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课文?教语文?我的学习心得
<教课文?教语文?>学习心得
伏山中心小学张文娟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关注着语文课的改革推新,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这个问题好解决可是实际操作却摸不到最好的方法。前几天学习了吴建豪老师的《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让我受益匪浅,深有体会。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课文上完,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这样的语文课可以认定是“教课文”。反之,如果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明确地说出这堂课“学会”了什么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接受了哪些训练,有哪些新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大致可以认定教师是在“教语文”。
这让我想到了前几天所讲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中,我试图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的东西,而非课文的东西,也是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的一点尝试。
首先在成果展示环节:出示的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都是在课前预习检查中学生读不准和写不好的字。这样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机械重复,又能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精读感悟环节,整个过程是围绕“五位战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进行展开的。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以学生的汇报交流为主,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学会一些阅读策略:像抓关键字词理解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因为现在学生都比较懒,一说理解词语马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还需强化。带着感受朗读等,同时渗透一些记叙文的表达方法:抓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特别是点面结合的写法尤其突出,文中既有对五位战士群体行动是总括,又有对五位战士个体行动的细描。同时课文浓墨重彩地刻画了班长这一人物形象,群像中突显个像,个像丰满了群像。在教学中,我先以一个问题“五位战士中,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引出这个写法,然后通过重读文本第二段,领略群像刻画的策略,再通过描述群像屹立的样子迁移写作策略。学生谈收获时,都谈到能收获到一些写人叙事的方法。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二篇:从教课文到教语文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
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素养、能够让孩子沉浸在学习快乐中的语文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的梦想,也是这困扰我多年的一个问题。在着过过程中我不断摸索和努力,但始终找不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一度让我产生困惑。
在观看完《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后,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我一直停留在“怎么教”----太过于注重教学方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没有有效区分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这导致我在付出了很多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却未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下面是我在观看完《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后的一些感触。
1、正确区分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明确教什么。
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不仅承担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诸多任务。吴忠豪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性。完成这些教学内容,就能为学生学习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也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在讲座中我深刻的感悟到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即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利用非本体性教学内容来充实本体性教学内容,做到真正从“非本体”到“本体”的有效转变。
2、由“教什么”决定“怎么教”。
听了吴教授提出的语文教学的四条路径,我深受启发,并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思路。
①从“理解”到“运用”,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语境,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进行说话练习,用表达去促进理解。使学生在认知中运用,在运用中得到迁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获。
②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在教学中,一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能抓住课文的知识点和切入点,把文本作为载体,来教学生学语文,而不是领着学生读通、读熟课文,然后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等,而忽视“教语文”,导致对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不适当地添加了其他非语文的人文教育因素,从而背离了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
③从“教会”到“学会”再到“会学”,“教会”是以老师为主导,在我们在讲解、示范完后,问学生你们会了吗,如果学生说会了,那就算是教会了;“学会”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导,学生听完老师的讲解或看了老师的示范后,学会了做类似的题目。这就是教师教材,包括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因。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原因不在于教材或教师,而在于学生自身对知识加工消化的好坏。目前我们已经将观念提升到“学会”这一步,并提倡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但怎么让学生达到“会学”将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会学即是掌握学习方法后去主动探索知识,重在吸收和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对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创新和自主创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在未来对知识的渴望程度和一生的成就。
④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不但要立足课本,更要走出课本,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相互补充,不可忽视课外信息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的辅助功效。语文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重视课内阅读而忽视了课外阅读,学生的知识面就变得狭窄。所以大量的阅读课外书籍,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文知识是提高语文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才能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教1
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教学
福塘小学教师---周俊省
一、小学语文课文阅读主题活动法
主题活动是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组织学生探究、学习、交流。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的壮歌》一文,就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学生仅凭课本上的内容,是很难将悲壮的生命理解清楚透彻的;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观看了一些纹川地震、母蜘蛛为了让小蜘蛛学会捕食让小蜘蛛吃自己等有关录像,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做好研究活动。在收集查阅资料阶段,学生上网、进书店、跑图书馆。他们经历检索资料、调查研究、相互讨论等学习过程,既拓展了知识,增长了经验,又增进了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再如,学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发现,说出自己发现的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积累了写作材料,还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课文阅读续写和改写法
续写、改写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合情合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想像力和创造力。例如,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让学生续写故事,主题为“母亲感动了”,让学生放开自己是思绪,大胆的想象一下母亲感动的画面,写一段想象作文;学习了《人类的“老师”》一课,让学生续写人类还有什么“老师”,增加文章的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就能将学生的实际活动与课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课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就可以在合作交流汇报中,他们演自己的作品、读同学的习作、评自我的感受,声情并茂,生动感人。学生在合情合理的“续编”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了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样,对课文的改写也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放飞学生的想象。改写是对课文的再创造,包括扩写、缩写、续写。改写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的高潮和结局,从而达到拓展的目的。
第四篇:暑期课题学习心得(一)——小学语文常识性课文怎么教?
