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研究长篇课文该如何教

时间:2019-05-13 08:2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主题研究长篇课文该如何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主题研究长篇课文该如何教》。

第一篇:语文主题研究长篇课文该如何教

语文主题研究长篇课文该如何教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现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长课文一族常令教师望而生畏,如何把握课文长短与教学节奏,使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问题思考:

教师觉得教学时间不够用,往往是因为担心教学内容有所遗漏,事无巨细都要讲到,这不但不可能,也没必要。教师常说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怎样做到?

二、问题的研究

1、理论学习长课文应该怎样教几点建议

一、以一个或两个统领全篇的问题为重点,带动对全文的学习。

教师觉得教学时间不够用,往往是因为担心教学内容有所遗漏,事无巨细都要讲到,这不但不可能,也没必要。教师常说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怎样做到?我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重中之重。学生自学能力养成了,知道学什么,知道怎么学,教师还需要面面俱到的讲解吗?还担心教学时间不够用吗?而需要讲解的一个或两个重点问题又恰恰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地方。如此一来,学生越学越轻松,需要教师讲解的越来越少,何乐而不为呢?

二、以新出现的表达方法为教学重点,兼带已出现过的方法的学习。

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对文章的内容讲的多,对文章的表达方式讲的少或不讲。还有的教师对文章的表达方法,只要是这篇文章有的就一定重点讲,平均使用力量,这对学生的学习都是不利的。正确来说对以前讲过的表达方法,只要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即可,对新出现的表达方法则做为重点来学,从它的表达方式、作用到练习仿写都要进行,以此来达到理解、运用的程度,让学生真正的学会。

三、以文章体裁为依托,细读文本,寻找教学的着重点。小学语文教学淡化体裁,这不等于教师备课时不关注体裁。体裁不同,教学的着力点也有所不同。读寓言故事就不可追究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寓言故事就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道理,故事本身是假的,但道理是活的,是在假托的故事中蕴含生活得道理。同样,读童话故事,就要承认梦境美,在儿童的想象力上下功夫,若也用真实的情况去讲,就失去了童话的意境……只要按照文章的自然思路去研究、选择,就容易做好。

总之,对长课文的教学,要有所取舍,且取舍得当,才能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2、他山之石:

怎样才能把握好课文的内容——教学案例分析 《穷人》为例谈长篇课文的教学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每册都有几篇篇幅较长的课文,越是高年级这样的的课文就越多。由于其篇幅长,教师引领学生读一遍课文要花费的时间长,往往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让很多教师感到头痛,特别是年轻的教师更是感到束手无策。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穷人>>为例谈一下我对长篇课文的教学。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文讲的是桑娜和渔夫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应了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学习本文,重点是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但课文篇幅较长,有些教师觉得无从下手。针对这一点,我认真研读课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特别注意到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

对于长篇课文,为了缩短课堂上整体感知课文阶段所用的时间,课前一定要布置预习。大多长篇课文故事性较强,学生比较感兴趣,预习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再者,预习不但节约了学生课堂上整体感知课文所用的时间,而且由于学生课前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上课时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当然,布置预习要给学生具体的目标。比如我在教学《穷人》时就这样布置预习: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弄懂生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最好能读3遍;

3、了解作者的情况。这样学生预习起来就有了目标,不致于出现不知所措、茫然相对的情形。另外,还要注意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我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往往从两个方面着手:

1、你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

2、还存在什么问题?通过检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把握情况,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让课堂教学不仅有的放矢,而且切合学生实际。

二、找准突破口,引领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长篇课文篇幅太长,我们教学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逐段分析,逐句分析。那样做不仅重点不突出,而且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收效甚微。我在教学这类课文时,特别注重课前认真研读文本,找准突破口,然后从突破口入手,引领学生研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比如,我教学《穷人》时就从课题的“穷”字入手引领学生质疑,并归纳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1、课题为什么用“穷人”?

2、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穷”?

3、课文是否只写了穷人的“穷”,还写了什么?

