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旗帜鲜明地向标杆企业学习

时间:2019-05-13 09:5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请旗帜鲜明地向标杆企业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请旗帜鲜明地向标杆企业学习》。

第一篇:请旗帜鲜明地向标杆企业学习

请旗帜鲜明地向标杆企业学习

今天学习已成为一种潮流,很多企业也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这是好的潮流,也是令人欣喜和高兴的行动,但是,如何学习?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却是很多企业没有搞清楚的事情,以我个人的认识,我认为企业学习最好的方法是“标杆学习法”„„

2005年是一个全民快乐的年份,因为有“超女”。我们看到湖南卫视创造奇迹的同时,也看到了学习的效果--这档节目也许应该是创造性地学习了英国ITV电视广播网的着名电视选秀栏目《流行偶像》和美国FOX广播公司的电视业余青年歌手大赛《美国偶像》的结果。

对于所有成功的企业而言,设定标杆企业并全力学习,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GE公司的观念革命,要求GE全员“全力以倾”向丰田学习;宏基可以说是在惠普的带动下走出坚实的步伐;当三星以索尼为神,仰视10年之后,索尼说三星是神,需要仰视。

今天学习已成为一种潮流,很多企业也在大张旗鼓地进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这是好的潮流,也是令人欣喜和高兴的行动,但是,如何学习?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却是很多企业没有搞清楚的事情,以我个人的认识,我认为企业学习最好的方法是“标杆学习法”。

我们都很清楚,中国企业与世界上一流的企业相比,无论是在技术、管理、品牌上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很多人认为别人的东西我们学不到,更有人认为这些差距很难消除。于是得出结论:中国企业有中国企业的问题,不能够向一流的企业学习。我想具有这样想法的人,一定是没有好好理解中国企业20年的变化根由--中国企业20年之路正是学习之路。我们学习日本企业的5S管理,我们学习美国企业对于技术的独特偏好,我们学习一切我们认为有用的东西。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就会学习。我认为中国企业学习常常带有严重的本位色彩,比如:喜欢的部分就学,不喜欢的部分就不学;能够做到部分的就学,做不到的部分就不学;形式上学习并没有关心根本的内容;更多的是学习概念和知识,没有学习规律和体系等等。如果是这样的学习,我们的确没有学到什么,学到的只是形式而已。所以说,中国企业的问题不是该不该向标杆学习的问题,而是如何学的问题。

所以,请选定一个标杆企业,全面全力地学习、毫不怀疑地学习、不打折扣地学习吧,你就会看到效果!

我们可以向三星学习什么

三星曾旗帜鲜明地提出向世界榜样学习,并列出了对照不同标杆企业的各种学习主题。作为一个离我们最近的世界级标杆企业,我们又应该和能够向三星学习什么?我的建议是:

一、以质量和品质取胜的战略思维

三星只保留最重要、最有盈利前景的核心项目,比如消费类电子产品、金融、贸易和服务等,而边缘的、亏损的领域或者非核心的领域则一律放弃。对于企业,李健熙要求只追求企业的质量而非数量,不要虚无的框架,只要实实在在的利润。这种“舍弃经营”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在产品的质量方面,三星也抛弃了当时盛行的“以数量为主”的模式,积极地推进质量经营。三星曾一把火烧毁了 15万部不合格的手机。

二、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原则 有一个故事能够说明李健熙的产品观:强调设计要以人为本。他认为,以往三星电器的遥控器设计过于复杂,显然技术人员没有考虑使用者的方便。他提出要设计出容易握在手上、而且只有启动和关闭功能、操作简单的遥控器。这一细节凸现三星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是人,如果企业只是开发产品而不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这个产品就无法打动消费者。

三、心态开放的用人之道

三星在用人方面有“败者复活术”之说。三星电子的尹钟龙、现在韩国的国会议员南宫皙

等都曾经离开三星,但是后来又被李健熙招回得到重用。三星给予降级的三星成员以东山再起的机会;积极吸纳国外人才;重视设计人才;三星曾经改变了韩国公司作息时间的7-4制,给了员工更多的业余时间去“充电”学习;重视新进员工的培训,对他们进行27天26夜的密集训练、600多项内容的网上教育等在职教育。

