片三:贫富对比

总结:我国的总体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小结: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过渡: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最关键的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3)远景目标是: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讨论:1你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怎样的?学生讨论交流。2制约农民朋友“全面奔小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4.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1)如何正确理解艰苦奋斗?(2)如何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三)课堂小结

让我们把艰苦、困难、挫折、失败都当作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磨刀石。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一份力!

(四)板书设计

一、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三步走”

二、我国目前的小康生活的状况: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关键的是:

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五)课堂巩固练习

下载【成才之路】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强化作业 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才之路】高中政治 第10课 第1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课后强化作业 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