4、课文写到了几个穷人,你认为重点是谁? 然后引领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认真研读课文,并讨论交流。使学生通过这一轮的学习明确作者不仅写穷人的“穷”,更重要的是要表现桑娜和渔夫的善良,表现他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三、重点段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人物的美好心

《穷人》一课篇幅太长,不能在课堂上安排整篇课文的朗读,那么是不是就不要朗读了呢?当然不是。其中能体现桑娜和渔夫善良的段落是课文的重点,比如:文中写桑娜心情不安的部分和桑娜与渔夫对话的部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地感情朗读,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从读中获得感悟并揣摸人物心理,联系他们的家境,去更深入地发掘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

四、续写故事要求合情合理

《穷人》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有续写故事的安排。我根据课文结尾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桑娜拉开帐子会看到怎样的情景?桑娜和渔夫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两个孤儿的命运将会怎样?我让学生围绕桑娜一家人的生活和两个孤儿的命运,合理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我特别强调续写时要合情合理。这样,学生续写时又要去研读课文。续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深入领会文本。总之,对于长篇课文的教学,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找准突破口,抓住重难点,精心设计教案。只有这样,长篇课文的教学才能避开面面俱到,设计出高质量的教案,全面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三)策略与研究

3、教师要讲的话,看教材哪点有趣,学生对哪点感兴趣,就从哪点下手去讲。

4、长文短教”关键在于老师要转变观念,要用“片言居要”“要言不烦”作为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切忌面面俱到。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我认为在教学中不应以分析、讲解全文为主,而是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一个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长文短教的方法:首先预习要充分;其次课堂上抓重点,破难点,讲考点;第三,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的,辅之以练习在课外完成。

三、成效与反思 长课文该怎么教

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们教材中有许多篇幅长、文字量大的课文,如:剧本《半截蜡烛》、相声《打电话》、《将相和》等课文,这些课文如果没有一些好办法的话教起来很困难,所以,我阅读了一些有关的资料,也学到了几种行之有效好方法,并用到了课堂中:

1、长文短教

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即所谓的长文短教。要想真正做好“长文短教”,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2)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3)课堂教学时,问题适中,点拨精辟,讲解精要,引导得法。

在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内容后,长文如何短教?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处理教材。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教会我们可以通过抓文眼、抓中心(重点)、理脉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阅读指导过程中,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标。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以题目中的“和”字为线索,贯穿全文。因为作者的思路是将相由不和到和好,所以,我教学时,紧紧抓住了“和”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去思考“将相为什么不和?”“将相怎样和好?”这两个问题,不仅突出了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尚品质,也突出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2、长文不教

以演代讲

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专家指出:在长课文的教学中,“不教”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策略。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长文,我们可以选取不同的教法。如:在教学《半截蜡烛》和《打电话》时,因为这两篇课文较特殊,前一篇为短小剧本,后者为一段相声。两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我就让学生以演一演的方式来学习,我发现这样不仅使课堂活了起来,更突显了“语言艺术”这一单元的教学主题。

第二篇:略读课文该怎么教

略读课文该怎么教

高台中心小学 唐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各种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都安排略读课文,略读能力的培养开始得到重视。我们语文教研组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讨也开展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从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的略有感悟,我们教师花了很多的精力。7月份我去陕师大参加学习,聆听了教育前辈们的讲座,受益匪浅。下面我根据所学习的讲座,结合先前的课堂实录来和大家交流略读课文的基本教学模式,希望能对大家起到一点点的帮助。

一、什么是略读

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写道:“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运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简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识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说,略读比精读更重要。学生在校是时候,为了需要和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和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李德成主编的《阅读辞典》对略读的解释是:“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语文课程标准》把精读、略读和浏览三种阅读方法并列,要求第二学段“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西药搜集信息。”综合以上各家的说法,我们认为“略读,就是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大略地、非精细地读。叶圣陶在六十多年前已经强调略读的重要性,今日世界迈进了信息时代,信息的数量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吸取信息的时候,很多场合只有读得粗一点,快一点,才能读得多一点。在这个时代,略读能力的培养无疑更为重要。

二、教师要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桂花雨》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看到盛开的桂花,就想起童年摇桂花的乐事,由桂花又想起故乡的桂花,表达了殷切的思乡情.(1)描写摇桂花的语句,体会摇花的乐趣,感受童年的趣味.(2)描写分享桂花乐的语句,体会分享果实的乐趣.(3)描写桂花香气迷人的语句,体会爱桂花的情怀.(4)描写妈妈以及我想起家乡的桂花,体会思乡的情意.三、找准教学切入点和突破口,打开导学之门.在阅读课文中,导语以及导语中的问题就是上课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自主学习的最好切入点和突破口,教师围绕导语问题导入课文教学,以问题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后思考或者交流反馈思考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课文意思以及课文所含着的思想感情.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向、载体,是一堂少讲多读、精讲多练的教学切入点和突破口.四、注重发挥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1、学生的以读为本:读中说,读中想,读中品,读中感悟.一节课,如果学生不动口(读、说、交流)、不动手(划词找句、摘录做笔记、写一写)、不动脑(听中思考,看中思考,读中思考),仅仅是在静静聆听老师的讲解,学生没有了其他的学习任务之后,学生就会很容易感到单调无聊、枯燥无趣;时间一长,学生疲倦、走神、分心的表现就呈现,老师也会感到无助、无奈且不知问题症结出在哪.就《桂花雨》这篇课文提出以下教学思路:(1)齐读课题,质疑中营造教学的兴趣