四、吸取同行优点的学习能力

三星鼓励公司员工使用其他品牌的电器以取他人之长。李健熙自己的家里就是一个电子产品实验室,公司的新产品和其他对手公司的产品他第一时间试用。保持和时代同步、吸取同行的优点也是三星人的优势之一。

五、化为行动的危机意识 李健熙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提醒三星的员工不要安于现状,不要满足于韩国第一,形成了重视趋势创造及避免安于既有成就的企业文化。三星的危机意识最特别之处是:化为

实际的行动而不是停留在概念中、意识中。

六、基于效率的管理考量

三星对于管理的认识是基于效率的。在三星的管理概念中,不能够遵循千篇一律的管理

模式,不能够以指示、管制、干涉来进行管理。三星要求管理者必须从追究责任及对策的守备型管理转换为攻击型管理,一切管理都围绕着效率进行,要求管理者凭借不断学习来培养提高自己的实力。

作为亚洲企业的典范,三星所展示的作用会更加贴近中国本土企业的具体情况。而李健熙的成功也代表了部分亚洲企业家的成功,他的亚洲特色的经营之道,是中国企业家可以拿来一用的方法。

请像李健熙一样,倾注你的财产、名誉和生命,竭尽全力将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重新定位向标杆学习

基于前面的认识,我觉得中国企业学习需要重新定位。具体建议如下:

一、以实用为导向,学以致用

企业的学习是一个运用的过程,而不是割裂的为学习而学习的过程。2003年,很多的

中国企业掀起“企业再造”的学习热潮,看到一大批中国企业前仆后继,纷纷进行大幅度的调整系统和软硬件的建设。当时感到很是无奈,因为进行流程再造、引进信息系统等全新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理论,需要企业具备一些条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进行这样的改造的。结果正像很多企业得出的结论:ERP不好用。

二、以结果为导向,学习方法

企业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特性就是:企业以绩效说话。如果不能够盈利的企业,不管它学习做到什么程度都是无意义的。这就像有些企业以“标杆企业”学习管理制度的建立,但是拥有完整的管理制度而没有形成企业自身的运营能力,结果制度没有问题,企业有一大堆问题。很多时候看到企业不断地建立制度,甚至照抄先进企业的制度文本,但是这样做一点意义都没有,企业所需要学习的是这些先进的企业所摸索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海尔的用人机制体现在它的“相马不如赛马”的方法上,GE的事业部制体现在它的考核方法上等。

三、以品质为导向,找人优点学习

在观察GE公司快速成长的20年的历程的时候,有一个地方让我非常感兴趣,那就是

GE公司所倡导的“标杆学习法”。GE公司要求向其他企业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同事学习,正是这种彻底的学习使得GE公司成为最具竞争力和最具价值的企业。学习是一个不断寻找优点、不断提升品质的过程。有人提出向失败学习、向挫折学习,我基本上是持相反意见的,我觉得,学习需要向先进学习,需要向成功学习,需要向优点学习。学习本身是为了提升品质,品质的获得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尤其是参照先进调整自己的标准。参照优秀调整自己的标准,才会得到品质的提升。

四、要有开放的心态

中国的企业的学习热情高,学习质量差。当我看到很多企业把学习看做是一种形式时,我很难过。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企业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找出学习对象的不足,会探讨自身的做法的依据,甚至学习的取舍标准也是企业自身的主观判断,而没有用客观事实做依据。结果,一方面我们的企业在学习,另一方面我们的企业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企业习惯。我不会认为企业自己的习惯就是不好,但是当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要忘记自己的,是要把身心放开,接纳所有。同时我们还需要知道,开放意味着吸收与辐射,我们很多企业可以吸收,但是不会也不愿辐射。如果不能够辐射,事实上是没有开放的心态,也就不可能真正学到东西。