暑期课题学习心得
(一)——小学语文常识性课文怎么教?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不少常识性课文和科学小品文。这类课文包罗了动物、植物、天文、地理以及现代高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内容极为广泛。这类课文大多采用说明文的形式,也有不少采用诗歌、童话、故事等文学样式,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或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传授科学知识。应该怎样教学这类课文呢?
一、让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都很喜欢常识性课文,原因是这类课的许多内容不仅是他们感兴趣的,而且是能直接感知和动手实践的。巴甫洛夫认为:一个人的认识活动及其认识兴趣的生理基础就是定向探究反射,这是进一步发现的基础。好奇、好动、好探究、充满幻想是孩子们的天性,实践活动的教学正是迎合了儿童的这一身心特征。在实践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奇思异想会象泉水一样喷涌出来,渴望知识,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达到了刨根深究的程度。如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老师可以用分组实验的方法体验一下浮力的存在,让学生把塑料泡沫、木块放入水中,用手掌压住塑料泡沫或木块,来感受“水的浮力”。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明白了一些道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常识性课文也像科学课一样,就是让他们了解自然界各种现象产生的奥秘。
二、让学生感悟——把握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这类课文,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获得科学知识,发展他们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常识性课文的语言一般都非常清楚明白,严密周到,遣词造句准确传神,所以教学时,要把正确理解课文中科学术语,感悟课文语言之精妙,学习作者灵活多样的说明方式,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方法为主要目标。
如《鲸》这篇课文语言组织很有条理,且十分严密。鲸的形体变化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海洋生活环境,鲸的种类不同,所以生活习性各异,老师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些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
三、让学生观察——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语文常识性课文教学中对某些事物和概念的学习,如果单从课文的语句中去理解、领会是很不够的。学生往往死记硬背、一知半解,通过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加强了学生对事物和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在开展观察和实验活动中,我尽量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听一听、闻一闻、甚至尝一尝。心理学家沙尔达科夫的运用不同种感官重现图片的实验证实了多种感官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的功能,增强观察和实验的效果。如《我是什么》一课,对水的认识,先请学生用眼看、鼻闻、手摸,去感受水的特点,再用实验看看“雨”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在玻璃水杯中装半杯热水,盖上杯盖,等一会儿就能看见杯盖上形成了“雨”。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就容易理解课文了。看来,俗话说“百闻不如一看,百看不如一干”是有深刻道理的。
四、让学生动手——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实践活动的开展,正是从小培养孩子们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践操作,孩子们可以逐步养成手脑并用的习惯。因为动脑时可以不动手,而动手时必须动脑,多做操作,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头脑里会冒出许许多多的奇思异想,想象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认知文中事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学校。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以视、听两个渠道同时传播信息,而且图象清晰、声音逼真、色彩艳丽,感染力强,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常识性课文一般都是作者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是很难接受这些知识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应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入地认识客观事物。如《奇异的激光》一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各种各样奇异的激光图片或影像展示给学生看,学生自然会兴趣盎然,对它们有所认识后,学生对其特点和作用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五篇:继教学习心得
继教学习心得
继教学习心得1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个人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工作中,我积极参加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自我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此继续教育培训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行动,增强进一步搞好教师继续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通过继续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主动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按需施教,着眼提高,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学习。因此,我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制订了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边学习边工作,用学习指导工作。
二、贯彻、落实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我认真对待本次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我感觉自己的业务水平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只有多通过这样的专业引领学习,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具有实效性。通过本次学习,使自己在课堂上对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了很多电脑方面的知识,方便了自己的工作。
三、个人收获。
通过此次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切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由于本人的工作经验不足,在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方面以及对教材的理解都不够透彻。通过继续教育的培训,使我在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并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并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不遗弃,不淘汰任何一个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牢牢打好各方面的基础。
继续教育为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离不开继续教育。在今后的继续教育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做一个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教师。
继教学习心得2
本我为自己设定的四新一德的学习目标是:熟悉《课标》、教材,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教学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力求达到:
(1)树立良好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熟悉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熟悉所《课标》,教学工作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3)熟悉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能管好课堂。
(4)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5)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经过认真研读《师德修养》、《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新方法》;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读书与学习成为习惯。平时多读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自学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
在教材研读方面我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写出真正实用的教案,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科学备课。
在思想政治方面积极参加提高培训和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不断地增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此外还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实践到教学工作中,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弥补不足。通过这一时期的学习和了解,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时代在更新,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只有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才能成长为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尽管自己已经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我深知那是不够的,在今后的时间里,我将一如既往,继续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努力,让自己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帮助别人。
继教学习心得3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当我认真接受了继续教育后,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评课”与“议课”的区别:“议课”是围绕观课说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有“主”“客”之分;“议” 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状态。“评课”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
二、“评课”不能流于形式:在教学中,各自形式的公开课、观摩课等等,常会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现,随之而来的评课却往往流于形式,有的是在设计好的表格上打个分,有的是表扬为主,做好好先生,还有的是被动发言,敷衍了事,说几句好话,提一点希望,这些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我觉得在教学中,作为我们一线的老师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践,为了更好地改进教学,如果都说些没有意义的话,那评课还有什么意义呢?课堂教学终究是一线老师自己的事情,我们需要的是评课者真实的心声,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有所理解,同时有所接受,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付诸于行动。
三、“议课”非常有意义。“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议”强调了彼此的平等,都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和倾听、理解对方的义务。“议课”我觉得更能让老师得到提高,更能有说服力,因为有时评课者并不了解学校的情况、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进度等情况,往往对上课者提出的要求过高,这样如果只评不议,也许会让老师觉得委屈,甚至不理解,从而打击了积极性。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让授课者说话,让评课者更能点中要害,不仅可以得到参与者的充分信任和理解,更是对教师改进课堂、促进专业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短短的几个字却很精练的写出了作为一个合格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 增添光彩。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
继教学习心得4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作为教师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通过这次参加海西教育网的教师专题培训,我受益匪浅,不但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从而在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把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特征具有未来性,管仲说:“百年树人。”我国未来能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靠我们这一代教师培养的祖国的下一代。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为此,我们应为祖国培养出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材。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成绩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也不能由于好恶而疏远或亲近谁,我们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我们创造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二、通过对《教学的生成性》的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理解了如何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当前教育需要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
第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第二,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做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的.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相信通过实践也真正的感悟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所产生的效应。这是以前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三、通过对《教学关系》的学习,让我更加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同时也给我的职业道德方面上了精彩一课,使我再一次重温“高尚师德”的形象,并以此为自身的追求。众所周知,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四、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技巧,同时也解决了我以前在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很多困惑,让我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仿佛一下子见到了光明和希望,对我的教学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五、通过业务学习,使我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这次继续教育的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养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总之,通过此次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切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