(2)齐读导语,学生找出问题(即学习的任务)老师小黑板展示问题,再次齐读.(3)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思考、探究问题,划出相关的片段语句,自学认读生字词.(5)默读课文,再次边读边思考三个学习的问题,自己找到认为的答案后,允许同桌、前后桌交流自己的思考.(6)以问题为突破口,进入师生共同学习、交流、品读、体会的教学过程.2、教师的以读促讲:(1)点拨启发操作步骤:师:谁能告诉大家第一个问题的思考?学生读答指导学生再感情齐读,读出想的味道理解语句中的重点词,比如于是、又、还有理解语句意思再齐读 师:有哪些摇花乐?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又是怎样的情景,让我如此难以忘怀?(切入导语的第二个学习问题.)指导过程:同上.在学生疑惑之处,在学生难于启齿之处,在学生思路不够开阔顺畅之处,老师给予启发.本篇课文,疑难的字词句以及表达手法都不是新知识,也没有太大的难度,老师只要注意利用一些语句进行比较、做换词、换句的巩固训练即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读好,读出味道,读出感情,才是主要的学习表现,老师无须过多的讲解,只要点拨重点词的理解与语言表达的手法就可以,达到以读促讲的境界.(2)总结开路每一个片段的学习之后,每一个新的学习引入之前,每一篇课文学习结束时,老师的过渡语言是整堂课教学思路是否流畅、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的关键,是老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同呼吸共感悟同一心声的润滑剂.

第三篇:略读课文到底该怎么教[模版]

略读课文到底该怎么教

洞桥镇中心小学

张亚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各种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都安排略读课文,略读能力的培养开始得到重视。我们语文教研组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讨也开展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从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的略有感悟,我们教师花了很多的精力。4月份我去温州参加“略读课文教学研讨活动,欣赏了8节略读课文展示课,聆听了沈大安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下面我根据沈老师的讲座,结合8节课的课堂实录来和大家交流略读课文的基本教学模式,希望能对大家起到一点点的帮助。

一、什么是略读

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写道:“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运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简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识运用。从某种程度上说,略读比精读更重要。学生在校是时候,为了需要和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和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李德成主编的《阅读辞典》对略读的解释是:“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方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语文课程标准》把精读、略读和浏览三种阅读方法并列,要求第二学段“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西药搜集信息。”综合以上各家的说法,我们认为“略读,就是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大略地、非精细地读。

叶圣陶在六十多年前已经强调略读的重要性,今日世界迈进了信息时代,信息的数量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吸取信息的时候,很多场合只有读得粗一点,快一点,才能读得多一点。在这个时代,略读能力的培养无疑更为重要。

二、略读课文教学“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略读课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如教师自选材料阅读,儿童课外阅读,精读课文中也有略读的因素。但是在小学阶段,教科书中的略读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途径。

沈老师认为,当今的阅读教学实际存在着三种取向:语文知识取向、阅读能力取向和人文精神取向。其实,阅读教学应当突出阅读能力取向,略读课文教学应该突出略读能力的培养。略读课文教学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粗略、应用自主。”“粗略”就是抓大放小,在课文的阅读上有所侧重。(下面请赏析片段“抓大放小”)“应用”就是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到略读课文的阅读中来。“自主”是教师更加放手,学生阅读能力的自主性更强,在阅读中体现和发展个性。(下面请赏析片段“自主阅读”)

小学略读课文教学有三项基本任务:(1)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说说自己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3)看看对课文的哪些地方印象特别深。简单地说,就是把握大意、交流重点和重点赏读。

把握大意看起来比较粗,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得很多,需要着力培养。从学习心理的角度说,把握的大意涉及理解能力、思维(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语文时间活动。由于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小学生把握课文大意不是一件 容易的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抓住要点,逐步讲得比较简洁。我们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先默读课文,自己说说,再同桌互说,目的是为了扩大练习的面;最后可以要求把大意写下来。(下面请赏析片段“把握课文大意”)交流感受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多角度地谈感受,在谈感受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导倾向。重点赏读可以选一个或几个角度,也可以选一个或几个点;可以赏读内容,也可以赏读表达方法,包括谋篇布局和谴词造句。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小学略读课文教学跟精读课文教学不同,主要区别在以下几处:1)生字会认就行,词语大致理解即可,不必细究。(下面请赏析片段“生字词教学”)