五、带着问题学

如果只是学习而没有把问题作为基本的出发点,这样的学习不是企业的学习。很多人总是强调学习的是一套,实际运用的是一套,总是把企业的问题放在企业里面去思考,不愿意也不会把企业的问题放在学习中去思考。但是如果不能够解决问题,企业的学习是无效的,必须带着问题去学习。

六、要学习规律,不要只学概念、只学知识

作为一个大学教师,我最感到可怕的是,每一次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讲课,他们都很高兴的告诉我:“我知道如何跟大家讲解这个概念了。”我更为担心的是管理人员都已经变成“教授级别”,人人都很会讲,PPT文件的水平越来越高。他们对于管理概念非常热衷,口中的管理概念层出不穷,让下属应接不暇,甚至根本无法搞得懂这些概念的最基本的含义。很多经理人在热衷学习管理知识,更多的经理人已经得到的MBA或者EMBA或者类似课程的系统知识的培训,但是更多的学习过系统的知识的经理人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做事。更加可怕的是,学习这些管理知识之后的经理人除了会寻找企业的问题之外,没有人会解决问题。最终企业会认为这些管理学院教出来的学生不好用。概念和知识固然重要,但是知识和概念只是管理所需要能力的一部分基础,而且这部分基础所发挥的作用取决于管理者自身对于知识和概念的应用。换个角度说,如果管理者自己没有能力发挥知识和概念的作用,知识和概念是没有用的。因此,我坚持企业学习的内容是学习规律,而不是知识和概念。只有掌握规律才能够带领企业走向成功。对于规律的把握也是衡量一个管理者能力的标准。当拥有了管理的能力,也就能够运用知识和概念了。

大智靠学。99%的未来与历史相似,99%的直接经验与知识重叠。因此,99%的成功靠学习造就。

第二篇:向标杆企业学习之项目管理的心得体会

向标杆企业学习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项目管理中心 徐佑松

2016年5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集团公司在金阳高新区贵阳国际人才城三楼组织的向标杆企业学习管理--成功项目管理的6个核心法宝培训学习,聆听了拥有20多年职业经历,深谙IT业、工程服务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的业务运营,担任过项目工程师、部门经理、项目总监、资深项目经理等职位培训导师肖老师关于《向标杆企业学管理——成功项目管理的6个核心法宝》精彩报告,并结自工作岗位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认真广泛的讨论。通过学习思考,使我学到了不少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深刻认识到我们工作中良好沟通的重要性,为今后更好的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一、本次培训,我学到项目管理的方法

项目管理作为提高执行效率、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然而困惑着很多企业的是,虽然对员工做过多次项目管理培训,但发现不少项目经理在实际带项目时仍然在靠自己的经验指挥着项目,不知如何使用学到的方法。怎样打通从理论到实践的瓶颈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讲师在十几年的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工作中,结合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哈佛管理理论等理论知识及实际工作经验,向我们讲解了管理方法论(成功项目管理6个法宝)。肖老师通过讲授、示范、小组练习、讨论分享等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了成功项目管理的方法:

1、挖掘项目本质:通过学习干系人管理,挖掘干系人的want/need,体会到项目成功的标志是项目特性符合干系人要求。

2、制定项目目标:通过学习purpose和objectvie的关系,SMART原则,掌握制定项目目标的方法。

3、工作分解结构:结合麦肯锡方法,以及一些实用小工具,快速掌握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基本技能—WBS

4、关键路径:通过任务的逻辑关系,网络图,关键活动等知识点,学习项目管理中进度控制的有效工具。

5、风险分析: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三个步骤学习项目风险管理要点。

6、项目沟通:项目沟通是项目经理的重要工作,课程通过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沟通的5种语言等知识点让学员快速掌握有效沟通要点。