2)以默读为主,一般不需要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指导。略读课文最需要的是默读能力,不需要过分注重感情朗读。3)一般不进行模仿协作的练习。

三、采用怎样的程序教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的时间一般只有一课时,我们可以采用“三读”的做法,就是一读知大意,二读谈感受,三读抓重点,或者先抓重点,再谈感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实验教科书,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编写了“连接语”,这种“连接语”提示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内容和表达方法上的联系,便于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于略读课文;提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要点和方法,我们 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明确略读课文略读的重点。如: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的连接语写道:

无论是在草地上玩耍,还是去野外登山,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快乐。让我们来读下面这篇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和同学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连接语是这样的: 法布尔长期坚持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下面课文的主人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认真默读课文,看看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又做了什么。把你阅读课文的感受讲给同学听。

这两则“连接语”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共同点是第一步都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区别之处是前一则是先谈感受,再重点赏读;后一则是先抓重点,再谈自己感受。下面请再欣赏一个片段(利用课前导语抓住重点)

四、略读课文教学可以做哪些练习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略读课文教学也要安排适量的书面练习。在第二和第三学段,学生已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写下大意,写下感受,写下自己对内容或语言的看法。当然,略读初起步的时候要求不要过高,可以从填空做起。从题型角度说,选择、判断和回答问题。都是可用的题型。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我们还可以做一些扩展阅读,限定时间让学生快速阅读类似文章,提取主要信息,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的尝试只是起步。期待着老师不断摸索、探究。

第四篇:小学语文到底该教什么

小学语文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

———姚立军工作室

提起这个话题,心情不免有些沉重。看看当下的小学语文,各门各派可谓五花八门,王崧舟提出“诗意语文”,孙双金倡导“情智语文”、薛法根提出“智慧语文”、窦桂梅高举“主题教学”、盛新凤提出“和美语文”······说实在话,几年前,我是顶礼膜拜这些名师,一有讲课任务,我就迫不及待的搜索名师的教学实录,时间久了,便养成了一种依赖的心理。有事没事,都要看看。不仅如此,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上,一有杨再隋、王尚文、周一贯等老先生的文章,我便手不释卷,读之又读,每每都会有新体会,新感悟。

但是最近,在名师博客中我无意间看到了特级教师滕衍平的教学实录,引发了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点,任何教学问题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总觉得让王崧舟老师用诗意语文的思路去讲《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让薛法根老师用“智慧语文”的思路去分析《长相思》,效果是不会太好的。古诗文教学侧重于“情”,说明文教学侧重于“理”。所以,我想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有文体意识。而不能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风格里,一味的激情,或一味的理智。我们应该把握好文体特点,将激情、理智有机的融于教学中,使学生得言、得意、得法。

当前,很多教育专家、学者对小学语文教学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缺少语文味”。那么,什么是语文味?我有肤浅的理解:“字、词、句、段、篇”抓好了,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提升了,便是语文味。语文教师应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一节语文课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内容是课文内容和补充资料,形式是言语形式、文章的表达方式。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文体特点、作者思路、编者建议,学情,争取让学生一课一得。想到这里,我便又想到了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里即要有重要的教学内容,又要有文章的表达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三项是不能随意分割的,应有机融合在一起,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状态。

再谈谈我的评课观。以往,我在听课时,总是感动于教者的激情澎湃的话语,感慨于教者的精彩的教学设计。但是如今,评课时我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一节课上完,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学生听课时的表情、回答问题时的语言其实就是整堂课的晴雨表。整堂课如果都如行云流水般,那这节课一定有问题。在课堂上,我很欣赏出现问题时,教师真正的点拨和引导,因为这是教师执教能力的最好体现。

第五篇:2017新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主题

2017七年级下册课文主题

1.邓稼先课文主题思想:作者把邓稼先这一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抓住他忠厚平实,诚真坦白的性格特点,回忆了他为中国的“两弹”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赞颂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并挖掘出这种性格和精神产生的根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心思想: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3.《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中的小事的描写,借以向世人展现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智慧、和蔼、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随和的,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4.《孙权劝学》主题:本文讲述了吕蒙在孙权的规劝下发奋学习,才略大增,受到鲁肃赞扬的故事,揭示了读书学习大有好处的道理,启发人们不要因工作繁忙而耽误学业。

5.《黄河颂》主旨: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她为榜样,像她一样伟大坚强.诗人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6.《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7.《土地的誓言》中心思想:这是一篇几近于散文诗的抒情散文,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对美好家园,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8.8.《木兰诗》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9.阿长与《山海经》的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粗俗,迷信,守旧,愚昧但真诚善良,忠厚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内疚、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通过写阿长的特点,表达对当时妇女阶层愚昧无知的同情.10.《老王》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老王的一些生活片断,刻画了一个心地善良、生活困苦的底层小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表达出应以平等和人道主义思想尊重和关心弱者,关注弱者疾苦,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的思想感情。

11.《台阶》 台阶”是小说的故事线索。文章以“台阶”命题立意,表现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表现了父亲希望受人尊敬的思想性格。(以下是主题的概括)本文通过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况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

12.《卖油翁》本文通过写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自满。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回忆,赞美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无限敬仰和沉痛缅怀之情。

14.《驿路梨花》通过记叙云南大山深处、梨花林边一个小茅屋的的故事,生动再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发芽并被不断传播的动人情景,热情歌颂了人们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15.《最苦与最乐》本文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不应该逃避而应勇于承担的观点,告诉我们: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痛,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16.《陋室铭》通过描写陋室内外的情景,分析证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节操。《爱涟说》以莲自喻,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名利,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格。

17.《紫藤萝瀑布》本文通过对紫藤萝花的描绘以及对十多年前花的遭遇的回忆,生发出人生的感慨: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不足以使人畏惧,要对生命的美好保持坚定的信念,扬起生命的风帆,像藤萝花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18.《一颗小桃树》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在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表现了作者虽经历磨难,仍坚定不移地追求人生的幸福和美好的理想。

1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借对友人孩子的劝慰,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的思想感情。《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诗人抓住林中岔路这一具体意象,描述了一个面临选择的人选择时与选择后的心态,意在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只能选择一条,所以我们不应该随波逐流,而应独立思考,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20.《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集中抒发了人生短暂而自己的雄心壮志来不及实现的孤独与无奈之情。

《望岳》一诗中,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巍峨高大、神奇秀丽,以山之雄伟衬托出诗人志向的远大,表达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体现了诗人青年时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登飞来峰》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的胸襟和不畏艰难的豪情。

《游山西村》表现了农家的殷勤好客的风俗古朴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己亥杂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辞官南归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奉献精神。

21.《伟大的悲剧》本文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友们在南极探险归途中悲壮牺牲的描写,歌颂他们不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颂扬了勇于探索、勇于为人类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2.《太空一日》通过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坦率而真诚的叙述,讲述了作者进入太空的经历和感受,生动真实地展现了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赞扬了人类勇于探索太空的精神和我国科研人员科学严谨的态度。

23.《带上她的眼睛》文章想象非凡,通过一次奇特的度假经历,引出了小姑娘被困地心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其积极乐观、不畏生死、热爱生活的态度与精神,表达了应该时刻带着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美的瞬间的忠告,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当下。

24.《河中石兽》本文通过 寻找沉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进行判断,实践出真知。

下载语文主题研究长篇课文该如何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主题研究长篇课文该如何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课文?教语文?我的学习心得

    学习心得伏山中心小学张文娟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关注着语文课的改革推新,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这个问题好解决可是实际操作却摸不到最好的方法。前几天学习了......

    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教1

    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教学 福塘小学教师---周俊省一、小学语文课文阅读主题活动法 主题活动是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组织学生......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5篇)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 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素养、能够让孩子沉浸在学习快乐中的语文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的梦想,也是这困扰我多年的一个问题。在着过过程中......

    鄂教版语文四下课文复习

    四下语文复习资料 一、听写词语,默写名言第一单元 1.源泉嫩绿飞翔乳虎冲撞磨刀 刀刃 未来 2.矮小蘑菇鲜艳争奇斗艳超越 辽阔 3.昼夜玩耍卵石抚摸 漂浮 挠痒痒疲倦狭长丢失 激......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课文1

    课文《11----15》学案 11、我多想去看看学习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生字,认识偏旁“心”。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方法:朗读法,......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课文16

    《课文16---20》学案 16、小松鼠找花生 学习目标: 1、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字。认识2个偏旁“夕”“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读后感[5篇材料]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是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忠豪,本书主要讲述了,语文课如何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冀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推荐)

    1、祖国多么广大 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飘洒。当帕迷尔高原还挂着满天星斗,乌苏里江畔。已披上五彩朝霞。长江黄河挽起高山大海,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 2、小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