通过对方法和经验的学习,让我们打通了项目管理从理论到实践的瓶颈,更好地应用理论指导工作。

二、通过学习培训,使我清楚地体会到要不断加强素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是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是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大数据时代,其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企业管理与创新要靠学习、靠培训,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加强培训与学习,是我们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加强培训与学习,则是提高企业管理者管理水平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才能了解和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组织重望,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2、是要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树立公司利益第一位,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的原则,始终保持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勇于攻克难关的进取意识,敢于负责,勇挑重担,锲而不舍地推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3、是要加强沟通与协调,熟练工作方法。要学会沟通与协调,要善于与领导、中层干部、职工进行沟通,要学会尊重别人,放下架子,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要围绕公司领导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要经常反思工作、学习和生活,把反思当成一种文化,通过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4、是要敢于吃亏、吃苦、吃气,弘扬奉献精神。“三吃”是一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是社会的主流风气。就是要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多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要树立奉献精神,树立“吃苦、吃亏、吃气”的思想。中层干部就是要吃苦,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忍别人忍不了的事,严格要求自己。

5、是要宽宏大量,学会包容。包容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一种气概,包容是赢得朋友的前提,包容是人生的财富。包容不等于迁就和放任自流,包容别人的过错,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改过,与人相处要学会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做到心理相容。

三、通过学习培训,使我清楚地体会到项目管理过程中沟通的重要

为什么要沟通?沟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必需的、无所不在的活动。通过沟通可以交流信息和获得感情与思想。良好的沟通才能达成共识。对管理者来说,与员工进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管理者要做出决策就必须从下属那里得到相关的信息,而信息只能通过与下属之间的沟通才能获得;同时,决策要得到实施,又要与员工进行沟通。再好的想法,再有创新的建议,再完善的计划,离开了与员工沟通都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所以沟通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通过有效沟通的对项目管理至关重要。

总之,这次的培训学习不仅是对我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加以运用,理论结合实际,更好的做好项目管理工作。

2016年6月3日

第三篇:向标杆看齐 向优秀学习

向标杆看齐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哲学问题。历史好像是某些关键人物在推动者,又有谁不说历史条件成就了这些关键人物呢?同样,集团发展是造就我们每个人的前提,还是我们每个人来推动集团的发展呢?其实,这个问题本身的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每位员工与集团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的所作所为影响者业务的运营,可以正向促进健康发展,也可以负向导致业务受损。

如何让我们快速成长?如何让我们有独特的贡献价值?如何让我们成就非凡?见贤思齐或许就是一个答案。

三人行必有我师,向常人学习他的长处,取众人智慧,才能长于众人。这是一个长智慧的方法。如果向优秀的人学习,是不是学的更多,成长的更快呢?

2015年初,集团凭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推选出了三个优秀团队、四位优秀经理人,八位优秀员工。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岗位、不同职级、不同性别,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他们不但专业经验丰富,还表现出了优良作风和优秀品质。他们就是标兵,是集团企业文化的践行者,值得我们学习。

集团视企业文化是华良的灵魂,把企业文化作为华良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组织部分,让企业文化理念当做每一位员工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为了让企业文化落地,采取了多渠道立体化的宣传方式。设立文化墙报专栏是推进文化强企的重要举措。把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的事迹报道作为首刊核心内容,一是向优秀致敬,增强优秀员工和个人的荣誉感;二是号召全体员工向先进学习!

集团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团结奉献,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让我们向优秀致敬,向标杆看齐!

第四篇: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辛亥革命百年回眸

梅宁华

100年前,中国发生了划时代的辛亥革命。怎么看待中国这100年的历史?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正确地认识历史,才能真正做到“面向未来,继往开来”;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只能作出错误的判断,误导现实的发展。

一、坚持什么样的历史观

当前,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对中国百年历史的认识是比较客观和实事求是的,但是,不可否认,在一部分人当中也存在着实用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否定和歪曲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人鼓吹所谓“告别革命”论,否定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把“五四”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视为离开所谓的“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而误入了歧路;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把它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否定或掩盖它的本质和主流;更有甚者,随意丑化革命领袖和先贤烈士。

二是刻意导演和假设历史。为否定中国的历史成就,编造和夸大所谓“人祸”,杜撰出毫无根据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这实际上是在刻意导演历史。有人提出“重写历史”,用“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人为地把革命和现代化对立起来,经过这样的历史“解构”,近代史上的改革和革命便成了制造社会动荡、破坏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力量。这种违背历史事实的主观臆想,反映了这些人对待历史的轻率态度。

三是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大作翻案文章,为已被历史淘汰的旧势力评功摆好。有人以纠正改革开放前一些历史结论的偏向为由,为已经被中国历史发展所证明了的一些历史结论“翻案”,蓄意扭曲和颠倒历史是非;有人甚至以人性化为由,编排历史情节,对历史进行随心所欲的涂抹、剪裁和虚构,为历史上已有定论的叛徒、反动统治人物评功摆好;有人竟宣称动荡不已、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发展期”。这些显然是对历史的颠倒和虚构。

四是“戏说”、“恶搞”历史。通过各种方式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肆意戏说,对中国百年历史中的仁人志士、革命先贤进行调侃、讥笑和贬损,用主观臆想去改写中国历史;甚至在学术界,有人更是以恶搞为噱头,以颠覆正史为能事,对历史或取其一点,或无中生有,或捕风捉影„„历史事实和历史真相就在这种“戏说”、“恶搞”中变得模糊起来,变得轻佻起来,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五是追求所谓的“价值中立”和“纯客观”。有的所谓历史作品在表现人民革命战争时,只是一般性地表现战争场面的残酷,把战争和牺牲都描写成所谓“中性”的、“纯客观”的表象事实,而不去深入挖掘事实的性质,不去关注战争的人心向背和正义与否,不讲为正义而牺牲的价值意义,把中国人民为社会进步而战、为自我解放而战的正义性和崇高性虚无化。

以上倾向和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却造成了严重后果,不但颠倒了历史是非,搅乱了人们的历史观,而且还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历史观是人们关于历史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而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能够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意义极大。“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是一个关乎国家兴亡的大是大非问题。是维护历史本来面目,还是歪曲历史真相;是从历史主流中吸取经验教训,还是在历史支流中制造负面影响;是坚持唯物史观,还是退回唯心史观——这些根本的原则性问题是不能被颠倒、被搅乱的,否则就会从根本上搞乱社会主流思想和主流价值,动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立足和发展的思想根基。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极端倾向,其要害就在于颠覆历史观,否定已有的历史结论,歪曲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掩盖历史真相。历史结论应该是根据历史事实作出的,不能随意否定。而戏说历史、解构历史、恶搞历史,则是一种实用主义倾向,体现的是对历史的一种不严肃和不负责的态度。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百年历史是一次伟大的洗礼,不但是血与火的洗礼,更是现代化的洗礼。通过这次洗礼,中国社会实现了跨越时代的大发展。我们应该深入地认识和总结百年历史中蕴涵的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规律,将使国家和民族受益无穷。

但是,要真正地从百年历史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搞简单、片面的史料考证,不行!搞假设、解构不行!戏说、恶搞更不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这一经典性概括,为我们正确认识历史提供了指导,具体来说,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客观性原则。历史是什么?马克思的回答是:“‘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历史作为人的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认识和研究历史必须以事实为出发点,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资料,把握历史事实的总和并阐明其内在联系,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是包容性原则。认识和看待历史作为人的一种认知活动,必然具有多样性。因为人总是从属于某个利益阶层或群体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对历史的认识总是带有所从属利益背景的意识形态烙印。因此,对待历史要有一种包容心态,而不能用整齐划一的“单一性”思维来看待历史。搞预设立场的历史研究和片面解读,是不可能把握历史全貌的。但是,包容性原则是建立在遵循历史事实,对历史进行符合规律的探索基础之上的,而不是随心所欲地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更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是是非原则。历史是有大是大非的,这种大是大非是人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是符合历史规律的价值判断。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不是个人的好恶,而是历史事实和社会实践。因此,对于历史大是大非的把握,不能沉湎于个人的恩怨和预设的立场,纠缠一些历史的枝节、细节,否则就无法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中国百年历史的认识,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才能科学地揭示出历史发展的规律。

四是全面原则。这是正确认识历史的一个基本方法论原则。列宁曾指出:“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列宁全集》第28卷第364页)这个论述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重要的是要在把握历史活动的总和和全貌中来确定它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这样才能揭示历史真相。如果胡乱抽出一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任何实例都有可能被找出来,任何历史也就都可以被改写。就中国百年历史而言,革命、现代化是贯穿其中的主题,正确认识历史就在于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揭示这些历史活动内在的逻辑和规律。

二、如何把握中国百年历史发展的本质

历史现象往往是纷繁复杂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发生剧变的百年间更是如此。对中国百年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形成实事求是的认识,必须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对于这一百年历史,我们可根据社会发展的主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革命阶段,时间是从1911年到1949年,主要是通过革命来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时间是从1949年到1978年,主要是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第三阶段是改革发展阶段,时间是从1978年以来至今,主题是改革发展。对这一百年历史也可作个大致的时间段划分,即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是革命,第二个“30年”是探索,第三个“30年”是改革发展。

在第一个“30年”的革命阶段,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像一曲多重变奏的交响曲。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全民抗战、解放战争等一连串的政治变迁构成了社会转型的主旋律。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地认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

关于辛亥革命。对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到底该怎么看?至今仍有一些问题未能彻底搞清楚。比如,辛亥革命究竟是失败了还是胜利了?首先应承认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其功绩和历史地位是不可抹杀的,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给中国带来了近世文明,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但是也要看到,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也没有能够实现国家统一,国家仍处于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分裂状态。这也是不容掩盖和抹杀的历史事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不彻底的。其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无法与帝国主义和封建旧势力彻底决裂,导致革命胜利果实为袁世凯代表的军阀势力攫取。辛亥革命的历史也说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这不是主观臆断,而是历史作出的客观结论。

关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已过去90多年了,但至今仍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没有彻底搞清楚,这就是五四运动的主题究竟是什么?有“启蒙”说、“新文化运动”说、“反帝反封建”说,等等。那么,五四运动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从历史事实上看,五四运动是爱国知识分子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损害中国主权、反对当时政府的卖国政策而发动的。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的参与,标志着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爱国运动。当然,五四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成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此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找到了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因此,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要寻找中国救亡图存之路,其主题非常明确,就是“救亡图存”,其全部内涵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尊重历史事实,就不应该淡化这个主题。

关于北伐战争。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揭开了北伐的序幕。北伐刚开始之所以出现势如破竹的胜利局面,是因为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民主主义三大政策符合民心。但是,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翼势力,为独吞革命的胜利果实,背离了三大政策,搞清党反共,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公然走上了背叛革命的道路,致使国共合作破裂,北伐遭到挫折,造成了历史的倒退。这也是国民党必然衰亡的根本原因。现在,竟有人不顾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人、叛变革命的事实,极力为其屠杀共产党人、制造反革命事端的罪行开脱。历史事实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中国陷入新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空前深重的灾难。

关于全民抗战。相对于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少提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中作用的情况,近年来有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片面夸大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功绩,仿佛抗日战争只有国民党进行了“英勇抵抗”,作出了“重大牺牲”,而极力回避和抹杀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积极反共”、“消极抗战”的事实,这当然是裁剪和歪曲历史事实、掩盖历史真相的做法。事实上,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不仅仅是哪个党派的功劳。对于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我们应该有这样几点基本认识:一是抗日战争是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都作出了贡献。二是应当看到蒋介石作为中国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有抗战的愿望,但是他的抗战是三心二意的。在“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他还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把主要军力用来“围剿”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对日本的疯狂侵略一味妥协退让,以致造成“望风而逃”、“失地千里”的溃败事实,特别是在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这一历史事实更是不容抹杀。三是国民党内部分化严重,派系林立,有亲日的,有亲美的,还有亲德的,各有算盘,纷争不断,很难作到统一意志,一致抗日。汪伪汉奸就是从国民党分化出来的。四是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制定者和贯彻者,抗日最坚决、最彻底。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之所以在敌后根据地发展壮大起来,绝不是国民党散布的“保存实力”,而是因为共产党坚持全民抗战方针,抗日最坚决,在敌后实行的土地改革政策和民主政权建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维护和实现了他们的利益,因而只有共产党才能够真正做到发动和组织群众起来抗击日本侵略,打一场抗日的人民战争。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结果,不应夸大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关于三年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是国际国内的大势所趋和人心所向。中国共产党为顺应人民的愿望,提出了“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积极争取和平建国的新局面。但是,国民党无视人民的和平愿望,仗着美国的支持和援助,背信弃义地撕毁停战协定,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使中国社会又陷入了内战危机之中。内战开始,国民党在军事、经济方面的实力都大大超过共产党。军事方面,国民党军队达430万,而且装备精良;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只有120万,且装备简陋。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能够以弱胜强、迅速胜利?连毛泽东都未料到国民党在三年之中就被打垮。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利益,团结了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先进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等革命力量,实现了符合中国人民要求的一系列政策。比如,土地政策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和土地的主人,极大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参军支援前线成为热潮。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97页)那么,为什么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社会没有实行“联合政府”?这决不能责怪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诚心诚意地希望国内和平、避免内战,在抗战胜利前夕就提出了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但是国民党却违背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妄图在中国搞独裁统治。

通过对几个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对革命阶段的历史有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由于反动统治势力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前一个任务只能通过革命的手段来完成。但是,这场革命必须是彻彻底底的革命,而且只有在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取得最终胜利,这就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逻辑。没有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场伟大革命,中国社会就不可能“脱胎换骨”,走向民族复兴。任何否定中国革命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个“30年”的探索阶段,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和曲折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是这段历史中绕不开的重大事件。近年来,对于这30年历史的认识,出现了一些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和原则的观点,其中有两种观点值得注意。一种观点否定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认为中国不该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应该按照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让资本主义有一个充分的发展,等到条件成熟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另一种观点全盘否定这30年的探索历史,把其看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认为在中国搞社会主义是“历史的误会”。这些观点,无论从历史事实还是今天的现实来看,都是对历史的歪曲和主观臆断。事实上,只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这段历史,就能正确揭示出这段历史中蕴涵的必然性。

首先,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但是这个社会并非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必然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建国初期在党的领导下,经过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之后,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无论在规模上、速度上,还是在主要产品质量上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为其后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于是,1953年党明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路线的实质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之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惟一经济基础,直接地是为了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间接地是为了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独创性。对于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强调指出:“在搞社会主义方面,毛泽东主席的最大功劳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最成功的是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3页)

其次,探索过程不可能不犯错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历史课题。从1956年到1976年,党努力从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其间尽管遭受许多挫折,甚至出现严重失误,但还是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价值的思想和判断,也取得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这30年探索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是很不严肃、很不科学的。如果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就会发现这段曲折历史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必然性。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面临着“立什么”的重大课题,虽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一时还很难认识清楚,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只要是探索,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在社会主义制度刚建立后的20年探索中,由于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致使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等重大曲折,使社会主义实践遭到严重挫折。但是,在付出代价的同时,这30年的探索也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根本性条件:社会主义的政治根基——四项基本原则是这一时期形成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以及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这一时期确立的,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也是这一时期建立的,所有这些为后来改革开放的强劲发展奠定了政治和物质基础。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而且,中国共产党从这一时期所犯的错误中所总结的一系列经验教训,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笔宝贵财富。邓小平曾指出:“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三中全会确定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较,‘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2页)党和人民从这几十年曲折探索中深刻地认识到,搞教条主义是不行的,闭关自守也是不行的,这为改革开放奠定了认知上的基础。

第三个“30年”的改革发展阶段,是中国百年历史上最为光辉的篇章。在这30年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在经历前30年曲折探索的艰苦磨砺之后迎来新的辉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改革发展30年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必须继续坚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对于这30年的历史,今天绝大多数人都能客观和实事求是地认识和看待。

总之,中国百年历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进程,革命、探索、发展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演进具有无法抗拒的历史逻辑。中国今天的巨大进步,是几代为中华民族复兴奋斗的革命者、建设者的伟大实践而取得的成果,决不能把这一完整的历史脉络割裂开来。(作者系北京日报社社长)

第五篇:我们要旗帜鲜明的向

遵规守矩 洁身自好

——我们要旗帜鲜明的向“两面人”亮剑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的进程中,阳奉阴违造成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种不诚实、不说实话、不忠诚的人,我们要严厉批评和纠正,工作中的失误或可原谅,唯独不忠诚、不说实话的而又不改正的人不可宽宥,不能信任。

清除队伍中的“两面人”,势在必行;挤压“两面人”的生存空间,彰显了维护新疆团结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决心和毅力。我们要勇于、敢于同两面人作斗争,同时做到洁身自好,改进工作作风、书写为民情怀,扎根实际,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高尚的人格,高洁的品行,来自于“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锻炼。洁身自好,就要经常“洗澡除尘”,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始终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坚决不踩“地雷”、不碰“红线”,坚持不越轨、不逾矩,不被“围猎”、不缠上“水草”。管住自己、管好身边人,决不以公之权谋己之私,决不损公之利饱己之欲,努力做一心为民、清廉优秀的好老师,真正践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为老师的我们要以身作则,担当实干,做出表率,争当新时代学习、贯彻、落实十九精神的引领者、践行者,要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在涉过重重险滩暗礁的路上,三股势力的虎视眈眈,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仍在继续,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政治原则问题不动摇,利益诱惑面前不动心。要明白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不受约束的行为,必然纵欲成祸。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放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守住底线、把牢防线,任何时候都保持自身纯洁干净,任何时候都经受住诱惑考验,干干净净教学,规规矩矩做事,坦坦荡荡做人。我们要自觉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内化为一种境界,外形成一种习惯,自觉做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主动钻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任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博学知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扎实工作,奋力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

孟君 2018.3.20

下载请旗帜鲜明地向标杆企业学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请旗帜鲜明地向标杆企业学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标杆企业交流体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由标杆企业学习交流想到 2013年 3月29日,我有幸参观了我国著名的两大企业——山东重汽集团和桑乐太阳能集团,并聆听了集团领导的介绍,对他们的管理理念及......

    学习标杆企业培训心得体会11.13

    学习标杆企业培训心得体会受训人:鲁美通过参加2012年11月9-13日在无锡的学习标杆企业培训,这次培训不仅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学习别人;更是一次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这次培训主要......

    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大全

    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坚决与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我出生在教育世家,从小就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在党的教育、培养和关怀下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父亲曾......

    调查研究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四风”

    调查研究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四风”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工作途径和方法,与“四风”冰炭难容、格格不入。但近些年来,一些调查研究受到形式主义的侵蚀,沾染......

    学习标杆管理

    学习标杆管理,促管理升级 3月28日下午,在北厂五楼会议室召开食品厂3月份月度学习会。生产二部主管吴诚林分享《学习标杆管理,促管理升级》培训,本次是月度学习会形式创新后,让更......

    标杆学习计划书

    标杆学习计划书为提高我班的学习成绩和素质水平,我们将选出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作为标杆,让本班同学学习其优秀品质,使本班同学能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院级、校级活动,提高思想道德......

    标杆企业总结思路[范文]

    1. 2. 3. 4. 5. 整体租赁行业的现状把握 浙租经营状况分析 行业细分 标杆企业 结论、浙租定位标杆企业整体思路: 20 X 4 1、标杆企业与行业部分衔接问题1 1、 标杆企业大致......

    “标杆”企业表现突出

    “标杆”企业表现突出 观察2007 年整个中国直销行业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表现,我们会发现其中所谓的“重头戏”仍然是由那些在业界资历丰富、成绩优异、口碑良好的“标杆”企业所......